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推荐13篇)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篇1

为了加强省社科基金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明确省社科规划办公室、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及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省社科基金项目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依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协议。

一、省社科规划办公室自本协议签署后,按时将项目启动经费拨至负责人所在单位财务管理部门,预留经费在项目结项后,视项目完成的等级予以拨付;并对项目研究进展、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以及对项目最终研究成果进行鉴定结项工作。

二、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下达项目管理计划,对项目研究、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管理;督促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设计内容进行研究,按时办理结项手续;做好项目延期、增减课题组成员、调整研究内容等变更申请的审批,并报送省社科规划办备案。

三、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设计内容开展研究,及时报送项目研究进展情况报告,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并严格按照《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结项手续。

如同意以上条款,请签署意见并签字盖章。本协议自签署之日起,即刻生效。各方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严格执行各项规定要求。

本协议一式三份,分别由省社科规划办公室、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及项目负责人保存。

省社科规划办公室:同意

(签署意见并盖章)

单位科研管理部门:

(签署意见并盖章)

项 目 负 责 签 字:

科学哲学主义比较研究 篇2

关键词:科学哲学主义;库恩;拉卡托斯

中图分类号: B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107-2

0 引言

作为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和拉卡托斯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科学发展模式,这两个模式有其发展动力和内涵。尽管他们对于哲学科学发展的真正历史还有距离,但却推动了科学哲学的发展,引领人们领略到科学哲学理论内在的规律和本质,强化了对于科学哲学主义理论的认知。

1 从本体论视角比较库恩和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主义理论

1.1 科学哲学主义理论内容的比较

库恩提出的范式理论与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有其共性,也有其不同。库恩是基于波普尔朴素证伪主义之上,对其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理论,则更为清晰化、细致化和规范化。

1.1.1 库恩范式科学哲学理论的内容

库恩范式理论是其科学哲学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要了解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必须首先了解范式理论;而了解范式理论就要先了解范式与“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和关系。“科学共同体”是同一个领域的科学研究者的团队集体形式,他们对于该领域内的问题有接近的理论基础和兴趣,范式是与“科学共同体”互为前提的关系。范式理论是“科学共同体”共有的信念,它在科学研究者进行科学实践时起到了引领和趋同功用。范式的这种信念支撑了“科学共同体”的理论认同,范式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者提供了科学研究的空间范畴,为科学研究实践的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我们同时应当看到,这种范式一旦存在理论结构上的缺失,就会使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实践偏离真理的轨道。

1.1.2 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内容

拉卡托斯建构了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其学术背景是批判理性学派和历史主义学派的结合,涵盖了波普尔和库恩的合理研究要素,被称之为“精致的证伪主义”。其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①硬核结构。它是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基石,是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根本部分、不可否定的核心部分。②保护带区域。它是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辅助性部分,主要用于应对硬核的质疑和批判,它通过对假说进行调整的方式或者用新的假说替代原有假说的方式,化解质疑,保护硬核。③启发法。有正面启发法和反面启发法两种,一种是正面地引导科学研究者进行某项工作,一种是从反向告诉科学研究者不能够去做些什么,从而避免硬核被否定。

1.2 科学哲学主义理论特征的比较

1.2.1 库恩的范式理论的基本特征

库恩对科学动态发展模式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它在科学动态发展模式中,阐述了科学是如何发展的、科学是如何进步的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在波普尔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传承,将科学进步的理论进行总结,认为科学进步的脉络可以归结为: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危机时期—科学革命时期—新常规时期—新科学危机时期,显示出一个初始到完善、从成熟到衰退的过程。

1.2.2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的理论特征

拉卡托斯继承了波普尔的动态科学发展模式以及库恩的科学动态发展模式,并增加了科学动态发展的进化阶段和退化阶段的交替发展内容。其中科学发展的进化阶段,是拉卡托斯表述的第一个阶段。他认为,科学新问题的出现是对原有的科学研究纲领的完善和优化,而不是根本性的否定。科学发展的退化阶段,是拉卡托斯表述的第二个阶段,这是指当保护带的调整或辅助条件的假设都无法保护硬核时,原有的科学研究纲领不得不否定和创新,这也是科学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危机时期,进入了科学的退化阶段。新旧纲领的替换,是拉卡托斯表述的第三个阶段,它是用新的科学研究纲领替代原有的科学研究纲领,这必然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其前提是旧有的科学研究纲领已经对新的问题无法适应和调整的状态下而产生的,这就使科学实践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循环过程。

2 从认识论视角比较库恩和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主义理论

2.1 科学进步观的比较

在科学进步的领域之内,库恩的范式理论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范式是“科学共同体”的一种共同信念;拉卡托斯却认为,科学的进步是由于经验的不断累积而生成的。

2.1.1 库恩的科学进步观点

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内心中的共同信念。科学并不存在进步的问题,而是“科学共同体”内部信念的改变问题,是一种心理因素。他对科学进步的态度表现为不认同继承或者发展之说,他引用了格式塔转换这个概念,认为新旧范式之间并不存在相联性,只是“科学共同体”对于外部世界认识的改变,当范式无法解决某一问题的时候,可以选择使用其他的范式工具。

2.1.2 拉卡托斯的科学进步观点

拉卡托斯认为科学存在内在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其科学研究纲领理论中,他认为科学是经验不断累积而导致的进步。尽管这种观点还有待商榷,但我们也看到,科学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不断认识和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

2.2 科学真理观的比较

2.2.1 库恩的实用主义真理观

在真理观态度上,库恩所创立的范式理论蕴含有实用主义的思想。他将范式作为“科学共同体”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这便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的。他对真理的态度也建立在不可知论的基础上,并具有浓厚的心理学概念。他的实用主义真理观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不认为真理客观存在,而认为真理存在于“科学共同体”中科学研究成员的心中。因此,库恩并不注重对真理的追求,而侧重于对科学实践者心中的范式感知。

2.2.2 拉卡托斯的经验主义真理观。

在科学研究纲领理论之中,拉卡托斯以经验作为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基础。他认为,科学研究纲领的真理以外部经验的真假为前提。即如果外部经验是真实的,则科学研究纲领的理论也是真理;而如果外部经验是虚假的,则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就不是真理。也就是说,在拉卡托斯的认识中,认为任何理论都以经验为前提,与库恩的范式理论的唯心主义观点迥然不同。

2.3 认识方式的比较

库恩的范式理论的认识方式,是在科学实践者达成科学共识的前提下建立的理论,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称为科学理论;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则认为,在经验不断累积并且不断地有预想的空间理论,才能够被称为科学理论,他注重的是量变到理论质变的过程。

3 结语

综上,库恩提出的范式科学哲学主义理论与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都是科学哲学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学说内容,他们是以前理论的批判性传承,具有不同的历史地位。对于这两种科学哲学理论的比较和辨析,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发展,有助于我们依循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来研究科学史,并深入认识科学哲学观理念和思想。

参 考 文 献

[1] 王有全.拉卡托斯纲领与经济学方法论[J].商业时代,

2011(27).

