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收费自查自纠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收费自查自纠(推荐8篇)

教育收费自查自纠 篇1

自查自纠工作报告

我院接到《关于转发〈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2013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重点督查查处的典型问题情况通报〉的通知》后,学院领导十分重视,认真组织传达学习,各部门积极配合,全面开展自查自纠,现将我院2014年教育收费检查工作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部署。自接到通知以后,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权益为出发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学院发展稳定的大局从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和学院权益的长效机制,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规范教育收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落实治理工作责任制,构建治理工作全覆盖的管理机制,认真制定自查自纠方案,抽调专门力量,加强督导检查,确保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二、规范管理,严格收费制度。我院教育收费工作,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坚持由财务处统一归口收费制度。收费标准、收费项目严格执行教育厅、财政厅和省物价局规定,未经批准的项目一律不收费。我院不存在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自行设立收费项目的行为;也不存在收取学费后,仍向学生收取实验实习、论文辅导、毕业论文答辩等其他费用等行为;不存在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收费行为;没有违反规定乱收费的情况;不存在违规使用教育收费资金的情况。

教育收费自查自纠 篇2

1 高校收费对促进教育公平的意义

1.1 高校收费解决教育经费的不足

为保证教育经费充足,《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达到4%。”[1]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财政拨款有较大幅度增长。据有关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0 364.72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4 488.2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4.30%,见表1。且不论数据获得是否全面,即使目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确实达到了这个高度,但与4.5%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教育经费总量不足仍然是我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数据来源:教育部《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尽管我国现今的高等教育整体上已逐步形成了多元化投资的格局,但经费还是不能够满足其发展需要。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5 983 187万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15543 042万元。而到201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40 234 989万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37 632 641万元。国家财政拨款由2007年的32.9%上升到2011年的46.29%,在我国高等教育总投资比例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并稳定在投资比例的50%左右,说明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拨款仍然是教育经费的主渠道。高等教育学杂费在2003年是5 057 307万元,到2007年是12 231 914万元,到201 1年为1 121 026万元。从有关数据可以看出,2007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总额都在逐年上涨,2007年以后学杂费的相对数却不断下降,到2011年,学杂费的相对比例已经由2007年25.18%下降到了20.85%。[2]其中的缺额,大部分是由国家财政予以补充。近年来的财政拨款比重仍然偏高,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很好地与市场接轨,国家高等教育财政仍承受着巨大压力,同时也极容易引发社会不公平。而根据成本分担原则,高校学生缴纳学杂费应是高校经费其中一个重要来源,借此来缓解教育经费的不足,为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市场化打牢基础。

1.2 收费促进了高校教育分配的公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成员要求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学习更先进的知识和提高自身能力的热情不断高涨,要求得到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的需求日益增长。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非常有限的稀缺资源,供给量非常小,所以在对其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各方面利益主体的博弈,而做到公平就应该是分配的第一原则。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张,至2008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已达23%。尽管如此,每年的普通高校招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如图1所示。但即使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即高校教育供给量逐年上升,我国高等教育还是存在着“供不应求”的情况。从总量上看,供给不足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常态。

在提供免费教育的时期,国家财政负担重,高校也没有足够资金扩招新生,教育资源紧缺,其中贫困学子想要得到受教育机会更是难上加难,这一切都有违政府提供免费高等教育的初衷,不利于教育公平。而实行高校收费并适当提高收费标准,不仅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还可以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增加学生的入学机会。

1.3 收费提升了高校公共受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效率

一方面,高校收费提升了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高校收费是市场与政府机制有效耦合的表现。市场中“理性人”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一目标驱动下,市场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有效地提升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费作为教育成本的私人负担,具有价格的某些功能。”[3]市场机制下,高校收费拓宽了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增强了高校办学积极性,调节高等教育需求结构,对教育资源配置有着积极的作用。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高校竞争机制形成,加强了高校内部管理,提高办学质量,提升服务产出水平,为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活力。

另一方面,高校收费提升了高校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率。高校收费逐年增长的同时,高校的教职工和受教育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高校规模得到扩大。相关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为1 452 623人,专任教师7 246 587人,学生数为1 1 085 642人,教职工比、学生教师比分别为7.62%和15.29%。到2012年,我国普通高校教职工2 254 372人,专任教师1 440 293人,学生23 913 155人,教职工比、学生教师比分别达到了10.61%和16.6%。学生教职工和师生比的提高,也意味着高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校园公共设施能得到更有效地利用。这充分说明了高校收费的运行不仅扩大了招生规模,同时也提升了高校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1.4 收费制度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收费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收费能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原则。马克思曾指出高等教育免费入学“事实上这不过是从总税收中替上层阶级支付了教育费用而已”。[4]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基尼系数2010年为0.481,2012年为0.474,表明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过大。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对接受高校教育机会的学生继续实行收费政策,可以吸引广大学生家庭投资高层次教育的经济能力,扩大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使更多的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达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目标,从而促进社会公平。二是促使高校更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新机制。现在的高校教育资金仍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地区高校自筹资金的能力不断增强,资金来源渠道就会不断增加,从而减弱对国家财政的依赖。高校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不断适应发展,并不断壮大。各高校拥有自主运营决策的权力,体制也会变得越来越灵活。这样产生的结果是“学校已经有了相当的自主权,并将逐步演进为独立经营运作、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教育实体,而非像计划经济时代完全依附于国家”。[4]

2 当前高校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现实证明,高校收取适当的学杂费用于办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肯定和接受。高校收费对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事业,鼓励高校学生努力学习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我们应看到在高校收费里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教育公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部分家庭承担教育费用困难

