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高效课堂的几点心得体会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创建高效课堂的几点心得体会(共12篇)

关于创建高效课堂的几点心得体会 篇1

周东辉

在大力推行回归教育本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幅度削减课时的同时,改变以往那些熬时间、拼体力的学校教育的今天,再谈创造高效课堂,恰恰迎合了广大教师的心理需求,理所当然地被教师们认同,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是低效甚至无效课堂?怎么来衡量?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老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众多的见解中,我认为有一个根本围绕点就是人:学生教育的主体,老师教育的引导者,衡量他们,进而看教学得效果,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基于以上两者,打造高效课堂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我认为,我们要看学生这节课真正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提出问题了吗?展示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我们要考虑,我这节课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 如果我们每节课都从这些角度来思考我们的教学效果,我们很快能让学生和我们自己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让学生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我认为调动学生思维,可以从一下作为切入点:

1、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章可依,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创设“自觉学”、“自己学”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2、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的激发。问题的有效性表现在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以达到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

3、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小组的组建,我们要关注学习差异,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质,让课堂充满团队合作氛围。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制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4、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的要给学生质疑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5、重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为一体

高效课堂,讲的就是效果和时间,短短的45分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上课后和快下课1~5分钟,学生状态比较差,时间利用的效率比较低,如果我们老师把段课前和课后利用好的话,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提高很多。

6,作业的布置 其实高效课堂就是一个给学生减负的课堂。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担心我们的学生学不好,上课短暂的45分钟我们把它用到了极致,一直不停的给你学生讲,甚至下课了还想再讲几分钟。作业只能留到课下做了,如果每个老师都下课给学生点作业,学生哪有时间做完啊!这不仅没给学生减少了负担,反而增加了负担,重要的是这样作业效果很差,课下只要有一人会了,其他的学生也就做对了,从学生的作业中,反馈到的是一些虚假现象。所以我认为作业布置要适当,要精炼,要当堂训练,当堂完成。

关于创建高效课堂的几点心得体会 篇2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 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1. 课堂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 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 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 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 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 树立学习的信心.备课各环节, 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 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 让每名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 让每名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 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课堂模式要打破框框, 摒弃模式化, 可根据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 让每名学生都能从课堂中找到成就感, 归属感!

2. 设置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置应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要具体、恰当, 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目标的设置要讲究, 如太高, 则会让学生望尘莫及, 丧失信心, 如太低, 则会让学生触手可及, 调动不起积极性;只有设置让学生“跳一跳, 就摘到苹果”的教学目标, 才能对教学有利.

3. 巧用奖励手段,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热情

新课标实施几年来, 许多老师都认识到了奖励比惩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老师往往会将批评挂在嘴上, 将惩罚用在手脚上, 或者想用奖励的方式却不知道如何使用.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场, 并适时给予一些恰当的奖励,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灵活实施基本教学环节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如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具体地说, 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课堂管理理念, 改变教师控制与学生服从的状况, 谋划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环节呈现方式, 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数学问题解决过程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探究解题思路”“解决问题”“反思拓展”, 数学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一个数学问题的发现、提出直至解决的过程, 所以, 当前对高效课堂下的教学基本操作程序一般理解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拓展运用”“反思归纳”.

上面对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操作程序的理解其实是对传统教学环节的改革, 是有继承地发展:创设情境为传统的课题引入进行了包装,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建构知识改变了传统教学环节中教者满堂灌的模式, 体现了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精神, 拓展运用与反思归纳其实是对传统例题教学进行了升华, 强调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 以下几个方面必不可少

1. 要理清目标关系

要明确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正确解读课程目标, 科学表述教学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 教学目标是以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的形式出现的, 要确定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 就要将课程目标化解为课时教学目标.具体地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阐述如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内容中, 课程目标的表述非常简单, 一句话:认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如何认识, 认识到什么程度.

2. 通过师生角色反串,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达成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 学生只有在和谐的气氛中, 才会有安全感和积极的自我观, 才会愿意接受指导和自我控制.学生总有“向师性”,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在教师, 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营造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 通过师生角色反串, 即让学生当老师, 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老师的神圣感, 同时也体会到老师课堂管理的艰难.当学生从讲台上回到自己座位以后, 他就会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 并有意识无意识地劝导同伴一起来维护课堂纪律.从这种意义上说, 和谐良性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是实施低耗高效的课堂教学的必要背景条件.

3. 教师课堂语言要规范准确、简洁易懂

数学是一门对语言文字规范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 尤其是一些概念、定理, 一字之差, 或者字词顺序颠倒, 都可能造成表达意义的不同, 所以, 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规范准确.我们面对的是十几岁的青少年, 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 所以课堂语言要简洁、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 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使课堂效率有效提高.

4. 关注每一名学生

这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根本.课堂上能关注班上的每一名学生, 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不回避任何一名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堂上对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 给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回顾我们的课堂, 也许回答问题的更多的是中上层学生, 所以中上层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 而我们的差生相反的就变得无所事事, 最多也就推一步走一步, 教师如果不推他也就不走了.要使数学课堂更高效, 教师应从关注每一名学生开始, 承认其基础的差异, 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 在肯定中学习, 在教师的鼓励声中学习, 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

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篇3

一、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课前预习要熟悉新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课文大意等。具体做法是:(1)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把课文读流利,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2)查。要求学生通过查询工具书,把生字词,易错的字音,较难记的字形、字义记录在书上或预习本上,切忌从现成的参考书上照抄答案。(3)画。画出关键词、好词佳句以及重点句段。(4)问。要求学生把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在书上标识出来,在课堂中交流学习。只有预习的目标达到了,把学生兴趣调动起来了,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二、教师要在课前吃透教材

