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教案(精选7篇)
一、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第一部分
(1)出示灯谜,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谜面是什么?
(2)请学生根据出示的谜语各猜一个字,告诉学生:猜字的谜语叫字谜。
(3)学生猜谜。(注意猜的过程和方法)
(4)交流答案。看谁猜的对,猜的快。(弟尧猫臭)
(5)学生说说各自猜的方法,教师总结。
2、第二部分
(1)教师在总结学生猜的方法的基础上提问:字谜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2)学生根据各自猜的方法再次考虑后回答
小结:第一则是运用了形象化的描述;第二则是用了“转转盘”的方法,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义的造字规律;第三、四则,都是一半描写字形,一半影射字义。
(3)鼓励学生用以上的方法创作字谜。(可用书上提供的字,也可以自己选)
3、第三部分
(1)同桌之间交流各自创作的字谜,互相提意见。(什么方法?形象吗?)
(2)猜谜。(班级)
4、并说说创作所用的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
第二课时
一、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
(1)自由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2)指名读,相机正音。
(3)学生朗读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想象一下作者所描绘的情景。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欣赏
(1)引导学生根据经验想象文中的感情和景色。(结合课后的作文阅读)
(2)引导学生找出篇中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或几句话,想一想,说一说:(春天来了,大地受到春雨的滋润,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以及人们的欣喜。)
(3)让学生联系自己对春天的丝丝小雨感受来说说自己读了后的体会。教学要求:
1、学习猜字谜、创作字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会请别人帮忙,合理使用礼貌用语。教学重难点:
诵读与赏析、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学习和欣赏把感情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去的方法)
三、作业:
1、课堂:写下自己创作的字谜。
2、课后:背诵《丝丝小雨》再创作字谜竞猜
四、作业:
第三课时
一、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早》。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5)教师重点指导“鲁迅、迟到、事事”等词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起笔、运笔和收笔)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写得有进步的。
(2)对写得不好的,进行纠正。
二、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时,如果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这些困难和麻烦就不算什么了。
那请别人帮忙时,你该怎样说?别人请你帮忙时,你该怎样说?
(2)指名读,指明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读一读题中三种场合下所遇到的困难和麻烦。
(2)针对每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清楚每种场合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各是什么,在这种场合下应该怎么向别人说清楚自己的要求,该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
(3)分组分问题练说。(注意全过程中礼貌用语的使用)
(4)每组每个问题推荐代表讲话,师生评议。
3、反馈
(1)指名上台分角色(帮助者和被帮助者)表演。
(师生评议:有无达到“说清楚话得体有礼貌”的要求
(2)评议小结。
三、作业
1、课堂:写钢笔字。
2、课后:练习册-单元自测
练习2
教学要求:
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会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
2、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
3、用钢笔描写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口语交际: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会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
2、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
3、用钢笔描写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播放“神舟5号”或“神舟6号”发射升空的场景。
(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用“看”和“紧盯”哪个更好。
(3)通过比较得出什么情况下用“看”或“紧盯”更合适。
(4)学生读出题中所列的看的同义词、近义词。
2、教学第二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和“看”意义相近的词,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思考并说出各个词的适用场合。
(3)分别选用几个所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体会这些词在句中的作用和好处。
(4)教师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读题的五个词,进一步理解它们的意思,辨别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仔细阅读句子,尝试填空。
(3)师生评议。
4、教学第四部分。
(1)自读词语。
(2)说说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的可以查字典理解。
(3)小结:这些用法是古代的用法,但当代仍然经常使用,需要掌握。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学生自读,读不准的可查查字典。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讨论交流成语的意思。
(4)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反馈。
指读、齐读、指背、齐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明确要求。
(2)引导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3)让学生说出哪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均匀。
(4)重点指导“浩瀚”、“脚印”等词语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临慕、描红。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反馈。
(1)展示优秀作业,师生评议。
(2)指出存在问题,进行强化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口语交际: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2、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
(2)帮助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分组畅谈: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分别就未来的衣食住行畅谈。
(2)分组推选代表上台说说,要求语言表达通顺、流畅。
(3)师生评议。
3、反馈。
(1)评议后各组再次准备并推选一名上台说说。
(2)评议小结。
二、学写毛笔字
1、出示优秀书法作品欣赏,并谈谈感受。
2、指导。
(1)师范写“工”、“母”的书写方法。
(2)尝试练习,发现问题再指导。
3、练习。
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
练习3
教学要求:
1、学习了解故事的含义并对相反的观点加以辩论;了解一些有关书法的知识。
2、诵读词语,积累语言知识。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就难题进行选择并流畅、清晰地表达。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文人都要花大功夫练习书法下面读读这个小故事。
(2)学生读小故事。
(3)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度过后明白了什么道理。
(4)学生联系故事谈一谈当中蕴含的道理。
2、教学第二部分。
(1)提出问题。(由上一部分的教学结论导入,学生读题)
(2)学生独立思考,自由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
(3)指明几种不同观点的同学发言,重点是回答“为什么”。(学生可从文化、艺术、学习、生活几方面去谈)
(4)小结性发言。(只作为一种观点)
3、教学第三部分。
(1)谈话导入:在我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史上,产生过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认识、了解哪些书法家呢?
(2)学生回忆、交流。指名学生回答。
(3)师生共同最大限度地说出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4)根据情况选个别书法家讲讲他们的书法小趣闻。(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学生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词语都是关于“郑和远航”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大致了解它们的意思。
(4)学生试着说说这些词语可能会连成一个什么故事。
(5)学生练习诵读。
2、反馈。
(1)指名诵读。(2)学生比赛看谁能说出更多相关的词语。
(3)集体练读。(4)集体齐背。(5)指名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是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郑和远航》。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的匀称、合理。特别是“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在整体布局中的写法。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3)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范写。
(3)学生再次练写。
第二课时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话题“我来说一说”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如题中所说的问题。这时,你会怎样作出决定呢?(板书:我来说一说)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
(2)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受最深的问题认真思考,准备口语发言提纲。
(3)学生分组练说。
3、练习。
(1)分组推荐代表上讲台就某一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针对实际情况)
(2)其他同学可以针对前面同学的发言上台说出不同的看法。
4、反馈。
(1)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作更加深入的思考。
(2)点评。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土、牛。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笔画极其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将每一笔写在米字格中的正确位置。(注意每个笔画的写法和力度)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练习4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习惯,了解有些病句就是由于错用、漏用标点所致。
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学习欣赏自然美,学习写景的用词和方法,积累词句,丰富文化知识,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句子,看看这个句子可能会有几种意思。
(2)通过阅读,说出这个句子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
(3)引导学生说出出现句子意思表述不明确的原因。(漏用标点)
(4)给句子加标点。根据加标点位置的不同,会出现两个句意相反的句子,但两个独立的句子意思非常明确)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四个句子,看看标点用得对不对。
(2)学生试着改正用错的标点。
(3)师生共同改正。让学生说出理由。
(4)小结。错误的原因:漏用、错用或多用了标点。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小芳的日记。了解日记的内容和意思,明确小芳写日记时的心情和日记的语气。
(2)学生试着改日记加标点。注意不要使句子产生句意不清或是病句的现象。
(3)指名读出自己所加的标点,说出理由。
(4)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句意表述的明确,注意标点的使用。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审题
(1)指名读题。(2)教师讲清本段文字的出处与阅读要点。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这个片段描绘大明湖、千佛山的景色,文字精彩在哪些地方?
