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日关系论文

2024-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时代中日关系论文(精选8篇)

新时代中日关系论文 篇1

崔建国

时代特点决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前进使各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单单是传统的,本着教书育人的基础,这里面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一、传授和学习的关系

这个关系是由教育的任务决定的,这里教师所传授的并不单纯是书本知识,还包括各种能力培养,道德品质的潜移默化。这种关系发生的主要环境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使师生关系磨合。

二、家长和子女之间的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的.关爱应该高于世间任何一种情感,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他们不是基于血缘上,而是略带一种职业责任感的情感。同样地,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爱,必将以学生的不同反应来回映。但是,事实上在我们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大部分教师都认为他们对自己的学生非常地爱,付出了自己很多的精力和感情,而学生的感受却通常是教师只有极少部分的爱他们(极少部分:包括教师的人数,也包括教师感情份额),并且他们对于自己老师所付出的更是应该引起我们深刻思考。

三、朋友关系

朋友关系是我们教师主观想达到的,但大部分教师认为只有在课下才能涉及到这个层面,再加上教师在学生眼中有一种职业自带的威严,故而造成教师与学生大部分之间现在基本还维持在一种非朋友关系,而这种非朋友关系有时还有一点“对头”的意味,犹如检查者和被检查者。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变化的阶段,他们又处于我们这样一个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教师、家长对于他们的要求,来自社会竞争对他们的影响,这种重压有时使他们难以承受。在找人宣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顺序却被排在最后,既然这样,我们怎么才能与学生进行真实对话。

四、服务与纳税人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作为一种产业不容置疑,教育也应该走向市场,寻求生存。家长与学生是纳税人,而我们教育者都是服务者,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家长、学生服务,我们服务的质量,应是我们生存的保证,但是要让教师认识到这个关系和这是不容易。几千年的尊师重道,永远师者为上的思想,恐怕我们还在刻板死守,按照条条主义来理解吧?现在我们的服务还只停留在表面,家长和学生怎会满意。

在实际教育中,以上四种关系对不是全部,但只这几种我们做得都不是很好,究其原因种种,但我想主要的还是一种意识,教师应放下架子,蹲下来,重新认识自我和学生,提高自己的水平,真正用平等的精神来对待学生,多用角度置换来处理问题,多从学生角度考虑事情,这样才能逐步改善教师与学生之家的关系,而这项工作真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交融在一起的,并不是用这样的条文可以一一叙清的。我们惟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实际当中用心去做,去发现、积累,并随时改正工作中的失误,才能够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向它良性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新时代中日关系论文 篇2

关键词:论十大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新时代

所谓新时代重大关系也就是中国在新的时期所面临的重要矛盾和突出的问题。正确看待和处理重大的矛盾关系,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的关键。《论十大关系》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新时代下我们仍旧要坚持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理念, 他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处理的矛盾指明了框架。但是, 新时期新变化, 中国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重大的矛盾关系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所以我们必须立足于新时代的这个起点, 进一步深化认识当今时期中国所面临的重大关系。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生产过程中必然结成一定形式的相互关系, 它是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条件, 同时又互相作用于对方。马克思说:“生产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2]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在解释“市民社会”时, 作了明确表述:“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 就是市民社会。”[3]表明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让我们认识到无论在国家的任何时期, 都必须遵循两者之间的辩证规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 在认识到统一规律的同时, 更要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1992年初,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当今时代下的中国仍旧是人口大国, 拥有世界上庞大的劳动力, 而这些劳动力必须得到解放, 所以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当然, 也不能盲目地开放, 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不断调整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中深刻表明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 这就反映了在改革的基础阶段就要正确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为全面改革提供基础。

二、党和群众的关系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唯一宗旨。而在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但是, 在执政的过程中, 这种宗旨被弱化了。当今社会贪污腐败之风盛行, 十八大以来已有周永康、徐才厚两名前一届中央政治局以上高官落马, 这两人曾握有强力部门重权, 影响力不言而喻。这些年还有一批强力部门高官及其他省部级高官相继因贪腐被查处, 如李东生、谷俊山等。我们在惊讶其贪腐受贿的同时也十分痛心, 人民群众这么信任的高官却如此猖狂, 没有什么高风亮节, 有的只是无尽的敛财敛色, 而让人民群众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当然, 我们也应该看到党中央的反腐力度在这两年逐步增强, 特别是在新媒体和网络监督形成合力后, 澎湃汹涌的民意为反腐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支撑, 增加了执政党和全社会反腐败的决心和勇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要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 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也让我们认识到在经济高速发展, 多元化价值观冲击下的今天, 更加应该处理好党和群众的关系。党对群众:第一、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宗旨教育和思想教育。让党员干部认识到自身的任务和使命, 树立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第二、加大监督机制。增强党员干部工作的透明度, 将党内监督、法律监督、人民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效结合。第三、完善党风制度建设。集中查处大案, 严惩腐败分子, 探索反腐败的有效途径, 以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群众对党:群众应该坚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我们实现伟大中国梦, 就像反腐败的顺利开展, 也说明中国社会正气的牢固, 证明党中央打击那些不为民、只剥削人民的官员的坚定决心。

三、城市和乡村的关系

一直以来, 中国的城乡差距, 城乡二元结构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存在着。有学者曾经明确地表示, 目前中国的城乡差距已经超过了警戒线, 是国际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近几年,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很快, 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加大。很多人认为现在农村已经快速发展起来了, 甚至有人认为农村与城市相差无几了, 可是很多农村还是非常贫穷, 村民大都住着土坯房。青壮年基本都外出打工, 多数的家庭是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组成, 家里的劳动力通常还由老人甚至是孩子组成, 他们起早贪黑在田里干活去养活一家人。这种景象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太具有代表性了。

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虽然从目前来看, 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革除, 比如农民可以进城务工, 符合条件的还可以成为城市居民等等, 但是, 二元管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新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如何缩小差距就变得至关重要:首先,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来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 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其次,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公共服务体系, 为农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再次,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免费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教育队伍建设。最后, 增加农民的收入。传入国外先进的技术,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政府的补助;免税政策的实施。[5]