在语文教学中,内容显得很复杂,教学重点很难确定,一堂课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环节也呈现多层次性,面对这样的教学实际,怎样才能实现高效教学?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领悟课程标准的内容,然后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教师要将教材内容烂熟于心,然后再研究教学方法。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师教学的蓝本,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吃透教材后才能有效地外延和拓展,才可以实现高效。正确解读文本、正确理解文本才可以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

三、教师备课要精巧设计教学

小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低下,教师在教学时,不应急功近利,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相关的知识点,而是要致力于对学生的引导教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首先,教师要与时代接轨,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要注意把语文和生活相关联,拉近语文与学生的距离。最后,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状态,不要因为学生一时的调皮就对他们进行批评,要善于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发现学生的长处,对他们进行系统性的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促使他们收获更多的知识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不懂或者似懂非懂的问题,这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必须对课堂的活动有操控能力。高超的指导艺术是课堂是否成功、是否高效的决定性因素。所以,高效课堂离不开高效的教师指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用提问指导学生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巧设问题的方式一般是通过高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组织和调控课堂,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创新。

四、学生作业要精讲多练

一方面,精讲不是过细讲也不是少讲,而是内容要精要,语言要精练,要讲在点子上。讲精华就是讲文章中本质的东西,就是文章的关键所在;讲规律就是要讲学生不懂但必须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多练不是要回到“题海”中,是针对课堂上不练或少练说的。课堂上的多练可减轻课外作业的负担并提高效率,可巩固应用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多样化的练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五、课堂中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现在的小学生每天接触的新知识非常广,一方面,他们自身有较强的挖掘新知识的欲望;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说,课文中的内容只是教学的一个内容,而语文是一门与其他内容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如果只盯着一个内容进行讲解,学生所学的知识就无法进行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就很难得到提升,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教师也应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在进行拓展时,教师要从题材、人物形象、作者背景等角度进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在设计课堂课件时,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大量与教学有关的信息资料,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众所周知,小学生大多比较贪玩,喜欢动画片,老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寻找相关的动画资源,使学生能充分融入教学中,并且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彻底摆脱传统有局限的教学,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伴随着信息化教学的逐渐深入,若想要全面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以现代信息化的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基本平台,能更加充分地表达语文教学的内容,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小学生的感悟升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依靠当堂训练,师生紧密协调配合并结合知识梳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才能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关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反思 篇4

4小学的课堂注重激励学生的兴趣、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对全体学生的关注,更注重让学生如何学的轻松快乐,也更强调课堂整体的高效性等等。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在校领导的带领下,觉得自己各方面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反思的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不过重要的是,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在自己不断的反思和学习中也慢慢积累了些许体会。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以最少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其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我现在任教班级的学生家长每天都疲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从小对孩子的有关培养也比其他孩子来的少,甚至不少学生都是未到正常学习年龄就被家长送进学校入学,而绝大多数孩子放学回家都是几乎不看书,这就更加要求我们老师必须严格的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果了。所有事情都是要从学生学情出发,脱离了学情的教案它本身再怎么优秀也发挥不了它的作用——这是我教学以来最深刻的体会,那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究竟如何才能尽可能的让一堂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呢?下面我就结合我这几年任教的情况来谈谈我一些粗略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做好课前准备。

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除了教师对教材内容是否娴熟及是否自如、适当地运用教学艺术之外,自然还与教师是否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我个人认为,这个课前准备我们不光是指教师的课前准备,还要讲究学生的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在课前进行适当的预习或一些活动的准备完全是有必要的。适当的课前准备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应和老师的教学,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但教师必须把握好布置学生进行课前准备的“度”并对学生的课前准备进行科学的指导。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布置学生进行课前准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而不是为了自己更好地教!

有些课前准备工作,必须隔夜在家就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新教一个单元的知识,如角的认识,表面积的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必须先买好必须的文具。再比如在家做完作业后要把第二天要学的每门功课的书、文具等准备好,但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致使第二天上课时这个找不到,那个没有带的现象。这样就会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教师上课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不论让学生准备什么材料,都必须以发展学生能力为本。所以在课前准备材料时,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方法知道。如我在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前让学生准备各种上课需要的道具,不是让学生随便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或拿一个平行四边形,而是让学生按“1.剪刀:2.用硬纸板做2到3个各种形状的平行四边形;3.三角尺”这三方面来准备。剪刀是用来剪拼的工具,2到3个平行四边形是用来反复验证可以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和它同底等高的长方形,三角尺是用来画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课堂里,每个学生都有事做,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有明确的分工,这样,学生既做好了推算平行四边形的准备工作,又学会了验证的方法,加深了印象。学生准备材料的过程,就是发展其能力的过程。当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前准备。每次备课时,都要准备材料,哪些是老师必须准备的,哪些是学生可以做到的,都在备课时想好,让学生做,提前几天或几周布置,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准备。通过提前布置,学生就能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而且真正做到准备与观察并行,思考与体验共存。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我在班上要求组长监督,在课前及时提醒同学做好课前准备,做好记录。如果有同学忘了带书或者文具等,可以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或者提醒他去其他班借用一下。这样,才不会打无准备之战,为打好课堂学习战吹响号角。

当然,老师自己也要做好几点准备:查阅资料、精心备课、准备教具或课件。尤其是教师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数。

1、重点怎样突出、难点怎样突破,这是我们备课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2、什么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时要解决怎样的问题,我们应该给学生提出怎样难易适中的问题。