(4)指名回答上面问题。
(5)师生归纳:一边读一边体会色彩、光影的变化对写景的作用。
3、练习。
(1)根据上面的方法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分角色练习。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朗读
(2)集体齐背
(3)指名背
第二课时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埃及的金字塔》.(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与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重点指导“矗立、埃及、智慧”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世界名城的资料。
(2)让学生就其中的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名称,找寻它的雅号与城市特点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侧重地准备材料。
2、审题。
(1)复习《音乐之都维也纳》。
(2)学生说出上文在介绍时的方法和特点。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练习的要求: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
3、练习。
(1)学生分组,在小组里介绍各自感兴趣的城市。
(2)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注意:声音要洪亮,举止要大方,感情要丰富,要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
(3)全班同学评议:介绍的哪些地方讲得精彩?哪些地方讲得不够好?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4、反馈。
(1)对介绍得较好的同学进行评议。
(2)鼓励学生课后给同学、朋友、家人介绍世界名城。注重它的雅号与城市特点之间的密切关系。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亚、赤。
2、指导。
(1)学生读帖,小结写好“亚、赤”的要点。
(2)教师范写,讲解“亚、赤”的结构特点和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3、练习。
(1)学生仿照课本来写,教师指导。
(2)学生再次练习,注意基本笔画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练习5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了解一些生活中最新出现的词汇。
2、让学生通过诵读掌握一些表示说话时的情态的词语,积累以备用。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即兴演讲。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丁大勇和爸爸看电视时,爸爸对大勇的“劲歌劲舞”这个词表示不理解。
(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什么是新词儿?
(3)指名回答问题并说说新词出现的原因。
(4)引导学生小结: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新的词汇层出不穷,这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要多留心,多学习。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它们的意思。
(2)学生试说这些新词儿的意思。
(3)教师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思考准备。
(2)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知道的新词儿。
(3)总结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全班交流,说出这些词语的特点。
(4)同座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每个成语的大概用法和使用的语言环境)
(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与反馈。
(1)指名读,集体练读。
(2)用其中的一些词语模拟一个语言环境,说一段话。
(3)集体齐背,指名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是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月光启蒙》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的匀称、合理。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体,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3)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练写。
第二课时
三、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学生自选话题。(可用题中的参考话题,也可自己拟定话题)
2、指导
(1)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演讲的技巧和时间分配技巧。
(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话题用五分钟的时间作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3)分组练说各自的话题。(各组学生互相提出各自对对方演讲的看法)
(4)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
3、反馈。
(1)指名上台演讲。(师生共同评议演讲的内容、用词、语气、方式是否得当)
(2)评议小结。
四、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售、军。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售、军”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写,发现问题再指导。
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练习6
教学要求: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长征,激发学生对长征故事的兴趣。
2、让学生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历史文化知识。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评说影视剧。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创举,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激动人心、可歌可泣的故事。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篇这样的诗文,今天我们继续关注长征。
(2)播放《四度赤水出奇兵》,要求对照题中的歌词来听。
(3)简介《四度赤水出奇兵》的故事背景。
(4)学生再认真看歌词,了解大意。质疑、点拨。
(5)学生再细读这段话,同学之间交流。
(6)布置学生课后找相关故事读读。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题并带着问题再次读歌词,重点看看两个看看两个“重”字在歌词中的不同读音和意思。(引导、培养学生细读的习惯)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师生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再次听录音,边听边体会其中的感情。
(2)引导体会歌词特点:写得雄壮,音韵很和谐。
(3)在弄懂内容、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诵读。
(4)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并背诵《清平乐六盘山》。
(1)指名试读
(2)教师范读。
(3)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4)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拓展。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毛泽东的这首词意境雄浑,满怀着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这个结论。
(2)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读后的感受。
(3)学生讲讲这首词中的故事,师生评议。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并抄写《清平乐六盘山》。
2、布置学生课后找长征故事读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明确练习要求
(2)这段话选自哪篇课文?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5)重点指导“彭德怀、黑骡子、辛苦、塞”等字词的书写和整体布局的安排。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不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学生自读题目的要求,回忆出一部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影视剧。
(2)明确交际要求:评评剧中的人物,说说剧情和故事,模仿剧中人的精彩台词;留心别的同学的发言。
2、指导。
(1)让学生认真思考:印象最深刻的那部影视剧究竟是什么使你感兴趣?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提建议。
(3)分组练说。
3、练习。
(1)每组指派代表上台评说。
(2)师生评议
4、反馈小结。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写这两个字。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练习7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习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敢于发表意见,说话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句子,看看莹莹写给姑妈的信用词得体吗?问题出在哪、(2)通过一读二思三议四改的步骤,指导学生知道如何用词得体。
(3)小结。
2.教学第二部分。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词得体,体现文明与礼貌。读下面的词,你知道它们用在什么场合吗?小芳日记。
(2)学生读词。
(3)交流。
(4)出示《常用客套话》,让学生诵读。
3.教学第三部分。
(1)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括号里。
(2)集体交流,评议。
(3)总结。
二、诵读与积累
1.出示与春夏秋冬有关的“准韵文”。
2.学生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
要求: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语。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所理解词语的意思。
4.练习。
(1)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练习。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三、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大江保卫战》。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此字与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军旗、军徽”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练习。
(1)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练习。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
教学过程:
1.审题。
(1)学生读题,并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略加讲解:为环境保护提建议是用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维护公共的利益,提建议时应全面考虑。
(3)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着提出各自的建议。
(4)学生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建议。(想一想为什么提这样的建议)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题目叫《少年闰土》。这篇文章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少年闰土”这个题目是选入课本时,编书的人给起的名字。小说讲述的是作者长大后回到故乡,听说要与年少时的玩伴闰土见面了,他非常高兴,回忆起童年趣事,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一自然段所写的事情,并不是鲁迅亲眼看见的,而是闰土讲给鲁迅后,鲁迅想象的一幅画面。一个小男孩,手里握着钢叉,刺向一只偷瓜的动物。作为当年还是个小男孩的鲁迅,一定对这个情景非常向往,所以闰土讲的这个事,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回忆的一开头,眼前就浮现出这么一幅画面。
生:老师,什么是猹?
