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后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后(精选7篇)

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后 篇1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机遇,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税费改革明确了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责任。在xx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二是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得到了重新构建,加大了政府对办学的投入力度,使政府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强化,由过去农民集资办学转变到国家办学,将有力地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三是为加快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学校编制的确定,在用人机制上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有利于减员增效;四是为学校布局的调整,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合并,危房的改造创造了条件。总之,农村税费改革从多方面推动着基础教育内部的改革,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

我们要看到农村税费改革给教育财务管理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基础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村税费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我国幅员辽阔,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教育本来就存在一系列问题未得到解决。税费改革的实施,意味着过去在农村收取的“教育费附加”和“集资”将统统取消,农民负担是减轻了。但如果地方、市、乡各级政府对实行新体制认识上不统一、不提高,国家的政策和措施不到位,将会出现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下滑,多年努力得到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将会遭受损失。税费改革对教育财务管理上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第一,教师工资难兑现,教师队伍难稳定。麻城是革命老区、库区、贫困山区,连续两年市财政可用财力平均只有15119万元,地方财力非常有限。我市现有教师12628名(包括离、退休人员),按全额工资计算,年需要14128万元。税费改革前,教师工资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市级财政预算;二是农村教育费附加;三是从学生中收取;四是中央转移支付。2001年,我市年初财政预算3206万元,农村教育费附加1343万元,教师工资统筹(从学惺杖?3000万元,转移支付815万元,合计8364万元,保教师“四块”工资8472万元尚有缺口108万元。农村税费改革,教育“一费制”的试行,教师工资统筹的3000万元和教育费附加的1343万元共4343万元落空,加上原有缺口108万元,保教师四块工资缺口4451万元。地方财力有限,教师工资难以兑现,按国家政策,教师四块工资必需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我市市委、市政府克服很多困难,将上级转移支付和市财政预算捆绑起来使用,教师“四块”工资基本得到保证,但教师的补助工资即“弹性”部分没有着落,各项补贴不能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每人每月要少拿工资300元至400元。教师待遇偏低,心理不平衡,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心思走,大批骨干教师外流,有的出外打工,有的继续深造,有的已跳槽到别的单位,我市“不辞而别”的教师近300多人。

第二,中小学公用经费严重不足。2001年我市中小学公用经费实际支出3884万元,小学生平150元,初中生平300元(省鄂财教发[2001]50号文件规定公用经费标准为小学140元/人、年,初中360元/人、年)。实行“一费制”后,小学每生每年只能收80元,缺口70元;初中每生每年只能收160元,缺口140元,全市小学公用经费缺口980万元,初中公用经费缺口832万元,合计缺口1812万元,而市级财政没有预算公用经费。如我市的一所中心小学,2002年秋季在校学生1100人,总收入(80元×1100人)为88000元,减去课本费55000元,练习本5500元,净收入只有27500元,学生人平公用经费只有25元。而本学期公用经费支出需要56000元,(其中教师用书2000元,水、电费9000元、办公费16000元,还有邮电费、维修费、教学设备添置费、占用费等)缺口20000多元。由于债务未化解,有的中小学欠银行债务,开学后所收杂费银行只给学校留下书本费,其余全部扣抵债务,导致正常教学秩序难以维持,办公设备、仪器用具无钱购置,水电费无法支付,有的学校住读学生自习、教师办公,晚上点蜡烛。群众埋怨学校,教师也不能安心教学,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每年都有学生虚报年龄外出打工赚钱的辍学现象。

第三、“非一费制”学校没有收费政策。我市有39所学校实行“非一费制”。“非一费制”意即能收取一定的费用,所以在财政预算安排上比“一费制”学校年人平少安排近3300元左右,而市政府又没有明文规定学校收费标准、收费项目,学校也不敢乱收,造成“非一费制”学校教师供给水平更低,公用经费不足,学校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只有翘首以盼政府能尽快出台新的政策。

第四,农村税费改革,使民办教师的问题突出。税费改革后,为了减轻学校压力和财政负担,对教师供给范围进行了清理,辞退没有“民师聘用书”和“民师供给卡”的民师276人。民办教师在一定时期给教育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付出较多,有的民师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而回报很少,财政每月定补38元,村级按年补助1-2000元,辛苦一年只有2000多元的收入,现在却因为没有民师聘用书或民师供给卡而要离开心爱的讲台,给他们在心灵上是极大的伤害。

第五、税费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布局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布局调整,扩大办学规模,学校的基本建设,危房改造等配套资金,地方政府很难到位,后续资金无来源。专项资金在拨付过程中,由于中间环节过多,资金到位不及时。此外,还有教师的社会保障、普九债务的有效化解等问题,都是制约经济贫困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因素。

综上所述,税费改革给基础教育、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轻视。他使贫困落后地区的教师待遇和发达地区、城市教师的待遇反差太大,造成教师心理极不平衡。面对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财务管理的现状,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寻找对策。否则,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不能生存和发展,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形成恶性循环,将会严重制约我市经济的发展。

农村“税费改革”、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试行“一费制”带来的诸多矛盾与问题,已经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义务教育正常经费需求如何保障,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资金从何而来,核心问题是:各级政府根据各自责任和财力,积极调整各级财政预算资金支出结构比例,真正站在“科教兴国”的高度,认真贯彻“保证教育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的方针,千方百计确保农村基础教育的“吃饭、运转、发展”的基本需求,特别是教师“吃饭”和学校危房改造等问题要切实解决好。

国家和省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教师工资转移支付和危改资金专项补助力度。市(县)级人民政府在保证教育经费支出占可用财力一定比例的情况下,下差部分上级转移支付应该承认。上级转移支付不能解决的,应该出台政策或规范性的文件,将教师工资发放作出统一规定,尽量缩小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待遇差别,只有在教师待遇上提高,才能留住人才,才能稳定人心。

将学生在校基本生活费、服务费与基本学习费用区别开来。学生住宿费和搭火费用属基本生活费,应根据市场供求,按成本据实收龋建议将学生在校基本生活费用收取标准的制定权下放到市(县),由各市(县)根据市场规律,核定项目、规范收费。

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后 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也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要实现农业高效, 毫无疑问必须依靠科技的发展, 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但是, 目前由于农村税费改革, 原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面临难以为继的现状。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农村科技投入的重要载体。在新形势下, 如何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加大农村科技的有效投入, 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一、河南农业科技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农业科技体系不健全。

农业技术要转化为农业经济, 必需经过技术成果产生、成果推广和成果商品化三个环节, 而这三个环节又必须由相应的科研开发、技术推广和产后服务三个部门来完成, 这样才能顺利转化, 产生效益。然而, 河南目前农业应用技术科研体系尚不健全, 在税费改革后, 问题尤其突出。基层技术推广部门人员、资金都得不到落实, 工作陷入半瘫痪状态。相应的, 农业技术设施也十分落后, 基本上停留在依靠传统经验上。

