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的作文300字

2025-0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训的作文300字(精选11篇)

家训的作文300字 篇1

俭入奢易,奢入俭难,这8个字讲了一个大道理:从勤俭道奢侈容易。从奢侈到勤俭却很难。于是我们家非常赞同这8个字。

记得奶奶给我讲的故事,小时候奶奶家很穷,一年能吃上一块肉就很了不得,奶奶门前有一户人家,他家原来也很穷,不知如何变得很有钱,天天都出去大把大把的花,又是买78见衣服,又是买好多好吃的,吃几口就扔了,周围的那些孩子都羡慕极了,有一天,那个孩子的太太上了医院,查出了很多病,病是看好了,但是病情让他们家变得一贫如洗,衣服上缝缝补补,饿得两眼发昏,邻居看了,很心痛,送了一些粗粮,但他们吃惯了好吃的,吃不下这些,不久就饿死了,邻居看了,摇头走了。

家训的作文300字 篇2

老人亲自手写3000字家训

唐邵新老人住在陕西西安师大路上,2015年3月9日是她95岁的生日。当天中午,她的6个子女齐聚在一起,每人做了一至两道拿手菜为她祝寿。唐邵新有4子2女,年龄最大的今年69岁,最小的女儿今年也60岁了。唐邵新的老伴10年前去世了,她平时和小女儿住在一起。

寿宴的气氛温馨而欢快。饭后,大家陪着老人打了一个多小时麻将,老人午睡后,其他人又开始准备下午饭。

到了晚上8时许,一切收拾完毕之后,在子女们离开之前,唐邵新将他们叫在一起,手上拿着一沓复印的东西。

老人先说了一段话:“你们别嫌妈啰嗦,妈活到这么大年龄,有一些关于做人、生活和健康的经验今天要传授给你们,也算是我总结的家训,你们拿回去之后要认真阅读,有什么问题还可以探讨。”

随后,她就给每人发了两张纸,上面是手抄家训的复印件。

这份家训大约有3000字,全部都是手写的,每一条都清晰可见。

64岁的儿子读完家训后彻夜未眠

“我当时觉得很意外。”老人的三儿子、64岁的吴平说,直到拿到了家训,他才想起上午到家里的时候,就看见老人伏案在写着什么,下午还出去了一趟,问她干什么她也不说,原来她是复印这家训去了。

这份家训有一个前言:“孩子们,妈妈选出一些平时学习时的随记,整理与你们分享,你们可对照一下,和95岁的妈妈相比,你们具备了哪些,还有哪些差距,帮妈妈提高,你们也能共勉!”这份两大页的家训分为“生活实践经验”和“做人、提升人品”两部分。

老人的小女儿吴晓当即就将这份家训通读了一遍,还和爱人进行了交流,“妈妈交代给我们的都是些做人的道理和养生的经验,这都是她数十年积累下来的东西,我看了之后,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吴晓说,老人知道儿女们都会来给她祝寿,所以生日前一天,她就开始从自己的摘抄本里将这些内容誊写出来,还包括她自己的感悟。

吴平回到家里,通读家训后彻夜未眠,“想起她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的不容易,这么大年纪了,还不忘对我们进行教导,我都要哽咽了。”兄弟姐妹6人均表示,不仅自己要看这家训,还要让他们的子女学习。

爱读书爱跳舞 想当“百岁老人”

唐邵新退休后的生活很规律,每日清晨6时醒来后,她会在床上为自己做一个小时的按摩,如果天气好,就会拿着随身听去院子里跳舞健身,午饭后午休。

下午的时间,老人主要是用来阅读。她最爱读养生和保健类的杂志和报刊,还会做读书笔记。为保持双手的灵活和思维的敏捷,老人一周打三次麻将,每次2个半小时。老人听力挺好,看文字需要使用放大镜,但不管做什么事情,她都会记录下来,例如,参加聚会、学会了一支新的广场舞等等。她很喜欢跳《僵尸舞》和《小苹果》,说着说着,她就在家里跳了起来。

唐邵新老人多次被陕西省老龄委和省体育局等单位评为“陕西省健康老人”,还曾被中国老龄协会评为“第八届全国健康老人”。

“做人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唐邵新说,她最大心愿是当一名“百岁老人”,“我愿意和所有人分享我的快乐!”

