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倡议书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亲子共读倡议书(精选11篇)

亲子共读倡议书 篇1

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

2015年寒假即将来临,丝丝的年味也即将飘来。春节是什么味道?是除夕夜热腾腾的饺子香?是弥漫在空气中浓浓的爆竹味?还是舒服地品味手捧好书所感受到的淡淡书香?

假期是读书的好时节,更是新教育倡导的亲子共读、营造书香家庭的好时机。您知道吗?一个人在孩童时代读过的书会内化为孩子的生命本身,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的阅读不只是在学校,更多的是在家里,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让孩子受益终身,而这习惯的培养更离不开您的参与和支持。为了把我校读书活动从校园延伸到家庭,辐射到社会,让学生在读书中幸福成长,为了使您孩子的假期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和家长一起享受这难得的阅读好时光。我们特此向全校学生家长发出如下倡议:

1.请您加入到“书香家庭.亲子共读”活动中,按照学校下发的推荐书目选择好假期亲子共读书目,引领孩子走进书香四溢的世界,畅游知识的海洋。请您少打一场麻将,少看一会电视,少逛一次街,少拉一次家常,多看一会书。用实际行动做孩子读书的榜样,用您的言传身教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建议您在家庭中设置图书角或购置图书架,并有一定的藏书量,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平时您要尽可能给孩子提供静心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3.请给孩子足够的鼓励,和孩子一起共享阅读的美好时光。建议您和孩子共同拟定假期家庭读书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家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

4.建议小学低年级孩子每天的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中年级不少于1个小时,高年级1—2个小时,每晚进行亲子共读。

5.阅读方式灵活多样,可家长、学生一起读,边读边交流,也可分头自主阅读,然后进行亲子之间好书推荐;在阅读过程中,要积累读书成果,可以写读书笔记、读后感、书评等,还可制作读写绘本、手抄报等。

6.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书店读书、购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休闲时尚。并以书代物奖励孩子,让书籍成为孩子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

7.请您和孩子完成至少三篇高质量的亲子共读文稿,发到班级博客,并做好“读写绘”。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明星班

亲子共读倡议书 篇2

在国内, 亲子共读的概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父母的重视, 许多父母也反映, 亲子共读对于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是非常重要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 通过对孩子阅读情况的观察, 有32.0%的父母表示孩子最喜欢的阅读方式是“家长陪孩子一起读”, 有35.9%的父母表示孩子最喜欢的阅读方式是“家长读给孩子听”, 而表示孩子喜欢自主阅读的比例则不足三成 (26.3%) 。但在2~3周岁儿童的父母中, 有较多的父母是抱着让孩子增加知识 (“帮助认识各种事物”和“帮助识字, 学数数”) 等功利性目的。而国外专家则认为, 越是在幼儿阶段, 阅读越应当以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为主要目的, 但在国内, 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则在儿童年龄越来越大时才被重视。

摘自“现在教育网”

亲子共读方法探究 篇3

关键词:亲子共读;阅读教学法;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6-0059-04

亲子共读即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成人和儿童共同阅读一本书,这是一种类似游戏的活动。它不是简单地给孩子书读、让孩子读书、读书给孩子听,亲子共读的关键在于亲子互动的阅读方法。这将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 ,确立远大理想的有效途径。要想取得好的阅读效果就要有科学有效的方法做保障。

一、创设浓厚的家庭读书氛围

欧美社会从18世纪以来就有一种传统:一家人晚间在灯下,彼此朗读一段书给家人听。犹太孩子更是从小生活在周围都是书的环境里,他们的客厅没有大的电视机,而是放满了书架,孩子很自然地养成读书的习惯。而家庭阅读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几千年不曾断裂,这与家庭阅读的传承不无关系。

浓厚的家庭读书氛围是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前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读书环境的营造

家庭读书环境很重要,客厅卧室摆满书架,在充满书籍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孩子读书的兴趣和能力就会提前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房间不仅是卧室,还应是书房,一定要有独立的书架供孩子摆放书籍,用书籍装饰孩子的生活空间。如果家里没有独立的儿童房,也要尽量开辟一块属于孩子自己的舒适惬意而又童趣化的阅读空间,可以在一个相对独立、光线充足、安静而又舒适的温馨的一角,布置一个小书架。

