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精选8篇)
在本文中,笔者简单阐述了物理概念在整个物理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并就如何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概念教学的有效展开和整个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概念教学;物理概念;教学情境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在物理学科中,概念是物理规律的基础,而物理规律又表达了物理概念之间的互相关系,也就是说,我们要想掌握一定的物理规律首先就要过了概念这一关,并且在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仅仅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掌握物理概念的,从而也不能真正的理解物理学科中的各种物理规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公式的物理意义,更不能掌握利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适当的概念教学情境
一般来说,物理学科中的一些概念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抽象而又难以理解的,如果教师直接从正面讲解概念,可能大部分的学生都无法理解,因此,我们要把抽象的概念放到一定的情境之下,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讲解物理概念,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的多。
例如,我在讲到“速度”的概念时,就给学生讲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并让学生思考究竟是乌龟跑的快还是兔子跑的快,这时候,有的学生就说是兔子跑的快,因为兔子是跑在乌龟的前面,而有的学生则是说乌龟跑的快,因为是乌龟最先到达目的地。
这样,在学生的争执和讨论中,我再适当的引入速度的概念,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个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通过这种有趣的情境教学还可以把原本较为枯燥的概念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比较法进行概念教学
在物理学科中,有很多的概念从字面上来看非常接近,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些概念的时候经常会发生混淆,例如“重力”和“压力”,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两个概念的时候总会把他们混淆在一起,他们往往认为,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的大小,或者有些学生干脆把压力等同于重力,这种概念上的混淆使得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出现了很大的偏差,这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概念不清会直接导致错误的形成。
因此,在学习类似这种容易混淆的概念时,我们要注意把这些相近的概念进行对比教学,通过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然后发现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利用对比法来理解和深化这些概念。
三、注意从实践活动中引入概念
抽象的`物理概念往往是对具体的事物的概括,而我们在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就可以回到概念形成的最初,注意从实践活动中引入概念,这样,在大量的活生生的感性材料中,学生就可以由感性材料入手来对物理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并最终达到掌握概念的目的。
例如,在讲到“压强”的概念时,我就让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医生打针用的针头要做的很尖锐?为什么我们使用的钉子都是很细的尖头?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这些直观的场景中,学生拥有大量的感性经验,而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这些感性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把他们上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并最终形成一定的概念,这样,整个概念形成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样学生在理解起来就容易的很多,并且,这样从生活实践中引入概念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把理论知识同生活实践相联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注意概念教学的全面性
很多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的时候往往只注意到了概念的一些表象,而没有对概念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化、片面化的阶段,从而导致概念理解的不准确性。
例如,在讲解到“沸腾”这个概念时,我就让学生观察水烧开的过程,结果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只注意到了冒气泡这个现象,从而片面的归纳出“冒气泡就是沸腾”这个错误的概念。
因此,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深化概念,对学生的观察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于概念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例如,在观察水沸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几个问题,如,加热前有没有气泡产生?加热过程中,气泡从什么部位开始出现?在整个过程中气泡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剧烈程度如何?温度是否继续上升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沸腾的过程中就不会把眼光只盯在气泡上,而是学会更加全面的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从而对“沸腾”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并最终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五、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深化概念的理解
学以致用是我们开展概念教学的目的,而反过来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概念的应用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巩固概念教学的效果,很多在概念教学中没有发现的问题一旦把它运用到实际中可能就会发现很多新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检验和深化概念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了“密度”的概念以后,我就给学生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一个质量为100克的铜块,在切去了一半以后,它的密度有没有发生变化?关于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密度小了一半,而有的则说密度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以看出,一个简单的小问题就可以立刻检测出在概念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于是在这个问题的启发之下,我又给学生进一步分析这个密度的概念,从而让很多学生又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密度这个概念。
总之,概念作为物理学科的基础,概念教学自然也就成为了物理教学工作的基础,我们每个教师不但要重视概念教学的工作,同时还要解放思想,运用各种手段和技巧来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推动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峰,浅议初中物理概念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36).
[2]李治纲.浅论初中物理概念教学[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13).
