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金钥匙(语文论文)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金钥匙(语文论文)(精选14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金钥匙(语文论文) 篇1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达标测评”是新课堂倡导的教学流程,目的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尽量多的学生掌握尽量多的知识,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语文课堂成为学习知识的超市,生命狂欢的舞台。其中学习成果展示是量化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效果的重要环节,更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金钥匙”。下面就成果展示的一些要素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学习成果展示方式

1、听写展示。这个方法适用于检查学生对生字词、诗词、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子或词语解释、现代文中的精彩段落或用的巧妙词语的掌握情况。

2、朗读展示。语文课不能缺少朗读,在检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中更应该把朗读情况纳入到小组和个人的竞比展示中。对于现代作品中的名篇或经典段落,诗歌,文言文等,应在指导朗读、学生练读后让各小组的代表进行朗读展示,并且要根据课型和练读要求提出展示时的要求,如对诗歌提出有感情地朗读,对文言文提出准确、熟练地朗读,对重点篇目还可以提出背诵的要求。

3、板演展示。如果展示的内容文字量少,又想在评价时进行比较分析,如默写词语或诗句时,以小标题形式拟写故事情节或梳理某一问题的过程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4、口答展示。在语文课中,理解课文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引导学生去深入分析、理解课文,学案中常常设计的题型是问答题,这些问题不仅设计有二到四题或更多,答案的文字量也偏多,而且难易程度也不同,有的可以借助原文作答,而大多数问题则需要学生来整理概括答案,所以这一类阅读理解题用口答就可以了。

另外,有老师提出的“语文课堂展示八形式”是很好的方法。它包括“头脑风暴” 成果发布会,综合演绎(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说评书),论坛跟帖,诗歌朗诵,现场辩论,艺术表演,知识竞赛,这些无疑都是很好的学习成果展示方式。

二、提高学习成果展示效果的策略

1、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要给予适当的评价

评价是无形的激励,恰当的评价能促进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水平的提高,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果,多给学生鼓励,多用赞美的语言,多用欣赏的眼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设计多元化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兴致 学生开始时出于新奇,对这样的课堂能表示出较高的热情,时间长了,新鲜感没了,热情会减退,势必影响课堂效果,此时需要老师们设计多元化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展示兴致。

3、培养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能力与老师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展示培训。培训应按照学习成果展示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必要时要敢于叫停。

4、修炼教师课堂驾驭的内功

导学案是教师驾驭课堂的真正抓手,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做到:(1)选择重点问题作重点讨论,不要平均用力,简单容易的问题一带而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疑点。

(2)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你的打断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从而影响交流而耽误时间。

(3)教师作为课堂互动的一员,应当在适当时候通过提问或追问的方式给出你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实现你的教学意图。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金钥匙(语文论文) 篇2

1、教师转变观念, 营造初中语文课堂和谐氛围

新时期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身为教师, 应该尽快转变角色, 走下圣坛。真诚的爱自己的学生, 爱他们的优点, 也爱他们的缺点, 亲近他们, 与他们心心相印, 尊重他们的人格, 少一点审视责备的目光, 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 注意十分谨慎的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不受伤害。努力营造民主、平等, 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想方设法为学生获得成功创造条件, 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最终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一种真诚合作的新型关系。同时, 作为教书育人的领军人, 语文教师应加强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因为学习是促进知识更新, 接受现代教育理念,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一关注时事, 洞察天下大事;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提高业务水平;三学习新课程理念, 学习他人经验, 增强教科研能力;四要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提高教书育人质量。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2、在课堂教学中注入情境教

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 强调了教学中要以美去激发爱, 以美感染人, 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 优化了语文教学效果。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 以情动人, 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大体经过三个过程:首先, 导其入境, 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气象万千的境界, 感知作家所描绘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氛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融合, 这里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 不入其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和尽情想象, 不能领略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教师可以借助电化设备, 提供与课文有关的视听形象导其入境, 也可以借助诗意或是描摹的语言, 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 去感知美, 发现美。其次, 激其情感。文学作品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多以情感人,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 无论是优美还是壮美, 必将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作家在写作时灌注了浓烈的思想感情,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饱含深情, 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与课文中的情感交流, 产生共鸣。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 学习的动机, 成才的起点。初中生在很大程度上凭着兴趣学习的, 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可以利用学生愿意看小说的优点, 指导学生多阅读文学书籍;可以让学生体会语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要让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丰富多采的, 而不是死记硬背。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 教师要仔细研究课文, 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要全面把握, 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优化导入设计, 适当补充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教学材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一上课时播放歌曲《阿里山姑娘》, 让学生陶醉在欢快美妙的旋律里, 对阿里山产生向往之情。这时, 教师导入新课《阿里山纪行》的学习就很自然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诸如此类的恰当的情境导学可以创设出最佳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 活跃思考, 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同时, 语文教师适当地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动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我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我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我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我坚持学”。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注重学生自学, 在自学感悟的基础上达到知识的掌握。这种能动式学习不但使学习过程有效, 而且使学习者本身主动而自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能学”的信心, 激发学生想学的愿望, 点拨学生“会学”的策略, 提供学生坚持学的动力。教师不得包办代替, 要培养学生自主操作, 自主迁移, 自主比较, 自主比较, 自主发现, 自主探究的能力。如教学文言文, 首先要让学生对照注释, 查工具书自主学习, 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只需对学生提出的较难的字词和句子作讲解。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形式、理解能力各不相同, 教师在教学中本着以人为本思想, 做到层次性和差异性。一方面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 采取不同的施教策略, 分层要求、分层设问、分层练习, 使教学适应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观察水平, 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只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才能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5、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提高课堂效益