[2] 申宁.浅析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J].科技创业月刊,2011(2).

[3] 斯洪桥.析《淮南子》天人同构的内涵及其理论价值[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4] 周文华.论科学划界的标准[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5] 曾三侠.论范式的两种建构[J].滁州学院学报,2010(1).

[6] 阮春晖.宋明儒学中的异端之辨[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7] 王鑫.解析库恩范式[D].曲阜师范大学,2012.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篇3

课题指南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全国、省、市两会精神,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保定跨越崛起和复兴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撑。

二、重点研究方向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2.总书记关于河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研究 3.推动保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研究 4.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研究 5.保定市推进“双创双服”工作对策研究 6.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7.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对策研究 8.保定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的对策研究 9.保定市意识形态文化安全护城河战略研究 10.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财富管理研究 11.保定市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研究

12.“京津疏解、保定承接;雄安引领、保定支撑;深圳北上、保定落地”的跨区域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13.推动“深圳北上、保定落地”对策研究

14.在服务雄安新区中加快实现保定跨越、崛起和复兴的对策研究 15.推动保定与雄安新区统筹发展研究 16.推动保定与雄安新区协同*发展研究 17.推动保定与雄安新区错位发展研究 18.推动保定与雄安新区融合发展研究 19.推动保定与雄安新区一体化发展研究 20.推动雄安新区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21.推动雄安新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 22.推动雄安新区项目建设研究 23.推动雄安新区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 24.推动雄安新区交通发展研究 25.雄安新区三农问题研究

26.保定市加快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对策研究 27.保定市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大开放新格局的对策研究 28.保定市加快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研究 29.保定市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对策研究

30.保定市推进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对策研究 31.保定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 32.保定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研究 33.保定市农村厕所革命对策研究 34.保定市加快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研究 35.保定市精准扶贫经验与特色研究 36.保定市农民思想教育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37.保定农民信教情况调查、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38.保定市深度优化服务环境、全面优化社会环境研究 39.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保定市改善民生措施研究 40.保定市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研究

41.大力弘扬新时代保定人文精神的对策研究 42.保定市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研究 43.保定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44.保定市综合实力跨越式增长研究 45.保定市创新经济跨越式崛起研究 46.保定市城乡面貌跨越式改善研究 47.保定市环境质量跨越式提升研究 48.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相关问题研究 49.保定市加快推进环境治理相关问题研究 50.保定市宣讲工作问题和对策研究 三、一般课题选题

51.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研究 52.加快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研究

53.保定市争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排头兵的对策研究 54.雄安新区乡村城镇化平衡发展研究

55.雄安新区城市化过程中乡土文化的变迁调查与研究 56.雄安新区乡村农民城市化进程中的心理与态度研究 57.雄安新区周边区域环境与文化建设的多样化与个性化研究 58.保定市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研究

59.雄安新区原产业转型升级中对企业经营者保护与安置研究 60.保定市推动交通领域率先突破的对策研究 61.保定市积极培育创新主体的对策研究 62.保定市做大做实创新平台的对策研究 63.保定市全面打造创新生态的对策研究 64.保定市加强与中关村合作的对策建议 65.推动中关村创新政策向保定延伸的对策建议 66.保定市在破解发展瓶颈中释放发展活力的对策研究 67.保定高端制造宏观布局与规划研究

68.发展保定设计产业、提升保定设计水平的策略研究 69.保定对高端资源的集聚、配置、共享能力的对策研究 70.保定市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对策研究

71.保定市加强社会治理,实施“净源行动”的对策研究 72.保定市化解矛盾隐患,实施“清淤行动”的对策研究 73.保定市建设平安保定,实施“筑坝行动”的对策研究 74.保定市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研究 75.保定市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对策研究 76.保定市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工作模式研究 77.保定市乡村农民家庭养老模式问题与对策 78.保定物联网应用推广对策研究 79.保定市政府集中采购利弊研究 80.保定市着力提升城市带动力的对策研究 81.保定市着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对策研究 82.保定市着力培育新动能的对策研究 83.保定市着力推动统筹发展的对策研究 84.保定市着力推动文化强市的对策研究 85.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定市城市文化定位研究 86.保定乡村文化振兴发展战略研究

87.保定市构筑市民文化素养、文明素养长效机制研究 88.保定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89.保定市提升对外文化宣传对策研究 90.保定市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研究 91.保定市地方文化繁荣发展研究 92.保定市红色文化发展研究

93.保定市创新旅游文化、推进文化惠民的政策与建议 94.“科技+文化”背景下数字文化保定建设研究 95.保定非遗音乐特色小镇建设与旅游发展研究

96.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市旅游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7.“互联网+”时代保定传统农业现代化研究 98.保定市农村土地集约化流转策略研究 99.保定市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体育供需结构研究 100.依托雄安新区的保定市新时代农民培育研究 101.保定市农村党员群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102.新时代加强和完善保定市基层党建研究 103.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保定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104.保定市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对策研究

105.保定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反腐败问题研究 10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途径、对策研究 107.提高干部自身修养与领导力研究 108.保定市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对策研究 109.保定市加快完善决策咨询机制研究 110.推进我市哲学社科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111.保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112.保定市教育均衡化发展对策研究

113.保定高职高校院校科学化管理提升工程研究 114.保定市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115.保定市青少年法制教育机制完善对策研究 116.创建绿色驻保高校,助力我市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对策研究 117.保定市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18.“以人民为中心”在党的思想建设中的实践研究 119.保定市“互联网+”时代的舆情疏导对策研究 120.保定市医患关系与医生职业幸福感关系研究 12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外译研究

四、基础理论和学科建设研究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篇4

规划项目课题指南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6年4月

2016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指南

说明:本《课题指南》所列条目只规定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申请人可结合自身研究优势,自行拟定题目。研究

1.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2.“十三五”时期我国、我省发展环境问题研究

3.“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研究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河南的创新实践研究 5.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6.“十三五”时期河南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研究 7.河南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路径与重大战略举措研究 8.河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路径与重大举措研究 9.完善提升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思路举措研究 10.未来五年河南经济保持较高速度、较高质量增长,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研究 11.河南培育经济新动能问题研究

12.河南拓展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优势研究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专题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1.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贡献和主要特点研究 3.总书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4.“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5.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研究

