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员笔记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保育员笔记(精选8篇)

幼儿园保育员笔记 篇1

(2017-3)

(一)水痘

1.流行特点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水痘的传染性很强,以6个月~3岁的小儿发病率最高。多发生于冬春季。病毒存在于病人鼻咽分泌物及水痘疱疹的浆液中。从病人发病日起到皮疹全部干燥结痂,都有传染性。病初,主要经飞沫传染。皮肤疱疹破溃后,可经衣物、用具等传染。

2.症状 病初1~2天有低热,以后出皮疹。皮疹先见于头皮、面部,渐延及躯干、四肢。最初皮疹是红色小点,一天左右变为水疱,3~4天后水疱干缩,结成痂皮。干痂脱落后,皮肤不留疤痕。在得病的一周之内,由于新的皮疹陆续出现,而陈旧的皮疹已经结痂,在病人皮肤上可同时见到红色小点、水疱、结痂三种类型的皮疹。出皮疹期间皮肤瘙痒。

3.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内衣、床单要勤换洗。因皮肤瘙痒,小儿常抓破皮肤可造成化脓性皮肤病。可用炉干石擦剂擦在皮肤上止痒。给小儿勤剪指甲,以免搔伤皮肤。

4.预防 早发现、早隔离病人。病人隔离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没有新皮疹出现,方可回班。接触者检疫。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3小时。

(二)麻疹

1.流行特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口鼻及眼的分泌物中,主要经飞沫传染。病毒离开人体后,生存力不强,在流通的空气中或日光下经半小时即被杀死。由于母体抗体的免疫作用,3~4个月以下的乳儿不得麻疹。随着母体的抗体逐渐消失,6~8个月的小儿就很容易被传染上麻诊。自应用麻疹疫苗以来,麻疹的发病有向较大年龄推移的现象。麻疹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见。2.症状

(1)病初3~4天可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大多数病人在发热后2~3天,在口腔两侧的颊黏膜上,有灰白色的小点,针头大小,外周有红晕。这种麻疹黏膜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重要依据。

(2)于发热后3~4天开始出皮疹。皮疹先见于耳后、颈部,渐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手心、脚心出疹。皮疹与皮疹之间可见到正常的皮肤。出疹期间全身症状加重,高热、咳嗽,常有呕吐、腹泻。

(3)出疹一般持续3~4天,疹子顺利出齐后开始消退,体温渐恢复正常。皮疹消退后留下褐色的斑点,经2~3周斑点完全消失。3.护理

(1)病人住室应保持空气新鲜,但不宜让风直吹着病儿。室温应较恒定,避免忽冷忽热,空气应较湿润。

(2)常洗脸。用温开水洗净眼分泌物,不要让眼屎封住眼睛。不必擦拭口腔,多喝开水就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

(3)饮食宜富于营养而好消化。发热时,可吃流质饮食。热退,饮食仍须清淡,但不必吃素。因为麻疹病程长,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较多,完全吃素,就会缺乏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不仅疾病不易痊愈,还可能得维生素A缺乏症。在出疹期间喝芦根水,可帮助表疹(使疹子出透)。

(4)注意发现并发症。如果病人高热不退、咳嗽加重、气喘发憋,常是并发肺炎的表现。若病人声音嘶哑、喝水吃奶发呛、吸气时明显费力,是并发喉炎的表现。有并发症时,常常疹子出不透,疹色淡白或发紫。有并发症应及时治疗。4.预防

(1)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菌。

(2)2岁以下或有慢性病的小儿,接触麻疹病人后,可进行人工被动免疫。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有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等。人工被动免疫的免疫力可立即出现,但持续时间只2—3周。在小儿接触麻疹后5天内注射足量的人工被动免疫制品可制止发病;在接触5~9天内注射,可减轻症状。(3)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3小时。(4)接触者检疫。

(三)风疹

(2017-4)1.流行特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小。2.症状

(1)潜伏期约10~21天。

(2)病初可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体温多在39℃以下。

(3)发热当日或次日就出现皮疹。皮疹很快布满全身,但手心、脚心一般没有皮疹。(4)病人耳后及枕部的淋巴结肿大。

3.护理 发热时卧床休息,多喝开水。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孕妇勿护理风疹病人,以免感染风疹,致胎儿畸形。

(四)幼儿急疹

1.流行特点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不强,多发生在6个月~1岁半的小儿。2.症状

(1)潜伏期约4~8天。

(2)起病突然,体温可达39℃~41℃,食欲差,但精神尚好。

(3)高热3~5天后体温骤然下降。在体温下降时出现皮疹,1~2日皮疹完全退净。3.护理 高热期间多喝水,适当服退热药降温,以免因高热而惊厥。

(五)流行性腮腺炎

1.流行特点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人腮腺肿大期间,唾液中有病毒,可经飞沫传染。2.症状

(1)起病急,可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2)1~2天后腮腺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楚,有轻度压痛。张口或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胀痛,尤以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加剧。

(3)一般先一侧腮腺肿大,1~2日后另侧也肿大,经4~5天消肿。3.护理

(1)食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饮食以流质、软食为宜,避免吃酸、辣的食物。(3)本病可采用中草药治疗,如板兰根冲剂等。4.预防

(1)病人隔离至腮腺完全消肿为止。(2)接触者可服板兰根冲剂预防。

(六)百日咳

1.流行特点 百日咳为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杆菌离开人体后生存力不强。病人自潜伏期末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主要经飞沫传染。近十几年来,百日咳的发病率下降,但3个月以内乳儿发生百日咳所占的比例显著增高(新生儿也可受感染)。2.症状

(1)病初类似感冒,数日后咳嗽加重,尤其夜间咳重。经1~2周发展为阵咳期。

(2)阵咳期 表现为一阵一阵的咳嗽。咳声短促,连咳十数声而无吸气间隙,脸憋红,鼻涕、眼泪流出,最后有一深长的吸气,并发出“鸡鸣”样吼声,常将食物吐出。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患百日咳,因咳嗽无力,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很容易被痰液堵塞,因此得百日咳以后病情常不表现出典型的一阵阵咳嗽,只是一阵阵憋气、面色青紫。

(3)恢复期 经2~6周的阵咳期以后,进入恢复期。恢复期约2~3周。3.护理

(1)病人住室应空气新鲜。不要在室内吸烟、炒菜,以免引起咳嗽。给病儿穿暖和,到户外轻微活动,可以减少阵咳的发作。

(2)因病人常有呕吐,呕吐后要补给少量食物。饮食宜少量多餐,选择有营养较黏稠的食物。4.预防

(1)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2)早发现、早隔离病人。

(3)接触者检疫,在检疫期间出现咳嗽症状即应隔离观察。

(七)猩红热

(2017-5)1.流行特点 猩红热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菌在人体外生活力较强。

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经飞沫传染。少数可由被细菌污染的食物、玩具、书等传播。近几年,轻型不典型的病人增多。2.症状

(1)起病急,可有发热、咽痛、呕吐等症状。

(2)出疹期 于发病后1~2天出皮疹。皮疹从耳后、颈部、皮疹细密,压迫可退色。皮疹之间的皮肤,为一片猩红色,用手按压红色可暂退。在肘弯、腋窝、大腿根等皮肤有皱褶处,皮疹十分密集,呈现一条条红线。皮肤瘙痒。两颊发红,但口唇周围明显苍白。

