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问题反思

2024-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中的问题反思(推荐8篇)

教育中的问题反思 篇1

恋爱,不分早晚,可惜的是社会环境如此,很难保证两个人能坚守住纯真的感情,而不惊动肉体,从眉目传情,到牵手,到亲吻,到抚摸,对于青春萌动期的他们,实在是太过沉重的诱惑和负担。所以,不能支持,不敢支持。这样的恋爱,只会阻碍人生的发展,过早的知道男女之事,会让青年人沉溺其中,无心做其他的事情。

教育

教育,是教人如何更好的生活,更好的选择。学会选择。如果将自己的一切交与他人,那这个人所受的教育就是失败的。

为什么需要别人

活在别人的目光中,注定是一场悲剧,而只顾自己,也将是一场灾难。孤独与痛苦,伴随在每个人的身体里,生根发芽,让我们无处遁形,所以,我们需要宽容和谅解,宽容别人的缺陷和错误,谅解别人与自己的不同,这样,才有人会愿意陪在我们身边,当我们孤独和痛苦时,他们的声音和面貌,将帮助我们走出阴霾。为了不让太多的孤寂恐慌我们的内心,练就一颗豁达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的心灵,将是一生的追求和任务。

大学毕业的我的尴尬

我觉得大学是无用的,读书是有用的。

可我必须强迫和诱骗学生去学习。我不知道这对于我是什么样的一种灾难。没法说谎,不愿意说谎,可是,人人在说谎。

说的是要考大学,可是,考大学是为了什么?理想,你所从小渴望成为的人和一直渴望做而没有做的事情,这是大学该代表的意义和一切。可是,按道理,在读书期间,应该尝试着做,做那些你认为是你愿意做的事情。鼓励自己,做别人没做的事情,做自己,不要胆怯,不要害羞,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行动。

我成了一名老师,是自己把自己交给别人,不怪任何人。可是,现在,我已经下定决心做一个好人,不去伤害任何人,所有的结果自己承担。这就是我。

教育中的问题反思 篇2

一、教育的复杂性与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局限

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是, 人们常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将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上的确定性、可控制性, 指向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制性。对理论的推崇和膜拜使人们难以避免地形成这样一种共识, 那就是同任何理论一样, 一旦人们对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思想和认识上升或抽象为更高一级的、具有规律性的思想和认识, 那么这种管理思想和认识也便成了具有科学意义和普遍真理的高度概括化的管理理论。正因如此, 人们也就难以跳出理论具有无比正确性的思维框架, 而很少考量理论自身的局限性。

比如, 高等教育管理学在将受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整体化发展趋势推动而出现的大系统理论, 也就是将“系统科学用于解决大系统的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达到最优控制的一种研究方法”[1], 运用于高等教育管理时, 将大系统的运行控制 (保证系统沿着既定的方向和目标前进) 和结构控制 (通过最佳结构方案的选择, 实现大系统综合功能的最优化) 运用到高等教育管理之中, 对于清晰辨识和考察教育系统中相互制约的关键变量以及教育管理的运行过程、设计最佳教育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教育管理中的疑难问题等, 具有积极意义。正如由问题建构数学模型, 通过“人-机”对话, 对各种教育参数及其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 为实现决策最优化提供可靠依据那样, 大系统理论可以将复杂的教育问题转化为简单易行的处理形式。

但高等教育管理学在引入大系统理论于高等教育管理时, 一方面对于大系统理论的种种优点介绍较多, 而对于如何适切、有效地将该理论运用于具体的教育管理实践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对理论在教育管理运用中的局限性揭示不够。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 现代生活变得越来越科层化, 受到逐渐变得具有侵入性和全面性的规则的调控, 生活的许多方面受到逐渐细微化和自动化工具的控制”[2]187, 这种普遍存在并左右着教育管理活动的“规则”, 在高等学校外部表现为政府关于高等教育管理的“政策”, 在学校内部表现为大学治理的“规章制度”。大系统理论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不可避免地会与教育中现存的“规则”发生矛盾甚至产生冲突, 那么, 大系统理论的运用又该做出怎样的调整?何况包括数学模型在内的被学者们视为可实现教育管理最优的大系统理论能否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真正做到最优, 也很难定论, 因为“最优性不仅难以计算, 而且还依赖于估计未来的难度。更为深刻的是, 任何最优的变化都只能依据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角度来定义”[2]188。

再者, 教育的对象是人, 教育管理的对象主要也是人, 人永远都是一个既不能被管理分割也不能被重新制造的整体, 所以, 并不是教育的全部都可以被看作是可控制的事情。尽管现代科技思想为全盘的教育管理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认为事物的发展完全可以控制在所希望的方向上, 但现代科技思想却忽略了受理解力范围影响的原本是理性行为决定的自由, 并不能如人们所希望的那样也包括在管理之内。由于“一方面我们的知识是分离的、被肢解的、箱格化的, 而另一方面现实或问题愈益成为多学科的、横向延伸的、多维度的、跨国界的、总体性的、全球化的”[3]124, 因此, 就认识的不确定性来说, 认识永远不是对现实的反映, 而总是翻译和重构, 也就是说包含有产生错误的危险;关于事实的认识总是要求助于说明;它肇始于先是哲学中的 (从尼采开始) 后是科学中的 (从巴什拉和波普尔开始) 确定性的基础的危机。因而, 认识和思想, 它们最终不能达到一个绝对确定的真理, 而是与不确定性对话[3]145。

二、“高等教育管理学”与“高等教育管理”概念范畴的混淆

(一) 何谓“高等教育管理学”?

