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导学案的优缺点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导学案的优缺点

数学导学案的优缺点 篇1

八年级英语组

课改-----“减负增效,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号角吹了已久,导学案备课也风靡一时,一种全新的四环节教学模式“示—导—练—评”应运而生。课改,到底是改形式还是改效率?导学案到底起着什么作用?是减负还是增负?是增效还是降效?以前我们学校推崇的“优秀导学案”到底优势在哪里?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我们学校开始实行导学案教学,老师们纷纷效仿,我们学科当然也不例外,从备课研讨制作学案,我们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都设置成学生填空的形式,这样对学生自学起到了导航作用,然后当堂练习,课后检测,周周测等等均以试卷形式出现,确实方便了学生进行学习。

一.“导学案”的优点:

一).能资源共享,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因为它集中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二).节节课目标明确,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三).使得课堂更有序,更高效。

四).更好地体现了“学-研-考”这一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一种方式,它一定的优势: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以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预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前将本节课的学习要求、重点、难点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预习完成导学案。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调控教学,将学生能通过预习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讲解,将个别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结合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生师评价等形式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这种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容量,并可有效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导学案”的不足:

一)在导学案设计上,老师清楚完整地反映了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甚至详细的各个环节和步骤,而缺少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思考空间,某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二)目前,“学案导学教学法”主要追求的直接目标是“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与质量的提高”。但从长远看,其目标不应只停留在这一水平上,它将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相关,那就是通过围绕“学案式”教材的使用使学生会学习,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及自我意识,让学生做学习生活的主人;

三).课堂环节多,不利于自主发挥。尤其是有些课型根本不需要导学案,有了导学案反而是课堂的累赘; 四).优势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过多的展示的过程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如果没有老师的精辟讲解和引导,他们的思维能力很难提高; 五).格式化的导学案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违背了学生成长规律; 六).大量使用导学案,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收效与之不能成正比,有时甚至相反。

总之,导学案的设置,目的是好的:使学生需要在课前自己动脑筋独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收集各种资料,在这一过程中,达到预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付出的努力得到了恰当的认可,评价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功的体验就会像催化剂一样,让学生兴趣倍增,推动着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课改,不应单单依靠改形式,不是换了一套教材,或者改换一个形式就能解决问题的,要注重效率;导学案优点固然不少,这是毋庸置疑的,可关键是怎么设计?怎么用?内容更重要,收效最关键。

三.拙见

如果要用导学案,我的主张有四个字: “少” “简” “ 精” “多” 一).少

导学案在量上不要泛滥,要精选题,少而精地出导学案。这样才不至于能使学生偏离其他科目而去完成个别科目,尤其是,学生认为作业完成就了事了,所以,像文科类的,非书面的作业,他们几乎不视其为作业。

二).简

在质上下功夫。导学案上不必要写得太多,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不应把思路统统设好,那样学生只能机械地、盲目地跟随着,尤其是高中生,他们和初中生不一样,高中生阶段更有主见,不太喜欢别人给自己设定条条框框。所以我认为要“简”。以“简”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思维的思维方式。三).精

精心设计,精简过程,精化内容,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四).多

即导学案要多样化,格式不应整体划一。因为,一成不变的模式不但给学生,也给老师带来疲倦感。不断地变换形式才能给人以期待,才能产生兴趣,进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数学导学案的优缺点 篇2

1 初中数学导学案的概念

初中数学导学案, 即教师以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为出发点, 为了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而构建的一种学习方案, 从实质上而言, 导学案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而架设起的一道沟通桥梁, 该种桥梁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涉及的内容较多, 包括目标设计、预习探究、预习自测、合作学习、巩固学习、拓展训练、小结反思、作业布置几个模块, 能够实现导读、导学的目标。该种教学模式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2 初中数学导学案的优点

2.1 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初中数学导学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也能够有效弥补教材中的缺失, 导学案十分注重预习的作用, 在课前, 学生能够在原有知识和学习目标的指导下, 进行针对性的探索和训练, 这就能够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2.2 能够帮助教师管理课堂秩序

目前, 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课堂中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时, 一些学生跟不上放映的速度, 多媒体教学模式也难以给学生营造出深刻的印象, 而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模式, 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同步的完成训练, 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笔习惯, 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管理课堂秩序。

3 数学导学案的设计流程

数学导学案的设计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流程:

3.1 备课组长备课

在某个学期的课程开始前, 备课组长要对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进行科学的分配, 了解学情, 钻研教材, 制定出完善的助学案草稿, 再将其发送给备课组的其他成员, 其他成员在收到草稿之后也需要进行备课, 并在教材中做好相应的记录。

3.2 备课组备课

在教学开始前, 备课组组长需要召集所有的教师, 将大家的意见进行集中处理, 再由同组成员进行复核, 复核完成后将其打印, 待学校领导审核完成后, 则进行统一印刷, 提前发给学生, 让学生按照导学内容进行预习。

3.3 课前备课

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基础不同, 个性和学习习惯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 任课教师在上课前, 必须根据班级的学情和自身的情况对上课的环节和思路进行调整, 制定出适宜本班级情况的助学教案。

3.4 课后反思

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 教师要对自己的导学案进行深刻的反思, 根据学生的意见调整学案的内容, 并将最后的定稿传至组长进行存档。

4 初中数学导学案的应用

4.1 教学目标的解读

在教学开始前, 教师要根据课堂标准、课时知识内容、考纲需求确定好学生的学习目标, 在目标的设置过程中, 尤其要把握好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内容, 结合现阶段下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预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难点, 并提前制定好相应的解决方式。

4.2 学习过程的引导

4.2.1 学前热身

学前热身即对新知识的储备, 其涉及的内容较多, 包括新课题中的情景、出现的新知识、上节课的知识点等等。

4.2.2 课前导学

课前导学的内容包括自主学习和自主质疑两个部分, 在自主学习中, 教师需要根据问题设置好台阶和层次, 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为一连串的问题, 提出每个问题的探究形式和探究方法, 以便分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让学生能够在学案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在自主质疑中, 教师必须要发挥好主导地位, 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思想,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对课堂内容提出质疑。

4.2.3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数学导学案中的核心环节, 这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要以教材为出发点, 也要高于教材, 要能够体现出知识的高度和内涵, 此外, 教师还要根据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出典型的例题, 在课堂中进行重点讲解, 讲解完成后, 让学生对课堂的重点、难点、技能、思想方法进行深刻的总结和反思, 对导学案进行消化和整理。完成之后, 教师要及时将导学案收集, 仔细的进行查阅, 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统一的讲解和指导, 为下节课堂的教学奠定好基础。

5 结语

数学导学案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能够让数学课堂回归到原生态之中, 依托导学案, 能够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这种模式中, 教师也能够用新的角度和新的思想来审视问题, 也能够节约教师的时间,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发挥出应用的主导地位, 与学生成为朋友, 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 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帮助学生自主的解决问题, 这有这样, 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导学案的作用。

摘要:初中数学导学案, 即教师以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为出发点, 为了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而构建的一种学习方案, 导学案涉及的内容较多, 包括目标设计、预习探究、预习自测、合作学习、巩固学习、拓展训练、小结反思、作业布置几个模块, 将导学案应用在初中教学中能够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主要分析初中数学导学案的概念、优势及其在初中数学中的设计方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

参考文献

[1]高红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1, 05 (01)

[2]唐平.初中数学概念课的导学案设计[期刊论文].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03 (30)

[3]王强.“学案导学法”与“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整合与应用[期刊论文].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12, 03 (20)

简析对初中数学导学案的认识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导学案 突出重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60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着未知和困难,有的教师也觉得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力不从心的问题。明明有的问题已经对学生们讲过无数次了,然而学生就是一副迷茫的样子,造成这种情况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要想更好地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关注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初中数学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并不十分复杂,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对导学案的合理运用去安排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复习这三个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们解决他们学习道路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简单有效,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下列几种方法去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一、突出教学重点

初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数学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不能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将过多的数学知识杂糅在一堂课内,学生学习起来就会非常吃力,而这堂课的学习效果也会显得比较不尽如人意。因此,要想更好地去设计运用导学案,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导学案中突出教学的重点部分,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能够抓住关键部分,条理分明的去理解教师所讲解的数学内容。

突出教学重点,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导学案中强调课堂中所讲解知识的主次。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数学教师在导学案中不能较好的进行规划,详略得当的将数学知识展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比较迷茫。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在导学案中应该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这堂数学课中的导学案中,数学教师需要将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标注出来,例如一元一次方程中的重难点是培养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推导出这个数学问题正确的答案。如果在导学案中数学教师不能够将课堂中将要出现的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凸显出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够较好的抓住教学的重点,容易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还有可能使教师的教学进度落后,出现这种情况是十分不好的。