师:鲁迅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猹。这是鲁迅自己造的字,以前字典里没有,鲁迅把它写到文章后,它就出现在字典里了。字典里说,这是鲁迅小说里的一种动物,喜欢吃瓜。闰土在给鲁迅讲这种动物时,说的就是“查”这个音,鲁迅听音编字,就编出了“猹”这个形声字。后来,鲁迅说,这种动物可能是獾。你们知道獾什么样吗?
生:我在电视里看到过,身体长长的,满身油亮亮的毛。
师:(师在黑板上画图:一只獾在瓜地里吃瓜,一个小男孩手握钢叉扑过来)这就是鲁迅想象的画面。
生:老师画得太像了,这个画面真生动。
师:是鲁迅把这个片段写得生动。你们在写文章时,也要这样描写出画面来,不仅会让文章有美感,更会让文章变得生动。
读课文,故事中有画面
师:(继续朗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的外貌描写非常精彩,不是老一套的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圆圆的脸蛋一笑俩酒窝儿,而是写出了人物的特点。“紫色的圆脸”,知道为什么是紫色的吗?
生:因为闰土生活在海边。
师:你读得真仔细,你一定记得课文开头的那句话:“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海边日照强烈,大人的老皮一晒就黑,小孩的嫩皮却变得紫红了。闰土是一个健康朴实的农村少年。
师:(继续朗读课文第六至七自然段)从这部分开始,进入了课文的重点内容,闰土开始讲啊讲啊讲个不停,鲁迅变成了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听众。这部分描写闰土对鲁迅讲捕鸟的事情。现在,你们一定都不做这样的事情了。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就这样捕过小鸟。在地上用木棍支起一个箩筐,在木棍上拴一根绳,然后在筐下撒一点小米粒,我拉着绳子藏在一边,等小鸟一走进筐下吃米,就拉动绳子,把小鸟扣在里面。(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图:一个用木棍支起的箩筐,一个孩子拽着拴住木棍的绳子)
生:哈哈,真有意思。
师:不过,我那时候笨,每次不是拉绳子太早就是太晚,总也罩不住鸟,好不容易罩住了,掀起箩筐伸手去抓时,聪明的小鸟就趁机逃了。
生:鲁迅小时候真笨,他都不会抓鸟,闰土多厉害呀!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鲁迅虽然不会抓鸟,可他后来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作家。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不过我们没有认真去发现。
师:(继续朗读课文第八至十五自然段)闰土给鲁迅讲的事情,深深吸引着鲁迅,这些都是鲁迅从来没有见过的事情。
生:鲁迅为什么不自己去看一看呢?
师:我们现在学习的这篇课文,是鲁迅九十年前写的,而这篇文章里发生的事情,又要再往前数三十多年,是清朝末年。那个时候,人们外出的交通工具只有马车,出去玩一次,可不像现在那么容易。如果从沈阳到海南,我们现在可以乘飞机,三四个小时就能到,要是坐马车,要走上一年呢。所以,闰土讲的事情,才对鲁迅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形状各异的贝壳、奇怪的跳鱼,这些都是鲁迅从来没有见过,甚至是没有听过的。
生:“鬼见怕”和“观音手”的贝壳是什么样子的?
师:我也没见过。这都是农村孩子给贝壳起的外号,外号常常很生动,很形象。“鬼见怕”一定长得奇形怪状很吓人,而“观音手”这种贝壳就像人的手一样。读到这里,你们可以联想曾经见过的贝壳。(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图)
生:我在海边捡过贝壳,确实是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特别有意思。但我从来没见过闰土说的会跳起来的鱼,鱼怎么能跳起来呀?
师:也许是闰土看错了,鱼并没有长脚,可能是随着浪花在水面跃起。不过,在闰土这个小孩子的眼里,就是跳起来了。对同样是孩子的鲁迅来讲,鲁迅就更感觉到新奇了。(师在黑板上画图:一只长了脚从浪花中跳起的鱼)
品结尾,平淡中寓深意
师:(继续朗读课文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
生:鲁迅从来不出家门,肯定对什么都有兴趣。
师:你为什么说鲁迅从来不出门呢?
生:文章的倒数第二个自然段里,鲁迅写“只看到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鲁迅站在院子里,抬起头,就只能看到院子上方的天空。
师:你真细心。这句话其实是一个比喻。鲁迅也会走到院子外面去玩,但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一种受到束缚、渴望自由的感觉。那个时候,城里的孩子,能玩的游戏,能做的事情并不多。(师在黑板上画图:一座四方的高墙中,一个戴着眼镜的孩子抬头望着天空)
师:你们看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这篇文章的结尾写得很平淡,你们认为结尾写得好吗?
生:既然是鲁迅对闰土的回忆,这段记忆这么深刻,结尾应该写得抒情一点。
师:那你说一说,结尾应该怎么写呢?
生:哪能只写闰土送“我”的东西呀,也应该把“我”送给闰土的东西写出来。
师:我第一次读的时候,也觉得奇怪,为什么结尾不写得抒情一点呢。但我现在想明白了,并且认为这句话写得太精彩了。你们能说一说为什么不写“我”送的东西是什么,而只把闰土送的东西写清楚吗?
生:因为他们之间的感情深,鲁迅就不提自己送的东西了。
师:情谊深,互赠礼物,更应该把“我”送了什么东西写出来了。
生:是因为鲁迅没记住自己送的东西是什么吧?
师:那鲁迅会写出来,他忘记自己送了什么东西。你们读一读,闰土送给鲁迅的东西都是什么,然后想一想鲁迅又会送给闰土什么,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我知道啦!闰土给鲁迅讲捕鸟的事,给鲁迅讲贝壳的事,他知道鲁迅对小鸟和贝壳都很感兴趣,于是就送给鲁迅这些新奇的东西。童年的鲁迅,得到新奇的礼物,当然会印象深刻了,所以他要在文章结尾强调令他难忘的贝壳和鸟毛。
师:说的真有道理,闰土送给鲁迅的东西,就可以用“新、奇、特”三个字来形容。但鲁迅送的东西,对自己来说,就是很一般、很常见的了。你们抬头看黑板上的这幅画——
(附插图一幅)
师:一个孩子被困在高高的墙内,他只能看到四角的天空,对于外面的世界全然不知。他看不到形态各异的美丽贝壳,也看不到能窜出水面的跳鱼,既没有捕捉小鸟的经历,也没有在深夜手捏钢叉刺猹的记忆。你们说,这个孩子在想什么呢?
生:(纷纷回答)他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不想做井底之蛙。他渴望自由……
改题目,思考中有领悟
师:现在,我们假设这篇课文没有题目,如果让你取题目,应该叫什么呢?
生:就叫“我和闰土”吧,又简单又明了。
师:如果叫“我和闰土”,应该写的是鲁迅和闰土之间发生的事情,两个人物同等重要。但是,这篇文章并没有写这样的事。如果你一定要叫这个题目,也应该把闰土放在前面,因为闰土是这篇文章的主角。你们想一想,鲁迅要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意思?
