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社会经济学调查报告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场社会经济学调查报告(共9篇)

市场社会经济学调查报告 篇1

在我们学校内,随处可见的面试一摊摊送快递的,我也经常网购,所以物流快递与我们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围绕这个我们学校周边的物流快递市场做了个调查。

(一)、当前物流发展面临的经济环境

我们学校周边的快递派送这要是有一些私人承包的,他们从快递公司那边把快递接到这边在有自己把快递送给学生,从中赚取手续费,规模相对来说不大。我们先看看我国的物流市场的发展进程。

经过20 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大为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正在形成,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曾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已经结束。进入九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需求不足、市场过剩的矛盾加剧,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局面和严峻挑战。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的结构转换时期。在买方市场稳定形成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约束强化的环境下,现有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支撑能力明显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生产供给结构不适应消费(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需求的变动,多年来条块分割的投资体制所推动的过度重复建设,使企业组织、生产力结构的不合理和市场中的一些行业过度竞争现象加剧;同时,消费结构升级又受到现行体制和政策因素的制约而困难重重。上述问题必须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实施一系列的结构调整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才能逐步解决。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中国这样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告别了短缺经济并向买方市场转化,不仅仅反映出社会生

产供给能力的量的增加,更深刻地反映了经济素质的质的变化。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它标志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从资源约束为主转向需求约束为主,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不仅只存在于生产领域,而且已经开始转移到流通和消费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快速的发展是由生产领域的产业资本扩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来推动的。但是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流通领域却未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突出表现在以国有商业企业为流通主渠道的地位日益削弱和商业信用的急剧下降,以个体商贩为主体的“集贸市场”式流通方式正在成为城市日常消费品供应的主渠道。流通行业的高度分散化经营不仅使社会商品流通费用增加,而且将成为生产发展与消费扩大的障碍。

为了启动经济增长,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并把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政府投资重点。投资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一方面是量的增加,更重要地是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基础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这是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我们应当抓住这次机遇,使中国的物流产业在进入21 世纪的头一个五年里取得较快的发展。

(二)、中国物流行业概述

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现代物流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一个国家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反映了国家综合国力和企业的竞争能力。中国物流业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中国已建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5 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开始起步,配送中心稳步发展,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得到加强。但从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来讲,中国的物流业还处于发

展的初期阶段,物流过程各个环节仍处于独立、分割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体化,没有把它作为利润的第三源泉,流通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仍居高不下。正在加快步伐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物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现代物流业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行业特点

第一,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日趋复杂,各个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相互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错综复杂,物流产业是维系这些复杂交换关系的纽带和血管。因此,物流产业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物流产业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当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企业和不同部门时,各种物流要素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仓储设施的闲置等。随着物流活动从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分化出来,各种物流要素也逐渐成为市场资源,专业化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各种物流活动的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对各种物流要素进行整体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物流要素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

第三,物流产业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当物流活动从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中独立出来后,物流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成本因素,而成为一个为生产、交易和消费提供服务的价值增值因素,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专业化物流企业不仅可以提供货物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有形服务,而且可以提供物流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管

理等无形服务,这是商业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传统流通部门所难以企及的。相对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物流服务创造的是产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创造价值的产业部门,并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物流企业转变为现代化的物流企业,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为物流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装备更新的融资政策上、在物流基地的土地使用政策上、在物流服务及运输价格政策以及工商登记管理政策上,研究制定一些有利于物流产业发展的支持性措施,以保障太原物流产业在规范管理制度环境中健康快速发展。

2、加快物流现代化建设。政府应为物流企业投入资金的筹集工作提供方便。推进网上物流信息和商务平台建设,利用网络技术将物流企业散布在不同区域的服务网点联结起来,改变有点无网、有网无流的状况,形成物流服务平台。要加强互联网的有效利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及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包括商品信息在内的物流信息交换协议标准化、条码化,信息采集自动化,并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建立并完善统计报告的格式和程序制度,定期发布物流产业的统计信息。政府应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加强物流设施设备的改进,引进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物流速度。

3、加强物流人才队伍的建设

(1)加强对现有物流业法人的培训,组织他们到现代物流业发展先进的地区,进行

参观、学习、交流,邀请专家学者传授现代物流业的基础知识,通过培训强化现代物流理念,并逐步掌握现代物流技术操作的基本要领。

(2)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现代物流理论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建立现代物流、连锁经营教育培训基地,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人才。

4、充分发挥太原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使其成为所在行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纽带,提供物流信息,协调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

市场社会经济学调查报告 篇2

一、我党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转变过程

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为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提供基础, 现在改革已进入深水区, 对于改革必须全盘谋划, 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回顾历史, 我国的经济改革正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对社会主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再到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都是在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 在谈到经济改革时这样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基础性到决定性, 这两个字的改变意义非同寻常, 这表明, 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上又有了新的提高, 这体现了我党求真务实和理论创新的精神。下面我简要谈谈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势在必行

