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知识(共8篇)
一、服装的色彩
1.黑色 黑色的服装给人以优越感和神秘感,显得高雅,极富表情,甚至能提高服装的品味。肤色白晰的人,黑 色能把肤色烘托得更皎白,可以使穿着者的体积显得小,所以也比较适合体胖的人。黑色可与任意颜色 搭配。2.白色 白色是大众色。白色表示着明亮、生气蓬勃、凉爽、高尚、纯洁。3.灰色 灰色是黑色的淡化,是白色的深化,所以它具有黑色和白色二者的优点,更具高雅、稳重的风韵。4.黄色 黄色是所有色彩里光辉最强、最显眼的色彩,具有轻快活泼、希望、光明、明朗、醒目、健康的含义。5.绿色 绿色它象征着永远、和平、理解、年轻、新鲜、安全。它能使人精神放松,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服装色彩 上。对肤色白的人非常适合。绿色服装适合与白、灰褐、灰棕相配置。6.红色 红色表示生命、热情、精力充沛、忠心与青春、希望、幸福,是一种积极色,与东方人的肤色非常相称。粉红色最能显示可爱、年轻、快乐,年轻人或肤色白皙者穿着粉红色显得更娇美。鲜红色的人显得朝气 而快活,很适合于年轻女性,而且身材矮小的比个子高大的更合适。身材或年长一点的,宜选择较深暗 的红色。7.蓝色 蓝色表示深沉、稳重、是智慧、能力的象征。它能把肤色烘托得光润,并且使穿着者的体形显得更加匀 称。天蓝色有希望之意味,碧蓝色服装有青春之意韵,适合于年轻人穿着。群青色可产生典雅、豪华的 独特效果,藏蓝色则显得老练、沉着。8.紫色 紫色表示神秘、孤独、高贵、华丽、优美、惋惜的意思。紫色与淡粉色、白色及不同明度的紫色相搭配 都很协调,紫色与白色搭配的服装,肤色白皙的孩子穿着显得天真可爱,肤色黑的孩子穿着仍可表现出 天真烂漫的天性。
二、配色的基本色调
基本色调: 1.基本色调 它是服饰最基本的色调,根据款式不同,既可构成现代流行色,又可展示传统风格。其分别为:黑色、白色、灰色。活泼色调: 2.活泼色调: 色彩鲜艳,给人以华丽、时髦的感觉,并带有神秘的异国情调,其分别为:红色、桔黄色、黄色、绿色、深兰色、玫瑰红色。柔和色调: 3.柔和色调: 其会使服饰具有明亮而轻快的色彩表情,显得娇柔而清爽,因而是春夏季服饰不可缺少的色调,其主要 为粉红色、淡粉色、乳黄色、粉蓝色、天蓝色。
深暗色调: 4.深暗色调 其色彩表情深郁、沉着,但浓厚的暗色中运用配色得当则会透出华贵、雅致,体现出高品位优雅气质。主要是:酒红色、
棕色、深黄色、黑绿色、藏青色。自然色调: 5.自然色调 以茶色为中心,在服饰中显示出安详、恬静的表情,可用于基本组合以及各种出人意料的配色,其主要 是:米色、灰棕色、棕黄色、土黄色、橄榄绿色。
互联网等多种信息科技的发展与先进理念知识的产生, 包括艺术设计在内的各行业正在向交叉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形式转变。企业公司已由集中的“全”向分散的企业联盟式方向发展, 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知识不再被某家公司企业独霸或垄断, 而是由相关的联盟一起分享。因此怎样便捷地管理与利用好一个联盟的内部各种有价值的知识资源是提高企业产品生产和设计速度的关键。不重视知识的累积与管理从而致使较多的低水平重复工作, 可以说这已阻碍了公司企业的继续向前发展, 设计与各种相关知识的管理已成为公司企业看重的核心所在。知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概念等包括有关它们的广义与狭义定义以及数据、信息和知识三者之间的范畴细微区别, 前人已有较多的理论从各角度进行了阐释和论证。如早在二十五年前世行的《知识促进发展》一文就已经指出:“数据是未经处理的数字、词语、声音、图像等;信息是具有意义的, 以某种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而知识是有价值的信息, 是能用于生产的信息。”[1]数据只有通过处理才能成为信息, 而信息必须有明确的意图目的, 不然信息也无任何价值。当有意义的信息和事物的相互融合以及经验相结合, 就转化成了知识。一般知识在量上远远大于信息, 信息只是知识的组合成分之一, 并非完全等同知识。只要人把信息应用到某特定工作或事物时, 信息即刻转变为了知识。知识、信息与数据是三个“上、中、下”台阶式的关系, 数据是指反映事物运动状态的某种非物质性的材料, 信息主要是指己经制定秩序的有意义的数据, 知识表示信息的应用, 而信息则是知识的底层基石;再者, 知识是需要进行加工的, 使许多信息材料的某些相关联系与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的结论。
2 知识与知识管理定义与基本类别
知识的类型有“隐”与“显”之分。显性的知识是指可以表达的、有物质载体、显而易见的知识。典型的显性知识主要指以发明创造与科技等形态的知识, 一般其大部分存储于书籍、网络或其它媒体数据库中。隐性知识主要是指不适合通过言语表达, 传播较为困难, 不怎么易理解、分析与掌握的知识。如产品类设计经验类知识等个人或者团队通过长期实践积累而总结出的知识。显性与隐性知识的廓清是知识管理理论对人类知识认识的进步。它分析了人类潜埋在头脑中的经验、感觉、直觉等知识的价值与转化的规律, 得出隐性知识也是企业团队与国家地区之间竞争获胜的关键部分。企业能否最大限度发掘、处理和利用隐性知识就成为企业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知识管理理论特别注重隐性知识显性化、编号数据化、协作化与知识共享等多种方式使各个团队成员隐性知识汇集成团队知识资本, 以转化为整个企业或公司团队的生产力。
3 饰品设计知识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意义
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从现有数据中挖掘相对含金量高的知识, 增强企业的商务智能, 有助于发现和培育创新思想。以前, 公司的价值基本上就是公司的账面价值, 可是现代知识管理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企业价值的传统认识, 愈来愈多的企业市值大大超出其账面价值的事例表明, 在此时期, 企业实际价值已不再只是其资产表面上的股权净值, 绝不能忽略企业的无形知识资产价值———知识资本。知识资本的管理在各个企业的价值打造中, 必然是一个不很起眼但又特别重要的环节, 所以, 一个效率高, 实战性强的知识管理系统能够成为目前各类企业和公司的急需装备, 这当然也是包括了军工企业与设计公司在内均是如此。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图与设计师与知识关系模块图。
饰品设计的知识管理系统 (Jewelry Design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是搜寻、检索、处理和分享一个饰品设计组织或设计团队的全部相关重要知识的信息系统[2]。一般它需要饰品设计相关软件支持或其它对应工具对组织中大量有价值的想法、成果或经验等知识进行归纳保存和数据化管理, 以便累积设计知识资源以免流失与浪费, 推进知识的掌握、分享、应用与创新, 有效地降低公司企业或整个相关联盟的运转成本。
饰品设计的一些设计元素模拟数据是可以重复利用的, 在设计创意的过程中可以阶段性编号另保存纳入设计知识数据库, 为以后备用或联盟共用, 因为在下一个设计的创意过程中可以通过重叠、打散、分割、对比或重组构成来创造新的样式, 这样既提高设计师与联盟设计师们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设计思路。
4 强化其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方法
核心竞争力需要强化管理方法, 其中就包括了知识资产的管理方法。从功能方面看, 企业的信息系统一般处理企业管理和运营流程中的数据、信息和业务流程, 而对于知识的产生、交流与共享却缺乏足够的支持, 对于人们在企业内的协作及企业内知识的统筹、整合和传播不能提供即时而有效的支撑。知识管理系统的针对主体应该是每一个清楚相关业务、评价业务和活动流程的参与人 (包括集团CEO) , 一个健全而完善的知识管理智能系统应该为这些用户提供相关的知识, 同时要对这些知识的文档管理和交互应用提供可行的技术支持。
各种信息科技的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设计师们的工作方式与状态, 使饰品设计的风格和趣味也出现了很大的不同。首先, 早期传统饰品设计的内容、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在企业逐步信息化的今天都已经发生了彻底变化。信息互联、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等技术进步直接缩短了产品设计与打样时间, 也使设计师们能更自由地发挥出自己的创意能力与思考力, 包括模拟材料节省了设计所需真实材料的试验费用与试验工序。当代饰品设计内容重点已从关注产品架构样式转为综合价值的追求, 譬如当代饰品设计已更加提倡“独特”;其次, 信息技术除了使饰品设计的风格与观念都在发生变化, 也正改变着设计师本身。从事实上讲, 过去饰品品种单一, 样式循环周期可长达多年甚至十年;如今, 基本没有哪种饰品样式流行周期能一个季度以上。
