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共11篇)
辽宁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2010级3班
于泳博 20101129010020
如何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历史性命题,体现了党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清醒认识,反映了党对巩固执政地位、坚持长期执政的深刻自觉。全会提出:“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高等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对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高等教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高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的建设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坚强保证,党的领导是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新形势下,高校要更好地承担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神圣使命,就必须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突出首要地位,科学理论武装力求“四真”。
实现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最根本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谋划和推进党的建设,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高校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要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不断以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对工作中的问题加强调研。教师和学生党员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党建工作应当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师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师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实践中,坚决抵制各种思想影响,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弘扬者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者,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突出保证作用,科学制度规范力求全面。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根据现代大学制度“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要求,对原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做好废、改、立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坚持“废”要彻底,“改”要完善,“立”要全面。重点完善包括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和党政联席会等重大会议决策和议事制度;同时,从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办学治校、改革发展能力的角度,建立领导班子定期务虚制度,加强对办学方向、学校定位、长远规划、资源配置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培养战略思维,树立战略眼光,牢牢把握学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要进一步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按照学习型政党的目标,推进校、院两级中心组良好学习风气的养成;从健全民主集中制、实现学校民主管理的角度,完善学校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管理使用即“三重一大”的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在制度建立健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现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与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关系。
(三)突出实践导向,科学方法创新力求实效。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方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方法创新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的必然的内在要求,是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一环。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创新要突出实践性和时效性。突出实践性,是要求采用的方法能够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是从实践中来的;突出时效性,是要求采用的方法得切切实实地取得效果,能够让群众认可,让党员满意。因此,就必须认真分析高校的特点,紧密结合教师、干部、工人的实际,紧密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高校党的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基层党支部设置、组织活动形式等方面,积极探索,鼓励试验,敢于借鉴,包容不足,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党建工作方法上的科学化步伐。
要特别加强干部工作。要不断提高校、院两级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善于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领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要提升办学治校能力问题。办学治校能力归根结底就是领导高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必须充分认识到,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审时度势,从形势的变化中及时发现机遇、敏锐捕捉机遇、准确把握机遇,认真用好机遇,见势而动,乘势而上,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这就是领导办学治校能力的要求。
(四)突出党性特色,加强作风建设力求深入。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这一话题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相继在连续两届人大会议中被提到关于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上, 体现了其重要性。高校是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输送优秀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源泉, 肩负着培养人才、研究科学、传承与创新文化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 同时也是实现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保障。高校要完成肩上的使命, 就必须开展好高校的党建工作, 想要提高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出现今党建工作中的不足。建党60多年来, 高校党建在确保完成高校为国家输送人才的任务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具体来讲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分工不明确——党政角色定位不清, 主要指的是校长行政职能与党委的政治职能相混淆。 (2)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主要的三个现象:一是, 缺乏拥有尖端知识的教育人才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人员;二是, 一名教师身兼多职;三是, 科研性和专业性的人员与行政工作人员比例不协调。 (3) 不良作风“染指”原本纯洁的校园生活。学校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摇篮, 高校是顶尖学子云集的地方, 但随着高校向大众化方向的发展, 高校中出现了个别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术腐败;二是权力腐败;三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官僚主义出现在高校的教育和生活中。
二、剖析原因
哲学上讲, 每一个历史现象都有决定其产生与发展的特定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即产生这个历史现象的原因, 既然如此, 那么以上有关高校党建的三个“症结”也必然有其形成的原因。首先, 有关校长的行政职能和党委的政治职能的分工在《高等教育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他们都是高校的领导, 但是对校长与党委谁有决策权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导致在高校实际工作运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党政角色定位不清并出现分工不明确的现象, 甚至会出现“合作不分工, 分工不明确”的混乱局面。第二, 高校工作人员从职能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分支:领导班子、管理干部、教育与科研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虽然从分工很明确,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就好比教学不但从事讲学还会承担一些行政管理的工作。这样就不能使搞学术的老师全身性的投入到学术的研究中, 这样就难出现顶尖的学术人才, 从而延误科学的发展。而这些搞学术的人去解决行政方面的事情, 也不能把这些工作做得很完美, 从而出现了行政工作滞后的现象。第三, 一些死板的学究不能学以致用, 合理的将所学的理论内容与实际生产联系起来, 并且固执的坚持己见, 就导致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出现。这些固执的学者虽然刻板但是他们也是出于对学术的追求, 可是有些则不然, 他们是纯粹的功利主义, 他们为了自己的名誉和利益抄袭盗取他们的学术成就, 破坏了学术氛围, 导致了官僚主义、学术和权力腐败的出现。
三、应对措施
医学上讲, 对症下药, 方能痊愈。前面两个章节论述了我国高校党建工作所面对的行政与党委决策权问题和工作人员分配不平衡等问题, 并寻找出其原因有好多方面, 但是总结起来也就是现在我国高校党建工作没有达到并没有达到科学化的水平, 同时也证明了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迫切性。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以下几项应对措施:第一, 必须始终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理, 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武器, 大力发展学习型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第二, 提高所选和所用干部的素质要求, 即, 所选用的干部必须是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但必须保证一个前提就是无条件的服从党的领导。第三, 在不违背与时俱进等其他社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制定更为科学严谨且更为强而有效的运行机制, 以确保更加完善的处理高校党建工作。第四, 就是合理的利用高校党建工作和科学化之间的动态关系, 即以不断创新的态度探索推进党建科学化的方法来促进党建科学化, 然后结合新的党建科学化成果来解决现有的党建问题。具体又可以分为四个要点:公开互动、系统规划、分类指导和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
结语
就高校党建工作承担着确保高校稳定发展和巩固党在高校中的领导与执政的历史使命而言合理的开展高校党建工作是实现国家党建的重要体现之一。其开展的好坏程度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成败, 间接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因此, 当前社会的变化迫切的需要高校提高其党建的科学水平——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的迫切性, 同时也需要党务部门认清形势、积极探索并不断的总结经验来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石国亮.试析全国高校党建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05) .
