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

2024-1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推荐8篇)

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 篇1

摘要: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和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要积极参与市场的竞争。引进和借鉴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在医院内部推行全成本核算,运用成本管理,努力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负担,达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为社会和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医院 全成本核算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必然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卫生事业的改革政策,市场竞争的挑战和机遇,医院能否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医院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已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成本核算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如何成功地运用在医疗管理中,是医院所面临的研究问题。

医疗成本是卫生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物化劳动和劳动耗费的总和,它由以下六大类成本构成:劳务费、业务费、公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管理费。

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疗机构把一定时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加以记录、汇集、计算、分析和评价,按照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同项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计算出医疗卫生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确定一定时期内的医疗服务成本水平,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并根据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消耗,分配医疗服务费用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医疗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反映医疗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低耗高效是市场经济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成本核算则是医院实行“低耗高效目标”的基础,笔者认为做好医院成本核算的工作主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1.1直接成本归集。成本归集是成本核算的重点和难点。归集所依据的标准与成本核算结果有密切关系。在医疗成本核算中常用以下归集方法:(1)劳务费、公务费、业务费和原材料费按实际发生数计算,或按全院业务收入的百分比计算。(2)固定资产折旧费直接影响医疗成本,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折旧标准,各医院做法各异。医院常用的折旧方法有:①平均年限法:(也称直线折旧法)将固定资产价值按其使用年限平均计入各个时期医疗成本的方法。该方法比较适用于房屋、图书、被服等折旧。②加速折旧法:是将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数额,在使用初期计提的多,后期计提的少,从而相对加快折旧速度的一种方法。包括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年限积数法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递减折旧率法,它在各年的折旧率是按每年递减而总和不变的原则计算得到。加速折旧法适用于中等价值而折旧年限短的设备。③单位工时数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在使用寿命期间规定完成的工作总量,按工作时数平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它适用于固定资产在各个期间的使用程度很不均衡而且使用磨损特别大的情况。如大型医疗仪器CT,ECT等。为适应医疗服务市场的建立,促进医疗技术进步,多数学者主张采用加速折旧法。

1.2间接成本的分摊。间接成本具体实施分摊时,按受益原则将非项目科室成本向项目科室和其他非项目科室进行分摊。常用的分摊方法有直接法、阶梯分配法、双重分配法和联立方程法。其中,联立方程法最精确,但操作复杂;阶梯分配法可清楚地表明间接成本的构成;双重分配法更适用于中小型医院。

2.具体实施办法

2.1加强宣传力度,增强职工节支意识。利用院各种会议及院报刊广泛宣传全成本核算的意义和实施办法。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分别对各部门开展培训、讲解与答疑。让各级负责人及职工了解成本核算包括的内容,掌握增收节支的方法,知晓奖金发放与科室收支的关系,使之能积极、主动加强成本管理,努力增收节支。

2.2成立落实责任机构。成立“科室全成本核算与奖金分配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相关副院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成立“经管中心”,隶属财务科,负责科室全成本核算、奖金分配、物价管理等工作。财务科负主责,相关职能部门协助。

2.3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按照现代医院管理、科室成本核算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重新审定医院各级核算单位名称,经过院长办公会的批准,颁布《各级核算单位名称规范》,以明确成本核算对象,统一全院科室统计口径。

2.4制定后勤辅助科室内部服务价格。医院后勤辅助科室,如:供应室、汽车班、修理室、洗浆房、中心供氧、维修组等,在对成本、工作量等摸底、调查、分析、成本测算的基础上,制定并下发“后勤辅助科室内部服务价格”,服务时按规定价格收费。在执行过程中充分听取供需双方意见,以成本核算数据为基础,根据成本变动情况及医院实际分阶段调整价格。

2.5制订共同收入的分配方案。对涉及两个以上科室共同完成的收入,如:手术收入由手术室与临床医生共同完成,放射介入治疗由放射科与临床医护人员共同完成。对共同完成项目收入及成本分摊由其由主管部门牵头,共同协商,确定分配草案。财务科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审定各科报送的收支分配草案,并制订共同收支分配方案,报院长批准后执行。

2.6制定各科材料支出定额并严格考核。统计近3年材料费用支出情况,分析各类材料支出与科室性质、收入、业务量、人员数量的关系,分别对各类科室、各类材料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如:医用卫生材料按材料占收入一定比例确定,办公用品按工作性质确定人均费用,对部分低值易耗品(可按品种或金额限制)采用以旧换新办法等。制定各科材料支出管理办法及定额。

2.7建立成本核算制度。明确建立医院成本核算组织管理体系、工作制度和标准规范。同时规定医院成本核算实行院科两级核算,执行完全成本法,实行权责发生制。加强成本管理,通过成本核算,预测、分析成本升降原因,加强监管、考核力度,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努力降低成本。

2.8将成本核算结果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在实行全成本核算的同时,完善、改革奖金分配办法,新分配方案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结合岗位性质、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工作数量与质量等工作业绩情况进行分配。向临床、技术、风险倾斜。并将成本核算结果作为绩效工资核算的重要指标。科室成本控制好坏与奖金挂钩,充分调动职工自觉、主动节支的积极性。

3.在全成本核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增强成本意识,加强成本管理。普及成本核算的知识,树立成本效益的理念,增强成本意识,向成本要效益,建立以成本核算为前提,让技术、风险、效益、劳动强度、管理等要素共同参与分配。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实施成本核算,降低成本消耗,树立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优的服务和最大效益的意识。要合理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降低各项费用,重视医院整体运营状况和综合效益的分析,同时要把降低成本和提高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结合起来,创造最佳效益以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2降低医疗消耗,探索分配新框架。加大目前分配方案实施的透明度,让分配条款真正落实下去,让统计数据准确无误,才能把握好调整的力度。在具体的经营核算中,一定要明确科室的收入和支出范围,按期做好成本核算,在成本核算时,要划清应计入成本和不应计入成本的界限,划清成本计算期的界限,划清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界限。应计入医疗项目成本的费用是指医疗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为医疗业务服务所发生的费用和为组织、管理全院医疗业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不应记入医疗项目成本的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大修理以及各种专用基金、专项拨款所支付的各项费用等。只有严格按照费用分类进行核算,并做好环节成本的控制,为科室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才能降低医疗成本。

3.3加强院科两极核算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加强院科两极管理,包括医疗管理、行政管理、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以及医德医风建设等各个方面,实现院科两极管理,同时要健全激励机制,在分配框架中,注重医院对科室核算中的公平、公开、公正性。既要努力推动在一次性分配和月度考核分配中拉开档次,也要注意科内分配中打破大锅饭的力度。鼓励技术、责任、工作量和风险在分配中的参与度。通过制定完善的院科两极分配方案,把科室人员的各种待遇与科室的经营效益挂起钩来,充分调动起科室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控制支出,节能降耗的目的。

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 篇2

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作为一种财务管理手段, 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医院中得到应用。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医疗服务成本的核算管理, 真实反映医疗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更新医院经营管理理念, 增进和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 有效地控制支出, 节能减耗, 降低医疗运营成本, 从而增强医院生存和竞争能力。在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 深化全成本核算管理是大势所趋, 具有必要性、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

(一) 全成本核算管理是适应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2]11号) 和《关于做好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通知》 (卫医管发[2012]53号) 的文件精神, 公立医院改革需要破除以药补医的弊端, 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将公立医院的收入补偿渠道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转变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同时发挥医保的补偿和控费作用;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 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价格, 合理提高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价格, 体现医疗服务的合理成本和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这也就意味着公立医院单纯依靠拼设备、拼床位、拼消耗和药品差价来增加创收, 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 医疗机构需要主动控制成本, 规范诊疗行为, 提高服务质量, 降低群众医疗负担, 推进医院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 全成本核算管理是保证医院完成既定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 从会计工作上是由预算会计向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转变;从会计制度上, 是收付实现制向责权发生制的根本变革。医院发展战略目标规定了医院的效益指标及成本控制目标, 全成本核算管理能够对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 通过医疗运营过程中的实际成本与成本控制目标值进行比较, 找出差异, 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 进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所以, 全成本核算管理是保证医院完成既定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三) 全成本核算管理能够增加医院成本分配的精确性

全面成本管理运用成本动因分析进行作业成本计算, 以便更精确地向成本对象分配成本。传统医院的成本核算只是进行院级成本核算和科室成本核算。新医院财务制度明确提出了三级医院及其他有条件的医院还应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医疗项目成本核算是医院全成本核算系统的基础和最底层基本的成本核算单元, 它的设计详细程度和性能直接关系到医院全成本核算系统质量。项目成本以科室全成本核算结果为基础把科室的全成本按照资源动因分配到科室的作业中, 形成科室作业成本。以作业为成本分配对象, 不断改进作业方式, 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 医院就能够实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

