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祠堂对联(精选9篇)
村纪关西旧世家
此联为浙江省湖州杨氏宗祠对联
源分东汉
秀毓北山
广东珠海南屏北山村杨氏大宗祠联
四知足畏
三喜同时
上联典指东汉·杨震;下联典指唐·杨敬之
载福勋名垂宇宙
云中旭日吊英贤
清代抗日名将杨载云庙联
金朗秋天,塘开一鉴
社农春雨,山洗千重
溆浦金塘社山杨氏宗祠
清白家声远
弘农世泽长
杨氏祖传门联
三公世泽
四知家声
全联典指东汉杨震,位列三公,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拒贿之廉名
承传弘农祖德
恪守四知家风
澄海东湖杨氏会宗祠杨氏家庙对联
祖德恢弘,属守鱣堂旧则
孙枝繁衍,别开鸠水名门
安徽省芜湖县杨家渡杨氏宗祠联
汉时四世三公第
宋室一门八将家
三门亭旁镇杨氏祠堂楹联
关西孔夫子,英雄人物宗风范
北宋杨家将,文武衣冠祖庙光
枝:指枝叶。喻子孙。联中喻同宗各支派。本:根源。同源:指事物的来源相同。
2.世代源流远;孙枝奕祀长。
孙枝:喻孙儿。明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惟愿取连理芳年,得早遂孙枝荣秀。”
奕祀:亦作“ 奕禩 ”,世代,代代。清胡鸣玉《订讹杂录·奕禩》:“禩同祀, 商谓年为祀。奕禩,犹奕世也”。
3.礼乐家声远;诗书世泽长。
礼乐:礼节和音乐。孔颖达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高诱注:“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4.典祀千年重,绵延百世昌。
典祀:按常礼举行的祭祀。宋范成大《祭灶词》:“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重:重视。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
绵延:一个连着一个,接连不断。
昌:昌隆。昌盛兴隆。
5.宗祖规模远;儿孙绍述长。
宗祖:即祖宗,先祖。
规模:指计划,谋筹。
绍述:泛指承继前人所为。 明高攀龙《台卿夏状略》:“有一家父子祖孙以盗相绍述。”
6.祖功垂福泽;宗德布春光。
祖功宗德:谓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孔子家语·庙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垂:传下去,传留后世。
7.祖功垂福泽;宗德衍家声。
衍:延长,开展。
8.涧溪毛可荐;黍稷德惟馨。
涧溪毛:指山涧中的草。《左传.隐公三年》:“涧溪沼沚之毛。”杜预注:“毛,草也。”
荐:指进献,祭献。荐羞(进献肴馔)。荐胙(供献鬼神的肉)。荐新(果菜米谷刚熟,先到神主先人前设供祭祀);荐享(祭献,祭祀)。荐奠(祭奠。祭祀的仪式,即向鬼神敬献祭品)。荐羞(奉献的祭品)。荐享(进献祭品祭祀)。
黍稷德惟馨:五谷美味并不是最香的,光明的德行才是馨香的。
源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9.蒸尝酬祖德;昭穆序人伦
酬:指酬神,祭谢神灵。
昭穆:(1).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 郑玄 注:“父曰昭,子曰穆。”汉桓宽 《盐铁论·忧边》:“ 鲁定公序昭穆,顺祖祢。”《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此事亦不难行,只是道理所在,朕止令於伯字行中选择,庶昭穆顺序。”(2)泛指宗族关系。晋潘岳《杨荆州诔》:“系自有周 ,昭穆繁昌,枝庶分流。”《新唐书·杜正伦传》:“ 正伦与城南诸杜昭穆素远。”明徐霖《绣襦记·慈母感念》:“吾家族属蝉联,待我择一个昭穆承继便了。”清孔尚任《桃花扇·阻奸》:“况且昭穆伦次,立 福王 亦无大差。”联中以(1)释义。
人伦:封建社会中人与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孟子·滕文公上》云:“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10.福田祖宗种;心地子孙收。