[2]蔡长水.努力开创高校党建研究的新局面——评张静如教授主编的《高校党建研究丛书》[J].理论学刊, 2010 (01) .
[3]何家义.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2) .
[4]王炳林, 孙秀民.深化高校党的建设研究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高校党建研究中心暨学校党建理论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4 (08) .
[5]何全福.对当前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S1) .
[6]段建国, 周连选, 刘荣江.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研究[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7 (10) .
[7]于晓光.学好十四大文件精神加强和改善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省高校党建研究会年会暨十四大文件研讨班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 1993 (01) .
[8]马克思, 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 1972.
[9]魏满堂, 崔建良, 刘广雄.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3 (04) .
[10]王德福, 徐大林, 王淑珍, 沈健.抓好高校党建工作努力践行“三个代表”[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3) .
关键词:党建;科学管理;高校
当前,要全面贯彻《决定》精神,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开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就是要以科学理论指导高校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制度,以科学方法推进学校党的建设,以科学规律谋划高校党的建设。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命题和重要任务。这一命题,体现了我们党对世情、党情、国情深刻变化的清醒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巩固执政地位、坚持长期执政的深刻自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有深远意义。
一、高校高校党建科学化管理水平之何为
根据四中全会《决定》的部署和总书记的要求,形势和任务都要求我们全面把握当前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清醒看到,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近十年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内外环境的变化,各种社会思潮风气的影响,师生思想的多元化,党员队伍和师生规模的变化,高校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学校党的建设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深刻认识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放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思考,放眼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中来谋划,放眼科教兴国战略大局中来推进,努力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科学的理论是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指针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也是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88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为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只有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把思想建设作为高校党的建设的根本,才能建设一支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党员干部队伍,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科学的制度是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保障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制度建设是抓好高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保证,是保持高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高校党的生机与活力、推动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必由之路。高校党组织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工作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高校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表率,从严要求,以身作则,以上带下,使学校党的制度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科学的方法是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途径
坚持科学的方法,是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工作必须把握的精髓和关键。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开展高校党的工作,对于高校党组织能否发挥其职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发挥每个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高校在探索和运用党的建设工作方法的科学性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效,应该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和完善。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网络化的浪潮,高校党组织要善于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工作的形式、载体的创新,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工作实效。高校素有创新之风,富有创新之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认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规律,探索、掌握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一定能够使高校党组织成为富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坚强堡垒。
二、高校高校党建科学化管理水平之如何为
(一)突出首要地位,以科学理论指导高校党的建设。
实现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最根本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谋划和推进党的建设,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高校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重点是研究如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高校的指导地位上下功夫。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师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师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实践中,坚决抵制各种思想影响,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弘扬者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者,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突出保证作用,以科学制度保障高校党的建设。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重点是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上下功夫。从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办学治校、改革发展能力的角度,建立领导班子定期务虚制度,加强对办学方向、学校定位、长远规划、资源配置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培养战略思维,树立战略眼光,牢牢把握学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要进一步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按照学习型政党的目标,推进校、院两级中心组良好学习风气的养成;从健全民主集中制、实现学校民主管理的角度,完善学校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管理使用即“三重一大”的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在制度建立健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现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与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关系。
(三)突出实践导向,以科学方法推动高校党的建设。
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方法创新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的必然的内在要求,是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一环。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创新要突出实践性和时效性。突出实践性,是要求采用的方法能够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是从实践中来的;突出时效性,是要求采用的方法得切切实实地取得效果,能够让群众认可,让党员满意。重点是在改善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坚持支部建在专业上、建在班级上,强化功能、增强活力上下功夫。认真分析高校的特点,紧密结合教师、干部、工人的实际,紧密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高校党的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基层党支部设置、组织活动形式等方面,积极探索,鼓励试验,敢于借鉴,包容不足,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党建工作方法上的科学化步伐。
(四)突出党性特色,以科学规律谋划高校党的建设。