(四) 全成本核算管理是医疗服务价格确定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改的深化, 高新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新医疗项目及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加, 促使医疗服务费用不断增长。在迅速增长的医疗费用中, 其价格确定的合理性、资源的有效利用等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是进行准确的医疗全成本核算与管理。只有统一开展全成本核算工作并运用统一的成本控制理论与核算方法, 才能得出社会平均成本, 并以此作为核定价格的基础。

(五) 全面成本核算管理注重过程的控制, 有利于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全面成本管理, 通过医院医疗服务全过程的管理, 改变仅重视实际成本和诊疗成本的片面性, 而要从医院、科室、专业组各个层次, 诊疗、技术、经营、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实现成本管理, 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医院运营成本,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实现医疗服务全方位的控制。全成本管理通过对收入成本水平的效益分析, 将医院、科室、员工的考核及奖励分配与医院成本管理结合起来, 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从而有效利用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 提高医院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二、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实现途径与方法

要实现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 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制定完善的全成本核算制度, 加强绩效考核

明确建立医院成本核算组织管理体系、工作制度和标准规范。全成本核算制度包括医院成本费用的构成、分类标准,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划分标准、间接成本的分摊办法、控制成本费用的策略等。医院在建立完善的经济核算系统的基础上, 实行成本分级归口管理, 把成本目标层层分解, 落实到每一个成本责任中心与个人并进行考核, 与科室和个人的绩效挂钩, 形成医院全成本管理体系。医院经营管理依托成本核算, 可以改变粗放型管理模式, 实现量化综合目标考核, 更加科学有效地实现对科室的管理。

(二) 合理进行成本分类,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医院成本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经营层次分为医院总成本、科室成本、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按成本与服务量的关系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和成本;按成本核算的程序和责任可分为直接成本 (可控成本) 和间接成本 (不可控成本) ;按成本与管理职能的联系分为经营成本、机会成本和社会成本。不同的成本, 应根据其不同的成本习性来分析掌握其控制管理的重点, 并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成本控制方式, 才能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医疗成本应包含治愈病人, 满足患者需要所支出的全部医疗药品和管理费用。科室成本核算是医院总成本核算的细分, 也是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的基础, 因此进行全成本核算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科室成本核算。

(三) 构建科室成本核算基本框架, 合理归集与分配成本费用

新的《医院财务制度》明确规定科室成本核算采取四级分摊的核算方法, 因此可以将医院科室划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四类科室。医院对这四类科室进行成本核算的最终结果都要反映到体现最终医疗成果的临床服务类科室, 为了满足全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需要, 在科室下面还可以进行核算单元的细分。根据院级成本核算的结果, 按照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 进行各科室、核算单元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由于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要分摊到直接成本科室, 这样也必然促使间接成本科室提高工作效率, 努力降低成本消耗, 为直接成本科室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属于医院基础建设、公共支出部分, 属于科室不能控制、无法准确核算的部分, 列入院级支出, 确保科级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准确。

(四) 建立成本控制的组织保证系统, 完善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成本控制属于组织财务管理的一部分, 成本发生在医院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成本控制也将贯穿经营始终。财务人员是成本控制的主体, 但成本控制的主体还应该包括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和部门管理人员, 更重要的是还包括医院广大职工, 成本控制具有全员性。影响成本的各项要素、各项动因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环节。实施成本控制必须控制组织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 因此医院成本控制的组织系统应该按照决策、管理、执行三个层次划分。医院应完善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有关成本核算的记录和凭证, 制定消耗定额和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等制度以及内部结算制度, 落实买单科室及人员, 实现成本计入承责科室的目标。

(五) 进行成本预测分析, 降低未来成本, 提高成本决策水平

成本预测可以分析和预见各种因素对医院成本形成过程的影响程度, 通过成本预测, 医院管理者可以提高自觉性, 减少盲目性, 降低未来不合理、不经济成本, 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 合理进行成本预测分析, 可降低未来成本, 提高成本决策水平。根据预测的内容和期限不同采用不同的预测方法, 主要有定量预测法和定性分析法;根据不同的成本分类制定医院的各项成本计划预测指标。医院成本决策应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对影响成本决策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权衡利弊, 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目标成本方案。医院收费价格政策的制订、长期投资政策的制订、新技术、新业务开展政策的制订, 都需要进行成本决策, 成本决策质量的高低对医院的经营有较大的影响。

(六) 加强医院成本执行情况分析, 促进成本水平不断降低

医院可以通过成本分析, 检查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找出影响成本升降的主客观原因, 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达到成本降低的目的。成本分析对改善财务管理、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成本信息, 也是医院实行成本目标管理和分级归口管理的基础。医院成本分析的方向: (1)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分析, 一方面可以帮助医院找出差距, 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反映由于医疗服务中的不合理因素给社会增加的经济负担。 (2) 成本与收费的比较分析, 可以为评价医院医疗服务的效益, 制订合理收费标准, 理顺医院补偿机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3) 医疗成本内部构成分析, 可以找到总成本的影响因素, 通过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小, 对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深化需要关注的问题

医院在深化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需关注以下问题:

(一) 切实加强医疗服务质量成本管理

医院推行全成本核算管理, 客观上可能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过度节约而影响服务质量。为此必须以综合绩效考评为指引, 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只有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 提高病人满意度才能有效预防医疗风险成本的发生。医院要成立医疗、护理、医技、药事、纪检等考核组, 定期对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 各科室业务数质量指标、病人满意度、科研立项、教学带教、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人才梯队的建设以及各科室的资产保值增值率都要符合医院规定标准, 将考核结果与科室和个人绩效分配挂钩, 从而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 降低成本实现医院价值的最大化。

(二) 开展全成本核算工作应与医院其他管理措施相衔接

随着医改方案的出台, 医院经营管理迫切需要由宏观粗放型管理向微观精细化管理转变, 这为医院全成本核算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医院全成本核算不是万能的管理手段, 它是一种长效机制, 不能解决医院或科室存在的所有问题。成本核算只有与医院的其他管理手段和措施相结合, 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医院的全成本核算工作可以与医院预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物资管理、薪酬管理等有机结合, 通过医疗成本核算, 实现对医院的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和经营分析等, 完善医院管理流程, 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三) 开展全成本核算工作应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当前多数医院开展成本核算主要用于奖金分配, 实行院、科二级核算与管理。在国家财政补助有限, 医疗补偿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 客观上促使科室开展经济效益好的项目, 同时容易导致不合理用药和不必要检查、治疗等短期和过度医疗行为的发生, 既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也造成卫生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使有限的卫生资源浪费。为此, 医院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务人员综合素质, 树立医院良好形象来增加医院总价值, 另一方面要降低患者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支出, 使患者获得更大的利益。医院应通过成本核算工作进行自我成本控制, 降低医疗费用, 在社会效益优先的情况下增加医院经济效益。

(四) 切实加强项目成本核算与病种成本核算

长期以来, 我国医院都是实行按医疗项目收费制度, 以医疗项目为成本核算对象, 可以为制定医疗收费标准和调整医疗补偿机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新的医疗项目, 大型仪器诊疗项目的收费就是基于项目成本核算基础上的, 在收费标准一定的情况下, 科室会努力降低成本消耗, 增加收益。病种成本核算以病种为成本核算对象, 归集与分配费用, 计算出每一病种成本, 能够反映出医院管理水平和经济收益的高低, 也可以作为单病种收费的参考依据。医院可以将核算出的病种成本与该病种的历史平均成本和行业先进的成本水平相比较, 就可以找出差距, 完善临床路径的选择, 有效地控制成本。

(五) 正确处理好全成本核算管理与医疗技术创新提高的关系

医院技术水平是医院综合实力的反映, 新技术的发明、创新与应用,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应用又会节约成本费用。因此对于新技术的创新和提高需要有成本的观念, 加强成本分析, 把经济分析与技术分析结合起来,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加以评价, 从而通过改进技术来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四、某医院推行全成本核算管理实践

在上级单位领导和院领导班子的领导下, 经过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 某医院在近几年推行全成本核算管理的过程中, 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 成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组织机构

为保证某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 医院成立全成本核算工作领导小组, 院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 成员由财务中心、后勤部、设备部、医务部、护理部、信息中心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全成本核算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财务中心, 负责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财务中心设置成本会计岗位, 医院各成本核算单元设置一名兼职或专职成本核算员具体负责成本核算工作。