一、引入物理概念的同时,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初中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时候, 最容易掌握的是那些有直观形象作基础的特征。例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节内容时, 最容易接受的是像人拉车那样沿着力的方面运动着的物体受到的力, 但对缺少直观形象作基础知识的, 如车也在拉人这一反作用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 在教学中要尽量选择典型的直观形象,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抽象的概念。例如, 最好利用弹簧吊着物体 (弹簧被拉长、物体不下落) 、手提水桶等实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车也拉人”这一不太直观的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语言, 甚至让他们亲身体验人拉车时, 当绳子突然断开, 人会向前倾倒这一事实, 从而知道车的确也在通过绳子向后拉人。所以, 在讲过一个物体概念时, 就应尽可能借助学生常见的生活实例、形象化的语言等形式进行实践。
在概念教学中, 要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有些不同的教学内容共同因素很多, 此时在复习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 就能帮助理解新概念。如功率和速度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但都是表示快慢, 因而在引入功率概念之前回忆复习速度概念, 功率概念的建立和学习就不会费太大力气了。又如在学习比热概念时可以先复习一下密度概念, 这样既巩固了知识, 又使新概念的引入有一定的基础, 使学生既不感到新概念来得突然, 又掌握了新旧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有利于对新概念的理解。
又如, 在讲到物体的浮沉条件时, 可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同时浸没水中。学习观察到铁块下沉, 木块上浮, 却解释不了原因, 产生了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引入新概念的方法和途径很多, 可以针对不同的教材, 不同程度的学生, 不同环境下学生熟悉的不同事例, 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要使概念的引入取得良好的效果, 必须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 概念的引入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对探索新的概念产生兴趣, 有了兴趣、思维就能集中, 学习积极性就高。 (2) 提出的问题必须和引入的新概念密切相关, 学生在生活中既熟悉又不能解决, 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新概念的强烈愿望。 (3) 用实验引入新概念, 既生动又形象, 可以使学生获得与概念有联系的感性认识, 此时又不能解释原因, 学生必然会兴致勃勃地去探索新知识。
二、做好演示实验, 使学生获得形成概念的感性认识
做好演示实验, 使学生获得与物理概念有直接关系的, 具体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 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通过演示, 引导学生分析推理, 也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因此在概念教学中, 做好演示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例如:惯性的演示实验。实验如下:杯子上放着塑料板, 塑料板上放着鸡蛋。当用小棒猛击杯子上的塑料板, 塑料板离杯飞出, 鸡蛋却稳稳地落入杯中。通过此现象, 使学生获得“惯性”的感性知识, 从而为惯性概念的形成打下基础。
演示实验要达到预期的效果,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形成观察的习惯, 并具有进行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对比观察和动态观察的能力。 (2) 每个演示实验都必须突出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 抓住主要因素, 使它鲜明、形象,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必须恰当地指导学生观察什么, 思考什么,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得形成概念的感性知识, 打好建立概念的基础。 (4) 演示实验必须尽可能让全班同学都能看到, 同时演示实验必须达到实验要求达到的目的。
三、学生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 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初中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所以, 在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之后,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提高到理性认识, 这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一步。
例1:压强概念的形成。
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已获得以下感性认识: (1) 受力面积相同, 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 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 (2) 压力相同时, 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 受力面积小, 压力作用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成正比, 跟受力面积成反比。由此引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最后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压强的定义, 启发学生用语言和数学公式来表示这一概念。
例2:比热概念的形成。
学生从演示实验中已经获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 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的感性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 要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热是否相同?再进一步思考, 单位质量的不同物质, 升高1℃时吸热是否相同?单位质量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热是否相同?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 反映出来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学性质。为了反映这种性质, 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然后再引导学生概括比热容的定义, 用语言和数学公式来反映这个概念。
对初中学生来说, 从感性认识到形成概念是比较抽象, 比较困难的一步, 要收到良好的效果,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物理量, 它是用来说明或解决哪类问题的? (2) 如何定义这个物理量?建立这个物理量的方法怎样? (3) 它的定义公式如何?有何物理意义?它的单位是什么? (4) 在概念形成过程中, 往往存在某些妨碍正确建立概念的因素,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加以排除。a.日常生活中的直观错觉:如物体匀速上升时, 向上拉力大于向下的重力, 同一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浮力越大, 物体作变速运动时, 没有惯性等。b.邻近概念容易混淆。如:质量和重量、压力和重力、压力和压强、功和工作、惯性和惯性定律等。
在概念形成后,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研究概念的定义。要训练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示概念的物理意义。
四、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概念
学生在概念形成的初期, 对概念的掌握是不巩固、不完全、不深刻的。一个概念的建立总是要经过从感性到理性, 理性到实践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因此, 在概念建立后作些简单的概念练习, 对学生正确地建立概念是有益的。学生学完一个概念后往往重视记忆而不重视理解, 所以教师切勿以为已讲清了概念, 学生认为已经听懂了便万事大吉。如不及时练习, 过时就忘, 很难收到正确地巩固掌握概念的实效。因此, 引导学生应用概念去解释现象、分析实际问题, 做实验等等, 使概念得到深化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学完密度要领之后, 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 水和冰的密度是否一样? (2) 由ρ=m/v能否说明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通过以上练习, 使学生明确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 密度的大小将发生改变;同种物质的密度跟质量和体积无关, 从而使学生对密度概念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五、注意概念教学的阶段性和系统性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总是由简单到复杂, 由浅入深的。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 知识水平较差, 因此在物理概念的教学时, 不能一味追求概念的“严谨性”, 毕其功于一役, 而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概念教学的阶段性, 逐渐加深加宽, 不能好高骛远, 加重学生负担。如:质量概念在初中只作定性的粗略的解释, 指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显然这不是质量的严格定义。又如:在讲功的概念时, 在初中只能讲到对物体施加一个力, 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沿力的方向前进一段距离, 在物理学上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从而引入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学生能够判断:做功没有、谁做功、做多少功、什么单位就行了。知道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力对物体不做功。如果作用力既不垂直于运动方向, 也不和运动方向一致, 做功没有, 要到高中才讲。如果讲死了, 说明作用力必须和运动方向一致才能算做功, 学生到高中就会认为作用力和位移成角度时, 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所以, 在初中把概念讲到什么程度, 和学生到高中怎样进一步衔接, 教师必须要作深入考虑。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 既要注意其阶段性, 要求每个阶段必须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 还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 注意各个阶段的相互联系。例如:在学习长度的测量后, 一定要复习面积、体积的单位换算, 以便在解密度、压强等有关练习题时有个良好的基础;又如:在讲到电功时, 可以先复习机械功的定义, 明确做功的过程实质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从而进一步明确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使学生对电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
