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随笔—张晓丽(精选9篇)
(一)张晓丽
这学期我还是任教一二年级和五年级的美术,由于这三个年级断的孩子年龄和成长经历、知识层面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也自然不同,因此我课下总结了一下从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一、按照不同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各个年级有着不同的特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小学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低年级学生由于从松散的幼儿园进入正规的学校生活,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作息制度,使得有的学生不适应。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教学也就有序的多。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各个年级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提出相应要求,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这学期,无论是一二年级或是五年级,技能训练比较多,如布贴画、纸塑动物、剪纸、橡皮泥等,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
总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娱乐。
美术随笔
(二)——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上课时,我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比如利用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但是如何才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绘画作品呢?
作为美术专职教师我想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最为忌讳就是雷同。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上大胆放手,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
近来,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小三门”也算终于熬出头, 踏上了和“语数外”平起平坐的台阶。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中实现新的蜕变与新的跨越。新课程明确指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 我们要从学生的现有审美能力出发, 教育教学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生活世界, 不能过多地讲述背离学生现有生活的美;课堂教学方式也要由以前的被动接受式转化为现在的探究、合作式, 这样的学习方式, 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增加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
表面上看美术似乎是门独立而富有特色的学科, 但其实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因此, 我们要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譬如:语文课要讲述黄河的波澜壮阔, 只用语言文字是难以表达清楚的, 这时可向学生展示黄河的图像。许多知识如果运用图形图像来阐明的话, 就更具体形象了;因为图形图像首先在视觉和意识上使人产生美感,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轻松地理解了教学内容, 并且在教学中无形地渗透了美的教育,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任课教师之间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配合各学科之间的教学, 或许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剂良药。现代社会的美术教师, 一定要朝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寻找、确定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 我们要结合其他课程的特点, 让学生在美术学科里能学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二、让学生明白学习的互动性
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互动的过程。
(1) 在学习的过程中,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由于教材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 那么在传授的过程中, 怎样才能让静态的教材“活起来”呢?这就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注入一定的学习方式, 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具有情趣的、充满活力的, 有机地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那么的快乐, 由此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带着自己的兴趣和思想去体验和感悟新知识, 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创造性, 也只有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 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课堂中, 学生学习与教师传授从形式上像是两军对垒, 这个阵势使得学生总是惧怕教师的威严, 显然对学生学习兴趣也有某种程度上的扼杀。所以, 在上课的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地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使得学生亲近教师, 愿意倾心聆听教师的上课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经常沟通, 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爱好, 以及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教师的风格, 消解师生间的误会, 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与学生的及时沟通可以让师生间更加和谐地相处。
三、倾注教育情感于课堂中
美术课要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 它具体包括了认识的活跃、情感的兴奋、意志的努力等多种心理成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天生的, 而是在一定的氛围和环境引导下产生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这一过程中, 要倾注自己的满腔热情, 运用自己的专业魅力, 以触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
四、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性
实践也是体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充分刺激着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 从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例如在素描教学中, 让学生触摸实物, 通过手的触觉, 体验实物的质感;画水果花卉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通过嗅觉感知水果花卉的芬芳美丽;变换实物的角度,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各个角度的变化区别, 然后通过绘画体验, 发现画面上的物体与实物之间的差别。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 才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逐步获得对新知识的感悟和认知。
