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章制度(通用8篇)
为使锡惠名胜区内的环境面貌符合现代园林发展的要求,促使班队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制度化,以加强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指导思想,从而创造洁净优美的环境提供给社会和游客。根据清洁管理的特点与要求,制定规章制度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管理处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积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注意仪表,树立良好形象。
三.以主人翁精神从事日常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有吃苦奉献精神,同心同德加强班队建设。
四.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加强政治思想与专业技能学习,做到精益求精。
五.积极、主动、自觉地做好各项管理工作,齐心协力,文明礼貌,团结互助。
六.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作息制度,严格执行考勤、考核制度。
七.坚持安全生产第一的观念,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做好安全生产台帐,确保安全生产。加强防火安全教育,确保日常工作顺利进行。
八.维护国家、人民、集体利益,爱护公共财物,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
(一) 问题的提出
中国环保问题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据统计, 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 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 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全国有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水, 有4亿城市人口呼吸不到新鲜空气, 有三分之一的国土被酸雨授盖。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 我国占了16个。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我国人口的生存安全。
虽然我国GDP近5年来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 但扣除环境损失, 有些省份的实际GDP可能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正在显性化, 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已无可隐藏。不计环境污染后果的GDP增长, 必然以后会付出更为高昂的代价。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 通过开征环境税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出路, 用税收制度向企业与个人发出保护环境的正确信号已是当务之急。
(二)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世界各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高潮”: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 主要是针对污水和废弃物等突出的“显性污染”进行强制征税。这类环境税大多属于弥补费用类税收, 即为了加强控制污染的投入而向排污者征税。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欧美各国越来越多地采用生态税、绿色环保税等多种特指税种, 用来维护生态环境。这个时期出现了以刺激为特征的税收, 通过向排污厂家收税促使生产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行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 发达国家的环保税收政策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 从过去对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音、农业等污染征税发展到全面征收环境税制, 从零散的、个别的环保税种的开征, 逐步发展形成环保税收体系。除新征各种环保税收外, 还对原有的税种进行调整使其具有环境保护功能构建成全面的系统的环境税制的体系。
我国运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己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按照WTO协议和规则的要求, 完善国内的法律制度是每个WTO正式成员国必须履行的一项国际义务。我国于2001年加入WTO至今已有10的时间, 但在环境税立法方面却仍然没有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基于此, 笔者认为, 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环境税收制度, 为未来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完善和有效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在环境税收制度设计的过程中, 必将面临很多难题, 其中需要先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环境税收的可行性论证、如何将国外的先进成功经验与我国的环境保护现状有效结合、征税主体的确定、如何处理好因征收环境税增加的成本以及相关政策制度及配套措施的改革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着重大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二、开征环境税的理论依据
本文中所采用的是广义的环境税, 即环境税的内涵除了国家为防止环境污染而对市场经济主体征收的特别税以外, 污染排放税、自然资源税、生态税以及各种与生态有关的税收调节手段都应该包括在内。从理论上讲, 开征环境税对矫正生态环境资源市场的外部性具有其他手段 (如征收排污费、排污权交易制度) 无法比拟的优势;从现实情况来看,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 它是以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代价的, 开征环境税已经势在必行。
(一) 外部性理论
在经济学文献里, 至今仍没有一个令人完全满意的关于外部性的定义, 简单地说, 外部性就是实际经济活动中, 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这种影响有好的也有坏的作用。好的作用成为外部经济性或正的外部性, 坏的作用成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值得一提的是, 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外部性主要是指生产和消费上的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外部性的存在会对资源配置产生不利影响, 这是外部性的最严重的后果。微观经济学理论表明,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在消费者之间配置产品, 在生产者之间配置各种生产要素, 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如果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 以至于一个人的境况不可能变得更好, 除非使其他人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坏时, 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 它就达到了一种最佳状态, 这种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也就是说, 当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实现了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时, 就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 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 使得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间的出现了偏离, 最终导致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化。一般认为, 英国现代经济学家、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在其1920年出版的著作《福利经济学》中, 最早开始系统地研究了环境价格与税收的理论。庇古以环境污染这个最典型的例子来讨论如何解决外部性的问题。为了消除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负外部效应, 就应该对产生负外部效应的单位征税或收费。这些政策措施被后人称为“庇古手段”, 是环境税法理论发展的最初形态。
(二) 公共物品理论
物品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私物品, 另一类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两个属性。第一, 非竞争性, 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并不需要减少任何其他消费者对这种产品的消费。第二, 非排他性, 即公共产品一旦生产出来, 不管人们是否付费, 都能享用, 不像私人产品, 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商品, 其他人则不能消费。因而, 各类市场主体对公共物品既都需要, 又都不愿独自投资, 就像一辆公共汽车上装着电动表, 要启动这辆车, 须向表内投币, 乘客将意识到只要有人付了费, 其他人都可以免费乘车。由此形成了公共物品消费方面普遍存在“搭便车”或“免费”乘车的心理。环境保护为典型的公共产品, 在这个领域同样也出现了市场失灵的问题。在获利动机驱使下, 每个市场主体都会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而以等价交换为基础的市场机制在此不起作用, 其结局可能是所有人无节制地争夺有限的资源, 以达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最终导致环境资源的枯竭、破坏甚至毁灭, 从而对全体开发、利用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这就是所谓的“公地悲剧”。要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有强制性的权力介入, 如用税收的方式使公共物品的消费者普遍承担生产该公共物品的费用。