物理概念是某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一方面,物理概念反映着人类对物质世界漫长而艰难的智力活动历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它又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中,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成为物理思维的基本单位和有力工具。借助这种概括化的思维形式,人们找到了支配复杂的物质世界的简单规律,建立了物理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因此,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理论的根基。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起一系列清晰、准确的物理概念,不能理解物理概念的含义,就不能进一步学习物理规律、物理理论。
但是,要使学生牢固地建立起准确的物理概念往往是困难的,原因在于教学系统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在概念教学中表现格外突出,造成了概念教学过程的复杂化。
要搞好概念教学,教师必须了解影响概念教学的原因,特别是学生的原因。“教师心中要有学生”,就是说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思维特点、现有知识状况等,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一、影响概念教学的主要原因
1中学生的思维特点
中学生,特别是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由于还未进行过系统的物理思维训练,其物理知识、经验还相当匮乏,因而其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思维品质还比较差。
(1)思维缺乏组织性、条理性
中学生不善于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思维,遇到问题时,往往靠直觉经验判断,“想当然”地进行推理。例如,学生认为“摩擦力就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物体浸入液体越深,所受浮力越大”,“功率越大的灯泡,其电阻越大,灯丝越细”等。
(2)思维具有片面性、肤浅性
中学生常常还会像儿童时期那样以自我为中心看事物,因而往往只考虑那些能直接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所构建的事物的意义,而不能全面分析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他们往往被个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形成一些片面、肤浅的概念。例如,“重的物体下落快”,“真空具有吸力”,“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等观念的形成就是这种思维特点的反映。
(3)思维缺乏灵活性、变通性
中学生思维往往具有惰性,习惯于生搬硬套公式,而不是努力弄懂其意义,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方法。这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时尤为突出。
(4)思维缺乏逻辑性、严密性
中学生往往对某些特定事物的解释感兴趣,而不关心对各种现象的解释是否一致,这与其认知结构中概念模糊、关系含混、内在一致性差等有关。
2学生的知识准备
(1)缺乏必要的相关知识
有些物理概念十分抽象,而且日常生活中很少直接接触,例如某些表示物质属性的概念——密度、比热容、电阻等,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找不到相关的知识予以同化。在缺乏感性知识的情况下进行概念教学,学生将因无法理解其意义而导致机械学习。
(2)存在前概念
学生在正式学习物理以前,就已形成了一些概念,但由于其知识经验、思维水平的局限,这些概念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前概念,有的已根深蒂固,并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学生已习惯用这些概念来解释所遇到的现象,而很难接受与之相抵触的科学概念。
(3)新旧概念界限不清
新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类似概念界限不清时,两者会互相干扰,导致概念混淆。
二、使学生掌握概念,发展认识能力的教学对策
1课堂引入灵活多样
(1)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概念。例如,力的概念可以从推土机推土、人提水、马拉车、汽车压路面等现象引入。这种引入方式简便易行,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2)从实验现象中引入概念。实验不仅能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还能激发兴趣,培养观察力、注意力,并有助于学生树立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的观念。观察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时,学生往往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有目的地去观察,教师应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观察物理事实方面,不仅要发现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而且还要发现这些特征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
以沸腾这个概念的学习为例。对于水烧开的过程,学生往往只注意冒气泡这一现象,而忽略了气泡的变化,这就不利于形成完整的沸腾、汽化的概念。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水烧开的全过程,看加热前有无气泡,加热过程中气泡的位置如何变化,气泡本身怎么变化,变化的剧烈程度如何,水温度是否继续上升等,从而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形成正确的概念。
(3)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概念。在学生已建立了较多的物理概念,感性知识较为丰富时,可在复习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概念。例如,教学功率概念时,可先复习速度概念,然后通过对比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形成新概念,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
2引导学生归纳概括
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往往不能抓住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并加以归纳概括,这时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如在惯性教学中,学生往往能根据紧急刹车等现象列举出各种物体在某种状态下具有惯性的实例,这时教师就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由此进一步得出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的结论,从而使学生了解惯性这一概念的形成和内涵。
3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
比较是物理学习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初中教材中很多概念,如速度、惯性、比热、密度、压强等,都是用比较法引出的。例如,重力和压力,是学生极易混淆的概念,一些学生常将压力和重力间的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关系一般化,认为“压力的大小总等于重力的大小”,甚至认为“压力就是重力”。为此,在教学中,可设置一些能暴露和纠正学生这一错误的比较性问题,让学生在做题中将压力和重力进行比较,从而能正确地区分二者。
又如,密度、比热等概念,它们的表达式都是两个物理量相比,对同一物质来说,比值都是一个常数,反映着物质本身的属性。通过比较,可加深学生对这类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消除诸如“一杯水的比热(或密度)比半杯水的比热(或密度)大”等之类的错误,能帮助学生记忆概念、活化概念和深化概念。
4巩固深化概念,训练运用概念
(1)运用物理概念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检验并深化学生对概念的认识。物理概念之所以有用,不仅在于它是具体的物理现象的概括和抽象,而且在于它与其他概念有联系。如果学生不能把相关概念联成一个概念网络,也就不能把它们应用于各种物理场合。另外,由于许多物理概念互相都有联系,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可收到一石数鸟之效。如复习“电功电功率”这一章,学生在比较电功(W)和电热(O)的计算公式时,发现这两个公式形式是相同的,这时应引导学生分析电流做功的实质是什么,电功和电热这两个物理量的计算公式形式上是统一的蕴藏着一条什么规律,使学生联想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由此再进一步分析,何时O=W,何时O≠W。这样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技巧。练习选题要典型,解法应灵活多样,能对题目作进一步的探讨。将做练习与概念教学分离,甚至相对立,搞题海战术的做法,不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容易使学生形成呆板、机械的思维习惯和生搬硬套的做法,不利于学生深化、活化概念,也不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