在准备好读书空间后,要及时帮孩子摆放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经常买书送给孩子,或者借阅书籍。还要和孩子一起保护好买来或借来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二)亲子共同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

图书的选择有几个原则:要根据孩子年龄特点选择;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图书;选孩子感兴趣的书;选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一开始可以先从经典书籍中选择,这些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好书,也可以参考权威推荐。

阅读内容的选择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导性和孩子的主体性,在家长的引导之下,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这样才能真正引发孩子的读书兴趣。

(三)父母的榜样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忽视,父母爱阅读的行为会感染到孩子,家长要在平时多读书、看报、多讨论与书籍有关的话题,让孩子从小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在亲子共读中家长还要提前阅读,至少要与孩子保持同步,保证共读效果。

二、阅读教学法在亲子共读中的应用

在创造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和阅读氛围之后,应寻找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亲子共读是成人与儿童的共同阅读活动,这就需要发挥家长的主动性,教师可通过家长会、QQ群等平台,加强对家长阅读方法的指导。

(一)导读法在亲子共读中的应用

“导读法是教师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诱导学生阅读思考,培养自读能力,养成自读习惯的教学法。”[1]导读法重点在于引导、启发、辅助,这一教学法应用到亲子阅读中,家长主要起到对孩子读书兴趣的引导作用以及对孩子读书过程的辅助作用。

对孩子的读书兴趣要从小开始培养。幼儿的思维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对于直观的图画材料、生动有趣的故事、有韵律的诗歌都会产生兴趣。他们还会不断地重复阅读同一本书或同一个故事,这也是幼儿阅读的特点。家长就要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采用生动有趣的方法,根据孩子的需要为孩子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这样的朗读看似家长在读,孩子在听,实则是为孩子的主动阅读埋下种子,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会逐渐参与到读书之中,有时他会重复反复出现的句子,有时会与家长分角色读,有时会尝试独立阅读。而此时的儿童阅读大多是在调动父母阅读时记忆内容的再现而非真正的读。

对于有一定识字量和独立阅读能力有限的儿童,家长也可以利用孩子乐于接受的视听资料,激发孩子对阅读内容感兴趣,如一段简短的视频、生动的图画、内容纲要、内容片段讲读甚至是影视作品。在阅读过程中,父母要与孩子不断地交流,做到平等、自由,还要在读书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乐趣,这包括阅读本身的乐趣和其知识的增加、自信心的增强、自我的成长、他人的认可所带来的乐趣。

还要辅助孩子完成独立阅读,让孩子学会使用工具书,熟练运用字典、词典,学会到图书馆、使用网络查找资料。

不管是对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是一个阅读榜样,其次给孩子读的书一定要提前阅读。提前阅读是为了选择更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和更好地发挥主导性。

(二)设疑教学法在亲子共读中的应用

“学源于思,思源于学,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是阅读能力的核心。”[2]

单纯的读书或讲故事不难,难的是把书本上的内容与读者自身和外界联系起来,这需要不断的思考与交流,尤其要以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为桥梁。这就像语文教学中的设疑教学法,只是在设疑、引导质疑和指导解疑的过程中要更加的生活化、具体化和情感化。

1.问题的设置源于生活,提出问题的时间就在生活中的每一个适合交流的时刻,如在回家的路上、餐桌上或者休息时,提出的问题也要具体化,比如就生活的某一见闻提出问题,“你看马路两旁的山坡上一面有积雪,一面没有积雪,这是为什么呢?”家长只提出问题,引起他的兴趣,让孩子有查阅书籍的好奇心,这很重要。

对低龄儿童包括小学低年级学生我们只需要把书读给他们听或讲一个故事,然后提出问题就可以了,问题须是孩子所熟悉的,便于亲子自由对话,即自由自在的聊天,通过聊天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熟悉人物特点,并展开想象。

2.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读书不只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要让人拥有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设疑是为了刺激孩子读书的好奇心,让孩子发现更多的问题。我们应该鼓励孩子提出问题,不管这个问题是他真的不懂还是想和家长共同交流,因为只有孩子认真读了书,进行了思考才会提出问题。因此家长要经常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高年级孩子在读书时就要带着批判的精神去读,这样才能提出更有逻辑性的问题。