6.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 7.“互联网+”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研究 8.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9.十八大以来河南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经验研究 10.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与规律研究 11.大数据时代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12.“四个全面”大众化解读的实践与思考 13.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 14.社会思潮跟踪分析与有效引导对策研究 15.统一战线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 16.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机制建设研究

17.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研究 18.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研究

1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21.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研究

22.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历程和规律研究 23.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研究

二、党史·党建

1.总书记群众观研究

2.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和经验研究 3.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严治党的历史和经验研究 4.中国共产党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研究 5.总书记关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思想研究 6.《准则》《条例》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7.净化政治生态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8.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研究 9.深化“两个责任”的途径探索研究 10.当前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特点研究 11.新形势下强化党内监督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12.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13.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战略意义研究 14.推动党内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研究 15.“互联网+党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研究

16.河南非公有制企业党务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证研究 17.新形势下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研究 18.河南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19.党的群团工作研究

三、哲学

1.总书记治国理政哲学方法论研究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5.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关系研究 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哲学基础研究 8.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哲学研究 9.中国哲学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10.传统家训家风德育功能的现代传承研究 11.构建当代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研究 12.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

13.生态文明建设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14.中原哲学的当代价值研究 15.中原传统道德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16.豫籍哲学家思想研究 17.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18.中原美学思想研究

19.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20.当代国外哲学思潮、流派研究 21.逻辑学基础理论研究 22.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23.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四、经济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2.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研究 3.新常态下河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新增长点研究

4.全面提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水平和竞争优势

研究

5.河南以供给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6.河南以“互联网+”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7.河南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

8.“十三五”时期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培育研究

9.河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与战略重点研究 10.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研究

11.生物资源与终端消费品,矿产资源与终高端制成品,城市矿山与再生制品“三个对接”研究

12.以航空经济引领集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研究 13.河南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内在动力的对策研究 14.河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与路径研究

15.河南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新旧动力转换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16.“互联网+制造”背景下河南制造业绿色发展机制研究 17.利用大数据提高宏观经济预测和决策能力研究 18.河南推进传统产业改造重点举措研究

19.河南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思路与措施研究 20.河南推动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化思路与措施研究 21.河南煤炭产业解困与转型发展研究

22.河南出口产品结构现状、影响因素及升级对策研究 23.运用“互联网+”改造传统制造业研究

24.“互联网+”时代河南智能制造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 25.河南跨境电子商务信用风险评价与防范问题研究 26.加快建设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研究 27.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28.河南科技创新能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29.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研究 30.河南众创空间的发展路径与成长机制研究 31.小微企业发展支持政策体系研究

32.河南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体系研究 33.“互联网+”背景下零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34.河南促进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研究 35.河南优化消费环境的政策体系研究 36.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问题研究 37.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研究 38.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 39.降低实体企业成本研究

40.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研究 41.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研究 42.河南推动绿色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研究 43.河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44.以制造业服务化提升产业价值链研究 45.经济新常态下的民营企业研发投资效应研究 46.河南能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47.培育河南现代服务业新型商业模式研究

48.构建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支撑系统研究 49.构建多层次、网络化、功能复合的生态保护体系研究 50.河南能源环境效率评估与节能减排政策优化研究 51.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研究 52.河南贫困县扶贫开发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53.消费结构升级趋势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54.促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研究

55.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品牌农业研究

56.积极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研究 57.河南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路径研究 58.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和乡村特色经济园区研究 59.构建河南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区生态保障体系研究 60.河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61.河南增创食品工业新优势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6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6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

64.河南生态文明建设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5.河南新型工业化发展策略与对策研究 66.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与对策研究 67.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68.新常态下促进河南制造业提质增效的财政政策创新研究 69.经济新常态下河南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70.构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 71.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途径与措施研究 72.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影响研究 73.河南发展普惠金融问题研究 74.河南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研究

75.构建国有企业高效协同监督机制研究 76.以国企改革促进供给侧改革问题研究 77.“互联网+”环境下文化市场的管理改革研究

78.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79.供给侧改革助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80.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研究

81.河南房地产市场供给侧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协同联动机制研究

82.微旅游在河南传统村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运用研究 83.用互联网手段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营销能力研究 84.河南旅游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85.河南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86.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研究

87.高职特色教育与区域发展有效互动机制研究 88.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五、政治学

1.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讲话精神研究 2.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研究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研究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研究 5.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6.“一带一路”战略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研究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优势和实现途径研究 8.坚持共享发展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政治途径研究 9.反腐常态化与政治新生态研究

10.实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治途径和机制研究 11.区域协调发展和治理的政府协同机制研究 12.群团组织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研究

13.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 14.优化党外干部成长路径研究

15.新时期城乡居民利益表达的协调性研究

16.推进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研究 17.“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引导社会热点舆情策略研究 18.完善协商民主制度视域下河南地方政府决策模式创新研究 19.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研究 20.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 21.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研究 22.新媒体条件下政治传播与释放社会正能量研究 23.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研究 24.大数据战略与公共治理创新研究 25.“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创新研究

六、法学

1.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研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研究 5.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研究 6.依法执政实施方式和实现途径问题研究

7.国家法治、地方法治、社会法治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8.依法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研究 9.互联网法治问题研究

10.互联网金融下的经济犯罪风险预防研究 11.立案登记制实施情况研究

12.野生动物保护法律若干问题研究 13.市场监管法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 14.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法律问题研究 15.有效提升河南地方立法质量问题研究 16.河南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研究 17.河南生态损害评估与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18.提高基层治理民主化法治化水平研究 19.河南推行“司法员额制”问题研究 20.推进河南文化产业政策法治化的对策研究 21.河南农村环境多元化治理法律问题研究

22.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23.河南农村合作金融创新法律制度研究

24.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涉外劳动关系法律研究 25.河南农村法律服务现状调查与法律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26.互联网环境下的河南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27.河南环境风险预防与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研究 28.河南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研究 29.河南涉法舆情应对处置问题研究 30.新形势下政法队伍监督管理问题研究 31.河南产业集聚区法律问题研究 32.河南行政诉讼异地管辖研究 33.诉讼分流机制的构建与完善研究 34.新型审判组织的改革与完善研究 35.河南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研究 36.河南农村土地法律问题研究

37.食品安全法律问题研究 38.河南行政检察制度研究 39.河南环境司法问题研究 40.地方立法权限问题研究 41.物业服务管理及立法研究

七、社会学

1.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基本理论研究

2.供给侧改革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3.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4.建立健全社会治理的协商沟通机制研究

5.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研究 6.河南社会事业开放创新研究

7.河南社会组织基本情况分析及培育发展对策研究 8.新常态下的城市治理创新研究 9.河南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对策研究 10.“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创新研究

11.当前农村改革政策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研究 12.农民工回流与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13.构建完善多层次多方式的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14.基层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15.河南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研究