现阶段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然而我国现行的高校收费制度并没很好地考虑到所有学生所处的社会阶层差异。目前高校的收费标准超出了部分城镇和农村居民一般家庭的承受能力。2001年我国高等学校生均学费3 985元,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58.09%,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8.4%。2008年,高校学费为7 016.87元,占城镇居民收入比例44.46%,占农村收入比例为147.39%。到2011年高校生均学费上升到了6 997.3元,占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分别达到35.99%、112.5%。数据表明,逐年增长的高校学费仍造成部分贫困(特别是农村地区)家庭的沉重经济负担,直接影响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校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2.2 生均教育成本模糊

高校收费是对高等教育成本的一种补偿和分担,收费的高低与高校教育成本有关。收费的多少,要考虑到学校对教育资金来源的需求,又要考虑到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能力。所以,高校要收费必须计算出生均教育成本。但由于在现行的规章制度下,学校不能提供准确、系统的教育成本信息和受教育者个人在教育成本分担中负担的比重难以界定的原因,现阶段在具体的操作中仍存在着生均教育成本模糊的问题。

2.3 资助体系面临困难

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是政府从公平角度出发,针对家庭贫困的学生采取的以助学贷款为主的财政资助体系,包括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和勤工助学等。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现今我国高等教育的资助体系包括了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贫困生补助与减免学费等政策在内。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学生的资助体系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奖助学金评选制度存在不规范现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我国学生资助体系覆盖面从总体上看还不够大,但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而造成学校部分困难学生没有享受到资助的原因,往往是学校或学院评选制度的不规范。在评选过程中,由于一些硬性规定或者学生虚报家庭经济情况等原因,致使部分真正家庭困难的学生没有享受到资助,给他们的家庭甚至学生自身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第二,学生的贷款拖欠率高。导致学生的贷款拖欠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理想,现有工资水平无法偿贷;学生个人道德低下、诚信缺失;银行贷款回收政策宣传不到位,没有为贷款偿还提供便利的服务等。学生贷款拖欠率高是现在资助体系面对的一大难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学生贷款政策是否可以持续健康运行。

2.4 高校收费信息公开不透明

信息不透明是指理性人(即经济人的假设)在作某项决策时掌握的相关信息不透明、不够充分,这些不透明、不充分的程度和决策后果的不确定性成正相关。高校收费制度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政府、高校和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不同,会产生了一系列信息问题,其中最明显表现为高校信息公开不透明。高校收费制度从“免费”到“收费”的变迁,意味着高校收费引入了市场化的机制,也意味着实行收费后的高校存在着学生消费市场、高校服务市场等一系列市场。每个市场的形成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信息交流。就学生的消费市场而言,学生缴费给高校,高校就要给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然而,学生却在选择高校、学科、专业时面临着高校收费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对所要接受教育高校的收费知之甚少。

3 解决高校收费中影响教育公平问题的主要策略

3.1 多元化筹集高校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单纯依靠政府抑或是不顾实际情况提高高校收费都是不可取的,筹集高校教育经费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调整学费标准。”[6]。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民间进行高校教育经费的筹集成为了现实可能。根据我国国情,就是要动员民间资源,完善捐资教育激励机制,为学子提供更多接受高校教育的机会。

分析表明,在保障政府教育投入的同时,大力扩展非政府投入,多渠道、多元化筹集高校教育经费,能增加高校教育资源总量,促进教育供给,扩大人们接受高校教育的机会,为高校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

3.2 实行差别收费政策

收费标准因学校所处地域、学校教学质量及专业等有所差异,所以对在不同的地区、不一样层次的学校可以实行有差别的收费政策。但对不同经济状况、支付能力的学生而言,则有必要考虑实行有差别的学费政策。又根据经济学原理,不同的成本要有不同的定价,各地区高校的投入资金不一样,生存教育成本不一样,学生个人承担的教育成本比例也应不一样。

中央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普通高等学校在制定收费标准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情况;要根据目前全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更要考虑到本地区的实际经济能力,从学校自身办学的情况出发,综合考虑高校资金的投入广度和深度,实事求是,制定符合本校的收费标准。

3.3 健全和完善高校资助体系

高校收费制度既要顺利运行又保证不会使家庭贫困的子女丧失接受高校教育的机会,就必须健全和完善高校资助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路径展开:第一,强化政府在高校资助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在现阶段政府仍是高校资助资金的最大来源,以国家财政为作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在高校收费制度运行的过程中,针对利益受损的学生,政府要借助高校资助体系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利益补偿来保证高校收费制度的公正运行,以期实现最大程度的高校教育公平。第二,鼓励助学主体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完善,高校资助资金的来源除了政府外,还应包括各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等。国家要制定相关的税收、投资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奖、助学行为,实现助学主体的多元化。第三,高校要更加完善奖助学金、贷款机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该校开通新生入学“绿色通道”、设立奖助学金,另外还建立勤工助学岗、对特别困难学生发放特殊困难补助,实施学费减免等。第四,规范各高校的奖助学金评选制度。既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评选制度,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切实减轻家庭贫困学生的经济负担。第五,建立贷款有效的个人信用体系。为了有效降低高校学术贷款的拖欠率,要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有效地追踪贷款学生的诚信还贷;同时,银行要加大学生还贷的宣传力度和提供便利的咨询、还贷服务。

3.4 完善高校收费管理制度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运行中政府、高校和学生也是“经济人”,会有利己主义的冲动,如果不加约束,不仅会引发政府、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利益分配的失衡,也会造成整个高等教育利益的伤害。[7]高校收费不透明的问题,必须构建“信息公开制度”,从制度上保障高校收费制度运行信息公开的规范和畅通。建构高校收费制度运行中的“信息公开制度”,首先要确定公开的程序,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加大公开力度,对在高校收费制度运行过程中与学生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信息要及时公布。再者就是要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设立专门的信息公开栏、网页公开信箱,及时发布的信息并不断公开,加大制度运行的监督力度。

参考文献

[1]杨润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学习读本[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76.

