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用典的心得体会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习近平用典的心得体会

读习近平用典的心得体会 篇1

根据局党委安排布署,我认真学习了总书记的《习近平用典》一书。这本书从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遴选出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最能体现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则,分敬民、为政、修身、任贤、天下、法治等13个篇章,并对总书记引用的每则典故,在解读部分阐述了用典的现实意义,释义部分诠释了古典名句的出处和深邃的寓意。读之有如沐春风之感,阅罢生醍醐灌顶之悟,感受颇深,获益匪浅。结合工作生活实际,我将自己体会最深的几点陈述如下: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有植根于内心深处的修养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典出(北宋)苏轼《范增论》。是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7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时引用的。总书记通过这句话来教导我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腐败问题的关键在于腐败者自身道德素养不高,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到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因此,我们要自重、自省、自警,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和道德品质修养。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政治素养。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更加自觉地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更加清醒认识我们党所面临的“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努力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对照党章,以焦裕禄、兰辉、菊美多吉等先进典型为榜样,从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入手,强化党性锻炼、党性修养,进一步解决好“总开关”问题。要有崇高的政治理想,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优良的政治品质。政治上要站得稳、靠得住,工作上要冲得上、干得好,生活上要行得端、做得正。要从内心深处听从党的召唤,从灵魂深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做人民群众的表率和先锋。

二、严格自律不触线,要有无需提醒的自觉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典出北宋包拯的《上殿札子》,是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从政杂谈》等文中引用的。总书记意在启示我们:为官之义在于明法。无明法不足以正纲纪,无纲纪就不能护公正、张道义。总书记引用这句名言就是要强调法律的生命在于落实,党员干部应该带头依法办事、执法严明、遵守纪律。“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正是要求党员干部摒弃好人主义和私心杂念,使法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从而形成全民守法的社会风尚。

由此我认识到,守纪律讲规矩就是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自觉遵循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自己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的责任,做到“三个服从”,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带头严格自律,既在8小时内恪守规章,也在8小时外严守纪律,自觉摈弃从众、侥幸、麻痹心理,心存敬畏、守住底线。

三、强化服务意识,要有替人民着想的善良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典出明于谦的《咏煤炭》,是总书记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的。总书记以此来告诉我们:“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否则,啥也不能,为啥选你?啥也不干,要你干啥?民生不是抽象空洞的理念,应该落实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这考验着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诗,就是要求各级干部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民生工作,努力办实每件民生小事。

读习近平用典的心得体会 篇2

记的人民情怀

最近,我认真学习《习近平用典》“敬民篇”,此篇10节(句),文炳雕龙,语言凝炼,哲理性强,深受教益。习近平同志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系列重要讲话,采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手法,对古诗文的引用恰到好处,用形象朴质的古诗文,真诚袒露习总书记对人民的无限忠于和深切情怀。

真诚挚爱人民

习总书记同志在《之江新语·主仆关系不容颠倒》等文中引用“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其内涵深刻:他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最高的道德标准是挚爱人民,为人民服务。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人民的老爷。然而,在我们党内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表面上做人民的公仆,而内心却想做人民的老爷,甚至在行动上伤害群众利益,颠倒主仆关系,异化“鱼水关系”,损害官民和谐,遭民反对、唾弃。

习总书记常讲:“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上镌刻着“人民”,并且90多年栉风沐雨,岁月峥嵘,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跟着党走中国道路„„”

心里想着人民

习总书记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其含义是:为官心中有民,为民效力。他要求各级干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民生工作,努力办实每件民生小事。

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群众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不能心系群众,情牵群众,发展有什么价值,改革又有什么意义?正所谓“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习总书记常说,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要常怀忧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要“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的位置,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传统,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

情感贴近人民

习总书记在《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等文中引用“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其意思是:清除百姓的祸患,如同去除自己的心病一样,说明“去民之患”,刻不容缓,不可稍懈。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的周围就会吸引和凝聚千百万大众,还愁什么社会不稳?只要我们密切联系人民,真正与民同苦,与民同忧,我们必定会重铸我们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必定会赢得全体人民的同心同德。走群众路线,首先要有一个群众观点。“诚于中者,形于外”,有了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才会成为自觉的行动,其次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疏通和拓宽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抓住不放。“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高校大学生生活困难补助,注重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引导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信念,从而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紧紧依靠人民

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其意思是:人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从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国家治理状况。简而言之“以民情为镜”。他引用的这句话把人民比喻成可以照见治乱的水。只有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党和政府工作的镜子,才能真正回答好“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他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他充分肯定“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奋斗为了人民