(二) 细分医院成本核算单元

医院原有按大科室统一核算的模式不能体现科室间的收支关系, 不能充分调动科室增收节支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影响效益的提高。为达到准确核算、精细管理的目标, 面向医院未来发展的需要, 最终核算科室划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四类科室, 临床服务类科室按照专业和责任中心、医技类科室按照医疗技术服务项目、医辅类科室按照医疗辅助服务项目、行政后勤类科室按照职能分别细分了医院的成本核算单元。

(三) 进行清产核资, 核实核算单元面积

某医院通过清产核资, 摸清了医院的固定资产家底, 按照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获得了医院固定资产净值信息, 并将固定资产划分为财政拨款和科教基金购入与非财政资金购入的固定资产, 仅对非财政资金购入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成本, 保证了成本核算的数据和医院会计系统的数据的对接和一致, 通过清产核资使医院的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 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效益。通过对医院核算单元面积的核实, 准确进行相关成本费用的计算与分摊, 与收入情况对比分析, 有利于医院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 加强医用耗材及药品的控制管理

通过选择质优价廉的耗材, 降低科室的运营成本。制定各科材料支出定额并严格考核。医院每月对各临床科室制定材料消耗预算, 加强事前控制和事中监督, 每月科室实际耗用的材料比例超过医院下达的计划的, 超计划10%的部分从科室奖金中扣除。但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等特殊情况引起材料超比的, 不扣科室奖金。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确定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的有关规定, 从严控制各临床科室的药品比例, 减轻患者的负担。采取超计划重扣、节约不奖的控制措施。科室药品比未超过医院下达计划的, 不扣科室奖金;超过医院下达计划的部分, 扣科室奖金和医生的绩效。

(五) 规范管理费用的预算、审批、报销、分析考核流程

管理费用预算是某医院成本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做好管理费用各项目及总额的预算, 制定管理费用控制目标来做好管理费用事前控制, 采取预算控制法、审批控制法、归口分级管理法、定额控制法来进行管理费用的事中控制, 通过成本分析和考核评价来进行管理费用的事后控制, 充分发挥医院财务部门在费用预算、费用定额和费用审批及成本分析、考核中的综合管理作用, 充分调动医院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降低费用支出, 完成费用目标的积极性。

(六) 明确医院招投标管理流程, 加强对基建资金的管理

目前某医院正处于规模扩张时期, 医院对建造、购置的实物资产, 一律走招投标程序进行管理, 严格压缩设备采购成本和工程造价;对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质量强化管理, 杜绝验收后的大量维修成本;重视对设备物资采购合同内容的合理性管理, 明确后期维修成本承担的责任, 预防承担不良成本。通过集中采购控制, 降低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采购成本。通过现金流控制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 也合理解决了基本建设的投资的资金需求。

(七)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 实现成本管理手段新突破

某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采取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策略, 逐步完善医院信息系统结构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实现了门诊患者就诊和住院患者就诊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由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MIS) 向临床信息系统 (CIS)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PACS) 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OA) 发展, 使病人信息共享, 提高了医疗管理水平, 降低了运行成本, 提升了病人满意度, 医患关系也更加和谐;同时更新了医院成本核算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实现了与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和医疗信息系统等HIS软件的对接, 形成数据共享的完整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总之, 通过近几年的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实施, 某医院在增加收入, 提高卫生资源使用率, 调整成本结构, 降低与控制医疗成本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2年门诊人数与出院人数比上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其中出院人数增长14.52%, 病床使用率达112.90%, 同比增长12.50%, 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比上年缩短0.65天, 医疗收入比上年增长24.00%;并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减轻了病人负担, 医疗成本同比增长15.17%, 出院患者平均医药费用同比增长3.29%;有效地控制了管理费用的快速增长,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0.48%, 其中水电燃料费同比增长8.67%, 招待费同比下降13.05%, 实现了以较少的耗费取得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聂素滨、张卫东、杨捷等:《医院管理学》,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金玲:《医院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3]郭静、沈红:《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探讨》, 《价值工程》2009年第10期。

[4]张仁华、王辰、周燕颖、史翠梅:《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运行模式及管理效果》, 《卫生软科学》2005年第19期。

构建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管理体系 篇3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成本核算

一、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概念

医院全成本核算来源于企业管理中的全成本管理理念,是医院按照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来对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进行核算的过程。全成本管理全方位对各种成本的发生进行考察来实现全过程的控制,其核心思想是“谁受益,谁承担成本”。作为一项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活动,其概念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从过程上全成本核算将成本归集到了成本对象,并按责任成本方式进行分摊,从内容上将所有在医疗经营过程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纳入了核算范围。全成本核算能够为医院的价值补偿、医疗付费标准的制订提供重要依据,同时有助于逐步形成社会标准,为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满足政府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更好地指导行业管理。

二、医院全成本核算流程

医院全成本的对象应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建立成本管理网络,规范核算单位的收入、费用项目和收支范围,健全成本会计制度,建立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开展成本效益的分析评价工作。本文全成本核算主要指临床科室全成本的归集与核算,不含财政项目补助支出以及科教项目支出而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第一,首先把科室进行分类:根据各科室服务对象的性质,把医院科室分为管理类,医疗辅助类,医疗技术类,临床服务类四大类。

第二,其次按科室分别归集以下成本项目:

一是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社会保障费等。

二是卫生材料费:包括试剂及卫生材料的消耗。

三是药品费:包括中、西药品的消耗。

四是固定资产折旧费:分摊的固定资产成本。

五是无形资产摊销:分摊的无形资产成本

六是提取医疗风险基金:按医疗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的基金.

七是其他费用:包括办公费、接待费,水、电、煤等消耗

直接成本直接计入或采取一定方法计算后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的间接成本,需按一定原则或标准分摊计入,尽可能把间接成本变成直成本。分摊方法可以按人员比重、面积大小、收入比重、工作量、服务量、床位数、内部服务价等进行分摊。

第三,医疗全成本三级分摊核算体系流程:

按科室分别归集或需要一定的分摊标准计算后归集各科室成本,分项目按一定分摊方法逐级进行分摊,最后将所有科室的成本全部转移到临床科室,具体分步流程如下:

一是一级分摊。行政后勤类科室的管理费用按科目明细项目,选择一定分配方法向医疗辅助类、医疗技术类,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如:人员经费可以按人员比重进行分摊,中央空调费按门诊量及住院量时行分摊。

医疗辅助类、医疗技术类,临床服务类科室成本=科室直接成本+管理类科室成本分摊。

二是第二级分摊。医疗辅助类科室选择一定分配方法向医技类科室、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分摊金额包含医辅助类直接成本及一级分摊分配的间接成本之和。如:供应室成本的分摊可采取内部服务价格进行分摊,门诊收费处成本的分摊可以采用门诊人次比重进行分摊。

医疗技术类、临床服务类科室成本=科室直接成本+管理类科室成本分摊+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分摊。

三是第三级分摊。医技类科室向临床类科室成本分摊,分摊方法一般采取工作量法,收入比重法进行分摊。

医院全成本(临床服务科室类成本)=科室直接成本+管理类科室成本分摊+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分摊+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分摊。

三、医院全成本核算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成本核算涉及医院管理全方位和全过程,它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仅靠财会部门或成本核算科室无法单独完成。它要求医院各部门密切协商配合,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正确认识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成本核算的目的和内容,制定科学的标准成本,进而进行成本评价和成本控制,最终实现医院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建立由院长直接领导,在财务部门下设置成本核算与管理中心,各科室设兼职成本核算员,组成具有全员、全面、全过程性的医院成本核算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全院统一的核算单位名称规范及编码体系,细分成本核算单元。财务部门按核算单元在损益类会计科目下建立科室明细科目。

第三,基本核算原则以权责发生制作为整个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基础和起点,收入和支出何时予以确认以及确认多少必须坚持权责发生制。

第四,对全院各类财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建立科室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明细账。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转移时有转移记录,报废时要有相关部门的批准手续,并及时调整会计账目,确保核算单元提取折旧、专用材料费数据计算及时准确。

第五,健全财产物资的出入库制度,规范库房物资管理,物资的收发、领退的核算以核算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类。为保证医用材料临床供应而增设的科室二级库,定期向物资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报送物资进销存明细表,期末一级库房管理人员进行盘点,以确保账实相符。

