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行业规范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保险行业规范(共10篇)

社会保险行业规范 篇1

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推动保险行业得到了壮大,然而由于发展的仓促加上行业规范的缺失,行业问题层出不穷。问题较多的行业之一就是保险行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希望通过强制性的数据录入来实现行业的规范发展。为规范行业数据录入标准,加强行业数据积累,某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第1号--企财险、机损险、公众责任险的数据标准,各财产保险机构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现就规范非车险承保理赔信息数据录入工作提出如下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抓好标准的贯彻执行

规范行业非车险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标准,是加强行业数据积累,实现行业数据共享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减少保险合同纠纷,切实保护保险合同当事人利益的迫切要求。因此,各财产保险机构务必高度重视。一是要严格按照数据标准的规范要求,认真做好系统改造和人员培训等工作。二是要强化内部风险管控,督促所属各级分支机构规范非车险承保理赔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切实做好行业数据标准的贯彻落实。三是要及时发现和总结数据标准执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反馈给省保险行业协会,不断提高数据标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加强监督,确保标准的规范落实

一是省保险行业协会要组织行业力量,成立专门的技术小组,本着由易到难、逐步规范的原则,分期分批制定和发布非车险各险种承保理赔的行业数据采集和录入标准。二是省及各市保险行业协会应将非车险承保理赔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的质量、规范问题纳入自律检查范围,不定期开展对各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数据标准执行情况的督促和检查,对不按照规定标准录入非车险承保理赔数据信息的机构,应责令其立即整改或采取其它自律惩戒措施。

社会保险行业规范 篇2

为加快推动精神卫生福利事业发展, 近日, 民政部颁布实施推荐性行业标准《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MZ/T056-2014, 以下简称《基本规范》) 。

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机构是为精神障碍患者中的特困人员、流浪乞讨人员、低收入人群、复员退伍军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集中救治、救助、护理、康复和照料等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由于精神疾病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精神卫生福利服务具有专业性强、服务风险高、管理难度大等显著特点, 容易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迫切需要出台统一的行业标准, 促进行业管理服务水平提升, 维护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民政部发布实施的《基本规范》明确了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机构的设立条件和基本要求, 是规范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服务的第一个全国性行业标准, 也是未来推进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机构等级管理制度的基础性标准。

《基本规范》共有10章、56条、87款。主要明确了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机构的功能, 规定了机构建筑设施、设备、人员等配置要求, 规定了机构应当具备的人事、行政、后勤、财务、医疗、护理、感染控制等管理制度, 规定了开展入出院、生活照料、膳食管理、康复服务、社会工作服务等基本要求。

导游行业何时规范 篇3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持有导游证的人数约80万,但4万亿元的旅游市场规模分给导游群体的寥寥无几。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旅游市场竞争加剧, “三无问题”(无合同、无工资、无社保)、“两黑一差”(黑导购、黑购物点、服务差)等现象长期存在,亟须行业规范。

规定难执行

多位导游、领队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业者越来越多,加之在线旅游通过“烧钱”抢占市场,低价竞争在所难免。 “现在的旅游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若不是先搭钱进去,没有哪个导游会去计较那几百块钱。”

“组团社用低价吸引游客,再按人头卖给地接社,地接社有‘赌团的性质,先垫付了交通、酒店和餐饮费用,通常这笔钱就要由导游先垫付。”从事出境游近10年的导游王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欧洲30人团为例,出发前导游就要先垫付人头费、当地酒店税费等近4万元。“不交这笔钱就领不到活,能不能挣回来、赚多少,全靠导游的‘本事了。”

胡伟是导游专科出身,在他印象里,导游要学的是历史、文化、外语以及如何通俗有趣地为游客讲解。“入行后才发现,导游要学的是怎么‘忽悠游客买东西、收回扣,别‘白忙乎好几天,最后让同行、司机都看不起。”

4年辗转3家旅行社,从业十几年来,胡伟始终坚信会“干不动导游了”再离开,但兜兜转转,起起伏伏,他还是在第3个“本命年”到来之前提交了辞呈。

采访中,胡伟刷着“朋友圈”:“这个去年离职了,那个也准备不干了,都说活儿难接……”这几年他看到很多为导游呼吁工资、社保的文章,旅游法也规定“旅行社应当与其聘用的导游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规定都有,但很难执行。”他有些无奈。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遇到法律规定的情况,一些旅行社反倒要求导游自缴一大笔钱,成了“自己给自己发工资、交保险、纳社保”。“导游只能个人缴纳33%的养老保险,这反而加重了导游的负担。”在云南省腾冲县,当地旅游局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很多旅行社都采用弹性用工制度,平时有三四个导游,一到旺季就通过签订临时的劳务合同吸纳二三十名导游。很显然,这些导游的薪资、福利等基本保障难以实现。”北京市旅游委副主任王粤认为,导游行业难以转变为“幸福行业”,带来很多问题。

阳光导游

入职13年来,桂林导游刘萌刚2015年站在了全国十位“最美导游”之列,他曾接待了近2万国内外游客,无一例投诉,还赢得了包括多国政要在内的客人的赞誉。

刘萌刚还担任桂林导游协会会长。早在2005年,他倡议全市导游拒接花钱买团的“填坑团”。“如果带零负团,肯定是想尽一切方法使利益最大化,不是用心服务于游客。不接‘填坑团,是从源头上消灭诱导客人消费的心理需求。”他举例说,“我不喝酒,自然无酒驾!我不出门,哪来闯红灯?”

在刘萌刚看来,导游行业是“外交名片”。他曾接待一对来自毛里求斯的母子。他们在桂林购买了约两吨重的石狮子,把3000美元交给刘萌刚,请他帮忙把这对石狮子运回毛里求斯。

刘萌刚依诺将石狮子寄出之后,联系对方要退回剩余的钱。对方来信说服他将余钱作为小费。女主人在信中写道:“非常幸运认识你,因为你的真诚,使我们很放心让你把物品托运回来。非常感谢你,并期待你有时间来游玩,我们可以当你的向导。”

采访中,这样的“阳光导游”不在少数,他们坦言,旅游正逐渐从奢侈品成为大众消费品,但“服务”的价值不能被低估:“东方之星”事件,人们关注导游漂流了10小时最终获救,却没人听到他说“客人已经睡觉,他还没有忙完,才得以在船沉的第一时间内迅速逃离的细节”……

改变管理体制

数据显示,旅行社组织或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次虽逐年增加,但其市场比重却在逐年下降,2010年至2014年,其占比分别为5.71%、5.19%、4.87%、3.95%和2.8%,自助游、散客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此前表示,2016年导游管理体制将从行政化、非流动、封闭式管理向市场化、自由化、法制化管理转变,并取消“导游必须经旅行社委派”的政策规定。

中青旅质监合规部总监李广说,导游自由执业从供给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旅游服务和产品,不仅能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也能进一步挖掘出更多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有利于激发市场潜力。

