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高中作文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高中作文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高中作文 篇1

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胜任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泰戈尔这两句简单的诗,却揭示了一个人生哲理:凡事不能过度,不可强求。

花开花落自有时,大自然总能把最美丽的色彩恰到好处地调和出来。爱花之人都应知晓:顺其自然才是最好,过分的期望与呵护不异于暴风骤雨,会让花无奈地凋零。为人处世也是一样。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道承压底线,当巨大的压力如洪水般袭来,冲垮了这道底线时,人就会像花一样枯萎凋零。

雅典奥运会,中国的“梦之队”乒乓球队遭遇了滑铁卢样的打击。分量最重的奥运会男单金牌流落到韩国选手柳承敏的手中,而使中国乒乓球队未能包揽奥运会四金。

28岁的“三朝元老”孔令辉和24岁的男乒中坚马琳,都在双打和单打中“提前”出局了。压力确实太大了。从最早孔令辉和阎森的双打名额之争,到最后王皓和王励勤的决赛资格之争,从牛剑锋的长期蓄势待发,到马琳的悉尼遗憾雅典补,压力早已埋下伏笔,只等临战时刻一触即发。

当压力成为习惯,紧张、僵硬和畏首畏尾就成了条件反射。

当时,外国记者对中国选手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拿到金牌,你的压力有多大?”没拿到金牌的王皓承认:“不管进决赛的是我还是王励勤,谁赢了都想站到最高领奖台上,压力肯定大。”但拿到金牌的张怡宁说得好:“谁都会想赢怕输,但想得过多只会不敢打,不能积极主动,这对比赛肯定起不到好作用,既然这样还不如把这口气打出来。我们打比赛,打来打去还不是在和自己斗?”

生命有太多不可承受之重。当一个人被过分要求时,往往会走向极端。过分的期望会像一把锋利的小刀插在承受者的`胸口,让人血流不止而走向衰亡。有句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人们一定要小心控制手中的期望和要求,不能让其泛滥成灾。

凡事要讲究适度,顺其自然。如果强求鲁迅选择医生的职业,那么我们会失去一位文坛巨匠,中国的现代文学史无疑也会黯淡许多。我们在生活中或许也会遇到过高的期望,过分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有善于自我减压的心态,不能把压力过分地堆积起来,这样会让人变得脆弱不堪,就像充气的气球,超过了承受能力,就难免走向毁灭。

少一些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花儿会更加娇艳欲滴;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高中作文 篇2

关键词:安乐死,合法化,可行性

0 引言

安乐死亦称安死术,是英文“euthanasia”一词的汉译,最早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一词,本意为“快乐死亡”或“尊严死亡”。其实,在80年代以前,法学界对于安乐死的争论主要在国外,直到1988年全国和上海的各界专家学者才组织了一次关于安乐死的研讨会,而在同年召开的七届人大会议上中国妇产医学和儿科专业的泰斗严仁英和胡亚美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安乐死立法的议案。。”

1 学界反对安乐死合法化的理由。

近年来尽管安乐死合法化取得了一些进展,并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但实践中仍遭到司法界的否定评价和立法者的搁置,持否定意见的仍不在少数。归纳起来主要有: (1) 医学观念上,反对者认为医生的天职在于救死扶伤,挽救生命。这是我国医学上的光荣传统,医生对无可救药的绝症患者实施安乐死,即违背了医生的职业道德。 (2) 刑法的目的与刑法规定来看,反对者认为刑法保护一切人的生命,只要未犯死罪,任何人都不能结束他的生命,刑法第132条规定的“故意杀人罪”并没有排斥安乐死,实施安乐死与法不容。 (3) 从人道主义角度来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各国法律,道德,舆论和风俗习惯对痴呆,严重畸形,伤残乃至各种濒临死亡的人普遍采取极其宽容的态度,这是人道主义精神在全人类中的普遍体现。安乐死的作法是对人生命权的剥夺,是极不人道的。

2 安乐死在中国的可行性

其实,安乐死虽然是一个新兴的名词,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安乐死在中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首先与解放前相比,医疗科技水平确实进步了一大截,许多以前视为绝症的病症现在已如同感冒咳嗽那样简单,很容易就被治疗。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迄今为止无法救治的疾病仍与人类同在。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生命受到癌症的侵噬。而且,医疗的进步也并没有阻止更为可怕的疾病出现。艾滋病肆虐多年尚未降服,还有非洲的一些地区近年来流行的“埃博拉”病毒,出现的原因尚不知晓更不要奢谈预防和治疗了。在亚洲,继非典型性肺炎之后又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人的生命其实是很脆弱的,承受痛苦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在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面前,我们怎能眼见病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奢求不可预期的新疗法出现呢?那是不尽情理的。其次,安乐死在中国具有可行性的最大一个原因是,中国人还很不富裕。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人民生活并不富裕而且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并不完善,但是,使用现代化的先进医疗技术用人工的方法去延续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的生命,让他长期住在医院,就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这样的花费,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倾家荡产,对于国家和集体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许多病人也正是出于为家庭经济情况考虑而积极要求实行安乐死,但由于安乐死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其合法化,一些医院或绝症患者只能采取“自然死亡法”。这实质上就是采取消极的安乐死,对绝症病患者来说却增加了痛苦与折磨。再次,安乐死一词也并非完全是一个舶来品,在中国无论是在文化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安乐死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呢创立的佛教就宣扬“涅槃”的目的,方式与安乐死不同,但“涅槃”所达到的死亡状态是快乐,舒适和安静,在这一点上与安乐死十分相似。据我国历史小说记载:唐太宗的大将尉迟恭见偏将三保被敌兵断去四肢,虽目光仍在流动却已口不能言,气息奄奄。他不忍爱将惨受痛苦,遂刺其胸而死。唐太宗并没对尉迟恭降罪,这也与当代安乐死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上述事例可以看出早在古代人们就渴望摆脱临终的痛苦和渴望尊严的死亡。既然生存是人的权利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享有死的权利。生命短暂才短短几十年,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快乐生存的权利,但当生已无望之际,给予其死的权利也是合情合理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规律。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延续人的生命却不能使人得以永生,更何况当这种延续只能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痛苦时则更是完全不必要的。最后,国外某些国家关于安乐死的立法和实践对于我国安乐死法律问题也具有重大的借鉴思考意义。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随着工业革命掀起的第三次浪潮,医学革命得到了复苏,安乐死合法化的讨论再度兴起。早在1960年就有人在英国议会提出了安乐死法案。1962年,日本最高法院规定允许早死条例并附先决条件:本人愿意并提出申请,医生诊断患绝症,患者痛苦异常,亲属同意。197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洲通过了《自然死亡法》首次在法律上承认了“死的权利”。世界上第一部安乐死立法是澳大利亚1996年7月1日通过的《垂危病人权利法》。但这部法律在1997年3月25日被废止,总共才实行了8个月。如果减去1996年12月众议院通过中止法案后的三个月时间那么真正生效的时间还不到半年,其间实施合法安乐死者只有四人。2001年4月,荷兰再次通过一项安乐死法案,不但承认安乐死在荷兰的合法性更“惊世骇俗”的是它还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权益,该法规定“6到18岁未成年人可以在同家长商讨后一同作出决定”,“对12到16岁的青少年,必须由家长或监护人作出决定”同成年人一样,未成年人每一例“安乐死”的实施必须有该地区“终止生命监督委员会”签署同意才进行。这在我国又一次掀起了讨论安乐死的高潮,长期承受病痛折磨的病人纷纷提出申请,请求安乐死。

3 应该使安乐死合法化。

3.1 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长短而在于生命的质量

中国有句俗话不如赖活者”可是当人们的生命真正面临着好死和赖活的选择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好死。为什么呢?因为生命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质量。人的生命并非是永恒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的活着,于是人们努力地提高生命的质量,体现自身的价值。可是当一个人的生命只具有纯粹生物意义上的存在或是只能在巨大的痛苦中等待死亡时(生命的质量已大大降低),而医生却硬要拖延使他承受痛苦,实际上这是对病人的一种虐待,恰恰是一种不人道。中国有句俗

3.2 使安乐死合法化可以减轻家人的负担

患者主动提出安乐死出于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而在我国患者提出安乐死绝大部分的原因是出于沉重的家庭负担。在我国医疗保险不十分完善的今天,城市居民或许还享有那为数不多的医疗保障费用,但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生病上医院完全是自己掏腰包的事。这就导致了农村的患者得了重病没钱治疗。小病变大病,大病更没钱治疗的恶性循环,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生不如死,而当生命结束时又为其家人遗留下一笔难以承受的巨额债务。我们并不否认生命的珍贵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但是在讲究经济效益的今天,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平衡问题。既然死亡已成为一种必然,我们又何必以牺牲健康者今后正常生活为代价来维持其痛苦的生命。让患者合法而安详地选择死亡。对于国家、患者本人及其家人都好。患者主动提出安乐