在此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出, 设计的效率化与持续化创新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交互信息时代的饰品设计是复杂多变、独特个性与人性化的, 而其实现的技术与方式则涵盖了设计数据要素重组、电脑绘板手绘、多媒体综合技术、仿真、真实材料实验艺术……
5 结语
全球经济与信息交互化的今天, 各大公司企业竞争说直白点就是产品创新与设计能力的竞赛, 然而, 企业产品快速刷新的创新能力的拥有与可持续必须依靠完善新增知识的聚集、管理和应用能力。在企业公司内部打造一个完整的可应用于产品创新设计的知识管理装备使其成为企业进行设计效率化与信息智能化管理的控制平台, 不管是在提升产品设计水平和内部品质还是在增强企业生 (下转第166页) (上接第129页) 产设计效率与持续性创造力等方方面面, 都是非常起作用的。这也是企业能够把握好生产技术知识协作、企业文化知识协作、人才知识协作、资金知识协作与管理知识协作的保障[3]。S
参考文献
[1]鹿婷, 郭坚.对产品快速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7 (4) :901-902.
[2]丁伟.饰品设计知识管理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 2008, 6:47-49.
数学知识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总和,是按照知识之间特定的内在联系组成的结构系统。每一部分数学知识既是前面旧知识的延伸和生长,又是后续新知识的基础和铺垫。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把握内在联系所构成的数学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研读教材,从系统上寻求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设计科学合理的对比、变式、题组练习,在练习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练习的实效性。
一、科学设计对比练习,减少学习的负迁移
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设计对比练习,尽量减少学生学习的负迁移,积极引导正迁移,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之前,先复习整数加减法,因为整数加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的算理对学习小数加减法可以起到正迁移的作用。但是在学了小数点对齐再加减的法则后,还要回过来与整数加减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点对齐”的竖式写法,有可能对以后学小数乘法的竖式写法起负迁移作用,所以笔者在教学小数乘法之后,又回过来设计了和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的对比练习,消除其干扰。
又如,学习了“四舍五入”法后,进行“进一法”与“去尾法”的对比练习。
(1)食堂买来9200克菜油,把它分装在同样大小的油瓶里,每只油瓶最多能装油1千克,要装完这些菜油,至少需要这种油瓶多少只?
(2)某窗帘店有一块18米的布用来做窗帘,每块窗帘5米,可以做几块窗帘?
可见,在教学中运用学习迁移规律时,教师要充分注意正迁移及其产生作用的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要减少甚至防止负迁移的消极影响。
二、合理设计变式练习,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练习设计的原则首先是目的性,在内容上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突出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一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二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笔者在参加一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同课异构活动中发现,当学生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两位执教教师在练习环节上进行了不同的设计。
A教师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
(1)出示了一张表格,内容有底、高的数据,求面积(如下表)。
底 高平行四边形面积
16米 25米
18厘米 10厘米
(2)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
如图1,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是5.5厘米和4.8厘米,它的高是4厘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图1
学生解题有两种结果:5.5×4=22(平方厘米);4.8×4=19.2(平方厘米)。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们认为这两个结果哪一个正确?还是两个都正确?
B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算一算: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2),给出两条底边及两条高的数据,要求用两种方法计算出面积。
(2)说一说:出示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有若干个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如图3,没有标数据)要求说出哪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并说出理由。
(3)议一议:拉动用木条钉成,可以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我们看到它的底不变,而高发生了变化,随着高的变化,让学生讨论:面积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图2
图3
两位教师在练习设计上都采用了变式练习,但不同的处理,收到了不同的效果。很明显,A教师的练习设计在教学重点上下功夫,忽略了教学难点。而B教师将练习的重心落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上,两者兼顾,相得益彰。
当然,练习设计把着力点放在重难点的同时,也要瞻前顾后,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如笔者在教学“方向与路线”(北师大版教材二下)之后,把方向、计算、平面几何图形三方面的知识综合设计在同一题里。
图4
在小兔的8个方向上画有8种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圆),让学生填写什么图形在小兔的( )面。(如图4)
三、精心设计题组练习,形成知识的结构树
抓住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组织练习,将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通过题组练习,沟通知识与思维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结构树,使学生把已学知识纳入知识网络。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教师可将北师大版教材六上第33页“练习二”的第8题(如图5)设计成题组练习(为了便于计算,将原题中的数据适当调整)。
图5
(1)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2002年达到5万吨。2001年的产量是2002年的百分之几?2002年的产量是2001年的百分之几?2001年的产量比2002年少百分之几?2002年的产量比2001年增产了百分之几?