总之,物理概念抽象、深刻,教学要求较高,而学生的认识能力、知识基础有限,但只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了解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就能够完成概念教学的任务。
“比较”的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辨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假如一个人能看出显而易见的差异,例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什么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学,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现象在不同情况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比较的过程是使人在思想上确定事物(现象)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凡是比较,都是在一定关系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的。
由于比较法很适合于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所以教材中很多概念,如速度、惯性、比热、密度、压强、等等,都是用比较法引出的,这种方法的作用应引起各位同仁的足够重视。本文就比较法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突出作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比较法为概念的引入提供了思维的支撑点
初中物理概念的引入往往用实验的方法,然后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加以比较进行的。比热概念的引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教材为了研究物体的吸热多少跟物质种类的关系,就将不同物质水和煤油的吸热现象进行比较;由于比较必需在同一标准下才能进行,就对实验的条件进行了控制,使水和煤油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收的热量也相等,以实现“单因子”实验;这样,排除了质量和温度升高等方面的干扰,突出了吸热和物质种类的关系,通过水和煤油在同等条件下吸热情况的比较,为“比热”的引出提供了思维的支撑点。
又如:在“电磁感应”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先点明,在以下实验中,使用的灵敏电流计、导线、开关、磁场及磁场中运动的导体都是完全一样的,现在,按下述步骤进行演示:(1)电路闭和,当导体在磁场中不运动或平行于磁场线运动时,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表明导体中不产生电流。(2)电路闭和,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场线运动,电流计指针偏转,表明导体中产生了电流。(3)在前步实验的基础上,分别取磁场线方向相同而改换导体运动方向,再取导体运动方向相同而改换磁场线方向,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有何不同。(4)电路断开,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比较(1)、(2)两步的差同,就可以建立电磁感应这一现象的感性认识,比较(2)、(4)两步的差同,可以使这一感性认识深化,即明确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比较(3)步实验的不同条件,不同现象,就可以理解决定感应电流方向的两个因素。最后,教师指出联系:左手定则。类似地,能否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感应电流方向、磁场线方向、导体运动方向这三者的关系呢?于是引出右手定则,并通过例题让学生练习使用这一定则。这堂课,学生较牢固地掌握了电磁感应这一重要物理现象,并能用定则分析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又一次体会到比较法在物理概念中的重要作用。物理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是按比较法来编写的,如欧姆定律、电功、凸透镜成像等等。这既符合发现物理定律的规律,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我们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传授这一思维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有些现象中,条件的改变,只使这一现象发生量的变化,如欧姆定律中,电压、电阻的变化,只是使电流发生数值的变化;而有些现象因为一个条件的改变,将发生质的改变,如交、直流发电机模型,就因为铜环和半径的差异,导致外电路得到的电流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异。
二、比较法可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
由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隐蔽在非本质特征之中,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易使学生混淆,影响着学生对所学概念深刻、准确地把握。突出比较法,可使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对概念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重力和压力,是学生极易混淆的概念,一些学生常将压力和重力间的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关系一般化,往往认为“压力的大小总等于重力的大小”甚至认为“压力就是重力”。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设置了能暴露和纠正学生这一错误的比较性例题如下,通过做题,将压力和重力进行比较,收到了明显效果。
例1:在下列各图中,物体A重15牛,力F=7牛,求物体对各接触面的压力各是多少?这样,通过该题中对各种情况下压力的求解,能够从定义、力的三要素角度对压力和重力进行比较,使它们间的区别和联系有一更深刻的揭示。可见,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行比较是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概念的有效果方法。
三、比较法可使学生灵活运用概念,促使概念活化
一个物理概念的表达式中,包含了定义方式、物理意义、及单位等内涵。将表达式间进行横向比较,能促使学生记忆概念、活化概念和深化概念。例如,速度概念的表达式V=S/t和功率的表达式P=W/t相比较,它们都有反映了另一物理量变化快慢的共同特征;它们的单位都由另外两个物理量的单位复合而成。另外,象密度、电阻率、比热等概念,从公式上都可看出,对同一物质来说,它们的比值都一个“常数”,反映着物质本身的属性。这可消除诸如“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一杯水比热(密度)比半杯水的比热(密度)大”等之类的错误。
四、通过比较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例如:把两只标有220V、40W和220V、100W字样的白炽电灯分别进行并联或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路中,判断这两种情况哪个灯泡较亮?根据平时的经验都是100W的灯泡较亮一些,即使老师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出串联时40W较亮,并联时100W的较亮。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对分析感到不可靠,但如果我们通过可控实验来进行对比,学生就会信服了。
五、利用比较法可以防止知识的负迁移
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时,对物理现象不同方面的精细比较,为概念的正确应用提供了出发点,正确的概念应用建立在对不同物理现象比较的基础上。例如,用惯性概念解释图2所示,当突然拉动小车时,木块向后倒的现象时,思维的起点和关键,就是要通过比较拉动前后,小车状态的不同之处,揭示小车拉动前后,木块上部和下部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时,就在头脑的记忆中搜寻以前经历过的相类似问题,通过某些同方面的比较,拟定解题方案,这是学生在物理练习中思维广泛采用的一种比较方法。
如果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时,对新旧问题不仔细地进行比较,既看到它们间的相同,又看到它们间的相异点,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盲目代换,就会出现概念僵化,形成知识的负迁移。如:许多学生在判断图3所示,当小车突然向前移动时,瓶内液体中的气泡向什么方向移动的问题时,会照搬前面图2中小车突然向前时,木块向后倒的结论,得出气泡向后移动的错误结果。可见,对概念的灵活应用离不开比较思维。
又如:在学习动滑轮之后,学生由于受“拉力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一半”的影响,他们认为:只要用一个动滑轮,拉力一定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一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利用如图的练习进行比较,使学生懂得了结论的适用条件,有效的防止了知识的负迁移。
六、将物理概念与生活相比较
有些物理概念看似深奥难懂,若将其与一些生活常识相比较,则能起到化难为易的较果。如:由于“电压”和电场力做功的概念有关,一般初中课本中对电压都没有明确的定义,教材采用直接引入的方法,这对学生掌握这一概念是不利的,有不少学生学了“电压”这一课后,仍然模模糊糊,说不出它是什么,更不了解它的物理意义。所以说电压的概念,是初中学生感到最抽象、最难理解的概念,在初中阶段还无法讲清,对初中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这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就采用这种方法。
用多媒体展示水流的形成,让学生观察实验,得出要使水能够流动必须要有水位差(水压),然后再设问:要使容器中的水长久地流动而不是瞬间流动应采取什么方法呢?这样一设问,学生纷纷讨论,气氛很活跃。最后,教师总结产生水流的条件是有水压,提供水压的装置是抽水机。这样,就为类比埋下了伏笔。
(1)元件的类比:把电流形成中的各个元件和水流形成的各个装置相类比。小灯泡犹如小涡轮,开关犹如阀门,电路犹如水路
(2)形成过程的类比:从水流的形成过渡到电流的形成。