3.3 物竞天择, 安乐死适应了自然界的进化规律

“物竞天择, 适者界永恒不变的规律,即便是充满智慧的人类也不能违背这一规律。无论在动物界还是在人类世界,那些能适应恶劣环境或自然界的各种病毒的生物即适应自然者得以生存并繁衍后代,把这种基因传下去,使种族得以延续。而不适应者就会死亡,灭绝。正是在这种残酷的抉择中人类才得以进化,才从四肢爬行动物进化到现在会使用工具,会思考的人。安乐死正是适应了这一规律。人从一出生就面对着自然的选择,而自然的选择是残酷的,总有一些人是不符合种群优化标准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只能使人们在对抗自然的选择时,增加战胜自然而存活的机会,但现代科技不能代替自然的选择使那些不适应的人生存下来。否则人类就永远不能进化。因此,使安乐死合法化,让那些在自然选择中淘汰下来的人平静而安详的离开人世是符合人类进化规律的。“物竞天择, 适

3.4 安乐死者是对患者的临终关怀, 是真正的人道主义

反对安乐往喜爱指责安乐死的实施是一种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不人道的。但是,安乐死的目的正是为了尽早结束病人的病痛,是对绝症晚期病人的一种临终关怀,是真正的人道主义。从医学上来说,任何一种绝症到了晚期往往是痛苦不堪的,特别是当患者的病情恶化时那种痛苦往往使其难以忍受,只有靠增加止疼药的剂量来缓解,而同时因为服用大量的多种止疼药物又会引起一系列的毒副作用,使之更加痛苦不堪,而这种痛苦的频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日益频繁,经常折磨得患者不成人形。正因为如此,剥夺绝症患者死的权利使其必须承受如此痛苦的死亡是非常不人道的。安乐死对于临终者来说是一种解脱,是一种幸福。反对安

3.5 人的生命的自由

安乐死是一个哲学问题, 这个哲学问题的核心在于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完全属于他自己,换而言之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有没有完全的支配权。在西方社会非常崇尚个人的自决权 (Idividual Autonom y) ,个人自决权的概念在生命伦理学的讨论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强调个人具有自己决定外界对其身体作某种医疗行为的权力,辛格曾认为“尊重独立地原则告诉我们要允许富有理性的人们根据自己独立决定去过自己的生活,而不受强迫或干预.如果富有理性的人们独立的选择去死,那么独立的尊重之心将引导我们帮助他们去做他们选择的事情。”而大多数反对安乐死的人则认为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生命没有完全的支配权,原因在于人是社会的动物他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要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那么既然我们的生命不属于我们自己,那他又属于谁?既然我们无权结束自己的生命可为什么各国均不把自杀作为一种犯罪呢?关于自杀问题是否作为犯罪处理,并不存在争论,除了封建时期的教会法以外历来各国均不把自杀作为一种犯罪来处理,自杀最终从一种犯罪变成了人民的权利。那么安乐死其本质上也属于自杀,是自杀行为中极其特殊的一种,理应也不视为是犯罪。我们说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即行为人在享有自由时对他人、社会的合法利益不造成损害。安乐死虽然是人为结束生命的行为却是在病人及其亲友主动要求下,无痛苦的进行,并没有损害社会或他人的权益。既然这种行为只涉及当事人自身权益而当事人又是自愿的,这也是安乐死应当合法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可否认生命是可贵的,但生命中也有许多痛是我们所无法承受的,承认人们有死亡的权利,让安乐死立法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因为安乐死的不合法同样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安乐死既然无法在立法中正名,无法合法化,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许多案例仍然作为杀人案来处理。安乐死没有合法化的“名份”但安乐死在许多病例中又确实存在必要性。这就使那种变相的安乐死或在私底下秘密实施安乐死的情况大量存在,这就更加不利于对人们生命财产的保护。

安乐死是人类理性面对现实,探索死亡文明的客观体现,是人类社会在文明进程中的一大进步。尽管安乐死的合法化在我国还在研究,还会面临着这样那样的质疑,但社会现实状况已表明面对这样一个群众日益支持不断的社会问题,立法者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法律必须面对社会现实否则所形成的事实不过是法律的放任。随着人类认识层次的提高,安乐死必将为法律所承认和规范。

参考文献

[1]2003年7月17日《南方周末》25-27版报导.

[2]2003年7月17日《南方周末》25-27版报导.

[3]陈晓青, 李瑾.《论安乐死的法律问题》.摘自《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1期.85-88.

[4]欧阳涛.《安乐死与立法》.摘自《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1996年6期17-24.

[5]赵健雄.《我国早期的“安乐死”思想》.摘自《健康报》1996年10月19日) .

[6]王红漫.安乐死问题立法进展比较.摘自《现代法学》.2001年4期152-156.

[7]王红漫.《安乐死问题立法进展比较》.摘自《现代法学》.2001年4期152-156.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篇3

选自《胡适自传》中《四十自述》的《我的母亲》,是作者人到中年之后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之下成长的往事。站在中年的门槛上再来体味寡母抚孤的不易,对母亲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苦难,有了更多的同情和理解。母亲一人担当起了慈母和严父两个角色——既要把母爱倾注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家的温馨,又要严格管束孩子,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做人。这一切在胡适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最初、最深的回忆。“恩师”和“慈母”是作者对母亲的最高评价,“做人”则是母亲训练“我”的主要课题。

从小失去父亲,在关系复杂的大家庭中生活的胡适,童年的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安静的读书成为失去父亲庇护的胡适一种躲避是非纷乱的最好办法,也成为他小心眼里要变得强大给母亲争气撑腰的最好途径。小小的他看到了母亲的很多委屈,很多隐忍,很多坚强,很多柔弱,同时他也承载了许多责任,许多期望,许多退让,许多苛责。如此,他没有变成一个问题少年,或以暴制暴反叛对抗,或自怜自艾懦弱敏感,而是成为一个好脾气,能宽恕人、体谅人的谦谦君子,成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母亲对他的爱与教育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

本文一共写了7件关于母亲的事,这7件事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识大体、懂进退、刚柔相济、严慈并进的母亲形象。她有所有母亲都共有的爱子情深的表现——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更有让“我”终身受益的教诲和母亲用自己言行所传达出来的人格品行的标杆:母亲天刚亮就把“我”喊醒,不允许“我”养成睡懒觉的习惯;醒来后看“我”清醒了,就帮“我”反省昨天言行有误的地方。母亲不识字却很识事,她也许不懂“君子一日三省吾身”的道理,但她却懂得及时帮助孩子总结得失的重要。母亲把教育孩子的时间选择在早晨是很见用心的,如果昨天犯了错,当时就批评,孩子可能一下子不能接受。待睡了一晚上了,事也过了,气也消了,这时候,心平气和地说几句,孩子一般都能听得进去。早晨接受了妈妈的教诲,这一整天孩子说话做事就会特别小心。我们可以想见,在这样的教育提醒中肯定贯穿着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那就是如何做人。当然母亲更多的是督促“我”用功读书,所以小时候的胡适是同龄人中最用功的,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是小胡适第一个去开学堂的门。

母亲管教胡适很严,但“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胡适一句或打胡适一下,保护着孩子的自尊心。这既难能可贵又很重要,母亲对胡适的这种人格尊严的维护,让他能在人生路上抬起头来走路,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母亲绝不放过胡适的任何一点错误,“我”说一句轻薄的话,“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这样点点滴滴做人处事的淬炼无疑会对孩子行为习惯、言行举止的养成形成很好的自律。

母亲在大家庭中与家人相处有宽容、隐忍、温和、仁慈的一面,也有刚性、倔强、原则问题决不退让的一面。有碍人格尊严的事,母亲是绝不宽容的。

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亲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让“我”懂得了自己什么事该做能做,什么事不该做也不能做。孩子从父母的一言一行里,构建着一个成长的模型,这样的“身教”比任何高标的说教影响力都大。

胡适就在母亲提醒、督促、呵护、责罚中一点点地明白做事的准则、做人的道理,他在母亲为人处世、身体力行的经营中修养着自己的性情。有人说母亲是一所学校,母亲用那纯正的心灵和端正的身教,给我们传授和示范着做人的道理,滋润了我们的心灵,影响了我们的德行,惠及了我们的人生。

