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精选10篇)
吴红英
随着课改的深入,当我们走进用新理念打造的课堂,就会体验到教师的角色正悄悄地转变着;新课程倡导的先进理念正悄然改变着每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面貌,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等的频度和效度,这样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才更具有了主动性、民主性和开放性,学生学习才会变得更为丰富而有个性,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在建立。如何在教学中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进行,下面结合自己的点滴教学经验谈一下我对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在的体会。
一、创设合作氛围,使学生“要合作”
学生的合作意识并非与生俱来的。何况,在我们的教学中,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要“独立思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等思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日益显示其重要性,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因而,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放在重要位置,但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他主的,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蜕化为教师指令下的“操作机器”,丧失了主观能动性。正如杜威所言:“假如由教师命令儿童活动而儿童呆板执行,那不过是肤浅的筋肉训练罢了”。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就要创设适宜合作学习的情境,渲染集体合作的气氛,使学生发自内心的产生“要合作”的动机和愿望。我认为快速呈现信息和控制学习时间是两个行之有效的策略。
1、快速呈现信息。快速呈现信息,使学生个体应接不暇,仅凭个人能力难以应付,这时学生很容易产生小组成员要集体合作的想法。如教学:亿以内的口算加、减法时,由于口算内容很枯燥,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他们思维,我出示口算题250+470=?我要求学生在三分钟时间内,比一比哪个同学或哪个组的同学想出的方法多,这时学生纷纷讨论学习。有汇报的,有记录的。得出了多种不同答案,有200+400=600 50+70=120 600+120=720,有 250+400=650 650+70=720 有200+470=670 670+50=720 有250+500=750 750-30=720有200+500=700 50-30=20 700+20=720等等。当学习540-370口算时,学生就能通过以上地讨论学习自主的学到了新知识。
2、控制学习时间。给定学习任务,限制学习时间,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我出示下面的题目,要求各小组2分钟算出来答案,看哪一组又对又快。
下面是学校买的体育用品;算出“金额”和“单价”数。品名 数量(个)单价(元)金额(元)篮球 24 85 足球 13 78 羽毛球 38 25 总计 —— ——
绝大多数小组都明白:如果各自为政,各人单干,不仅个人计算量大,而且在规定时限内不能完成任务。于是,在共同目标的驱动下,小组成员服从组长分工,每两人做一题,准确而高效地完成任务。
又如;在学会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实际测量的方法后,我组织学生上了一节室内外实践活动课,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么你们想解决哪些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在教室里测量“地面的长、宽和面积”课桌面的长、宽和面积”“黑板的长、宽和面积”,“窗户的长、宽和面积”以及“室外操场的长、宽和面积”等。学生汇报完我出示一个表格。
要求看哪个组测量的内容多、准,学生按教师的要求进行测量、做到既分工,又合作。两人测量,一人报数据,一人记录。这样安排既使学生体会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使学生体验了同伴合作的乐趣和集体力量的巨大。
二、合作材料,使学生“能合作”。
新课程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设计了很多活动环节和学习情境,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使理念再先进,如果学生没有合适的足够的合作材料(如学具),也无法通过操作内化为学生的财富与智慧。如:“认物体、认识图形”教师需要为每组准备各式各样的物体,“认识人民币”需要很多的纸币和硬币,而且目前市场上1分、2分和5分的钱币已经很少流通了。一下子难以齐全,我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学具的搜集、准备过程,发动学生分组搜集。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很快就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在学习“克与千克”时,发动学生从相关单位和家庭暂借盘称、天平、台称等,由于物品准备齐全,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也是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前提。
三、教给合作技能,使学生“会合作”
当今社会,人际交往日趋频繁,合作交流技能成为个体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核心因素,是个体发展与事业成功所必备的重要要素。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够尽快地适应社会。
真正的合作学习不仅要求学生们在身体上接近别的学生、而且还要求他们共同进行讨论,彼此帮助,相互依赖等。对于合作学习来讲,合作技能既是一种教学手段,又是一种教学目标。小组合作技能是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有序状态,学生之间进行实质性的互动合作,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教给学生合作技能、使学生学会合作。除了要合理分组、选拔和培训一批得力的小组长外,还需要使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掌握合作技能。我认为首先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
1、学会倾听。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相互交流的条件,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在倾听的过程中,各自的想法、思路能更好地表现出来。例如:在学习乘、除法简算时,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认真、专注地倾听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也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学生要学会倾听老师的提问,也要倾听小组分工的要求;要倾听顺耳之辞,更要倾听逆耳之言。
2、学会表达。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媒介,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
3、学会讨论。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自己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共同析疑解难,形成解决方案,最后
1达成共识。如;“一块布,做衣服用去这块布的,做床单用去这块布
74的。一共用去这块布的几分之几?”有一大部分同学列式为7145214=,而有个别学生列式为“1
”,当出现这777777两种答案后,我让学生讨论,“一共用去这块布的几分之几是什么意思,经过讨论,学生知道了是求用去的总数,而不是“求剩下的数”。学生通过讨论,肯定了结论。
4、学会评价。评价也是种学习能力。不仅可以评价自我,促进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还可以评价他人,通过评价他们人,反观自身,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不仅可以评价学习结果的多少,还可以评价学习过程的优劣;不仅可以评价小组合作的方式,还可以评价评价小组合作的参与程度与合作成效。例如: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我构建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多向信息,交流空间。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他解这道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某某同学的解法真巧妙,我怎么没想到 ”等。这样做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此外,我还组织学生自批、互批作业,自查课后作业,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他人的优点,也反观自身,完善了自我,发展了自我。
一、营造氛围, 让小组合作成为学生的需要
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合作探究的氛围, 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放手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营造合作的氛围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的观念, 突出“学”为主体的思想, 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实现了“1+1>2”的目的, 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让合作变成学生的第一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互助互动需要教师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探究的深度和广度, 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如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进行自主探究、讨论, 从而得出平行线判定的定理。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通过利用作业本中的横线再画出一条截线, 构建出三线八角, 再通过度量角的度数来发现不同位置角的关系, 由此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出合作的氛围, 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交流, 这样学生在比较和讨论中就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同时, 在进行小组活动时, 有的学生善于操作, 有的学生善于总结, 通过从现象中发现本质, 并在展示中体现, 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也让学生在教师的整体评价下收获到荣誉感和成就感,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小组互动合作。
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民主的氛围, 可以使学生更加乐于参与活动, 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成功感, 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科学分组, 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