生:鲁迅写的是闰土的知识特别丰富,应该叫“知识丰富的闰土”。
师:“知识”这个词,是指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闰土知道的事情多,但这些并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亲身经历,你能换个词儿吗?
生:(思考)是见识吗?
师:对,就是见识。闰土知道的这些事情,叫见识——亲眼所见的知识。那你改一下你的题目吧。
生:见多识广的闰土。
师:好!我觉得这个题目比“少年闰土”好,因为它准确地概括了人物的特点。但同学们在起题目的时候,都是围绕闰土所讲的事情来写。你们看黑板上的这幅图,站在高墙内的孩子渴望到外面的世界去玩,也许他想长出一双翅膀,像鸟儿一样飞起来。
生:我想到了,这些有意思的事情,都是在高墙外面发生的,应该叫“高墙外的世界”。
师:这个题目真好,又准确,又有深意。不过,根据文章的内容,我认为题目叫“高墙外的天空”更好,因为文中说“只看到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鲁迅和其他城里的孩子一样,他们所看到的,就是四角的天空。你们看黑板上的这幅画,闰土讲的这些事情,对鲁迅来说,就是更广阔的一片天空,是高墙外的天空。我们取的这个题目很有诗意,又贴近课文主题。你们觉得“高墙外的天空”与“少年闰土”相比,哪一个更好呢?
生:当然是我们起的题目更好。如果课本上有这个题目,我一定会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的。
师:如果题目叫“少年闰土”,就应该有中年或老年的闰土作对比,但这篇课文并不是写闰土各个年龄阶段所发生的事,只是写了闰土对鲁迅讲自己在家乡的所见所闻。看来,同学们要有自己的思考,多动脑筋,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发现。
备课笔记
看图说话
在一堂课外阅读课上,讲解鲁迅的小说《白光》,读到一句精彩而又难懂的句子:“看榜的人全已散尽了,而陈士成在榜上终于没有见,单站在试院的照壁的面前。”
“这是多么生动的语言呀!”当我发出赞叹时,却发现同学们的双眼里满是困惑。怎么才能让他们理解“生动”的寓意呢?一瞬间,我心急如焚。不能让生动的景象只隐藏在我的心中,可是,用话语怎么能解释清楚生动的画面呢?对,画面!我可以让画面说话。灵机一动之后,我挥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堵贴着榜文的墙,墙的对面呆愣愣、孤零零地立着木头桩子似的陈士成。
寥寥几笔的画面,立刻让一双双满是困惑的眼睛里充满了兴奋。画画虽然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却把她当做我最亲密的伴侣。历代名家的画册,我一本接一本地抱回家;美术馆、博物馆的书画展览,我一次又一次地去观赏。多少个日夜,在读书写作之余,我埋头画案,挥毫作画,忘记了时间的飞逝。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给我带来一次次心灵的愉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丰富的兴趣爱好是滋润课堂的源头活水。如果说讲台上的教师是一名舞者,那么,丰富的兴趣爱好就是欢快优美的舞曲;如果说讲台上的教师是一位画家,那么丰富的兴趣爱好就是五彩斑斓的颜料,它们使课堂有声有色,充满情趣。
当我指着黑板上的画面,问大家:“一道冰冷的墙,一个呆立的人,这个情景,给了你们什么感觉呢?”
立刻,一双双小手举起来了,“孤独!”“凄凉!”“绝望!”……一个个准确的回答,使我看到了耀眼的智慧之光。
一幅小小的画面,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是讲台之外的丰厚积累,让我拥有了讲台之上的随机应变。我总也忘不了自己初登讲台时,听到贾志敏老师说的一句话:“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是半个作家,半个编剧,半个导演,半个画家,半个书法家,半个播音员……”总之,语文老师的肚儿,应该是个杂货铺儿,课堂上需要什么,就会亮出什么。
《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不是一开篇立刻就能吸引学生的文章,于是,我想到了“画说闰土”的主意。随着故事的发展,一幅幅画面出现在黑板上。一开始,学生们也许觉得这只是随意的勾画,可是,当读罢全文,黑板上出现了以高墙内的呆小孩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月下刺猹、涨潮赏鱼的画面时,同学们已经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那是一个被困在高墙大院里的孩子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羊群走到哪里都像是给无边的绿()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
)。
二、填空。(11分,一空一分)
1西部,祖国地图上神奇的土地!本学期第一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那里别样的景致,如果有机会,你想去那儿看一看_____。
2四大名著里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是_____,书中有个军师智多星叫_____。
3我们的祖先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现在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来传递信息,真正做到了快捷方便。
4看到你的同学小明整天沉溺于网络无心学业,请你用一条名言劝说他珍惜时间:_____
5徐庶进曹营_____
6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_____
7“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来自于_____,后来用来称赞_____
8为了让同学们养成随手关好水龙头的习惯,学校将在各个水池上方贴上宣传标语,请你写一条:_____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一题一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陈述句)
2蔺相如见了廉颇就像_____。(将句子补充完整使之更形象生动。)
3()能捐出70元钱,()能帮他们挖一口井。(填合适的关联词。)
4《西游记》是四大名著。(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5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肯定句,意思不变)
四、判断题。(8分)
1“美伦美奂、莞尔一笑、迫不急待、铤而走险”这四个成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
2剧本这种文学形式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3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刻画了一个吝啬鬼严监生的形象。(
)。
4,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足汽车。(
)
5,“走了许久,远远地望到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转折。()
6“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说的是《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7国外有一家钟表公司的广告是: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这说明他们的维修人员非常不敬业,工作不认真。(
)
8“折”是个多音字,“折本”时读“zhe”。()
第二部分阅读鉴赏(35分)
一、古诗词赏读。(10分)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____。
1将此词补充完整。(1分)
2这是_____朝_____ 的作品。(2分)
3,“清平乐”是_____,“乐”读_____ 。“村居”是_____。(3分)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相媚好:_____
亡赖:_____
5作者最喜欢小儿,为什么?(1分)
6在这首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你能再写出两句写儿童生活的诗句吗?(1分)_____。
二、课内阅读。(10分)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曾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这个片断选自于____的_____。(2分)
2诸葛亮是作者极力赞美的一个人物,他料事如神,心思灵巧得到了神奇的地步,可以用“_____”成语来形容他。(1分)
3从哪儿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有成竹?在文中划上波浪线。(1分)
4诸葛亮为什么要下令将“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1分)
5他为什么又让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1分)
6曹操为什么不敢派兵出来?(1分)
7诸葛亮为什么敢“饮酒作乐”?(1分)
8在小说中,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你认为他是“神”吗?为什么?(1分)
9你还能写出一个出自于这部小说的一个故事吗?(1分)
三、课外阅读。(15分)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限定为3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3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5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畜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3斤,放在牛的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出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它们掉转头,慢慢地往回走……
