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精选8篇)
一、工作目标
2012年基本完成辖区范围内所有存栏20头以上的牲猪养殖场(户)的污染治理工作。
二、整治依据
1、法规依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按照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区内,禁止饲养鸡、鸭、鹅、兔、羊、猪等家畜家禽。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第9号令)第七条规定,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城镇中心区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禁养区内从事畜禽养殖活动。
2、政策依据。《市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政办函[]147号)把整治畜禽养殖业污染作为改善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作出了城市建成区退出养殖业的决定,要求各区、县(市)制定本地区的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调整全市畜禽养殖业布局。对辖区内的畜禽养殖场进行全面整治,对禁养区内的违规畜禽养殖场(户)分期分批实施取缔、搬迁;对限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控制其发展规模,强化污染治理,严格执行达标排放。
3、技术标准。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三、主要工作任务和思路
1、划分区域。在辖区范围内划分禁养和限养两类畜禽养殖区域。根据我区实际,将四镇一乡所属范围划为限养区,其它为禁养区。禁养区内一律禁止进行任何养殖生产,并对已存在的养殖场(户)实行无条件关闭取缔。限养区内实行限制性养殖和畜禽污染物总量控制,并根据城市开发进程逐步退出养殖业,对现存的养殖场进行污染治理,并不再新建、扩建、改建任何规模化养殖场。
2、摸底分类。对限养区内的养殖场进行摸底调查并分类,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按大、中、小三种类型进行污染治理(大型养殖场是指牲猪存栏量在500头以上,养殖用地1200㎡以上的养殖场;中型养殖场是指牲猪存栏量在100-500头,养殖用地250-1200㎡的养殖场;小型养殖场是指牲猪存栏量在20-100头,养殖用地16-250㎡的养殖场)。
3、依类整治。一是对限养区内不符合环评要求、用地手续不合法、治理达不到标准和要求的养殖场实行关闭取缔。二是对限养区内符合条件的养殖场采取相应技术进行污染治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通过治理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后,按照有关政策申请污染治理补助资金。
四、治理技术与方法
目前牲猪养殖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可以采取“种养平衡”和“生物垫料零排放”两种。
1、种养平衡。种养平衡要求做到干式清粪、暗道排污、固液分离、雨污分离;配备沼气池、四级沉淀池、施肥管道;配套建设干粪堆积池,面积按养殖量和畜粪收集频率设计,并适当留有余地。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做燃料使用,沼液、沼渣全部还田、还林,实现“三沼”综合利用。原则上每5-10头猪配备1亩菜地或林地消耗沼液、沼渣,养殖场(户)与种植场(户、单位)签订沼液、沼渣使用协议书。
2、生物垫料零排放。生物垫料零排放技术是根据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采用锯末、秸秆和微生物菌种等混合作为猪舍垫料,生猪圈养在垫料上,靠垫料中的微生物发酵作用和垫料本身的吸附作用,把生猪排泄出来的粪和尿液进行分解、同化和利用,转变为无臭、无害的物质和菌体蛋白质。生物垫料通过对猪粪和尿液的转化、吸收后达到零排放。在生物垫料的转化、吸收达到饱和后,由相关公司进行收集并制成有机肥出售,也可以由养殖场自行作为有机肥处理。
五、工作步骤
1、成立机构。区政府成立岳麓区畜禽污染治理专项工作小组,由区委常委、副区于新凡任政委,副区苏春光任组,区财政局、区农林水利局、区环保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专项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林水利局,由谭定诚局任办公室主任,环保局刘熙靖副局任办公室副主任。
2、制定方案。2012年4月,专项工作小组完成本辖区内养殖业综合整治的动员部署,区政府完成对本辖区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制订,并下达污染治理计划任务;各乡镇政府完成对本辖区的畜禽养殖场点、存栏数和污染治理情况的摸底调查工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上报专项工作小组备案。
3、组织实施。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采取分步分批治理的方式。至2012年6月完成采用生物垫料零排放工艺的养殖场的治理工作,2012年9月,全面完成岳麓区四镇一乡畜禽污染治理。各乡镇政府应按整治方案的要求,按时按质完成本辖区限期治理任务和关停任务。
4、检查验收。采取治理一批验收一批的原则,专项工作小组每月组织区财政局、区农林水利局、区环保局联合对各乡镇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对验收合格的畜禽养殖场,同意申请财政配套奖励资金。
5、巩固提高。至2012年底前,全辖区内在完成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建立一批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为养殖场管理建立效机制。
六、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各乡镇设立相应的专项工作小组和办公室,党政一把手亲自负责,主管领导具体抓,明确专人落实工作。
2、落实责任。坚持属地原则,落实齐抓共管。区政府对本辖区内的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负总责,乡镇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具体实施畜禽污染治理工作。区政府将畜禽污染整治任务列入乡镇党政目标管理考核。乡镇政府组织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状,与治理对象签订限期治理达标责任状。
3、优化服务。区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服务工作,配合各乡镇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区农林水利局负责组织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负责对全区畜禽养殖场(户)的调查摸底工作;配合开展禁养区内养殖场(户)的清理、关停和限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整治工作;指导督促养殖场(户)应用先进畜禽养殖技术;推广沼气技术,做好沼气池建设服务。区环保局对全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负责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污染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配合区农林水利局做好禁养区、限养区范围划分和全区畜禽养殖场(户)的调查摸底工作;做好畜禽养殖场(户)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环保“三同时”验收服务工作;配合治理达标的养殖场(户)做好污染治理补助资金的申报工作。区财政局负责保障畜禽污染治理配套奖励资金的拨付和监管。区工商分局负责做好工商注册登记服务,依法审定、批准、颁发有关证照并实行监督管理。区卫生局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泔水饲喂畜禽进行查处。区国土分局、区城管执法大队负责依法对擅自建设和搭建的各类养殖场(棚)进行查处。
按照当地制定的有关畜牧业发展布局规划,通过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制定相关政策,对以前在禁养区和限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采取迁移和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污染问题。对现在申报建设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必须符合审定程序和有关规划的要求,将治理污染作为重要的建设内容进行检查。
2 大力推广经济性、环保性优点突出的发酵床养猪