千字家训指导生活与做人

这份两大页的家训分为生活实践经验和做人的道理两部分。

她的长寿秘诀: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两个基本点(糊涂一点、潇洒一点)、三得三忘(想得开、看得通、放得下,忘年龄、忘忧愁、忘怨恨)、四大基石(合理饮食、心理平衡、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五个字(笑、跳、俏、撂、唠,“撂”就是撂下心事,撂下负担,“唠”就是多与人交往,多交换健康知识)

她的做人之道:与人相处之道,在于容忍,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人,就是能享受人生真心乐趣的人。充满爱心的人最幸福,能为人服务比被人服务更幸福。每个人都有两个医生,一个是大夫,一个是自己,要乐观,要沟通……

家训作文300字 篇3

意思是人有过错不要紧,只要能改正,还是能够得到别人的原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古代圣贤说的这些话都是告诉我们,只要是人就会犯错,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重要的是知错能改。

可我们做家长的却容不得孩子犯错误,偶有失误,就一味指责,不能像个朋友一样教育孩子面对错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记得有一位老师在解答如何给青春期的孩子提意见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如何和你单位的同事相处,就如何和你的孩子相处,我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处,把孩子当朋友一样尊重。

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错误不以为然,姑息迁就,这是更要不得的朋友,父母要有足够的警惕性,不要因为事情不大,而忽视对孩子的正面教育。

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就应“随时确认”,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因为有时孩子未必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哈佛家训》读后感300字作文 篇4

今年过“六一”儿童节的时候,aunt 送我《哈佛家训》这本书,它的作者是美国的威廉。 贝纳德,暑假里我满怀着好奇心翻开书本,开始认真地阅读起来。

《 哈佛家训》从头到尾都是引人入胜的,每读完一个故事,都会感得到振奋和鼓舞。 其中有一篇《 改变一生的赞美》 我最喜欢。卡耐基 9 岁的时候,父亲向娶进家门的继母说 : “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而继母说 : “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全郡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男孩。只不过,他还没有找到发泄热情的地方。”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激励卡耐基一生的动力,使他成为美国的富豪和著名作家。 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深深的感动了,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也是一个人生的转折,里面的道理能让一个人从到处捣蛋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赞美对于我们永远都不是多余的,一次真诚的赞美,给我们无穷的信心和力量,可能胜过一万次严厉的责备。

《哈佛家训》读后感300字 篇5

这本书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不要期望做全能。它是关于一个“动物学校”的故事,故事里说让擅长游泳和飞翔的鸭子去学习跑步,结果把脚磨破了,游泳也游不好了。

兔子本来跑步飞快的,可是要一次次的补考游泳,搞得神经衰弱了。松鼠爬树成绩优异可是因为飞翔课搞的灰心丧气,最后爬树也爬不好了。他们都没有很好的利用自己最擅长的本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扬长避短,虽然我们应该学习更多的新事物,但是我们也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能做一个没有特长的人。

在这本书中我还学到了很多育人思想,阅读智慧故事,这真是一本值得我阅读的书。

作者:叶子唯

家训的作文800字 篇6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训。家训的可以以各种形式出现,而日后带来的好处也处处体现。记得初中语文课本曾收入一篇傅雷家书的节选,令我至今记忆犹深,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写给他的儿子傅聪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为此傅雷给予了儿子不少自己人生历练积累下的经验以及谆谆教诲,与此同时傅雷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然而离别终会如期,若是拥有好的家训的家庭,恐怕离别这一课是必教不可了,这让我想起当代作家毕淑敏的《目送》中的一句话“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早先在书页上邂逅这句话时,不禁热泪盈眶,父母儿女一场,最多的时候交流想来在于互相的感恩。好家训,感恩是少不了的一课,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意识到家训的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

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注重家训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训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训不但利于己,更是影响着家中的子子孙孙谨遵家训,代代相传。

在我认为,家训不必隐晦难解,语言浅显易懂且发人深省才更能打动人心。勉励的话是取之不尽的,千篇 一律的结果也只是听过算过,然而发人深省、令人幡然悔悟的心情却是仅此一瞬且弥足珍贵的。

优良的家训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我们本身,倘若一切只为空谈而不照做,家训的存在也只会沦为一条条无实用得规则,而努力丰富自身,充实自己才会提高自我,使这个社会因你的存在而亮色,好的家训才会真真切切地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家风家训的作文600字 篇7

在我还上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就为我们定好了家训。一共分为四条:一是不能破坏环境;二是全家人要和睦相处;三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四是不能骂人,说脏话。家风就是孝敬长辈。我们都尽量不触犯家规,但还是没办法做到一条也不犯。

记得我上大班时,听见我的同学在说脏话,我觉得好玩,就学了起来。放学回到家后,我说给爸爸妈妈听,他们见我说脏话,又看在我年龄小的份上,只受到了语言教育,免去了一顿痛打。

