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技能训练工作总结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技能训练工作总结(精选8篇)

教师技能训练工作总结 篇1

教师技能训练工作总结

本学期从第9周开始,我们系开展了教师技能训练,在老师们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在教师技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教师技能训练是培养我们师范生从师任教的基本素质,树立献身基础教育的专业思想,掌握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实现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教师的目标,所进行的教师职业技能综合训练。在这次培训中我们主要是从“三笔字技能训练、教师口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训练”这几方面展开。在这次学习的过程中有辛勤的耕耘,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和遗憾。

在三笔字训练中老师首先给我们讲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并向我们展示了一些有名书法家的作品。让我们对汉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老师还告诉我们该如何写好规范的汉字。我们逐渐认识到了写好规范字的重要性,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掌握这个规范和标准,书写一笔规范的汉字(包括字符、字母、简图)和布局合理、流畅清新的板书,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师威信的目的。虽然我的字写得不漂亮但是比较工整。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加强练习争取写一手漂亮的字。

在教师口语训练中,我知道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标准的发音很重要有感情的语调也很重要。在发音方面要注意变调、轻声、儿化等。要了解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在朗读方面,要吐字清晰,注意重音、停连、语调、节奏。无论是在朗读、演讲还是与人交谈,普通话都是很重要的,我粗略的了解了不同场合说普通话分别要注意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中强化了备课和编写教案的能力,课堂教学技能、使用教学媒体的技能。备课和编写教案是在课堂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备好课,编好教案,这堂课才可以更好的开展。了解各项教学工作技能的概念、类型和特点,掌握各项教学工作技能的执行程序和要求,才能根据教学任务把教学技能应用于教学训练之中。在制作课件中要注意图片的选取,背景和字体的搭配。虽然这些技能我还不是特别熟练但是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通过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我知道了班主任的职责,掌握了一些班级管理的方法。初步具备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心理活动等因果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正确观察和思维的能力。具备对较复杂的教育问题作出准确而迅速的分析判断的能力。一名老师应该有当班主任那的责任心,应该具备管理好班级的能力。我相信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我会做好这一点。

在微格教学训练中我发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在讲课的时候教态不够自然,不够大方,语速过快。这些都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技能训练工作总结 篇2

大庆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院校。多年来承担着大庆油田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任务。虽然已形成教师教育的模式, 但面对新形势也凸显出不适应性。如何改革和创新教师教育, 做精、做强教师教育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探索:以成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为平台, 整合、优化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充分发挥省级精品课程———“英语教学法”的示范作用, 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高师英语专业‘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在高师英语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评价中的研究与应用”和“构建高师英语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支撑作用, 校级教学团队———“英语教师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的辐射作用, 校级网络课程———“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网络课程”的辅助作用, 以及大学生第二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以提高英语教师素质为目标, 采取职业技能课外训练课堂化的运行模式, 将教师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分解、细化, 优化课堂理论教学、课外专业技能、职业技能以及实践教学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创新训练模式, 建立起集职前职业技能训练、评价, 职后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于一体的职业技能训练架构。中心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的教学活动、多维的学习空间、开放的组织系统, 使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系成为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系统, 并以此为纽带形成一个脉络清晰的架构。有了这个架构, 训练活动的开展就会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做到相辅相成, 多而不乱, 发挥出集聚的效能, 避免了以往零散、随意的技能训练方式。

二、实践:以技能培养为核心, 系统构建特色化育人模式

教师职业技能是一门技术化的艺术。这门艺术仅靠教师个人的悟性和探索是远远不够的, 仅靠课上有限的教学和课下分散的训练也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全面、系统的训练作为必要补充。束定芳提出新的外语课堂模式描述了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关系:1.语言学习=课堂学习+课外学习。2.课堂教学=为课外学习作准备。3.课外学习=促进课堂学习[2]。这样, 就把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 谁能够在使用外语的环境 (第二课堂) 上下工夫, 谁就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3]。因此, 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必须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这一重要渠道。

中心立足于扎实基础、强化技能、学以致用、厚积薄发, 着眼于一条主线———提高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水平;两个面向———面向学生个人需求, 面向基础教育英语师资需求;正确处理三个关系———课堂学习与课后训练的关系, 集中辅导与自主训练的关系, 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的关系;做到四个融为一体———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 融理论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为一体, 融专业教学与基础教育需要为一体, 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坚持五项原则———全程性、实用性、实践性、层级性和可持续性。

(一) 分解任务, 实践导学, 训练内容系统规范化

合格的教师是在实践教学环境中训练出来的。在校期间缺乏有效的实质性训练是许多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适应教学工作的主要原因。根据师范生培养目标及未来工作的特点和需要, 按照技能教学规律和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能力素质, 中心将各项技能进行总结、归纳, 构成教学板块, 让每一名学员充分了解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而训练内容的选择是在综合分析学员基础、教师技能素质要求、各训练内容彼此的关联程度等基础上, 把英语教师的职业技能分解为语音正音、教师口语、中小学语法教学、课堂教学、英文歌曲、英文书画等若干适用、可操作性的训练内容, 每项内容突出一个“练”字。通过训练使学员初步具备专门从事教师职业, 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的能力, 因此, 中心的训练不是盲目、随意、零星、可有可无的, 而是规范、系统、制度化的。为了保证质量, 中心推行职业技能课外训练课堂化的训练模式, 把课外训练活动作为一门课程, 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及各个训练部详细训练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计等, 训练内容系统、规范。无论是内容、方法的选择, 还是教学、管理的保障, 都最大限度地为学员创造技能训练与实践的机会, 让学员的第二课堂成为基础教育的第一课堂, 让学员变为教师, 做到实践导学。