业内人士认为,放开导游自由执业,相当于允许导游干个体户,这实质上是让导游有权与旅行社公开竞争,直接提升了导游与旅行社之间的议价权,倒逼旅行社保障导游的收入。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精选) 篇4

一、总则

(一)为进一步加强钢铁行业管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强化环保节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34号)和《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对《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年修订)》进行修订,制定本规范条件。

(二)本规范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钢铁联合、冶炼企业(以下简称“钢铁企业”),包括国发〔2013〕41号发布之后建设、改造完成的冶炼产能或主体工艺装备发生较大变化的钢铁联合、冶炼企业(以下简称“新建、改造钢铁企业”)。

(三)本规范条件强化了环保节能约束,对新建、改造钢铁企业提出了要求,强化了对钢铁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是钢铁企业的基本条件。

(四)符合本规范条件的企业,作为相关政策支持的基础性依据,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应按照规范条件要求进行整改。经整改仍不能达到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各地要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和市场手段,推动其退出或转型发展。

二、规范条件

(一)产品质量

1.钢铁企业须建立完备的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保证制度和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具有产品质量保障机构和检化验设施,保持良好的产品质量信用记录,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产品质量问题。

2.钢铁企业产品须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严禁生产Ⅱ级以下螺纹钢筋(直径14毫米及以下的Ⅱ级螺纹钢除外)、热轧硅钢片等《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中需淘汰的钢材产品。

3.严禁伪造他人厂名、厂址和商标,以次充好以及伪造、不开发票销售钢材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二)工艺与装备

1.严格控制新增钢铁生产能力。新建、改造钢铁企业须按照国发〔2013〕41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工信部产业〔2015〕127号)要求,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实施减量置换。停产1年以上或已进入破产程序的钢铁企业不纳入规范管理或取消其资格。

2.新建、改造钢铁企业应按照全流程及经济规模设计和生产,实现生产流程各工序间的合理衔接和匹配。不得新建独立炼铁、炼钢、热轧企业;现有钢铁企业不得装备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1号)、《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中需淘汰的落后工艺装备。主体装备具体要求如下:

3.钢铁企业各工序须全面配备节能减排设施。各工序原辅材料及产品的生产、转运、筛分、破碎等产尘点须配备有效的除尘装置。焦炉须配套干熄焦、脱硫、煤气回收利用装置以及焦化酚氰废水生化处理和煤气脱硫废物处理装置,烧结须配套烟气脱硫(含脱硫产物回收或合理处置)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球团须配套脱硫(含脱硫产物回收或合理处置)装置,高炉须配套煤粉喷吹、煤气净化回收利用和余压发电装置,转炉须配套煤气净化回收利用装置,轧钢须配套废水(含酸碱废液及乳化液)处理、轧制固废回收等装置。鼓励企业配套烧结脱硝、脱二噁英、脱氟化物,转炉、电炉、轧钢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以及铁渣、钢渣、除尘灰、氧化铁皮等固废的处理装置和循环利用措施。

4.钢铁企业须配备基础自动化级(L1级)和过程控制级(L2级)自动化系统,有条件的企业应配备生产控制级(L3级)和企业管理级(L4级)自动化系统。鼓励企业集成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两化融合技术,提高企业智能化水平。

5.钢铁企业须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1号)、《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淘汰落后的工艺装备。有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企业,须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鼓励现有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改造提升和优化升级。

(三)环境保护

1.钢铁企业须具备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配套建设污染物治理设施,烧结机头、球团焙烧、焦炉、自备电站排气筒须安装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全厂废水总排口须安装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并与地方环保部门联网。新建、改造钢铁企业还须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完成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手续。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2.钢铁企业须做到达标排放。

大气污染物排放须符合《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2)、《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3)、《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4)、《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5)和《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的规定。其中烧结、球团工序颗粒物浓度≤5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200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浓度≤300毫克/立方米;高炉工序(原料系统、煤粉系统、高炉出铁场)颗粒物浓度≤25毫克/立方米;炼钢工序转炉(一次烟气)颗粒物浓度≤50毫克/立方米,电炉颗粒物浓度≤20毫克/立方米。《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规定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钢铁企业须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水污染物排放须符合《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的规定。其中钢铁联合企业(废水直接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浓度≤50毫克/升(特别排放限值≤30毫克/升),氨氮浓度≤5毫克/升。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须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危险废物污染控制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的规定。

噪声排放须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的规定。

3.钢铁企业须持有排污许可证。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得超过环保部门核定的总量控制指标。有污染物减排任务的企业,须落实减排措施,满足减排指标要求。

4.企业须按照环保部门要求,接受环保监测,定期形成监测报告。

(四)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

1.钢铁企业须具备健全的能源管理体系,配备必要的能源(水)计量器具。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提升信息化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推进能源梯级高效利用。企业应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及技术改造,不断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2.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工序能源消耗指标须符合《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2)和《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6)等标准的规定,并接受各级节能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其中新建、改造钢铁企业和现有钢铁企业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耗要求如下:

3.钢铁企业应注重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吨钢新水消耗≤3.8立方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6%。严禁未经批准擅自开采地下水,鼓励企业采用城市中水。鼓励企业消纳城市及其他产业可利用废弃物。

(五)安全、职业卫生和社会责任

1.钢铁企业须符合《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等文件及相关安全、职业卫生标准的规定。须配套建设安全和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新建、改造企业的上述配套设施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完成安全及消防竣工验收手续。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或特别重大安全事故。

2.钢铁企业须依法依规缴纳税金,不得拖欠职工工资,并须按国家有关规定交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三、申报及公告

(一)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受理钢铁企业符合规范条件的申请。申请企业须编制《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申请报告》(要求附后)。地方企业通过本地区工业主管部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中央企业直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并抄送企业所在地省级工业主管部门。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主管部门对本地区钢铁企业的申请进行初审,中央企业自审。初审或自审单位须按照规范条件要求对企业的相关情况进行核实,提出初审或自审意见,附企业申请材料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三)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申请企业进行核查,符合规范条件的进行公示,无异议后予以公告。

四、附则

(一)本规范条件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若进行修订,则按修订后要求执行。

(二)本规范条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制衣行业消防安全整治规范 篇5

一、制衣企业厂房和仓库的设计和建设,应报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或备案。

二、不同企业(即不是同一个工商登记的工厂企业)之间厂房应设实体墙分隔开。

三、应确定企业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有关企业的消防安全基本情况、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宣传培训制度、消防设施器材检查记录和火灾隐患排查整改情况、灭火和疏散预案等要有文字或图片资料记录。

四、厂房内严禁住人,不得存放住宿生活用品。

五、厂房内严禁存放煤气瓶、油桶等可燃液体储罐,不得使用明火煮食。

六、严禁使用彩钢瓦(铁皮夹芯泡沫)搭建厂房。厂房内设置的办公室、仓库等,隔墙必须采用防火墙或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 的不燃材料。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或了望窗时,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七、安全疏散设施要求:

(一)生产期间,必须保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畅通,严禁堆物、堵塞。

(二)每一个企业,必须单独设置安全出口。每个防火

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 个。

1、既有厂房只单独设置了1个安全出口并设置了互通式安全出口的,必须加设紧1个以上的急逃生出口。

2、既有厂房的安全出口全部设置在同一个方向的,必须在不同方向加设1个以上的紧急逃生出口。

(三)安全出口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并具有自闭的功能。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在显著位置张贴标识和使用提示。

(四)防火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

(五)应在安全出口的正上方设置灯光式“安全出口”标志,也可在门的两侧墙上、距地面高度1.30~1.5米之间的位置设置。

(六)紧急逃生出口高度不小于100厘米,宽度不小于80厘米,设置在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应配备多用途消防救生梯,并设置反光式标志。逃生出口需要锁闭的,应采用推闩式门锁。

(七)厂房内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米,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米。

(八)生产车间内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1.4米的疏散走道,并使用反光漆(线)在地面上标示。同时,应在疏散走道转弯和交叉部位两侧的墙面或柱面距地面高度1米以下的位置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有困难的,可悬挂设置在疏散走道上方2.2米~3.0米处; 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米;标志上的箭头应指向安全出口或紧急逃生出口。

(九)不得遮挡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并每周检查标志的供电情况。

十一、消防设施和器材的设置要求:

(一)制衣企业应设室外消火栓。

(二)建筑面积大于300平方米的厂房(仓库)应设置DN65的室内消火栓或消防卷盘。既有厂房无法设置的,应当按照建筑面积100-300平方米的不少于1具、300平方米以上的不少于2具的标准配置推车式ABC干粉灭火器。

(三)占地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的厂房(仓库)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四)按每75平方米配置2具(2公斤装)ABC干粉灭火器,每2~5具灭火器设置一个存放点,宜使用灭火器箱存放。

(五)严禁遮档、堵塞消火栓、灭火器,应保证完好有效。并在设置点张贴标识和使用提示,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做好检查记录。

(六)厂房未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强制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按照平面房顶每40平方米安装1个的标准配置,并安装在最顶部位置。如屋顶面不规则的,根据实际

情况安装。

十二、电器设备和电气线路的安装使用要求:

(一)一律强制安装智能防火型漏电开关。

(二)电气线路的规格应满足用电设备的负荷要求。线路敷设应穿金属套管或阻燃型PVC管保护,电气设备应安装在不燃烧体上。

(三)严禁乱拉乱接临时电气线路及使用“热得快”等电器用具。

十三、应急照明的设置要求:

(一)厂房内的应急照明灯应与“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标志”配套安装。

(二)每一个楼梯间,应安装应急照明灯。

(三)应急照明灯应安装在距地面2~3米的位置。

(四)应每周检查应急照明灯的供电情况。

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 篇6

该《规范》是依据《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国务院关于计算外宾住房天数的规定》、公安部《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四部局《关于旅游涉外饭店加收服务费的若干规定》、《国际饭店新规程》及有关国际惯例制定的。《规范》总共十一章四十三条,涉及饭店预定、登记、入住、饭店收费、保护客人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客人贵重物品、保护客人一般物品、洗衣服务、停车场管理等八个方面的内容,明确规定了饭店的权利和义务。

2、《规范》规定了饭店的义务。

为了保障客人的权益不受损害,饭店必须这样做。如第三条规定:由于饭店出现超额预订而使客人不能入住的,饭店应当主动替客人安排本地同档次或高于本饭店档次的饭店入住,所产生的有关费用由饭店承担。又如为保护客人的隐私权,第十六条规定:饭店员工未经客人许可不得随意进入客人下榻的房间,除日常清扫卫生、维修保养设施设备或者饭店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外。为了保护客人人身安全,第十四条规定:“对可能损害客人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场所,饭店应当采取防护、警示措施,警示牌应中外文对照。

3、《规范》规定了饭店的权利。

社会保险行业规范 篇7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在项目投资核准(备案)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信贷融资、安全监管等工作中应以本规范条件为依据。

附1: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一、企业的设立和布局

(一)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是指采用物理机械法对热塑性废塑料进行再生加工的企业,企业类型主要包括PET再生瓶片类企业、 废塑料破碎清洗分选类企业以及塑料再生造粒类企业。

(二)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所涉及的热塑性废塑料原料,不包括受到危险化学品、农药等污染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废弃一次性医疗用塑料制品等塑料类危险废物,以及氟塑料等特种工程塑料。

(三)新建及改造、扩建废塑料加工企业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所在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规划。企业建设应有规范化设计要求,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及生产装备。

(四)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划确定或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不得新建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 已在上述区域投产运营的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要根据该区域规划要求,依法通过搬迁、转产等方式逐步退出。

二、生产经营规模

(五)PET再生瓶片类企业:新建企业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不低于30 000 吨; 已建企业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不低于20 000 吨。

(六)废塑料破碎、清洗、分选类企业:新建企业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不低于30 000 吨; 已建企业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不低于20 000 吨。

(七)塑料再生造粒类企业:新建企业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不低于5 000 吨;已建企业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不低于3 000 吨。

(八)企业应具有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厂区作业场地面积。

三、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

(九)企业应对收集的废塑料进行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不得倾倒、焚烧与填埋。

(十)塑料再生加工相关生产环节的综合电耗低于500 千瓦时/吨废塑料。

(十一)PET再生瓶片类企业与废塑料破碎、清洗、分选类企业的综合新水消耗低于1.5 吨/吨废塑料。 塑料再生造粒类企业的综合新水消耗低于0.2吨/吨废塑料。

(十二)其他生产单耗需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四、工艺与装备

(十三)新建及改造、扩建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应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提高废塑料再生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1.PET再生瓶片类企业。 应实现自动进料、自动包装与加工过程的自动控制。 其中,破碎工序应采用具有减振与降噪功能的密闭破碎设备;湿法破碎、脱标、清洗等工序应实现洗涤流程自动控制和清洗液循环利用,降低耗水量与耗药量;应使用低发泡、低残留、易处理的清洗药剂。

2.废塑料破碎、清洗、分选类企业。 应采用自动化处理设备和设施。 其中,破碎工序应采用具有减振与降噪功能的密闭破碎设备;清洗工序应实现自动控制和清洗液循环利用, 降低耗水量与耗药量;应使用低发泡、低残留、易处理的清洗药剂;分选工序鼓励采用自动化分选设备。

3.塑料再生造粒类企业。 应具有与加工利用能力相适应的预处理设备和造粒设备。 其中,造粒设备应具有强制排气系统,通过集气装置实现废气的集中处理;过滤装置的废弃过滤网应按照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处理,禁止露天焚烧。