《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母亲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故乡,是我们生命中最无可替代的眷恋。这份爱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母爱 篇4

“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你,静静地离去,在我忽然爱你的夜里。多想抱紧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一直都懂你„„”

无意中听到这首歌《懂你》,并看了MV,知道这首歌是写给母亲的。里面的画面人让人非常的感动。母亲一生都在为儿女忙碌着。小时候担心他们的健康学习,长大后担心是否有一份好的工作。

记得在去年暑假,我生病了。本来是晚上就不舒服的,但我没有给妈妈说。可是在凌晨的时候越来越严重了。过了一会就被上厕所的母亲发现了,她二话没说就把我带到医院去。

当时我每走一步就会吐,我就蹲在地上不走了。母亲就背着我,米粒大的汗水从额头上不停地滚落下来。无力的我抬头,分明看到妈妈把牙齿咬着嘴唇。我就说妈妈把我放下来吧,妈妈怎么也不肯。她就这样一步步的走着,把我带到了医院。输完液回到家,母亲并没有休息,而是拿着扇子给我扇着,并且不停的问我好些没有。

曾经我也怪过恨过我的母亲。读小学,在放学的时候,我蹦蹦跳跳的回家。在途中,就掉到了有水的田里。回到家中,母亲打了我。我恨她为什么要打我,换了不就行了。我非常的恨母亲。长大后,我才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她是要我明白责任的重要性。责任就好比是米饭,失去了它我们很难生存。

长达后,更多的让我明白了母爱的伟大。母亲,可以为她的孩子承受任何的委屈。

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无法回报的,只有母亲在世的时候,多陪陪她,步入社会之后多回去看望年迈的母亲,我想这是给母亲最好的回报吧。

情感打假:作文教学不能承受之重 篇5

情感打假:作文教学不能承受之重

作者/ 张 祯

细心的老师会发现,现在的学生不会作文,不善于表达他们的内心情感。每年的考场作文,很多学生习惯于写一些生离死别的故事情节。可是细想想,哪有那么多的孩子是孤儿?甚至有的教师惊呼,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作文有一句惯用语,那就是:在我三岁那年,父亲离我们而去,我与母亲相依为命到现在。作文的胡编乱造、情感虚假,已经成为作文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有识之士呼吁,作文教学的情感打假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拔苗助长――教育现象的深度追思

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生作文时,总是将自己的价值观直接灌输给学生:不得写反面话、不得表露不健康思考、开头一定要营造强烈的氛围,结尾则一定要有自己的宏伟蓝图设想。我们的作文教学已经走向了唱高调的误区,学生的心灵已经被教师意志左右得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生作文中的情感虚假折射出的是应试教育的失败――为了考分,我们可以不做真人,做假人。

二、自主建构――作文教学的现实呼唤

有人说,教育的核心在于让学生自主建构他们的价值体系。如果我们只告诉他们什么是美好,那是教师的价值观,如果不能赢得学生的认同,充其量只是一些“假大空”的套话。说得重一些,就是教育的失败。

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既想独立又不得不依赖他人的阶段,他们有自己的主张,但他们又不得不从成人那儿得到做人与学习的真谛。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应该努力让学生放胆表达,让个性得以张扬。说很多好听的假话比说很多难听的真话那个更有价值?作为教师,心中的天平要摆正。

1.氛围创设――情感引领的风向标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教育的力量来自人格的感召与影响,任何人为的规定,无论如何完美,对他人的影响都是第二位的。”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主观世界,让自己的学识、胆略、为人与世界观进入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一次在交流《一件____的事》这篇文章时,我不仅让学生体验同学表达的真实性,还针对班级中的一些现状作一些相机诱导。有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时流泪了,我和大家静静地听、细细地思考,教师对学生诚恳的态度影响了其它同学,大家能够很好地理解他人,学会欣赏、分享与理解他人的情感,他们不再七嘴八舌地指责别人的错误了。在我所教的两个班级,有很多敢于说真话、写真事的文章,因为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听众。

2.独立意识――情感成长的自主空间

中学生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更应该让学生自主思考而表达情感,宁可是世俗的,也不能是虚伪的。学生刚进人中学,我要求大家避免被动等待老师布置作文的学习状况,培养自主写作的学习意识。我积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人间冷暖,并随时将他们记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或日记里,成为今后作文的素材库。习惯成自然,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基本具备了自主写作的意识,能随时记录并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3.相机训练――情感陶冶的基本策略

首先要读中悟写,陶冶学生人格。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学论文 )在阅读教学中,我有意无意地将学生文本阅读的感受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积淀联系起来,引发他们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冲动,让语言的激流自然宣泄。比如,在教学徐志摩《再别康桥》一文时,对于诗人流露的情感的引导我是这么问的:第一节的三个“轻轻”,您能体会到康桥在作者心目中是怎么样的――三个“轻轻”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内在体验,即使要离开了还要把这种宁静的美隐藏在内心,不忍打破这种爱惜之情。而第二节到第六节,作者又为什又写到了夕阳中幻成的金柳――其实这是作者内在心情激荡的真实表露,离别在即,不能;静美于心,不忍。最后一节,又将“轻轻”变成了“悄悄”,物我两眷溢于诗表。在引导作者反复朗读与感悟中诗歌的情感在学生的心目中升腾。之后我让学生写一个自己曾经见过的人、事或地方,表达对这些事物的想念之情,学生的情感表达就非常真切,而且都是真实地流露于字里行间,而不是虚假的表达。

第二是生活作文,历练学生人格。

现在的`学生不会作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会生活;现在的学生情感单纯,很大程度上则是由于他们缺少经历。如果我们将语文教学的外延拓展,将生活的全部都纳入语文学习的空间。那么学生就将语文和做人、作文与情感自然结合起来:与同学的冲突与误会也会是一次成长的经历;与家人的沟通与交流也是一次生活的体验;和社区邻居的一次交往也是一次感悟与思考。取自生活,作文才能印上情感的痕迹,涂上心灵的色彩,语文教学才会变得真实。

第三应低调指导,升华学生人格。

将每一次作文教学看成师生情感交流的载体。在学生的文字表达中,无不体现着他们的思想与内心,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体验他们的心理世界,感悟他们对现实与人生的青春感悟,通过理解学生的心理水平与特征,及时地采取交流谈心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内心的不良情绪,可以防止学生思想出现偏差。

对学生人格教育的起点要低。“曲高和寡”,如果教师动辄拿远大理想来左右学生的世界观,很多时候给人感觉是唱高调而得不到心灵的认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能做的是思想上的慢慢引导,让作文的表达逐渐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切不可不着边际地将学生的价值观提升到无法达到的高度,否则只能是让作文教学再度落人假大空的误区。

经过这些年作文教学的不断反思,笔者认为作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人求真、求善与求美的过程。只有教师大胆地为学生提供情感表达的空间与土壤,提供恰如其分的思想营养,初中生的个性才能顺利地得到张扬,主动探究与体验带来的真切感受才能呈现一种原生态的美。让学生的情感与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

不能承受之重现代散文 篇6

秋分前后连着三天雨,直至月底天气不错。临睡前在大脑里梳理了下近期需要做的事。转念间,记忆忽极力搜索卡夫卡写给密伦那情书里的某个细节,他在信里说到他跟两姑娘三次解除婚约。他说“女人却总是无辜地受罪,诚然不是说她们对此‘无能为力’,而是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讲,这显然最终仍要汇入到‘无能为力’之中去的。”现实里的种种无能为力,我们都裹挟其间。

想到梁卫星的小说《文明》里的文明。对于我来说读来能抓住人心,是权衡一篇好作品的方式之一。文明,在自诩为常人的眼里是个苕气。印象里,在老家被称为“苕气”或者“憨巴”的人,有个共同点,岁月这把杀猪刀在他们面前似乎是钝的。一年一年,在他们脸上看不出年龄变化,还不怕冷。这个疑惑,记得问过父母。父母说,因为他们不必为生活操心。