第六,加强宣传力度,增强职工节支意识。利用院各种会议及院报刊广泛宣传全成本核算的意义和实施办法。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分别对各部门开展培训、讲解与答疑。让各级负责人及职工了解成本核算包括的内容,掌握增收节支的方法,知晓奖金发放与科室收支的关系,使之能积极、主动加强成本管理,努力增收节支。

第七,成立落实责任机构。成立“科室全成本核算与奖金分配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相关副院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成立经管科,负责科室全成本核算、奖金分配等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协助。

第八,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按照现代医院管理、科室成本核算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重新审定医院各级核算单位名称,经过院长办公会的批准,颁布《各级核算单位名称规范》,以明确成本核算对象,统一全院科室统计口径。

四、结束语

对军队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思考 篇4

摘 要:在我国新医疗改革方案出台的大背景下,医院在经营管理理念上不断创新,在此过程当中,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为此,医院开展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作用和意义进行论述,指出军队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具体措施,望能够对同行业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军队医院 新医改 全成本核算 措施

一、实施全成本核算的作用与意义

(一)可促使社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医院要想实现对成本的系统化管理则做好全成本核算是十分关键的一大内容。我们唯有对医院成本实施全方位系统化的核算,才能够真正地挖掘出潜藏的巨大利润,确保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具有独特的巨大优势。此外,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能够促使医院内部管理的深入化,带动全体员工共同开展成本控制工作,同时可创建完善化的全成本考核指标体系,注重成本的未来发展走向,高度坚持社会经济效益的一体化,从而推动医院得到更好地发展。

(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的必要条件

在医院绩效考核与合理的分配制度的基本前提下创建起的全成本核算,要知道,一项改革的具体落实需要以健全的考核制度相对应的。其中,激励机制是推动医院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所在。医院若想要达到减少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则需要由物质、精神两大方向着手,对全体医护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实施行之有效的利益激励,坚持按劳分配为基本准则,最大程度上激发广大员工在全成本核算工作方面的积极能动性,从而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为医院创造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

当下医院向着市场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若医院在成本核算方面使用的方法不正确,那么就会让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丧失很多的发展契机,致使医院的发展更加艰难。为此,唯有开展行之有效的全成本核算,将成本降至最低的程度,促使医院不断革新,提升医院整体实力与市场综合竞争力,才能够使得医院树立起自己独有的品牌优势,将医院真正地做大做强。

(四)做出医院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

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实施是高层领导者对企业各方面成本实施全方位系统化核算与有效掌控的关键,通过对成本主客观因素的具体浅析,可深入的探究出一些全新的医院成本控制方式,能够很好地保证医院领导者作出客观、正确的决策,同时为今后医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军队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成本核算氛围

医院各级领导要起到带头的作用,正确认识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并且各部门间要做到密切合作,积极地处理全成本核算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医院职能部门要最大程度上营造良好的成本核算氛围,以促使医院全体人员的医疗成本思想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地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能动性,使得全成本核算逐渐成为强化医疗成本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推动医院得到更为迅速的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规范

医院需把现行经济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有效地统一在一起,由医院上级领导统一管理,取消财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自行体系的传统管理机制,对成本核算数据进行正确的收集,从而促使院级会计核算和科级统计核算的规范化。落实财务集中归口管理、物资集中采购、资金集中支付的经济运行模式,从而强化财务工作的权威与统一化。按照各阶段医院发展的现实状况,创建相对应的成本核算机制,健全成本核算体系,对成本核算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化处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

(三)合理控制成本支出

从目前军队医院的成本管理状况进行分析,目前很多军队医院在成本核算上并不精细化。为此,军队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x。譬如:在医院水电方面,要培养全体员工的节约意识,这样才能够节约水电成本。此外,军队医院要严禁有关系户的相关检查和门诊拿药,以避免成本的进一步增加。

三、结束语

作为医院管理者需树立起全新的成本、质量、效益理念,通过全成本核算进行系统性的成本掌控,不断提高医院全体员工在成本方面的思想认识,以合理的成本来确保整体医疗服务,将成本核算融入到军队医院的管理工作当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军队医院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耗费,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医院的财务制度和哈医大三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健全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组织体系、工作制度和规范标准,增强全院人员的经济管理责任,合理改进成本核算工作流程,完善经济核算手段与方法,正确核算分析医疗服务成本,从而客观地反映医疗经费需求,合理计划与分配医疗服务收益,保证服务质量,减少消耗,提高效益,使医院更加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长远发展需要。

第三条 医院成本核算执行制度执行制造成本法,实行权责发生制。

第四条 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反映医院的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努力降低成本。

第五条 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要遵守国家的财政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医院全体员工依据所承担的工作职责,承担相应的成本责任,实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责任制。

第二章 全院成本管理责任制

第六条 医院在院长领导下,按分工职责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第七条 院长对成本管理的主要责任:

① 贯彻执行国家以及医院有关成本管理的制度,对医院的效益负完全责任。② 组织建立成立管理责任制,将成本费用指标分解下达到各职能部门和有关科室、班组,实行归口管理。

③ 组织与领导各职能部门,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完成各自成本计划。

④ 定期组织经济活动分析会,检查成本计划执行情况,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改进经营管理。第八条 行使总会计师职能的副院长对成本管理的主要职责:

① 协助院长组织领导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组织编制、执行成本计划、控制成本开支、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开展成本预测、分析工作。

② 宣传国家和医院有关成本管理政策和制度,严格执行财经法纪,参与重大经济合同和经济协议研究和审查。

③ 定期检查成本计划和执行情况,及时提出医药经营中需解决的问题,并向院长报告,协调解决。

④ 协助院长协调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成本核算中的交圈对口问题。第九条 医院财务处作为成本核算的责任部门,其管理职责是: ① 制定医院的成本管理制度,以及有关的成本核算办法。② 监督和指导部门成本核算。

③ 核定、考核单位部门成本计划执行情况。④ 汇总编制各部门的财务成本计划。⑤ 参与制定医院内部各种定额和价格。⑥ 进行成本的预测、控制、分析工作。第十条 医院各部门对成本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1、医疗医技科室的管理职责:

① 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成本核算管理的重点。

② 加强科室内部事务管理,各种仪器设备、医用消耗材料、药品、试剂、卫生被服等实物要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交接班时清点数量;科室内物品定期盘点、报损、核销,并于规定时间向有关部门报送报表。

③ 严格遵循计算网络操作规程。及时、准确登录或统计医疗信息,保证各项医疗基础数据的完整、准确。

2、物资供应科室的管理职责:

①各项实物支出必须符合医院有关规定,严格按计划采购。②建立健全实物管理制度。

③健全物资和固定资产实物帐,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核算。④限期报送上月各单位实物消耗成本核算报表。

3、对后勤技术维修科室的管理要求: ① 提供的劳务资料等服务,根据核定的对内服务价格按项目统计,并实行供需双方签字验收制度。

② 设专人负责内部仪器设备、库存维修材料、工时材料消耗统计等实物保管工作,做好实物入、出库的登记统计工作。③ 限期报送上月各单位消耗统计表。

4、对行政管理科室的管理要求:

① 根据上成本费用开支情况,制定本的费用预算,经批准后进行全程控制。

② 严格控制各项行政管理费用,按审批权限开支。③ 厉行节约,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④ 按规定对医院投入的人员工资,水电,固定资产折旧等成本进行核算,制定院内服务价格,对所有服务项目均实行有偿服务。

⑤ 按规定期限向院内、外主管部门和领导报送成本核算各类报表及有关分报告。

第三章 成本核算的任务和要求

第十一条 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任务是: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医院的成本计划,核算医药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计算医药的经营成本,提供成本报告和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执行国家的物价政策,严格执行北京统一医疗收费标准,测算医院成本核算的内部价格,促进医院成本管理标准化、制度化。第十三条 实行计量管理

建立各种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各种计量设备应齐全、有效,并有专人负责,保证计量用具的正确使用。第十四条 原始记录管理。

在医药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原始记录,应予以严格管理,保证准确、完整,并按规定流转后,在最终部门予以保管。第十五条 必须按月计算医药经营成本。

计入当月成本的材料消耗,费用开支与医药经营收入、起讫日期必须一致,不得提前或延后。第十六条 必须根据计算期内完成的医药经营收入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计算医药经营的实际成本,不得以后计成本或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第十七条 医院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计算成本,凡是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的成本;凡是不属于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应计入本期成本。

第十八条 成本核算必须划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已完项目与未完项目的界限。

第十九条 单位成本核算中各种处理方法,包括存货计价,价差的调整,费用的分配,已完、未完项目成本的计算,以及医药经营成本计算等等,前后期必须一致,不得任意变更。如需变更,要报经财务或核算主管部门批准,并将变更的原因及其对成本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在当期的会计报告中加以说明。

