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高温津贴发放标准(共12篇)
20,四川省出台《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制定高温津贴有关工作的通知》(川劳社办[2007]58号),20,四川出台《四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高温津贴的标准由每人每天6元-10元调整为每人每天8元12元:
四川高温津贴发放标准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的标准,每人每天8元至12元。
根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的标准为每人每天8元12元。各市(州)可在上述标准范围内,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本地区具体的高温津贴标准。
高温天气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气温以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为准.
用人单位应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具体工作条件,通过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定规章制度等方式,依法建立健全夏季高温津贴支付制度,明确本单位高温津贴发放的具体岗位工种等,并执行本单位所在地的具体高温津贴标准。
用人单位在发放高温津贴的同时,应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合理增加休息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减少高温时段作业,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川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规定:
1、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发放夏季高温补贴,所需费用在成本费用中列支。
2、用人单位向在高温天气期间工作或者户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提供清凉饮料等不能充抵高温补贴。
3、如果劳动者高温补贴方面的权益受到损害,可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
4、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发放高温补贴的处罚:
相关阅读:“高温津贴”标准出台 我省补贴标准每月240元
根据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等部门制定的《关于调整山西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山西省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结合我省气象特点,每年6、7、8三个月,由用人单位对符合条件的在岗职工每人每月发放高温津贴240元。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津贴增加而降低劳动者工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津贴,高温津贴从成本中列支,计入工资总额。
目前,全国已经有27个省区市出台了“高温津贴”标准,其中上海、江苏、福建、辽宁为每月200元,内蒙古为每月180元。我省领取高温津贴排名首位。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高温津贴的具体条件主要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高温,即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的;二是高湿。高温季节期常有高湿现象伴随(即又闷又热),且持续的时间长。从劳动安全卫生角度看,此时人体汗液不易蒸发,同样易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失衡。以上两个因素中,前者国家已经明确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而后者由于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工作环境或用人单位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等,目前国家尚未作出统一规定。
近年来, 高温津贴发放一直是入夏后的热点话题, 劳动者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如何享有安全和健康保障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上周,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 对279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72.6%的受访者认为有关高温津贴的规定落实得不理想, 82.4%的受访者表示今年还没有收到高温津贴。受访者中, 34.2%的人在私企工作, 23.4%的人在事业单位工作, 20.8%的人在国企工作。
对于高温津贴发放, 国家已有规定。6月29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明确规定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应享有用人单位提供的高温津贴。
然而, 调查显示, 72.6%的受访者认为有关高温津贴的规定落实得不理想, 82.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今年没有收到单位发放的高温津贴。具体来说, 各类型企业受访者尚未拿到高温津贴的比例依次为:私企 (90.2%) ;事业单位 (82.5%) ;国企 (67.4%) 。
对于当前高温津贴的发放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 “不发放”排名第一 (68.7%) , 其次是“用饮料等其他防暑物品替代” (32.7%) “不足额发放 (23.2%) 排名第三, “延迟发放” (16.7%) 排名最后。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张荣芳指出, 高温补贴的具体标准和规范由地方规定, 由于这样的规范文件本身的法律地位较低, 效力也比较弱, 加上很多劳动标准需要劳动监察机关督促才能执行, 本来成本就较高, 这就会导致比如高温补贴等一些劳动标准执行不到位。
为什么发放高温津贴有明确规定却一直难落实?