重点是在总结经验、破解难点、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就是通过全面梳理加强高校党的建设近20年来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认识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要更加准确地把握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实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要坚持改革创新,继承和发展高校党的建设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又要不断创新和丰富高校党的建设有效管用的新方法,不断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生机活力。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件。组织部门作为推进党的建设的职能部门之一,必须自觉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将讲话精神融入到“十二五”发展和创先争优活动中来,融入到创新服务社会管理的过程中来,让组织工作更好的服务发展大局,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一、立足服务发展,着力打造优秀干部人才队伍。“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就必须立足服务大局,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干部人才队伍,促进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一是围绕科学发展用干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干部资源配置,选拔任用优秀干部到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坚持德才兼备和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以工作实绩、群众反映考核评价干部,坚持围绕科学发展使用干部。要对真抓实干、不跑不要、廉洁勤政的干部委以重任,使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围绕快速发展聚人才。以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为重点,创新人才工作思路,拓展人才工作领域,加强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激励、保障等机制建设,全方位聚集人才,为人才搭建素质提升平台,搭建发展策划平台,搭建创业扶持平台,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围绕长远发展培力量。要下大力气培养年轻干部,把加强实践锻炼作为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重点。坚持把年轻干部放到有利于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岗位进行锻炼,加大挂职锻炼力度,为肯干事、会干事的年轻干部打造一条成长快车道,为长远工作积蓄力量。
二、立足服务群众,着力创新服务社会管理。“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就必须立足服务群众,着力创新服务社会管理,努力营造安定繁荣的良好社会环境。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强化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升党员干部素质,提高服务能力水平。加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教育,牢固树立“群众工作无小事”理念。加强群众工作的实践锻炼,提高掌握群众心理、使用群众语言、疏导群众情绪、处理群众诉求的能力,为基层工
作打造一批高素质、高能力、高责任心的党员干部队伍。二是打造服务平台。持续开展干部下基层、党代表进选区、领导干部公开接访活动,推广群众工作站、党群议事会、民情日记、干部去向公示等做法,着力构建党群直通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一股“多下基层、多访民情”之风。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坚持群众工作联席会议、困难党员群众“五必访”制度,进一步完善“联系点制”、“四议两公开制”、“便民制度”等为民办实事的新制度,努力让制度成为群众工作中的基石。积极发挥工青妇组织作用,开展平安村镇、平安单位、平安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不断开创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三、立足服务基层,着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就必须立足服务基层,着力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努力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一是夯实组织基础。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着眼于“五个好”标准,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落实村党组织书记“一定三有”,加快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和社区“四有一化”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基层运转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实践城乡党建一体化新模式,实现组织全覆盖,进一步
探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武康环卫所 赖建平
2010年6月29日
[引子]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建科学化本质内涵就是按照党的建设规律推进党的建设,将党的建设提升到规律的高度来研究和把握,更加自觉地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德清县建设局武康环卫所党支部坚持党建工作创新,创造符合单位实际情况、又具有环卫行业特色的党建工作新思路、新载体、新方法和新经验,为环卫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以“三力三动”工程为载体
切实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近年来,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受到了环卫队伍呈现出的“队伍庞大、年龄老化、文化素质较低”发展限制。“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环卫事业才能冲出困境,有所作为。”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武康环卫所党支部班子成员认识到,要带好这支队伍,必须团结和依靠广大党员,把“党员”当职务,把党性当责任,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该所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龙头,创新破难,求新思变,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赢”的新路子、新方法、新举措,在全所深入开展了“三力三动”工程,真正做到“一个班子一条心、一个支部一面旗、一个党员一盏灯”,从而切实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促进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一、深入开展“三力”工程,构筑强有力的坚实战斗堡垒
1、加强班子凝聚力。围绕“四好”班子创建,班子成员提出了“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口号,坚持做到三个带头:带头学习理论,班子成员轮流给党员上党课,自觉完成调研文章、学习笔记任务,并针对不同时期的学习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做到学以致用;带头坚持民主团结,建立了一把手谈话制度,开通了民情通道,做到了凡是涉及人、财、物等重大问题均要民主决策,班子集体研究通过,使分力变合力、阻力变动力、被动变主动;带头苦干实干,班子成员努力树立“公仆”形象,深入基层倾听民情民意,做到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
2、提高支部战斗力。建立健全学习制度、组织生活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党员主题实践活动制度等一整套日常管理制度,做到工作有标准、做事有规则、管事有规章、办事讲程序、干事讲效率、考核讲绩效,使支部工作日趋制度化、规范化。今年以来,以建设系统“城市建设加速年、优质服务深化年、队伍素质提升年”“三个年”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了“能力素质提升年”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岗位〃能力〃素质”大讨论及演讲比赛、“公民道德馆”参观体会文章评选等一系列活动。管理和教育的双管齐下,支部战斗力日益提高,全所上下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3、提升党员号召力。在全体党员干部中牢固树立起“创先争优”的意识,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创先意识、争先意识等六个意识,做到一名党员“服务一岗、影响一片、带动一群”。2009年,为保证学习质量,不断深化党员号召力,所党支部将十七名党员和三名预备党员分成四个党员小组,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由组长带领本组党员集中学习。同时,党员小组以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为原则,通过积极开展各项小组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使每个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为全所职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大力促进“三动”工程,推动快发展的环卫整体事业
1、典型带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更好地贴近环卫实际,所党支部从组织学习报纸、电视上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到学习党员身边的典型,开展了“学先进、学身边人”主题实践活动,及时发现典型、推介典型,形成“比学赶超”的激励机制,通过活动评出先进个人13名,进行表彰和奖励。在单位宣传橱窗设立专版宣传身边的典型——浙江省劳动模范、市级优秀共产党员赖建平同志先进事迹,在全体党员职工中掀起了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
2、竞争触动。开展劳动竞赛,推动业务工作,积极组织参加湖州市清扫保洁竞赛,在比赛中职工管成娟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开展“精细化管理”意见书“金点子奖”评选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并予以表彰,从而促使所内领导、干部、党员、职工齐抓共管,促进环卫工作进一步细化、网格化、科学化。通过一系列竞赛活动,单位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被评为湖州市文明单位、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无烟先进单位。
一、机关党建信息化手段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优势
信息化为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新载体,与传统的机关党建载体相比,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优势:
1、信息化手段具有即时性、便捷性、虚拟性等特征。通过机关党建信息化载体,机关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通过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等可联网的数字设备进行即时交流;党建业务工作可突破传统方式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操作,并实时获得回馈信息。这样就构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灵活便捷的机关党建信息网络体系。