(3)作用的类比:从水压的作用过渡到电压的作用,从抽水机的作用过渡到电源的作用。
(4)大小的类比:从改变抽水机抽水的快慢产生水流的大小过渡到电压的大小产生电流的大小。
总之,通过这样的比较和思索,学生豁然开朗,较快的接受了新概念。可见运用“比较法教学”对解决教学难点是很有益处的。
物理学是一门基本概念和规律性都很强,同时又能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的自然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质,以及这些物质的变化规律。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由于物理规律揭示了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如果对物理概念没有理解,就谈不上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学生不理解惯性的概念,就谈不上应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中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物理概念没弄明白。死记、题海战术不是学习物理的方法,而弄清概念的建立过程、内涵和外延,才是学好物理的基本途径,所以物理概念的教学是掌握物理知识的关键。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引入物理概念的基本方法,现总结如下:
1、实验法:由实验引出物理概念。例如在进行密度知识教学时,先测体积相同的铁块、铜块、铝块的质量,并记录。然后测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再测体积不同的铜块的质量,并记录。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而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可见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性质,物质的这种性质在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样科学、严密地引出密度的概念,学生容易接受,理解深刻。学习电阻时,先演示:长度、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导体(如錳铜、镍铬合金)分别接到同一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不相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导体虽然容易导电,但是对电流仍有阻碍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电阻。学习大气压强时,让学生在不动手的前提下,把一个纸杯从桌子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学生跃跃欲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推陈出新法:复习引出新概念,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这一节时,首先复习上节课内容,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我们能够看见一个物体,说明有光从这个物体射入我们的眼睛。然后再提问:白天,我们可以看见黑板上写的字,而漆黑的夜晚,若教室不开灯,你还能够看得见黑板上的字吗? 学生通过思考得出:黑板上的字不能发光,而白天我们能够看见字,是因为从字射入我们眼睛的光是从其他物体发出的,射到黑板上之后传播的路线发生了改变,从而进入我们的眼睛,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这样一来,既复习了上一节课的内容(促进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顺理成章地引出新课,也能够有力促进学生把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机联系并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在学习惯性知识时,先复习牛顿第一定律。在学习窜并联电路时,先复习电路的基本组成。
3、科学推理法:学习磁场这种特殊的物质时,引导学生分析、推理,放在磁铁周围的小磁针能发生偏转,这一现象说明小磁针受到了力的作用,而小磁针与磁铁并没有接触。这就表明了在磁铁周围有一种特殊的物质(磁场)对小磁针产生了力的作用。
4、创设物理情景,引出物理概念。例如:在进行速度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播放百米赛跑的视频资料,然后提问。裁判员和观众是如何判断运动员的快慢?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不难得出:裁判员是在路程相同的条件下比时间,谁用时短,谁跑得快;观众是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比路程,同时起跑的运动员,看谁跑在前面,谁就跑得快。
由此引出:物理学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采用的方法与观众相同,通过比较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5、类比法。例如:学习电流、电压这些看不见的特殊物质时,把电流比作水流,把电压比作水压等,形象、生动,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6、用物理故事引出物理概念。例如:学习电流一节时,教师讲富兰克林用风筝引雷电的故事。学习浮力时,教师讲阿基米德给国王检测皇冠的故事。在学习力学时,可以讲解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7、问题法:有些物理知识学生已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但认识不全面,有待于通过系统的学习,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激发学习热情,然后顺水推舟把知识进一步拓展延伸。如:学习力学时,先提问“你体会过力吗?”再让学生举例子,学生举的事例都是人与其他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教师可拓宽一下“马拉车前行”“从斜面上滚下的铁球推动木块”等,总结概括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8、对比法:对于易混淆,且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应采用对比法教学,这样既加深理解又便于记忆。
例如:蒸发和沸腾、弹力和弹性、音调和响度、内能和温度等等。对比一下,就不难分辨出他们的异同。
(一)光、电、热、力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靠介质传播,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的三要素是: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
4.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防止和减小噪音的方法:①声源处;②传播过程;③耳边。
5.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的速度是3x108 m/s。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
6.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法线(ON)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分居法线(ON)两侧,反射角(∠γ)等于入射角(∠i)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反射(如镜面、水面);(2)漫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7.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根据光的反射成像。
成像作图法:可以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反射定律作图。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
8.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9.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如老花镜。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如近视镜。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凸透镜的光学性质: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b、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c、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典型光路图: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10.凸透镜成像规律
11.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成虚像时物距越远,像距越远,像越小。一倍焦距分虚实:F 以内成虚像,F以外成实像。二倍焦距分大小:2F 以内成放大的像,2F以外成缩小的像。12.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13.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14.温度的单位有两种:一种是摄氏温度,另一种是国际单位,采用热力学温度。摄氏温度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15.使用温度计之前应:(1)观察它的量程;(2)认清它的分度值。
16.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17.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要放热)。
18.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19.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0.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提高液体的温度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液体的蒸发。2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大沸点高,气压小沸点低。22.要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23.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液化的例子:云、雨、雾、露的形成;夏天自来水管“冒汗”;冬天在室外说话时的“呵气”;烧开水时的“白气”。