习总书记在《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等文中引用“治政只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其含义为:实现国家安定的关键,就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而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就必须体察他们的疾苦。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会后,第一次会见中外记者时郑重表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包括“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等。“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得到了保障。”“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以必须团结一切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所以必须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真诚服务人民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其意思是:政权的成败在于人心向背。习总书记一再强调,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切身体会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民生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他曾多次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他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克己奉公,廉政勤政,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办实事。党的干部必须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语重心长地说:“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从习总书记的工作阅历看,他从陕西到北京,从河北到福建,从浙江到上海,乃至走到中国政治舞台中央,他着力践行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的承诺,勇于担当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作为自己治国理政的信念与追求,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四个全面”和“一带一路”宏伟部署,积极设立“亚投行”,走出一条和衷共语,合作共赢的新路子,他为实现中国梦和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篇3

重温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论述,在朴实的话语当中总书记经常会引用许多典故佳句,“一枝一叶总关情”、“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总书记不仅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精准的阐释,同时汲取其中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并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

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显著特征,它的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其中不乏一些金句,“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把人民的期盼变成我们的行动”,“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总书记用朴实的语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总书记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想流露。

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主要工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书记有许多重要论述,比如“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提出到2020年,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并提到四个字“一诺千金”,这四个字不仅体现了总书记以人民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体现了总书记的价值观、人民观。

读习近平用典的心得体会 篇4

2018云南红河公务员考试:从《习近平用典》学名言 申论文

章添亮点

2018云南省考在即,广大考生摩拳擦掌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作文无疑是大家最头疼的题目,在申论作文写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时想不起名言警句的情况,从而无法增添文章亮点。在此,中公教育专家从《习近平用典》中特地整理出最实用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为政篇

1、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领导者如果自身的行为正当,用不着下命令,人民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的行为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人民也不会服从的。

2、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治理国家不可以随便调整政策,以免多混乱,但有了混乱也不用害怕。

二、劝学篇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2、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如果胸中藏有诗书,你的谈吐就会很儒雅,气质就会很好;文化的流传是经久不衰的。

三、任贤篇

1、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高层拔的官员和将领,一定要从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中选拔。否则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就可能是纸上谈兵,耽误国家大事。

2、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要建立不寻常的功业,必须依靠不寻常的人才。

四、天下篇

1、计利当计天下利

义利观,不是从个别国家的利益出发,而是从整个世界的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优先;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广阔无垠的大海没有尽头,扬起风帆向着目的地御风而行.五、廉政篇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honghe.offcn.com

1、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一丝一粒”虽小,却牵涉我的名节;“一厘一毫”虽微,却都是民脂民膏。对百姓宽待一分,那么百姓所得就不止一分;向百姓多索取一文,那么我的为人便一文不值。这体现了廉洁奉公的做人原则于道德操守。

2、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人做事常常因为不注意细节而失败,聪明勇敢的人大多被他所溺爱的人或事物逼到困境。

六、辩证篇

1、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泾溪石头排列分布险峻,人走在上面的时候很小心谨慎,一年到头也没听说有人落水。而在水流不急不险也没有乱石的地方,却经常听说里面有人落水。

2、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红河中公教育信息网

读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心得体会1 篇5

群众对这一届的政府有特别多的好感和亲切感,尤其对于习总书记的个人魅力也是特别的崇拜。作为一名扶贫干部,在工作中接触到《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触动。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这句话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一句话也让我深深的感受的习总书记的为民之心、爱民之心。

深入在基层扶贫,我深深的感受到扶贫工作之重。致贫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种,如缺少劳动力,缺少资金,最可怕的就是因为贫困而让孩子放弃学业。教育往往是改变一个家庭贫困的根。古人都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更何况是现在呢。

读习近平用典的心得体会 篇6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总书记度过了九年不平凡的主政生涯。《之江新语》一书收录了他在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为政立德的232篇雄文。书中文章短小精悍,每篇只有几百个字,但几乎每个标题便是一个论题,立论鲜明正确,论述严密细致,行文开门见山、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文笔流畅朴实,读后如春风拂面、受益匪浅。这些文章里,习近平同志以生动的笔触、凝练的语言、深刻的思想,从不同侧面阐述了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为官之道和为官之德,字里行间都体现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仔细品读《之江新语》,发现有如下几点出彩之处:

一是引经据典,论据充分。既有警句,又有俗语,展现出博览群书的深厚功底及良好的知识素养,彰显出对社会各阶层的深入了解和对现实社会百态的独到见解与态度,让人读后受益匪浅、倍感亲切。

二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既没有简单的说教和填鸭式的灌输,也没有口号式的虚浮,而是通过深入实践,探其究竟,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令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并由心底产生共鸣。