于病后2~3天,舌乳头肿大突出,很像杨梅,故叫“杨梅舌”。3.护理

(1)需用抗菌素彻底治疗,以免咽部长期带菌。抗菌素的用法应遵医嘱。(2)病人需卧床休息。常用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在病后2~3周时要检查尿。因少数病人可并发急性肾炎。4.预防

(1)早隔离病人。

(2)接触者检疫。在检疫期间发现有咽炎、扁桃体炎,尽早用抗菌素治疗。

(3)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可用食醋熏蒸消毒。取食醋50毫升,加等量水,倒入容器中。关好门窗,煮沸食醋,待完全蒸发后半小时开窗通风换气。

(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流行特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菌存在于病人的鼻咽部,主要经飞沫传染。冬春季,室内通风不良,人体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容易造成流脑的流行。2.症状

(1)病初类似感冒,发热、寒战,但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不明显。(2)剧烈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

(3)频繁呕吐,呈喷射状,即没感到恶心就喷吐出来。

(4)病人烦躁或神智恍惚,嗜睡。乳儿常有尖叫、惊跳。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抽风、昏迷。(5)发病后几小时,皮肤上可出现出血性皮疹。用手指压迫后红色不退,是出血性皮疹的特点。

(6)颈部有抵抗感。让病人仰卧,检查者托住病人的头,向胸前屈曲。检查者可感到病人的颈部发硬,很难使病人的下巴贴到前胸。

总之,流脑的早期症状类似感冒,但病情可以在短时间内恶化,抢救流脑需分秒必争。若于冬春季,发现“感冒”的病人,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很差、皮肤有出血点等要迅速送医院诊治。3.预防

(1)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苗。

(2)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冬春季,尽量不组织儿童去人多的公共场所。(3)接触者检疫,可服磺胺嘧啶预防,药量遵医嘱,服药期间多喝开水。

(九)传染性肝炎

(2017-6)1.流行特点 传染性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肝炎病毒最常见的为甲、乙型。

(1)甲型肝炎病毒 引起甲型传染性肝炎。该病毒耐热,一般的消毒剂,如高锰酸钾不能杀灭甲型肝炎病毒。病毒存在于病人的粪便中,粪便污染了食物、饮水,经口造成传染。

人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以后,约经1个月的潜伏期后发病,多为黄疸型肝炎。

(2)乙型肝炎病毒 引起乙型传染性肝炎,该病毒耐热。病毒存在于病人的血液、粪便、唾液、鼻涕、乳汁等中。含有病毒的极微量血液就能造成传染。可通过输血、注射血制品、共用注射器等途径传播。由于病人的唾液和鼻咽分泌物中也有病毒,所以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共用牙刷、食具,也是传染的途径。在乙型传染性肝炎病人及带病毒者的血液中,“肝炎抗原”(或称澳抗)阳性,可借此与甲型传染性肝炎区别。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约经2~6个月的潜伏期后发病,多为无黄疸型肝炎。

2.症状 无论甲型、乙型传染性肝炎,在症状上都可分为黄疸型与无黄疸型两种。(1)黄疸型肝炎

①病初类似感冒,相继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尤其不喜欢吃油腻的食物。

②精神不好,乏力。平时活泼好动的小儿,病后愿意坐着或要求上床。平时不爱哭的小儿,表现出烦躁、好发脾气。③经l周左右,巩膜、皮肤出现黄疸,尿色加深。肝功能不正常。

④出现黄疸2~6周以后,黄疸消退,食欲、精神好转,肝功目逐渐恢复正常。

(2)无黄疸型肝炎 与黄疸型比较,病情轻。一般有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在病程中始终不出现黄疸。3.护理

(1)患急性肝炎应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可轻微活动,但以不感觉疲劳为度。(2)饮食宜少吃脂肪,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糖的量,多吃水果、蔬菜。4.预防

(1)防止病从口人,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饭前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水杯、牙刷不能混用。(2)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食具、水杯煮沸消毒。

(3)预防接种用的针头、针管用后煮沸消毒。每注射一个人换一套针头、针管。(4)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5)早发现、早隔离病人。病人隔离后,所在的班要做彻底消毒。家具、玩具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擦拭。被褥、衣服可在日光下曝晒4~6小时。食具、毛巾等煮沸消毒。便盆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小时。

(十)细菌性痢疾

1.流行特点 细菌性痢疾是由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病菌存在于病人的粪便中,经口传染。2.症状

(1)发病急,高热、腹痛、腹泻。一日可腹泻几十次,有明显的里急后重(有总排不净大便的感觉)。大便内有黏液及脓血。

(2)少数病人高热,很快抽风、昏迷,为中毒型痢疾。3.护理

(1)发热时应卧床休息,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忌食多渣、油腻或有刺激性的食物。病情好转后逐步恢复普通饮食并加强营养。

(2)应遵医嘱服药。急性菌痢的疗程一般为7~10天,若未按医嘱服药,治疗不彻底,易转成慢性菌痢。4.预防

(1)早期发现、隔离及治疗病人及带菌者。(2)加强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

(3)夏秋季可就地取材,采用集体服药预防的方法,如马齿苋煎剂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十一)流行性乙型脑炎

(2017-7)1.流行特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通过蚊虫传播,多发生于儿童,流行于夏秋季。生仔猪经过一个夏季,几乎100%被感染,猪为本病的重要传染源,蚊虫吸猪血则带上乙脑病毒,再叮咬健康人时,就把乙脑病毒注入人体。2.症状

(1)起病急。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2)2~3天后,体温可达40℃以上,抽风、昏迷。

(3)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使乙脑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少数病人仍可留下后遗症,如不能说话、肢体瘫痪、智力减退等。3.预防

(1)应在流行期前1~2月接种乙脑疫苗。

(2)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虫孳生地。在流行季节应充分利用蚊帐、避蚊油、蚊香以及各种烟熏剂(除虫菊、青蒿、苦艾、辣蓼等)防蚊、驱蚊。

(十二)甲型流感

1.流行特点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早期被称为猪流感。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最明显症状是,体温突然超过39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

2.症状

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潜伏期时长1~7天。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发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8℃,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3.预防

(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3)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4)做饭时生熟要分开,猪肉烹饪至71℃以上,以完全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5)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6)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无纸巾不宜用手,而是用肘部遮住口鼻。

(7)常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服药对症治疗,并尽快就医,不要上班或上学,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8)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人。

(9)由于此次流行的病毒是A/H1N1型流感病毒,目前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人用疫苗已开始生产,人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不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

(10)普通家庭还可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

二、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

(2017-9)

1、摔伤、抓伤、跌倒、蹭破皮肤,只破皮的清理干净即可,(或用冷毛巾敷,并抹上蛋清、消炎药)若较深处、有出血,应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洗干净,并用酒精消毒,更甚者送医院治疗。

2、剪刀、小刀划破,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进行止血,用酒精消毒包扎。若玻璃扎伤的应道医院清理出碎玻璃片,再进行消毒包扎。