[2]国家统计局[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

[3]伍海泉.学费定价研究——理论、方法与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32.

[4][5]柴效武.高校学费制度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47、49.

[6]杨润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学习读本[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76.

教育乱收费知多少? 篇3

2005年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目前中国价格举报的六大热点中,教育乱收费连续三年位居榜首。被社会学专家列为当今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之一”。近日,以关注民生,敢讲真话,舆论监督而闻名且较有社会影响力的《南方周末>报发布,教育乱收费成为今年上半年读者投诉率最高,连续6个月蝉联“冠军”,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

2006年3月,全国“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疾呼:要尽快立法整治教育乱收费这一老大难问题。

教育乱收费到底有多少?2006年暑假刚开始,笔者采取各种形式,专门调查了一大批大中小学生,结果收费项目名目繁多,五花八门。什么报名费、考核费、试卷费、择校费、补考费、资料费、灯油费、取暖费、邮电费、体检费、电影费、保险费、防疫费、助学费、校服费、理发费、饮水费、通讯费、住宿费、蒸饭费、咨询费、活动费、卫生费、旁听费、晚自习费、桌凳费、健康测试费、自行车管理费等等,真是无所不有,令人眼花缭乱。

采访时,某乡镇一位中学生告诉笔者:他就读的中学初中三年级一个学期就为学生每人征订各种辅导资料25种,合计定价189.9元,其中语文、数学两科资料竟有23种之多。

江苏省2005年曾对2852所小学,1549所中学进行一次督查,共查出各种违规收费2648万元。国家教育部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有近500人因教育乱收费问题受到查处,涉及金额8.53亿元,清退违规收费6.39亿元。其中有近千名校长被撤职。上百名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

据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披露:2005年,全国有18所高校违规乱收费达8亿多元,2006年2月19日,国家发改委曝光了8所教育乱收费学校,金额达2270万元。2006年5月31日《人民法院报》报道,广州市芳村实验小学今年的借读费由去年的4000元,涨到了3万元以上。越秀区一家省级小学今年的借读费为6万元。报道说:这种违法违规被国家明令禁止的天价借读费,其实是在变相剥夺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应坚决制止。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每年开学之际,安徽、山东、江苏、福建、湖北、辽宁等省市的听众纷纷去函去电,痛斥当地教育乱收费问题。每年听众来信及热线电话数不胜数。

2006年9月1日开学这天,笔者悄然来到皖北一所农村中学,暗访了10多位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结果发现违规乱收费现象还普遍存在。一位姓巩的初中一年级学生把“入学通知书”拿给笔者过目:防疫费、卫生费、看车费、保险费、材料费等等,什么都有。

笔者随即来到该校校长室,采访了校长。他说:“我们也知道这些收费是国家明文禁止的,根本不合理。但周围其他学校不也照样收取吗?学校的一切开支,没有足够的资金能行吗?靠上级那点‘胡椒面’根本不行,难以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这就是该校长之所以乱收费的逻辑。通过笔者系列明查暗访,持有这种观点的乱收费学校还真不少。

不仅安徽,其他地方的乱收费也普遍存在。2006年9月中旬,山西省方山县贺龙中学一群学生以书信方式向《人民日报》反映:贺龙中学频繁乱收费,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刚开学时收取了体检费、校服费、保险费等1000元,之后又收取了资料费等近200元。学生家长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都无济于事,学校照收不误,班主任天天遇着要钱,说不交钱就赶出教室。我们只好哭着向父母要钱,父母愁得团团转。有一些同学因交不起钱而辍学回家了,有的已经打算退学了……

今年9月5日上午10点多钟,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实验小学门前,上百名家长在校门口擂鼓向学校抗议教育乱收费。家长们表示:乱收费迫使一些学生辍学外流,希望借此行动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尽快扭转乱收费情况。

9月下旬,国务院纠风办查处了一起轰动全国的河南省实验中学三年内违规乱收费高达1.76亿元的事件。国务院纠风办《通报》称,有关责任人将受到有关部门的严肃处理。

笔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广州、上海、南京、济南、武汉等一些地方,对择校费是否取消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这些地方非但未取消,而且还比往年上涨了1—3倍,实在令人咋舌。

近日,安徽省物价局公布了开学以来开展的整治教育乱收费专项检查结果,已对教育领域的乱收费实施经济制裁2206.63万元。其中收缴财政1248 97万元,罚款18.76万元,退还学生938 9万元。有关人士指出,乱收费现象仍很突出。主要表现为:中小学自立项目收取考试费、报名费等等,还有未开设的课程也在乱收取费用:其他相关部门搭车收费也十分严重。高校乱收费主要有:自立项目收取补考费、重修费、辅修费、录用费、报名费等等。多收的费用被用于提高教师的补助和福利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教育乱收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或短缺教育经费的短缺是导致学校乱收费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要。国务院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世纪末达到4%。但到2000年这个比例仅达到2 86%,初步估算,中间的缺口达到了900多亿。其中1995年财政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最低,仅为2 44%,甚至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还要低。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指出:教育乱收费的很大原因,就是学校得不到政府财政应有投入。他对近四年地方政府部门拖欠教育经费的状况算了一笔账。结果让他大吃一惊:按照国务院对教育投入的要求,近四年地方政府拖欠的教育经费竟然超过4000亿元。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先左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说: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与学校经费不足有很大关联。不少学校招收自费生、高价生,就是想通过多收取学费来缓解自身经费不足问题。因此,利用教育的垄断地位乱收费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教育供求矛盾尖锐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的教育尤其是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远远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教育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由于供求矛盾尖锐,一方面不少名牌学校把自身的优质教育资源当作重要的经济资源,在社会中形成以金钱择