24.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吸热),升华的例子:卫生球的消失;冻衣服晾干;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放热)。凝化的例子:雪、霜、雾淞的形成;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电学部分
25.两种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①两种电荷规定: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提示: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26.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电荷的符号是“Q”,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27.导体和绝缘体:
①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②提示: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水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常见的导体有金属、大地、人体、碳(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28.电流:
①电流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②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③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有电源和闭合电路(通路)。
④电源:能够提供持续供电的装置叫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干电池、铅蓄电池都是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⑤提示:电流的方向除了规定以外,还要知道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及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等化学电池及发电机。绝对不允许用导线直接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否则会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电源。29.电路:
①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②电路的基本连接方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③电路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不经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连在电源两端叫短路。用符号表示电路的连接的图叫电路图。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④提示:第一,要求会画各种电路元件规定的符号。画电路图的基本要求:导线是直线,弯折处一般成直角;各元件连接紧密,分布合理,无断离;导线交叉连接处要注意打上黑圆点。第二,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要求:把导线的两端接在相应的元件的接线柱上,避免导线交叉;认真检查,电路图和实物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情况要一致,连实物时,可采用“先干路后支路法”或“先通一路后补充法”均可。30.电流: ①定义: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②单位:安培。1A=1C/s。其它单位有毫安和微安。1安(A)=1000毫安(mA);1毫安(mA)=1000微安(μA)。
③I= Q/t“ I”表示电流,“Q”表示电荷量,“t”表示时间。
④测量仪器:电流表。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最小刻度分别是0.1A和0.02A。用电流表测电流时,要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线出。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⑤实验及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31.电压:
①作用:电压使电路中产生了电流。电压用符号“ U”表示
②单位:伏特,用“ V”表示。其它单位有千伏、毫伏和微伏。1千伏(kV)=1000伏(V);1伏(V)=1000毫伏(mV);1毫伏(mV)=1000微伏(μV)。
③常见电压:1节干电池1.5V,铅蓄电池每个2V,家庭电路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④测量仪器:电压表。实验室用的电压表一般有两个量程和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分别是0~3V和0~15V;接0~3V时最小分度为0.1V;接0~15V时最小分度为0.5V。电压表使用时:①电流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接法要正确;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测出电源的电压值。⑤实验及结论:串联电路中U=U1+U2,并联电路中U=U1=U2。32.电阻:
①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的符号是“ R”
②单位:欧姆。其它单位有兆欧和千欧。1兆欧(MΩ)=1000千欧(kΩ);1千欧(kΩ)=1000欧(Ω)③大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电阻的大小和温度有关。
④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电阻。
⑤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使用滑动变阻器时要注意阻值范围及最大电流两个重要参数。使用前应将滑片调到电阻最大的位置。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就可以逐渐改变电阻,从而逐渐改变电流。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
33.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结论: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⑴ 欧姆定律:
①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②公式:I=U/R。使用公式时注意公式中的I、U、R必须是同一导体(或同一电路)和同一时间的电流、电压、电阻。⑵串联电路规律:
①I=I1=I2,②U=U1+U2,③R=R1+R2,④几个相同的电阻串联时R串=nR,⑤串联分压分式。
34.并联电路的规律: ①I=I1+I2,②U=U1=U2,③R2并联:,⑥并联分流公式:
,④n个相同电阻并联 ⑤两个电阻R1、。
,要求掌握,电路图,连接实物,实验步骤,故障排除等,它35.伏安法测电阻:原理:是电学中重要实验,必须掌握。36.电功:
①定义: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
②单位:除了焦耳外,还有“千瓦时(度)”。1kwh =1 度 =3.6×10 6 J ③计算式:。前二式为普遍适用公式,后二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④测量:电能表。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户消耗电能的度数。
37.电功率:
①定义:电流在单位时内所做的功。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慢。②单位:电功率的单位除了瓦特外,还有“KW”,1KW=1000KW。
③公式:。前二式为普遍适用公式,后二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④测量:用伏安法可测定用电器的电功率,原理P=UI.是电学重要试验,必须掌握。⑤额定功率:铭牌上标出的功率值,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值。(如果一个灯泡上标有“36V25W”,则该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6伏,额定功率是25瓦)
⑥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值。一个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只有一个,而实际功率有无数个。38.焦耳定律:
①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②公式:焦耳定律数学表达式:Q=I2Rt,导出公式有Q=UIt和。前式为普遍适用公式,导出公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热量的单位是“J”。
③注意问题:电流所做的功全部产生热量,即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这时有Q=W。电热器属于上述情况。
④在串联电路中,因为通过导体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也相等,根据焦耳定律
,可知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正比,即。⑤在并联电路中,导体两端的电压相等,通电时间也相等,根据,可知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⑥电热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加热的设备,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电饭锅、电烤炉等都是常见电热器。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制成。
39.电热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注意事项:电热器主要由发热体和绝缘部分组成。发热体是用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让电流通过它时发热。绝缘部分的作用是将通电的合金丝和电热器的外壳隔绝起来,防止漏电。使用电热器时,主要应注意工作电压和额定电压是否相同。若工作电压过高,电热器产生的热量过多,电热器可能被烧毁;若工作电压过低,电热器不能正常工作。另一方面,要注意电热器的绝缘部分性能是否良好,要防止使用时发生触电事故。
40.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一根叫火线,一根叫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V的电压,火线与地之间的电压是220V。零线是接地的。测量家庭电路中一定时间内消耗多少电能的仪表叫电能表。它的单位是“度”。