3、挤伤,(门、抽屉、椅子)无破损的应立即冷敷,若痛苦难忍时,应将手上的手高举过心脏。若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

4、头部摔伤,若出血,应立即按压出血处并及时到医院就医,若不出血但伴有恶心、呕吐也要立即就医。

5、蜂刺伤,用橡皮膏将小刺粘出来,然后用碱水涂抹伤处。(蜂毒液时弱酸性,可以用碱中和)

6、豆、花生、纽扣、瓜子等进入呼吸道,先是咳嗽,继则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应立即拍打后背,借助震动使异物滑入左右一侧支气管内,小点的幼儿可倒立、头朝下。拍胸部的同时用手自下腹向上腹推压,若无效,立即送往医院就医。

7、骨折:分为开发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闭合性为表面无损伤。开发性骨折要用纱布按压止血,并进行固定、垫高。

8、脱臼:关节有变形、局部疼痛、不能动,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9、手扎刺:将镊子、针烧一烧、皮肤洗干净,拔出或挑出刺,涂上酒精。若刺很深很脏,须打破伤风针。

幼儿园保育员笔记 篇2

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此阶段的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发以来, 我国幼儿教育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而目前制约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是幼教机构合格师资不足。本研究所关注的是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幼儿园保育员队伍。

尽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简称《纲要》) 和《幼儿园工作规程》 (简称《规程》) 都强调, 幼儿园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幼儿教育必须保教并重。但以保育工作为主的幼儿园保育员却一直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都很低。现在许多幼儿园合格的保育员匮乏, 保育员队伍职业素养较低, 严重影响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 制约了当前幼儿教育高速度、高标准的发展。因此, 关注幼儿园保育员的职业素养现状与生存状况﹑研究保育员培养模式,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保育员的专业成长, 整体提升保育员的职业素养, 是当前提高幼儿园教育保教质量﹑坚持保教并重的必要前提。

本研究中的保育员是指在幼儿园中负责照管幼儿生活、辅助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工作人员, 不包括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从事管理工作的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

本研究中的幼儿园保育员职业素养是指保育员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与技能、职业意识与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品质。

二、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分类随机取样方式, 我们从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长沙、岳阳、常德、衡阳、郴州、永州、张家界、湘西州等8个地市分别抽取2~3个样本县 (区) 、乡, 共73所幼儿园的保育员作为调查对象, 分别选取省级示范园5所, 市级示范园20所, 一级园32所, 二级园15所, 简易园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7所, 民办幼儿园46所;市级以上城市幼儿园45所, 县镇幼儿园21所, 乡村幼儿园7所;力求使样本选择均衡, 具有代表性。

本次调查从2015年10月开始, 终于2016年6月, 历时8个月 (见表1) 。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辅之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课题组成员首先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 之后在参阅已有调查问卷的基础上, 编制了相关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680份, 回收问卷643份, 其中有效问卷633份, 有效率为93.1%。

对一些不能在调查问卷上反映出来的问题或调查问卷上已经作答但难以深入了解的问题, 我们采用了访谈法 (面谈或电话访谈) 。对象有来自于不同规格、不同性质的幼儿园保育员、幼儿教师、园领导、幼儿家长和样本县 (区) 的幼教专干等。

调查收集的某些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Release 11.5Standard Version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三、调查结果

(一) 保育员的职业道德整体水平不高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综合, 它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 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规程》第三十九条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职工应当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具有良好品德, 热爱教育事业, 尊重和爱护幼儿, 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文化和专业素养, 为人师表, 忠于职责, 身心健康。”

本研究涉及保育员职业道德的具体指标共有6个题项, 通过SPSS分析可知, 保育员在职业道德上平均得分是24.88 (总分为30分) 。总体看来, 被调查保育员的职业道德整体水平不高。

表2显示, 保育员得分最高的是在对幼儿的尊重和爱上, 依次是为人师表、遵纪守法和公正性;在对职业的喜爱、合作意识、对本幼儿园发展的关心上, 保育员得分都较低。

调查显示, 公立幼儿园保育员在职业道德题项上的得分高于私立幼儿园保育员。

(二) 保育员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专业化程度很低

1. 大多数保育员学历达标, 但专业不对口

《规程》第四十二条规定, 幼儿园保育员“应当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表1显示, 被调查的633名幼儿园保育员有本科学历的为1.1%, 有专科学历的为14.5%, 有高中/中专学历的为69.1%, 有初中学历的为15.3%, 也就是说有84.7%的幼儿园保育员学历基本达标。但表1也显示出, 这个群体存在严重的学科专业不对口情况。在被调查者中,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只有69人, 为调查对象的10.9%;医学护理专业毕业的23人, 占比3.6%;而大部分保育员 (541人占比85.5%) 学科背景都与保育员职业无关。

2. 大多数保育员缺乏系统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专业化程度很低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与劳动社会保障部推出的《国家技能标准保育员》 (2009年修订) 中对各级别保育员均需掌握的“相关知识”的要求, 我们将保育员系统的职业知识具体指标定为:幼儿生理学知识、幼儿卫生保健知识、幼儿心理学知识、幼儿教育学知识、幼儿常见疾病及传染病基础知识、幼儿安全知识、幼儿营养常识、相关环境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

我们对保育员学过的专业知识种类及人数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下表:

如表3所示, 保育员学习较多的是幼儿安全知识、幼儿常见疾病及传染病基础知识等, 而对幼儿心理学知识、幼儿教育学知识学习较少。表3显示, 大多数保育员没有系统学习过职业知识。这表明, 幼儿园保育员缺乏系统的幼儿保教专业知识。

根据《国家技能标准保育员》 (2009年修订) 中对各级别保育员均需掌握的“技能要求”的内容, 我们将保育员的职业技能具体指标定为:卫生管理 (清洁、消毒) 技能、生活管理 (健康观察、组织进餐、组织盥洗如厕、组织睡眠) 技能、配合教育活动 (活动准备、活动过程配合、参与家长工作) 技能等。

我们对保育员掌握的职业技能种类及人数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下表:

如表4所示, 保育员掌握得最好的是卫生管理技能, 最欠缺的是配合教育活动技能及生活管理技能中的健康观察技能。表3、表4的结果显示, 幼儿园始终把幼儿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作为工作的重心;而很多幼儿园存在保教分离的现象。

问卷调查表显示, 省、市级示范园保育员在掌握职业知识和技能题项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幼儿园保育员。

(三) 保育员职业意识不强, 心理素质整体水平较低

1. 保育员对保育工作内涵和本质认识不够, 职业意识不强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本研究中保育员的职业意识是指保育员在对保育工作内涵和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幼儿发展与教育的观点以及对保育工作的看法, 是保育员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依据。具体划分为保育观、教育观、健康观、儿童观4个方面的题项。

如表5所示, 被调查者的职业意识整体得分不高, 部分保育员还持有传统的保育观、教育观、健康观、儿童观, 只保不教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2. 保育员心理素质整体水平较低

心理素质是指心理各要素及其发展水平, 是人类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机能。职业特点决定了保育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应急能力、创造能力、积极稳定的情绪、一定的坚持性、自信心、乐观向上的性格倾向和比较恰当的自我评价等心理素质。