(二)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 专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 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中, 第一学历农业专业人数仅占总人数的14.1%, 多数推广人员没有受过农业院校的正规教育, 加之50岁以上有工作能力, 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全部退居二线, 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年纪轻、经验少, 学历高、素质低的不良现象, 难以承担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任务。

(三) 运行机制不活。

一是缺乏激励机制, 农业科技推广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与农技推广部门的自身效益不协调。由于受现行制度局限, 农业科技推广单位和广大农技推广人员送科技到广大乡村田间, 致富了千家万户, 获得的效益回报却很低微, 除成果在获奖时有少量奖金外, 几乎得不到什么奖励和其他任何形式的回报, 推广效益与自身效益基本脱节, 影响了广大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二是缺乏动力机制, “喂入式”的纯政府推广行为与市场机制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经营模式的内在要求不协调, 现行推广服务体系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模式, 推广行为基本上是纯政府行为, 是一种“喂入式”的推广方式, 而现行农业经营体系又是分户经营, 规模小且效益不明显。再加上农业本身的比较效益低, 农民缺乏学科技、用科技的原动力, 普及新技术难以成为农民的自身要求和自觉行动, 没有产生拉力, 形成了一种推而不拉、喂而不吃的尴尬局面;三是缺乏市场机制, 由于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市场意识不强, 也没有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 科研与推广, 推广与生产之间也就没有完全按市场规律运行, 行政计划还占有较大比重, 导致成果与生产脱节, 生产与市场脱节, 成果转化率低, 难以产生高效。

(四) 人才培训体系不完善。

现有培训机构都在推广体系内, 各级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 培训的形式也是以短期为主, 这样的培训体系不利于整个农技队伍的专业培训和全员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二、农业科技投入效益分析理论综述

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益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益直接关系到是否进行农业科技投入以及农业科技投入量的大小, 因此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益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国外学者Griliches (1958) , Akino, Masakatsu and Yujiro Hayami (1975) 的研究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公共农业科研的回报及其在生产者的分配问题上。Griliches (1958) 发现, 美国的杂交玉米技术具有很高的社会回报率;Akino, Masakatsu and Yujiro Hayami (1975) 发现即使在发达国家, 例如日本和美国, 品种改良研究 (比如水稻育种、家禽育种等) 的社会回报率相当高, 更不用说在发展中国家了。从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的国际比较来看, 学者Evenson (1997) 对全世界375项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的研究结果的考察, 得出农业科研投入的回报率高达49%。尽管这种结果存在高估或低估的可能, 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农业科研投入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是世界上各国存在的普遍现象。此外, 有些研究意识到了市场扭曲对农业科研回报的作用。Alston, Edwards and Freebairn (1988) 注意到政府干预对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的数量和利益分配的影响, 他们认为, 既然生产者从农业科研中得到的剩余会因政府的干预而改变, 生产者也可能直接投资于农业科研或积极游说对政府农业科研提供资助, 也就是说政府用于农业科研的财政支出受到生产者利益的影响。国内学者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对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的研究上, 樊胜根 (1997) 分别采用可变系数模型和固定系数模型对中国农业科研投入的效益进行了测算, 结果表明, 中国农业科研投入的年收益率很高, 为44%~169%。黄季焜、胡瑞法 (2000) 采用CAPSIM模型对农业科研投入的效率进行模拟推算得出:在市场开放条件下, 中国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达到59.6%, 而在市场不开放的条件下, 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也达到55.8%。赵芝俊、张社梅 (2005) 采用CD生产函数计算了农业科研投入的总收益、边际收益和长期边际收益, 计算表明, 中国农业科研投入带来的总收益呈逐年递增趋势, 但是边际收益和长期的边际收益在1998年达到最高值之后, 一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 在1994~2003年间, 中国农业科研投入的内部边际利润率为76.22%。以上研究由于研究方法和统计口径的不同, 其研究结论有所差异, 但农业科研投入的效益远远高于其他投资领域的预期收益是不争的事实。在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的效益方面, 高启杰 (2002) 对19年来政府财政农技推广支出同农业产出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时期推广支出同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表明农业推广活动与投入的影响在总体上是比较显著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农业科技推广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同时, 不同时期政府农技推广投入增长率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密切相关,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

此外, 还有一些学者对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效益进行了分析, 朱晶 (2003) 提出了一种优化公共投资配置的方法, 她认为, 根据边际收益相等的原理配置公共科研投入可以使总收益极大化, 优化公共投入不仅可以提高有限的公共资源的经济效益, 还可以提高私人投入的经济效益, 从而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朱亮 (2006) 认为, 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是保障农业科研投入高效的关键, 将政府计划指导为主的农业科研资源分配模式同市场发展目标相结合, 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效益。刘艳 (2004) 指出, 要使农业科研投入产生经济效率, 必须完善农业科研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提高科研经费的运作效率。

三、税费改革后河南农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

(一) 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共同推进。

一方面要通过深化农业科技制度改革, 科学设置各方面的科技机构, 进一步明确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 优化结构;同时, 加快科技机构内部的机制转变, 改革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 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 扩大知识、劳动、资本等科技资源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逐步建立现代、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切实提高科技工作的效率。

(二) 国办科技与民办科技多元化发展。

农业科技成果研发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回报率低, 归属于公益类事业。一方面需要由国家建立一个精干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机构;另一方面必须注重利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通过制定科技产业政策, 大力发展民办科研, 充分发挥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民营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的科技作用, 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主体。

(三) 拓宽农技推广经费筹措渠道。

现阶段, 农技推广要继续坚持以政府支持的无偿服务为主, 并适当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 推进花钱买服务的市场化改革由管理转向服务, 并通过服务提高农技系统的服务能力。政府通过实行转移支付, 重点用于弥补地方财政因税费改革造成的缺口, 强化对农技推广一线人员的经费补贴, 保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正常运转所需之人头事业经费。要保证推广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就必须逐步实行共担费用的农技推广方式, 使农技推广经费在各受益者之间合理分摊, 除了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投入力度外, 可以通过建立科技推广服务网络, 对农民采用无偿与有偿相结合的服务方式, 入网的农民可以免费参加各种技术培训、技术咨询, 无偿使用网络提供的技术资料和技术信息, 优惠享受网络提供的生产资料, 对一些经济效益大、技术要求高的服务项目实行有偿服务, 根据各地生产实际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制定公开、合理的收费标准, 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 通过村镇政府中介组织、专业生产组织等收取有偿服务费用。