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上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的热泪。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戛然而止
骂骂咧咧
皮开肉绽
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
2为什么“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却“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2分)
3“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中的“它们”指_____,“这般”指_____ 。(2分)
4文章第三段中,从描写角度看,“鲜血沁了出来……显得分外的悲壮”是对老牛的描写,表现了老牛_____;“战士哭了”,“司机也哭了”,运水的战士违规取水,这是对老牛的描写,有力地表现出老牛的_____ 。(2分)
5第四段中“没等主人吆喝……慢慢往回走”照应了第二段中的哪个语句?请在文中用横线标出来。(2分)
6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_____(1分)
7读了此文,我们深深为伟大的母爱而感动,作为孩子,永远也报答不了父母的恩情!正如那两句歌颂母爱的千古名句所言“_____,_____”。(2分)
8我们在为老牛无私的母爱感动的同时,也深为祖国西部严峻的缺水形势而忧虑!但愿地球上的水资源能得到我们每一个人的保护!请你写一条宣传标语号召大家一起保护水资源(2分):_____
第三部分作文(35分)
从小到大,你一定经历过许多“错”的时候,或许是做错了题,或许是出门走错了路,或许是说错了话,或许是做错了事……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错,才使你认识到了对,才有了今天的成长。哪次错或哪些错令你特别难忘?请把它写成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书写规范整洁。
教学目标:
1、掌握独体字结构中平衡中求变化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独体字。教学重点:平衡中求变化。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EN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独体字。
二、指导
1、投影出示:目 贝 月 角 日 舟 于 卜 了 乎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这些字的形体有什么共同特点?(长形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写得瘦长,不可写得过扁)
⑵“目、日”的整字瘦长,左竖较短,横折略长,横向笔画适当收敛。
⑶“月、角、舟”竖撇较长较细,横折钩稍粗,注意右上角顿笔和出钩钱的回锋。⑷“于、了、乎”中间的竖钩下部适当弯曲,整个字就显得活泼一些。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三、练习练习书写独体字.四、总结
第二课 独体字(2)
教学目标:
1、掌握独体字结构中不平衡中求平衡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独体字。教学重点:不平衡中求平衡。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写独体字。
二、指导扁形字写法
1、投影出示:九 四 七 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这四个字字形有什么共同特点?(扁形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横长竖短,字形扁矮。)⑵“九“字的撇较短,起笔重,收笔向左弯。横折弯钩注意转折处提按的变化。细心揣摩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都是求得平衡的重要手段。
⑶“四”左边竖和右边的横折的折要写的短,整个字像被压扁了一样。
⑷“七”的横要倾斜,左低右高,竖弯钩要占最中间竖要直,整个字就保持平衡。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三、按同法知道书写方形字(P36)
四、练习
五、展示评价
第三课 独体字(3)
教学目标:
1、掌握正、倒三角形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独体字。教学重点:不平衡中求平衡。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写独体字。
二、指导正三角形字写法
1、投影出示:上 山 止 土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这四个字字形有什么共同特点?(正三角形字)⑵“上”字,横平竖直,上横短下横长。
⑶“山”字,中间一竖较长,下面竖折的折写长。⑷“止”字,写法和“上”基本形同。(5)“土”字,上横短下横长,横平竖直。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三、按同法知道书写倒三角形字(P38)
四、练习
五、展示评价
第四课时 独体字(4)
教学目标:
1、掌握菱形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独体字。教学重点:平衡中求变化。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EN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写独体字。
二、指导
1、投影出示:卡 申 中 生 年 书 字 丹 甘 世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这些字的形体有什么共同特点?(整体呈菱形)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中间部分或宽或横长)
⑵“卡、中、年、书、丹、甘、世”的中间的横在横中线,稍微倾斜,写得比较长。
⑶“申、生、子“中间竖较长,“申”字的“日”要写的扁一些,“生”要注意三横的长短变化。“子”字的横钩的走势不能太呆板。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三、练习
第一课时练习书写“卡、中、年、丹、甘、世”; 第二课时练习书写“申、中、生、书、子”。
四、展示总结
第五课 独体字(5)
教学目标:
1、掌握斜形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独体字。
教学重点:找准重心,保持平衡。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EN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写独体字。
二、指导
1、投影出示:飞 气 毛 也 尺 长 民 方 多 戈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这些字的形体有什么共同特点?(斜形)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一定要找准重心的落脚点。根据主笔的位置及形态,调整字的重心,使其平稳)
⑵“飞、气”字的横斜钩要紧围米字格中心,注意两点的位置和角度,保持整字的平衡。
⑶“毛、也”字的长横要倾斜,紧围米字格中心中间竖较长,“申”字的“日”要写的扁一些,“生”要注意三横的长短变化。“子”字的横钩的走势不能太呆板。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三、练习
第一课时练习书写“飞 气 毛 也 尺”; 第二课时练习书写“长 民 方 多 戈”。
四、展示总结
第6课 左右结构(1)
教学要求: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型和左宽右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字。
教学重点: 根据笔画的多少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EN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投影出示:都 刑 制 部
注 河 法 德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左窄右宽的字,左部要写得窄些,而右部要写得宽一些。⑵ 左宽右窄的字,左部要写得宽些,而右部要写得窄一些。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左窄右宽:① 宽窄比例错误。② 缺少“避就”而碰撞。⑵左宽右窄:① 宽窄比例错误。② 撇画太斜。
三、练习
1、临写“都 刑 制 部”(第一课时)
2、临写“注 河 法 德”(第二课时)
3、完成“想一想”。
在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字中,两边笔画的多少与宽窄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四、总结全文
第七课 左右结构(2)
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右相等型和左右穿插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右相等和左右穿插型的字。教学重点: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EN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相等和左右穿插的字。
二、指导
1、投影出示:解 精 弱 版 妙 跳 饭 地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左右相等的字,左右两边的宽窄要写得大致相等。
⑵左边穿插的字,注意左右两边笔画的避让交叉,整字中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搭配和谐。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左右相等:①左窄右宽。②左宽右窄。
⑵左右穿插:①“少”的左点和撇写平行。②“也“的横画太短。
三、练习
1、第一课时临写“解 精 弱 版”
2、第二课时临写“妙 跳 饭 地
3、完成“想一想”
两边的宽窄关系达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算做“左右相等”?左边穿插的字,怎么样处理好关系?
