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汇报材料

2024-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教育技术汇报材料(共8篇)

现代教育技术汇报材料 篇1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汇报材料

**小学始建于1906年,是一所百年老校,位于***,距**城区10㎞,主要负责***辖区1.5万人的农村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普及任务。学校占地10600㎡,建筑面积6400㎡。现有一至六年级**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余人,教职工**人。多年来,我们始终认为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信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我校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构建素质教育的广阔平台,以“实施农村远程教育,优质资源人人共享”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奋斗目标,结合***2007年开始实施的农村学校“四改一加强” 工程(改水、改厨、改厕、改不良卫生习惯,加强学校卫生安全管理)和灾后重建,加快教育装备的建设,使此项工作在我校有了长足的进展。5.12地震后,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努力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地实施现代教育技术灾后重建工程,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认识到位、完善到位、管理到位、使用到位”,全面改善了我校的办学条件,基本满足了我校教育教学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要求。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工作处处落实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多年来,学校历届班子都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强调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就必须要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学校领导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重视了这一工作,一是在灾后重建中,功能用房与其他教学用房做到同规划、同设计、同施工、同使用,确保了学校教学设备功能的完

善。所以,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抢抓机遇,完善到位,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功能 “5.12”地震后灾后重建,我校树立超前意识,科学制定《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灾后重建规划》,力求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一是利用灾后重建资金100余万元,建设了标准的多媒体教室、科学实验室、科学准备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备课室、音乐室、美术室等,所有功能教室设备齐全、功能完善,均达到国家农村学校标准。全校所有班级的音乐、美术、科学、阅读等学科都能在专用功能教室上课。二是我校通过“四改一加强”工程,筹集资金近20万元,建起了教师“读吧”、学生书画苑,阳光书屋、智慧屋和童心屋,让校园处处弥漫着书的芳香。三是依托***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我校将科学实验扩展到了田间地头,在校园内建立了1000余平方米的学生生态农业和生态花卉实践园地。四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多方联手,打造数字化校园。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实现了师生同步共享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中国移动家校通,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贴心;中国电信超级信使,学校与教师的沟通畅通……随着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不断充实,我校还逐步加强了校园安全建设,部署了校园监控系统,保障了我校教学设备的使用安全。经过两年多的灾后重建规划和装备,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基本完善。

三、落实责任,管理到位,确保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有效利用

为充分发挥装备效益,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健康有序进行,我校加大了对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管理力度。学校一是成立有由校长牵头,副校长具体负责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有专业的人员管理和实施各项工作。每期均做到了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处处抓落实。二是学校专设有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纳入学校中层干部管理,负责规划设计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蓝图及具体实施。同时与教科室密切配合,做好教师现

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及教师教育技术使用情况检查,组织实施教育技术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研究等。三是所有功能教室均落实专人管理,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及为教学提供教育技术服务,确保所有功能教室随时都能保证教学使用。四是建立健全了考核制度,将现代教育装备的维护保养、使用情况纳入教师效绩考核,逗硬奖惩。

为切实做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维护与使用,我校还完善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和职责,如《教学设备管理制度》、《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电子备课室管理制度》、《电教员岗位职责》、《多媒体使用手册》、《实验室管理制度》、《教学仪器采购与报损制度》等。所有制度、职责均上墙、入脑入心,保证和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顺利健康发展,使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之路。

四、全员参与,使用到位,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效益

我校始终认为,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发展是第一位的,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都无从谈起,而要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关键。因此,学校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推动网络教育教学研究,充分激活硬件设备,提升、展示我校办学品位和实力,使全体教师应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我校坚持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针对我校地处农村,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现代教育观念落实的现状,由教科室制定了科学的培训计划,做到“全员参与、分层管理”。要求老教师懂简单的多媒体知识,能制作简单的课件,会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年轻教师则要能进行教学图像数字化处理、互联网系统功能操作、进行媒体素材和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应用。

通过近两年的培训,我校全体教师初步具备了信息化素养,每一位教师都会使用电脑,会自制课件,会整合资源。能够主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辅助教育教学工作。在每个教研组中,都有一批能够制作课件的技术骨干,每位教师都能使用常见的软件。这些培训,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我们深知设备只有使用了,才会发挥它的效益,使用率越高,发挥的效益就越大。我校一边加强设备投入的同时,一边加强管理,让每一件设备都发挥它最大效益。一是保证计算机教学。全校三至六年级都开设了一节计算机课,每个年级每学期有统一教材。学校每期统一对学生进行电脑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掌握了基本的系统操作技能,对文字处理、绘画、动画制作、上网等各方面的知识都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家统一要求。二是充分利用电子备课室和多媒体教室,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我校目前虽然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但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热情极大,但因教室数量有限,经常出现教师争教室上课的现象,学校教科室不得不就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排出课表,确保全校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个教师每周都有一堂课使用多媒体上课。本学年不完全统计,每套多媒体平均使用率至少在90%以上。我们并不以此为满足,力争在近两年内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时占全部课时的比率上升30个百分点,成为我校办学的一个亮点。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地震前,教师在网上查资料,下课件,做课件,看远程课堂实录等只能在电子备课室进行。地震后学校为每个办公室都配置了高档次电脑,它们与教师同时上下班,高效率工作。教师用计算机备课(查资料、下载课件、做课件、看课堂实录等)已成为全校的靓丽风景线。四是积极实施农村远程教育项目,教科室组织教师每周观摩课堂实录,撰写课后反思。每个班一周安排2节以上远程教育课,包括课堂实录、知识串讲、专家讲座等。学生还可以利用上机时间在网上看“有声课堂”,下载练习题等。本学年,教师

观摩课堂实录60余节,撰写课后反思40余万字,学生上远程教育课500余节。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资源共享的优势,给我校师生的工作带来极大变化,学校观念在转变,教师视野在扩大,学生思维在开阔,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随着校园的逐步数字信息化,“一块黑板、一支笔、一本教案、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因为有了现代教育技术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我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促进了教师成长,学生成才,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声誉日益彰显。近几年,我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参加市、区赛课有30人次,其中获市级奖13人,区级奖33人。在市教研活动中上展示课7人次,在推进有效教学研讨活动中做讲座6人次。同时,全校教师共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400余篇,先后发表在国家、省、市、区教学刊物上的就有200余篇,其中不泛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文章。通过这些活动的培养和锻炼,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目前,我校有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4人,区级骨干教师9人。学校先后获得与此有关的荣誉有**省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市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市中小学科技节先进学校、**市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区教师职业道德示范学校、**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虽然我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和运用上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基本上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但学校离教育发展形势及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提高装备的使用率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做好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切实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技能、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站,整合学校数字资源,发挥网络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总之,我校将以新课程改革和新教育实验为契机、结

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让农村的孩子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从而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

现代教育技术汇报材料 篇2

1 新材料在体育器材中的运用

现如今, 高新材料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就让各种体育器材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使用的更加频繁, 也更加适合人们的活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在体育项目方面有很多器材都运用到了新技术, 但是在总体上, 在体育器材上有应用到新材料的有以下几种特点。