四、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表示:“一定的文化 (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6]文化, 一直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和符号, 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在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而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 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就如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说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 要推进文化改革、培育文化优势、壮大文化力量。[7]经济建设一直都是党的中心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随着新时期的到来,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 各种思想文化交汇激荡, 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 我们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宏观上来说, 就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从微观上来看, 主要包括社会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宏观上把握的确是应当的, 比如,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 发扬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但也要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但是, 我们更想强调的是对于微观上的把握, 因为只有从小部分慢慢积累才能最终实现大方向的改变。 (1) 社会文化。当今社会经济越来越发达, 通讯也越来越发达, 可是人与人之间却变得越来越冷漠。2011年发生了震惊社会的“小悦悦”事件:2岁的小悦悦 (本名王悦) 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 7分钟内, 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 漠然而去, 她最后因抢救无效死亡。这其实是中国社会文化的缺失, 人们之间彼此不那么信任, 便滋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就像现在大街上老人跌倒了没人敢扶, 是因为扶人者害怕自己遭讹诈, 做了好事不讨好。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良好社会文化的氛围:政府及社会要引导良好的舆论导向;健全法制, 保持法律的公正, 使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保障;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 (2) 校园文化。2014年“女大学生失联”成为各网站的头版头条, 失联案件在几个月内发生频繁;青少年违法犯罪率近年来逐年上升;学生上网打游戏成瘾等等现象的出现, 让我们必须关注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是学生成才的重要渠道, 而校园文化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首先,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其次, 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再次,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最后, 实施对校园网络文化的监管。 (3) 企业文化。最近这几年, 有毒食品屡禁不绝, 给人民的生活蒙上阴影, 当涉“毒”事件被曝光后, 很多企业还是采取不回应、拖延回应、抵死不认、部分承认等公关方式进行处理。这类事件其实反映的是一个企业的文化缺失问题, 企业自身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诚信道德低下。必须要塑造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 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的精神、企业的道德和价值观等;还要督促企业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关社会责任理念的教育, 并引导职工自觉加入。

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2014年6月5日, 环保部发布了《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公报显示:虽然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有所改善, 但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8]特别是大气污染, 2013年全国平均霾日数为35.9天, 比上一年增加18.3天, 为1961年以来最多。今年5月份浙江杭州因反对垃圾焚烧项目选址, 发生规模性群众聚集。当时聚集人员封堵02省道和杭徽高速公路, 一度造成交通中断, 并有人趁机打砸车辆、围攻殴打执法管理人员。近几年来,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爆发, 一方面反映了公民维权意识的提高, 公民为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维护自身的利益[9], 另一方面也说明公民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 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 靠消耗最小的力量, 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0]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人与自然的论述, 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是我们全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1.国家应该落实环保的基本国策。各级部门都应当承担起改善环境管理环境的责任, 并强化环境监督管理。2.企业应当承担起环保的社会责任。企业要调整发展思路, 将企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 大力倡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3.公民树立环境保护的生态理念。从小事做起, 从自我做起, 把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念同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只有两者协调发展, 才能真正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推进, 实现两者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Z].2013-11-12.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4.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40.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73.

[5]叶超, 曹志东.城乡关系的自然顺序及其演变——亚当·斯密的城乡关系理论解析[J].经济地理, 2008 (1) :80.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663-664.

[7]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EB/OL].http://news.12371.cn/2013/08/21/AR-TI1377027196674576.shtml, 2013-08-21.

[8]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Z].2014-06-05.

[9]陈哲.论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原因与解决途径——以浙江镇海PX项目事件为例[J].法制博览, 2013 (07) :246.

大学进入全球伙伴关系的新时代 篇3

编者按: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今世界已成为一个发展的有机整体,正如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oren Friedman)所著《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所述的那样,世界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科技和通信领域如闪电般迅速的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在这种巨大的影响下,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变革与创新不断刷新着传统高等教育的面貌。为呈现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本刊特策划“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专题,以飨读者。

一、国际背景下的大学、产业与政府的关系

基于知识型社会的社会建构动力使得创新活动越来越趋于全球化。创新已经超越了国家创新体系层面,日益被卷入国际事务范围,并使得各国形成了一种全球伙伴关系。从以下展示的“大学-产业-政府”三个维度的变化,可以清晰地了解这种全球化现象。

(一)超越国家的创新体系

创新的中心轨迹日益呈分散式发展,也日益依赖于全球范围内不同机构与各类资源的联系。首先,跨国的商贸、技术与科学活动要求从国内政策向新的国际合作政策框架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大型的国际合作制度安排已初露端倪。其次,虽然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部门(比如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仍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与其他组织或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同样重要。值得提出的是,与科学技术发展直接相关的新技术公司正在崛起,其作用日益明显,且呈全球化趋势。这就要求政府加强科技政策制定以及增加研究与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投资,建立多种公共和私人机构合作模式,并激发全球研究网络注重社会经济的弹性以及主动学习的机制。上述这些都是高新技术以及知识型环境下的主要特征,那么,在此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如何处理如下的关系:公司的全球化,合作与竞争的相互影响。实际上,已有相关先例出现,如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的项目已明确显示出,造成三者紧张关系的原因大致来源于三个方面——跨国的外溢效应、国家主权受损和政治主权受到挑战。

(二)世界层面的“学术划分”(academic divide)

传统观点认为,科学是以情景为载体传播的,知识的传播是一种加工处理的过程。因此,创新需要强调“全纳性”的学习。换句话说,全世界任何地区,都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来构建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当然,持续地学习他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也是必要的。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在思考创新体系的动力时,三螺旋理论把创新的动力理解为“大学-产业-政府”三者的集合体。但现在的实际状况是,全世界许多地区的大学正在进行国际化运作,不仅努力吸引潜在的学生个体(这是传统的范型),而且日益注重与国外的大学、国外的地方当局和政府建立联系,以进行新的机构设置和制度安排,具体包括帮助他国建立、监控与评估新兴机构,传授组织管理技能,为教师和研究者开办培训课程。这些都为国外的高等教育与研究的能力的提高作出了贡献,也为国外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大学不再封闭于一国的“大学-产业-政府”这样的体系之中,而是一种需要我们注意的新的关系形态——“大学-国外的大学-国外的地方当局和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大批青年为了获得高质量文凭,涌入国外的大学,同时期待留在发达国家进行工作和研究。

