永远的心灵驿站情感散文

2025-0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永远的心灵驿站情感散文(精选12篇)

永远的心灵驿站情感散文 篇1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习惯在月夜的小窗前伫立,静心的与月光对视,身心就如此舒展着!喜欢泡上一杯清茶,慢慢的氤氲,一边翻翻在生活中感悟留在空间点点滴滴的文字,就沉醉在那抹馨香的忧郁里,安静与文字对语,顺着其间的脉络,再回首那个曾经的自己!

那些文字,发表的时间包括了一天的24小时,或辗转反侧的午夜,或微曦初露的清晨,或彩霞满天的傍晚...

那些文字,发表的地点囊括了几乎所有的地方,火车上、汽车上、电瓶车上,机场、旅馆、田野、山涧里、溪河边、马路旁,医院里守护的时候、躺在床上的时候、餐桌旁进餐的时候、蹲在卫生间里的时候...等等!一个手机让我随心所欲,习惯了随时随地,书写着我人生情感的轨迹!

很多时候觉得,心是那么的寂寞,这个世界是那么寂寞,而我,一直是被遗弃了;而真正不嫌弃我的,或许只有这些文字?这些文字,一直伴随着我青春的疼痛,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如此自然而然的孕育出来...

有很一部分的文字,都是我在泪眼婆娑中打出来的,即使过很长一段时间不用去翻看,我依然刻骨铭心;我知道,每一次的疼痛,都在让我在成长,在成熟...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文字是可以修身养性的,在我浮躁的时候,在我寂寞的时候,在我面对逆境要崩溃的时候,打一段文字往往能安抚我的狂乱,洗涤去我内心的铅华,带给我一份释怀后的安静与祥和...

文字对我而言,就像针线,缝缝补补着我的创伤,它也像一剂良药,医治了我精神的病疾!……

很多人是不明白的,在我孤独无助的时候,在我内心荒芜的时候,文字对我的意义有多重要,是它把我陪伴,让我的心可以枕着它那么安暖,一次次它愈合了我在尘世中的伤口,让我摆脱了一次又一次的心里危机,让我在世事无常中坚韧地存活了下来……

我的这些浅薄的心语文字,因为我不像其它人那样利用它哗众取宠,也不是借用它沽名钓誉,所以注定它有源源不断的活力,生命不息,文字就不止……

也许,我的一生都会在孤独中前行,人生路上,我没有朋友没有关系,文字可以陪伴,现实中没有人陪我说话也没有关系,文字还可以陪伴我呓语……

无论风风雨雨怎么样,我的心里始终是温暖的,因为我种植了正直和善良,我柔情而多情……

始终就有一种浪漫情结,想抒写一段最情真意切的文字,寄给不知道远方何处的你,把自己的心化作是一朵花,或是一朵云,或是一颗星,也或有是一滴水,上面镌刻着对你深情的落款,铭刻了我对你的相思…

永远的心灵驿站情感散文 篇2

在人类的心理结构中, 包括两种因素, 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而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 是人对主客体关系的主观体验, 是心理活动的色彩和背景。人的生存和延续种族的过程中, 有许多适应生存的方式和手段, 其中情感是最重要的。 (刘海燕, 2002)

青少年时期往往是情绪和情感波动起伏比较大的时期, 心理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暴风雨时期”, 意思是说情绪、情感来得快也去得快, 但强度很大, 甚至会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饮恨终身。此时, 教师的作用就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了, 可能更多的是扮演心理辅导员或者是“慈母”的角色。师生情感交融, 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 在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中相互合作, 达到情感上的沟通、融洽。师生情感交融的最基本成分是“爱”的情感, 教师对学生的“慈爱”, 学生对教师的“敬爱”, 以及学生间的“友爱”交织在一起, 构成敬师爱生这一教育活动, 乃至整个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的情感主格调。在师生之间的情感中,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起主导作用的。但是, 就目前的学校教育来看, 教师似乎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也就更谈不上情感交融了。

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 成绩似乎已成为衡量一名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成绩较他人比较差的学生, 也就是所谓的“后进生”自然是苦不堪言, 从不被这个社会所认可。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到家长, 对后进生的认识偏见都极大, 一提到后进生, 似乎就叫人担忧。社会上的人听说是位后进生, 就摇头, 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后进生, 心里面就有说不出的难过, 班主任听说是后进生, 就不愿接受。于是便出现了一些对待他们的不恰当行为, 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被称为“心灵施暴”, 它比体罚的危害性更大, 这些不恰当的行为表现在:

1. 远离学生。

很多学生, 尤其是学习不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主动回答问题, 能够对老师提出质疑或到办公室请教问题的那就更少了。一个教师若采用死守住三尺讲台, 一手捧书, 一手捏粉笔的呆板式教学方法, 那学生连与你交流的机会都没有。 (王晓春, 2002) 提倡情感教学就是要打破这种局面, 深入学生中。试想教师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学生, 每每提问, 面带微笑“请回答”, 每提问一个学生后总是客客气气地说一声“请坐下”, 浓郁情味的话语则能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以婉转的声调感动学生, 以优美的语言启迪学生, 以高昂的情绪鼓舞学生, 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 以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 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讽刺。

对后进生进行挖苦, 甚至侮辱其人格。如:“你生了一副猪脑”“我要是你, 早无脸再读书了”“真浪费了国家的粮食”, 这种教育方式将使学生产生对抗情绪, 甚至伤害学生的灵性, 造成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残缺。首先, 教育学生应该多鼓励, 少挖苦, 这样学生才愿接近你, 亲近你, 才会听你教育, 才能成为鞭策后进生的动力。我们决不能用“今不如昔”, “很难教育的一代”等诸如此类的话来讽刺后进生。其次, 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来分析后进生, 相信后进生有坏的一面, 同样也有好的一面, 比如说, 后进生在思想上也有进取精神, 在学习上也有渴望新知识的意念等。最后, 还应坚持发展的观点。后进生并非永远是后进生, 后进生也有可塑性, 也有成才的可能, 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 “俯首甘为孺子牛”, 坚信“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笑中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以此树立信心, 从而挖掘其潜力, 使其抬起头来走路。

3. 冷漠。

对后进生采取不闻不问、自生自灭的态度, 后进生往往遭到冷遇和白眼。大多数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虽然差, 但自尊心很强, 往往争强好胜, 喜欢表现自己, 企图在同学中树立威信, 但一旦遭到冷落, 白眼太多, 就会自暴自弃, 自甘落后;虽有上进心, 但意志薄弱, 稍受挫折, 便心灰意冷, 失去学习兴趣。这种教育方式给后进生心灵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这时, 他们便另作途径, 如通过与别人打架、顶撞老师, 以其来满足自己争强好胜的虚荣心。他们大多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性格内向, 有的还会形成反社会性人格。因此, 教师应善于摸清后进生的内心世界, 对症下药, 要厚爱后进生, 热情耐心地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 做后进生的良师益友。