本次研究涉到保育员心理素质的题项共有9个, 调查结果如下表。

如表6所示, 通过SPSS分析可知, 保育员心理素质总体得分在4等级以下, 保育员心理素质整体水平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 在本次调查中, 对保育员的职业素养三个维度的数据显示, 公办幼儿园都比民办幼儿园要好。

四、幼儿园保育员职业素养现状成因分析

(一) 保育员生存状况欠佳, 社会地位较低

本研究关于保育员的生存状况, 主要涉及其月收入、保险、编制、合同等方面。

1. 经济待遇明显偏低, 工作付出与工资回报不平衡

表7显示, 保育员月收入在800~1000元之间的占29.8%;在1000~1500元之间的占56.6%;在1600~2000元之间的占9.8%;在2100~3000元之间的占3.5%;在3000元以上的仅占0.3%。五险一金全部购买的仅为4.0%;部分购买的为46.9%;没有购买为49.1%。保育员对自己目前的经济待遇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只占3.2%和5.5%, 满意度很低。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人分别占34.3%和26.4%。很多保育员认为自己的工作付出与收入回报不成正比, 心理不平衡。

从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中获知, 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五险一金全部购买的保育员大多数是教龄较长, 有中高级职称, 有正式编制, 在市级以上公立幼儿园工作的。

有关资料显示, 湖南省2015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17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38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93元;长株潭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55元;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01元。

从表7的数据可以看出, 近90%保育员的经济收入低于全省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2. 大多数无编制, 无职称

据了解, 目前, 许多公办园幼儿教师的编制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作为保育员, 编制问题自然更是无人问津。

从调查问卷和访谈中获知, 有中高级职称的保育员大多数是有正式编制的﹑从幼儿教师或小学教师转岗过来的。

如图1、图2所示, 大多数保育员无编制, 无职称。因此, 大多数保育员无安全感, 无归属感。

3. 社会地位较低, 职业自豪感不强

表8显示, 保育员觉得自己职业的社会地位很高与比较高的分别只占2.8%和5.8%, 觉得一般的为36.5%, 觉得社会地位较低与很低的分别占43.4%和11.5%。所以, 保育员的职业自豪感不强, 当需要介绍自己的职业时, 只有8.7%的保育员会大方主动地表明职业身份, 13%的保育员觉得有点难为情, 57%的保育员会以“教师”等职业含糊回避, 21.3%的保育员选择搪塞过关。

在社会各界普遍看好学前教育前景的背景下, 只有28.1%的保育员对自己职业发展前途有信心, 50.1%的保育员认为职业发展前景难以预测, 21.8%的保育员认为自己的职业是没有前途的。

(二) 对保育员的入职要求过低

1. 对保育员的身心素质要求过低

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 大多数幼儿园保育员上岗前只要在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健康检查的项目为胸部X光透视、肝功能检查、测量身高、体重检查, 合格者就可以担当幼儿园保育员。

卫生部、国家教委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中对幼儿园保育员的健康要求为“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精神病的人员不得从事幼儿保教工作”。根据对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关于保育员入职要求的规定和访谈资料的分析, 表明大多数幼儿园保育员上岗前的身体检查项目不够全面, 忽视了保育员的心理素质、亚健康状态对保育工作的影响。不能确保保育员有充分的身心条件从事幼儿园保育工作。

2. 对保育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过低

表1显示, 被调查的保育员中有84.7%学历基本达标但存在严重的学科专业不对口情况。如图3所示, 在被调查者中,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只占10.9%;医学护理专业毕业的为3.6%;而大部分保育员 (占比85.5%) 学科背景都与保育员职业无关。

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 大多数保育员上岗前是家庭主妇、保姆、工厂下岗人员, 退休聘用人员, 不再从事养殖、南杂等的个体户, 外来务工无专业的农民等。

(三) 缺乏科学系统的保育员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保育员培训学校和机构对保育员进行科学系统的、全方位的培训。在职的保育员上岗前绝大部分只是在市、区劳动人事局举办的保育员培训班中或民办的培训机构进行为期一个月、一周甚至一天的培训。培训内容为简单的幼儿园清洁卫生、消毒、幼儿安全常识等。有些只要交钱参加培训就可以结业, 甚至发给保育员资格证。有部分私立幼儿园的保育员是先上岗, 由老的保育员带, 完全没有进行过正规的保育培训。可见, 保育员上岗前的培训很少, 而且大多流于形式。

保育员上岗后的在职培训也非常少。访谈中保育员普遍反映, 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常有外出学习交流和观摩的机会, 唯独她们很少甚至从来没有。管理较正规、条件较好的幼儿园会定期由负责保育工作的园领导或保健医生给保育员培训。近几年, 由于“国培计划”的实施, 保育员在职培训的机会增加了, 但对整个保育员队伍而言仍只是杯水车薪。

五、保育员培养模式初探

本调查显示:幼儿园保育员队伍职业素养较低, 专业化程度远远不够, 保育员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趋于中老年。其成因比较复杂, 与保育员生存状况不佳、对保育员的入职要求过低﹑缺乏科学系统的保育员培养模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教育部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中指出:“学前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教师数量不足、职业吸引力不强, 保育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明确提出“加强幼儿园保育教育指导”。因此, 幼儿园高质量保教人员的培养是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本研究着重探讨幼儿园保育员的培养模式,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保育员的专业成长, 整体提升保育员的职业素养。

(一) 正规中高职院校保育员培养模式

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幼教机构的保育人员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在幼儿师范院校或职业学院进行过1~2年的系统学习与训练。我国部分省、市在提升保育员的职业素养方面也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如在2005年, 上海市教委就委托三所中职校率先开设了以幼保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专业———幼儿保育, 近10年来上海市已有7所中职校开办了中职幼保专业。这种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应该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带来了积极的启示。

笔者认为, 近年来, 由于有关政策的变化, 中职学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已经没有申报幼儿教师资格证的资格了。中职学校显然不能受制于现状, 而应及时调整方向, 正确定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创新设计课程体系,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为我国的幼儿教育领域培养出大批职业素养高, 顺应幼教发展形势, 既能“保”又能“教”的合格保育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更具优势。

通过正规中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高素质合格保育员的模式应该会成为一种趋势。

(二) 保育员资格认证培养模式

现阶段, 我国正在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我们应根据学前教育法规对幼儿园保育员的上岗要求和《国家技能标准保育员》中对保育员等级评定标准的规定, 对保育员资格进行认证。

这种培养模式可以让那些真正热爱幼儿保教工作, 有实际工作能力, 达到相关职业技术等级的人来幼儿园任职, 杜绝无证上岗。这样就拓宽了幼儿园保育员的来源渠道, 可以优化保育员队伍。在部分省、市保育员资格认证培养模式早已拉开帷幕, 开展得如火如荼。