高等教育管理学是将高等教育管理这一特定领域中的各种现象、各种关系和各种问题进行抽象, 从而形成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规律性认识的学科概念范畴。如沙姆韦 (David R.Shumway) 和梅瑟-达维多 (Ellen Messer-Davidow) 所说, “称一个研究范围为一门‘学科’, 即是说它并非只是依赖教条而立, 其权威性并非源自一人或一派, 而是基于普遍接受的方法和真理”[4]113。由此可以说, “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规律性认识”或者“普遍接受的方法和真理”应是高等教育管理学最核心的价值, 作为以“高等教育管理学”命名的著作应充分体现具有这一核心价值的学科特征。否则, 则难免会使冠名于“高等教育管理学”、具有学科意义的著作失去其应有的学术价值。

应该说诸多高等教育管理学著作的问世, 已成为学者们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标志性学术贡献, 但从严格的特定于历史时空形式的学科特征而言, “从学科是历史的产物, 并以一定的措辞建构起来”[4]34的学科归属而言, 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学著作在论述、逻辑和理念上还存在许多可辨可析之处。比如, 有学者在其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5]中, 按照高等教育管理总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普通高等学校管理和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四部分编排全书, 形成总论—分论的理论框架和清晰、条理的逻辑顺序, 但四部分中要么是有的章节之间缺少内在的逻辑关系, 要么是有的章节在对具体内容的论述上不够严密、严谨。比如, 第一章“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方法”。这里“体系方法”的表述容易使人产生歧义, “体系”指的是学科体系或科学体系, “方法”指的是研究方法, 二者原本是并列关系, 但却有可能让人理解为修饰关系;再比如, 第二章第一节,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管理学说和现代管理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和高等教育学三个方面分别阐述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基础理论”和“理论依据”, 由于“理论基础”等三个不同的概念缺乏界定, 不仅让人读起来拗口, 而且理解起来也容易混淆。在第二节, 作者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实践经验、高等教育管理必须实行改革、高等教育管理学必须积极吸收相关学科的新成就三个方面论述“高等教育管理的实践基础”, 但“相关学科的新成就”无论如何都是指理论上的成果, 而不能说成是“实践基础”;再如, 在十九章对“学生管理”中“学生”的含义不做出明确界定的情况下而与二十章“研究生教育管理”并列并不合适, 因为高等学校的学生包括研究生, 尽管本专科学生的管理与研究生管理有着明显的不同。

(二) 何谓“高等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可理解为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或管理活动的动态的口语化概念范畴, 它与静态的具有学科意义的“高等教育管理学”这一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 但在实际运用中, 二者却常常混淆, 甚至被视为彼此可以互用的同一概念, 因而以“高等教育管理”命名的著作与冠名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著作呈并驾齐驱之势, 让读者难以明了“高等教育管理学”和“高等教育管理”不同的著作称谓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区别。

比如有学者在其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6]中, 上篇内容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经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趋势及其借鉴意义、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管理特色的探索、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规划及结构管理、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下篇内容为高等学校的管理目标、发展规划的制订、管理体制、本科教育的教学管理、研究生教育的教育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科技工作管理、教职工队伍管理、办学条件管理、外部关系的管理以及高等学校评估等。从该著作的编排体例、内在逻辑关系、内容安排与表述方式等方面看, 与冠名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著作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再比如, 有学者在其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7]中, 内容安排为引论、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行政管理、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组织、管理体制、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管理、体育卫生工作管理、人事管理、图书资料情报管理以及后勤管理等。其中, 在引论中作者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是研究高教管理的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同时认为高教管理是指整个高等教育的管理, 它既不是单纯的高教行政管理, 也不是单纯的普通高校行政管理, 而是包括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行政管理和高校管理者对学校的全面管理。乍看起来似乎作者对“高等教育管理学”与“高等教育管理”在概念上做了各自的界定, 但事实上也只是把高教管理所涉及到的内容囊括在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内容范畴之内而加以论述, 至于为什么作者舍弃“高等教育管理学”而取“高等教育管理”为书名, 仍难理解其中的道理或玄机。

(三) 何以区分“高等教育管理学”与“高等教育管理”的异同?

虽然我们还不明确学者们基于怎样的划分标准将“高等教育管理学”和“高等教育管理”在著作命名的选择中区分开来, 但仍希望从学术规范的要求上厘清二者的异同, 以使对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研究和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研究, 能够按着各自不同的轨道去探寻彼此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独特的规律性认识。也许在学者们看来, “高等教育管理学”和“高等教育管理”本身所具有的自明性已清晰地划定了各自的边界, 比如“高等教育管理学”侧重于对学理的探究, 而“高等教育管理”则偏重于对实践的关注。但无论我们做出怎样的推测, 都无法回避学术界客观存在着的在“高等教育管理学”和“高等教育管理”两个不同概念使用上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事实上, 我们可以把“高等教育管理学”看成是一门学科, 把“高等教育管理”看成是教育管理实践的领域, 更可以把“高等教育管理学”与“高等教育管理”看成是既具有内在联系, 又具有各自不同特性和不同生产方式的两类知识。按照吉本斯 (Gibbons) 对知识生产模式的分类[8]130, 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学科的知识, 属于模式1即启蒙以来的知识生产模式。其基本特征是:第一, 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的生产是在由学术共同体所控制的环境中设置和完成, 学科科学产生和学科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学术共同体以外的利益关系不大;第二, 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的生产将以学科为基础, 所有的学术知识均在特殊的框架及学科内并按照学科的特性而生成, 其实质是为学者所聚集的基本组织单位服务;第三, 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的生产具有高度的同质性, 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生产的学者以追求学术事业为己任, 并在学科内形成为知识生产者广为认同并代代相传的学科体制;第四, 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的生产具有严密的质量控制系统, 它常以匿名的方式, 通过同行的评价来确认知识的精华, 表现出个人的创造力和团队的协同努力。总之, 由上述模式生产出来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知识, 其基本特征正如西方学者所说的, 是属于“集中于文化的知识” (culturally concentrated knowledge) , 即以传递学科知识为主, 具有文化浓缩和制度化特征[8]33。