(三) 市场失灵下开征环境税的优越性
为矫正生态资源配置的, 政府有必要进行调节, 即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保证生态环境资源市场配置的公平性、效率性。对于保护环境的经济手段, 国内外学者见仁见智, 给出了多种分类方法。目前, 国际上采用更为普遍的是第一种方式, 即政府干预方式, 而采用科斯手段的国家绝大部分仅仅是处于试验阶段, 并没有得到普遍推广。这是因为就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来看, 庇古手段的优势更为明显、突出, 而科斯手段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 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就存在问题, 若排污权的发放采用招标方式、价高者得, 激烈的竞争会使其价格上升, 这将压缩厂商的获利空间, 当厂商的利差小于交易费用时, 排污权交易很可能难以进行;若排污权采用免费发放的方式, 具体分配给哪个厂商则又是难以回避的难题。另一方面, 还存在企业在竞标过程中的合谋、与政府博弈、讨价还价等问题会提高交易成本, 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科斯手段在目前现实条件下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 税收手段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有效手段。开征环境税在国外效果良好, 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如图1所示, 边际社会成本曲线为MSC, 边际社会收益曲线为MSB。当存在负外部性时:MSC=MPC+MEC
此时, 假设企业不必为其负外部性支付额外的成本, 生产成本为MPC, 则企业会加大产量直至Q1, 此时的产量是非效率的, 因为有效率的产量为MSC线与MSB的交点E对应的产量Q2;如果政府对其征收T的税收, 使MEC=T, 即此时企业的成本为MPC+T, 由于生产成本上升, 企业会自觉地缩减生产规模, 直至调整为Q2的有效率的产量, 即企业会由点A逐渐调整至点E。
由此可见, 通过开征环境税可以使企业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是政府通过对市场失灵的干预, 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具有稳定、简便、可操作性强等其他手段所不具有的优越性。
三、我国现行的环境税收体系及其不足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 我国始终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始终是税制建设的一项内容。但是, 由于我国的官员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以及片面强调经济的高度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环境税制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忽略了对生态环境是保护。目前我国尚没有在立法上确立“环境税”的独立税, 但确实存在涉及环境保护内容的一些税种, 主要有: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一) 消费税
2006年4月1日, 我国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包括新增成品油、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等3个税目, 调整小汽车的税目税率, 调整摩托车和汽车轮胎的税率。新增的成品油税目下设有7个子税目:汽油、柴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由此可见, 我国扩大了对石油制品的征税范围, 同时有利于控制能源消耗和调控消费结构。虽然我国现行消费税经过重大调整之后, 使其表现的更为环保, 但是有些问题却一直存在:
1、我国汽油和柴油的税率仍然较低。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 汽油和柴油的税率一直没有变化。此外, 从税收负担来看, 我国汽油税负约为总价格的24.1%。而OECD国家此类负担比例平均在50%以上。
2、目前我国消费税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 一些容易给环境带来污染的产品没有纳入征税范围, 如电池、一次性产品 (相机、剃刀、宾馆饭店一次性用品、不可降解的塑料餐盒、塑料袋等) 、氟利昂、含磷洗衣粉、含氮纸制品、氯氟化碳制品、剧毒农药等。
3、在现行税制下, 消费税并不涉及我国的主要能源消费产品煤炭。因而, 现行的消费税从总体上来说, 并不对我国能源消费产生有实质影响的调节作用。
(二) 资源税
我国的资源税是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资源税暂行条例》, 此后至今近15年几乎没有变动, 只是2007年开始调整盐资源税适用税额。资源税采取从量定额的办法征收, 实施“普遍征收, 级差调节”的原则。资源条件好的, 税额高一些;条件差的, 税额低一些。资源税的具体纳税人主要取决于税源的开采条件, 而税额高低与该资源的环境污染程度无关。
可以说, 资源税与我国的资源开发强度快速上升、资源破坏程度日益严重的情况是不相协调的, 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到需要, 其弊端主要体现在:
1、资源税征税范围过窄。
1994年税制改革后, 我国扩大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但总的来看, 资源税征收对象仍只囿于矿产资源, 对其它大部分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都没有征税。这样难以有效保护其他自然资源。
2、计税依据不合理。
我国现行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开采和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 以销售数量为课税依据;纳税人开采和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 以自用数量为课税依据。这样的规定使企业对开采而无法销售或自用的资源无需支付任何税收代价, 直接鼓励了企业和个人对资源的无序开采, 造成大量资源积压和浪费。
3、单位税额过低。
由于资源在市场中的一般价格由劣等资源价格决定, 并遵从优质优价的规律, 所以, 我国现行资源税单位税额只反映劣质资源和优质资源之间的单位级差收人。此外, 我国资源长期在政府控制下实行低价销售政策,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 资源价格并未充分调整, 在商品比价中始终处于不合理的低价位, 这导致我国资源税的单位税额整体水平偏低。
(三) 城市维护建设税
1985年实施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简称城建税) 是为了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来源、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而开征的一种特定目的税种。城建税所征税款专门用于城市的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建设。尽管城建税税率较低, 但由于其具有专款专用的特点, 城建税已经成为集中处理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和集中供电、供热、供气等提供了具有法律依据的、稳定的专门的财政资金渠道, 成为环境保护融资的一种专项税。纳税人所在地的不同, 也会造成城建税税率的不同。如市区的税率7%, 县城、镇5%、市区、县城、镇之外的为1%。
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 收入规模小。首先, 税率较低;其次,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一种附加税, 以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实际缴税额作为计税依据, 并随“三税”的减免一起减免, 这就大大影响了收入规模。第二, 税负不公。城市维护建设税只对内资企业和个人征收, 却不对外资企业和个人征收, 造成内外资企业和个人之间税负不公;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 位于市区边缘两侧的企业, 其享用的市政基础设施已相差不大, 但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却相差较大, 造成了新的税负不公。
(四) 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
1、城镇土地使用税。
为了加强对土地的管理, 改土地的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 促进合理、节约使用土地, 提高土地使用的经济效益, 我国开征了城镇土地使用税。该税采用定额税率, 即采用有幅度的差别税率。如大城市0.5-10元/平方米, 中城市0.4-0.8元/平方米, 小城市0.3-0.6元/平方米等等。在实践过程中, 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城镇节约土地资源和合理利用土地基本没有作用。此外,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华机构的用地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违背了我国入世承诺的“国民待遇原则”。
2、耕地占用税。
为了加强土地的合理利用, 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 保护日益减少的农用耕地, 我国于1987年开征耕地占用税。该税主要依据不同地区人均占用耕地数量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实行地区差别的幅度税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耕地占用税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抑制滥用耕地资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完善我国环境税制体系的建议
(一) 改革消费税制度