4. 贬低。

用优秀学生的标准来要求后进生, 达不到要求就任意贬之。经常受到贬责的学生自信心受到强烈冲击, 会产生自卑心理, 抬不起头, 甚至受到同学的歧视, 造成过重的思想负担, 最终自暴自弃。在智力和心理发育上比受体罚的后进生危害更大, 甚至有可能将其自尊心完全毁灭。

5. 抹煞。

无视后进生的进步, 即使成绩提高, 也认为不真实, 这种行为极大地挫伤了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 会使他们心灰意懒, 导致学习意志消沉。教师应该懂得知识的积累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万玮, 2009) 人的十个手指头还有长有短, 后进生也是如此, 他们并非处处都差、时时都差。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有时也有一些进步。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寻找、捕捉他们身上那些闪光的东西, 肯下一番真功夫, 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 寻找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后进生的闪光点是微弱的, 也是多方面的。并且, 这些闪光点也常常是“一闪而过”的, 很快就会被消极情绪所代替。因此, 教师一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就要及时表扬, 以此使它成为后进生向好的方面转化的转折点。

6. 恐吓。

对不守纪律的学生采取威吓的手段, 如上课不听课时, 就威吓他:“再不听课就不准你在学校读书”或者“不准在教室坐”等, 这样只能使后进生产生对抗心理。教师应对后进生循循善诱, 谆谆教诲, 耐心引导, 切勿嫌弃他们。

以上均属“心灵施暴”现象, 老师虽未对后进生体罚, 可实际上对后进生成长造成的伤害与一顿殴打性质是一样的。“心灵施暴”受到的伤害甚至比体罚更重, 体罚只是身体受到伤害, 恢复的时间不算长, 但心灵的伤害却可能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严重的话甚至能扭曲孩子的心灵。心理学家爱基兰德说:“心灵施暴可以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完全毁灭。”

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猛烈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是儿童恐怖的场所, 在那里有的只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禁忌体系和冷漠的教诲。虽然对今天的中小学校不能作如此的评述, 但是一个学校如果忽略了与学生情感的培养, 只会用冷冰冰的教学方式授课, 使学生不能健康发展, 那这就应当被视为教育上的严重失职。狄连罗曾说:“没有情感这个品质, 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学习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 以师生的情感为基础, 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就是一旦学生对老师感到亲切, 才敢于独立思考, 才敢于交流思想。然而, 许多教师还未意识到这点, 在教育教学中, 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学生进行“心灵施暴”, 这无疑削弱了学校的教育功能。后进生的心灵像一棵幼苗, 需要教师的关心、爱护。如何避免后进生的心灵出现扭曲, 这不仅是个教育问题, 实际上也是个社会问题。既然是社会问题, 我们就要下很大力气来解决。要解决, 就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 善待学生, 让他们感到温暖, 树立起信心, 抬起头来走路, 这样, 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才能开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天地。

要转变这种教育模式首先应该转变教师的观念, 教师是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者, 转变教师观念是情感教育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 教师观包括以下内容:

1. 教学观。

过去的教学观是一种应试的教学观, 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进行。学生成了被动的“吸收器”——学习的奴隶。而情感教育观截然相反, 它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情知并重。这一教学观使教师唱独角戏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 使学生在积极思维、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情感也得到了发展。

2. 学生观。

长期以来, 把学生人为地划分为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情感教育的学生观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学会的东西, 几乎所有的人也都能学会——只要给他们提供了适当的前提和适当的学习条件”。这一学生观表明, 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是不是好学生不能仅以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 还应该包括情感发展水平的高低。

3. 评价观。

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选拔少数淘汰大多数, 这实质上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全面发展, 来换取少数学生的个别发展。情感教育的评价观认为, 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情感体验, 而不在于选优汰劣。因为,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采取激励性评价, 多给学生学习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是实施情感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 (石中英、王卫东, 1999)

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也应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应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与他们共同成长。爱他们所爱, 想他们所想。平日里摸摸学生的头, 牵牵他们的手, 蹲下身子跟他们说说话, 抱抱他们——这些亲昵的举动, 也有助于拉近你和学生的距离。也可以通过与他们交流谈话, 走进他们的心灵。对于一些胆子小不爱讲话的学生, 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手段, 与其进行信息交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聊天、短信、邮件、BBS、留言板”等与学生充分进行互动, 使学生打消“面对面”交流模式中的种种顾虑, 能够轻松坦然地、不戴任何面具地、真实地与教师沟通。总之, 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 更多的参与, 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 更多的美感熏陶, 更多地与自然界交融, 更多地感受到被人赏识、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

时下社会是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社会, 这个社会学要的是具有健全人格、身心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而那些高能力、低情感的发展是极度不平衡的, 人格不健全的人必将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在高科技发展的时代, 人们真诚呼唤着情感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照, 对人的人文素养的陶冶。教师们热情地善待每一位学生吧, 让这些幼苗在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与陶冶下健康成长, 日后结出硕果。

摘要: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中, 某些教师似乎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 并在有意无意中对学生进行心灵施暴, 这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我们应尽早转变这种教育模式, 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形成师生情感交融的新风尚。

关键词:情感教育,后进生,心灵施暴

参考文献

[1]刘海燕.情感的力量——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2]石中英, 王卫东.情感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3]万玮.班主任兵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永远的心灵驿站情感散文 篇3

The Story of Touch* 故事梗概

It's a story about baseball, love, dreams and youth. Tatsuya Uesugi and Kazuya Uesugi are twin brothers, and Minami Asakura is the girl next door. The three of them were born in the same year and grew up together. They've always been good friends and have been together since they were kids. After many years, all three of them now go to the same Meisei High School....

这是一个关于棒球、爱、梦想与青春的故事。上杉达也和上杉和也是一对双胞胎兄弟,浅仓南(下称“小南”)是一个邻家女孩。他们三个人在同一年出生,并一起长大。他们一直都是青梅竹马的好朋友,而且总是在一起。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这三个人也进入了同一所学校——明青高中……

"Tatsuya is Tatsuya! Kazuya is Kazuya!"

The twins look the same but are different inside. Tatsuy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ny guys at his age. He is funny, immature1), subdued2) and lazy. In contrast3), his younger brother Kazuya is good at studying and is the ace4) pitcher5) of the Meisei High School baseball team. Kazuya is trying to fulfill Minami's and his childhood dream, leading the team all the way6) to Koushien*, a very famous baseball stadium in Japan where the National High School Baseball tournament7) is held every year.

Everyone thinks Kazuya is better than Tatsuya and even Tatsuya disguises8) himself as Kazuya for fun, but Minami says to Tatsuya, "Tatsuya is Tatsuya! Kazuya is Kazuya!" She thinks that Tatsuya is unique and has great potential9), too.

Farewell: All Things Change in the Midst of Summer

On the day of the championships10), when they are ready to go to Koshien, Kazuya dies. He is run over by an oncoming vehicle when he tries to save a little boy. Kazuya is always so kind-hearted and understanding that his death leaves a great big hole in both Tatsuya's and Minami's hearts forever.