保育员资格认证培训工作可以由正规中高职院校承担。目前, 一部分中高职院校已率先开展了此项工作且初见成效。

保育员资格认证培训工作也可由有合格资质的正规培训机构 (学校) 承办。很多民办培训机构已走在前面, 但难免鱼龙混杂。有关政府部门必须把好资质审查这一关。

(三) 保育员在职培养模式

在职培训有利于保育员及时更新保教观念, 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高职业素养。

1. 定期脱产的专业培训

如“国培计划”中每年推出的保育员培训项目, 保育员中级、高级的职称培训等。各级幼儿园应建立和健全相应的保育员培训制度,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其实施。可以根据各幼儿园的整体发展需要、经济实力, 保育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 保育员的素质及专业发展状况等具体情况, 分批选送参加脱产的保育专业培训。

2. 学历提升培训

各级幼儿园管理者都应倡导和鼓励保育员积极参加函授、自考等学历提升进修学习, 改善和优化保育员的知识结构。

3. 幼儿园内部培训

这种培训方式灵活方便, 备受推崇。它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 不定期地邀请幼教专家、优秀的保育员代表到幼儿园举行讲座, 也可以采取“走出去”的方式, 让保育员参加幼儿园之间的保育观摩, 出去聆听保教专题讲座, 这样的培训很有针对性, 能及时更新保育员的保教观念, 直接有效地提高保育员保教技能。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对代表湖南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8个地市共73所幼儿园保育员的职业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幼儿园保育员队伍职业素养较低, 专业化程度远远不够。其成因比较复杂, 与保育员生存状况不佳﹑对保育员的入职要求过低﹑缺乏科学系统的保育员培养模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关注幼儿园保育员的职业素养现状与生存状况﹑研究保育员培养模式,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保育员的专业成长, 整体提升保育员的职业素养, 是当前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坚持保教并重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幼儿园保育员,职业素养,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亚辉.河南省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研究[D].河南大学, 2011.

[2]杨彦涓.幼儿园保育员基本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8.

[3]宋彩虹, 张艳娟.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人才培养的分析研究[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 , 2011 (2) .

[4]田景正, 周端云.湖南省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 2009 (4) .

[5]林少玲.保育员的专业化成长的策略浅析[J].学前教育研究, 2007 (8) .

[6]高秀红.幼儿园保育员的现状及对策[J].山东教育 (幼教刊) , 2004 (36) .

[7]陈厚云.日本大力推进保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J].山东教育, 2002 (33) .

[8]王柏玲.保育员现状不容乐观[J].教育导刊, 2010 (1) .

[9]黄娟娟.上海市幼儿园保育员、营养员现状和成因的分析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 2009 (8) .

做好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的点滴体会 篇3

一、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

配班工作是保育员老师协助主班教师、配合引导幼儿顺利完成教学活动。在组织活动前主动问主班教师是否需要帮助制作玩教具、布置环境、特殊摆放桌椅等,并积极配合教师示范设计的游戏。关注个别需要照顾如注意力不集中、控制能力较差的幼儿,并作观察记录,及时向授课老师反映、讨论孩子活动中的特殊表现,并制定合时的教育措施,如有的孩子在做练习时,一遇到不会做的题就哭,经过观察、讨论及与孩子的交流,发现这个孩子自尊心比较强,但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于是我们就商量在不同的情景中当其遇到挫折而发生情绪上的波动时,及时引导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只是用眼泪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做好班級的卫生、保健工作

要做好一个合格、优秀的保育员,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应掌握全面的保育知识:熟知自己一天的工作细则,懂得幼儿健康不仅仅指的是幼儿不生病就是健康了,还要包括幼儿的心理健康,这样才是健康的孩子。

三、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搭建家园共育桥梁,形成教育合力

保育员老师要以多种形式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可以制定每日向家长反馈的表格,如实填写,即搜集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争取家长的意见,将幼儿的一日生活分为进餐、午休、服药、大小便等项目,并给与了较科学的参考值,将这几项中有特殊情况的如进餐量较少、餐后有呕吐现象的、午休服药后咳嗽很厉害的、大便有异样或次数较多的,填写在表格中,较严重的等家长来接时告知家长,引起家长注意并就诊,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对生活自理能力差、特殊儿童采取个别教育的方式,并与家长建立长期联系。

四、配合班级老师做好户外活动

在组织户外体育运动前,首先保育员要配合老师检查幼儿的衣着是否便于运动,幼儿的运动服装要求宽松利索,对于过厚过大的衣服,要先脱下再活动,其次检查幼儿的鞋子是否适宜活动,检查幼儿的鞋带是否系牢,以防鞋带松掉绊倒引起损伤,最后还要注意幼儿口袋中的硬物和衣服上的饰物在运动中给幼儿带来的伤害。这些在活动前都要清理检查,让幼儿能安全的参加活动。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前还必须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保育员和老师还必须积极的调动幼儿的情绪,使之主动积极的参加活动,即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也达到了幼儿主动锻炼的目的,并通过观察、摸、问等途径获得信息,随时对幼儿的活动量和活动密度进行调整。保育员与老师要随时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面色,出汗情况和动作变化。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我们保育员和老师都要将幼儿放在首位,使自己的眼中充满幼儿的影子,要多去观察,关心了解幼儿在运动中的状况,提高自身在体育运动中的随即指导,护理能力,真正的服务于幼儿,从而更好的促进体育运动对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五、学习保育工作以外的知识,大大提高工作质量

现在的家长对保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保育员们的要求会更高。你的知识越多,你的工作质量就会越高,在配课时如果你会弹琴伴奏,在课堂上,你就可以和教师互动,你弹琴,教师则可以抽出时间教孩子唱歌,纠正个别孩子的错误,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质量;在上美术课时,如你有一定的绘画技巧,配合教师对个别孩子给予帮助和执导等。

保育员笔记 篇4

新生入园的观察笔记

由于工作需要,前几年我调入幼儿园工作,成为了一名保育员,刚调入幼儿园那会儿,我以为保育员就是做好班级的卫生消毒工作及一些杂碎的日常事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教师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有些工作需要保育员的配合,而保育员的日常工作也需要教师的协助才能完成。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幼儿园的工作不是单纯的教育与保育,而是需要保教配合,保教共育。

我所在的班级是中班,我园中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多为三岁半的幼儿,因此,幼儿新入园时不是很适应,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关心和爱护。以前,接待新生都是老师的事,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对我这个保育员也非常依赖与信任,于是,我也参与到了接待新生入园的工作中来,并且,把接待工作记录下来,总结成败做成笔记,让自己的工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得心应手,提高了个人的工作效率,也正是因为细致的工作,受到了家长和园领导的一致好评。

下面将自己在工作中的保育笔记总结如下:

一、新生入园的情绪表现

新生入园第一天,大部分幼儿表现为情绪紧张、害怕、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拉着家长的手不放,要回家。但当家长离开后,多数幼儿在老师的说服下能停止哭闹,个别幼儿会表现激烈,不听劝说,哭闹不止,更有甚者会耍赖,踢打是老师或咬人等不受控行为。这时一定不能生人探望,这样会让他们更加想起自己的亲人,会重新哭闹。有些家长能与老师很好的配合,放心的将孩子交到老师手中,有些家长则表现为放心不下,跑来偷看,这样一旦孩子看到会加剧孩子的哭闹情绪。还有的孩子在第一天来时并不哭闹,他们会对幼儿园的一切都感兴趣,第二天就会醒悟过来,不再想上幼儿园。其实,把孩子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用哭闹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孩子的表现为分离焦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渐渐的适应新的环境,只要家长能够配合,孩子会适应得更快。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只用了一周就适应了幼儿园丁生活。