(四) 将农技推广经费编列政府财政预算。

针对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 公共财政应该将农技推广经费列入政府预算,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技系统。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从政策法律上明确规定, 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经费由财政保障, 主要包括人员工资和必要的工作经费, 由推广机构统筹使用。中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推广体系, 但政府投入不足, 经费不能保障, 由此造成农技推广体系的萎缩和农技人员的流失, 与目前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 应将农技推广经费列入各级地方政府预算, 以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正常运转。

(五) 不断推进农技推广方式创新。

在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方法上可以采取向农民发放农技推广培训券等做法吸引农民参加培训, 克服行政性推广模式的弊端。农技推广是经济问题, 其实也是教育问题, 推广有没有效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是否真正了解和接受推广培训。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论述政府在教育中的角色时, 提出了学券制, 建议把竞争引入公立学校体系, 在学券的流动中实现优胜劣汰, 医治公立学校的集权过度症, 适当遏制教育官僚主义的滋长。税费改革后, 许多对农业生产有较高积极性的农民却苦于培训费用高、培训效果差。我国政府如果能向农民发放数额不等的农技推广培训券, 持培训券人员就可自主选择农技推广站点培训项目, 并接受培训, 根据培训券面值抵扣培训费用;同时, 政府拨出与所发放的培训券总额大致相当的经费用于支付农民参加农技培训的优惠。具有资质的各类农技推广站点, 都可到当地政府提出申请, 为持培训优惠券的农民提供培训, 并从政府手中领取到与培训券所等值的费用, 农民的自主选择将促使农技推广站点努力完善自身的教育培训功能, 办成农民所喜爱的培训技术实用见效的机构。

参考文献

[1]田先红, 杨华.税改后农村治理危机酝酿深层次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调研世界, 2009.3.

[2]张立冬, 姜长云.农业科技投入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中国农村观察, 2007.6.

[3]柏振忠, 王红玲.新阶段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分析.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33.

[4]吕洪霞, 丁文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对策.农业经济问题, 2005.6.

[5]胡瑞法, 黄季煜, 李立秋.中国农技推广: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管理世界, 2004.5.

[6]蒋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深圳特区科技创业月刊, 2005.10.

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后 篇3

关键词:农村女性;家庭地位;变化

引言:任何事物的改变都会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有时在事物发展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农村女性家庭地位的变化既有女性本身想改变自己现状的动力,又有外在因素的影响,并且在农村女性家庭地位的变化过程中外在因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一、经济收入对女性地位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进入,使得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给一些无业游民提供了工作机会,尤其是女性,女士们开始像男士们一样拥有自己的生活来源,不再是依赖他人生活的小女人了。

在传统社会中,女性无论是在娘家还是在婆家都被视为多余的人,只有等到儿子结婚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那时从“多余人”的地位转变为家长的地位,逐渐成为恶婆婆。以前经济收入微薄,娶媳妇要花掉家里的大部分积蓄,因此婆婆认为媳妇是花钱买来的,应该多让媳妇劳动,有时还会刁难媳妇,也许是在找寻心理平衡吧!总之,在传统礼仪的约束下媳妇不能违抗婆婆的命令,那时的媳妇真的挺受苦的。女性在娘家也不受欢迎,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农民只有通过体力劳动获取报酬,女性的体力有限,因此被称为“吃闲饭的人”。结婚前,女孩的娘家会向夫家要一部分彩礼作为父母养育孩子多年的补偿,而男方家长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是女方家贪图财富,因此,婆婆会把儿媳当做花钱买来的佣人。其实这都是传统文化制度产生的效应,女性朋友就是直接的受害者。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女性朋友走出家门参加工作,拥有自己的经济收入,不再是只会依赖他人生存的“多余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女性的家庭地位也在逐渐地改变,改变以前没有地位、没有发言权的现状。以婆媳关系为例,以前是媳妇必须按照婆婆的要求做事,后来媳妇开始反抗婆婆,直到现在是大多数婆婆害怕儿媳妇。夫妻之间的地位关系也得到了改变,以前妻子必须依附丈夫才能生活,可以说丈夫就是妻子的饭票,而现在的女性有了自己的经济收入,离开丈夫也可以生活的很好,有钱就有话语权,因此,现在在家正真当家做主的人并非是男性。

二、受教育程度对女性地位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经济收入逐渐提升,每个家庭的生活条件都有所提升,人们不再为一日三餐发愁,人们开始把孩子送进学堂。以前只有男生才有受教育的机会,现在女孩也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我国的传统教育是“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西方教育与我国的传统教育完全不同,他们的教育是“平等”、“自由”、“民主”。女性进入学堂后开始接受西方教育,逐渐地对我国的传统教育进行反思,男女平等,为何女性不能违抗男性说的话?为何女性只能在家洗衣做饭?西方教育的传入使得女性开始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不再是受人支配的“工具”。

以婚姻大事为例,女性在婚姻大事前沒有任何的话语权、自由权,只能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使结婚对象是一个恶棍也要和他相伴到老,只有男性才可以提出离婚,并且,无论什么情况导致的离婚,女性还有娘家人都会觉得是一件丢人的事情,甚至认为是家庭的耻辱。女性接受教育后意识到包办婚姻是错误的,自己也有选择的权力,现在的婚姻基本上能够实现自由婚姻,并且受教育程度越高,婚姻自由度也就越高。比如,初中、高中毕业的女生,家人还是不太愿意她们远嫁;大学生就不一样了,只要她们觉得合适,家长就不怎么干涉,尊重她们的选择。

三、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女性地位的影响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后改变了以前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的现象,现在孩子少了,家长对待孩子也越来越珍爱了,男孩女孩一样都是娘的心头肉。计划生育实施之前家里的孩子都是放羊式的养育,基本上弟弟妹妹们是由哥哥姐姐照看,那时家里的经济条件有限,人口多消费就多,家长还要为家庭求生计,没时间照顾孩子,只能是兄弟姐妹之间多相互照顾。那时“重男轻女”现象特别严重,一方面因为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男性,没有男性就意味着没有经济来源;另一方面因为男性可以为家族传宗接代,我国传统社会特别注重传宗接代的问题,“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传统家庭中女孩永远都是牺牲者,女孩在家庭里的地位无法与哥哥弟弟相比,如果哥哥或弟弟不容易娶到媳妇,父母还会用女儿给儿子换亲。