In order to fulfill Kazuya's and Minami's dream, Tatsuya joins the baseball team. At first, everyone doubts his ability, and compares him with Kazuya. Tatsuya changes his long-term laziness and practices really hard. His baseball talents make the others surprised.

Go to Koshien: Be Yourself and Win!

It takes a long time for Tatsuya to realize that he really loves baseball and he is someone special, too. And he also realizes that he can get out of Kazuya's shadow and become someone who can follow his own dreams without giving it all up for others. Tatsuya begins to believe in himself and tries to be himself. Finally, he leads the Meisei High School baseball team to the Koushien and wins. They become the best high school baseball team in all Japan in 1986. Tatsuya fulfills Katsuya's, Minami's and his own dreams.

Touch is a great comic drawn by Mitsuru Adachi from 1981 to 1986. It's more than 20 years old, but it was and still is a favorite of the Asian and the European readers. Touch is sort of like The Catcher in the Rye* which was written by J.D. Salinger in the 1940's. When you read it, although it is outdated in some parts, it's still a story that we can relate to, that we can understand and that we have experienced. Both of them are about ordinary people who live ordinary lives but have a great story to tell, and there are similar feelings we can relate to: the feelings of love and loss, the thrill11) of playing in a competition, the agony12) of defeat and the feeling of just being a kid. Because of these reasons, a story like Touch touches our hearts: we have all wanted to be catchers in the rye.

Brother: Kazuya's Glove

While watching Kazuya practicing baseball hard, Tatsuya knew Kazuya's love of Minami and baseball, so he gave up baseball and hid his love for Minami and baseball in his heart, even though in the very beginning he was the one that was better at baseball. He even encouraged Kazuya to be the best.

During a summer when Kazuya was practicing hard for the championship games, Tatsuya worked at the South Wind cafe. When Tatsuya saw how old and tattered13) Kazuya's baseball glove was, he immediately bought a new baseball glove with all the money he had earned from his job. However, just before Tatsuya was about to give Kazuya the glove, Kazuya told him that Meisei's administration bought the whole team new baseball gloves.

Tatsuya never told Kazuya that he had bought a glove just for him. Instead, he hid that glove in their room. Kazuya didn't know it at all until Minami's father told him that Tatsuya spent all the money he earned just for that glove.

Friend: "That is a 500 yen coin!"

Koutarou was Meisei's catcher and was in tune with14) Kazuya's pitches15). He couldn't bear the death of Kazuya and disliked that Tatsuya was so casual about everything. When Tatsuya joined the team, Koutarou told Tatsuya that he was only a worthless copy of his brother. However, Koutarou knew that Tatsuya was serious about baseball when he saw Tatsuya secretly practicing his pitches during his lunch hour.

The start of their friendship happened on a rainy day. When Koutarou asked Tatsuya to hand him his uniform jacket from the other side of the window, Tatsuya habitually16) threw it for Koutarou to catch. The 500 yen coin inside its pocket fell out and rolled down into the sewer17). Koutarou became depressed18) because that 500 yen coin was his life savings and was supposed to be spent on meat buns19). So, even in the rain, he tried to get that coin out of the sewer. Because of the rain, Koutarou fell ill and had to stay in bed. Koutarou begged his mom to buy him meat buns, "Ah, those meat buns..." His mother went out to buy buns and came back with a sack full of meat buns almost immediately.

She said, "When I went out the door there was a young boy. When he saw my face he gave me the sack of buns without saying a word and then just headed off. What an unsociable20) boy! "

"Is he your friend?" Koutarou's mom then asked. Koutarou, after devouring21) some of the meat buns, found something else hidden underneath. It was a 500 yen coin. "Yeah..." he answered his mother.

“达也就是达也!和也就是和也!”

这对双胞胎虽然外貌一模一样,但是内在性格却截然不同。达也有着和许多同龄人一样的个性特征。他滑稽有趣,不太成熟,有些压抑,还是个懒虫。相反,他的弟弟和也不但学习成绩好,还是明青高中棒球队的主力投手。和也为了实现小南和他的儿时梦想而努力着,那就是率领棒球队一路冲进甲子园——日本最著名的棒球场。在那里,每年都会举办日本全国高中棒球联赛。

所有人都认为和也比达也优秀,甚至连达也自己也乔装成和也取乐,但是小南对达也说:“达也是达也!和也是和也!”她认为达也同样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告别:这个夏天改变了一切

在预赛决赛那一天,当他们已准备好进入甲子园的时候,死神夺走了和也的生命。为了救一个小男孩,和也被一辆迎面而来的汽车从身上轧了过去。和也总是那么善良而宽容,他的死在达也和小南的心里留下了永远的缺口。

为了实现和也与小南的梦想,达也加入了棒球队。一开始,所有人都怀疑他的能力,并且拿他跟和也做比较。达也改掉了他一贯的懒散,真真正正地开始努力训练。他的棒球天赋让其他人都大吃一惊。

去甲子园: 做你自己,赢得比赛!

达也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意识到自己真的很喜欢棒球,并且他也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也意识到自己可以走出和也的影子,追逐自己的梦想,不因其他人而全盘放弃。达也开始相信自己并试着做自己。最终,他率领明青高中棒球队打进甲子园并夺得了冠军。他们成为1986年全日本最好的高中棒球队。达也实现了和也、小南和他自己的梦想。

《棒球英豪》是安达充的一部伟大的漫画,它从1981年连载到1986年。尽管它是20多年前的作品了,但它曾经并且依然受到亚洲和欧洲读者们的喜爱。《棒球英豪》与20世纪40年代J.D.塞林格写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些相似。当你看这部漫画的时候,虽然它其中的一些东西已经过时,但它讲述的故事却仍能唤起我们的联想,这些故事我们能够理解,也曾经经历。这两部作品讲述的都是普通人,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却诉说着不平凡的故事,并且有着我们能够体会的相同感受:爱与失去,比赛中的兴奋和紧张,失败时的痛苦,还有自己仅仅是个孩子的感觉。因为这些原因,《棒球英豪》这样一个故事触碰到了我们的心灵:我们都曾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兄弟篇:和也的手套

看到和也在刻苦练习棒球,达也知道,和也爱着小南和棒球。所以他放弃了棒球,并把自己对小南和棒球的爱藏在了心底,尽管最开始他才是在棒球方面表现更好的那一个。

一个夏天,和也为了棒球锦标赛在艰苦训练,而达也则在南风咖啡屋打工。当达也看到和也的棒球手套已经非常破旧时,他立即用打工赚来的所有钱买了一只新棒球手套。然而,在达也正要把手套给和也之前,和也告诉他,明青高中的管理者为整个棒球队购买了新手套。

达也从未告诉和也他曾专门为他买了手套,而是将手套藏在了他们的房间里。和也对此一无所知,直到小南的爸爸告诉他:达也花掉了所有赚来的钱,只为买那只手套。

友情篇:“那是500日元的硬币!”