福田:佛教语。佛教以为供养布施,行善修德,能受福报,犹如播种田亩,有秋收之利,故称。晋道恒《释驳论》:“是以知三尊为众生福田供养,自修己之功德耳。”
心地: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万法,如地能长万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养。《朱子全书·学二》“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镜花缘》“欲广福田,须凭心地”。
收:指收心。收起散漫放纵的或不良心思,不要被外界所干扰。
11.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德行。
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常”( 也称“五德”)。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忠孝节德行:忠,指忠诚。孝,指孝道。节,指操守。德,指道德。行,指品行。
12.万叶荐余庆;千龄光本支。
万叶:万世;万代。《晋书·武帝纪》:“见土地之广,谓万叶而无虞;覩天下之安,谓千年而永治。”《宋书·武帝纪中》:“作范振古,垂风万叶。”
荐:荐福,祭祀以求福。
余庆:指留给子孙后辈的德泽。《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千龄:犹千年、千岁,极言时间久长。《晋书·礼志上》:“方今天地更始,万物权舆,荡近世之流弊,创千龄之英范。” 唐张九龄《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诗:“运与千龄合,欢将万国同。
光:指光大,显扬,使显赫盛大。
本支:亦作“ 本枝 ”,指 同一家族的嫡系和庶出子孙。宋苏轼 《赐皇弟大宁郡王佖生日礼物口宣》:“乃眷贤王,笃生兹日,本枝之庆,华萼相承。”
13.衣冠陈俎豆;礼乐荐馨香。
陈:陈列陈设。摆列摆设。馨香:芳香,比喻德化远播
14.析居分异地;溯源本同根。
析居:分别居住,谓分家。宋范正敏 《遯斋闲览·娶妇离间友爱》:“ 季怒,遂逼其兄析居,而孝友衰焉。”《金史·纥石烈良弼传》:“父子兄弟往往析居。”《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吾闻兄弟有析居之义。今吾与汝,皆已娶妇,田产不薄,理宜各立门户。”
上联:典出王祜植槐、王献之爱竹。
下联:典出王谢抚燕、王羲之爱鹅
对联喜贴右军墨;春意乐赋摩诘诗。
上联:典出晋代王羲之,世称王右军。
下联:典出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
秋水落霞惊四座;桐花栖凤报群贤。
上联:典出唐代文学家王勃,其《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
下联:典出清代诗人、刑部尚书王士祯
碧纱笼护诗人草;金带围开宰相花。
上联:典出唐代大臣王播。
下联:典出宋代岐国公王珪及荆国公王安石
语为吉祥滋厚福;心缘谨慎历亨衢。
——清代学者王昶联
淡如秋水闲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
——清代诗人王士祯联
秋月春花,当前佳句;书法名画,宿世良朋。
——清代诗人、书法家王文治联
手植庭槐,伫应三公佳兆;才称珠树,雄居四杰先班。
上联:典出王祜。下联:典出王勃
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清代诗人王士祯联
上联典指北宋·王佑、王献之。下联典指东晋·王谢、王羲之。
千里荷花开世界;
一杯美酒对湖山。
——佚名集句题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集自出唐代诗人王湾诗句。下联集自宋代诗人王庭珪诗句。
天收运召沧江客;
兵气销为日月光。
2、上联:世代源流远;下联:孙枝奕祀长
3、上联:燕翼贻谋承后裔;下联:凤毛齐美耀前人
4、上联:心诚则灵;下联:意虔便安
5、上联:子孙亦以为序;下联:昭穆不失其伦
6、上联:恭敬节让明礼;下联:语默动静其诚
7、上联:丹心一颗;下联:仁德万世
8、上联:宗功灿耀;下联:贤德世泽