(2)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2002年的产量是2001年的125%。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3)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是2002年苹果产量的80%。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4)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比2002年的产量少20%。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5)某地区2002年苹果产量为5万吨,比2001年的产量多25%。2001年的产量是多少万吨?
(6)某地区2002年苹果产量为5万吨,2001年的产量比2002年少20%。2001年的产量是多少万吨?
通过题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巩固对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沟通百分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题组练习按照一定的梯度层层递进,内化算法,不同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达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和发展智能的目的,取得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六下“总复习——空间与图形”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题组练习。
(1)如图6,在正方体水槽里灌入水,固定底面的一边倾斜水槽时,你看到了什么情景?能不能找到一些关系和规律?
图6
(2)如图7,随着水槽的左右倾斜,a与b的大小也不断变化,但变中有没有不变之处?4人小组做实验找规律。
图7
随着水槽的倾斜变化,可以发现很多关系和规律,比如:水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水的重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水面的面积发生变化,水体左右两个侧面是长方形;水体正面的左右边的长度之和相同,即a+b=定值R;水面的左右两边的长度不变;以水槽的底面和桌面的夹角作为倾斜角,倾斜角度越大,水面就越广阔。
(3)请写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请写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
(4)请你计算下面图形(如图8):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体积、表面积。(单位:厘米)
图8
通过题组练习,不仅使学生沟通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还统一了柱体的体积公式和表面积公式,还以此推出了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体积与表面积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在观察、探究、想象、验证的过程中,促进了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形成了数学知识的基本结构。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中山小学 323000)endprint
数学知识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总和,是按照知识之间特定的内在联系组成的结构系统。每一部分数学知识既是前面旧知识的延伸和生长,又是后续新知识的基础和铺垫。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把握内在联系所构成的数学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研读教材,从系统上寻求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设计科学合理的对比、变式、题组练习,在练习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练习的实效性。
一、科学设计对比练习,减少学习的负迁移
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设计对比练习,尽量减少学生学习的负迁移,积极引导正迁移,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之前,先复习整数加减法,因为整数加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的算理对学习小数加减法可以起到正迁移的作用。但是在学了小数点对齐再加减的法则后,还要回过来与整数加减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点对齐”的竖式写法,有可能对以后学小数乘法的竖式写法起负迁移作用,所以笔者在教学小数乘法之后,又回过来设计了和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的对比练习,消除其干扰。
又如,学习了“四舍五入”法后,进行“进一法”与“去尾法”的对比练习。
(1)食堂买来9200克菜油,把它分装在同样大小的油瓶里,每只油瓶最多能装油1千克,要装完这些菜油,至少需要这种油瓶多少只?
(2)某窗帘店有一块18米的布用来做窗帘,每块窗帘5米,可以做几块窗帘?
可见,在教学中运用学习迁移规律时,教师要充分注意正迁移及其产生作用的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要减少甚至防止负迁移的消极影响。
二、合理设计变式练习,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练习设计的原则首先是目的性,在内容上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突出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一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二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笔者在参加一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同课异构活动中发现,当学生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两位执教教师在练习环节上进行了不同的设计。
A教师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
(1)出示了一张表格,内容有底、高的数据,求面积(如下表)。
底 高平行四边形面积
16米 25米
18厘米 10厘米
(2)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
如图1,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是5.5厘米和4.8厘米,它的高是4厘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图1
学生解题有两种结果:5.5×4=22(平方厘米);4.8×4=19.2(平方厘米)。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们认为这两个结果哪一个正确?还是两个都正确?
B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算一算: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2),给出两条底边及两条高的数据,要求用两种方法计算出面积。
(2)说一说:出示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有若干个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如图3,没有标数据)要求说出哪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并说出理由。
(3)议一议:拉动用木条钉成,可以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我们看到它的底不变,而高发生了变化,随着高的变化,让学生讨论:面积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图2
图3
两位教师在练习设计上都采用了变式练习,但不同的处理,收到了不同的效果。很明显,A教师的练习设计在教学重点上下功夫,忽略了教学难点。而B教师将练习的重心落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上,两者兼顾,相得益彰。
当然,练习设计把着力点放在重难点的同时,也要瞻前顾后,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如笔者在教学“方向与路线”(北师大版教材二下)之后,把方向、计算、平面几何图形三方面的知识综合设计在同一题里。
图4
在小兔的8个方向上画有8种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圆),让学生填写什么图形在小兔的( )面。(如图4)
三、精心设计题组练习,形成知识的结构树
抓住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组织练习,将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通过题组练习,沟通知识与思维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结构树,使学生把已学知识纳入知识网络。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教师可将北师大版教材六上第33页“练习二”的第8题(如图5)设计成题组练习(为了便于计算,将原题中的数据适当调整)。
图5
(1)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2002年达到5万吨。2001年的产量是2002年的百分之几?2002年的产量是2001年的百分之几?2001年的产量比2002年少百分之几?2002年的产量比2001年增产了百分之几?
(2)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2002年的产量是2001年的125%。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3)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是2002年苹果产量的80%。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4)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比2002年的产量少20%。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5)某地区2002年苹果产量为5万吨,比2001年的产量多25%。2001年的产量是多少万吨?
(6)某地区2002年苹果产量为5万吨,2001年的产量比2002年少20%。2001年的产量是多少万吨?
通过题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巩固对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沟通百分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题组练习按照一定的梯度层层递进,内化算法,不同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达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和发展智能的目的,取得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六下“总复习——空间与图形”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题组练习。
(1)如图6,在正方体水槽里灌入水,固定底面的一边倾斜水槽时,你看到了什么情景?能不能找到一些关系和规律?