4.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研发和使用生产效率高、工艺技术先进、能耗物耗低的加工生产系统。

五、环境保护

(十四)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应严格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按照环境保护“三同时”的要求建设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依法申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十五)企业加工存储场地应建有围墙,在园区内的企业可为单独厂房,地面全部硬化且无明显破损现象。

(十六)企业必须配备废塑料分类存放场所。 原料、产品、本企业不能利用废塑料及不可利用废物贮存在具有防雨、防风、防渗等功能的厂房或加盖雨棚的专门贮存场地内,无露天堆放现象。 企业厂区管网建设应达到“雨污分流”要求。

(十七)企业对收集的废塑料中的金属、橡胶、纤维、渣土、油脂、添加物等夹杂物,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如企业不具备处理条件,应委托其他具有处理能力的企业处理,不得擅自丢弃、倾倒、焚烧与填埋。

(十八)企业应具有与加工利用能力相适应的废水处理设施,中水回用率必须符合环评文件的有关要求。 废水处理后需要外排的废水,必须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企业应采用高效节能环保的污泥处理工艺,或交由具有处理资格的废物处理机构,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理。 除具有获批建设、验收合格的专业盐卤废水处理设施,禁止使用盐卤分选工艺。

(十九)再生加工过程中产生废气、粉尘的加工车间应设置废气、粉尘收集处理设施,通过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二十)对于加工过程中噪音污染大的设备,必须采取降噪和隔音措施,企业噪声应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六、防火安全

(二十一)企业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各项规定。 生产厂房、仓库、堆场等场所的防火设计、施工和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二十二)生产厂房、仓库、堆场等场所内应严禁烟火,不可存放任何易燃性物质,并应设置严禁烟火标志。

(二十三)生产与使用化学药剂的生产区域应符合相关防火、防爆的要求。

七、产品质量与职业培训

(二十四)企业应建立质量检验制度,制定完善工作流程和岗位操作规程;应设立独立的质量检验部门和专职检验人员,保证检验数据完整;鼓励企业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二十五)废塑料综合利用再生颗粒原料符合相应塑料加工制品质量标准要求。

(二十六)鼓励企业建立相应的材料、产品可追溯制度。

(二十七)企业应建立职业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对企业员工进行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资源再生与利用等领域的相关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素质。

八、安全生产

(二十八)企业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职业危害防治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按规定限期达标。

(二十九)加工企业的安全设施和职业危害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企业安全设施设计、投入生产和使用前,应依法进行审查、验收。

(三十)企业应有健全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应有职工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培训制度和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检查制度。

(三十一)企业应有安全防护与防治措施,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器材与设备,避免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机械伤害。 对可能产生粉尘、烟气的作业区,应配备职业病防护设施,保证工作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九、监督管理

(三十二)新建和改扩建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应当符合本规范条件要求;未满足规范条件要求的现有企业,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方式,尽快达到规范条件的要求。

(三十三)县级以上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对当地生产企业执行本规范条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联合当地工商、环保等部门加强对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的监督管理。

(三十四)塑料再生加工利用相关行业协会要加强对行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和研究;组织推广应用行业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新产品;建立符合规范条件的评估体系,科学公正地提出评估意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行业监督和规范管理工作。

(三十五)根据企业自愿申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定期公告符合本规范条件的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名单。 公告管理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制定。

(三十六)国家和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可依据本规范条件制定相应的配套和监管办法。

十、其他规定

(三十七)本规范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除外)的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

(三十八)本规范条件涉及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政策若进行修订,按修订后的规定执行。

(三十九)本规范条件自2016 年1 月1 日起施行,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修订。

附2: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管理工作,规范行业发展秩序,提高废塑料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依据《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各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实行公告管理,相关行业协会负责协助做好公告管理工作。

第二章申请和核实

第三条

申请符合《规范条件》公告的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

(三)符合《规范条件》中有关规定的要求。

第四条

符合本办法第三条所列条件的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可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出符合《规范条件》申请,并如实填报《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及相关报表(附后)。

企业申请符合《规范条件》公告应当提交以下材料,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一)《申请书》;

(二)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项目建设土地审批文件复印件;

(四)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审批文件和竣工验收文件复印件。

第五条

同一个企业法人拥有多个位于不同地址的厂区或生产车间的,每个厂区或生产车间需要单独填写《申请书》,并在申请符合行业规范审查时同时提交。

第六条

县级以上(含县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照第三条、第四条有关要求,对申请公告企业的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并提出具体审查意见,报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核后,于每年3月31日和9月30日前将符合《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申请材料和审核意见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三章复核与公告

第七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收到申请材料后,依据第三条、第四条有关要求,组织有关行业协会和相应专家对各地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复核和现场抽查核实,确定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同一个企业法人拥有多个位于不同地址的厂区或生产车间必须均达到第四条有关要求。

第八条

经复核符合《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上进行公示。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对公示内容无异议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前以公告方式发布。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九条

进入公告名单的企业要严格按照《规范条件》的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对公告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结果于每年4月30日前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方面对公告企业进行抽查。

第十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申请公告企业或已公告企业有不符合《规范条件》和本办法有关规定的,可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投诉或举报。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企业,报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撤销公告:

(一)不能保持《规范条件》要求的;

(二)报送的相关材料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三)拒不接受监督检查的;

(四)发生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行为的;

(五)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生产和污染环境事故的。

被撤销公告的生产企业,经整改合格2 年后方可重新提出申请。

工业和信息化撤销公告应提前告知企业,听取企业的陈述和申辩。

第五章附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杨潞溪 规范行业 有序发展 篇8

才能讓行业有序地发展,

才能让中国的时尚产业更加繁荣。

模特这一职业放在中国来看,从一无所有到今天的繁荣,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孕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名模、超模。中国的模特业起步比较晚,但发展却是突飞猛进。“其实还是有很多问题的。”杨潞溪告诉我,“不够专业的国内模特经纪们,大多对模特投入太少、服务意识不够,经纪公司之间的恶意竞争更是让中国模特生存艰难。台上的光鲜亮丽,台后的盒饭油腻,早已不是行业秘密了。对于我们的权益,其实和其他工作领域中的乙方一样,不能只是一味的付出,我们也是需要尊重,也是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利益权利。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很多场发布的后台就非常人性化,在吧台边有各种酒水、小吃,让模特在候场时保持热情的状态。虽然过程还在摸索,但这些变化让我们的时装周越来越接近国际。”