五、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性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要尝试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 把上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已有认知融合起来, 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 找准切入点, 然后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体验、感悟和认知。比如《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一课中, 教师在讲授《在激流中前进》一画时, 可以利用各种条件来让学生感知船夫在渡黄河时的艰难险阻, 同时配上一定的音乐背景, 如《黄河船夫曲》, 让学生想象一下船夫在渡河时的心境, 既拓宽了学习的内容, 让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 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情趣。各种学习方法既是独立的, 又是相互联系的。
关键词:美术课;梳理知识;挖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40-01
一、琢磨上好美术课的事儿
老师首先要明确这节课教学设计要达到什么目的?为达到这些目的用什么方法最有效?怎么才能突出教学重点?其次,要从课题入手,找一条教学思路。例如二年级下册第八课《出壳了》这一课,从课题出发,直接设问导入新课“出壳了”“那些小动物会破壳而出?”;紧接着问学生:“你从课题上还想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小动物是怎么样出壳的?”“小动物们出壳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我们怎样用画面表达出壳时的情景呢?”学生所提这些疑问不正是这节课要解决的教学重点吗?怎么解决?教给学生方法,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尝试,哪里不会老师再补充说明。每节课教师只要能找准、理清教学思路,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去创作,就会有好的作品出现。
二、琢磨上好美术课的事儿
今天才真正意识到美术教材编排的四个领域:“造型.表现”即用造型的知识去表现;“设计.应用”即用设计的理念设计作品,并与生活实际应用相结合;“欣赏.评述”即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造型、材料、色彩)去欣赏,并对此用美术的语言从美术的角度去评述;“综合、探索”即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去积极探索。例如今天第一小学的那位美术老师讲《做笔筒》。这是一节设计应用课,而这位老师却上成了简单的粘贴课,就是引导学生把课前收集到的材料、图片简单的粘上去,没有涉及到“功能性、实用性”,学生的作品看似好看,但实用性不强。美术课的功能性、实用性体现在哪呢?——内部构造。要么分隔,要么组合。设计是为应用服务,把握住“实用、应用”,你的设计就不会仅仅停留在外在的形式美上。
三、琢磨上好美术课的事儿
听了几节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课,大家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讲课时间大约20到25分钟左右,有一位老师甚至讲了半个小时,学生的作业大部分完不成。美术老师怎么把握授课时间,怎么安排教学?我琢磨了几点:
严格控制讲课时间。一节美术课讲授部分一般应控制在10到12分钟,最多不超过15分钟。
有限的时间怎么讲?抓住教学思路的主线,讲清知识,讲细表现方法。学生已经明白的随口带过,在表现方法上要讲详细,讲到难点、关键点必要时教师示范,教给孩子具体怎么表现。如《出壳了》这课,引导孩子画小动物出壳时不同的状态:
1、裂缝;2、马上出壳;3、正在出壳;4、已经出壳;5、没有出壳等等……
这些细节的东西一定要教给孩子怎么画,有些时候怎么画比画什么更重要。给学生多留时间去表现,去创作。孩子掌握了表现的方法,多给他们空间、时间去创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把他的创作想象完整地表达出来。
四、琢磨上好美术课的事儿
这次听课,先后听了两节《会动的线条》。老师们用大量的时间通过动画、图片及道具让学生认识线条、感受线条,讲到直线、曲线;讲到线条的排列(疏密),讲到线条的变化(长、短、粗、细),学生也可能认识到了,曲线可以产生动感。老师让学生在刮画纸上表现生活中有动感景物。其实,老师们没有意识到线条是用来表现情感的。有动感的线条仅仅是表达事物的吗?造型.表现课就是通过“线”这种基本的造型手段去表现事物、抒发情感的。那么我们上这一课最根本的目标是什么?不是通过认识线、感受线从而用线条表达吗?但我看到的更多的学生作业是在刮画纸上乱画,随意化曲线、画风中摇摆的树(照范画),画流动的水。那么小学生是不是还没到用线条表达情感的地步 ,但至少从现在开始,老师应该有意识地从这方面去引导。或许我们不该低估孩子们的能力。
五、琢磨上好美术课的事儿
听专家的点评,我真的是受益非浅,虽然专家的个别意见和我的想法不太一致,但大部分点评我非常认同。感觉一下子让我的教学思路清晰了许多。今后一定要多学习、多听听课,最好还能再多听听专家的意见。
其实,好多时候,不是我们懂得太少,而是我们缺乏思考。像美术的属性,我能背下来,但我没有把这些理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因为没有理论的指导,这样怎能把书教好?如:美术具有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娱乐性。师范美术教材开篇就讲到这几点,而我却只会背不会用,明知美术具有视觉性,是视觉艺术,为什么我们不能少点说教,多点感观呢?明知美术具有实践性,为什么我们不给孩子留大量的时间去创作,去表现呢?明知具有人文性,为什么我们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情感的培养呢?明知具有娱乐性,为什么孩子们在创作时身心不是那么娱乐呢?真的,好些时候,需要我坐下来去思考,一个不能静心思考的老师,教学上我想永远是重蹈覆辙,没有进步。
六、琢磨上好美术课的事儿
今天我与幼儿上美术活动,是学画人物——我的妈妈。课后我看了幼儿的作品,发现成功的没有几个。我仔细反思,发现小班画人物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是其一原因;另外的原因可能是要领没有很好的传达,我只是在小结要领时说了‘圆圆脑袋圆圆的眼’,所以在幼儿的作品中就出现了许多‘圆圆脑袋圆圆的眼’,课后我就想既然幼儿对我这儿歌式的要领小结印象较深,那么美术活动的要领可否以儿歌形式给出。
在第二次的美工活动《拼贴车子》的活动中我就设计了这一环节:儿歌形式总结车子的特点(卡车、公交车)。在幼儿看完我出示的范例后我就问:“它们长什么样?”然后又以儿歌的形式引导回答,如卡车——方方的脑袋,方方的窗,细长的身子,圆圆的轮。在给出这样的要领后我发现幼儿在拼贴时没有说不会都说老师我拼好了,而且幼儿还会根据我给出的要领找相应的材料,如卡车的身子不会用到公交车上,公交车的身子也不会用到卡车身上,基本每一位幼儿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这两节活动中我感受到了儿歌对要领传递的好处,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应随机应变,巧妙应用,儿歌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活动。
美术课堂上往往学生主动参与审美活动做得不够,学生的自发探究行为更少,情感体验也受到忽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转变教育观念,从课堂抓起,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美术课兴趣。我在实际教学中,摸索了一些方法,敬请同行指正:
一、注重学生自身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美术教学也不例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课程更是主客体的统一,美术课程必须让学生直接参与,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情趣,使其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地讲解,不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真切感受。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满足好奇心的同时,更加灵活地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美术能力。1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是人的观念、情感的具像统一体。这种具像是经由我们的视觉器官把握的。在美术创造与欣赏活动中,尽管人的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思维等都介入这一过程,但是视觉始终处于优先地位,艺术家与创作对象、观者与作品之间首先是一种直接的视觉关系。因此,从视觉的角度去研究造型形成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应是美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2 .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 想象是艺术的生命,离开了想象,艺术就难以生存”。美术作品的深刻内涵,不是一下子就从画面上表现出来的,而是需要欣赏者通过对作品的观察,再进行想象和评论,才能概括出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揭示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由此看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评论走向广度和深度是美术教育的灵魂。3 .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联系实际生活,把抽象的客观事物直观化和形象化。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具体情景的束缚,学生可以利用美术元素如形状,色彩把抽象的东西直观化。美术教育应该都是比较贴近生活的,课堂也应该尽量还原生活,将教学活动中的事物和大 自然中的事物结合起来,能够经常走进大自然中去写生,在真实的事物中提炼,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的美术造型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现实中的一些事物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这样的教学就更能让学生真正学习知识和学会观察发现。我国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是“ 满堂灌” 的教学模式,违背了“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的教学原则。缺乏学生自我表现、自我评价的过程。因此,注重学生 自身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是中学美术教育的前提。
一、环境的熏陶,激发兴趣。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当时的环境既贫穷又落后,对绘画的入迷,源于大我七岁的哥哥。大约在我六岁时,有一天,无意间在哥哥的写字桌上发现了一张碳素笔画的“美女图”。是一个轮廓简单的女青年的背影:她披着如瀑的长发,脸微侧,露出一点眼镜的框子,身材颀长,似乎是旗袍类的衣服,已记不清是在头上还是在衣服上,点缀着一滴美丽的橙红,哥哥说那是他手指上的血。为了使画面美丽,而不惜扎破自己的手指头,使那时尚小的我心头吃了一惊。同时,那个文雅而又“凄艳”的“美女”图便也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从此后,我便迷上了画画。所以要让孩子喜欢画画,就得给他们创造适合的环境。比如在他们的房间里或者学校的阅览室、美术室等地方,放上画册、画报或者其它美术作品,也可以经常带他们去参观一些美术作品展。久而久之,自然会对美术产生兴趣。
二、临摹,初学者最易接受的方法。
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欲望。便会自觉地去学习。刚开始学画画时,我临摹的是哥哥画的画,比如双眼皮的美女、或者是形象逼真的小汽车、威武的坦克等。慢慢地,哥哥的画已不能满足我的要求了。于是,我便去翻父亲的书,当时,家里有不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表现“火热生活”的画,里边的女青年和风景是我临摹的主要对象。再后来,长大些了,可以得到一些零花钱,就到集市上的书摊去买小人书。记得当时最喜欢《红楼梦》,觉得里边的景美、人美、故事美。尤其是一个倚在竹帘边、挽着髻的丫头,最令我痴迷。后来,将《红楼梦》集了将近一套,临了好多的人物、花草树木、小桥回廊等。再后来,只要遇见喜欢的画,就想方设法地得到,并进行临摹。确实受益非浅。所以说。临摹是学习画画的一种直接的、也是基本的学习方法之一。
三、写生,学画画最基本的.方法之二。
初中五、六年级的时候,最喜欢画的是古代的美女。头发上、脖子上、裙裾边的各种饰物,细致得令人着迷。从此,我的作品便开始受到一些同学的赞美了。可是,有的同学和一些大人,却对我的“作品”“横加挑剔”,什么眼睛太大、嘴巴太小,头太大、身子太小,尤其是腰,细得似乎没有。很是打击我的积极性。可仔细一观察,人家批评的也有道理。自此,便暗暗地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五官比例,偷偷地观察别人的身材和姿态,悄悄地揣摩各种动态时,人体各部位的变化。后来,我遇到了一个同桌,名叫黄丽萍,如同名字一样,她长得既文静又美丽,身材颀长,动作优雅,一张娃娃脸上有一双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微翘的小鼻子,曲线优美的小嘴巴。因为经常在一起,而且关系很好,所以有“灵感”,我就给她画了好多的“肖像画”。凡是熟悉她的人见了都说“形神兼备”。由于找到了窍门,以后,无论我想画什么,都先去观察原物,再根据需要揣摩如何画在纸上。渐渐地,我画的东西越来越“像”了。这便是我最早的“写生”。初中阶段,低、中年级学生画画着重于感受、体验和游戏,但到了高年级,就要逐渐培养孩子的写实能力,体会写生学习的好处和乐趣,并感受美术学科的独特魅力。当然,要写生,就要教给孩子基本的观察方法。正所谓“看准了才能画准”。
四、文学、音乐等其它艺术对提高绘画能力的作用。
我上初中时,电视上正在热播琼瑶的连续剧。我们这些小女生经常被感动地热泪盈眶。除了上课、写作业外,就是侃剧情。有一天,看完电视剧,我仍然沉浸在剧情中。于是就画了一幅章含烟与柏沛文的背影图:女主角身穿曲线优美的旗袍,长发飘飘,男主角身着衬衣、牛仔裤,风度翩翩,他们相依相挽,走在一座石桥上。画被拿到学校以后,便引起了轰动。都说画得如何传神、如何动人。绿诚幸子(我们班的一个琼迷,大家根据她喜欢的颜色和性格给她取了这个名字)还嘿嘿地笑着说:像得很,尤其是柏沛文的屁股,圆嘟嘟的。大家听后都笑了,令我非常地不好意思。也许,这便是那最初的立体感意识吧。有一段时间,中午吃饭时,广播电台上播放小说《风流才女石评梅传》。我们那一帮女生听得非常入迷。深为高、石那不平凡的爱情而感动。于是乎,我便在一本绿塑料皮的日记本里,画了一幅石评梅去陶然亭祭奠高君宇的画。画面上是石评梅的背影,她面冢而立,“五四”时期的女生套裙,衬托出她那消瘦而孤独的身影,及颈的短发被风吹得乱乱的,一条白色的围巾被风吹起,飘得很远。这幅画是我根据自己对小说的理解,想象出来的,也许不那么符合事实,但我画得很投入。象这样,因为文学而创作出来的画还有很多。比如,有一年的暑假,我得到了席慕容的诗集《七里香》和散文集《悠长的等待》等书。于是,整整一个暑假,无论是在清凉的早晨,还是在人皆昏然欲睡的晌午,或者是在彩霞满天的傍晚,我总是守着窗下的一方素净,在相对的静寂中感受女画家兼诗人如风的情怀。读着读着,心有所感,便画了一幅又一幅的画,类似插图。比如夏夜璀灿的繁星,花园清香袭人的栀子,身着紫色纱衣、在河边怅惘人生的诗人兼主妇,种荷的女人……。自此,我便拥有了一群“粉丝”,因为我能将大家心里所感,用笔画出来,而且很传神,我的作文水平也和画画相得益彰,有了很大的进步。另外,在我上初中和初中的时候,因为两个哥哥和父亲都喜欢音乐,所以家里有好多磁带!民歌、校园歌曲、轻音乐、舞曲......,记得夏天的晚上,经常躺在蓝色的蚊帐里,关了灯,将录音机打开,听着美妙的音乐,尤其是如波、如潮,悠远而透彻心灵的轻音乐,经常让我感动不已。随着音乐的旋律,心中不由得升起许多优美的情感,使我对生活和艺术的美,又多了几分感悟。画的画,写的文,更美了!也许,这就是艺术之间相互的连通,及对人的怡情与思维的开启吧。所以,任何一门学问,都不是孤立的,画画也一样。所以,我们要从多方面,开启孩子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艺术素质。
五、大自然及生活赋予的灵感。