小组合作的前提是将学生科学地分组。在分组时, 一般本着同组异构的原则, 将不同学习程度、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划分为一组, 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也有利于组际之间的竞争。同时, 为了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部分课时教学时还可以进行分层分组,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 让他们进行交流与合作, 使所有学生都能在现有层次上提升自己。
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中心对称图形 (一) 平行四边形》时, 对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师可以按照同组异构的方式进行分组, 这样学生可以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从不同角度得出结果。如成绩好的学生可能只想到了边、角、对角线, 而忽视了对称性, 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则可能通过操作最先发现其对称性, 从而实现互补;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时, 教师根据预设可以按照成绩进行分组, 在题目的设计时考虑到各层学生的需求, 如优等生组可以探究两个相同正方形绕其中一个中心旋转重合部分面积的问题, 中等生组可以探究矩形和菱形作为特殊平行四边形带来的对角线不同等问题, 成绩比较差的小组则可以探究特殊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地方, 从而得出特殊引发出各方面性质的不同。这样的分层探究, 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也可以真正体现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科学分组让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根据不同需求安排不同分组, 使学生在现有层次上得到了最大化的提升, 也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活动经验。
三、思维碰撞, 实现小组合作中的共生共赢
小组合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共生共赢, 学生通过在小组内的交流, 产生了思维的碰撞, 使不同的思想进行融合, 这样就可以生成更多的教学资源, 从而开拓学生的思路。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大胆放手给学生,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思考与发现, 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让学生在整合不同的观点与看法时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 在思维碰撞中还会有新的生成, 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希望看到的现象, 也最能体现出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时,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关系,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 探究的初级结果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继续探究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这样也就生成了根的判别式与顶点坐标中纵坐标的关系, 从而将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结合在一起, 帮助学生站在函数的角度来看方程。这样的探究活动实现了学生思维的碰撞, 让很简单的问题在探究中得到升华, 也就使学生向更深层进行挖掘, 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共赢。
【关键词】合理分组;激发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教学相长;高效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十分重要 的,它不仅能够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能 够实现优弱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形成,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体验成功、获得自信,促进个性发展。 怎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呢?我从数年来的教学实践出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合理地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只有科学合理的分组才 能够让合作学习更有效地发生。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对全班学生有针对性地分组,一般四人一组。具体有以下两种分 组方法。1.不同性格学生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性别、兴趣、性格、成绩等方面的因素,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发挥学习水平高、主动积极、知识面广、遵守纪律、积极发言的学生的正面作 用,也可以优弱互补,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好的交往空间。2.同一类水平学生分组。将数学学习水平、理解能力、探究特质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通常是自由组合。这样分组的优点是成员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更能深入地交流切磋,更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完成更艰 巨的任务,达到更高的目标。
二、激发学生兴趣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中学生正是心理发展不成熟阶段,这个阶段很容易激动,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出带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去探讨、去表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力争解决问题,当通过讨论和争议问题得到解决后,他们的好胜心理充分得到满足,使得以一种胜利者的心态来对待学习,这样会增加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三、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带挑战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这就使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而从不同角度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探索、来争论,来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办法。“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是大家共同参与,人人努力。长期坚持下去,养成动脑动手,互相交流,善于倾听,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如 探索对顶角的对数时, 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串:(1)2 条直线 相交一点有几对对顶角?这个问题较为简单,学生画图后观 察后就能立刻解决,因此不需要合作学习;(2)3条直线相交一点有几对对顶角?这个问题学生只要花点时间仔细查找也能顺利解决,也不需要小组合作交流;(3)4条直线相交一点有几对对顶角? n条直线相交一点又有几对对顶角呢?这两个问题就不像前面几个问题那么容易了,把这两个问题抛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生才能积极参与,产生浓厚的兴趣,既点燃起他们创造的火花,又使他们享受了与别人合作获得的成功的喜悦,这样合作学习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小组合作学习才真正收到了成效。
四、加强教师的指导,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收获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依赖学生自己完成,必须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逐步完成的。对于小组内的每一个角色,分别承担什么任务,如何组织,如何记录,如何汇报,如何补充等都应该进行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时,当学习了例1后,我让学生自学例2,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比赛,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最会迁移,最具有创造性。同学们经过合作讨论,得出了结论:“第一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第二它们都是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第三它们的比值一定。”教师指导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教学重点难点处加强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之中,在针对问题分组讨论时学生会动脑、动手、集思广益,往往会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准备不充分则很可能被问倒,一时反应不过来。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前要作充分准备,认真备课,除备教材外,必须备学生,备学法,针对教学内容,吃透教材,博览群书,了解相关知识,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促使学生和教师相学相长,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五、“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基础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小组合作学习”即在建立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要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良好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指导,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校正,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还有待我们不断尝试和探究。
总之,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应讲究合作的有效性,并不应该把合作学习当作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适时恰当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焕发课堂的生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现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学习目标、教学任务明确,课堂设计合理。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题,展示学习目标,呈现学习要求,指明合作的方向,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所要体验的新理念,精心设计适宜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任务,讨论的问题遵循“难度大于个人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使合作学习真正富有实效。