41.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在电路中的电流达到危险程度以前,自动切断电路。更换保险丝时,应选用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的保险丝。绝不能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42.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①发生短路;②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插座分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三孔插座顶端那孔一定要接地。
43.测电笔的使用是: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44.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特别要警惕不带电的物体带了电,应该绝缘的物体导了电。电磁 45.磁场
⑴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该物体就具有了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⑵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中间磁性最弱。当悬挂静止时,指向南方的叫南极(S),指向北方的叫北极(N)。
⑶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⑷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叫做磁场。磁场对放入它里面的磁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⑸在物理学中,为了研究磁场方便,我们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
⑹地球也是一个磁体,所以小磁针静止时会由于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的原理指向南北,由此可知,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⑺地磁南极与地理北极、地磁北极与地理南极并不完全重合,中间有一个夹角,叫做磁偏角,是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首先发现的。
⑻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有些物体在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存,叫永磁体(如钢);有些物体在磁化后磁性在短时间内就会消失,叫软磁体(如软铁)。46.电流的磁场
⑴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这一现象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的。
⑵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在通电情况下会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相当于条形磁体的磁场。
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以及螺线管的绕线方向有关。磁场的强弱与电流强弱、线圈匝数、有无铁芯有关。
⑷在通电螺线管里面加上一根铁芯,就成了一个电磁铁。可以制成电磁起重机、排水阀门等。⑸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可以使用右手螺旋定则:将右手的四指顺着电流方向抓住螺线管,姆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该螺线管的北极。47.电磁继电器
⑴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实质上它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⑵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弹簧、触点组成;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48.电动机
⑴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它的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⑵电动机由两部分组成:能够转动的部分叫转子;固定不动的部分叫定子。
⑶电动机制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电动机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49.电磁感应
⑴在1831年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个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⑵发电机的制作原理:电磁感应。发电机的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初中物理概念汇总
(二)力学部分
50.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实验中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1)天平的使用
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a.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b.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
1、调节平衡螺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
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2)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51.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国际主单位是kg/m3 ,通常用字母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m/V。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一般不变,不同种物质一般不同,会查密度表。
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ρ=m/V求出密度值。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进行测量。用量筒量杯测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1L=1dm3 1ml=1cm3 1g/cm3=1000kg/m3。
52.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53.密度的应用:(1)利用公式ρ=m/V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2)利用公式m =ρV求质量。(3)利用公式V =m/ρ求体积。54.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国际主单位是m。
55.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56.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公式表示: v=s/t,速度的主单位是m/s。
57.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且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是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改变物体的形状。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是弹簧测力器。弹簧测力器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在弹性范围内)
58.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要会画力的示意图。
5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
60.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其中g=9.8N/kg。
61.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合成。若有二力为F1、F2,且方向相同,则合力为F= F1 + F2 方向与两力方向相同。若两力方向相反,则合力为F=∣F1t0);Q放=cm(t0t01)=c2m2(t02-t)。其中t 表示后来温度,t0 表示原来温度。
95.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上物体,而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规律叫能量守恒定律。内能的利用中,可以利用内能来加热,利用内能来做功。
96.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的单位是:J/Kg。氢的热值(最大)是1.4 x108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4 x108J。
97.分子运动论的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有空隙。)
一、物理概念的重要性
物理学知识系统十分庞大, 但其核心却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掌握物理概念, 是学好物理基础知识的前提, 然而物理概念的抽象性, 又使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感到力不从心或枯燥乏味。
物理学中, 物理概念集中反映了物理现象和事实的本质, 而物理规律本身又表达了物理概念间的联系和依存, 因此要想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 理解物理现象和事实, 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必须提高他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掌握物理概念是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第一步, 因此想要掌握物理规律, 就要掌握物理概念。
由此可见, 在教学中, 教师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设置行之有效的教学环节, 诱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 是学习过程的一个大转折。大量研究表明, 不少学生在学习物理时, 往往不能很好地通过这一转折, 原因是这些学生没能很好地理解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因此, 研究概念教学方法和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师的重要任务。
