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重大意义(共7篇)
——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解读之一
省政府研究室 省旅游局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省委省政府前不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区域发展战略之后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第一,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纵观世界大势,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适应全球需求结构变化,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特别是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为有效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产业政策及时作出调整,提出十大传统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一系列大力扶持包括旅游产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产业加速发展的政策文件,标志着我国产业政策已经上升到一二三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长期以来,我省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工业“两高一资”特征明显,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偏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而紧迫。旅游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质。据世界旅游组织研究报告,旅游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只有0.2吨标准煤,仅为工业能耗的十一分之一,是典型的绿色产业、循环产业、低碳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对于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于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意义重大。
第二,这是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升级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提速,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旅游已成为人民群众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把加快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摆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位置,是对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旅游产业发展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与其他一般性消费相比,旅游消费具有综合性、可重复性、可持续性消费的特点,是最终消费、多层次消费和恢复能力较强的消费,对拉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旅游消费由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娱乐、购物、通信等一系列消费构成,促进旅游消费就会带动这些行业的发展。一般家庭买一辆车要用十来年,买一套房子能住一二十年或更长时间,但是旅游可以多次重复消费。旅游消费能够适应多种收入阶层的需要,绝大多数家庭只要有出游愿望,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时间许可,选择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乃至数万元的旅游产品,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内容的消费活动。面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旅游业也是受影响较小且恢复较快的少数产业之一。因此说,旅游消费对经济的调节是内生的、自然的,对内需的刺激是良性的、和缓的,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必将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大、持久和高效的推动作用。
第三,这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走特色发展道路的迫切需要。各国、各地的实践证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省在全面总结几十年来经济建设成败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了“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依托优势资源强化特色优势产业支撑,是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我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全省各地以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为代表的人文资源,以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历史文物为代表的文物古迹资源,以冰川草原、丹霞砂林、大漠戈壁为代表的自然景观资源,以藏、回、裕固等众多少数民族民俗为代表的民族风情资源,特别是以天险腊子口战役遗址、红军长征胜利会师会宁纪念馆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为代表的红色旅游、现代旅游资源分布广泛,不仅类型齐全,除海洋岛礁以外有全国其他地方所有的旅游资源类型,而且资源品质好、质量优、特色突出,拥有1个世界级生物圈保护区,2处世界文化遗产,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地质公园,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9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省旅游资源禀赋和开发价值在31个省区市中位于第十六位,文物资源位列全国十强。这样好的资源条件,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产业。
第四,这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省面临着增加社会就业、提高劳动者收入的艰巨任务。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解决这个难题,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产业是一条有效途径。现代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能够影响和促进民航、铁路、公路、住宿、商业、通信、会展、娱乐、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生态、环境、建筑、海洋等产业相互融合,催生出一批富有生命力的旅游新业态。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产业每创造1元收入,就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元收入。而且,由于旅游就业门槛低、成本少、就业方式灵活,因此,对不同类型的劳动者都有较大需求,能够在显著增加全社会就业容量的同时大幅度增加不同层次劳动者就业容量。初步估计,旅游行业每增加就业1人,就会间接创造6个就业机会,占到全国就业总量的9.6%,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创造就业岗位最多的产业之一。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科学发展
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1]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教训, 根据我国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变化而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当前,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极端重要性和十分紧迫性。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国内背景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原因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因为从深层次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上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目前制约我国长期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矛盾是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
首先从资源看——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资源将难以支撑。一是我国资源短缺。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 人均资源占有量同世界平均水平比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比如, 煤炭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53%, 石油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 天然气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0%, 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3%, 森林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1%, 铜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6%, 铝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二是我国资源消耗大。中国目前已经是许多产品的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煤炭、钢铁、焦炭、水泥、电解铝、服装、鞋子、玩具、手表、手机、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微型计算机等等。这些产品基本上是属于“两高一资”产品, 即“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我国已经成为煤炭、钢铁、水泥、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 世界第二的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三是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资源开采、运输、使用三个环节的浪费都相当严重, 人为地加剧了资源紧张局面。以能源消耗为例, 我国每创造1美元GDP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 德国、法国的7.7倍, 日本的11.5倍。四是我国资源对外依赖增大。我国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 能源资源对外依赖较大。据海关统计, 2009年中国石油进口2.04亿吨, 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达52%;铁矿石2008年进口约4.4亿吨, 占中国铁矿石消费比重的60%。按照目前中国能源需求增长速度, 全世界每年新增能源的50%要供给中国。这既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安全, 也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资源能源将难以为继。