经过改革开放35年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从经济总量来看, 现在已稳居世界第二。从当前经济增长的情况来看, 只要不出现大的经济波动, 十八大提出的人均收入翻两番的目标, 完全可以实现。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我国实行社会主市场经济的时间还不算长, 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还有待深化。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实际来看, 走的是政府主导的道路, 在改革的初期政府曾扮演了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这种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模式, 在经济改革初期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 我们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模式的压力越来越大, 靠以往那种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 已难以为继, 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已没有出路。当前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是产能过剩, 在钢铁、水泥、光伏、房地产的行业表现的尤为突出, 以钢铁行业为例, 目前我国的钢产量达到6亿吨, 而且我国又是一个铁矿石进口大国, 在铁矿石谈判中没有定价权, 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 都由我们自己承担。这种畸形的经济增长模式, 耗费了宝贵的资源, 破坏了环境, 我国多次出现的雾霾天气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产能过剩是资源错配的集中体现, 造成的结果就是需要的生产不出来, 不需要的却在源源不断地生产, 由此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产能过剩的问题, 根源在于政府, 在于没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三、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

市场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认为, 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富强, 必须要实行让国民自由地从事经济活动, 自由地经营工商业, 自由竞争、自由地发展国内和国际贸易, 扫除发展经济的一起障碍, 激发民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从各国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来看, 市场经济的逻辑是市场自由交易发现价格, 价格引导资源配置, 政府的功能是调节经济周期, 提供公共产品、实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法规。市场经济的核心在于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正是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做的还很不够。从我国实施社会主市场经济的过程来看, 并没有完全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的最大突破和理论创新是重塑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对以往我国经济发展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 市场经济是“无形之手”, 哈耶克在概括市场经济的本质时, 强调了市场经济是自发秩序, 而不是人工秩序。因为从根本上讲, 每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 我们以前天真的认为只要实行了计划经济, 就可以避免经济的波动, 现在看起来这种想法的危害更大, 因为由此造成的纠错的成本会更大。这是人类经济发展过程中, 无数事例证明了的。

我们现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从根本上来讲, 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 二者的边界不清晰, 政府的权力过大, 政府的管制过多, 特别是最近的10年, 在经济领域中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 民营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政府的角色应该是“守夜人”, 政府的职责是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安宁, 投资于公共事业, 提供公共服务, 但是, 目前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 并不能由市场完全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事实上, 在一些稀缺的资源以及能够改变财富分配格局的资源配置上, 例如煤炭、房地产热上, 政府这只“有形之手”依旧占据了主导地位, 也由此造成了经济系统功能的紊乱, 带来了权力寻租的问题, 滋生了严重的腐败, 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重要作用, 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加强二者的有机协调和配合。既要防止出现否定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倾向, 又要防止只讲市场化、忽视政府作用的倾向。经济发展既不是静态上的资源配置, 也不是完全按预先规定的计划行事, 既要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 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但同时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因为市场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市场既需要政府为市场提供规则和环境, 又需要政府为市场上的弱势群体提供必要保障, 转型期还需要政府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引导和推动。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政府才有精力加强监督与服务, 使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可以预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将不断显现。

市场能做好的就让市场去做, 社会可以做好的就让社会去做, 政府的定位只是服务, 而不是主导, 要构建“市场主导, 政府引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就必须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必须通过政府自身的改革, 就要强调政府的服务功能, 这就要求政府要放权, 把本该属于市场的资源配置权还给市场, 政府固然会经历削权的阵痛, 唯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释放出改革的红利, 才能激发全社会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 (全文)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tj/2013-11-14/c_118121513.htm, 2013-11-14.

[2]周家琮.“产能过剩”的体制之弊 (上) [N].经济观察报, 2013-10-21 (16)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3

问题的症结很明显:第一阶段,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医疗体制是完全的计划及公有模式,优点是平民化、均等化,照顾到社会公平:缺点是缺乏效率,难求品质。于是,这才有90年代的医改,医改的方向是将计划转向市场,将公有逐步开放为多种成分。由于政府投入大幅缩减,加上医药未能分业,导致前述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于是,这一次,重点当然是放在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

新改革方案明确:(1)政府在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两方面的主导地位,前者主要由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服务,后者则由政府、社会、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减轻个人医疗成本,(2)今后3年,政府将为新医改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并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及农村的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

医疗产业及服务,在全世界各国无分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都是一个麻烦问题,美国也没搞好、因为它的复杂涉及了好几个相关而又不相等的领域:(1)医疗体系及产业,这又包括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及营利性医疗企业;(2)保险体系与产业;(3)制药业及其与医药体系之间的分业合作关系。在这样的庞杂系统之中,又穿插了政府、企业与个人三种角色的互动。当然,最核心而又关键的角色,就是政府。

为了要体现社会公益,也就是社会主义,让社会中的弱势者也能平均地分享的医疗资源,政府的角色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

(1)在公共卫生及基础医疗服务两方面承担全部或主要的角色——因为这些领域缺乏足够的市场诱因来吸引营利性的民营企业投入,政府必须当仁不让、责无旁贷地一肩挑起;

(2)规划建立有效率的、普及率高的全民健康保险体系;

(3)建立医药分业制度,严格执行医与药的分开;