3、课堂常规训练和课堂自主练习的时间应分别留出多长。“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有时候在课堂上老师提到的问题学生不会答,而用另一种提法学生就轻而易举就答出来了,这也说明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做到一题多问,一题多想,一题多设计。

第二、激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有兴趣学习,才可能提高学习效率。试想一堂让学生索然无味的课堂,怎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求呢

我们的数学课和其他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教会学生一定的能力;应该通过数学课堂,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都离不开数学,要学会随时能用数学的相关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学生不可能完全自觉学习,他们往往只有喜欢数学老师、喜欢数学课才能更好的学好数学。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数学课略显枯燥,显示的更多的是逻辑推理。所以,抓住这一学科特点,让数学课上出“数学”味来,让数学课不再显得枯燥,从调动学生兴趣着手去实现课堂的高效。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和与他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与情境也更有兴趣,也更容易较快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从现用的新教材的编排上也可以看出,更注重了利用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有效情境来激起学生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从而达到训练出学生相关能力的目的。

第三、对全体学生的关注。

其实每个班都会有相对来说资质差点的学生,学生各方面能力从小缺乏一定的开发,导致不少学生起跑落速;由于父母整日忙于生计,早出晚归,导致学生在家里得不到应有的关注,有的孩子潜意识里就有一种自卑感和不自信。因此,给学生关注建立起他们的信心是关键,尤其是学困生。

我们可以用目光和微笑与学生交流,让所有的学生能从我们的目光和微笑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我们也可以用欣赏、夸奖、提问和允许回答问题等手段来体现我们的关注,对学生的欣赏、夸奖和鼓励往往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器重我的!班中有个男生,父母离异,从小缺乏管教,各方面的习惯相当的差,每科成绩都不高。但我发现他写的字很工整!马上觉得这个孩子有救!我特地把他的座位安排到讲台面前,也和他说明这是为了让老师更好的去关心他帮助他,听到我的话他没有像一般的孩子觉得坐到讲台边很丢脸反而眼睛一亮显出很高兴的样子,每次上课我都会根据他的情况找时机叫他回答问题然后给出表扬和肯定,他听课和学习的兴致越来越高,并且都是很认真的听讲和思考并且举手回答问题,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在领导听课时他也能大胆举手回答并且回答得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学期末考居然考出了八十多分的好成绩。

我们还可以用“中断定势”的形式来表现我们的关注。当学生表现得没有积极性,否认自己的成绩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中断定势”的方法打断其对自己的消极认识来表现对学生的认同。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再产生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想法和行为,让每一个学生不再自卑。

第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信念应当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个从我们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也一直认定:成材先成人。要使受教育者能够幸福地度过一生,我们的教育就要做到以人为本,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应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自信心——营造能给学生自信的氛围。

让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营造让学生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

让每个学生都能实施自我管理,都能感到要对自己负责——营造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

让学生间彼此聆听,彼此认同,彼此尊重——营造所有学生都有归属感的氛围。不仅能提高其学习效果,还能修养其人格品质。

叶澜教授指出的“在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体,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参与,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充分交流,达到资源共享;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生成新的思想和认识,在交流中认识不断升华,实现智慧共生。

关于创建高效课堂的几点心得体会 篇5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虽踏入职教工作时间不长,但是我尊重领导和同志,不怕吃苦受累,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本学期,学校领导安排我除担任1005班班主任和数控理论、实践教学外,还兼任学工处安全保卫与文字打印工作。一学期来,学校领导和学工处同志们都认为我本学期做的不错,让我在学校这次组织举行的“三全”育人研讨会上谈一下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下面我如有讲的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做好一名校园平安和谐的先行者。

校园安全平安、和谐稳定的环境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名誉,如何保证校园不出事故、出现事故如何处理,我和学工处领导一起商议,成立了学校安全保卫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学校门卫、值班、巡逻、学生公寓管理、校园管理等各项制度和突发事件预案。学校领导为了我们工作便利,专门为我们提供了保安制服和强光手电筒等工具,并且给我们发放了治安巡逻的补贴,让我们干起来有责任心。

为了将安全保卫工作落到实处,由我和施宇同志定居在男生公寓,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段代表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行为管理,早餐6:30督促学生起床、整理内务、漱口洗脸,7:00赶到田径场出操,中午督促学生午休、不许打闹和打篮球等娱乐活动,保证休息。特别是晚上,学生下晚自习后,我和施宇负责带领学生会纪律部的干部一起到校园各处巡逻,查看是否有学生谈情说爱、翻墙外出等违纪违规的行为。9:00—9:30时间,我们又深入到学生寝室各个房间,清查学生人数和打闹、赌博等违纪违规现象。杜绝安全事故和不良现象的出现。并做好当天巡逻记录。

二、关爱学生生命安全、处理好突发事件

在我校就读的学生中,一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差,管不住自己,常常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有两次查寝、刚好是学生放假返校回来,由于他们在校外聚在一起吃饭、喝酒,1103班李凯同学平时不会喝酒,这次同学强行让他喝酒,结果喝多了,晚上10点左右,出现胃出血,我查寝发现后,一方面打电话告诉学工处主任,一方面立刻组织学生将其送到广华医院救治。学生没钱付医疗费,我赶紧拿出钱来交上。学生本人及家长得知后,非常感激。还有一次,学生在寝室打闹,不慎受伤,也是我立即送到医院救治,贴上医药费两百多元。事后,有人对我说,你老是贴钱学生看病,你不怕学生不还吗?我说,当时没考虑这些,只是想先救人要紧。不然就会给学校带来大麻烦,影响学校声誉。