“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是高温补贴规定难落实的重要原因。”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永理认为《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有一些规定不够明确, 也不够全面。比如该规定适用于企业、事业和个体组织, 这就使得执勤警察、NGO组织、临时工等同样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被忽略。另外, 规定中有关“室外作业”、“高温条件”的界定很模糊, 高温费是按月发放还是按天发放也不明确。
身份有别:福利发给在编人员
早在2012年6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发布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就曾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在不少地区,这一规定在执行中走样变形,“正式工”的津贴能够领取,“临时工”却未能享受同等福利。
在湖北武汉,年逾五旬的雷春香已经从事环卫工作30多年。她告诉记者,高温津贴能够及时发放。“去年是每天8元,今年涨到了每天12元。”
但并非各地的环卫工人都能如雷春香般幸运。记者在湖北及海南等地走访了解到,“临时工”难领高温津贴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武汉市南湖大道附近区域,多名环卫临时工称“没有领到高温补贴”;在海口市滨海大道附近,环卫临时工同样表示未能领到相关补贴。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还指出,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但接受采访的环卫临时工也多表示,并未领到饮料或者药品。“福利都发给有编制的人了。”
行业有别:快递等行业漏发
“我们一般中午时候在外面派件是最忙的,都是在太阳下面晒着,却从来没有领过高温津贴。”快递员肖海涛在一家连锁快递公司的荆州分公司工作了两年多,他表示,从未见到公司发放过高温津贴。
在海口市国贸十字一家建筑项目工地,来自四川的建筑工人赵师傅正在搬运钢筋。“我做建筑工人这么多年,每年都顶着大太阳施工,从来没有领过高温津贴,能按时发工资就不错了。”
记者调研发现,建筑、快递以及修理行业等企业漏发高温津贴的现象较为普遍,俨然成为了业内“潜规则”。
专家指出,高温补贴只是劳动保障体系中的一环,应当建立起多元监督机制,鼓励更多社会化组织参与劳动保障领域的监督。地方工会等组织也应加强检查等,对违反相關劳动保障制度要求的企业或单位进行曝光并督促整改。麻智辉指出,此外,也应探索一定的激励措施,提高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积极性。
———宁人社发[2010]254号
各市、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卫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总工会(工会)、地税局、国税局、区直各有关单位、企业:
为保障职工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的身体健康,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根据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7〕186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将我区在岗职工高温津贴发放标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二、高温津贴标准:露天、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天7元,其他作业人员每人每天5元,按在岗职工实际出勤天数计发。在每年7月、8月、9月发放。
三、高温津贴不作为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各企业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并准予税前扣除。
四、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安全生产等部门和工会组织要引导和督促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和落实夏季工作场所防暑降温各项措施,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确保夏季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要加强对高温作业场所的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职工工作时间、休假时间、工资支付、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等情况。
五、现高温津贴标准从2010年起执行。
本通知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卫生厅
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自治区总工会
自治区地税局自治区国税局
2012-06-05 08:27:00 南方日报网络版
笔者昨日(4日)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为更好地贯彻实施《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规范高温津贴的发放,省人社厅、安监局、国税局、地税局、总工会日前联合出台了《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和《关于公布我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率先在全国对高温津贴的具体发放办法作出明确规定。
可按天数折算每天6.9元
根据规定,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以下统称高温作业),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在工资清单中列明具体项目及数额。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对因事假、工伤等因素导致不能正常出勤的,可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每人每天6.9元。
同时,《办法》规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可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消费物价指数等因素,定期对高温津贴的标准进行调整。
不定时工作制按月全额发放
《办法》除规定了通常情况下高温作业人员的高温津贴按月发放外,还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分列多种情形对高温津贴的发放作出明确规定。
对于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高温津贴是对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特殊劳动消耗的补偿,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但劳动者因事假、旷工、休假等未提供劳动的,可按劳动者当月实际出勤且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折算高温津贴,这为用人单位特殊情况下如何发放高温津贴提供了依据。
《办法》还对用人单位临时安排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非全日制用工以及实行特殊工时的高温津贴发放办法作出规定。对临时安排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及安排非全日制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按实际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折算发放高温津贴;对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这两种特殊工时的高温作业人员,则要按月发放全额高温津贴。
不得因发放高温津贴降低工资
《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如实记录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及高温津贴发放情况,并强调对此承担举证责任,从而强化政府行政部门对高温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可操作性。
按照《办法》规定,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及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津贴,用人单位不得因发放高温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需发放高温津贴但用人单位没有发放的,将面临省政府《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所规定的处罚,即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补发,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集团公司:
按照集团公司《关于发放2011年暑期高温津贴的通知》精神,为做好职工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特制定磐管公司发放2011年暑期高温津贴方案。
一、人员范围和标准
暑期高温津贴执行人员范围:
热轧车间:环形炉、煤气炉、穿孔机、延伸机、定径、冷床、操纵、主跨天车工为120元/人.月。
钳工、电工、副跨天车工为90元/人.月。
冷拔车间:加热炉、煤气炉、穿孔机、锤头、热制头、轧管机、冷床、退火、操纵、酸洗、酸洗天车、废酸处理、主跨天车工为120元/人.月。
钳工、电工、副跨天车工为90元/人.月。
108车间:环形炉、煤气炉、穿孔机、延伸机、定径、冷床、操纵、主跨天车工为120元/人.月。
钳工、电工、副跨天车工为90元/人.月。
90车间:环形炉、炉气炉、穿孔机、延伸机、定径、冷床、操纵、主跨天车工为120元/人.月。
钳工、电工、副跨天车工为90元/人.月。
销售公司(仓库):挂吊、天车为120元/人.月。
设备为90元/人.月。
动力车间:
外线电工、钳工、焊工、管道工、锅炉为90元/人.月。
二、执行时间
暑期高温津贴的执行时间为:2011年6月至8月。暑期高温津贴随7月至9月工资一并发放。
妥否,请批示!