9、上联:三忠厚德;下联:九牧清风
10、上联:敬恭明袖则笃其庆;下联: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11、上联:流环章贡,秀峙崆峒,幸山川别开生面;下联:世衍俊宗,家诒顾及,大门第赖有传人
12、上联:南来为客;下联:北去是家
13、上联:祖灵追百世,若见若闻;下联:长江分万脉,总是同源
14、上联:一等官人,荣秘丞声外;下联:五行尊敬,高兴士文章
15、上联:道远几时通达;下联:路遥何日还乡
16、上联:敷政南阳,太守蒲鞭示辱;下联:校书天禄,老人藜杖炊光
17、上联:百代孝慈山仰泰;下联:万年支派水流东
18、上联:三馆六曹十七科,竞称前辈;下联:一官万里两千石,遂老斯人
19、上联:五百年衣冠旧第;下联:十七世弓马名家
20、上联:江水源同流万派;下联:宗功启百代文明
21、上联:灵通本乎聪明,山川并寿;下联:岁时蒸尝祭烹,可不敬乎
22、上联:说礼敦诗,丕承先志;下联:贻谋燕翼,垂裕后昆
23、上联:汉高故里;下联:古宋遗风
24、上联:卫公勋业;下联:元礼门墙
25、上联:神至尊一诚可格;下联:致孝思高曾以上
26、上联:旧德焕若其新;下联:子孙对越惟诚
27、上联:念先人须善嗣先人弓裘,必教泽如清G,吏才如零G,方无惭出处;下联:入此庙在求通此庙Z,惟束顽以宗法,合敬以祭法,庶不忝A尝
28、上联:祀祖宗于百代,报德报恩;下联:显应由于正直,人物增辉
29、上联:还冀诗书着祖鞭;下联:春露秋霜展孝思
30、上联:万年支派水流东;下联:孔惠孔时洁蒸尝
31、上联:勋业西平望;下联:文章北海风
32、上联:千枝归一本;下联:万派总同源
33、上联:仲光滔华振志万承有元堂世运;下联:和平忠美瑞深开业积德并传朝
34、上联:修身齐家,不外纲常大节;下联:德叶南离,饮食烹调有赖
35、上联: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下联:燮理阴阳,不过替天行道
36、上联:匡山怀哲士;下联:青莲慕奇才
37、上联:苹蘩藻洁,俎豆祝千秋;下联:馨香酬祖德,祭用A尝
38、上联:双木高擎;下联:万世福荫
39、上联:玉炉修炼延年药;下联:真道兴诚益寿丹
40、上联:居士词犹传漱玉;下联:娘子军莫与争锋
41、上联:雅言不外诗书礼;下联:v见忾闻昭祀典
42、上联:陟降遥通,魂魄常依华屋;下联:继志述事,毋忘孝友先声
43、上联:福星高照栋宇;下联:富贵贵在创业
44、上联:海隅文藻振世;下联:顺昌旗帜惊人
45、上联:后人继世翼孙谋;下联:诗书礼乐尽修齐
46、上联:幸福福于劳动;下联:福禄繁荣来成
47、上联:寡鹄申哀,三娘命薄;下联:飞燕得宠,列女传成
48、上联:孔氏弦歌,鲁国新声闻壁内;下联:汉家箫鼓,祖庭余韵在人间
49、上联:厨称东道,善恶彰昭无私;下联:春秋展祭,馨香宜彻幽泉
50、上联:元吉光耀在上;下联:礼乐幸来紫阁
51、上联:莫谓凡夫有难度;下联:尚留道德五千言
52、上联:守本忿耕读第一;下联:尽人伦孝友俱先
53、上联:五行金木水火土;下联:世裔公侯伯子男
54、上联:祭如在明德惟馨;下联:子孝孙贤世泽长
55、上联:唐朝正字;下联:汉室传经
56、上联:以燕以翼宏堂构;下联:孔惠孔时洁蒸尝
57、上联:昭君王盛世炳将相奇功,祖祀常传功盖世;下联:诵道德真经书诗词名著,昆心恒念业齐天
58、上联:子姓萃一堂,序昭序穆;下联: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
59、上联:本支百世不易;下联:礼乐绳其祖武
下联:江水源同流万派
上联:祖德振千秋大业
下联:宗功启百代文明
上联:敬恭明袖则笃其庆
下联: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上联:休言别族与宗族
下联:但道吾翁和若翁
上联:百年树德,奕代流芳。
下联:绳其祖武,佑我后人。
上联:昭假烈祖,佑启后人。
下联:蒸尝勿替,祀事孔明。
上联:心诚则灵,意虔便安。
下联:奉先思孝,敦族言欢。
上联:孰事有恪,明德维馨。
下联:春秋匪懈,继序不忘。
上联: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德行。
下联:万叶荐余庆,千龄光本支。
上联:衣冠陈俎豆,礼乐荐馨香。
门楣题辞
禄阁流光
彭城世德