四、总结全文
第八课 左右结构(3)
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短右长和右长左短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中左短右长和右长左短的字。教学重点:处理好左右的长短关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EN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写左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投影出示:城 吃 晚 功
教 知 和 弘
2、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左短右长:这一类型字的左面部分较短,位置上提。如“城”字的提土旁要窄短,提要有力,注意与“成”的穿插,“成”要紧凑,两撇不可平行
⑵左长右短:这一类型的字右边部分的笔画较少且短,位置偏下。如“教”字的左面部分要紧凑,略长,重心略向右移。反文旁要短小有力,重心略像左移,从而形成左右互补,连成一体的气势。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左短右长:①左面过长。②位置偏下 ⑵左长右短:①右面过长。②位置偏上
三、练习
1、第一课时临写“城 吃 晚 功”
2、第二课时临写“教 知 和 弘”
四、总结全文
第九课 左中右结构(1)
教学目标:
1、掌握左中右结构中宽型和中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教学重点:
处理好左部、中部和右部的宽窄关系。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EN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投影出示:做 激 谢 绑
辩 修 班 鞭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中宽型:这一类型字的左右两部分较窄,而中间部分较宽。如“做”字 的“亻”、“攵”部都很窄,而“至”部却较宽
(2)中窄型:这一类型字的左右两部分较宽,而中间部分较窄。如“辩”字的“辛”、“辛”两部分较宽,而“讠”部则较窄。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中宽型:①“古”部过窄。②“至”部过宽。⑵中窄型:①“讠”部过窄。②“讠”部过宽。
三、练习
1、第一课时临写“做 激 谢 绑”
2、第二课时临写“辩 修 班 鞭”
四、总结全文
第十课 左中右结构(2)
教学目标:
1.掌握左中右结构中左中右相等型和左中窄右边宽型的字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左中右相等型和左中窄右边宽的字。教学重点:处理好左中右的宽窄关系。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EN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写左中右相等型和左中窄右边宽的字。
二、指导
1.投影出示: 滩 仰 绑 鸿
街 撒 嫩 锻 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⑴左中窄右边宽型的字,左边部分要写得窄长,中间部分要窄小,整字要紧凑。⑵左中右相等型的字,三部分笔画要相互照应,整体匀称。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⑴左中窄右边宽:① 左宽右窄。② 中间宽。⑵左中右相等:①三部分都宽。②三部分都窄。
三、练习
1.第一课时临写“滩 仰 绑 鸿”。2.第二课时临写“街 撒 嫩 锻”。3.完成“想一想”。
怎么样处理好三部分的关系?
(一)学生姓名:
一、组词。
勒()羞()臣()呤()寨()招()牧()硝()锦()返()侄()鞋()差()巨()怜()塞()绍()牡()哨()绵()扳()到()眉()绿()挎()艄()敛()毯()咀()狞()赔()郎()妒()媚()剥()垮()舱()脸()毡()组()拧()培()朗()护()寞()袄()瞪()谣()暇()袍()祸()怯()篮()祷()漠()跃()澄()摇()瑕()咆()窝()却()蓝()涛()淘()跤()幔()肆()愧()汁()呐()伸()柜()囚()陶()绞()漫()律()魂()计()纳()呻()矩()困()
二、词语填空。
一()千里 栩栩如()()水车薪 不()而飞()心所欲 遥遥在()银装()裹 源源不()情不自()实()实说 无边无()安()乐业 了如指()奄奄一()同归于()无()之宝()千上万()无其事 七()八落()色欲流()阵以待()寝忘食 不()其数 完好无()()转自如 势不可()喜出()外()口不提 绞尽()汁 一()不动()飘带舞 始料不()()黄一体 美()美奂 夜以()日 不()代价 面不()色 雪中送()一声()吭 深情()谊 昏迷不()完()归赵 攻无不()同心()力喜不自()()表堂堂 神()奕奕 彬彬有()目()口呆 点头()腰 大摇大()应()不暇 操()自如 大()眼福 理直气()天造地()()机妙算()背熊腰()面春风 负()请罪()步如飞()舌如簧 莞()一笑()人寻味 手()脚乱 翩翩起()力()神疲 文()彬彬 身强力()()头丧气 活蹦乱()语()心长 姹()嫣红 纵横交()熟()无睹 繁花似()
三、积累运用。
1、(),君子以自强不息。
2、(),无志空长百岁。
3、(),(),空悲切!
4、孙猴子的脸——()。5.路曼曼其修远兮,()。
6.不积跬步,(),(),()。7.地满红花红满地。()8.一夜五更,()三秋九月,()9.翠翠红红,()风风雨雨,()10.楼外青山,()池边绿树,()
11、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12、孔明借东风——()
13、关公赴会一——()
14、徐庶进曹营——()
15、梁山伯的军师一一()
16、浪淘沙
17、牧童
(),()。(),笛弄晚风三四声。(),(同到牵牛织女家)。()。不脱蓑衣卧月明。
18、舟过安仁
(),收篙停棹坐船中。(),()。
19、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白发谁家翁媪?(),()。(),()。
四、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
1.春天的青藏高原是多么美丽的季节啊!
2、多读好书,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
3、我穿着棉衫和围巾上学去了。
4、我敢肯定明天可能会下雪。
5、张东和李明坐在我面前,我把苹果递给他。
6.他们参观了榕城电机厂和福万玩具厂后,异口同声地说:这个厂的设备真先进。” 7.参观灯展的人们多极了。
8、王老师对我的关怀,我一辈子终身难忘。9.小红从此养成了爱动脑筋。
10、看了《雷锋》的电影,使我受到很大的教育。11.夕阳的朝晖洒满湖面。12.我虚心接受同学们。13.我们要爱护时间。
14.大队部小记者了解到许多小明的先进事迹。
15、我们一起观看优美的诗意的舞蹈。
16、春天来了,各种花草竟相开放。
17、人们排着队争先恐后地进入会场。
18、詹天佑是一位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者。
一、私自 呐喊 支援 丞相 商议 推辞 妒忌 能耐
三、刻-克 秒-妙 胁-协 壁-璧 刑-荆 状-壮
四、1.c 2.a 3.b
五、3.这是吓唬胆小鬼的,我不怕。4.去掉“注视和”
六、421365
七、(一)1.西游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吴承恩 罗贯中 施耐庵和罗贯中 曹雪芹 2.顾全大局 诸葛亮 知错就改 廉颇 机制灵活 石猴
八、(一)1.白玉微瑕 答应 郑重 2.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3.秦王没有交换的诚意 掌握主动权;有与和氏璧共存亡的决心;国内做好了准备 (二)1.(1)B (2)C 2.把心思完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形容特别有兴趣。
第六单元综合练习
二、1、菲迪皮茨 2、周幽生 3、莫尔斯 4、贝尔 5、美国
22 人物描写一组
我会写 1、破绽 咕咚 收敛 媳妇 手帕 抖擞 风骚 祖宗 2、疾 敛 诞 转
我会连 小嘎子--《小兵张嘎》―徐光耀 严监生--《儒林外史》―吴敬梓 王熙凤--《红楼梦》―曹雪芹
我会选 1、(1)C (2)D (3)A (4)A (5)B 2、(1)动作描写 (2)神态描写 (3)语言描写
我阅读 (一)1、一声连着一声 2、苟延残喘 (二)1、机警、灵活 充满信心 2、蠢笨 3、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23 刷子李