孝太郎是明青队的捕手,他与投手和也配合默契。他无法忍受和也的死去,他讨厌达也对待任何事都那么随便的态度。因此,当达也加入棒球队时,孝太郎对达也说,他只是他弟弟的一个复制品,一文不值。然而,当孝太郎看到达也在午饭时间秘密练习投球时,他明白了达也是认真对待棒球的。

他们之间的友谊始于一个雨天。孝太郎让达也把制服外套从窗户那边递给他,出于习惯,达也将外套抛给孝太郎,让他接住。外套口袋里的一枚500日元硬币掉了出来,滚进了下水道里。孝太郎感到十分沮丧,因为那枚500日元的硬币是他长这么大存下来的所有钱,是打算用来买肉包子的。所以,尽管在下雨,他还是试着想从下水道里找出硬币。因为这场雨,孝太郎病倒在床上。孝太郎央求妈妈给他买肉包子:“啊,那些肉包子……”于是,他的妈妈出去买包子了,然后,几乎是马上,她就带回了满满一大袋肉包子。

她说:“在我出门的时候,有个年轻的男孩子在那里。一见到我,他便默不做声地把这袋包子塞给我,然后就转头走掉了。真是个不善交际的男孩!”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情感散文 篇4

一个小妹妹瞪着大眼睛一直看着我,然后她说:“姐姐,姐姐,我给你画了一张画,画中有你有我,你有七根头发,我有三根头发,我们两个手牵手在美丽的花园里散步。”讲完她很开心的笑了,我亲了亲她的额头,感觉心里暖暖的。我问她:“你准备什么时候把画送给我啊?”她说:“等到你走的那一天……”讲到这里她的笑容消失了,但是她还是接着说:“我希望你离开后看到我的画会想起我,不能忘了我喔。”我肯定地点了点头,轻抚着她的脸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的,你已经在我的心里了。”听到我讲这些,她紧紧地抱着我,把头埋在我的身上,可是她突然抽泣起来。我非常心疼,忙问她怎么了,她更紧地抱住我说:“真希望你永远在我身边啊,有姐姐的陪伴,我才不会孤单。”听到她的话,我的眼泪也掉了下来,我也多么想就这样陪着她啊,可是我能做的就是抱紧她,给她短暂的温暖。

情感驿站回眸散文 篇5

这一突如其来的调令。使我感到全身被滑进了冰谷。

本来我在川汉天然气管道工程中担任连队指导员,且跟我的那帮兄弟们结成了生命共同体。每天天刚亮,我和我的这帮兄弟姐妹们,手拿钢钎、八磅锤、板锄、畚箕,钩子扁担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赶往从流溪口到小溪口这一段我们连队负责施工的工地。记得那段时间,工地上其他连队连续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安全事故。

青岩连队就有一个爆破员,因排哑炮,而不幸光荣了。

我们一到工地,我跟大家讲得最多的就是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的问题。嘱咐大家在施工中“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千万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由于我们从一开始施工起,就没有放松安全教育,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大小的安全事故均没有发生。而且在每月的工程施工评比中多次被指挥部评为“安全连队”、“红旗连队”。所以连队所有人对我都比较敬重。

镇党委一纸调令就把我从工地,给弄回来。左想右想,就是想不通。无论镇党委书记多次登门给我做工作,我就是不走马上任。

那段时光,内心相当郁闷,茶不饮,饭不吃。从别人那里借来一个自行车,毫无目的得在公路上闲游,天气阴暗,太阳被埋在乌云里出不来,走在街上,看着行人匆匆的神色,每人像是要直奔目的地似的,而我却像是天上的太阳找不到自己的出口一样无力的漂浮着!

有时候骑在自行车上,天落起了小雨,我无力的在街道上闲荡,任由雨水打在我的头发上,浸湿我的额头!

……

大约过了一个多星期,我才猛醒,自言自语、喃喃地在心中叩问自己:这就是我吗?这就是人们常常夸赞的那个“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干,富有朝气的小伙子我吗?经过一番长时间的思想交锋,看看此时的我,我觉得自己就不认识自己了。

镇委书记彭仲国、周耀才再次踏进我的家门,在他们的鼓动下,我挑起了农科所所长的重任。

那是三月的天气,在这一个暖和的季候里,在树林里,许多的树木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各不相让,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种种百般的花真像一个俏丽的大花坛。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都不谋而合地飞来采蜜,在半空中飞来飞去。而正是此时也是春种一粒粟的大忙季节,眼瞅着其他生产队包谷早就播下了土,都早已破土吐芽了,而我们农科所包谷种子还静静地躺在仓库里睡大觉。

这当然也怪不到别人,正是由于自己闹思想情绪,而误了大事,真是有些追悔莫及。

为了能尽快挽回损失,弥补过错。我思来想去,利用我在搞国家建设工地上结识的朋友关系。特请求磨市工程指挥团团部的领导支援,没曾想我找到磨市团部,话刚说出口,团长满口答应,一下子就把磨市团部两百多人,全给我派来了,加上我们农科所一百多劳力。三百多人一天会战,种了南坡跑北坡,战了坡田抢平田,三百多亩包谷全播下了土,又过了一段时间,几百亩红薯苗也插播结束。打了一个漂亮仗,由全镇最被动的单位一跃成为先进单位。

就是在这次农业生产大会战中,她认识了我,并且把我介绍给了她的四位姐妹。这一下结识了这么多朋友,我有些受宠若惊。

因为她们早就从别人口中得知我母亲去世早,家里就是爸爸一人屋里屋外忙。从那以后,她们每天工程收工后,前去我家里帮我忙着家务,挑水、洗衣服、还帮着做饭……

我也受邀经常到她们住宿的地方,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说得最多的都是家长里短、乡风民俗,间或也在一起说说笑话,活跃一下气氛,一来二去我们都熟识了,衣服缝缝补补、浆洗补连,她们都对我无所不帮。说实在话,我打心眼里感激她们,并且渐渐地喜欢上了她们。

但是,天下总没有不散的宴席。转眼间,磨市团部承接的工程也全部结束了。她们这四姐妹在走的头一天向我透露了这一消息。

看得出来,此时的我沮丧透了,从她们口中得知,第二天清晨五点全团撤回。那一夜我与她们坐在床上,双脚捂在一起畅谈了一夜。

这时我才定定的打量起那位她来:

她肌肤胜雪,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自有一番清雅高华的气质,让人为之所摄、自惭形秽、不敢亵渎。但那冷傲灵动中颇有勾魂摄魄之态,又让人不能不魂牵梦绕。

听她吐语如珠,声音又是柔和又是清脆,动听之极,我再一次向她细望了几眼,见她神态天真、娇憨顽皮、双颊晕红,年纪虽多不过十八九岁,却又容色清丽、气度高雅,当真比画里走下来的还要好看,竟会有如此明珠美玉般俊极无俦的人品。

我们就这样四目相视,脉脉含情。我也猜想得到她此时的内心,在为未来美好的生活,从心底正在编织着美丽动人的画卷,那眼神充满了憧憬与向往。

不知不觉中,古老的台钟敲响了重重的声音,外面司号员吹起的起床号“哒——答——滴——哒——;滴——哒——哒哒——”。

我见她们都背上了背包,快步走下楼梯。我也随着她们一起融入到浩浩荡荡的大军队伍之中。我们几个走在几百人队伍的末尾,随人群向东前进。

直到走到馒头嘴,天才刚放亮。

“哥哥——您留步吧!”