(4)认真做好对医疗品质及药品质的监督管理。

做到了这四点,人民百姓在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上的需求就能获得基本而又普遍的满足,这就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剩下的就是如何追求效率,提升品质的问题了。效率与品质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必须靠市场、靠竞争,尤其是民营的营利性医疗企业的加入。因此,在政府积极做到了并完善了前述四方面的工作之后,还需要坚持并把握一个原则,即市场经济。具体地说,就是允许并鼓励“非公”医疗企业甚至是境外医疗企业的加入,实现多元或多种成分办医的格局。

市场社会经济学调查报告 篇4

1.论述/简答:※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基础?为什么会出现?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分工。

首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着个体、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势,这些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各自是完全独立各自的权利和责任。3.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改革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推进职工收入分配的工资化、货币化和公开化,规范职工收入结构,抑制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过快增长。4.创造条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进入。5.健全法制,建立公开透明、监管有力垄断行业监管制度。

7.※简答、论述题: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素参与分配的制度更加健全。

4、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5、理顺和调节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建立收入分配统筹协调机制。

4、“走出去”战略的含义:是指到境外去投资办厂,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加入WTO的的,它们之间的交换关系是等价交换的商品交换关系。

其次,是因为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由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和其他各种公有制形式组成的。都有自己的独立的经济利益。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多种形式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可避免地要采取商品经济形势。

再次,决定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必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须承认各个企业是商品生产者,给它们以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独立性,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

2.论述/简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论述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答上)1.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2.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3.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4.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5.建立健全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3.论述/简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

(论述答上内涵)

目前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1.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2.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3.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健全。4.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市场监管和执法不到位。

4.论述:※实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必要性?(论述题条件也答上)

1.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是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2.实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3.实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是保持总量平衡、促进结构优化的客观需要。4.实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是消除两极分化,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客观需要。

实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实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必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1.培育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微观主体。2.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3.除公益性垄断产品外,绝大部分产品的价格由市场竞争实现。4.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方式选择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方式,是实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必要条件。5.论述/简答:为什么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正确认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1)个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劳动者的个人劳动为基础从事生产和经营的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是企业的生产资料和其他资产归私人占有并以雇佣劳动关系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在私营业主和雇工之间存在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2)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存在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3)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依附于公有制经济。(4)外资经济即外商投资经济,它是指外国投资者依据我国有关涉外经济法律,以合资、合作或独资三种形式开办企业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势。(5)积极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我国利用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解决就业,培养人才,增加税收,扩大出口,打开国际市场。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主要理论依据是:(1)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理论。(2)市场经济的理论。(3)“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3.鼓励引导非公有经济健康发展

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离不开公有经济,也离不开非公有经济。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抑制非公有经济两大弱点的有效办法:1.加强宣传教育、执法力度。2.加强产业引导和政策鼓励。

3.创造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共同发展的环境

主要营造三个环境:(1)一视同仁的政策环境。(2)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3)有法必依的法制环境。6.简答/论述: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基本措施?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将政府从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直接干预企业和社会的烦琐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规定规则、政策引导、依法监督等方面。2.推进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严格依法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明确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这主要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决定必须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多种所有制形式客观上要求有多种分配方式。

(2)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经营方式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由于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经营方式的存在,即使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也不可能实现单一的按劳分配,而需要有其他分配方式作为补充。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有多种分配方式。实行市场经济,经营者必然面临市场风险,也有市场机遇,从而出现风险收入、经营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会得到相应的分配收入。

(4)在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只要我们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其他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原则,就能保证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这种分配制度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它能充分调动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9.※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1)积极作用:(a)有利于全球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与整合(b)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c)在促进全球竞争的同时,推动了全球合作。(2)负面效应:(a)南北差距日益扩大(b)世界性的经济风险不断增加

(3)正因为经济全球化既有积极作用,又有负面效应,从而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世界各国必须趋利避害,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二、论述题: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4、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我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总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本质特征,又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状况相适应,并与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相适应,能够促进我国生产力的较快发展。

2、我国经济转变方式的重要性?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经发展,则不仅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内容。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内涵比较狭窄;而经济发展既强调财富“量”的增加,又要强调经济“质”的提高,既是数量概念,又是质量概念,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首先,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次,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最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

二、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

三、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及其应用。

四、经济体制的改革创新。

五、自然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程度。

六、开放性和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程度。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总量增长或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缓解资源短缺压力。

2、实现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

3、提高产品质量的需要。

4、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

5、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1、效率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2、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为了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通过各种经济政策和收入分配制度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2、在处理工农城乡收入关系上,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要发展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使资本、技术、管理、劳动、土地等要

发展契机,采取“走出去”战略,是我国的对外开放发展到新阶段的一项重大举措。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内容:

1、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2、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积极参加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5

四平一中楚学军

一、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

(1)资源合理配置。①必要性。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及人们需求的无限性要求我们合理配置资源。②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调节。①优越性。市场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弊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3)市场秩序。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作出具体规定。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其基本标志;共同富裕是其根本目标;它还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我国的宏观调控。①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需要;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符合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②含义: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③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特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二、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①原因。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要求。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三、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经济全球化