说起国内模特与国外的差距,杨潞溪感触颇多。“差异还是挺多的,在国外大家对于工作时间都是很重视的,整个工作安排都会很紧凑,而在咱们这边,大家会觉得反正人来了,我今天事几点做完也就无所谓了,一天工作下来,客户反倒会觉得我们没有效率。如今,诚信是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存在的,与制度因素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密切相关。模特行业不过是整个行业的一个缩影,只有各方面团结起来,才能让行业有序地发展,才能让中国的时尚产业更加繁荣。”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行业规范。”杨潞溪认为,“模特以模特经纪公司为依托,而经济公司为求生存、求发展,很多时候必须尽力满足品牌公司、公关公司、制作公司、广告公司等的条件和需求,因为他们为模特提供了工作机会。如果遇到模特费用、合作态度等方面都非常好的客户,模特们在工作中自然感到开心和欣慰。但遇到态度不佳、对待模特不公的客户,经纪公司为了留住客户,更多的是委曲求全。现阶段,在国内还没有真正以维护模特权益为宗旨的机构或组织,国内几家主要的模特公司因为竞争、利益等原因也不可能团结或合作,共同为模特争取权益,以少数模特或单个经纪公司是不太可能维权的。所以,普通模特们的权益及行业地位颇为堪忧。中国模特的成长需要市场的支持,需要坚守对职业的热爱,需要经纪公司强有力的推广,否则再好的硬件条件,获得再高的荣誉,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公平与不公平都是相对的。”在杨潞溪看来,“每个制作公司都有缺陷,模特永远是被选择的,在你被拒绝的时候,也只能在心里默念,你们不喜欢我,总会有人喜欢我的。就算你红极一时,最终还是会有寂寞的一天,所以请妥善计划自己的未来,为自己设计好明天的道路。。”

最后,杨潞溪希望中国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制度,让中国的模特产业更好的发展。

社会保险行业规范 篇9

为促进粘胶纤维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按照调整结构、有序竞争、节约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的原则,特制定粘胶纤维行业规范条件。

一、生产企业布局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要根据当地环境、资源、能源和市场需求情况,科学合理规划本地区粘胶纤维行业的发展。新建和改扩建粘胶纤维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符合本地区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

(二)在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文化遗产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建设工业企业的区域内,食品、药品、精密制造等严防污染

于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等。

二、工艺和装备要求

(一)新建和改扩建粘胶纤维项目要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要求,采用产污强度小、节能环保的工艺和设备,鼓励生产差别化、功能化、高性能、绿色环保型产品。

(二)改扩建粘胶纤维项目总生产能力要达到:连续纺粘胶长丝年产10000吨及以上;粘胶短纤维年产80000吨及以上,产品差别化率高于30%。

(三)新建和改扩建粘胶纤维生产装置要严格按照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的要求,采用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性好、生产成本低、劳动强度小、生产过程安全环保清洁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

主要工艺装备和基本要求如下:

1、采用先进的连续浸渍压榨粉碎联合机,保证碱纤维素的合格组成和粉碎度。

2、采用先进的老成机,保证碱纤维素老成的温度和时间

稳定。

3、采用自动配料、加料系统,黄化过程采用程序自动控制,黄化机应有泄压设施(泄压阀门或泄压膜)等安全装置。

4、采用先进的粘胶溶解工艺及粉碎、研磨设备,提高粘胶的溶解及过滤性能。

5、采用连续自动过滤装置和废粘胶处理装置,必要时应增加先进的板框过滤装置,保证粘胶的纺丝可纺性。

6、粘胶长丝纺丝机优先采用密闭性好的管中成型连续纺设备。

7、粘胶短纤维纺练装备按不同品种的要求进行选择,原则上采用密闭性好、变频调速的设备。

8、酸站的酸浴循环系统要采用酸浴脱气装置和废酸液回收处理装置;回收系统要采用多级闪蒸和制取元明粉装置,元明粉制取量要大于产生量的60%以上。

9、粘胶纤维生产要配置有效的“三废”治理或回收装置。

10、为严格生产的工艺控制,应全线采用DCS集散式自动控制系统。

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类别执行。

(五)扩建粘胶长丝生产装置,纺丝机机台密封要严密可靠,在保证纺丝车间有害气体含量不超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换气次数,从而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粘胶长丝生产要求对黄化、酸站脱气等处浓度较高的废气进行治理,并逐步加大对所有产生废气的治理。新建和改扩建粘胶短纤维生产装置要采用先进可靠的CS2回收装置,全硫量回收达到87%以上。

(六)新建和改扩建粘胶纤维生产装置,对原液浸渍产生的压液回流碱和过滤产生的废粘胶必须确保全部回收利用,不得排放。

五、质量与管理

(一)鼓励和支持粘胶纤维生产企业采用ERP、DCS、DMS等信息技术系统,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企业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质量。

(二)粘胶纤维生产企业要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积极开发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品。产品质量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粘胶长丝产品一等品率达到95%以上,粘胶短纤维产品一等品率达到99%以上。

(三)粘胶纤维生产企业应实行三级能源、用水计量管理,并设置专门机构或人员对能源、取水、排污情况进行监督,建立管理考核制度和数据统计系统。

六、职业安全卫生

(一)企业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执行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粘胶纤维建设项目应当严格遵循安全设施和职业卫生“三同时”的要求。

(二)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达到三级以上。

(三)企业应当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有关规定,依法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

七、社会责任

(一)企业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并为从业人员足额缴纳相关保险费用。国家鼓励企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二)鼓励粘胶纤维生产企业按照《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要求,履行社会责任。鼓励粘胶纤维生产企业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八、监督与管理

(一)新建(改扩建)粘胶纤维生产项目应符合国家法规和本规范条件的要求,企业的投资管理、土地供应、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等要依法履行相关手续。未通过建设

项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行业自律,不定期开展规范条件落实的监督检查,协助政府部门抓好规范条件的实施。

九、附则

(一)本规范条件的粘胶纤维项目是指以天然纤维素(浆粕)为基本原料,经纤维素磺酸盐溶液纺制而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线新建或改扩建的项目。

(二)本规范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地区除外)各类所有制的粘胶纤维生产企业。

(三)本规范条件采用的标准或数据如有修订,从其规定。

(四)本规范条件自20

****年**月**日起实施。

屠宰行业ERP系统操作规范 篇10

为规范公司的ERP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ERP系统”)的流程和操作,保证数据录入准确、传递流畅,特制定如下操作规范,请严格遵守。

一、ERP系统使用环境规范

1、公司为各环节的ERP工作站配置了计算机及其外部配套设备,各操作员有责任对各自使用的计算机和设备的使用环境进行必要的维护。

2、操作员应保持计算机的主机、显示器、打印机、键盘和鼠标等设备的干燥清洁。工作环境湿度较大的站点,应尽量使设备保持通电状态,避免因潮湿、结露等原因导致电气故障。

3、计算机内已安装配置了WINDOWS操作系统、ERP系统以及必要的OFFICE办公软件,已达到ERP使用所需要的状态。为保证计算机稳定、安全的运行,除工作需要的情况外,不得自行安装其他软件,不得使用U盘、移动硬盘等外部存储设备,不得使用互联网。