(三)知识型社会的社会建构动力

以全球的视野更加深入地认识社会的知识与发展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有研究者提出用“学习经济”替代“知识经济”,二者本质的不同在于对社会动力机制的认识不同。“学习经济”的提出旨在强调,有的知识重要,有的已经不那么重要。那么,我们就不能单纯地只看知识的积累,而要思考知识的学习过程——既是创造也是建构。“学习经济”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最近几年,全世界领先的学者和有远见的政策制定者已经开始进行实践。最近,这种实践不仅仅开展于欧洲,也成为中国、印度和巴西的热点。譬如,印度的科技部前任部长、新德里印度国际中心现任主席梅农(Meno)最近呼吁,为了科技的繁荣,需要采取“共同体化”的特别行动。无独有偶,麻省理工学院知名教授埃里克·冯·希普尔(Eric von Hippel)依据美国经验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包括公司与个人两种消费者)正日益具备依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自主创新的能力,并且显而易见,由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创新还在突飞猛进。在许多领域,“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正成为“以制造商为中心的创新”的竞争对手。埃里克·冯·希普尔还指出了在信息产品应用中的“民主化创新”现象,换句话说,网络无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民主化创新”超越了基础设施,要求人们参与到以知识为基础的网络中去。所有这些新的创新形式的出现,都要求公共政策的制定者转换视角。一条可供参考的途径是,与其像当前这样过度强调部门、行业之间的竞争以及竞争性战略,不如以强有力的合作来重新认识科学、教育与创新的政策。

二、大学全球伙伴关系的真实图景

大学和产业的国际化合作正在形成,并由此将社会发展推至前所未有的水平。大学国际化已经是许多国家在国际层面激发创新性组织进行整合的途径。

许多案例显示,从加强学生的国际流动到知识整合型社区建设,是大学全球伙伴关系演进的轨迹。

(一)“欧洲模式”的大学全球伙伴关系:强调通过大学网络来提升学生的国际流动性

这种伙伴关系主要是在欧洲内,在最高的国际化水准下加强大学之间的联系,由此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使年青一代具备国际化意识,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见表1)。

(二)新兴的面向新经济形态的大学伙伴关系:基于知识整合的组织化合作

这种合作关系虽然也会牵涉到人员的流动,但更是一种在知识工作者之间产生的有组织的合作(见表2)。

新媒体时代公共关系应对策略 篇4

1952年,两位现代公共关系学大师斯科特•卡特里普(ScottCutlip)和阿伦•森特(AllenCenter)合作出版了被后人誉为公关“圣经”的《有效的公共关系》,他们认为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一个互动的过程,并提出了一个理想化的公共关系模式:强调“双向沟通、双向平衡、公众参与”的双向对称模型、,“双向传播与沟通”既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也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但在实际的公关工作中,大公司以及政府机构刻板、僵化的科层体制,传统媒体在时效性上的滞后,对公众单方面宣传灌输为主的传播模式,一直在限制和阻碍着双向对称模式的真正实现。直到20世纪80年代电话开始普及,90年代手机开始普及,尤其是21世纪初互联网开始普及,各个时代中不断创新的新媒体,不断地冲破以往传统媒体在时空上的限制、语言上的障碍和国界、民族、种族间的壁垒,越来越迅速、直接、透明的信息传播与传递,才让公众与组织有机会真正实现名副其实的双向对称沟通与互动。所以说,现代公共关系的兴起与新媒体的崛起交织,共同影响着公共关系的变迁及走向。

二新媒体的含义“新媒体”的概念

最早出现在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戈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EVR)商品的计划,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一词。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forall,byall)。”这个定义主要强调了新媒体传播主体的广泛性,不是某些人,而是所有人。从概念的角度来看,新媒体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旧”而言,比如书籍相对于人际口头传播是新媒体,报纸相对于书籍是新媒体,广播相对于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于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于电视是新媒体。现阶段,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个性化信息为传播内容,以多向互动为传播模式的传播介质。其中,以普及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的无线互联网以及先进的4G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媒体,则是当今时代最“新”的新媒体。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以传播为核心、重在沟通的模式和方法,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与沟通的平台和载体,两者因为一个天然契合的根本属性―――双向、互动的传播与沟通,在如今这个互联网信息时代必然的“邂逅”了。

三新媒体的特点及对现代公共关系的影响

传播有五大要素:信息的发布者、信息的接收者、信息传播的内容、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接受者的反馈。对于新媒体,其不断地更新主要表现在信息传播的渠道、内容和反馈上,尤其是由于渠道的变化,使得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对于信息的传播,其原则就是越快、越直接、越透明,就越好。人类通信技术的发展,一直朝着这个方向推进着。新媒体就是目前人类最先进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前所未有的迅速、直接、透明,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贡献巨大。在新媒体中,以个人为核心,用户对信息的接收和发布有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信息不再是简单的你发我收,而是主动定制和过滤,用户之间的交流也大大增多。新媒体为平权、双向的公共关系取代控制、单向的公共关系传播提供了技术可能,并日益成为现代公共关系的新平台。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利弊同在。除了传播内容中真假好坏并存、混杂难辨外,越快、越直接、越透明的信息传播,也逼迫所有组织不得不更加的反应迅速、敏锐警觉,而且必须要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危机的预案准备和培训演练,这也给现代公共关系带来了必须变革的强大理由。下面以互联网(包括以4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平台)为例,分析新媒体普遍具有的显著特点以及对现代公共关系的影响:

1快信息传播速度快

地球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事情,借助互联网的光速传播,可以在几分钟内传遍全世界。相比旧媒体报纸杂志必需的排版印刷发行和广播电视必需的前期准备、后期制作与定时播出,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赐予了每个人整合记者、编辑、主持人于一身的机会,使得第一时间来自一线现场的报道大大增加。任何事件或危机一旦发生,短则数十秒、长不过几分钟之内就会被亲历者或旁观者拍摄、上传、分享,进而传播开来,信息传播的迅捷度和透明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极致。