开启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的金钥匙 篇3

一、提出恰当的预习要求

1根据学情提出要求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水平,只有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要求。

此外,在提出预习要求时,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情况,又要考虑学生间存在的差异。

例如,在布置学生预习一篇文章时,对于程度较差、成绩不好的学生,可让他们在课前认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或不理解的字词,并利用字典查找;对于程度稍好、成绩一般的学生,可让他们给课文初步划分段落层次,并根据课后练习题进行思考,尝试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对于程度较好、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可进一步增加思考题目,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写了什么、哪些语句没读懂、读后有哪些疑问或自己的感想等。这样的预习要求,既满足了优秀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保证了中等学生基本的语文训练,也照顾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薄弱的语文基础,使课前预习教学有了较强的针对性,这样既使各层面的学生获得了各自的成就感,也调动了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2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要求

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时,还要了解课文,包括课文内容、体裁及特点。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课前备课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教师无论对课文熟悉与否,都要精心备课。当然,课文内容不同,体裁不同,特点也就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课文,预习要求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全面了解了学生特点及课文内容,在布置学生的预习要求时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使预习达到预想的效果。

二、教授正确的预习方法

教师在学习新课之前都会布置预习任务,但是经常有学生完不成规定的任务,这是因为他们缺少正确的预习方法。因此,为了使课前预习顺利进行,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预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预习方法,才能顺利完成预习。

笔者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了一些预习的技巧,这些技巧可总结成以下几点。

1整体感知

在预习一篇文章时,可先指导学生将文章整体阅读一遍。阅读之后可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解决自主预习的基本困难。

2个性化体验

在阅读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段或最感兴趣的地方,包括优美的句子、精彩的内容、鲜活的人物、独特的构思等,并让学生简要谈谈自己最喜欢或最感兴趣的理由。这些理由都是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十分重要。

3重点思考

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重点阅读。通过抓住重点语段进行阅读,可使学生初步领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明确课文的写作目的。在重点阅读时,学生可以提出疑问,可以从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人物塑造、主题材料、故事情节、表现手法等多方面提出自己的问题。课前有目的的预习,可使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或观点听讲,并在与别人观点的比较中去领悟课文,在错误中寻找自身偏差的原因,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

当然,在预习之前,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将重点段落、生字、词语等圈点勾画及遇到疑难问题做标注符号的方法,要教给学生边读边想边做标注及做笔记的原则。学生标记的过程其实就是深化读书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读、思、记”的过程,它既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增加学生的知识记忆,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良好习惯,还可让课前预习紧紧地围绕着语文教学的重点进行。

三、收集课外相关资料

想要顺利开展课前预习,就要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积极收集整理相关课文的资料信息。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一个人想要获得知识并不能光靠课本,还要通过网络、图书馆、阅览室等方式去收集信息资源。语文教学亦是如此。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外延等于语文的外延。语文课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40分钟,还应从生活实际出发,把生活与课堂密切结合起来。具体来说,教师除了要提出恰当的预习要求、教授正确的预习方法,还要做一些知识资料的收集准备工作。教师要能从网络、图书资料中收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运用这些课外知识不断充实课内教学资源,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布置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时,可先给学生提供能获得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信息的网络地址及图书资料,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整理。

这些信息资料可以分为两类:第一,与课文主题相似的文章,即收集的文章与课文体现的主题一致。教师可让学生搜集这类主题相似的文章,通过对这类文章整体的阅读,学生可对这类主题有更深的感知,进而对课文主题有更深的理解。如人教版课文《大雁归来》写了大雁的特点及生活习性,从而引出了作者对这种生命的热爱及赞美之情。围绕主题可让学生自选相似文章,如《斑羚飞渡》、《海燕》等。阅读这些文章,可使学生们对关爱动物、热爱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类主题有深入的把握。第二,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资料。如在预习《苏州园林》时,可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收集有关园林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使学生了解园林的发展历史、形态变化及园林在建筑学尤其是美学中的价值及意义等。这些信息的收集整理,既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执一把钥匙,走进语文教学之门 篇4

成果评选参评

执一把钥匙,走进语文教学之门

黄陂区长堰小学:田惠民 电话:***

人类进入21世纪,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中,学生知识的来源是很多,除了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之外,学生还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例如有电视,报纸,各种刊物杂志,互联网等等,丰富多彩现代化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将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知识经验经过教师的特意加工,然后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但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切身感受到生活探究的成功与快乐,而且也会让语文教学活动从形式到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完善。结合我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总结出了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那就是“搜集——思考——实践”。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放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围绕课文,结合主题学习,搜集生活资料,浏览相关信息,甄别出与课文相关的资源,整理好预习笔记。

预习必须建立在充分的个体学习基础上,大力开发课前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预习活动。在学习每一单元课文之前,要求学生超前预习课文,一方面要求其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了解大意,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自行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生活、文化、信息等资源,并作出适当的筛选和整理,整理预习笔记,以便在集中教学时共享。

课前预习资源的搜集甄别与整理,这不仅为课堂学习夯实了基础,也是学生感悟语言,学会学习的很好机会。不同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语文水平、独特体验设计自己的学习。