为了增强消费税的环境保护效应, 应对消费税制度作如下调整:一是要拓宽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把一些容易给环境带来污染的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 诸如塑料制品、电池、相机、剃刀、使用燃油驱动的助力自行车、三轮车等;二是要提高消费税的税率, 如对既危害健康又污染环境的香烟, 可适当提高征收标准;三是适当提高含铅汽油的税率, 以抑制含铅汽油的消费使用, 推动汽车燃油无铅化进程, 以此来减轻环境污染程度。此外, 还应进一步推进差别税率的适用。比如在对不同排气量的小汽车采用差别税率的基础上, 对排气量相同的小汽车视其是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而实行区别对待, 对使用“绿色”燃料的小汽车免征消费税, 以促使消费者和制造商做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选择。
(二) 完善资源税制度
首先, 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将征收范围从矿产品和盐等两类资源逐步扩大到应给予保护的土地、水、动植物、海洋等资源上。其次, 完善计税依据。将资源税的计税依据由销售量或自用量改为按产量计税, 使企业开采后没有出售而积压的或尚未自用的资源也成为应税资源, 以增加企业的成本压力, 节约资源。再次, 应合理确定资源税的单位税额。资源税的单位税额过低, 不足以影响纳税人的经济行为, 另外, 对污染程度不同的资源可实行差别税率, 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的资源要课以重税。
(三) 完善其他相关税种和税收优惠政策
1、着力改革城建税。
2007年的城建税收入高达1 156.3亿元, 对保证城市公用设施和服务充足供应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正是考虑到城建税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应该大力完善城建税:一是应该尽快将城建税设置为独立的税种, 使其有独立的税基;二是考虑到我国的行政区划和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可以采用地区差别的比例税率;三是为支持新农村建设以及推进我国的城镇化, 可以有条件地把城建税的范围扩大的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 并可以采取试点方式推广进行。
2、完善城镇土地使用税。
应大幅度地提高耕地占用税的税额, 加大耕地占用者的所必须付出的成本, 相对降低其占用耕地所带来的收益, 以真正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为了有效保护湿地, 对占用湿地的开发者可征收高税额的湿地资源税。另外, 把农村非农业用地也列入征税范围, 按低税率征收, 也是节约使用土地资源、加大环保力度的可行办法。
3、制定具有系统性、多样性的优惠政策体系。
目前, 总体来看, 我国的环境税收措施大多数限于直接减免, 形式单一, 没有充分利用间接的优惠政策;税收优惠大多是对特殊纳税主体的减免, 而对环保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激励不足;税收优惠政策过于分散, 没有对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一套系统性的做法, 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作用难以有效发挥。鉴于此, 今后应该减少直至取消原来资源税优惠政策, 将优惠政策转为对节约资源、通过技术创新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为的鼓励, 并最终使我国的环境税收优惠政策具有系统性、多样性。
(四) 开征独立的“环境税”
除了环境税收制度外, 我国还有一部分环境管理的收费制度, 如排污收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矿区使用费等, 但这些收费制度除了普遍存在刚性不足、征收范围偏窄、收费标准偏低、不能体现地区差异等问题外, 还各有不同的缺陷。因此, 应该借鉴外国的开征独立的“环境税”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对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收费改为税。具体设计为:
1、税目。
应包括现行资源税的税目, 并增加污染税、能源税等税目。鉴于目前国际上征收污染税的做法是直接开征大气污染税, 水污染税和垃圾税, 我国污染税应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 将排污收费改为征收统一的污染税, 使其成为“绿色”税收体系的主体税种之一;第二阶段, 按照不同的污染种类分设不同的污染税目, 以加强对污染的控制。
2、纳税人。
应暂定为从事应税行为的企业、单位、家庭。
3、计税方法。
以实际生产、销售、使用或排放量为计税依据, 采用定额、累进税率, 实行从量定额课征: (1) 大气污染税可以以烟尘和有害气体排放量及有害气体浓度或其他指标为依据设计累进税率。对固定排放大户 (如热电厂、化工企业等) 进行定期监测和不定期检查, 并根据监测的排放量及浓度数据计征税额, 对小的排放源则直接根据其所耗燃料的含硫量计征税额。 (2) 对企业排放的废水, 由于实际排放量难以确定, 可以按设备生产能力或实际产量等指标确定排放量, 并根据废水所含污染物的成分、浓度及排放量制定有差别的累进税率, 征收环节可设在批发或零售环节;对生活废水可以以家庭为单位, 根据用水量计征。 (3) 对垃圾征税对象分为两类:一是以家庭为单位, 按家庭成员的多少定额征收;二是对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可按其废物种类和不同的处理方式分别设置税目, 规定有差别的定额税率。
摘要:在工业化进程中, 西方国家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环。鉴于此, 西方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 并提出了通过开征环境税来防治环境污染的理论。实践证明, 西方各国通过开征环境税, 对防治本国的生态环境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 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但是, 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对环境的有力保护, 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完善的环境税收制度的缺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完善环境税收制度, 为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是全社会需要关注的。
【关键词】 财务重述; 制度环境; 财务报告
财务重述是指对前期财务报告差错进行更正的行为。财务重述通常会表明公司的财务报告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研究表明,进行财务重述的公司有可能会面临公司形象受损、企业和股东价值遭受损失、未来融资成本提高、法律诉讼风险加大等不良后果。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要求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并在附注中披露前期差错更正的相关信息。这属于一种事后补救的规定,主要是为了给投资者等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信息,从而帮助他们做出经济决策。然而,这一目标似乎并未能很好的实现。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行为比较严重,投资者因此而遭受损失的现象并不少见。无论这些差错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过多的财务重述势必会使财务报告的可信度降低,进而对资本市场产生不利影响。社会中的制度是相互关联的,一种制度安排是否有效,不仅取决于该制度本身设计的合理性,还取决于与其相关的其他制度安排。因此,有必要分析财务重述的制度环境,从而为财务重述行为的规范提供些许建议。
财务重述的制度环境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内部控制环境等,其中,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政府监管对财务重述这一制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
一、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是财务重述的重要制度环境之一。《企业会计准则》、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9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和《上市公司披露管理办法》等都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对前期的财务报告差错进行更正并披露。然而,一项纠错机制的有效实施还必须依赖于对错误行为的惩罚机制,如果没有对错误行为进行惩罚的严厉法律环境,就有可能会出现“屡错屡改”的现象。不对错误行为进行惩罚或惩罚力度过轻,就相当于给上市公司犯错形成一个较为宽松的法律环境,这就可能会使得上市公司控制错误的意识不强,从而使得财务报告经常出现错误,财务重述也就不断发生。有些上市公司管理层还可能会借助这宽松的法律环境进行利润操纵等有助于管理层自身利益的行为。但是,如果有一个比较严格的错误行为惩罚机制,上市公司犯错成本或违规成本就会提高,控制错误的意识也就相对会加强,从而能减少错误和财务重述的发生。我国现行《刑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对于上市公司虚假性陈述、误导性陈述等信息披露行为的惩罚力度较轻,执法也不够严格。相关的处罚以经济处罚为主,而且是以单位处罚为主,对于进行违规信息披露的责任人的处罚力度较轻。对于因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而遭受损失的投资者,相关法律法规对其利益的保护程度则比较低,诉讼难、索赔难是投资者面临的普遍难题。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违规成本低,控制错误的意识不高,财务报告出现错误的可能性相应就会有所提高,财务重述频繁发生也就难以避免。
二、经济环境
