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棵树教案(精选4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能较准确、完整地知道一棵树的主要特点。
2.能够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树的某些部分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对树的观察结果。4.用实际行动爱护树木,呵护它的成长。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前对每个观察小组的观察对象做一个大致分工。2.学生准备:科学记录本、蜡笔或油画棒、白纸。3.小组活动材料:软尺、小尺子、放大镜等。教学过程 1.导入。
(1)谈话:我们已经观察了校园里的动植物,让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最熟悉的一棵树,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棵树。然后,请几个同学来说说,猜猜他说的是什么树。(2)学生思考,展开游戏。
(3)提出问题:怎样进一步观察这棵树? 2.讨论观察计划。
(1)讨论:我们还可以观察树的那些内容?用什么方法观察?需要什么观察工具?怎样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2)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提出的内容和方法不要局限于教材列举的三个方面。适时评价,鼓励学生中有创意的想法。)(3)实施完成观察计划,并按教材上的提示进行自我评价。3.观察一棵树。(室外活动)(1)划分观察区域,领取观察工具。(2)提出观察要求和注意事项:
①观察时一定要做好记录;
②要尽量与组员合作观察;
③注意安全;
④不伤害树木。
(3)小组活动。教师要关注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发现学生在观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4)活动情况交流。交流以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进行。4.给树做张“身份证”。
(1)小组研讨:“身份证”上需要什么信息?如何制作“身份证”?(2)小组活动:设计个性化的“身份证”。
(3)展示、评价各组的作品。5.认养一棵树。
师生在课堂内外共同沉浸在纯粹的、经典的学习语文的环境中,完全投入,集中注意力,在文学殿堂中汲取所需的营养。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沉浸理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所有学生都能品尝智力的快乐和心灵愉悦的学习,获得学习的最佳体验,使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基于这一理论,《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节课的设计有了以下两点想法:
(一) 让师生共同沉浸于经典语言中,通过阅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与人生养分,让美好的.情感指导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受到终身的教育。
(二) 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还应落实在引导语文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用创造性思维去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分析教材:
1、《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一首新诗,形象生动,内容丰富,语言凝练律动,适合反复诵读,通过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品读赏析诗歌,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主旨。
2、诗歌中作者让一棵简单的树有了崇高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全赖于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及象征手法,通过想象让诗歌中的那课树人格化,所以修辞手法与象征手法是本文不可忽视的学习重点。
3、诗歌是中学生喜欢但又不太敢尝试的一种文体,借这首诗的东风,希望能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粒写诗冲动的种子,尝试用创造性思维去激发创造性思维,用文本的经典语言来点化润泽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敢于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最内心的感受。
分析学生:
初二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品读赏析能力,对较浅且内涵丰富的文本有较强鉴赏力,能用精练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想法。在写诗方面,其实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只是未被发掘,需要引导。
课题主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学生通过自主品读经典语言文字,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与人生养分,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引导语文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用创造性思维去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教学流程: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诗中的思想内容及诗人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2、体会这首诗想象丰富奇特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的理解,品读诗歌的意境美
2、多种修辞手法及象征手法的使用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有人说:诗歌是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读诗就是沟通情感,写诗就是重塑情感。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瑛的一首诗《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试着来聆听心之音乐,欣赏心之舞蹈。
2、介绍李瑛
3、聆听 感悟 先让我们用心来聆听这首诗,然后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4、朗诵 体味
同学们讲出了自己所感,那现在请同学们用心去读,把自己放进去,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你一定能读出别人读不出来的东西。并请同学们找出一节你最喜欢的诗,有感情的朗读出,并给我们大家谈谈你的感悟。
范例:第二小节,“山”“海”“露珠”“炎阳”“风”“雪”考验磨练了这棵树,却同样给予了它天地之精华,赋予它美好的品质。“昂首屹立”“坚强不移”“坦荡磅礴”“正直”“斗争品格”这些短语让我感受到了这棵树有着非凡的气度,无穷的力量和坚强的斗志,是一棵不平凡的树。
5、总结:这是一棵有着献身精神,有着热爱人民感情的树。
6、解题
同学们现在能明白这棵树骄傲的原因了吗? “骄傲”的含义?