其次, 从环境看——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环境将难以承受。一是我国水污染情况突出。目前, 我国90%流经城市的河流、70%的江河湖泊、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每年有300亿吨污水排入长江。二是我国水土流失、沙漠化情况比较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总面积1∕3以上, 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15.5%, 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 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企业、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三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已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我国仅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就达60亿吨, 今后十年GDP若以8%速度增长, 那么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的绝对量将接近百亿吨。四是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惊人。国家环保总局和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指出, 2004年, 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 占当年GDP的3.05%。大量的污染必然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自然灾害增多, 导致社会财富的减少, 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影响人的全面发展,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背离。
因此,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 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而且迫在眉睫。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现实选择
首先,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冲击, 逼迫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需要。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 给我国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 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胡锦涛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 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2]事实上, 在此次危机中受冲击最严重、经营状况最困难的正是那些技术和管理水平粗放、低端、落后的行业和企业, 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 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比如, 内外需发展失衡,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 过多地依赖投资和出口。对外依存度从80年代的20%左右上升到2008年的60%以上, 远超出世界41%的平均水平。从产业结构看, 我国经济增长长期过多依赖第二产业 (工业) ,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大、降幅最深的也是工业, 特别是一般加工工业, 这成为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直接原因。同时也严重影响农民工的就业和收入, 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带来700万农民工返乡, 2000万农民工失业。危机又一次警示我们, 转变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可以说,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效果, 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重要契机。
其次, 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促使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目前, 许多国家都在为“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做准备, 各国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点, 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规划。美国推出“绿色新政”, 计划在十年内投入1500亿美元发展新能源。日本提出“绿色经济和社会变革”方案, 推动建设低碳社会。欧盟提出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 并在2013年前出资1050亿欧元支持发展绿色经济。我们要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竞争, 必须见事早、行动快, 用好我国经济率先走出谷底的有利条件, 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世界工厂”到“创新大国”的转变。这样, 在激烈的国际力量博弈中, 中国才能底气更足, 腰杆更硬, 有更多话语权和影响力。
再次, 气候环境问题的国际化带来的压力迫使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的需要。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关于气候变化的谈判已经经历了20多年, 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之下, 已经有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 有了《京都议定书》, 有了巴厘路线图, 有了《哥本哈根协议》, 这都是世界各国努力的结果, 应该说这些文件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历史的贡献。我们要看到, 这是一个大趋势, 节能减排, 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已经不是我们要不要的问题, 而是必须的问题。因为气候问题恰恰是对我们过去这种高排放、高污染提出的更加严格的约束。如果我们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们面临的国际压力会越来越大, 国际形象会严重受损。
因此, 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 促使我们更加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不起、慢不得”,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在“加快”。否则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 我们将无法生存。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客观需要
在经济学理论上, 有“增长的陷阱”理论, 将增长的陷阱分为三类: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陷阱。
低收入陷阱又称为“贫困陷阱”, 是指处于贫困状态的国家由于贫困而不断地再生产出贫困, 长期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现在处于低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包括老挝、埃塞俄比亚、布隆迪。这些国家没有自然资源、没有地域优势 (不靠海) 、也没有FDI (国际直接投资) 。
处于高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有文莱, 科威特, 沙特阿拉伯, 这些国家有自然资源的优势。尽管收入很高, 但始终无法转变为发达的现代化国家。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 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 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 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 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典型国家像墨西哥、阿根廷、智利、马来西亚、泰国等。比如阿根廷在100年前人均GDP就达到3000美元, 现在也只有6000多美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收入差距过大;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增长模式转型不成功;金融体系脆弱;劳动力转移困难等。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打破这三类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摆脱过分依赖外在因素, 实现经济增长内生化。
我国2010年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 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我国也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比如城乡差距问题, 仅从城乡收入差距看, 目前是3.33:1, 如果考虑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 实际差距可能达到5——6倍。如果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就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现代化进程将停滞不前甚至中断。因此, 即使没有国际环境变化的冲击, 我们也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而且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 2010.6.