资本市场是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场所,资本市场的运行和发展都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行为。无论是在上市公司有融资需求时还是成功融资后,投资者和分析师等都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着较高的预期,而企业的发展除了受自身因素影响外还受制于行业、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其盈利有可能会达不到投资者和分析师的预期。因此,为了迎合投资者和分析师的预期并保持持续盈余增长,上市公司可能会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而财务重述则可能是其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周晓苏等(2011)研究发现,先前高报盈余而导致财务重述的公司有着明显的盈余管理动机,其重述期的业绩要显著低于重述前期。由于我国的投资者、分析师等比较关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的信息,而对临时公告、补充公告等关注度不够,这就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会将一些重大的不利信息故意在年报中隐去或出错,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时机或被监管部门询问后以更正公告或补充公告的方式来反映或纠正,从而使得这些不利信息对上市公司的负面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尽管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建立了二十一年,但是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中国资本市场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市场总体结构失衡、市场运作规范性不够、市场有效性不足、市场约束机制较弱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报告的错报行为被发现和被惩罚的概率相对较低,市场对财务重述行为反映也不够有效,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不少上市公司产生了一定的投机心态,财务报告因而不断出现有意或无意的错误,进而引发了频繁的财务重述行为。此外,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也体现在投资者的投机行为上,不少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是为了短期获利,只要股票价格能上涨,企业的真实业绩如何并不在意,因此即使是ST公司也能获得众多投资者的追捧,这就可能会进一步促使公司降低对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视程度,财务重述也就难以避免。
三、政府监管
市场力量和政府监管是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动力,也是信息披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当资本市场对信息披露行为的约束和监督作用不大时,政府监管就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由于政府具有权威性,因此政府的监管措施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现有研究表明,我国政府部门对信息披露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发挥相应的作用,达到保证信息披露质量、完善市场机制的目的。但是,我国的政府监管还存在着监管不足的问题。作为资本市场的监管者,中国证监会理应严格制定和执行监管措施,但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多为国有企业,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之一的中国证监会在进行监管时还要顾及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以及国有企业本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上市公司通常又是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其上市指标与地方政府的业绩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当公司进行IPO或被摘牌时,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在上市公司的虚假信息披露行为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包庇或支持行为,在涉及多方利益的情况下,证监会的监管措施可能就相对会比较保守。此外,由于政府监管是需要成本的,而政府的精力和成本是有限的,因此,政府通常只对那些影响特别严重的财务重述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罚,而对于大多数的财务重述行为则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当上市公司预见到诸如输入错误等一些常见的原因引起的财务重述行为不会受到处罚时,无论是从节约成本考虑还是从内部控制设计考虑,上市公司很可能会忽视这些错误,从而频繁出现将“元”录入为“万元”等类似的低级错误。而对小错误的忽视有可能会使相关人员麻痹大意,从而出现性质严重的错误。
四、社会监督
注册会计师、媒体等社会监督是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不可忽视的制度环境。作为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把关者,注册会计师通过严格执行审计程序能对财务报告本身的重大错误或遗漏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避免投资者被低质量的会计信息所误导。但是,如果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同流合污或不严格执行审计程序,那么就很难起到相应的监督作用。现有研究表明,新审计准则实施以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有所提高,这说明当前注册会计师还是能对财务重述行为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当然,一些进行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其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本身并没有重大的错误或遗漏,而只是在披露过程中发生有意或无意的错误,例如输入错误、漏登某些信息等,这种类型的财务重述,注册会计师是难以进行监督的。媒体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是法律约束、市场和政府监管这三种制度安排的重要补充。虽然媒体没有法律和政府的权威,但是媒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报道能引起投资者等众多信息使用者的关注,一方面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这些上市公司的风险,另一方面还能促动监管者对那些涉嫌违规的上市公司进行相关调查,从而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起到有效的监督。
五、内部控制环境
如果说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是财务重述行为存在的宏观制度环境,那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就是其财务重述行为的微观制度环境。内部控制是企业保护自身资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目的的一项制度安排。而内部控制环境不仅影响内部控制的建立,还会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诚实守信的管理层,胜任能力和责任心强的会计人员,尽职尽责的审计委员会等都能大大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相反,如果管理层本身就存在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就有可能会产生虚假信息披露的动机;会计人员工作能力较低、责任心不强则会提高会计信息出错的概率;审计委员会的疏忽则降低发现错报、漏报和财务舞弊的可能性,从而导致财务报告出现错误,进而引发财务重述行为。实际上,进行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在对其行为解释时,所引用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工作人员疏忽”。这说明上市公司本身也认为内部控制环境会直接影响其财务重述行为。
无论是基于盈余操纵等目的的财务重述行为,还是频繁的低级错误引发的财务重述行为,都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由于财务重述行为还受到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政府监管等制度安排的影响,因此,应结合相关制度环境对财务重述行为进行规范管理。首先,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高管等相关人员进行虚假陈述和误导性陈述的惩罚力度,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违法行为的惩罚,建立完善的民事赔偿机制,从而增加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重述的成本,保障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其次,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强政府对财务重述行为的监管。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政府可以对性质严重的财务重述行为进行重点监管,对其他财务重述行为则采用适当监管的方式进行管理,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在网站等平台发布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情况汇总表,将财务重述的次数等统计数据进行公布,通过结合社会监督来约束低级错误的频繁发生,对于财务重述过于频繁的上市公司可以在相应范围内通报。最后,推动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改善,加强相关人员的工作胜任能力和责任心,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利,通过工资奖惩、职位晋升等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来鼓励认真工作、惩罚工作失误,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财务报告的错误或遗漏尤其是低级的错误和遗漏,进而减少财务重述行为发生的频率。
【主要参考文献】
[1] 姜英兵,崔刚,汪要文.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的趋势与特征:2004-2008[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2):17-27.