第四章 成本开支范围

第二十条 下列费用可列支成本或费用:

① 人工成本:直接或间接为医院医疗活动提供的各种劳务报酬,包括各种正式人员、合同工、临时工、返聘人员工资、津贴、补贴、职工福利及社会保障费等用于个人部分的各项支出。

② 医用设备成本:直接或间接用于医院医疗的仪器设备,包括医用仪器设备类的折旧费、租赁费、医用车台、柜、架类的修理和摊销费用。

③ 医用器材成本:即小型器械和消耗材料,包括手术、介入、诊疗等器械和耗材,以及透析材料、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医用气体、医用仪器维修配件、医用教学和科研等其他器械及耗材等。

④ 血液成本:用于医疗的血液及其自制品,包括外购血液,自采血液、自制成份血等

⑤ 保障服务成本:包括水电费,取暖制冷费,房屋使用及维修费,被服使用及洗涤费,给氧,通讯使用及维修费,车辆使用费,自养管理费等。⑥ 科研教育成本:包括科研费、教育费等。

⑦ 管理费用成本:指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医院所发生的,按一定方法分摊到科室的成本费用。包括直接和间接发生的行政管理,如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推销费、咨询费、诉讼费、坏帐准备、报刊杂志费、外诊费、镶配费等;经营费用,如业务宣传费、展览费、租赁费等;财务费用,如利息支出、汇总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和筹资发生的费用等;开办费,其他管理费如绿化、保洁等费用。

⑧ 其他成本:包括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社会公益性支出,如特殊保健费、义务咨询费、捐助支出等;罚没财产、罚扣、财产物资盘出等特殊损失等;其他特殊支出如行政事业费支出、党团费支出、太平间费用等。⑨ 药品成本:各科室领用的各类药品,试剂等。第二十一条 下列支出不得列支成本费用。

① 为取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而发生的资本性支出及其利息。② 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③ 应在专用基金中列支的集体公共福利支出。④ 按规定购置国债的支出。

⑤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⑥ 与医院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二十二条 医院拒绝支付除国务院、市政府有文明规定的必须支出款项以外的一切摊派。

第二十三条 药品成本,包括药品费、采购费、储存费和损耗费、降价损失费和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发生的原材料费、包装材料费、药检费等。其他成本同第二十二条。

第五章 成本预测及降低成本计划

第二十四条 成本预测的目的是为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指明方向,作为计划期内降低成本决策的参考,成本预测是制定成本计划的选择达到目标成本的最佳途径的重要手段。

第二十五条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参与竞争,在新项目引进前,设备的采购前,都必须进行成本预测,提出成本最优方案,确定目标成本,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十六条 成本预测的基本程序是:

① 确定预测目标

② 收集和分析所需的历史资料的数据。③ 掌握市场信息 ④ 确定预测模型 ⑤ 提出预测目标 ⑥ 计算预算误差

⑦ 分析内部外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第二十七条

成本预测的主要内容。

① 新项目、新设备投资前,成本、利润可行性预测。

② 完成医药经营收入能达到的利润的预测和成本降低额的预测。③ 完成目标利润的成本降低额所应达到的总收入的预测。④ 项目、单病种降低成本和利润的预测。⑤ 单位保本点的预测。

第二十八条

成本预测的方法以本、量、利分析法为主,也可采用直观法、专家预测法进行。采用本、量、利分析法的预测公式是: ① 保本点=固定费用/(1—变动费用率)。

② 实现目标里运营完成的经营总收入=(固定费用+目标利润)/(1—变动费用率)。③ 变动费用率=变动费用/经营收入*100% 第二十九条 在经营过程中,尤其是发生重大问题对成本产生影响时应当对目标值进行修订,以保证预测目标的准确。

第三十条 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可以按成本项目、成本对象、对保本点、目标成本、目标利润应完成的经营收入进行预测。

第三十一条 医院在运作成本预测的基础上,分季按年编制成本降低计划。第三十二条

降低成本计划的编制内容:

间接费用计划

技术组织(管理)节约措施 医药成本支出计划 管理费用计划 财务费用计划 经营费用计划

第三十三条 降低成本计划编制的依据和分工应根据医院的医药经营任务和消耗水平,在确保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指标的前提下,依据各部门确定的计划经营收入,各部门提出的技术组织节约措施,各部门管理费用开支计划以及各部门所辖降低成本任务等,最后由财务部门汇总编制。

第三十四条 降低成本计划应有具体计算依据,不得任意填报或只列项目、金额,没有计算过程。

第三十五条 降低成本计划编制后,财务部门负责汇总工作。对于执行结果应定期检查,防止流于形式。

第三十六条 降低成本计划经原审核后以文件形式批准下达。

第六章 成本核算

第三十七条 医院按国家有关成本管理方针以及本制度进行成本核算,并结合医院特点确定成本核算的程序和具体方法。第三十八条 成本核算对象:

① 医疗业务部门以临床、医技科室为对象归集分配费用,并计算成本。② 保障服务部门的成本核算对象以单位(或班组)为主体核算各种成本项目的费用消耗

③ 药品部门的成本核算对象可以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种类分西药、中成药、中草药为对象归集和分配成本费用。

④ 行政管理科室作为医院的机关部门,以整个行政管理科室为核算对象进行各种费用的归集,最后以一种间接成本摊入各有关医疗业务科室 第三十九条 成本项目按下列原则划分: ① 人工费 ② 医用器材费 ③ 医用设备类成本 ④ 保障服务成本 ⑤ 管理费用 ⑥ 其他成本 ⑦ 血液成本 ⑧ 药品成本

第四十条 各项目成本的收入与实际成本核算的范围和计算口径必须一致,以保证成本项目的可比性。

第四十一条 核算医药经营成本一般以月为计算期。

第四十二条

实际成本中耗用的库存物资数量,必须以实耗为准,不得以领代用。已领未用的材料,要及时办理推料或办理假退料,购入卫生器材要及时办理入库手续,月末卫生器材已入库,货款未结时应及时办理暂结入帐手续。

第四十三条 实际成本中耗用的器材价格,必须按实际价格计算。器材核算按计划价格进行核算的,核算期末要将差异还原成本,不得任意少摊或多摊。第四十四条

待摊(预提)费用应按照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确实分摊(预提)数量,按期分摊(预提),一般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可以跨年)。第四十五条 人工成本核算:

① 人工费的组成:医院的人工费指支付给医药经营人员的工资总额及按人头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和社会保障费。具体内容包括:计时工资、奖金、加班加点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特殊工资如工伤工资、产假工资、婚丧假工资、探亲工资等,以及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等。

② 人工费分配:根据不同的工资支付方式,人工费按照有关受益对象计入相关的成本。如果涉及的科室或成本项目明确可直接计入,如果工资费用涉及两个以上科室或成本项目时,应采取一定分配标准后计入。公式为:

工资费用分配率=(工资费用总额/各科室实际工时总数)*100%。

某科室或成本项目工资分配=该科室或成本项目实际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第四十六条 固定资产折旧费

一、使用年限:

1、医用仪器设备折旧年限: ① 电子设备:折旧年限 ② 机械设备:折旧年限

2、一般设备、家具折旧年限

3、布类(被服)折旧年限

4、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

二、折旧基数

1、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为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

2、固定资产净值。

三、固定资产折旧费的计提范围

1、房屋及建筑物。

2、在用的医用设备

3、非医用设备

4、季节性停用

5、大修理停用的设备

6、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7、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8、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

四、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1、未使用,不需用的设备

2、已经营性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3、在建工程未完工交付使用前的固定资产。

4、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5、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6、国家规定不提折旧的其他固定资产,如图书类不提折旧。

五、固定资产折旧费的计提方法

1、平均年限法(直线法)

2、工作量法

3、适当时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

六、其他:

本月新增的医疗设备,当月不计提折旧。本月内减少的医疗设备,当月仍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补提折旧,其净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七、固定资产折旧费的核算方法:

借:医疗支出--固定资产折旧--**科

药品支出—固定资产折旧--**科

在加工材料—固定资产折旧费--**科 辅助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科

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科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第四十七条 固定资产修理费

1、医用仪器,一般设备,房屋建筑屋的维修费折旧额 % 计算。

2、中、小修理费一次计入当期有关成本。借:医疗支出—固定资产修理费 **科

药品支出—固定资产修理费 **科

贷:银行存款

3、大修理费用先计入“待摊费用”分期摊入各期。计算公式:

某科室房屋修缮费=全院医疗用房修缮费*该科室房屋面积占全院工作用房总面积的百分比。

支付时 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修理费

贷:银行存款

分摊时 借:医疗支出—固定资产修理费**科室

药品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费 **科室

贷:待摊费用—固定资产修理费 第四十八条 低值易耗品按下列方法列入成本

① 一次摊消法:凡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下的可以一次摊销。② 分期摊消法:凡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的可以分次摊销。

③ 对于多个单位公用的,采取按一定标准分摊的方法计入使用单位成本。如:氧气可按管头分摊,器材按床位比例分摊。第四十九条 辅助费用按下列方法计入成本。

1、水电费:

① 用水用电大户要单独安装水电表,单独计量。

② 科室没有设计量器具的,可按科室人均用水、电计算成本。

③ 电费可按照明、仪器设备总功率计算用电量,按内部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科室水电费成本。④ 计算公式:

待分配水电费=全院水电费总额-单独计费

水电费单位成本=待分配水电费/各科室水电费用消耗总量

某科室水电费=该科室水电费消耗量*水电费单位成本

2、车辆使用费和通讯费:

① 车辆使用费按科室车公里数和内部测算的车公里价计入各科室 ② 通讯费可按各科室通话时间和每分钟通话成本计入各科室。

3、被服使用费:

包括被服购置、洗涤、洗衣设备的购置、维修、洗衣业杂支和人工成本等。各科室洗涤费用=∑(科室各品种被服×折旧总数)×标准洗涤成本 第五十条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

医技科室,化验项目,放射检查项目的成本分摊,可根据其向临床科室所提供服务量及金额的大小进行分摊。第五十一条 药品费成本核算

1、医院药品采取售价金额核算法,即药品的购、销、存均按售价核算,其进价和售价的差额通过“药品进销差价”核算。

2、药品成本计算方法采用药品的综合差价率或药品综合加成率。药品综合差价率=期初药品进销差价余额本期药品进销差价贷方发生额100%

期初药品余额本期药品借方发生额本期药品成本=本期药房药品销售额×(1-药品综合差价率)本期药品实现的差价=本期药品收入-本期药品成本

3、药品采购费的核算。

药品采购费主要指药品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输费、装卸费、中转费、劳务手续费、检验费、包装费、药品损耗、佣金、保险费、入库前的整理费等。药品采购费不能直接计入药品成本,要单独设立“药品采购费用”明细科目核算。

期末与采购计划费用指标比较,计算出“药品采购成本差异”,作为考核和控制指标。

药品采购成本差异率=(实际采购成本/标准采购成本)×100% 药品采购成本差异额=标准采购成本×(1—药品成本差异率)

4、药品管理费的核算

药品管理费主要指各类库房业务费、药品储备费、药品损耗费等。

药品管理费属于药品管理部门的期间费用,要单独设立“药品管理费”明细科目核算,不能直接计入药品成本,其核算办法同“药品采购费”。

5、药品销售成本的核算

药品销售成本主要计算各类药品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核算西药、中成药以及制剂管理销售部门的经营业绩。百元药品销售费用=

药品支出按综合差价率计算的药品进价成本100%

按零售价计算的药品收入第五十二条 间接费用的分摊方法

可以按照直接费用(或人工费)比例法进行分配。间接费用分配率=

当期发生的全部间接费用100%

按当期各成本对象发生的直接费(或人工费)之和第五十三条 医院应在年终对物资进行盘点,对盘盈盘亏,经批准后,分清责任,调整成本。

第五十四条 成本核算资料必须标准完整,如实反映医疗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有关成本的原始记录、凭证、账册、费用汇总和分配表、统计资料等内容必须齐全、真实、记载和编报必须及时。

第七章 成本考核与分析

第五十五条 医院定期考核各科室成本计算完成情况,一般每月一次。第五十六条 成本计划考核的依据,经医院确认后,以文件形式批准各科室的成本计划为准,同时辅之以相关的内容,各项指标均以财务报表为准。第五十七条 成本考核的主要指标

1、成本降低率=(本期成本降低额/本期总收入)×100%

2、人均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总额/平均人数

3、降低成本额

4、人均创收额=业务总收入/医院定编数

第五十八条 成本考核方法:采取每月初检,半年考核,年终总考核。第五十九条 成本分析是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内容。通过检查医院降低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找出节超原因,从而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管理水平。第六十条 医院院每季召开成本分析会,通报各科室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找出管理中的问题。

第六十一条 成本分析的资料要根据成本责任分工原则,由各业务口提出分析,财务部门汇总。对于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可事先确定分析内容,书面通知有关单位进行专题分析。

第六十二条 成本分析的方法、内容。

1、由于成本的降低(或超标)对完成经营指标的影响。

2、贯彻执行降低成本计划,对降低成本的主要影响。

3、分月、季降低成本计划地完成情况,以及预计完成情况。

4、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

第六十三条 成本项目的分析:科室部门要对成本支出与计划成本进行对比,找出升降原因。个别病种成本项目,可进行收支对比,找出节超原因。

第六十四条 成本分析应将降低成本计划地完成情况作为分析的一个主要内容,借以检查各职能部门计划完成程度,找出为完成计划的主的原因。第六十五条 成本分析对于自己运用方面也要进行跟踪揭示,检查医院的资金运作是否正常,有无浪费现象,由于资金使用不当加大成本,应列示具体数字。第六十六条 价格管理应列入成本重点监控范围。分析中应有价格变动给成本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完善价格管理岗位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运行机制。第六十七条 减利因素是医院加大成本开支的一项金额较大的内容,他对成本又直接影响,在分析应具体列示。

第六十八条 增收节约是医院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员工合理化建议,给医院带来成本降低的内容,在分析中应有所体现。

第六十九条 医院在经营过程中,有关职能部门都要结合所辖业务对成本升降原因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成本影响数额较大的项目,要进行专项分析。

第八章 成本报告与台帐

第七十条 成本报表的种类:

1、管理费用表

2、科室收支成本表

3、间接费用表

4、单病种成本表

5、药品供销成本表 第七十一条 报表编制说明

1、管理费用表适用于医院填报。

2、科室收支成本表适用于各科室填报。

3、间接费用表或者称之为“制造费用表”,适用于各科室填报。

4、单病种成本表适用于科室填报。

5、药品供销成本表适用于医院及科室填报。

第七十二条 各种成本报表的填列内容由医院统一规定。填报单位不得随意删、加、改报表项目内容。

第七十三条 关于上报年、季、月成本报表的规定。① 各科室每月上报收支成本表 ② 上报时间为每月5日

③ 医院每季结转盈余,编制成本报表。

④ 报表、季度报表报表时间为每季次月15日前上报。第七十四条 医院各科室应本着以下原则设计成本台帐。① 适合医院医疗经营的特点。② 适合各单位成本核算内容。③ 便于提供成本资料 ④ 利于成本分析。

第九章 成本监督与惩罚

第七十五条 医院对各单位的成本实行下列监督:

① 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与监督。一般每季应有重点地检查一些科室,促进改善经营管理,努力降低成本。

② 定期会审各单位报表,并提出审核意见。③ 对一切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要及时制止。第七十六条 医院院长、履行总会计师职能的副院长对成本进行下列监督: ① 审查成本计划。

② 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总结经验、解决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③ 监督执行成本开支范围的成本核算的规定。④ 执行财政机关和卫生局对违法行为的处理决定。⑤ 审核成本报表,在保守医院机密的前提下签署上报。

第七十七条 科室在接受监督与检查时,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检查资料,不得弄虚作假。

有下列行为之一,应按照有关规定处理。① 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的。② 随意摊提成本费用,截留收入。③ 弄虚作假,成本严重不实的。

④ 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医院成本管理质量下降或其他严重损失浪费的。⑤ 损公肥私,挥霍国家资财,增加成本开支的。

第七十八条 对在成本核算中做出突出成绩,创出效益的管理人员,医院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奖励。