计划生政策实施之后,每个家庭一两个孩子,男孩女孩都是家里的宝,女性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给女性带来了就业机会,改变了女性“吃闲饭的人”的现状。孩子少,经济收入提升,导致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也提高了,女孩子不再是没有身份没有地位的人了。女孩可以进学堂学习,不再像以前一样为整个家庭洗衣做饭,现在的女孩出嫁前不但不用做家务,还被父母照顾着,结婚后,婆婆还要看儿媳的脸色行事,出嫁的时候娘家不但不要女儿的彩礼,还要给女儿置办一部分陪嫁(虽然现在的彩礼比较重,但是所有的彩礼和陪嫁都流入新婚夫妇的小家庭里,结完婚之后穷了父母,富了儿女)。

结论:由于笔者的知识范围有限,在笔者看来,导致农村女性地位改变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收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受教育程度。女性地位的改变说明社会在进步,在向文明社会方向发展,女性不再受到畸形的虐待。但是,就以现在农村女性地位改变的状况来看并非属于正常现象,笔者虽然不喜欢以前恶婆婆故意刁难儿媳的现象,但是也无法赞同现在的儿媳妇就是家里的“太上皇”这一现象,也有部分兒媳故意刁难婆婆的现象。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指出“传统礼仪吃人的本质”,但是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的礼仪道德还是要遵循的。

由于孩子少了,现在的家长太过于溺爱自己的儿女,导致孩子长大成人后什么都不会做,成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废人。女性的地位提升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用自强自立了;女性自由了、解放了,应该变得更独立了。

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后 篇4

农村税费改革是继土地改革、家庭承包经营之后中国农村的又一重大改革,是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我县是一个拥有56万人口的农业大县,随着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团的工作遇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新时期实现大发展,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共青团组织应该认真思考和着手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团县委一班人深入5个乡镇12个村,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团的工作状况,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一、农村基层团的工作中的新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充分地体现了党对农村、农民的关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减轻、规范、稳定”,主要内容是“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项调整、两项改革”。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措施之一,“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切实做到减人减支”也就成了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中的一个重点。调查发现,税费改革给基层团的工作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减庙”给“团的活动开展”带来挑战。撤消职能退化的机构,合并职能交叉的机构,缩小设置偏大的机构等等,这些措施直接导致原来团组织的合并。村一级的团支部基本上是有组织没有建设、有位置无人员、有职位无报酬。村一级的团员青年要么游离于组织之外,要么处于团的工作边缘,致使团的活动覆盖面缩小,凝聚力减弱,活动开展难。

2、“减人”给“团干部配备”带来挑战。由于编制比较少,设立专职团支部书记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大多都由乡镇干部中的年轻成员兼任,有的村根本找不出合适的团支部书记人选。另外,由于公务员实行逢进必考,年轻干部进入乡镇机关的渠道关闭,也给现阶段的团干部配备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3、“减支”给“团的经费筹措”带来挑战。税费改革后乡镇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加上沉重的化债任务,乡村两级财力现已十分困窘。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活动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行政拨付的基层团组织,经费筹措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总的来看,税费改革之所以会对农村基层团的工作带来以上这些挑战,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四点:一是农村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团的工作重视不够,团干部配备和待遇不能到位;二是近年来农业比较效益太低,农村青年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活力相对以前有所降低;三是农村部分基层团干部思想保守,工作方式过于行政化,对团的工作思考不够,创新不够;四是农村团的工作内容较为单一,贴近农村青年实际需求不够,服务不够。由于以上原因的存在,当农村税费改革开始实施时,基层团的工作整体上缺乏灵活性、缺少主动性,一下子不能适应改革带来的变化,无法应对改革带来的挑战,便暂时陷入了困境。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团的工作的对策

党的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村税费改革是当前农村各项改革中的一项重点。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青年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不断地发生变化,农村团的工作必然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现实也要求我们必须作出有益的探索,将来要想取得新的成绩,各级团组织就要站在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高度,拿出创新的勇气来考虑农村团的工作,寻找新的对策。

1、以“党建带团建”为抓手,创新基层团的工作环境。“党建带团建”一直是我们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的一个成功经验。新形势下,这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团组织要从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抓好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带团建,使全县基层党组织普遍将基层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创建一大批班子建设好、队伍建设好、主题活动好、支部建设好、阵地建设好的“五四红旗团委”。

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后 篇5

(2005年1月6日)

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是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分配关系的法治之道,是保持农村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是一次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后农村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之举、富民之策”。

一、基本情况

石坎乡位于威信县城扎西东南部17公里处,与镇雄县雨河、花朗,本县扎西、水田、双河等乡镇接壤。有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庄子上会议会址。幅员面积150.63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委员会160个村民小组,7570户35079人,其中农业人口34245人。2004年,全乡经济总收入约4398.9万元,人均纯收入796元,财政收入除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外仅42万元。

二、农村税费改革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03年,我乡根据省、市、县的农村税费改革精神,在全乡农村普遍进行了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了全乡农民的负担,真正实现了“村村减负,户户受益”的税改宗旨,使全乡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通过农村税费改革,税改前:全乡农民负担544878.14元,农业税262177.22元,乡统筹94132.00元,村提留147800.00元,屠宰税40588.92元,全乡人均负担16.23元。税改后:全乡农民总负担为236449.98元,人均负担为7.00元,减少了9.23元,人均减负率为56.6%。通过两年的检验已暴露出一些问题,导致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及调研结果,突出存在以下四个新问题。

(一)公务费短缺,村级机构运转困难。

税改前,村委会的办公经费主要以村自筹为主,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为辅的办法兑现。税改前,我乡的“三提五统”应征数为257852.00元,其中用于村委会的办公经费73000.00元,按7个村委会计算,平均每个村委会可得一万余元的活动经费。农村税费改革后,各村委会仅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办公经费3000元,另无其它来源。加之税改后村级办公经费全部纳入统筹,致使村级部门在经费使用上捉襟见肘。由于办公经费杯水车薪,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仅能应付简单的日常开支,无力再开展其它一些公务活动。如培训、学习等。

(二)无力挤出资金,很多应解决的问题无法解决

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委会的办公经费仅有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3000元,除此,别无其它经费。村委会税改前已经承诺的很多建设项目无法实施,如:村组公路的维护、学校维修、小型农建工程建设等,因而大大降低了村委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三)村干部实得待遇降低,造成工作上不安心,积极主动性差

村干部工资待遇较税改前明显下降,致使部分村干部不安心工作,积极性差。工作处于被动状态。税费改革后,因取消“三提五统”,使村干部的待遇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一是过去村干部的工资除财政支付外,还有相当部分的补贴是从“三提五统”经费中解决。而税改后,取消了“三提五统”,村干部的工资仅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解决,仅有税改前待遇的一半左右。二是工作上不安心,积极主动性差。过去村干部的工资是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村自筹相结合的办法兑现,税改前,我乡农村的“三提五统”应征数为257852.00元,其中用于村干部报酬84000元,税改前每村7人计算,全乡共49人,除发村民小组长的报酬外,每个村干部可得(除乡镇统筹外)近2000元的补贴;而税费改革后,村民委员会“两委”人员年平均工资1200元——3600元,即支书、主任年薪3600元,副主任3000元,委员1200元。就此待遇情况,2004年村级换届当选的部分村委会委员现已离职,在职的大多数村干部工作上不安心,积极主动性差。

