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桃花盛开之时散文(通用6篇)
每当我听到蒋大为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我就无比的激动。那悠扬动听的曲调,那深情动人的歌词,让我的记忆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向30年前的那个春天,飞向那个桃花盛开的地方……
三十年前,我军校毕业,怀着大展鸿图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雄心壮志,来到了北京部队,开始了我的军事测绘生涯。华北大平原,巍巍的太行山,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大草原,毛乌素大沙漠,都洒下了我的汗水,留下了我的足迹,也留下了我的眷恋和青春的身影。
这一年的春天,我跟着部队又出发了,汽车在盘山道上奔跑着,把我们送进了一个大山怀抱的村庄,这就是我们的临时营地。安顿好后,我就开始了这个点的测绘工作。
一天早上,像往常一样,朝阳刚刚升起,我就挎着军用包,带上一天的干粮和水,带上测绘航空像片,沿着一条山谷小河出发了。静静的山谷,传来阵阵悦耳的鸟叫声,还有那潺潺的流水声,让我心旷神怡。
越向上走,山势越高,流水越小,没有了路,我扒开灌木丛,翻过一道山梁,向大山的背后走去,这里是向阳的山坡,抬头远望,一片油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开放着黄灿灿的花朵,几户人家被一片桃花树簇拥着,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啊!我兴奋地打开水壶喝了一口凉水,就向那山村急步走去。
山村离我越来越近了,我立定望去,几户人家的村子被大山环绕着,山脚下一层层梯田里绽放着金黄诱人的油菜花,开阔地长着葱绿的麦苗,几个头裹毛巾的妇女正在引水浇地。我向前走去,只见一个头裹白底蓝格毛巾身穿粗布棉衣的的.老大爷在犁地,他一手扶犁,一手扬着鞭子,一头老黄牛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任他吆喝着,一垄垄翻起的土地散发着泥土香味。老人看我走来,吁住牲口,笑着向我招手道:“解放军同志,到哪去啊?”我笑着说:“大爷,我是搞测绘的,走到你们这里了!”“啥叫测绘啊?”老人看我拿着测绘夹子和笔在画,就好奇地问我。“测绘就是是画军用地图,打仗用的啊!”“哦,那可了不得啊,错一点就不行哦!”“你老真是说对了,图上差之毫米,实地差之千米,对部队行军作战影响很大啊!”“来,坐这歇会吧!”我看看表到中午了,也该休息了,于是就走过去盘腿席地而坐,老人把鞭杆插在地上也坐下了,随手从腰间里抽出烟袋说:“你也抽口吧!”“我不会,谢谢大爷!”老人把烟锅伸进烟袋里装满烟丝,划根火柴点着烟锅里的烟丝,立马烟锅里冒出一明一暗的火光。随着老人的抽吸,嘴里冒出一圈圈带有烟草味的白烟,老人抽了几口说:“到中午了,别走啦,到俺家吃饭吧!”“不,大爷,我带着干粮和水呢,不麻烦你了!”我婉言谢绝了大爷,大爷说:“别客气,军民一家人,俺小子也在外面当兵,中午咱爷俩说说话!”说完,他站起来对着那几个房子喊道:“铁蛋奶奶,来客了,你送壶水来!”应声,从屋里走出一个十分硬朗的小脚老大娘,她提着水壶拿着两个碗一边向我们走来一边笑打道:“是解放军啊,稀客!稀客!”说话间,她就来到我们跟前,把两个黑粗砂碗放在地上倒满了开水,大爷说:“中午解放军到咱家吃饭,你快去做吧!”“好啊!现在我就去做!”“大娘,不用啦,我一会就走了,俺带有干粮,谢谢你啦!”说罢我起身要走,这可急坏了老人,他像下命令似的说啥也不让我走。工作需要在乡下吃派饭,纪律也是允许的,面对两个老人的诚心挽留我只好答应了,随手把我带的白面馒头从包里取出交给了大娘顺便热一下。