图6
(2)如图7,随着水槽的左右倾斜,a与b的大小也不断变化,但变中有没有不变之处?4人小组做实验找规律。
图7
随着水槽的倾斜变化,可以发现很多关系和规律,比如:水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水的重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水面的面积发生变化,水体左右两个侧面是长方形;水体正面的左右边的长度之和相同,即a+b=定值R;水面的左右两边的长度不变;以水槽的底面和桌面的夹角作为倾斜角,倾斜角度越大,水面就越广阔。
(3)请写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请写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
(4)请你计算下面图形(如图8):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体积、表面积。(单位:厘米)
图8
通过题组练习,不仅使学生沟通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还统一了柱体的体积公式和表面积公式,还以此推出了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体积与表面积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在观察、探究、想象、验证的过程中,促进了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形成了数学知识的基本结构。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中山小学 323000)endprint
数学知识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总和,是按照知识之间特定的内在联系组成的结构系统。每一部分数学知识既是前面旧知识的延伸和生长,又是后续新知识的基础和铺垫。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把握内在联系所构成的数学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研读教材,从系统上寻求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设计科学合理的对比、变式、题组练习,在练习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练习的实效性。
一、科学设计对比练习,减少学习的负迁移
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设计对比练习,尽量减少学生学习的负迁移,积极引导正迁移,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之前,先复习整数加减法,因为整数加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的算理对学习小数加减法可以起到正迁移的作用。但是在学了小数点对齐再加减的法则后,还要回过来与整数加减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点对齐”的竖式写法,有可能对以后学小数乘法的竖式写法起负迁移作用,所以笔者在教学小数乘法之后,又回过来设计了和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的对比练习,消除其干扰。
又如,学习了“四舍五入”法后,进行“进一法”与“去尾法”的对比练习。
(1)食堂买来9200克菜油,把它分装在同样大小的油瓶里,每只油瓶最多能装油1千克,要装完这些菜油,至少需要这种油瓶多少只?
(2)某窗帘店有一块18米的布用来做窗帘,每块窗帘5米,可以做几块窗帘?
可见,在教学中运用学习迁移规律时,教师要充分注意正迁移及其产生作用的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要减少甚至防止负迁移的消极影响。
二、合理设计变式练习,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练习设计的原则首先是目的性,在内容上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突出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一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二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笔者在参加一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同课异构活动中发现,当学生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两位执教教师在练习环节上进行了不同的设计。
A教师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
(1)出示了一张表格,内容有底、高的数据,求面积(如下表)。
底 高平行四边形面积
16米 25米
18厘米 10厘米
(2)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
如图1,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是5.5厘米和4.8厘米,它的高是4厘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图1
学生解题有两种结果:5.5×4=22(平方厘米);4.8×4=19.2(平方厘米)。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们认为这两个结果哪一个正确?还是两个都正确?
B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算一算: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2),给出两条底边及两条高的数据,要求用两种方法计算出面积。
(2)说一说:出示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有若干个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如图3,没有标数据)要求说出哪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并说出理由。
(3)议一议:拉动用木条钉成,可以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我们看到它的底不变,而高发生了变化,随着高的变化,让学生讨论:面积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图2
图3
两位教师在练习设计上都采用了变式练习,但不同的处理,收到了不同的效果。很明显,A教师的练习设计在教学重点上下功夫,忽略了教学难点。而B教师将练习的重心落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上,两者兼顾,相得益彰。
当然,练习设计把着力点放在重难点的同时,也要瞻前顾后,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如笔者在教学“方向与路线”(北师大版教材二下)之后,把方向、计算、平面几何图形三方面的知识综合设计在同一题里。
图4
在小兔的8个方向上画有8种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圆),让学生填写什么图形在小兔的( )面。(如图4)
三、精心设计题组练习,形成知识的结构树
抓住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组织练习,将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通过题组练习,沟通知识与思维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结构树,使学生把已学知识纳入知识网络。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教师可将北师大版教材六上第33页“练习二”的第8题(如图5)设计成题组练习(为了便于计算,将原题中的数据适当调整)。
图5
(1)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2002年达到5万吨。2001年的产量是2002年的百分之几?2002年的产量是2001年的百分之几?2001年的产量比2002年少百分之几?2002年的产量比2001年增产了百分之几?
(2)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2002年的产量是2001年的125%。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3)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是2002年苹果产量的80%。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4)某地区2001年苹果产量为4万吨,比2002年的产量少20%。2002年苹果产量是多少万吨?
(5)某地区2002年苹果产量为5万吨,比2001年的产量多25%。2001年的产量是多少万吨?