同样, 与之相对应的“高等教育管理”的知识生产方式, 属于吉本斯 (Gibbons) 知识生产模式2即知识的新生产模式。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知识的生产是经由高等教育管理的过程并在高等教育管理的实际境域中予以完成。同样用西方学者的话说, 高等教育管理的知识可理解为“分布于社会的知识” (socially distributed knowledge) , 它在高等教育管理的实际过程中产生, 并在高等教育管理的实际过程中传播, 它常常对高等教育活动产生更加直接、显性的管理功用。如果说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知识属于单一、系统、连贯的“为知识的知识”, 那么, 高等教育管理的知识则可理解为分散、片段、模糊的“使用型的知识”。但无论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知识, 还是高等教育管理的知识, 其共同点都是立足于对高等教育问题的解决, 只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依知识类型的不同而表现出两种既有关联, 又各有侧重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及路径。

再者, 就学科规训的角度而言, 我们还可以把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知识看成是学科规训的知识。现代学科规训制度, 使接受此种训练的人学以致用, 达至专门化或专业化。并且, 他们在获得这种规训化知识的同时, 也就拥有了知识本身所蕴含着的权力。现代社会特定的工作组织方式, 即制度化的明确的劳动分工, 必然会使接受学科规训的人, 有权力进入与学科规训知识密切相关的职业领域, 比如从事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 进而使他在那一既定时刻所拥有的规训化的知识总和, 在现实的学术活动中内化为一种更高级的学科性知识, 同时外化为一种具有学科特征并为学科服务的工具性的技术知识, 表现在具体的职业领域中, 知识的运用便打上了规训化知识的知识化和技术化的烙印。

进一步说, 这种学科规训的知识, 又会在特定时刻、特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构成一种特定的结合方式和应用方式, 即形成此类人有别于他类人的知识的位系 (constellation) [9]。这些位系的不断组合、重构, 导致对特定服务对象知识因素形态的构成, 并在他特有的职业领域中, 使规训化的知识从它原有的基本范畴的语境中脱离出来, 构建成一种自动化了的、可操作的、概念化、程式化的职业类属语境。这样一来, 无论早晚、先后, 凡是受到学科规训, 有着规训化知识的人, 一旦进入这样的工作场域或职业类属语境, 便会自觉认同和自我规训这样一种知识, 从而使知识的语词表达和思想内涵更加倾向于制度化的学术理性。

相对而言, 高等教育管理的知识更多地表现为知识的特殊境域性 (context-specific) 和解决问题为导向 (problemoriented) 的特征, 表现为借助于既往的经验和现实的情境对高等教育活动或问题的一种知识性判断, 或规避、控制问题的发生, 或对业已发生的问题做出反应性处理。显然, 这种非静态的“在应用中获得的知识” (knowledge-in-application) 不具有明显的学科规训的特征。

三、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机制的失衡

所谓机制, 即事物在内外因素作用下的运动方式及其原理[10]168。探究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发展机制, 就是探讨高等教育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它又是怎样履行和承担起学科的功能。从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 同任何一门学科一样,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也是若干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力量有三种[10]:其一, 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即科学自身矛盾运动的规定性。诸如高等教育管理学由对基本理论的关注到向应用研究领域的延伸, 以及上文提到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的生产等, 都是科学发展内在逻辑的体现。其二, 科学组织, 即学科的社会建制。这种建制一方面完善了学术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分工, 一方面促进了科学研究的专业化和组织化。其三, 社会需求和政府干预。社会需求是科学发展不竭的源泉;同样, 当科学和技术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安全等方面的影响日益巨大, 成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时, 政府对科学发展的干预也就由此而加强。就上述三种力量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影响而言, 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内部作用力, 社会需求和政府干预是外部作用力, 科学组织则是连接学科内部和外部的中介力量。三种力量共同作用、影响和决定着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趋势。

三种力量中除科学组织以外, 以社会需求和政府干预为标志的外部作用力与以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尤其是以知识生产为标志的内部作用力, 形成了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两个维度, 代表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博弈的两种张力, 博弈的结果, 将影响甚至决定高等教育管理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就当下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实然状况来看, 社会需求和政府干预的外部作用力的强度, 远在学科发展内在逻辑的内部作用力之上, 即是说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呈现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机制。因为, 社会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制度变迁, 使社会需求和政府干预成为学科发展的主导性的强制力量, 通过对学科的培育和孵化, 刺激并促进学科的快速发展与成长, 以满足社会对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相比之下,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内部作用力却要始终遵循学科的内在逻辑, 属于自组织系统中的内生变量, 表现为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的生产需要一个自然、稳定甚或是缓慢的生产过程。