——“禄阁流光”是出自刘向的故事。刘向,西汉人,字子政,初为谏议大夫,宣帝招名儒俊材。元帝时为中垒校尉,博学通经。据无名氏《三辅黄图?阁》载:“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黎杖,叩阁而进见。向喑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燃,因以见向”,“与说开辟前事,出天文地理书授之。问名,曰:太乙之精,闻卯金之子好学,下观焉。”刘向著述有《洪范五行传》、《列女传》、《列仙传》、《新序》、《说苑》等。“彭城世德”出自汉高祖刘邦的.事典。
四言宗祠楹
姓启刘国;
望出彭城。
——佚名撰刘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刘姓的源流和郡望。
彭城世泽;
汉室家声。
——佚名撰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刘姓的望族居彭城,在今江苏徐州市,汉高祖刘邦的老家。下联“汉室”,典指西汉、东汉两朝,都是刘家王朝的天下。
术通象纬;
药采天台。
——佚名撰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初大臣刘基,字伯温,浙江省青田人。元末进士,曾官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总管府判,后弃官隐居,著《郁离子》,揭露元末暴政。至正年间到应天,劝说朱元璋脱离韩林儿,独树一帜,并为他筹划用兵,参与机要。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博通经史,善写文章,尤其精象纬(象数谶纬)之术。著作有《诚意伯文集》等。下联典指东汉剡溪人刘晨,相传永平年间和阮肇同入山采药,迷路遇两个仙女,邀他们到家中,吃胡麻饭,睡前行夫妇之礼。半年后回家,子孙已经七代了。
术通乾象,
喜入天台。
——佚名撰刘姓宗祠通用联
雕龙名著;
殿虎英风。
——佚名撰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梁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刘勰,字彦和,莒县人,世代居京口,早年立志好学,家贫不娶妻,跟从沙门僧佑钻研佛教理论。梁武帝时,历官奉朝请、东宫通舍人等,深为昭明太子萧统倚重。晚年出家为僧,法名慧地。南齐末年,写成《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各体作品的特征和历史演变,探讨创作、批评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文学和时代的关系等,系统完整,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杰出著作。下联典指北宋大名人刘安世,字器之,学者称元城先生,熙宁进士,不做官,从学于司马光。司马光任宰相时,推荐他为秘书省正字,官至谏议大夫。刚毅直率,使贪官畏慑,被视为“殿上虎”。著有《尽言集》等。
唐朝正字;
汉室传经。
——佚名撰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刘晏,引《三字经》:“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下联典指汉·刘向受帝命于天禄阁校正《五经》同异,其子刘歆继承父业,整理六艺群书,成《七略》。
阮嵇作友;
丰沛发祥。
——佚名撰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刘伶与阮籍、嵇康为友。下联典指沛人刘邦建立汉朝。
业承西汉;
派衍南塘。
——佚名撰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南省宁乡县南塘镇刘氏宗祠联。此宗祠联比较简短,全联典指南塘的刘氏,是西汉皇族的后裔。
彭城世泽;
铁汉家声。
——佚名撰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刘氏宗祠“彭城堂”通用堂联。
彭城世德;
禄阁家声。
——佚名撰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刘氏宗祠“彭城堂”通用堂联。
五言宗祠楹联