2易扩散传统的权威媒体不再完全垄断信息的发布权

中国大陆最常用的新媒体中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为代表的自媒体让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再加上互联网无比快的传播速度,“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的连锁效应让信息以几何倍数的级别迅速扩散。结合以上两点可知,新媒体下的公关主体更加透明,其私密性大大减弱,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被大大拉近。除了专业的传统媒体记者外,所有用户甚至组织内部成员都有可能成为其秘密的爆料者或危机的引爆者。古语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组织的正常运作一般都不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一旦出事了(发生了危机),真假混杂的消息迅速扩散便会加倍甚至是夸大渲染危机的破坏程度,“火上浇油”式的给公众带来更大的焦虑、惶恐等负面心理刺激,也给组织带来远比以往更大的压力和处理难度。

3内容丰富如今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在性能和功能方面

很大程度上已经可以与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相媲美,以往在电脑上能展现的资讯信息,便携的移动媒体都可以呈现,而且更加方便、生动、简洁、明晰,其内容包罗万象,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交互式体验等,可谓丰富之极。新媒体可承载的丰富内容,给现代公关带来了多元化沟通与互动的更多机会,多种多样的手段、模式、平台可以组合出更加新颖、生动、吸引人的营销与宣传方式。技术上的进化总是超前的,但只是基础,应用上的施展才是价值所在。公共关系与新媒体的契合,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是当下创意策划人员施展才华的最火热领域。

4互动性强以往媒体重在单方向的“宣传”

因此传统公关在本质上就是“操纵舆论”和“制造同意”。对于大众而言,他们可以享受的权利是沉默与反对,但他们的反馈要么被忽视,要么就被审查过滤掉,要么就非常的缓慢才能传递到。新媒体的出现,一大特色就是受众可以避开传统通信渠道的制约以及层层审查的限制,终于可以比较直接、安全地联系到发布者一方。而且在互联网上,各种交互模式或互动平台,也让公众前所未有地参与到信息传播的系统中,公众在公共关系中的地位获得很大提升。每个人都可成为自己的发声筒,在微博、微信、贴吧、论坛、博客、拍客上,原创、转发、评论,赞同、支持、反对、否定,投票、评选,请愿、召集等,各种话题、观点、意见、情绪、思潮、主义甚至是行动也前所未有地在纷繁的碰撞中热烈地互动着,热闹非凡也庞杂之极。组织所面对的一个大众群体变成了无数个个体,他们不再总是统一或集中的发声,而是更多随时随地地自由表达。对于组织而言,公关活动的难度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大。但也正是新媒体,才能让公共关系中理想化的“双向对称模型”得以真正地落实,真正的实现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与互动”,这也是公共关系的终极形态。

5可选择性大大提高“把关人”理论清楚地表明了传统媒体属于精英掌控

内容的制作完全都被少数精英们垄断,公众只能被动地被宣传被灌输。内容要么单调乏味,要么是有企图的精挑细选,要么看似丰富实质大多重复,即使有了可以随意换台的选择,可选范围仍是非常有限,还是跳不出精英们设置的框框。互联网的出现,人们终于可以自主地选择要看的.内容和时间,甚至自己也可以成为制作者与发布者。尤其是自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虽然传统媒体仍然把控着很多内容的制作权和信息的报道权,但其以往对信息“暗箱”式的筛选过滤手段已经受到越来越大的质疑和冲击,更加迅速透明的新媒体不断地在赢得大众越来越多的信赖。在拥有了更多选择权的公众面前,组织的地位必然有所下降,但能否真正认识到这点并主动积极应对从而做出改变的组织却并不多。仍有很多组织放不下传统媒体时代居高临下的身段,妄图以旧有的舆论操控甚至刻意隐瞒、故意欺骗等手段对待公众,却在新媒体天生的快速、直接、透明、可选择性强的优势下,最终仍难逃脱被揭露揭穿曝光于众目睽睽之下的反面教训结局。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真实真诚,新媒体的普及,才真正迫使组织不得不重新思考公共关系的本质,进而“返璞归真”。

6信息泛滥,虚假信息多

如上所述,新媒体中的信息发布者大大增加,信息来144源也大大增多,加上极易扩散的传播渠道,使得如今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信息时代”,但也是“信息爆炸”和“信息泛滥”的时代。每天互联网上传播的信息,很多内容对人来说都是可有可无或无用无效的,其中还有不少是虚假、甚至对人有害的信息。面对着鱼龙混杂、好坏并存、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人们越来越能感受到淹没在泛滥的信息汪洋之中被狂轰滥炸而无法明辨、无所适从、无法自拔、随波逐流的困惑与烦恼。而且,海量的信息也让监管的难度大大增加,相对更自由且可匿名的发表言论,负面信息也同样获得了广泛传播的各种机会,不可控性越来越大,对于监管方甚至很多时候也是无能为力或无法有效应对,只能“一刀切”式的封、禁、删。满天飞的各种谣传、谣言、虚假信息、情绪化言论、恶意中伤、诽谤攻击对企业与社会组织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也是与日俱增,尤其是在发生公关危机时。还有媒体本身之间的竞争,为了吸引眼球,增加访问量或流量,而不惜制造虚假甚至是耸人听闻的新闻,记者们似乎人人钟爱“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信条,对爆炸性新闻孜孜以求,使得埋藏在组织内部中的危机隐患被触发的概率大幅度增加。

7普及广但也有限新媒体普及数年

浅析武则天时代的礼仪与文学关系 篇5

一、礼仪改制

自高宗继位以来,东都洛阳的政治地位便与武周革命有了极大的关系。从礼仪的角度来考虑,长安是李唐统治者宗庙、陵寝所在地,具有正统地位和礼仪氛围。与之相比,洛阳没有厚重的李唐历史和沉重的礼仪阻力,最合适改朝换代、以周代唐。

武周革命时期,传统礼制所极力宣扬的男尊女卑、君君臣臣思想是武则天执政的极大障碍;但她却能巧妙地克服障碍并进而将礼仪制度和儒术用于武周政权的治理和巩固之中,其政治手段之高明实在令人赞叹。

