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如何理解教学品质的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您是如何理解教学品质的(精选3篇)

您是如何理解教学品质的 篇1

在形式上与“教学品质”接近的概念是“教学质量”。然而,在我国教育实践中,“教学质量”已具有了约定俗成的含义,那就是特指学生在以“中考”和“高考”为核心的各类外部评价中取得“好成绩”,而这里的“好成绩”又特指“成绩排名靠前”。如行政官员常说:“搞素质教育很重要,但‘质量’是根本。”如果这样来理解“教学质量”的话,那我认为“教学品质”是与“教学质量”迥异的概念。这意味着:“有品质的教学”是追求教学的内在价值的教学,而不是追求高分的教学。当然,当教学真的质高品优了,学生很可能也会在各类选拔性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无论成绩多好,都是教学的“副产品”,而不是教学的直接目的、根本目的。那么教师如何怎样提升自己的教学品质,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让教学变成研究,提升教学的创造品质。“有品质的教学”一定是创造着的教学。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教学都是他们的精神创造,他们自己思想的体现和表达,他们自身个性的舒展与生长。教学中当然有分门别类、各色各样的知识,但这些东西是教师、学生思想创造的资源、解读的文本、交往的“伙伴”,而不是等待传递和内化的对象。毫无疑问,当前以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为特点的我国课堂教学急需转型,提升其“创造品质”,而这首先需要每一个教师变成教学研究者。

其次,让教学变成生活,提升教学的生活品质。“有品质的教学”一定是追寻内在价值的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有意义的教学,一定是他们体验到的教学、激发起他们美好体验的教学。教学是当下的生活,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学生12年的中小学生活是其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之一,道德的教学一定是让他们把这生活过得有尊严、有幸福并难以忘怀。教师几十年的课堂教学生涯是其精神生命的主体,道德的教学一定是让教师在课堂上持续生长、发展并实现其人生价值。因此,我国“一切为高考做准备”的工具论的教学价值观急需转型:归还教学的内在价值,提升教学的“生活品质”。这需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尊严与快乐。

再次,让教学变成对话,提升教学的关系品质。“有品质的教学”一定是追求平等精神、关系价值和关系认知的教学。教学的重心既不在教师,也不在学生,而是处于教师和学生之间。无论“师本教学”还是“生本教学”都有失偏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又有着内在矛盾和深刻的欺骗性。

既然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造,那么教学只能置身于关系之中。最能体现这种“教学关系”的是对话。对话不仅是一种教学平等、教学民主的追求,还是一种教学认识方式。孔子说“回视予如父,予不得视尤子。”这是一种教学平等精神。教师正是在学生的质疑、与学生的讨论、向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因此,我国教学急需转变“权威-服从”的教学价值观,追求教学平等和民主,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实现“对话人生”。

您是如何理解教学品质的 篇2

一、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克服肤浅性

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从事物的关系和联系中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从材料提示的隐蔽条件,发现最有价值的因素,并能结合各种条件迅速确定解题策略和方法。

在本例中,能想到隐蔽条件和已知,条件设出B=60°,即用到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又用到倍角公式,这些都反映出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克服呆板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能依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思维方向。由于数学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受思维定势和固定模式的束缚时,善于发现新条件、新因素;在思维受阻时,及时改变思考路线,提出新的设想和解题方案。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思维的机智和敏捷,常常可以导致数学的发明和创造。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联想,善于进行问题的转化。

案例2: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0项之和为100,前100项之和为10,求前110项之和。

三、提倡思维的批判性,反对盲目性

思维的批判性也叫思维的独立性。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批判性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创造性思维并提出独立见解,不盲从、不轻信已知结论或他人意见,善于发现与纠正错误。因此,对中学生的批判性训练,可加强中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对提高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很有帮助。要鼓励中学生积极独立地思考,注意检查解题思路和过程是否正确,能判断和发现其中的错误。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育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理想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看重结论,忽略研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探究知识来源的做法,而应注重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主动领悟和发现。因为数学知识可能在将来会被遗忘,但优秀的思维品质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责任编辑 李增军

您是如何理解教学品质的 篇3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那么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作为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提高了。在全民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育中去,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

如:在一堂体育游戏中,低年级的学生在一起玩拯救我的朋友,要求一位学生单人跳过眼前的体操垫去救被困在对面的小朋友,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解救到对面的学生,但还是有少数体质差的学生害怕单脚跳不过面前的体操垫想着放弃,这时教师就可以语言鼓励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轻易放弃,让学生大胆跳过面前的障碍物。面对老师和同学的鼓励这些体质差的学生就能完成教学任务。

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善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精神

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4.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平坦的,都有一些坎坎坷坷,当代学生都是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5.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功能,让学生自己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必须发挥体育精神的教育功能

体育精神包括,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发展自我的超越精神;费厄泼赖(Fair play)的竞争精神;真善美的追求精神。体育精神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体育文化、集体主义、顽强品质、文化科学等教学实践和教学比赛,培养学生辩证公正的观察分析问题,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靠智慧、技巧、靠实力、靠人格的精神战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断取得进步。

1.体育文化可以塑造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体育运动的主体是人。每个参与者的个性可以在独立行动中充分展示,众多迥异的体育项目为每个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适合自己的选择机会,而在其中扮演角色,使自身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在同一个运动项目中,扮演角色不同都会形成不同的鲜明个性,而每个人都能在体育运动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2.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导,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其他项目中也可以通过实例,让他们意识到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3.顽强品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都要承受较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肌肉活动的直接兴趣,并根据握力的测试证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坐时,告诉学生,当你做到35次时,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

4.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体操,设计场地,制作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很重要。

1.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

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2.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田径教学的起跑联系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技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3.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自体验动作美和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4.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

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上一篇:作文 最后的选择下一篇:自查自纠剖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