2、信息化手段具有交互性、民主性、自由性等特征。机关党建工作可以充分运用网络传递信息的互动性,运用多种信息网络媒介,开展宣传、教育、学习、交流等活动,党员之间、党员和组织之间可通过电子邮件、短信、在线交流、视频等方式就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自由而充分地讨论,表达意见和建议,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动、党员之间的互动,创造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
3、信息化手段具有直观性、融合性、综合性等特征。网络信息不仅可以用文字表达,还可以用图、表、影、像、声等多种表达方式。机关党组织各类活动可以运用这些丰富的形式,增加生动性和趣味性,形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听觉印象,进行直观教育,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增强了效果。
4、信息化手段具有容量大、更新快、实时高效的优势。机关党建工作运用信息化手段,将推动党务工作业务流程化、党建业务操作便捷化、党建工作交流实时化和党建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既创新了机关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拓展了工作领域,又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质量效率。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是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必然选择
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是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保持机关党组织先进性,着力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必然选择。
1、运用信息化手段是保持机关党建先进性的需要。胡锦涛提出了“机关党建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的新要求。当前,机关党建工作要继续发挥优势,赢得主动,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机关党建工作在观念、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模式,尽快实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接轨融合,提高自身科学技术含量,确保机关党建工作融入中心、推动发展,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前头。
2、运用信息化手段是提高机关党建生产力的需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科学的方法推动党的建设,对于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至关重要,要提高科学化水平就要运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机关党建的生产力。要充分利用网络、视频、计算机、手机等现代信息智能工具和技术,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符合党的执政、发展需要的新“产品”,推动机关党建科学化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3、运用信息化手段是适应机关党建主体特征的需要。机关党员最集中、执政骨干最集中、权力与责任最集中,这个群体担负着拿意见、当参谋、抓落实、搞服务的重任。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和电视,实现交流的重要渠道是网络和手机。党建工作对这个群体不能单纯采取传统的方式,要充分运用他们熟悉的信息化方式。同时,也要求他们带头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等手段,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
4、机关党建信息化手段的实施已经具备一定基础条件。一是机关具有一定的地位优势、人才优势,以及技术、信息条件较好的资源优势,有利于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和推广;二是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日臻完善,信息媒介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信息产品多样化也为将信息化手段引入党建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供选择的物质基础;三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办公信息化”、“管理一体化”等工程,为机关党建信息化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借鉴的管理运作模式;四是一些地方的党组织在创办党建网站、开发党务工作管理软件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
三、以信息化手段推进机关党建工作模式转变
信息技术手段引入机关党建,将会极大地转变机关党建工作思路,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模式,促进机关党建科学化、规范化建设。
1、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由传统向现代转变。首先,标志着现代科技成果的信息技术引入机关党建工作,体现了机关党建科学化的本质特征,又为机关党建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赋予了机关党建工作的现代化思维;其次,党建工作信息化,特别是网络形成的虚拟世界扩大了党组织的活动舞台和辐射范围;第三,机关党建信息化平台可以代替传统的工作手段和方法,实现党建管理上的技术创新,将大量的党务日常管理工作以数字化、程序化的方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2、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由封闭向开放转变。首先,传统机关党建的组织活动、党内生活等基本上处于封闭运行状态,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往往只在党组织内部运行,党务公开推进缓慢。利用党建信息化平台,既能使广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了解机关党建活动信息,又加快推行党务公开,鼓励群众参与党的建设;其次,推动机关党组织和其他党组织开放交流。通过党建信息化平台,可以使机关党组织和其他党组织之间互相了解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同时还可开展交流党建经验、研讨党建理论等活动。
3、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由单边向互动转变。在传统机关党建工作模式下,党组织活动普遍是自上而下、预先设定的,党员主要是服从组织安排和管理,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不便收集和汇总,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党员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落实得不够充分。利用机关党建信息化手段交互性优势,党员之间、党员和党组织之间就可以随时互动交流,提高了党员群众参与机关党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机关党建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4、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机关党建从自我完善到引入民主监督转变。传统机关党建工作主要靠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覆盖面窄、信息渠道少。信息化引入机关党建,使机关党员和社会群众有参与、了解、评价机关党建的渠道,拓宽了党内民主渠道和党群沟通渠道,有利于扩大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有利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同时也使党员群众直接了解和参与监督机关党的活动,形成党建网络监督机制。
四、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机关党建工作方法创新
将现代信息技术导入机关党建工作,可以在继承传统党建工作有效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相融合,增强工作活力,开创出一个富有生机的新天地。
1、以信息化手段实现机关党建工作方式多样化。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产品如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远程电化传输设备等,依托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党建信息网络系统,开展丰富多彩的机关党建主题活动。通过党建信息网络,开设网上党课,宣传党的核心价值,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开通网上信箱,开展党员谈心活动和思想交流;建立网上档案,管理党员信息,查阅工作情况;设立网上支部,举行党内选举,党员考核、民主评议;开通网上热线,开展网上在线交流、网上党建论坛;开展网上组织生活,加强对外出党员的管理;设立网上举报信箱,让广大党员群众行使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权,等等,充分体现党建工作信息化的优势。
2、以信息化手段实现机关党建工作管理集约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党建和党务管理服务的综合运行新模式。一是开发应用党务管理软件。党务部门要与信息部门联合开发党务管理应用软件,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党建工作流程,构建统一的党建工作信息资料库,建立面向机关党员和社会群众的服务平台和双向交流窗口;二是建设电子党务平台。学习借鉴电子政务等好的经验作法,结合党建的特点建立一个先进、实用、高效的信息系统,形成电子党务办公自动化网络,构筑起一个覆盖面广、功能强大、迅捷方便的数字化传输系统。
3、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机关党建工作标准化。当前,一些机关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对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机关党建工作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各党组织都是各自为政,标准和规范不统一,不利于机关党建工作的管理和发展。因此,机关党建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程式化、数字化”的党建管理系统,要在一定系统和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执行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实现党建工作的内容、程序、方法、要求的标准化、规范化。