4、计算机操作系统和ERP系统均应设置启动密码,使用者离开计算机时应随手关闭ERP系统或锁定计算机。除必要的工作人员可以操作,严禁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外部人员使用计算机,避免造成意外损坏或信息泄漏。

5、ERP系统联合测试期间,所有已规定列入系统的业务必须在系统内进行录入操作并同步使用手工单据备份。经过五至十天测试验证,确认系统正常稳定后才可由财务部通知脱离手工单据。此后手工单据作为ERP系统的出现故障时的应急方式使用,故障排除后仍需将手工单据补录入ERP系统。

6、每日开机后检查计算机系统的日期、时间是否正确无误,业务发生时要核对单据日期并及时录入单据、数据,避免因延误录入导致业务流程停滞。

二、ERP系统基本操作规范

1、启动ERP系统。

 等待计算机操作系统完全启动。

 鼠标左键双击桌面上的ERP图标,打开ERP登录界面。 鼠标左键单击“用户”后面的输入框,输入自己的操作员代码。 鼠标左键单击“密码”后面的输入框,输入自己的操作员密码。 鼠标左键单击“登录(OK)”按钮,进入到ERP系统主界面。

2、启动ERP系统时遇到系统升级。

 当启动ERP系统时,若弹出“升级提示”操作界面,则表明ERP系统已经对部分功能进行了更新。

 按界面上的操作提示,直接用鼠标左键单击“更新”按钮(第一次单击可能会提示“连接失败”,通常第二次单击可连接成功并自动进行更新),系统会在完成更新后提示“更新成功”。

 在“更新成功”提示界面上用鼠标左键单击“确定”按钮,更新界面会自动关闭并重新启动ERP系统登录界面。

3、在ERP系统中录入单据时,删除某一行数据。

 将鼠标移到需要删除的数据行上并单击左键以选定此行。

 在键盘上按CTRL+DELETE组合键,系统将弹出删除确认提示“确认”和“放弃”。选择确认既删除当前行,选择放弃则取消删除。 注意,数据一旦删除就无法恢复,务必谨慎操作。

4、ERP系统出现故障,影响或无法录入单据。

 如ERP系统尚能操作,应尽快将当前正在操作的单据进行保存。 退出ERP系统后重新启动并进入ERP系统,继续之前的操作。

 若重新启动ERP系统还不能解决故障,则再次退出ERP并关闭计算机,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再进入ERP系统,继续之前的操作。

 若重启计算机仍不能解决故障,则尽快联系财务部进行维修。

 计算机或网络等出现故障,不能使用ERP系统的情况下,应立即采取应急手工单据处理,保证生产经营持续进行。

 故障解除后,各环节应将应急手工单据重新录入ERP系统,保证系统数据完整。

三、销售订单操作规范

1、主要负责人:***

2、操作流程和规范:

 业务人员或销售内勤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网络等方式接收客户的订单,接收订单时应确认客户的名称、产品名称、规格、等级、数量、重量、价格、交货时间等关键信息。

 操作员进入ERP系统主界面,选择“订单管理”模块下的“销售订单”功能,打开销售订单操作界面。

 点击“新增”按钮,依次输入订单内容。输入完成后单击“保存”按钮,系统自动生成订单号。

 经核对订单内容准确无误后,点击“审核”按钮。此时订单处于完成状态,其他操作员可以查询和使用订单了。

 订单中的交货日期。在录入交货日期时,注意确定客户的提货日期。按公司现行规定,每日早8点至次日早8点为一个完整的工作日。为统一核算口径,后续的发货与结算日期都以交货日期为准。

 每日下午5点为订单汇总报表时间,操作员将订单汇总打印后分别报送至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备了计算机的部门和人员也可通过登录ERP系统,使用查询功能对订单明细及汇总情况进行实时查询。

 订单的修改。在“资料浏览”中按条件查询并打开需要修改的订单,应先取消订单的审核状态,再对订单内容进行修改,修完成后应立即保存并审核。注意:修改订单前应先联系后续操作人员,确定该订单尚未被使用。若订单已处于发货状态或已完成发货则不允许修改。

四、条肉产品销售发货操作规范

1、主要负责人:***

2、操作流程和规范:

 操作员进入ERP系统主界面,选择“物流管理”模块上的“自动发货单”功能,打开自动发货单操作界面。

 单击“新增”按钮。在订单列表中选择待发货的客户和产品名称,在备注项目内填写客户的车牌号,系统默认的发货仓库为“屠宰预冷库”,发货单号由系统自动生成。

 单击“显示/隐藏[应急处理]”,显示应急发货界面(显示品名、规格、等级、数量等手工录入界面。在系统正式使用条码发货之前,暂时使用应急发货)。 根据实际发货情况选择订单上的产品信息或手工选择录入品名、规格、等级、数量信息,根据系统读取电子磅称重数据,按“确定”按钮录入发货单。 发货结束后应核对所发产品的品名、规格、等级、总头数(件数)、总重量等信息。

 发货单的修改。发货单的表体数据默认为只读状态,若因实际情况需要修改表体数据的,需先点击单据上方的“手工录入”按钮。在手工录入模式下,可对发货单的表体内容进行修改、删除。正常(自动或手工)录入发货数据时,系统会自动保存所录入的数据。录入数据后如有修改调整,则需要手工点击“保存”按钮。修改过程将被系统记录,且修改或删除的数据无法恢复,务必谨慎操作。注意:修改发货单前应先联系后续操作人员,确定该发货单尚未被使用。若发货单已处于结算状态或已完成结算则不允许修改。

 无订单情况下的发货操作。公司产品原则上必须由销售部录入销售订单才能发 货。遇到有客户提货但系统内无订单的情况,应先与销售部联系,请销售部录入销售订单后再发货。若出现必须马上发货但系统中无订单的特殊情况,操作员可在ERP系统主界面中选择“订单管理”模块下的“现销通知单”功能,将发货数据手工录入单据即可。

五、条肉产品调拨至分割车间操作规范

1、主要负责人:***

2、操作流程及规范:

 操作员进入ERP系统主界面,选择分割管理模块中的分割领料单功能,打开分割领料单操作界面。

 点击“新增”按钮。系统默认的发货仓库为“屠宰预冷库”、默认的收货仓库为“分割车间”,领用单号由系统自动生成。

 根据实际领料情况选择或录入品名、规格、等级、数量信息,根据系统读取电子磅称重数据,按“确定”按钮录入发货单。

 发货结束后,点击“保存”。核对发货品名、规格、等级、总头数、总重量等信息无误后点击“审核”。

 收货方对领料明细进行核对后点击“复审”。

 领料单的修改。领料单的表体数据默认为只读状态,若因实际情况需要修改表体数据的,需先点击单据上方的“手工录入”按钮。在手工录入模式下,可对领料单的表体内容进行修改、删除。修改过程将被系统记录,且修改或删除的数据无法恢复,务必谨慎操作。注意:若领料单已处于复核完成状态则不允许修改。