三是深入浅出,以小见大。在已品读的数十篇文章里均属针对社会生活和日常工作里具体事件、现象、问题,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结合自身感触、观点展开一事一议,如“敢于负责,善于负责”、“做人与做官”、“打好团结牌”等,道理讲的主旨明确,旗帜鲜明,具体实在,句句能深入到人的心里,使人信服。

四是文风朴实自然。观点论点独到,言辞实际客观,句句铿锵有力,字字落地有声,对如何做好实际工作及为官从政,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针对性。品读鉴赏之余,更感愧疚,自己还需在求善之路上不断努力。其实这些哲理不仅仅只是适用于政治生活,对于我们普通教师群体也是非常适用的,它能够指引我们更好地开展自己的工作,更好地明确自己的目标,更有效率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以下是几点感悟:

第一,对待工作要务实。务实就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许多时候我们都只是说多过于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凡事都要事先考虑好,不能够像无头苍蝇一般乱撞,这样既不能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党员教师,更应该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把工作走到前面,想到前面,要成为一面旗帜,要有自身的特色。这就需要在工作中更加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也要不断磨砺自己,为人师表,做到真正的关心爱护学生。只有做一个各方面素质过硬的教师,才能够培养出素质过硬的学生。

第二,正确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化压力为动力。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我们总是会不同程度地面临一些压力,这是一条漫漫长路,但这对我们也是一次激励。只有不断改革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才能适应未来的需要。这就要要求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压力,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当然,正确面对压力需要有正确的方法作为指导,不能盲目地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应该做到“超越”工作,这样才能够让领导放心,让自己满意。

读习近平用典的心得体会 篇7

中国共产党一直把改善人民生活、保障人民幸福、维护人民权利、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奋斗目标,围绕“人民至上”理念扎实做好尊重和保障人权各项工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世界美好未来不断奋进和努力着。从中国国情出发,保障“人民幸福生活”就是对“人权”的最大尊重和保障。

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历经了“国共合作”“十四年抗战”和“解放战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1978年12月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到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民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人民从“温饱时代”迈进了“总体小康时代”,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11月,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作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球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席卷下,中国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了“中国精神”,体现了“大国担当”,中国从“大国时代”迈进了“强国时代”,中国人民“强起来”了。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让“人民幸福生活”从“希望”走向了“现实”。

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离不开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如果说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领导者”,那么党员干部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推动者”和“践行者”。推动的是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践行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就是要把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看在眼里、装进心中、落在行动,牢记“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全力以赴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如着力建好乡村公路,解决“出行难”问题,帮助群众发展产业,解决“收入难”问题,帮助群众找一份工作,解决“就业难”问题,在贫困山区建立学校、输送教师,解决“就学难”问题,医务工作者适时上门问诊,解决“就医难”问题等等,当人民经济水平提高了,问题得到解决了,生活质量改善了,“幸福生活”自然也就来了。

读习近平用典的心得体会 篇8

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字字句句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光辉的理论创新成果。此书不仅从思想上领航,也在行动上提供指南。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正如习总书记在书中提到,“前行是不可阻挡的”。那么,如何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如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行之路更加顺畅?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对如何前行有了更多的思考。

前行之路,跟着谁走?历史和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前行之路,何以照明?习总书记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阐述了信仰和理想,反复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旗帜鲜明,阐述透彻,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的一句话,成为了我前行的动力: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让真理武装头脑、指引方向。

前行之路,何以取暖?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显著特征和优良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政治本色的根本标志。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彰显了治国理政的人民性特质。

前行之路,路在何方?脚下的土地之所以能被称为路,是因为我们不懈地行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说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绝非只是中共党员干部的事,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脚踏实地地努力践行。正如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新时代需要伟大理论引领,新征程呼唤人民领袖领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读本。越是深入钻研,越能感受到其中蕴藏的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味道和思想的光芒。今后,我将以此书为动力,顺应时代呼唤,投身时代洪流,强化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绵薄力量。

读习近平用典的心得体会 篇9

“一个聚焦”深化思想认识学出信念来。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了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时代背景、历史地位、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握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主心骨,坚定“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二个标尺”提高政治站位学出精神来。以“五好”党组织和“四讲四有”党员为标尺。所有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与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业务工作中精心谋划、在具体工作中推进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体现成效,努力实现“一个支部一个堡垒”。全体党员抬高标杆,把优秀的标尺立起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自身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优秀共产党员的道德情操和工作作风,力求“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三种模式”熟读原文要义学出深度来。充分发挥教育阵地主渠道和“大熔炉”作用,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全面系统学,确保学习的完整性。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案头书”,逐个章节、逐个段落的通读原文,结合第一、二卷共同学习,做到融会贯通。深入思考学,确保学习的针对性。以问题为导向,带上深刻剖析的“显微镜”,加强研究思考,查找存在的短板弱项,着力补齐短板,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联系实际学,确保学习的实效性。紧密结合当前重点工作,总结工作方法,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切实把理论成功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有效提升干事创业的本领。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感 篇10