(1) 简单便利、比较牢固和手感较好。例如, 以前网球拍的制作材料是木料和金属材料, 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就比较粗糙, 现在的制作材料就是玻璃纤维增强材料, 使用这种材料不仅可以减轻重量, 还可以增强吸震性, 有更好的手感。而以前的高尔夫球杆的制作材料是柿树木, 即使制作的高尔夫球杆比较细腻, 也不重, 但是却具有很差的韧性, 在挥击高尔夫球杆时也会觉得要很大的手劲才能挥动它, 后来的高尔夫球杆就是用轻合金制成, 这明显提高了球杆的硬度, 但是它也有缺点, 那就是具有很差的抗疲劳性能, 而且价格偏贵, 只有上流社会的人群才能消费的起。但是现在, 制作高尔夫球杆的材料就是碳纤维, 需要用石墨和复合材料相混合来制造, 制作出来的球杆不仅简单轻便, 有良好的柔韧度, 而且也因为杆头较重而球杆轻, 就可以提高球员的挥杆速度。

(2) 韧性较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例如, 以前滑雪靴的制作材料是模压聚氨基甲酸乙酯, 使用这种材料制作的滑雪靴容易让运动员在滑行时损伤踝部。但是现在滑雪靴的制作才是尼龙, 用这种材料制作的不仅质量轻, 而且还具有很强的钢性, 运动员在使用时会觉得非常灵巧和安全。以前的鱼竿是由竹子和铝制成的, 用这两种材料制成的鱼竿比较容易折断, 但是现在使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来制作鱼竿, 制作出来的鱼竿是弓形的, 并且具有很强的韧性, 不会轻易折断。航海和登山爱好者都会经常使用到绳索, 以前他们用的是麻绳, 用起来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但是现在制作绳索的材料是石墨, 用碳纤维制作出来的绳索, 不仅耐磨和耐腐蚀, 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3) 使用期限长, 具有很强的抗冲击和耐腐蚀力。例如, 航海运动器械的制作材料是由聚乙烯纤维增强的乙烯基酯复合材料, 制作出来的航海运动器械不仅重量轻, 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抗冲击力, 不容易受到海水的腐蚀。

(4) 各种用具有特色, 加大了活动情趣。例如, 有些高尔夫球是由发光材料制成的, 那么如果球赛进行到很晚时, 那在球的表面就会发出绿色的亮光, 这就使得球赛不会因为天色很晚就终止。还有一些鱼竿也因为使用了夜光漂, 那么就能增强垂钓爱好者的乐趣。

2 新材料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材料逐渐变得科学化合生产现代化, 体育运动也随之变得科学化和正规化。尤其是对于高性能材料的产生, 这种材料不仅让体育的器材设备和运动服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且也使得运动场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从而出现了一些新型的体育器材设备、运动服装和运动场地,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运动员运动的成绩有所提高, 并且增加了他们获得金牌的机会。以下就是一些新材料在运动设备和器材中的应用。

(1) 新材料在泳装上的应用。在1 9 7 2年, 毛线游泳衣在慕尼黑奥运会上引起了大家的关注。1974年, 美国的杜邦公司发明了一种具有双向伸缩功能的材料, 日本就对这种材料进行了研究, 从而就制造出一种游泳衣不用橡胶层, 制造出来的泳衣在纵横两个方向都能够进行伸缩, 这就可以防止泳衣在伸长后会流入过多的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泳衣的性能。在蒙特利尔奥运会上, 这种不含胶层的泳衣也吸引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汉城奥运会上, 美国的一家公司研究出了一种名叫大力士的泳衣, 这种泳衣的制作材料是超细尼龙纤维和聚氨纤维, 这种泳衣比头发丝都还细的多, 而它的重量也只有150g, 最多不会超过200g。这种泳衣不仅在平滑度上, 还是在伸缩性上, 都比以前得泳衣好的多, 也比以前的泳衣减少了对水的阻力, 大约在10%左右, 而美国队也正是因为使用了这种新研究出来的大力士泳衣, 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佳绩。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 让游泳衣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那就是增强身体的凹凸性, 让运动员的身体表现出流线型;制作出来的泳衣能让水流沿着身体的表面流动;防止水进入游泳衣内, 一旦水进入, 能让其有效排出。

(2) 新材料在运动鞋上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田径运动实践的深入, 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在不断提高, 他们的比赛竞争的也愈加激烈。都想打破世界纪录, 但是需要做到这个, 不仅需要运动员自身的努力奋战, 还要在跑鞋上也有能力战斗。通过实践所得可知, 每当跑鞋的重量增加100g, 那么运动员消耗的体能就会增加1%。如果是在100m的短跑比赛中, 那么前几名运动员的成绩就只会相差那么一点点。这时, 能够减轻钉鞋的重量是非常重要的。例如, 美律浓公司和耐克公司就研究了这个课题, 他们觉得为减轻跑鞋的重量, 那就需要在不改变证钉鞋的质量前提下, 减轻的重量越多越好, 为此, 有很多国家的科研人员都想要使用一些新材料来制作跑鞋。比赛项目和场地的特点不同, 那么他们使用的靴子也都是不同的, 这需要人们的专门设计。在1991年, 美津浓公司就制作出了一双只有115g的跑鞋, 这双鞋是专门为短跑运动员刘易斯制作的, 这就减轻了20g鞋重。这也让刘易斯在汉城的奥运会上打破了世界纪录, 从儿获得了金牌。

(3) 新材料在撑杆上的应用。以前田径场使用的撑竿是由木材制成的。但是因为木杆比较硬而且较容易折断。后来, 人们就开始用竹子制作出具有较好的弹性的撑竿, 而且还很轻便, 所以人们开始用竹竿, 也是因为把它带进了比赛, 就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运动员的成绩, 从1912~1941年, 总共有10个人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而且还不只10次, 总共达到16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很多欧美国家就开始研究轻质合金的撑竿, 后来也是因为这种撑杆的出现, 就逐渐取代了竹竿在世界上的地位。后来撑竿又变成了玻璃纤维竿, 是由玻璃纤维和有机树脂做成的。在1960年, 有一位美国选手就是使用玻璃竿打破了世界纪录。从此之后, 撑竿跳高的水平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1963年, 人们就打破了世界纪录3次, 运动员的成绩也相应的提高了11厘米;在1963年, 也打破了世界纪录4次,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 美国选手在这个项目就一直保持着自身的优势。

(4) 标枪的制造的新材料技术。运动员使用的标枪最初是由木制成的, 后来开始研究用铝合金做标枪, 但这种材料做成的标枪具有较高的硬度, 并且也不容易被折断, 但是因为当时没有充分认识到标枪的空气动力学特点。国际上有些著名的体育器材制造商也研究了标枪的外形, 并且在标枪设计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对于标枪的制作材料和工艺业有很大的科技研究成果。现在, 较为著名的是瑞典的SANDVIK牌标枪, 这种标枪使用的是很薄的无缝钢管, 通过先进的工艺制造出来的, 在世界上也排在首位, 和其它的铝合金标枪相比, 这种标枪在速度上有明显优势。所以它就成为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上最受欢迎的标枪。

(5) 新材料在自行车方面的应用。近几年来, 新设计了一种短距离的专用赛车, 并且把它称为超级自行车2号, 这种自行车的制作材料是碳纤维, 这种材料不仅非常坚硬和稳固, 而且它的重量也较轻, 做成的自行车的车身宽只有2.5cm, 它的车架和圆盘型车轮的制作材料是石墨纤维, 以前的自行车的制作材料是铝合金, 和新型的相比, 可以知道它的的强度明显提高了很多。可以说, 这种自行车是现在世界上最好的可以克服空气阻力的自行车。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 法国紧随其后, 也推出了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型的硬度是法国的研制重点。为了让空气阻力有效减少汽车后视镜所受到得空气阻力, 法国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碳纤维成型材料, 这就可以减少自行车的重量。由此可知, 美国和法国在制造自行车上都有自己的特长, 他们制作的材料主要就是炭纤维和石墨的合成材料。

3 结语

综上所述, 如果没有高科技材料的出现, 那么很多体育成绩也不会提高的如此之快, 在赛场上也没有那么多的激烈竞争。科学选材和系统训练的结合, 刷新了一批又一批的世界纪录。由此可知, 要想让现代体育得到发展, 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金牌的获得量, 进行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和科学管理, 让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运动心理是很重要的。但要在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取得胜利, 那么单单是吃苦流汗是无法适应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发展的需要的, 这时, 现代科技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代新材料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更加广泛运用, 运用新材料, 不仅可以让体育竞技变得激烈, 而且还能不断提高运动成绩。本文就根据现在体育运动的发展现状, 分析了新材料和体育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 并介绍了一些先进的材料在运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新材料,体育运动水平,提高,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善胜, 王芬.金牌背后是科技大战[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9 (7) .