“文明永远是笑着的,那笑容说不出地干净纯粹,不带一点杂质,有时候我突发奇想,那一定像极了亚当醒来看到的第一缕阳光。他自自然然地活着,吃饭便吃饭,吹牛便吹牛,干活便干活,晃荡就晃荡,抽烟就抽烟,睡觉便睡觉,无所谓满足不满足。”附近有一年逾七旬的老人,身体看上去还算硬朗,他每天做的事就是在垃圾箱里翻捡饮料瓶。很爱笑,路上遇见了远远的,笑着打招呼。那笑容就是很纯净的笑。有街坊瞧见我跟老人打招呼,有点诧异,你跟他打招呼?言外之意的意,跟黄花中学的人取笑文明是一个意思。(你跟“苕气”聊天?)为什么不能跟老人打招呼?就因为他是捡垃圾的`?那些不屑于搭理老人的人,加起来的笑容都不如老人的笑脸来得自然和温暖。在等级根深蒂固的社会里,文明连“小人物”都算不上。人性里的势利要多冷就有多冷。没有生活枷锁,文明的笑干净纯粹,不晓欲求的人,痛苦就会远离。作者笔下,文明的笑容和衣着有了变化。“老了的文明还是笑着,但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纯净的笑容了。他笑起来居然一脸的谄媚。他高高兴兴地过来和我们打招呼,却好像是打扰了我们一样,他的神态不受控制地弥散着浓密的歉意。”心口好似被人暗暗打了一拳。一个缺乏逻辑思维,被喊成“苕气”的人,连笑都有了负累。文明的负累更甚于常人本来就带着枷锁生活的负重。负累之前是恐惧吧?恐惧和痛苦连气相生。

十年后再见的文明,是这样了“……他却裹着一件厚厚的黑毛衣,……毛衣明显短了一些,皮带上面的秋裤露出了一大截,乍一看去,还以为是一截翻在外面的肠子——他穿着明显让人想起街上的乞丐。”众人嘴里的“苕气”体味到了生存之虞。“他居然养了几只母鸡,他把那些鸡蛋存起来,过年就端着满满一盆子到校长家里去。”“结果被校长老婆一怒之下抄起什么家伙一顿暴力,……”“我突然想,文明如果不是学校里,而是人生天养,也许还是那么个年轻漂亮的小伙子吧!”若此,还是不晓欲求不知恐惧,时间的脚步在他身上依然如打滑一般没什么印记吧,依然笑容纯净吧。生活里粗粝重负和种种无能为力硌进文明的身体里,承受本身已是无能为力。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高中作文 篇7

对于如何在语文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健康发展,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

一、注重新教材内容对学生的精神内化, 丰富并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取向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依托, 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 是内心情感的流露, 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 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取这种感受, 体验这种情感, 理解这种见解, 转化这种智慧, 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现有的教材文质兼美, 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注重学生的成长记录, 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因此, 应通过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 教会学生感受各种美好的道德情感, 让丰富的道德情感滋养学生的心灵, 进而升华其道德价值取向。如教学《屈原列传》时, 我引导学生品读文中感情深沉、志趣高远的文句, 让学生理解:尽管奸佞当道、报国无门, 屈原只能“自投汩罗而死”, 留下万古悲风, 但他火热的报国之心仍在历史的时空里跳动。他正道直行的光辉品格, 为理想上下求索, 虽死不悔的精神, 给后代中国人树立了特立高标的道德价值取向, 成为国人的道德源泉。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里, 我时常引导学生徜徉其中, 久而久之, 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学生们的道德心田, 影响和丰富着他们健康的精神生命。

二、创设平等、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 把个体精神生活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建立人道的、和谐的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形成互动的交往, 交往应弥漫着师生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课堂上尽量给学生留存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 创设情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 从而把学习、探索和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 最终获得一种“说话”的权利、一种精神的自由、一种享受的体验, 师生之间在传播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着感情, 进行着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与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和共鸣。在这种充分的课堂民主与人文关怀中, 教师可以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浮于文本的字里行间, 体味着作者的思路与感情, 让心灵浸染墨韵书香, 激起学生率直灵动的生命激情,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

三、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还给学生自由畅想的天空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与核心理念。语文教师从事的是一种人文学科教学, 是完善学生心灵、净化学生灵魂, 探索生命价值的教育, 应该摒弃过去那种单纯地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单向的知识接受者的理念, 应该把学生看作是平等的、能动的、活生生的人, 这才是对学生生命最大的尊重。事实上, 学生既不是教师的四肢可由教师随意支配, 也不是泥土或石膏可由教师任意捏塑, 他们是有血有肉的, 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有着丰富独特个性的完整的人。为此, 教师应该抛开师道尊严, 不凌驾于学生之上, 尊重学生作为独立的人的权利, 决不能把他们视为作业的机器。从一定意义上讲, 学生是否生活得很有趣味, 是否幸福快乐, 都和教师是否具有科学正确的学生观有着极大的关系。试想, 如果语文教师的学生观滞后, 不率先垂范, 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 讲和做脱节, 流于形式, 又如何引导学生诚实守信、求真务实品德的养成?更难以促进学生完整精神生命的发展。

作为教师, 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位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 不应该强制学生在成人设好的圈子内活动, 不能引导学生有成人思维模式。要正视学生的独特性,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感知、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 使其燃烧。教师不应是学生思维的保姆, 而应让知识成为学生勤于思考的果实, 授人以渔, 引领学生学会在知识的天空自由飞翔。

摘要:“课标”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 突出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强调了人格养成, 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这也决定了在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每个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正视学生的独特性,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感知、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 让它燃烧。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篇8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本片的主要矛盾,在三个主人公身上,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三个主人公中,有的对此有知觉却很无奈,有的对此无知觉,任由岁月雕刻。

姐姐是个活得“理想化、精神化”的人物。她是个天生有慧根的人,她意识到身处的社会是多么教条死气,她心中一直有个朦胧的梦——这个梦是形而上学的,超越了现实中恼人的平庸。寻求精神自由,以超脱于乏味闭塞的社会,是支撑姐姐的思想。因为姐姐一直在主动追求精神自由,可见她对于自已与社会的矛盾是有知觉的。

形而上学的“精神自由”会有许多表现形式,导演是这样表现它的。首先,音乐是个突破口。手风琴,那个年代最熟悉的乐器使姐姐暂且超脱于尘世。拉琴的姐姐是多么地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片头,倘佯于舒缓旋律的姐姐神态陶醉,和风摇动柔软的树枝,树叶哗啦啦响,姐姐此时正乘着歌声的翅膀游于物外——水壶响了,水开始往外扑,音乐依旧悠扬……这个镜头想告诉观众,姐姐在家是不管琐事的,洗衣烧饭、洒扫喂鹅这些琐碎之事与她的精神世界太格格不入。之后妈妈数落姐姐的一句话:“总比让你去刷瓶子好,什么都看不上眼!”让我们看到了姐姐的心高气傲。姐姐的这种生存状态总会让我想起张爱玲在《天才梦》里的自述。张爱玲从小怀有天才梦,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在精神领域她自认是难得的天才,但一到现实生活中却完全是弱智。姐姐在托儿所摔伤了孩子等一些有失水准的行为也被人觉得低能,但事实上,她也是不屑于关注现实生活的。

姐姐在露台上收衣服、干家务时,天空中都有飞机飞过的声音,这种声音是生活中不常有的,它属于蓝天,是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新奇的偶遇,每个曾生在偏远山区,曾在山头上仰头等飞机的孩子都明白这种感受。飞机声乘载着被禁锢在狭小世界里的人们心中的悸动,以及他们对于外面世界的向往。姐姐爱上伞兵也是因为这一点,伞兵不一定比局长的司机更懂她的内心世界,但这个伞兵从天而降,穿着绿军装,操一口正宗的北京话——这一切与她所处的平凡的小镇不容;与她所经历的哄小孩、刷瓶子、捣蜂窝煤一日三餐一成不变的日子不容;在那个处处回荡“消灭阶级差别,宣扬平等”的年代,其实“无产阶级”就是最大的资本和光环:伞兵身上“政治因素”(军装、北京口音)的优势更使他脱离于庸常。有人认为姐姐在对理想的追求过程中屡屡挫败,因此放弃了对精神的追求,转而投身入庸常。但我觉得姐姐的心气儿其实一直没有灭,她与司机结婚是想脱离平庸:“我不想和那一帮子女人待在一块儿”。姐姐对于环境的粗鄙丑陋无法忍受,但没想到抽身出来却又陷入到另一个粗鄙的环境中。矛盾明朗化的一幕是在琉璃场:姐姐于工作外又饶有情致地烧制了许多晶莹剔透的玻璃白菜,这些艺术化身被丈夫不经意地呼啦啦地打碎在地,无知的丈夫根本没把这当回事:“做完了就快回去,等着你吃饭呢。”没有大吵大闹轰轰烈烈的冲突,世俗平庸的力量扬起一阵飞尘,不由分说地带着轻描淡写的神情盖灭了艺术的灵光。我们看到姐姐脸上欲哭无泪的表情。反抗是最令人痛苦的悲剧。