我会选 1、本事 2、能耐 3、果然 4、居然 5、当然
我会找 1、①③ 2、①②
我会填 1、只要 就 3、既 也
我阅读 1、伴 和 3、动作 技艺高超
24 金钱的魔力
我发现 1、表示递进,突出强调 2、表示后面有补充、说明 3、表示意思转折 4、表示话题转换 表示补充说明
我会选 判断 武断
我阅读 1、凝结 凝固 2、凝固 窘迫
第七单元综合练习
一、辉煌 打量 标志 可怜 郎中 祖宗
二、1、pò zhàn 2、chuān suō 3、shuā jiāng
三、急(疾) 理(礼) 至(致) 潋(敛) 钓(钧) 棉(绵)
四、1、危 安 嘴 舌 三 四 老 幼 东 西 苦 甘 2、(1)巧舌如簧 (2)点头哈腰 (3)精神抖擞 (4)膀大腰粗
五、1.b 2.a 3.b 4.a
六、1、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2、这通身的气派,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
七、1、小兵张嘎 动作 2、曹雪芹 语言 外貌 神态 3、动作 语言 技艺高超
八、1、确凿 讲究 思考 2、(1)衣着随便 家里布置特别 珍爱图书 珍惜时间 (2)不愿意把时间在生活琐事上,而是把所有精力用在了科学研究上 3、加上引号,表示另有深意,突出卡文迪许的“怪”。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我会读 qí zāi wǎn yì
我会写 宇宙 脊梁 姹紫嫣红 偏颇 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耐人寻味
我会选 1、② 2、② 3、① 4、②
我阅读 (一)1.,,、。 ,,;,。 3、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娇艳、绚丽、好看。 4、“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 (二)1、所以……因为…… 2、湛蓝、美丽 湛蓝的原因 3、美丽的景色 对青海湖的喜爱之情
26 威尼斯的小艇
我会写 船舱 船艄 保姆 雇定 哗笑 祷告
我会辩 姆 母 亩 泊 脖 搏 寂 既 记
我会选 1、sǎn sàn bó pō 2、(1)沉寂 (2)静寂 (3)庄重 (4)庄严
我阅读 1、zhī zhuǎn dào 2、画掉:豪 那 3、不管 总 总 而且 还 4、宽 宽敞 从容不迫(操纵自如) 5、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总起 行船速度快 拥挤时能挤过去 极窄的地方平稳驶过
27 与象共舞
我会做 1、智慧 沉醉 2、开幕 粗俗
我阅读 1、形容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抚摸摆弄 2、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4、第一句为第一层,余下的为第二层。
28 彩色的非洲
我会填 1、无论 还是 2、不管 都 3、虽然 但 4、如果 就
我会选 1、充沛 2、充分 3、充实
我知道 1、蓝天 2、植物 3、动物 4、日常生活 4、艺术
第八单元综合练习
一、宇宙 脊梁 船艄 祷告 莞尔一笑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二、rǎn chì jù zuì mǎng shèn
四、紫 红 翩 翩 脉 脉 摇 晃 彬 彬 忙 乱 缤 纷 视 睹 色 彩 1、翩翩起舞 摇头晃脑 手忙脚乱 2、含情脉脉 3、姹紫嫣红 五彩缤纷 色彩斑斓 4、彬彬有礼 熟视无睹
五、2、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3、非洲,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啊! 4、看大象跳舞,怎能不使我难以忘怀?
七、1、富饶 不计其数 长青 滔滔 壮观 2. 、。、、、,;、、;、3、赞扬 遥望 厌恶 缺乏 4、(1)植物 水产 矿物 (2)风景名胜 五指山 万泉河 天涯海角 亚龙湾海滩 5、4
期中综合练习
一、洒脱 勾勒 抚摸 沙漠 聪慧 咀嚼 暂时 侮辱
三、B bái ① ②
四、1、必须 2、反映 3、必需
五、1、不仅 而且 2、不论 都 3、尽管 还 4、只要 都
六、1、“可能”换成“一定”或将“敢保证”改为“估计” 2、去掉“下午”或将“一”改为“半” 3、去掉“和好看的舞蹈”
七、1、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看到那数不尽的大象,谁都快乐无比。 3、桂花开放,香飘十里。
九、(二)1、(1)戴 带 代 戴 (2)幕 暮 幕 墓 3、承上启下
期末综合练习
一、渲染 天赋 胆怯 噩耗 破绽 穿梭 船舱 应接不暇
三、1、D 2、B 3、B
四、一 千 废 忘 深 厚 紫 红 喜 望 翠 色 熟 裹 写人的:废寝忘食 深情厚谊 喜出望外 熟视无睹
五、1、推想 2、推测 3、推荐 4、推敲
六、1、一行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像哨兵一样挺立在戈壁滩上。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3、因为司机驾驶技术很好,所以毫不手忙脚乱。
师:春秋时期, 鲁国有一位大名人,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记录了他的言行, 他就是——
生: (争先恐后) 孔子!
师:对, 他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孔子不仅是教育家和思想家, 还是著名的音乐家呢!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孔子学琴》。这个故事选自西汉时期司马迁写的《史记》。《史记》是一本历史书, 内容真实可信。读了这篇课文后, 我们不仅能够认识孔子, 还要学习孔子, 变成孔子。 (师朗读课文, 穿插讲解)
师:读了第一自然段, 你们认为孔子向师襄学弹琴之前, 他会不会弹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孔子已经会弹琴了, 因为文中说他“弹得一手好琴”。
师:兴许这“一手好琴”就是他跟师襄学的呢!
生:孔子已经会弹琴了, 我是从“孔子从不满足”这句话看出来的, 他向师襄学弹琴, 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平。
师:说得好!我们读文章就该这么细心, 发现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秘密。50岁的孔子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已经很有名气了, 有许多弟子追随着他。可是, 他依然不放弃学习, 拜音乐家师襄为师。你们觉得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呀?
生: (纷纷回答) 学无止境!刻苦努力!虚心!……
师:孔子学习弹奏一首曲子, 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写得非常精彩, 大家一定要细心体会。 (朗读第二自然段) 这是孔子最初学琴的阶段, 师襄来检验学习成果。你们说一说, 孔子是怎么做的?
生:他见到老师后, 特别有礼貌, 连忙站起来。虽然老师说他弹得挺好, 但是孔子却说, 他还没有掌握弹奏的技巧。
师:老师都认为孔子会弹这首曲子了, 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可是, 他却仍不满足, 还要让自己的手指更灵活。自己给自己提高要求, 这样的学生真少见。 (朗读第三自然段) 上次, 师襄是“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 注意, 只是“琴声”而已, 可是, 这次的感受就不同了, 他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他感受到孔子把“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
师:如果孔子弹的是钢琴, 已经可以获得十级证书了, 可他还是不满足, 说自己并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 他要演奏得使人感动。在座的各位同学当中, 肯定有学琴的吧?同学们在学琴时, 练习一个曲子, 如果能达到第一阶段的程度, 就会学习新的曲子, 很少有人想过音乐还有思想内容。其实, 任何一种艺术作品, 都有它的思想含义。音乐也是一样的, 所以, 孔子并不满足于掌握了弹奏技巧, 他有更高的追求。
师: (朗读第四自然段) 现在已经进入了孔子学琴的第三阶段。从这段描写中, 你们能不能发现, 此时孔子弹奏这首乐曲的水平是否超过了老师?