[2]陈华辉.现代复合材料[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0 (8) .

探讨现代数字印刷材料与技术 篇3

现代数字印刷技术的含义和类型

1.数字印刷技术含义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数字印刷技术概念不同,其中有几个比较常见的数字印刷技术概念:按需印刷、可变信息印刷、个性化印刷和远程印刷等。

①按需印刷

市场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印刷的总目标,是一种针对性的印刷。印刷数量的多少并没有太大的限制,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印刷,也可以实现一张纸的印刷,另外也可实现零库存。

②可变信息印刷

印数作业中的信息是可以变动的,变动是绝对性的。同时输出的两张纸可能印刷的内容并不一样,具有不同的版式、尺寸和内容,另外,不同的材质等也是可以的。若从出版角度出发,可以实现两种不同的装订方式。

③个性化印刷

这种印刷模式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印刷模式,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进行一种自定义的印刷,中间可以实现数据的变动,也可是对文件的个性化和高质量的个人资料进行印刷。

④远程印刷

远程印刷利用网络这种先进的科技环境,在不同地区,利用印刷设备,完成输出印刷。

2.喷墨成像数字印刷技术

喷墨成像印刷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印数技术,整个印刷作业不需要接触,也不需要压力,不需要借助无印版的数字成像技术。相比传统印刷减少了印刷设备,节约胶片和版材等,能够在不同的材质上印刷,也不受不同厚度和幅度的限制。在喷墨系统中,按照不同的喷墨方式,可以将这种技术分为两种,按需喷墨技术和连续喷墨技术。

3.静电成像印刷技术

该技术在图文和数字印刷机组成的系统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印刷技术。相比较传统印刷,在印刷前,数字印刷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工作,生成后的图像并不马上经过后续的处理工序,而是暂时被储存起来,可以放置在专门的储存系统中,按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然后进行相应印刷输出作业。

数字印刷材料种类及特征

1.电子油墨和粉末

①电子油墨

在数字印刷中,一种新型的油墨电子油墨进入到了印刷行业,多使用在数字印刷术中。在其构成成分中,油墨微粒是带电的,在具体的印刷作业中,借助电子,实现对颗粒的控制。电子印刷颗粒具有较小的尺寸,通常来说,较小的尺寸为1~2微米。正是这种较小的尺寸,能够提升印刷的质量,具有分辨率和光滑度高的印刷效果,能够对图像边缘进行锐化,使图像层非常薄。

②电子油墨特征

A.亮度和分辨率高,耐持久

像传统油墨一样,电子油墨所含成分也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是电子油墨是充了电的。相比较传统油墨,阅读起来更加方面。电子油墨印刷的文字亮度清晰、分辨率高,可以实现180度的旋转。

B.强大的适印性

电子油墨使用的印刷材质较为广泛,能在塑料、纺织品和纸张等材料上印刷。虽然液晶显示器能够将影像投放在玻璃上,但是比较沉重,容易破碎。相比较之下的电子油墨,却能够较好地在塑料上显示,弹性感较高,是一种超薄状态,不容易造成破碎。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的标准本色域基础上,电子油墨已经被使用到这方面,额外添加了橘红色和紫色,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色彩呈现能力,相比原有的4种色彩,色彩展现能力较为突出。

③粉末

分析数字印刷粉末材料主要成分发现,其有两部分构成,一种是单组分墨粉,另外一种是双组粉墨粉。单组分墨粉有两种:带电的单组墨粉和不带电的单组墨粉。粉末转移不需要载体。单色黑白印刷色粉的主要构成成分为氧化铁,相比较之下的双组分色粉多使用在彩色应刷机中。上组粉磨粉的构成结构中有色剂和载体颗粒两部分。着色剂具有绝缘性,不带有电,载体是带电的。在印刷过程中,借助载体平台,着色剂固着在上面,完成印刷作业。

2.印刷纸张

①墨水载体-纸张

对输出稳定性产生影响的是纸张水分含量,影响或高或低的图像质量。纸张含水量大容易导致纸张的卷曲;纸张含较低的水分时,多有静电现象产生,容易将纸张卡住,导致送纸频繁。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具体的生产作业要合理控制温度。通常来说,纸张如果具有较好的挺度和光滑度,能够提高印刷的质量,有利于改善印刷设备,印刷生成的图像比较理想。静电照相数字印刷机能够满足这种要求,采用了先进的印刷技术。相比较之下的卷筒纸数字印刷机却无法满足这种要求,要求较高质量的印刷纸张,要具有良好的光滑度和挺度。

②静电照相数字印刷用纸

从显影方式划分角度出发,可以将静电成像技术分为两种,液体墨粉显影和固体墨粉显影。无论是液体墨粉显影,还是固体墨粉显影,都要能够和印刷纸张匹配,满足纸张表面温度的要求,能够匹配纸张的性能,对纸张导电能力不敏感。

③喷墨用纸

喷墨用纸通常使用水性油墨。纸张和水性油墨接触后,将油墨迅速吸收,在纸张内部扩展开来,不利于图纸色彩和清晰度的呈现。在特殊涂布技术的基础上,生成的喷墨打印纸是比较优质的,吸收对象扩大化,能够吸收水性油墨,即使是吸收过后,也不会发生油墨的扩散,生成的印刷图文看起来无论是清晰度,还是色彩都十分明显,还能够实现还原。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汇报材料 篇4

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小学

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现代化的世纪,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新压力、新挑战、新机遇将是前所未有的。如何把握好学校发展前进的航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创建21世纪现代教育的新模式,这就需要我们更新教育的理念,转变学校的管理,创新教学的方法,改进教学的手段。落实三个代表的精神,以先进文化发展为方向,坚持素质教育的核心,实行优质教育、特色教育、人文教育、科研促教,把江义小学办成跟上社会前进步伐的现代化学校,这是我们江义小学全体师生的追求。通过多年的打拼,我们在创建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简要汇报如下:

一、树立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理念。

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打好小学教育坚实基础的总的育人目标为方向,培养“爱祖国

爱人民

爱科学

爱劳动”、“心灵美

语言美

仪表美

行为美”、“自强

自主

自律

自爱”、“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品德高尚的学生。培养具有科学的学习精神、科学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坚实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聪明活泼、自主发展的学生。培养体魄强健、初具技能、追求艺术、个性鲜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