姐姐这种追求精神自由的生存状态,使她成了镇上的异类。她与社会的矛盾衍化为家庭矛盾。她的不服规矩,与她妈妈的谨小慎微产生激烈碰撞。作为医生的妈妈硬是压着女儿扎了一针,这又让我想起了《雷雨》中周朴园逼繁漪吃药的一节,体制的创造者、维护者或遵从者看待体制的破坏者、反抗者,因为不了解,多少觉得他们精神上病了。又因一家人常以暴力解决执迷的姐姐的“精神问题”,姐姐找到了一位“知音”。不幸的是,街坊邻居这回成了世俗力量的代言人,“干爸”和高卫红都遭到了误会打击。

弟弟高卫强是对于这种矛盾无知觉的一个人,哥哥的被岐视像阴影一样笼罩着他,造就了他的沉默。他较为精神的超出世俗的“梦”是那个有麻花辫的小姑娘。纯洁的爱和艺术一样是一种精神的表现形式,如果说这个遭到打击的爱慕是“灵”的话,他与后来歌女的爱便是“俗”的爱。前后两位女性一个是清丽纯洁的学生,一个是浓妆艳抹的歌女,对比很明显。弟弟就不知觉地被岁月雕刻了,然而造成他从一个羞涩纯情的男孩变成一个混世青年的,不是岁月,而是社会歧视、等级观念、家庭教育。哥哥的伤残对弟弟造成的心理创伤是非常大的,弟弟本就怯懦内向,自尊心强,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心理不健康。高卫强挤进人群抄起雨伞奋力刺向哥哥,大吼一声:“他不是我哥哥”,观众先是大吃一惊,之后沉痛,妈妈将他买回的鼠药灌进鹅肚里,哥哥的大白鹅仰天长啸时,观众的心再一次被撕碎。穿警服的假哥哥使他两颊生光,这是等级观念作崇。暗恋对象的裸体画被发现后,爸爸不用心开导他,反而对街坊露丑,把高卫强逼上了绝路。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国际传播系英语播音主持专业。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高中作文 篇9

26岁的静因为至今还是独身,所以,她的业余时间比较宽裕轻松。每天下班后,静总是要给自己寻找点余兴节目,蹭饭、逛街几乎成为她每天的保留内容。不久前,听身边人都在谈论股票,静也动心了,虽然工作年数不多,但对于一人吃饱全家无忧的静来说,自然还是有点积蓄的。更何况,静的生活习惯还算健康,吃喝玩乐都有节制。听着别人津津乐道的股票,看着那不断飘红的行情,静终于按耐不住蠢蠢欲动的心,跟着几个小姐妹开户做起了新股民。

刚做股民的那段时间,静觉得很兴奋,白天上班的时候,有事没事也会悄悄地打开电脑,瞄几眼正在变动的行情,

倒不仅仅是想知道自己的股票涨跌,而是感觉融入一个一直被大家推崇和热议的新领域。

静对于股票了解甚少,每天对着一片红绿相间的数字,怎么看都看不出个所以然。用看自己账户里钱的多少,来确定今天她的股票是涨或跌。刚开户的时候,正是股票大涨时期,静看着自己的小股本每天都有“摇涨”,心里美滋滋的,想着:股票并不像人们说得这么可怕,就她这样的“白痴”级股民居然也能赚到钱。之后,静不再每天专心看盘,其实她也看不懂。她想象着钱按现有的速度和比例每天都增加一点,到年末,她的股本可以多出三分之一。这样,到明年,用这些赚来的钱付个首付,买套小房子应该没什么问题了。越想越开心的静似乎看到房子在向她招手。只是这样的美梦还没做够,股票就开始了大幅度的跳水下跌。也就不到一星期的时间,再次打开账户,她的小股本已经严重缩水,静看着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就这么一天天少去,心被狠狠地揪了起来。她是个新手,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规避风险,现在又该如何自救。因为神思恍惚,工作上不断出现差错,被主管请进了办公室、

走出主管的办公室,静的心更加沉重了。面对工作,她无法集中精神,她除了焦虑,更有担忧,怕好不容易得来的工作就此而丢失,那她真的是亏大。静的心里像压着一块大石头,让她的生活和工作变得越来越沉重。她明显感到自己被焦虑情绪控制,怎么都轻松不起来。

在庆幸与焦虑中摇摆矛盾着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高中作文 篇10

高智商的精神病患者是普通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HQ&A170628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诺贝尔各个奖项中最年轻第一个奖项,自1969年第一次颁发迄今,共有68位在经济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或心理学家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1]。其中,小约翰·纳什(John F.Nash Jr.)与另两名经济学家约翰·海萨尼(John C.Harsanyi)和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一起,因为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而分享了1994年经济学奖。他在68名获奖者中算不上出类拔萃,甚至只能算是一名普通的获奖者(毕竟三人分享)。但在所有的活着的经济学奖获奖者中,小约翰·纳什却是唯一被拍摄了传记影片的获奖者。2001年,也就是他获奖7年后,他的生平和故事就被导演朗·霍华德(Ronald William Howard)拍摄成影片《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并于当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

为何一名奥斯卡级别的名导演会给一名普通的活着的经济学奖获奖者拍摄一部奥斯卡级别的影片?因为小约翰·纳什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从读大学开始,一直都是。他的伟大之处不是因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是他获奖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术上的成就都是在他罹患精神分裂症期间,并且拒绝治疗的情况下,凭借理性的力量克服妄想和幻觉坚持研究取得的。

(小约翰·纳什(上)与电影《美丽心灵》海报(下))

小约翰·纳什的例子揭示了,一名取得高学历,甚至顶级学术成果的博士,完全可能同时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这可能与大多数人所了解和理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刻板印象不同,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未发病期间都能正常地工作、生活,甚至取得成就以及扮演各种积极的社会角色。可是,一旦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或者反映出阳性症状,典型的如妄想和幻觉;或者表现出阴性症状,典型如情感迟钝、动机缺乏、社交回避以及失语等。

精神分裂症算是最严重的精神疾病,比精神分裂症稍轻的精神疾病,如分离障碍(如俗称的多重人格),或者双相障碍(即躁郁症),在发病期间往往伴随有精神病性的一些症状。生活中,像小约翰·纳什这样的高智商的精神疾病患者并不罕见。像近日在网路热传的一篇网文《我考上了名校,但最终死在了原生家庭手里》,文中化名康莫的女生自称被父母软禁在家七年,并强制送往精神病院。康莫曾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双学士学位,其中在武汉大学主修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并同时辅修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并获文学硕士学位;并获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博士研究生全额奖学金,但被父母阻止了。

(化名康莫的马斐然提供的学位证明)

客观地说,仅凭这篇网文无法辨别康莫的陈述是否为真实。生活中的马斐然曾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并办理了精神残疾人证明。如果所诊断的双相情感障碍为真实,那么马斐然化名康莫的自述就很难分辨其中哪些是妄想,哪些是幻觉,哪些是真实的描述。双相情感障碍在阳性症状发作期间(轻躁狂)完全可能伴有精神病性的妄想和幻觉;而且双相情感障碍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伴随症状,即精神分裂症伴病双相障碍。

换句话说,马斐然罹患精神疾病与她取得学业成就并不矛盾。她完全可能如其诊断所判定的罹患有双相情感障碍,那么她确实不宜单独生活,因为一旦进入阴性症状发作期间(重性抑郁),很可能出现自伤、自残,甚至自杀;同时也应该予以治疗以减轻症状。

问题是,她父母对她的过度担忧以及过度反应也同样可能加深她的症状。小约翰·纳什罹患的精神分裂症应该远比单纯的双相情感障碍更严重,但被家人鼓励和支持下他依然能坚持研究,教学,并且是在放弃医学治疗的情况下。

目前尚没有看到媒体采访其父母的详细报道。从马斐然化名康莫陈述的网文中,也不难推断她父母对待她的精神疾病可能并不妥当。精神病治疗无论采用药物还是电抽搐,都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甚至严重的副作用。小约翰·纳什之所以放弃治疗,就是因为药物和电抽搐治疗都会使他无法思考,无法继续工作,像个傻子一样平和安全。

如果对待家庭中的罹患精神疾病的家人,特别是对待像小约翰·纳什这样的高智商的精神病患者,确实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是无措的。如果遵照精神科医生的医嘱,小约翰·纳什根本就无法继续研究,遑论因其研究而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