在孩子提出问题后,更重要的是亲子沟通,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而是通过问题引导孩子进行深度思考,或者通过查阅资料、反复阅读找到答案。这类似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启发原则。

整个共读过程重点在于沟通与交流,而不是正确答案。讨论不拘于某一主题或固定形式,而是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提问、思考、讨论自由进行,在不断的交流中,孩子的倾听能力、判断思考能力和说服能力都得到不断提高。同时沟通过程也是思想交流和情感的交流。

(三)情境教学法在亲子共读中的应用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在阅读教学中,情景教学法是指充分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再现教材中的形象,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理解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3]这一教学法在亲子共读中的应用比在课堂阅读中更有可实现性,生活中会有更多的机会、更便利的条件和更轻松的氛围帮助实现情境再现。家庭阅读的优势使情境再现内容受局限较少,对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文化现象等都可真实体验,对画面、音乐和实物情境再现也有更便利的条件,使孩子对阅读内容有形象深刻的感知。更重要的是在亲子共读中,亲子表演情境再现促进了孩子对作品的理解和语言的发展,还可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培养。

三、阅读方法在亲子共读中的渗透

现代社会人们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文字信息,在真实的阅读中往往需要调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在亲子共读中不单单要关注内容,还要有意识地渗透多种阅读方法。而这种渗透要基于孩子的年龄段特点。

在2011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教学目标中,对阅读方法的学习做了要求:一二年级,提出“默读”要求;三四年级在此基础上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五六年级进一步提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要求;初中阶段,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方法,扩大阅读范围”[4]

很多阅读方法都是在学会默读之后才能很好地联系运用,如略读、浏览、速读、跳读等,这些阅读方法在现实阅读中运用较多,但在学校学习中练习较少,这就可以在家庭亲子共读中、在大量课外阅读中加以练习、运用。这样才能扩大阅读范围,提高阅读能力。

四、重视亲子共读中和谐亲子关系的建构

人与人之间有很多种关系,亲子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人最大的幸福也来自于家庭的幸福。亲子共读开启了一扇亲子交流、家庭幸福的大门。在亲子共读中要重视建构和谐的亲子关系,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

1.亲子共读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共读质量。父母如果只是和孩子在一个空间里,监督孩子阅读,同时做自己的事情,就没有阅读讨论中有意义的话题,这并不是亲子共读。读书、交流、讨论的过程不能看作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对阅读内容的讨论让父母和孩子不断在感情上真诚地交流,产生同感和共鸣,孩子才会对家长从心里产生信赖。

2. 2011版新课标反复强调“交流”,“交流与对话的阅读理念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5] 在共读谈话中父母比孩子说话还多,这不是交流,孩子会认为这是唠叨。交流更不是指示、命令和训诫,让孩子感觉到压迫和专制,孩子便会以反抗作为回应。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并与之分享感受,才能在交流时传递真挚的情感并充满幸福感。幸福是在展示幸福的场景时形成的,如果孩子在和父母共读交流时能感到幸福,就可以营造出幸福的场景。

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围绕本书交流对话,充分建构和谐亲子关系,这样不但能让孩子沉浸在幸福之中,同时也能促进孩子多种能力的提高和大脑的开发。

参考文献:

[1]钱 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M].(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戴宝云.新程小学语文使用教程90法[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班级亲子共读倡议书 篇4

尊敬的家长: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与好书亲密交友,在阅读中健康成长,我班特发出“亲子共读,打造书香家庭”的倡议书,倡议如下:

1、让孩子在多读书中成长。语文的源头,就在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上;而阅读,是精神成长和情感发育的必需,决不仅仅是为了语文。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引导孩子多读好书,在读书中感受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在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中汲取营养。这些书可以是童话类、小说类的,可以是科普类、人文类的,还可以是名人传记、哲学类的,无论怎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好书”。

2、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提倡“少买一包烟,给孩子多买一本好书;少看一小时电视,多陪孩子读书”的精神,能主动地和孩子一起阅读,引导他们思考,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3、能定期与孩子一起交流读书心得,相互激励,共同提高。麻烦家长在孩子读了一本书后,写一张纸条,写出书名、作者、页数、字数、看书的日期、孩子的收获。

4、指导孩子写好读书笔记,并加以检查、督促,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亲爱家长朋友们,好书系人生路标,美文乃读者佳肴。开卷陶冶情操,华章启迪智慧„„读书可以拓宽眼界,丰富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提高修养;读书,还能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把我们从浅狭的港湾引向生活无垠的海洋。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本本好书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脚步,让迷人的书香飘溢你美好的家园。一小 四(1)班

一(1)班班级亲子读书活动倡议书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您爱读书吗?您的孩子爱读书吗?您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时,是否想到过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精神食粮——书籍?