二、开放的课堂互动。课堂互动: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合作的过程。在集中教学指导学生精读课文的每一部分时,既是完成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利用和内化资源的过程,我根据学习课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合理运用学生甄别好的资源整合教学,使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生群体所共享,从而化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为学生自学、互学,教师导学,人人参与的立体多向式交流,扩大了学生的活动空间,丰富了学生知识容量,在多维互动中形成了新的意义建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学时就要运用自己搜集到的资源来理解有关语句。在集体讨论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时,先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上下文、网络信息资源来展开讨论,综合处理有关信息,深刻理解课文内容。而一旦学生遇到困难,或搜集的资源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时,教师就要适时地提供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并通过屏幕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分析、处理、利用这些资料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感悟到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方法,感悟到收集怎样的资源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三、开放的拓展性实践。课后实践:教材只是个载体,或者是个生长点。如何更好地沟通课内与课外,如何更好地扩大阅读量,如何更好地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还要在这一环节体现出来。我们通过寻找课文拓展阅读的延伸点,让学生围绕某一专题在课后自行搜集、体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质量。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实验教师紧密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经验,融合我校的扩展阅读特色,开展多姿多彩的综合活动。这样,将课堂延伸,将教材放大,带领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学习生动有趣的语文。

探索一:搜集整理父辈祖辈的童年故事、歌谣、童谣。

由于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学生们已经很难体验祖辈父辈的艰辛生活。于是我让他们搜集整理爷爷、奶奶、父母等的童年故事、歌谣、童谣,感知他们生活的苦乐,从而感悟今天幸福生活的美好,珍惜亲人间的真爱。

例如:学习《月光启蒙》这课时,我让学生搜集他们父母爷爷奶奶等的童年故事,记录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整理他们唱得童谣歌谣,听他们的故事,想象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学生生活资源交流时,全班55人竟有53人整理记录了五个以上的故事或童谣,有6位同学超过了20篇,20多位同学整理了10篇以上,他们无不表现出对父母家人的感激。在此基础上学习课文时,学生对课文中“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有了更深层的领会与感悟。

探索二:走向大自然,走向田野,参加生产劳动。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行行色色的动植物最能激发学生兴趣,提供想象素材,而生产劳动则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艰辛,收获到家人对丰收的期盼之情。例如: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时,我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家人一起参加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到田野中去观察记录各种动植物的名字、形态、生活环境等,讲它们有趣的故事。学生的双休日过的更加丰富多彩,想象的空间更加广阔,体会到了到自然中万物自由自在生存的道理。在上课交流时,我发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述说自己的劳动经过,描述未来的收获。有的学生绘声绘色的讲述自己的发现,展示自己的标本图片等,脸上的自豪之情难以掩饰。在进一步的学习课文中,对“祖父的园子”是充满快乐和自由的人间乐园,与亲人相伴相随是多么美妙的体会便不言而喻了。

探索三:观察记录家人的生活。

家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家庭的和谐,家人的幸福。因此,为了让学生更能感受家人的关爱之情,我让他们抓住家人的行动,记录他们的举动,体会他们的用心。

例如:学习《爱如茉莉》这一课时,大家都觉得“爱”是人人都很熟悉的一个字,是一个让人温暖,但又无法触摸,无法用语言去述说的。于是我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记录亲人间的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声叮咛,体会他们为对方的付出和关爱。在课堂上,我没有刻意的去讲课文,而是让学生交流他们的观察记录和体验,没想到学生竟纷纷交谈起来,把家人对自己的关心说得生动感人,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幸福。我就势进行点拨课文中的“真爱就像茉莉”的内涵,学生们自然而然的就接受了。

课文毕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作品,不能只关注生活中的类似的事情而忽视了课文,要把握好课上交流与课下的体验整理,利用学生的体验去把握课文的重点、点拨课文的难点,才能把握好课文的教与学活动,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兴趣是学好语文的成功钥匙 篇5

发言人:查武英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起谈谈怎样学好语文,怎样让自己变成一个诗才横溢,谈吐风趣的人?我想成功的秘诀在于热爱读书,热爱学习。兴趣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它才能引到你在知识的乐园里遨游,是你忘掉疲劳;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在兴趣“老师”的吸引和指导下,可以加快获得丰富知识的进程;兴趣是成长的前提。凡是成才者,事先都具有喜好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特别是小学时期对某物的兴趣,如果不受客观因素的干扰、制约,往往可以转化将来从事某种专业和专业活动的兴趣。所以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读书的兴趣。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呢?

1、围绕读书开展益智、健身、有趣的活动

少年儿童,尤其在小学和中学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最富于幻想,最易接受新鲜事物。渴望认识生活,认识周围世界。常常会问,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对什么都感兴趣,见到一朵花而产生喜悦心情,见到别人画画,他也想学画画。广泛的兴趣能使儿童接触和注意多方面的事物,获得丰富的指示,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提供形成中心的可能性。根据这一特点,可以组织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趣的活动来引导孩子们读书,寓读书于活动之中。少年儿童直观感受和观察能力较强,在专人指导下,能使兴趣深化。把兴趣变成乐趣,再把兴趣与远大目标和理想相结合变成志趣。

2、为培养读书兴趣,要经常讲解读书的重要意义并把读书和青少年远大理想结合起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例如:爱迪生、鲁迅、高尔基、华罗庚等人无不是从小酷爱读书,从书籍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使自己的脑子变得日益聪明起来的,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伟大的科学家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这些伟大的名言足以说明读书的重要。一个人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将受益一生。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杨乐,科普作家叶永烈都是由于他们在少先队员时,参加了读书活动,引起了专业的兴趣,才一步步深造,自学成才的。

为培养读书兴趣,推动课外读书的开展,学校领导和少先队的辅导员应经常利用队日开展读书活动,表扬喜欢读课外书的同学。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等。并把开展读书活动和树立远大理想结合起来。教育学生读书,不是为了个人的奋斗而实现崇高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人如果没有追求人类进步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他的读书兴趣也不会持久,而且任何一种兴趣也只是暂时的。只有理想才能激发人的兴趣,并保持旺盛持久的读书热情,成为潜在的学习动力,使人奋发向上。