16.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与调处化解体系研究 17.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

18.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研究 19.微信群的社会功能研究

20.大数据分析平台下社会矛盾预警研究

21.河南跨境电子商务信用风险评价与预测实证研究 22.志愿者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23.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成效与问题研究 24.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的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 25.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26.“互联网+”背景下河南大学生创业支撑体系研究 27.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28.河南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研究 29.河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模式研究 30.智慧城市建设与治理研究

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体育学、艺术学、教育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篇5

关于对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的构想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是做好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管理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必须坚持”导向正确,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全面贯彻”规划、管理、服务、协调"的工作宗旨,积极探索和总结社会科学规划管理工作的规律与特点;坚持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与出高水平的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结合起来,加强对新疆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我们要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为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作 者:郭武斌 吴强 GUO Wu-bin WU Qiang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3刊 名: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年,卷(期):20011(1)分类号:C916关键词:哲学 社会科学 研究 规划 管理 原则 人才培养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篇6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钟顺虎宣读《关于成立首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决定》文件。随后,钟顺虎副部长和付建成书记为首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及其下设媒体引领评价中心、延安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所揭牌。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付建成表示:“作为首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依托单位,我们将大力加强研究基地建设,严格履行研究基地各项管理职责,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积极创建陕西一流,破解陕西难题,彰显陕西价值,努力将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研究基地。”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院长、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刚教授致辞并表态发言,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萬生更表态发言。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桂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建设一批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为“三个陕西”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梁桂强调,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的今天,出路就在创新创造上。首批省级重点社科基地要做创新的开路先锋,提升研究能力,探索出一条新路,从而打造出集“政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全国知名学术交流样板品牌。

梁桂要求,新成立的各个基地要强化问题导向与问题意识,以服务“三个陕西”建设为中心,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政策研究,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陕西的发展做贡献。

梁桂希望首批重点社科基地能够立德树人,树陕西形象,创新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开门建基地,造就一批创新能力与带动能力强的学术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要端正文风学风作风,以良好的学术风气,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工作,努力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带动陕西整体形象的提升。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篇7

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鉴定材料装订格式

一、封面

河北省教育科学“×五”规划课题(重点、一般、青年专项课题)

成果鉴定材料

课题批准号————————————————

课 题 名 称————————————————

课题负责人————————————————

课 题 类 别————————————————

学 科 分 类———————————————

所 在 单 位————————————————

二、装订目录

1、课题立项通知书(复印件)„„„„„„„„„„„„„„„„„„„„„„„„()

2.重要变更申请及获准批复(复印件)„„„„„„„„„„„„„„„„„„„„„()

3.课题申报•评审书„„„„„„„„„„„„„„„„„„„„„„„„„„„„„„()

4.开题报告„„„„„„„„„„„„„„„„„„„„„„„„„„„„„()

5.成果鉴定申请书„„„„„„„„„„„„„„„„„„„„„„„„„„()

6.成果鉴定证书„„„„„„„„„„„„„„„„„„„„„„„„„„„„„„()

7.研究工作报告„„„„„„„„„„„„„„„„„„„„„„„„„„„„()

8.研究总报告„„„„„„„„„„„„„„„„„„„„„„„„„„„„„„()

9.发表的论文(复印件)„„„„„„„„„„„„„„„„„„„„„„„()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篇8

第一部分:应用对策类研究选题指南(重点课题、一般课题)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研究

1、浙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式途径与政策研究

2、浙江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对策;

3、浙江加快培育壮大工业龙头企业政策研究;

4、浙江省重大产业平台建设发展研究;

5、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战略和途径研究

6、浙江区域发展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研究

7、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

8、人均GDP6000到1万美元阶段的经济转型与增长:国际经验与浙江对策。

9、浙江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海外投资和营销网络建设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10、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途径和对策研究;

11、浙江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结构人口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12、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十二五”期间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研究

13、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与浙江外贸可持续发展研究

14、浙江“十一五”时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经验和启示

15、“十二五”时期浙江欠发达地区发展战略研究

16、“十二五”时期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

(二)浙江新时期体制机制创新重大问题研究

17、增强浙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活力和保障能力问题研究

18、浙江省中心镇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19、浙江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机制与路径选择。

20、浙江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

21、浙江地方金融创新发展研究

22、民营经济金融生态环境研究

23、促进民间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的途径与对策

24、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三)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

25、“十二五”期间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26、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27、浙江省生态补偿机制和实施途径研究

28、地方政府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可能途径与对策研究

29、浙江农村土地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配套改革研究;

30、浙江进入老龄化社会对社会服务体系的要求和对策研究

31、公共租赁房和多层次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研究

32、现阶段影响浙江社会长治久安的突出问题研究

33、县级政府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能力研究

34、基层政府事权与财政支撑能力研究

35、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及对策研究

36、浙商社会责任意识调查

37、居民消费增长态势与消费高级化研究;

38、当前浙江高雅文化消费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39、浙江本土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研究

40、创新浙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和管理方式研究;

41、浙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和对策研究;

42、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43、浙江基础教育育人模式转换研究

44、浙江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协调性研究

第二部分:各类专项课题研究选题指南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研究——网络与思想政治工作

网络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高校思想工作怎样利用和发挥网络的作用和优势;探索运用网络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二、“长三角区域合作研究”海洋经济研究专项课题

1、长江三角洲区域加快沿海开发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研究

2、长江三角洲区域港口错位发展与港口资源整合研究

3、长江三角洲区域建设大宗散货枢纽港发展思路研究

4、加快构筑现代化的港航服务体系研究(如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等建设)

5、加快建设包括江海联运、内河航运和港口资源整合的航运联盟研究

6、临港产业的合理布局与提升研究

7、现代港口物流与服务业发展研究

8、海洋旅游业提升发展研究

9、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研究

10、创新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研究

11、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12、海岛海岸线开发管理研究

13、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的经验研究

三、重大舆情调研选题

1.关于当前社会思潮的舆情分析:收集反映社会各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情况,密切关注思想理论界对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历史定论、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深入分析其主要观点、性质特点和影响范围。

2.关于当前经济发展的舆情分析。收集反映社会各界对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评价意见,特别是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推进自主创新、通胀预期、楼市股市、资产泡沫、“国进民退”、节能减排等热点问题的议论讨论,提出舆论引导对策。

3.关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舆情分析。针对人们普遍关注的收入分配、贫富差距、反腐倡廉、干群关系等热点问题,及时反映社会情绪和群众期盼,深入分析其主要观点、发展趋势和影响范围,提出引导和教育的对策建议。