大力推广经济性、环保性优点突出的发酵床养猪。发酵床垫料的制作过程:垫料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发酵,成了非常好的有机肥。在地下挖个1 m深左右的坑,周围用砖砌上,这就是垫料池。在底层铺上30 cm左右厚的树枝和整捆秸秆作为疏松通气底层。将微生物发酵菌种、锯末、稻壳、秸秆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和水,制成垫料。发酵床中的垫料厚度为70cm左右,经过发酵成熟处理后,可将猪放入饲养。这项技术为清洁化生产、健康养殖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达到“零污染、零排放”效果,也为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产品升级、效益提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3 大规模兴建户用沼气池,是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主要办法
沼气工程利用农产品的废弃物秸秆等氨化作为畜禽饲料,畜禽的粪、尿以及其他农业废弃物用来产生沼气。禽畜粪便及秸秆经过密闭发酵后,消灭了病菌虫卵等危害人们健康的病原菌,沼肥中存留丰富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各种水解酶、某些植物激素,对病虫害有明显抑制作用,是各类农作物、花卉、果树、蔬菜等的优良有机肥料,有利于解决“三料”(燃料、饲料和肥料)的矛盾。沼气用来发电、生活燃灶用,沼渣制成有机肥,沼液代替农药,又能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扩大了有机肥料的来源。这样以沼气为纽带,生产成本下降,农产品的质量也大大提高,有利于生产绿色食品。
4 推广“三改两分再利用”治理技术
“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实行固液分离、雨污分离、粪污无害化处理后农田果园鱼塘再利用”;对固体粪便采用静态发酵堆肥技术模式,液体尿污采用田园利用技术模式,实施两种技术模式组合,根据模式工艺流程进行粪便污水一并无害化处理设施的设计和建造,有力地推动全市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5 建设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小区
标准化养殖小区是指根据新农村建设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要求,把原村组内分散饲养的同一畜(禽)种商品养殖户集中到一个相对封闭并符合防疫条件,且远离村庄的宜养区域,实现规划布局科学化、养殖环境生态化、畜禽品种优良化、防疫消毒制度化、饲料兽药安全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粪便尿(畜尸)处理无害化、经营管理产业化的现代养殖模式。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方法
1.治污减排主要技术方法
控制养殖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按照农牧结合、规模适度、科学布局、变废为宝的原则,因地制宜,建造与养殖生产相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使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清洁养殖。
1.1 选择适宜场址进行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园区的建设应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的规模和地点。选址应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远离城镇,距铁路、公路、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500m以上,尽量靠近规模种植区,以保证有足够的土地消纳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场区内布局要合理,通常划分为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各功能区明显分离,管理区和生活区位于上风向,粪污处理区、病畜禽无害化处理区在生产区的下风向。
1.2 实行干清粪工艺,改变用水冲粪的方法干清粪工艺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养殖用水,而且利于粪污的净化处理,便于堆肥发酵。
1.3 建造分级沉淀井,净化污水在畜舍外建造分级污水井,用于接纳畜舍内排出来的污水。污水经一级沉淀后,上清液流入下一个沉淀井,达到固液分离,污水经分级沉淀和生物处理得到净化,可降低污水中有机物排放量。
1.4 粪便发酵还田将畜禽排泄的粪便集中堆积到贮粪场堆肥发酵,以杀灭病原微生物。熟化的粪便还田,可改良土壤,促进作物增产,实行农牧结合,使畜禽粪便资源化。
1.5 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通过技术加工,将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制成不同种类的复合肥料,以用于农业、园林生产。生物有机肥可以消除畜禽粪便的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肥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肥力作用持效期,作物防病增产效果显著。
1.6 生产沼气利用畜禽粪便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是解决畜禽养殖粪便污染的有效方法,不仅能提供清洁能源,而且沼渣、沼液可以直接肥田,形成养殖、能源与种植紧密结合的粪便处理、利用模式。
1.7 优化饲料配方 日粮中限制添加不易吸收的促生长元素,加入酶制剂、酸制剂、益生素等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粪尿中氮、磷和其他腐败内容物中粪臭含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1.8 推广微生态养殖技术 利用锯末、秸秆等原料作为垫料,添加微生态制剂制作发酵床,在发酵床上养猪,微生态有益菌可将粪便降解,使猪舍免清粪,免水冲洗,猪场没有糞、尿排出,也没有冲圈产生的污水,养殖环境无臭味。同时,以益生菌为主体构成良性微生态环境,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猪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实现粪污零排放、无污染、清洁环保生态养殖的良好效果。
1.9 场区植树造林吸收有害气体 场区绿化可净化25%~40%的有害气体,吸附50%的粉尘,种草植树,可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养殖场区小气候、降低噪音作用。
2.治理养殖污染措施
2.1 倡导环保养殖理念实施规模养殖与环保设施建设并举,使畜禽粪便、污水得到无害化处理,能够显著降低环境污染,减少人、畜疾病发生,促进畜禽生产性能发挥。同时,畜禽粪肥的有效利用,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种植业丰产增收,所生产的绿色农产品,可以繁荣市场、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畜禽养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在广大养殖户中广泛宣传养殖环保知识,增强畜禽养殖户环保健康养殖意识,大力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示范工程,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
2.2 强化畜禽养殖环保行为国家对促进畜牧业发展、规范畜禽养殖行为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为养殖污染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各相关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依法治污。根据当地城镇发展总体规划以及畜禽种类、养殖规模,制定禁养区、限养区,建立产、排污监测机制,强化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监督管理,把具有与畜禽养殖规模相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列为建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审批的必备条件加以审核,环保不过关不允许投入运行;对原有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要进行改造,限期治理,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对污染物排放超标,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养殖业户,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