毛泽东同志从少年时候起就非常喜欢读书,当他从书中看到帝国主义如何侵占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种种事实,心中如同压上一块十分沉重的大石头,想到国土要被瓜分,人民过着殖民地的奴化生活。他忧心如焚,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开始意识到:救国救民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天职。从那时候起,他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崇高志向。为实现这个志向,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后来,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他救国救民的伟大志向。读书兴趣一定要和个人奋斗目标与祖国的命运,人民的事业联系起来。这样才有真正的兴趣。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金钥匙(语文论文) 篇6

内容提要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但是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开发并训练批判性思维,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终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

新课程问题意识创新精神 批判性思维 语文教学

韩愈在《师说》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目的和意义。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而现实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我深深感到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十分必要,也是大有可为的。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问题意识。笛卡儿说过:“要追求真理,我们必须把一生中所有的事物都来怀疑一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有这种怀疑的精神。新课程教材的编排是否合理?课程资源能否充分利用,是否需要增删?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教材中有关的说法是否存在漏洞?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受学生欢迎?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对某些风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否切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别人的做法,是否可以依葫芦画瓢,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不能照搬照抄的,那又如何改进?„„凡此种种,教师都应事先有问题意识,进行存疑、思考,这样才会不断地去反思、回顾,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自己与新课程要求的差距,激励自己学习、提高,尽快融入到新课程的改革中去。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空间,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应用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自己去尝试、去探索,施展个性才华。只有强化问题意识,重视问题教学,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

用心

爱心

专心 的主动参与,达到自主求知、主动发展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博采众长,涵摄百家,这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郭沫若推翻陈见,横空出世,为曹操和武则天翻案,首先得益于他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前辈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学习,汲取营养。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如果不学无术,却指望“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一下子具备了强烈的问题意识,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扬教学民主的今天,“师道尊严”仍蛰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学生对老师既敬又畏,教师永远是正确的,对书本质疑、向老师发问,便是对老师不敬,便是没有好好听讲,便是捣乱、钻牛角尖,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讽刺的挖苦,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导致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相反,如果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开发训练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相信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各种思维,关键在于排除学生思维定势的干扰,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如,阅读教学中,除正面分析字词句段篇的运用外,还可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不这样写将会怎样;甚至根据文章内容,让学生设计出与范文不同的思路来进行比较;也可利用教材进行补充情节的训练或改变主题的训练。作文教学中,审题时提供有思考价值的材料,让学生多角度的去思考,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意,如对“守株待兔”、“班门弄斧”等寓言的多种理解;也可以有意设计一些正向与逆向思维的作文题让学生去思辨,如“知足者常乐”与“不知足者常乐”等等。

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应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往往把教师和教材看作是知识的权威,一味迷信。“老师说的”、“书上写的”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我们老师应引导学生挑战“权威”,让他们反思作品中的人物、结构、语言、思想、情感,从而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具有个性的解读。

(四)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用心

爱心

专心

1、创设问题情境,点燃思维火花。

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也就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事物所具备的条件超过人们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而构成的问题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某些现象和事例的矛盾关系,设疑发问。唤起学生注意并产生积极探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控制和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浅入深,揭示事物间的必然联系。

2、营造合作氛围,实现思维交锋。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合作的活动过程。营造课堂合作氛围,既是课堂教学本身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应尽量尊重学生意见,了解他们知识结构的现状和学习心理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心理互换;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一块相当充裕的自由活动的天地,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把问题提给学生。

3、给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让他们敢于质疑。

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尽量缩短与学生的距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尊重学生的发言,让他们各抒已见,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发言,认真听,让每个人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中积极思维、发现、探索。

4、传授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质疑。

在教学每篇课文前,布置学生先预习,并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将问题记录在本上,反馈时,教师要对认真提问的或提的问题有思考价值的同学予以肯定,这样会激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本身的思维训练因素,激疑、引思、点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难点,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学完课文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质疑。

学生如果能经常质疑,他的求知欲就会加强,质疑的兴趣会更浓,就会出现自主质疑的局面。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让他们在解决新问题中再次提出实际的问题。

如教《愚公移山》,就可以这样导入:我们常常用一个成语来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并且这个成语在格式上与“精卫填海”相似,这个成语就是——愚公移山。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愚公凭什么说可以移走大山?愚公又是怎样移走大山的?你怎么看待愚公移山的行为?假如你是愚公,你会怎么做?诸如此类的带有趣味性的问题,既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又很快地把学生导入到探究的情境中来。很显然,学生们为了发现问题,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的找疑点,为深入理解这篇文章作了铺垫,我也及时的表扬了这些同学。

教学时,我结合学生们愚公的认识,围绕“我们从哪儿可以看出愚公的决心和勤劳?”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勾勾画画,写写议议,来释疑解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悟也就水到渠成。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积极思维,通过让学生课前预习质疑,教学中挖掘教材,激疑、引思,使得文章的重难点体现的淋漓尽致。课后学生的发展性质疑、探寻,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也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之花就会慢慢绽开。

三、“问题意识”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性 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应遵循教学规律,结合本学科自身的特征,实事求是,才能卓有成效。

2、隐蔽性和启迪性 问题设置不能过于简单明了,要具有适当的隐蔽性和启迪性,用心

爱心

专心

要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扩展,思维能力得以发挥。

3、维护强化学生的“好奇心”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展创造活动,它是创造力成长的动力,也是激活学生问题意识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必须善待好奇心,保护好奇心,培养好奇心。