4.关于特定社会群体的舆情分析。围绕党员干部、大学生、中小企业负责人、农民工等特定社会群体,收集分析其当前的思想状况,捕捉其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5.关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舆情分析。深入分析热点贴文博文、流行短信等网上舆论对社会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深入研究3G应用、“三网融合”等新技术新业态对社会舆情演变的影响,提出信息化条件下媒体管理的对策建议。

6.关于做大做强党报主题报道、坚持广电媒体新闻立台的舆情分析。收集反映社会公众对党报、党台,包括其他新兴媒体贴近大局、大事、大势做好主题报道,广电媒体坚持新闻立台、把握舆论导向方面的评价和看法,提出如何做大做强主题报道,如何正确处理新闻性和娱乐性的关系,如何发挥舆论引导权威作用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四、涉台专项研究课题选题

1、两岸(浙台)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浙江民营企业入岛投资研究,涉台经济纠纷问题的机制探讨。

2、岛内“五都”选举预判(2010年11月初完成),两岸政党和基层政府交流研究。

3、农博会、休闲观光农业、台湾农民创业园等浙台农业交流进展的跟踪研究,浙台农渔水利合作的机制探讨。

4、高校教育、宗教交流、文化交流,深度旅游及民宿、会展等民间交流的研究。

5、浙台近现代历史关联研究,如民国史、国民党历史、两蒋与浙江、江山毛氏等。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重要著作研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中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经验和规律研究

4.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与完善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研究

5.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研究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关系研究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

8.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

9.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

10.党内民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11.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12.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研究

13.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研究

14.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研究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篇9

【关键词】农村体育;社会变迁;对策

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当前,有大量农民工流动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是当今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迁,这种社会变迁使农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发生显著变化。农民的流动必然会对农村体育发生作用,它既给农村体育发展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对农村体育发展造成一定冲击。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广泛开展农村体育研究对于增强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探索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 河北省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

1.1 场地设施严重不足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约有70余万个,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人口的37%左右的城镇,拥有全部体育场馆的78.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3%左右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有20.2%的体育场馆。农民体育活动的地点主要为非赢利性的公共场所,其中以自家庭院和公共场所为主。河北省调查表明,全省仅有30多个县(区)建立了国民体质测定中心(站),186 个乡镇建有体育彩票公益金援建健身路径,数量比较少。农村体育场地绝大部分是依托学校,有的在乡政府、村委会大院和乡直部门的单位里,只有极少的乡镇建有体育文化广场或体育文化馆。就是这些仅有的场地利用率也很低,参加人员主要是干部、教师、学生和转业军人。

1.2 体育人口不足

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和体育现象,是衡量一个国家与地区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采用的基本标准是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以上,每次30min以上,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显示:城镇中有51.3%的人参加过体育活动,而农村中只有28.97%的人参加过。广大农村体育人口数量较少,且严重低于全国体育人口比率的34.4%。

1.3 体育消费水平较低

体育消费受体育意识与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是衡量农民自身体育投入的重要指标。农民体育消费主要包括购买运动服装、运动器材、观赏比赛等。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003年对2万农户实施的调查表明,农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比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落后了整整10年。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发展建设时期,加上农村居民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4 体育意识淡薄

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加上受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差,大多数农民认为劳动就是体育锻炼,对体育的本质功能认识不够,而且不了解体育锻炼的常识与方法。加上季节和农忙的限制,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没有保障。据有关调查,农村中高达80%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参加体育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农业劳动本身就是体力活动,要再参加体育锻炼就太累了,有70%的人认为“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

1.5 缺乏组织与指导

调查发现:1998年机构改革以后,随着领导人员的变化\机构的变更,县级体育行政部门大部分都与文化、教育部门合并,保留下来的屈指可数,农村基层体育逐渐萎缩。河北省有80%的乡镇仅设有文化站,其余叫文体站,有的甚至没有。在体育管理方面,缺少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农村里懂体育、会指导体育的人很少,有些村、镇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乡镇级文体站的兼职干部也差强人意,因此,在指导农村健身活动方面缺少师资力量。河北省有1.6万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只有将近2000名活跃在县区,仅占全省的12%,农村体育的骨干队伍极其缺乏。

2 农村体育的发展趋势

2.1 建设生态化农村体育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城镇化进程中,改变农村体育的落后状况,确实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从农村生态环境着手,构建农村生态体育,对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有重要的意义。生态体育包括自然生态体育和社会生态体育。自然生态体育是指人们利用各种自然条件及资源而进行的各项体育活动;社会生态体育是指人们利用各种潜在物质及精神资源而进行的各项体育活动。

2.2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将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契机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是推进农村体育工作的基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70%,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就必须把农民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在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体育工作全面发展,力争做到 “建设一个体育场地、建立一个健身组织、培养一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成立一个健身队伍、形成一个品牌体育健身项目”。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时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体育活动,引导更多的农村居民投入到健身活动中来,发挥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2.3 农村体育的发展将向城镇化转化

在新农村建设中,用城市建设的理念建设农村,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体育同样必须向小城镇化转化,在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将体育场地设施和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纳人到城镇规划和农村新社区的建设,是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农民生活小区化、体育设施集中化,会使农民感受到城市居民的体育生活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健身意识,增强自觉参与健身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2.4 引导农民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纷纷兴建,但农民的体育健身积极性却没有调动起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便有什么样的体育行为,因而,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是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任务。首先,提高城乡工作人员的体育服务意识。其次,广泛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车、墙报、宣传册、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体育文化宣传。

3 河北省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

(1)各级主管部门应把宣传体育知识、健身知识作为主要内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农民群众认识到体育不仅有强身健体功能,而且还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团结等多方面功能,增强体育意识。

(2)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体育的投入,建设体育设施,组织体育活动。以采用省、市、县、乡各出一点资金的办法,共同把农村的设施建设武装起来,以此推进农村的体育活动开展。同时从体育彩票收益金中抽出适当资金进行农村体育项目的投入。

(3)尽快建立乡政府体育管理机构,组织各种体育指导中心,积极推进农村体育俱乐部,制定并完善各种农村体育管理制度,加强组织管理力度。实施目标管理,將农民体育的开展情况的好坏,作为衡量主管领导业绩的标准之一。

(4)充分挖掘地区民间体育资源,采用各种措施增加可利用的体育资源。利用地方特点开展特色体育活动,继承和发扬不同地域的农村传统体育项目。

【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sk201211】

参考文献

[1]庄月红.浅谈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J].技术与市场,2011(12)

[2]田振生等.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05)

[3]张玉娟,余万予.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变迁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06)

[4]邓罗平等.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体育生态化服务体系建构[J].体育科学研究,2009(04)

[5]韩军,王斌等.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06)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篇10

各学院(部)、部门:

201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即日起开始。今年的申报工作有较大调整,请各单位予以重视,按相关规定认真组织申报工作。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第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贴近实际,围绕大局,深入研究浙江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要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注重具有浙江特色和学科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注重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立足学术前沿,打造“当代浙学”品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加快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服务,以丰硕的成果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二、各类课题具体申报事项

(一)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重大资助项目,详见通知:

(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重大资助项目,详见通知:

(三)对策类课题申报要求。

今年对策类课题的申报仍以最终成果方式申报,旨在引导和鼓励社科界深入调研,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和转化的实效,为党委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

1.申报方式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实践,围绕省委提出的“五水共治”、“五措并举”,全面深化改革,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化法治浙江建设、提高依法治理能力,浙江“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等重大主题,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发现真问题,找出真答案。

申报人须递交研究报告、成果要报(一般控制在3000字以内)及对策类课题申报表各一式四份(包括电子版)。

2.受理及立项方式。

省社科规划办常年受理应用对策研究成果申报,并委托专家进行筛选鉴定。根据省社科联《社科成果要报》采纳摘编及领导批示或部门采纳情况,结合省社科规划学科组专家筛选鉴定意见,给予一般项目或重点项目等立项等级。每人每年原则上限立一项,在研省部级(含)以上课题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不能重复申报省社科规划对策类课题。采用上下半年分期立项,提交申报材料截止时间分别为上半年立项的5月中旬,下半年立项的11月中旬。

(四)基础理论研究、后期资助课题申报要求。

1.基础理论研究。

申报人可根据自己的学术积累,按社科“十二五”规划所设的17个学科组,分学科自主选题,自由申报,但成果形式之一必须为专著(工具书)或论文,结题时须公开出版或发表。课题立项向学术前沿问题研究倾斜,重点扶持对学科发展以及对弘扬浙江精神、传承浙江文化有重要作用的研究项目。

2.后期资助课题。

旨在鼓励和扶持在基础研究领域潜心治学、锐意创新的社科工作者,资助已完成且尚未出版的优秀学术专著中文初稿,要求达到本学科领域先进水平,无知识产权纠纷。学术译著、工具书、论文(论文集)、教材、软件等暂不列入资助范围。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社科规划课题的,不得以完成的成果再申报后期资助课题。后期资助项目如获立项,不能擅自拿同样的内容申请其他课题资助,也不得申报其他类型的省社科规划课题;经省社科规划办同意后申请国家后期资助项目如获立项,省社科规划办可保留其省后期资助课题立项资格,但要追回所有资助经费。

(五)入选“之江青年学者行动计划”的青年学者(第二批)如往年课题已经结题,无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课题,可参加今年的课题申报,此类课题单独评审,指标单列。之江青年申报今年规划课题的请在申报表的“课题类别”后面再备注上(之江青年),并在单位汇总表的课题类别后面也备注上(之江青年)。

(六)“水文化”专项课题研究。

围绕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等重大部署,配合“中国梦想·美丽浙江”主题宣传活动,今

年省社科规划课题特设立和组织“水文化”专项课题研究。研究重点为:治水的机制体制、五水共治与经济转型、五水共治与生态文明、五水共治与新型城镇化、国际治水案例借鉴、浙江治水历史、水文化与浙江文明发展等。申报者可根据自己的学术积累和研究专长,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从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两个层面进行课题设计和研究。成果形式根据研究类型确定,基础研究为专著和论文,应用对策研究为研究报告。基础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和应用对策研究成果报送截止时间为2014年底。

三、评审规则

实行分类梯度评审。基础理论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按学科分类,并按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一般课题、自筹经费课题的顺序依次评审,未获得前一档课题的项目,根据本人意愿及单位意见按顺序自动转入后一档课题的评审。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由专家根据申报课题质量确定,申报时不必注明是否申报重点或一般课题。

四、其他有关事项

1.在省社科规划各类课题中,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项课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课题未完成者,不得申报本课题。申请人必须在本单位指定期限内向社科院报送全部申报材料。

2.重点课题经费资助标准为每项课题5万元,一般课题资助标准为每项课题2万元。课题经费分期拨付,首期经费拨付总经费的60%。

3.“后期资助课题”资助经费主要用于课题成果的出版,每项课题资助经费为4万元(出版经费)。后期资助课题成果由社科规划办统一标识、统一出版。

五、申报材料及受理日期

1.个人申报材料包括:申报基础理论研究和专项课题需提交《课题申报表》(一式2份)、《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一式11份);申报“后期资助课题”需递交申报表、成果打印稿4份(A4纸双面打印,胶装,封面及内容不得出现个人及单位信息)、成果介绍4份(4000字以内);申报对策类课题需递交研究报告、成果要报(3000字以内)及对策类课题申报表各一式4份(包括电子版)。重大课题按通知要求递交申报材料。

2.各单位的重大课题和其他课题《汇总表》各一份(附电子文档);

3.申报表、活页一律使用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其他材料要求A4纸双面打印。

4.申请人需将上述材料交至各学院(部)科研秘书处,经各二级学院同意并汇总后,统一报送科研处(各部门申报人可直接报送至科研处)。课题申报时间从即日起至4月10日止,逾期不再受理。(对策类课题上半年截止时间为5月15日,下半年截止时间为11月15日)

科研处联系人:徐荣祥、崔庆

联系电话:0571-88218266

E-mail:zisukyc@163.com

附件1:申报活页

附件2:对策类课题申报表

附件3:基础理论等课题申报汇总表

附件4:基础理论研究、专项课题申报表

附件5:重大课题单位汇总表

附件6:重大课题申报表

科研处

2014年3月12日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篇11

关于组织申报贵州省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的通知 文科各院(部)及相关单位:

按照省委宣传部的安排,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0年重大课题招标工作已经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省2010年社科规划重大课题招标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提供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持。

二、招标课题目录

1、贵州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 ★

2、贵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

3、贵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4、贵州加快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统筹研究 ★

5、贵州城乡公共服务合理配置问题研究

6、贵州科学开发特色优势资源推进新型工业化研究

7、贵州“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

8、贵州“十二五”期间高速交通圈产业布局发展战略研究

9、贵州推进城镇化与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研究

10、加快构建贵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生态链研究

11、贵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12、贵州农村危房改造经验研究

13、贵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14、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15、贵州省文化体制改革中投融资问题研究

16、贵州加快苗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注:打★号的课题为指南类课题,申报者可根据研究方向设计相关研究课题)

三、招标课题要求

1、成果质量要求。指导思想正确,研究方法科学,调查全面深入,资料准确详尽,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为省委、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2、课题组要求。课题负责人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正县(处)级以上行政职务。正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社科规划课题的负责人不能申报。课题组应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有关实际工作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课题负责人应有相关研究内容的前期成果。课题组成员结构要合理。