五、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机关党建工作机制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为机关党建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工作平台,极大地改善了机关工作的运行状态,提高了工作效能,促使机关党建不断改革,创立新的工作机制,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1、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机关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创新。一是在信息化技术条件下,机关党建的内容设计、开展方式、方法运用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信息化体系中各要素的作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二是机关党组织系统内如组织、纪检、宣传等各单元之间的信息交流反馈要充分运用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化网络实现数据交换和工作交流。同时建立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实现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化,为实施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支持服务。
2、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机关党建工作考核机制创新。一是推动公开考核。信息化是一个较为开放的平台,党建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成效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渠道展现和查询,考核的内容和方式随之都自觉趋于公开化。同时,考核方式公开化也便于引入群众参与评议,并对考核全过程和最终结果进行监督。二是推动科学考核。通过管理软件等信息化、集成化技术,创新考核程序,合理设置考核指标、优化量化考核内容,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总成分析,实现考核结果的科学精准。
其次,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中国共产党是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一切工作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是一种有效途径。
再次,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是我们党继续引领国家和人民前行的现实需要。党的90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90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成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些成绩的取得要归因于中国共产党人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准确地把握形势,作出科学的决策,不断引领国家和人民前行。新时期尤其在“十二五”规划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否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决于我们党能否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如何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使党建的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前进,从而不断提高我们党员干部的素质,最终提高其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首先在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上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摒弃领导干部“一人决策制”,实现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制。在德才兼备的基础上,加大对党员干部的道德考察力度,只有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吸纳到我们的党员队伍中来,我们的党组织才会真正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领导干部在用人时的“一人决策”,容易出现人个人独断主义,不利于民主集中的贯彻落实,也不能保证真正优秀的人才加入到我们党员的队伍中来。所以,党员领导干部用人时实行集体决策制,是坚持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用人决策的科学化水平的迫切需要。
其次,我们还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文本,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也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个先进的政党、一个执政党,我们党联系群众应该坚持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再次,我们还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两个务必”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需要我们党在新时期继续坚持“两个务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两个务必”是党员干部保持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人生观以及金钱观的前提。我们党只有坚持“两个务必”,才能保持头脑清醒,抵制住各种因素的诱惑,才能做到廉洁奉公、两袖清风。
最后,我们还要加强党的各项制度建设。规范的制度是我们党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党必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严格按照各项制度办事,强调用各项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不断推进党的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我们党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做到有规章制度可依、有规章制度必依、违反规章制度必究。在实践中我们党还要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制度的作用。我们还要处理好发挥自身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吸收、借鉴他人经验的关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大胆吸收借鉴国外政党制度建设中反映政党建设普遍性和共性方面的内容,不断丰富我们党制度建设的实际。
党的建设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进程。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应对世情国情变化的能力,服务人民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奋斗史中得出的宝贵经验。虽然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以及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仍头脑清醒,没有陶醉于已取得的成绩。面对新形势,我们看到了自身建设的不足,提出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新任务,并努力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因为我们共产党人知道,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党真正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更好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参考文献
[1]《“七一”讲话“四危机”袒露忧患意识》, 沈嘉, 《共产党员》, 2011, 8, 下半月
关键词:党建科学化;客观规律;科学方法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我们党为巩固执政地位、自觉利用规律提高建设水平、最终实现历史使命的实践过程,离开目的指引就会偏离方向,离开规律探寻就会失去遵循,离开价值追问就会毫无意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需要立足政治文明的多样性,着力阐明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需要立足现实世界的发展性,以创新的精神探寻党建的自身规律;需要立足人文关怀的终极性,用价值的尺度检验科学化的程度。
一、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涵义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命题: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旨在从整体上推进党的建设。准确理解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是准确把握新时期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逻辑起点。何谓科学,《辞海》1999年版的定义是:“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而“科学化”是一个合成词,是由“科学”与“化”构成的,在《辞海》中“化”是指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如绿化、大众化。根据这样的词义,可以将“科学化”理解成为某事物逐渐地转变成为一种更具有科学性的状态。因此,笔者认为,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党的建设不断科学化的过程。党建科学化包含理论建设、制度建设、方法建设三个层面,推进党建科学化的关键在于对党建规律的准确把握和科学运用,其本质是确保党的性质和宗旨符合人民的利益,其目的在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
二、党的建设科学化的依据是对党建工作面临形势的科学判断
执政党的历史方位是现实的,又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历史方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党在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任何政党都要善于审视和把握时代特征的变化,以及由此变化带来的对党的执政理念、方式、目标带来的变化。
1.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是顺应执政党的历史方位变化的逻辑前提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对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是至关重要的。凡是适应了历史方位的变化,党的事业就会顺利,反之,党的事业就会挫折,十年文革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从“两个转变”到“三个转变”反映出的是党在新时期历史方位的变化,在党所处的地位、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顺应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为必然。党的建设必须根据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明确自己的执政任务,遵循执政规律,及时调整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