1、改丧服以崇己

丧服制度是有关居丧者的服饰、居丧时间长短以及丧期生活起居的一系列规定,是丧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古代宗法制度相为表里,构成了一个尊卑等级分明的人伦关系网。上元元年,武则天从母子慈爱之情出发,提出“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并获得诏准;她本人临朝时编入《垂拱格》,成为人人必尊的法令;后来又被纳入《开元礼》。武则天的建议是母子感情的自然流露,符合儒家“亲亲”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妇女的地位;但却因违背“尊尊”原则、破坏“家无二尊”的尊卑次序而遭到后来礼学家们的严厉指摘。

2、邙山祀先蚕

皇后先蚕仪式和皇帝藉田配套,是农业社会国家劝农课桑的仪式。按礼制规定,先蚕仪式由皇后率领内外命妇举行。可上元二年的先蚕仪式却由“百官及朝集使皆陪位。”此时的武则天已经大权在握,只是缺少名义上的正式被承认。所以,此次祀蚕,百官集朝集使都出席陪位,武则天俨然像皇帝一般检阅百官,将礼仪活动办得隆重而充满政治意味。韩昇先生将上元二年祀先蚕放在对上元元年新的“XX”、“天后”的称号、新的百官官服、新的礼仪制度、新的政治改革方案等背景的分析中,更可见出其不同凡响的政治意义。

3、拜洛受图、鼓吹天意

垂拱四年,武承嗣让人在一块石头上雕凿出“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字,由雍州人唐同泰奉表献给朝廷,自称此石获于洛水。武则天命此石为“宝图”;七月,更“宝图”为“天授圣图”,改“洛水”为“永昌洛水”,封其神为“显圣侯”,加特进,禁渔钓,并正式拜洛受图,史称此次祭祀“文物卤簿之盛,唐兴以来未之有也。”洛水瑞石为武周政权的建立找到了天命的依据,为武氏称帝做好了舆论准备。20世纪70年代,该瑞石在洛阳唐宫遗址出土,状如古印度“摩竭鱼”造像,说明武则天曾独运机杼地借重西域佛教政治传统的影响来构建武周王朝。

4、不问诸儒修建明堂

明堂是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接见诸侯、发布政令、讲学行礼等大典,均于其中举行。因此,它是王权和神权的双重象征。唐太宗、高宗两朝,“屡欲立明堂,诸儒议其制度,不决而止”,明堂一直没有修建起来。武则天执政后,“独与北门学士议其制,不问诸儒”,以自我作古的精神大胆创新,毁东都乾元殿,就其地创明堂,“饰以珠玉,涂以丹青,铁鷟入云,金龙隐雾,昔殷辛琼台,夏癸瑶室,无以加也。”号万象神宫。明堂建好之后,武则天立即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永昌,大酺七日;以后各项重大政治活动都在明堂举行。

5、立武氏七庙

祖先祭祀是国家礼仪的大典,有着深刻的政治含义。在中国古代王朝礼制中,立七庙是帝王供奉祖先的特殊权利,不容僭越。光宅元年,武则天刚刚临朝称制,武承嗣便奏请“立武氏七庙”,遭到裴炎等人反对。垂拱四年,武则天再次以神圣祭祀的礼制改革来暗示其政治野心,在神都立崇先庙享武氏祖考。到了天授元年,武则天正式登上帝位,即在洛阳立武氏七庙,奉周文王为始祖,平王少子武为睿祖,其余五庙分祀武则天五代以内祖先。次年,改置社稷于神都,纳武氏庙立于太庙,而把长安太庙改为享德庙、祭祀三代帝王。这样的礼仪设置折射出新旧政权之间的微妙关系,反映出周唐之间既在政治上相互对立,又在伦理、亲缘上相互联系的矛盾。此外,在祭祀中并祀唐三代帝王,表明周唐一体,也可安抚李唐王室、旧臣,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6、立天枢铸九鼎

天枢,即“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其建作主要是为了立颂纪功。九鼎向来被作为皇权的象征。武则天改唐为周后就决定铸九鼎,以显示武周政权的强大。神功元年,九鼎铸成,“神都鼎高一丈八尺,受一千八百石。冀州鼎名武兴,雍州鼎名长安,兖州名日观,青州名少阳,徐州名东原,扬州名江都,荆州名江陵,梁州名成都。其八州鼎高一丈四尺,各受一千二百石。”为武周政权增色不少。

综上所述,从改丧服到祀先蚕、从拜洛受图到修建明堂、从改官名易都邑到立天枢铸九鼎,武则天策划了一系列礼仪活动,配合其称帝步骤,造成天下维新的景象,以驱除李唐在人们心中的影响,树立大周的新形象。

二、文学新变

武则天参与朝政前后,极重视文治。她曾组织文人学士修成多达100卷的《高宗实录》,产生了刘知几、徐坚、吴兢等一大批史学家和大批以诗文著称的文人。周祖撰先生尝言:“有唐一代,洛阳地区文学之盛,其唯武后之世欤!”并着重指出武后时期洛阳地区之文学创作影响于盛唐文学者,不独陈子昂一人而已;珠英学士辈之影响盛唐文学,约而言之有占诗坛统治地位、格律体之完成及人事关系等三方面。武后于文章词采之事尤为重视,故新的礼仪中心和政治中心洛阳,人才荟萃。文学活动亦随之而活跃。