高等教育管理学内、外部两种作用力的非均衡发展, 必然对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比如, 一个时期来高等教育管理学对学科体系的过度关注, 就带来了高等教育管理学在学科定位上的偏差。高等教育管理学自诞生以来, 学者们就试图通过对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的关注, 来解决该学科的定位问题。这原本是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研究的应有之义, 但在实际的研究中, 就研究者提出的众多的工作体系、职能体系、原理体系、方法体系、系统体系等体系来看, 却不能不说是受到过多的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对学科体系的过度关注, 以致使对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定位显得过大、过高, 甚至是过空。而对高等教育管理学在开创性理论研究上的贡献, 在研究方法上的贡献, 在对原有理论的进一步阐释、发展和完善上的贡献, 以及在资料积累和实证研究等方面的贡献, 则又显得明显不足。再比如, 高等教育管理学内、外部两种作用力的非均衡发展, 还直接影响到学派的形成。学派的形成既有赖于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外部作用力, 更取决于高等教育管理学内部作用力的强弱和大小。而学派的形成, 诸如学派的强弱和多寡, 又关乎到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 高等教育管理学对高等教育管理问题的关注还没有进入高度分化和抽象的阶段, 还缺乏对相同问题细微差别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邓晓春.系统科学与现代高等教育管理[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 1989:94.

[2][美]詹姆斯·马奇, 马丁·舒尔茨.规则的动态演变——成文组织规则的变化[M].周雪光,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华勒斯坦, 等.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芝, 等,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5]于北辰.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8.

[6]母国光, 翁史烈.高等教育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7]王亚朴.高等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8]盛冰.知识的新生产及其对大学的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 (02) .

[9]卡尔·曼海姆, 卡尔·曼海姆精粹[M].徐彬,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6.

一个“问题”女孩的教育反思 篇3

身为班主任,L未按时到校我自然要和她的监护人取得联系。身为监护人的L父亲开始还是比较配合的,以“生病”、“身体不舒服”等原因替女儿补假(实际上他自己并不清楚女儿的去向),后来旷课的次数越来越多,正是活泼好动期的小孩天天卧床病休实在说不过去了,L父亲回电话的态度也逐渐怠慢起来,最后只是说“不知道”、“管不了”,并表示自己也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家庭教育的“真空”无形中更加纵容了L,令她初中的学习生活“劣迹斑斑”:初一时与老师在课堂上发生数次正面冲突,初二时纠结校内外学生多人殴打同学,初三时结识校外人员时常夜不归宿……这个长相清秀的女孩子让人既可气又可怜。

身为老师,我们都知道人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家庭、社区的教育力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显然,在L身上,家庭教育已经成为空谈,是不是可以借助社区教育的力量扭转局面呢?我多次联络L所在社区居委会负责教育事务的李主任,希望社区相关负责人能够深入了解L的特殊家庭环境,对家长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意见,规劝家长给与孩子更多关爱,担负起监管的职责,在学校、家庭、社区的共同努力下,使L迷途知返、健康成长。毕竟,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挽救一个孩子相当于挽救一个家庭,身为教育者,我们尤其不能轻言放弃。

L的故事并未结束,却带给我许多反思。时代在变,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伴随而来的是各种问题家庭的出现。做班主任这三年,我最深刻的感触是,几乎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对这些特殊学生而言,家已经没了,社区应当勇于承担起适当的教育监管责任,配合学校德育扶正他们的心灵、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不再孤立无助和被边缘化。有人说“学生一只脚踏出学校,另一只脚就踏进了社区”,对于特殊学生而言,社区应当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

社区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怎样的意义,或者说怎样才能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呢?我认为社区教育在以下两个方面大有可为:

第一,创建学习化社区,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常言道“环境造人”,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层次与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学生也不例外。如果家长不重视教育,社区不注意宣传,不能提供良好的教育影响,那么学生也往往对追求知识持漠视态度,心有旁骛自然难以专注于学业。学习化社区的创建,从宣传影响到文化设施缺一不可。图书室、自习室、健身室、小型影剧院等都可以在社区中设立,让那些享受不到家庭温暖的孩子放学后不再徘徊街头,而是有“家”可回,有“家”想回,为他们提供丰富、健康的学习、娱乐平台。如果社区里有老革命、老战士、企业家等优秀人物,更是宝贵的教育资源,社区应当聘请他们为学生宣讲丰富人生经历和宝贵经验,畅谈人生理想,帮助那些特殊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给与他们正能量。

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实践加分机制,弥补学校评价的不足。以上提到的特殊学生,往往同时也是学困生,他们在学校内找不到成就感,一提到学习就感觉低人一等,产生厌学情绪,而厌学情绪越积越重就会衍生出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如上课捣乱、不写作业、逃学、顶撞老师等等。现在很多学校设立了操行量化制度以约束学生的言行,加分扣分条目清晰,实际上,这对于特殊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占优势的,对他们来说扣分如同家常便饭,刚开始还会觉得羞耻,久而久之便会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对学校和班集体的排斥越来越强烈。其实他们内心也渴望有加分的机会,只是迫于面子、自尊才放不下架子好好表现。针对他们的“难言之痛”,社区可以与学校达成一致,鼓励他们参加多种形式的社区实践活动,如清扫街道、陪伴老年人、做居委会助理小主任等等,并给与加分证明,与学校的操行分数挂钩。学生毕竟是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与赞扬,在外人面前展现自己擅长的一面,社区实践活动可以为他们打开另一扇窗,重新拾回自信,赢得尊重。

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篇4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们:

首先我代表我的孩子及全家向辛勤培育刘赫的老师们问声好,感谢你们的精心培育和不倦的教诲,孩子近段表现尚可,比以前稍有进步,但目前从整体上来说,她还是有很多不足,以下问题是我向各位老师和家长请教的:

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每次都是家长在催:今天留的什么作业,你啥时间做完,但孩子不像大人想像的那么热爱学习,不论是做作业还是看书都没像看电视那样专注。做作业大多时候显得有点应付了事,好象学习是给家长学的,给她道理,她根本听不进去,二.没耐性,我希望孩子能每天早上早起30分钟,那怕每天多读一篇文章或一个小故事,但希望总是与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每次都是以坚持不了几天而告终。这主要与家长的管理有关系,我有时也会以各种事由由着她,我以后会在这方面管理好自己。

教育中的问题反思 篇5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在教育教学这个岗位上已摸爬滚打16个年头了,16年的教学经历,我自恃已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在本校、本县乃至本市均被称为优秀老师: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深得领导喜爱;爱生如子,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成绩屡居榜首,颇受家长尊敬和信任„„在16年忙忙碌碌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以为只要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学生,偶尔听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课余之时浏览些教育理论充充电,写篇教学反思完成任务就足够了。工作中出现了疑问、困惑,但总觉得工作繁忙,往往就不了了之了。我觉得只要关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所会的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就无愧于家长、学生。但渐渐地,发现工作越来越难干,学生越来越难教,很多教育教学问题越来越困扰着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次,我有幸参加了湖北省“楚天中小学校长教师卓越工程”华东师大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才发现曾几何时自己已如井底之蛙,聆听了“教师职业性质与价值的当代再认识”、“教师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新人文精神的构建”、“学生的创造性养育”、“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国际比较”等精彩讲座后,教授们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锲而不舍的课改精神给了我强烈的震撼,教育教学中的很多问题迎刃而解,这使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一、注重科研,走专业化道路。

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教育战线上忙碌着,付出了自己的辛劳和汗水,可是我们却未曾思考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遇到问题总是渴望专家来解决,认为教师只要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就行了,搞科研是专家的事。在培训中,听了叶澜教授的《教师职业性质与价值的当代再认识》、王建军教授的《教师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精彩讲座后,我受益匪浅。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社会变化的速度急剧加快,知识不断变化更新,文化价值多元化,发展选择多样化,教育对象复杂化,使得教育要可持续发展,教师的观念要不断更新,教师专业化也必须不断提升,传统型的教师已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教师必须由经验型向智慧型转化。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师需要通过专门的职业训练。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拥有热爱教育的一腔情怀,接纳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要解决新课改中的这些问题,我们只有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用新理论引领自己,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时时反思教学,反思自己,把自己点滴体会积少成多,形成属于自己的方法。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实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一名优秀的教师应是思考者,更应是有自己的系统而完整的教育价值观的科研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

二、终身学习,永不枯竭。

也许很多教师和我一样一忙起工作来,几乎就没有了学习的时间,其实教师的学习很多方面是和教学工作密不可分的,要学会带着问题去工作,在工作中去思考,在教学中去理解,在实践中去提高,这样就能将工作和学习溶为一体,最大限度地缓解工作和学习的矛盾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正如王建军教授所讲的“教师要像张无忌一样练好自己的‘九阳神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常常觉得专家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听了令人如沐春雨,就是因为他们在工作的同时,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学习。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承担着优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使命。教师每天都面对新的教育理念的挑战,每时都面对新知识的困扰,每刻都面对新的教学法方法的冲击。我们常常深感自己理念的滞后,知识的匮乏,方法的陈旧。这就迫使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建构长效性学习方法策略,拓宽自主性学习形式,探寻继续教育的路经。我们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因为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

三、有效教学,师生互动。

传统的备课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我以前认为只要吃透教材,设计好教法,至多再预期一下学生在课堂上将会有何反应,教师该如何作出应对,备课基本上就顺利完成了。课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演,学生看。结果,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枯燥无味,一知半解。于是,课内损失,课下补,课堂效率事倍功半。当学习了陆有铨教授讲的《学生的创造性养育》后,知道了:有效教学应是以生为本,有时不压制就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裁者和传授者,而是一名促进者、指导者、激励者、营造者、参与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不同需要,设计不同教学指导方案,制定适应性较强的指导策略。教师要从心灵深处走下神圣的讲坛,与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强调平等交流与共同探究,心中要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思考的多样性,变学生配合教师的“教”为教师帮助学生的“学”。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并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四、健康向上,充满阳光。

此次培训我还有幸听了金忠明教授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真是心生感慨。我们老师面临着来自自身、学校、家庭、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不少教师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心理既是一个人的全面素质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又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载体。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先学会爱自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人的健康和寿命,还关系到人的成败。我们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有成功的人生。“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教师是一种知识转化与智慧增值的职业,是一种心灵浸润与人性化育的职业。”因而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会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学会调节好生活节律,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与学生沟通,用阳光般的心态积极面对学生,面对生活,还自己一个健康的好心境,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好老师!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反思 篇6

王二景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是小学数学中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根据以往的考试经验及大纲要求,这个内容是不会纳入到考试当中的。虽然考试不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我还是会把方面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我一直希望我的学生在我的影响下,开动脑筋,爱上数学,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我用课件出示了教材上资费表,让学生观察表中数据,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表中数据的理解。在我巡视过程中,我认真听取了学生对“首重”和“续重”,“本埠”和“外埠”词语的理解,多数学生不理解或是不敢很肯定的解释这几句词语。当然也有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这只是少部分。果然,当我让学生把讨论结果进行汇报,举手者寥寥。当这几个关键词理解了,接下去内容就可以顺利开展了。

我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把信函质量是45克且寄往外埠,需要贴多少邮资及怎样贴邮票这个问题。在我的巡视指导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是解决质量是400克寄往本地的信函如何确定邮资及如何选择邮票。这个问题解决起来难在续重和首重的邮资如何算,如何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状态来看,大多数学生可以理解和解决。