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很少与大自然接触。我八岁以前,住在一个山沟沟里。门前不远处,便是一个山坡,山坡底下有一条有水的沟,生长着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植物,杨、柳、杏、桃、柿子、皂荚、核桃等自不必说,单单那些能编篮子的细藤条,结出碎碎白果子、或一串串红果子的灌木,以及泉眼边一簇簇的野竹子,还有那数不清的闲花野草、飞鸟虫鱼,组成童年美丽斑斓的世界,带给我无穷的遐想。我最初的手工“作品”,就是用柿树的落花和细草编成的“项链”,和用红薯的嫩茎做成的耳饰。八岁以后,我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平川,那里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景:宽阔的大河,成林的杨柳,潺潺的流水,白花花的鹅卵石,青青的稻田,路边放牧的老翁、茂盛的小草、细碎的野花、嫩红的野草莓,溪边洗衣的妇人、嬉戏的儿童、加上夏日的蓝天白云和自由飞翔的小鸟,令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及其创作的作品。上初中时,一出校门,远处是半围青山,稍近一点,是一脉开满了金黄的油菜花的丘陵,再近点,是一碧万顷的麦田,离校门口几米远处,有一条小溪。每到下午课间活动时间,有人在河边觅草寻花,有人在席草谈心,有人在吹着柳笛,衬着满天的霞光,确实有一番诗情画意。我的高中校园,更有一番别致的雅趣。花园里,有茂密的竹,高大的木瓜树,生长多年的紫丁香、白丁香和雪白的绣球、鹅黄的迎春花,火红的山茶,粉白的樱花等观赏植物,青石道旁,有高大的古木,直通向建在后山上的学生宿舍。教室外,有一排高大的法国梧桐,春有新绿初绽,夏有浓荫匝地,秋有落叶如蝶,冬有圆果摇曳,如同风铃。再加上细雨里、月光下、晨光中的光影变化,真的有说不尽的美。每每在那良辰、赏那美景,我的心里便生出一种感动、一种冲动,欲把这短暂的美丽留在永恒的画面上。这就促使我更加努力地学习画画、钻研画画。初中、高中期间,我画了许多意境优美的画,大部分的灵感都来自壮观的大自然、美丽的校园、文学阅读、音乐心情、和那如诗如画的年龄。直至现在看起来,那些画仍然很美,很有灵气。正如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艺术于生活,于大自然。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多捕捉生活中的美。
六、拜师学艺,提高美术技法。
后来,我进入了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系,开始了系统、正规的绘画技法训练。这一段的学习经历,可以用“鱼乐于深潭而彷徨于浅滩”来形容。刚开始的素描练习很枯燥,水粉学习也比较难掌握,确实经历了一段“彷徨”的时期,甚至灰心、怀疑自己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入了门”以后,就觉得轻松多了。除了速写、素描、色彩这些基本功之外,还学了书法、雕塑、工笔人物、工笔花卉、写意山水、写意花鸟、构成、工艺设计等课程。上学期间,主要是“走进去”,学习各种美术技法。参加工作以后,教学相长,再加上自己不断的自学、研习、以及和同行的交流学习,对技法的掌握更纯熟一些。正如俗话所说:师傅引进门,学问在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这时,就想“走出来”――有了创作的欲望,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生活新的感悟和认识。所谓“学以致用”,先学后用,算是完成了质的转变。
回忆自己的学画经历,家庭环境的熏陶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文学和音乐升华了我的情感,优美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生活是我创作的源泉,临摹、写生、师从、研习、交流和创新是学画的途径。
化组织 (ISO) 大会上,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提名的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钢铁协会副主席张晓刚成功当选I S O主席。这是自1947年ISO成立以来中国人首次担任这一国际组织的最高领导职务。
中国人当选ISO主席, 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是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充分体现, 将推动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战略、政策和规则的制定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有利于我国产业和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 提高我国产品质量, 更好地服务大众。
简介:这台车产于1984年,原车搭配全套campgnolo Gransport套件,并使用了意大利GHISALLO一家专注于木制单车配件公司的产品改造此车,使用了木制轮圈,木制车把,木制脚踏,同时使用英国Brooks的牛皮车座搭配色彩,使其色调一致。由于车轮圈更换为木制轮圈,使整车的骑行感受、调性都发生了变化。木制材料的韧性,是独一无二的,色彩的感觉也是其他材质所无法替代的。
参考价格:28000元
车辆咨询:扶轮单车行
做演员,他尽量多地尝试不同的角色,不给剧组扯后腿。做老师,他最大的成果就是学生,能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所赋予的理想,也正是他给自己的严苛要求,这就是张晓龙,从来没有一夜成名的神话。
过去的两年,他在我们视线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穿戴着清朝太医的服饰,语气平和地谈医论药,纠结于对甄嬛、眉庄两位小主的深情厚谊,无限循环着,一遍又一遍,却又让人百看不厌。所以,当看到他穿着黑色短款皮夹克与酒红暗花烫绒裤出现在视野中时,你或许会首先微微一怔,然后才能把那张现实中与电视剧中毫无差异的脸与温太医分别开来,告诉自己:这是参与盛典活动时衣着前卫的张晓龙,这是录制电视节目时跳骑马舞的张晓龙。
从南锣鼓巷到宝钞胡同,会有许多值得细品其间韵味的小店—提供拍摄场地的“牛杂”古着店,就有一位爱好收藏来自世界各地小玩意儿的店主。在充斥着怀旧氛围的环境中,身着现代装的他显得格外协调,也许由于温太医的余热未退,也许因为他亦古亦今的多面性情,也许是缘自他周身散发的沉稳气息,仍旧是明星化妆、摄影师置景、编辑们各种忙碌的必然程序,每个人都没有留意到,与以往相比的自己,变得节奏很轻快、心态很悠然。莫名地,他只是坐在那里谈笑风生,却能让身边人同样惬意无比。
与一些为了节约整体时间、喜欢边化妆边接受采访的艺人不同,他乐呵呵地说:“化完妆再聊,不急!”这既是对采访者的尊重,也是对认真作答的谨慎,彼此地位平等,令人瞬间好感倍增。他让助理点了一杯不加糖、不加奶的黑咖啡,为了防止化妆品的粉尘飞进杯中,他给咖啡盖上了纸巾,虽然是很小的动作,却展示了他做事的心思格外细腻。
英国心理学家最新研究得证:黑咖啡爱好者通常信奉完美主义。那么,他所信奉的完美,恐怕就是让每一个与他有交集的人都会觉得很舒适,并且他自己也不伪装、不别扭、很舒适。没错,在拍摄的整个时光中,他能够让人不断想到的词就是“舒适”。化妆师因为他讲的几个生活小段子,乐得舒适;摄影师因为他的表情与动作做得到位,拍得舒适;而那个下午放学途经宝钞胡同的中学生,则因为他的亲切与平易,可能未来几天都会过得很舒适。
当他被拿着旧本子或单张A4纸的中学生团团围住时,没有丝毫的不快或躲闪,接过每一份递过的纸笔,签上可以占满整张纸的名字“张晓龙”。当他坐在窗边摆出阅读的POSE而摄影师仍在调试灯光时,他不忘趁机对着躲窗外胆怯偷拍的学生送上灿烂的笑脸。那些曾经以为自己会受挫的孩子们,在拿到他亲笔签名或看到他手机照片的时候,恐怕就成为他最忠实的粉丝—尽管,不是每一个艺人都能像他,愿意如此去行。
也许是被象牙塔里浓郁的气息浸染多年,当他与自行车组合在一起时,每个人在深秋时节仿佛闻到了一股栀子花香。白墙下、木窗边,他骑在自行车上开着玩笑:“这组照片也可以投给《中学生作文》《男生女生》当封面吧?”不过,当拍摄地点转移到店中,被古着品包围的他又开始大玩时尚风,不断地拿起或欧美范儿、或日韩范儿的皮包给自己作搭配。他很喜欢其中一款由汽车内胎改造成的单肩包,如果背着它走在街上,必定会有很高的回头率。显然,这才是真正的他,不是低调的温太医,而是时尚的前卫男。
其实,你真的可以完全也应该忘记之前媒体不断强调的他的年龄,不仅仅因为他看上去如此年轻的脸庞,更因为他无比快乐的心态,以及如同初涉江湖般的谦恭。“我原本不想外界太关注我的年龄,主要是怕导演在找我拍戏的时候会有局限。”随即,他又话锋一转,“不过,没关系,随缘吧!”这份淡然只能缘于成熟的内心,所以仍要忍不住感激岁月带给他的磨砺与积累,才能让他如此绅士,如此带给身边每个人以舒适感。
我的生活里一定要有一部自行车,虽然不能像别人那样在车上安装一个可以放自行车的车顶架,至少也能随时放到后备箱里,因为现在有自行车的人是懂得生活的。
《骑行风尚》=BF ZH=张晓龙
BF:接受以自行车为主题的杂志拍摄,与做其他通告的感受有所不同吧?