[2] 王毅辉,魏志华.财务重述研究述评[J].证券市场导报,2008(3):55-60.
[3] 杨国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政府监管[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8):52-56.
[4] 周晓苏,周琦.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财务重述研究[J].当代财经,2011(2):109-117.
[5] 周洋,李若山.年报“补丁”与审计责任[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11):68-69.
一、总则
1.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公司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资源保护与防治相结合、统筹规划、专项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分步实施,谁污染谁治理。
2. 公司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依靠科技提高生产废水处理水平,生产废水闭路循环,生产废渣综合利用,烟尘治理,防治环境污染,发展清洁生产。
3. 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部负责全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
4. 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在清洁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也有义务保护环境和国家资源。
二、环境管理
公司环境保护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的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研究解决公司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审查和确定公司的环境保护计划和目标,提出相应要求,领导和协调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建立例会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
本公司环境保护办公室为本公司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发挥管理职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公司的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负责全公司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组织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及时上报相关环保报表。
2. 各单位应建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行政长官负责本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制定年度环境保护计划、环境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污染事故的处理。
3. 各单位应制定本单位的污染源治理计划和年度治理计划,经公司审核后纳入年度治理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做到一处治理、一次验收、一次运行。
4.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严格限制有毒有害废气、粉尘向大气排放。确需排放的,必须净化,不得超过规定标准。
5.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加强污水处理,减少污水排放,坚持生产废水闭路循环和生产废水综合治理。
6.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控制噪声污染。
7. 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1)。环保设施必须与主要生产设备
(2)同时运行和维护。环保设施由专人管理,按操作规程操作,并做好操作记录
(3)。执行环保设施停工报告制度,在使用环保设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填写《环保设施停工报告》,并上报环保部门。
8. 贯彻执行国家环境报告制度、国家“三同时”制度、国家污染物排放申报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排污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条例》。
9. 及时上报环保报告,确保基础数据准确可靠。
10. 做好环保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强环保工作,提高公司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
11. 努力实现清洁生产,管理公司污染源,减少和防止污染物的产生。
12. 绿化美化环境,加强树木、花卉、盆景、风景名胜区管理,建设“花园式”工厂。
13. 引进和推广先进环保技术,攻关环保关键技术。
14. 加强环保档案管理,制定档案管理制度。
三、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防治
1.当可能或已经发生污染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公司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控制污染的蔓延,减少和消除事故的影响。重大事故或突发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向公司环境保护部门报告,了解调查处理情况。
2. 每个车间负责控制有害污水“零排放。
3. 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选择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方法和设施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产生的固体废物,并采取措施防止散失、泄漏和其他污染。固体废物不得随意堆放、倾倒。
4. 禁止向水体排放石油、酸、碱和剧毒废水,严格限制向水体排放和倾倒污染物,防止水体污染。
5. 禁止在水中清洗储油或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6. 锅炉设备的设计、制造、采购、销售、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或省有关锅炉设备环境保护的规定。
7. 1吨以上的金属冶炼和燃煤锅炉排放硫化物气体,必须设置脱硫设施或其他脱硫措施。运输和储存可能排放有害和有毒气体或粉尘的物质时,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泄漏污染大气和环境。
8. 严格控制噪声,防止噪声污染。公司内各种机械设备和高噪声、高振动的机动车辆应配备消声、防震设施。
四、环境监测
1.环境监测应由公司的环境监测人员随时进行。
2. 各单位环保管理人员应定期配合了解中钢环保部对本单位锅炉、窑炉的年检和污水取样试验情况。
3. 各车间负责对车间污水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定期将检测结果报送公司环保部门,负责全厂污水、酸碱的综合处理和污水排放。
v.奖惩
1.公司将对以下人员进行表彰或奖励: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在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宣传教育
(2)在环境管理、清洁生产、推广和应用中推广应用清洁技术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的主要贡献者
下列区域的责任主体按照以下规定确定:
(一)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由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责任单位负责;
(二)河道、沟渠、湖泊等公共水域及沿岸规划范围,由其管理单位负责;
(三)住宅区、城中村实行物业管理的,由物业服务企业负责;未实行物业管理的,由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负责;
(四)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挺院及其家属区的周边区域,由该单位负责;
(五)景区、公园、公共绿地、绿化带、广场、火车站、客运站、公共汽车始抹站、亭车场及文化、体育、娱乐等公共场所,由其管理单位负责;
(六)集贸柿场、摊点群、早市、夜市,由主办单位负责;
(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由施工单位负责;已向建设单位交付建设用地的待建工地,由建设单位负责;未向建设单位交付建设用地的待建工地,由项目所在地县(区)负责;
(八)铁路沿线,由铁路部门负责;
(九)积雪清理,由县(区)划片包干责任单位负责.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区)确定;跨县(区)的,由市确定.