大爷带着我在这个只有三户人家的村庄转了一圈,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从村前流过,村前庄后种的全是开着红花的桃树,大爷指着前面那一片桃树对我说:“我们这个山沟最适合桃树生长了,每年到了桃子成熟的季节,我每天都挑着满满的两篮子到镇上的集市上去卖,一季下来能卖几千元,上面让我们搬走,我们不愿意走啊,都习惯了。”我也感叹地说:“这么美的地方,好似世外桃源,我都不想走了。”
一会儿大娘就叫吃饭了,大爷带着我几步就到了他家门口,映入眼帘的是门楣上“军人家属”的牌子,还没走进屋,一条黄狗摇着尾巴撒着欢迎接着我们,儿媳妇穿一身大花棉衣,领着一个两三岁的女孩,笑嘻嘻地招呼着我们。一进屋大娘就让我上炕坐,炕上放着一个约50公分见方的桌子,上面摆着四碗冒着热气的菜,大娘不好意思地说:“没啥好吃的,都是俺农家存放的一些菜,就凑合吃吧!”我放眼望去,哦,烧南瓜、干豆角炒腊肉、炒波菜、熬白菜,馍筐里放着玉米面饼和我带来的白面馒头。我和大爷对面而坐在暖烘烘的土炕上,大爷说:“过年留了一块大肉,风干了,说是儿子五月份回家探亲,一直放着没舍得吃,这不见你来了,老伴就拿出来吃了。”大爷的一席话让我很感动,在这闭塞的山庄能吃上肉是很不容易的,放了几个月准备招待儿子的招待了我,真是让我过意不去啊,大娘也许看出了我的心思,说:“解放军同志,别客气,要吃饱吃好啊!俺儿子也是解放军,你来俺家,看着你就亲啊!吃吧!”“好!大娘,我吃!”
我们一边吃着一边说着,不知不觉一小时过去了,我起身告辞,丢下饭钱,老人说啥也不要,还向军用水壶里灌满了水,热过的白面馒头装进了我的军用包里,我说:“大娘,这是咱军队的纪律,吃咱老百姓的饭是要付钱的,你儿子出门也会这样做的。”说得大娘直笑,“好吧,俺不让解放军同志犯纪律,就收下这钱了。”我掏出馒头说:“这白面馒头留给孩子们吃吧。”说罢我走出屋子,大爷一家大小送我出门。我走出好远,回头看去,还见老人一家站在门口远望着我,我摆摆手喊道:“回去吧,大爷,谢谢你们啊!”“有机会再来啊!”大爷向我挥挥手喊道。此刻,我心里热乎乎的,眼泪不由地流了出来……
燕红桃原产河北, 燕红桃原名绿化9号, 是北京市林果研究所1954年杂交育成的品种, 20世纪80年代引入河口, 由于鸭绿江水域的影响, 造成了优越的小气候条件, 使燕红桃在这里栽培得以成功。
河口的燕红桃果实个大肉厚, 口味纯正, 甘甜爽口, 堪称水果佳品。燕红桃底色黄绿, 阳面有暗红晕, 茸毛少, 果肉乳白色。初熟期时果肉硬脆, 成熟时柔软多汁、甘甜。而且燕红桃较耐贮, 硬熟果在常温下可储存一周, 冷藏20天左右品质风味不变。燕红桃是丹东市的主栽水果之一, 全市生产面积已达1.8万亩, 主要分布在宽甸县和振安区沿江一带。每年成熟期为国庆节、中秋节前后, 果实质量一流, 果实近圆形, 稍扁, 平均单果重0.2~0.35公斤不等, 果面底色黄白带绿色, 全面深红色, 果肉乳白色微有红色, 近核处红色, 肉质致密, 味甜, 有香味, 含糖量为13%。
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瓦房店村距丹东市中心50公里, 丹集公路贯穿境内, 沿边沿江, 与朝鲜隔江相望, 在这风景秀丽的鸭绿江畔蕴育出了口感纯正, 芳香宜人的干鲜果, 有个大鲜红香甜的燕红桃, 白净红晕, 酸甜适中的银白桃和独特的大板栗……这就是首届辽宁省农民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学员, 青年农民赵玉国的家乡, 他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很美, 我爱家乡, 我爱家乡的燕红桃。”