三、与问题学生交流情感,帮助他们做好人

学生寝室的安排是我一手操办的,为了便于管理,我尽可能将本班学生集中在一起,对调皮的学生分散入住,让每 个寝室的寝室长负责管理。我发现哪个班的学生调皮捣乱,我就立即找到他本人,问他家住哪里、爸妈是干什么的,是谁去管他、原来在哪上学,对学校生活是否习惯,班上同学、老是关系处理的怎么样,在相互介绍交流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平时他们有什么话就对我说,我也十分诚恳告诉他们,如何为人处事,做一名有作为的年轻人。当我发现他们有违纪违规的行为时,我会毫不客气的批评教育、处置他们,使他们行为得到收敛。在我的帮助教育下,我所带的1005班都能遵守校纪校规,按时出操、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课堂纪律、实训纪律良好。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体会到首先你要尊重学生,不能采取过激语言和行为,如果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一定要有充分事实和依据,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尽可能不要把矛盾上交,能够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三是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班干部队伍,让他们来学会管理、教育方式。四是做好工作记载,表现差的要记,表现好的更要记,特别是平时表现差的学生,要善于扑捉到他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这样他们才能不断的进步,对于累犯错误的学生,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要发动全班同学督促他不断改进错误,比如某同学一周违纪七、八次,通过教育、第二周三、四次,第三周以一、二次,这就是他的进步,我们也要加以肯定。

我感觉教育学生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耐心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教育的艺术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做到事事功倍的效果。

关于创建高效课堂的几点心得体会 篇6

张舍中学 周换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对新课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但是并不是就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重视教师自身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历史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打造有效高效课堂呢?以下是我从事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总结出的几点体会。我认为构建读--讲---感---练四环节的课堂结构是构建有效课堂一种有效实用的方式。,(一)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总整体上感知全文。

在引导自学时,要注意通过系列问题的设计还原历史细节,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深化学生对历史结论的认识,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的去阅读思考。

如在“一国两制”一节教学中,我事先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清晰地展示讲课思路:1.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什么没有马上收回香港?党的第二代领导人为什么能够成功地收回香港、澳门呢?2.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呢?它是不是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最佳途径?在香港、澳门为什么保留现有社会制度?3.请结合史实说明台湾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4.台湾问题为什么显得如此复杂?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放弃台湾任其独立行不行?5.面对今天的局势,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什么方法更好?

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的能力。这样,一方面通过逐层分析,步步深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尤其对于比较抽象的历史概念,把每一个概念分解为若干小问题,层层推进,使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教材信息资源、教师提供的材料,经过思考、讨论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归纳、比较、概括,并作出解释,深刻地理解概念。另一方面,于看似无疑处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反复地提出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渐养成对课本、教材质疑问难的习惯,并且活跃了思维,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历史兴趣、引导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进行认识和探索打下一定基础。

(二)讲:在已有的读书的基础上,教师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门功课让孩子们产生兴趣是不容易的,我们可以借助讲故事,借助诗歌,借助一些竞赛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讲故事能引人入胜,所以穿插故事就显得很有必要。当讲到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时,我提到了清朝有个官员叫曾国藩,当他与太平天国的军队作战时屡战屡败,但如果这样上报朝廷,呈给慈禧太后,太后会降罪的。于是,他的部下建议将“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更能表现出自己虽败,但斗志尚存的决心,结果得到了朝廷的嘉奖。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当讲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于是,我灵机一动,唱起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河北高粱熟了------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歌声把学生带到了那种血与火的岁月,使得他们更能理解“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这一历史事件。

当讲及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时,我就提到《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这样,学生便轻松地了解了民族团结的方针。还有象澳门回归可以唱《七子之歌》,发展大生产运动可以唱《南泥湾》等等。

当然,除了上课之外,我们还可以由学生来主持,搞一些历史竞赛。可以以平行班为单位确定一些选手,每个班还可以选出20多名啦啦队员,这样就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参与活动。由学生来主持,让学生来参与,教师只起策划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调动。

(三)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教师应根据年轻人争强好胜、善于争辩、勤于思考的个性特点,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引入一些不同的甚至相矛盾的史学观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言,讨论争鸣,倾听学生的各种想法和观点,既积极肯定和欣赏学生的思维成果,又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即使他们的观点不正确也不轻易否定或妄加评论,然后在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依据史料,通过集中思维,让他们最终自我否定和改正原来的观点,特别是区分信息的真伪,反复推敲观点,培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如在评价鸦片战争性质时向学生展示中西方史学界不同观点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其次教师应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分工合作,指导学生根据兴趣确定对某一专题进行讨论,并据所选专题结成不同的小组,并指导学生在合作基础上确定如分配学习任务、辅导同伴、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等,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与同伴合作。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指导学生的尺度,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及需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研讨完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展示方式可包括考试、调查、写小论文等多种形式,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并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让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让成绩突出的学生脱颖而出,如此则学生不仅充分发挥了自己个体的才智,还发展了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了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养成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集体意识,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心态。这不仅促使问题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解决不是由自身个体所能解决的问题,为学生以后走上复杂的社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如在学习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时,引导学生合作研讨罗斯福新政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调查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探讨往往由于年龄和经验不同,会自发出现一些意外解答,教师应随时准备打破框架,改变分析方向,从熟知的课文和史料中解读出新含义,发现新变化,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看成可利用的资源,努力发现每位学生学习中细微的亮点和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对学生反应的敏感性、对教学过程的自我修正和自我控制能力等,把教学作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围绕着解决问题而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

(四)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试题,提高学生作答技巧。现在的历史试卷变得可灵活了,人文语言的表述,时政热点的结合,图文并茂,让历史不再只是“古董”。于是,我们设计出类似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会愉悦读题,沉着思考,从容作答。作答时力求语言文字简洁,中肯、生动,而不是拖泥带水,更不能答非所问。同时,养成学生规范作答的习惯。