畜禽养殖污染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界人士重点关注问题之一,环保界和畜牧界的专家们仍然在致力于从降低治污设备设施投入、降低治污生产费用和可持续产生治污效果等方面积极发挥着各自的聪明才智,但至今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可大面积推广的处理方案。谷城畜禽养殖当前处于散养户逐渐减少、规模场逐渐增多的交替时期。散养户基本上都还延续着干粪堆积发酵,污水进入集粪池,最终都成为有机肥还田。而康利、再然、荆山源、魏家山等中等以上的规模养殖企业和小区,发展之初就把治污作为主要建设内容之一,并且期望通过销售干粪带来收益,因此一般都能够通过市以上环保部门组织的环保评价。目前对水体环境污染较大的主要是那些初步进入规模养殖阶段的养殖场,缺乏资金或忽视自身可持续发展环境,以致出现畜禽粪便直接排放或任意堆放的现象,这其中突出存在的主要是养猪场和蛋鸡场。对这类规模养殖场的规范整治也因此成为县畜牧兽医局多年来的一个工作重点和难点。
一、当前谷城畜禽养殖场采用的治污措施
2006年以来,县畜牧兽医局坚持对养殖场灌输着干湿分离、雨污分离的治污基本思路,结合不同的养殖类别和谷城种植户对养殖场粪肥的需要,采取了一些实用的治污措施。
1、猪场
不分猪场大小,整场实行干清粪工艺,干粪进入防渗漏、防雨淋的干粪棚,堆积发酵后销售给种植户还田或直接销售给有机肥生产企业。目前全县存栏量5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都采用的是该工艺。
年出栏量1000头以下的规模猪场,采取干清粪工艺后,日污水产生量在3吨以内,污水可经过封闭的污水管网流入沼气池,沼液和沼渣再作为有机肥使用。一般根据生产规模大小,全场建设2-5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可以满足治污需要。目前全县 家年出栏量50-1000头的猪场均在县能源办的扶持下建设了数量不等的沼气池。
年出栏量1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因日污水产生量大,污水处理工艺较为复杂:①人工及时从猪舍清理干粪;②粪水混合物从猪舍流入舍外沉跌池,经粗栅栏隔离去大颗粒固形物及塑料袋、草绳、树叶等杂物;③污水经过管网进入集污池,做初次三级沉淀;④上层污水进入调节酸化池,投入石灰絮凝剂预处理12小时;⑤上一步处理的污水进入厌氧消化池处理72小时;⑤厌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次三级沉淀池,沉淀处理24小时;⑥上清液经污水管网排入水生植物氧化塘中心底部,经氧化、沉淀、污泥吸附和水生植物消化吸收30天以上,达到<<国家城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I标准)>>B级排放标准后,供灌溉利用。这种
组合式稳定塘工艺模式是对环保专家提出的猪场粪污序列式活性泥处理法原理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处理法原理的一个较为粗糙的结合,依据这种粪污处理工艺流程原理,康利、再然、金田园等县内各大规模猪场均建设了各具特色的污水处理系统,都取得成功,日污水处理量可达到40吨以上,且污水处理成本较低。
2、蛋鸡场
因蛋鸡粪药残较大,进入沼气池后极易杀死产气菌,所以使用沼气池处理无效。魏家山蛋鸡养殖合作社和荆山源公司分别采用的鸡粪处理措施是国内的普遍使用的两种不同的模式
魏家山蛋鸡养殖合作社围绕该镇蛋鸡产业,建设了有机肥厂,把养殖户的鸡粪收集起来,加入辅料,发酵后包装销售。这种模式对鸡粪以及辅料的需求较大,一般适合养殖量较大、较为密集区域使用。目前庙滩镇仅熊营社区、魏家山园区等几个蛋鸡养殖小区的鸡粪得到有效处理,汪洲小区的鸡粪还没有完全纳入处理范围。
荆山源公司采用高投入的方式,高标准建设鸡舍集粪板附属设施,鸡粪直接落在微热传送带上,传送出鸡舍后直接装车运送到有机肥厂处理。这种模式降低了生产有机肥对辅料的依赖性,蛋鸡生产车间不需要配臵传统鸡舍的集粪槽、刮粪机等设备设施,保持了鸡舍干爽的环境,是将来的发展
方向。
3、肉鸡场
肉鸡粪是最受蔬菜大棚种植户欢迎的有机肥,目前全县肉鸡养殖户生产的鸡粪不能满足蔬菜大棚种植户的需要,一般稍作堆积后就进入蔬菜大棚做高效肥料使用。
4、土鸡场
我县土鸡林下放养模式,按照每亩放养少于50只的标准,户外鸡粪直接供林地吸收,舍内鸡粪同肉鸡场的鸡粪一样销售给种植户使用。
5、牛、羊养殖场
我县牛、羊养殖场规模较小,产生的粪污一般杂入垫草后堆积发酵,销售给山药种植户使用。
二、当前我县畜禽养殖场治污仍然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种治污措施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但是养殖户对粪污处理设施的不完善,仍然可以对环境造成污染。突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一是污水管网和集污池不密封或者部分密封。这是小规模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畜牧部门在指导猪场建设过程中强调最多的问题,但是养殖户的重识程度不够。
二是小规模养殖场只建设干粪池,不建设干粪池上的遮雨棚,每逢雨天都会造成粪污混流,除大规模养猪场和肉鸡场外,其它养殖场都存在这个问题。
三是养殖场缺乏自己的液体粪污运输设备。这种设备的缺乏造成了更多的大田生产稀缺养殖场粪肥,但是养殖场从防疫卫生考虑,却不愿意外来车辆进入场区收集液体粪污,从而造成粪污乱排放。
三、县畜牧兽医局对养殖场粪污治理采取的措施 一是根据省、市政府有关文件要求,对沿汉江、南河1公里范围内设定为禁养区,1-3公里范围内设为限养区。对这两类区域广泛宣传,要求这两个区域内的所有养殖场在2015年前必须做到治污措施到位,达标排放。禁养区内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就不准扩建、新建养殖场,既有养殖场治污不达标的不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不予投放具有竞争性的、激励扩大养殖量的国家项目。
二是利用项目对现有养殖场做标准化改扩建等规范性建设。自2007年开始,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扩建项目就把粪污治理作为中央内容之一,2011年后,中央投资在40万元以上的项目,50%以上的资金用于粪污治理;中央投资在60万元以上的,资金全部用于污水深度处理。各类规模养殖场在创建部级、省级、市级、县级畜禽养殖示范场时,采用百分制考核,其中粪污处理考核占30分,总考核分在85分以下的养殖场,视为不合格,不合格养殖场不予晋级和奖励。
三是对规模畜禽养殖场着重强调标准化建设,其中粪污
处理无害化是养殖场“六化”重要建设内容之一。通过宣讲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内容,引导养殖户到老河口、仙桃、咸宁、荆州等地考察,在县畜牧良种场、康利公司、再然公司等各养殖场对比试验发酵床养猪、沼气池治污、生物菌治污等措施,推进了全县养殖场粪污治理的进程。
四、推进谷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建议
养殖场污染治理工艺方案必须考虑低成本建设、低成本运营、可持续有效治理和资源再利用,推进必须依靠加强领导、部门引导和监管,投入有必要采取社会多元化。从这几个角度思考,进一步推进谷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深入、细化,建议如下:
1、加强领导,积极发挥部门职能推进养殖场治污。畜牧引导养殖场开展标准化改扩建,达标排放;环保部门重点对禁养区、引用水源上流区域、居民区等区域的养殖场加强监管,督促开展治污整改工作;金融部门把污染治理作为贷款安全发放考核指标之一;农机部门把潜污泵等治污、排污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范畴;乡镇把养殖场、养殖小区规划在面积较大的农田、茶园、果园附近的区域,扩大养殖场粪污还田面积。
2、把养殖场治污与有机作物生产结合起来,不仅给予沼气池建设补贴,对适度规模的养殖场还给予粪污运输车、潜污泵等车辆、设备补贴,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养殖场转运处理后的液体粪肥到种植户约定的集污池供有机作物生产使用。
3、多方面收集国内外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信息,考察、分析、引进、推广一批适合谷城地域特色、能够为养殖场接受的有效的粪污处理技术和设备产品,营造治污与盈利双丰收的局面。
4、大力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工作,通过政策扶持改扩建一批、营造氛围吸引新建一批、规范整治淘汰一批三个部署,逐步实现治污不达标场关停,获批运营养殖场全部达标排放的目标。
根据**年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4月下旬开始深入新民、周嘉、高安、澄溪、鹤游、坪山等镇,围绕畜禽规模养殖与污染科学治理进行了实地调研,并通过组织人大代表、乡镇村社干部、养殖场业主等进行专题座谈,召开有关部门座谈会,认真听取意见,广泛了解情况。
一、基本情况
垫
江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重庆优质出口猪肉项目县,重庆市安全奶牛奶源基地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示范县,畜禽养殖在我县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县政府坚持发展与治污并重,推动畜牧业向生态、优质、高效、环保、安全型转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发展迅速,成效显著。自**年来,我县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截止2013年3月,全县有畜禽规模养殖场1067个,其中猪场531个、家禽养殖场438个、奶牛场9个、肉牛场10个、羊场40个、兔场39个,畜禽规模养殖率为46%。养殖业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分散养殖向适度规模养殖、由粗放经营向标准化和商品化经营、由家庭副业向独立的产业的转变,走在了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前列,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规划日趋完善,布局不断规范。**年出台了《垫江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明确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范围;2012年县农委、国土局又联合编制了《垫江县“十二五”畜禽养殖用地规划》。禁养区的规模养殖场正在逐步取缔和搬迁,**年投入800余万元取缔和搬迁了桂溪、沙坪、永安、砚台等乡镇禁养区的19个规模养殖场,今年预计投入700万元,拟取缔和搬迁桂溪河、迎春河流域养殖场(户)34个。