(二) 集中辅导, 自主研学, 训练过程组织制度化

训练是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的基本途径, 仅仅靠课堂和中心的集中训练都是远远不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 借助于他人和环境的帮助, 积极构建所学新知识的过程。”[4]因此, 中心注意引导学员正确处理技能传授与技能自我建构的关系、课堂学习与课后训练的关系、集中辅导与自主训练的关系、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的关系, 做到目标引领与任务驱动相结合, 增强学员技能训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一方面, 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每一个训练项目的标准和具体要求, 让每名学员都能够充分了解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 成为自主训练、自主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 做到集中的技能训练始终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进行, 这样, 学员能够通过集中辅导初步掌握基本的技能训练过程、步骤以及训练的方式方法, 学员在课后的自主训练中按照教师的计划与要求, 在“培训师” (学员) 的组织与指导下, 通过大量的练习, 进行技能的自我建构, 从而强化和掌握技能。与此同时, 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 完善规章制度, 强化内部管理, 夯实基础工作。相继成立了中心管理机构, 明确了各岗位职责, 制订了学员管理与奖惩条例、学员出勤与考核办法、学生干部值班制度、学生干部与指导教师例会制度、基础资料归档制度、学员出勤与考核档案等, 使各项活动纳入制度化轨道, 从而保证了训练的质量和中心工作的有序运行。

(三) 以生为本, 网络助学, 训练手段多样个性化

根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任务分解, 依据学生专业基础与技能水平, 结合个人职业规划与兴趣, 有针对性地给不同年级、不同基础的学员开设“技能超市”, 供学员自主选择, 自愿地参加训练。遵循以学生能力为本、以学生需求为本的原则, 实行不同年级、不同学期, 分层次、分类别、分项目的训练模式, 体现因人而异、因基础与个人需求而异。各训练部力求训练内容生动有趣, 训练方法灵活多样,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这样, 良好的学习动机、积极的自我意识、轻松的训练环境会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增加实践量。同时, 为了保证训练资源的丰富与学习渠道的开放性, 促进师生的互动与教学反馈信息的及时性, 中心借助学校“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网络课程”建设的机会, 明确专人负责, 加大了网络辅助技能训练的力度。通过网络建设, 构建了一个集资源建设、资源使用、资源管理和成果展示为一体的, 训练内容丰富、训练方法多样、训练空间开放、反馈与沟通渠道畅通的学生技能训练、评价平台, 使学生可以快捷地获取技能训练的全方位信息支持, 更加有效地实现师生互动交流, 真正地发挥了网络助学的作用。

各训练部在每期初制订出详细的活动计划并公布训练方案, 制订训练专题、提供学习资源, 通过观摩中小学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讲座、座谈、公开课和各种技能的单项竞赛、展示等形式定期集中学习、训练和总结, 举行对内与对外开放日 (周) 活动, 组织、承办外国语学院各种学习比赛活动等。每期在保留一部分重要的、基础的训练项目的同时, 还推陈出新, 以适应同学新的需求。在上一期, 中心安排了语音正音部和教师口语部、中小学语法教学部和课堂教学部、英文歌曲部和英文书画部进行了面向全校的公开“对抗”训练展示, 邀请曾获2006年全国高师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009年度CCTV杯“希望之星”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风采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学校2008届优秀毕业生邹文婷以“生本课堂———师生快乐的舞台”为题给学员做示范课等一系列活动, 不仅促进了中心内部的交流, 激发了学员学习积极性, 提高了技能水平, 而且, 充分发挥了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吸引了全校很多学生的关注, 扩大了中心的影响。

(四) 分项训练, 递进提高, 训练体系全程整体化

依据教师职业技能的特点与技能训练原理, 中心将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分解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等项目, 把握“习得性”这一教师职业技能的基本特征[5], 通过规范化的训练加以巩固、强化, 从而形成顺利完成英语教学活动的职业能力。宏观上, 在已经实行的职业技能训练四年不断线的基础上, 制订了各学期技能训练子计划与实施方案, 分期、分批实施。总体以四年为一个体系, 以学期为一个训练周期, 不同时期设立不同的训练内容, 做到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全程化和层级性。即一、二年级是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年级是专业技能的训练, 四年级是综合技能的验收。微观上, 把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分解出的六个训练部作为六个训练模块, 各模块之间通过“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这个核心目标连接, 纵横贯通, 相互关联。纵向, 把构成某项技能或该技能的某个方面的一个或数个训练点分解为多个训练内容, 多个训练点集成一项综合训练。例如英文歌曲训练部就包括英文经典歌曲演唱、中小学教学歌曲演唱与教唱、身体语言辅助歌曲教学技能、英文教学歌曲演绎与创作技能、英文歌曲辅助课堂教学技能等多个训练点;中小学语法强化部包括中小学语法体系与脉络精讲与串讲、中高考题模拟训练与分析、重点语法讲解技能、语法教学设计技能等各个训练点组成。其中正音、口语、歌曲、书画为基本技能层次训练, 语法与课堂教学训练为综合技能层次。如此分层逐步扩展, 体现训练由低到高的层级性。横向, 不同技能项目的训练点相互联系, 例如语音正音是教师口语的基础训练, 教师口语、书画、歌曲的训练又是课堂教学与语法教学训练的基础, 它们彼此互为补充、互为促进, 职业技能就连点成线、集线成片、合片成体了, 各训练部之间的训练共鸣共振, 发挥整体功能, 从而获得训练的最佳效果。

(五) 能力整合, 动态生成, 评价方法灵活多元化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一个复杂的、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完整系统, 其训练过程又是漫长的, 因此, 训练活动中我们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全程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对象、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职业技能训练内容, 建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与标准, 对各项英语专业职业技能训练进行细化操作和量化管理, 中心为每位学员建立了职业技能档案, 进行职业技能跟踪测试, 最终进行能力整合, 从而动态生成职业技能。在评价方面, 采取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考核结合,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单项考核和综合考核结合等评价方法, 以达到分项训练、分项考核、整体提高的目的。包括原始单项技能测试、模拟教学、口头对话、考查原始学习证据等。对于那些能够通过外在行为表现来加以考核的单项技能, 如书画技能、英文歌曲技能, 采取分项考核或单项技能鉴定的方式来评定。而对于那些难以通过外在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综合技能的考核, 如语法教学、课堂教学等, 则主要通过课堂模拟教学、教学实践等多种途径给予综合考核与鉴定。单项技能考核合格的学员可获得中心颁发的单项职业技能合格证书, 学员凭借证书就可以免于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课程中这一项技能的考试, 还可以凭借多个单项证书换取职业技能的综合等级证书。考核制度的实施,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了教学与管理的效益。