01

前言

近些天来,由于学校课程要求,我读起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一开始是带着浅尝辄止的心态翻开了这本书,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书中那些有关习近平总书记的过往,深深地打动了我。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是一名普通的知青,深入乡村,扎根基层之中,也曾遇到过许多艰辛坎坷,但却一刻也没有放弃。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8次入团,10次入党的经历,用白光兴的话来说,入党、提干、上大学都是近平奋斗的结果。陕北七年,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非常好的展示了,作为一名青年,哪怕身处恶劣的环境下,哪怕身处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也要经得起考验,受的住磨难,不可逃避,更不能放弃心中的信仰。

时至今日,回首过往,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仅给我们展示了如何作为一名青年去接受磨砺,从而提升自己,并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如何看待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视角。总书记让我们明白了,我们从何而来,现在在哪,又要到哪里去。这不仅仅体现的是一种历史观,更是一种人生观、世界观。总书记让我们明白了,面对过去,我们要如何看待那些辛酸坎坷;面对现状,我们要如何把握时代的命脉;面对未来,我们又该如何才不会迷惘失措。

02

以中年的视角回望过去

回望过去,新中国已经成立七十余载,改革开放也已经过四十多年,如今的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均取得一定成就。但是,我们应该时常停下脚步,回望一下我们的过去,好好审视一下我们的历史,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研究历史的目的更重要的在于揭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预见未来,为人类设计发展社会的理想方案。站在当下,回望过去,才会知道我们从何而来,要到哪去。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看待我们的历史,应该以什么样的视角,怎样的态度去看待我们的历史,如何从历史当中寻求我们的发展规律,从而预见未来,进而使我们的步伐更坚定,方向更明确,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给了我许多启示,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1969年1月13日是习近平坐知青专列去陕西插队的那一天,而当时,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同志自60年代初就受到康生等人的迫害,被下放到洛阳接受审查,“文革”中遭到批斗。因此,习近平是背负着“黑帮子弟”的污名,被人骂成“狗崽子”,哪怕到后期也只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就这样去到了陕西延川县(当时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而在当时,据同为北京知青的艾平同志描述,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学校“停课闹革命”,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让学生到农村“插队落户”。那一天,北京站的知青专列上,站台上送行的家长和车厢里的知青都哭成一片。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习近平却没有哭,在后来习近平回顾那天情景的时候说,当时大家都在哭,他反而笑了。因为那时候,习近平家里的情况无以复加,离开北京压力反而小了。

作为一名高干子女,从小出生在北京的习近平却从未认为七年深入陕北的知青岁月委屈了自己,年仅15岁的习近平反而将当时的艰苦作为自己的磨刀石,并铸就了自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坚持艰苦奋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的坚韧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扎根七年,从来没有忘记当年的农民朋友,他深深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农村的真实情况。在后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举措都非常务实,着眼于解决一系列民生和发展问题。

站在当下,回望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会发现那不仅仅是习近平总书记艰苦奋斗的七年,还是当时那一辈青年人奋斗的真实写照,更是当时整个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而现在的我们,或许应该如同习近平总书记那样,心怀感激的正视那一段历史,回顾那一段峥嵘岁月,从中挖掘出其中那些难得可贵的精神财富,进而实现历史与现在的有机串联,使得如今的我们,如同日中之光一般更加炽热,从而使得我们的步伐更加稳健,信仰更加坚定。这便是以中年人的视角回望过去,通过回望那段历史,纵观那段成长过程,从中抽取那些难得可贵的经验,懂得我们是从何而来,才能真正明白,我们要到哪里去。

03

以青年的视角放眼现在历史的长河永远向前奔流不息,社会一直在变化着,不论我们目前身处何等境地,遭遇着苦难或安逸,面对着挑战或机遇,一切终将会过去,而我们能否敏锐的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抓住历史的机遇,从而实现自我突破及自我超越,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每一代人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的祖国和社会能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其中离不开的是一代又一代的不断奋斗着的青年人。正式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在我们的国家历史上书写下了一笔又一笔浓墨重彩的历史记忆,而无数的历史记忆拼凑在了一起,就构成了我们伟大祖国的一整幅庄严、华丽、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青年永远是革命的,革命永远是青年的,我们要一直以青年的目光,放眼现在。