要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就需要在导学案中比较清晰的提出教学的重难点,同时还要求教师注重在导学案中有技巧的引入新课。数学课堂中的许多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教师在教学中也遵循了这一规律,通常是先讲解容易的数学问题,再讲解比较困难的问题。在导学案中如何有技巧的引入新课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般来说,在导学案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过往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以这种方式进行数学课堂的教学,学生能够比较快速的参与到新的教学情境中来,跟随教师的步伐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突出教学的重点,还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注重将要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延伸。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数学的知识也是一望无垠的。就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教学内容来说,在进行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后,数学教师还可以有步骤的为学生设置更高难度的习题,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更加多样化的一元一次方程。此外,数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笔者认为初中数学的教学是不可断层的,初中数学的教学可以为学生以后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即便是初一、初二的数学内容也可以为初三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初中数学教师在导学案中也应当突出这一点,数学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延伸和扩展,能够让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注重分层教学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了需要在导学案的设计中突出教学的重点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也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学习层次进行教学。一般来说,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是不一样的,数学教师需要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学有余力的条件下进行更高层次的训练。

注重分层教学,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去训练学生。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不齐,有的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比较高,那么针对这部分的学生,在导学案中数学教师就可以给他们布置难度较大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时候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有的学生可能学习水平比较差,那么针对这一部分学生,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降低要求,为这些学生设置符合他们水平的基础练习。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比较大的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数学这门课程的导学案设计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避免拔苗助长,也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对此多加注意。

除了分层教学这种方式外,在使用导学案时初中数学教师还需要注重学习的评价。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热情比较高,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比较信服,在学生使用导学案后,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让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励。激励教学能够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学习自尊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越挫越勇。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师使用导学案应该与学生共享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进行预习,预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熟悉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提高。经过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导学案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前后关联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温习旧的知识,做到新旧知识两不误。在这一过程中,导学案作为一种联系新旧数学知识的工具,检测学生学习水平的方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导学案的优缺点 篇4

研 究 方 案

温江区和盛中学校 数学组 执笔人:范才芬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我校地处农村,多数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近几年又有部分优秀学生选择城关学校就读,并且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较多,导致我校现在学生大多数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回家预习和复习的主动性较差,学习效果欠佳。

2、现行新教材内容简练、抽象,我校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适应教材所提供的知识的生成过程,致使学生的预习与复习低效。

3、由于学情的迅速变化和教改形势的发展,迫使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研和教学行为。避免以往教研中“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检查时重要,工作中不用”的现象。这种现状让师生苦不堪言,既无益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也无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改变现状,科学地编制导学案,使之与教材更好的结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数学组依托区上提出的“三清”课堂研究,拟提出我校校本教研课题《初中数学导学案的有效设计与实施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本课题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参与的教学;同时最大限度的使“课标——教材——学生活动”有机融合,使“教——学——评”达到一致性。

2、“导学案的有效设计”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最近发展区向前迈进。“导学案的有效设计”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明确地进行教学分层,针对性地给予不同层次学生指导,因材施“助”、因材施“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策略的改进。

3、在课程标准实施与规范办学的背景下,“导学案的有效设计”为课堂增效:(1)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数学水平不高的现状,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认识数学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通过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的探索,总结一套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教学容量,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对不同课型导学案的探索,总结出不同课型的导学案结构,增强导学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导学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性,增强教师教学的可操作性。(4)通过对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研究,为所以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参与的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使得基础知识课内达成,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课题的界定

1、本导学案是经教师共同研究,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引导学生学习,优化教学内容的学习方案。

2、本导学案力图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要方式,以学生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以导学案的有效设计和实施为主要内容。

4、有效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素养,并促进教师发展。

5、本方案在三年实施过程中,将不断收集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使用经验。并在教师中定期交流,订正错误,在以后的使用中不断完善,从而有效实施本导学案。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有效导学案设计的策略研究

1、研究有效导学案的基本环节。什么样的环节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什么样的环节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什么样的环节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什么样的环节才能达到不同课型(新授课、复习课等)的需求?