ZH:必然的,我觉得会拍得很精彩。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70后”来说,都会有自行车情结,即使现在经常开车出行,我的家里仍然有一部自行车。虽然不是什么有名的品牌,但是只要有空,我都会在楼下的小区大院里骑一骑。
BF:就是说,骑自行车是你的休闲方式之一?
ZH:只要有时间,我都喜欢骑自行车出去散散心。当你真的很累的时候,本以为躺一下、泡个澡才最解乏吧?但是,如果你骑一个半小时的自行车到市郊溜一圈之后,就会发现运动才是更好的休息方式。沿途看到满眼的绿色,可以缓解压力,如果能骑出点汗,会更加舒适。
BF:这份舒适,除了当下的感受,应该还有过往的记忆吧?
ZH:自行车会让很多人拥有回忆的感觉,小时候家里每个人都有一部自行车,经济状况有限,自行车是代步工具首选。现在条件好了,有了更快捷的选择—就是开车。当然了,“快捷”这个想法是有误区的,比如在很多地方、很多情况下,骑自行车比开车快。所以,自行车是一个宝贝,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又有锻炼身体的重要意义。
BF:至少现在,你是更倾心于自行车的?
ZH:以前自行车是我的代步工具,汽车是我的情结;现在汽车是我的代步工具,自行车是我的情结—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一个情结,在自行车上曾发生过很多的故事,可能像《甜蜜蜜》里那样。小时候,你可能骑着自行车驮过家长去医院,也可能用它帮助过别人,还可能载过自己的女朋友。有的人还被车条别伤过脚……每一段经历,哪怕是普通的经历,对以后来说都是一段往事,甚至是一个宝贵的财富。
nlc202309041104
BF:此时你最愿意分享的自行车往事是什么?
ZH:我生长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山清水秀自然会有岭,你知道吗,在岭上的斜坡刹车是刹不住的,我和同学都摔出过一脸伤的模样。有一次我去好朋友家玩,经过一个掉下去能摔死人的桥,我就掉下去了……不知多久之后我才醒过来,自行车在我身上,鼻孔里全是沙子,幸好是落在两个桥墩中间,自行车轮子分别卡在桥墩上,我两条腿又卡在自行车上,悬在半空中。如果有任何偏差,恐怕要么是我掉下深谷摔死,要么是掉到桥墩上被车砸死,而当时却是自行车救了我一命。
BF:再惊险或再悲伤的遭遇,现在讲起来都是云淡风清了……
ZH:我的生活里一定要有一部自行车,虽然不能像别人那样在车上安装一个可以放自行车的车顶架,至少也能随时放到后备箱里。因为现在有自行车的人是懂得生活的,何况我有情结在里面,就像许多作家,如果没有生活他写不出来一样,如果我没有与自行车的那些交集,是聊不出来内容的,估计也拍不出什么感觉。我觉得,对于很多人来说,自行车是一路陪伴而来的朋友,心里都有。
BF:为什么如此重情重义的你,到现在仍是单身?
ZH:其实我没说过我是单身,也没说过我结过婚,就是……应该说我一直挺幸福的!我不希望把自己的爱情、感情拿出来晒,毕竟每个人都不一样,我能晒的东西太多了,我有那么多的工作乐趣可以与大家分享,而我的家人没有必要跟着我一起不舒服。这个“不舒服”指的是,当演员其实挺不方便的,比如在外边吃一顿饭,我倒不怕被打扰,但是更多时候,像被观赏动物一样,就会感觉很不舒服。我会尊重我女朋友,如果我结过婚了,我会尊重我妻子的选择,如果她不介意被公开,那就可以讲。但是现在,还是一个人往前走吧。
BF:既然有那么多工作可以晒,不妨先晒一晒你是怎么协调好老师张晓龙与演员张晓龙之间的关系吧?
ZH:无论是哪个张晓龙,都应该是最真实的,首先把工作做到合格,然后去争取做到优秀。我可能不需要在别人眼中定位我的这两个身份,只要自己的判定。做演员的时候,尽量多地尝试不同的角色,能够驾驭他,不给剧组扯后腿。做老师的时候,最大的成果就是学生,只要能在他们身上看到我所给予的,就是我给自己的要求,或者说一个想拥有的成果。
BF:那么时间呢?怎么去协调?
ZH:当初我只做老师的时候课程安排也不多,我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上课的机器,我上课需要激情、热情。有句话是“学知不如好知,好知不如乐知”,我希望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是一个快乐的状态、热爱的状态。所以,我虽然每个本科班都教,但都是在大二下学期,每年有4个月的课时,这,4个月里无论我是在上海、广州,都会每周四雷打不动地飞回北京.所以那段时间,我不能接在国外拍的戏—辗转回到北京的方式肯定不可取。
BF:你很看重老师这个人生角色?
ZH:没错,本职工作最重要,我的第一本职工作是老师,为人师表,别说旷课,连迟到都不可以。如果戏约与教学撞上了,那只能是—艺术实践给我的教学让路。当然,反过来当演员进行艺术实践,也真的可以帮助教学。可能说不清到底是在哪一方面帮助了我,但是确实有帮助,而且不是一星半点儿。
BF:再反过来,你的学历和教学经验是不是会让你对角色理解更加深入?