(1)含义及表现。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其主要表现在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发展中国家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世界贸易组织。①地位及作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②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 篇6

1.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是()

A、计划经济 B、产品经济 C、市场经济 D、自然经济 2.市场经济是()

A、法制经济 B、产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自然经济 3.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A、利率机制 B、价格机制 C、供求机制 D、竞争机制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共同富裕

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A、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自发调节作用 B、加强国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

C、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完全取消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计划调节 6.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结构应该是()A、以个体经济为主,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B、以私营经济为主,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以外资经济为主,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D、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B、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补充

8.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B、对整个经济的占有率上 C、吸收大部分劳动力就业上

D、为国家提供较多的财政收入上 9.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

A、合伙制 B、个人业主制 C、公司制 D、合作制 10.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国有企业改革 B、价格体制改革 C、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D、财税体制改革 11.公司制的核心是()

A、公司财产结构 B、公司人事结构

C、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D、公司生产运营结构 12.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政企职能分开 B、转变企业经营机制 C、实行股份制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A、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B、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市场体系 C、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D、统一规范、高效有序的市场体系

14.在市场体系中居于枢纽地位的市场是()

A、商品市场 B、金融市场 C、房地产市场 D、技术市场 15.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A、在全社会范围进行的

B、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 C、在部分创造国民收入的劳动者中进行的 D、在全社会劳动者中进行的

16.实现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

C、旧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形式是()

A、按需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资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1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中,()A、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

B、除按劳分配为主体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C、按劳分配能按统一的标准实现

D、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只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 19.购买债券得到的利息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生产要素分配得到的收入 C、剥削收入 D、投机收入

20.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就必须()

A、不论物质耗费多少,只要能更多地生产社会需要的消费资料 B、不论物质耗费多少,只要能更多地生产社会需要的生产资料

C、用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生产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 的产品

D、用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尽可能多的生产各种产品 21.在下列状况中,经济效益最好的是()A、劳动消耗多,劳动占用少,劳动成果多 B、劳动消耗多,劳动占用多,劳动成果多 C、劳动消耗少,劳动占用多,劳动成果多 D、劳动消耗少,劳动占用少,劳动成果多 22.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是指由()A、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B、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C、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D、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3.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A、经济高速增长 B、国民经济比例协调 C、企业经济效益高 D、市场需求旺盛 24.金融保险业是()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都不是 25.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基础是()

A、农业 B、工业 C、第三产业 D、高科技产业

26.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确定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A、接近发达国家水平B、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C、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7.经济总量平衡是指()

A、消费需求和消费品供给的平衡 B、投资需求和投资品供给的平衡 C、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平衡

D、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28.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发展()A、对外贸易 B、对外技术交流 C、对外资金交流 D、对外承包工程 29.我国在对外开放中,逐步形成了()A、五个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格局

B、从经济特区扩大到沿海港口城市的对外开放格局 C、从经济特区扩大到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对外开放格局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A、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使市场对社会经济起完全的调节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具有以下特 点()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 顾公平

C、在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在管理方法上,有一套规范化的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和法规 3.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因为()A、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B、是保证其他所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决定性条件 C、是贯彻按劳分配的根本保证 D、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4.公有制经济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个体私营经济 5.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在各地区,各行业中,公有制企业的产值必须至少占51%以上 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国家对公有制企业采取保护性政策,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6.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国有独资公司 D、集体经济 7.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

A、生产资料归公民私人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 B、存在着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必须加以监督、限制的经济

8.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上,正确的观点是()A、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B、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 C、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D、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唯一实现形式 9.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政企分开 B、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 C、有限责任制度 D、科学的组织制度

10.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三种基本企业制度,这就是()A、个人业主制企业 B、合作制企业 C、合伙制企业 D、公司制企业 11.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规模经济 B、产品差别 C、进入障碍 D、市场开放度 12.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包括()

A、商品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金融市场 D、房地产市场 13.证券市场()

A、又称长期资金市场 B、又称短期资金市场

C、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D、包括资金市场和股票市场 14.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是()A、发展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

B、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需要 C、建立社会保证基金和后备基金的需要 D、建立企业基金的需要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分配方式的原因是()A、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B、多种经营方式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 1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有()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C、风险收入和机会收入 D、资金分配收入 17.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是()

A、低消耗 B、高产出 C、高效益 D、高速度 18.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是()

A、高消耗 B、低产出 C、低质量 D、低效益 19.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是()A、大力加强第一产业 B、调整提高第二产业 C、积极发展第二产业 D、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0.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A、人口的关系 B、市场的关系 C、资源的关系 D、环境的关系

2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具有的经济职能是()A、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能 B、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所具有的职能 C、政府作为唯一经济分配者所具有的职能 D、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

2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A、经济手段 B、市场调节手段 C、法律手段 D、必要的行政手段 23.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主要运用的经济杠杆有()A、价格 B、税收 C、信贷 D、利率

24.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管理科学

25.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包 括()等形式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安置

三、填空题

1._____________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__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3.______________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

4.在我国,公司制有两种基本类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6.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国民收入增长的根本途径。

7.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和再分配,按最终用途划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部分。8.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的结构以_______________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0.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安全阀。11.经济发展应以提高___________为中心。12.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13.______________是第一生产力,__________是科技发展的基础。

1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要使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协调发展。15.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______和国债。

四、判断题

1.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2.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市场经济来解 决。()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5.公有制经济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6.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表现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7.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8.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9.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都可上市交易。()1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11.社会主义条件下实施按劳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12.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幸福生活而提供的社会安全制 度。()

13.经济增长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发展。()

14.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15.按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顺序和对劳动对象的加工层次,可以划分第一、二、三产业。()16.农业是第三产业。()

1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18.我国政府具有社会管理者、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三个方面的经济职能。()19.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五、简答题

1.什么是价格机制? 2.什么是需求规律? 3.什么是供给规律?