有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它是我们民族精神发扬光大的源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今天,读书不仅成为一个人修养的标志之一,也成为人们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凝聚智慧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说,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益无穷。一个民族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渴望,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子媒介的发展,由于工作和生存的压力,由于工作和生存的压力,由于受娱乐文化和视觉文化停顿下来,作为读书的习惯正在消失。

在此,我们向全体家长倡议:请您加入到“我读书,我快乐”亲子读书的创建活动中来,做孩子读书的向导和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当您牵着孩子的手,走进琳琅满目的书店,带领孩子走进书香满溢的图书馆的时候;当您陪伴孩子一起在灯下阅读的时候;当您引导孩子把阅读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时,您就等于把孩子引入了知识的海洋。我们可以算一笔帐:按一般孩子读普通读物每分钟200字计算,每晚30分钟可读6000字,一周呢?一年呢?一年可读平均10万字的图书至少20本。数字可观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经过小学阶段的养成,如果孩子们能将这一习惯保持一生,这将是一笔无法估量的人生财富!

亲子读书作为第一小学的一项活动,我们一向关注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读书,是提高综合素质一条有效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用阅读为孩子照亮一个全新的世界。

幼儿园亲子共读倡议书 篇5

你们好!首先祝福您及全家:万事如意、合家幸福!

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营养品,读书,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也是一种优秀的品德。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使我们的孩子终身受益,也是我园全体老师寄予每一位孩子的最诚挚的希望。

我园自20xx年创建成为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以来,多方筹措资金进行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为全体师幼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并多次以“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为主题在全体老师中进行了读书沙龙活动,徜徉书海,我们收获着美丽和精彩,漫步校园,我们体味着温馨和幸福。

而今,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园也逐步成为一个散发着浓浓书香的校园,读书已逐步成为师幼共同的挚爱。

为推动我园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倡导“人人爱读书、个个爱学习”的良好氛围。在此,我园特向广大家长发出倡议:希望您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和老师一起共同关注您孩子的读书活动。能积极为孩子选购儿童书籍,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作为我们对孩子最有价值的一笔“长期投资”。从今天开始,从亲子共读开始,用书香呵护孩子唯一的童年吧!

每个人每一天都有相同的二十四小时,我们只要每一天抽出哪怕是半小时的亲子共读时间,并且持之以恒给孩子阅读、记笔记,认真填写亲子共读记录卡,珍惜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光,那么,这半小时将成为您和孩子一天中最美妙的时光!热爱读书,对孩子对于您,都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读书的空间更是无处不在,餐桌上、床上,甚至公园大树下,只要你和孩子愿意。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在孩子童年的时候就帮助他们建立起与书的亲密关系吧,我们无法呵护、陪伴孩子的一生,而一本书却可以超越时空引领我们的孩子成长,继续带给孩子爱的滋养。我们衷心地希望:当您的孩子回首童年时,他也能骄傲地说:我也拥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好妈妈、好爸爸。

亲子共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篇6

教育学家林格说过:“真正的教育是无痕的教育,是环境的教育,是父母身体力行的教育,而不是过多的教诲与训斥。”我很认同这种说法,很多时候,说教往往是无用的。那如何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变教诲与训斥为“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呢?陪着孩子一起阅读——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个最好的方法。