他家共有果园80余亩, 以燕红桃为主。多少年来, 都是传统的粗放管理, 燕红桃口感、含糖量、耐储性、病虫害防治、施化肥、打农药等都出现不少问题, 生产技术明显跟不上, 这种靠天吃饭, 经济效益可想而知。周边果农的情况大同小异, 甚至还不如他, 纷纷向他求教, 作为一名党小组长, 他着急苦闷, 自己买专业书学习, 四处讨教。但都不系统。这时, 县科技局选送农民上大学, 他看到了希望, 积极报名参加了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果树专业培训班。在学习期间, 有针对性地向专家、教授请教有关燕红桃生产当中的技术问题, 并应邀参加了省科技厅组织的到北京三安集团参观学习关于超有机食品发展及生产技术, 收获颇丰。经过四个月学习, 不但学到了专业知识, 还结识了许多专家教授, 结识了行内的众多朋友。开阔了眼界, 转变了经营理念, 增强了发展无公害燕红桃产业的信心。
结业回乡后, 2009年7月成立了合作社, 他任理事长, 受到村委会、镇政府、县农经局、县果树站、县科技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先后聘请各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来合作社传授技术9次, 共有800多人参加, 深受社员及周边果农们的欢迎, 合作社的声誉不断提高, 周边的果农纷纷申请加入合作社, 合作社由原来的7户发展到108户, 共有燕红桃2100亩, 板栗1 5 0 0亩, 苹果4 6 0亩, 梨100亩。2011年被宽甸县科技局授予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依法成立了监事会、理事会, 于2011年4月份成立了合作社党支部。合作社已被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认定为辽宁省艳红桃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通过产品检测, 已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2011年11月被授予A A A级信用企业的称号;2012年3月被长甸政府授予先进产业合作社的称号, 并于2011年12月申请注册了“绿园丰”商标。现已发展会员206户, 果园总面积达5500余亩。主要品种有:艳红桃、银白桃、日本大板、当地油栗和板栗、金翠香梨。合作社有800多立方设施冷藏库, 可存干鲜果200吨, 迎合反季销售。
拉萨,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暗藏着一段属于自己和她的故事,不管结局如何,我们都要平静地去接受。或许,这便是宗教带给我的意义,学会放下、懂得释然……
“陶”出了桃花源
从北京坐飞机直抵拉萨后,我就借了朋友那辆丰田普拉多开始了一个人的逐花之旅。考虑到一个人出行,加上路况和燃油品质等诸多因素,一辆可靠的越野车无疑是一个绝佳的伴侣。朋友一直对他的这辆丰田普拉多“关爱有加”,让这辆车一直保持着极佳的状态,这也为我这次旅程增加了一份保险。
从小我便能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倒背如流,而这一路上我更是情不自禁地反复哼着:“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芝,藏语意为“太阳宝座”,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就西藏其他大多数地区来讲,这里的确是太阳每天升起的地方。很快我便投入林芝的怀抱,去看漫山遍野的桃花。
山色葱笼,水流润泽,当我还沉湎在一路而来荒凉贫脊的西藏印象中时,“西藏江南”林芝就在这样的海拔高度上不可思议地出现在我眼前。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着延绵的群山和远处洁白的雪山层叠,沿路悠闲的云朵也因沾染了水气而变得灵动轻盈,在山间缠绕。从米拉山上一路欢唱而来的尼洋河,时而喧闹时而宁静地伴随着我前行,蜿蜒的河水经过浅滩弯道时总是如俏皮的顽童般嬉戏翻腾,在翠绿的河面上激起莹白剔透的浪花四处飞溅。我忽然想起藏族人民形容西藏江河的一个形容词:飞花碎玉。多么美丽而贴切的想象!