马斐然如果罹患有精神疾病,那么也是一名高智商的精神病患者。她的家人应该如何对待她才是适宜的,才是帮助和支持她适应和融入正常生活,并胜任继续的学业和未来的工作,对于作为普通人的她的父母来说,可能真的是高不可攀的苛求。

[1]至少有两名心理学家荣膺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认知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因经济组织内决策程序理论而荣膺1978年经济学奖;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因将心理学里人的非理性因素引入决策模型而荣膺2002年经济学奖。

历史,凡人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篇11

十一岁的时候,安托瓦内特在后宫充分享受着她身为奥地利公主所拥有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此时欧洲的政治形势正在发生变化,而这变化影响了她的一生。她的母后和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决定停止两家长期以来的争霸战争,订立同盟,并商定联姻以加固。路易十五无意娶奥地利的任何一位公主,夫人新丧的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也无意在法国公主中选一位新的王后。于是,历史性的责任落到了此时年仅十一岁的安托瓦内特和法国太子、路易十五的孙子路易十六身上。1766年,法国郑重其事地向玛丽·安托瓦内特求婚。

答应了法国的正式求婚后,泰莉莎回头来看自己的女儿,这才意识到她实在太小,还什么都不懂。但她心里很清楚,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自己这个少不更事的女儿将会是法国王后。她知道,要做一个合格的王后,女儿目前的状态还不够。可是,已经太晚了,来不及了。她一向忙于军国大事而疏于子女教育,事到临头只好用速成的办法教给女儿一些基本的礼仪。

1769年,路易十五写信给泰莉莎,正式为自己的孙子求婚,并建议在第二年举行婚礼。虽然玛丽·安托瓦内特在这几年里除了用自己的小聪明戏弄老师之外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但泰莉莎仍然为等待这封信付出了巨大的耐心。她或许很清楚,把女儿许配给一个据说“愚蠢而又粗野”的法国太子对女儿而言是十分不幸的,但她没有退路。她很清楚,奥地利除了停战别无选择,她首先是一个女王,然后才是一个母亲,为了国家,她可以牺牲一切,当然也包括女儿的幸福。这时才十四岁的安托瓦内特不过是个孩子,她能知道结婚意味着什么?当然听从母后的安排。

为安托瓦内特送嫁的仪式当然盛大非凡,无论是奥地利还是法国都不愿意在排场上输给亲家。但盛大的场面背后,是泰莉莎隐约的不安。作为一个母亲,她对女儿的前途感到担心。她有些不祥的预感,觉得这是一幕悲剧的开始。

玛丽·安托瓦内特在礼炮声与欢呼声中告别了自己作为奥地利公主的生活,踏上异国他乡,成为当时法国宫廷中最为尊贵的女人——太子妃。她结婚的这一天的情绪变化可谓丰富,从紧张、恐惧直到激动,她都经历过了。但是对年轻而反应迟钝的法国太子路易来说,这一天的意义是如此简单:“与太子妃会晤。”

不幸从婚床上开始。新婚之夜,路易的日记里只有两个字:“无事。”简单是这位未来的法国国王写日记的特点,但无论如何,新婚之夜什么事都没发生也让人感到奇怪。面对一位年轻漂亮的妻子,他居然一晚上“无事”!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太子没有撒谎,这一晚确实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开始时,人们还善意的猜测说这不过是因为太子由于年轻引起的不适应和胆怯。但时间长了,善意渐渐消失,流言开始出现,全国上下都盛传太子是性无能。可以想象,安托瓦内特这样天性好动的人当时心里是多么地失望。她在给母亲的信中一再地抱怨丈夫与她长期“什么事都没发生”。而且,这样“无事”的状况持续了七年。也就是说,在结婚后的七年里,安托瓦内特还依然是处女。对一个正常而年轻的女人来说,这是莫大的耻辱。事情一直到了七年后,安托瓦内特的哥哥、当时的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到法国访问,问题才得到了解决。约瑟夫二世发现,其实问题不过是因为自己这位有些腼腆的妹夫包皮过长罢了,而不是人们流传的什么他是性无能。一次简单的小手术后不久,安托瓦内特第一次怀孕。这时,她已成了法国王后,坐在路易十六的面前说:“陛下,你的一个小臣民在我的肚子里捣乱。”此后,安托瓦内特先后为法国带来了两位皇子和两位公主,但是,很不幸的是,她的最后一个孩子在不足一岁的时候就夭折了,第一位太子殿下也在四岁的时候夭折。

路易十六是个老实人,精力充沛,喜欢打猎和做锁匠活,不贪恋钱财,不沉迷女色,要是把他生在一个普通的小市民家庭里,肯定是个相当好的人。但能做个好人的人却不一定能做个好国王。因为夫妻生活上的问题,他在安托瓦内特面前总是抬不起头,老实腼腆使本来就骄横的王后更加跋扈,在许多事情上,他都得听从安托瓦内特的意见。虽然泰莉莎明智的告诉安托瓦内特,让她不要干预政治事务,但是安托瓦内特根本不听,在重要的人事任命等问题上一再插手。

路易十五为人贪婪而奢靡,在位时为了供自己挥霍,横征暴敛,弄得民怨沸腾。所以,当路易十五驾御西天的时候,人们满心欢喜地以为老实忠厚的路易十六能让他们过得稍微宽松一点了,就对路易十六抱了很高的期望。但路易十六只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的人,对于军国大事,他一窍不通;对于安托瓦内特在人事上的胡乱插手也总是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安托瓦内特本来性格骄横跋扈,成为万人景仰的王后时不过十九岁,还是个小姑娘,做事完全不会考虑后果,遇上一个这样软弱的夫君,就更加无法无天了。她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把自己的行宫装饰得金碧辉煌,穿戴打扮奢靡浪费,致使国家财政出现赤字。她还与一群谄媚小人整天混在一起,对她宠信的波利纳夫人言听计从,把她介绍来的那些不学无术只知道蝇营狗苟的下三滥贵族们安插到各种肥缺上去。她不但喜欢参加各种上流社会的舞会和观看歌剧演出,而且经常微服出行,不顾自己的身份,亲自参加演出歌剧。当时的民间流传着一本《安托瓦内特生活秽闻录》,上面有作者们根据流言蜚语猜想出来的各种丑闻,说她私生活如何不检点,甚至有说她与波利纳夫人搞同性恋的。

事实上,她确实是轻佻而不守礼教,但并没有像民间传说的那样秽乱宫闱。她自己根本不知道作为王后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自己手里的权力意味着什么,怎么协助丈夫管理一个国家。她只知道利用这些权力去满足自己玩乐的欲望。她以为作为王后,可以放心大胆地做任何事情而不用担心后果。在革命爆发前,她从来不知道自己的臣民们到底怎么生活,供她挥霍的钱是怎么来的。乘着马车走过大街时,她听到的都是欣喜若狂的市民们在热烈地欢呼“王后万岁”,要不就是身旁的谄羡小人们的阿谀奉承。这时的她以为自己就在天堂里生活,怎么会想到自己最后的生命要在监狱里度过,怎么知道自己的生命将在断头台上结束?

但是,太子的出生并没有能给她带来相应的荣耀和赞美,许多人猜测孩子的父亲并不是路易十六,人们怀疑这个孩子是一个野种。人们之所以相信这些,是因为她长期以来的奢靡生活给他们带来的高额赋税,因为这使他们本来艰难的生活更加艰难,也因为她受到了宫廷里的两个政治阴谋集团的攻击。一个是奥尔良公爵身旁集聚着的革命者们,一个是一直在等待机会、想当国王的王弟普罗旺斯伯爵。革命派在奥尔良公爵的煽动和保护下喊出的口号就是“反对国王、首先反对王后”。普罗旺斯伯爵曾因路易十六没有孩子而对自己当上国王充满希望,但是安托瓦内特生下的孩子使他的希望破灭了。1785年时,她事实上已经到了四面楚歌的地步,各种诋毁、诬蔑她的小册子和民谣小调在法国的每个角落里流传。人们相信王后是个无耻的淫妇,国王是个怯懦的乌龟。对于王室,他们已经失去了必要的尊敬。