通过营造勤奋、灵活、谦逊、进取的学风,业精、技专、慈爱、严谨的教风,博学弘文、强身健体的校风,以抓成功心理,促自主发展为方向,深化教育科研,实现适应社会、人人成才的成功教育。

提出“依托教育科研平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打造艺术教育特色,培养适应社会人才”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理念,为我校现代化教育进行定位。

二、打造一支现代教育先进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这支队伍不但体现在高学历上,更重要的是要以“三个代表”的精神、以超前的观念,明确引领文化科技前进方向的重任。具有创新意识,掌握现代教育的科学技术,掌握现代教育的科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的科研能力。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成为现代教育的强者。

一是抓好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虽然我校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已是100%,但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就高起点、高要求、有计划地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要求每个教师都制定学习计划、进修计划,在原有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大专、本科率毕业以上的由原来2000年的45%提高到现在的95%,其中本科率由3%提高到12.5%。

二是抓教学研究,抓教学理念,抓教学理论的学习总结。从教学的原则、方法、规律到教材的要求、内涵、发展变化以及纵横联系、“双基培训”、综合素质与个性特长的培养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并以级科组为重点,每学期人人都上公开课,进行述课、评课,在教学经验方面施行以老带新,在电化促教方面施行以青促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互相观摩学习交流提高。在教学交流活动中我们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激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参与教育科研,制订教研专题,提高业务能力。

三是抓教研交流。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型的教研活动,开阔视野,吸取先进经验,比如到佛山九小、大良西山小学、大良实验学校、容桂瑞英小学等听专家讲学,请区教研室的教研员到校指导,与杏坛、伦教等有关兄弟学校交流,承担勒流镇的教研试验课等,学校多形式多渠道地为教师教育、教学、教研创设最有利的条件。

四是抓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为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跟上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学校有重点地强化教师信息技术的训练,把电教手段教学作为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进行岗前培训,把能否运用电教手段教学作为学校教师优质课的评价标准。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学习计算机知识、参加初级、中级的计算机培训,并已取得初级过关率100%,中级过关率达88%,高级计算机技能培训正在进行中。我们还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电教教学课件的制作、电教平台的操作、使用方法,进行网络信息技术的专项培训,使教师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

此外,学校还通过组织优秀教学骨干参与教学科研、学习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经验等措施,走出去、请进来,启动名师工程等共培养了市、区、镇级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16人,占教师人数的35%。

三、采取倾斜政策,加强现代教育的硬件建设。

从江义小学新校的规划建设开始,学校领导班子就以超前的意识,高规格、高档次按现代化教育的要求提出学校的建设蓝图,争取村委、政府各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兴建了占地面积48亩,生均占地面积34.8平方米,建筑面积16860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8平方米,均超过省一级学校的标准要求的现代化新校。学校现有功能室场分别是:图书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自然实验室1个,仪器室1个、电脑室2个、语音室1个、美术室1个、音乐室1个、风雨活动室(礼堂)1个、体育训练馆1个、队部室1个、科技劳作室1个、软件制作室1个、舞蹈室1个、多媒体电教室2个、网络主控室1个等。课室与教辅室之比超过1:0.8,常规教学仪器均超过省一类标准要求。为加快信息化进程,2003年至2004年,镇、村两级共投入200多万元建设校园网,建了18个电教平台,1个电脑室和1个学生电子阅览室,并为每个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2005~2006年又增建了6个电教平台,现在按24个教学班的规模配置电教平台。现正计划申请投标新建一个跟上现代化教育进程的电脑室。

以上这些设施设备的硬件建设,的确为我校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通过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去全面落实现代化的管理。

我们以《在增强成功体验中,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为龙头,带动全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在构建教育科研平台过程中,我们按《学校德育对策研究》《学科教学对策研究》《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对策研究》《学校管理对策研究》等几大方面进行专题性的研究。每个专题组做到机构健全,分工明确,研究内容具体,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研究。廖伟明校长是课题组的主持人和策划者,带头搞科研;曹富信副校长亲抓课题教研工作的落实,对各课题组进行督导,负责课题的档案资料管理;各中层干部分担各专题的组长,落实学校各阶段的教研任务,组织开展各项专题教研活动。我校教师依照课题实施方案规划,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从点滴开始积累教研素材,在教研活动中,交流教改经验,在教研总结中,不断提高教研水平。

顺利完成了《在增强成功体验中,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行动研究》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工作后,在全面总结“十五”规划的教育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拓展课题成果,成功地申报了“十一·五”规划《通过目标评价,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和谐发展》的课题,已经区级科研办、教研室批准立项,现已按计划全力推进该课题研究。

《德育目标评价实验可行性研究》经广东省教育厅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正式列入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为:TJW07002,粤教科规办函[2007]4号)。

五、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自我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大了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通过网络环境进行教学改革实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学习,建立多媒体课件库,为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使教师在落实新课标的课程改革中。学校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教师在网上交流学习提供了提高课堂效率的平台。特别数学科组根据教学实际应用上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讨活动,并定期开展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相关软件应用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其次,在信息技术课中,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能力和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更多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协作学习。让学生开展评价活动,参与自评与组评相结合,评出优秀的学习小组,不仅掌握一定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也学会了进行协同学习,与他人交流,共享信息,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大参与程度。最后,我校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信息技术活动及比赛,在活动和比赛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战技能,例如,电子报及电脑绘画的比赛,编程画图的比赛,学科资料搜集活动等。并对优秀的作品进行颁奖,从而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使学生“乐学”,“好学”,并提高学生如何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现代化教学硕果累累。

1、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为我们确立了“依托教育科研平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打造艺术教育特色,培养适应社会人才”办学理念

2、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教育科研加快了师资队伍的优化和素质的提高。

3、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完善了学校办学设施。

4、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提高了我校的办学品位。

5、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开展德育目标评价实验,实现了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2003、2004年被评为镇德育先进单位。2005年我校创新地制订了《江义小学德育工作管理规范》,经有关专家评价,该规范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方面带有一定的示范性,得到了省教育厅的认可。2005年5月8日广东省教育厅向我校颁发了“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实验学校”证书。

6、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课题研究获顺德区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7、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初步构建了我校“在增强成功体验中,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模式。学校不断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各学科的优秀率、合格率连续几年名列镇的前列。

8、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打造了我校的艺术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跨上了新的台阶,学校的美化、绿化和净化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2003年被评为区、镇的“绿色学校”。艺术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03年被评为“全国先进艺教集体”和“第五届粤港澳少年儿童美术书法大赛集体特等奖”;2003、2004、2005、2006、2007年分别获镇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和二等奖;2003、2004、2005、2006年分别获镇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或第二名;2005年勒流镇英语手抄报比赛获特等奖3名;获镇英语剧汇演一等奖;获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获镇环保杯大赛二等奖1名。

9、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促进了学校领导和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廖伟明校长多年来被评为镇优秀校长,2004年荣获佛山市先进教育工作者、顺德区优秀校长的光荣称号。他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以人为本,民主治校》、《推进集约办学,实现五个转变》、《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分别在《教师报》和《新世纪教育论坛》上发表。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层出不穷,分别在《教师报》、《顺德教育》上发表,一批优秀论文获全国“德才杯”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我们收集了各专题组的论文,编印了《在增强成功体验中,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专题论文集。专题论文集是学校教育教学科研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校开展教育科研的最好案例,最好的素材。