想到去年和朋友来林芝,初次看见落英缤纷的粉红色花瓣时,我惊得目瞪口呆。没想到这次到林芝,寒意未褪却也已是花的海洋。远处的雪峰依旧皑皑白雪,山峰脚下的桃花却早已如醉霞绯云般开始争相斗艳。气势磅礴的雪山衬着粉嫩欲滴的花瓣,远远望去,如同身临仙境。妖娆若桃花,映着蔚蓝云天,美不胜收。跟当地村民聊天时,他们告诉我这些娇艳的桃花属于毛桃。毛桃的花朵比较小,多为粉红或深红色,不如碧桃和降桃的花形大,但密度很高,一簇一簇的看着就像成千上万似的。如果想在林芝好好赏桃花,嘎啦桃花村是个不错的选择。
虽然林芝地处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但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就连海拔最低的地方都有900米。绿色的林芝离不开大山的怀抱,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就像两条巨龙由西向东地平行伸展,而“南迦巴瓦”正是龙脊上的白色雪峰,7782米的海拔是南段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雪峰,与横断山脉对接,形成了群山环绕的独特地形。一路上向车窗外望去,金黄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令人欣喜若狂!当浓郁的芬芳渐渐渗入灵魂深处,那种繁花缤纷的潇洒如此扣人心弦,鲜活的生命美得惊心动魄。踏着春天的旋律,赶赴这场华丽的盛宴。在山间、在水岸、在陌上,一株株争相怒放。路边寂寞了一冬的杨柳,也吐出了新绿,明媚嫩黄的枝条在煦风中摇曳着一地的生机。一幢幢藏式小楼掩映在雪山脚下的桃红柳绿间,夕阳下如同一幅经过渲染的风景油画,美得让人疑似不在人间。
追寻雪域高原的碧玉
远处的雪山,是巍峨的念青唐古拉山,它脚下的小村庄显得异常安静。我喜欢国道109北京段的风景,但在这里,依旧是国道109,却是它的末端,这里有更美丽、更大气的风景!飞驰在人烟稀少的公路上,从普拉多后视镜里,我看见了身后虔诚的藏民匍匐在公路边,膜拜神灵。看着远处的雪山、白云、村落的屋舍和飘香的桃花,我的心思渐渐飘向远方。
在漫长的行程中,不管是在泥泞的道路还是翻山越岭,普拉多的越野性和适应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在雪域高原追逐初春的碧玉,无论是纳木错、巴松错,还是“羊湖”,到处都能看到桃花的身影。当我站在海拔5190米的地方,当看到风中微扬的桃花时,我为它而欢呼、跳跃,竟感受不到一丝的高原反应。虽然初春的纳木错仍然被冰雪封盖,但却感觉不到一丝冷意,反而变得愈发温暖。
羊卓雍湖,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它岔口较多,像珊瑚枝一样,因此它多了一个动听的名字——“上面的珊瑚湖”。此湖的一绝是它的水源来自周围的雪山,却没有出水口,雪水的融化与湖水的蒸发竟能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然而,高原上的天气真是令人捉摸不定,上午驾驶普拉多出发时,蓝天白云衬托着松赞干布的故居和路面的白塔,这让我心情舒畅。然而继续前行后,却随着海拔的不断降低,天气也跟着越来越阴沉。高山、大地都笼罩在浓浓的、压抑的气氛中。我开始担心等待我的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巴松错。我开始翻越米拉山口,米拉山口是拉萨和林芝之间的必经之处,海拔5013米。汽车沿着狭窄的山路一路爬上山顶。待我下车,站在五千米高处的时候,天上飘起了细细的雪花,空气骤然间变得寒冷而稀薄起来。原来,压抑的山口,也别有一番风味!
看,桃花开了,西藏的春天来了!我喜欢桃花、经幡、转经筒组成的和谐画面。天空是压抑的,可内心,却是晴朗的!
灵魂的皈依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辗转一路,回到拉萨,将普拉多停放好,拿出我所有的摄影器材,远远望向布达拉宫的方向,我才轻轻地说了一声“我回来了”。此时此刻,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这种归家的心情尤其炽热。拉萨是个摄人心魄的地方,据说凡是第二次来拉萨的人都会说“回拉萨”,而非“去拉萨”,仿佛这里是精神皈依的家园。而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便是这里召唤的核心。此时此刻,我才明白这个情结。
布拉达宫不但是一个参观对象,而且是博物馆,更是一个旷世的珍宝。它有漫长的历史、神秘的传说、杰出的建筑、无数依然在呼吸的文物以及永不终止地环绕在它四周的朝圣者,所有的这一切构建了布达拉宫的生命。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更添几分风采。无数的宫殿死去了,成了废墟,或者成了博物馆,而布达拉宫却继续地活着,作为某种精神生活的载体,屹立于世界屋脊之上,活在过去与未来之中。看到它,我就好像找到了心灵的归属地,身体不由自主地匍匐在地,用藏人最虔诚的礼数去觐见自己的灵魂!