第九条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的责任内容:
(一)保持市容整洁,无乱摆卖、乱堆放、乱停放、乱张贴、乱涂画、乱开挖、乱搭建、乱吊挂、违规架设管线、违法设置等情型;
(二)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无暴露垃圾粪便、无浑水污迹、无抛撒渣土、无杂草、无蚊蝇孳生、无防碍交通的积雪(冰);
为美化村容村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使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经村委会研究,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一、村委会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工作的领导,成立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和环境卫生专业队伍。
二、保护生态环境,增强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意识,树立“爱我河口、美化河口、从我做起”的新风尚。环境保护有关规定:
l、村民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2、村民有责任保护水源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3、任何企业或个人在村民生活居住周围排放噪声和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内排放污水、污物,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限期治理,并根据所造成危害和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处以罚款.
4、不准损坏花园、风景树木绿化带,绿化草地,违者视其情节给予罚款。
环境卫生公约:
1、不准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果皮。
2、不准在公共地方、主要通道烧草和粪,堆积垃圾以及杂物。
3、不准经营出售腐臭变质食品。
4、不准在房前屋后乱倒垃圾、杂物。
三、落实卫生管理责任。
卫生专职人员要划范围、包地段,按规定认真地做本范围内主要道路公共场所垃圾清运清扫工作。
1、家庭日常垃圾统一由清洁人员逐巷逐户收集拖运,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2、村干道,主要巷道保持整洁、畅通、无杂草、无堆积垃圾,硬底化水沟排污无阻塞,公共场所无卫生死角。
3、及时捞清本村所属溪河的水面浮生物,净化水源
四、落实专人管好健身场所、风景树按时修剪,施肥,除虫灭病。
五、坚决取缔脏、乱、差,不准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乱倒垃圾,杂物,违者每次罚款50元。
六、支持环保环卫工作.任何人不得防碣环保环卫人员开展工作,对刁难、辱骂、殴打环保环卫人员,打击报复检举人员者,将按法律从严惩处.
然而, 在实施中已经发现, 排污收费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 排污收费标准偏低。从理论上讲, 最佳的排污费收费标准应该使边际排污成本等于边际排污收益, 否则难以抑制企业的过量排污行为, 而目前的污染费显然大大低于排污收益, 使得环境污染物排放者面对着成本支出加大的现实依旧我行我素。其次, 征收范围过窄。我国目前排污费制度的适用对象主要有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 范围非常窄;同时, 排污费只对生产经营性行为征收, 不对消费性行为征收。再次, 征收管理手段不规范。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是属地征收, 由非税务部门的环保部门征收,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征收效率低。另外, 征收手段自主性较大, 缺乏制度性保障, 特别是对污染较严重的小型企业, 由于其数量较多, 对其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最后, 资金的运用缺乏有效性。排污费的使用是由地方环保部门征收, 再定期解缴到同级财政, 直接转为专项基金管理, 这种不参与体制分成的方式极易导致在资金使用监管上出现漏洞。
目前, 环境税收制度在我国的研究虽然已得到一定的关注, 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无法达成共识, 因此, 全面地探讨并完善我国的环境税收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一、补充现有税种, 改排污费为环境污染税
征收环境污染税与征收排污费的原理相同, 都是使污染者为维护环境质量支付代价, 但将收费改为征税, 由税务部门负责征管工作, 可以提高其法律效力和征收效率。环境污染税的征收应以直接污染环境的行为和在消费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为课税对象, 以从事应税排污行为和生产应税包装物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经营者为纳税人, 采取从量定额的税率形式, 税率整体水平应高于排污费的收费标准, 以保证其调控力度。旨在通过征收环境污染税, 激励企业或其他单位使用环保设施进行清洁生产, 从而有效地抑制或减少生产以及消费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笔者在总结排污费征收经验的基础上, 依托“费改税”的已有理论研究成果, 认为环境污染税不仅要涵盖当前排污费征收的范围, 而且要适当扩大征收范围, 以加重有效税负。其基本税制结构为:
1.征收范围
包括企业或其他单位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气体等废气;企业或其他单位排放的废水、废渣;个人排放的家庭生活垃圾;企业或其他单位排放的超标噪声。
2.税种
总体上来看, 环境污染税应该先从重点污染源和易于征管的对象入手。现阶段可以开征的税种主要有水污染税、大气污染税、固定废物税等。具体税目如表1所示。
3.税率
税率应在税务、环保等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精心测算、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加以确定, 可采用差额固定税率或超额累进税率, 总的原则是税率不能太低。
4.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又被称为税基, 是税法规定的据以计算税款的标准或依据。环境污染税有3种计税依据可供选择:第一种, 以污染物的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其优点在于, 在企业的产量不变或增加的情况下, 只要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就可以减轻纳税负担, 这样既能直接刺激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企业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治污方式, 或增加防治污染的设备, 或改进生产工艺流程;缺点是污染物排放量必须准确核定, 由此相应的监测成本和技术含量要求较高。一般来说, 水污染税和二氧化硫税适合采用此类税基。第二种, 以排污企业的产量作为计税依据。以产量为税基的前提是:污染物的排放与企业生产产品的总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采用此种税基的优势是, 便于税额的核定, 符合源泉征管原则;缺陷是, 这种方法下企业更倾向于通过降低其产品总量的方式减轻相关税负, 无法激励企业对污染治理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一般, 二氧化碳税和固定废物税适合采用此类税基。第三种, 以生产要素或消费品中所包含有害物质的类型作为计税依据。选择这种税基的理由是:生产要素或消费品中所包含的有害物质含量与污染物排放总量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采用这种税基可以控制纳税者对有害物质含量高的原材料的使用, 鼓励其积极寻找相应的替代品。其缺点是不能激励企业进行污染治理。
5.征管方式
环境污染税的征管应由税务部门和环保部门相互配合进行, 即由环保部门对污染源进行定期监测, 为税务部门提供各种计税资料, 然后由税务部门计征税款, 并对纳税人进行监督管理。这种方式能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专长, 提高征管效率。
二、完善现有税制中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关的税目、税率
以我国现行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制结构为基础, 通过增加特定税目、调整适合税率或改变计征方式等方法, 来完善环境税收制度。
1.扩大资源税课税范围并改革应税矿产资源的计税依据