一、共读经典类的书籍,浸润孩子的心灵。

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它凝聚着不同时期人类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每读一本文学名著、一首经典诗词,就是与文学大师心灵上的一次对话。诵读经典会使人们对人生和世界获得更丰富而全面的认识,人格更加趋于完善,对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经典类的书籍有《弟子规故事》、《成语故事》、《唐诗宋词》等等,这类阅读有助于陶怡孩子的情操,规范孩子的行为。比如弟子规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既能体验节奏和韵律的美感,又能从孝、谨、信、勤等方面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引导。阅读初期最好选择《弟子规》的故事版本,有详细的译文和相应的故事,让孩子读了觉得有趣,易懂,能收获到除了记忆之外的东西。在成语故事的选择上,也要结合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选择些情节有趣而且利于理解父爱、母爱的伟大的,比如《舐犊情深》、《孟母三迁》一类的,孩子读完就明白了。对于唐诗宋词之类的读物,量很多,我们也要精于选择,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读完之后孩子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油然而生。因为孩子阅读内容的难度影响着孩子的阅读效率,孩子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选择一些与亲情有关的经典作品,可以让孩子的心灵得到爱的浸润,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共读童话类的书籍,让孩子感受真善美。

童话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作品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情感,使它们人格化。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格林童话》大多歌颂勤劳、正直、善良、勇敢和宽容,抨击懒惰、邪恶、怯懦与嫉妒,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向上的人生和美满幸福的生活的追求。童话中的主人公往往通过坚忍不拔的努力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用汗水与智慧赢得命运的青睐,最终战胜苦难与邪恶,走向成功。故事情节紧张、引人入胜,富有戏剧性。例如读《睡美人》,当王子在睡美人唇上印下轻轻一吻而唤醒了一切,我们不禁感动于爱的力量,更看到邪恶终归会被战胜;读《画眉嘴国王》,当画眉嘴国王用智慧、用包容一切的情怀感动了骄傲的公主,我们体味到了爱的伟大和包容的力量。这些故事读完之后令孩子们印象深刻的,孩子的想像力丰富了,一棵小树一个小动物在孩子眼里都是有感情的,这些童话故事的情节符合孩子心理,孩子容易理解。有的故事读完,还可以让孩子继续编下去,给孩子很大的想像空间,让孩子表达出心中的真、善、美,一个心灵如童话般美丽的孩子一定会爱自己的父母,良好的亲子关系就融洽了。

三、共读生活类的小故事,陶冶孩子的情操。

与孩子一起阅读生活类的小故事,通过一些小故事,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让孩子知道一些简单的社会准则,从小就树立积极向上健康全面的人生观、世界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切从小事做起,因为生活让我们知道孩子成人要比成才重要得多。长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阅读、娱乐、游戏,让我对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当孩子不开心的时候,想方设法让她开心,当她在学习中取得成绩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给予她一个充实快乐的童年,让她在幸福中慢慢长大。与孩子一起阅读,不仅孩子高兴,我们自己也感到很快乐,虽然生活很累,工作很忙,但是拿着书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放松起来,感觉很温馨。当她高兴的时候,拉着我的头,亲一亲我的脸,说:“妈妈你真好!”这一刻我很快乐,我真的很满足。在阅读时,有时我读错了,她会给我指出来,像平时我数落她一样数落我的不是,有时她也能给我讲一讲她听到的小故事。与孩子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操得到了陶冶,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渐渐升温。

四、共读科学知识类的书籍,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理。孩子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其实有的问题我们也不知道答案,每当发生这种尴尬的局面时,有的父母就随便搪塞几句,有的甚至会对着孩子大骂一通。这种做法是愚蠢的,亲子共读科学知识类的书籍才是明智的选择。这类读物是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准备的,通常是《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一类的读物,选择这类书籍时,我们要考虑两点,首先这些知识必须是孩子通过观察生活产生的疑问,并且是孩子迫切想知道的,而不是我们家长提出要让孩子去知道的问题,比如:“海水为什么是咸的?”“人为什么会流鼻涕?”“娃娃鱼是鱼吗?”这些问题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很有趣,能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激发起孩子强烈的期待心理,孩子读起来就很主动。亲子共读,你问我猜,你问我答,在这一问一答中良好的亲子关系逐渐形成。