从布达拉宫辗转至大昭寺,摸着石壁走在石阶上,阳光从云层中透过来,途中竟遇见了一只受惊的黑狗。忽然像隔世了千年,鲜活的生命和古老的生命交织在一起,能碰出怎样的火花?传说,大昭寺在建寺之前,文成公主运用阴阳、五行,推测出西藏的地形似仰卧的魔女,拉萨卧塘湖恰为魔女的心脏,在此填湖建寺才能驱魔,自此大昭寺得以修建。如今,大昭寺门前粗糙的青石板由于人们的长年拜叩,早已磨出了一道道光滑的凹槽。
而门口那鲜活的桃花,依旧对着春风笑靥盈盈……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1987年获得全国“青年最喜爱的歌”评选一等奖,曾两次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简谱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有我可爱的故乡
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
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
啊!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
无论我在哪里放哨站岗
总是把你深情地向往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有我迷人的故乡
桃园荡漾着孩子们的笑声
桃花映红了姑娘的脸庞
啊!故乡!终生难忘的地方
为了你的景色更加美好
我愿驻守在风雪的边疆
啊~~~故乡!终生难忘的地方
为了你的景色更加美好
我愿驻守在风雪的边疆
昨天,爸爸带着我和姐姐去双河看桃花。
经过了50多分钟的路程,我们到了桃花盛开的地方。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那满眼都是桃花,几千棵桃花连在一起,数都数不清,就像一片片桃花的海洋。
往近处看,这朵朵桃花的周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叶子,它又嫩又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漂亮。红色的花是五瓣的,中间还夹着一些鹅黄色的花蕊。一阵风吹来,桃花飘得满地都是,我对爸爸说:“这真是人间三月桃花“雨”啊!”这纷纷飘落的桃花,不就是花瓣化做的雨吗?
正当这时候,我看见了桃花有的白,有的`粉,就问:“是不是越红的桃花结出的桃子才是真正的朱砂红桃呢”?在旁边给桃树施肥的阿姨听见了我的问题,告诉我说:“正相反,浅色的桃子虽然花不好看,但结的桃子又大又甜,而深色的桃花,结出的果实还有点苦呢!”“哈哈,原来有专门吃桃的树,也有专门看桃花的树呀!”爸爸笑道。
江南好!地下是无数生命的种子,沉睡的沉睡,破土的破土;水里又是一番鱼油成群、藻荇交错的视景;天上则是一行白鹭、一阵秋雁、一群蜂蝶的踪影。凌寒独梅是冬的一色,黄鹂翠柳是春的一撇,而秋与夏又是枫林幽径、清霖玉雨的专属季节了。
江南啊!无数繁星般多的诗人、作家都为你折服,无数的画家在失意的时候为你醒悟,从空虚的幻想中走来,抖落一笔、一勾、一划、一点、一刷的墨汁将你的音容笑貌镌刻下来。多少的烟雨楼台?多少的小桥流水人家?
袅袅炊烟,清淡的饭香是江南的美食,碧荷叶中包裹的更是美食中的江南啊,不怕时间的蒸煮,不怕岁月的烘烤……江南唷!我真想以身相许,你也要承诺,让我走遍每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
【在那桃花盛开之时散文】推荐阅读:
在那桃花盛开的季节散文10-17
桃花盛开的时候作文09-16
又见桃花盛开作文02-18
在那樱花盛开的地方作文05-27
盛开在心尖上的花散文12-03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优美散文01-19
桃花散文古风04-07
一世桃花梦散文06-16
记忆深处的桃花散文06-25
桃花又开散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