(6)某地区2002年苹果产量为5万吨,2001年的产量比2002年少20%。2001年的产量是多少万吨?
通过题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巩固对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沟通百分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题组练习按照一定的梯度层层递进,内化算法,不同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达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和发展智能的目的,取得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六下“总复习——空间与图形”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题组练习。
(1)如图6,在正方体水槽里灌入水,固定底面的一边倾斜水槽时,你看到了什么情景?能不能找到一些关系和规律?
图6
(2)如图7,随着水槽的左右倾斜,a与b的大小也不断变化,但变中有没有不变之处?4人小组做实验找规律。
图7
随着水槽的倾斜变化,可以发现很多关系和规律,比如:水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水的重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水面的面积发生变化,水体左右两个侧面是长方形;水体正面的左右边的长度之和相同,即a+b=定值R;水面的左右两边的长度不变;以水槽的底面和桌面的夹角作为倾斜角,倾斜角度越大,水面就越广阔。
(3)请写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请写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
(4)请你计算下面图形(如图8):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体积、表面积。(单位:厘米)
图8
通过题组练习,不仅使学生沟通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还统一了柱体的体积公式和表面积公式,还以此推出了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体积与表面积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在观察、探究、想象、验证的过程中,促进了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形成了数学知识的基本结构。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323000
VI战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VI战略必须不断调整、完善和成熟,因此规划和实施CI战略是企业信息传播的系统工程。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就是要将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通过静态的、具体化的、视觉化的传播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和正确、准确、快捷地传达出来,并贯穿在企业的经营行为之中,也就是使企业的精神、思想、经营方针、经营策略等主体性内容通过视觉表达的方式得到外显化。使社会公众能一目了然地掌握企业的信息,产生认同感,进而达到企业识别的目的。
企业识别系统应以建立企业的理念识别为基础,也就是说,视觉识别的内容必须反映企业经营思想、经营方针、价值观念和文化特征。并广泛应用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中,进行统一的传播,和企业的行为相辅相成。
因此,企业识别的首要问题是,企业必须从识别和发展的角度,从社会和竞争的角度,对自己进行定位,并以此为依据,认真整理、分析、审视和确认自己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企业使命、企业哲学、企业文化、运行机制、产业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使之演绎为视觉的符码或符号系统。其次是将具有抽象的特征视觉符号或符号系统,设计成视觉传达的基本元素,统一地、有控制地应用在企业行为的方方面面,使其在具体的条件和背景下得到充实,使有限的内涵产生无限的外延,在观众的心目中,真正成为企业的同一物,而不是装饰品。
从企业理念、行为识别到视觉识别的过程整理分析、定位、形象概念、设计概念、视觉符号、传达系统,在以上传达的各阶段,从形象概念到设计概念是一个关键的阶段,从设计概念到视觉符号又是一个关键的阶段,这两个阶段把握好了,企业视觉传播的基础就具备了。把握得不好,要么传播的是虚假的信息,要么是无效的传播,对企业来说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对社会来说是文化的污染。
一.从形象概念到设计概念
企业形象的概念来自对自己的定位。从大的方面来讲,关系到企业未来在社会上的作用和地位,在行业中的排名和座次,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位置,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目标,这些是企业的宏观定位。要把握好大的定位,离不开各个细小环节的定位,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行为。
企业的形象概念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企业的基本形象概念,二是企业的辅助形象概念。如果用简要的语言来表述,基本形象概念如:一流的企业、先进的企业、大企业、可信赖的企业、有前途的企业、有实务的企业、正在成长的企业、可靠的企业等等。所谓辅助形象概念,是支持基本形象概念的具体内容,设计概念是那些可以演变为视觉形象的词语。从企业形象概念到达视觉符号的必经桥梁。没有明确的设计概念,也就没有视觉传达的基础和依据,没有衡量设计优劣的标准。许多企业在导入CI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企业的意见和设计师的意见相佐的情况,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导致无原则的折中或调和,从而偏离CI的根本方向。
我们有必要找到与主要企业形象概念相对应的设计概念,成为企业和设计师共同遵守的法则。
其实,设计概念也是一个有机的组合体,同样由各种具有共性特征的要素组成,但组织的结果是带有典型个性特征的。当然,要使视觉形象各要素符合企业的个性,还在于选择合适的设计题材和造型要素。
二.从设计概念到视觉符号
所谓视觉符号是指那些具有不同传播功能的,既统一又有所分工的图形和色彩的总称。如何将企业的信息概括、提炼、抽象,顺利转换成企业视觉符号,就成了整个传播工程的关键。
视觉符号一般可分为基本元素、关系元素和实用元素。
㈠ 基本元素主要包括图案、色彩等。
图案主要有具象的和抽象的两类。写实的、概括的、夸张的属具象类图案;纯粹 的几何形,如点、线、面、体,有机的、无机的、偶然的、变体的属抽象类图案。
色彩不仅包括色谱中的各种色阶,也包括各中性色(无彩色),以及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变化。
㈡ 相关的元素主要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方向--由观者的方向、形态的框架或与其它形象之间的关系所决定。
位置--同样由形象与框架、形象与形象的关系所决定。
空间--指形象在框架中占有的空间,形象的前后、进退、大小、透视等引起的深度幻觉与立体感。
重心--是由疏密、黑白、分量所引起的重力和引力关系。
㈢ 实用的元素主要包括材料、结构、工艺等。
材料--可以用以制作实物的纸张、石材、木材、金属和线材、块材、板材等。
结构--是指材料组织的方式,如排列、拼装、垒积、卯合、粘接、折叠等。
工艺--主要指技术形式,如印刷工艺、涂饰工艺、安装工艺、加工工艺等。
而要使符号或符号系统成为某个特指企业的象征,或特指企业的某些具体内容的象征,就必须掌握视觉符号的意义和设计、传达的规律与方法,选择合理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线的形态特征:直线简洁挺拔、曲线柔和流畅、折线明晰果断、粗线浑厚有力、细线精致细腻、几何的线规范而理智、徒手画的线自然而感性。线条表现的象征意义如此丰富,色彩的象征意义更加丰富。结构和工艺的因素也不可小视 ,如一个有实力、让人信赖的企业,如果其印刷品的工艺质量粗糙不堪,当然会使人觉得与其身份不符。
第二节 基本要素设计
一.企业标志的特点
企业标志和其它标志符号一样,有其共性的一面,而作为企业识别系统的基本视觉元素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㈠ 识别性
识别性是企业标志的基本功能。借助独具个性的标志,来区别本企业及其产品的识别力,是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利器”。因此通过整体规划和设计的视觉符号,必须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CI设计中,标志是最具有企业视 觉认知、识别和信息传达功能的设计要素。
㈡ 领导性