还有一次,我吃午饭时,桌上的菜我都不爱吃。就乘爸爸妈妈不注意,把我的饭倒进了垃圾桶。结果还是被他们发现了,二话不说就给了我最严厉的惩罚,但我不服,就和他们吵了起来。我又犯了家规,直接被关了禁闭。因此,我很后悔,不但没有出去玩,还被揍了一顿。从那之后,我一直没触犯过家规。

直到现在,我们家还一直保留着这个规矩。但不知为什么,我总想触犯一下家规,看看家规会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惩罚会变轻。我一直在等这个机会,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吃午餐时,爸爸妈妈正在谈事情,我立刻插了几句话,并且说了脏话。他们听了,只警告了一下,并没有打我。我得寸进尺,再一次说了脏话。妈妈放下手中的碗,对我进行了语言教育,我并没有受到严厉的惩罚。看来我猜对了,家规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惩罚也会逐渐变轻。我决定,不管我身在何处,都不会触犯家规了。

我们的家风家训作文1000字 篇8

守信用

爸爸从小就告诉我,做人一定要守信用。话要么不说,说了就要做到。

有一天,爸爸与一位朋友约定一起去“水上漂”农家乐吃饭。但是那天下了倾盆大雨,水涨上了岸,要想去“水上漂”必须划船。家里人都劝爸爸别去了,爸爸却说做人就要讲信用啊,要是我的朋友都去了,我却爽约了,别人会怎么看我呢!

我在学校读书,和同学在一起生活,我总是像我爸爸那样,答应别人的事情,无论多么难,都要去做好,因此我也交到了许多知心朋友。

懂礼貌

奶奶是我小时候最好的“伙伴”,她曾经教给我许多道理。

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奶奶都会泡上一杯香喷喷的茶水端上,并叫我去装一些“茶料”给客人吃。瓜子呀,花生呀,饼干呀,家里都要预备着。我说:“奶奶,吃完了我就没有了。”奶奶说:“姿呀,这叫做待客之礼。我们可不能让人家说我们不懂礼貌呀。”

在学校里遇到老师、同学、认识的人,我都要问声好。请求人家帮助时我总是态度诚恳,说话特别注意礼貌。这都是小时候奶奶教我的。(原创投稿 )

现在奶奶已经老了,起身不便了。每当家里来客人我便会像奶奶那样热情招待。亲戚们都夸我,说我懂事有礼貌。

“做淑女”

小时候我很顽皮,性格大大咧咧,丝毫没有女孩的样子。读五年级了,妈妈拉着我的手说:“姿,你是个女孩子呀,你要有女孩的样子,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跟个男的似的了。”

妈妈教我煮饭、洗衣服,还教我十字绣。妈妈说,女孩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不可疯疯癫癫到处野,家务活必须要会做……妈妈开玩笑说:“妈妈要教你学会做个淑女。”

到了初中读书,住在学校里了,我就知道妈妈给我讲的道理多么重要了。住在寝室里,我总是把自己的床铺打理得井井有条,并和同学一起把整个宿舍处理得异常整洁。老师都说:“真是个有教养的孩子。”

家训作文1000字 篇9

这一家训的由来啊,请听我慢慢道来:

我原来经常做事大大咧咧,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一次,我不小心没拿稳,把唯一的自行车钥匙搞掉了,而且掉到了臭气熏天的下水道里。我想尽了各种办法,用树枝掏,用夹子夹,用铁钩钩……但都无济于事。最后我急中生智,找来磁铁和长绳,费尽千辛万苦才捞出来钥匙,但我的手背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划出了道道伤痕、红肿疼痛。而且不知怎么回事,铁钩不见了,为此,我和老妈还赔偿了别人的铁钩。唉,教训深刻啊!

这件事后,我以为老妈会骂我甚至打我,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老妈沉默了一晚。第二天清晨,我推开房间门,门上几个大字特别刺眼:“细节决定成败!”

看着红肿的手背,想起失而复得的钥匙和照价赔偿的铁钩,我再次深深品尝了不注重细节的苦头,我暗下决心,默默地对自己说:“以后做任何事情一定要仔细认真了。细节决定成败,看我的!”