4.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5.我国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有哪些经济成分构成? 6.简述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7.什么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8.什么是个体经济? 9.什么是私营经济?

10.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

11.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12.什么是公司制?

13.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14.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5.简述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含义。16.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

17.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什么? 18.什么是产业结构?

19.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是什么? 20.简述实施科教兴国的含义。21.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是什么?

《国税公务员必备知识》(参考答案)第二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D 5.C 6.D 7.C 8.A 9.C 10.A 11.C 12.D 13.A 14.B 15.B 16.A 17.B 18.B 19.B 20.C 21.D 22.D 23.B 24.C 25.A 26.D 27.D 28.A 29.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 3.ABCD 4.ABC 5.BC 6.ABCD 7.ABC 8.ABC 9.BCD 10.ACD 11.ABC 12.ABCD 13.AC 14.ABC 15.ABC 16.ABCD 17.ABC 18.ABCD 19.ABD 20.ACD 21.ABD 22.ACD 23.ABCD 24.ABCD 25.ABCD

三、填空题 1.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3.公司制

4.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5.国有企业改革 6.提高劳动生产率 7.积累基金 消费基金 8.按劳分配 9.按劳分配

10.社会保障制度

11.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12.农业。

13.科学技术,教育

14.人口,环境,经济建设 15.税收

四、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错 6.错 7.对 8.错 9.错 10.对 11.错 12.错 13.对 14.对 15.对 16.错 17.对 18.对 19.对

五、简答题

1.价格机制就是通过价格涨落来调节商品和其他要素的需求量和供给量,指导生产、经营和消费走向的经济运行机制,包括价格形成,价格运行和价格调控在内的一套完整体系。2.在一般情况下,价格越高,需求越少;价格越低,需求越多,这就是需求规律。

3.在一般情况下,供给价格越高,生产者或卖者提供的数量越多;价格越低,供给就越少,这就是供给规律。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因而它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是: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在宏观调控上,我们建立的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5.我国现阶段是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其中,公有制经济是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主体,国有经济处于主导地位,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6.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如股份公司、企业集团、股份合作制、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公有成分。7.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指由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8.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为基础,依靠自己或家庭成员劳动来进行生产或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

9.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标的私有制经济。

10.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企业所建立起来的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整套企业制度,主要是指现代公司制度。

11.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组织制度。12.公司制是以企业法人财产权为核心的、投资者只承担有限责任的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13.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14.1、发展生产要素市场:

2、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

3、规范市场行为;

4、反对不正当竞争;

15.收入分配的结构以按分配为主体,是由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按劳分配为主体是指:

1、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为主体;

2、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基本的收入分配方式;

3、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以按劳分配收入为主。

16.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安全阀。社会保障制度是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的社会安全制度。它是由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的复杂体系。

17.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18.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的组合和构成情况,以及它们各自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以及相互关系。

19.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是: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实施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市场社会经济学调查报告 篇7

1. 知识目标

识记: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 社会信用制度的内容,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 规范市场秩序

运用:结合实际事例, 能够初步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 从而准确理解市场调节的功能;针对经济生活中某些行业市场秩序混乱, 提出合理的对策。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市场调节的优点与不足;并不是任何市场经济都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 培养学生全面地看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资源有限性的认识, 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之本, 培养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 做一个讲诚信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优点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三、教学难点

如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四、教学思路

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 帮助学生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如何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树立诚信意识。

五、教学内容

1.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及表现

2. 完全由市场调节资源的危害

3. 市场经济的涵义

六、教学方法

1. 集体探讨法:通过食品安全问题的导入, 让学生理解市场调节资源的局限性及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2. 多媒体导入, 相关材料补充

3. 情景设计:根据材料, 设想企业该如何诚信经营

七、教学手段

多媒体授课

八、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市民发现人造猪耳朵》和《毒胶囊事件》

请同学们探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屡现, 原因到底是什么?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我们该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传授新课】

一、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1) 公共物品 (国防、治安、消防) 的消费是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实现的。 (2) 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2. 市场调节的弊端

自发性——原因: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如破坏环境、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欺行霸市、走私盗版、见死不救等。 (提问:食品药品问题的出现是如何体现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的?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会导致什么后果?)

盲目性——原因:单个生产者和经营者由于不能全面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 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 因而其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利可图时, 一哄而上;反之, 则一哄而退。 (提问: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会导致什么后果?)