二、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在参与中体验,在互动中生成。
任何研究都是从问题的发现开始的,自学是关键,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爱动脑筋、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如:在勾股定理形成之后,教师不应急于让学生应用定理去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对定理作进一步的探讨,在参与中体验,在互动中生成,通过更改题设和图形变换,使学生对定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既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有一种“顿悟”或“恍然大悟”的感觉,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合理组建小组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组建小组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编组。“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前提,而“组间同质”又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了保证。
①.同位二人小组合作学习:设计的内容难度大于个人能力,小于二人合力。二人合作学习效率高,可以通过互问来巩固知识,提高表达能力,轮流检测,避免了讨论是个别同学的“专利”,其他同学是“绿叶”现象的发生。
②.前后位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最适宜,能更好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充分交流,在 “学”的活动中,学会提出问题,尊重别人的意见,学会倾听;而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和我们在一起,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介入而受到影响,然后各组确定代表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将问题解决,更好的发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四、引入竞争,提高小组合作交流的.有效性。
教学中引入竞争,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创新能力。采取加分的原则,在黑板上方分小组公示,激发竞争,争取“量化分”,提高了合作交流的有效性。其次要体现公平竞争,让他们看到不同小组相同水平的同学之间的差距,重新认识自己,激发斗志。
五、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
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发展的关键,重视过程和结果的评价相结合,总结成功的经验与不足,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认识到自身在合作中的优点与不足,更透彻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合作技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学生成为被动的课堂配角,难以达到发展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引导学生与同学合作,与老师合作。其目的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语言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造开放学习的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运用的机会,促进他们积极学习的动机、学习态度和语言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作为合作学习应该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助,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得活泼,能尝试成功的喜悦,它既能发掘学生个人内在潜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心里健康、社交能力等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四个必须”
1、必须进行合理分组
合作教学是以“学生分组—小组学习活动—学习结果评价”为基本教学形式。合理的小组划分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主张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合作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要注意男女生的搭配,促进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促进全体学生成绩共同提高。还开展一帮一的结对子活动,鼓励学生互帮互学,加深友谊,使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组内成员间的协作,帮助学困生培养自信心。教师帮助学困生制定短期内容易达到的目标,使其体验到成功并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
(1)操作起来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按座次分组。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一般4人左右。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无需将学生分出层次、重新调整座次。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
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般围绕“预习课文”来进行,包括查阅词典、思考问题、提出质疑等。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所不同的是,教师应经常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如;让学生先独立预习课文找出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
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自然融人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初中英
语教材题材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好 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小组活动时,教师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适时地为学生间的言语活动提供语言、句式等方面的帮助。另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如举行小组会话比赛、问题抢答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
教师还应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布置小组成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进行会话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2)有利于高效完成共同学习目标的分组方法是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分组。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个人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一般以 2至6人为宜。以这种方式组合而成的学习小组往往是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学习目标可由教师指定,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备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在学习时间上也可有灵活性。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教材中丰富多样的题材、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为了更好地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2、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由于学生长期受“教知识”习惯的影响,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耐心扶助,注意解题思路、思考方法的指导,与学生一起分析思考的方向,激发学
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2)合作学习要想成功开展,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还应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习惯。分工,就是让每个同学各司其职,可这并不容易,因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以分工的方式也不同,在小组建立之初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小组内要建立民主协商的氛围,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合作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合作氛围的营造开始。教师可设计一些必须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才能完成的活动,为合作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物质环境。
(3)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探索真理。交流的过程亦即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它带来视界的敞亮。交流由于具有平等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的精神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交流的习惯。
3、必须改变自身角色
在合理确定学生的任务后,教师不是局外人旁观者,必须主动巡视和监控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应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这时教师就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向导、促进者、参与者,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心中永远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让学生在质疑中求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通过参与学生的学习,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展,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形成客观的认识,及时进行自我改进。
4、必须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所追求的是达成整体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即要使学习小组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追求基于学习小组成员共