“还送送你们,我再转身回去也不迟!”

“哎呀!俗话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呀!”

“居然你们都这样说,那我就送到这里为止吧。”

我定定的站在“馒头嘴”大桥一端,目送着这几位妹妹。她们一走三回头,似乎有一种依依惜别之情,但是彼此都有一种难于言表之意。

别了!我亲爱的朋友!

感谢我们彼此温暖的时光,感谢所有风里的歌,歌里的梦,这都是青春最好的注脚。

《生命没有永远的精彩》心灵美文 篇6

人的一生,应该像一杯清茶,一点一点地浸泡,慢慢地品尝,细细地回味,在氤氲的茶香中慢慢体会清香的悠远至味。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让心灵安静下来,做到处变不惊,从容淡定,物我两忘的。面对尘世里种种的诱惑,有多少人放弃了操守与品格,把自己送到了悬崖边上?

其实,很多时候,你需要的,不是万千财富,而是一壶清茶。一个人,在雅致的茶海边,泡上一壶清茶,那清幽的茶香,会让你放下生活中的种种复杂,会让你慢慢思索和感悟,会洗去你心灵的尘埃。那袅袅的茶烟,也一定会给你清澈的领悟,让你的那一刻变得生动而博大,更会让你变得轻松而旷远。

生命中没有永远的精彩,也没有永远的不幸,岁月之河在经过了大浪淘沙的波涛之后,最后一定会归于平静。生命轮回,春秋荣枯,这烟火人间里的至味,我们安静下来之后,自然会能够参悟。而明白了这些之后,我们又有什么不能够放下的?

如果能够邀请我们的家人一起,或者邀请我们的朋友一起,来品尝茶的滋味,那番情景,就不是一个温暖能形容的了。那份相守,那份瞩目,那份亲切,胜过多少冷静的承诺,胜过多少遥远的眺望啊。

对于我们来说,人生中的所有的需求,其实我们都可以很简单地就可以拥有,不同的是,我们是否可以以一颗平静淡定的心,从容看待人生里的苦乐悲欢。

山水从不问人间恩怨,也不关心人生沉浮。

一壶清茶,自会带我们去山水之间,忘却尘世的云烟,放下人间的恩怨,享受自然的鸟语花香。

一壶清茶,能让我们笑看浮云流水,能让我们放下心中的块垒,更可以让我们走向山川,拥有博大的胸襟。

苏东坡那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千百年来让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惆怅。在我们的心中,月就是有圆有缺的,每月的十五是满月,每月的初一是一弯新月,这早已经是千百年来人类共同的定论,也为此不知产生了多少美丽凄婉的诗篇。

其实,月亮本身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它永远是圆的,我们之所以看到了它的圆缺,是因为我们所处的地球有时候遮挡了它的身影,才让它失去了自己本来的容颜。

月亮并没有变,是我们让它变了。

人类早已经登上了月球,那里是一个没有水,没有植物,没有生命的荒漠。但是,千百年来,在我们的人类世界里,月亮上发生了多少美丽的传说。

这一切美丽的故事,在月亮上都没有发生过,是我们一厢情愿地让它发生了。

我们的人生一如我们对月亮的赋予,很多时候,世界本来并没有变,生活本来并没有变,别人本来也没有变,可是我们自己却把自己搞得惶恐不安,那是因为我们缺少了一分清醒,是我们自己的虚妄遮挡了我们的眼睛。

世界本来的面目总是隔着一层纱,如果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就不会迷惘和困惑,在红尘路上,活出自己的那份淡定与从容。

秋意浓了。

坐在窗前,端着一杯刚刚浸泡的茶,眺望着蓝天白云,享受着这深秋的阳光,让窗外的景色慢慢梳理着繁杂的心绪。

是的,不论我们是辉煌过还是失败过,时光一如江河的流水不能倒流。如果陷入回忆,我们不过是撑一只竹筏,逆流而上,去岁月的河流里寻找那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的曾经的快乐与忧伤。那些如烟的往事,都早已经风化成时间的化石,在岁月的风尘里定格,不论我们怀着多少虔诚与不舍,它们都不会再改变丝毫的色彩。

我们唯一要做的,是放下,不要再让那些回忆固执地潜伏在你的内心里。那些辉煌,只不过是你过去的成功;那些过去的失败,也只能说明你过去没有做好,它们对于今天的你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要放下那颗纠结的心,让心灵清洁干净而轻松,以“人生本无蒂,飘如陌上尘”的境界,去人生的下一个路口。

古人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得多好呀,古人就是一再提醒我们,总有下一个路口在等待着我们到达。我们的过去,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追求,往往是因为追求太多而束缚了手脚。不是我们没有期望,也往往是因为欲望太多而迷失了方向。

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出发了太久,而忘记了出发的目标,让自己迷失在了行走的路上。那么,我们就整理心情,修正坐标,找对方向,去下一个路口吧。

下一个路口,就是人生的重新选择、重整旗鼓、重新再来。只要你怀抱着必胜的信念,把烦恼放下,把遗憾放下,只要你记得自己曾经的失败,只要你不愿意输掉自己,你的经验就不会让你重蹈覆辙。

永远的易安情感美文 篇7

你生长在一个富有诗书传统的家庭,优越的生活给了你活泼开朗的性格,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你具备了文学的天赋,细腻的情感、敏锐的洞察力、少女的情怀使你脱颖而出,压倒众芳。一首《如梦令》流传了几个世纪,“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优美诗句让人久久难忘,那欢快的笑声、急促的动作,仿佛呈现眼前、回响耳畔。“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多么羞涩的脸庞,多么多情的少女。流光如水,渐渐地,你沐浴在了爱情的温泉中,享受着一种异样的快乐。

如蜜,甘甜可口;婚姻如酒,芳香浓郁。你从一个大家闺秀变成了一个多情少妇,青州十年对你来说是快乐的、难忘的,“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多么浪漫幸福的生活。然而长久的分离,使你饱尝相思之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思念不断,愁绪千缕,人儿消瘦,何等的痴情,何等的辛酸。尽管生活多磨多难,但你还是挺过来了,用自己的执著见证了爱情的伟大,用自己的坚强编制着美好的生活。

金兵入侵,战火四起,你带着丈夫遗留下的金石文物辗转流离,漂泊异乡,寓居江南,面对动荡的时局,面对丈夫的逝世,你是不幸的,但正是这重重磨难使你在词的创作方面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寄寓了你那浓浓的故国之思,有家难归的悲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多么凄凉、多么悲怆的诗句。永远荡漾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书写在历史的天空里。