另外,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分层次教育,教师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来批改作业,批改试卷,有打分的划等级的,也有面批、面改的。努力做到稳住A等生,重点推进B、C等的学生进入A、B等,尽量减少D等的学生数。

关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追求高效的课堂, 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我相信也是每一位教师的梦想。也许大多数老师都做过这样的事:认真地完成了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考试、讲卷等工作, 遇到厌学的学生也语重心长地告诫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还尽可能地把我们所知道的事例分类, 来一番正反论证, 以证明我们论点的正确性。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 任我们苦口婆心、引经据典、慷慨激昂, 但是却收效甚微。于是我们便感叹甚至是抱怨:现在的老师真辛苦, 学生真难教。日子就这样重复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们也就在工作中找不到一丝乐趣了, 我们也就对这份事业倦怠了。我想, 这绝不是我们老师想要的生活。所以, 我就一直在想:那么, 有没有一种教学策略可以让我们的老师不那么辛苦, 学生不那么难教呢?我个人以为有, 这就是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

概念总是让人觉得讨厌、空洞。但是,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要打造高效课堂, 先得知道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 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 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认真思考就不难发现,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换言之, 就是“既要马儿好, 又要马儿不吃草”。

二、如何做到高效课堂

如何让一堂课高效呢?笔者以为根据课堂所涉及的教师一方能做的工作,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能力、教学反馈、教学组织与管理。

(一) 教学目标

一句话,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切合三情—学情、教情、考情

1. 学情。学情包括课外学情和课内学情。课外学情包括学生在该阶段学过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学生的学习习惯如何、学生的学习状况最近如何等。课内学情则是指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情况。学情大于天。不顾学生的情况制定的教学目标必然是不能实现的, 因为学习的主人不是老师而是学生。这里面尤其要注意的是待进生的学情。原因很简单, 只要待进生都懂了, 全班也就懂了;如果他们不懂, 问题依然存在, 甚至会影响更多的人不懂, 高效课堂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2. 教情。我理解的教情指的是教师教了什么和能教什么的问题。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懂。而教师应该传授学生正确的东西。所以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应是自己已经掌握了的或者是做得好的。很难想象, 一个普通话蹩脚的老师去示范教学生朗诵会取得好的效果。

3. 考情。教学质量不是衡量我们教学的唯一标准, 但毋庸置疑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教学质量靠什么来体现?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前, 只能靠考试。既然如此, 我们又怎能绕过考情来谈高效教学呢?因此, 教学目标必须关注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 只有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才可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 教学活动

1. 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真实性。课堂要想取得高效, 首先是要有效。什么样的学习是有效的?真实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故而教师在设计课堂时心中要有数, 让那些可能不学或者不能认真学的同学真实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 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非智力性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好的教学情景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已经成为了共识。所以,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可不重视。但在教学中应注意从实效出发, 在创设之前必须认真思考是不是有用和有必要, 如果只是出于环节的完整就要坚决的舍弃, 因为它会占用时间, 影响效率。

3. 适中的教学节奏。关于高效课堂, 有一种误区, 认为高效课堂一定要快节奏、高密度。快节奏、高密度当然好, 但是一切都得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教学实践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们的设计很好, 我们以为学生能完成的任务最终却不能完成。这是很正常的, 因为课堂是在不断地生成的,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影响教学的因素太多, 不可能万事如我们的意。这时就必须根据课内的学情作出调整, 看我们能做到哪一步, 能完成那些任务, 不能求多。这是教学的临场应变能力, 也是高效的要求。因为, 学透一个比几个都只学了一点点好。所以, 不能一味地追求节奏快、密度高, 要适度。

4. 多样化学习形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不长, 长期地用一种学习形式很容易产生疲劳, 影响学习的效率。因此, 灵活地变换一下教学的形式必不可少。但无论如何都应以自主学习为主, 因为最终知识的掌握和转化只能靠个人来完成。

5.100% 学生的参与。只有学生全都参与进来了, 高效才有可能达成。在此要特别关注那些待进生们, 是他们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是否高效和教育是否成功。

6.当堂完成作业。高效的课堂, 不是以课后的延长为基础的。如果靠课后的延伸来完成, 那样既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 时间也没用节约, 谈不上真正的高效。基于这一理念, 故作业的设计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学生只有当堂完成, 我们才能掌握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才能知道学生哪些已经会了, 哪些不会, 会的程度如何, 为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 有的放矢, 做到高效。

(三) 教学能力

课堂要想取得高效,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 教师要做到清楚、准确地交流;巧妙运用提问与讨论技术;灵活变换教学方法;训练学法、学科思想方法;合理运用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手段等。

(四) 教学组织与管理

课堂是一个微观的系统。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 有这样一种说法, 三分教七分管。可见, 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性。那么, 怎样的组织与管理才能高效呢?窃以为, 高效课堂要做到:课堂活而有序, 自觉遵守纪律;学习文化浓厚;时间分配合理;过程组织严密;学生行为管理到位。

参考文献

[1]陈晓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探究[J].新课程导学, 2012 (9) .