反思这节课,我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交流、思考、独立解决,比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这节课的关键点是点拔对几个关键词的理解,当这几个关键词理解后,我就不再多说了,都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动口去汇报。整节课的效果是比较好,重点突出,难点有效的突破。

教育中的问题反思 篇7

随着知识型社会的到来, 接受教育、获得知识, 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共识。 由于受到当地经济水平的影响, 不同地方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即使在同一个地方, 由于工资、学校管理等原因, 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有很大差距。 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获得良好的教育质量, 家长们开始通过各种途径达到目的, 择校问题就出现了。 择校问题的背后透露出的则是教育公平的问题, 下面将就我国小升初择校问题特点作简要概述。

(一) 问题普遍

为了解决小升初择校问题, 目前我国实施免试就近入学政策, 但该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 利用自身资源去择校的问题仍然很严重。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再次将“择校难题”作为教育领域重大改革任务的一部分, 强调从教育系统内部多方面进行整治[1]。 表面公平的政策背后的“择校小道”是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屡禁不止的。 当前小升初择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目前我国的择校方式主要有三种: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成绩择校[2]。 以权择校与那些拥有行政职能权利的国家机关和相关联的事业单位的家庭有密切联系, 禁止起来很难。 第二种是以钱择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中国的富豪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很多优秀的学校以高昂的择校费来控制入学人数。 这就将一些家庭经济水平一般的孩子拒之门外, 给富裕家庭的孩子大开方便之门。 第三种是按成绩来择优录取, 比如按成绩和特长进行择优录取。 这让全国各地的小学各种奥数班、特长班异常火爆, 因为很多重点初中要求必须有好的奥数比赛成绩或者特长才能进入学校。 这种方式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比如给小学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造成了过重的负担。

(二) 原因错综复杂

方式多样的背后, 原因也必然是错综复杂的。 首先是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资源虽然比三十年前改革开放时候有了巨大的提升, 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但是仍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放眼全球, 即使是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依然存在类似问题, 而美国的这些问题主要是由贫富差距和种族问题所引发的[3]。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改革法案, 就是针对美国基础教育公平问题。 除了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外, 传统上就非常重视“仕途经济”, 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进入一所好大学, 以期孩子能够有好的未来。

(三) 择校带来的教育问题较多

虽然择校使得家长和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权, 在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加的同时, 学生可以受到更合适的教育,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择校这种明令禁止的行为背后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 差的学校的师资和其他资源越来越差, 而这些差的学校大部分都处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边远地区, 教育公平问题显得愈发严重, 选拔的时候, 不同地区之间由于户籍等原因导致考核的标准不同, 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教育过程的不平等及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必然导致不同学校的学生有不同的出路, 最终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平等[4]。

二、基于美国基础教育的研究对我国小升初问题解决建议

在关于择校的教育公平方面, 中美之间面临的问题有着异同。 下面根据美国教育公平方面与我国的研究, 对我国基础教育择校提出一些启示和建议。

(一) 规范择校

与其让择校行为在表面的就近入学制度后面泛滥, 还不如直接向美国一样规范择校, 将择校的制定监管和运行放在阳光之下, 以公开、公平、公正作为契机。 规范择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美国的资产阶级富人通常可以自己选一些质量好的私立中小学, 公立中学作为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主体, 为了激活公立学校的活力, 美国建立了一批可供选择的特许学校, 打破公立学校缺乏竞争的现状。 但是由于这种特许学校规模小, 目前我国的教育还是大班额的, 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所以这一点不是太可取的。 择校不应该是躲躲藏藏的, 而应该由各方面主导以成绩作为择校的标准, 这样最起码可以保证一部分中小层的家庭的子女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一个比较好的学校。 在公立教育系统外, 美国的私立教育比较发达, 各种私人学校和家庭学校都非常多, 各式的私立中小学占到了整个教育系统的20%[5]。 在市场经济的中国, 各种私立的贵族学校也是层出不穷, 为高收入家庭的择校提供了一个选择, 我们国家在房展公立教育的同时, 也应该鼓励发展私立教育, 以满足不同家庭和人员的需求, 规范择校。

(二) 提高教学质量

任何国家只要有学校之间较大差距的存在, 就必然会产生择校这种现象, 所以要根治这类问题, 必须改造这类低教学质量的学校。

美国基础教育中同样存在非常多的低质量中小学, 社会地位和家庭收入低微的家庭特别是黑人等没有能力择校, 据肤色等进行入学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 越来越多的白人美国家庭集中在一起, 而有色人种则越来越多地聚集在一起, 有的家庭由于孩子所住的地方没有自己可以上的学校, 每天要花非常多的时间在路上, 而且这个学校通常教育质量水平都很差。 面对这些问题, 美国总统奥巴2009年提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的法案, 美国也掀起了一股教育公平研究热潮。 政府和民间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比如建立一批特许学校, 以及尝试破除教师终生聘用制、白人和有色人种小孩一起就近入学等。

对于我国来讲, 农村边远地区的孩子, 同样没有学上或者只能到条件差的学校上学。 弱学校是在特定区域内, 学校硬件设施较差, 师资力量薄弱, 教育管理和教育质量不高, 社会声望不高的学校。 这些学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地区之间、学校之间, 又有国家的政策等。 由于薄弱学校一般都是经济不太发达, 对教育不太重视的地方, 这些学生的家长的文化素养不太高, 对子女的教育意识淡薄, 学校所处社区环境非常糟糕。 学校的教师的水平也难以得到保证, 好的教师和领导人员外流现象非常严重, 这些原因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校薄弱的教育质量。 国家应该鼓励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进入到这些学校, 实行教师轮岗制度并从财政等, 大力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工作, 提升所有的中小学的教育质量,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