今年暑假,我很荣幸参加龙泉驿区少儿国学故事诵读比赛。在赛前的准备过程中,我非常注意每一个细节的锤炼。从选材到诵读的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每一个动作、表情的协调,以及服装的准备,细到头饰和鞋子的搭配,还有音乐的选择和剪辑……我一遍遍练习着,老妈在旁边一遍遍指导着,不厌其烦。

比如,在诵读最后两句:“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母子美名,世代扬传。”这是总结性的两句话,要读出铿锵有力的效果,但前面已出现过“精忠报国”,就不能像之前那样一字一顿地读,既要区分,又要强调,那就两个字两个字地重读。最后一句话要把声音放开,像唱美声那样,还要同时把双手斜上举,完美收官。但就这两句话,我练习了无数遍,要么语气不对,要么动作不协调,怎么都达不到事先设想的那种锦上添花的感觉。老妈建议我打磨细节:先录音,自己听了后改正;再对着镜子练习动作,让诵读和动作完美结合。一遍又一遍,我真正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辛。

比赛前,我是最后一个上场。之前我无心去看其他同学的节目,我再一遍遍琢磨着一些细节。该我上场了,我胸有成竹,和着音乐,诵读好每一字每一句,我完全投入,仿佛自己就是岳母,自己就是岳飞。当我诵读完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毫无疑问,我又一次荣获一等奖。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细节决定成败”的快乐与幸福。

家风家训作文600字 篇10

那还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爷爷迎着刺骨的寒风从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书——《莫言全集》。回到家后,爷爷连外衣都没有脱下来,就走进了自己的书房,一页一页地,认认真真地阅读起了那本书来。我偷偷地站在一旁看看爷爷,隐约听到爷爷还能读出声音来,可想是多么地认真呀!其实,爷爷是非常的敬佩莫言的,就像他的粉丝一样!只要是莫言写的书,爷爷都会看上好几遍。一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电脑或字典上面查找,查到后,就写在一张纸上保存了起来。

又一次我放学回家后,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一进屋,我又看到爷爷手握《莫言全集》,一动不动的坐在沙发上小声阅读着,都快成了一个老书呆子了!后来,我又发现了一张写满文字的纸,那文字黑漆漆的一片,就像无数只蚂蚁在纸上乱爬一样。我离近一看,哦!原来是爷爷写的笔记呀!可我有些纳闷,纸已经写满了,他为什么不在重新换一张纸呢?于是我问了问爷爷,爷爷告诉我:“这叫节俭!”

过了一周后,爷爷终于看完了这本书,那一张写满笔记的纸爷爷依然还在留着,好像又多了很多文字,爷爷把我叫到他的身边,对我说:“孩子,你知道么?我们家有一个家风,是从很久以前就传下来的!现在我告诉你;那就是——勤俭持家!寝室勤奋,俭是节俭。我之所以这么做,是以前你的太爷爷也这样教育过我!你要学会这四个字,并告诉你的下一代,让他们也知道我们家有这样一个家风,让他们也懂得勤俭节约和节俭!”从今往后,我也找爷爷说的做,直到现在,几乎也成为了习惯。

家训文化600字作文 篇11

除却政治上功过是非的争议不谈,曾国藩有一点却是不论“誉之者”还是“谳之者”都极为推崇的,这就是他的家训智慧。

何为家训

家训,对于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但在古时,却是常用词,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源远流长。

所谓家训,王勃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说过一句名言:“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说的正是早期的家训。

《论语·季氏》篇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虽然这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孔鲤的教育,但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所以这段记载也被视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典范之一,而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和“不学礼无以立”则成了古代早期家训的典型内容。

家训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就是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教育子弟或晚辈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十分宽泛,包括家庭生活、言行举止、个体修身、交友处世,乃至出仕从政、建功立业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中的精华被行之于文、传乎后世,便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家训文化。

家训文化的作用

先秦以后,由于儒家学说渐成社会主流。在“家天下”的文明模式中,家训遂一跃成为社会教育的主流。这集中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家训所代表的家庭教育形式成为当时教育的主流形式。我们一般以为古代教育的主要渠道和现在一样,是课堂,也就是学校教育。然而不论哪个时期,能进入这些学校学习的学生在整个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中都是寥寥可数的。古代私塾、族塾俱属家庭教育形式,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校。事实上,因为儒家对“修齐治平”“家国天下”信仰的推崇,“修身齐家”的行为模式最终决定了家庭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教育形式。

中国人最重家,从来都把家庭教育当作人生安身立命的根本。《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具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这就是中国人所笃信的教育理念,也是家训在中国古代得以昌盛的最关键原因。

二是家训所涵括的教育内容成为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

秦汉以后,大量有关家训的文本文献开始出现。虽然一直到南北朝时期,自颜之推写作《颜氏家训》开始,“家训”才开始正式得名,但在这之前,大量的“家诫”“家范”与“诫子书”其实都是标准的家训文献。就算颜之推后“家训”之说盛行于世,但像著名的司马光《家范》、唐太宗李世民所作的《帝范》等,尽管不以“家训”为名,却也都是标准的家训作品。甚至像成册成卷的家书、家信,只要有教育的内容与意义,在古时也一概被称之为“家训”。

上一篇:生产部门职掌下一篇:学会包饺子日记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