关于我省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
皖人社发〔2011〕34号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总工会:
为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我省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一、企业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及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津贴标准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元。气温以省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为准。
二、企业应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具体条件,建立高温季节津贴制度,并通过平等协商合理确定本单位的高温季节津贴发放条件、范围及具体标准。
三、企业在高温天气期间,应遵守国家、省防治高温职业危害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实际,合理安排职工工作,适当调整高温、露天作业人员的作息时间,增加休息,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或停止高温时段作业,严格控制加班加点,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企业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不得因增加高温季节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季节津贴。高温季节津贴计入工资总额,在企业成本中列支。
五、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安全监管等部门和工会组织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监管,确保高温季节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温中暑造成的职业危害。
六、本高温季节津贴标准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安徽省卫生厅>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徽省总工会> 二○一一年七月四日
相关阅读:高温津贴当发未发最高罚单位两万
公交车司机:每月300元
上午10时,太原市建设路901路公交始发站,几名司机正在办公室吃西瓜、雪糕,等着换班。司机王师傅介绍,如平时任务跑趟完成合格、车保养合格,每月可以发300元的高温津贴,仍然是发6—8月3个月。
环卫工人:原则上每人每月30元
上午10时,省城迎泽大街。环卫工人张师傅告诉记者,他领高温津贴已经有两年了,每年6—8月这3个月,他们每月都能领40元。
太原市环卫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温津贴原则上每人每月30元,因区财政情况不同,各区有所差异。现在省里有了具体标准,市里将按新标准执行。
农民工:难以领取
在省城新晋祠路一建筑工地,河南农民工王师傅表示,虽然工地上没有发过高温津贴,可“哪敢要呀?老板给就给了,不给也没办法”。
访并州南路、建设南路等工地,农民工或者不知道高温津贴,或者知道却难以领取。一位工地有关人士分析,不少工程多次分包、转包,给高温津贴发放带来难度,因此难以统一通知发放。另一方面,工人流动性大,不少工人自己不会主动索要高温津贴。
不能用实物抵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温津贴必须用货币形式支付,每个月可以随工资一同发放。用人单位可以额外给职工发放绿豆汤等防暑降温物品,但不能折合现金抵充应发的高温津贴。
该负责人还表示,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而且,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以增加休息、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减少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
领不到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给劳动者发高温津贴,劳动者该如何维权?省人社厅劳动保障监察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依法向相应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或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接到举报后,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对用人单位下达改正指令,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于拒不改正的单位,可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处以2000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罚款。
省总工会已发出专门通知,开展“关爱职工、平安度夏”维权活动月活动,重点检查高温季节各项津贴标准及相关待遇落实情况。
2016甘肃省高温补贴发放标准:每人每月45元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c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c以下的,应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高温、露天作业人员每人每天12元,其他作业人员每人每天8元,按在岗职工实际出勤天数计发,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发放。
35℃以上室外露天作业应发高温津贴
关于高温之下的劳动保障政策,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的是206月份发布并实施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不得用防暑降温饮料充抵高温津贴。而高温津贴没有统一的标准,具体由省级人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因此各地在标准方面存在着差异。