雷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第一天入园时表现得非常开心,还和妈妈再见,自己一会儿玩积木,一会儿看图书,别人哭闹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玩的兴致,有时还劝身边的小朋友不要哭,还给他们擦眼泪,那副模样真叫可爱。第二天,妈妈送雷入园,雷满脸泪水,一双小手紧紧的抱住妈妈的腿不放,妈妈强行掰开雷的小手走了,雷委屈的嚎啕大哭,我赶紧抱住雷,正在安慰他的时候,他呕吐了我和他一身,我没有生气,拉着他清理了赃物,并安慰她说妈妈下午会第一个接他。第三天,他依然抱住妈妈的腿,我走过去轻轻的叫了一声“轩轩来,抱这里,我拍拍自己的大腿,“你看,老师像不像妈妈,老师也是妈妈,老师和妈妈一样喜欢你。”第四天,雷来的时候有点抽泣,但没有大声哭闹,也没有呕吐,我及时地表扬了他的进步,他逐渐的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二、尽快与新生建立情感

孩子的情绪稍许稳定,老师就要及时的与他们建立情感。让他们觉得老师也是亲人,也是妈妈。活动中对孩子轻言细语,经常抱抱孩子,让他们有安全感,教孩子的学习方法,让孩子有成功感和满足感,对做得不对的要及时纠正教育,不能放任。组织活动要丰富多彩,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喜欢老师,依恋老师。特别对适应能力差的孩子要多关心,避免他们的情绪影响到其他有所好转孩子。

三、进一步稳定情绪

幼儿生性好奇,因此,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幼儿园的环境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我园鲜艳好看的大型滑滑梯玩具,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忘记离开父母的焦虑,教室的桌面玩具也能让孩子静下心来摆弄一会儿。孩子入园前,家长要带孩子多玩一会儿滑滑梯,安抚一下孩子的情绪,再进入一日正常的活动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 孩子在哭闹时并不能一味的迁就满足。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很会看大人的眼色行事。如果一次通过哭闹达到了目的,那么下次他还会故伎重演。因此,老师和家长要配合默契,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保育员教育笔记感想 篇5

手足口病的考验,近期,我园有不少幼儿感染了手足口病。为了每个幼儿的健康着想,我每天都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手,看有没有异常情况。一次,我看到伦浩然的手上有小泡,与手足口病的症状很相似,于是我马上打电话叫来了他的奶奶。他奶奶来到后,看了看浩然的手,说:“浩然的手就是这个样子,他去年长过,医生说有抗体了,今年不会长了!”我又仔细端详了浩然的手,疑虑依然在我的心头,我对他奶奶说:“这一段时期手足口病爆发,不管是不是,还是到医院检查一下吧,如果不是就放心了,万一是这个病也不至于耽搁了!”在我的坚持下,奶奶把浩然带回了家。

第二天,浩然没来幼儿园。下午放学后,我就到浩然家去探访。走到路上,正好碰到浩然的妈妈出来买东西。我直接问浩然妈:“去医院看了吗?”浩然妈说:“浩然一回家就带他去寿光人民医院进行了检查,就是那个病,医生建议住院治疗,浩然已经住下了,我这不是回来买点东西就回去陪浩然。幸亏老师发现得早,要不然病情就发展了。”听了浩然妈的话,我心中的石头也落了地。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疫情面前是不能存有侥幸心理的。手足口病并不可怕,关键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而有的家长明知道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却不说,我打电话询问情况时,总是说自己的孩子不是手足口病,当我让他们把医生开的健康证明拿来时,又无一例外的不能拿来。家长们为何遮人耳目呢?这个问题我深思了很久,又调查了部分家长,怕一旦说了没人和孩子玩了,对自己的孩子有不良影响。这都是要不得的,会害人害己。疾病是可怕的,但可怕的是我们不敢面对疾病。只有勇于面对疾病,正确地对待它,那再可怕的疾病也就不那么可怕了,我们才有勇气战胜它。手足口病的侵袭不光考验了我们的身体,更重要的是也考验了我们的精神。

保育笔记小班 篇6

第1篇

开学到现在已经一个月过去了,孩子们的进步是很明显的。在开学的第一周里面,又要让孩子们不哭,又要喜欢幼儿园,真的是很不简单的事。

在九月的头几天,天气真的很热,老师和阿姨的衣服是湿了一次有一次。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里,孩子们的哭声也是传染的,只要一个小朋友哭,很多小朋友都会跟着哭。这让我真的有点措手不及。有些小朋友在陌生的环境里适应能力很差,表现出很不喜欢的心情。那么总要去帮助孩子们适应新环境。我会通过各种东西或游戏来转移他们不快乐的情绪,用玩具、动画片或者各种好玩的游戏来吸引他们,使他们能有一个稳定的情绪,投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

在第二周里,孩子们的注意力开始有所集中。不管在游戏还在看动画和学习的活动中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的孩子在排队做操的时候能开着小火车走路,有个别的孩子还不能按照老师提出的小眼睛看前面,两只小手拉住前面小朋友的衣服的要求进行。孩子们在这两周里,有些孩子已经能讲普通话了,在交流方面也较好。有些小孩子胆子很小,说话很轻,有些不愿意和老师小朋友交流。所以我们老师就要鼓励幼儿多和伙伴交流,多和老师说话。

随着天气的转凉,孩子们开始感冒了。有些小孩子鼻涕出来了,不会用纸巾擦,于是我们两位老师会帮忙他们擦的时候,也让他们学会怎么擦鼻涕。

在生活方面,多数的孩子都知道自己的杯子,自己的床在哪里,能够很快的找到自己坐的红色和蓝色圆点。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和培养,孩子们的进步真的都看得见的。我们班的孩子,在持久性方面是真的很强的,吃完饭后做的事情是看书,有些孩子拿着书会看很久,有些会不断的更换书籍。在孩子的持久性方面家长要好好注意这方面的培养。持久性对于孩子以后的成败也很是关键。一个持久性很强的人,那么他做事情能坚持下去,而不是三分钟热度,那么他的成功概率就很大。我所说的持久性而不是所谓的固执。

看着每个孩子都在不断的成长,我很欣慰,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孩子们的成长,就是老师的收获。

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逐步进行有组织的作业,如语言、手工、音乐等,并注重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各国对幼儿园定义中非常明确游戏是幼儿园里幼儿教育与生活的最主要内容。如英国对幼儿园解释为“用实物教学、玩具、游戏及发展幼儿智力的学校”,德文解释为“尚未进学校的游戏学校。”另外,幼儿园一年中举行的重要活动还有:幼儿园的入学典礼、六一儿童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运动会、圣诞节、元旦、结业典礼等。

第2篇

岁月匆匆而逝,似乎只是弹指一瞬,一学期的工作就要结束了。望着渐渐成长的孩子们,从他们身上让我感受到一种自豪感。回顾这一学期来所经历的事,工作虽然很忙,但忙得很充实。近半年的集体生活,使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各个方面的进步也不错,这里,我也该整理一下我的思绪,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各项工作水平。我积极参加各项时事、政治学习,积极学习科学发展观,并坚持把理论同实际相结合,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幼儿,做好保教工作。