(三) 改革招考评价制度

由于我国教育中高考评价制度一直是我们教育的指挥棒, 因此应该说, 谈到中小学择校问题, 就脱离不了我国的招考评价制度。 现在国家已经认识到由于学校之间、地区之间差异较大, 因此我们的中高考制度必须向这些弱势学校所在的学生倾斜。 有学者提出过去三十年来, 全国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不断下降, 现在国家正在制定相关的政策向处于劣势的农村及边远地区考生逐步放开高考的户籍制度, 并且针对一考定终身的情况, 进行调整在教育结果公平上尽量做出努力。

此外, 在评价方面, 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尽量采用成长档案袋等方法, 注重过程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不应仅仅以学生的成绩为评价的对象, 更应该采取多维度和多方评价。

(四) 多方协作、优化择校问题的治理方案

事实上, 择校问题的波及面非常之大, 已经不单单是教育部门能够完全解决得了的事情, 我们必须转变我们的思路, 让政府和社会各阶层都来关注这个问题, 而不是仅仅依赖教育部门。 我们应该联合各界针对这一普遍问题形成一揽子解决方案, 形成良好的择校氛围, 促进其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辉.给择校热“降温”:从“内部治理”到“社会治理”[J].全球教育展望, 2014 (2) :50.

[2]高艳梅, 赵国金.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择校问题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2 (2) :72.

[3]张钦文.中美教育公平热点问题的伦理学反思[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2) :106.

[4]杜文玲.义务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公平研究[D].湖北大学, 2014 (6) :35.

教育中的问题反思 篇8

(一)基本概念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1]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与普通民办高校在组织形式上有一定区别,是我国建立普通民办高等教育的过渡形式。

(二)教育现状及国家对独立院校政策与措施的错位

独立学院是个特殊的高校群体,办学的独立性是这个群体最大的特点,包括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教学设施、独立财务、独立招生、独立教学管理、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等,其独立性是相对于公办母体高校而言。较强的独立性给独立学院群体很大的自由办学空间,促使其迅猛发展,其主体数量、招生规模、师资规模等均占到民办高等教育的50%左右。这个群体介于普通公办高校与普通民办高校之间,其合作办学形式多样,涉及到地方政府、民营资本、外资等多重角色。国家于2003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高校进行规范式管理,但事实是重管理轻呵护,民办高校的教师群体承担巨大的工作量,但是在科研项目申报、职称认可度等方面依然受到歧视;受教育者出校后在继续深造学业或就业方面也受到一定歧视,甚至是政府部门或国办教育主体部门的歧视。伴随着国家政策严管、自身办学受到的歧视性待遇和对办学结余最大化的追求,独立学院的办学生态值得引起重视。

二、 关于动漫教育问题

动漫专业是近10年来新兴的专业,曾经广受高校举办者的好评,很多高校将该专业类同于普通的艺术类专业,认为属于短线专业,开设门槛低、收益快。因此,大量的独立学院开设动漫专业,正是迎合了独立学院对办学结余最大化的追求。动漫教育存在问题是行业内公认的秘密,因为这个专业在近10年被产业界和教育界认定为是个短线快赚的好行业、好专业,使得各层次的高校蜂拥而上,以及各类企业变相申请动漫产品补助,如此三、五年极速膨胀后,整个行业陷入低估,动漫企业老总接连跑路、高校教育连续三年红牌专业之首,都是现实的印证。动漫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高校动漫教育膨胀式的粗放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粗放培养的毕业生和企业需求之间严重脱轨。所以高校动漫教育畸形的办学生态是中国动漫行业的问题根源,当然这种境况正在有所改观并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三、 独立院校深层次的动漫教育问题

(一)缺乏心理契约安全感的师资队伍

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2]施恩认为这种契约是无形的,但是却发挥着有形的影响,它存在于组织中,具有广泛的潜意识认可度,组织内各成员之间形成的无形心理契约越明显,说明这个组织越具有较强的归属感。

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呈现哑铃型分布,年轻化为主和公办高校退休老教师为辅,35岁至55岁之间的中间力量急缺。占绝对比例的年轻教师,面对艰巨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任务量,实质成为兼具教师和辅导员双重角色的全方位保姆。其行政业务量和工作方式严重干扰教学氛围和思路、科研论文和项目申报受到不同受理单位的歧视、同事关系如同流水般的变换、低薪水高工作量与退休返聘教师低工作量高薪水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这些现实因素促使独立学院的教师群体极其缺乏心理契约安全感,随着年龄增长和职称晋升,他们的心理契约越来越低,因为他们渴望获得公平的社会认可和岗位晋升,但是现实促使他们对自己的预期降低和自我工作倦怠。

独立学院中动漫专业师资相对其他艺术类专业更为薄弱,从专业来源分析,1/3的师资是由设计类专业转岗而来,这部分教师奠定了动漫专业的办学基础,实质上也就意味着这样的办学基础缺乏专业性;2/3的师资是动漫专业新近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生,他们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和创作经历,站稳讲台成为这类师资的首要任务。从年龄结构分析,35岁以上占15%左右,85%以上的教师年龄低于35岁,师资队伍年轻化是被动的选择;从职称结构分析,高级职称凤毛麟角,约占10%左右,90%左右的教师是中级职称或初级职称。独立院校动漫教育师资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方面均存在短板,同时也缺乏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但是对学生有极强的责任感,愿意让起点本身就低的学生不再缺失大学学习阶段的追赶,这是一个既可爱又无奈的青春群体,他们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和动漫产业做出了牺牲和贡献。