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篇8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3-0014-02

构建高效课堂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单位时间内,能取得较高教育教学效果或效率的课堂。打造高效课堂不能仅是教师一人之责,而应当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究竟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一、重视课前教学设计,深刻理解教材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授内容、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就教学程序、方法进行的合理编排。教学设计是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环节,教学设计做得好,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做好课前教学设计需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所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这是课堂教学高效的基础。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合实际且难易程度适中的教学目标。倘若目标定高了,学生经过思考努力依然达不到目标,极易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倘若目标定低了,虽易达到目标,但同时也易限制学生更高的求知欲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目标要明确,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加强教学实际的可行性。

(二)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是课堂教学高效与否的关键。高效课堂教学内容要求“精”不求“多”。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合理地选择和组织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并关注知识的类型,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促使学生较快理解接受。同时,要把重点、难点“系统化”,设计成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融为一体的组织部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所学的知识,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重视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课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水平等而定。教学方法可以是启发式的,也可以是讨论式、练习式、合作探究式的,不管采取何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主动动起来,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课堂的高效。

二、加强课堂教学控制,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

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法、案例研讨法、问题假设法、悬念法、实际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创设,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比如在教学“鸡兔同笼”类型的数学问题时,可以由学生自荐,把学生角色转化为教师角色进行讲授,或者将学生划分、组建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在一开始可以将题中内容编成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提问。例如,假如让兔子站起来走路,和鸡一样是两条腿,那么有多少条腿?比实际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在学生有所困惑时,可以教其进行问题假设,从而判断不同假设能够达成的结果。这样在有趣、活跃的氛围中,问题得到解决,学生获得了知识。

(二)进行引导性的有效教学对话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能够自己思考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必帮忙解决,而是在他思有所得但仍然不够清晰而感到困难时加以引导。教师在进行引导性对话之时,首先要明确学生现有思路,了解学生对之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能延伸的方向,进而对症下药,循循善诱。启发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何时启发、如何启发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学会在初现端倪时加以深挖,在相互矛盾时引导,在学生出现错误时加以提醒。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画一个长方形,然后问:你能算出长方形的内角和吗?你能将长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吗?猜想: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是不是任意三角形内角和都和直角三角形内角和一样呢?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形成“教学—参与”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除与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有关之外,还和学生本身性格特点、身心状况以及学生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不仅仅需要教师在学习上加以指导,还需要教师平时对学生多加观察并给予一定关心,使学生提高被关注感,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对周围形成一种积极的氛围辐射。

三、积极进行课堂反馈,完善整体课堂教学

(一)反思整体教学计划实施中的优点与不足

首先,教师要认真反思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反思整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比如课堂是否遵循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基本教学法则,是否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课堂是否高效等。

其次,教师要对课堂表现加以详细记录,形成对课堂行为的具体描述,即把所思写成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教学随堂笔记,以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后的分析和借鉴。

(二)加强多方交流,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课是评出来的,也是磨练出来的,好课就像磨豆浆,磨得时间越久,越醇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需要教师之间加强互相的沟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同时也要让学生以及家长充分参与进来,通过评教等方式听取多方不同意见,了解其真实感受。在此过程中教师既可以获取足够有利于教学改进的相关信息,又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和家长三者之间的沟通,加强相互之间的关系。好的课堂教学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师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所形成的。把教学理念由抽象转化为具体,将教学内容由单一转化为丰富,将教学反馈由教师反思转化为众人共思,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进一步使课堂操作过程灵活化。

关于创建文明城市的几点思考 篇9

全国文明城市,被誉为当今国内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是我国各大城市竞相打造的一张闪亮名片,该称号客观地反映出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问鼎这一桂冠,含金量之高,竞争之激励,创建难度之大,前所未有。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市开始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至今已走过十多个寒暑,虽付出无数艰辛与努力却一直差强人意。

究其原因,我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四大问题: 一是市民整体素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较差,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乱贴乱画等现象较为普遍;在部分公共场合,还存在吸烟、大声喧哗、谈吐不雅及举止随意、不遵守公共秩序、不考虑他人感受等不文明现象。

二是城市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公共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弊病仍未根除,特别是背街小巷、贸易市场等部位,还存在卫生死角、路面破损、城市“牛皮癣”等现象。在城市的居民小区、单位院落以及城区比较隐蔽的角落还存在大量垃圾等。

三是公共交通秩序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市民有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的情况,乱穿马路、乱闯红灯、乱停乱放、随意调头等违法违章现象还有一定程度的存在,黑出租、摩托车非法载客、超额载员载货、争道抢行、违章超车屡禁不止。

四是政务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个别窗口服务态度冷漠,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到了岳阳市的文明创建工作,一直制约着我市晋升全国文明城市之列。介于问题的严重,目前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关头,关系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败。唯有下定决心,制定合理的改革措施,狠抓落实,方能攻克难关,圆满完成文明创建工作。

针对以上四大问题,我们经过深度解读和剖析,研究出了以下对策:

其一,加大宣传力度,改变陈规陋习。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注重宣传和引导,促进市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改变陈规陋习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加大宣传。

其二,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基础环境。城市的快速发展,而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基础环境和市民的生活。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增加资金投入,完善配套设施,从而改善基础环境。

其三,加强执法力度,规范交通行为。近年来,城市人口激增,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违法违章行为问题日益凸显,造成了大量的交通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保障市民的出行平安,交通执法部门应加强执法,从严处理违法违章行为。

其四,改善政务环境,明确奖惩制度。公务人员,应当注重政府形象,规范自身行为,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切实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爱岗敬业,多办实事。要明确奖励和惩罚制度,做到赏罚分明,进行绩效考核,提升公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五,增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任重而道远。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促进文明创建工作长期进步,水平不断提升,并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

关于创建和谐班集体的几点思考 篇10

【摘 要】班集体是学校根据教育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基层集体,是学生置身其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一个健康和谐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态度。创建一个和谐班集体是每一个班主任梦寐以求的事情,那么如何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对班集体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师生关系 学风建设 文化建设