2、研究每一个环节的有效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有效导学案实施的策略研究

1、教师如何实施更有效。

2、学生如何使用更有效。

五、课题研究的方式与方法

1、研究方式

(1)学习:相关资料学习,优秀视频学习。

(2)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定期请有关专家作指导,在适当的时候出去学习交流,(3)以集体备课、赛课促研究。

2、研究方法

(1)实践研究法(2)案例分析法

(3)经验总结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敏锐地抓住实践中的“灵感”和“顿悟”,并不断地学习相关理论,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进一步充实和修订方案,改进操作方法、手段。

(4)调查、比较法

切实调查学生在使用导学案的初始状态及各阶段的情况和变化趋势,认真比较,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调控。

(5)文献研究法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准备结题阶段、成果总结阶段,周期三年(2014年9月——2017年11月)。

(一)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1月)

1、学习新课程理论及有关该课题方面的理论。

2、进行现状调查,组内充分研讨,制定实施方案。

3、将准备阶段的各种资料归拢建档。(二)实施阶段(2014年11月——2017年7月)

1、按照“导学案的有效设计与实施”进行实施。

2、研究解决当前“导学案的有效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结合研究课题开展专题研究,撰写心得体会及经验论文,并做好每一阶段的实验论证小结工作。

(三)准备结题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0月,综合研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四)成果总结阶段(2017年10月——2017年11月)做好研究资料分类归档,整理出完整、规范的实验资料。

七、研究的预期目标

1、探求总结出实施“导学案的有效设计”的具体方法和一般模式,赋予“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育理论以新的生命活力,让不同层次的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2、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导学案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从而为主动学好数学形成优良的思维个性品质。

3、通过有效导学案的使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形成再学习能力。

4、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激 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5、挖掘有限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立足于实际,探索、创造有效导学案。

6、通过实验实践,培养一支精通业务、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高素质的数学教师队伍。

八、课题研究组织保障

(一)组织机构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课题指导:牟德远(校长);

课题分管:张兵(副校长)郭琼英(教科室主任)课题负责人:范才芬

2、课题研究成员及分工。组 长:

范才芬 中学一级教师 负责课题的研究工作。负责课题的研究方案、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课题结题工作。负责课题的具体实施工作。

副组长: 杜祥萍 中学高级教师 温江区和盛中学 协助组长,策划和组织本年级组做好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参与导学案的设计及课题的具体实施研究。

王树成 中学一级教师 温江区和盛中学 协助组长,策划和组织本年级组做好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参与导学案的设计及课题的具体实施研究。

王颖娟

中学二级教师

温江区和盛中学 协助组长,策划和组织本年级组做好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参与导学案的设计及课题的具体实施研究。

研究人员:

季国强

中学高级教师 温江区和盛中学 协助组长和副组长,做好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参与导学案的设计及课题的具体实施研究。

钟兆清 中学高级教师

温江区和盛中学 协助组长和副组长,做好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参与导学案的设计及课题的具体实施研究。

张祥松

中学一级教师

温江区和盛中学 协助组长和副组长,做好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参与导学案的设计及课题的具体实施研究。

吕兵 中学一级教师

温江区和盛中学 协助组长和副组长,做好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参与导学案的设计及课题的具体实施研究。

杨鹏 中学一级教师

温江区和盛中学 协助组长和副组长,做好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参与导学案的设计及课题的具体实施研究。陈延清 中学二级教师 温江区和盛中学 协助组长和副组长,做好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参与导学案的设计及课题的具体实施研究。

(二)保障条件

1、我校一直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的良性发展。

2、学校有《数学周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江苏教育研究》、《数学教育学报》等大量与时俱进的教育杂志,这为课题研究过程中相关研究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便捷,此外,网络也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3、在研究的时间上,我计划用三年的时间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在此期间,保证有较多的可以用来进行课题研究的时间,减少其他工作和事务上的时间和精力支出,对课题研究的顺利、有效进行给予时间保证。

4、学校保证实验所需的经费。如:专业理论书籍的购买、专家讲座、教师论文评比、公开课展示、外出参观等。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篇5

一、导学案的性质

导学案应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可以籍此并依托教材可以比较轻松的做到自主学习的 具体方案,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可以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编写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必须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若缺少这两点,一份学案就是一份试卷,一本学案,就是一本习题集。

三、编写导学案的指导意见

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

备好学生 是书写导学案如何设计问题探究的层次、探究引导的路子、范例点拨的层 次和目标检测选题的基础和关键。即 教给谁学、如何去学的引领;备好教材 ,是吃透教 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 ,是正确把握对学习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 好课堂流程 ,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