三、收获:技能丰满羽翼, 感动一路随行

中心每期培训时间虽然仅仅只有几个月, 就这几个月, 全体学员和教学团队却总是收获满满, 感动多多, 师生间发生“化学反应”, 做到了业务上教学相长, 思想上互为影响, 行为上互相感动。可以肯定地说, 中心让学生成才有了平台, 让教师发展有了舞台。

(一) 学员训练热情高涨, 职业技能水平大幅提高

尽管中心每期招收学员都是凭自愿在几百人中选拔的, 但由于各部班额较大, 又属课外活动, 组织起来非常困难。由于中心管理规范, 制度严明,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 教学方法生动有趣, 学员的训练热情、自觉性很高。据统计, 每期培训班没有无故旷课的, 平均出勤率都达到了99%以上。通过正规、系统、高强度的训练, 学员普遍树立了一种“学教学”、“练技能”的意识, 专业思想进一步巩固, 专项技能都得到了提高, 每期有95%以上的学员能够获得专项技能合格证书。

(二) 青年教师倾情投入, 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强

中心教师团队始终树立一种意识:既然因中心而成为一个团队, 那么, 不管工作中遇到多大的挑战和困难, 都要全力以赴去应对和克服。要坚定一个共同的信念:“不干则已, 干就干好。”这是一种责任, 更是团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工作标准。令人欣慰的是, 中心教学团队平均年龄30岁, 都是女性, 在中心这个舞台上展示出很高的教学热情, 很强的敬业精神, 很高的教学、管理能力和很大的发展潜力。小小的舞台锻炼了队伍, 促进了青年教师成长。

(三) 师生建立共同愿景, 促进了师生间的有效合作

愿景, 一是愿望, 二是远景。共同愿景既能够体现中心未来发展的目标, 又能够体现中心老师和学员的共同愿望。那就是通过中心的训练, 学员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促进学员成功、成才。有了这样的共同愿景, 教师不再像其他课堂那样煞费苦心地组织课堂纪律了;有了这样的共同愿景, 才有了教师不辞辛苦、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地倾情投入;有了这样的共同愿景, 才有了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教学相长变为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卓越.关注师范生职业技能与品格的培育[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2) .

[2]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外语界, 2006, (4) .

[3]胡壮麟.论中国的双语教育[J].中国外语, 2004, (2) .

[4]朱艳梅.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9) .

教师评课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篇3

一、明确评课的功能与作用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改革非常注重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因此,课堂评价应当成为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评课的功能概括起来有四个功效:一是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三是带动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四是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较好的提高。最终实现八个优化:优化教师教育思想与理念、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优化教学过程、优化作业设计、优化教学管理和优化教学基本功。

二、熟悉评课的内容

评课目的可以包括检查性目的、激励性目的和反思性目的等,一般而言,评课的目的和内容是与评课前所选择的听课目的相关的。根据不同的目的,评课内容可以有以下几方面:

1.评教学思想:从教学思想这一角度出发,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例,评议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思想,运用现代教育观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等。

2.评教材处理:从教学内容处理角度,评议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得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内容定量是否妥当等。

3.评教法运用:从教师对教学方法处理的角度,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用教法是否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4.评学法指导: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进行评议。

5.评教学过程:从教学结构这一环节出发,评议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等。

6.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

三、教师评课技能的培养

1.理论学习,把握重点

为了使评课有层次、有水平,并评有所依,教师要进行评课的理论学习,了解评课的内容、功能、原则、方式方法与技巧。教师说课理论的学习以杂志、专著为主,有关说课的专著是比较多的,教师学习应更加系统与全面,还可以利用网络筛选有用的信息,领悟评课的精神实质。评课时要明确评课的重点是什么?评课时注重教学目标、内容、重点、方法是否协同?课堂教学结构是否适宜?师生的“两主”关系是否协调?教学手段是否适当?反馈矫正的实施是否有效?教学效果是否明显?有了理论依据作支撑,评课才有重点,才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是学会科学合理评课的第一步。

2.模拟练习,学习借鉴

教师如何把所学的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训练是最好的途径。参与评课活动是评课教师把评课知识运用在教学各环节的实践过程。实践的机会是非常多的,教师可在自己上完课以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自评,这种自评是初步的模拟练习,对评课过程有个基本的尝试。为了确保训练质量,教师要借助学校为教师提供的平台在教研组内组织研究课教研活动,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可进行评课,定期地举行这样的评课活动让每位教师都有参与的机会。青年教师最适合在这样的场合锻炼,因为具有经验的老教师与骨干教师参与其中,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评课技能。青年教师在评课前一定要有一定的准备,包括上课教师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手段等都要充分了解,并作一个课堂的大概设计,以便听课时的观摩和课后的交流。要相信自己已储备的评课知识和评课能力,再加上充分的准备,一定会把这样的评课活动做得很成功,经过这样的锻炼以后的评课活动便能得心应手了。

3.观摩提高,逐步完善

学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与提升有感 篇4

范杰

基础教育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注就会有改革。而教师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人物,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呢?通过学习使我对教师技能有了更全面、系统的认识,而且也明确了作为一名新教师,自己在教师技能这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今后该怎么改进。

教学技能是一个很宽泛的词汇,而且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论的不断完善,对于教学技能的确切定义也在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在发生变化。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些列教学行为方式。它是教师的职业技能,是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的。它不但有教育、教学理论做基础,还有实践的原则和要求,是教师培养中不可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过培训和练习后能掌握的。教师的教学技能只要包括(1)教学语言;(2)教态变化;(3)板书;(4)讲解;(5)演示;(6)导入;(7)提问;(8)反馈强化;(9)结束;(10)教学组织10方面的要求。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是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

结合自己的教学,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我都需要不断自我观察、学习和反思提高。对于一名小学教师来说,自己在以下几方面最需要学习和提高。

1、讲解技能

讲解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利用语言对知识进行描述和分析,揭示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本质,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教学形式。符合要求的、科学的讲解能揭示事物的联系、本质及规律,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