ZH:任何人的阅历对自己来说都是财富!我20多岁的时候,前辈跟我说的话我可能没有那个感受,但是等我过了而立之年,会发现,这个事情确实就是这个样子的。现在轮到我对20多岁人说的时候,他们可能也没有那个感受。演员的经历不仅对于我的教学,对于做导演、做礼仪指导,都会有帮助作用。人可能多走一年就会多一年的阅历,以前你读的是浅显的部分,现在读的是深邃的部分,我现在觉得我深邃了,可能再过20年就会觉得现在是浅显的。
BF:人揣度自己可能需要一辈子,但是揣度一个角色却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怎么办?
ZH:走入他的内心,相信所有的事都有因果。比如《十月围城》里的李重甲,他为什么这么坏,人性本善,那么他现在这么坏,肯定是有原因的,就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好了,我也是在选择一些很不一样的角色来感受不一样的人生。《爱情面前谁怕谁》的郑天乐,让我感受到了年轻的力量,《十月围城》的李重甲,让我体验到了一个做事极致的人,而《陆小凤与花满楼》的花满楼,圆了我小时候的武侠梦。我因为他是一个盲人而接演了这部戏,但是拍完之后我觉得,这辈子都不能演盲人了,因为太辛苦了。不过,花满楼的盲不耽误他对这个世界的明眼观看,他的心里比谁都清楚。他的性格像温太医一样温柔,但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侠客。
BF:说到武侠小说,我很想知道,你是喜欢哪类书里的人物呢?顺便给我们的读者推荐一本好书吧。
ZH:每个人喜欢的书会随着年龄而变化,小时候喜欢三毛、琼瑶,后来喜欢古龙、金庸、梁羽生,现在主要看的都与工作相关,比较多的是古代史和国学礼仪。我最近在看九把刀的小说 《打喷嚏》,因为我参演的电影《我的情敌是超人》是由《打喷嚏》改编的,这本书挺有看头。
BF:研究过古代史和国学礼仪,你觉得哪些礼仪是我们现代已经遗失却应该寻回的呢?
ZH:很多形式感的东西都已经遗失了。我们中国人把许多尊重都放在内心上了,实际上还是需要一个仪式感的东西,增加庄重,让对方感觉得到,让所有人感觉得到。比如说见面时拱拱手作作揖没有什么不方便,要有中国人的礼仪。外来的好的东西要学习,自己民族的好的东西要传承。形式和内容搭在一起,才叫内外和谐、表里如一,光有内涵没有形式也是失礼的。
BF:除了阅读就是旅行,这是你寻找自己和传统的最好方式吗?
ZH:我的工作性质比较好,虽然要拍戏、宣传,但同时也到处旅游。去台湾工作一个月,就游基隆港,去印尼拍微电影,就去巴厘岛。其实我觉得,到哪儿旅游不重要,保持心情愉悦是最重要,有句话说得好:“心情愉悦了,不管到哪儿都是蓝天白云,到哪儿都是旅游胜地。”
并非刻意,封面明星的拍摄地点首次从京郊移进了北京二环内,便选在了距离中戏很近的宝钞胡同—与他的‘正式工作单位’毗邻。从潜意识中,巧妙地为他此次通告的行程增加了亲和力与安全感。
Cielo Sportif Racer
简介:Chris King出品的Cielo Sportif Racer车型,整个设计围绕“速度”理念展开,整车使用定制的Columbus及True Temper 管材,而不锈钢垂直后尾钩、不锈钢前叉肩、后上叉等部件,都是Chris King零件生产部门用制造高品质碗组与花鼓的标准数控加工而成。传承了传统意式公路车的经典角度,然而操控上整部Racer竞赛感十足,力量传递反馈精准迅速。
参考价格:52800元
车辆咨询:AITACYCLE单车定制中心
这次论坛的题目叫做“鲁迅和艺术”,我想了想,可能以谈论鲁迅与美术的关系,稍微贴切一点。艺术各有门类,鲁迅并不都有兴趣的。他爱看好莱坞电影,但对戏剧,尤其中国戏,不肯说好话;中国与西洋的音乐,则鲁迅从未公开提起,倘若我没记错,除了有一回徐志摩说及西洋音乐,称中国人的耳朵怎样的不辨乐音,鲁迅于是写了小诗讽刺他。此外,我不知道哪份资料记述他对音乐的兴趣,但是,鲁迅酷爱美术。
清末民初、五四前后,重要的文人而能单来举说和美术的关系者,似乎很有限:康有为、梁启超、胡适、陈独秀、周作人,鲜有长期而深度介入美术活动的记录。蔡元培先生,那是新美术运动的奠基者和大赞助人,他说过一句“美育代宗教”,1918年创办北平第一所国立艺术学校,还曾以教育总长的权力,给徐悲鸿等青年留学的名额,之后,吕斯百吴作人二位的留欧,经徐悲鸿举荐,想来也是蔡先生批准的。
蔡先生另有一桩被湮没的公案:他三十年代旅居德国时,居然买了十七件立体派版画带回来,此后战乱,不知哪里去了。九十年代经学者万青力教授搜索旧案,披露此事,相关文章发表在中央美院的杂志《美术研究》上。
再看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几位,固然是新诗、新小说、新话剧的开创者,本人就是艺术家,但论及和美术的关系,恕我无知,除了郭沫若与傅抱石交好,比较地著名,其余几位,似也未见太多介入美术的形迹吧。
如此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山人物,鲁迅先生可能是其中顶喜欢绘画、顶热心美术的一位。说起鲁迅的种种传奇,研究者不会略过他和美术的缘分。可是相关的专论、专书,出版过好多了,我无能提供新的史料为之添加佐证或美谈,只因是画画的,向来神往鲁迅与美术的故事,或者可以清理一些自己的感想。
今天大约说几点:其一,是鲁迅的偏爱和品位,亦即作为赏鉴家与批评家的鲁迅,怎样把握他的癖好。其二,在鲁迅的时代所能看到的种种艺术中,鲁迅怎样选择。第三,鲁迅和民国时代的画家如何相处,这相处,在当时发生怎样的影响。