(四)按照税改要求,停止对“三提五统”的清欠,造成原依法交纳税费群众的心理不平衡,从而不利于农村工作的开展

在农村税费改革前,我乡各村村干部工资及办公经费都从农业税及“三提五统”提取,而由于在收取过程中,出现钉子户和一些存在懒、拖、赖思想的人,至今没有缴纳所欠的农业税及“三提五统”共计95000余元。税改后,由于没有文件要求征收原所欠的各项款项,又因税改后国务院要求五年之内全部取消农业税,从而造成原依法纳税群众的心理不平衡,不利于农村工作的开展。

三、如何提高村干部的待遇的做法和思考

农村基层干部经济待遇问题是事关农村基层工作大局的大问题,县委、县政府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在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千方百计通过各种途径和各种措施来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2004年6月县委、县政府决定,适当增加村级办公经费和村组干部岗位补贴,并以威组通【2004】8号发文。其主要内容是各村办公费由3000元增加到4000元。村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增加岗位补贴,与本人考核挂钩,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予以兑现。考核评为优秀者,月增加补贴130元;评为称职者,月增加补贴90元;评为不称职的,不增加岗位补贴,同时,限期整改或予以免职。委员由原每人每月100元增加到150元。村民小组长岗位补贴由原每人每月16元增加到32元。这一政策的出台,对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如何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待遇,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安心工作。乡党委、政府作了一些初探和思考,认为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加村干部经济待遇:

(一)争取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由于税费改革后,村办公经费除转移支付的3000元之外,再无任何经济来源,这样,就只能依靠各级财政联动,争取拿出一部分资金(除转移支付外)补贴到村,底线可以是能够维持村委会工作的正常运转。我乡7个村民委员会,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每个村民委员会“两委”人员8人,按每人每年补贴500元计算,一个村委会4000元即可解决,全乡7村共需28000元。如财政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即可适当增加村干部待遇。

(二)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对村干部进行“职业化”管理

推进和完善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建立具有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顺民心、聚民力、带民富的高素质村级干部队伍,适应农村新形式、新要求、新任务。一是进一步推进村干部“职业化”管理,进一步明确村干部任用条件和职数,明确村干部经济待遇,推行村干部报酬绩效化,即对村干部的工资乡镇可以采取“基本津贴+年终考核优秀奖金+其他”的办法进行补贴;二是严格控制享受经济待遇的村干部人数,根据我乡实际情况,现每村8人,但村委会的工作却按部就班,这说明我乡可以根据每村具体情况进行人员精简,3000人以下的村不超过3人,3000人以上的村不超过5人,实行村“两委”人员交叉任职,即支书、主任可以由一人兼任,副主任、文书、委员也可以由一人兼任,同时,村民小组长可由村委会成员兼任;三是选拔优秀年轻的乡镇干部到村委会任职,这样即可以提高村委会工作效率,又大大降低了村委会的经费开支。

(三)立足本地资源,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解决村干部经济待遇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加快村级的致富步伐。农村富裕了,村干部的工资待遇才能真正得到解决。一方面,我们要立足本地实际,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村级经济的发展,一是通过资金和政策引导,推动有潜力的乡村企业发展壮大起来。这样,不但加快本村经济发展,而且可以增加村委会的收入,可谓“一举两得”。如:我乡大河村便立足自身便捷的交通、气候和土地资源,引进资金,建立了两家砖厂和两家“农家乐”。二是积极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4年,乘“云领先锋”工程之机,我乡成立了五个农民协会,即“果蔬产业协会、蚕桑产业协会、畜牧产业协会、玉米制种协会和劳务输出协会”。五个协会的诞生,不但使我乡加大了在全县乃至在全市、全省的知名度,而且使农民从中受益,如:院子村的玉米制种协会的诞生,不但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村委会从中受益非浅,每年院子玉米种子产量约50万斤,村委会可以每斤得到0.07元的工作补贴,全年可达35000元,除收购期间的各种开支外,村委会成员及参加的小组长可以按劳分配。

(四)建立健全村级监督机制,合理开支一切费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村委会作为农村最基层的行政组织,但是同样具有所有处理农村事务的办公程序,随着税改后经费的削减,监督机制丧失,致使办公经费被个别人挤占、挪用、甚至贪污,使得本来紧缺的经费更是雪上加霜。为此,村级组织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实行支书或主任负责制。同时,村委会在经费的使用上,除应当开支的如电话、报刊、烤火等费用外,其余开支则能省则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五)借“云岭先锋”之机,加强党员互带示范作用

乡党委充分发挥乡村党校的阵地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政治理论、思想作风教育、市场经济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大河村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建立了农技示范园、经济林果示范园、母猪示范基地及蚕桑改良示范园等四个示范点,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乡农村基层干部均属于半工半农之间,为此,在工作之余,村干部可以自谋出路,自找发展产业,达到“别人有,我也有;别人无,我也要有”的思想,成为全村人民的表率。如:院子村的村委会主任、制种协会主任胡志香,不但响应政府的号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而且办起了第三产业,自己一年的收入就可达25000元左右,而且也带动了全村人共同致富;再如大河村的村委委员彭文富,除自办企业外,还发展畜牧养殖业,每年收入达30000元左右、石坎村的村委委员刘以才率先带头做起大棚蔬菜,2亩大棚蔬菜产生效益近10000元左右;石坎村委会副主任、蚕业专业合作社副主任陈登榜一年栽桑养蚕收入就达4000元以上。这些例子,在我乡还不断涌现出来。他们不但自己的“钱袋子”鼓起来了,重要的是起到了带头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

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后 篇6

一、“后义务教育时期”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问题

1. 学生综合素质低下

目前虽然农村学校免除了学杂费, 学生入学率呈上升趋势, 但学生综合素质依然没有得到提高, 这是后义务教育时期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主要体现在与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有很大差距。知识与技能:学习成绩普遍低下;过程与方法:普遍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态度不端正, 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其原因, 首先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很差, 教师素质低,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 家长普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再次,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就业竞争激励,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 这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学校发展呈畸形态势