五、情景的创设,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生活处处皆课堂,通过情景的创设,不但能提高孩子阅读的兴趣,还能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可谓是一举两得。比如到海边旅游时,可以找些描写大海的文字与孩子分享,爬山时则以找些与山有关的文章吟诵一下,或者对景点景色、历史进行介绍,这些都可作为阅读材料,让孩子身临其境体验文字的美妙。时间长了,孩子有了独立的思想与感受,她在看了新的书刊读物或是接触了新鲜的事物,都会主动地与我探讨。在每天吃饭的时候,我们之间的话题开始多了起来,她会告诉我说,妈妈我今天看了什么书,书中有什么有趣的情节想要与妈妈分享。有时她还会把她的一些书推荐给我,并问我看了之后的感受是否和她一样。这样一来孩子的阅读兴趣日益浓厚,也大大地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如此,我们母女之间的交流也变得丰富了起来,良好的亲子关系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爱,是教育好孩子的最佳的法宝。爱孩子,就应该与孩子建立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陪着孩子一起阅读,与孩子建立起好的亲子关系,营造一个有着浓厚书香气息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亲子共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内容提要:爱,是教育好孩子的最佳的法宝。真正的教育是无痕的教育,是父母身体力行的教育,而不是过多的教诲与训斥。那如何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变教诲与训斥为“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呢?陪着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得到爱的浸润;陶冶孩子的情操;感受生活中的真善;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理;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爱孩子,就应该与孩子建立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陪着孩子一起阅读,与孩子建立起好的亲子关系,营造一个有着浓厚书香气息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亲子共读简单方法成就聪明宝贝 篇7

活动回放:

听说是组织孩子听绘本故事,家长们非常积极地带着孩子进入活动室,接下来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把孩子推到老师跟前,自己则坐在了四周的沙发上。有一个孩子赖在爸爸身上,怎么也不肯松手,爸爸无奈,才陪着坐在了后面。

老师邀请家长到前面来跟孩子坐在一起,家长则微笑着摇了摇手,意思是“不用了,我们在这坐着就行。”

阅读活动刚开始,有一个奶奶就起身开始给孩子照相,听到老师提问,就走到孩子跟前耳语,推着孩子举手回答。其他家长就一直坐在那里静静地听。有时教师问到家长:“你们是怎么想的?”,家长也是笑而不答。

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和老师一起经历了一个充满了欢乐的阅读过程,看得出,孩子们都很喜欢这种共读活动。

接着,老师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制作角色的头饰。家长们则呼啦一下全过来了,帮着孩子又剪又粘,没有一个家长问孩子:“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角色?”没有一个家长把书借过去自己再看一遍……

从问卷调查分析看: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喜欢读书,认为旱期阅读相当重要,希望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他们在亲子阅读活动中能够和孩子一起阅读,对早期阅读概念及重要性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不容乐观的是:家长大都没有固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他们虽然也认为阅读对孩子的发展很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做不到这一点,经常拿自己工作一忙、没时间来推脱。还有就是在阅读活动中对孩子阅读的指导缺少正确的方法。

不少研究表明:会讲故事的孩子更聪明。那些父母经常讲故事的孩子会成为最好的阅读者。阅读能力强的幼儿都有一个适于阅读的好环境。另外,父母对幼儿阅读的态度、对读物的选择以及指导方式出关系到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

怎样让孩子喜欢阅读呢

适宜的阅读环境

精神环境适宜的精神环境,即宽松自由的阅读氛围。在这一氛围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阅读时间,可因喜爱阅读而得到激励,不会因为不想阅读或阅读时间短而受到训斥;可以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舒心地读自己喜欢的书;可以自己读,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读,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和家人共同欣赏有趣的图画书;可以自由表达对图书的理解,可以说、可以唱、可以哭、可以笑,可以表演……宽松自由的阅读氛围有助于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在阅读活动中获得无穷乐趣。

物质环境适宜的物质环境,即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静、光线充足的阅读场所。儿童阅读的场所,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家长和孩子在选择阅读地点时可以不拘一格,床、沙发、地毯、书桌等。要能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的、不受干扰的空间,其中有方便儿童取放书的书架,提供足够量的、适合本年龄段幼儿阅读的图书、书写材料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材料。

总之,好的阅读场所能引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阅读时变得更专注。

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调查显示,有14%的家庭每天的亲子共读时间在1小时以上,65%保持在半小时左右,17%只有15分钟左右,4%的家长很少陪孩子读书。然而,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基石出和前提。

身教重于言教。有热爱读书的成人才会有热爱读书的孩子。所以,家长要有一定的耐心(坚持每天亲子共读至少15分钟),用各种方法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合理的阅读方法

家长应经常和孩子一起阅读,并做到以下几点:

★耍先读一遍,了解故事

和孩子共读一本图书之前,家长最好能提前读一遍。一本优秀的图书,具有极富艺术性的图画、极富感染力的故事、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涵、细腻的情感。这些都需要家长提前去品味,然后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感受读书的乐趣。

★用饱含感情的声音为孩子朗读

在和孩子共读的过程中,家长的声音、表情、眼神、语气、肢体,对提高孩子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家长要用带感情的声音,轻声地读,切忌枯燥无味地念图画书中的那些文字。

★让孩子细细品味

不要急着翻页,让孩子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因为孩子是透过看图画来理解故事的。

★采取与幼儿合作共读的方式

在亲子共读中,家长一定不要只念一遍故事或急于告诉孩子一个道理。要通过对话、讨论、游戏、表演、实验、绘画、手工、旅行、创作等方式来了解孩子,感悟童心,亲近单纯。

★注重对孩子的阅读指导

在具体的阅读中,首先要帮助孩子选择适合其心理年龄段的儿童读物,这样孩子才能收到最佳的阅读效果。其次,家长还需指导孩子解决遇到的阅读障碍。另外,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分享阅读成果,了解孩子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和孩子一起讨论故事或图画内容,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启发孩子思考;指导孩子复述、推测或假设故事的结果等。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扮演角色,创编、讲述自己的故事,帮助孩子把故事内容记录下来,鼓励他们制作自己的故事书。这样可以引导孩子成为主动的阅读者,增加阅读乐趣,提高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

每逢各种节日和孩子生日,许多家长不惜重金,给孩子买来高档的服装和玩具。可是,家长有没有想到,书才是孩子最好的礼物,书中有孩子的梦想和愿望。父母应从小让孩子领悟知识的魅力,让阅读伴其一生。

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就像阳光、空气一样不可缺少。家长应该创造完美的环境,帮助他们形成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这样,他们才能在学习中快乐地成长!

亲子共读征文 篇8

我伴孩子读书有感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是北宋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的名言。“立身”,也就是品行修养,安身立命,用现在的话来说,叫人格魅力形成,适应社会,协调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它是建立在“立学”,也就是学习的基础之上;而“立学”的根本方法就在于读书。

一、读书先行,给孩子树一面镜子

人非生而知之,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取必要的知识,况且如今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头脑中已有的转瞬会淘汰,只能“学到老,活到老”。家庭中当然也是如此,家长是孩子的标尺,家长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树立并延伸这标尺的长度,才能给孩子丈量出更多向上成长的空间和可能。

为了给孩子读书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业余时间我们的主要活动就是读书。我的第一学历是专科,毕业后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取得本科;经过不懈努力,获得了硕士学位。平常读书时,我会随时记录下读书心得或感受,会在自己的工作之余写一些人生感触、读书心得与孩子和学生一起分享;同时在学校也主持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也发表了一些专业论文,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我的一张张鲜红的证书或杂志上的一块块小豆腐块,让孩子眼中充满了惊奇、憧憬和向往。

父亲喜欢看新闻,家里经常会在茶余饭后,讨论一些新闻话题。外公、外婆也喜欢在家里看一些中医药养生类的书籍,平日里乡亲邻里有个什么小毛病,外婆都能够给一些小方法。这些都让孩子觉得读书的益处多多。

二、让读书成为孩子的重要习惯。

俗话说好习惯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让孩子爱读书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是特别需要爱心和耐心的。

女儿出生后,每天晚上陪着她看书,睡前给她讲故事。于是,“读书乐”的氛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到了小学,女儿在学习上的压力渐渐增大,我们开始有针对性地引导她阅读,培养她自己阅读的兴趣。除了她自己感兴趣的书以外,我们每学期都会给她购买20多本青少年读物,也会把购书作为奖励进行激励。同时专门购置了小书架,为她设置了书房和书柜。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的眼界不断开阔,思想也日趋成熟。她会在经常在不经意间就学校和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阶段是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有脆弱的思想、极端的性格、自私的品德大多都是在这个阶段萌芽的。如果这个时候不加以引导,将会在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留下许多未知的隐患。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途径除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之外,就是读书。