刚开始工作,我还意识不到讲解的重要性,甚至还分不清哪些内容需要很清楚地讲解、哪些内容是通过提问后让学生解决的。学生反馈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部分知识点不断重复后任有学生不能够完全理解。在一开始的新授讲解中如果老师说得不到位或不够清楚透彻的话,后期需要花很大的时间去补充和修改。而新授中讲解得够清楚透彻的话,后期只要不断巩固和强化。可见,科学的讲解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己今后在讲解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课前做好明确分类。课前明确哪些内容需要精确讲解、哪些内容只需稍做提示、哪些内容是需要学生讲解的。一般情况下,教学的重点需要精确讲解,难点部分的教学既要有讲解又要有提示,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则让学生自己回答。(2)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充分感知。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限制,有时候只凭教师单纯的讲解不能使学生充分认知。因此需要借助生动的多媒体、丰富的实例、实验等可直观的教学手段来辅助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各种方法的运用要具有广泛性、科学性,要和对应的知识点有紧密的关系。(3)讲解时教师要主意自己的语言。教师的语言内容要实事求是,语言组织要通俗易懂,语速要稍微慢一点。说话时要注意停顿,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2、提问技能

提问技能是教师利用提出问题的方法,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3、反馈强化技能

反馈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信息防范交流的过程,是教师传出教学信息后,从学生那里取得对有关信息反应的行为方式。强化是教师给学生的反馈信息,是促进和帮助学生把某一行为的变化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或通过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来巩固学习效果。

在教育理念和课程标准的不断改变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的重点已从以往教师的“教”转向了学生的“学”。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他们还不能完全发挥自己在学习上的自主探究和学习,仍大量需要老师的“教”。但是小学生处于认知和思维发展的高峰期,因此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并且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建立自信心呢?教师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有权威的,因此教师的反馈和强化对小学生的作用是很有影响力的。因此教师正面鼓励的反馈和强化是学生顺利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铺垫和良好前提。

教师技能训练工作总结 篇5

第一讲 新课程物理教学设计

1、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是一项有明确目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学习者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习者的智力,培养学习者的能力,使学习者形成一定的态度品德,促进学习者身心健康地发展。为达到这样的教学总目标,教师必须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结合自己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对师生双边活动进行周密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

2、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教学过程,在综合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模式,制定教学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和修改的过程。

3、物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物理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物理教学设计的教育学基础(1)终身教育理论(2)主体性教育理论

3.物理教学设计的系统科学方法论基础 4.物理教学设计的科学哲学基础

4、何为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而言的,这种学习方式的特征是学生参与并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为达到学习目标自行制订各种思考策略与学习策略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这种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全体的共同协作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探究学习:是在课堂中,对教学内容确定主题内容,在教师创设研究的情景下,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进行实验及交流论证的一种过程学习,通过探究学习,学生智力能力得到深层次发展的同时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从中情感也得到了发展。

5、积极调动学生处于高度思维状态的策略

1、教学安排上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

键,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2、要对每一个具体的思维训练,一般应设计一些问题,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而后把每一节课的时间集中在重点关键问题上,并注意让学生有自己思考问题和练习的余地,3、程序性的思维训练练习,可设计用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训练,4、正确处理基础和提高的关系

6、物理课堂有效教学问题设计策略

1、激趣性

所谓激趣性,是指教师设计新颖别致的问题,或者将问题放在妙趣横生的情境中,增加其求知欲,从而引发其学习兴趣及好奇心,使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

2、激疑性

激疑性是指教师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把要传达的信息,精心组织在一些能够使人疑惑的关键处,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通过亲身探索来获取信息、明确机理。

3、启发性

启发性所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 识,发展能力。

4、阶梯性

阶梯性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来设计一系列问题,应当是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前后衔接和逐步深化的,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紧紧围绕某个主题,逐步深入地开展探究活动。

5、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是指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叙述,在不同的情况下提出一系列问题,此类问题的条件、解决方法或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解决时需要反复推敲,能够使概念、规律的内涵完全暴露出来,因而有利于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处理多因素的综合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6、适度性

所谓适度性,指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应把握分寸,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

第八讲 如何备物理课

1.什么是备课? 请简述之。答案:

第一,备课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对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行具体计划,从而预设教学的系统或程序,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生成。

第二,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可供教学利用的一切事物,无论物质的、精神的,校内的、校外的,有形的、无形的,均可说是教学资源。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认知活动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活动过程,教学资源的选择与配置,不应仅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还必须善于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其情感氛围,使教学资源在促进学生心智方面得到和谐、同步发展,使兴趣、注意、爱好、意志等非智力要素与感知、理解、应用、实践、解决问题等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均得到同步和谐发展。第三,备课是知识的内化与活化。

“化”有两个层次的要求:第一要求,我们要把书面语言通过我们的学习、钻研、理解、记忆转化成自己的口头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第二要求就是要把我们的思想、激情;把我们对学生、对事业、对祖国爱的情感,融到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去,这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永远追求的,希望新教师一开始就应该注意向这个目标努力。

第四,备课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

教学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知识的传递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与此相适应,一生只备一个教案的备课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了。备课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备课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备课要关注学生地位,备课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备课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第五,备课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

教师要时刻关注教育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成熟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要借鉴其他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跳出书本的囿限,追求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转换角度,更新内容,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2.教学大纲与新课标在教学特点上的差异,试简述之。答案:

(一)由静态备课向动态备课转变。

(1)教学大纲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新课标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己任。(2)教学大纲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新课标是陪着学生走向知识。

(3)教学大纲把教科书作为学生的世界,新课标是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科书。

(二)新时期下备课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活动,因为每一个新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就是对旧教学方案的创新,教学设计的推陈出新就是在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型备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备课内容的开放性;

2.备课方法的互动性;

3.备课过程的反思性;

4.教学设计的创造性。

(三)由文字教案向文字与思维相结合教案转变。

备课应是终身随时的感悟,而不是一时的偶有所得,备课应是刻在心中永远难以忘怀的教学蓝图,而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文字。进课堂以前,认真钻研教材,并把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在头脑中象“演电影”一样梳理一遍,分清教学主次,抓住一些学生可能存在疑问的地方加以思考,分析和调整,随手在课本上做一些提示性的标记,使之成为备课环节的一个有机延伸。