2.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是积极应对执政党建设面临“四大考验”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具体而言,“执政考验”考验的是党执政后如何有效防止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如何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改革开放考验”考验的是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能否最大限度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市场经济考验”考验的是执政党能否有效应对价值规律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冲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外部考验考验的是党能否在扩大和融入国际社会的同时有效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西化,在国际上争取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四大“考验”,意在警醒全党居安思危,其根本着眼点在于努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3.党建科学化是根除党建中与科学化不适应和不符合问题的紧迫要求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明确指出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没有回避党自身建设中的问题,敢于正视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既是一种责任清醒,也是一种自觉和自信。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从党建的科学化视角看这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学风问题导致的信仰宗旨淡化。学风问题的关键是学习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脱离,学习与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和百姓关注的利益脱离。二是制度机制不合理导致制度虚化。主要表现为: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是党建工作中存在种种违背执政规律、违背社会发展潮流趋势的不科学的现状,比如,解决问题缺乏系统思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或缺乏独立思考,一哄而起,一哄而上。究其原因,既有经验的缺乏,也有特殊时期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具体而言,有的是制度执行的问题,制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有的是没有制度,存在制度漏洞;有的是制度不科学,缺乏操作性或者根本没有操作性;有的是制度设计本身就有问题,制度反而落后或者阻碍。三是方法和能力欠缺导致工作被动。主要表现为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处理问题方法简单,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工作的要求,不同程度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处境。
三、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是推进党建工作创新的现实路径
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需要全党认真总结90年来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反思和吸取各类教训,从中把握党的建设的规律。如果仅仅是凭经验治党,凭运动整党,难以实现党自身建设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党的执政关键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如果党自身建设赶不上时代发展的变化,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必然会被时代抛弃。如何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论述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时,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冯武.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探索与实践[J].企业文明,2010,(1).
[2] 胡洪彬.近期学术界关于党建科学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J].思想理论教育,2010,(23).
企业是国有企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方面负有重大责任和重要使命。中国盐业总公司经过数年不懈努力,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大盐营企业。当前,中盐的改革发展已进入一个攻坚破难的阶段,越是深化改革,越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中盐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一、抓认识,明确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要搞好党建工作,必须融入中心、进入管理,其核心就是要把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作为中盐党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中盐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维护出资人利益、企业利益和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统一起来,为推进中盐改革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在总体目标上,始终坚持“融入中心抓党建,进入管理起作用”。当前,中盐的中心工作是坚持“好中求快、由大变强”的战略方向,建设世界一流盐营企业。公司党委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使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成为企业运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努力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主要任务上,围绕中盐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致力于为中盐建功立业、得到职工群众拥护的领导班子;开展以争创先进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建立一套适应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求,保证中盐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体制机制。
二、抓重点,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确立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政治核心地位,构建确保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公司治理结构运行机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鲜明特征和本质要求。公司党委积极探索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中盐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把握核心主旨。把党的理想信念通过企业价值理念建设转化为中盐的凝聚力;把党的方针政策通过企业战略规划及实施转化为中盐的发展力;把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企业党建工作创新转化为中盐的领导力;把党员的先进性通过企业先进典型及形象塑造转化为中盐的带动力;把党的纪律作风通过企业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转化为中盐的执行力。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力、运转高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不断推动党委会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在人员、职能、工作机制上的融合。完善党组织有效参与重大决策机制。如中盐株化公司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总经理向党委汇报工作制度。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成立了由公司领导班子组成的竞聘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竞聘组织机制,所有高级业务主管以上岗位全部实行公开竞聘。创新方式方法。中盐上海公司坚持“调查研究,掌握主动权,取得话语权;积极参与,行使建议权,实施监督权;履行本职,提供精神动力、组织保证、智力支持”的工作方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中盐新疆公司把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与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企业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了党建工作和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三、抓关键,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把中盐打造成世界一流盐营企业,迫切需要加强中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加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班子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公司党委不断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建立了学习制度,并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扩大到各党支部书记和总部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结合中盐自身发展实际,从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共克时艰、确保增长六个方面着力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使班子能够根据市场变化作出正确决策,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在议事决策中,坚持“抓住大事定议题、调查论证做准备、提出原则拿预案、个别酝酿求共识、集体讨论做决断、分工负责抓落实”的“六步工作法”。注重健全党内生活制度,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使民主生活会更具针对性,更加贴近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实际。
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认真抓好党规