校的现象。另一方面,为了获得这种优质教育和高层次教育机会,学生和家长被迫交纳许多不合理的教育收费,即使有怨言,也大多采取忍让的做法。这就为教育乱收费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社会上各种摊派转嫁到学生身上 目前,社会上的一些实权部门或单位,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通过学校向学生家长乱摊派并从中渔利。如人身保险费、乡村道路费、治安联防费、门前三包费、卫生消毒费、环境保护费、校园绿化费、报刊费、占道费、灭鼠费等。据国家教育部对20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仅社会摊派转嫁到学校的收费项目就高达1285项,数字之多令人咋舌!一般情况是每所学校本身被摊派的项目有十多种,每年这方面的资金就得上万元之巨。但其中强迫或变相强迫学校订阅报刊的现象十分普遍。四川省一所乡镇小学只有28名教职员工,而上级却要他们必须征订35份省报。学校无力抵制,只有转嫁到学生身上。

利益驱动追求高消费导致乱收费 根据社会经济学原理,每个人都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教育部门尽管是提供教育服务的公共部门,但他们毕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外来客,也都存在着难以泯灭的通过某种不正当途径,捞取好处的欲望和动机。

去年,北京一所中学查出一笔教育乱收费达300多万元,被几名校领导私分,他们全成了百万富翁,其中一名教师的购房补贴是40多万元,尤其是教辅材料市场的幕后交易,当今已成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牟取私利的公开秘密。据《半月谈》杂志记者调查,湖南省新华县教育局在2005年前,新华书店每年付给教育局的发行费的回扣就有20—30万元。从2006年起,书店将售书总码洋的8%至14%返利给教育局和各学校。有了巨额回扣,加上社会上高消费刺激,他们乱收费也就应运而生。

监督和制约机制的缺失教育乱收费之所以屡禁不止,还在于权力在运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导致教育部门和学校权力运行的失范。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有关监督和制约教育乱收费的法律、法规,这为教育乱收费留下了市场空间。湖北省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有关负责人集体贪污案,就是利用监管缺位而大肆乱收费被检察机关查处的典型案例。于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马和民指出,制度失范与利益驱动的双重动因使教育乱收费现象越演越烈。

大量的事实证明,教育乱收费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它不仅是一个教育经济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会政治问题。它的危害至少有如下几条:

一是增加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根据新华社南昌3月26日电,江西抚州市一些中小学以借“代收费”的名义违规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一些学校将《中小学生之友》、《红色之旅》等课外读物也纳入了“代收费”项目,这些代收费从5—30元不等,有的超过100元,成了学生家长的沉重负担。直到后来被有关部门查处。近日,《人民日报》披露了新华社记者在江西省源阳县采访一位中学生家长因教育乱收费而带来的苦恼,这位家长的孩子读初三,仅一学期就交费用835元。另外,还有学校摊派乒乓球活动地面工程,叫每个学生交50元,还有一些巧立名目的障眼法,共达1000余元。许多家长叫苦不迭,实在难以承受沉重负担。

二是导致学生辍学现象,有失教育公平 近年,因教育乱收费而上不起学的大中小学生的报道屡见报端。去年,安徽有数名大学生因交不起高昂的费用只好中途辍学外出打工。

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因家长一时拿不出昂贵费用辍学的现象更是为数不少。来自云南省德宏州关工委、州教育关工委的调查统计,全州农村小学辍学率近30%.农村初中辍学率40%近左右,仅有不到30%,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这就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和未来国民素质的提高。

三是助长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蔓延 教育系统的乱收费对社会风气破坏性很大。采访中,一位职能部门领导人告诉笔者:如今学校乱收费已成家常便饭,社会上的其他部门也跟着“赶风”。有的单位领导说,人家学校能乱收费,我们向群众收费不也可以吗?可见教育乱收费对社会产生了很坏的负面影响。因而,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务院纠风办主任李至伦强调:今年把教育乱收费当成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首位工作来抓。

四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由教育乱收费引发的告状、纷争、举报、诉讼等事例,在现实生活中枚不胜举。笔者曾目睹一起由教育乱收费而引发的治安案件。2004年9月初刚开学的一天,安徽省泗县某地小学因乱收费较多,引起了当地学生家长的不满,有几位家长到学校质询老师的时候,引起了双方争执继而发生撕打,结果这位小学生的家长,被老师打得鼻青脸肿。在家长反复上访的情况下,此事才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妥善处理。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五是滋生腐败现象 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也曾一针见血指出,教育乱收费之所以“登峰造极”,一是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二是教育内部的腐败问题。

近年来,因教育乱收费引发的贪污、挪用、违规违纪的腐败案例层出不穷,令人瞠目。广东省吴川市所属17个教办室,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吃、分、贪教育经费达600多万元。有的还私设“小金库”作为教师的福利来源等。其违法违纪手段五花八门,直到被有关部门查处才罢手。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陈文华特别指出:教育乱收费被个人贪污侵吞的情况十分突出,并且造成了教育系统成为腐败的高发区,案件逐年上升,腐败现象不断蔓延,其后果比较严重。

难怪有人说:“哪里有教育乱收费,哪里就有乱吃乱占和侵吞私分的腐败现象。”

教育一向被视为圣洁的事业,而近年来,由于愈演愈烈的教育乱收费的行业不正之风的兴起,使教育在人们心目中大打折扣,甚至嗤之以鼻。老百姓说,把学校当成摇钱树,自古以来就没见过,无非是想装鼓腰包罢了。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和国家公办学校的乱收费,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现在已引起中央高层的特别关注并已采取措施。

党中央、国务院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十分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多次指示要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3月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教育乱收费作为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务必要抓紧抓好解决。然而,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治理教育乱收费呢?