同努力和个人进步基础上的团体进步。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激发每个小组成员最大潜力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否则合作学习应有的教学效果就难以体现出来。
合作学习的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成性评价与终止性评价、自评与他评、小组评价、等级加评语、赋分加评语等相结合。这几种评价形式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交互运用。在评价上,教师应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内容功能,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表现出来的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从围绕学生学业成绩为中心的评价转向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中心的多元化评价。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三、运用小组合作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讨论式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一般说来,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使用这种手段时,要对学生的听说水平做调查摸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便使所设计的讨论活动的难度能为大多数学生所适应。
2、讨论题目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设计,让学生能够用新学的语言来谈论实际生活中的事情。要避免设计只有少数学生才有能力参与的讨论题,因此,我们要把握一个原则,即“三不设计”原则:学生通过个体自学也能懂得的不设计;新《课程标准》中不做要求的不设计;脱离学生接受程度的不设计。
3、活动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知识面、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有话说、乐于说。同时,我们的讨论设计还必须
考虑以下问题,即:哪些是教师设计的?设计到什么程度?学生对所设计问题了解程度、感兴趣程度?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对设计问题的掌握程度等等。
4、讨论的方式要多样化。可以组织两人讨论、四人小组讨论、大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教师可以根据讨论内容组织学生主持讨论会,这种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5、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合作式学习更适合在班级规模较小的班级中实行,同时在教学中,有时课堂气氛难以控制,产生看似热闹,其实混乱的局面。这时就需要教师有较好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控制课堂教学过程,充分保证教学计划的执行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薛屯乡中心小学 一年一班
我校进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自主高效课堂”已经有一年多了,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全程都在参与实践教学工作。随着这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也遇到过很多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我仅就小学语文自主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谈一谈个人的粗知拙见。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明确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还可以了解和借鉴他人的观点,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2.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地学习语文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优于学生个体的独立探究发现,实现了兵教兵、兵练兵效果的最大化。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程序 1.创设学习情境
创设学习情境是指教师围绕课堂教学中的某一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内容的性质特点,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展开合作研讨的活动情境,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产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心理需要。引导
学生学习《草坪青青》一课时,教师就出示了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从图中找到关键字,这样的设计既揭示了本课的主题,又营造了欢快的氛围,有助于学生迅速入情,激发兴趣。2.明确合作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和文本的特点,富有启发性、可操作性。设计这种自问自答式的题目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寻求合作,引导合作、探究。3.合作探究
明确学习任务以后,小组成员之间展开积极的合作探究是小组合作实施过程中的核心步骤,它从根本上决定着合作学习的效果。这一步骤主要有以下几项任务:
(1)根据学习任务组内成员做好责任分工,让每个成员在组内都担当特定的角色。
(2)组内成员根据自己承担的责任,分工合作展开积极的探索,利用大家的智慧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集体对合作研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从而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集体成果。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平等的参与者要深入学习小组当中,积极参与研讨,适时点拨,恰到好处地进行有效指导。4.评价反思
这一步主要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其他师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效果作出评价,对照他人的学习情况
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并努力寻找改进的办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困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优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2.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所有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
3.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展开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应到学生中间,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对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合作任务。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出发点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以生为本, 改变学习方式, 让我们的教学活动主动地去适应学生”。众所周知, 特殊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面临着正常人难以理解的困难, 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世界认识规律, 学习能力反反复复, 颇为曲折。培智数学康复教学中, 往往是一个简单能力提升, 需要康复教育者百遍千遍甚至成万遍的教育才能够有可能成功。再有小伙伴的集体游戏学习是儿童的天性。在如此情况下, “小组合作学习”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小组互动中, 有需要的学生就有机会多次感受同样的学习契机, 在自觉不自觉中就会有能力的提升。只是在合作训练中巩固, 能力在合作训练中形成, 思维在合作训练中拓展, 习惯在合作训练中培养, 情感在合作训练中陶冶。在合作学习中, 快乐贯穿其中,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游戏场景。
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其教学形式主要分为培智情景数学游戏化、数学生活情境化等, 比如采用康复教学仪器, 如启慧认知能力测试训练仪, 数字火车, 数字碰碰车, 串珠子, 木钉板, 计数推珠等, 创设课堂情境, 调动学生的身心感受, 一点点传递老师、同学的爱心友善, 让学生都有跃跃欲试的举止行为, 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认知思维, 让学生的身心感觉新鲜, 在自发的参与强烈意识中增长本身的技能。
举一个课堂实录片段:……
同学们, 人有两个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灵活, 人就会聪明。现在, 我们就一起学做一个手指游戏。看一看, 比一比, 谁的小手更灵活。老师先给大家做示范, 同学们仔细看哟。
1 2 3 4 5, 我来摇摇手。
1 2 3 4 5, 你也摇摇手。
2 3 45 6, 我来拍拍手,
2 3 45 6, 我来拍拍手。
你拍手, 我拍手,
大家都来拍拍手。
现在, 同学们把小手攥成拳头, 一个一个依次伸出手指, 然后小手掌举起来, 手指分开分开开, 边说边做, 吐字要清晰, 声音要洪亮, 好, 就这样, 两个学生一组相对一块合作来做拍手游戏。 (教师对伸不开手的学生用眼神鼓励示意) ……
这个教学片段采用了“小组合作练习”教学形式, 设计意图在于愉悦课堂气氛, 放松学生身心, 根据学生认知和智力水平差异, 学习123456 数字序列, 补偿特殊学生的心理、生理缺陷。
总之,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丰富多彩, 围绕着学生身心发展而进行。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
“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是学生个性思考下的举止言行。合作学习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 也不是标准化一的考量。合作学习就是要让培智学生在个性思考问题的基础水平上, 进行个人多样性的探究、交流, 相互启发, 共同进步。合作学习之初, 首先让培智学生独立准备, 然后老师再引导全班学生交流, 等到学生个性思考下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后才依据不同的表现进行分组, 这样的合作学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 举一课堂实录片段:比一比, 看一看, 谁的小手最巧? (教学设计意图:小组合作练习, 实物练习认知多少、颜色、形状, 手脑并用, 开发智力)
……大家一起来玩串珠子游戏, 老师先说游戏规则:
3 个学生为一组, 用一条绳子, 其中一个同学拿取同一颜色、同一形状的珠子, 其中两个学生各用一端穿过珠孔, 珠子集中到绳子上, 最后说出本组绳子上珠子的个数、颜色、形状。
老师先示范一下, 同学们看好了。老师这里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的圆柱形、方块形带孔珠子, 取绳子一端穿过珠孔, 注意选取同一颜色、同一形状的, 就这样, 同学们自己先试一试。 (学生试过之后) 3 个学生为一组看一看, 比一比:
1.谁串的珠子最多?