2.知识问题化

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最好是填空。使学生通过学案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使学习内容在导学案的引领下,学生知道怎样借助外力,在何处 寻求到帮助,完成每一个小问题,从而达到整体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必须知道怎 样填、填什么。

3.问题层次化

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 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是能 动的,必须是一目了然的,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不能雾里看花。各层之间的 衔接要自然和谐,即由此可以及彼,由此能够达彼。一般地讲,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 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定理,应用定理,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这 与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课标要求紧密相关。

四、导学案的编写格式 1.页眉设置: 景村中学校本课程◆导学案 年级 科目 课题 课型 备课人 审阅人 时间 2.栏目设置: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学法指导 知识链接 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 目标检测 总结提 升 学后反思 作业布置 自我评价

五、导学案的栏目说明

学习目标 具体而明确;重点难点 把握要准确;学法指导 精到且适用;知识链 接 简明并相关;问题探究 编写要精心。

六、问题探究 1.知识层次

探究:学习内容设探究——探究内容要明确,避免含糊或太大。引导:知识生成要引导——知识发展有层次,怎样探究有路子。留白:留给学生去亲历——铺路搭桥不代替,问题完成靠自己。点拨:层次提升有点拨——归纳总结上台阶,尽展教师真才学。

2.能力层次

典型例题 分析 解答 点拨

分析——就是告诉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如何思考,每一步的困境是如何化解和 突破的。分析尽量问题化、层次化、有序化

解答---要留白,留白目的是供学生书写。点拨——要有启发和提升。

点拨一般不是就题论题,而是方法的总结,定理应用的技巧,解决问题的程序,知 识理解的误区和盲点。点拨务要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切忌简单 敷衍,或空洞无物,词不达意。

3.实践层次 目标检测

题型:一般设选择、填空、解答三种题型。题量:一般为 4 —— 2—— 2 选择题、填空题一般不提示,解答题一般应有提示。此提示就是指明解决相关问 题的突破点是什上么、关键步骤是什么。

4.提升评价

总结提升——是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重点的进一步总结,思想方法的归纳。

学后反思——是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思想方法与技能的认识。以留白的形 式让学生填空。

作业布置——主要是对量的控制。

自我评价——对学生培养自我评定的意识和提供学习情况的材料;供教师反思学案 的编写、课上的引导不足。

七、编写程序

备课组依据课时要求具体分工到每位老师。各位老师以高度的责任心, 饱满的热情, 全身心投入初写。老教师多承担,年轻教师少分担,均在规定时间提交初稿。然后备课 组认真讨论,再返回修订。修订后,再有备课组长把年轻教师的导学案分配到经验较丰 富的教师逐行修改(主要修订:是否做到知识层次化、问题化,是否引导得当,点拨是 否到位,分析是否条理,总结是否精到 ,再返回编者修订。初编者、校审者均有署名, 最后经备课组长认定交印。

具体使用时,老师依据学生层次,适当删减增补并及时反馈修订。最终修订稿的电 子稿传至备课组长存档。不求一次做好,但愿越改越好。

八、网络资源的使用原则

1.网络资源非常丰富, 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也非常丰富。有他人已经做好的课件, 有 他人已经写好的教案,也有他人已经编写的导学案,也有配套的一课一练、精讲精炼。2.对他人的劳动成果,要善于学习,要会学习。下载之后,不做思考,不作加工, 不去揣摩,全盘拿来就用,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3.借鉴是最好的学习,思考才能适用。他人的见解、想法,必须经过消化和改造。改头换面不是借鉴,复制粘贴,要三思而后行。九、三步一课流程简要说明

课上导引——新旧课衔接导引;新课内容 导引;学习方法导引。课下自主——自主学习教材,自主完成学案,记下自学困惑。课上互学——

1.教师引入新课,点明目标;2.学习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校正学案,检查目标,解决困惑,收集问题;3.班内公开展示交流;4.教师指导点拨,师生合作释疑;5.学生反思总结。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一、转变思想、统一认识

导学案主要是指导学生在做中学, 借助导学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导学案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对学习内容的方法指导,有对学习内容 的引领, 有对学习内容的实践、点拨及检测, 更有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提升、矫正拓展。导学案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给学生以充分的 自主,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验知识的获得、探究知识的发生、获取能力的 提高。