用心

爱心

兴趣,语文课堂的“金钥匙” 篇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旦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 就会激发强烈的探索与求知欲, 并会因此不懈的投入到此类活动中, 一旦遇到困难, 它往往会充分发挥创新潜能,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给人以惊奇。”由此可见, 要想改变过去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枯燥, 乏味的现状, 就不能缺少这把金钥匙———兴趣。

一、培养兴趣, 树立自信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主要是来自于教师的调动, 教师只有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励学生的干劲, 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能使学生处于“我要学”的最佳学习状态, 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 每位教师都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树立学生对这一学科的信心, 才能让学生在不觉乏味的情况下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画面再现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恰当的运用图画, 可以帮助学生对语文的理解, 使学生由静联想到动, 从有限的画面联想到无限的画外, 感受画中情, 体会画中美。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宋代著名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有疑”, 在教学中, 教师自己把某篇文章中的中心讲清讲透, 而不是把所有的段落的意义都讲细讲到, 要造成悬念, 启发学生思索回味, 前后贯通, 探索作答。如果教师只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 将所有的知识中的重难点全部灌给学生, 这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扼杀学生学习中的能动性和创新性, 学生也会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只要把学法指导有机的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法, 才能让学生自己去学, 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发现优点, 展现自我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 都向他们打开他的精神领域, 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点, 展示自己, 宣告成功的‘我’的存在, 从人的自卑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 感到自己并不是低人一等, 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可见,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自身的闪光点, 我们教师要做到现代都市的“伯乐”, 不断地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并鼓励他们相信自己是一个有用之才, 让他们拥有发展的机会, 成功的机会。

五、营造宽松氛围

教育先行者陶行知曾说过“教育的成功始于师生的平等”。要打破常规改变教师冷眼厉色让学生害怕, 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的现状, 就要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心与心的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营造宽松的氛围, 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主动求索教材内容, 积极去领悟, 去发现。

激发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金钥匙 篇8

一、用电教手段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而现代电教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单一表现手法为多种表现手法。

鲜明的色彩,逼真的外形,连续的动作,极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每当打出幻灯,播放录相,录音机时,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了,新奇精彩的画面令学生惊叹不已,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入情入境。

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很优秀的描写文,通过描写桂林山水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学生没有到过桂林,就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也难以打动学生的心,对作者描绘的景物抒发的感情理解不透。如果一放录音相片,优美画面展现在面前,再加上录音机深情的配乐,学生会完全陶醉于桂林山水美丽的画卷,真会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他们的热爱自豪之感便油然而生,这也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学质量。

再如在低年级教学识字时,传统的教学手段,一般一节课可教6~8个生字,而利用了电教手段,则可达到12~14个生字,效率提高了,因为电教手段可以使新授课时间缩短,练习时间大增,练习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时幻灯出现的象形子的“象形”,能帮助记忆,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尤其对低年级学生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画面,有利于他们识记。

二、巧设巧引激发兴趣

语文教师要能够运用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精辟透彻的分析,具体准确有刻画,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千里长街送总理》时,学生对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景很难入境,更难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与作者有同样的情感,紧紧把握沉痛悼念的感情基调。我用低沉的语调说:“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祖国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1976年1月11日下午,首都百万群众自发云集在十里长街上,在一片泪雨与哀哭中向缓缓而去的总理灵车沉痛告别,直到今天,十里长街送总理感人的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教师满怀哀痛之情的引入,渲染低沉抑郁的气氛,这样学生一开始上课,神情就很专注,很有兴趣与老师交流,感受到老师情感脉搏。在回答问题中学生也带着崇敬,爱戴之情。这六准确地感受到文章的写作基调,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突破了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不是很呆板接受而是主动积极地获取。

教师还可以采用绘画这一手段激发兴趣。例如:教古诗《幕江吟》,诗中描写深秋时节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师可针对诗中景色美这一特点,先展示蔚蓝天空,水平如静,岸边柳树倒垂,池里荷花开得正艳的背景图,再画上日落的太阳,水面一半红一半绿,在荷叶上画晶莹透明的露珠。构成了一幅形色兼备的风景图。就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脑海里浮现一幅美丽的图画,进入了诗人描绘意境之中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不用死记古诗,硬背诗意及中心,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

另外,教师可抓关键的情节,故事的梗概,课文题目等巧设巧引,激发兴趣。

三、课内活动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思想性,趣味性强,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题材,知识点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如讲《奴隶英雄》一课,因为这是一部优秀的剧本,文章情节感人,所以可让学生表演,加深对剧本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再比如讲《镜泊湖奇观》时,让学生“我是导游”带领“游客”乘着这班“旅游快车”去观赏幻灯上或录相中的美丽景色,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理解课文,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

课内增加适当的游戏内容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学习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最适合于低年级教学,因为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的精神食粮,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手脑口眼耳齐动,使学生易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找朋友,另外,教师可充分利用课中操,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的疲劳,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一举两得。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金钥匙(语文论文) 篇9

【内容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增强教学信息的表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还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电教手段,能为学生创设非常形象、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客观合理地将现代教育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才能发挥它在课堂中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电教媒体;初中语文教学

在新的世纪里,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息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今,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学生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语文课程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电教手段,能为学生创设非常形象、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要认真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尝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笔者就自己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谈点粗浅体会。