(二)每况愈下的生源质量

动漫专业教育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生源选择、第二阶段的高校教育和第三阶段的工作培养。从第一阶段生源选择分析,我国动漫专业生源普遍存在文化课成绩低下现状,其文化课成绩大约是同批次文理科成绩的60%左右,这样的生源现状已经从源头上背离了动漫专业办学的文化需求。而生存于夹缝中的独立院校只能录取到绘画功底和文化课成绩更为不理想的生源批次。据统计,动漫专业10年前的本科第二批次与本科第三批次文化课平均录取成绩仅相差12分左右;10年后的今天这种差距已经达到了100分左右,因为独立学院和转设为普通民办院校的本科第三批次高校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275所独立学院和148所普通民办高校,它们的互相蚕食不仅拉低了本科第三批次的录取线,也拉低了专科层次的录取线,同时也为这类高校带来巨大的动漫教育问题。如今,独立院校中动漫专业本科班的班风如同专科班,而专科班基本停办,因为招不到生源。同批次的专科生源被公办高职院校抢夺,因为公办高职院校学费较低,而且国家对公办高职院校的此类生源有学费和生活补助,但是独立学院无法享受到此类政策。独立学院动漫专业的生源质量和数量从2012年开始出现明显骤降,伴随着三年红牌专业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5年才有所好转,但依然与2007-2011年之间的鼎盛时期有很大差距,动漫教育进入了理性发展阶段。

每况愈下的生源质量和数量促使独立学院的动漫专业进行了改革,有的高校选择将动漫专业由计算机系划归艺术系;有的高校停招,原有师资转入其它艺术类专业;大多数高校通过压缩师资、转型发展等方式选择坚守。在这段改革的阵痛期,校企合作的方式被各个独立学院所钟情,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师资压力,又可以促进动漫专业的学生获得实践锻炼机会,也符合此类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国策。

(三)严管体制的隐忧

独立院校的管理体制主要采用“董事会+校长负责制”,它是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的权利结构模式,这种权利结构较好的处理了民办高等教育对办学结余的最大化追求和教育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但是独立院校为了区别于母体高校的办学模式,似乎抓住了公办高校的通病或软肋,也就是公办高校散养式的教学管理模式,所以独立院校将严格管理作为办学特色,使之成为塑造办学口碑的救命稻草。因此,在独立院校的校规中出现了禁止谈恋爱,仅允许周末出校园、安排早自习和晚自习、安排教师每周下宿舍谈心、安排教师督查就餐秩序、学生宿舍白天断网断电、上课时间段内封闭宿舍,甚至安排礼仪达人在校园现场教授师生走路姿势等中学管理措施。如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严管体制对于录取成绩稍低的动漫生源而言,利于建立强制性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意识,但是一刀切式的严管体制并没有考虑到专业性学习的特点,特别是动漫专业灵活多变的开课方式深受限制。动漫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需要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创作空间和时间,但是严管体制基本抹杀了动漫专业的专业性教学方式,所有学生都成为高等教育产业流水线上的普通产品,顺利的完成学业和安全的人身交付成为独立院校高等教育的基本成果。严管体制是此类高校的必选课,而严管体制与动漫办学专业性之间的矛盾似乎也难以解决。

(四)浅层次的科研囧状

科研的基本定义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3]它起源于问题,结束于成果。高校科研兼具理论和实践,是衡量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参照,是大学教育区别于中学教育的重要标志。独立院校鉴于自身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短板和政府在政策与措施方面的错位,其在科研成果方面尚处于浅层次水准,主要集中于一般性的论文写作和厅级理论课题,很少能涉及到省级以上课题和政府委托研究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独立院校中动漫教师的科研分类比较单一,发表的普刊论文占80%左右,发表的中文核心占20%左右,最高层次仅限于中文核心论文;同时,在科研项目方面厅局级项目占95%左右,省级及以上课题仅占5%左右,这与师资本身的职称结构有关,也与政府部门潜意识中尽量减少省级及以上课题批复给独立院校有关。除了理论研究之外,动漫专业教师群体也很少能参与创作动画短片,因为独立院校对办学结余最大化的追求,使得教师身兼数职、工作量极大,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向自我创作,多数人按部就班的等待评职称。这样的科研水准使得动漫教育颇为被动,教师们有心无力,而独立院校大多数正处于不确定的发展期,生源压力促使校方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生源方面。

(五)缺失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某个行业的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4],涵盖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安全、职业能力、职业体能、职业审美等诸多方面的观念意识及其相应的作风和行为习惯,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职业者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动漫专业的职业素养包含美术功底、文学修养、团队精神、美学审美和创意思路。独立院校因为建校时间短,动漫周边专业尚无深厚的教学和科研积累,难以支撑动漫职业素养的熏陶。加之自身招录的生源质量成绩欠佳,所以在美术功底、文学修养和美学审美方面已经是先天性的短板,严管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强制性的解决了这类生源的散漫意识。但是职业素养必须是建立在从业者对本行业有所热爱有所追求的基础上,对于因为成绩不理想选择艺术类高考,又因为艺术类成绩不理想进入独立院校的动漫专业考生而言,塑造他们的职业素养任重道远。

四、 反思与建议

上一篇:弋阳县教育局限时办结制度下一篇:服装公司面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