作为一个女性,你是伟大的;作为一个词人,你是杰出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你那“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勇和豪迈气概的真实写照。易安,一个多么富有哲理的名字,它永远是坚韧的代名词。

巾帼不让须眉,你不仅是一个时代的骄傲,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历史的天空因你而绚丽,文学的海洋因你而长流。

你是我今生永远的牵挂情感随笔 篇8

恋着清晨那青鸟的鸣叫,我总是在思念的你时候,你也在想我。我知道,牵挂你那不是距离可以划分的,思念你也不是时间可以衡量的`。

当你默默无语的时候,我知道你也在惦记着我。没有诺言的承诺,我们都深知彼此的心,只需那深情的眼神就可以明了的那份心仪,还需岁月去锤炼吗?如果需要那至诚至爱就是锻造我的真心。

没有比岁月更可以磨练一个人的。

在你离去的身影里,有多少我要向你诉说的深情,有多少对你的依恋没有向你表白,有多少不愿你离去的理由还没有倾诉。

想你在盛开的桃花的季节,恋你在烟雨朦胧的六月。牵挂你在金秋的十月,爱你在飞雪迎春的冬季。

我的四季都有你的足音,都有你身影,忘不了和你的日日夜夜,忘不了等待的焦急,也忘不了离别的惆怅。

爱永远在情感随笔 篇9

昨晚的颠簸,已随梦远。

这是新的一天。疲惫不再,欣喜,在眉间绽开。

静静地,不吵醒身旁亲们香甜的鼾梦,悄然下楼,梳洗,出门。

山色空蒙,清晨微雨。歌曲飞扬,众语喧哗,车声连绵。溪外,桃花正艳。远处,层峦俊秀,山间纱帐般缭绕的雨雾,堆堆叠叠,共天一色。近了,翠柏葱郁,连翘金黄,影影绰绰,带娇含羞,若犹抱琵琶的佳丽,神态可人。

极目之处,有炊烟袅袅。

立于桥边,和久别的故交与淳朴的乡亲,聊起当年那场突如其来百年不遇的洪灾,不免感慨。是啊,,历史的这一页教课书,成了许多人挥之不去的记忆。无论怎样,生活仍要继续。重建的,不只是被洪水摧毁的房屋,还有战胜磨难的信心,和期许未来的勇气。

电话铃响,是阿姊唤我回家吃饭。屋里院里满是边吃边聊的众亲近邻,人人脸上荡漾着笑意。喜庆,像这暮春时节正柔软落地的点点滴滴幸福的毛毛雨,笼罩着天地,给青山绿水的乡村平添了许多欢乐和浪漫。

雨丝渐密。饭毕,鞭炮声起,精神抖擞的新郎如约启程,随迎娶队伍前去接新娘回家。

“洁白的婚纱,手捧着鲜花,美得像个童话。”此时此刻,一曲应景的《我们结婚吧》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婚礼的仪式美,虽然简单,却不失隆重。文质彬彬的新郎,娇美如花的新娘,象征爱情忠贞恒久的.钻戒,以及一对儿新人手挽手交杯,面对面承诺,加上婚礼司仪深情的旁白渲染,现场气氛浓烈如酒。着实满足了台下的男女老少关于新时代年轻人浪漫爱情的所有想象。一阵阵掌声,一声声祝福,一朵朵鲜花,一张张笑脸……安静的村庄,浸泡在幸福里,醉了。

如梦似幻,却又真实可及。一伸手,近在眼前。可不,湖北的帅小伙儿,居四川工作生活,迎娶河南的漂亮姑娘,可谓辗转数载,好事多磨,倾情演绎了一个昔日同窗渐变明朝爱侣的美丽童话。如何,能不引得三省亲朋为之同喜共贺!

童话中的多情王子,终于如愿,娶得心仪的公主归来。

今天,空间的距离已不是问题。无论你有多远,爱,都与你陪伴,生生世世,永不分开。

可有谁知,这一份深爱的背后,是怎样浓稠的依恋?舍不得放手,却又无奈而真诚地祝福?丝丝缕缕,牵牵絆絆,疼惜与祝福交织,细细密密,缠缠绵绵。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爱。从不计较得失,也不期求回报。只是一味地付出,心甘情愿地呵护。没有任何条件,总是义无反顾。

只因,只因你是小儿女啊,我们是生你养你的父母。

从小给你温暖和关怀,日日夜夜,朝朝暮暮,盼你念你祈祷你快快长大,陪你一路风雨一路欢歌的父母。

知道吗?你的幸福,从你降生的那天起,就已经成为我们心中的幸福与最大的满足。除此,别无他求。

今天,你就要与我们告别,去开始一段新的幸福旅程。我们为你祝福,用爱为你送行,将我们一直牵着的手,郑重地交于你倾心相许的他手中。以后的路,你们将结伴而行。纵有千般不舍,我们也会微笑着,看你们携手前行。

曾经,那个在身边蹦蹦跳跳哼唱着歌谣的小姑娘不见了,那个奋笔疾书伏案夜读的女学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眼前这个心里灌了蜜一样,刚刚换下一袭洁白如雪的婚纱,转而身着大红色金黄绣花紧身短袄和红色纱质拖地长裙,如墨的长发精致盘起,珠花在发际间闪烁,面若墙外盛放的桃花一般的新嫁娘。

此刻,众目注视下盛妆的新娘,正与自己心爱的人儿,手牵着手,缓缓开启他们幸福的人生旅程。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正如,春天里蓬勃的新芽,细雨中悄然绽放的花蕾。所有人的美好祝福,一起来为这个火红的嫩绿的缤纷的季节共同见证。

见证生命的成长,欣喜,相遇,陪伴,还有从此开始的思念,以及日夜遥望的牵挂。

长大的小鸟,总要离巢,去经历谁也无法替代的飞翔。

是啊,如今幼小的孩子们长大了,而总以为自己很强壮的我们,突然间,觉得老了。似乎,只在刹那之间,只在眨眼之间,只在转身之间,只在,一瞬。令我们毫无防备,措手不及。

看不见的时光如水,看得见的人,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长大,慢慢苍老。

举起杯,感慨万千。32年不曾相见的老同学,小伙伴,蓦然席间重逢,道不尽离情别绪,话不完人生冷暖。有些甚至,猛然间竟一时呼不出彼此的姓名,认不出彼此的模样,但一握手,一开腔,一端详间都仿佛进入时光隧道,神秘开启记忆的闸门。

于是,那些尘封多年,不曾遗忘,旧时旧事的点滴,快速倒带,一一回放。相互眼中的少年郎,俏姑娘,在岁月的雕刻中,都已默默地,变幻了模样。一双双紧握的手,久久不肯放开,似乎一松手,便又是天涯。