实践证明,治理教育乱收费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靠哪一个部门根本无济于事,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才能奏效,教育、纪检、监察、物价、人大、政法等部门联合起来,一起“炮轰”教育乱收费,使之成为众矢之的。与此同时,教育部门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着力强化“八荣八耻”宣传工作,努力打造出一支作风正派、道德高尚、素质纯洁、群众信赖的教师队伍。

1995年9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9章第74条明确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学生或者其它教育机构收取费用的,由政府责令退还所有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陈鹏强调:如果不明确规定违法者应承担的法德后果,不给违反者以具体、明确的法律制裁,教育法律规定所规定的内容就会变成一纸空文,依法治教的理想就不能实现。

因此,在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的同时,应抓住反面典型,严惩不贷,以儆效尤。令人可喜的是,安徽省人大已颁布了《安徽省禁止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条例》,在全国第一个向教育乱收费行为开刀。

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是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根本之策。根据《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当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7252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降低0.04%,意味着教育投入就会减46.9亿元。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郑重指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增幅下降,这与温总理讲的‘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科教兴国’是不相称的。各级政府重视不重视教育,是不是把教育真正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关键要看投入。”因此,政府部门只有加大教育投入,才能有效的杜绝教育乱收费。

今年5月;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讲话会议上要求,要切实完善各级政府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目标责任制。要从严治教,切实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同样是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根本举措。在具体措施上,除了已实施的“一费制”、“两免一补”、“三限政策”、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等,还要考虑综合治理的监管之策。

同时,还要充分发挥12358价格举报电话的作用,认真受理群众反映教育乱收费的投诉,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并追究其责任。

正如李至伦所言:“抓紧建立用制度防治乱收费,用机制减少乱收费,靠改革解决乱收费的长效机制,努力在解决产生乱收费的源头性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事实表明,广大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想方设法挤入重点学校。这就给学校乱收费以可乘之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使教育均衡发展,增强优质教育面,使受教育者有更大的选择面,以分散重点学校的生源,减少乱收费的可能性。

此外,一些教育专家、社会学者认为:实施“阳光收费”工程,禁止面向学校的搭车收费和各种乱摊派,高校严禁擅立项目向学生收取“点招费”,搞“双轨”收费和降分收费,以及乱办班,乱补课等非法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与招生录取挂钩等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等等,均是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有效方法。

由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已取得了可喜成绩,来自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办公室的消息称,2005年全国共查处教育违规收费达14.75亿元,清退违规收费13.14亿元。

尤其令国人欣慰的是,2004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发表的2005年1号文件提出,到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均能享受到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

2005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的通知》。规定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建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分担机制。这为制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扫除了障碍。

2006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从今年起,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县贫困家庭的1500万中小学生可以全免费上学学了,温总理还宣布:到2007年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

尤其所幸的是,2006年3月中旬,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教育由政府负全责,高中阶段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实行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互补充。规范教育收费,建立严格的教育收费公示制度,这为有效治理教育乱收费提供了法律依据。

令人更加可喜的是,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该法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新《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这为解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提供了法律武器。同时新《义务教育法》还明确作出了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等具体规定,这为清理名目繁多的教育乱收费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目前。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表示:今年我国高校教育的收费不能再提高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不能办成谁有钱就能上大学的局面,这不是共产党国家的教育。

笔者有理由相信:教育乱收费现象一定会得到彻底根治。这一天,已指日可待,为时不远。

教育收费自查自纠自查报告 篇4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市、县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工作,推动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根据《关于2016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教办【2016】21号)文件精神,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从大局出发,从小处着手,对学校的教育收费进行了自查,情况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学校行政班子认真学习了相关文件,充分认识到任何教育乱收费行为,都有损于教育的形象,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有损于党和政府的形象。规范教育收费工作,是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次检查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收费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了责任,切实开展了教育收费自查自纠工作。

组 长:张书清

副组长:刘发奇 王莉 严广军 侯宏东

组 员:张忠霞 姜礼田 吴婷婷 唐家周 周恒强 蒋华新 刘晓燕 赵祥忠 张斌 周元东 各班班主任

二、自查工作程序。

本次自查工作首先由各部门各班级开展认真的自查自纠,将有关情况向分管人员汇报,分管人员在此期间要进行严格督查,然后由学校自查领导小组复查。

我校是一所公办学校,经济来源为国家财政拨款,招生范围符合国家就近入学标准。秋季开学以来向社会公布中小学教辅材料一教一辅征订目录,定价是符合标准的。学校将代收费项目公示在学校校门口。

三、自查情况。

1、学校不存在收取学生学杂费或借读费、择校费的现象,真正做到了“零” 收费。

2、学校不存在以举办提高班、实验班、补习班、培训班和超常班等为由向学生收取费用的情况,也没有教师私自收费补课的现象存在。没有包括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双休日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收费的补课;也没有以民办学校的名义,由本校动员、本校老师上课,举办以本校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文化补习并收费以及将教室出租给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用于举办针对学生收费补课的行为。