贬词褒用,是自豪的意思,主要包含:
1、我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
2、我有美好的心灵。
3、我愿意为全世界的人民奉献一切。
7、鉴赏:
一棵简单的树,却有着那样崇高的精神,深厚的感情,作者用了什么手法达到这种效果的呢?
1) 用了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排比(举例)
2) 用了象征手法,借助想象来塑造一棵树的形象,联系《白杨礼赞》
同学们能从诗中找出作者运用联想或想象的句子吗?
范例:第六小节,“摘下耀眼的星星”,“挽住轻柔的云霞”两句立足于树之高大参天的特点,展开奇特想象,充分表现树美好而浪漫的情怀,关心、爱护着各种各样的人。
8、拓展:
学完这首诗,我们体会到了想象给诗歌装上了自由的翅膀,给了诗歌更广阔的天空。
十四五岁的你们,正处在诗意盎然的年龄,相信你们也愿意用青春的笔表露心中跳动的情感,可是有很多同学往往对于写诗望而怯步,望诗兴叹,其实,生活中我们都是诗人,信不信由你,我们来尝试一下!
今天我们不写一首诗,只写一句或几句诗,老师提供一个题,你试着写一句话表达对这一物的感受,然后锤炼语言,用比喻或其他修辞手法来表达这种感受,或者想一想换一个字会不会更好,更有情趣!
提供题:(选其一)露珠 、春天、(你的)生活
范例:乡愁
乡愁是故乡牛背上的短笛,吹响的是绿色的乡音。
乡愁是父亲宽广而厚实的脊背,是慈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无尽牵挂,是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悠悠思绪,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美好祝愿,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绝唱。
乡愁是一枚青苹果,它在幼小时,有一种酸涩的味道,它一旦成熟,就有一种落叶归根的冲动。
露珠
阳光使你光彩照人,阳光也使你毁于一旦
谁的眼里有太阳,谁才能光彩照人
傻,刚得到骄阳的一点点温情,便为他献身了
为了等待光明,长夜肯定哭过,不信请看露珠,总是泪光闪烁
童年
像一颗颗珍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是一首经典的歌,永远珍藏在我们的心中
是七彩长虹,带着太阳的无限的梦想与希望
犹如一片薄雾,从梦的地方开始缓缓升起,那就是我快乐与忧愁的所在
9、布置作业:
1、了解光福镇的“清奇古怪”树的历史与特点,写一份他们的骄傲。(可作诗也可写文)
2、有感情的朗诵课文,再次感悟作者的美好情感。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片断
片段一
在教师范读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并从中找出一节自己最喜欢的诗段进行赏析,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教师让一女生站起来读她喜欢的文段,在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感染下,她也深情并茂地朗读了一段文字,并精辟地赏析了这段文字,令老师与她的同学惊讶。我们都被她深深感染,尤其是她的同学们。接下来的回答精彩不断。孩子们都能全身心倾情的朗诵,谈自己的感悟也很有独到之处,其中有一位男生,虽书上、本上未写只字,却能洋洋洒洒地表达了一大段自己的感悟,更令我们惊讶的是,他的过渡自然流畅,让人觉得他在读一篇文章,不得不佩服这孩子的语言能力,我当时也被折服了,给了他一句“虽然你的书上是空白的,你的内心却是丰富的”的评语。授课者认为这也许就是课堂中的相互感染带来的生成,学生的激情与灵感被激发,使得许多孩子找到了内心的真正感受,表达自然流畅,富有创造性,令人感动与震惊。
片段二
老师在课堂拓展部分,打出四个话题:“露珠”、“春天”、“童年”、“你的(生活)”。让学生选择其一,展示诗情,老师展示了自己身处异乡常常生发的“乡愁”感触:
“乡愁是父亲宽广而厚实的脊背,是慈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无尽牵挂。
乡愁是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悠悠思绪,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美好祝愿,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绝唱。
乡愁是一枚青苹果,它在幼小时,有一种酸涩的味道,它一旦成熟,就有一种落叶归根的冲动。”
学生深深地被吸引,并激发了他们创作欲望,都跃跃欲试,拿出了笔来表露心中跳动的情感。过了几分钟,很多学生都抬起了骄傲的头,相信他们有了精彩的“创作”。我们一起选择了以“童年”为题