防暑降温饮料不能充抵高温补贴
省人社厅专门提醒,广大用人单位需按照《关于用人单位实行高温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及时采取防暑降温、发放高温补贴等措施,做好夏季高温劳动保护,保障职工在高温条件下劳动生产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单位不发可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
单位不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怎么办?人社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高温津贴的发放是按在岗职工实际出勤天数计发的,在每年6月9月发放。符合发放范围和条件的劳动者未领到高温津贴,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反映情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维权。
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相关阅读
高温津贴发放时间
粤闽渝三地发放时间最长
统计显示,广东、重庆和福建发放津贴的时间最长,为5个月。上海、浙江和山东的发放时间为4个月。北京、江西等5省份发高温津贴的时间为3个月,完全按照夏季时间进行补助。
专家解析
标准各省份自己定监管缺细则
专家表示,全国没有统一的高温津贴标准,各省份基本上是根据各地的自身情况来制定高温津贴标准的,经济发达的省份可能补助就稍微高点。
各地发放的时间不同是根据当地气候决定的,比如广州,他们的夏季时间持续较长,所以他们发放时间较长,北方一些城市夏季高温时间较短,其发放的时间也较短。
国家应严格查处高温违规施工和拒不发放高温津贴的行为。
津贴月补省份
江苏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6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30元发放时间:6月-9月共4个月。
浙江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60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3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10元发放时间:6月-9月共4个月。
湖南高温作业工人每月160元 发放时间:7月-9月共3个月。
广东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00元发放时间:6月-10月共5个月。
北京室外工作者每月不低于120元,室内工作者每月不低于90元发放时间:6月至8月共3个月。
山东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80元发放时间:6月-9月共4个月。
江西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补贴120元,其他人员每人每月80元发放时间:7月-9月共3个月。
天津每人每月83.8元发放时间:6月-9月共4个月。
津贴日补省份
重庆日最高气温37℃-40℃的天气,每人每天按5元至10元标准发放,40℃以上每人每天10元至20元发放时间:5月-9月共5个月。
上海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每人每天不低于10元
发放时间:6月-9月 共4个月。
河南每人每个工作日10元发放时间:6月至8月,共3个月。
湖北每人每天8元,发放时间:7月-9月共3个月。
福建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天按5-8元标准发放发放时间:5月-9月共5个月。
陕西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天2.00元;其他工人(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每人每天1.20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每人每天1.00元。
发放时间:7月-9月15日共2.5个月。
甘肃高温津贴每人每月45元 发放时间:7、8、9月。
据报道:近期,兰州最高温度已突破33度,嘉峪关、敦煌的高温也在37度左右。在高温天气下作业的我省劳动者如农民工等却有相当一部分无缘高温津贴,目前执行的也是前制定的标准,即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45元。但目前,全国已经有14个省、市公布了高温津贴标准,执行月补的8个省市中江苏、浙江和湖南最高,补贴为160元。
近日来,兰州市真正进入了酷暑,最高温度一度飚过33度。甘肃省的高温津贴也引起了许多人的的普遍关注。目前针对高温下保护劳动者的相关法规,只有 1960年7月1日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制定的《防暑降温暂行条例》。而在我省,省劳动厅、省财政厅在曾联合发出的《关于切实作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安排好高温工作者的时间,并且适当提高夏令清凉饮料的发放标准,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45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40 元,一般工作人员(含行政事业单位)每人每月35元,发放时间为每年的7、8、9三月。
高温津贴发放条件:露天35℃、室内33℃
重庆最严格比各地高2℃本报记者统计发现,在14个省份中,除了火炉城市重庆外,各省份发放高温津贴的条件几乎一样,均是露天35℃、室内33℃,只有火炉城市重庆的高温津贴条件要求最为严格,最低温度为37℃。14个省份的高温津贴发放办法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照特定的月份发放,如北京每年的发放时间为6月至8月,这种方式有8个省份采用。另外6个省份执行的是按日补。高温津贴金额高温津贴金额苏浙湘领头京鲁等居第三档在执行月补的省份中,津贴金额可分4档,江苏、浙江和湖南最高,高温作业人员每月津贴160元。在8个省份中,北京、山东、江西这三个省份并列第五,室外和高温作业人员津贴都是不低于120元。天津的防暑降温费每月83.8元,是8个省份中最低的。
在执行日补的省份中,重庆的金额最高,40℃以上高温工作人员每月最多可领20元/天的津贴。陕西高温作业工人每天的津贴仅为2元,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更少,为1元/日。如果按照每月21个工作日计算,这也是14个省份中最低的标准,有评论指出,在城市里,2元钱也就能买一块雪糕。