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时代就很好的体现了作为一名青年,我们该如何放眼当下,如何去实现自我与家国的有机结合,如何去贴合社会发展实际,如何把握时代的机遇,又如何去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以至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196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15岁时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在当时下到乡村的知青大致分为四种:有一部分受到“文革”期间“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放弃了读书;有一部分人相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爱看理科方面的书;有一部分人读当时比较流行的马列、毛选;有一部分人读文哲史。真正爱读书、会读书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广泛地涉猎各种书记,大量阅读和学习。习近平非常爱读书,他去插队的时候就带了很多书,很多知青都讲过他读书的故事。“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习近平却“痴迷”读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回忆道:“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这种勤奋好学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轨迹。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给了我们青春答案,为青年学子树立了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榜样。广大青年要像习近平青年时代那样,扎根中国大地,洞察国情民情,树立起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把无悔的青春刻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图片

04

以少年的视角展望未来

科技不断地在发展着,世界经济水平早已呈现出了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局势大体趋于和平稳定,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然而,就算是身处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却也一点都不小。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资源分配不均,饥饿问题,贫穷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公民福利问题,医疗问题等;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千百年以来的关系被改变,全球变暖,沙化加剧,海洋污染,板块位移,土壤酸化,空气质量下降以及大规模病毒疫情流行等诸多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产业的地位被动摇,信息安全,诈骗问题,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数据等等;如今的我们在面临未来的种种挑战与机遇时,有时候会像个孩子一样迷惘,我们面前的道路是从未有人踏足过的地方,往后的道路只能由我们自己去开拓,去探索。

我们并不是摸黑前行,在我们的手中紧紧攥着一盏前人留给我们的明灯,可以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为我们指明方向,让我们知道我们该归往何处,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未来,我们应该从前人手中稳稳地接过这盏明灯,并不断地进取,不断地发掘,不断的自我革命,使这盏灯照的更远一点,更亮一点,并从此在面对未来之时,不再感到迷惘,不再犹豫,不再害怕,而是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如同少年一般,斗志昂扬;同少年一样,充满活力;同少年一样,充满想法。面对未来,我们更应该如同少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1969年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仅仅只有15岁,说仅仅是一位少年毫不为过。习近平曾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可见,纵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充满未知的未来时,也会感到迷惘和彷徨。然而,习近平在面对未来时,并没有逃避,而是直面未知,直面现实,直面未来。中华民族是拥有艰苦奋斗的优良品德的民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致力于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所向往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的七年一刻也没有放弃过,他不断的提升自己,打磨自己,磨砺自己,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他不仅没有逃避这一切,反而还以一种乐观的心态,称之为“过四关“。在面对陕北农村恶劣的物质条件和生产基础时,他不仅没有抱怨、逃避,还立刻投入了乡村建设的工作中,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改善生活基础条件贡献了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

我们在面对充满未知的未来时,很多时候会如同少年时期的习近平初到梁家河一般感到迷惘、彷徨,不论是个人的未来还是国家、社会的未来,总是充满了太多未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如同习近平总书记一样,坚定自己内心的信仰,不断地进取,不断地提升自我,不断地为社会做贡献。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蜕变,在不断处理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本就在不断成长。实际上,我们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如此,在不断的迈向共产主义伟大梦想的过程中,我们本就在不断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在不断地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就已经逐渐实现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梦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就已经逐渐摆脱了迷惘,并从此迈向一个新的征程。

05

回首过往,不忘初心

自1949年10月1日以来,新中国已经成立70余载,我们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文革十年**时期(1966-1976年),在徘徊中前进(197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至今)。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一刻也没有停止探索,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忘掉初心,中国人民没有忘掉初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考察调研。第一站,总书记到的就是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46年前,十五六岁的习近平来到了梁家河大队,开始了7年艰苦的知青岁月,直到1975年,整整七年时间,才离开这里。习近平在一篇文章回忆中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来,不忘初心,一直以来都把梁家河村当作自己的根,一直以来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以来都以人民公仆自居。

中国人民一路走来,不忘初心,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动,不断创造,从而缔造了我们璀璨的中华文明。如今,中国人民正前所未有的迸发着巨大的力量,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出现在世人面前,推动着我国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着。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不忘初心,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斗争确定为自己的纲要,坚决共产主义远大抱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抱负,不断把为崇高抱负斗争的巨大实践面向行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路走来,不忘初心,从饥寒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从小康到未来;一路走来,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路走来,中国从战火纷飞到和谐安定,从和谐安定到繁荣昌盛。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精彩的评语下一篇:TOEFL英语阅读分类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