藜阁家声远
彭城世泽长
——佚名撰刘姓宗祠“藜照堂”通用堂联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唐·刘锡禹撰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刘禹锡《陋室铭》句联。
一门五都督
三科两状元
——佚名撰江苏省姜堰市旧城刘氏宗祠联
德育英才福荫后人
登斯堂应思栉风沐雨
入此室须念祖德宗功
戴八世丕基唯和唯一
新千秋令绪曰敬曰勤
上治下治旁治惟和惟一
春荐秋荐冬荐必敬必诚
僾有见忾有闻孝思纯笃
爱则存悫则著奏假无言
一堂欢聚情谊深重敬淡公
三生有缘亲朋戚友领微诚
於穆维清延万祀馨香俎豆
仁和作宰开百世礼乐冠裳
读书好、积德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慈孝友恭,启迪后人昭世德
诗书礼乐,缵承先绪振家声
伦理积德深谋伟业呈瑞景
正道力行蔚起宏图振家声
虎踞龙盘地辟雄图新气象
云蒸霞蔚天开文远焕光华
崇德报功春祀秋尝绵世泽
伦敦纪饬父慈子孝振家声
源之远矣入庙雍雍思一脉
流而长也登堂霭霭聚千秋
说礼敦诗使箕裘千秋有永
合敬同爱奉蒸尝万世无疆
思昔先贤地僻一弓永享千秋俎豆
德绍孙谋堂开半亩宏展五世箕裘
一脉相传仕宦辈出蜚声粤海扬祖德
经文纬武人才继启誉满梅河颂宗功
支分熊楚溯鼻祖曾为西伯之师
座倚龙冈念耳孙犹是南侯之胄
创造维艰登斯堂当思栉风沐雨
守成非易入此室须念祖德宗功
联诸衍薪传宝构开三代英灵叨祖德
馨香余泽响辰远播春秋雅韶庆宗功
敬祖德报宗功昭穆有条亿万世音容如在
思臣忠先孝友春秋抵荐千百年俎豆常新
善积仰先灵迄今萱草长荣兰桂腾芳叨祖德
庆余垂后裔际兹春风送暖馨香祷祝毓人文
立好心为好事读好书近好人懔斯行明神所福也
饶一着省一言忍一气退一步遵是训宗功其佑之
八千里乞假归来谊笃旧姻堂构依然怀宅相
三百年传述故事泽承世德衣冠长此绍家声
依谱序亲凡属漳厦潮梅数千里内皆同派
由今思昔溯上清明元宋五百年前是一家
灵爽匪遥左为昭右为穆既溯渊源有序
奉承勿替义率祖仁率亲当思报本无疆
策源自章贡以遥粤峤闽疆派衍纷繁分处处
立庙揽湖山之胜联宗集系岁时纪念笃亲亲
系大宗而为小宗左昭右穆柄哉粦哉湘水流徽不替
由二世以及六世前显后承悠也久也湖山衍祀无疆
支分闽粤由宋元迄明清绵绵延延永享千秋俎豆
运启湖山治祖祢序昭穆尊尊亲亲宏开五世箕裘
留荫肇先基叶茂枝荣百世清芬怀祖德
耕心传后裔礼明义尚千秋馨祀焕崇祠
大祖实式凭矣赉思成绥思成顾予惟在春秋之匪懈
世孙其荐馨乎昌俾尔寿俾尔自天应锡祚胤于无疆
瀛海衍宗枝,系出豫章,一脉渊源承故郡
——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朝齐梁间文学批评家钟嵘(469-518),齐梁间任安国令、西中郎、晋安王记室等职。所撰《诗品》,品论汉魏以来一百多位诗人的作品,为五言古诗,作了总结。下联典指宋代隐士钟辐的事典。中科甲后隐居不仕。
墨沛毫端,擅飞鸣舞鹤之势;琴鸣指下,赏高山流水之音。
——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三国魏大臣、书法家钟繇事典。下联典指春秋时楚人钟子期善辨琴。伯牙鼓琴事典。
荷笼承庥,仗祖宗在天之福;恩明谊美,卜子孙奕世其昌。
——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江西省龙南县关西围屋钟姓宗祠“荷恩堂”联。联以鹤顶格嵌“荷恩”堂号名。
颍地发祥,山水知音,系本镇平兴事业;川源瑞气,鹤鸿书法,支分台岛振家声。
——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台湾省钟氏“颍川堂”堂联,联以鹤顶格嵌“颍、川”堂名,表示钟氏郡望。上联“山水知音”,典指春秋时楚国人钟子期善听琴的故事;“镇平”,典出本支钟氏是由广东蕉岭(旧称镇平)迁往台湾的。下联“鹤鸿书法”,典指三国时魏国大臣、书法家钟繇。
功业焕唐皇,拜相封公,豫省惟吾先祖始;贤声昭越国,建祠肇祀,古城辟尔后人基。
——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江西省赣州市卫府里钟氏宗祠联。
章贡水环流,祠建古城潆洄,秀抱鸡心岭;崆峒峰耸翠,堂开卫湖则列,云垂马祖崖。
农村祠堂五言通用对联:
涧溪毛可荐;蒸尝酬祖德;福田宗祖种;宗德布春光。
宗德衍家声。黍稷德惟馨。昭穆序人伦。心地子孙收。