3、教材、教辅资料征订坚持“一个渠道、一个目录”的原则,即坚持向县新华书店征订,坚持按上级部门审核通过的目录范围内进行征订。学校规范教辅材料使用和管理,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不准集体或个人私自购买教辅材料。

4、学校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开展教育收费公示,按规定的内容和方式实行公示,收费政策调整后及时更新公示相关内容。

5、不存在将捐资、赞助等费用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6、没有违规举办“校中校”或“校中班”,并收取费用。

7、不存在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的问题。

8、不存在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收费行为。

四、一如既往,继续规范教育收费。

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加强学习和宣传,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认真加以巩固,加强对学校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加强领导,认真检查,严格落实责任制,树立教育新形象,为学生、家长、社会做实事,使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教育收费自查自纠 篇5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关于2013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教办[2013]4号)和上级纠风部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工作,推动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在接到通知后,中心学校高度重视,根据通知精神,组织各单位做好教育收费政策的宣传工作,并从大局出发,从小处着手,开展了一次彻底的教育收费自查自纠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建立组织机构

中心学校领导认真学习了教育局的通知后,充分认识到任何教育乱收费行为,都有损于教育的形象,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有损于党和政府的形象。规范教育收费工作,是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工作的重要任务。这次检查很有必要。因此,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收费自查领导小组。

二、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学校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并经常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现将具体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1、学校不存在收取学生学杂费、借读费、择校费的现象,真正做到零收费。

2、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拨付到位,使用合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人。不存在挤占、截留和挪用情况。

2、学校没有以募捐、摊派、服务等形式增加学生家庭负担的收费问题。

3、学校不存在违规向学生和家长收取转学费情况,学校不收赞助等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费用,无违规办班情况。

4、学校不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辅材料、课外读物等,无强制服务、强制收费现象。

5、学校没有违反规定强制学生订购教辅材料、课外读物、学具、报刊杂志的情况。

6、学校没有多报、虚报和重报学生人数,没有弄虚作假骗取或挪用免费义务教育资金行为,也没有对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本省户籍以及符合省规定免费义务教育条件的外省户籍学生收取书杂费的情况。

7、学校没有违反规定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兴趣班、辅导班、补习班、提高班或变相收费补课等情况。

8、学校没有违规使用教育收费资金的情况。

9、学校没有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收费行为。

三、规范教育收费 办人民满意教育

今后,我校将继续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加强学习和宣传,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认真加以巩固,加强对学校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加强领导,认真检查,严格落实责任制,树立教育新形象,为学生、家长、社会做实事,使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教育收费自查自纠 篇6

教育收费专项检查自检自查报告

根据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根据有关治理教育乱收费检查工作文件精神,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的通知》(黔发改价监《2014》1950号),要求结合收费实际情况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重视情况。首先,学校成立了教育收费领导小组,加强对上级规定的宣传内容和相关要求的落实,认真落实学校一把手负责制度,加强监督制约机制,使收费工作责任到位、工作检查到位。组

长:张宇

副组长:张习义

杨志军 成员:全体教师

二、我校的收费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及亲自领导下,对学生减免费项目政策,并通过各班班主任将减免费政策通报学生及家长,同时对收费公示牌内的相关项目作及时调整,作到政策的及时、公开透明。未发生自立收费项目等现象。

执行学杂费、书本费政策情况现我校执行的是相关文件规定的教育零收费政策,即免交学杂费,书本费。

三、学校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学校在经费管理使用上,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教代会民主理财制度。各项经费都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类款项坚决做到专款专用,绝不移做他用。

1、学校实行了教育收费许可证制度,学校没有收学生任何其他费用。

2、学校严格执行农村义务教育免收住宿费政策,未向借读学生收取任何费用,也未向学生收取各类证卡费,未向学生收过任何押金。学校没有违反国家规定举办也没有参与举办提高班、补习班、特长班、竞赛班、补课班、复读班、亲子班,所以也不存在收费行为。

3、学校不存在“以钱择校、以分择校、以权择校”等问题,不存在以各种名义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捐资费学费等问题。

4、农村义务教育认真执行并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及农村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免除住宿费政策。

5、学校不存在以家长委员会名义组织各种形式的有偿补课,没有联合、委托或参与社会培训机构对学生开展有偿补课。

6、学校根据上级要求没有强行收费统一购买校服的行为。

7、学生校平险在大力宣传的基础上,采取学生家长自愿投保,学校不强制学生参加保险。保险费由保险部门派人收取。

防止教育乱收费的对策研究 篇7

1 学校乱收费产生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 在治理教育乱收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当前, 仍然有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校对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 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学校收费管理的政策, 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究其原因,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地方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这是造成教育乱收费问题的主要症结。

地方政府说道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都说很重视, 但一说到专门从财政收入中拨出经费支持教育事业就难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 从而默许学校以收费代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这是造成教育乱收费的重要症结。这种乱收费不是学校在乱收费, 而是地方政府在逼着学校乱收费。教育收费应是政府投入的补充, 但不能代替政府对教育的正常投入。因为各级政府对教育投资的严重不足, 学校自身经费困难。经费不足, 但教育得办, 就要允许学校多渠道筹资, 而让学校多渠道筹资, 却没有完善、规范得筹资机制, 乱收费就不可避免。这种乱收费, 很大程度是政府教育责任的“缺位”造成的。据计算, 按照国家对教育投入的要求, 近四年地方政府拖欠的教育经费超过四千亿, 为了填补这个“教育窟窿”, 有的地方默许了学校乱收费。