于是,兴高采烈的同学们集体合影之后,在微信群里和朋友圈儿不停地分享,翻看着一张张照片,临别时还喋喋不休地一再叮嘱,有了联系方式,记得要常联络啊,切记切记。

喜,严父般的恩师,须发尽白,风骨犹存。兄长般的先生,笑容可掬,关爱有加。相聚,心中涌动太多的情愫,如杯中的酒,千言万语尽在其中。饮下,醉眼朦胧。

叹,人生聚散无常,各自福祸担当。命运和每个人,都不苟言笑,正襟危坐。过去已模糊,未来太遥远。天地如此之大,我们又如此渺小,唯一所能做的,只有把握当下,好好生活。不负独一无二的生命里,那一寸一寸的流光。

并, 借此良辰吉日,借大好喜事的合欢如意,借铺满中国红的喜庆,祝福所有的人,远离灾难,有生吉祥。

爱,和善良,与众生同在。从此刻,到永远。

永远的老家抒情散文 篇10

在大城市里住久了,每次逢上单位放长假,总会有人在办公室里像开新闻发布会似地说:“终于可以回老家看看了……”神情里满是自豪和骄傲,让周围的同事们好生羡慕。

大概很多城市上班族都有一个老家,一个骨子里让人魂牵梦绕的老家吧。那是一个人心灵深处最宁静、最神圣的港湾。就像现在的我,在寒冷的冬日里,因为住在久别的母亲家中,内心便平添了许多的温暖,连呼吸都感觉特别的畅快和自由。熟悉的旧砖房、碧绿的蔬菜、不知何时已蔓延将近半个院子的翠竹、一会跑上一会跑下的小猫小狗,一切的一切都显得如此温馨和美好。每次出门,看见那些小河啊、树林啊,便感觉每一步都像是走在童年的旧时光里。

站在院子里,透过那扇半掩着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方碧绿的田野。回头看看一脸喜悦的母亲,兴奋地和母亲打个招呼:“娘,我想到麦地里看看去。”

“这么冷的天,你会着凉的。”

“不至于吧?要真感冒了,女儿不是更有理由留在娘身边么?”

说完,也不管母亲在后边如何唠叨着“风大,记得早点回来……”的话,就飞也似地跑了出去。

村子前面那块麦田,小时候,曾是我和小伙伴们的乐园。放风筝、编草环、捉蚂蚱、玩游戏……我们常常在那里乐此不疲,流连忘返。那段很久远的时光,仿佛远在天边却又近在眼前。

田间小路上,阳光淡淡地洒下来,一棵棵泛着绿意的小草透过厚厚的枯草探头探脑地向外张望着。我蹲下身子,和它们亲密地打着招呼,一股新鲜的气息顿时扑面而来,是青草和麦苗混合起来的清香,有点苦,还有点若有若无的甜。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生活久了,这样新鲜的气息不由得让人心旌摇曳,意醉神迷。

我沿着田间小路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一不小心,踏坏了那些柔嫩的小草。走过一段小路,是一道护庄堤。以前人们来来往往都要经过这里,后来,村村都修了水泥路,这里就渐渐被人们淡忘了。而今的堤上,除了两行高大的杨树,堤两旁的空隙处也被勤劳的乡亲们种上了庄稼。

我找了一块草多的地方,顺势坐了下去。四下望去,周围一片静寂。不远处,一位老农躬着身子不知在忙些什么。有棵树上,一只鸟巢高高地悬挂在树枝上。鸟们是不是在哪里做着思念老家的美梦?

田野里,麦苗安静地绿着;蓝天上,白云悠悠地飘着。我在凉而透明的空气里眺望着周围的一切,感觉如置身世外桃源一般。

不晓得过了多久,耳边隐隐约约地传来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该回家了。

一扭头,忽然发现一根粗壮的树枝静静地躺在那里。树枝的主干有两三米长的`样子,也许是修剪树木的农人不小心落下的,抑或因为它成不了什么所以就被人们遗弃在那里。如果不是我发现了它,它会一直呆在那里,直到化入泥土。与其那样,我还不如把它捡回家去,给母亲当柴烧呢。如此想来,我忍不住小小地得意一下,就像小时候帮母亲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后,可以得到母亲的表扬一样。

偷偷走进院子里,见母亲正低头忙碌着。我双手用力把树枝举到母亲面前。我原想,母亲一定会说“我这个宝贝女儿很知道牵挂家呢,出门也不忘带点柴禾回来”之类的话,谁知,母亲竟一脸惊讶地嗔怪道:“怎么捡了那么大一根树枝回来?又不是以前,可以烧饭用。”忽然想起,那些烧柴做饭的日子早已成为过去时了。

一个永远的话题散文 篇11

一阵悦耳的电话铃声响起,我寻着声音望去,看见姐慌张的拿起电话,心好似被什么东西戳破,从内向外散发着疼,瞬间,眉头蹙起。

“喂,王老师您好。”姐勉强的在嘴角边挤出一丝的笑容。

我明白了,又是她儿子英语老师的电话,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本月的第四次电话长谈。

“恩,好,王老师我回去教训他,又叫您费心了。”

撂下电话,姐又是一阵长叹,嘴里不自觉的嘟囔着:你说说,这养孩子有什么用,天天跟着操不完的心,这老师天天打电话,谁能受得了。”

嘴里边嘟囔着,手里又拨通了电话。

“喂,你管管你儿子吧,她们英语老师又打电话了,说儿子上课用下巴拄着桌子,不听课,你回家赶快揍他吧。”

没等姐说完,对方就挂掉了电话,听着电话里嘟。嘟。的声音,姐更加的气愤。

“我一说孩子不学习,他爸就不爱听,好象这孩子就该归我一个人管,不听话都是我的罪过,我这是说也说不听,打也打不动。钱也花了,课也补了,还学不好,我真是没招了。”

看着姐气愤的表情,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话安慰她。

“想点别的办法吧,也不能总训孩子呀。”我知道,这话说出来等于没说,有办法的`话,姐也不能这么生气。

“上个月考试没考好,我就没给他坐车钱,天天走着上学,我没办法了,老师让家长在考试卷上签字,我看着成绩,脸一阵阵的红,真是下不去笔。”

我在想,这么冷的天,不让孩子坐车,走着走,也真是够他受的,不过也真是可怜当妈妈的心了,一边要对孩子惩罚,一边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心疼的代价,也许这就是做父母的难处吧,用最残酷的方式折磨着自己。

姐对我说,她从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就跟着一起学课本,一共学了六年,现在上了初中,题难,她真是有些力不从心了。她给老师送红包,还把孩子送去补课,她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孩子的学习上,到头来,却发现,孩子越来越厌烦学习,让她有些心寒。

听到这些,我的心好似被洪水冲击着,一阵一阵的凉,我不知道,如果换做是我,我能怎样,我能坚持六年每天陪孩子做功课吗,我能忍受老师一次次的打电话吗,面对孩子的叛逆期,我又能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呢。