学校发展呈畸形态势是后义务教育时期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重要问题之一。随着国家财政的投入, 农村中小学在硬件方面的发展有目共睹, 体现在校舍的更新、校园环境的优化和教学设施的完善等方面。然而学校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其内涵的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这些正是农村中小学所普遍缺乏的。其原因有: (1) 学校自身定位不准, 盲目照搬别人的发展套路; (2) 农村经济落后, 信息闭塞, 学校只好闭门造车; (3) 学校缺乏转型意识, 过于注重硬件发展, 忽视了学生素质、教师素质、科研实力、管理水平等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3. 教师成长陷于瘫痪

教师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一所学校的前途, 取决于该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干劲与状态。农

筅贵州遵义师范学院胡云聪

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在教学态度、科研意识、自学情况以及参加学术活动等方面相比以前几乎没有改观。教师不求上进, 责任感缺失, 这是导致学校教育质量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师成长停滞不前, 一是由于农村条件艰苦, 极大地挫伤了教师教学和专业成长的积极性;二是农村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和参观访问的机会太少, 即使偶有机会出去, 也无实质进展, 思想境界难以提升, 教育理念难以更新;三是教育行政部门监督力度不够, 学校管理失范, 导致教师工作懈怠。

4. 家长与学校配合失衡

后义务教育时期, 农村广大家长的观念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首先, 他们思想觉悟不高, 不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 致使孩子的教育成了学校的单方行为;其次, 他们文化水平低下, 方法简单而粗暴, 缺乏合理的家庭教育技能;再次, 家长护子心切, 过于溺爱孩子, 让教师的教学处于一种左右为难的境地。

鉴于农村教学实际, 家长的这些问题有其必然性。家庭经济困难导致他们重家庭生计而轻孩子成长;没有接受再教育则造成他们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家庭教育观念无法更新;学校的家长会流于形式则使得家长与学校之间不能达成默契。家长与学校教育质量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 家长观念不能与时俱进, 家庭教育方法老化, 这也是学校教育失败的体现。

5. 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失范

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表现在相关部门诸如教育局、辅导站等, 徒有虚名, 工作流于形式, 缺乏创新意识, 不能给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正确的引导。

二、“后义务教育时期”农村学校教育的出路

1. 向校长要管理质量

(1) 矫正校风。农村中小学校风亟待矫正。校长有必要考虑将校风校纪的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 关注教师心理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 正确引导, 让老师和学生一道朝着健康的方向迈进, 还学校教育以纯净而有特色的校风。

(2) 找准定位。陶行知先生曾说:“某种意义上说, 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完全可以这么说, 学校质量如何, 学校水平如何, 学校境界如何, 取决于校长。”有些学校的校长缺乏高瞻远瞩的眼光, 习惯于照搬别人的模式。作为学校发展的舵手, 他们亟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看清方向, 明晰形势, 根据学校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 找准学校定位, 办百姓满意的学校。

(3) 优化管理。学校的任何管理, 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农村学校的校长可以先考虑学习别人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 更新管理理念, 提高管理能力, 然后根据学校自身实际,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优化各项管理工作, 为学校教育提供优质的服务。

2. 向教师要教学质量

(1) 师德促教。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做人的榜样。师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手段。因此, 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树立做人的榜样;另一方面, 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铭记自身职责, 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 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平等的、健康的教育。

(2) 科研促教。科研带来创新、创新促进发展。进行教育科研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最快的途径之一。因此, 农村教师需要以一种研究者的眼光, 在教学实践中研究, 在课余时间研究, 研究教师、学生、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管理方式以及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优化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 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 交流促教。交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交流, 以促进教学。首先是与学生交流, 以朋友的身份去了解学生, 以长辈的身份去关心学生, 以伯乐的身份去发现与开发学生的优点与潜力;其次是进行家访, 与家长交流, 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引导家长使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再次是与同事交流, 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方法,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最后是以通过外出培训的机会, 与教育专家交流, 也可阅读教育名家论著, 进行心灵交流。

3. 向家长要生源质量

(1) 给孩子温馨的家庭。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完整而幸福的家庭。没有出门打工的孩子家长, 需要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 尽量避免不良因素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影响;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务工的家长, 可以考虑或返乡创业, 或增加探家次数, 或与孩子和学校保持紧密联系。家长在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 应该考虑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 为其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2) 给孩子优质的启蒙和引导。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有重要的影响, 家长的决策也可能决定孩子的未来。家长有责任转变“重生轻养”、“重男轻女”的观念, 勇于接受再教育, 积极参加家长会, 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更新自己的现代家庭教育理念,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给孩子良好的启蒙和优质的引导, 为学校输入优质的生源。

4. 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政策保障

(1) 保障经费投入。《义务教育法 (修订草案) 》规定要保障义务教育经费, 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 经费投入要向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目前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已经远超从前, 如果能落实到位, 足以使农村学校教育正常运转。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首要任务就是严格监督教育经费的使用, 杜绝公款乱用与挪用, 保障经费真正落实。

(2) 保障教育公平。保障教育公平是体现民主正义精神的基础, 也是世界教育研究关注的焦点。贵州农村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处在一个管理者和监督者的位置, 可从以下几方面保障教育公平。首先,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 确保公民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其次, 保障打工人员子女和弱势群体之子女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机会;再次, 保障不同的学生群体平等分配教育资源。

(3) 保障教育均衡。教育均衡化发展是义务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的新要求, 是当前教育改革与研究的关键词。宏观方面, 可以从城乡间、区域间、区域内、校际间和群体间等多个层面着手, 去实现与保障教育的均衡发展;微观方面, 相关部门有责任引导与监督各所学校, 保障学校内部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克亚.农村教育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8) .

[2]言宏, 袁振国.后义务教育时代区域教育如何实现新跨越.教育信息报, 2009 (3) .

[3]施媛媛, 郑友训.回顾与反思: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十年之研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 (9) .

[4]李颖, 王嘉毅.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研究述评.当代教育论坛, 2007 (11) .