1.2 部分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通过学

校向学生搭车收费, 或挤占、平调、截留、挪用学校的收费收入。地方政府的这种情况, 自身创收经费能力较差, 于是便打起了对地方学校领导的权利主意, 通过各种手段, 学校便当了乱收费的靶子。想想, 如果没有地方政府作后台, 再有名的学校也不敢乱收费。这种乱收费的背后, 有着种种利益纠葛, 这又势必影响对这个领域的监管与执法。

1.3 教育发展不平衡, 优质教育资源短缺,

供需矛盾大, 难以满足广大群众接受较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致使一些地方和学校借机高收费、乱收费。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供需失衡”, 其结果是学校愿打, 家长愿挨。虽然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有其客观历史原因, 但不能否认, 越来越多的人为因素, 加剧了“公平”杠杆的倾斜, 这也和政府的作为不当有关。本来,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已导致了学校间的差异, 而政府理当通过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逐步缩小这种差距, 但现实是有限的资源依然向重点学校倾斜, 致使各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失衡的资源, 更为乱收费提供了素材, 什么择校费、择班费……不一而足。据闻, 在广州, 就有因为要求进某些区一级学校需交纳几万元赞助费的说法。

1.4 地方和学校的领导法律、政策观念淡薄, 有法不依, 有令不止。

据审计部门统计, 不少学校擅自突破国家的收费规定, 变着花样乱收费, 处心积虑乱花钱, 真可谓是“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把借读费、电影费、校服费等等摇身一变成了代收费。按照规定, 代收费是指学校对某些收费项目实行代收代管、多退少补、其中包括课本费、作业本费、电教及电教材料费等, 收取的费用必须用于学生。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一些地方不仅代收费的项目繁多, 超出了代收费的范围, 把诸如防疫费、体育俱乐部费、课外读物费等纳入代收费范围, 而且代收费严重超标, 有些地方代收费竟然占学校乱收费的八成。名目繁多的强制性代收费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压力, 许多学生不需要的东西, 在代收费名义下, 堂而皇之地由学生家长埋单。本来不是学校应该收取的费用, 却强行收费。代收费是教育乱收费的新变种, 是变相和搭车式的教育乱收费。代收费在一定程度上演化成了更隐蔽的新的教育乱收费。据江苏省审计厅2005年的统计, 各市物价部门自行审批收费项目达8项, 收费302.63万元;学校自立收费项目19项, 收费572.25万元;超范围、超标准收费和已取消项目未及时停止收费合计55.68万元。另外, 收取捐资助学款问题依然严重, 据对6个市的9所学校审计情况统计, 2004年共收取2243.61万元。

2 防止教育乱收费的初浅认识

近年来, 国家对政治教育乱收费现象从未停止过, ———二00五年“一费制”的推出曾被人们寄予很高的期望, 但屡禁不止、愈演愈烈也是事实。下面就如何进一步做好防止教育乱收费的做法谈谈本人的初浅见解。

2.1 政府以实际行动解开教育乱收费的重

要症结, 从保证对教育的投入, 到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虽然国家教育部出台了有关的规范教育收费的政策, 教育部也一再强调将严厉查处乱收费问题, 一经发现乱收费现象, 学校领导人立即停职检查。我想解开这一症结, 解铃还需系铃人。大家要明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政府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使要确保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同时, 随着经济的发展, 更要不断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解教育乱收费的问题, 从源头上杜绝教育乱收费现象再发生。

2.2 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教育经过

不断改革和发展, 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政策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但是对于教育收费的规章还需进一步健全。这也是进一步落实十六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 政府根据学校的需要拨给经费, 但是对经费的进一步运用就过问得比较少, 对经费产生的效能就过问得更少了。最后得结果就是, 关系好的学校, 可以从国家取得更多的经费, 或是甚至发生了乱收费现象, 责任也不追究。所以, 建议国家对教育收费加大审计力度, 加大对教育部门进行严格大的业绩考核。

2.3 提高教育收费透明度, 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收费体系。

教育是公益性事业,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 是惠及全民的事业, 教育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所以, 教育收费需要一个透明的标准体系。各级政府和各类学校要建立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按照国家要求, 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教育收费公示制度, 各级价格、财政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向社会公示各级各类学校收费政策与规定以及调整情况。目前, 全国90%中小学、95%的高等学校都实行了教育收费公示和校务公开制度, 教育收费听证制度也在各省份普遍开始推行。但实践中, 一些地方和学校也确实存在教育收费公示内容不完整、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2.4 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力度, 使一些地方和学校乱收费行为有令即止。

对于查处乱收费的问题为何会屡禁不止呢, 多是因为查处初衷期待屡屡犯规者“自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还在“他律”。也就是说, 在督促其“提高认识”的同时, 还必须对那些违规甚至犯法者予以严厉的惩处。我们注意到, 乱收费仅被定性为“不正之风”, 这样, 对于乱收费责任人的处罚就很可能仅限于政纪处分, 而所谓追究“一把手”的责任, 也未明确责任性质和范围———这就难免出现“执行中有不同理解”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情况———我们应该明确, 乱收费或某些乱收费是否违法———这是一个大问题, 恐怕也是遏制高效乱收费的治本之策。

当然, 要实现真正、全面的教育公平, 不可能一蹴而就, 有许多现实难题需要克服。但无论如何, 解决教育公平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中道理不难明白, 让政府把该拿的钱拿足, 不也是一个过高的要求, 把现有的教育资金用足用好更是起码应该做到的。