2.谁串的红色珠子最多?
3.谁串方块形的珠子最多?……
比赛活动中, 会出现很多情况:数数错误、颜色不统一、形状不一致、学生想法不同等, 这时老师不发表观点, 而是让各组学生集体协商, 培智学生分组辩论, 学生各抒己见, 激烈的辩论, 互相论证, 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根据皮亚杰儿童知识发展的理论, 孩子们的认识从“感知—动作”开始, 培养学生主动性, 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 这样训练, 日积月累, 学生的感觉、知觉等各方面能力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丰富多彩, 合作学习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中课堂秩序有时成了一个难题, 学生表现各种各样, 围绕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课前、课中、课后都要做精心准备。把课堂上每一环节的达成作为中心, 以学生的个性为基础, 分别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
对待教学环节上卡结现象教师给予及时疏导, 用科学的教学理论进行指导, 慈母般的爱心伴随着学生的点滴进步。避免合作学习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 学生身上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不良好性格一定要随时纠正, 教育学生“如果两个人一人一个苹果, 互相交换仍然是一人一个苹果, 如果两个人一人一种思想, 互相交换则变成了一人两种思想。”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以增强学生自信心为根本, 充分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身心成长沐浴在春风细雨中。结合智障儿童大多自卑、胆小的性格, 对学生要多启发, 不谴责。针对每个人的情绪特点多采取个别指导训练, 低起点, 小步子, 实现螺旋上升。
比如, 教学加法算式时采用“投小球游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游戏规则:1.每个学生投两次。
2.每次投中后, 就在事先准备好的卡片写上投中小球的数量。
3.两次投中小球数量相加, 写出加法算式。
4.每小组两名同学, 一个同学投, 另一个同学写算式。反之亦然。
5.每个小组共写10 个算式, 写对算式数量最多的为赢。
本环节教学设计意图就是寓教于乐, 游戏中学习加法算式。老师在其中就要发挥引导作用, 时刻注意观察每个小组中各个学生的表现, 性格强势的, 违反规则的给予恰当纠正;性格腼腆的, 鼓励激发其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避免课堂成为个别培智学生的“舞台”, 或是教师说时大家抢着说, 谁也不听谁的, 吵吵闹闹的教学气氛。
综上所述, “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脚踏实地, 细致入微, 采用适时、适度、适合的方法, 时刻铭记“一切为了学生”。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让培智学生互动起来, 在愉悦的游戏中合作探讨, 相互启发, 相互取长补短, 拓展个体能力, 挖掘个体的潜能, 矫正和补偿个体的生理、心理缺陷。这样就可以为学生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培智数学康复教学中应用广泛, 本着“以生为本”原则, 寓教于乐, 合作学习。采用培智情景数学游戏化、数学生活情境化等丰富多彩的形式, 展现培智学生各具特色的言行举止, 矫正和补偿个体的生理、心理缺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脚踏实地, 细致入微, 采用适时、适度、适合的方法, 为学生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关键词:培智数学,小组合作,以生为本,矫正补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 学习
合理地构建学习小组,是实现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学习小组应该是这个班级的缩影。学生学习水平、接受能力高低、个人性格、智商水平等等都是组建学习小组需要考虑的因素,组建好小组后,教师还应协助各小组明确个人责任:小组长是谁,负责记录的是谁,负责汇报的是谁,负责检查的又是谁等。当然,为了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锻炼,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实行轮换每个同学担任的角色。这样做既便于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又能体现组内的公平竞争,从而起到真正相互学习、讨论、交流的效果,最终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与此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一、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当教师出示所要学习的问题时,学生应该在第一时间就开始展开合作学习。如果学生没有经历过或者没参与过对问题探究时的独立思考过程,那么他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认识是肤浅的,具体表现在:讨论时随大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导致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不高。交流同时在合作时,一般的优生支撑着学习的进行,发言机会多,发言有深度,使合作学习时差生更多的是附和,笔者认为想这样的合作还是不如教师直接讲授。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会经常看到这类现象,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太短,讨论时课堂嘈杂,有的学生浑水摸鱼聊天,有的无所事事发呆,又或者是讨论的话题偏离等等。出现这类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受到有效的合作学习的训练,没有掌握基本的合作技能。一般说来,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应形成合作学习的共同成果,成果应融入每一名组员的付出,并得到每一名成员的认可。教师在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小组合作的共同成果的形成,用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和认可的依据,引导小组内每一名学生建立“荣辱与共”的意识和责任。
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师生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大前提,那么教学过程就会就如水上浮萍,飘摇无根,达不到预定的目。教师应当警惕小组合作学习中缺乏独立学习现象的发生,力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在形同虚设的效率低下的合作学习中逐渐丧失,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在社会生能独当一面的人才。课堂上,当提出一个问题后,教师首先应给学生以充分独立学习的时间,然后才组织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当形成“统一”的意见后,再提交到全班进行交流探讨,再次形成“高度统一”的意见,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识,获得成就感,同时体验积极的情感。例如,讲解“统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预设的问题,然后由学生就这一问题,从书本上找解决方法,在讨论中印证解决方法: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后,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调查与统计,然后让学生汇报调查与统计结果。通过这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之余,还受到了合作思想的熏陶,进而形成高尚、正确的价值观。
除此之外,师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还要正确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意义已经十分明确,可是在具体实施中时,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到学习的形式,还要理清其中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另外,教师还应该明确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服务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一个提高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提高知识掌握水平,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在这个教学组织形式中,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二、教师是参与合作学习的保证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有些教师要么在教师中漫无目的地巡视,要么在讲台上无所事事踱步等待,要么就是专注于手中的教科书考虑下一步的教学步骤,或在学生讨论时旁观。教师应该深入学生中,当学生对自己的任务模糊不清时,应立即对学生进行说明;当小组活动进展顺利时,应及时表扬;当小组的讨论偏离主题时,要及时点拨纠正;当他们的讨论受阻时,要及时给予指导;当进行汇报与交流时,要及时评价和激励。
学生自觉参与,组织管理得当,才能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和价值。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教学组织形式是提倡教师做好“导演”,学生做好“演员”的,与传统教学所强调保持教师绝对权威迥然不同。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运用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把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演”进行分离与具体分工,留给学生充裕的课堂时间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各项能力。教师由此以来,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完成的工作现在就可以由学生小组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而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而使二者对立起来。教师也会由此而使自身的工作负荷得到减轻,可以有时间研究教学问题,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改革,确保“导”的质量。由于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学生便会自然产生旺盛的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才会把学习当成是一项乐事,逐渐进入“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境地。如此一来,小学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据此建立。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海棠学校 王灵