仁义礼智信;万叶荐余庆;衣冠陈俎豆;忠孝节德行。
千龄光本支。礼乐荐馨香。余地有亨泰;土产无价宝;
土能生万物;庆盛多吉祥。地生有道才。地可发千祥。
千枝归一本;世代源流远。礼乐家声远;典祀千年重。
宗祖规模远;万派总同源。孙枝奕祀长。诗书世泽长。
绵延百世昌。儿孙绍述长。祖功垂福泽;祖功垂福泽;
农村祠堂六言通用对联:
本支百世不易;礼乐绳其祖武;
名垂天地不朽;听聪祖考遗训;
春秋享祀来格;烝尝万古如斯。
诗书贻厥孙谋。神与日月同明。
思贻父母令名。祖宗明命如闻。
昭穆明其礼教;祖灵穆乎不远;
祖宗凭依在德;恭敬节让明礼;
子孙亦以为序;俎豆荐以馨香。
旧德焕若其新。子孙对越惟诚。
语默动静其诚。昭穆不失其伦。
福星高照栋宇;富贵贵在创业;
元吉光耀在上;礼乐幸来紫阁。
幸福福于劳动。福禄繁荣来成。
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
祠堂七言通用对联:
丁兰刻木思亲孝;千百年祖宗如在。
不忘孝友为家政;水源木本承先泽。
孟母断机教子贤。亿万世子孙同荐。
还冀诗书著祖鞭。春露秋霜展孝思。
百代孝慈山仰泰;以燕以翼宏堂构;
先代贻谋由德泽;孝友传家绳祖武;
万年支派水流东。孔惠孔时洁蒸尝。
后人继世翼孙谋。诗书礼乐尽修齐。
孝孙弟恭皆学问;金鼎焚香香结彩;
春露秋霜崇祀典;秋霜春露怀先泽;
先祖是皇礼莫愆。银台秉烛烛生花。
父慈子孝笃伦常。霞蔚云蒸启后人。
俨若思孝孙在庆;祖功宗德流芳远;
祖泽百年惟礼乐;祖砚父田垂燕翼;
祭如在明德惟馨。子孝孙贤世泽长。
家风十世有箕裘。阶兰庭桂肇鸿图。
神至尊一诚可格;致孝思高曾以上;
姓氏宗祠大堂神龛七言通用对联:
祖德流芳思木本;树发千枝根共本;
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浩大想水源。
江水源同流万派。宗功启百代文明。
农村祠堂二姓合祀大堂神龛七言通用对联:
休言别族与宗族;但道吾翁和若翁。
农村祠堂八言通用对联: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身范克端,绳其祖武;
世世子孙无相害也;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家规有训,贻厥孙谋。明明我祖实式凭之。
奉之以乐,安之以礼;金鼎呈祥,龙香结彩;
继序不忘,昭假烈祖;敬其所宗,爱其所亲。
银台报喜,凤烛生花。春秋匪懈,佑启后人。
祭用烝尝,仰酬祖德;僾见忾联,孝思不匮;
雨顺风调,四时无害;礼循昭穆,克序人伦。
秋尝春礿,祀事孔明。民安物阜,一视同仁。
必有丰年,人耕禹甸;祖则无私,无为善长;
是训是行,赞乃祖武;贻尔多福,家戴尧天。
宗能秉公,师作明神。有典有则,贻劂孙谋。
礼以待人,恭以致昌;有德可久,有功可大;
优然见位,忾然闻声。致悫则著,致爱则存。
姓氏宗祠大堂神龛八言通用对联:
敬恭明袖则笃其庆;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农村祠堂九言通用对联:
凡今之人,不如我同姓;春霜秋霜,本枝衍百世;
继述序人伦,礼循昭穆;聿修厥德,无忝尔所生。
苹蘩藻洁,俎豆祝千秋。馨香酬祖德,祭用烝尝。
子姓萃一堂,序昭序穆;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
祖灵追百世,若见若闻。长江分万脉,总是同源。
农村祠堂十言通用对联:
修身齐家,不外纲常大节;德叶南离,饮食烹调有赖;
陟降遥通,魂魄常依华屋;继志述事,毋忘孝友先声。
厨称东道,善恶彰昭无私。春秋展祭,馨香宜彻幽泉。
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燮理阴阳,不过替天行道;
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兴隆四序,德遍动植飞潜。
参赞化育,无非代地施恩。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祖宗忠厚遗留,由来远矣;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
灵通本乎聪明,山川并寿;岁时蒸尝祭烹,可不敬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