在资源税方面, 应扩大资源税的课税范围, 并科学制定其征税标准。在目前7种征税资源项目的基础上, 增加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滩涂、地热、大气、水等各个领域的征税资源项目。同时要调整征税标准, 不仅要对不同资源按差别税率征收税款, 而且还要将资源开采时所产生的环境成本考虑进来, 拉开单位税额档次。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资源税的征收范围都涵盖了矿藏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草场资源、海洋资源以及地热资源等。我国目前的《资源税暂行条例》只对矿产品开采及盐的生产课税, 征收范围狭窄, 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资源税不仅应作为获取财政收入的手段, 还应在资源环境方面起到限制、保护和改善的作用。因此, 现在应着手将森林资源和水资源、草场资源、地热资源等严重短缺且浪费严重的资源逐步纳入资源税的征税范围。此外, 资源税的计税依据也应当由按销售量和自用数量计税改为按产量计税, 使企业开采后没有销售出去和没有使用的自然资源成为应税资源, 以增加企业成本, 引导企业节约资源, 避免过度开采。同时, 将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并入资源税中, 共同调控我国资源的开采、开发。
2.调整流转税目, 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 改变增值税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在消费税方面, 扩大征税范围, 将过度耗费自然资源的消费品以及严重污染环境的消费品, 列入消费税的课征范围, 对奢侈品及获得能源效率标志的家电、汽车等产品采用有差别的税率, 以此引导人们环保消费。
(1) 过度耗费自然资源的产品以及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 如一次性卫生方便筷、白色塑料制品和损害臭氧层的化学药品纳入征税范围, 以保护资源、减少白色污染和降低氟利昂的释放量。
(2) 对消费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的产品的行为课以重税。
(3) 将洗涤剂、洗衣粉、洗衣液和干洗液等含磷且长期使用会破坏环境的非环保型产品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并制定较高税率。改革后的消费税除保留调节消费结构和方向的主要功能外, 还可抑制环境污染, 减缓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速度。
3.建立环境关税制度, 发挥关税调节功能
关税的环境保护职能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兴起的世界经济条件下日益显现出来的。在WTO的推动下, 关税的环保职能进一步发展。我国还没有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思想贯穿到整个关税制度改革中去。目前, 要充分利用加入WTO这一契机, 构建我国的环境关税制度。其内容主要是:①开征环境进口关税。环境进口关税要根据我国当前的环境标准, 对那些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在进口环节加征关税。②开征环境出口关税。其主要征税对象是国内资源或产品, 作用在于有效保护短缺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尽量减少此类商品的出口比例。③我国应积极参与磋商和制定WTO关于环境关税的规则, 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环境关税上的合作, 促进形成有利于我国的环境关税国际规则, 以有效维护我国的环境权益和国家经济利益。同时, 加强环境关税的相关立法工作, 依法执行环境关税政策。
三、制定环境税收优惠措施, 促进资源环境的保护
调整我国现行税法中的一些环保优惠措施, 以税收优惠政策激励环境友好型企业或个人。要在保留原有减免税等优惠形式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优惠对象的具体情况, 分别采取多种税收优惠形式。主要包括:
(1) 在增值税制度中要进行以下方面的调整:一是鼓励企业增加环保资本投入。对企业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所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 给予增值税抵扣优惠, 如对企业购置的用于消烟、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环保设备发生的进项税额给予抵扣;对于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企业, 增值税免征期限可以延长。二是提倡对资源的回收利用。对以“三废”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应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减征或免征增值税, 如对以可再生资源或替代品为原材料的产品, 给予减免税优惠。对企业生产的易回收利用的或易降解的产品, 降低增值税税率。三是鼓励开发节能产品。对企业生产的节能产品 (如节能型汽车、摩托车的发动机等) 给予适当的增值税优惠。四是取消我国现行增值税征收制度中一些不利于环保的规定, 如应取消目前增值税中对农药、农膜适用较低税率的规定。
(2) 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方面, 对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为治理污染而调整产品结构、改进工艺、改进生产设备发生的投资, 给予税收抵免优惠;对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为治理污染而调整产品结构、改革工艺、改进生产设备发生的投资给予税收抵免优惠;对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 (场) 的厂房和设备给予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
(3) 在营业税制度中, 对环保成果的转让、环保技术培训 (无论是否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或技术经贸机构进行) 等行为, 一律免征营业税及附加。对高新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转让、引进和使用予以税收鼓励。具体可采用技术转让收入的税收减免、技术转让费的税收扣除、对引进环保技术的税收优惠等, 从而增强税收优惠手段的针对性和多样性, 激励企业采取措施保护环境、治理污染。
另外, 在制定环境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 应剔除不利于控制环境污染的税收政策, 如目前我国对农业及一些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产业实施的税收优惠保护政策使得环境破坏者对于破环行为更加熟视无睹, 这些政策的存在将会抵消环境税收制度的整体效果, 不利于促进环境质量提高。
四、完善税收征管程序, 保障环境税制的有效实施
首先, 立法确定环境税收的专款专用性质。环境税收制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其税收收入应及时纳入政府环保专项基金, 全部用于环境保护方面开支, 适当规定环保资金开支范围, 对于任何挤占、挪用环境税款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
其次, 暂定环境税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综合考虑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情况、环境税自身的特点以及环境税作为地方税收取的种种不利因素, 可将其暂定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或建设开发区等对一些环境损害行为采取减免税优惠政策。
再次, 加强相关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在环境税收制度的设计与征收管理中涉及许多环保技术问题, 因而在税收的征管过程中, 税务部门与环境保护部门应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 确保环境税收征管制度的有效实施。
最后, 明确环境税征缴与环境违法行为的非一致性。鉴于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大意义, 在环境税征管过程中, 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行为, 不应以其已履行纳税义务作为解除其违法行为的标准, 即虽然已经缴纳环境税, 但仍应依照法律规定对环境污染行为及时予以改正, 对于违法行为严重者依法给予处罚。
参考文献
[1]计金标.生态税收论[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0.