Abstract:大班额英语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费时而教学质量差。而小组合作教学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现实,组合作学习活动不仅要多样化,而且要严密组织好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有效的学习活动,真正达到互动、互补、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的。
Key words:大班额英语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合理评价
众所周知,中学英语教学一直是在大班额中进行的,由于班级学生数较多,制约了学生在课堂上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影响学生的积极参与,影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另外,单一的大班授课也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极易造成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至使不少学生最终失去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教师们的研究的重点。下面我就自己的一点工作实践中的体会从以下几点说一下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大面积提高大班额英语教学质量,以备各位同仁参考。
一、大班额教学的困难:
1.训练机会少。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师也往往只是和部分学生进行交流,这尤其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或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如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不耽误时
初中英语
间,大多情况下只是提问一些成绩好的学生,课堂上对话表演的志愿者也大多总是那些活跃的积极分子。而那些自卑的,性格内向的学生或成绩暂时靠后的学生很少被点到。这个问题对英语教学影响非常大,因为在母语不是英语的国度来说,课堂是学生进行交际和训练的唯一场合,如果在课堂上都没有机会的话,那又从什么地方希望提高交际能力呢?
2、作业批改难。大班额的教学带来一个严峻的挑战就是如何布臵和批阅反馈作业。教师们常常因为学生的作业多,不能及时批改它而“欠债“。更有些学校统一规定作业的周时数和周时量,因此好多教师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陷入恶性循环,被繁重的作业批改牵扯了很多的精力,甚至出现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简单浏览,匆匆了事的现象,面批机会少,导致英语教学耗时多,收效低。
3、教学秩序难以维护。大班在课堂秩序方面出现的问题比正常班的要多。教师们常常发现学生们难以控制,由于学生们普遍年龄小,比较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等,所以在课堂上总会有学生乱讲话或不参与活动,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外事件。教师在课堂上的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维护和管理教学秩序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突破了大班教学时空的限制,提供给
初中英语
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参与机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弥补大班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互补、互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它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成为多向的、及时的。在学生互教、讨论的过程中,差生获得了“第二次学习”的机会,以前不会的会了,不知的知了,不能的能了;过去那种被忽视、被冷落的孤独感和焦虑感逐渐消除,使潜在的能量得以发挥出来;也为好生提供了帮助他人的机会,不仅可解决他人疑难而且也巩固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也使自己学到的知识条理化,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共同学习中各展其能,各得其所,在不同的起点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实际应用:
1、首先要合理分合作学习小组
我将班内同学分成十人为一组,组内学生成绩有差异,即组内异质。每小组当中有四位学习成绩较优异,三位中等,另三位较次。每组十位同学的座位安排在左右两排,有利于课堂活动。不同组之间的学习成绩应大体相同,即组间同质,以利于各小组之间的学习竞争。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一位同学为小组长,负责全组学习各个方面的工作,如组织讨论、发言、记录、汇报、检查作业等。
初中英语
2、其次评价方式多样化
小组合作学习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需要建立一种评价机制。评价内容和标准应力求公正、合理,评价不仅对个人,还要对小组,这样组内学生不仅自己要上进,还要帮助其他同学上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集体主义观念。
3、几种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
在课内外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方式很多,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方式,通常采用的合作方式有: A:小组合作阅读
小组合作阅读适合于阅读课文或其它书面材料的教学,例如指导学生做八年级下册Unit1 Reading的阅读练习时: ⑴要求各学习小组每个学生限时完成以下问答:(1)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2)What do robots help people do?(3)What do robots look like?(4)How soon will people make robots that can talk to people ? ⑵各学习小组组长在要求组内同学阅读全文、理解全文的同时,安排每位同学重点理解上述问题之一。
⑶组内同学相互汇报各自对文章理解情况,然后共同讨论,使得全组同学对文章的全面、深刻的理解。
初中英语
在阅读课中组长起到了监督的作用,成为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梁。
B、小组合作对话训练
在进行对话训练时,让合作小组四人成员中的三位各扮演书中一位人物,剩下一人对他(她)们的对话训练情况进行评价。对话训练一遍完后,再进行人物替换,使合作小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扮演书中三位人物,这样人人都得到参与机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C、小组合作讨论课文深层次内容
新目标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开放性的题目,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例如每个单元中的part4部分以及before reading部分都可以让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时同学尽可能地使用所学过的英语表达。由于在合作小组讨论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因此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写作能力。D、小组合作完成课外作业
首先小组成员要各自独立完成作业。然后小组成员相互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对不能独立完成的部份,可在小组共同讨论,由完成较好的同学进行解答、辅导、直至共同全部完成作业。对于经过小组讨论仍不能完成的作业,可认真听老师讲评,然后小组对做答不出来的原因进行分析。
初中英语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授课,个人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分配各部分的学习时间。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与学生实际生活较为贴近的语言学习情景,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发展思维,活学活用。教师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教师的提问设计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做到难易结合,尽量使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应主动巡视和监控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四、应注意的问题
刚开始进行合作学习时大多数学生感觉新鲜有趣,参与积极性较高。但这种靠浅层次兴趣参加的合作学习很难维持较长时间。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使全体学生不仅学有所获而且收获较大,有成功感。这种深层次的兴趣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得以长期维持下去,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不仅要多样化,而且要严密组织好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有效的学习活动,真正达到互动、互补、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的。有些学生由于平时学习基础较差,有自卑怕错心理,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往往不主动参与,袖手旁观。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合作学习环境。教师和小组中的优等生应给予差生多方面的关怀、鼓励,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其次要培养小组荣誉感,使小组成员知道如果组内有
初中英语
人不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不仅影响其本人学习成绩,也将影响小组整体成绩。这样在老师及组内其他同学的关怀和集体荣誉感驱动下,这些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得到提高。
