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兼课听课制度(共2篇)
学校领导听评课、兼课制度
一、学校领导兼课、听课、评课是深入基层、掌握教情和学情、有的放矢地指导教学和总结推广先进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也是以身作则、身先事率,与教师加强联络、增进合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二、听课的基本类型和方法
1、了解性听课(推门听课)。目的在于了解教学基本情况,一般事先不通知上课教师。
2、指导性听课。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教师业务能力的听课,主要对象是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和教学业务水平较差的教师,这是教学管理中的主要听课类型。课前要指导执行者充分准备,认真备课;课后要及时进行分析、评价,使其提高教学能力。
3、督查性听课。这是检查课堂教学情况,督促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听课。主要对象是对工作责任心差、学生意见多的教师。督查性听课,事先也可以不打招呼,听课后与检查教案、召开学生座谈会相结合,以便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督促帮助。
4、研究性听课。这是用于探索教改新路、实验某种教学方法或上好某种课型的听课。
5、总结经验性听课。这是学习、总结、推广先进教学经验的听课。要组织更多的教师参加,以扩大先进教学经验的影响。
三、听课的基本要求
1、要有目的、有计划。一个学期主要听那些类型的课,听哪些教师的课,安排什么时间听,听多少,要在学期出做出计划。
2、听课要讲究方法。每次听课要做好准备,做好记录,填好听课意见。
3、听课要讲究效益,对所听的每一次课,都必须认真分析总结和评价。
4、听课要尊重教师。要以平等的、诚挚的态度对待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这样才能真正发现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优缺点,才能提出中肯意见,为教师所接受。
一、总则
为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同时,也为了转变学校工作作风,促进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和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意识、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情况,解决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疏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建立健全我校领导听课制度。
二、听课人员及时间要求
(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听课40个学时。
(二)教导处主任每学期至少听课60学时。
(三)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工作情况选择听课,不作时间安排。
三、听课要求
听课可随机安排,也可以是有针对性地跟踪听课。
听课人员应了解和掌握如下几方面的情况:
1、教师讲课与学生听课的基本情况;
2、教师、学生对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3、有关教学和教学管理、教学后勤工作中的其它问题。
四、听课管理
听课人员应按以下要求填写《听课笔记》:
课堂实际情况分别按教学态度、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栏目中的指标填写评价结果。同时请认真填写 “评语”栏。听课领导在听课的基础上,应针对听课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
1、《听课笔记》的领取: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各部门将本学期听课人员名单交到教导处,同时领取空白的《听课笔记》,并发放到相关人员手中。
2、《听课笔记》的保存:
每学期末收取本学期的《听课笔记》。听课人员的《听课笔记》由教导处保存。
各级领导干部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坚持执行听课制度。教导处将对听课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五、听课结果的处理意见
(一)有关人员及管理部门,有关责任部门要及时给予解决处理。
(二)教导处应对《听课笔记》中所记载的主要情况和问题进行整理、汇总、公布,并及时对相应问题进行解决。
(三)领导听评课结果将作为任课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业务考核中的重要内容。
【学校领导兼课听课制度】推荐阅读:
镇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07-19
学校领导巡课制度06-17
学校领导班子民主评议制度07-24
学校领导班子会例会制度12-11
学校领导值班查岗制度07-27
小学学校领导随堂制度04-07
泰山学校听课心得体会03-02
学校领导信09-12
学校领导职责10-24
小学学校领导机构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