1、文人积极参与礼仪活动的记录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

武则天为正式称帝而策划的拜洛受图、修建明堂、改制为周、立天枢、封嵩山等礼仪活动中,随处可见文人活跃的影子。

如李峤,《全唐文》收有他的《为百僚贺瑞石表》及多篇贺祥瑞文章。武则天拜洛受图,李峤有《奉和拜洛应制》;天授元年,武则天即帝位,作《上礼抚事述怀》诗,李峤和陈子昂都有应制之作《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在牵涉敏感的立祖庙问题上,李峤有言词恳切的《代百寮请立周七庙表》;武则天嵩山封禅,李峤有《大周降禅表》以记盛况;天册万岁元年,武则天造天枢成,朝士献诗者甚众,李峤诗《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记“帝泽倾尧酒,宸歌掩舜弦。欣逢下生日,还睹上皇年”的盛会而冠绝当时。崔融所撰《启母庙碑》令武后叹美不已。《全唐文》卷二一七收有多篇涉及礼仪活动的文章;《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在命意和措辞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但崔融却用思精苦,以华婉典丽的文风将其写得尤为得体。此外,王勃有《乾元殿颂》、《拜南郊颂》、《九成宫颂》等大赋;卢照邻有《中和乐》九章,其中如歌登封、歌明堂、歌南郊等皆是对重大礼仪活动的记录。武则天封中岳,员半千有《封禅四坛碑》十二首以进明堂修成,刘允济有《明堂赋》、《万象明堂赋》;拜洛受图,苏味道有《奉和受图温洛应制》、陈子昂有《为程处弼应拜洛表》;嵩山封禅,薛元超献《封禅书》,宋之问有《扈从登封途中作》、《扈从登封告成颂》、《扈从登封告成颂应制》;萧楚材、薛克构有《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九鼎铸成,武后自作《蔡州鼎铭》,令著作郎贾膺福等分题之,薛谦光献《东都九鼎铭》、吴少微有《为并州长史张仁进九鼎铭表》;陈子昂本于其家学中独特的历史观——“四百年贤圣遇合”说,也曾上表献颂,劝武后树明堂、立太学,有诗文《庆云章》、《大周受命颂》、《为赤县父老劝封禅表》等……。

以上所述,构成了武后时期文学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大多数描绘礼仪形式或过程的诗文一般都是歌功颂德,没有多大文学性和艺术性;但其以诗文的形式生动记载了当时的礼仪盛况,并为我们研究文人创作及其心态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如提供文人创作的多方面情况、展示文人对于其时各种社会活动和变革的心态,等。此方面的情形较复杂,俟另撰专文予以论述),这种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则是不容忽视的。

2、大量礼仪活动的举行对其时文体文风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作为体现着礼乐文化精神的宴饮诗,是对燕礼的文学反映,在《诗经》中早已大量存在。《诗经》中的宴饮诗或写酒肴丰盛,或写款待盛情,其意皆不在酒肴和酬酢本身,而在表现谦恭揖让、从容守礼的道德风范以及宾主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宴饮诗发展到唐朝,虽然其遣词造句、写作范式、表达方式已大大有别于前代,但正是通过游宴和赋诗这样的行为本身,宴饮诗所内蕴的秩序井然、其乐融融的礼乐追求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整个初唐时期,以帝王为中心的宴集赋诗最为盛行。据贾晋华女士的研究,太宗朝君臣唱和共60次,其中可以考得是宴集赋诗的有40次,存诗142首;中宗景龙年间君臣唱和共56次,其中可以考得是宴集赋诗的有49次,存诗多达324首。由此可见中宗年间宴集赋诗之盛。

对于中宗景龙年间的游宴情形。史料多有记载。《唐诗纪事》卷九记自景龙二年七月至四年六月两年间具体的宫廷游宴赋诗之事,竟多达41起,其繁密程度,超过唐代宫廷诗史上任何时期。中宗朝宫廷游宴之风繁盛,自然是武后朝宫廷风气的延续与发展,从中不难想见君臣同欢乐、共愉悦、一派和睦融洽的情形。

帝王出游,必命群臣应制赋诗。如圣历二年春,宋之问、沈俭期、东方虬等扈从游龙门,群臣赋诗;圣历三年,武后幸汝州,与武三思、姚元崇、苏颞、薛曜等宴于州南流杯亭,与群臣分韵赋诗;久视元年五月,武后与群臣游于嵩山石淙,赋七言律诗,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及李峤、苏味道、沈俭期、宋之问等均陪游并有和作。

罗时进曾对比太宗贞观和中宗景龙年间的诗风,认为与太宗时代相比,七世纪下半叶的新进学士们大都局限于皇城、宫殿、御苑,高压政治下养成的内敛心态,使他们谨慎地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点缀升平、歌颂圣明、娱乐人主的角色。这大体上是不错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前后明显的对比中,武后时期的诗风当为其变化的一个过渡。

武后时期的游幸已逐渐越出宫苑池亭,进入到范围更宽广、视野更开拓、景象更丰富的大自然中,宫廷诗写作中囿于春花秋月、席草岸柳、鱼雁莺蝶的曲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开拓。如同题作《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萧楚材的“林戈咽济岸,兽鼓震河庭。叶箭凌寒矫,乌弓望晓惊”就跳出了“行欣奉万岁,窃扦偶千龄”(薛克构)的通病,诗境略为宽广、用语稍加精警、句法对仗也不复重复。这种细微的`差别在石淙唱和中仍可见到,姚崇的“石泉石镜恒留月,山鸟山花竞逐风”、苏味道的“重崖对耸霞文驳,瀑水交飞雨气寒”、阎朝隐的“千种冈峦千种树,一重岩壑一重云”等,虽都有构思浅易、较少提炼的不足,但毕竟看到的景象与宫廷不同了,诗歌也开始走向取景自然,进行多角度描绘。并且,石淙唱和创作的十七首七律已经超过了已往七律的总和,这对律诗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倡导和促进作用,“七律在中宗宫廷中应用见广,当与武后晚期宫廷首开风气有关。”当然,这种随创作环境的移位出现诗歌表现范围的扩大,是一个突破宫廷诗写作程式的极其缓慢之过程。与之相对,倒是其时文风的变化更为显著。

除了在作品中直接描写反映各种礼仪活动外,武则天封嵩山、盖明堂、铸九鼎、建天枢等规模宏大、奢华壮观、极力讲究形式至高之大的礼仪活动对当时文风带来深刻影响。关于这一点,葛晓音先生指出:其消极方面表现为许敬宗所创造的那种典奥华丽、极尽雕饰,辞藻不厌其富丽、形象不厌其宏大的颂体和王勃的大赋大颂以及后进文人翕然效之而形成的夸诞之体;其积极方面则表现为武则天这种追求宏丽的气魄,对于盛唐以壮丽雄伟为上的审美观念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贞观以来新兴的庶族政治力量反对门阀传统,要求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并用新的文学形式和内容表达他们的思想与感情,使得这时的多数诗作中充满着蓬勃的朝气。如“四杰”那涉及多种宫廷诗题材的歌行,均“放开了粗豪而圆润的噪子”、“生龙活虎般腾踔”。他如乔知之的《赢骏篇》抒写天马十年征战、汗血流离,“持来报主不辞劳,宿昔立功非重利”的报国精神。李峤的《宝剑篇》以顿挫的节奏和充沛的气势,层层描写宝剑的冶炼过程,表达畅快淋漓,充满着正规宫廷咏物诗中无法容含的勃勃生气。《汾阴行》记载祭祀汾河的礼仪活动,诗前半细致描写整个祭祀活动的开展过程,涉及到多个场景的转换,极力铺叙流衍,在洋洋洒洒中畅达情怀;后半将诗意和感情推向宫廷诗中极为罕见的世事回环不可测的主题,一唱三叹、声情流畅。