(三)加强了技术培训,推广了生态养殖模式。县农委等部门大力开展规模养殖政策和技术培训,倡导生态养殖模式。2012年6月以来开展抽粪排渣、动物防疫、生态养殖等培训15期,参训925人次。“养-沼-菜(果)”养殖模式在我县得到了较为广泛运用,九牧、优科、农福等规模场发展循环农业,新民镇双河口村史光红养鸡场采用发酵床零排放技术,效果好。
(四)投入增大,基础设施明显好转。几年来,全县财政投入4379.75万元,对167个规模养殖场的排污设施进行了新建及改扩建,建设沼气池43708m3、氧化及化粪池5375m3、干粪发酵池(室)1000m3、雨污分离沟13705m;配套建设沼气服务站73个,配置沼渣沼液抽提泵4台、槽罐车3辆,铺设九牧、优科、全余3个养殖场喷灌管网;实施了21个规模养殖场治污减排综合整治项目;
修建了化尸池500个,2012年5月—2013年3月财政补助140余万元,处理病死畜禽18246头(只)。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研发现,当前主要存在市场波动过大和污染严重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市场波动过大。自**年5月以来,短短7年时间已经历近2个涨跌周期,并且波峰与波谷的价格几乎相差一倍,超过了养殖户的承受能力,影响了规模养殖的正常发展和农产品价格稳定。现猪粮比价为5.2:1,跌破了6:1的养猪盈亏线,进入黄色预警区,规模养猪处于普遍亏损,养殖业受到冲击。第二个问题是养殖与种植不搭配,排泄与消纳不平衡,污染物处理不到位,乱排乱放,水体和空气污染严重。溪河塘库的氮、磷含量高,水质不断恶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发黑、变臭,丧失了原有水体的功能;大量恶臭气体(如氨、硫化物、甲烷等)污染养殖场及周围空气,群众反映强烈,养殖场与周围群众关系紧张。造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宣传引导不够,环保和风险意识淡薄。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宣传不够,部分基层干部和养殖场业主对养殖分区、审批事项与流程、技术标准不了解。对养殖市场风险宣传不足,在市场行情较好时,不少业主一哄而上,盲目扩大生产,造成周期性产能过剩,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二)规划许可滞后,未批先建现象突出。养殖发展规划滞后,修编不及时,预见性和科学性不强。备案审批滞后,未批先建或先建后批现象突出。全县规模养殖场仅70余家办理了规模养殖备案和防疫条件审批;不到20%履行了环评和有关审批手续;仅8家履行了土地备案及审批手续。部门协调有待加强,如跳石水库养猪场无国土、农委、环保手续,但有工商执照。
(三)资金投入不足,设施设备普遍简陋。大部分养殖场业主实力差,投入资金偏少,设施设备简陋,特别是治污设施。财政投入有限,部门间沟通统筹不够,项目申报、公示机制不完善,多数养殖户未享受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也有多次得到国家补助的。融资困难,难以及时获取贷款。
(四)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指导服务被动。基层畜牧兽医站是支撑畜牧业
发展的重要依托,但基础设施差、设备落后、管理不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指导服务跟不上发展需要。村级防疫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技术落后,作用发挥差,且因历史原因,可能演变为新的上访群体。学习考察交流少,对成功的养殖模式总结推广不够,标准化养殖示范、推广有待加强。
(五)宏观调控乏力,养殖盲目性大。信息发布不到位,国家只在政府
网和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发布,地方几乎未发布过养殖信息,养殖户信息闭塞,生产盲目性大。产销衔接差,产区与销区之间、养殖户与屠宰企业之间、屠宰企业与批发市场、超市之间未建立产销合作机制,订单生产少。我县尚未设立价格调控基金,缺乏调控手段。
(六)监管执法力度不够,违法行为未得到有效控制。对违规建场监管不到位,依河建场、靠路建场问题突出,居民点附近建场依然普遍存在。对违规排污监管不到位,部分未建治污设施,直接排放;部分治污设施处理能力不足,运行不正常;部分治污设施长期关停,漏排、偷排现象十分突出。处罚少、力度弱,不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工作建议
(一)注重宣传引导,加强培训。广泛宣传养殖与污染治理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审批项目和程序、治污先进典型,增强依法建场、科学治污自觉性。采用现场会、专题讲座、交流座谈等方式,开展经常性培训,提高业主的市场意识、环保意识和科技水平。组织有关人员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市场调控、生态循环农业,提升我县畜禽养殖业发展和管理水平。
(二)科学规划布局,延伸产业链条。按照养殖规模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原则,依据排泄物的消纳能力制定发展规划。认真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我县有关规划,新建规模养殖场均应严格履行各项手续。确立产业发展思路,引进和支持大型饲料、畜产品及有机复合肥加工生产企业。
(三)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使用效益。积极包装项目,提高财政投入总量。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加大项目信息沟通和资金整合力度,将有限财的政资金用于重要部位、关键环节扶持。加强项目实施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组建融资平台,争取金融部门放宽担保条件、简化贷款程序、扩大担保范围,解决融资难问题。
(四)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标准化畜牧兽医站建设,改革村级畜牧兽医运行机制。坚持种养结合,支持鼓励发展“猪-沼-菜(果)”等生态循环模式;跟踪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最新成果运用情况,考察学习干式环保零污染养殖技术、发酵床零排放技术等,开展技术总结、引进、示范和推广。做好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沼气发酵等技术指导。
(五)加强宏观调控,提高产业效益。采用电视、广播、报刊、短信、简报等方式加强信息服务,引导养殖户根据市场确定合适的养殖规模。以工业化理念、商品化思路谋划产业发展和产品销售,理顺各环节关系,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按照《价格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设立价格调控基金,稳定畜禽产品市场。
关于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扶持力度的建议我省是农业大省,畜禽养殖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经济支撑点,也是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项目。2007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全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55.3%。近几年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养殖业。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逐渐增多,给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带动了相关行业的经济增长,也解决了部分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可见畜禽养殖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增多,养殖业对农村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党的十七大会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畜禽养殖业应该乘着十七大的强劲东风加快步伐科学发展,但是,畜禽养殖污染也到了不得不加大治理力度的时候了。