学生甲:“童年像一颗颗珍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学生乙:“童年是一首经典的歌,永远珍藏在我们的心中”。
学生丙:“童年是七彩长虹,带着太阳的无限的梦想与希望”。
学生丁:“童年犹如一片薄雾,从梦的地方开始缓缓升起,那是我快乐与忧愁的所在”。
又一学生羞涩地站起来说:“童年,我爱它,就象老鼠爱大米。
全课堂的孩子们都笑了,我也笑了,虽然他说的话太白了,但我知道这也是他的肺腑之言,也是诗一般的语言,童年也应该是如此快乐的。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老师学生共同协作,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品读赏析,表达感悟,尝试诗歌创作,文本和师生们的思想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纵观这堂课的教与学,小结如下:
成功的方面
1、解决了本课题的具体问题:
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读诗歌中的经典文段,抓住重点字词,赏析文字,表达自己的读后感悟,学生的赏析语言精练而有诗意,具有一定的质量,令人欣慰。
2、教学设计良好:
诗歌语言凝练,适合朗读与品析,教学第三步写诗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整个过程时而活泼欢快,时而沉静严肃,时而奔放豁达,时而温婉细腻,并伴有浓浓书卷气息和淡淡的儒雅气质,学生自始至终都伴随自己强烈的情感体验。这些都得益于良好的教学设计。
3、教学环境创设较好:
教师用亲切自然的教态,典雅不失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去赏析经典语言,表达富有个性的感悟,令人振奋。教师运用一些教学智慧使课堂充满了创造力,学生的创造欲望也被激起,课堂气氛融洽。
不足方面:
1、由于设计中,花了部分精力于对诗歌的拓展——写诗上,授课者觉得对文本研读还不够仔细和深入,过于表面化,虽然这首诗主题非常明了,但仍需细细分析。
2、课堂受时间的限制,不能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感悟,深感遗憾。
好大一棵树
教学目标:、能运用视觉、触觉等感官,感受自然中的树和艺术作品中树的形态特征,有亲近、爱护树木和生态环境的情感。
2、能主动收集有关赞美树的文字、歌曲、美术、摄影等作品,探究用表演、绘画、制作等多种艺术方式,表现丰富多彩的树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3、感受树美化我们的环境,点缀着我们的城市,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和希望。
教学准备:、不同类型树木的图片、纪录片、美术手工材料。
2、《好大一棵树》歌曲录音带或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
先来做一个变色游戏。
教师将示范用的白纸贴在黑板上,用黄色分别画两组不同方向的并列线(如图1)。然后引导学生注意色彩变化。教师在左边一组并列黄线之间用红色笔画相间的并列红线(或点),要求学生眯起眼睛观察,注意整体象什么颜色?(学生回答橙色或桔黄色)教师表扬学生回答正确,引导学生概括出:黄色与红色配在一起就是橙色。板书:红+黄=橙。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可让一名学生到黑板前用蓝色在另一组黄线并列线之间加同一方向的蓝色相间的并列线(或点),再让学生眯起眼睛观察,看看又变成了什么颜色?(学生回答绿色)学生会感到色彩变化游戏很有兴趣。教师概括:黄色与蓝色配在一起,就变成了绿色。板书:黄+蓝绿。然后教师在两组色线处分别用三种原色笔重叠添画上粗重的树干和几枝大树枝
学生马上看出这是两查树,导出题:会变色的树(板书)。教师指出,树上方枝叶部分叫作树冠,下面直立与地面相通的部分叫树干,扎入土地部分叫根。
三、引导学生观赏本例图
左上图是公园花圃的照片,黄、红、橙、绿各色的花、叶平行排列,很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右上图是色彩变化例图。指导学生观看,教师加以讲解:左边一纵列,上边是黄色色块,中间是黄白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就成了淡黄色,如下边的淡黄色块;中间一纵列,上边是红色色块,中间是红黄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为橙色,如下边的橙色色块;右边一纵列,上边是蓝色色块,中间是蓝黄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则成了绿色,如同下边的绿色色块。可让学生稍远观察,整体感受,体会这种色彩的变化现象。