但以下议论,很难将这三点截然分开了谈。
大家知道,除了在江南水师学堂和日本仙台医学院那点可怜的学历,又听过一阵子章太炎的讲席,鲁迅没上过一天所谓大学,更别提艺术学院,他与绘画的缘分,纯然是自己欢喜。在他的时代,现代中国艺术学院尚在草创的、初级的阶段,而鲁迅和当时的主流艺术圈,并不来往。可是在我能够读到的民国美术文献中,鲁迅是一位独具眼光的鉴赏家,也是富有洞察力和说服力的议论家,更是当年前卫美术的卓越推动者和襄助人——,纽约古根海姆现代美术馆举办了欧美世界高端层面的第一次中国美术大展,其中19到1980年的专题展,选择了民国与共和国几代人具有代表性的国画、油画、版画和书籍装帧。民初那代人的新国画,既过时,也比不得古人;徐悲鸿林风眠的早期油画,虽令人尊敬,但实在过时了,且在纽约的语境中,显得简单、脆弱、幼稚。使我吃惊的是,左翼木刻,包括鲁迅设计的几件书籍装帧,不但依旧生猛、强烈、好看、耐看,而且毫不过时,比我记得的印象更醒目、更优秀——纵向比较,左翼木刻相对明清旧版画,是全新的,超前的,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横向比较,与上世纪初德国、英国、苏俄及东欧的表现主义绘画,也是即刻响应、同期跟进的。除了技术相对粗糙,论创作的动机与状态,十分强劲而活泼,与欧洲同期的同类作品,近乎同一效果。在那项展览中,二十世纪的中国油画顶多是文献价值,唯左翼木刻和几份书籍装帧,刚健清新,品相端正,凝着民国时代的斑斑印迹,可以拿得出去,放在世界上,有神气,不丢脸,是一份可观的交代。
大家知道,左翼木刻最初的鼓吹者、最终的判断者,就是鲁迅。没有鲁迅,这份成就是不能想象的。鲁迅死后,年轻左翼木刻家在延安和国统区继续创作了不少泼辣的作品,但渐渐成为政治宣传,1949年之后,全部教条化,再之后,和鲁迅所有学生一样,或挨整,或凋谢,他们短暂的黄金岁月,就是和鲁迅一起玩耍的五六年——以鲁迅的劳碌命,这真是不可思议:从1918年发表新小说到1936年去世,鲁迅公开的文学生涯不到二十年,他顶多匀出十分之一的精力和时间,收集画作,赏析艺术,结交艺术家,可是经他译介或亲自书写的美术文论,价值卓然,经他染指而扶助的绘画实践,迄今站得住。这样一位自称门外汉的美术爱好者的美术贡献,依我看,却比民国年代顶著名的美术海归派,更超前、更有品质、更富草根性,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或曰:以鲁迅当年的大名位,只要对晚辈的小说、翻译、绘画略予关注,有所扶持,总有他人不及的效力,他即便不理会美术,文艺后生们也会受他著作的影响:这说法并不错。可是鲁迅的介入美术,实在比我们所能了解的情形,深刻得多,只不过被他的文学贡献所遮掩罢了,倘若仔细考查,像鲁迅那样插一手而竟搅动美术波澜的文人,还真不易找到第二位。
古代中国,自兼写家画家的个例,很不少,但和鲁迅与美术的关系,不像一回事;近世西方眷顾绘画的文豪,也不是没有。波德莱尔与左拉均曾为印象派同志为文助阵,托尔斯泰与列宾长期交好,但这类雅兴和侠义,毋宁是当时文人的普遍教养和文化习尚;至于早先的温克尔曼撰写希腊雕刻的专书、近世的海德格尔专论梵高、福柯评析委拉斯开兹等等,则是哲学家偶或兼及美学的散例,与鲁迅和美术的关系,也不是一回事——倒是本雅明对视觉文化的世纪性直觉,可与鲁迅神交:鲁迅从来敏感图文关系,洞见图像的功能,以留日的经验而预言未来的部分教学将会为幻灯所取代,只嫌说得太早,众人听不懂——总之,像他那样的憨人,单凭热情,出钱出力,给画家打杂工、出画集、请教师、办活动、写评论,哪里去找呢。而国事家事的种种烦乱,文学生涯的密集工作,总之,在他被称为“战斗”的一生中,但凡稍有余裕,鲁迅就混在画家堆里,拿美术当自己一件正事,倾力而为,乐此不疲——要不是鲁迅格外欢喜绘画,又早经洞察视觉艺术的价值,单凭雅好,绝不会这样子用心用力,更不会在中国现代美术史留存像样的业绩的。
鲁迅从小迷恋绘画,据他自述,曾在童蒙时代的课桌下偷偷描摹《荡寇志》和《西游记》等民间绣像,以至积多成册,后来为了换钱,卖给小同乡了——亲手画画,下笔有神,另有一位,即天才作家张爱玲——或因家贫,或自忖才华不及,青年鲁迅选择学业时,没有考虑美术,但于绘画的热衷,终其一生。初到京,他以有限的余力收藏大量古代石刻拓片,经济稍宽,尤其移去上海之后,每年的书单必有相当数量的西洋东洋画册。他所收存青年木刻家的作品,多至两千件上下,又请托留洋的晚辈替他在欧洲寻购版画,还跟苏联版画家交换作品,数年累积,多达数百件。近时由周令飞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鲁迅的艺术世界》,厚厚一册,刊印大量鲁迅搜罗的书画,其实只抵鲁迅私藏的百分之一。看看这本集子,就发现在我们熟知的文学鲁迅之外,还有一位美术的鲁迅:闲静,入迷,自得其乐,沉溺于观看的贪欲和收藏癖。
癖好绘画的文人,自来不少,可贵是鲁迅看待绘画的眼光,非常开阔、锐利,又相当贴己、克制,始终在自己偏爱的,可把握的尺度内,搜罗画本,议论绘画。从幼年的《山海经》到中年编印《北平笺谱》,更兼对于欧陆前卫版画的迷恋,鲁迅终生偏爱版画,尤其木刻。他感激保姆长妈妈,即是那乡下女人为他买了第一册民间画本,日后对版画的乐趣历久而不衰,是这童年记忆的延续和提升:他倒并不因此扩及并惠顾其他画种,但也不满足于旧式版画的内容与功能,遂有后来倡导左翼木刻的事迹——木刻的易于复制、传播,木刻的所谓大众性与革命性,被左翼史论,也被鲁迅自己,十二分渲染了,但鲁迅的天性,鲁迅的文学笔调,这种笔调的黑白质地,从来是木刻性的,正合于他的禀赋:简约,精炼,短小,在平面范围内追求纵深感。版画趣味,是鲁迅文学风格自然而然的延伸。日本,又是版画的国度,鲁迅的绘画品味,日本可以是追寻参照的另一个资源。