二、有效自学、成就课堂

对导学案的使用,学生要有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主动的意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理念,它使学生完全参与学习的过程, 对知识是自我经历而不是教师给予, 对能力是亲历获取而不是教师传授, 对方法是主动 归纳而不是教师总结.因此, 学生要满腔热忱、信心百倍、认认真真、积极主动地去做好 用好导学案.课下自学的质量, 是保证三步一课有效实施的关键。全体学生对导学案的态度是热 情而不是敷衍,积极而不是消极,主动而不是被动,渴望而不是无奈或拒绝。必须自主 阶段认真写,课上互动认真标注,课后修订认真改。课下全体学生要依据学案独

立自主 全面完成导学案。自学主要是在自习课上结合教材、教辅资料独立自主去完成导学案(必 要时也可教师帮助、同学间合作,这仅为辅助手段 ,但更多是强调自主学习,学生原 则上不能自习课上讨论。但学案一定要自己去学去做,千万不能抄袭,弄虚作假。使用 时教师根据学情适当增删的内容学生要记在学案上, 并按要求去自学。没有高度的自主 就难以保证充分的互动。

三、课上互学、高效利用 1.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

讨论开始时教师对讨论进行指导:(一校订学案,小组长带领全组首先校订学案, 要逐内容进行;(二组内个别释疑解难,小组长或组内其他同学对于某同学的个别问 题答疑解惑。小组内要互帮互学,开展交流,提倡合作;(三落实学习目标,小组长 带领全组对每一个目标检验落实情况或对给定问题组织讨论;(四如有集中的困惑问 题,小组收集.2.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

各小组的主要展示人,按事先分配的重点内容(对本小组领取的重点学习任务,认 真研究,弄懂吃透,能够解答他人的疑惑,全部组员要高质量解决相关问题;也可以尝 试不分配特定内容板书展示,展示人要写上名字。

3.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

课上集中的困惑问题记在学案上、个人的疑难批在学案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得写 在学案上、思维的碰撞更要注在学案上。

4.学后反思离不开导学案

对课堂知识方法的概括是对学的结果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展示反思可以借助学案, 修改反思更需要学案。

5.复习备考离不开导学案

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整合以及阶段复习都需要用到导学案, 可以通过自主评价等环 节自查学习薄弱环节,有重点、有主次的复习。

6.课堂点拨离不开导学案

教师课堂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会写的教师不写,教师是对各知识点强调、指导、点拨, 或对各目标所涉及的问题敲定、点拨。学生要结合教师点拨,进一步讨论展示内容,并 对学案再次修订。

7.教师引导离不开新学案

课堂后十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学生应适度浏览新学案, 结合教师的引领初步了 解新学案。

四、学案检查、及时到位

1.课堂学习使用过的学案,下课不能立即收交,为了进一步落实学习效果,课余时 间学生必须依据教师点拨, 课堂互动成果红笔修订导学案, 晚自习上课前课代表带领小 组长逐一检查学案修订情况, 第一节晚自习前交给教师。没有高度的自主就难以保证充 分的互动。

2.新学案的自主学习也需要督促,在晚自习最后一节下课前十分钟小组长检查本小 组新学案学习情况。

五、想学能学、会学学好

借助导学案,有效实施“三步一课循环教学”根本目的是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提 高教学质量。热切希望全体同学积极参与,不仅要想学习更要会学习,只有能学习才能

学好习。浓厚的课堂学习气氛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必使学生 更加扎实地掌握知识,全面广泛的课堂参与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限的学习时间、真实的学习过程、实实在在的学习体验必定使学习效率真正得

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篇6

一、精心编写导学案,为课堂教学提供前提条件。

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课前准备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编写导学案。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是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服务的,导学案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同时又要体现导。打造有效课堂,追求的是三化: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因此,我在编写导学案时主要通过由浅入深、层次性的探究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编写导学案,首先要设计好学习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我们想当然的目标,在不同的阶段,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新课标都是有要求的。如新课标对高中语文必修④第二单元目标就有如下的陈述:了解词的一般知识(词牌、词的题目、词的发展成熟过程等);了解词的特点(长于铺叙、回环委婉、渐次递进、不大开大阖等);体会词的章法(上下片如何过渡、情感如何贯通等)。这一规定就是这一单元课文学习的重难点,也是我们要完成的目标。因此这一单元课文设计导学案目标就要围绕这一点,并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柳永词两首》这一课导学案我设计的目标是: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柳永。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优美的意境。