10、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为我们塑造出品牌学校的发展蓝图。2005年6月6日、7日我校又顺利通过了国际ISO9001-2000的质量审核认证,使我校“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依法治教,民主治校”的管理体制得到切实执行。这是我校现代教育走向国际社会迈出的一大步。

综上所述,我校在打造现代教育技术强校的过程中,成绩是应该肯定的。我校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教学改革方面要紧紧把握现代教育的契机,大力发展优质教育,扎实推进科研兴校、科研促教,落实广东省教育厅交给我们的“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实验”的任务,努力深化新课标改革,抓好学校“五·三·一·一”工程目标评价实验,继续花大气力落实校本教研,继续抓好教师素质的提高。特别在推进信息技术方面,拟申报“信息技术与特色教育的相互促进作用的研究”,要在信息技术方面多出成果、多出人才,更希望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有关专家多多指导。

桃花坪中学现代教育技术汇报材料 篇5

——隆回县桃花坪中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热烈欢迎你们莅临我校指导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一、学校简介:

隆回县桃花坪中学始建于1956年,原名群力中学,1958年更名为桃花坪中学,是湖南省首批九年制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学校地处县城中心,与县人民医院、县防疫站、教师进修学校、隆回一中相对,与教育局、体育局、环保局、东方红小学毗邻,地处文化、教育、卫生、医疗、体育的中心地带。校园内塑雕屹立,繁花似锦,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幽静。学校占地面积14607.3㎡,实际建筑面积8118.56㎡,有26个教学班,学校师生2500余人,2008年政府投入200余万修建了寄宿楼、餐饮楼,配备了全市一流的餐饮设施。2009年政府投入40余万开通了班班通设备,成为邵阳市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一所班班通学校,并与湖南名校明德中学进行远程教育合作。语音室、电脑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阅览室、图书室、劳技室及校园班班通网络一应俱全。图书室藏书5万余册,报刊200余种,学校有四个高标准篮球场,四个羽毛球场,8套乒乓球桌,单杠、双杠、高低杠应有尽有。桃花坪中学现有教职员工128人,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60人。100%的教师取得了专科学历。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6人。中学一级教师90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市级优秀教师4人,市“十佳师德标兵”1人,县十大名校长1人,市县级学科带头人2人,县优秀教师20人。

桃花坪中学集五十年办学经验,承教育改革之东风,以“立志、尚学、求真、创新”为校训,以“育创新人才,建三湘名校”为目标,全面追求“决策民主化,制度规范化,工作层次化,管理效益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 升,社会声誉显著提高,特别是近年来,以宁卫华校长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加强了学校管理、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良好,风正气顺,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的台阶,近几年来,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遥遥领先,迎来了桃中办学以来的空前辉煌。2007年初三学业水平考试获全县第四名;2008年初三学业水平考试获县第三名,初一抽考获全县第二名;2009年初三学业水平考试获全县第二名,初二抽考获全县第一名;2010年初三学业水平考试获全县第一名;2007年至2010年连续四年评为县、镇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四年来,我校被省示范性高中正式录取的学生人数年年遥居全县第一。先后获得“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市双文明学校”。“五四·红旗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湖南省中小学理事单位”等40余项省、市、县荣誉称号。教育教学、教学比武、科技创新等各项获奖在全县名列前茅。

自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以来,我校不断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投入,现对照《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管理办法》和《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检查方案》,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二、主要工作

(一)、健全组织机构

加强常规管理

桃花坪中学领导班子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成立了校长宁卫华亲自挂帅的以行政人员、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全面协调、督促和评估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建立了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丁加健为组长、教导处成员、电脑专职教师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指导全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电教常规、课题研究、教师培训、校园网络的维护维修等工作,对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语音室、校园广播、进行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分工合作。

我校制定了较为健全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制度。将现代技术教育纳入常 规教学管理范围内,每学年初,制定学年计划与学期计划,每期检查两次。逐步完善了现代教育技术管理规章、技术操作规程,明确了岗位责任目标。制订了《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制度》《计算机教室管理条例》《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岗位职责》等多个制度。建立了评价、激励机制,推进实验进程,对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作出贡献和取得成果的教师给以奖励。

(二)、确保投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建设

1、硬件建设:

近几年来,我校累计投入现代教育技术经费160万元。2007年,学校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完成校园网第一期工程,初步建立了功能齐全的校园网。学校有着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2007年,学校扩充了计算机教室,使计算机室的电脑达到了50台,更新了多媒体教室,2009年底,配置了25间的多媒体教室,增添了一台服务器,购置了3台教师办公电脑。本期,又新配置了2间多媒体教室,购置了9台教师办公电脑。目前,全校共有100多个信息终端,全面实现了“班班通”、“室室通”。

目前,我校已建成千兆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多网合一的校园网络系统,包括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卫星远程教育接收系统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信息化教育网络。校园网通过20M光纤与英特网的连接,主机系统由性能优秀的联想服务器等组成。

桃花坪中学教师有着强烈的现代教育技术意识,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利用计算机技术,全校有一半以上的老师自费在家中配备了电脑,方便了电脑学习和工作。

2、软件配备:

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充实教学资源,坚持购买与自制结合,重在应用的原则。一是购买了符合新教学大纲或新课程标准的资源库,如新课标网教学资 源库,目前,我校教学资源已达100G以上。二是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学科信息员为骨干,动员全校教师共同参与课件资源库的建设,收集、整理和自主开发了由多媒体课件、图片库、小片段视、音频等构成的现代教学资源库,其中我校教师自主开发、收集整理的课件有300多件,相当一部分学科的课件资源充足率达80%以上,此外,我们还配置了各学科音像教材,现有涵盖各学科的投影片、VCD影碟、DVD光盘,订有《中国电化教学》《湖南电教》等期刊10余种。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1、加强教师培训,打造信息化教师队伍

我们制订了《桃花坪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计划》。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级、市级乃至省级专业技术培训,要求外出培训的老师必须回校传达给其余老师,做到上课有笔记、培训有效果,起到以骨干带动一般的效果。

我们大力加强对本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理论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操作及课件制作的培训工作,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利用双休日对本校全体教师进行培训。要求行政点名,老师签到,“讲课老师有教案,听课教师有笔记,并注重培训的实效和培训效果的反馈,对上课效果进行测试”,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懂理论,个个会操作”。并且鼓励教师工作之余自学,学校向每位教师发放人手一册《桃花坪中学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材》

我们还采取选派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教师自学、组织课件和网页制作比赛等多种形式,使教师们掌握了必要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为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奠定了基础。2008年、2009年,我们6有位教师参加了省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系统学习了基于网络平台的未来教育理念,熟悉了运用网络服务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目前,学校已经拥有一支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学校50岁以下的教师100%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并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信息技术等级证书,有68人获得信息技术高级证书。2.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信息技术与课新程整合

我校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普及利用,绝不让那些国家投入巨资的设备成为昂贵的摆设。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每期组织骨干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公开课、研究课,安排“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汇报课、示范课。举办教学设计比赛、课堂教学比武、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逐步加大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考评力度。我校所有学科都善于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强有力武器。

在日常教学中,学校要求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备课、授课。学校的电脑对教师全面开放,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找教学资料、下载资讯、制作课件等。鼓励教师借览、使用VCD光盘、教学软件等资料,使广大教师能在本学科教学中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学校所有学科都制作了相关课件,并上传到学校资源库,让传统的口说、笔写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紧密融合,我们还对老师制作的课件进行评比,评出优秀的课件予以表彰和展示,促进了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设备使用率方面,我们也完全符合并超过了上级有关方面的规定,教师利用电教手段上课的使用率达到90%以上。