新农村市场:先教育,后淘金 篇7

苏果的双向盈利模式

宋瓷

在跨国零售巨头纷纷为进入中国二、三线零售市场摩拳擦掌时,苏果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果)的触角已经悄悄渗入了行政村。从大城市到农村,苏果的渠道使这些跨国零售“大佬”眼红。苏果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应归功于其掌门人马嘉樑创立的双向流通模式,这一模式在借助特许加盟得到了飞速发展。

1998年,当国内外零售大佬着手在城市攻城略地时,刚刚成立2年的苏果开始向农村市场出触角。这一年,苏果的第一家农村连锁店在江苏省溧水县开设。此后,苏果的加盟店迅速蔓延到了武进、东台、如皋、兴化等县80%的乡镇,同时还涉足到邻省安徽的20多个县城。在商务部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后,苏果开始探索开设“村级店”。目前,在南京周边的溧水、高淳、江都等县,苏果的便民店已开进了行政村。

而苏果的成功经验,已经成为中央树立的典型。温家宝总理在谈及农村流通模式时,曾先后三次指出“苏州的经验可借鉴”。

马嘉樑承认,当时主要是从企业出发,希望开拓农村市场可以求得苏果品牌的区域影响和快速增加销售规模。

如何将苏果开到农民家门口?马嘉樑和他的团队选择了特许加盟连锁经营形式,以原来的农村商业网点为依托,对一个区域进行整体改造,之后让它们加盟苏果,成为苏果的连锁店。

实际上,1998年,当邳州供销社找到苏果时,苏果甚至心存疑虑,因为苏果的资金规模无法承受这么快的扩张。问题的解决得益于对加盟模式的运用,邳州供销社自筹资金成立加盟公司,改造旧有网点,然后整体加盟苏果;苏果只需要做品牌和管理的输出以及货物配送就可以了。

在这种加盟方式下,苏果以迅猛的势头开始发展。据商务部对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实地问卷调查,传统的夫妻店改造为连锁超市后,销售额一般增长2~8倍。在一批加盟店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苏果迈进一步,又开始向农村市场拓展直营店。目前,苏果直营店已经开设到了江苏、安徽20多个县城。

或许数字更能够直观说明苏果的现状:1508家网点,58%开在农村;180亿元的销售额,50%来自农村。

商务部将这种方式称为“将现代经营理念、营销方式与连锁网点由城市延伸到农村,实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

而苏果的成功远远不止得益于这种模式。苏果把传统超市的单向流通功能理解成双向,利用走进农村的契机,为其后来实现双向流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连锁配送、集中采购可以降低农村物流5%~6%的成本。

自从苏果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战略以来,苏果连锁业已辐射到农户家门口。业内人士分析,此种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因地制宜与步步推进。即:苏果通过强大的连锁销售平台,利用各种商品信息,引导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按照超市的要求进行品牌化、标准化生产,成为超市与供货商双赢互利的范例。

以往农民“大件商品进城里,日用百货赶大集,油盐酱醋靠个体”的购物方式,正逐步被“推着小车逛超市”所取代。事实上,随着我国流通业的进一步发展,连锁企业对带动农副产品销售、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目前,苏果直营店每年的生鲜货品经销额高达16亿元,其中,大米3.8万吨,鸡蛋3万吨,食用油3.6万吨,奶制品1.5亿元,新鲜猪肉1.2万吨,蔬菜2.8万吨,水产品6400吨,水果4.4万吨。在苏果农村店铺网络与城市网点形成一体化后,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得以更顺畅地传递,可以及时引导农户和农产品基地的生产加工。

苏果的发展,也带活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加速了农产品的品牌化。目前,与苏果合作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多达上千家,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超过500家。而常州萝卜干、宿迁黄花菜、溧水洪篮玉带糕等地方特产也搭乘苏果的“东风”迅速成为知名名牌,销量成倍增长。

长期以来,零售业的盈利模式通常是单向的,而苏果则采用了逆向思维。单向的流通是一方获利,而这种双赢模式不仅使利润最大化,也为社会资源配置寻找到一条新的途径。

联想下乡深挖“冻土层”

宋瓷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在“新农村”概念尚未提出时,联想已先行一步,对农村市场表示了强大的兴趣,而具体的市场措施早在2004年8月就已经启动。

2004年8月3日,联想公布了其蓄谋已久的“乡镇电脑普及计划”:联想欲以最低2999元的价格,在—年内,向这一市场销售80万台至100万台电脑。

杨元庆将之称为“冻土层”解冻。

这一概念来自于,2亿人口的美国年销售电脑4000多万台,而13亿人口的中国年销售量却只有1m0万台。由此,杨元庆认为,在国内PC市场增速放缓的同时,还有很大一个“冻土层”存在;电脑市场重心从大中型城市向乡镇级地区转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后者将成为中国电脑市场未来5年的增长点。

挖掘“冻土层”战略也是和联想的业绩密不可分的。根据IDC统计的数据,2003年联想在国内PC市场的占有率从30%以上下滑到28%左右。2004年第一季度,联想的市场份额更是跌至24%。自从国内PC占有率形势有些不妙之后,联想一直在努力地“亲民”。而这次挖掘“冻土层”农村市场,无疑是朝着这个方向更近了一步。

为此,杨元庆和他的团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从渠道到市场,联想都采用了比以往更有效的做法。

市场渠道一直是联想的优势。联想的此项计划面向4级至6级市场,采用“短链”渠道策略;不采取直销策略,各分销商都是通过筛选而特别指定的。

其时,联想已在全国形成18个分区、108个销售网格的渠道体系,借助联想强大的渠道运作能力和大联想渠道伙伴的力量,联想将销售力量渗透到乡镇地区。但是这一次是联想直接面向农村、城镇市场的短链接触。在这个细致的网格中,一个网格相当于一个直辖市,每个网格有专门的网络代表,代表每周都要深入到所在的区县,并且有很明确的销售目标。

深入到五、六级市场,在分析人士看来这并不容易。他们认为,到目前为

止,五、六级市场有一些显著特点:首先,消费水平不高;其次,电脑应用水平不高。

“捉到乡镇市场,很多人会觉得那里很穷。其实不然。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贫穷农村的现象不复存在,很多乡镇宛如小城,有旺盛的电脑需求。”在“乡镇战略”实施一年半后,联想中国区消费电脑事业部总经理刘杰仍对新农村念念不忘。

有“旺盛的电脑需求”,联想在销售策略上有了合理的价位,2999元的价格与农村市场的消费能力贴近了许多。而销售电脑时对这个市场进行培育也成为联想的重要策略。

2005年,联想不仅把五、六级市场作为自己的重点和长期战略,更是为此配备了充足的兵马和粮草,在产品、推广、渠道等各个方面为开发五、六级市场提供最为完善的支持。业务人员深入市场开展“五个一工程”:一次市场调查,一场面对面的培训,一套销售工具,一次形象提升,一次产品推荐。联想通过一系列举措培育和熟悉市场。此外,联想还在县镇广泛发展合作伙伴,让合作伙伴集推广普及、销售、服务等功能与一身,更好地为当地用户做好培训和服务工作。

在五、六级市场销售电脑时,联想为县镇用户量身定做了家悦系列。这一系列电脑采用了很多人性化设计,中文键盘的中文标识方便初学者理解使用:当不熟悉电脑而误删系统文件或驱动程序时,“一键恢复及备份”功能可以将系统还原到出厂或上次备份状态,方便用户使用。