摘要:通过对目前议论得比较多的“教育乱收费”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对解决教育乱收费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高等教育收费标准探讨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 供求关系 学费标准 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7.5

Abstract: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akes the tuition fees of university become the concern of every famil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uition on the income of the double logarithm regression model, using econometric analysis software EViews5 ordinary least squares method estimation equation to estimate the tuition standard model.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government's financi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establish a model similar to the population prediction , using the method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o get the tuition standard model. Finally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Barzel model.,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supply and demand, the same year can be considered to achieve the actual standard of college tuition fees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ship; Tuition standard; Regression model

一.模型假设

(一).假设培养费用和其他教育经费的年增长率一定。

(二).假设政府拨款相对于时间是连续函数。

二.模型建立

(一). 根据家庭收入估算收费标准

符号定义:y-生均学杂费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首先根据家庭收入多少来确定收费标准。假设:高等学校的生均学杂费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成正相关。利用表1中的数据,对高等学校学费水平作实证分析。

为了检验上述假设,建立了以下计量模型,选择生均学杂费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生均学杂费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双对数函数作为回归函数的形式。即:

lny= + ln + (1)

lny= + ln + (2)

其中, 、 、 、 为参数, 、 为随机扰动项。不考虑学费确定的滞后性,即学费的确定不是根据前一年度或前若干年度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而是基于对当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预测,故以同一年度的数据代入假设模型。

根据上面构造的模型和已经收集的数据(見表1)运用经济计量分析软件EViews5中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方程,得到如下结果(见附录):学费水平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正相关。估计方程为(标准误差在估计方程下方的括号中):

lny=2.889+0.699ln (3)

(6.031) (1.19)

为0.699(t统计值为1.19),说明y(学费水平)对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高度相关,其估计弹性是0.699,即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增长1%,生均学杂费就增长0.699%。 为2.889(t统计值为6.031),它表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零时,生均学杂费将是一个很小的固定值。可以这样理解,在2000-2011年间我国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可能为零,这有助于解释零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值的预测的不明智性(估计方程(4)中的 于此类似)。经表格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估计方程(标准误差在估计方程下方的括号中)为:

lny=2.495+0.655ln (4)

(7.79) (1.91)

其回归分析和预测类似于学费水平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分析、预测,不再赘述。

以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y(学费水平)对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估计弹性 =0.699,y(学费水平)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估计弹性 =0.655,它们说明相对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即再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教育成本中学生分担的那一部分的增长速度将近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的0.699倍,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的0.655倍多。

(二).根据政府拨款估算收费标准

符号定义:N(t)---在t年政府拨款总费用

r ---政府拨款增长率

M(t)--- 在t年国家所需要的总培养费用

---培养费用增长率

P(t)---在t年其他教育投入经费

Q---接受高等教育人数

W---人均学费

根据国家对各高校的财政性拨款来算出与之相应的收费标准。根据表2中的数据:2000-201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培养费用及学杂费对高等学校学费做实证分析。

根据模型假设,在t到(t+△t)时间内政府拨款的增长量为

N(t+△t)-N(t)=rN(t)*△t

两端除以△t,得

[N(t+△t)-N(t)]/△t=rN(t)

即单位时间政府拨款的增长量与当时的拨款数成正比。令△t→0,就可以得到微分方程,即 dN/dt=rN

国家栽培大学生的生均培养费用包括财政生均拨款,其他教育费用,学费和杂费。故:

W=[M(t)-N(t)-P(t)]/Q

(三).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考虑同年实际可以达到的普通高校学费标准。

图中, 为依据家庭收入所得学费; 为依据国家财政投入所得学费;D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曲线; 为 条件下高等教育的需求量; 为 条件下高等教育的需求量;S为实际高等教育的曲线。

设从学费 中按一定比例划出专款 用于资助低收入家庭学生,高等教育的供给量 ( - )是 - 的单增函数。高等教育需求量 ( , )有两部分组成:有能力交学费的 ( )人数,显然为 的减函数;另一部分是必须申请补助的 ( )人数,则

( , )= ( )+ ( ) (5)

若以 、 分别表示提高福利水平的学费和资助份额;若要使长期社会收益和短期社会收益同时提高,即 、 同时上升, / 也上升,则表示为三个更详尽的条件:

1. ( )+ ( )> ( )+ ( );

2. ( - )> ( - );

3. ( - )/ ( , )> ( - )/ ( , ).

单若 上升时 ( )增加的人数大于 ( )减少的人数,则 就可以在 上升的情况下仍保持上升,记 ( )为 ( )对 的导数; ( )为 ( )对 的导数;当学费对提高需求量偏低时

将模型(一)中所得结果运用到上述函数中,结合上述理论,可以确定收费标准 和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的费用 。

三.结论及建议

教育支出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学生家庭来说都是一项沉重的负担,而高等教育的支出尤为突出。高校教育成本分担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通过对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探讨,建立了各種模型,将所收集的数据代入,得出了适用于近几年的一个学费公式标准。经过分析,提出以下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行政费用,提高行政效率,从而降低学生培养成本。鉴于我国农村人口占据人口总数的大部分,因此提议国家及社会各个部门提供更多的奖助学金,以保证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同时学生人数不仅受到了学费和财政资助变化的影响,而且不同家庭情况、不同学校机构的学生对这些费用变化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这也是本文需要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梁栋,数学建模,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M],2003.9

[2]周义仓,郝孝良,数学建模实验[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8

[3]苏良军,孙便霞,数理统计与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

上一篇:手术室巡回护士职责下一篇:领导班子理论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