学校教导处对教师、学生的档案、学习情况全部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现代化的信息管理。

本期学校充分利用隆回县教育局的《隆回县教育局教育信息管理平台》的优势,建立起了学生成长档案,现在正在完善之中。

(四)、改进教学模式,开展课题研究

作为全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我们在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同时,大力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验。

1、探索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目前,我们探索出了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和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安排学习进度,进行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查询、检索信息资料,开展探究式学习,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我校研究性学习开展得有声有色。

2、建立保障激励机制,大力开展课题研究

为鼓励广大教师积极从事课题研究和实验工作,我校制定了《教职员工奖励条例》,对取得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

我校的课题研究重点放在,一是变为使用、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有机使用、合理使用,深入探究如何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二是开展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与实践。目前我校现已完成了市级课题《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的研究,获市级优秀课题。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活动。①利用校园广播系统,进行体操训练,遇险自救演练。

②建立了用于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相互联系和交流的综合信息平台——“移动家校通”。学校通过平台将学生在校的各种信息通过移动短信平台发送到家长手机上,同时也将家长的各种反馈信息发送到信息平台并通过信息员转给相应的老师。从而加强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增进了双方的理解与信任。

③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如:家长会、班主任研讨会、师生演讲费、开办艺术节等等。

三、努力方向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已上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一方面,教育发展的形势要求我们进一步改进办学条件,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但苦于经费不足,有些想做也应该要做的事情一直未能实现,如构建供学生、家长和社会随时共享学校教育资源,了解学生成长状态的教育资讯平台;另一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目前我校全体教师虽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但少数教师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修养还不够,研究还不够深入。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如何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现代教育技术的投入经费不足等问题还有待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地努力探索。

谢谢省市县各级领导、专家指导工作!

现代教育技术汇报材料 篇6

努力创建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你们不辞辛劳来到我校验收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在此,我谨代表通川区罗江中学全体师生,对你们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现就我校创建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学校概况

通川区罗江中学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903年),已有百多年校史。张爱萍、张灿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求学、执教、从事革命工作。学校环境幽雅,景色宜人,草木青翠,鸟语花香。学校占地25亩,建筑面积5772平方米,其中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楼、教师公寓楼。已建成200m塑胶运动场1个,标准篮球场3个,排球场和羽毛球场各1个。现有教学班9个,专任教师33人,在校学生近500人。学校实验楼设有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等,图书室藏书一万八千余册,并建有校园网、校园广播系统等。按省市有关配备要求装备了理、化、生实验室和各学科教学仪器,2011年,学校建成“班班通”,所有教室均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学校现代教育信息化环境比较优越并发挥了较好的教育教学功能。

学校现有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12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区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兼职信息技术教师2人。近年来,学校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大力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努力营造“科研兴校”氛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

近年来,学校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切入点,以信息化学校环境和资源建设为基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重点。秉承“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指导思想,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育人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二、注重科学管理,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序开展

学校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坚信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一个“制高点”,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把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纳入了《罗江中学五年发展规划》、《学校工作计划》、《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和《教育科研工作计划》中。

一是健全机构,科学管理。学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林校长任组长,负责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工作;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负责现代教育技术日常管理工作;下设办公室,王述华老师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工作;微机教师和教研组长为成员,负责微机教学和研究工作。形成了学校校长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成员分头抓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局面。

二是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抓好制度建设是适应现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校先后制定并完善了《罗江初级中学电教管理制度》、《罗江中学电教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计算机机房管理员职责》、《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计算机上机指导教师职责》等多个相关制度职责,同时还实行了“三簿一册”(电教科登记簿;器材使用登记簿;器材维修、报损登记簿;设备器材入库登记册);并建立了领导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目标激励机制,形成了“学校——处室——教师”的管理、研究、应用模式。通过规章制度建设与应用,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秩序井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

三、加强环境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发展。

学校坚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的建设,加大配置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采取分步实施、逐年添置的方式,搞好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发展。

一是筹措资金,加大硬件建设投入,搭建畅通网络平台。

近年来,学校通过自主筹集、项目援建和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加强设施设备硬件建设,先后添置计算机100多台,建成了网络中心室一间、多媒体教室2间、计算机教室2间、电子图书阅览室1间、所有教室全部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所有办公室配备了1-2台计算机,各办公室和教研组长都配备了笔记本共15台。学校还安装了10兆光纤宽带、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电子显示屏幕,建成了方便快捷的校园网,无线网络信号覆盖整个校园,建有校园门户网站,与区教育网站链接,学校还积极筹措资金,先后添置了影碟机、刻录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视机、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二是狠抓数字化应用平台和资源库建设。

依托四川省数字校园云平台,建成学籍管理平台、网络办公系统、电子备课系统、数字图书馆。学校建设了教学资源库,全方位多渠道集成了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资源,无论是视频还是音频、动画等教学资源,都在不同层次上反映了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提升。畅通的校园网络,丰富的教育资源,便捷的应用通道,促进了我校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四、狠抓培训,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学校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以远程教育资源为基础、立足校本教研,以校园网为平台,抓好教师培训。为提高学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充分提高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学校制订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业务培训计划,采取自主学习、互相帮扶、集中培训等方式,先后举办了常规现代教育设备使用、计算机操作、课件制作、网络知识等业务培训,还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2011年,“班班通”建成以后,学校先后聘请了区电教馆的专家和区一小的老师来学校传授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2012年9月至12月,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由省电教馆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培训。学校还订阅了《四川信息技术教育》、《达州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期刊,教师个人订阅了《学电脑》、《电脑报》等专业报刊杂志,供教师自学使用,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通过培训和教师自学,我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大幅提高,学校全部教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上网查找资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教师能运用CAI课件,百分之六十的教师能自制CAI课件,百分之百的教师能够比较熟练的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科覆盖率达百分之百。目前在学校各项工作都充分的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各类材料文件等均通过网络传送,教师上课运用多媒体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前几年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

五、注重教学应用,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整合

(一)认真上好微机课,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

在学生信息技术培训方面,我校严格按国家课时计划开齐开足开好信息技术

课,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应用计算机的水平,促进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有了比较优质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德育教育的开展形式更加多样化。学校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向全校师生进行国家政策法规、学校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宣传。学校召开学生家长会,家长们坐在各班教室里,能通过校园广播系统,每位家长可以收听学校在直播室播出的节目,近两年来,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同步收看了每年九月一日的“开学第一课”、“中共十八大开幕式盛况”、“中国教育电视台面向全国中小学生播放的预防地震、溺水、交通事故和拥挤踩踏的专题安全教育节目”等节目,学校还利用电子显示大屏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宣传正能量。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学生能够清晰的认识自己、规范自己,达到检查自己、净化自己、完善自己,改变以往你说我听的灌输方式,使德育工作收到实效。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拓宽校本教研形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而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利用,使我们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得到不断创新。

(1)利用光盘播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由于教师工作量大,教师人数有限,教师培训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我们就利用光盘播放让老师观看课堂实录、优秀课例、专家点评,让老师们从光盘播放中了解新课标精神、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研讨活动。在实践中,我们根据学校现有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资源特点和教材,结合教师和学生实际,以学科教研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校本教研活动。