以帝王为代表的统治集团的文学素养和奖赏评价取向不仅关乎一时的文化政策和文学发展,而且会对整个社会风尚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如受到武后特别嘉叹的郭震《宝剑篇》,所咏虽为古剑沉埋的传统故事,但全诗内蕴着一种不甘命运的愤慨。经“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的几年锻炼,古剑灿如莲花、色若霜雪,是一把难得的好剑,其使命就是结交游侠子和亲近英雄人,结尾以“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寓示人生豪情,极见朝气与活力,武后将其诏示学士,则明显可见导引诗风的意向所在。

三、结束语

新时代中日关系论文 篇6

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大课题,“轴心时代”的古代雅典和先秦的人伦关系对现代社会仍有启示意义.古代雅典和先秦由于所处时代相同,两种人伦关系存在一定的相似点,包括男女两性地位中的“男尊女卑”状况和相同的阶级关系.然而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政治传统、经济环境的不同,造成两种人伦关系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上,呈现出不同特点.古代雅典是“家国异构”,以地缘关系和阶级关系为主;先秦则是“家国同构”,以血缘关系为主.

作 者:许俊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刊 名: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TRAINING AND RESEARCH-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3 20(6) 分类号:B802 关键词:古代雅典   先秦   人伦关系   比较  

★ 礼仪教育发言稿

★ 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 神话?文化?--浅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 如何教育孩子懂礼仪

★ 幼儿园礼仪教育总结

读图时代:“图”“文”关系新解 篇7

一、图文并无优劣之分

文字是一个开放的、相对不确定的, 可挖可掘的, 充满意义“空白”的审美空间, 其中的意义和内涵, 需要人们驰骋想象, 反复把玩思考, 后方可得出。这就拉长了从感知审美对象到得出意会中的形象的长度, 而且其中仍然留有有许多不确定的意义空间。比如读《红楼梦》, 只一个林黛玉到底如何长相, 便能激起人们无尽的遐想, 犹如“一千个人读者, 便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所以说, 文字中所蕴含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尽的, 文字中所描述的意象永远是确定中的不确定。由于思考长度的拉长, 想象空间的拓宽, 文字便具有了神秘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人们向来对模糊的、认识不清的、神秘的的事物, 充满一种敬畏之情。于是, 人们一直对文字进行着阐释、再阐释的工作, 正是如此, 在文字的祛魅和复魅之间, 便衍生出了人们对文字的深沉绵厚的崇拜情结。于是当近年来文字的主导地位受到图像冲击和渗透的时候, 不少人便极力地排斥、抵制图像的发展。与文字不同的是, 图像直接以感性的意象, 直觉在人们感知里。相对于文字, 图像是一个相对封闭、相对确定的, 亦可挖、亦可掘的审美空间。电视剧《红楼梦》里的“林妹妹”, 就是陈某某装扮的样子, “宝姐姐”就是长成某某的样子, 这样子, 一下子就把人们对她们的想象定了格。于是确定了的形象, 无法再延展人们的对其想象的空间, 当它们清晰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时, 模糊感、神秘感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时人们对其祛魅后的落寞和失望。似乎, 不确定的东西, 永远高于确定了的东西, 思想意会到的东西, 永远美于眼睛看到的东西。

费尔巴哈曾说:“可以肯定, 对于符号胜过实物、摹本胜过原本、现象胜过本质的现在这个时代, 只有幻想才是神圣的, 而真理, 却反而被认为是非神圣的。是的, 神圣性正随着真理之减少和幻想之增加而上升, 所以, 最高级的幻想也就是最高级的神圣”。[1]于是, 人们总在追寻文字里那不确定的意象, 以为想象中的那一个才是最美的、最神圣的。这就是图像在人们潜意识里就低了文字一等。这样说来, 图像实际上一起感性的存在, 压缩了人们想象的空间, 缩短了思考的长度, 于是乎, 一些人得出, 文字是更具有理性的特点, 它更能启迪人们的深沉思考, 传达深层的意义, 而图像更具有感性的特点, 只是满足人们的直觉需要, 不能启迪人们的深沉思考, 传达深层的意义。其实, 这些都是人们一厢情愿的结论而已, 图像和文字, 不论其想象空间的大小, 不论其思考的长度如何, 其所传达的终极意蕴都指向其背后, 它们都需要想象, 也都需要思考, 其意义的获得, 都需要一番苦心的思考, 所不同的是, 只不过两者一开始把握意象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所以, 图像和文字一样, 亦能承载人类的厚重文明和文化, 无所谓孰优孰劣、孰深孰浅。