关于孩子的教育,关于孩子的学习,我从来没有想过,觉得这几乎是很遥远的事情,甚至,在我潜意识里一直认为我的孩子是最棒的,他一定不会让我操心,一定能轻松的学好课本,可是,又有哪个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个笨孩子呢。

“你管管你儿子,看他把玩具弄一地,赶快叫他装起来。”

这是我在家对老公常说的一句话,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就知道,我正在对一个三岁的孩子束手无策,他开始有思想,开始有惰性,开始有逆反心,可能我现在还能用一点点的恐吓去叫他顺从,但是,在他不服的眼神中,我清楚的明白,那里流淌的是倔强的泪水。这种严厉的教育方式还能持续多久呢,一年,两年,当我们再无力去训斥孩子的时候还有什么办法。

永远的奶奶散文随笔 篇12

我的奶奶叫苏随仁,祖谱上没有她的名字,只在我爷爷的名字下面写了两个小字“苏氏”。奶奶离开我们已经十几个年头了,每当想起奶奶,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老人的形象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个子不高,体态瘦弱,满脸皱纹,裹了脚,走起路来颤颤巍巍。

我爷爷别的都好,就是脾气不好,稍不顺心,对我奶奶开口就骂,伸手便打,我奶奶却从来不还口,更不还手。委屈了只会一个人掉眼泪。奶奶对爷爷总是逆来顺受,受了我爷爷很多气,但奶奶一生都很惦记我爷爷。

那时,我们七八户人住在山上,组成了一个小村庄。道路盘旋而上,一直从山脚下盘上来。如果我爷爷出门天黑了还没有回来,奶奶就会到村边上对着被夜色笼罩的山谷喊:“回――来――了――吗?”没有回应就等一会儿再喊:“回――来――了――吗?”直到听到山下传来我爷爷回应:“回来了,回去吧!”这时,奶奶才放心地回家等爷爷进门。

有一次,我爷爷得了急病,是胃穿孔。除了奶奶,全家人都送爷爷到医院去了。奶奶一个人在家坐卧不安,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那时还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奶奶就在村口等着,见到从村外回来的人,就打听是不是有我爷爷的消息,知不知道我爷爷怎么样了。

奶奶从不让爷爷吃剩饭。如果有上一顿的剩饭,奶奶会做只够一个人吃的新鲜饭菜,让爷爷吃,她自己喝剩饭。奶奶很节俭,也因为那时条件差,粮食不宽裕,饭馊了她也舍不得倒掉,还要热一热自己吃。馊了的饭喝起来很酸,我们劝她别吃了,倒给猪吃吧,她却说,酸酸的,她喜欢。长大后,我才知道奶奶不是真的喜欢喝馊了的剩饭,是舍不得把剩饭倒掉。有时候太酸了,她会往饭里放点儿碱。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要放碱,后来才知道,这是酸碱中和。可能奶奶一辈子也不明白这个科学道理,只知道放了碱以后馊了的饭就不太酸了。

尽管那时候条件不好,可是过年时爷爷总会买二三十斤猪肉,剔了骨头,把肉煮了做成腌肉。除了过年吃一点儿,剩下的就留着全年待客用。剔骨头的时候,奶奶总是让爷爷往骨头上多留一点儿肉。等我们几个孙子、孙女都在家的时候,把骨头炖了,把我们叫过去,让我们美美的吃一顿。以致于我每年都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时可以在奶奶的厨房里啃骨头。奶奶把大块的肉从骨头上撕下来给爷爷和我们吃,她却很少往自己的嘴里送,总说太腻了,不想吃。

有什么好吃的,奶奶总是让别人先吃,最后剩下了她才吃一点。只有一次例外,她要第一个吃。家里的一只老母鸡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死了,奶奶把老母褪毛清理内脏,完了煮到锅里。我妈知道了,问奶奶鸡是怎么死的,是不是中毒死的。奶奶说,不知道,等煮好了她先尝尝,如果没事,别人再吃。我妈被我奶奶气得哭笑不得,说:万一有毒呢,你吃了有事了,怎么办?为这一只鸡值得吗?最终,把这只快要煮熟的鸡扔掉了。

九十年代以后,大家的生活条件普遍好起来了。我的两个姑姑就提议每年给我爷爷、奶奶过生日。奶奶坚持不让给她过生日,只让给我爷爷过生日,在我爷爷生日时都回来热闹热闹就行了。在我奶奶的坚持下,只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初七给我爷爷祝寿,她生日的时候却一点动静也没有,以至于我都不知道奶奶是哪天生日。一直到奶奶离世,也没有给她过一个生日。

因为那时,我们几个孙子、孙女都在县城或市里读书,爷爷生日时也不回去,奶奶就把吃剩下的生日蛋糕留下来,一直等到过年我们回来时再拿给我们吃。一块留了一个多月的蛋糕,用现在的标准看,已经不能吃了。奶奶分给我们几个孩子的时候,每个人都吃的那么香甜。除了蛋糕,还有中秋节留下来的月饼。月饼都干得咬不动了,奶奶做饭时把月饼放锅里蒸一蒸,再给我们吃。

临近世纪之交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个小山庄交通不便,陆续有人从这里搬走。每搬走一家,奶奶就会哭一次,她舍不得让这些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邻居们离开。我就劝奶奶,别人搬走这是好事,下次再有人搬走时别哭了。奶奶说,她明白,可就是忍不住想哭。在那年,我家也要和爷爷奶奶一起从这里搬走了。奶奶又哭了,这次她舍不得和留在这里的邻居们分开。

20这一年,奶奶还受到了她这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打击。我叔叔在一场交通事故中不幸离开了我们,爷爷和奶奶哭得死去活来。老年失子,使他们的精神垮倒了。爷爷更是被气得就像神经了一样,有时候我们和他说话,他会咧开嘴傻笑半天,笑着笑着就变成哭了。看到他这个样子我就很难受。奶奶除了承受失去儿了的.痛苦,爷爷变成这样,更是雪上加霜,更让奶奶难过,也更让奶奶操心,但奶奶从没有嫌弃我爷爷,一直悉心照顾着我爷爷。我经常看到奶奶的眼睛红肿着,不知道她偷偷地哭过多少次。我爷爷有时候还大小便失禁。她也不嫌我我爷爷换下来的衣服脏,都是她自己洗,基本上不让我妈妈动手。

搬到新家后,我结了婚,紧接着生了我的大女儿。这两件喜事似乎让奶奶暂时走出了悲伤,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有时候还会帮我媳妇抱孩子。看到奶奶这样我很高兴,我们都希望奶奶能够度过一个安乐的晚年。

奶奶七十多岁了,但身体一直比较硬朗。谁也没有想到,刚过完春节,奶奶突发脑溢血,溘然辞世,离开了我们。爷爷难掩悲痛,老泪纵横。奶奶生前,她曾和爷爷商量百年之后还回到那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山庄去。按照奶奶的愿望,把她安葬到那个小山庄附近的祖坟里。

上一篇:无公害认证申请书下一篇:小学作文:人间自有真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