一是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现有的多媒体课件或自制课件,利用班班通开展多媒体教学,学科覆盖率达百分之百。

二是开展学科组研课、摩课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使用效益。各学科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畅通的网络系统,查找教学资源,用多媒体手段,采取“上课、听课、议课、观优秀课例、写体会”、“观课例——上课——在观课例——在上课——写体会”等多种形式结合开展研课、摩课研讨活动。

三是学科赛课活动,在教科处的组织下,我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中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参赛教师必须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3)发挥教科处的职能作用。每学期由教科处牵头,各教研组具体实施,利用教研活动日,每位教师都要上一堂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公开课,新进教师上汇报课,青年教师上达标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等教研活动,同时我校还抓住区教研室开展的“名师乡下行”活动,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六、实施教育科研,推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纵深发展

认真搞好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是我校落实“科研兴校”的重大举措。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技术,使教师们的现代教育思想、技术应用、教育水平、软件开发等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课题研究工作中,老师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取得显著成果。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使我校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教改氛围,教师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形成了教研和科研骨干队伍,学校信息化教育环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推进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纵深发展。2011年文静同志在《巧记英语单词的几种方法》区电教科研成果中获得区级二等奖,2011年周兰同志在《怎样通过语文教育》区电教科研成果中获得区级一等奖,何国军同志在2009年《实践与探索》赛课活动中获得达州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二等奖等。

七、搞好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快速发展,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彰显了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

一是现代教育技术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近年来无论是学习期末检测还是九年级升学考试,我校在同级同类学校中都名列前茅,多次荣获通川区教育教学先进学校称号。

二是校园文化向特色迈进,无论是校园环境建设,还是制度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学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与社会的认可,多次迎接上级领导、专家来校指导工作,接待周边兄弟学校来校参观、考察和经验交流。三是学校办学效益得到了极大提高,学校先后被授予为“达州市示范初级中学

校”、“达州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达州市依法管理示范校”、首批“市级校本教研基地校”、“通川区名学校” 等多项殊荣。

八、直面困难,科学规划,坚持发展。

虽然我们已经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于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和先进地区比较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升级换代快,学校缺乏足够的后备资金来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及时更新换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还需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层次,使之能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作用。教师的培训有待加强,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师驾驭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面对困难,在今后的工作我们将作出科学规划,坚持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着力做好信息化来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创建更优质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坚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有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将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实的步伐,加快我校教育现代化进程。

现代教育技术汇报材料 篇7

一、三个优先, 搭乘薄弱学校改造直升机

校际间的不均衡是择校的主因, 遏制择校的最直接手段是实现均衡。实现均衡的第一场战役是消除薄弱, 从而达到办学条件和教师资源的基本均衡。

1.优先投入薄弱学校改造资金。

我们的教育投入都以每年20%的力度递增, 教育投入年增长大幅超过经济增速。以2011年为例, 全区财政经常性收入18亿元, 比2010年增长了36.52%, 教育支出为42, 224万元, 比2010年增长了39.35%, 设立改造薄弱学校专项经费, 为办学设施、校舍维修和小班化教育等投入专项经费23, 495万元。在实施过程中, 坚持“直接提升薄弱校办学条件, 直接改造薄弱校办学理念, 直接促进薄弱校激情升华”的原则, 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薄弱学校一次性改造的超前性和先进性。

2.优先保证薄弱学校改善条件。

我们坚持以薄弱学校为重点, 加快推进校舍改造维修和环境美化绿化工程, 100%高质量铺设了学校塑胶操场, 100%按照国家Ⅰ类标准配备了理、化、生等教学仪器设备, 100%高标准建设和更新学校专用教室, 100%配齐配足信息化设施和现代化设备。同时, 大力强化设备的应用, 提高使用效率, 建立了设备使用登记制度、将专用教室的使用排进课表, 保证设备有人用、不闲置;加强设备使用的培训工作, 保证设备用得好, 有实效;建立了教育技术装备专业队伍, 保证使用有指导、能维护;搭建教育装备网络管理平台及教研平台, 保证教师有处学、能交流, 这些手段使西岗区配备的现代化设备充分发挥作用。加大对差异性项目的扶持力度, 把全区的教育现场会、活动展示会等全部放在薄弱学校, 让薄弱学校的校长走上讲坛、让薄弱学校的教师展示成功经验, 快速提升干部教师素质;重视薄弱学校的文娱活动, 扶持男子鼓队、合唱队、花样跳绳等项目, 提升办学特色;实行教师、学生免费制服工程、微笑校园工程, 加速改变薄弱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 让教师、学生由外而内提升形象, 以崭新面貌面对社会和公众。

3.优先提升薄弱学校师资水平。

我们提升薄弱学校师资水平的主要策略是“名优领军, 专家引领, 全面优化, 科学调配”, 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师, 特别是薄弱教师的培训提高上, 全面“提升优质师资总量”, 同时, 通过“科学调配”, 在远期和近期两个方面, 消除校际间在师资水平方面的差距, 从源头上解决“择校”热。

深入探索干部教师培训新途径, 教师年培训专项经费增至1000万元, 教师人均达到5500元以上, 逐步形成了西岗教师“嵌入式系统型”培训模式, 实现教师激情与活力的再焕发。开展“拜名师工程”、“珍爱生命·真心微笑”工程、“三类三级三联动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教师自主选择培训课程, 量身定做培训方案, 形成资源丰富多样、基地稳定有效、层次高端灵活、课程自主选择、教师全员受益的良好局面。

在科学调配的交流体系中, 实行由校长先行交流带动教师交流, 使优质的学校成为优秀校长的培养基地, 再使优秀的校长向薄弱学校流动, 实现扶持。在教师交流中, 采用“圆桌式”交流方式, 屏蔽优质学校间的教师交流, 由薄弱学校、薄弱学科优先选择优秀师资, 实现师资力量的主动均衡。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不递条子, 不干涉交流制度。

二、三个不动摇, 开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新干线

单纯人、财、物的均衡, 对于“择校”问题来说还远远不够。教育优质与否的评判主要还是依靠质量, 而不单单是硬件与师资的配设, 西岗区遏制择校的第二战场在提升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从而达到教育质量和管理方式的均衡与优质。

1.坚持质量第一理念不动摇。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 课好了质量自然就好了。从2008年开始, 西岗区先后出台20余份教学管理文件, 其内容涉及高效课堂建设、推广教学管理成功经验、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 其最终指向就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施行政领导包校制度, 充分体现“教育行政就是在服务中行政”, 建设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 为区域教育提供优质的专业支持。坚持学校领导上课、听评课、参与教学活动, 坚持不进课堂就没有发言权, 校长听课量从每学期60节提高到120节, 全年240节。教师通过“高效课堂研究、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过三关”等手段, 做研究型教师;研制并使用“校长专业领导力手册”、“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记录”、“学习指导案”、“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过三关”记录、“研修专用手册”等标准件, 提升学校教学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通过关注细节、强化过程管理, 全面提高质量并缩小校际间学业质量差距, 从根本上消除择校热。

2.坚持创新教育管理不动摇。

西岗区实现区域均衡的方法是“整体建构”。这个整体体现为从“名校长工作室”到“教育协作片”再到“片区+校群”的层层递进和不断提升的管理思想。

2008年, 西岗区组建了首批以名校长名字命名的名校长工作室, 对名校长的选拔标准、工作目标、工作职责、组织与领导等做出明确规定, 保障名校长工作室的顺利运行。最大程度地发挥本区优秀校长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使工作室成为优秀教育管理人才成长的摇篮和薄弱学校改进与发展的平台。