而安托瓦内特对这些浑然不觉,即使知道了,也自以为是地认为人们不会真的把他们怎么样。事情从项链事件开始起变化。一个从良的妓女知道了当时权势炙手可热的红衣主教罗盎因为受到安托瓦内特的鄙视,而不能当上他期盼已久的首相,便伪称自己是王后的闺室密友,与罗盎主教拉上了关系,并找了一个身材与安托瓦内特相似的妓女穿着派人从宫里偷出来的安托瓦内特的衣服,乘着夜黑的时候在后宫的一个花园里“会见”了罗盎主教。罗盎大喜之下,对他们倍加信任,当他得知王后想买一只价值一百六十万里弗尔的项链但苦于没有现金时,立刻变卖家产,倾其所有,为王后买下了项链。但是珠宝却被妓女和她丈夫拿到英国偷偷出手。珠宝商到付款的时候知道了买方是王后,就找到宫里去,惊动了正准备演出一出歌剧的安托瓦内特。安托瓦内特大怒,让路易十六逮捕了罗盎,并在法庭上对他进行审判。

法庭的审判结果当然是女骗子被绳之以法,锒铛入狱,但她却奇迹般地从监狱里逃走了,而且,有人声称他们看见安托瓦内特的密友郎巴尔夫人曾在女骗子从监狱里逃走之前去看望过她。于是人们相信妓女不过是王后的替罪羊,真正的骗子是王后。不久以后,财政大臣卡隆公布的财政报告中显示出的路易十六即位以来的十二年内,欠债高达十亿五千万里弗尔。人们都知道国王是个厚道人,生活并不奢侈,那么就只能是王后了。她生活奢靡,又喜欢一亿一亿地给她娘家钱让他们去打仗。王后的奢靡和自私使国家财政出现巨大的赤字,而财政赤字的结果则是人们生活必需品越来越贵、赋税越来越高。宣扬革命的小册子适时地开始出现,人们对王室越来越不满,波旁王朝的宝座基础开始动摇了。

为了度过财政危机,路易十六只有求助于老百姓,召开三级会议。三级会议召开时,安托瓦内特刚好在一年前失去了一个女儿,现在她的儿子又奄奄一息。因此她到会场去接见会议代表时的脸色很难看,没有给本应该有的微笑,而这在老百姓看来却是安托瓦内特对“人民”和“人民代表”的蔑视。“人民代表”们发誓“除了动用刺刀,国民议会决不撤退”。究竟要不要妥协?宫廷起初犹豫不决,既不甘心放弃征税权利,又不想得罪“人民”。当“人民”们在革命鼓动家们的蛊惑下正在变得越来越“革命热情高涨”时,国王却决定向“人民”挑战。1789年7月11日,他免去了国务大臣中惟一尚孚众望的内克的职务,并命令他立即离开法国,回他的瑞士老家去。

这一天是著名的“法国大革命”真正的开始,因为撤去内克标志着国王与民众的决裂和对抗的开始。但向来无所用心的路易十六在当天的日记中,所写下的不过是“无事,内克先生离去”这几个再简单不过的字。7月12日,后来成为革命领袖的德穆兰跳上长凳,挥舞着手枪,大呼小叫地告诉人们,国王正在调集军队,准备屠杀他们。“人民”们立刻义愤填膺,激动万分,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暴动,并夺取了军事哨所、抢劫军火库、筑起街垒,准备与国王和军队决战。7月14日——这名垂青史的一天,两万人冲向巴士底狱,仅仅用了两个小时就占领了该地。这时,满以为让人讨厌的内克离去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的路易十六却认为这件事情应该由国民议会去处理,十点钟他就安然地上床就寝。当利昂古尔公爵不顾卫士的阻拦闯进卧室,搅醒他的美梦,告诉他巴士底狱被攻占的消息时,他惊慌地问:“啊?你给我带来了一个造反的消息?”公爵马上纠正了他的用词不当:“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路易十六知道,一百五十年前的英国曾经有过“革命”,所以他清楚“革命”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向来反应迟钝的他对此毫无办法。

“革命就是敌人——这是王后的观点。王后是前进途中的主要障碍——革命对此确信无疑。”路易十六不足为惧,他不敢抵抗“人民”的意志,在法国只剩下一个人在捍卫王权帝位,只剩下一个人与革命不共戴天。正如米拉波所言,王后这时是宫廷里惟一的男子汉。因此革命阵营中所有的人必然都反对王后,所有的枪炮都瞄准她开火。安托瓦内特从革命发生起真的像一个王后了,她在宫里狠声咒骂,无论是参与了“叛乱”的贵人臣子还是在街上欢欣鼓舞的庆祝革命胜利的“人民”,在她眼里都是“一群疯子和无赖,一帮白痴和流氓”。她对革命充满仇恨,革命对她也不留情面,漫天飞舞的革命小册子和小报把这个“奥地利女人”描绘成一个专横暴虐、穷凶极恶、心狠手辣、挑唆国王与“人民”对抗的无耻淫妇。而且,革命中的“人民”对小册子和小报所描绘的这种王后形象毫不怀疑。

“树倒猢狲散”,先前围在她周围的男女贵人们仓惶逃窜,惟恐受到连累,只有她真正的情人、瑞典军官费森还留在她身边,打算与她同舟共济。她把国王的卫队召集起来,检阅并犒赏了他们,鼓励他们保卫王室。因为革命的群众们在一些人的组织策划下组成了一支由妇女组成的队伍(据说起主要作用的是男扮女装的男人们)正在冲向凡尔赛,准备把王室“请”回巴黎,让他们处于“人民”的监控下,不敢搞什么“屠杀人民”和“反扑革命”的阴谋诡计。当这支革命的妇女队伍已经包围了凡尔赛宫的时候,路易十六的软弱又表现出来了,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下令让卫队士兵们抵抗。卫队的士兵们因为没有得到开枪的命令,不敢反击,只好任由妇女们连推带搡地冲开了他们的防线,到宫里把王室成员——这时的王室成员只有国王、安托瓦内特、太子和路易十六的妹妹伊丽莎白夫人——“押解”回了巴黎。

回到巴黎后,王室的成员们住在杜伊勒里宫,处在“人民”的监控之下,连往来的信件都必须经由革命领袖们指派来监控王室的人检查。这时,在王后的位置上已经坐了二十年的安托瓦内特终于开始像一个王后那样做事了,变得自尊、威严、坚强,像一个“男子汉”。她不停地在宫里用暗语写信,听取报告,召集大臣们议事,教育子女,并积极策划、联络,准备从杜伊勒里宫逃到保王党势力集中的地方去,组织军队反击。费森为他“心爱的女人”出尽了力,做出了周详的安排,但因为用人不当、一再拖延逃跑时机、在路上又走错了路,没能与前来接应他们的舒瓦瑟尔和布耶接上头,最后没能逃走。当他们在瓦伦到处寻找舒瓦瑟尔的时候,终于被巡逻的“人民”发现,扣留了下来。虽然安托瓦内特千方百计地拖延时间,等待接应的军队到来,但是,当舒瓦瑟尔到来的时候,他们还是在二十分钟前就被带回巴黎去了。

在巴黎,路易十六顺从地接受了革命群众们制订的宪法。但是,宪法贯彻的只是“人民”的意志,对于国王,宪法并没有做出相应的保护,甚至连基本的权利也没有规定。更要紧的是,在“人民”看来,因为宪法只是自己意志的体现,因此他们可以随意地做事而不用担心是否合法。在当时的法国,人民就是宪法,正如以前的“国王就是法律”一样。因此,人民没有经过任何程序上的审查就冲击了王宫,把王室完全置于自己的监护之下。1792年3月11日,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去世,他的儿子、安托瓦内特的侄子、二十四岁的弗兰茨即位。1792年4月2日,路易十六按照吉伦特派的意志,“含泪”向奥地利宣战,王室在高昂的爱国主义号角声中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无人愿意拯救王室。革命群众们深信奥地利的入侵是安托瓦内特的主谋,于是一再冲击无人保卫的杜伊勒里宫。普奥联军统帅布伦瑞克发表的要法国的革命群众尊重王室的宣言让革命群众们怒火冲天,又一次冲进了王宫。国王一家吓得匆忙逃往国民议会,等到狂热的革命群众渐渐平静下来并退去后,才又被转移到了丹普尔堡。

1792年8月13日以后,国王一家被转移到了丹普尔堡生活,他们其实与囚徒没有任何两样,行动起居、一言一行都受到严密的监视,所有的非王室成员都被迫与他们分开。9月21日,群众们欢呼:国王被废除了。12月份,路易十六受到了革命法庭的审判。1793年1月20日,安托瓦内特被告知,她可以去看看已经被强行分开居住很久了的路易十六了。她知道,这是她最后一次与自己的夫君见面了,虽然她并不爱他,但他们毕竟一起生活了二十年,还有四个孩子。她也知道,丈夫死后用不了多久,也将轮到自己。