党纪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全面推进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主要领导问责、分管领导督责、所有领导带头履责的党风廉政责任制度体系。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难点,不断加大监察审计的力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抓基础,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企业党的建设重心在基层,创新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公司党委适应当前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任务,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推进基层党建制度化建设,开展中盐班组建设工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摘 要:公路路政管理部门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试图以当前社会普遍关注治理超限超载问题为契机,根据交通运输部加强路政管理自身建设的要求,对部门发展历史进行简单回顾,思考进一步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途径,实现路政管理部门健康有序发展,确保公路交通“路畅人和”。
关键词:公路运输;党建;科学管理
中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道路自古以来就是便捷交通、沟通物流的重要手段,道路的畅通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统治的稳固。现代公路出现以后,公路养护和管理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公路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加强公路管理成为保障交通运输安全通畅的必然要求,于是一支新兴的执法队伍?D?D公路路政管理队伍,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意味着在牢固把握党建工作的规律、遵循规律的同时,还必须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根据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调整自己的结构、功能、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因此,公路部门在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进头脑的同时,还要根据工作实际,广泛开展主题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公路业务知识学习培训,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国家、省、市对交通运输、公路工作的重大部署、公路发展新政策、新理念,学习公路相关工作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从而使公路部门各级党组织真正成为公路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成为公路建、养、管工作的排头兵,在公路工作的各条战线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有力地影响、带动着全体公路职工投入公路的大建设、大改革、大发展的热潮中。公路路政管理部门设立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出台的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公路路政管理主要是根据公路主管部门的授权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为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公路设施,维护公路合法权益和为发展公路事业所进行的行政管理。公路路政管理部门具有行政执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职能。
当前,由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全国公路里程和机动车飞速增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通行需求与公路有限的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由于治理超限超载引发的一系列矛盾,逐渐将公路路政管理部门推上了风口浪尖。近来,媒体又多次聚焦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反映出少数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不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为民服务意识淡薄,甚至还存在“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行为。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继续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监督管理的同时,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的党既是路政管理工作的政治核心,又是工作顺利开展的思想和组织保证。抓党建工作,就是抓业务工作。党建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而是要确实搭建平台,创新方式,将工作落到实处。党组织担负着组织、教育党员和团结、引导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责任。路政管理部门要坚持党建“三同时”原则,将党建工作与路政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要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明确基层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路政部门一般实行的是垂直管理体制,但是工作重点必须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开展。在为地方服务的同时,也需要地方的支持和帮助,很多工作需要与相关部门协调。按照传统惯例,工作协调一般采用对等原则,参加会议,文件传达及工作部署都需要按照一定的层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经上级批准后,设立与相关部门对等的基层党组织,以便于工作开展。在基层党组织中,应该设立党组织负责人,与行政主要负责人享受同等待遇。党委和总支一般应该设立专门的党务工作部门,党支部一般应安排专人负责党务工作。上级部门应该在机构编制、预算经费等方面给予足够支持。
要围绕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鼓励各级党组织采取切实措施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建立健全了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融入了路政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在议事决策过程中,坚持听取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反复研究再做决定,使决策更加正确、更加科学。深化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建立党务公开目标管理制度,统一安排、统一检查、统一考核,提高公开的质量与效果,增强工作透明度。拓宽民主渠道、扩大群众参与,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建设的内在活力。健全社会评价和干部述职述廉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干部绩效评价机制,推行党员干部述职制,有效增强党员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将创建活动纳入日常党务工作和公路工作的日常事务中
要围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从细处入手,重视并关心一线职工的生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及时解决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让他们安心工作。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保证党员干部群众诉求渠道畅通。要加大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关怀帮扶力度,定期看望慰问退休党员。要通过党建带团建、工建,不断创新群团活动载体,开展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要选好“领头雁”、配强领导班子、建好干部队伍、激活党员队伍、加强后备人才和入党积极分子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管理有序、作用明显的党的基本队伍。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培养和选拔一批有能力、有激情、想干事、愿奉献的人才到党务工作岗位锻炼,在选拔领导干部时要注重考察业务、党务双重经验。
1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有效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
党委中心理论组坚持定期学习制度,努力做到“三学”:领导带头示范学,完善制度保障学,创新形式经常学。党委中心理论组先后围绕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国人才会议等主题进行了专题学习,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讨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律,领导班子的治校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不断增强。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参加教育部、北京市组织的各类教育培训,圆满完成5年参加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550学时的任务。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等报刊上发表党建研究文章数十篇,对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
学校党委坚持并完善联系基层和定期调研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创新调查研究的形式和载体,通过座谈、访谈、调查问卷、网上调查、设置意见箱等多种形式,深入到师生员工中间,深入到院系班级、宿舍、食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2008年3月,教育部网站以《向学生请教》为题,专门报道了学校探索创新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模式的经验和做法。
学校党委定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不断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力求将民主生活会开成征求意见会、批评与自我批评会、明确努力方向会。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学校党委针对民主生活会提出了“三多三少”“三真三深”的原则和要求。“三多三少”;多交心谈心,少寡言封闭;多找问题,少谈成绩;多讲主观原因,少找客观原因。“三真三深”:多谈心交心,谈真心话,在谈心交心的深度上下功夫;多找问题,找真问题,在分析问题的深度上下功夫;多讲主观原因,动真感情,在剖析主观原因的深度上下功夫。这些思路和做法得到了中央领导及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3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领导班子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2008年,学校党委修订完善了《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党委全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一系列制度和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运行程序。为加大学校重大决议和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力,2009年学校建立了专题会议制度和督察督办制度,对影响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一事一议”式的专题研究,并责成相关部门督察督办,推动落实。党委还专门返聘了两位退休老同志为党委组织员和行政督察员,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书记、校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树立主动配合、民主协商和集体决策意识,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工作侧重点上,书记主要是“谋人”,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管好干部;校长主要是“谋事”,依法治校,带领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学校班子成员之间精诚团结、密切配合,真正做到了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补台不拆台,团结不内耗,推动学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规范干部选拔程序,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品行端正、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