[2]谭立.论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税[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9[1].
[3]王世亮, 陈新庚.探析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构建[J].四川环境, 2004[5].
[4]王世亮, 陈新庚.构建我国环境税收体系的探讨[J].环境科学动态, 2005[1].
摘 要 环境保护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國现行的环境纠纷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为此,许多学者和专家呼吁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环境公益诉讼是改善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状况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环境公益诉讼的不足,阐述了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及建立配套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公益诉讼 环境诉讼
公益诉讼,通常被理解为以个人、组织或者机关为原告,以损害国家,社会或者不特定多数人利益(公益)的行为为对象,以制止损害公益行为并追究公益加害人相应法律责任为目的,向法院提出的特殊诉讼活动。环保组织为了保护公共环境利益,制止危害环境的行为,针对污染环境或者破坏生态的企业提起的诉讼,属环境公益诉讼。
一、我国环境诉讼法律制度的现状
(一)我国环境法治取得的成就
建国以来我国环境法治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环境法治理念方面,我国初步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第二,环境立法方面,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第三,环境司法和执法方面,随着公众环境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诉讼开始成为解决环境纠纷的重要途径之一。第四,环境守法方面,公民环境法律意识大大提高。
(二)我国现行的环境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尽管我国环境法治取得了上述成就,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原告起诉条件的限定
我国诉讼制度遵循的是“不告不理”的原则,即没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起诉行为,法院不得启动审判程序,这就使得环境侵权纠纷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得到司法救济。
2.诉讼理由的限定
民事诉讼的原告应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直接利害关系”意味着原告必须是被侵害的实体性权利的享有者,而且这种权利必须被原告“专属性”或“排他性”享有。但是,许多环境要素在传统民法意义上属于“共用”或“公有”的“财产”,有的环境要素属于国家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没有专属享用权。因此,原告对污染和破坏公共环境的侵权人不能依法提起民事诉讼。
3.环境团体作用的限制
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社会团体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起诉,但对环境团体能否代表其成员起诉,法律存在欠缺。这样,如果一个得到环境行政机关行政许可的区域性开发行为可能危及该区域的生态安全时,如果所有潜在的受害者不敢起诉,环境团体又由于不具有原告资格而无法起诉,那么该侵权行为则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排除。
二、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当今环境问题公益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按照传统诉讼制度不能有力地保护这种公益,其结果必然淡化人们维护公共利益的热情,同时也将影响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积极性。为防止这些弊端的发生我国应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一)取消对原告主体资格不适当的限制
在民事诉讼中,我国民事诉讼法强调的是,起诉资格必须“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由于环境侵害具有间接性、潜在性、广泛性,其侵害往往通过环境这个载体作用于受害人,而且环境公益的损害不一定与个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基于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在《环境保护法》和各个单项环境法规中设立专门条款,规定因环境污染直接或者间接受到侵害的民事主体,均可提起环境侵权诉讼,检察机关或者民众都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二)扩大公益诉讼的可诉范围
环境公益诉讼可根据被诉对象的不同分为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两类。其中,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范围应主要限于行政机关根据“依法行政”原则不能直接干预的、损害环境公共利益的民事主体的行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应在现有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上适当予以扩展。行政机关不当作为、当作为而不作为等使环境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均应纳扩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受理范围。
(三)合理配置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法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举证责任由原告承担。但在环境诉讼中,环境损害的认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由于原告获取信息的有限性且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让他们承担这样的举证责任是极为困难的,因此,为了实现原、被告双方力量均衡,许多国家在环境侵害案件中实行无过错责任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规定主要证据由被告提供。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必须得到立法肯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只需提出加害人有污染行为的初步证据,即可以支持其请求;至于污染事实是否确实存在,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等举证责任则倒置给被告承担。
(四)尽量降低诉讼费用
环境诉讼的费用加上因果关系的证明,涉及科技知识的运用,要耗费公民个人大量的时间、金钱与精力,为一般民众所不愿。“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主要出于对正义的追求、对完善和谐社会生活的需要,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或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犯”这种“ 公益心”理应受到奖励。而且,民众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是为了维护环境公益,受益人也不限于本人,往往是不特定的多数人或整个社会。因此我们应该把民众的环境公益诉讼列入不预交案件受理费的范围,从而保证民众不致因负担诉讼费用显有困难而放弃对环境公益的保护。
三、结语
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既有必要,又切实可行,只要我们大胆的进行理论创新,科学的开展立法实践,坚持以建立法制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原则,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建立一套完善和优良的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体系,切实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常纪文,杨金柱,国外环境民事起诉权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法律出版社.2007.
[2]丁怡清.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环境诉讼之主体扩张.环境法研究网.2008.
【环境规章制度】推荐阅读:
港口环境管理规章制度07-23
公司环境管理规章制度01-02
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01-07
项目部环境保护规章制度11-25
市优化发展环境机关效能建设规章制度10-31
营商环境制度11-30
环境保护制度12-26
建立环境保护制度06-15
环境事故应急处置制度06-20
餐饮环境卫生制度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