滞后性——原因: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 (提问: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对生产经营者有什么启发?)

市场调节不是完美无缺的, 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也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提问:市场是如何调节资源的?还有什么调节资源的方式?它们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二、市场调节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人的需要和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之间有矛盾。

2.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和市场

(1) 分析计划经济的含义和配置方式

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3.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1) 市场能够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 传递供求信息, 实现资源配置; (2) 市场竞争促使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 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市场秩序

1.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引导学生总结, 然后课件展示)

(1) 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的维护; (2)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⑴严格市场规则

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法律规范、行业规范、道德规范。

市场规则的内容:

(1) 市场准入规则——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 均不允许进入市场。播放视频:《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 (2) 市场竞争规则——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 反对恶性竞争。播放视频:《火腿行业陷入恶性竞争》 (提问:我们该如何来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规则?) (3) 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播放视频:《假酒真瓶装》 (提问:面对诚信缺失政府应如何去做?)

⑵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必要性: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教师举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分析)

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 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播放视频:《相关部门推进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学生的意见应给以充分的肯定, 以鼓励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总结:首先, 安全管理部门没有规范的管理条例, 导致不少人钻空子。其次, 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 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最后, 是由于商家们的社会公德和道德的缺乏。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和处罚的力度, 落实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商家要提高社会道德心和责任心, 不能为一己私利而危害其他人的生命安全。作为消费者, 我们要提高辨别能力和法律保护意识, 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课小节】

市场调节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有效地发挥作用, 必须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需要加强宏观调控, 这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学习的。

【课堂练习】

课件展示

九、教学设计理念

1. 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

2. 转变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

3. 以真切的例子给学生深刻的生活体验,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十、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和分组讨论相结合

十一、教材版本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篇8

德国是在世界上真正实现了国富民强的国家,德国模式的核心就是其“社会国”宪法原则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这是德国制胜的法宝。

政治领域是“社会国原则”,经济领域是“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这也是德国进行福利保障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国家是中立的力量,由于市场经济对个人存在着一些威胁和挑战,而国家的任务,就是帮助个人应付这种困难和挑战。在德国,“福利国原则”也是被纳入宪法的,这也是德国在上个世纪50年里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所在。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重点在于确保市场的自由竞争以及市场的有序发展,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框架之内发展经济。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来自“社会市场经济之父”艾哈德的设想,他也是“为了全体国民的富裕,不能让富人变穷,而是让穷人变富”这句话的原创者。

所谓“社会市场经济”是指将市场竞争和社会利益均衡相结合,协调个人进取心与社会进步,以贯彻国民福利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因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执行福利制是政府的任务,所以政府有权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概括来说,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主要有三点:市场经济、国民福利制和宏观调控。

“二战”后在德国执政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便将社会市场经济作为其执政纲领,后来社会民主党也抛弃陈旧的计划经济主张而皈依社会市场经济。

其实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比如19世纪李斯特的重商主义,比如后来的历史学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强调国家的作用。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和上述两者虽然有重大区别,但是都没有否定国家的作用。

与美国相比,德国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19世纪全世界都在处于古典主义的黄金时期,但进入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却出现了问题,发现市场失灵了,之后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大家都认识到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德国并没有顺着这一规律发展,而是拧着来。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实行自由放任时,德国却强调发挥国家的功能和作用,例如李斯特提出的“保护幼稚工业论”,主张国家提高关税,保护脆弱的民族工业。为什么?因为德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它需要依靠国家力量来发展。20世纪20年代后,大家觉得市场之手失灵,需要政府来发挥作用时,德国弗莱堡的经济学家却提出了不同东西。他们承认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不合理的,但也不认为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是合适的。他们认为问题症结是市场缺乏秩序,市场的失灵是缺乏秩序造成的。这套理论学说就是弗莱堡学派。

弗莱堡学派的理论实质:第一,强调充分市场机制;第二,国家来维护秩序。因此,战后德国的主流经济思想跟其他西方国家不一样。除德国之外,凯恩斯主义在西方主要国家得到广泛认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德国的确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家。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也被称为“莱茵资本主义模式”,因为莱茵河一般被看做是德国的象征。

社会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市场经济。用通俗的公式表示,就是“市场经济+总体调节+社会保障”。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政策应该实现的国民经济总目标:货币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适度经济增长。这四大目标由于其实现的难度而被经济学家称为“魔鬼四角”。

莱茵资本主义模式包括“二战”后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等莱茵河谷两岸的国家。广义的莱茵资本主义模式还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以及今日欧元区的大陆欧洲所有国家。联邦德国创建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莱茵资本主义的基础。

德国虽然信奉市场机制,但原则上,只要国家能够比市场提供更好服务的地方,都应该让国家积极活动。国家还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建立和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应当关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包括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通讯事业,以及各种各样的能源生产,这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

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与信贷政策建立金融秩序,维护国家的货币稳定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还负担维护秩序的责任,负责确定市场参加者遵守的法律和社会条件,并且负责监督这些规则的遵守。德国把国家在这方面的任务比作足球赛中的裁判员的角色。