班集体是学校根据教育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基层集体,是学生置身其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一个健康和谐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态度。甚至在离开学校生活多年之后,许多学生仍然挂念着当年自己所在的那个班级。可见,在一定程度上,班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可以说是终生的,真可谓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创建一个和谐班集体是每一个班主任梦寐以求的事情,那么如何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就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对班集体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班级的前提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的模式已逐步由传统的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网络的普及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彻底颠覆师生关系。教育的价值目标已经由“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商”转向“学以致用”,正如哲学家所说:“好的理论总归要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教育的评价手段已由“应试”评价转向“素质”评价。所有这些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学的师生关系。虽然在许多人眼中,我们可爱的学生看似什么都明白,因为今天的学生有太多的不可思议,但是我们也要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摇摆不定的时期。对于外界的影响,学生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在这个时候,班主任便担负起了更重要的责任。因为在一个班集体中,谁与学生接触最多?答案不言而喻,唯有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最深。我认为,在新形势下,要从以下几方面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1、班主任一定要为人师表,很多同学甚至多年以后记不住任课老师,却能记住班主任。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应该把在学生心目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作为工作的重要一环,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那么班主任一定不能迟到;要求学生认真学习,那么自己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这些都在无形中给学生做出了表率,这样的身教远远大于班主任苦口婆心的言教。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

2、在数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尊师重教,师道尊严”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思想主流,这一观念,诞生于先秦儒学道家各派,并口耳相传至今,为中国传统师生关系定下了牢不可破的基调。老师和学生之间有明显的距离,虽然有助于维护师道尊严,但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所以老师应该放下身段,走到学生中去。这样就会使得班主任显得有亲和力,学生也愿意接受你,从而可以顺利地进行班级工作。

3、要热爱学生。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理论,人人皆知。“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班主任对那些所谓的“差生”一定要有耐心和爱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表现在“老师,您好”之上,真正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心灵的交流。

二、学风建设是创建和谐班级的基础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前提,而学风建设则是和谐班集体的基础。没有良好学风的班级,师生关系再怎么融洽也无济于事,更别谈什么创建和谐班级了,所以学风建设在创建和谐班集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创建良好学风时,班主任应做好领头作用。在学风建设中,笔者认为应该班主任应狠抓以下两方面:

1、班级管理。引进现代化的班级管理模式,结合本班同学特点,把管理工作合理地有针对性地分配给相应方面的班级干部。明确各班委的权利范围,绝不越权行事。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班级应该尝试采用班干部轮流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这样做既能获得学生的好评,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又能避免了师生间被动的关系。

2、评价机制。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二是老师对同学的评价。同学们自己不是很重视的课程,则老师教授水平如何也无关紧要。总的来说,同学可摆正心态,把一切不正确运转事件之原因归结为自身,而不是客观条件限制。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班的学风。在班级里,哪怕是最调皮、最不听话的学生,他们也渴望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随着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所谓“德智体”三好学生已受到了时代的质疑,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学生的人格、心理健康、组织和活动、发明创造、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尊重他人等能力都需要培养,仅仅抓“德、智、体”是不够。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德才兼备,但还需要能把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充分展现,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充满自信地面对未来社会各种挑战;况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不能用一个固定模式来铸就所有的孩子。新时期好学生的评价机制应有三个关注:即关注学生全体,能激励全体积极向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尽可能的学会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本领;关注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公正的评定,及时地肯定,形成良好的素质。总之,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只不过是一种奖励手段,一种游戏规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是以人为本,使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能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社会,就是好的评价机制。

良好的学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准则,它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内在的激励因素,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班风巨大的激励作用,还能使班级中的每个人精神振作,身心愉悦,人与人之间紧密团结,高度信任,人际关系和谐,班集体由此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班集体与学生获得共同的成长与发展。

笔者认为做到以上两点,虽然有部分人等无法正确处理好学习与个人爱好的关系,但完全不会影响到班风,所以整个班级能够沿着一个积极向上的路线在有条不紊地前进。

三、文化建设是创建和谐班级的灵魂

拥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风之后,有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这就是班级的灵魂:文化建设。

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美的班级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另外,优美的班级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为了说明环境也能影响人。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是社会型动物,人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的确,对那些处在可塑性较强时期的学生,一点一滴的成长都离不开班级这个环境。他们在班级中进行学习、交往,在活动中不断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班级文化必然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积极的影响和熏陶,对他们的言行产生同化力和约束力。因此,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是每一位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做好班级的文化分为建设呢?我认为要做实以下几方面。

1、保持教室整洁。教室的卫生是班级文化环境的基础。班级的教室必须是课桌闪光,门窗鲜亮,物品有序,地面洁净。本人一向认为,干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因此,平时的工作中,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定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要经常教育学生:看到纸屑主动捡,课桌椅排成一线,卫生洁具摆放齐等,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室是我家,爱护靠大家”。

2、合理运用墙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名言警句教育学生犹如春雨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之妙。在教室两侧的墙壁上布置各种名人名言条幅,告诉学生一些道理,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等。一则警句,一句名言,对学生的思想变化或许不能立即奏效,但是坚持不懈,必然会对学生思想的变化,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3、优化教室板报。黑板报是学生施展才华、倾诉心声、摄取知识的宝库,在整个教室环境中所占的面积较大,是学生个性才能的展示台。因此,用心经营它,让它焕发活力,变得生动起来,出产出富有班级特色的优质产品,成为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的好帮手,也成为学生的一个精神乐园。在出黑板报时,具体的版面设计、策划全由学生做主动手,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享受美的熏陶,力求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在出黑板报的过程中,学生也能体会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可谓是一举多得。