企业标志是企业视觉传达要素的核心,也是企业开展信息传达的主导力量。标志的领导地位是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活动的集中表现,贯穿和应用于企业的所有相关的活动中,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还体现在视觉要素的一体化和多样性上,其它视觉要素都以标志构成整体为中心而展开。
㈢ 同一性
标志代表着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的文化特色、企业的规模、经营的内容和特点,因而是企业精神的具体象征。因此,可以说社会大众对于企业标志的认同等于对企业的认同。企业标志绝不仅仅是企业的脸面,更不能将其作为一种表面的装饰以飨大众。一旦消费大众对标志的认同不能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联系,不仅企业标志失去应有的意义,甚至会损害企业的概念根本利益。因此,只有企业的经营内容或企业的实态与外部象征企业标志相一致时,才有可能获得社会大众的一致认同。
㈣ 造型性
企业标志设计表现的题材和形式丰富多彩,如中外文字体、具象图案、抽象符号、几何图形形等,因此标志造型变化就显得格外活泼生动。标志图形的优劣,不仅决定了标志传达企业情况的效力,而且会影响到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信心与企业形象的认同。
㈤ 延展性
企业标志是应用最为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视觉传达要素,必须在各种传播媒体上广泛应用。标志图形要针对印刷方式,制作工艺技术,材料质地和应用项目的不同,采用多种对应性和延展性的变体设计,以产生切合、适宜的效果与表现。
㈥ 系统性
企业标志一旦确定,随之就应展开标志的精致化作业,其中包括标志与其他基本设计要素的组合规定。目的是对未来标志的应用进行规划,达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科学管理,从而提高设计作业的效率,保持一定的设计水平。此外,当企业视觉结构走向多样化的时候,可以用强有力的标志来统一各关系企业,采用统一标志不同色彩、同一外形不同图案或同一标志图案不同结构方式,来强化关系企业的系统化精神。
㈦ 时代性
因为标志是企业识别系统的核心,亦是企业同一化的象征。现代企业面对发展迅速的社会,日新月异的生活和意识形态,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形势,其标志形态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特别是许多老企业,有必要对现有标志形象进行检讨和改进,在保留旧有形象的基础上,采取清新简洁,明晰易记的设计形式,这样不仅使企业的标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常,标志形象的更新约以为1期。它代表着企业求新求变、勇于创造、追求卓越的精神,避免企业的日益僵化,陈腐过时的形象。
工艺过程:利用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的大小、形状、大小、成分、性质、位置、或表面形状,使成为预期产品的过程。
机械与设备的区别:设备:主要过程与机械能无关,仅在物料输送和强化过程中需要机械能。机械:用机械功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状态等设备。
机械代码结构:共六层,前两层为64.65,第三层为制药机械大类,第四层为区别各种剂型机械的代码,第五层为按功能分类的代码,第六层为型式、结构代码。制药机械产品型号由主型号和辅型号组成。主型号按照机械的分类名称,产品型式,功能及特征代号组成,辅助型号主要包括:主要参数、改进设计顺序号。
机械名称及代号:原料药机械及设备(L);制剂机械(Z);药用粉碎机械(F);饮片机械(Y);药用纯水设备(S);药用包装机械(B);药物检测设备(J);制药辅助设备(Q)。
药品GMP认证两种形式:药品企业(车间)GMP认证;药品品种GMP认证。药品GMP认证的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生产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国生物制品规范》
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注射剂生产设备
水针剂灭菌工艺:高压蒸汽灭菌、水浴式灭菌 易折安瓿:色环易折安瓿、刻点痕易折安瓿
安瓿洗涤设备:喷淋式安瓿洗瓶机组,不适宜曲颈安瓿;汽水喷射式洗瓶机组,经过二水二气的冲洗吹净。
安瓿灌封设备:LAG1-2拉丝灌封机主要执行机构是:送瓶机构、灌封机构、封口机构 安瓿灌封机构:凸轮—杠杆机构;注射液机构;缺瓶止灌机构 拉丝封口火焰:1400摄氏度左右,距离:10mm 安瓿灌封问题及解决措施:冲液:将注射针头制成三角形开口,中间并拢的所谓梅花形针端;调节注射针头进入安瓿的位置恰到好处;改进提供针头托架运动的凸轮轮廓设计,使针头出液先急后缓,减缓冲液。束液:改进灌液凸轮的轮廓设计,使其在注液结束时返回行程缩短,速度加快;设计使用有单孔的单向玻璃阀;在储液瓶和针管连接的导管加一只螺丝夹,靠乳胶管的弹性作用控制束液。安瓿灌封过程中的封口常见问题有焦头、泡头、平头和尖头。
安瓿灭菌:单扉柜式灭菌箱功能:高温灭菌、灌注有色水检漏、冲洗色迹
光电检出系统原理:散射光法:利用安瓿内动态异物产生的散射光线的原理检出异物。透射光法:利用安瓿内动态异物遮掩光线产生投影的原理检出异物。输液剂:通过静脉注射直接进入体内人体血液系统而起作用的大容量注射剂。输液规格: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 玻璃输液瓶标准:A型输液瓶、B型输液瓶 医用翻边型橡胶塞用于B型瓶 胶塞清洗设备:采用夹层灌多次蒸煮漂洗:0.5%氢氧化钠煮沸约30分钟,用自来水和新沸水洗去沾附表面的各种杂质;用10%Hcl煮30分,用蒸馏水填充液和酸液,在用蒸馏水煮沸30分。最后用过滤直射用水过夜。临用时用注射用水反复洗。输液剂灌装机:漏式灌装机、量杯式负压、计量泵注射式、恒压、塑料瓶装输液、塑料袋输液灌装机。
八泵直线式灌装机:安装玻璃瓶,灌装前先用8个充氮头向瓶充氮气,边灌装边充氮气
封口设备:塞胶塞机主要用于t型胶塞对A型玻璃瓶封口;塞塞翻塞机主要用于翻边型胶塞对B型封口,能自动完成输瓶、理塞、送塞、塞塞、翻塞。
灭菌工艺条件:热分布均匀性规定阶段时间对瓶内药液升温、保温、降温整过程。恒温阶段温差小于等于0.5°C F0值:在不同温度下的致死效果折算成药品完全暴露在121°c湿热温度时的致死效果。粉针剂用抗生素玻璃瓶—管制、模制抗生素瓶 分装机:气流、螺标分装机
分针分装时装药误差:分装头旋转时径向跳动使分装孔药面不平;分装头端面使这么空压缩气泄漏;分装头外圆表面粗糙黏药;内控粗糙黏药;分装孔分度对不准药粉外漏;分装孔不圆使分装药粉吸走;分装头内腔八边形与轴线不垂直气漏;粉剂隔离赛过于疏松或紧密;压缩空气不稳使气体流量过大或过小;药粉粒径含水量流动性造成。冷冻干燥过程:
1、预冻;
2、干燥:第一阶段干燥:搁板温度可控升高一定温度,为防止制品破坏,干层不得超过允许温度,板温控制在±10°C之间,冰全部生华,第一阶段结束;第二阶段目的除去残余水分,应提供较大的压力梯度,适当提高板温,制品温度缓慢上升,此阶段避免制品过分干燥;冻干过程终点判定:第二阶段末,制品温度与板温重合或者箱内压力无变化,即表示达到终点;干燥后操作:干燥后应迅速盖塞。药用纯水设备:
工艺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纯化水设备:离子交换柱、电渗析器、反渗透装置
四效蒸馏水机流程:1、2、3、4:蒸发机;5:冷凝器。从左往右:
1、进蒸汽,出冷凝水;
4、出废水;
5、出蒸馏水,进冷却水和进料水
口服制剂生产设备:口服液包装:安瓿瓶包装、塑料包装、直口瓶包装、螺口瓶包装 糖浆剂生产设备: 方法:溶解法、混合法
包装:通常用玻璃瓶包装,封口主要有螺纹封口,内塞加螺纹封口,滚轧防盗盖封口 片剂生产设备:
粉碎机:机械式粉碎机、研磨机、气流式粉碎机
制粒设备:摇摆式制颗粒机(和槽式混合机搭配);快速混合制粒机:通过搅拌器混合及高速旋转制粒刀切割,将物料制成湿颗粒的机械,具有混合与制粒的功能;沸腾制粒机:以沸腾形式进行混合、制粒,干燥的一步制粒设备,又称一步制粒机。压片机:将各种颗粒状或者粉状的药物置于模孔内,用冲头压制成片剂的机械。压片机组成:冲模、加料、填充、压制、压片
加料:靴型加料器(左右摆动间歇加料)、月形栅式加料器、强迫式加料器。片剂包衣设备:
1、喷雾包衣:(1)有气喷雾:包衣溶液从喷枪口随气流一起从喷枪口喷出;(2)无气喷雾:包衣溶液具有一定粘性的溶液,悬浮液受到压力的情况下从喷枪口喷出,液体喷出时不带气体。
2、高效包衣机:锅型结构:网孔式、间隔网孔式、无孔式 硬胶囊生产设备:
1、空心硬胶囊:最理想储存条件:相对湿度50%、温度21°C。
2、胶囊填充方式:粉末机及颗粒填充:冲程法、填塞式定量法、间接插管式定量法、连续插管式定量
ZJT—2DA全自动胶囊填充机:作业操作过程:
1、送囊:将空胶囊送及位置及矫正;
2、分囊:胶囊的分离并且高度一致;
3、填充:颗粒、粉剂填充;
4、剔囊:废胶囊的剔除;
5、锁囊:胶囊锁合;
6、出囊:排出已填充的胶囊;
7、清洁:清洁上下模套 软膏剂生产:
软膏剂分类:油膏、乳膏、凝胶
制膏机:新型真空制膏机内包括三组搅拌:一是主搅拌(20r/min);二是溶解搅拌(1000r/min);三是均质搅拌(3000r/min)
软膏灌装设备:GZ型自动灌装机,组成:上管机构、灌装机构、光电对位装置、封口机构、出管机构
软胶囊生产:制法:压制法、滴制法 生产设备:滚模式软胶囊机、滴制式软胶囊机 中药制剂:
浸出率(E):表示固体药材中可溶物质被浸出 的百分率。可用药材浸出液所含浸出物质量与原药材中所含浸出物质总量的比值表示。丸剂生产设备:制丸机:大蜜丸机、小丸制丸机 空气净化
洁净度:洁净环境中空气含尘量多少的程度。