1、注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和愿望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上的合作意识比较薄弱,竞争心理较强,因而教师在刚刚引入合作学习策略时要充分重视外部奖励的促进作用。对集体成果的评定和认可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将小组合作水平作为评价内容。对学生的竞争则可以加以诱导,采取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内聚力。随着合作学习策略的进一步运用,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带来的智力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对合作学习过程本身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
2、注意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仅仅鼓励学生彼此合作,或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还不足以保证小组成员进行高效的合作。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才能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合作技能,一方面可以正面传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或在
初中英语
小组学习中提供适时的指导,如“自我介绍??介绍他人”“注意听他人讲话”“鼓励他人参与??对鼓励参与的应答”“询问原因??提供原因”“说服他人”等。另一方面,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开始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提供一套共同的学习材料,或者布臵集体性作业,使学生不得不学习运用合作技巧来解决问题。又如让习惯于夸夸其谈占去大部分讨论时间的学生担任记录员,使其既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又懂得自我控制发言时间的必要性;让爱调皮、喜欢给别人出难题的学生担任组织者,使其既学会协调矛盾和冲突,又能够矫正自己干扰合作学习的行为。运用这种方法应定期调换各种角色,使学生在形成一定的合作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全面技能。
3、要防止合作学习小组成为“缩微课堂”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防止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复制缺乏合作的传统师生交往方式,演变成为“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模式。合作学习不允许任何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同学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依赖意味着大家在彼此合作、相互启发中共同学习,而不是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题。若碰到此种情况,教师可考虑施加一定集体压力,以追求小组的共同目标来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出贡献。为增强个体责任,教师还需给学生一定
初中英语 的独立性,如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自学的机会、教给学生独立的任务和作业等。否则,差生在小组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表现的机会,并且在小组掩护下逃避责任,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合作,这样就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4、要注意合理组织调控
实验研究表明,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中可能经常出现三种情况:闲聊(与课题不相干的交谈);开玩笑;冷场。此时肩负引导使命的教师如果不能合理地进行组织调控,小组合作学习刚开头就有可能夭折,或者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还有一种情况也值得注意,有时教师并没有让学生讨论,而学生却在小组里交头接耳,这并不一定就是开小差,很可能这正表明学生已开始对讨论感兴趣,并真正尝试讨论。此时教师也同样要进行合理的调控指导。
当然,小组合作学习应既有教师的指导,又有学生的互助合作,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各种活动的时间。才能达到师生互赢的好趋势。
参考文献:
1.谷运艳《浅谈合作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语周报》.2010.5.18)
2.刘丽华《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误区》(《家教指南》2012.6.12~13)
初中英语
3.张积家,陈俊《小组合作的评价机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4)
姓名:王灵
王燕 英语本科专业
内容摘要: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发展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运用既能够顺应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也将对高效课堂的生成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正如一枚硬币有正面必然有背面一样,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运用既带有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那么笔者就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来提高课堂教学,做了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小组合作 高效课堂 积极意义 负面影响 合理运用
高效课堂既是一种教学形态,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也是教师永远的追求。这就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呢?小组合作学习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然选择。
一、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高效课堂中的积极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两个或多个学生共同参与,通过相互合作而完成某个任务的过程,它是提高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新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能力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以前教学的覆盖率不高、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够多、训练不够充分的缺点,逐步改变了学生惰性较强、懒于开口、过分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素质等方面相互沟通,相互认同,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解决个别差异,缩小两极分化,有助于因材施教。
(二)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是一个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学生个体的差异 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学生学习缺乏语境,接触英语的主要途径便是英语课堂。然而,英语的课时少,如何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开口说英语,如何使学生主动地学,并有所创新呢?我认为,“合作学习”方式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由传统的课堂要求学生一本正经地端坐,转变为更侧重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也动了起来。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小部分学生,因学习基础较差或者个性内向的关系,导致自卑心理,使得他们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只等到老师注意到他们,点到他们的名字时才愿意开口,给他们的英语学习带来了消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则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能选择一个与自己能力水平适当的角色参加交流和探讨,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小组合作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创设多变的教学情境,充分提高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4<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通过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反思以及听取其它同行教学的过程,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高效课堂形成的同时,依旧存在着一些不可轻视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引导不深入,合作目的不明确。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由于一有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或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问题本身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甚至不明白重点是什么。例如某教师在讲解牛津英3B<< Unit7 where>> 时,让学生分角色去朗读课文,本来教师用意是想让学生去熟读课文单词句型,但是就我观察的小组学生不是把重点放在操练上,而是纠结谁扮演爸爸,谁扮演妈妈,结果这一环节几乎没怎么操练,与教师的教学用意完全背道而驰。
(二)参与程度不均,学困生被忽略。