目前,农村畜禽养殖粪便除了建立沼气池能够解决少部分粪便用于农村煮饭、照明和农业种植业以外,其他很大比例就是乱排乱放。通过专家研究分析,畜禽粪便再次利用价值很大,如今国内已有把畜禽粪便用于复混肥和生物有机肥等,这样就可以把畜禽粪便全部有效利用,变废为宝,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鉴于此,特建议省级有关部门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扶持力度,并对口支持治污工程,打破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真正做到节能减排。
承办单位回复意见:
川环函[2008]222号
B类对省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 第268号建议的办理答复张一云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扶持力度的建议》(人大建议第268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并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问题
我省是畜牧业大省,畜禽养殖数量居全国之首。近年来,针对我省养殖污染问题的严峻现实,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畜禽养殖的污染治理列为了省委省政府“十一五”期间的“十大惠民行动”工程(川委[2007]32号)。2005年,省环保局开展了全省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调查及对策措施调研工作,在摸清了全省养殖污染状况的同时,总结了资阳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粪便处理内循环零排放、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后处理模式和“猪-沼-作物(菜、果、林)”等循环经济模式。为有效控制畜禽养殖污染,2006年,全省开展了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工作,要求各地在重点区域、流域、生态敏感区严格控制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加强了新建规模化养殖企业的环评和“三同时”制度。2007年,省委、省政府把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企业列入十大惠民行动,明确到2010年将对全省20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并纳入每年党政目标管理。当年在全国率先挂牌整治了5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企业。2008年,又挂牌整治60家,并把该项治理任务纳入了党政“一把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川府目标[2008]1号),旨在有效控制畜禽养殖的污染问题。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污染治理,目前仍采取的是大力发展沼气+生化处理+综合利用,实行“养-沼-植”等各种生态养殖模式,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路。
二、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投入力度
本着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原则,为有效防治农村污染,从2006年起,省政府已决定将“环保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列出一部分支持畜禽养殖的污染治理。近两年,省环保局投入和向国家环保总局申请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补助资金2000多万元,2006年已列支940万元,2007年列支1020万元,今年,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力度的加大,用于畜禽养殖的污染治理资金将不会少于去年。省农业厅建设养殖场沼气池工程538处,打造了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企业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开展整治试点示范工程。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畜禽养殖企业环境监管力度,切实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使我省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的环境状况得到进一步遏制。
衷心感谢对环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给我们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
联 系 人:四川省环保局农村污染控制处
陈 力 联系电话:028-86115933 邮
编:610015
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一日主题词:环保
人大建议
办理
复函
抄送: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08年3月24日印发
关于抓好养殖污染治理的几点建议
为切实减轻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实现全国生态区创建目标,结合本市实际,现对全市畜禽养殖污染提出如下治理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和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生态化的原则,遵循“四个结合”,即畜禽粪便污染治理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相结合,与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相结合,与整治河道、美化环境相结合,与发展环保产业相结合。推广先进治理技术,走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治理方法
发改委、农业、畜牧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和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解决部分大中型养殖场资金紧缺问题。同时要充分利用我市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解决部份中小规模养殖场(户)资金紧缺问题。要引导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走先治理后发展之路。按照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种养结合、达标排放的要求,规模养殖场(户)自行进行配套治理。具体内容如下:
1、采用节水措施、铺设污水管道、减少污水排放。
2、干湿分离。建设防淋、防流失的干粪堆积池,容积根据养殖量和实际情况确定,按照存栏生猪50-100头建造干粪池10-20立方米计算,适当留有余地,干粪经生物发酵、高温灭菌后,用于肥田或以商品肥形式出售。
3、沼气化处理。大中型规模养殖场(户)原则上要建立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沼气池,解决污物污水问题,实行畜禽养殖的良性循环发展。沼气池大小根据养殖量和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按照存栏生猪50-300头建造沼气池25-50立方米计算。
4、三格式处理。小规模养殖场(户)利用三格式化粪池处理畜禽污水,化粪池要加盖密封,大小根据养殖量和实际情况确定,按照存栏生猪50-100头建造储存池10-20立方米计算。冲洗污液、尿液与沼液流入化粪池,每隔一段时间清空池中的干物质还田做肥料或者进入处理中心加工成有机肥,污水作为农作物及水产养殖肥水,实现达标排放。
5、生猪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推广。发酵床是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猪法。实现养猪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彻底解决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它是集养猪学、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土壤肥料学于一体,遵循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的原则建立起的一套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体系。它是工厂规模化养猪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又一亮点,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为此,樟树市要利用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大力推广发酵床式养猪,为彻底解决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找出一条新路。