一、再现课文情境,培养学生语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现代多媒体技术可通过多种媒体如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化处理,使语文课堂由单一的耳闻为主的接受方式变为以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大大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单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语感训练这一颇为艰巨的任务尚有一定的局限。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整体优化语文学科的电化教学过程,以多媒体组合教学来达到语感训练的目标,则是一种高效的手段。我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如配乐朗诵、录音示范朗读、配乐讲解、吟诵等;有时采用以语感训练为主线的电教(或多媒体)基本课型,诸如听读欣赏课、速读速听课、艺术表演课、渗透训练课、综合训练课等。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黑板+粉笔为主要工具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声像同举、图文并茂、动静成趣,直观而又生动,可再现情境,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铺路搭桥,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初中语文教学形成重点、难点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教材中某些文字内容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缺少进行抽象思维活动的中间媒介。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铺路搭桥,可以让教师通过挖掘教材本身的潜在因素,以形象的画面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艺术感染力的影响下观察事物,减缓攀缘思维高峰的坡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鲁达三拳打死郑屠这一情节最能体现鲁达疾恶如仇的性格,这一情节也是课文的精华和重点部分,光靠读课文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我在教学此课时,通过多媒体屏幕出示电视剧《水浒》中这一段音像,之后用多媒体播放主题歌《好汉歌》,通过铺路搭桥看——电视情节,对鲁达形象的感悟就更透彻了,很好地突破了重难点。

三、视听结合,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带着兴趣去感悟文本。生动可感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展示直观形象的立体画面的优势,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逼真地展现出来,能把学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字描绘“美”的情景,从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例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用多媒体屏幕出示《春》的五幅

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让学生享受美好的视觉盛宴;又通过播放《春江花月夜》音乐配乐的课文朗诵,给学生优美的听觉享受。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进课文情境中去,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感受朱自清的散文《春》,这样自始至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丰富表象,活跃思维,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青少年儿童的想象,涵养青少年的美感。”人们学习任何知识,都离不开想象。阅读教学更是这样,语言文字训练的深层是思维训练,必须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想象。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水平依赖表象的质量和数量,表象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越深刻。阅读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跨越了时空距离,再现了教学内容的全貌,展示了教学过程,强化学生感知,促进学生记忆、思维、想象和联想,激活思维,帮助学生仔细、全面、深刻地体验课文内容,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为学生的想象思维提供了丰富的表象。如我在教学王维的《使至塞上》的时候,就抓住了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里所涉及到的景物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通过PPT一幅幅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则根据诗意自由发挥,加以比较和鉴赏。这样既引导了学生的思维,又巧妙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对作品心领神会的过程中进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活跃的的思维和创造力。

五、巧用媒体,开展活动,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

如果能把学习内容寓于游戏、竞争之中,就能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计算机具有玩游戏这一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开发智力。如为了调动学生积累词句的积极性,我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操作,开展成语接龙、漫游古诗乐园、好词句大比拼、做好医生等比赛,学生通过一次次的语文活动逐渐养成自觉积累词汇的习惯。又如,我通过播放电视散文,投影课外读物让学生欣赏,或把学生写的优秀作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进行优秀作文发布会,这样学生的阅读和作文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六、播放录像,重演实况,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如何使学生突破“内容关”、“语言关”、“写法关”,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师极为关心又棘手的问题。要让学生在心理上不紧张,不畏难,靠大谈作文意义、重要性之类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可视性强的现代教育技术为作文教学开辟新天地。电教媒体可以调动学生观察、联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彻底突破习作时“言之无物”、“无从下笔”的难点,掌握写作技巧。如我在指导七年级学生的一次场面描写时,运用摄像机重演几天前活动课上拔河比赛的实况,学生兴致勃勃,看得津津有味。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时空限制,把人、事、物、景等形象生动的再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解决了他们的“无米之炊”。然后,指导学生有顺序观察,叙述当时热闹的比赛场面,又不失时机地指导观察特写镜头——同学们的动作、神态等,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由说到写,水到渠成。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现代教育技术,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灵活运用,有效融入。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金钥匙(语文论文) 篇10

教师备课,无非就是熟悉教学内容,读读教学参考书,写写教案就是了,还需要什么学问?其实,在我看来,真正的备课在课之外,也就是“课外功夫!”

画画讲究“画外功夫”,书法讲究“字外功夫”,音乐讲究“弦外之音”„„一个优秀的教师我认为应该更要注重“课外功夫”的修炼。

教师该怎样备课?真正有质量的备课该如何?我认为,教师的真正的备课在课外!关注以下五个“度”的修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提高教师课堂效率,保障备课质量的重要前提。

一、阅读知识要有广度博览群书,是非常重要的。很难想象,一个孤陋寡闻的教师能够教出什么优秀的学生来的。教师的阅读广,知识面博了,才有可能面对随时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科与学科之间辐射的问题等等,就能够游刃有余,灵活应变。语文老师不仅要掌握必备的语文教学专业知识,还必须学习和理解艺术、自然科学、历史、地理;音乐教师也要加强对文学、诗歌、历史、化学、物理、天文等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和领会„„

二、学科钻研要有深度作为一名学科教师,对本学科知识的钻研千万不能满足于课本之中,一定要深入本学科的专业进行探究,千万不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上。如语文教师,就很有必要精读一些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甚至搞点少儿文学作品的创作,在“语文教学”的知识点上有所突破,深入钻研一些语文教学理论等等;美术教师光光懂得画画还是不行的,还必须学习更多的艺术知识,会创作些比较高质量的作品,还要几种多门类的作品创作,研究艺术发展历史,钻研艺术教育理论„„才有可能从容面对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课堂。

三、经验积累要有厚度经验从实践中来,是要靠慢慢积累才能生成。不要轻易放过点滴的经验,不要漏过精彩的瞬间。我们可以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先进的经验,也可以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好方法。渐渐地,坚持下来,就一定有了厚度。有了厚度,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有了成功的底气。