3、学习柳词中善于点染、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问题的设计才有核心。也就是说,导学案中的问题要围绕目标进行。目标是问题设计的方向,问题是为目标服务的。

编写导学案,其次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体现层次性,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体现“导”的特征。对浅层性问题,我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对深层次的问题,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我在设计时做上“”号,指明由“A”层或“B”层的同学做,这样学生的学就有了明确的目标,“C”层的学生也不会因为没有做完而不交导学案了,而“A”、“B”层的同学也有了深层思考的问题。同时我在批改导学案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学情。探究性的问题要充分体现讨论性、探究性、深层性。例如,我在教学《望海潮》时,就设计了两个探究问题:

1、《望海潮》中数量词的运用使词体现出不一样的风格,请结合其中的数量词来分析本词的风格特色?

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哪两个词用得好?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同时问题设计时也要有具体的方法指导。如《劝学》的导学案中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对照注释,逐字逐句翻译课文,对翻译中的疑难点做好标记。”这里,既有学习的要求,又有方法的指导。

二、活用导学案转变学习方式,全面提高课学实效。

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晕头转向”,可谓“你讲你的道,我睡我的觉”,起不到课堂教学应有的效果。如何改善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我使用“导学案”导学中是这样做的:

1、学生独立自学

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这种独立自学中有思维的培养,有语感的积淀,更有创新的火花。独立自学是交流的前提,没有独立自学,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

为了让学生充分独立自学,我做到在时间上“放”,即把晚自习全部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放手学习。自从使用导学案以来,学校硬性规定所有晚自习教师都不准讲课,这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上课前一两天我就把导学案发下去,要求学生利用晚自习独立思考,完成导学案上面的练习,而且还要求学生当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结果时,要整理自己的思维,从心理上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

2、小组课堂群学

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群学,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在独立自学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

为了小组课堂群学,我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即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二文班共有34人,我将其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5-6人。小组中只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学习的操作者,一种是学习的检查者,这两种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当一名成员向其他人说明自己的理解过程或陈述自己的观点时,其他成员要对其发言进行评价。

在小组课堂群学中,教师要深入各组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都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在讨论中,学生时常会出现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此时教师要做必要的启发和点拔,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就是在独立感悟和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加深理解,进行自主读书,真正地发挥主体作用的。

3、全班交流、共同释疑

合作学习最终要让各小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交流的内容一是认知与技能方面的,二是过程与方法方面的,三是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学生交流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包括方法。在交流过程中,对学生在小组群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适当加以点拨,提交全班探讨共同释疑。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发言,记录下自己没有想到的,从而达到了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在全班交流中,我采用两种方式:自由发言式和中心发言人发言式。自由发言式可以给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充分展示自己见解和才情的舞台。中心发言人发言式中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的,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合作学习中消除权威,体现地位均等与机会均等。培养学生平等合作的意识。小组发言人由组员推选,不同的活动由不同的人员代表发言,每个人都获得发言机会。中心发言人的交流代表的是小组而不是个人,师生对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是对其个人的评价,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自由发言式和中心发言人发言式两种方式交替使用。评价时采用个人计分和小组计分相结合的方法,每个月选出两个表现优异的小组和四个表现优异的个人分别加以表彰,并颁发奖品和我自己设计的奖状。

自实施课改以来,学生成绩、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在20xx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平均分超四中近十个百分点,20xx年学考语文全部合格,且最高分达到了98分。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含义。

数学导学案的优缺点 篇7

一、直接导入法

即在导学案开篇时直接给出所要学习的课题,直接把要解决的问题和新的知识提出来. 其适用于一些教学内容相对独立的. 如“直线的相交”可以这样导入:

如果两条直线 只有一个 公共点,就说这两 条直线_____. 该公共点叫作这两条直线的_____.

如右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形成四个角: ∠1,∠2,∠AOD,∠BOC.我们把其中相对的一对角∠1和_____,∠AOD和_____叫作对顶角.

这些问题直截了当地针对课堂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自学相交线及对顶角的概念,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内容做好直接的准备. 当然如果通篇一律地直接导入,反而会降低学生学习的激情,因此可以尝试用其他方法间接导入.

二、复习导入法

即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导入新课的学习内容. 这种导入的特点是便于学生了解到新内容是旧知识的深入和提高,便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的结构. 这种引课一般适用于定理和性质的运用. 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1) ”这样导入:

1. 复习平行四边形的主要性质. ( 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及对角线回忆)

2. 除利用平行四边形定义判定外,我们如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

【方法指导】我们可以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先逆向猜想:

1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举反例来证明猜想1是假命题,接着用证明的一般步骤来证明猜想2是真命题,继而引出本节新课.