我有兴趣,但比较茫然的点,是鲁迅对中国和西洋艺术的态度,是他在新艺术观念和旧文人趣味之间,如何悠然进退,如何公私兼顾。
民国成立前后,西洋文艺比较规模宏大、技术繁复的艺术,譬如长篇小说、交响乐、油画,开始介绍进来。在鲁迅成名的近二十年间,留学欧美,接受西洋文艺熏染的新派人士,陆续学成归国。胡适当时的影响,不必说了;徐志摩梁实秋等,是新文艺的弄潮儿,同期稍后,萧友梅、戴爱莲等留美青年也开始传授西洋音乐和舞蹈。在美术圈,刘海粟出国前办了上海美专,林风眠出任杭州艺专校长,徐悲鸿执掌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科。总之,西洋的新文艺是当年顶顶摩登的事物,且主事者大都比鲁迅年纪轻,意气风发,引领风潮——鲁迅,一个清末乡镇文人,一个败落的旧家子弟,一个留日学生,一个多半从日译本了解欧美的知识分子,一个几乎终生穿长袍的江南人,一个写出中国第一册现代短篇小说集的文学家,很自然地,会对这群西装领结,口说英语、法语、德语的海归派,作出自己的回应与判断。
以鲁迅的老成,以他当年的盛名和视野,他似乎并不折服于早期留欧的文艺家,且程度不同地看轻他们。他曾轻微嘲笑徐悲鸿,对青年林风眠个展的邀请,默然回避。或许并不视为同道,或是他所关注的`人事远非这一路,公开私下,他几乎不说起洋派艺术家,偶或一提,虽非轻蔑,也属含笑的讥嘲——如他一贯地藐视权威,鲁迅疏远当时即负盛名的新派艺术家,却和贫穷无闻的小家伙结交,而他所看重的小青年,如陶元庆、司徒乔、罗清桢、李雾城等等,日后都被证明是民国年间的杰出画家,不逊于同期的名流。
此外,在鲁迅沉溺于抄写古碑的时期,北京画家陈师曾是他的挚友——陈师曾的弟弟,即游学欧美的陈寅恪——这又是他与左翼青年相对公开的艺术关系之外,比较传统的私谊,而鲁迅重情义:如他出三百大洋为早夭的陶元庆置坟,为病死的韦素园编书,为被难的瞿秋白出集子,他日后编印《北平笺谱》,部分地也是为了怀念早死的陈师曾,在为笺谱所作的序言中,给予陈君高雅的评价,那序言,通篇文言文,写得是漂亮之极。
总之,抱持世界主义观念的鲁迅,在情感上是个民族主义者,不迷信西洋回来的人,反倒亲近本土艺术家。
有个小故事,可以说说:据徐梵澄回忆,三十年代初他将留学德国,走去和鲁迅道别,当鲁迅听他说翌日就要动身,应声道:“那你在中国的时间仅剩二十四小时了。”这是极度敏感的一句话。道别之际,徐梵澄着重记述鲁迅与他的紧紧一握,目光流露极热情的鼓励和期待。日后,就是徐先生用鲁迅预付的款子替他在德国搜购前卫版画,持续寄到上海来。
其时,鲁迅已被各方苦劝移去苏俄或国外养病,均为他所坚拒。拒绝的理由,私信中说及再三,不难查阅。民国年间,鲁迅出境,不是问题,但显然,走,或者不走,在鲁迅,是个心结。我们不必强调清末民初列强辱华之于鲁迅一代的记忆,更不能推想鲁迅对晚生的出洋抱有反感,但以他性格的两极,会在寻常道别时说出敏感到近于神经质的话,随即又复欣然于学生远去西洋,并有所请托。这两个细节,或可看出鲁迅在民族与西洋之间的态度:事关自己,倔,固执,不挪步,纵然八面敌意——照他的说法是“压迫”——宁可留在国中;而事涉晚生、学问、艺术,他可就满怀好意,且不肯放过给他在域外买画的机缘了。可惜我临时找不到那份回忆录,写到鲁迅送别的目光,徐梵澄很用了几句形容词。
是的,在知识理性的层面,鲁迅从不为意气情感所左右。留学日本时期,鲁迅就通读当时可能读到的西洋文艺史,在他早年的文言史论中,是异常开阔的世界性眼界,见解精准,形之于美文,是迄今难以超越的一流文艺启蒙。移居上海,直到去世,鲁迅每年购藏当时版本昂贵、主要由东洋人印制的西洋画册,其间,亲自编译了《近代西洋美术史潮论》——鲁迅做学问,向来谨严,晚年他应左翼的挑衅,认真研读唯物史,同样,鉴于上世纪初在西方展开的前卫艺术,自立体派、野兽派到未来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均为他所瞩目。三十年代,鲁迅的视野与当时欧洲的实验艺术,几乎是同步的,论讯息的制高点,他比留学归来的徐悲鸿刘海粟一辈,更能把握西方艺术正在发生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徐悲鸿当年的眼光,大抵止于十九世纪沙龙绘画,无视,并贬低他留学时期早经功业彪炳的印象派及相随的新绘画;而刘海粟林风眠在江南教学中属意于立体派野兽派、庞薰琹倪贻德等撰写的决澜社宣言等,固然是新美术运动的重要史迹,今天看来,激情多而理知少,对欧洲新艺术的来去脉络,毕竟有欠通晓——而说及西方的当代艺术,鲁迅对法国、德国及苏俄的新绘画,不但不隔,且于每一流派的来历均有清晰的认知,凡有评述,必有据而谈,他所举荐的若干个案,更是只眼独具。就我所知,五四之后,没有一个文人之于美术能有鲁迅这般博识而醒豁,可喜他谈论美术的用词、语气,都是客观的、平视的,抱持优美的业余姿态,并不过于褒扬,也未率尔贬斥:他所嘲笑的,是本土文艺名流的浅薄之谈。
【美术随笔—张晓丽】推荐阅读:
小学美术教师感悟随笔11-05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随笔06-05
暑期阅读随笔05-24
上山生活随笔05-25
随笔评论05-28
狼的随笔05-29
随笔散文段落06-01
1教育随笔06-01
秋夜随笔06-01
家庭随笔散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