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是实施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部分学生由于性格等原因不能很好的与别人交流,有较强的胆怯或羞涩心理,所以往往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比如我在讲解三年级Unit5B Let’s talk《can I have some chicken?这段内容时,我像往常一样,在呈现完新知之后,让学生四人一组,创设情景,编演对话。当我在课堂中巡视时,发现有些组内的成员根本就是在做自己的事,老虎组的小组长A很委屈指着组内成员C对我说 “老师他不会,不跟我们配合”明显她显得很不开心,因为小组对话要参加全班比赛的,一个人的不会肯定会影响整组的得分,而C则脸红的低着头。A的委屈和C的尴尬让我很快的意识到了这种层次分组不均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三)合作规则不明,教学效果不明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合作学习不是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 3
种集体行为。我们往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教师呈现一个 任务之后,还没交代清楚注意事项,有些学生就开始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比如我在听某教师讲解Unit5A Let’s learn《I like hamburger》课文的单词cake,bread,hamburger,hot dog ,French fries, chicken后,她让学生用句型“What do you like?”去采访其他同学,被采访的同学则用“I like„„”回答,完成书上的表格。一声令下,教室里便炸开了锅,学生拿着书本穿梭于教室的各个角落,似乎没有意识到这是课堂。我巡视教室,尽管大部分同学都能用所学句子回答,但是我还是听到了几个不想听到的声音: “你喜欢什么?”“我喜欢这个、这个、这个。看似一片“热闹”的场面,但是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只是一种表面的“假热闹”,这就说明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使得课堂秩序混论,收效甚微!
(四)合作评价不合理,不易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导向,评价的形式和结果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质量和后续学习热情等。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是小组代表站起来发言就是“I”,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给予小组代表一人小红花或小贴纸奖励。显然,学生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评价造成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缺少对那些平时少言寡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的关注。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三、加强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高效课堂中运用的有效途径
综观上述诸多问题,我认为症结在于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理解,是对合作学习表面化、形式化的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大力倡导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我们更要合理的运用小组合作来提高课堂效率。
(一)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述。
讲述的目的主要有三: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告诉学生他们会学习什么,他们必须掌握什么;
3、将新信息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为学生尽快地 4
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提供必要的帮助。为了保证讲述的有效性,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呈现信息,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讲述的量要适当,不宜太多太少,抓住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记住或使用的重要内容来讲。当然,课型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可适当灵活调整。
(二)要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异质性混合小组为多。在组成小组成员时,一些学优生出于小组荣誉的考虑,会拒绝或排斥学困生,此时教师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并要激发其相互帮助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学优生凭借其优良的素质,很有可能在小组中扮演着核心人物,主宰着整个小组。为了不使学困生变得更加胆小怯弱,避免学困生的被动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其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建立起“能行”的积极期望,提高学生的自信度和自尊性。同时应尽量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并加以发扬,以扬长避短,建立自信,从而能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教师对学优生要进行适当的教育,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与其他学生形成协作友谊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举止更为得体,更能尊重他人,更具有分享精神,并在分享中体验自身的价值。
(三)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的情况下,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秩序,杜绝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保证“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逐渐形成习惯。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由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较强的学生担任,负责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交流讨论、动手操作和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 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勇于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切,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五是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的表现,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应以小组为主,不仅要注意小组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小组学习过程的评价,还要关注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达到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目的。对每个学生个人的评价,由各小组测评员进行,做到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四)合理评价,正确运用奖励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观察学生的表现,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应以小组为主,不仅要注意小组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小组学习过程的评价,还要关注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达到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目的。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我们可以给遵守纪律的学生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满意的微笑。它也可以是物质性的。活动中,哪组表现最积极尊重他人的,就四人小组集体加星星。孩子的好胜心强,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总希望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老师看。作为老师眼睛要亮,一看到学生好的方面就要及时给予肯定,不管是谁,特别是学困生要多加认可和表扬,把他们跟学优生放在平等的地位,这样更能很好地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符合了我们教学的宗旨。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好似一把双刃剑,既有优势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关键是看教师如何深层理解,如何用其得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既有效又可行的新型学习方式,它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运而生,也必将在新型课堂中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闫金华《新课程(下)》2011年02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
[2].陆点民《佳术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编辑部 [3].代蕊华 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2 [4].关文信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推荐阅读: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07-24
谈中学数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探究10-26
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06-18
小组合作学习的八年级生物教学反思09-20
武宁中学历史学科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10-20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互助合作学习06-05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07-15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人文之美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