1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学校党委紧紧围绕中央提出“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不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亲历开放30年:中国外交官论坛”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图片展览和文艺汇演。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等重大活动,组织了42场辅导报告和讲座。同时,学校还充分发挥党校处级干部培训的职能,建立“北京外国语大学干部在线学习中心”,积极推进网络学习平台建设。
2规范干部选拔程序,加大干部交流力度
学校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通过聘任20名教授、总支书记、机关干部作为党委干部考察员,不断加强干部考察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时效性;制定并实施《中共北京外国语大学委员会干部任免票决制实施办法》,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
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渐建立“处级干部大循环,科级干部小循环,单位内部微循环”的干部培养机制。3年来,党委共调整、任免处级干部171人次,面向校内外公开选拔和招聘处级干部25人次;轮岗换岗26人次,基本覆盖了全校各个部门。加强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力度,拓宽干部交流渠道,积极推荐干部到校外挂职,先后选派12名后备干部到奥组委、教育部、市教工委、市教委、国庆60周年指挥部等部门挂职锻炼。自2009年开始,学校党委启动了院系教师与机关干部校内双向挂职交流工作,选拔了5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到校机关挂职锻炼。
夯基固本,科学引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1优化设置,推进基层党组织有效覆盖
学校按照有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及时调整和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实现学校党组织的全覆盖。学校积极探索在志愿者、出国出境党员中建立流动党支部,在部分院系开展按照专业建立学生党支部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学校党委依托志愿者团队的垂直管理体系建立志愿者临时党支部,将党员的管理具体到每个场馆、团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结合”的工作模式,积极发挥志愿者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突出重点,发挥院系党组织作用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重心下移”,注重加强院系级党组织建设,定期听取基层组织工作汇报,强化党委书记、总支书记、支部书记三级书记抓党建的责任意识。加强院系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明确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党政联席会、院(系)务会、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委员会等途径,院(系)党政班子实行分工协作,对重大问题和事项加强事前沟通、实行集体决策,达成共识,有效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障监督作用。
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注重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具有奉献精神的党员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通过专题形势报告会、领导班子成员上党课、每月一次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兄弟院系间的交流研讨等形式,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通过完善激励
机制、落实各项待遇等措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责任感。
3加强检查,促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为建立健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检查评估长效机制,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学校党委根据《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试行)》,制定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基层党组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检查评估材料目录》,定期开展自评自查。2008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头带队,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对各院系的党建工作进行检查。2009年,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学校领导又分头带队,对各基层党组织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2010年,结合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的申报和迎评,学校党委再次对各院系党建工作进行了一次巡查。通过不间断的检查和整改,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得以不断加强和巩固。
4创新载体,激发基层党组织生机与活力
通过“歆语工程”、服务奥运等品牌志愿活动,不断增强党员的自豪感、归属感和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通过参加“歆语工程”,广大党员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磨炼了意志品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奥运,学生党员不仅锻炼了外语沟通能力,丰富了社会知识,开阔了国际视野,而且还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高了爱国热情。一位教师志愿者说:“奥运服务是一种新的教学课堂,而且是个大课堂,我和我的学生在一起服务,形成一个好团队,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通过“支部共建”,以点带面,搭建支部活动新平台。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各自的联系点,定期听取汇报或深入调查研究,带头帮助院系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他们对复杂局面的驾驭能力。校内各单位、各部门也分别与学生党支部开展了“红色1+1”共建活动。通过关注新农村建设、参观访问打工子弟学校、开展学习交流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回馈社会、服务基层,增强了思想教育的辐射效应。
5抓住难点,做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
不断加强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上党课、听形势政策报告、观看教育影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通“歆语在线”网上党校自学等形式,组织以学习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十七届四中全会为主题的教育和培训。按照北京市委教育工委《2009—2013年北京高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精神,建立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培训方案,按照人均不低于100元的标准,配备专门的培训经费,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形式,围绕“预备党员见习岗”“毕业生党员示范岗”等实践项目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国庆60周年等重大活动,为广大党员提供实践锻炼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了以陈琳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在校内外获得广泛赞誉。
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党员发展3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注重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制作《党员发展工作流程单》,规范党员发展材料报送,明确审核标准和审批时限;修订《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对发展党员预审材料进行整合;组织多次党员发展专题培训,下发《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党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手册》和《党员发展操作规程》等,大大提高了党员发展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保证了党员发展工作的质量。
【如何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推荐阅读:
浅议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09-22
如何提高创新服务水平05-25
如何提高班组管理水平10-05
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范文09-19
浅谈如何提高民族学生的口语水平论文06-29
如何培优补差提高数学教学水平10-08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写作水平07-02
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问题的探讨06-25
不断提高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