第七十九条 对强迫或指使他人违犯成本管理制度以及国家成本管理有关规定的,要从重处罚。

第十章 附则

第八十条 本制度解释权属哈医大三院

社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研究论文 篇6

我国目前处在市场化经济阶段,社区医院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一定要提升自身的经营意识,改良医疗服务结构,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增强服务质量并尽可能降低服务成本。而在上述工作当中,针对成本所开展的核算工作便成为了社区医院强化经济管理的重点,同时也是社区医院可开展科学化管理,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到显著提升的一项重要措施。社区医院针对成本所开展的核算工作能够强化自身的内部管理力度,增强社区医院的社会竞争力。同时让社区医院当中的全体工作人员树立起效益意识和成本意识,让社区医院当中有效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但就目前全国范围内社区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来看,仍存在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将严重妨碍社区医院这一便民机构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社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社区医院的收入支持都是将大中型医院会计科目核算作为基础的。其成本支出范围涵盖有药品支出、医疗支出等,社区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原则是:确立成本核算对象,强化会计核算的重大意义,有效控制成本支出范围,提供清楚明白的会计信息。坚持可理解性、谨慎性、及时性原则。使得社区医院能够通过成本核算管理更好的展现出自身的财务收支状况。基于以上内容和青岛市市南区金门路街道仙游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状况,本文提出了社区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管理时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一)如何对财政经费进行合理使用

社区医院有国家的资金补助,和企事业单位倡导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存在不同,社区医院的工作重点应是保障当地居民能够接受到安全、有效、实惠、便捷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基础医疗服务,因此,社区医院应建立在这一原则上来对财政经费进行使用,在最低的医疗投入前提下,让患者得到最为有效的治疗并早日康复,是社区医院的职责所在。

(二)如何控制和调节科室的成本

增强社区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需要完善成本支出的申请、审批以及拨款制度。建议使用“分级一支笔审核”制度,对社区医院的成本支出进行科学严格的控制,杜绝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切实降低社区医院的运营成本,提升社区医院的经济效益。把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工作在各大科室当中进行普及,并对每一个科室当中的医疗工作者制定出完善的一套定额标准,指派专人对科室医疗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监督,以此来针对各科室的医疗成本投入进行严格科学的控制。

(三)如何针对各科室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开展倾斜政策

例如,在社区医院的保健科室当中,医护人员主要服务对象是身体比较健康的人群,针对这一类人群开展医疗保健工作,疾病治疗通常只是辅助手段。基于此,社区医院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保健科室的成本投入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低,并将降低的一部分成本投入到其他科室当中,这样的成本分配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社区医院还需要制定出一套健全的内部成本调节系数来对各大科室之间的绩效差异进行科学的衡量。社区医院需要根据自身管理的具体内容,参考大型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经验,科学核算社区医院当中各种收支的范围,建立完成的成本会计体系和成本考核指标。并且针对社区医院出的成本效益开展全方位的评价分析工作,让社区医院所开展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

二、社区医院当中各项医疗成本的核算

社区医院所开展的成本核算工作,主要是医疗成本核算以及药品成本核算。成本费又可以分成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建立了药品支出、医疗支出、费用管理等类别,在开展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需要对这些类别开展逐一的核算。

(一)针对医疗成本的核算

在“医疗支出”类别当中,需要建立基础支出与项目支持一级明细科目。设计工资福利、服务支出和商品支出。针对个人家庭补助等二级明细科目,设计基础工资、补助经费、其他经费、员工节假日福利、社会保障、业务费、公务费、卫生材料费、医院修缮费、药品费、设备购置费等列为三级明细科目。

(二)管理成本费用的核算

在社区医院当中,管理费用指的是所开展的行政管理与后勤部门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这些费用涵盖有员工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保险金、福利金、社保基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用、法律诉讼费用、科研费用、坏账准备费用、场地道具租赁费用、利息费用、银行手续费、报刊杂志费、汇兑损益费用以及无形资产费用。针对以上费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一定的办法。例如:使用人员比例法,即根据药品部门人数、医疗部门人数开展管理费用的合理分配。在期末分摊之后没有余额费用。涵盖有药品科室与医疗科室所支出的基础工资、其他工资、补助工资、节假日福利、社会保障费用、业务费、公务费、医疗卫生材料费、药品费、社区医院修缮费、医疗材料购置费以及其他费用等。

(三)辅助科室当中可以确定的药品、医疗服务费用核算

诸如社区医院当中的洗衣房、营养食堂的支出,几乎都是为医疗业务所服务的,能够直接并入医疗支出的范畴当中。所下拨的医疗资金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状况以此计入药品支出和医疗支出当中。

(四)间接费用的核算

所谓间接费用,指的是在社区医院当中,不能够直接并入医疗支出或者药品支出,但是确实使用了的费用。通常情况下,这些费用为社区医院当中的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所使用,涵盖有社区医院员工的教育费用、社区医院的坏账准备费用、社区医院的银行手续费用、科研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汇兑损益费用等。通常情况下,社区医院针对间接费用的摊销都是根据医院医疗科室和药品科室的人员数量比例进行分配,同时依照支出的详细内容进行分摊,实现社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精细化。

三、社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当前社区医院和大型医院在科室的类型上存在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在社区医院当中设立有全科诊室、临床科室、康复治疗室、中医诊室、儿童保健室、预防接种室等。从会计工作的角度着手,应维持和当前的《医院会计制度》的一致情况,并根据社区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成本核算。但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医院在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等方面都含有管理成本等费用,无法全面真实有效的彰显出社区医院的医疗支持和药品支出情况,不能提供精准的财务数据。社区医院应针对各科室所产生的各项费用,独立进行各大科室的成本核算。在社区医院当中的供应室、洗衣房、药剂室、食堂、消毒室等科室,它们不能为患者提供直接的医疗服务和疾病诊断服务,但是同样需要进行对应的成本投入(如以上科室员工的工资、福利、保险、教育经费等)这些费用,可以依照一定的比例,摊派到各大临科室当中,或者也可以进行独立成本的核算。以上的做法都能够更加全面的展现出社区医院当中,各大科室的详细经营状况,帮助社区医院更好的开展成本的核算工作。

四、结束语

本文认为,社区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只有使用准确的数据,合理的成本考核标准,再加上科学化的成本核算方法,才能让社区医院拥有一个健全的绩效考核标准,并能对成本进行更加精确化的核算,帮助社区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并让自身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 篇7

1 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的意义

1.1 微观意义:

(1)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是有效控制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全方位成本核算,有利于控制各项相关成本,从而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有效降低医院运营成本;(2)是深化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在需求:通过从核算对象、方法、财务处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一系列成本核算,不仅有效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合理化,同时也使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得到相应提高,从而为医院未来发展形势预测、决策提高合理、全面的财务信息;(3)是强化科室职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全成本核算管理,以科室为核算单位,由科室管理人员或护士长担任科室核算员,能够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及能力,而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及能力对医院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1]。

1.2 宏观意义:

(1)有利于医疗收费标准制定的公平合理:若医院没有进行全成本核算,很难对药事服务费或其他技术性医疗服务费进行科学界定,而通过全成本核算,有利于医疗收费标准制定的公平合理,从而有效减轻患者负担;(2)为完善医疗保险支付机制、实施单病种付费提供参考依据。医保支付的核心是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通过谈判协商,利用总额控制的方式让医院自我控制成本以及提高效率,在赋予医生处方自主权的同时,使诊疗效果得和医保资金使用效率得到优化,全成本核算为医疗保险支付机制奠定了基础。(3)是医院适应现阶段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客观需求。医疗改革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两者属于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明确了总额预付、按病种、人头、服务单位等预付方式取代按项目的后付方式,这标志着医保资金控制为核心,从而有效推动医院包括成本在内的各项改革[2]。

2 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医院的全成本核算属于粗放型的模式,大部分医院的全成本核算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全成本信息完整性较差:

由于全成本核算是对医院成本进行全方位核算,涉及到各级人员及部门,需要归集整理的数据较为繁杂,若没有严密、合理的核算组织体系以及工作流程,会导致成本信息完整性较差的发生。

2.2 医院重视力度不够:

医院以往是采用不完全的成本核算制度,其最终核算结果仅仅是用于总体上成本控制以及对内绩效考核依据,从而往往忽视了成本信息的收集及获取,自上而下没有对全方位监管、控制引起足够的重视。

2.3 全成本核算管理人员稀缺:

大部分医院没有实战型成本管理人员,尚未树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成本管理的理念,同时对于科室成本、单病种成本等方面的成本核算处于原始状态。

2.4 成本分摊难界定:

医院全成本核算以科室作为核算单位时,间接成本应当在各科室之间进行分摊,并且根据实际需求对各科室之间的成本关系以及分摊比例等进行划分和决策,但是目前医院在各科室进行成本核算时,没有进行间接成本核算,导致核算不准确。

2.5 信息化基础薄弱:

通过全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科室管理效率,但是目前医院的资产管理和物流管理等方面不能满足管理需求,特别是全成本核算涉及的基础数据搜集和处理量均较大,而目前医院的信息化软件引进以及开发还有待加强。