除此之外,国家还要通过货币信贷政策、财政政策、外贸政策、劳动市场政策维持经济繁荣,阻止或者延缓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波动,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货币稳定和对外经济平衡,这也叫做“反经济周期的景气政策”,德国反对把一切都交给市场。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社会国家,英国学者吉登斯在他的《第三条道路》一書中,强调欧洲的社会福利国家具有共同的历史起源、目标与结构的同时,具体又将他们划分为4种类型。

英国的制度,强调社会与医疗保健服务,但是规定了与收入挂钩的福利金。

北欧的社会福利国家,高额征税,十分出色的国办的服务事业,包括医疗保健方面的服务。

中欧制度,没有十分庞大的社会服务福利,但是具有数量可观的福利金,主要通过就业关系在收取社会保险费的基础上筹集资金。

南欧制度,与中欧制度比较类似,但是不那么广泛,国家提供救济水平较低。

德国人认为,他们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对于资本主义文明的重大贡献。甚至说,英国人贡献了自由,法国人贡献了民主,德国人贡献了社会市场经济,其实这个评价并不过分。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德国的社会福利开支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0%,这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实行莱茵资本主义模式的国家都相对比较平等,收入差距明显比盎格鲁-萨克逊国家要小。中产阶级在美国占50%,在德国占75%,在瑞士或瑞典占80%。

德国模式抛弃了传统的放任,而是驯化了资本主义,给野蛮的资本主义“戴上笼头”,通过国家干预和福利国家建设抑制了市场经济的消极后果,抑制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自由一直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在当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知识界,自由也像法律一样神圣,然而中国人对消极自由强调过多,对积极自由强调的少,这是最大的问题。自由,最通俗的讲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然不包含违法的事情,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没有钱的话,很多事情都干不了,因此要保障民众的自由,首先就要保障民众先有钱。德国不仅提出了积极自由的概念,而且建立了从哲学到法律,再到社会管理模式一整套的东西。

在西方世界中,德国的所得税率几乎最高,包括社会保险金在内的税率超过了50%,而美国不到30%。这样的高税率,不仅没有阻碍经济增长,反而是经济良好发展的基础。这里面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免费教育造就了高水平的劳动力,在这一点上,德国与美国的反差特别强烈。美国新一代劳动力的平均教育程度低于婴儿潮一代,是美国有史以来首次出现的教育退化现象。这使得风雨飘摇的美国制造业更加难以面对全球化的竞争,也是美国中产阶级挤压的主要动因。

经济管理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自由而不放任,德国模式就非常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在今天的全球化竞争中,连美国媒体近来也纷纷承认,西方世界如果要维持原有的领先地位和社会稳定发展,就必须效法德国模式,特别是高质量的公共教育、保障社会公平和限制两极分化。这都是德国经济一枝独秀的秘密。在这样的社会模式下,德国老百姓活得舒服、有尊严,政府也有钱为民众做事,因此,人民安居乐业,官民友好相处,社会一派和谐。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9

1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课前小卷◆

针对我国当前紫砂煲市场存在的大量问题,2011年5月23日的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对市场上各种品牌的紫砂煲进行了曝光:其内胆泥料都是由普通黄土添加一些化学原料制成的,据此回答1~2题

1.“紫砂门”事件的出现说明()

A.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

B.加强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前提

C.市场调节存在盲目性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材料对我过政府部门的启示是()

①加强市场监督管,防患于未然 ②诚信经营,不出售不合格产品 ③规范市场程序,完善市场规则 ④提升技术水平,制造高质量产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3.要充分发挥市场规则的作用,应注意一下几点()

①必须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 ③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 ④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谋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网上购物方便快捷,但也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要妥善解决当前网购中存在的这一问题,需要()

①国家禁止网上交易 ②厂家生产价廉物美的商品 ③商家遵守城市守信的市场交易原则 ④消费者提高依法维权意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5.2011年11月17日,公安部调度全国29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开展打击制售假药犯罪专案集群战役,170个城市出动16000余名警力,收缴假药3亿余片。这一行动警示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必须()

A.严格遵守市场规则

B.转变企业经营方式

C.明确企业经营战略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6.(2011福建)通货膨胀率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

B.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C.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D.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

7.(2012安徽)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且表述正确的是()

A.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为7.5%

B.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C.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新知梳理◆

学习目标: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了解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手段。

学习重点和难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手段。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其中,基本标志是。

2、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宏观调控的含义:

4、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5、宏观调控的手段:

◆合作探究◆

下列措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哪些手段?