第一,发展继续教育有助于提高个人、企业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升,但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2008年,我国平均每个就业者创造的GDP为5,855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5.9%、日本的7.7%,按每个劳动力平均生产效率计,美国相当于我国的17倍。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计量研究,在制造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这种情况在高新技术产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甚至在发展农业方面,也亟待加强培训。地处中东沙漠、属于严重缺水国的以色列能够创造“农业奇迹”,其经验就是对农民进行普遍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農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继续教育提升劳动者素质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
第二,发展继续教育有助于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经济结构转型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
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首先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从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看,2010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反映出我国第一产业比较落后、第二产业比重较高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状态。同时,从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看,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则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据有关预测,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我国第一产业农业劳动力比重应从2009年的38.1 %下降到2020年的25%以下,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应从34.1 %提高到2020年的45%以上。随着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带来我国劳动力在不同产业和地域之间较大规模的流动、转移和对大量劳动力培训的要求。大力加强对劳动者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最关键最繁重的基础性任务。
第三,发展继续教育有助于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方兴未艾,最近20年来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知识总量,也许已经相当甚至超过过去20个世纪知识的总和。同时,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的周期日益缩短,从过去的几十年、十几年,到现在的两年、一年,甚至只有几个月。在过去15年,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有8,000多个原有技术工种消失,同时出现了6,000多个新的技术工种。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这也是各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力争要达到15%左右。可以说,只有依靠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才能使各行各业跟上这种世界性的新变化,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
第四,发展继续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继续教育是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在终身学习背景下迅速发展的新的教育领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面向已结束了初始学校教育的所有社会成员的继续教育活动,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业导向的教育和非职业导向即以丰富精神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就非职业导向方面,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广大社会成员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和《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纲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二者都强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区域基础条件差异很大,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处于反分裂斗争的一线,特殊的省情决定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在全局工作中的特殊地位。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把它作为关乎全局的大事来抓。从2003年以来,连续10年在全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次先进区创建,它既是对我省多年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有效承接,又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大创新,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着眼于凝聚同心同德的思想和力量,着眼于整体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标志着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是推动青海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创建工作突出强调要深化对区域发展的分类指导,在坚持全省发展战略布局的同时,着力推动藏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发展,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促进地区城乡统筹协调,有利于凝聚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上,加快我省跨越发展。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是实现青海长治久安的固本之策。应该看到,我们同境内外分裂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是尖锐的。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着力解决影响长治久安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我们夯实反分裂斗争的思想、工作和群众基础,打好进攻仗,掌握主动权,确保全省社会大局长期稳定。
这些重大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回顾3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没有改革开放,我国不知还要在封闭半封闭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下徘徊多久。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民群众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的步伐决不能停顿,更不能倒退。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并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反复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这必将开启我国新一轮改革浪潮,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在未来7到8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全面提升,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涉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涉及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这些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成。第三,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社会矛盾多发易发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等等。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有必要对我国宪法作出适当的修改。
宪法修改又称“宪法修正”。宪法修改对宪法自身的稳定性和政治的连续性都有消极作用。宪法修改实质上是宪法变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同时要注意的是,宪法修改是对宪法的部分内容进行改变的。
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XX年进行了4次修改。
自XX年修改宪法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又有了许多重要发展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
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积极投身社会治理。
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对社会建设内涵和要求的认识越来越明晰、把握越来越准确、运用越来越科学,在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的同时,经历了从加强社会管理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逐步深化过程。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体现了党领导下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理念和主张
【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重大意义】推荐阅读:
深刻认识反腐败形势09-30
一个印象深刻的人06-19
最深刻的广告标语06-20
深刻的反义词07-17
记忆深刻的作文公开课07-22
深刻哲理人生的励志语录07-28
一段深刻的记忆作文10-15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刻思考09-24
一次深刻的领悟作文600字11-14
佳作《爱的教育》深刻读书心得体会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