6、种养结合。养殖业与林果、花木、蔬菜等农业生产相结合,直接将畜禽粪便经堆肥发酵后肥田利用,提高有机肥的施用率,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
三、主要措施
1、设立畜禽禁养区。
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大江大河流域等为禁养区。畜禽养殖禁养区的范围如下:
(1)市区及乡镇(场)城镇建成区。
(2)集中式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包括赣江流域200米内的陆域和袁河100米内的陆域。
(3)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包括阁皂山风景区、店下水库、筑卫城遗址、吴城遗址等500米范围内的区域。
(4)工业园区、特色园区1000米内的范围。
(5)新农村建设的自然村和平原地域人口居住密集的自然村(1000人以上)500米内区域。
(6)违规占用耕地所建畜禽养殖场已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
禁养区内严禁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小区),已经建设的畜禽养殖场(小区)要限期搬迁或关闭。禁养区以外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按照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的治理要求进行基建改造,减少排污量。粪尿要进行综合治理和利用,三年内逐步实现达标排放,否则予以关闭或搬迁。
2、建设畜禽养殖小区。传统的庭院式饲养方式管理粗放,空间分散、零碎,难以配套粪便处理设施,既限制了规模进一步扩大,又污染居住环境。建设畜禽养殖小区,有利于形成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也有利于集中管理,统一卫生防疫,建设粪便处理设施,有效解决粪便污染问题。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都要根据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本地实际,认真划定区域,建设好生猪、家禽等畜禽养殖小区,集中搞好水、电、路和粪便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让养殖户进区饲养。今后,新增的规模畜禽养殖,都必须进小区饲养。
3、实行畜禽饲养场审批制度。规模畜禽养殖场建办单位或个人,在建场前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畜禽养殖污染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先向所在乡、镇(街道)、场提出申请,并报畜牧、环保等部门进行审批。经批准,再由国土、林业、建设等部门办理农林业用地、基建等手续,工商部门办理企业登记手续。
4、加强畜禽粪便利用和管理。要全面推广养殖新技术,减少畜禽粪便的臭味。实行畜禽粪便干湿分离,每个养殖场都要建造集粪池,减少粪便治理量。同时,大力推广畜禽粪便生物处理技术,尿液及污水不得直接下排,必须通过处理,达到环保要求后排放。
5、建办有机肥料生产企业。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集中的地区附近建办有机肥料加工厂,探索产业化治污、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子。要加强宣传,提供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开展畜禽粪便的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使我市畜禽粪便污染治理走出一条新路。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养殖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摆上议事日程,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在全市形成全民动员、社会参与、分级负责的良好治理氛围。
(二)明确责任,分工协作
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必须明确责任,加强配合。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切实履行治理职责。
(三)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治理氛围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向广大养殖场(户)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舆论宣传,既要宣传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又要宣传治理方法、成功典型。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进一步提高村民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使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成为广大养殖户的自觉行动,促进全市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规模化养殖与环境污染的治理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和专业化、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生产及畜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和废弃物对周边及养殖场自身环境的污染程度也日益加剧。由于环境法规不健全和资金短缺等诸多原因,相当一部分养殖场的粪便、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就随意排放和堆弃,污物中大量的氮、磷、矿物元素及所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严重地污染了空气、水体和土壤。规模化养殖场的环境污染和治理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环境的污染
主要是指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病原微生物、生产生活污水、粪便及未消化吸收的有机物和矿物质等的处理不当对空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对空气的污染 一只鸡的粪便排泄量相当于0.1个人的粪便排泄量,一个一万只规模的养鸡场每天的粪便排泄量可达1吨,一年就是360吨。1头猪的日排泄粪尿量是人排泄粪尿量的5倍,一头猪年均产粪尿量可达2.1吨,如果采用水冲式清粪,其污水的排放量还将增加4倍以上,当粪尿等污物的排泄量超过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通过已污染的空气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
通过空气流动进行扩散和传播的污染物除了尘埃和病源微生物外,还有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在厌氧环境条件下所分解释放出的带有烂菜、鱼腥等刺激性的特殊气味,这些气味大量而长期高浓度地蓄积,就会使人产生厌恶感,严重影响人、畜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呈现出向郊区农村迅速延伸的态势,饲养场与居民点距离缩短,养殖场的空气污染问题必将日趋严重。
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畜禽粪尿及畜产品加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是造成水体及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年产1万头肥猪的猪场,日排粪尿、污水总量可达100多吨,如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其粪便和污水中碳氢化合物及含氮、含磷有机物和未被消化的营养物质一旦进入水体后,就会使水中的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和固体悬浮物迅速增加,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机物,当它通过稀释、沉淀、吸附、分解、降解等一系列自净作用后仍无法达到环保要求时,就必然会对水质产生污染,使其迅速恶化。有机物被水中的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水生生物获得氮、磷、钾等营养后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使其形成缺氧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某些疫病传播和扩散的渠道。更为严重的是,当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染物的进入量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后,就会造成矿物质和营养素的富集,改变土壤本身的结构,破坏土壤植被的生存。