四、交流互动要有“常”度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会善于交流的。没有交流,就显得孤陋寡闻,宛如一塘“死水”,是很难突破自己的。通过交流,教师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分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的效率显然是很高的。只要谦虚好学,多多向他人取经,善于交流探讨,就一定能够生成更多的精彩。交流方式不仅仅限定于学校,还可以通过外校实地参观、观摩、研讨等等。交流不要满足于一次、两次,而是要经常性地进行。网络博客的诞生,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真正民主自由互动的平台,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五、反思创新要有力度没有反思,就不会有新的突破,更不会产生创新的动力。反思是否深刻,是否有针对性,决定教师本身的认识和进取精神。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有缺陷、有遗憾才是真实的。通过教师的反思,才有可能改进和提升。没有人天生就有好经验的,都是在实践之中摸索出来的。因此,我认为反思不能流于形式,创新不能形如“空架子”,一定要有力度,哪怕是针对一个小问题上的挖掘和剖析。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乐趣的钥匙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乐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作为传统三大主科目一直以来对学生的要求都十分高,尤其对一到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刚刚接触语文接收能力各方面都比较有限所以对语文产生恐惧,导致五六年级的时候语文成绩发生差距明显的情况,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是眼下最重要的问题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

将自身的情感带入课堂,将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栩栩如生的浮现在学生的眼前,让课堂充满乐趣,情感的投入是重点。西师版的语文课本相对其他版本教材有一个优点,就是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更加容易学习接受,这样不仅缓解了学生的压力,也有益让语文这门课程充满乐趣,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让教师愿意投入更多的于情感教学当中。

一、投入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必经之路

1.小学语文情感式教学的特点

从正常人的思维发展来讲三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力,但是从理解知识,分析问题,接受能力等方面而言还是相对有限的。不管是哪个学校的课堂都经历过老式的教学模式,这里模式就是指教师在讲台上不听讲内容,学生在下面听,记分工明确。这种教学模式不是说不好但是太过于死板,让课堂没有生气也样学生没有兴趣去关注这门科目。这样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恰巧将情感投入课堂中这种模式在西师版语文教科书上是受到提倡的。这种情感式教学一改以往的教学方式,摒弃过去的死板教学,将教师的情感放入课本当中,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趣味,让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师讲课质量得到充分的改善,这是不可多得好方式。

2.情感投入对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那些大文豪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慕?其实答案很简单他们写的诗词文章是活的,因为它们包含了情感。这就是文学素养,判定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并不是说你读了多少书,而是你投入多少自身情感。教師在课堂上讲课投入自身的情感,带动学生情感,让他们觉得课堂上充满趣味,对那些大文豪憧憬,这样不仅仅让他们对语文感受兴趣,还会让学生明白人生哲理,对于事物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读的是活书而不是认死理,对于他们未来而言好处是极多的。

3.情感式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小学生是最天真的,他们想的很简单就是喜欢你就对你好和你一起玩耍,作为一位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进入他们的生活当中,而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有进入其中了解他们才能真正帮助他们学习。以往课堂当中都是教师在不断讲解知识,而学生要做的就是记住它们用于考试,师生之间很少有其他交流,关系疏远。将情感带入课堂拉近距离感,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打成一片,让他们真的把教师当朋友,这样上课可以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让学习更简单。

二.如何正确的将情感带入小学语文课堂

1.小学语文教学需有规划

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有计划,但是不同情况要用不同方法解决,不能认住一个办法不管什么情况都用,那是得不偿失的。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以为学生的实际状况为标准,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课堂接收能力等具体情况再进行预估制订讲课方案。

2.交流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起到的作用

要想让别人懂你的想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交流,人与人之间有了交流才会发现问题才能进步。在课堂上一味讲授知识是没有意义的,学生的接收能力有限,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与学生进行交流,一起研究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带动学生的情绪,在讨论中掌握知识,达到效果。积极主动是体现一个人对实物感兴趣程度的标准,教学在课堂中要学会建造一个平台,让学生不断交流讨论问题,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作为主体的感觉,产生积极主动的想法,对这门课程以及任课教师产生感情,这学生已经充分融入到课堂学习中。

3.掌握小学语文情感式教学教师是根本

课堂之中学生虽然作为主体,但是需要一位好的教师去引导去调动情感,这也是同样一种教学模式,不同老师却有不同效果的原因。作为一名教师要明白学习无止境这个道理,只有不停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改变方法才是教学课堂的关键。一位优秀的教师,讲授课文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中情况学生的情感会百分之百的投入当中,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一位好的教师他的言行举止文化素养都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学生崇拜英雄而教师要努力做课堂上英雄,让学生以你为榜样认真学习,时代在不断变化,不断学习是唯一跟上时代脚步的方式。

西师版教科书的宗旨:降低学生的学习起点,脚踏实地般成长进步。课堂教学是学校中最为重要的,好的授课方式是教师能够为学生唯一能做的,学校要做的除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减少学习压力以外,再有就是积极推动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到乐趣,生机。

情感投入教学课堂的模式,不会因为教材版本不同而改变。它存在的目的就是改变传统式语文教学,让课堂充满乐趣,生机不再让学生产生枯燥厌倦。

参考文献:

1.杜洁琼.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00(03)

2.赵财经.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04)

朗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金钥匙 篇12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让这把“金钥匙”充分发挥其作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创设情境,激发“读”的期待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说的就是要引领学生进入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这样学生读来才会油然生情。诱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激活思维的火花,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通过音乐、图片、实物、电脑课件、影视片段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朗读的情境。如教学《燕子》一课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春天的美景,尤其给小燕子来了个特写。学生当堂惊呼:“好美的春色!好可爱的小燕子呀!”阅读期待由此而激发了出来。此时,我适时说道:“小燕子今天来到我们课堂上,想找一位知心朋友,它说了,想做它的知心朋友可不容易哦,必须得读好它,把它的特点全部体现出来才行!”小朋友们个个信心十足,跃跃欲试。