高温津贴发放申请
高温津贴标准包括: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标准发放津贴;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室内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
能够领取高温津贴者必须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岗位职工,包括建筑工人、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人等。
相关文章推荐:
1.河南高温津贴标准2016
2.山东省高温津贴标准2016
3.湖北省高温津贴标准2016
4.陕西高温津贴标准2016
5.2016成都高温津贴标准
6.2016宁波高温津贴标准
7.四川高温津贴标准2016
8.安徽高温津贴标准2016
9.福建省高温津贴标准2016
各市、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税局、地税局,苏州工业园区国税局、地税局,常熟市国税局、地税局,省国税局直属分局,省地税局直属税务局:
为切实做好夏季高温条件下防暑降温工作,保障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关降温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7]186号)的规定,经研究,现就我省企业职工夏季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
一、企业安排职工在室外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工作的(不含温津贴,具体标准是每人每月200元,支付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企业按此标准支付的二、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夏季高温津贴支付制度。通过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定规章制度等发放的具体岗位工种等,以及在非高温场所作业职工的津贴标准。企业在发放高温津贴的同时,还应当采取多暑降温工作。
三、企业应当在高温季节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合理增加少高温时段作业,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高温、高湿作业场所的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假时间、工资支付、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等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督促企业制定和落实夏季防暑降温各项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止。
各省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属企业: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7〕186号)精神,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发布我省高温津贴标准,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高温津贴标准:每人每工作日10元。
二、高温津贴适用范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夏季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三、用人单位不得因提高高温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津贴。
四、用人单位在制定或调整岗位工资标准时未考虑高温作业因素的,或者高温津贴标准低于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均按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标准执行。
五、高温津贴从成本中列支,计入工资总额。
有价无假 618去奥克斯姜山工厂放“厂”价
虽说金钱有了,但是在这样又热又潮湿的天气里,总想给自己放个假,可是上半年最后一个小长假也已经结束了,如何能够轻松再次享受假期呢?不如就在618去奥克斯姜山工厂一起体验一把厂“价”的舒畅感受吧!
本次奥克斯针对宁波地区用户打开厂区的大门,一起来享受厂“价”的快感,并且联手西门子、创维、樱花、马自达汽车等品牌,玩起跨界新玩法,每家都拿出了自己满满的诚意,释放了各自的诚意,50元抵用10000元,奥克斯空调最高抵扣1000元、创维电视单品抵扣5000元,马自达汽车购车抵用6000元,能在工厂将所有家电以及汽车产品都带回家的,只有奥克斯618厂购会了。
除了厂“价” 还有大礼包
在现代互联网发展迅猛的情况下,网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奥克斯在主场宁波,邀请大家一起到厂区来体验一把真情的实体购物,每样物品都是真切能感受到的,把虚幻的空间想象落地,这就是奥克斯厂购的意义。
高温费从本月开始发放
露天35℃、室内33℃,但补贴时长、补贴方式不尽相同。补贴方式分为按月补贴和按高温工作日补贴两种方式。像上海、江苏、浙江等为月补,浙江最高,为每人每月225元。江苏的标准仍旧位于全国前列,支付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
企业可以每个月发,也可以一次性支付4个月的津贴。企业按此标准支付的高温费,可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计入企业成本费用,并准予税前扣除。高温费不得以发放清凉饮料等实际物品冲抵。如果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没有拿到的,可到劳动监察部门匿名举报。
高温津贴发放细则
205月1日实施的《江苏省劳动合同案例》(修订)将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发放高温费的行为确定为违法行为。这意味着高温津贴不再是一项福利,而是一种对高温下劳动者的补偿,是强制性的规定。
高温补贴是为在高温条件下从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职工发放的特殊工资性补偿。很多朋友开始关注,考虑着一问题江苏高温补贴标准是怎样的。这是一个值得了解的问题,符合条件的话我们就可以领取到相应补贴。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20江苏高温补贴标准的情况。