六、条肉产品盘点入库操作规范

1、主要操作人:***

2、操作流程和规范:

 操作员进入ERP系统主界面,选择生产管理模块中的成品入库单功能,打开成品入库单操作界面。

 点击“新增”按钮。选择车间为“屠宰车间”、选择仓库为“屠宰预冷库”。入库单号由系统自动生成。

 分三部分录入条肉产品入库单:1)冲减昨日上午盘存条肉产品;2)录入昨日销售发货条肉产品;3)录入当日上午条肉盘存数据。录入完成后点击保存。 成品入库单应具备复制回冲功能。

 与昨日生产数据进行核对。昨日销售发货总头数-昨日盘存总头数+当日盘存总头数=昨日宰杀总头数。核对无误后点击审核。

 注意:因生产、入库环节未完成改造,暂由发货环节录入入库数据,待入库环节改造完成后,此流程取消,只需清点实际库存数量并与系统内已有的数据核对即可。

七、下货产品销售发货操作规范

1、主要负责人:***

2、操作流程及规范:

 操作员进入ERP系统主界面,选择“物流管理”模块上的“自动发货单”功能,打开自动发货单操作界面。

 单击“新增”按钮。在订单列表中选择待发货的客户和产品名称,在备注项目内填写客户的车牌号,系统默认的发货仓库为“屠宰预冷库”,发货单号由系统自动生成。

 单击“显示/隐藏[应急处理]”,显示应急发货界面。

 根据实际发货情况选择订单上的产品信息或手工选择录入品名、规格、等级、数量信息,根据系统读取电子磅称重数据,按“确定”按钮录入发货单。 根据标准皮重或实际皮重选择发货单中的发货记录,录入去皮数据。

 发货结束后应核对所发产品的品名、规格、等级、总头数(件数)、总重量等信息。

 发货单的修改。发货单的表体数据默认为只读状态,若因实际情况需要修改表体数据的,需先点击单据上方的“手工录入”按钮。在手工录入模式下,可对发货单的表体内容进行修改、删除。正常(自动或手工)录入发货数据时,系统会自动保存所录入的数据。录入数据后如有修改调整,则需要手工点击“保存”按钮。修改过程将被系统记录,且修改或删除的数据无法恢复,务必谨慎操作。注意:修改发货单前应先联系后续操作人员,确定该发货单尚未被使用。若发货单已处于结算状态或已完成结算则不允许修改。 临时(客户无任何产品订单的情况下)发货。下货产品的发货原则上必须先由销售部录入销售订单才能发货,但若出现必须发货而且系统中无订单的特殊情况,操作员可在ERP系统主界面中选择“订单管理”模块下的“现销通知单”功能,将发货数据手工录入单据即可。

八、下货鲜品称重操作规范

1、主要操作人:***

2、操作流程及规范:

 操作员进入ERP系统主界面,选择生产管理中的副产品过磅单功能,打开副产品过磅单操作界面。

 点击“新增”按钮。根据产品实际称重情况选择产品名称、根据电子磅数据录入称重重量、根据标准皮重或实际计量皮重录入扣皮重量。系统自动生成过磅单据号,系统默认加工车间为屠宰车间。

 鲜品由预冷库返回车间时,需要选择称重单上的“返车间”选项。

 正常(自动或手工)录入过磅数据时,系统会自动保存所录入的数据。录入数据后如有修改调整,则需要手工点击“保存”按钮。 安全起见,过磅记录单应不充许删除。

 发货单也应不允许删除,审核环节应放在发货操作员处。

九、下货入预冷库、速冻库操作规范

 每日产品过磅结束后,操作员进入ERP系统主界面,选择生产管理中的成品入库单功能,打开成品入库单操作界面。 点击“新增”按键。选择生产车间为“屠宰车间”、选择仓库为“屠宰预冷库”或“屠宰速冻库”。

 鲜品入预冷库的,可点击“数据选择”按钮,选择提取副产品过磅记录(应区分入库过磅和返车间过磅),将数据复制到入库单中即可。

 冻品入速冻库的,则根据实际入库品名、规格、件数、重量等内容录入入库单中。 单据录入后检查无误后保存单据并审核。注意完善退库的操作

十、副产品销售发货操作规范

1、主要负责人:***

2、操作流程及规范:

 操作员进入ERP系统主界面,选择“物流管理”模块上的“自动发货单”功能,打开自动发货单操作界面。

 单击“新增”按钮。在订单列表中选择待发货的客户和产品名称,在备注项目内填写客户的车牌号,系统默认的发货仓库为“屠宰预冷库”,发货单号由系统自动生成。

 单击“显示/隐藏[应急处理]”,显示应急发货界面。

 根据实际发货情况选择订单上的产品信息或手工选择录入品名、规格、等级、数量信息,根据系统读取电子磅称重数据,按“确定”按钮录入发货单。 根据标准皮重或实际皮重选择发货单中的发货记录,录入去皮数据。

 发货结束后应核对所发产品的品名、规格、等级、总头数(件数)、总重量等信息。

 发货单的修改。发货单的表体数据默认为只读状态,若因实际情况需要修改表体数据的,需先点击单据上方的“手工录入”按钮。在手工录入模式下,可对发货单的表体内容进行修改、删除。正常(自动或手工)录入发货数据时,系统会自动保存所录入的数据。录入数据后如有修改调整,则需要手工点击“保存”按钮。修改过程将被系统记录,且修改或删除的数据无法恢复,务必谨慎操作。注意:修改发货单前应先联系后续操作人员,确定该发货单尚未被使用。若发货单已处于结算状态或已完成结算则不允许修改。 临时(客户无任何产品订单的情况下)发货。副产品的发货原则上必须先由销售部录入销售订单才能发货,但若出现必须发货而且系统中无订单的特殊情况,操作员可在ERP系统主界面中选择“订单管理”模块下的“现销通知单”功能,将发货数据手工录入单据即可。

十一、副产品入预冷库、速冻库操作规范

1、主要负责人:***

2、操作流程及规范:

 操作员进入ERP系统主界面,选择生产管理中的成品入库单功能,打开成品入库单操作界面。

 点击“新增”按钮。根据实际入库情况选择入库仓库为“屠宰预冷库”或“屠宰速冻库”,出库车间为“屠宰车间”。

 根据实际入库情况录入成品入库单。核对无误后点击保存并审核。

 预冷库、速冻库产品返回车间的操作。在成品入库单上点击“复制单据”按钮,选择并双击需要相应的入库单号,即可把原入库数据复制到当前入库单。也可根据实际返车间产品数量录入入库单,同时选择入库单上的“退库”选项并保存,即可生成负数的成品入库单。

十二、分割车间生产称重操作规范

1、主要负责人:***

2、操作流程及规范:

 操作员进入ERP系统主界面,选择分割管理模块中的称重装箱单功能,打开称重装箱单操作界面。

 点击“新增”按钮。选择手工录入(启用条码称之前暂时使用手工录入),系统默认车间为“分割车间”。

 根据实际称重或清点情况,将产品名称、规格、数量、重量录入称重单并保存。

十三、分割车间产品入预冷库、速冻库操作规范

1、主要负责人:***

2、操作流程及规范:

 操作员进入ERP系统主界面,选择生产管理中的分割品入库单功能,打开分割品入库单操作界面。

 点击“新增”按钮。系统默认车间为“分割车间”,根据实际入库情况手工选择“分割预冷库”或“分割速冻库”。注意:鲜销的分割品也需要先入预冷库,再进行销售。

 点击“读入称重数据”功能并选择称重单号,可快速将车间生产称重数据读入入库单,根据实际情况核对修改后,选择“生成入库数据”并保存、审核。

十四、分割品销售发货操作规范

1、主要负责人:***

2、操作流程及规范:

 操作员进入ERP系统主界面,选择“物流管理”模块上的“自动发货单”功能,打开自动发货单操作界面。

 单击“新增”按钮。在订单列表中选择待发货的客户和产品名称,在备注项目内填写客户的车牌号,选择发货仓库为“分割预冷库”,发货单号由系统自动生成。 单击“显示/隐藏[应急处理]”,显示应急发货界面。

 根据实际发货情况选择订单上的产品信息或手工选择录入品名、规格、等级、数量信息,根据系统读取电子磅称重数据,按“确定”按钮录入发货单。 根据标准皮重或实际皮重选择发货单中的发货记录,录入去皮数据。

 发货结束后应核对所发产品的品名、规格、等级、总头数(件数)、总重量等信息。

 发货单的修改。发货单的表体数据默认为只读状态,若因实际情况需要修改表体数据的,需先点击单据上方的“手工录入”按钮。在手工录入模式下,可对发货单的表体内容进行修改、删除。正常(自动或手工)录入发货数据时,系统会自动保存所录入的数据。录入数据后如有修改调整,则需要手工点击“保存”按钮。修改过程将被系统记录,且修改或删除的数据无法恢复,务必谨慎操作。注意:修改发货单前应先联系后续操作人员,确定该发货单尚未被使用。若发货单已处于结算状态或已完成结算则不允许修改。

 临时(客户无任何产品订单的情况下)发货。分割产品的发货原则上必须先由销售部录入销售订单才能发货,但若出现必须发货而且系统中无订单的特殊情况,操作员可在ERP系统主界面中选择“订单管理”模块下的“现销通知单”功能,将发货数据手工录入单据即可。

十五、下货、副产及分割产品由速冻库转入冷冻库操作规范

1、主要负责人:***

2、操作流程及规范:

 操作员进入ERP系统主界面,选择物流管理模块中的调拨表功能,打开调拨表操作界面。

 点击“新增”按钮。根据实际调拨情况选择发货仓,如“屠宰速冻库”、“分割速冻库”,收货仓选择“冷冻库”。

 根据实际调拨的产品名称、规格、件数录入调拨表,检查无误后保存、审核。 如有产品退回速冻库或车间情况,则反向选择收货仓和发货仓。

十六、冷冻库销售发货操作规范

1、主要负责人:***

2、操作流程及规范:

 操作员进入ERP系统主界面,选择“物流管理”模块上的“自动发货单”功能,打开自动发货单操作界面。

 单击“新增”按钮。在订单列表中选择待发货的客户和产品名称,在备注项目内填写客户的车牌号,系统默认的发货仓库为“屠宰预冷库”,发货单号由系统自动生成。

 单击“显示/隐藏[应急处理]”,显示应急发货界面(显示品名、规格、等级、数量等手工录入界面。在系统正式使用条码发货之前,暂时使用应急发货)。 根据实际发货情况选择订单上的产品信息或手工选择录入品名、规格、等级、数 量信息,根据系统读取电子磅称重数据,按“确定”按钮录入发货单。 发货结束后应核对所发产品的品名、规格、等级、总头数(件数)、总重量等信息。

 发货单的修改。发货单的表体数据默认为只读状态,若因实际情况需要修改表体数据的,需先点击单据上方的“手工录入”按钮。在手工录入模式下,可对发货单的表体内容进行修改、删除。正常(自动或手工)录入发货数据时,系统会自动保存所录入的数据。录入数据后如有修改调整,则需要手工点击“保存”按钮。修改过程将被系统记录,且修改或删除的数据无法恢复,务必谨慎操作。注意:修改发货单前应先联系后续操作人员,确定该发货单尚未被使用。若发货单已处于结算状态或已完成结算则不允许修改。

 临时(客户无任何产品订单的情况下)发货。冷冻产品的发货原则上必须先由销售部录入销售订单才能发货,但若出现必须发货而且系统中无订单的特殊情况,操作员可在ERP系统主界面中选择“订单管理”模块下的“现销通知单”功能,将发货数据手工录入单据即可。

十七、各类产品退货入库操作规范

1、主要负责人:各仓库保管

2、操作流程及规范:

 操作员进入ERP系统主界面,选择物流管理模块中的销售退货单功能,打开销售退货单操作界面。

 点击“新增”按钮。根据实际收货情况将收货仓库、客户、品名、规格、等级、数量、重量等数据录入退货单。 录入并检查无误后保存并审核单据。

十八、销售结算单操作规范

1、主要负责人:***

2、操作流程及规范:

 操作员进入ERP系统主界面,选择销售应收模块下的销售发票功能,打开销售发票操作界面。

 点击“新增”按钮。选择需要结算的客户名称。

 在单据右侧列出的待结算发货单(或现销单)列表中选择要结算的单据,在选择框中打勾。点击“结算”按钮,系统将发货信息读入销售发票,并根据预设价格计算出结算金额。

 核对客户产品价格,若价格有误则手工调整到最新价格。

 若有前期销售调整差价、调整亏称、退运费、筐押金?业务,则手工选择相应项目录入销售发票中。

 最后检查无误后点击保存并审核。

 打印销售发票并根据规定的结算流程交收款员收款。 收款完成后,打印出门证。

 每日上午销售结算结束后,操作员将结算单据汇总打印后分别报送至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备了计算机的部门和人员也可通过登录ERP系统,使用查询功能对销售结算明细及汇总情况进行实时查询。

在销售结算单中或其他项目中应有对已发货未结算单据的筛选汇总功能。

十九、收款操作规范

1、主要负责人:***

2、操作流程及规范:

 操作员进入ERP系统主界面,选择销售应收模块下的销售收款单功能,打开销售收款单操作界面。

 点击“新增”按钮。在资料浏览中选择并双击打开将要收款的单据。

上一篇:马铃薯田下一篇:冬残奥会观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