生:超过了。
师: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
生:“刚一进门, 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师襄听得如醉如痴, 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
师:答案就在这段话里, 你能不能把范围缩小一些?
生: (迟疑) 嗯……“刚一进门, 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
师:学生弹琴弹得好, 老师也被迷住了, 是很正常的, 老师不一定达不到学生的水平呀, 你再想想看。
生:“师襄听得如醉如痴, 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
师:如果我让你选半句话, 你认为是前半句话还是后半句话?
生:哦, 我知道啦!是“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师襄从未到过的境地, 说明他自己弹琴时, 他也没有弹出孔子演奏的感觉。
师:是啊, 老师“从未到过的境地”, 孔子已经到达了, 这回可以学习新的乐曲了吧?孔子却说:“不行啊, 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继续朗读第五自然段) “琴声戛然而止, 孔子激动地站起来”, 他终于站起来了, 不仅身体站起来了, 思想也站起来了, 他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他就是体恤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嘿, 孔子真的把作曲者“弹”出来了!
生:真的能把作曲者“弹”出来吗?
师:孔子生活在周朝末年, 战乱的春秋时期, 他非常怀念老国王周文王在世的时候那和平幸福的生活。这首乐曲激起了他心中的渴望, 让他与周文王的心贴在了一起, 所以, 他想到了周文王。在《史记》的原文中, 孔子不光猜到了作曲者是周文王, 还猜到了他的相貌, “此人魁梧的身躯, 黝黑的脸庞, 两眼仰望天空, 一心要感化四方。”在改编课文时, 这句话被编者删掉了。可能是编者觉得孔子有点儿太神了, 透过一首乐曲怎么可能看到作曲者的长相呢?我倒是觉得不该去掉这句外貌描写。当一个人深入地理解了一首乐曲, 通过乐曲的节奏和思想感情, 的确能够想象出作者的容貌来。我听贝多芬的交响乐, 多半是雄浑激昂的, 曲子中还常常流露出悲怆的情感。贝多芬的形象, 就是蓬松的卷发, 紧锁的眉头, 圆睁的怒目, 与他的乐曲风格十分相似。这种感觉, 只有经常听音乐的人才能体会到。所以, 最后师襄对孔子说:“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青啊!我听老师讲过, 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文王操》。”
生:老师, 什么叫“文王操”啊?
师:你该不会以为是文王做广播体操吧?“操”字在古代当品行、德行讲。这是周文王在抒发自己的道德情操的曲子, 所以叫做《文王操》。现在, 我们已经认真阅读了这篇文章, 仿佛孔子就站在我们面前, 那么, 大家眼里的孔子,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 (纷纷回答) 认真、细心、谦虚、努力……
师:这些词语虽然都差不多, 不过用来形容本文中的孔子, 都不太准确。他一遍又一遍地弹同一首曲子, 真的只是认真这么简单吗?
生:投入!
师:我们弹琴时, 通常只要求自己练熟就行了, 可孔子却一次次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先是琢磨弹琴的技巧, 后来又研究中心思想, 最后把作者是谁都悟出来了, 这样的孔子, 说明他已经——
生:入迷了, 入迷!
师:投入、入迷, 你们都说到了一个重要的词儿——“入”。我给你们一个提示 (板书:深入______) , 孔子不断地练习, 一次次追求更高的层次, 大家想一想, 横线上可以填一个什么词?
生:深入思考。
师:他是在学习、研究, 还有一个准确的词 (板书:钻研) 。深入钻研, 这就是孔子学琴的态度。还可以用了另外一个词形容孔子 (板书:精益求精) , 这两个词都能很好地概括孔子学琴的态度。正因为孔子具有深入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他才成为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两千五百多年了, 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
学习孔子, 在音乐中与孔子心连心
师:分析了这么长时间的课文, 现在就请同学们也学一学孔子, 在音乐中畅想。我要给大家放一段音乐, 请同学们认真听这段音乐, 然后想一想这首乐曲表现了一个怎样的景象? (播放民乐组曲《清明上河图》之“商队图”, 节奏欢快, 时长4分钟)
师:请同学们把你联想到的景象写成一句话。
生:人们高高兴兴地去集市买东西。
师:你听出了高兴的情绪, 还体会到了逛集市的感觉, 真了不起!
生:老人在公园里晨练, 有的唱歌, 有的打太极拳。
师:这就是幸福的生活。
生:农民在田地里快乐地劳作, 牛的脖子上挂着铃铛, 在耕地。
师:你说得真好!还听到了铃铛声, 真细心!其实, 每个同学的回答都是正确的, 因为你们感受到了乐曲传递给我们的欢快的、乡村的、幸福的信息。刚才我看到有的同学写到了电视剧《乡村爱情》, 写到了农村娶媳妇的场面, 你们的艺术感觉都很敏锐。这首乐曲是根据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改编的, 表现的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刚刚听到的这一小段, 表现的是商贩们有的骑马, 有的推车, 有的挑担, 正在赶往城里做生意。有人把音乐比作世界语,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乐曲, 无论在哪里演奏, 人们都能理解。同学们喜欢听这样的音乐吗?
生:很喜欢, 音乐很美。
师:对, 音乐的美、文章的美以及生活的美, 都需要我们用心感悟。我建议大家有时间多听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 你们会变得更聪明, 你们写出的文章也会更有节奏感, 更有想象力。我想, 大家通过自己努力, 感悟出乐曲或者文章背后隐藏的秘密, 你们的心里一定很自豪吧?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 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像孔子那样善于学习的人, 学会认真, 学会钻研, 学会感悟。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展开丰富的联想, 看到别人永远看不到的奇妙故事, 听到别人永远听不到的美妙旋律。
备课笔记
幸福课
语文课就是幸福课。当一颗幼小的心灵在故事中接触了快乐, 在语言中认识了智慧, 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节奏, 幼小的心灵就变成了充实的心灵、高贵的心灵、幸福的心灵。阅读, 可以使我们的视野无限开阔。“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因为书中的世界比天地还要广阔。静静的书桌前, 当一双手捧起一本书的时候, 就像捧起整个宇宙, 上承远古, 下启未来, 高抵星辰, 深入熔岩, 我们怎么会被窗外的琐事搅乱了心性呢?
【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教案】推荐阅读: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五六单元练习10-05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6-11
《生活作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6-23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09-27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练习教案10-23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反思07-01
五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七教案09-18
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教案09-06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创意教案11-20
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冬不拉教案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