二、图文可互补并存

图像和文字, 都是传承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媒介, 都同为语言的载体, 不仅没有高下优劣之分, 如前文所述说, 而且图像和文字之间, 一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文字为主导的文化里, 图像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解释文字, 作为文字的补充。在很多以生产图像或者图像生产为主的行业里, 文字则成为图像的补充说明, 在图像中加入文字, 是为了更好地阐释图像要表现的内涵和意蕴。如新闻媒体中逐渐加入各种各样的解说图像, 照片, 画面等等, 以更生动形象的阐释文字的叙述内容, 《老照片》、《老房子》等中。各个出版社编辑也开始注重装帧设计, 封面图画和书中插图, 亦是精益求精, 给人以视觉的美的感受。《一个人的战争》的全新改装第八版, 文字依旧, 惟一不同的就是加入了画家李津画的那200多幅图画, 而新版吸引读者的正是这200幅图画。图像最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图文书也会更好地吸引读者阅读文本, 优秀的图像则会帮助读者加强文意理解。传统经典名著加入匠心独运的设计新概念, 使得经典的艺术作品变得更加精致耐读, 充满魅力。以往的一些经典著作《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 都以图像的形式搬上了屏幕, 且不说这些经典拍的如何, 但就这一点, 却使普通大众也都接触到了这些只有精英消费的文化经典, 这就使原来的精英文化开始走向了大众文化, 经典的普及率大大增加。现在, 许多作家的作品, 也都成了众多影视的剧本, 除了大量的红色经典已成为影视中的秋收一片以外, 老舍、巴金、张爱玲、苏童、莫言、贾平凹、李碧华、金庸、琼瑶等等许多作家的作品, 由于影视的力量, 早已家喻户晓, 从而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所以文字和图像之间, 并不是水火不容, 相反它们可以互补并存, 相得益彰。文字多一点, 或者图像多一点, 只是社会时代发展的自然需要, 并不存在着谁取代谁, 谁谁占主导地位等等之类的纲领性的硬性要求或者认为的结论。即便存在, 也应是时代发展的自然而然的需要。由此, 读图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是一个机遇, “要正确认识图与文的关系, 既不能全盘接受图像, 也不能一味地排斥图像要以图激文, 以文引图, 从而达到图文共生的局面。”[2]

参考文献

[1]景象社会.居伊.德波.文化研究 (第3辑) [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 59

新时代中日关系论文 篇8

关键词:经贸合作 中日关系 后金融危机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中日两国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两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的下滑。在当前的后危机时代,深化、加强中日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的经贸发展,对世界经济的恢复、稳定和增长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后危机时期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的特点

(一)贸易规模快速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1972、1981、1991和1996年中日双方的贸易额分别超过10亿美元、100亿美元、200亿美元和601亿美元;2002、2006和2010年分别超过了1000亿美元、20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2013年虽比上年减少6.5%,但仍达到3119亿美元。日本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对象国。

在中国对日出口商品中,原材料(矿产品)的比重逐步降低,由1992年的20.06%下降到2005年的3.38%;机电类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由1992年的4.36%提高到2006年的33.7%,机电产品成为中国对日出口第一大类商品。同期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始终以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为主。

(二)贸易形式日趋多样,贸易摩擦有所加剧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两国的经贸形式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已从早期单纯的货物贸易扩展到包括加工贸易、技术贸易、长期补偿贸易、相互投资、政府资金合作等在内的多种合作模式。这一系列新的合作模式,对于促进中日贸易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受此影响,日本早已成为中国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的主要来源国之一,而中国也已经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近年,日本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原因主要是由于两国经济发展形成强烈反差,日本一些人错误的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将给日本经济带来严重的威胁。目前,日本国内农产品市场大约35%的份额已经由中国商品占据,服装等纺织品在日本市场占有率也已达到一半以上。未来随着中日经贸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展,在错误认知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贸易摩擦有可能会向多个领域蔓延。

(三)贸易壁垒日益苛刻,农产品出口面临考验

近年来,以产品质量标准相差较大、产品卫生标准和环境标准达不到标准为理由,我国许多商品被日本所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拒之门外。通过非关税壁垒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已成为日本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一个侧面反映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而出现的两国间贸易保护的新动向。

依据“肯定列表制度”,日本对从中国进口食品的化学残留做出了及其严苛的检验和检疫规定,设限数量之广、检测数目之多,限量标准之严格可以说前所未有。中国出口日本的农产品规模大品种多,并且大多数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中占有较高份额,严苛的检验和检疫规定对中国输日的农产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深化中日经贸合作关系的建议

(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加速自贸区研究步伐

实践证明,保障国际贸易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必须有一个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环境;持续的经济增长不仅可以为出口创造更多的源源不断的贸易商品,反过来又能够进口需求拓展更广阔的空间。中日两国是世界上有着广泛影响力的贸易大国,创造一个稳定经济增长环境,不仅有利于增强国民信心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在当前的特定时期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稳定。

近年来,围绕推进多边经贸体制多哈回合谈判进程,中日两国都在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国在积极推动自贸区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其他形式的经济合作;日本也在积极地倡导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建立自贸区和区域贸易协定关系。这些努力,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双方的经贸合作向前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两国之间的相互信赖和相互理解。当前,中日两国应积极寻求新的契机,加速研究自贸区建设的步伐,为发展双方经贸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加强节能环保合作,扩展服务贸易领域

出于满足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中国正在从资金和技术两方面加大对节能环保领域的投入,但现有的条件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的需要。日本的在节能和环保领域动手早基础深厚,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中日两国在节能环保领域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致力于环保合作对于作为近邻的中日两国将是一个双赢的结局。近些年来,经过中日两国的共同努力,双方在环保领域的合作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今后仍需进一步提高合作的效率和层次,以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

和日本相比,中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大,两国有进一步扩展服务贸易领域合作的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中国将大力拓展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在内的服务贸易。与此同时,国内消费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也将进一步增大,这在给中国的消费者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和国外的投资者展现出更多的投资机会,对消除金融危机的影响,恢复经济增长将是一项有力的措施。

(三)拓展加工贸易空间,积极应对贸易保护

加工贸易在中日经贸中占有重要的的地位,但当前我国的加工贸易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加工行业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较多,产品生产和出口面临限制和禁止的窘境;二是企业规模过小,研发和融资能力有限,抵御风险能力较低。而在治理环境和节能减排方面,日本经过长期的积累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经验;在中小企业金融和技术研发等方面,日本也拥有成熟的方法和充足的实力,两国应该在加工贸易领域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开拓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国际贸易面临的最大障碍与威胁就是贸易保护主义,中日两国应该携手反对以技术性贸易措施为典型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近些年来,中国在降低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简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并取得明显成效。当前,日本在降低和消除非关税壁垒方面也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尽快消除阻碍了两国经贸合作的障碍,为两国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建立健康的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洛林.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王泺.日本经济发展动向及中日经贸关系展望[J].对外经贸实务,2011(4)

上一篇:项目建议书编写大纲下一篇:厨房采购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