运用复习导入法,把上节课讲到的内容先重新回顾一下,接着探索新知,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能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不感到生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三、类比导入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常常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由一个数学对象已知特殊性质迁移到另一个数学对象上去的课堂导入方法,就是类比导入法. 如“分式的乘除”可以这样导入:

1. 根据分数的乘除法则计算:

2. 类比分数的乘除法则计算:

3. 猜想分式的乘除法则

通过类比导入分数乘除法,让学生明白字母代表数,代表式,很容易得出分式乘除法法则. 类比导入有利于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帮助学生记忆,还有利于学生对于已有的经验和技能向未知的知识迁移.

四、图示导入法

图示导入法的基础是Ausubel( 奥苏伯尔) 的学习理论,即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例如“实数”复习课时可以这样导入:

【回顾旧知】

从中可看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直观区别,也增强了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接着只要通过相关的问题解答就可以巩固旧知.

五、归纳导入法

归纳猜想是揭示科学规律的重要方法. 例如“同底数幂的乘法”导入:

2. 探求规律,形成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归纳、猜想出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课堂上只需要师生之间再对法则的内容作一个深入的分析,学生便能掌握法则.

高中数学应用导学案的问题与对策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 导学案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090-01

导学案主要是针对传统教学而作的改变,先学后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学习欲望,配合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获得数学知识,使课堂变得更轻松,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几年来,在课堂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呈现出了一些问题,本文重点介绍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案运用存在的问题

1.课前使用问题

导学案在课前使用过程中,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对导学案的使用不正确,没有在课前预习中起到指导作用。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导学案的认识不够,而且教师没有及时的给予指导和帮助,以至于导学案没有起到其该有的作用。第二,在编写导学案前,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没有很好的了解,导致编写的问题没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指导作用。同时,有的老师误认为导学案就是教案,而实质上,教案和导学案两者的使用对象分别是针对教师和学生的。

2.课中使用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案的使用呈现出两个极端问题:一是对导学案的忽视。导学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出现,无疑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挑战。一些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忽视了导学案的作用。也有一些学生对导学案的认识有偏差,而不愿意去改变原有的学习习惯。二是对导学案的过分依赖。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导学案当做讲课的主要部分,离开导学案就无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导致在课堂上,教师变得主动,学生变得被动,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率降低。

3.课后使用问题

导学案的最后是“补备”环节。该环节针对的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以及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反思的过程是对课堂内容的归纳总结,通过“补备”环节,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教师发现了导学案中设计的不足。而实际情况是,学生没有在课程结束后真正地完成导学案,教师也没能够完全的认识导学案的课后功能,以至于导学案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案模式的有效对策

1.导学案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时,首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协作并指导学生认识新知识,教师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使其融入到学习中,例如:在课堂上结合军事事件,然后提问,如:潜艇A在执行任务时,发现了正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朝北偏西40°方向航行的潜艇B。研究决定,发射鱼雷给以其威慑性打击,鱼雷速度为60海里/小时,问击中敌舰的发射角度怎样确定?这样有效地使学生融入情境式的数学思考题中,获得较好的解题效果。

2.导学案模式要做到教学相长

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教与学的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所以教师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做到教学相长。高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导学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时,为能够促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精神,发展个性,需要针对不同的课时或者知识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以满足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以及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不断提升。

3.导学案模式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经常强调的,导学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协作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之前,需要使用创新性的导学案。而使用创新性的导学案,首先,需要认识教学实践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引领者和组织者,教师要设置学生参与的导向模式以此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氛围。其次,学生的学习过程要重视,不能只注重学习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最后,导学案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完成教学目标而且还以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主,如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例如,教师给学生扩充正弦倍角公式的变形应用时,可先引入余弦链 cosacos2acos4a 的相关题目及解决方法,再让学生思考如何转化才能解决形sin100sin300sin500 sin700的正弦链类的题目,让学生掌握通过诱导公式把正弦链问题转换成余弦链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导学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师是导学案的编写者,必须把主体对象确立为学生,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重新正确的认识到导学案的作用,并积极发挥导学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刚强.“三段式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2013,(27).

上一篇:处室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社会公德心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