本人这一学期带的是中班,主要是配合我班两位老师的教育工作,努力完成自己分管的保教任务,以下我谈谈这半年的工作情况:

一、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做好自己的保教工作

社会在发展,对保育员教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当一名合格的保育员教师。平时遇到园部和班级有什么额外任务,只要自己力所能及,会和本班老师一起加班加点,及时完成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关心孩子,热心工作

“爱”是无私的,也是做好一位保育员的前提,自从我担任了中四班的保育员以来,我是用心诠释着“爱”,使我在工作中有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心,也会像母亲一样,对待关心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只有热爱了,才会去追求,才会不断进取,才会得到家长和孩子的信任。

三、手脚勤快、经常反思

虽然我是保育员岗位上的老员工,但是我深知勤能补拙,平时除了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外,有时也在家看点有关业务知识方面的书籍,慢慢地在保育员这个岗位上琢磨出了门道,那就是要“勤”,比如:勤开窗户、勤打扫、勤消毒、勤晒棉被等等,除了手脚要勤快利落外,脑子也要勤快,要经常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今天这件事我做的对不对“等等,常常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改进,不断进步。

四、工作效果及努力方向

由于这学期,我带的是中班的孩子,他们已经上过半年的幼儿园了,我必须让他们学会自立自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刚开始幼儿的自理能力差,因为年龄小,对成人的依恋感强,我们以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培养,如培养先小便后洗手时,教师边念儿歌边师范:“先小便,后洗手,擦擦肥皂搓搓手,手心手背搓一搓,搓好小手洗洗手,一二三,四五六,小手洗干净,洗好小手擦干手,手心手背擦擦干。”让孩子边模仿边念,在模仿中理解,学会正确洗手方法,经过培养训练,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大大加强。如:会自己搬椅子就坐,会独立吃完自己的饭菜放好碗,会用小毛巾擦脸,洗手不弄湿衣服等,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和认可。当然自己在这半年来,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想:只要自己多学习业务知识,多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多和孩子们沟通,心中装着孩子们,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不断进步,对得起园部对我的信任,对得起孩子家长的期望,对得起自己的本职岗位五、密切联系,增进家园互动

在家园共建方面,我们知道要搞好班级工作,一定要家长的配合。平时,我能热情对待每一位家长,注意和家长沟通。接送孩子时和家长聊上几句,了解一下幼儿在家的表现或关心一下幼儿的身体情况,家长都感觉非常温暖。我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情况,认真听取家长建议。让家长正确了解幼儿保育方面的内容,了解孩子的一日生活。

五、卫生保健方面:

春季是流行性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尤其是手足口病。我们每天早晨加强对幼儿的晨检力度,日常活动中关注幼儿的情况随时检查看有没有手、足、膝盖等处出现小红点,口中有没有溃疡等情况,如有发现疑似情况马上报告卫生保健老师根据情况进行隔离。同时做好日常的卫生消毒工作,每天按时按要求用琪芳消毒片拖地、清洗玩具,幼儿的被褥及时的进行清洗、暴晒及紫外线消毒。

时间在幼儿的成长中过去了,对于我个人,要学习的东西、知识还有很多,无论是教育还是保育,都是我学习的目标。要把好的方面做好。

第3篇

今年我到幼儿园当中班保育员,虽然我从教过小学低年级,但是负责幼儿的保育工作是一点经验也没有,只能在工作中摸索。

一个多月来我和孩子们也有了感情,早上看到孩子们很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脸上还带着甜蜜的微笑,让我感觉很充实。平时,孩子们遇到困难也喜欢和我说说他们的事,我是孩子们的一份子,我喜欢和孩子在一起。

中午,我进教室盛饭菜的时候,孩子们喜欢听我告诉他们今天吃什么,然后再由老师告诉孩子们今天吃的菜对自己身体有什么好处。孩子们都会很开心地把所有的饭菜都吃完。每次见孩子们大口大口地吃饭,我心里有也特别高兴。对于有个别幼儿偏食的现象,我会很有耐心地让他尝一尝,再问他:"好吃吗?”他也会很努力地慢慢把饭吃完。

有一位新来的小朋友一到吃午饭的时候就要吐,但再换一碗,他会把饭菜全部吃光,而且也吃得很快。就针对这一现象,老师询问了家长,他妈妈说他在家从来没这习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老师观察了他吃饭的情况。原来,他一坐下来吃饭,就把饭全往嘴巴里塞,塞得满满的,喉咙口咽不下去了,就全给吐出来了。

经过了解才知道,他原来的幼儿园阿姨和老师一直让他快点吃,吃慢了,还要挨批评,所以他刚来这,怕吃慢了也受到批评,因此吃得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每到吃饭前,我就和老师们就告诉他慢慢吃,克服他饭前紧张的心理。今天我惊喜地发现他不吐了,也不会紧张地一口接一口吃了。

幼儿园保育员笔记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根据厦门市湖里区教育局提供幼儿园目录,共调查58家312保育员,均为女性;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36.23岁;从事保育工作最短时间1年,最长20年,工作年限平均3.35年;以≤初中学历为主187人,占59.94%,专职293人,占93.91%,月收入以1000~2000元为主256人,占82.05%;已婚299人,占95.83%。

1.2资料收集

采用结构式问卷通过面对面访谈调查幼儿园保育员传染病知识培训和需求情况,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传染病知识培训相关情况等。

1.3资料整理与分析

按照样本量计算公式:n=u2P(1-P)/δ2。式中α=0.05,估计P=0.75,δ=±5%,计算得n=284人。用Epi 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调查问卷双录入;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保育员传染病知识培训情况

66.35%(207/312)的幼儿园保育员接受岗前传染病知识培训,75.96%(237/312)保育员接受过在岗传染病知识培训,每学期、每季度、每月和每半月接受1次传染病知识培训的比较分别是36.71%、28.27%、24.05%和10.97%。见表1。

2.2保育员传染病知识培训情况

岗前培训方面:不同年龄组、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月收入、不同婚姻状况保育员接受传染病岗前培训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不同从事保育时间、不同幼儿园性质保育员接受传染病岗前培训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岗培训方面: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月收入、不同婚姻状况、保育员接受传染病岗前培训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不同学历、不同从事保育时间、不同幼儿园性质保育员接受传染病岗前培训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保育员传染病知识培训需求

63.14%(197/312)的幼儿园保育员认为目前传染病知识培训能够满足日常的工作需要,18.91%(59/312)认为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17.95%(56/312)表示不清楚是否能够满足日常的工作需要;97.12%(303/312)保育员表示需加强传染病培训;湖里区保育员希望传染病知识获取途径前3位分别为健康讲座(25.28%)、培训(20.81%)和宣传册子/宣传折页(占12.75%)。见表3。

3 讨论

由于幼儿园幼儿年龄小,且幼儿园是人群流动频繁的地区,易造成传染病暴发流行,幼儿园保育员负责幼儿生活方面的照料,如能早期识别和隔离幼儿园传染病患儿,落实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对控制传染病在幼儿园的流行十分重要[4,5]。因此,加强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培训,提高保育员对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识别,有利于控制幼儿园传染病疫情。

调查发现,湖里区保育员岗前和在岗传染病知识培训比例均不高,学历低、私立幼儿园保育员岗前和在岗传染病知识培训比例较低,保育员从事保健工作越长,其接受岗前和在岗传染病培训的比例均越高。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要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设置传染病知识培训制度和课程,通过加强保育员岗前和在岗传染病知识培训工作,提高保育员传染病防治知识水平,减少传染病疫情。卫生部门应该加强培训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加强湖里区私立幼儿园培训工作,针对需求和期望的途径开展传染病知识培训,提高保育员发现传染病患儿能力,使保育员能在日常工作中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传染病患儿,防止暴发和流行。

参考文献

[1]金连梅,荆瑞巍,罗莉,等.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暴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55-59.