路易十六死后,她在丹普尔堡继续被隔离监禁。一个热心的保王党人策划了一次逃亡,但没成功。焦急的费森苦苦地哀求,希望奥地利能接回他们的公主——这时从法律上说,安托瓦内特的身份是奥地利的公主,奥地利有权这么做。但毫无用处,又是一次狂妄而败事有余的宣言了事。后来,她又被转移到了巴黎裁判所附属监狱。一般地说,凡是到了那里的人基本上就等于是被判了死刑,去那里就是等待死亡。在这里,连她最后的慰藉孩子也被与她隔离开了,她只能偷看孩子在外面唱别人教给他的革命歌曲,还被指控与自己的儿子乱伦。“人民”们对这样无稽的事情也深信不疑,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无耻下流的淫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793年10月12日,对她的审判开始,诸多的罪名加在了她身上,虽然没有一点证据,但结果已经是谁都可以预见的了。因为人民相信自己就是证据,自己的意志就是法律。“以众暴寡”是人民革命的基本逻辑,只要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哪怕没有丝毫的证据,也可以认为就是事实。她无动于衷,为她辩护的律师离开法庭不久即被处决。此时的法国陷入了完全的恐怖之中,到处是狂热的人民在高喊革命口号,法庭已经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无论审判过程如何,结果都是一样:被推上断头台。安托瓦内特也一样,无论她在法庭上说什么,结果都是死。15日她被正式判处死刑。

1793年10月16日大约11点,她走出巴黎裁判所附属监狱,登上囚车,被押往断头台受刑。这时的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风姿绰约、出没于各种豪华场所的王后了。原来的长袍被迫当着一个来押解她的士兵的面脱下,换上了一件白色的长袍,理由是不这样出去会被认为是向人民挑衅,因为她在路易十六死后向监狱要求穿一件黑色长袍作为丧服;当年要用两个小时梳理的头发也被剪掉了。人们看见,曾经千娇百媚的安托瓦内特如今的形象是“苍白的脸十分镇定,发红的双眼凝望空中”,白发皤然,“嘴骄傲的紧闭着,表情极其冷漠;双脚反绑,挑战似的笔直坐在囚车里的长凳上,像是坐在王座上一样”。

断头台的不远处是一尊自由女神像。安托瓦内特在这里被朝着自由女神像砍下了头颅后,血淋淋的头颅被刽子手拎到空中,围观的群众们一阵欢呼:“共和国万岁!”这样子就像安托瓦内特被当成了自由女神的祭品,好像她死了人民就可以得到自由一样。

刽子手将她的头颅插在双腿中间,尸体用一个小车推走了,后来埋在哪里也无人知晓。

与其说安托瓦内特是被革命的“人民”杀死的,不如说是被历史这个庞然大物压死的。一个本来平凡而又平庸的女人不知不觉地被卷入了一场历史的狂飙,个人的命运与历史无可避免地纠缠在一起,结果是人被历史碾得粉碎。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怎经得起这么许多家国、主义、理想的重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历史不仁,以生灵为祭品。翻开史书,无辜的凡人的鲜血成了历史长河里的鲜血,战争、灾难和阴差阳错让一些人出现在本不该出现的位置上,他们的鲜血在一连串“转折性”、“历史性”、“必然性”的事件中总是被忽略。一次又一次的重大历史事件如狂风般卷走了一个又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历史像一个怪物一样,需要用凡人的生命来喂养。

语文不能承受“情感”教育之重 篇12

一、过分注重“情感”教育, 把语文教育引向“不可教”的路子

理性思维模式由于其逻辑性、分析性和判断性的特点, 具有本质上的可教性。而我们的传统语文教育更偏向于以整体性、直觉性和感悟性为主要特征的感性思维模式, 其本质上具有不可教性。语文教育, 强调“情感”教育,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及主观表达的技能, 让学生个体生命对于知识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丰富。但弊端很大:忽视了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 是怎样读、写的“方法”。怎样读、写, 首先是要具备相关的读、写知识, 而知识是随着技能获得的, 技能又是通过实际训练而形成的。实际训练就意味着要使学生有一定的理性思辨能力, 不仅是对所学知识有整体的感悟, 更重要的是在学的过程中去揣摩、发现、总结规律, 以便生成和提炼相应的读、写方法。读、写知识是客观的、绝对的, 因此, 语文教育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过程, 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通过学生认识间接经验获得自身发展的过程, 具有间接性、领导性和教育性。学生的发展方向既要合目的, 又要合规律, 语文教育就在于为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确立合适的方向。

二、过分注重“情感”教育, 把语文教育引向“偏认知”的路子

学生个体生命不是孤立的单个存在, 而是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 是一种社会关系性的存在。学生的社会关系性存在方式不但关联于人的内在意识, 而且超越人的内在意识的感性对象性、客观普遍性。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及其生活的社会性对学生精神生命的某种决定作用, 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学生生命本能的冲动和释放。这决定了语文教育既具有个体发展的功能, 又具有个体适应社会的功能。而我国当前语文教育较强调学生个体的主观表达、“个体内省”, 凸显以学生自己为主的认知方向, 对于学生个体社会认知意识的培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殊不知, 学生“全人”的标志, 除了学生个体的身心和谐发展以外, 还有健全“社会我”的发展。语文教育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完善是根本性的, 而社会生命是精神生命在社会领域和应用层面的延伸。前者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后者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我们既不能以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来代替或者排斥人文性, 也不应该以人文性来抵消工具性。语文教育既引导人思考“为何而生”的意义, 又不能放弃教人“何以为生”的本领。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未来必定要承担社会中某一项特殊的任务, 担当相应的社会角色, 而自己要成为适应这种角色的人。这要求我们的语文教育要适当加强对学生社会认知的教育, 使学生受教育的同时, 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转变, 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由一个自然人、精神人转化为一个能适应一定的社会规范要求, 参与社会生活, 履行一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

三、过分注重“情感”教育, 把语文教育引向“弱理性”的路子

“理性指的是一种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关键纽带, 是我们走向‘绝对实在观’的通道, 是世界借以指导我们获得对它的正确描述的途径”。[1]许多语文教师认为“理性”仅是对自然学科提出的要求, 像语文这样的人文学科并不需要十分强调“理性”, 这是因为, “如果人文学科涉及的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那么就无法根据事先得到具体说明的标准来评价它们的成功。如果我们已经知道我们要满足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就不会关心我们是否在追求正当的目的”[2]。相对于“理性”, 传统语文教育观认为, 其与学习者的生活积淀更贴近, 学生阅读认知是可以依靠生活积淀的“情感”教育而自然获得的。诚然, 这种教学观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需要有一些激情、意识、灵感和直觉等非逻辑、非理性的因素, 但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完成。比如说明文、议论文、新闻等, 需要的往往是理性思维。作为文化科学, 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理性与非理性辩证统一的过程。即认知和情感不是分离的, 而是交叉整合的, “情感不是仅仅从情感自身中得到发展, 它要融认知于己身。只有这样, 人的情感才能从原初的本能性情绪提升为‘有知识的情感’”[3]。

四、过分注重“情感”教育, 把语文教育引向“虚表达”的路子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经过一系列缜密研究以后, 曾下过这样的结论:“情感表达功能的言语, ‘抒情色彩强烈’的言语, 具有言语的全部特征, 很难归之为智力活动。”[4]即“情感体验”类表达是一种比较“虚”的表达。而我国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是:停留在这种直接感知文本的缺乏明确目的的“虚”表达上, 在课堂上尽量激发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于文本的主观感受, 而相对忽视学生反思思维的培养。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本质上是能动的反映并认知知识的过程, 循序渐进地经历着由最初的直观感性认识上升为抽象理性认识的过程。“虚”表达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仅存在于浅层次感性认识阶段。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学会用已有知识来表达新知识, 更在于以原有知识为基础产生、发现新知识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 产生属于自己的“新知识”。可以说, 受教育不在于肯定自己, 不在于“占有”知识, 而在于否定自己, 生成“思想”, 产生创造, 通过对“现实规定性”的反思和批判, 实现对“现实规定性”的否定, 进而树立新的目标, 实现新的理想, 达到新的水平。我们的语文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有效指导, 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从浅层次的感性认知文本中走出来, 深层次理性地挖掘文本内涵, 完成从“虚”表达到智慧的“实”表达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李刚.论理查德·罗蒂的科学理性观[J].理论月刊, 2010 (8) .

[2]RORTYR.Objectivity, relativismandtruth[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3]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国航面试简历表格下一篇:公司外出聚餐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