(四)由个人备课向个人与集体合作备课转变。

新时期实施中教师的合作备课显得特别重要,这是因为新课程新设计,问题多,困难多,矛盾多。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新问题,往往靠一个人的头脑来解决比较困难,而靠集体智慧就会提高备课质量,而且节省时间。

3.如何备课? 答案:

(一)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备课的几种方法

所谓由宏观到微观,就是教师备课从程序上要“由大到小”“由粗到细”。

所谓“由大到小”是指备课的范围,要按照全册教材→单元教材→课时教材的程序来备课。

“由粗到细”是指备课的深度,即教师对所教课程,要反复推敲,深入钻研。宏观备课是微观备课的指南。微观备课是对宏观备课的具体落实。

从宏观到微观,教师备课应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常年备课。2.学期备课。3.单元备课。4.课时备课。5.课时备课(课后反思)

(二)从感性到理性——课时备课的三个阶段。

课时备课就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出具体的教学方案。显然,要完成单元的学期的教学任务就是要靠每一个课时教学计划逐一落实。

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划分为:吸纳(收集备课信息)——构思(设计教学方案)——输出(编写教案)三个阶段,分三个步骤来操作。4.如何备物理课 答案:

(1)备物理教材及教学方法:通读全章,精读该节,把握该节教材的地位和前后联系;不仅备教法,也要备学法。

(2)备物理实验及演示:操作要熟练;可见度大;要注意科学性,防止假像。(3)备物理习题及例题:备题型与数量;备解题格式;备运算结果;备解题方法。(4)备物理板书及板画:内容与格式均需简明扼要,直观醒目;(5)备学生实际:解决思维障碍;既兼顾大多数,又因材施教。

第九讲 如何写教案

1、教案的定义

教案是备课内容简要而有序的记录。是支持教师上课的范本。简单说,教案是教师备课的备忘录。

2、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每次教学的基本计划,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及教育资源的使用计划;

第二,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学活动必须按教学准备有序有效实施;

第三,教学研究的成果,教案是对教材、学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成果;

第四,教学实施的工具,教学过程中教案是参照系,可以提示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标、思路,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每一次教学。

3、教案编写的原则 1.符合科学性。依标扣本,避免出现知识上的错误。2.加强创新性。构思巧妙,避免千篇一律。3.注意差异性。各尽所能,避免千人一面。4.强调操作性。以简驾繁,避免臃肿繁琐。5.考虑变化性。灵活运用,避免死板教条。

4、新教案模式特点

(一)程序清楚,一目了然;

(二)独立设计,避免抄袭;

(三)体现主导主体作用,“教”为“学” 服务;

(四)言简意赅,减轻负担。

5、教案具体内容

1.学校班级

学科名称 2.执教教师

日期

3. 课题名称(含课型说明)4. 教学目标(三维)5. 教学重点 4. 教学难点 5. 课时安排

6. 教具、学具的准备 7. 教学过程

8. 作业处理 9. 板书设计

⒑ 课后反思

6、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

1、教师的教学 •

2、课堂的领导方式 •

3、校风与班风 •

4、师生的人际关系 •

5、班级的规模

7、课堂管理的基本类型

1、放任型

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管理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较差,他们在课堂上表现为只顾讲课,不顾效果,放任自由。对于学生正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漠不关心,也没有积极的课堂管理要求。学生表面上乐得自在,实际上求知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产生对教师的不尊重。再放人管理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热情低,教学效果很差。•

2、独断性

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求严厉,但这种要求往往只根据教师个人的主观好恶确定,忽视学生的具体实际和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在独断性管理的课堂上,学生的意见得不到充分发表,且学生往往有一种紧张感、压抑感,容易导致课堂管理的形式主义倾向,教学效果一般。•

3、民主性

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管在课堂管理活动中积极、认真、宽严适中,善于通过恰当的启发和指导,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课堂管理的各种具体措施,都考虑到班级的具体情况,学生对这样的老师是既亲又敬。在教学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有效交流得以实现,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情感性 •

教师对学生充满爱的情感可达到不管而管得效应。他们走进课堂是,目光中就闪烁着对学生的喜爱,教学时语言和和表情是那么亲切,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常常从内心发出对学生的赞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

5、理智型

运用这一种管理方式的教师在在教学中的活动非常明确具体,对每一教学过程都安排的科学,有条不紊,严谨,并能采取相宜的教学方法,在什么时候讲述,什么时候板书,什么时候让学生自己思考,什么时候练习等都安排的非常妥帖,以一环紧扣一环。同时善于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反馈(表情、态度、问答、练习),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并掌握教学进程。这种管理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高超的技能技巧以及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学生认真专注,紧跟教师思路进行学习,并敬佩自己的老师,课堂气氛显得庄重严肃。•

6、兴趣型

指教是运用高超的艺术化教学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兴趣并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一种课堂管理方式。高超的艺术化教学表现在学生运用形象的语言、从容的态度、精美的板书和多变的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把教学内容鲜明、生动、有趣地表述出来,并能从审美角度对教学进行处理,使之具有美感,学生可以在课中得到美的和娱乐性的享受,当老师开始上课时,往往采用新颖、别致而富有吸引力的“导语”、“故事”、“例子”等来开展教学,从一开始就让学生觉得有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其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语言具有启发性和兴趣性。

8、良好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

(一)以积极的指导为主,以消极的管理为辅 •

(二)培养良好行为于先,奖惩管理于后 •

(三)师生共同制定可能达成的行为标准

(四)采取民主式领导,培养学生群居共处的合作态度

(五)改善处理问题行为的知能与技巧,以他律为始,以自律为终 •

(六)减少造成不良行为的校内及校外刺激因素

第十讲 如何说课

1、什么是说课

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与理论依据。通俗的说法就是让听者知道你“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说课又分为课前说课,课后说课:

课前说课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四部分,说课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说课通常以教材分析和教学过程为重点。教材分析中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为主。教学过程中以新课和练习设计为主。

2、何为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说课的题目、在第几册、第几单元、第几节、教材的前后联系以及它的地位、有时还要简单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学情分析主要围绕本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所处环境对知识的影响,简单的分析就可以。