根据江苏省人社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关于企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的通知规定:
企业夏季高温津贴的适用条件和标准企业安排职工在室外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工作的(不含33℃),应当向职工支 付夏季高温津贴,具体标准是每人每月200元,支付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企业按此标准支付的高温津贴,可按照规定税前扣除。
备注: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发放高温补贴属于违法行为。
我国高温补贴标准中暑诊断为职业病享工伤保险:
新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和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此外,办法强调要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明确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的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实行监督。发现违法行为,工会组织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组织应当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如果你符合年江苏高温补贴标准的话,就可以等待老板为你发高温补贴了。身边要是有朋友对此不清楚的话就可以互相普及下。
江苏高温补贴发放标准
今年江苏省的高温费暂不调整,依旧执行的规定,即每人每月200元,支付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企业可以每个月发,也可以一次性支付。
这几天已进入高温“烧烤”、“桑拿”模式,许多户外工作者依旧在烈日下工作,“高温补贴”也成了不少劳动者关心的话题。从江苏省人社厅获悉,今年我省的高温费暂不调整,依旧执行20的规定,即每人每月200元,支付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企业可以每个月发,也可以一次性支付,最迟10月底必须发放到位。
从20开始,江苏通过相关立法,“高温津贴”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软性福利”,如果条件达到,单位拒不发放就是违法了。我省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夏季高温津贴。对于室内工作人员的高温津贴,我省将发放权下放给企业自主决定。
高温费从本月开始发放
现代快报记者查询发现,除了重庆将高温补贴对应的高温天气,设定为一般高温(35℃以上、37℃以下)、中度高温天气(37℃以上、40℃以下)、强度高温天气(40℃以上)这三个等级,并区分了室内工作和室外露天工作,其余各地发放高温津贴的条件几乎一样,均是露天35℃、室内33℃,但补贴时长、补贴方式不尽相同。补贴方式分为按月补贴和按高温工作日补贴两种方式。像上海、江苏、浙江等为月补,浙江最高,为每人每月225元。而重庆、天津为日补,重庆为每日5-15元;天津为每日24元。
尽管江苏今年不打算调整高温费了,但是从目前来看,江苏的标准仍旧位于全国前列,支付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企业可以每个月发,也可以一次性支付4个月的津贴。企业按此标准支付的高温费,可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计入企业成本费用,并准予税前扣除。高温费不得以发放清凉饮料等实际物品冲抵。如果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没有拿到的,可到劳动监察部门匿名举报。
尽快出台
高温津贴发放细则
年5月1日实施的《江苏省劳动合同案例》(修订)将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发放高温费的行为确定为违法行为。这意味着高温津贴不再是一项福利,而是一种对高温下劳动者的补偿,是强制性的规定。
记者从南京市劳动监察支队了解到,去年南京接到关于高温费的投诉和举报大概有
300多件。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对于情况属实的,劳动监察部门会责令单位限期整改,如果整改到位,就不予以行政处罚了。不过,该人士也表示,由于对高温费的规定只有原则性的政策条款,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操作性不强,导致一些企业在执行上有异议。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尽早出台实施细则,使法律条款便于操作和执行,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据悉,7月1日至8月14日,我省将开展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其中用人单位遵守高温作业时间和高温津贴支付情况、暑期顶岗实习学生的劳动权益保护情况是检查重点。今年我省高温费暂不调整,即每人每月200元,支付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本月起就可支付,最迟10月底须发放到位。劳动监察部门表示,如果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没有拿到,可匿名举报。
【临沂市高温津贴发放标准】推荐阅读:
临沂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06-11
临沂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10-24
临沂市“十一”黄金周安全汇报11-07
2024年山东临沂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10-30
临沂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总结01-02
临沂市小学信息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06-18
临沂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须知07-01
临沂继续教育06-17
临沂教师招聘英语09-29
临沂党性学习心得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