3、成果形式。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要求6万字以上并附6千字左右的成果摘要。

4、研究期限。课题研究期限为一年(从签订立项合同之日算起),凡延期完成并经鉴定验收合格的课题,按三等资助经费。

5、经费资助。每项招标课题资助经费为3—5万元,具体金额按成果鉴定验收等次确定(一等5万元、二等4万元、三等3万元)。立项时拨付启动经费3万元,成果鉴定结项后,按等次补拨研究经费。成果鉴定如不合格,根据专家鉴定意见进行修改,最后视成果质量决定结题。如修改后再次鉴定仍不合格,则不予结题。

6、招标范围。省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

7、课题管理。本《通知》未尽事项,按《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款进行管理。

8、课题评审。省社科规划办组织社科专家、实际工作部门负责人组成评审组,分两个阶段进行评审。第一个阶段为通讯评审。通讯评审采用双向匿名方式对课题论证活页进行初评,原则上每个课题评选出两项进入复评。第二阶段为复评。复评采取答辩与专家会议评审相结合的评审方式进行。评审通过的课题,经社科规划办审核,报省委宣传部批准后立项。

9、投标材料。投标者请于5月20日前将《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招标课题申请书》及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各一式7份(一份原件,6份复印件)报送人文社科处。电子文本发送至人文社科处邮箱:hs@gzu.edu.cn。逾期不再受理。

课题申报完成后,省社科规划办将适时组织专家评审。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知下达后,若当年课题负责人已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则不再承担省招标课题。

复评通过的课题,由规划办审核并报省委宣传部审批后,签订课题立项合同。课题管理按《贵州省社科规划办课题管理办法》执行。

人文社科处联系电话:8292795 ;联系人:周永兴 龙国静

未尽事宜请与贵州省社科规划办联系

联系电话:5892535 联系人:刘洁丽 钟西辉

20094

科学规划“三区”,智慧管理班级 篇12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优质教育的打造,离不开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尤其是班主任队伍的支撑。为此,开发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坚持“定对象、定周期、定目标任务”的培养原则,将成长方向直接锁定为“武汉市十佳班主任、百优班主任”,让骨干班主任在与专家、名师的对话中,在自我超越的实践中反思成长、追享卓越。

曾经在关注家庭教育问题时,听说过“教育三区”的观点,感觉很有道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本身就有联系,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可以推广到班级管理。

所谓的“教育三区”,一是禁区,就是班主任利用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主导地位严令不准学生逾越的区域;二是讨论区,指师生相互协商,尊重彼此意见,求同存异,依照集体生活原则产生行动决议;三是鼓励区,就是教师运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及时充分地发现学生行为的闪光点,运用合适的方式予以肯定强化,从而不断增强学生自主成长动力。

怎样在班级管理中设置好这三区呢?以笔者工作实践的切身体会而言,减少禁区、增加讨论区、扩展鼓励区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减少禁区,班级管理更有人情味

笔者在担任班主任工作初期,急于镇住学生,希望尽快建立起让自己满意的班级秩序,时常会颁发禁令,并强制落实,对于敢“顶风而上”的学生,会严厉批评甚至伴以相应的处罚。

由于大多数“禁令”在实际工作中都是无法真正落实的,有些“禁令”也许自己遵守都很有困难,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烦恼纷沓而至。

在禁区的把守上,班干部想帮忙而力不从心。一不小心,就给学生留下了独断、专横、霸道的印象,甚至会让自己走到同学的对立面。慢慢地,踏入禁区的人越来越多,学生当面一套背里一套,对违反禁令的处罚与批评又不可能不断升级,禁令说得越严,自己就越没有退路。没有办法,班主任往往只能逐步退让。最终禁区对孩子们的威慑力越来越小,而由此所造成的师生感情的裂痕短时间内还很难得到修复,教师威信的建立也会受到影响。

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少划禁区,除非关乎学生安全的大事,比如“严禁私自结伴到江河湖泊中游泳”。我们常常会禁止学生做这做那,却往往忽略了教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因此,不妨换一种说法,“零食可以在食堂或经营区域吃”“对老师有意见可以向班主任反映或课后找老师本人沟通”“个人保证自己桌下没垃圾,垃圾请扔进垃圾篓”等,这样既教会了学生怎样做,在学生没做好的时候给自己留下了足够的教育引导空间,学生能从这样的表达中感受到被尊重,执行力的持久性根本不逊于禁令,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建立完全不一样的师生关系。

增加讨论区,学生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只要是班级的事情,只要和学生相关,班主任在做出决定和要求之前都可以提出来和学生讨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再形成班级决议公布实施,会有良好的效果。这需要班主任有对学生辨识力和主流倾向的高度信任,就算学生的讨论形成了和我们预期相悖的结果,它都是有价值的。只有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后,学生才会觉得这个事情与他有关,这个决定也包含有他的意见,在配合班级落实相关要求时就会更主动。它也许暂时会降低处理一件事情的节奏,但是它对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民主观念、责任意识会有很大的作用,也能让学生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存在感和价值。

作为班主任,无论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动机,在做出安排之前,都要利用合适的途径,将自己的意图借助于集体的意志表达出来,这样既保护了自己,也增加了制度的执行力。学生只有经常有机会“参政议政”,并且感觉自己的意见得到了集体的认可,才会真正把班级当做自己的家。所以,班主任只管解放自己,把班级工作交给学生去讨论,去处理,让学生做管理的主人。

扩展鼓励区,给予学生源源不断的成长动力

记得有一位军事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足够的军功章,我就可以打无数的胜仗。反思我们的生活经验,梳理身边发展顺利的学生案例,就会发现,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优良的学习品质都是源于科学的激励,往往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学生内部积极向上的因素,在被人发现后,不断在肯定的滋养中慢慢壮大,最终显现为夺目的优点。我们总是习惯于指责学生的不足,企图通过批评、惩罚来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往往收效甚微。

学生做了对的事,学习有进步,作为班主任不妨给他一个微笑,一句称赞,一件小奖品,又或者在家长面前不失时机地表扬几句……不管用怎样的方式,只要能让他感受到我们发自内心的肯定和真心的喜悦,就能给他强大的动力。班主任要有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亮点,并且毫不吝惜我们的夸奖和赞美,尽量扩展鼓励的区域,我们就能推动学生不断向前。

当我们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是帮学生成长时,我们就能坦然放下师道尊严的执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欣然限制班级管理的禁区,积极扩大管理的讨论区,尽力扩展管理的鼓励区,我们也就能从让学生畏惧的班主任变成受学生欢迎的“帮”主任了。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篇13

一、总体安排

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河北建设,聚焦全省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充分发挥软科学研究决策作用、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素质作用,立足实践、突出改革,明确导向、优化定位,为全省科技发展、改革创新提供重要决策咨询服务支撑。