二、示范诵读,找准朗读基调

一堂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朗读课,能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人营造出一种艺术的氛围。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技巧远远不够。作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感情细腻而丰富的人,应该是集各种情感于一体的人,而这些情感在朗读时要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要表达的是什么。这样长时间的示范,学生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训练。这样,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既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也让学生易于找准朗读基调。如在《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自己范读,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训练,学生的朗读有气势有感情,可谓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领会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艺术特色,而且能够将自己的看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课堂效果非常好。

当然范读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除了教师范读,还可以利用录音、多媒体课件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课时,我便播放课文录音,在名家情真意切的朗读中,同学们的思绪仿佛已经穿越时空,来到了黄鹤楼边,于是学生们感同身受,更易体会李白与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形式多样的评价,激励学生朗读

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在朗读的指导中也是如此。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句由衷的称赞,都可能让他们终身受益。老师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发现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闪光点,适时进行激励性评价,充分地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那么受到夸奖的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就会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即使学生的朗读不到位,我们也要藏起批评的锋芒,尽量把不足之处蕴藏在优点中,如一位学生朗读时不够深情,老师可以说:“你读得很响亮,如果感情再充沛一点,你离‘朗读小标兵’就更进一步了。加油!”这样学生会很轻松地在评价中得到阅读指导,提升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水平。

四、分角色朗读,加深体验

理解好课文,再引导学生用表演的方式来体会文中的情境,然后分角色训练,将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分角色朗读,要按不同的角色、各有分工,深刻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使之真正进入角色。如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时,可让学生分别担公仪休和管家的角色,边表演边朗读好,并注意把管家阿谀奉承的嘴脸读出来,同时把公仪休的清正廉明读得生动逼真。通过反复的训练,分角色朗读定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的精心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丁连军.浅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策略[J].新课程(教研版),2010.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金钥匙(语文论文) 篇13

谈谈初中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是靠文化来维系。纵观当今世界,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对本民族的文化就越珍惜。未来社会将越来越强调人才的文化素养,加强文言文的学习,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有效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感悟古诗文的魅力。那么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咬定‘根本’不放松”。以下是笔者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对现代学生而言,文言文属于陌生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将枯燥的内容放置在生活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轻松、愉快而又严密、系统的氛围中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1.美读法。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教师范读时必须美读,读出神韵,读得摇曳生姿、回肠荡气,让学生不仅听出语气、情感,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表演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进行即兴表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晏子使楚》《郑人买履》等课文都可以运用。

3.绘画法。许多优美的文言文都可成画。如《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等文章都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精妙的图画,在挥洒自如中,让陌生的语言真实地展现面前,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尽情地翱翔。

二.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正确朗读文言文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点,如:正音、停顿、语速、节奏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

不少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会读就行。其实不然,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文要求掌握的知识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诵读和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文言文教学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指导诵读时要求学生要读出抑扬顿挫和感情,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

三.教师要解疑答惑,指导方法

古文化浩如烟海,教师永远讲不完,这就要求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使之借助工具自己探索历练,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指导学生对所学文言知识进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例如学习《马说》《爱莲说》之后,要归纳说明,“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如:一词多义,特殊的文言句式等。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类化和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以学习文言词语为例,文言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学会归类和积累。考试时不会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题目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就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方法便是分类归纳,加强积累。以《送东阳马生序》为例,文中一词多义现象非常多。如“以”、“之”、“而”等等。这些文言词句很容易记混淆,教师可指导学生归纳该词有几种用法,分类记忆,这样就能事半功倍了。日积月累,收获是非常大的,天长日久,效果将更可观。

四.联系生活学习文言文

“文言”和“白话”二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血缘联系。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学文言。

以学习《幼时记趣》一文为例。文中“以丛草为林”中的“以„„为„„”是常用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把„„当做”。其实学生在生活中早已接触,“八荣八耻”中“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媒体宣传的主题,被配曲传唱,学生早已理解并记忆。本文中的“以„„为„„”与其中“以„„为„„”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教师把文言文和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强了记忆效果。

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论文 篇14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重压导致了语文教学的畸形,教师不得不强迫学生对于课本内容进行强行记忆,而不是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前提下进行学习,这就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由“主人”降为“奴隶”,这样一来不仅导致了学生对于学习缺乏积极性,也影响了学习效率。苏教版教材中则对此问题进行了处理,减少了教学中要求强行记忆的成分,对于学生的理解与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则有所加强。例如对于课文《背影》,从前是要求全文背诵,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当时年代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背诵起来十分困难。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手段变更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以便于记忆。教师可以首先在课堂组织有感情的朗诵文章,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在朗诵的过程中体会作者与父亲之间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然后对文章进行段落划分,分几个大块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对不同的板块分别展开讨论,例如各板块中最感人之处、描写最为生动之处、体现了怎样的情感等等,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学习文章的理解,以便于记忆,避免死记硬背的情况发生。

例如学习文章《最后一课》,教师可以首先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就其作者都德所处的年代背景和历史环境进行查找,然后在课堂上讲解给其他同学听,并让学生进行分段朗诵,朗诵过程之中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通过有感情的朗诵以及历史背景的介绍,学生们可以加强对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以避免学生不了解年代背景,对文章的理解只是属于“空中楼阁”式的掌握等情况的发生。总而言之,各种教学手段之间的灵活变更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背景和作者情感的了解与体会,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目的、有组织的讨论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锻炼和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了语文阅读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二、结论

上一篇:写我爱读书下一篇:石壕吏课本剧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