1. 重视从实践中引入概念
教学中, 可从实际生活选材, 并将物理概念融入这些选材中。对学生来说, 来源于生活的选材, 更容易理解。从另一方面来说, 在学习中有意识地积累生活中的物理素材, 对学生积累感性材料以认识物理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感性材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对教师来说, 把这些材料融入课堂教学或物理实验中, 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压强”这一节中, 教师可在课前就给学生布置两个实验:一是体重较重的同学和体重较轻的同学, 同时站在沙坑中, 谁的脚陷得比较深?另一个则是穿鞋底较小鞋子的同学和穿鞋底较大鞋子的同学, 同时站在沙坑中, 看谁的脚陷得比较深?通过这样的对比, 学生就会在课前对压强这一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感性认识。这样能为压强概念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2. 通过应用, 加深对物理概念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从课本和教师处得到的对概念的理解, 有不少停留在表面。此时教师的义务就是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并将之内化。要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做物理实验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要注意, 对于物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类物理现象, 学生的观察通常只停留在物理现象的表面特征之上。这样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 在学习沸腾时, 学生往往只是注意水烧开的过程, 而忽略了冒水蒸气和气泡这个现象, 也没有注意到其中的变化, 这样学生就很难完全理解沸腾和汽化这两个概念。因此教师在这节课中, 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 让学生观察整个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物理现象。如加热过程中, 气泡的部位如何?气泡怎么变化?剧烈程度如何?温度是否继续上升……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合理运用概念, 分析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深入挖掘物理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 运用物理概念分析解决问题的效率。教师要指导学生联系课本各章节的物理概念, 分析其异同点, 发现其内在的联系。如果学生不能把相关概念联系起来, 那么就很难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其实许多物理概念是相互联系的, 如电功率和电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做功的实质是什么?”“两个物理量所蕴藏的规律是什么?”让学生展开联想, 使其联系到能量守恒定律和能的转化, 并深入分析, 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一、物理基本概念教学与实验探究教学相结合,注重概念形成的过程
物理概念教学常以实验探究教学为基础,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物理概念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运用。第一,实验教学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离开了实验的概念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即使照本宣科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把本来生动的、丰富的物理知识变成一堆枯燥难懂的物理概念定义,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有些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物理概念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例如,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使学生建立大气压的概念,通过比较物质吸热多少的实验,使学生建立比热容的概念,等等。第三,物理实验能为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提供良好的物理情境。学生要形成物理概念,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于实验。若把概念教学与实验探究教学结合起来教学,能使学生对物理概念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
二、物理基本概念教学与概念中的关键词理解相结合,注重概念理解的准确性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某一物理概念时,应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这个概念的内容指是什么,更要让学生通过“关键词”的理解明白此概念的适应范围。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某一个物理概念后,必须能确切地理解,正确地表达该概念。例如在谈到“速度”时,概念中有个“单位时间”,这里的“单位时间”怎么去理解,教师就要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理解好“单位时间”后,又如“密度” 概念中的“单位体积”、 “压强” 概念中的“单位面积”等相似的概念,学生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再例如,在讲解重力的方向时,如果教师只是告诉学生“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而没讲清楚“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和垂直向下(垂直于支持面向下)”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区别的话,学生常常感到很迷惑,在知识运用时也难免会出错。因此,教师应在探究某个概念时,要科学、准确地表达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形成明确的科学概念。
三、物理基本概念教学与实验研究方法相结合,注重概念教学的直观性
初中物理实验中常见的研究方法有许多,如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模型法等研究方法,如果选择不恰当,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也会增加学习的难度。比如,学习电流、电压概念时,由于电流和电压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分别采用跟水流和水压进行类比,把概念教学建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之上,学生可以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进行加工、分析、理解。如此以来,学生对抽象的概念不再感到陌生,内容不再陌生了,理解起来也就容易了。又如学习磁感线概念时,由于磁感线是假想的曲线,学生更难于理解,我们可采用模型法,用具体的事物替代抽象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更直观,更容易理解。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尤其是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能充分把握好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学研究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话,既能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正确理解,又能熟悉和掌握物理研究方法在概念教学中的运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物理基本概念的能力。
四、物理基本概念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注重概念教学的科学性
初中生年龄通常在14岁左右,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身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判断。因而在探究物理基本概念之前已经感性认识到了生活中各种物理现象, 并通过亲自经历的各种物理体验, 形成了较多缺泛科学性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当中有些是正确的,正确的认识有助于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 而那些错误的生活经验将势必会影响学生对科学物理概念的学习,阻碍学生的思维。这些错误的生活经验在学生头脑中可能根深蒂固、难以改变。比如受生活经验“骑自行车不用力踏,它就会停下来” 的影响,学生就会轻易得出“ 物体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维持运动,不受力时就会停下来” 这一错误的认识, 这种错误的认识就会影响学生对正确概念的建立和理解。此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以正确的生活经验结合科学的实验探究来改变这一错误的认识。学生经过对错误认识的纠正和对正确概念建立的过程,对概念的理解会更深刻,表达更具科学性。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研究】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概念10-02
初中物理《-功》教学教案11-27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对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探讨与思索12-10
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设计06-14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资源06-27
初中的物理教学计划10-05
初中物理教学基本思路11-2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反思12-01
初中物理老师的教学反思12-04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