[2]李君.对当前幼儿园保育工作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5(4):80-83.

[3]王瑞平,张萌,崔亮亮,等.北京市丰台区幼儿园保育员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对幼儿园传染病传播的影响[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13(9):697-700.

[4]蔡建盛.谈新时期保育员队伍建设[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13(3):104-106.

幼儿园保育员笔记 篇8

关键词:合作式学习;时间;经验;合作

保育员是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角,她们与教师分工合作,共同为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而努力工作。然而,纵观保育员队伍现状:其一,保育员队伍素质不高,大多只是初中文化;其二,保育员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够合理,不会主动参与教育;其三,缺少工作责任心,保育队伍流动性较大。以上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幼儿园的保育水平和保教质量。以往,我们尝试开展了各项业务培训,其间,因保育员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知识的学习,主观上缺乏提升专业技能的要求和愿望,导致活动效果不明显。近年来,我园教师队伍以“学习型园本教研团队”建设为抓手,成立了若干学习小组,充分调动了个体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鉴于团队学习的有效性,拟在保育员教研活动中引入合作式学习模式,以“合作”为基点,以改善保研活动的集体氛围,加强保育员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为目标,为其专业素养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

一、合作式学习在幼儿园保育员教研活动中的价值及意义

探索合作式学习在保育员教研活动中的运用是满足保育员专业成长需求、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的有益尝试,其意义在于:

(一)促进保育员自学、乐学

在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合作中,保育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被大大唤醒,她们在相互交流、倾听、尊重的合作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和乐趣,有助于增强她们的归属感、认同感。

(二)有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同伴关系

保育员都是研讨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欣赏者,这种研讨者角色的科学定位和合理转化使得保育员的主体意识得到释放,一种平等、自由、融洽的学习环境得以生成。

(三)促进保育员形成合作的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在促进保育员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考虑如何使保育员将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合作的情境之中,更好地培养和增强彼此间的互助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二、合作式学习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一)开放的空间与充分的时间保证

1.空间设置

以“灵活组合型”的空间设置缩短保育员之间的距离,共享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群体环境。如:学习时将保育团队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每组均标上自己的组名,每次开始学习前的几分钟组织大家表演才艺,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为保育员顺利进入学习状态做了铺垫,又激发了保育员与同伴互动合作,交流共享。

2.时间安排

合作式学习首先应当摒弃的是为合作而合作的“形式”,即为了追求合作式的学习,而机械地套用合作的模式,在统一的时间里开始,又在统一的时间中结束。时间的安排应当体现灵活性、开放性,即根据保育小组学习的内容、形式、保育员的学习状态等进行灵活的安排和调整。

(二)异质分组的合理采用

所谓异质分组,就是把能力、个性、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保育员放在同一个学习小组内。例如,在“巧手妈妈”手工制作活动中,我们把手工技能良好的保育员和技能相对较弱的保育员组合在一起,通过制作范例、现场观摩等形式发挥小组内引领者的作用,完成了组内保育员之间手工制作技能的互补与互动,提高了各自的操作能力。

(三)互赖行为的鼓励与支持

合作式学习的基本要素是积极互赖,它代表了小组成员间一种积极的相互关系,通常,我们在目标、奖励、角色、资料、身份这五个方面帮助保育员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使每个保育员都认识到自己与小组(个体与集体)以及自己与小组内其他成员(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在小组的其他成员负责。

(四)合作式教研活动的有效设计

1.活动主题:从保育员经验出发

在保育员合作式教研活动中,主题的来源既可以是根据保育员发展的特点以及经验基础有计划地加以预设,又可以是在保育员兴趣点以及经验基础上进行即时的生成。例如,根据保育员的一日工作内容,我们选取了“幼儿进餐环节的指导”“消毒工作的细节”“肥胖儿管理”等,结合保育员已有的经验,在小组内开展研讨、实践活动,灵活把握适宜的操作行为。

2.活动环境: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

(1)合作式学习活动的展开对人数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控制在10人以下,才能更有利于保育员充分地表达和交流。

(2)合作式学习活动不仅要有与合作学习直接相关的材料和工具,还应提供因研讨、交流以及随研讨问题的深入而即时生成的对新的问题探究所需要的材料或其他资源。

3.活动过程:倾听、合作、交流

合作式学习强调和注重保育员交流、体验的过程。倾听保育员的述说、观察保育员的行为是对其自主学习给予积极扶持和推进的必要前提。在相互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保育员各自的想法、思路得以明晰化、外显化,她们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同时,彼此间的资源共享也能使相对复杂的任务变得更实际可行。

4.活动结果:以小组自评为主

合作式学习是为了促进保育员业务能力的提升,对于活动的结果,不能用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来评价,因此,我们采用小组自评的方式,内容包括:有益经验的总结、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原因的分析以及小组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等,在小组自评的支撑下,小组能不断地发展进步,从而有效地促进保育员的主体性发展和专业化进程。

三、实施合作式学习的效果

(一)确保了保育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合作式学习重视同伴间的互动,体现了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同伴关系,营造了一种有利于保育员合作、竞争和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小组辅助个体和个体学习等学习方式,完成了学习任务,解决了实际问题。

(二)凸显了保育员教研活动的全体性

在合作式学习过程中,利用多种形式面对全体保育员,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同时,针对有个别因自身文化、习惯等因素显得力不从心的保育员,我们采用了鼓励、带教等方式引领她们迎头赶上。

(三)提高了保育员教研活动的趣味性

爱好是保育员愿意主动学习的条件,趣味性活动能使学习过程生动活泼,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轻松、愉快的互动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了保育员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一位保育员在小组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发挥了保育员教研活动的创造性

在合作互动学习中,保育员自主、创意地参与了小组活动,每个人在友好互助的氛围中根据实际需要变通了工作方法,规范了自身行为。同时,将研讨中的问题情境再现于日常工作中,为进一步提升保育工作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总之,合作式学习充分强调了保育员间的互动和共同学习过程,有利于保育员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与工作质量的提高。通过努力,相信日后我们会积累更多的方法,使合作式学习在保育管理工作中日趋完善,收获更多。

参考文献:

[1]张燕,邢利娅.幼儿园管理案例及评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1.

[2]黄珊.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研究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上一篇:桃花木马诗歌下一篇:1.4图形的中心对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