创建和谐班集体是十分辛苦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同时又是充满了育人的科学,它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着孩子们一生的生活道路。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前提,积极的学风建设则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基础,而文化建设则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灵魂。做到抓住这三点,我想就会管理好一个班级。

参考文献:

1、姚文忠:《自主教育与班主任工作》,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4、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实现课堂高效的几点体会 篇11

我们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形式,但是我认为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教师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高效的前提是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能够清晰地了解学生的不同层面,这样才能让课堂有效率。如果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只去思考学生,只去思考教学过程本身,而不去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层次的把握,那么高效课堂是不可能实现的。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学生的认知是有局限的,如果语文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自读或自学,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那么学生的自学和討论肯定会不得要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有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终不得到解决。学生终归还是学生,基础知识主要还靠教师的传授才能得到,基本能力还需要教师指导才能养成。

因此,教师对课堂的主导地位不能被剥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的发挥,但不是对教师作用淡化、降低,而是对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接受式学习为主,这样学生的参与、接受不可避免地受到教师行为的左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改变这种局面,让学生在一个自主的氛围里实现个人与知识的交流、融合。比如,学习杨绛的《老王》一文时,文章最后一句话“几年过去了,我们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还是有难度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引导学生先去思考老王的行为,即:为什么老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去看望作者,还带着香油和鸡蛋,目的是什么?让学生感受到老王将杨绛夫妇看作亲人,所以,他把最珍贵的东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送给他们。杨绛是怎么做的呢?她想进屋取钱时,老王说:“我们不是要钱。”他只是来感谢的,像真正的朋友之间的那种感谢。杨绛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时杨绛想着拿钱,说明杨绛当时没有意识到,从情义上看,他们的付出是不平等的。杨绛夫妇对老王表达的只是对不幸者的一般同情;而老王渴望的是一种平等的关怀。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感到“愧怍”,那是因为作者意识到真正的关怀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在这节课中,课前我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阅读思路的展开以及思维的提升提供了可能。在这篇充满人性关怀的文章里,没有程式化的分析。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其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胜于关心学习结果。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我们总是精心准备每一节课,那么上完课我们需不需要去做点什么呢?虽然我们的教案上也有教学反思环节,我们有没有真正用好这一个环节呢?教学完成后,教师静下心来感受这节课的得与失,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长期的整理就是对课堂效率最好的提升。

关于创建高效课堂的几点心得体会 篇12

一、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为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 如何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呢?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 要具体、清晰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在设计时一定要确保其具体、清晰, 不存在歧义, 因为模糊不清的目标只会使课堂教学失去方向, 导致课堂教学混乱。

(二) 要实施三维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实施三维目标。为了让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三维目标, 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三者不可有所偏废。需要注意的是,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不同, 教师在设计时应有所侧重, 不可面面俱到, 否则会要点不显, 失于平庸。

(三) 要层次鲜明

一个班往往有几十名学生, 他们不可能都在一个水平, 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都存在着不少的差异,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 不能搞“一刀切”, 应分出层次, 确保全体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一旦学生对语文感兴趣, 他们就会在求知欲望的驱使下主动去学习,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的享受。具体来说, 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 导入激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 其是否精彩, 关系着能否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一般来说, 语文教学的导入包括故事导入、设疑导入、动画导入、诗词导入等。只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合理选用, 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使他们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如我在教授《谁是最可爱的人》时给学生讲述了《远东朝鲜战争》的内容。学生被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高尚可贵的思想品质所感染, 激起了学习兴趣, 很快便进入到了课文学习中。

(二) 竞赛激趣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 都有较强的好胜心, 在比赛中这种心理表现更为强烈。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 组织一些竞赛活动, 激发学生比、赶、追、超的欲望, 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一般来说, 语文教学中常用朗读比赛的方式, 既可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也可以男女生分开读来比一比, 这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更好地感知课文内容。

(三) 表扬激趣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扬, 学生的这种心理更为强烈, 他们常常会为了得到教师、家长、兄弟姐妹、同窗好友的表扬而更努力地学习。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正确、恰当的表扬。表扬是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 也是保持学生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在教学中不失时机给予学生表扬、鼓励, 哪怕是一句表扬的话、一个鼓励的动作、一朵小红花, 尤其是对待学习较吃力的学生, 应适当降低标准, 侧重表扬, 鼓励其进步。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方式、时机是否恰当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一般来说, 设计课堂提问要注意以下四方面。

(一) 有目的性

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 教师在提问时必须围绕教学目标, 紧扣大纲和教材, 即明确提问的目的, 清楚此次提问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哪方面知识或是发展哪方面能力, 切忌漫无目的地提问, 让学生不知所答。

(二) 难易适中

如果问题过于简单, 提问就会流于形式, 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达不到刺激学生思维的效果;如果问题太难, 又会使课堂陷入停顿状态, 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难易适中, 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 应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知识发展水平。

(三) 有启发性

启发性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灵魂, 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出可以阐明事理、事例, 引起学生联想而使他们有所领悟的问题。这样做, 有利于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时机恰当

除了提问的内容和方式合理、恰当外, 提问的时机也很重要。一般来说, 教师要在学生思维受阻或停滞时提问, 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更顺利地得出答案。

以上仅是笔者对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出的几点粗浅建议, 方法还有很多, 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不断改革和创新, 寻求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优化课堂教学, 这样才能开创初中语文教学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吴泰友.让教学活力四射让课堂更加高效——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 2013 (7) .

[2]王虹.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才智, 2012 (35) .

[3]魏弘.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下, 2013 (1) .

上一篇:《雪》第二课时教案下一篇:烟花爆竹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