对疾病的传播 据统计,由家畜传染给人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至少有90余种,这些人(畜)禽共患疾病的载体主要就是家畜(禽)粪便及排泄物。近年来,一些养殖场不顾自身条件,一味模仿在池塘边建猪圈,在猪圈上架鸡笼的所谓立体养殖模式,结果为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轰动一时的台湾猪口蹄疫暴发性流行,其主要原因就是病猪尸体随意投入河道引起的疾病流行。因此,粪便及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随意排入水中极易造成传染病流行。
畜产品的污染
在规模化养殖中,除了环境污染外,还有畜禽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兽药、各种添加剂、防腐剂、抗生素、激素等环境污染物中,有一部分物质虽有利于促进畜禽生长和减少畜禽疾病,但它在畜禽产品内的残留物却又对人体产生危害;有一部分物质还可能引起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或引起人产生过敏反应而带来公共卫生上的问题。
为了生产出无公害的畜禽产品,日常生产中最好不使用杀虫药,少用添加剂,但这在实际工作中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对饲料添加剂,尤其是抗菌、抗原虫药物等,应规定使用的种类、使用量和使用范围,对饲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含量,在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抽检。
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畜禽体内被富集,再通过畜禽产品的形式进入人体,所以,人往往是终端富集者,如果不控制和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畜禽产品的污染,那么,由畜禽产品引起的公害给人们带来的隐患将是难以估量的。
兽药在畜产品中的残留 兽药在畜产品中残留的主要原因,除了非法使用违禁药物外,还包括不合理的用药和停药等。一方面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另一方面也是一些从业人员缺乏起码的兽医药理知识,经常重复和超量使用兽药所致。
兽药残留的浓度一般很低,但如果操作不规范,就会造成抗生素在畜禽产品中的蓄积和残留,并最终通过食物链使人体产生一定的毒性反应和过敏症状,长此以往,不仅会使细菌的抗药性增强,同时药效也会大大降低。例如:四环素能抑制骨骼和牙齿的发育,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能够损害前庭和耳蜗神经,导致听力减退,磺胺类药物还能够破坏肌体的造血机能,大家非常熟悉的青霉素,其代谢和降解产物有很强的致敏作用,长期接触有这些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就有可能引起慢性中毒,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兽药及其代谢产物通过粪便、尿液等排出后,仍然具有生物活性,对周边的环境仍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如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样也会对土壤及水生生物等造成影响。人们如果长期接触这些有抗生素残留的动物性食品或长期生活在被抗生素残留物污染的环境之中,将会严重影响自身的健康。
饲料添加剂的滥用和霉变饲料的使用 饲料添加剂的滥用也是造成畜产品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养殖户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过程中不能适量控制其用量,不能在畜禽屠宰或其产品上市前逐步减量或停止其使用,有的甚至超量或违禁使用某些饲料添加剂,以求达到提高产品产量的目的。因使用高铜、高锌饲料,使排泄物中矿物质含量超高,造成对土壤生态的影响;因使用砷制剂,造成猪肉中有害残留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违禁使用“瘦肉精”,造成食用者中毒等恶性案件的频发,给饮食安全和公共卫生健康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我国西部地区冬春季较长,养殖场所使用的饲料大部分都是上秋季收购入库(仓、窖)的,由于存贮量大,保存时间长,管理和技术措施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饲料的霉变和浪费。部分养殖场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对于部分已霉变的饲料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进行搭配使用,发霉饲料中的霉菌素及代谢产物通过“饲料—畜(禽)体—产品(肉、奶、蛋)”这条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日积月累必将造成潜在的畜产品安全隐患。
养殖业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倡导健康、科学的养殖模式 健康、科学的养殖模式,是影响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的关键。要以优化环境、优先效益、优良结构为基本着眼点,按照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合理选择品种、科学饲养密度、平衡投入和产出水平入手,按照环保、节能、效益协调同步的循环发展模式,在不影响家畜生长和养殖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再利用。在改造养殖设施、改善养殖流程的基础上,探索生态养殖和多元化养殖的新途径,以开发高新技术和环境清洁技术为先导,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饲养模式,从源头上减轻和消除污染。按照无公害畜产品质量标准和健康养殖技术规范,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切实抓好无公害畜产品的生产。
开发绿色环保饲料 饲料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对养殖业的环境生态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不断降低养殖场废弃物中氮的污染,是治理养殖业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要在优化饲养、合理投放、平衡营养、改善适口性的基础上,开发环保高效饲料,改善饲料的品质及物理形态,推广饲料的生物制剂处理、饲料的颗粒化、饲料的膨化和热喷技术;开发酶制剂,补充家畜体内自身内源酶的不足,加快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开发微生态制剂饲料添加剂,补充饲料营养成分的不足,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等等。应用生态营养原理开发绿色环保饲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养殖业废弃物的生物净化和合理利用 对畜禽排泄物的生物净化、合理处理与利用,是将畜禽排泄物变废为宝的有效措施之一。所谓生物净化,就是利用厌氧发酵原理,将畜禽排泄物转化成清洁廉价的沼气和无公害的有机肥。据测定,这种方法能在常温条件下使污染物BOD减少70%~90%,通过厌氧发酵装置获得的沼气中,甲烷含量高达70%以上,可以直接作燃料,这种技术已在全国许多地方的养殖场推广使用。它的优点主要是经济实用、环保低耗、处理量大、程序简单、无二次污染、便于操作和掌握,很受养殖户的欢迎。
畜禽粪便和污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矿物元素、腐殖质及其他物质,经无害化处理后,可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虫卵,处理后的粪便和污物施入农田后,可起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效果,分离出来的污水在净化以后还可做简单的再利用,可谓一举多得。
畜禽排泄物的净化和处理方法很多,例如:小型养殖区的污水处理主要是通过沉淀、过滤和消毒等程序进行的,而一些大中型的养殖场由于污水排放量较大,一次处理后仍无法达到排放标准,需要进行二次处理后才能排放,而人工湿地生物滤床的应用则为大中型养殖场的污水处理找到了一条理想的方法。
完善兽药残留的检测、监控机制,积极开发无公害药品
要尽快制定兽药生产、使用、检测、监控、处罚等一系列具有强制性、系统性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兽药的安全生产和使用程序。加大违禁兽药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积极开展无公害药品的研究,采用现代制药先进技术,生产出针对性强、低毒、无残留、无公害的放心药品。