洁净度级别:等级名称的命名各国有所不同,如美国以颗粒数量(粒/ft2)命名级别,如100级、1000级;中国以nX35表示颗粒数量(粒/m3),再以n命名级别,如100X35粒/m3,洁净度为100级。
空气净化系统一般采用三级过滤:粗效、中效、高效。粗效过滤:过滤10微米以上尘粒和异物;中效过滤:过滤1~10微米的悬浮尘粒;高效过滤:用于滤除1微米以下控制送风系统含尘量。
气压差:洁净区10pa;非洁净区5pa 相邻结构建筑物间距:12m 总平面布置的技术经济指标:
1、厂区占地面积:厂区围墙内的占地面积
2、建筑物和构筑物占地面积:设计的按轴线算,原有的按外墙边缘算。
3、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和构筑物占地面积/厂区占地面积x100%
4、堆场系数:露天堆场面积/厂区占地面积x100%
5、道路及广场系数:道路及广场铺筑面积总和/厂区占地面积x100%
6、土石方工程量(m3):场地整平土石方工程量
7、土石方工程量指标:m3/m2 场地土石方工程量和厂区面积之比
8、绿地率:绿地面积/厂区占地面积x100%
9、建(构)筑物展开面积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加上二层及以上各层的面积。
画册设计的元素
1.概念元素,所谓概念元素是那些不实际存在的,不可见的,但人们的意识又能感觉到的东西,例如我们看到尖角的图形,感到上面有点,物体的轮廓上有边缘线。概念元素包括:点、线、面。 2.视觉元素:概念元素不在实际的设计中加以体现,它将是没有意义的。概念元素通常是通过视觉元素体现的,视觉元素包括图形的大小、形状、色彩等。 3.关系元素:视觉元素在画面上如何组织、排列,是靠关系元素来决定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4.实用元素:指设计所表达的含义、内容、设计的目的及功能。
画册设计中点、线、面的构成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在平面设计中,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成,其每一组成单位成为基本形,基本形是一个最小
的单位,利用它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组合、便可得到最好的构成效果。
1.组形:在构成中,由于基本的组合,产生了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关系.
2.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
3.接触:形与形之间边缘正好相切。
4.复叠:形与形之间是复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5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 6.结合:形与形之间相互之间结合成为较大的新形状。 7.减却:形与形之间相互覆盖,覆盖的地方被剪掉。
8.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互交叠,交叠的地方产生新的形。(
9.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变为一体。
画册设计的渐变和重复
渐变 渐变的类型: 1.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2.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渐变。 3.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需用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架的部分会被切掉。 4.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 5.色彩的渐变: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出渐变效果,并会产生有层次感的美感。 6.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划分骨格的线可以做水平、垂直
、斜线、折线、曲线等个总骨格的渐变。渐变的骨格精心排列,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有时还会产生错视和运动感。
重复
重复的类型:
1.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例如:高楼上的一个个窗子。 2.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
种,最简单的一种。 3.形状的重复: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变动。 4.大小重复: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 5.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 6.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
2007年广东高考生物试题第20题:某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 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 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 .
A.1/88 B.1/22 C.7/2200 D.3/800
此题在常见高考复习资料中所给解答过程比较模糊 (一般直接给出丈夫基因是Aa的概率为2/11) , 在许多网站 (如人教网站人教论坛http://bbs.pep.com.cn/thread-376426-1-1.html) 的讨论常见以下两种解答过程.
2.两种解答
解答一:根据“某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 以a表示某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 可得出a的基因频率为1/10, A的基因频率为9/10;进一步根据哈代-温伯格定律得出Aa基因型个体的概率为1/10×9/10×2=18/100即9/50;妻子基因型确定:AaXBXb;丈夫基因型是AaXBY的概率为9/50 (某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确定, 色盲基因确定) , 所以子代患病概率为9/50×1/4×1/4=9/800.
但题中没有此答案, 多数教师将9/800近似为1/88, 故选A.
解答二:根据“某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 以a表示某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 即aa概率 (发病率) 为1/100, 则a的基因频率为1/10、A的基因频率为9/10, 可进一步推出AA基因型个体的概率为81/100, Aa基因型个体的概率为18/100;首先, 男性有关该病形状正常, 排除了aa可能, 故表现正常男性基因型是Aa (其中XBY确定) 的概率是18/ (18+81) =2/11;又由于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夫妻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4×1/4, 所以最终概率为2/11×1/4×1/4=1/88, 故也选A.
这是一题两解吗?
3.分析
就一对等位基因在不同基因频率、不同条件下基因型Aa概率计算分析如表1.
单从数值看9/50与2/11极为近似, 二者分别乘以1/16分别为9/800和1/88, 即就是上述两种解答结果.用类比的方法分析, 如果9/50≈2/11, 由表1数据可以得出1/2≈2/3, 这一结论会让人难以接受.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是解题方法的错误:在表现为显性性状条件下基因型为Aa的概率计算应为2×1/10×9/10=18/100=9/50, 就是18/ (81+18+1) =9/50的方法, 与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1/2时, 已表现出显性性状, 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50/ (25+50+25) =1/2的解法同一, 错在基本事件中包含了aa个体.
解答一虽然选对了答案, 但解题方法却是错误的.这种在选择题教学中的隐性错误不可小觑.
4.知识总结与迁移
不难发现, 此题的核心在于正确计算表现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是Aa的概率, 难点在于对概率计算的理解.理解是生物知识水平要求的第二级, 对知识的理解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 把握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的联系, 理解是学科知识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设一对等位基因中A基因频率为m, a基因频率为n, 则m+n=1.在不同问题情景下概率计算的教学归纳为表2.