3 对策

3.1 做好全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定期组织医院财务人员学习全成本核算理论知识,并开展成本核算学术交流会;分部门、分科室,组织核算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从而使其对成本核算制度的了解及方法应用得当有效提高;根据卫生部综合医院人员编制规定和实际工作量,确定各科室人员编制指标,并根据各科室人数制定相应的工作量和经济指标定额。同时,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成本核算原始记录和凭证,建立健全材料物资领用、验收、计量、盘存以及移动等相关制定,并且制定消耗定额[3]。

3.2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以及合理设置责任单位核算:

将医院成本核算分为三级成本核算,即总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项目级成本核算,从而全成本核算医疗项目级,其中科室成本算上是整个项目成本核算的基础和前提,在进行项目成本核算时应当充分利用科室成本核算既有数据,为医院提供精确到医疗项目的成本分析数据,由此才到达全成本核算的目的。

3.3 直接收支和间接收支合理分配:

收入分为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其中直接收入是指该科室自身创造的收益,间接收入是指其他科室所创造的收益,因其也做了部分工作,因此其他科室应当分一部分给该科室。医疗成本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其中直接费用是指该科室在开展业务活动中直接计入医疗支出的费用,包括科室人员各项工资和福利费、卫生材料、药品费、业务费、购置费、修缮费等各种给用;间接费用是指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支出的费用,包括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所产生的各种支出、咨询诉讼费、职工教育费、报刊杂志费、坏账准备、科研费、银行手续、无形资产摊销等。间接费用应当按照医疗科室人员数、面积数等比例分摊,同时按照支出明细项目进行逐项分配[4]。

3.4 清产核资:

全面清查各核算单位固定资产,包括资产清产、资产核实、产权登记、价值确认等内容,通过完善计算机管理系统,采集这方面数据,有利于为全成本核算提供完整的各核算单位资产以及折旧情况。

3.5 建立药品、设备以及材料采购、保管制度:

医院变动成本中,药品、卫生材料是重要组成部分,采购成本高低对患者负担具有直接影响作用,通过招标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担。同时,药品、材料实行限量库存,制定材料消耗定额,能够是储备成本和营运成本得到最大限度降低,从而减少资金占用。

3.6 加强财务队伍建设:

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力度,同时制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业务技能及端正的工作作风的医疗财务队伍;同时,合理引进懂财务、懂卫生、懂管理、懂计算机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3.7 建立激励机制: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各科室特点,针对不同科室特殊情况,制定与成本核算挂钩的合理的奖金分配制度,从而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总之,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任重而道远,是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是当前医疗市场竞争的要求,是医院管理工作的要求,应当遵循“科学有效、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步推进、成本最优化”的原则,建立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制定相关制度,强化管理,实现医院成本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陈珏燕.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应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卫生资源,2014,17(6):422-424.

[2]朱世和,王庆林,陈岳祥.医院全成本核算组织管理路径探索与实践[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4):303-304.

[3]刘海春,高云.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做法与成效[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3):228-229.

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 篇8

关键词:全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医院

一、全成本核算的作用

具体来讲,全成本核算的作用可以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对医院的内部管理起到优化的作用,医院各科室进行全成本核算,把成本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个责任部门,明确职责,可以将各部门科室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对于各科室争设备及房屋等不良竞争的现象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二,协助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制定,医疗需求受着价格的直接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确定出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必须取得准确的全成本核算信息,按照真实、有效、科学的全成本核算信息来制定医疗服务的价格,可以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第三,实行全成本核算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全成本核算,对其结果做出科学的分析,找出医疗成本升降的根本原因,从而帮助医院的管理决策层可以根据相关的信息对成本做出及时、合理的调控,找出降低医疗成本的方法与途径,进一步优化医院的经济管理,使得医疗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第四,可以利用全成本核算确定出医疗服务的全理补偿及消耗。国家对医疗事业的发展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其中财政补偿就是具体的体现之一,如果医院在进行医疗服务时无法提供相应的成本消耗数据,那么在进行财政补偿时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通过科学而准确的成本核算,不但可以为财政补偿政策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信息,也为医院的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而帮助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医院全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数据不准确

医院各个科式的工作量记录与上报的数据不同,而且基层科室自身所上报的工作量中,其每月上下旬的口径也无法做到统一,比如手术的例次、MR、CT或者拍片等,这些工作第一个月可能是按照手术或者检查的部位进行统计的,而第二个月就可能是按照人次来统计,所以在采集基础数据时,或者各项指标进行纵向或者横向的比较时均存在诸多不便。

2.医院内部未形成成熟合理的全成本核算理论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缺乏理论指导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适宜的医院会计制度与成本核算相配套。现行会计制度不符合成本核算的需要,它没有对成本核算做出规定,没有完整的成本核算账簿及报表体系,不能满足全成本核算的要求,也没有规定医院成本核算的范围。由于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缺乏理论指导,使得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既不完整也不准确。因为缺乏具体的理论依据,医院在实际操作中的处理细节上各不相同,因此,使得医院之间核算的结果没有可比性。

(2)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没有固定的模式

各家医院都在努力探讨适合医院情况的行之有效的全成本核算方法。医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更为全面和详细的方法上的指导。

(3)没有统一的成本项目设置和成本核算范围

各医院设置的成本项目粗细不一致,不同的医院成本核算范围也不相同。如医疗纠纷赔款和一些福利性支出等,由于财务账未对这部分支出进行直接列支,而全成本核算是否该将这些支出不纳入科室支出,值得大家探讨。

(4)间接费用分摊方法和分摊标准不一

间接费用(包括医疗辅助部门的辅助服务费用和行政后勤部门的管理费用)分摊没有规定具体方法和分摊标准。间接费用的分摊问题是目前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时遇到的最常见和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也是核算的难点之一。间接费用分摊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直接影响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其总的分摊原则应遵循受益原则和配比原则。

三、全成本核算的有效运用

1.完善基础工作

在医院办公会议上责令相关部门对主要的原始数据统计口径进行统一管理,并且上报备案。如对手术例次统一按手术人次统计,取消按手术部位统计的方法。加强和规范实物管理,包括进行资产清查、建立实物管理制度、管理软件的设计、确定计价分摊方法等工作。对辅助服务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制定标准的内部服务价格,以便反映这些部门的劳动消耗和确定被服务部门应承担的相应成本费用。如供应室,对各类消毒包设定内部服务价格,以内部服务价格与临床科室进行核算。

2.加强医院计算机自动化的开发和建设

全方位大力推进计算机网络和自动化建设,是促进成本核算工作及时准确的基础。为后勤保障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设计计算机管理系统,可随时收集和传输成本核算所需要的原始数据资料,以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质量。不断完善全成本核算软件。每家医院都有一套全成本核算软件,但往往只是摆设,没有将其充分利用。专职成本核算员仅仅按软件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没有将平时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开发商,使成本核算软件没有针对医院的特点及时进行改进完善。

3.加强对兼职成本核算员的培训

核算中心设立专职成本核算员,其他各部门设立兼职成本核算员。核算中心对兼职成本核算员安排较为周密的学习培训计划,包括短期强化学习培训、周期学习和不定期的学习交流。短期强化学习培训是指在兼职成本核算员聘任的初期,举办为期两天的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目的和意义、医院全成本核算项目组成、科室费用类别、分摊原则及成本效益分析等。不定期学习即临时性学习,在医院内部组织兼职成本核算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和问题探讨,主要讨论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共同探索医院成本核算思路,程序和方法,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改进间接费用分摊办法

对行政部门发生的管理费用的分摊:我院以前管理费用是按人数摊销,即该科月摊销额=月管理费用总额÷全院总人数×该科人数。按照这种方法摊销的结果是一个临时工或初级工与一个高级职称的职工,其所分摊到的管理费用是相同的,这样管理费用分摊到临床各科室时缺乏合理性。将全院人员按职称和工作性质相結合进行分类,每个员工设定一个系数。按照系数分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医院内部用工性质不同所引起的矛盾。对后勤和医疗辅助部门成本费用的分摊:应根据不同类别的间接费用实行不同的分摊标准。例如:后勤维修两部门的费用分摊,先将维修部门的费用分为日常维护和实际维修两部分,日常维修按照科室人数进行分摊,实际维修按照维修工时进行分摊。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均衡日常维护、零星维修与实际维修设备之间摊得的间接费用所引起的不合理现象。维修工时由维修部门根据实际提供服务时间,每月上报。

5.加强行业指导

上一篇:村党支部先进事迹下一篇:第34届学生组织换届大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