①国家逐步减少国债的发行规模。

②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③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④工商局吊销不法企业的营业执照。

⑤国家工商部门,质检部门依法取缔了制假售假的不法商户。

自测题

1.随着私家车的大量增加,停车难得困境日益显现。针对这一情况,某市规定闹市路边车位15元/时,而地下车库车位5元/时,有效地缓解了停车难得状况。在这一过程中,经济杠杆能够发挥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手段是以政府强制力为后盾的B.经济手段直接关系着市场主体的利益

C.经济手段能够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

D.经济手段能够抑制经济发展中的波动

2.为了防止成品粮、食用植物油等日用消费品价格过快上涨,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临时价格干预属于()

①经济手段 ②行政手段③市场调节范畴④宏观调控范畴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例题◆

例1.(2010山东)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09年我国成功实现了“保增长”的经济目标。这表明宏观调控()

①比市场调节更有优越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③能有效弥补市场的不足④是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各有长短,所以①说法不确切;宏观调控能弥补市场的不足,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②③正确;④与题意无关,排除。

变式1.(2011福建)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三年以来,知识产权受理、审批、登记量大幅攀升,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产生积极作用。下列直接体现政府保护知识产权助力国家创新建设的措施是()

A.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B.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C.完善行业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体系,为行业提升竞争力保驾护航

D.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握试题设问指向:“直接体现”——限定词;“政府”——行为主体;保护知识产权——行为内容。选项A符合设问规定,应选;选项B虽然指向助力国家创新建设,但没有直接体现保护知识产权,不选;选项C是指向立法、司法部门,不符合设问对“政府”这一行为主体的限定,排除;选项D中“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一说法错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发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随堂检测◆

1.(2011安徽)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以“积极稳健、审慎灵活”为基本取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

①增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②控制信贷规模,缓解通胀压力

③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④刺激消费需求,调节市场物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010广东)如下图,横向箭头显示的是一种宏观经济的收缩过程,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

对过程中各环节相应的调控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采用的手段是()

A.①B.②C.③D.④

3.(2012江苏)目前,我国稀土开采的吨回收率国有企业只有60%,大型的民营企业仅为40%,一些私采乱挖的矿山甚至只有5%。2011年江西省稀土企业的利润仅为64亿元,而赣州一地矿山环境恢复性治理费用就高达380亿元。面对稀土行业的上述问题,我们必须()①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②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④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功能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4.(2011浙江)2011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E)同比上升5.3%。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

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

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5.(2010浙江)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共低收入者租用的廉价房等。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

○1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

○2增加廉租房就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

○3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互为替代品

○4增加保障性住房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

A○1○2B○2○3C○1○4D○3○

46.(2010重庆)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优惠利率政策促进农业发展。该政策效应的传导路径是()①贷款利率下降②农业投资增加

③农业生产水平提高④农业贷款增加

①→④→②→③B.①→②→④→③

7.(2010北京)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进行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导致化石能源大量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剧增,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一些学者建议政府依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的碳量,对其征收碳税,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市场在调节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学者建议政府征收碳税的经济学道理。

◆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因为()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并有其固有的弊端 ②市场经济应坚持以宏观调控为基础 ③社会主义的性质要求国家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④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

特征之一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2.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乡建设都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国家加强土地调控有利于()

A.开拓市场,扩大内需

B.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C.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促进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3.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由市场调节或决定的价格所占的比重分别达到95.6%、97.1%和92.4%。这表明()

A.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

B.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基本形成C.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D.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4.武广高铁开通后,湖北、湖南与广东三地可以互为“后花园”。早上在“两湖”地区欣赏名胜古迹,晚上回广东泡温泉将不再是“天方夜谭”。武广高铁的开通有利于()

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③快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促使消费者转变消费方式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5.2010年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要求各地相关部门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的食用油脂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使用地沟油的单位予以严肃查处。这警示市场主体要()

A.承担社会责任,不以营利为目的B.以市场为导向,努力调整经济结构

C.坚持诚信经营,遵守法律和道德

D.转变发展方式,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知能提升

6.在管理经济和企业深化改革进程中,常常听到这样一些说法:“抓住无形的手,逐步朝前走。”“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这些说法形象地说明了以下道理()

A.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就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C.计划与市场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相互制约,形成互补

D.市场引导企业,国家调控市场

7.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总能看到一些奇怪的电话号码无所不在地写在每一个角落。现在又多了一个途径,就是手机上总能收到一些包办百事的短信,从代买机票、车船票等各种票据,到代办驾照、文凭、身份证、签证等各类证件;从代写毕业论文、代人考试到代办保险、代理贷款等各种业务,可以说是无所不代无所不能,这种现象人们称之为“黑代理”。“黑代理”的存在表明()

A.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具有必要性

B.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

C.国家宏观调控应以法律手段为主

D.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

8.国家统计局2011年7月9日公布,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6.4%,创36个月新高。这是国家统计局为规避数据泄露风险改变发布形式以来首次发布宏观经济数据。为了降低通胀预期,政府应该多管齐下,正确打出以下“组合拳”()

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结合 ②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结合 ③增加供给与刺激消费结合 ④提高存贷款利率与增加储备产品投放结合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②④

9.“民间借贷”是2011年最热关键词。从年初银行信贷收缩开始,民间信贷已然被推到风口浪尖。4月以来,陆续有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的事件被披露,银根收紧带来的风险因素开始抬头。下列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①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形成较为成熟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 ②积极推动金融租赁业务,突破金融租赁社会认知度不高的瓶颈 ③持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缓解企业融资困难 ④适度调整宏观政策,减小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降低银行利率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0.(2012福建)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福建某著名民营企业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利义兼顾,诚信不欺,重视节能减排,依法纳税,积极捐助慈善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自行车局部写生教案下一篇:三年级下学期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