“不能只想去淘金,更要教育这个市场,刺激需求。尤其在当地很多人还在买兼容机的情况下,品牌厂商更应该考虑不同层面的客户需求。服务一定要跟得上。在联想,无论用户住得多远,产品维修和售后服务3-4天就可以完成。”据刘杰介绍,由于乡镇的交通并不像中心城市那么发达,联想的服务站已经渗透到五级市场。

目前,联想在乡镇市场投入的营销费用占整体费用的30%左右,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比例。但是,联想在五、六级渠道上下的工夫终于交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一年多来,联想的圆梦电脑销量为80万台;联想在2000多个五、六级市场强化渠道力量,专卖店渗透率在70%以上,重点区域的专卖店渗透率高达100%。

农村市场的消费特征

沈坤

一直以来,营销界和企业界的人士普遍认为,城市消费群体才是市场消费的主流。所以,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市场,都把目标瞄准了城市。正是这样一种习惯性的思路,导致城市市场挤满了太多的竞争对手,企业花费了太大的成本。一些另类的企业就开始突破,将营销触角直接伸入被大家遗忘的农村市场,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苏果和联想。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曾经名噪一时的保健品企业三株,就在农村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紧随其后的红桃K也在农村市场掘到了第一桶金。这说明农村市场的确是一个巨大但被大部分企业所忽略的隐蔽性市场。农村市场表面上给人的感觉是保守、落后与贫穷,但实际上蕴涵着很大的消费潜力。相比城市市场,农村市场的消费特征具体表现为:

消费特别感性,有时纯粹是盲目攀比跟风产生购买冲动。

农民的消费意识跟城市居民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有时候农民购买商品不单单是为了实用,更多可能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有时候他们的消费比城市居民更感性,很大一个因素是由于口碑传播效应,信息传递非常快。譬如一户人家买回来了一件什么新玩意,很快全村人都会知道。受互相攀比和暗中较劲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家会随后模仿,买下自己不太需要的商品,以显示自己不比别人差。

追求实惠,往往低价格、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容易被接受。

农民的收入相比城市居民确实要低很多,有些地区的农民生活保障还存在问题。因此,一些高价格产品要打开农村市场确实比较难。但联想推出的2999元的电脑,从价格上一下子让农民感觉很实在,以前万元左右的先进玩意,现在也可以轻松地把它抱回家来。加上现在的农民接受的信息与城市居民不相上下,很多沿海地区的农民,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其生活倾向更是接近于城市居民。所以,合理的价格和合适的营销方法,确实能帮助企业在农村市场打开一个崭新的窗口。

文化程度不高,思维比较简单,对太复杂的事物接受度较低。

农村消费者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其思维也比较简单,所以他们对复杂的新事物接受度不高。最近海尔也利用其农村市场的家电渠道销售电脑,针对农村市场的特点,特意将操作系统进行改良,将复杂的电脑操作设计成像操作电视机那样简单,如一旦误删了操作系统软件,就能通过“一键恢复”程序自动恢复,给农村消费者带来很大的便利性。

农村市场的营销成本普遍较高,尤其是物流和服务成本。

农村市场不像城市市场,一是居民分散,传播信息无法覆盖;二是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使物流和服务成本居高不下。在城市里几十台电脑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全部送到位,而在农村市场,一台电脑可能就需要走几十里山路,耗费一天时间。在售后服务上更成问题,一次一位消费者打电话要求海尔上门维修刚买的电脑,说是显示器无论如何不亮。等到维修人员翻山越岭赶到,一检查,原来是电源插座太松造成的,令维修人员哭笑不得。所以海尔等企业已经在农村设立工作站,以及时解决售后服务问题。

以上这些消费行为的差异因素,可能也是导致一些企业不敢轻易进入农村市场的主要原因,毕竟不是任何企业能做到像联想、海尔那样拥有完善的农村渠道和服务体系的。

苏果的连锁加盟扩张模式,是在充分了解了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后采取的针对性市场策略。苏果统一的店面视觉、统一就地采购、统一配送的低成本和保鲜度以及完善而优质的服务,都令习惯了在地摊或集市上购买商品的农民消费者有一种新鲜感和安全感。而作为苏果模式本身,其迅猛发展的农村终端将在以后的几年里发挥更大的作用。苏果将把更多可以进入这类终端销售的产品,源源不断地纳入进来。作为一个专业营销人,我也不得不钦佩马嘉棵先生的眼光。

尽管农村市场对某些企业来说更像是一个等待挖掘的富矿,但如何挖掘以及究竟用什么工具挖掘,需要更多的企业营销人通过探索去寻找答案。

(本文作者为精锐纵横(广州)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顾问)

农产品市场的营销现状

毛圆媛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往支撑城市消费品行业快速增长的因素的重要性开始减弱,未来增长潜力的许多因素开始指向农村。

目前,农产品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相对过剩”现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曾经历过四次政策性农产品结构调整。但通过行政、财政手段而非市场因素来达到市场供求总量平衡,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农产品“相对过剩”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最终归结为如何优化农业产销关系,即农产品如何做市场营销的问题。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主要包括生产者(企业和农户)、中间商(专业批发商、贩运户、零售商等)和国家法定商业组织(农业营销公司、销售公司)等。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环节多,层次复杂,成本高。农产品销售渠道的通畅需要更多渠道主体参与进来,建立更多的农产品代理商队伍和营销公司。

生产者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趋势:一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者对于日常消费品产生了要求提供更多便利、综合服务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新型零售终端的兴起;二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一些有广泛分销网络、配送能力的商业主体加入到农产品销售中来。在这两大趋势下,生产者必须抓住先机,实施差异化的分销策略,以便自己的产品能够物畅其流。

农产品销售同工业品一样,需要促销手段引导消费和扩大市场。有两种促销策略可供选择,一是通过对消费者促销“拉”动销售,二是通过对中间商促销“推”动销售。前者是唤起消费者需求,刺激其购买动机;后者是推动渠道,激发销售动机。实际上,越强势的品牌越倾向于采用“拉”式促销。目前这两种策略对我国农产品销售很难说谁优谁劣,因为它受到农产品品牌强度、消费意识成熟度等因素的制约。

当然,一个行业的市场营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在任何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及其投入的市场营销系统的改善以及农村新兴经济的涌现,都需要一个适当的政策框架和有效的政府扶持服务。这些扶持服务包括提供市场基础设施、市场信息和农业推广服务,为农民提供销售方面的建议。另外,政府需要确保法律、法规环境能够适合竞争、高效的农业组织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在农商业、大型零售商和农民之间建立销售链接,例如开展农产品合同种植或团体销售,协助农村经纪人和农商业联合起来,对农民团体进行市场营销知识培训。此外,完善销售供应链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上一篇:水保环保监理工作总结下一篇:公务员检察官荣辱观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