武深树同志所著的《畜禽粪便污染治理的环境成本控制和区域适宜性分析》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是他对畜禽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成果。多年来, 我也一直关注此项研究工作, 多次参与其学术讨论和实证调研, 并积极推动畜禽粪便污染物的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见证了武深树同志研究的全过程。我认为, 这本书是一部关于畜禽粪便污染治理的很有理论创新和现实指导意义的著作。
这本书综合运用经济学、生态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 从环境成本、农民意愿的视角进行畜禽粪便污染治理研究, 为控制畜禽粪便污染环境成本和选择适宜治理模式提供了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特别是以湖南省为例, 围绕畜禽粪便污染的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控制、污染治理区域适宜性等, 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指标评估体系, 确立了各指标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研究了畜禽养殖污染的环境成本、污染治理控制效果及其不同污染治理模式的区域适宜性。这是对畜禽粪便污染治理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
这本书按照“背景描述—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的思路, 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湖南省畜禽粪便污染现状进行评价, 对洞庭湖区畜禽粪便污染的环境成本和治理效果进行评估, 较好地分析了湖南省畜禽粪便污染的现状、养殖农户采纳治污技术的意愿、不同治污模式控制环境成本的效果, 以及不同治污模式在不同区域的适宜性, 等等。应该说, 从新的视角科学分析不同污染治理模式在不同养殖区域、不同养殖品种、不同养殖规模条件下的可行性和经济实效性, 可以有效解决地方政府、养殖场户、社会公众对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共同关注的治理方式、治理效果、治理意愿、行为采纳等一系列问题, 对科学指导畜禽粪便污染治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5-0059-01
目前我国养殖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引起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强化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作,降低粪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畜禽养殖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畜禽养殖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以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
1 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
当前,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粪便污染。很多农村畜禽养殖户没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养殖过程中粪便四处堆放或者丢弃于河道之中。此外,还有一些畜禽粪便在没有合理处理的情况下就直接用于农田种植之中,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会导致农作物晚熟甚至减产,同时会影响土壤的质量。②水质污染。畜禽的粪便、污水之中含有很多的氮、磷、钾,还会产生明显的恶臭气味,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就进入河道,造成水质恶化。同时,水体还会出现黑、臭的情况,呈现永久性污染,后期治理难度较大。③大气污染。畜禽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异常的气味,且其中含有氨、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轻则造成动物应激,重则导致生态失衡。同时会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④病原微生物以及药物残留污染。养殖废弃物中,存在很多的寄生虫卵且易滋生蚊虫,在没有及时处理的情况下会成为传染源。另外,动物养殖过程中滥用药物等,不但会造成耐药性问题,还会造成病毒的变异,导致新的疾病产生等。
2 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的综合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之所以会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与养殖场规划以及选址上的不合理、粪便处理不当、养殖方式不合理以及配套设施不全等有关,所以需要从根源着手进行综合治理,在改善畜禽养殖环境的同时,实现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
2.1 强化相关法律宣传工作
农村养殖户对于环境污染的危害并没有较强的意识,所以需要加强法律宣传工作,帮助养殖户走上科学养殖道路,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从养殖户自身做起,降低污染几率。
2.2 合理选址
为了保证养殖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在选址上就需要遵循诸多原则。如养殖场应该选在下风向位置,还要远离生活用水区、居民住宅区。这样不但能够避免对生活用水造成的不良影响,还能保障周围居民的健康生活品质和环境状态。
2.3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沼液综合利用
畜禽养殖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为了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养殖场的建设必须遵循干湿分离以及雨水分流的原则,结合养殖需求完善配套设施。如建设专门的堆粪棚以及沼气池等。在粮食种植区可以配置沼液储存池。另外,养殖场可以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来扩大沼液的利用途径。
2.4 实现饲料营养搭配
对饲料进行合理的搭配能够降低营养物质被排泄的几率。在配料时,要对各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以明确掌握饲料的营养水平。借助理想蛋白质概念来进行饲料配制能够从根本上优化饲粮氨基酸指数,最终降低氮排放量,同时并不会对动物的成长造成影响。这种配料模式不但能够保证养殖户的正常收益,还能降低饲料所需成本,保障畜禽的健康生长。
2.5 优化饲喂技术
以猪为例来说,猪的性别不同,其所需要的营养也不尽相同。以肥育阶段为例,虽然进食量相同,但是公猪此阶段的体重增长态势明显要超过母猪,可公猪的瘦肉率不如母猪。所以,养殖户在饲养时要将不同种类的猪分开饲养,然后结合其所需营养来配制日粮,这样才能保证日粮的成分与猪的营养需要符合,降低饲料成本。
2.6 完善生态健康养殖
传统的养殖方式不利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中必须逐渐实现生态健康养殖。首先,可以建立农牧结合模式。如可以根据土壤情况,建立“畜-沼-果”或者“畜-沼-菜”模式,还可以在林地中养鸡或者养鸭,最终实现养殖、种植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不但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还能够提高经济收入。其次,改传统水泥地面养殖模式为发酵床养殖模式。发酵床养殖是典型的生态环保养殖,其能够对动物粪便进行发酵,成功消除动物粪便所产生的难闻的恶臭味,还能够对病菌起到抑制作用。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所产生的糖类可以有效增强畜禽抗病能力,不但能够保证畜禽的健康生长,还可实现养殖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2.7 创建违法排污惩罚条例
【畜禽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漕河镇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治理项目06-16
畜禽养殖污染方案06-12
畜禽养殖污染控制规划11-03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发言09-15
畜禽养殖治理方案11-07
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方案11-07
治理扬尘污染措施06-26
治理污染倡议书06-01
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料06-17
大气污染治理标语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