3、何为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中倡导我们将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大领域目标予以整合,做到具体全面。设计目标时就要围绕这三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要让学生:了解什么、记忆什么、理解什么、应用什么。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中要培养学生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社会责任感以及勤奋、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第十一讲 如何听课、评课━━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从发展性教育的角度出发,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全面、具体、适宜。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三)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动态生成。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生动、自主、合作和探索性学习。

(五)教学效果: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

(六)教师素质:教学能力、教学思维。

2、一堂好课应整体体现三个方面:

(1)真实的学习过程(2)科学的学习方式(3)高超的教学艺术 既有科学、合理、全面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三维目标,又有体现现代教学策略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能真正凸显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变,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获得全面发展,这样的课才是好课。

3、一堂好课应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3.为学生创设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4.一堂好课应该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态下的课。5.一堂好课应该注重学生有效学习,关注课堂效率。6.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

4、教师如何评课?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 2.从教学目标达成来看

(二)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1.知识传授准确科学

2.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3.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1.看教学思路设计 2.看课堂结构安排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1.看是否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五)从教师专业素养上分析 1.数学素养 2.教学素养 3.教学基本功

技能训练总结 篇6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很高兴在学习之余,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想亲身体验一下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是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二来提高自己社会工作实际操作技能,为以后能更好胜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科研技能训练是大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科研技能徐连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科研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能够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科技论文写作的方法步骤,全面掌握进行科技活动必备的素质要求,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和学习兴趣,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并能培养学生的科研组织能力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其与专业有关的综合素质,并且能提高创新能力!

过科研技能训练,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理论上,动手上,甚至在态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科学研究讲究严谨,每个研究者都要怀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做好每一次研究,在研究开始前的计划与大量准备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训练我发现要干好一件事情必须要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会战胜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仅会操作鼠标、懂得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另外,理工科的学生不是只有会计算和实验就够了的,培养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要懂得把自己的想法恰如其分的表达清楚,梳理成文章,让感兴趣的人很好的欣赏自己的创作。所以通过科研技能训练,让我在原有水平上有了一个量的提高,对我以后的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我想我会一直努力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奔向人生最高处。通过这次培训,我知道了两点:

一、做学问。搞研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需要的是踏实的工作。在开始工作前,应该制定一个现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既需要像课题计划那样的长期。计划,也需要日常工作的短期计划,并根据计划准备实验,同时也要根据实验结果。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记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将实验记录随便记在纸片上,一旦弄丢,只好重复实验,那就得不偿失了。实验中的奇怪现象也应该详细记录,因为这很可能是前人从未注意过的,而成为一个创新点。实验结果要有一定的精确度,而且要可重复。从实验结果到实验结论的得出,要考虑到所有的实验条件,以免得出错误结论。实验小结也是相当必要的。古人说做学问要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就是这个道理。做实验我们可以得到大量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说明什么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怎样解释?这些都是要考虑的。不断地总结才能总揽全局。从实验题目的拟定到实验工作的进行,甚至是实验论文的撰写,都需要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新知识的来源不是老师,而是参考书、文献以及学术报告。良好的自学习惯就成了科研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之一。虽然我目前的文献阅读量还十分有限,但我了解到一些“技巧”。看文章时作笔记是一个好方法。因为看过较容易忘记,记下来以后会容易查到,还有一点是可以把较重要的东西记下来,为以后自己写文章打下基础,当再看到这些文章要点时,就会很容易收到启发,对自己的立题会很有帮助。在做笔记的基础上,还要定期总结,特别是对自己所关心的领域,要全程关心,仔细阅读,定期总结。

二、做人。我深知,我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的同学们学习,对人坦诚相待,融入这个快乐温馨的小集体。

教师技能训练工作总结 篇7

但是, 长期以来, 我国音乐教育领域中歌曲伴奏现象不容乐观:一些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进入实际工作多年都不能弹奏一首像样的钢琴伴奏。事实上, 他们也学过相关的音乐理论, 甚至不乏是钢琴演奏水平较高的学生, 有的还是“童子功”。造成这样的原因很多, 就高校教学而言, 有教师原因, 高校教师沿袭音乐学院模式多年, 轻视歌曲伴奏;教材原因, 没有较为一致认可的按照科学规律编排的教材;学生原因, 现在工作不好找, 以往大四主要的任务是实习。在实习中, 学生有机会进行歌曲伴奏的训练。现在, 大四几乎是找工作地时间, 课堂上几乎找不到人。但更多的人是觉得歌曲伴奏难学。事实上, 歌曲伴奏并不难学, 它只要具备基本的钢琴技巧和伴奏技巧就行。钢琴技巧无需多言, 伴奏技巧怎样练就呢?由于即兴伴奏与正谱伴奏都是伴奏, 我们是否能从正谱伴奏上得到一些启示进行即兴伴奏呢?回答是肯定的, 笔者从小学习钢琴, 渐渐掌握了钢琴的各种演奏技巧, 随后对钢琴伴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开始, 笔者也只是简单的照着正谱伴奏弹, 后来弹的多了, 渐渐可以自己去配一些简单歌曲的伴奏, 并跟随老师深入的学习即兴伴奏, 弹了七八年伴奏, 有些心得和经验。发现, 把钢琴正谱伴奏与即兴伴奏相结合, 伴奏效果很饱满, 而且对于只会弹正谱伴奏的人来说, 可以渐渐了解即兴伴奏的方便和优点。为此, 本文笔者拟就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梳理。

一、歌曲钢琴即兴伴奏

与正谱伴奏的区别

比较是事物, 尤其是同类事物认识的常用方法。通过比较, 可以获得两者之间的异同, 取长补短。就即兴伴奏与正谱伴奏之间的比较, 目的是通过比较, 看机型伴奏与正谱伴奏之间究竟有什么本质区别, 从而加以借鉴运用。

笔者认为,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在正谱伴奏中, 已经清楚地为伴奏者写明了所要弹奏的音高、力度、速度、乐句、音色、表情等各种记号, 伴奏者的任务就是按照作曲者的谱面要求, 忠实地、艺术性地将其演奏, 也就是要尊重客观地东西, 主管阐释有严格的限度, 这方面, 即兴伴奏主要是主观阐释, 如“即兴演讲”, 即使有准备也只是粗略地提纲而已。面对这个提纲, 伴奏者必须根据其调式、调性、结构、内容、风格以及实际的演唱形式和要求, 即可创作并弹奏出恰如其分的钢琴伴奏。由于即兴伴奏强调主观阐释, 因此, 主体多方面的素养是阐释的基础。为此, 即兴伴奏需要以下几种素质:

二、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要素

(一) 基本的钢琴演奏技术

歌曲即兴伴奏不管与正谱伴奏有多少相异之处, 但共同点式都需要钢琴技术, 都是借助钢琴这一乐器来表达的形式。钢琴演奏技术是即兴伴奏的第一要件, 不会弹钢琴的人显然不可能会在钢琴即兴伴奏的。但钢琴技巧绝不等于伴奏技巧, 二者是有区别的:正谱伴奏是以机械练习为主来再现乐谱内容的, 而即兴伴奏以一创造性的劳动完成歌曲伴奏的任务, 使之成为与歌曲相辅相承的整体。实践中, 两种能力必须都要具备, 事实上, 两种情况各有侧重的居多:一是伴奏水平受钢琴技巧的制约。这种人的理论水平, 创造性, 综合应用能力较强, 只要不断的提高钢琴技巧, 那么伴奏水平就会水涨船高。二是钢琴技巧高于伴奏水平, 就是说伴奏水平受理论水平, 创造性, 综合应用能力的制约, 这就需要系统的全面的学习, 努力刻苦的磨练, 才能提。

钢琴弹奏基本技术包括, 生理方面:手指的独立弹奏能力、快速跑动能力, 手指均匀弹奏能力、手腕、手臂、肩膀平稳、放松、在自然的状态下能将力量传达到手指尖, 手掌、手心、手指各关节协调性等等。弹奏内容方面:音阶、琶音、装饰音、回旋音、连奏、断奏、音程、和弦、对位旋律、踏板等等。对即兴伴奏而言, 伴奏仍然必须服务于歌唱的需要, 在旋律旋律基础上, 充分利用作曲技术理论知识即兴地弹奏出伴奏织体, 同时更加强调移调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键盘上除了上述能力外, 还必须要熟练地弹奏二十四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及和弦连接, 并能快速移调, 是钢琴即兴伴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移调弹奏能力是即兴伴奏中一项难度较大的技巧, 需要长期磨炼, 教学中应反复强调其重要性, 为即兴伴奏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钢琴教学和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两门课程协调地沟通起来。此外, 能方便的在简线谱之间转化也是必须得。

(二) 扎实的和声设计技术

俗话说, 旋律是灵魂, 节奏是骨架, 和声是血肉。和声是音乐立体组织的最重要的音乐形式要素。正谱伴奏几乎是不需要考虑和声因素的, 而即兴伴奏某种程度上说, 主体表达主要要靠和声的设计。和声选配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整首旋律伴奏处理的完美性。在一般性的旋律进行中, 运用调内正三和弦便能大致保持主旋律的和谐、流畅以及织体的丰满效果, 但在旋律的高潮段落和转调部分, 和声要作精心设计。例如:歌曲《中国, 中国, 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是一首颂歌, 它以宽广雄伟的旋律, 坚定有力的节奏, 歌唱和赞美充满生命力的社会主义祖国。全曲有三个乐句组成, 第一、二句为并列句, 第三句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如果这里仅仅配置调内和弦, 和声的力度较弱, 很难推动旋律情绪的进一步发展, 如果在高潮段落恰当地运用不稳定的变和弦, 便增强了和声的倾向性, 加大了和声的力度从而有效地推动旋律向着激昂、辉煌的情绪发展, 充分展示出这首旋律的感情色彩。一般而言, 大三和弦的色彩是明亮、稳定的、协和的、严肃的完满的感觉。小三和弦的色彩是暗淡的, 也有稳定协和的。属七和弦的色彩是不协和、不稳定。当然, 协和与不协和, 并非“好坏”之分。它们相互依存, 相比而生, 与先河和弦构成稳定——不稳定——稳定的不断往复关系, 推动音乐的发展。正格进行比较有力度, 给人严肃、坚定、明朗的感觉, 副格进行给人以舒缓、浪漫的感觉。此外, 在实际教学中, 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把和声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不能恰当地选配和弦, 这在钢琴伴奏教学中也应予以弥补, 让学生多弹和弦及和弦连接, 仔细倾听音响的变化, 感受更多的音响效果, 也可建议和声课中适当地加入旋律和声轮廓的写作, 掌握和弦在实际作品中的运用, 在完成书面作业的同时, 加强键盘和声的训练, 增强实际音响的感知能力,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钢琴伴奏中和声设计能力的提高。

(三) 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如果说, 正谱伴奏比较机械的, 那么, 即兴伴奏的最主要特征是灵活性, 创造性, 弹奏着必须要具有想象力。但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即兴性, 不能漫无边际的海阔天空的想象。不能要求学生把一首歌曲配弹成相同的样式, 要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想像力, 创造性的编配, 使每个人的灵感和才能在逻辑的轨道上创造性的充分展现出来。要信赖自己的听觉, 只有自己听了觉得美的音响, 听众才会获得美感和共鸣。

歌曲即兴伴奏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它不仅要有娴熟的弹奏技巧, 而且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的学生台下弹得很好, 一上台配伴奏时就浑身紧张, 手指颤抖, 以至无法将曲子弹得完整, 这种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了歌曲钢琴伴奏的质量。对这种学生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多进行个别辅导, 给这些学生多创造伴奏机会, 多在众人面前“露脸”。当学生习惯于人前弹琴, 有了较多当众演奏的经验后, 公开表演时的惧怕心理就自然消失。

歌曲钢琴即兴伴奏在演出时常常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演唱者跑调、节奏不稳、记错反复记号、嗓音出现问题、音响失控甚至突然停电等, 这就要求伴奏者在心理上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不能因临场出现的小纰漏而手足无措, 影响音乐的完整性。如为独唱者伴奏, 当独唱者音准不够十分准确时, 伴奏者可用正确的节奏、音准, 主动带动、影响并矫正独唱者。好的伴奏, 会让听众听不出独唱者或有的缺点, 而使独唱者的优点淋漓尽致的发挥。