“教育协作片”是“名校长工作室”功能与作用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学名校长或中学骨干校长牵头引领下, 组成以中学名校为核心, 按学校地域分布的教育协作片, 成员由2至3所中学及临近小学共同构成。目的是探索研究中小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方式互补互动的有效途径。

最后, 我们充分考虑中学与中学、中学与小学间的利益关系, 在总结校长工作室有利于促进校际间合作与竞争, 但缺乏针对学生发展的系统性等问题的基础上, 由校际联盟管理逐步发展为“片区+校群”的管理, 构建起区域内结构性、动态性、开放性的网络化均衡管理新模式。强化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任务, 将对口中小学按组织管理的方式组成一片。实行松散型九年一贯管理, 以中学为牵动, 进行集中教研和规划学生活动、完善学生九年培养方案等项目, 实现尊重学生成长规律, 做足、做好学生九年连续的培养计划, 形成了“片区”管理模式。加强同类学校的经验重组, 将同阶段强弱校形成联合群体。采取新老优质学校轮值制度, 共同探讨本学段问题和在片区发展中的难题, 形成了信息和方法沟通机制的“校群”管理模式。

通过“片区+校群”管理, 形成横纵交叉的网络化管理体系, 及时消化和处理学校发展中的各种专业问题。片区中通过中小学教师集中研究教材教法, 实现中小衔接。同时, 在片区内每所学校的文化整体建构和片区文化整体建构上实现统一, 保证片区艺体项目的一致, 按照片区特色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和教育科研规划, 实现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管理策略、评价机制的有机统一。

3.坚持以“小班化”促进“大均衡”不动摇。

2007年, 我区高分通过辽宁省双高普九验收后, 区委即决定实施“小班化”教学, 并以此为抓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的公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们把小班化教育作为薄弱学校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实现区域间教育均衡的重要抓手, 采取国家级课题牵动的方式深化研究实践, 加入长三角小班化教育联盟, 组建了环渤海小班化教育联盟, 夯实了辽宁省小班化教育研究基地的基础, 建立全样本小班化数据库, 使小班化教育发展更具科学性, 顺利实现了从“自然小班”到“规划小班”的过渡。在“关注每一个”的策略下, 实施课堂发言100%、面批面改100%等策略, 落实了“微笑每一个、健康每一个、智慧每一个、创新每一个、高尚每一个”的教育愿景, 实现了小班化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的目标。通过小班实现校际间、班际间和人际间的均衡。在小班化教育理念下, 实施限定班额政策, 在保证学区内学生的就学基础上, 严格遵照小班化的班级规模, 保证小班化的教学效益, 防止学生盲目扎堆择校。

三、三个再强化, 点亮遏制择校启明灯

择校归根结底是人在惯性思维下的“择优”的行为体现, 我们的前两战赢得的是遏制其择校的资本, 最后,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本, 展现这种资本, 让择校者实现从被动放弃择校到主动选择对口直升。

1.再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度。

一是制定政策, 保证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 保证残疾儿童的入学, 保证全区所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适龄儿童的公平入学并享受优质教育;二是着力落实重点高中招生指标75%到校, 无论优质学校、薄弱学校, 择校即丧失此项权利;三是采取阳光分班, 实行电脑派位, 不私设重点班, 促进生源配置的基本均衡, 解决择校择班的难题。

2.再强化家校沟通。

强化区域社区教育学院的职能与作用, 架设家校沟通和家长培训的桥梁。在全区中小学建立教育议事会制度, 抽选学校领导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教育专家组成议事会, 对学校的工作进行沟通与协调, 建议与参谋, 监督与评价, 整合与共享关心教育发展的积极力量。同时, 让家长口口相传, 更加了解片区和区域教育的发展, 认同片区, 选择对口。

3.再强化经验总结与宣传。

将我们的教育成果如薄弱学校成功改造、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现象进行深入剖析, 从行为中提炼经验, 从偶然中归纳必然, 将经验在全区范围内加以推广, 实现促进均衡的良性循环。同时, 再强化宣传力度, 使更多的人了解择校的弊端, 了解区域均衡的现实与未来教育均衡发展的趋势, 从主观意愿上杜绝择校。

新材料与现代制造 篇8

宁波象山浩东家居创始人林宇江显然更有计划,在比赛开始之前就已经通过视频方式将公司产品介绍给了几位评委。在现场,他只需要对公司的理念和营销模式进行介绍即可。上海华强浮罗仪表、北京优时代、无锡亮源激光的几位创始人都对自己的企业做了详细介绍。由于参选企业相对较少,新材料与现代制造组的选手和评委之间有了充分的交流时间。

本组评委:

主评委:曾志勇畅捷通软件有限公司总裁兼CEO

陆刚联想之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朱继满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新材料投资部总经理

杨巍黑马基金合伙人

浩东家居

“假如你现在进入厨房,感觉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宁波象山浩东家居创始人林宇江一开始就反过来向选手和评委们发问。

浩东家居的杀手锏是智能厨房设备——升降橱柜机。这种智能化的产品,能合理优化、整理储物空间,并首创调料自动取用功能,解决了厨房无序和杂乱无章的问题,特意设计的消毒装置还能减少洗涤剂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了“快乐厨房”的目标。在去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浩东家居与方太、科勒合作,共同打造了未来生活馆。未来三年,浩东家居将继续专注于厨房智能家居领域,并计划与物联网结合,实现智能家居产业的融合。

曾志勇:你们的收入结构中OEM和自有品牌各占多大比重?

林宇江:我们最好的两个智能设备产品分成三个产品线做,标配产品给别的公司做OEM,中档产品会用我们公司的品牌,顶级产品则会做一家德国公司的品牌,三个产品线同时运作。

曾志勇:这个细分市场有多大?

林宇江:以单品计算,橱柜智能升降设备行业一年有20亿-50亿元的规模。如果按智能家居领域计算,如果与物联网融合的话,市场规模将达到几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

评委点评:产品创新性强,团队思路明晰,市场前景可预期。

广州木易

“我们主要是生产木制阻燃产品,材料是用秸秆、稻草、树叶、树枝作为主体,研发了将近6年时间而成。这种材料能改变整个木业行业,使木材不燃烧、不怕水、不腐烂、不变形。”广州木易阻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杨光伟介绍道。

“防火、放水、无烟、零甲醛”的理念,加上杨光伟的现场展示,让四位评委震惊。《光明日报》曾经对木易的产品做出评价:第一,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第二,健康无甲醛;第三,可以富农。目前,广州木易在全国设立了6个生产厂,还有中南科技大学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以及华南农业大学设立的科研基地,这为公司加强后续研发奠定了基础。

陆刚:你们的产品有什么用途?

杨光伟:可以用于装饰行业,比如制作吊顶、家具、面板以及地板等。

杨巍:去年2600万元的收入中,占比重最大的单品是哪一个?

杨光伟:目前主打的是防火阻燃板,稻草板还没有量产。防水、防火的木地板将于8月16日在上海进行新闻发布,正式推向市场。

曾志勇:你们希望未来三年占有多大的市场份额?

杨光伟:去年中国人造板的产量超过了1万亿立方米,我们希望占到600万立方米,不到10%,这也意味着我们的产品应该是供不应求的。

上一篇:带我回家作文700字下一篇:郑州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