有关概率计算的基本公式是:某事件概率=事件/基本事件.事件和基本事件的确定是计算的关键.
表2横向表示概率计算横向迁移教学流程:以一对等位基因A、a基因频率各为1/2计算某一问题情景下概率的事例为教学起点, 以此具体事例总结出某一具体情景下概率计算公式, 这样就容易在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解决问题, 促进知识横向迁移.同时, 完成了从“具体——一般——具体”的思维训练过程.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组织学习 团队设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视为企业创造和维持其核心竞争能力的最重要资源。面临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组织必须不断的从内部和外部的现存环境中学习新的知识,并作出适应性的调整,这种学习和调整能力决定企业现在和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包含有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如何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其次,如何促进组织处理不同信息来源中学习知识的能力;最后,组织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努力促使现有的知识管理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对知识管理的两种观点
大量的研究文献在如何提高知识管理的有效性方面做了研究,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对知识管理的认识,这些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个体知识观点和组织知识观点。
在个体知识的观点下,知识是个体的特征属性,知识很难从个体中提炼出来,通常知识是隐性的或策略性的。作为个体特征属性的知识大部分被存储于不同个体的思维能力中。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首先必须识别不同个体具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含量,然后安排这些具有不同知识结构或知识含量的个体进行适当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促进知识的交流。因此,这类研究者建议在不同的环境下,将具有不同的能力和知识的人组合在一起,共同分享工作的构思。其目的就是试图在这种交流中,实现知识在个体之间的相互传递,进而有利于组织整体知识的提高。基于这种思想日本企业提出了质量循环(Quality Circles)的方法,通过雇员分享改良建议,实施这些建议并检验这些建议的成果来提高组织的知识能力。
在组织知识的观点下,个体的知识可以经过转换、强化和修正脱离个体,变为组织知识。知识是显性的,个体可以通过组织显性的获取知识。组织知识管理的重点是鼓励和创造有效的组织途径,通过这些途径促使个体知识强化为组织共享的知识,进而创造组织的知识财富。同时知识可以通过文件、图片、操作手册、实践程序等在个体之间进行传播和扩散。因此,不同层级之间和个体之间的信息沟通系统十分重要。新的组织知识来源于明确定义的、可以管理的学习过程。通过优化组织设计,及时弥补组织设计中的缺陷,可以强化组织的知识管理。因此,组织知识管理的重点是如何产生、归纳和系统化组织的知识资产。基于这种思想,GE公司提出了一种基于细节的系统设计方法来改进其生产系统。
二、知识管理两种观点的比较和融合
个体知识的观点提供了一种相对简单的知识管理方法。管理者识别组织内部不同个体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将合适的个体安排到一定的工作职位上或者将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个体聚合起来组成团队,一起工作。如Philips提出了一种列出了内部个体能力结构的“黄页”,据此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组合出不同的团队或工作安排结构。但是,正如Stein和 Ridderstr le指出:个体被组织认同的能力,但个体在实际中可能并不具有这些能力或知识 iii。在工作过程中频繁变动员工会带来经济上的无效率。不同个体之间的学习过程可能缺乏自觉性。同时,将知识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储对企业来说,充满风险。
在组织知识的观点下,知识是显性的。所有组织成员均可以共同分享这些知识,个体的特异知识通过强调和转化也可以变为组织知识。组织知识是可见的、可检验的和不断改进的。
通过将个体知识强化为组织知识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但是,组织中的个体可能不愿意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被强化为组织知识;组织必须设计出可以系统性强化和显性化个体知识的途径,必须解决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各种冲突;在具体评价哪些知识需要被强化为组织知识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同时,知识只有通过运用于实践才能显示其价值,不同的群体可能在实践中产生不同的工作思路和技术,在界定这些知识或技能的重要性方面可能需要多种技术技能。
前述个体和组织的知识管理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分析了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问题。在不同的组织内部,可能某种观点更有代表意义或现实性。每种观点也都有自己的优势。个体知识强调面对面的知识传递和组织学习,强调创造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工作气氛来提高知识,而组织知识方法通过对最优实践和共同过程的规则化,创造共同的“学习平台”,在对新知识系统性分享中提高知识存量。在实践中,应该将个体知识观点和组织知识观点结合起来,创造一种能沟通个体与组织的双向的学习过程,进而加快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提高组织学习的效率,改进组织学习的过程。这一点可以在组织的团队设计中体现。
三、混合观点下的团队设计
通过合理的团队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组织的学习效率,使组织能及时调整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时变化。在混合观点下,个体知识的学习和组织知识的学习可以同步进行,它们可以在团队内部、团队之间、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这里我们提出一个组织学习的团队设计框架。
高效团队一般要求团队成员有良好的合作沟通品质,在团队设计中应该将不同知识背景的成员合理的安排进团队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促进知识的相互传递。在有效的讨论、沟通和相互协作中,提高团队的运作效率。注意到不同的个体在团队中通常会承担不同的角色,必须将这些个体在团队中以有机的形式组织起来,进而提高团队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组织学习的能力。
首先,合理的组织设计为个体在充分授权、民主沟通、适当的信息流通渠道下,构建了良好的自我学习环境;其次基于共同愿景、充分交流、及时响应的个体学习在个体的相互流动中实现知识的个体积累;这一过程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协调,使个体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在个体学习和良性的团队设计的基础上,组织对自身的结构进行合理的改变,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当的组织学习机制,将组织所需要的个体知识经过强化、转换和归纳形成可供所有个体可以共享的组织知识。在组织结构调整和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转换的过程中,还需要及时对团队设计过程做出调整,建立起及时的反馈关系。
图 组织学习中的团队设计
这种混合了两种知识观点的团队设计,一方面将个体知识的相互学习纳入在组织之内,使个体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在工作中得到提升,增加了个体对组织的满意程度,有利于组织对个体的管理;另一方面,在个体知识水平积累的同时,通过组织结构调整和内外适应能力的增强,来提高组织自身的学习能力,实现组织知识的自身积累,并将这些组织知识及时在组织内部或团队内部进行有益于组织的传播。这样就可以实现组织知识与个体知识的良性循环,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和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进而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
四、结语
组织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个体知识和组织知识的积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技术、文化、环境等等,本文仅仅将团队设计一个变量纳入到组织学习的分析中。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对于组织的生存和长远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该将更多的影响因素纳入分析的框架内。
参考文献:
[1]蔡雨阳黄丽华黄岩王其藩:组织学习:影响因子和信息技术的冲击[J],中国软科学,2000(10)
[2]胡汉辉潘安成:组织知识转移与学习能力的系统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