此外, 如果为有指挥的合唱伴奏, 节奏、速度方面要与指挥完全一致。在没有扩音设备、房子较小的场合, 伴奏的音量要适当控制, 以免声音过大, 超过了独唱, 这点在弱唱时尤要小心。在大的演出舞台, 音响效果不尽一致, 最好请人在台下事先听听音响效果, 判断一下钢琴与歌声音量的比例是否适度 (在有扩音设备的场合, 调配音量的责任则主要在于操作设备的人手里) , 这样才能使演出达到完美的较果。

歌曲即兴伴奏是一门刚刚起步的学科, 甚至还不能称为学科。之所以不能成为学科, 是因为, 有关歌曲即兴伴奏的相关学科术语、理念等众多问题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 学科建设太不成熟, 本文也只是就基本问题作一些思考, 希望能对这一学科建设有所助益。

摘要:“歌曲伴奏”日前被写进最新的普通校音乐教师教育职业课程指导方案, 文章从歌曲即兴伴奏与正谱伴奏的区别出发, 指出歌曲即兴伴奏的基本训练要素是基本的钢琴弹奏技术、扎实的和声设计技术、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即兴伴奏,钢琴,歌曲,编配契合

参考文献

[1]刘聪、韩冬著《钢琴即兴伴奏教程》,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于苏贤编著《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3]林捷《新观念, 应用和声》, 四川科技大学出版

[4]勋伯格著《作曲基本原理》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教师技能训练工作总结 篇8

在我国,由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原因,对于工作技能有一种轻视。建国以后,新中国的政府非常重视实践和科学,对于工作技能的培养给予了很大的重视。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爆炸性发展,一些封建思想和落后观点重新抬头,出现了很多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工作方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教育培养体制与社会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脱节。学生的学习和社会的需求根本对接不上,人才的培养和工作的要求也根本不匹配。从工作的角度来看,很多应用型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其大部分的内容都属于假大虚空的类型,根本实现不了学以致用的目标。

教育是为了社会的需求,研究型的教育只有一小部分的天地,大部分的需求都是应用型的。因此,研究型的大学可能是好大学,但是培养不出来实际工作所需要的人才。而且目前教育行业的考培不分离模式,也不可能测评和选拔出适用于实际工作的优秀人才。据统计,有关工作技能的课程在目前的高等教育课程中还不到3%。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都难以适应工作。

真正的人才培养,应该首先从工作技能着手;真正的人才选拔,也应该从工作技能起步。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应该不拘一格,应该面向包括学生、工人、工作人员、农民在内的全体劳动人员。应该不以学历论英雄,不以资历论强弱,不以出身论高低,不以辛苦论成败。

工作技能的资质认证,一定要坚持实践导向,坚决贯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一定要从最基层的简单技能做起,逐渐提高、丰富、深化和结合。必须要立足于最基本的工作环节、工作行为,必须要采用最简单的评价办法和评比规则。要排除干扰,要坚决摒弃虚假的人为主义,盲目求大的虚荣主义,不切合实际的官僚主义,空泛的理论主义。要敢于细分,敢于落实,从最基本的单个工作行为做起,经过工作环节、工作模块、工作事项、工作任务,逐渐达到专业级别的工作技术高度。

工作技能的设计,要充分体现社会的需求和工作的要求,要严格按照实际工作的标准去分类和分级。工作技能是工作的技能,不是学术的学科,不仅要包括基本的文件编写、行政服务、后勤保障、设备使用,还要包括差旅服务、食宿交通、迎来送往、财务人事,更要包括具体的实施行为、动手能力、交流技术和各种工作行为艺术。这些分类远远不止360行,也远远不是现在的学术理论体系所能覆盖和对应的,是短时间内无法进行系统性理论构建的知识和技术。

工作技能是一个工作人员承担工作的基本条件,是其融入工作集体的基本条件,是其能够承办、实施和交付工作的基本条件,更是其能够在社会上生存、养家糊口的基本条件。工作技能是一个人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技能。

因此,工作技能的测评,应该实行全面的社会化普及和推广。要从学生、工人、职员、农民和社会居民做起,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最基本的人员工作素质和能力。一个具有良好工作技能的工人,其创造的财富也比一个不能融入集体的博士生要多,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技能熟练的专科生,要比一个缺乏工作经验的博士生更受企业的青睐。

工作技能的测评,应该是多等级、连续培养、长期记录的,应该是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而长期发展的。工作技能不仅要实现标准化的专业资格认证,还要形成一个系统的服务体系,要为一个社会主义人才的学习、培养、入职、提升、深造等一系列的全程发展提供紧密、配套的服务。要紧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要随时更新内容和要点,要充分体现技术的最新性和时效性,要保证知识和技术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工作技能的测评,应该由具备全国、全社会服务能力的非政府机构牵头,以国有资本和企业联合体为主,应该以解决就业、提高效率、减少失误、增强素质为目标。一定要坚持就业导向和应用导向,要以输送人才为目的,坚决防止证书型思路的侵蚀和影响。

工作技能的测评和训练,要以宏观政策的高度予以重视,加大宣传,占领思想阵地。工作技能在我国就是一个社会主义的技术阵地,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影响着国家竞争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的生存力。这个阵地,如果我们不占领,就会被福利主义者、欲望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既得利益者和寄生阶层、食利阶层占领。敌对势力就会通过这个渠道将各种宣扬欲望、崇尚拜金、懒惰寄生、浪费败家的思想传输进来,广大的青年人员、学生、基层工作人员和劳动人民就会转向各种非合理竞争性行为去寻求出路。工作技能就是每一个劳动人民的钢枪,就是每一个社会主义人民用来保卫自己幸福果实的武器。失去了工作技能这个武器,我国的劳动致富、按劳分配的原则将会被彻底打乱,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将会被彻底破坏。国家的竞争力将会被严重削弱,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力将不再存在。我们将沦落到新型殖民地的地位,依靠出卖各种自然资源和低级的原始劳动力换取生存,被迫接受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掠夺。

上一篇:市场营销作业答案下一篇:格力空调促销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