引导学生结合观察过的各种树概括出:春天的树长出了新树叶,呈现嫩绿色;秋天的树叶变成了橙色或黄色,并阅读(可稍加讲解)左上图下面的说明。
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举例说明画树冠可以用不同方向的线、点或近似枝叶走向的线来表现不同的树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如图3)。
让学生用红蓝色笔画出并列相间的线或点并放远观察,认识红、蓝两种原色配成紫色的色彩变化现象,并板书:红+蓝=紫。
四、学生作业
启发学生吸用红、黄、蓝三色笔练习画树,以两种颜色相是的点、线画树冠,用三种色重叠画树的树干,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对树的形态、色彩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将作业放远观察,领会色彩变化的不同情趣。
五、堂小结
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业引导学生欣赏,给以鼓励。
教师小结:各种不同的颜色都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配出来的,由于每种色含量不同,产生的色彩变化效果也不同。启发学生后试着用这三种色彩变化效果进行配色绘画练习,看看还能产生出哪些色彩变化效果。
执教者:张斌
执教时间:第九周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体会这首诗想象丰富奇特的特点; 2. 品味诗中的形象和语言特点; 3. 感受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
4. 初步掌握分析现代诗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5.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情况。二. 介绍作者背景资料。
三. 学生自由朗读,集体诵读的基础上讨论、分析: 1.写“我”第一人称写“一棵树”的作用 2.从前到后有大概的顺序和层次:
第一部分:自我介绍
生长地,经历,成长过程,属于谁
第1节交待身份,第2节集中大自然的精华,第3节总结拓展。概括:个体的我—自然蕴化的我—我是自然的一部分。以上三小节,三个层次,层层上升。第二部分,写我的愿望和崇高精神。
第4小节是一个总纲,我的生活态度,对生活的热爱。
第5、6节,关心、爱护各种各样的人。
第7、8节,从树的特点出发,写竭尽所能为人民服务。
第9、10节,借助幻想来表现社会的和谐之美。
第11、12节,写我的理想和人民的血肉关系。由学生总结出“我”的愿望是:全心全意(心诚)、全面(无所挑选)、全方位(用一切手段服务于人民,建设美好的新世界)
第三部分:全诗总结,进一步表现我为人民献身的崇高精神。第13节,用假设的方式对一生进行总结; 第14节,表现了为人类作彻底的奉献。分析:“死”化为“煤”是树的历程,“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后”字改为“未”来表述,第三部分又是全诗的前面的再一次升华。总结:“一棵树”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是谁?(由学生总结)讨论时注意意象的象征性组合,所揭示的意蕴,如:
黄河岸边,长城脚下——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民族使命(炎黄子孙既有文化的承传,又因袭了陈旧、落后)
山,海,光,露,阳,风雪——既汲取胜了大地的涵泳,又在抵御了自然侵害中磨练了斗志。
讨论时厘清的第二个问题:自由联想,想像,创造时,又是紧扣住树的本身的特点的。用柔嫩的枝条拥抱,展开两臂覆盖。心将枯萎,像飘零的叶子,变化煤炭。
“我”的性格特点(学生自己总结,先做P9选择题)分析结束,集体朗读全诗,并完成《一课一练》,语段阅读一、二。
用心
爱心
专心 2.总结语言特色:
①长句运用;②语言凝炼;③韵律,节奏;④修辞手法的使用(找出例句,尤其借代要加以强调)
3.布置课后作业。【板书设计】
用心
【观察一棵树教案】推荐阅读:
想当一棵树教案07-01
来生做一棵树07-18
最后一棵树作文07-25
一棵树的日记作文07-10
一棵树作文450字07-16
一棵树的写景散文09-17
一棵树的光辉作文10-21
三毛一棵树的语录10-23
我是一棵树作文350字06-29
二年级写一棵树作文范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