软科学研究专题,主要安排科技创新智库建设、重点决策研究、后补助3类项目。

科普专题,主要安排科普资源开发、科普基地建设、后补助3类项目。

二、支持重点

(一)软科学研究专题 1.科技创新智库建设项目

重点围绕全省科技改革、政策创新、发展战略、服务管理等,结合本单位自身研究优势,选取相对稳定、连续研究的项目,提供服务团队、研究成果、决策咨询智库支撑。

优先主题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指南代码5000901)围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分析我省创新体系建设现状,找准问题与薄弱环节,对标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开展深度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提出建立河北特色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模式、建设路径、建设方法与重大举措。

优先主题二:促进供给侧科技创新有效供给重点改革研究(指南代码5000902)

梳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科技创新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理、路径和抓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有关建议。

优先主题三: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指南代码5000903)

针对平台经济、跨界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兴业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提出适应我省发展阶段、引领我省经济跨越提升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的战略举措与建议。

优先主题四: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政策支撑体系研究(指南代码5000904)

围绕构建“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协同创新模式,分析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主要体制机制问题和政策制约瓶颈,聚焦三地创新链协同,共建重大创新平台、创新基地、科技园区,聚集创新人才,共享创新要素,互联技术市场,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等,研究提出重大政策举措建议。

优先主题五:雄安新区创新驱动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指南代码5000905)

围绕打造创新高地和科技新城,从创新载体、运行机制、发展环境等方面,研究探索科技创新现代制度设计、发展路径、成长模式和创新政策,提出科技体制改革、聚集创新要素、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等重大政策举措。

优先主题六:科技创新绩效评价与监督体系研究(指南代码5000906)

围绕加快构建统筹协调的创新治理机制,深化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研究分析我省存在的问题和改革重点方向,借鉴有关先进做法经验,提出建立健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及第三方评估机构监督等重大改革举措建议。

优先主题七:科技创新政策与评估体系研究(指南代码5000907)

围绕建立健全我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政策效应评估体系,梳理我省现有科技创新政策和国家支持创新有关政策,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分析我省科技创新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需求变化,在协同创新、企业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培、创新创业等方面,提出政策跟踪评估、优化政策体系、健全评估框架、完善评估方式方法等对策建议。

2.重点决策研究项目

结合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任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激活各类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环境等热点难点问

4新技术产业、推进高端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冀西北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优先主题九: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政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16)

系统梳理我省现有人才政策,对比分析与先进省份的人才政策差距,结合我省实际,研究提出不同创新主体吸引不同类型创新人才的主要形式、重要载体、管理机制、评价办法、支持政策以及保障措施。

优先主题十: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发展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17)

围绕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孵化体系,对标先进省份成功做法经验,研究促进高新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完善综合创新生态系统等可操作性政策建议。

优先主题十一: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18)

对现有科技金融政策进行梳理分析,围绕发展壮大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支持运用新型工具产品,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链条,强化资本市场、民间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建立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研究提出重要对策建议。

优先主题十二: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指南代码5000919)

围绕如何促进我省知识产权工作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相融合,提出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优先主题十三:创新型河北建设进程测度与相关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20)

围绕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区)、科技小镇等建设,打造特质化创新型城市名片,加快推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研究创新驱动考核指标和动态监测体系,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对策建议。

优先主题十四:促进开放创新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21)重点围绕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利用国外创新资源、聚集国内创新要素、加强科技招商、促进军民科技融合等,研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优先主题十五:促进创新创业有关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22)

围绕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科技人员创业、创新簇发展、科技服务、科技文化宣传、创意设计、创新创业生态等,研究提出有关支持政策和发展对策。

优先主题十六: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有关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23)

根据省委、省政府改善民生的重大部署,围绕民生改善、脱

8围绕历史古迹、文化瑰宝、历史人物、革命传统等与普及科学知识相关的载体,支持科普基地建设,促进历史人文科学传承传播。

优先主题四:科学研究科普基地(指南代码5001009)围绕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支持科学研究机构、科学观测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立高水平科普基地,促进高端科普资源开发开放。

优先主题五:防灾减灾与社会公益科普基地(指南代码5001010)

围绕防震、防火、防洪、气象、抗旱、安全,以及食品药品安全、疾病预防、营养健康等领域,开放科普资源,支持建立科普基地,提升科普服务水平。

优先主题六:其他科普基地(指南代码5001011)3.后补助项目(指南代码5001012)在以上两类专题优先主题范围内选题申报。

三、绩效目标

(一)软科学研究专题

面向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发表一批有价值的专题报告、专题文章、研究论文、研究著作,培育一批科技创新智库团队,培养一批软科学研究人才。研究成果在制定省级政策文件、有关管理办法规定、研究决策、指导工作实践等方面,获得省级及以上部门大量采纳应用,为科技改革、创新政策制定、完善科技管理等提供重要科学决策。

(二)科普专题

推出一批科普图书、科普(技)音像制品,开发一批科普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普基地,培养一批科普人才队伍,科普创新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科普资源和服务。

四、项目安排:

(一)软科学研究专题

1.科技创新智库建设项目:拟支持20个项目左右。2.重点决策研究项目:拟支持70个项目左右。3.后补助项目:拟支持30个项目左右。

(二)科普专题

1.科普资源开发项目:拟支持30个项目左右。2.科普基地建设项目:拟支持20个项目左右。3.后补助项目:拟支持10个项目左右。

五、申报要求:

(一)软科学研究专题

1.项目要以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决策应用为导向,注重研究的实证性、对策性、操作性,与决策无关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项目不予受理。

2.申报项目时,申报单位应围绕优先主题选取涉及的研究项目,突出当前研究重点。鼓励组建跨单位、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团队。

1123.后补助项目

《河北省软科学研究后补助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软科学研究后补助专题〕)

(二)科普专题 1.科普资源开发项目 优先主题一:科普作品

(1)《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专题〕);(2)科普图书和音像制品类项目需提交项目承担人与出版社达成的出版意向协议。

优先主题二:科普展教品

《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专题〕)

优先主题三:科普信息化项目

《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专题〕)

优先主题四:媒体栏目

(1)《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专题〕);

(2)需提供独立运行平台主管单位证明。2.科普基地建设

《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专题〕)

3.后补助项目

《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后补助专题〕)

七、受理与咨询电话

(一)软科学研究专题:0311-85803093

(二)科普专题:0311-85817982

八、申报受理时间、地点

网上申报受理截止时间:2017年8月10日 纸质材料受理时间:2017年8月10日~11日

纸质材料一式两份报送地址:河北省科技厅行政服务中心(石家庄市东风东路159 号邮政编码:050021)。

上一篇:入队申请书典范下一篇:观摩招聘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