寒、暑假来临,对于女儿,对于我们家庭,可真谓是书香飘撒的美好时光。为了让她能更准确地了解书中的内容,我们开始陪着她一块阅读,有时让她读,我们听,有时我们读,让她听。阅读的书籍有《西游记》、《窗边的小豆豆》、《长袜子皮皮》等,读过之后,我们都要就书中的故事谈谈隐藏于其中的道理和自己的认识。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她在快乐和温馨的环境中逐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坚决不能做的。以书为镜子,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以书为标尺,可以找到改进的方向。在与女儿共同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

女儿有时候也会把她看到的书上的一些奇闻趣事跟我们分享,有时候我工作繁重的时候,她会给我说个笑话或者是出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让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天伦之乐。

三、全家共读,其乐融融

现在,我们下班以后晚上或者周末休息时,大多数的情况是各人自捧一册,沉浸其中,自娱自乐。看书读报已成为我们家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书本成了我们家最宝贵的财产,现共有古今中外各类图书500余册。我和丈夫现在的读书,更多的是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当然,也有应对职场需求的必修之课。女儿现在又开始拿起以前读过的书开始重读,其实每个阶段对每本书的理解是不同的。

亲子共读感想 篇9

——亲子阅读感想

廷佐小学一(2)班 蔡轩家长

儿子天生活泼好动,小时候,我给他讲故事时,总感觉他心不在焉,好像没听到似的。于是,我就经常在他玩耍时朗读童话故事,果然,童话里的主人公渐渐成了他常常提到的好朋友或坏孩子,但他始终不想自己去读书。

自从上了一年级至今,我感觉他对读书的兴趣发生了很大的“转型”。

开学初,班主任老师建议每天阅读半小时,真的起了很大作用。起先,作为一年级学生的儿子,识字量很少,拼音也是刚刚起步,阅读有一定的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篇目的增加,儿子也能顺利读完一篇文章,其中有不理解的词语或问题,也会从爸爸妈妈这里得到解答。我们常常给予他鼓励,让他说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虽然有时候讲得和书上并不相同,有时甚至不沾边,但我从来不打断他,让他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讲完后还要鼓励他说:“儿子,你讲得真棒,我都听上瘾了”。他听后非常得意。

这次“亲子共读”活动的创意非常好,活动使我的儿子对阅读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也令孩子有了丰富的想象力。现在儿子回家作业做好,就自己拿起书看,自己读到好玩好笑的文章都要讲给我听,我觉得他在看书时能发挥自己的想

像力,给我讲时,也加了一些自己的见解,虽然有些稚嫩,但有点道理。

亲子共读倡议书 篇10

共读的第一个结果:失败

快乐地接受失败,我一直认为,亲子共读的第一个成果,是不断扔下书,不断地失败。对父母而言,这是孩子给我们的开启:“你独自唠叨的时间太长了,这是口,”小宝宝真的是一群小鲸鱼。如果他不愿意游向你想去的岛屿,就一起漫无目的地浮游在大洋之上吧。比起看书,由孩子指引着享受世界,这样的阳光更珍贵。

共读最大的“魔法”是演

孩子分不清幻想与现实的分界,只要借由某种介质,他可以轻易“潜身”新角色、新场景之中。于是,我们会发现,孩子总是在绘本(或者故事、童话)中寻找“角色归属感”和“自我认定”。哪怕1岁多的婴幼儿,都会指着某一本书上某个人物(或者动物)喊出自己的名字。

别用你的手表计算时间

如果你放弃对时间的计算,你会发现亲子共读变得更有趣,更适合婴儿或长或短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对放弃手表,用你的心来感受孩子在某本书、某一页、某一段文字上所需要的阅读时间。有时候,在他们感兴趣的一页,他们愿意凝视3分钟,笑得叽叽咕咕。

我认为,亲子共读需要把道德评判降到最低。真正自然开阔的心灵,不需要是非好坏的羁绊。从这个角度上说,日本作家宫西达也的“恐龙”系列、“小猪和狼”系列是那么的可贵,它们打破了“狼和恐龙是凶残、恐怖的”这样的童话形象。孩子需要意识到,万物的灵魂都有善的一面,生活是诙谐的,爱会在所有地方取胜一一而不仅仅只在好人的心里获得成功。

共读、涂鸦、幼儿手工

这段时间以来,共读(时间依旧是最长的)、涂鸦(时间在三者中最短)、手工(在此三者中,时间延续和专注力增长最明显)开始形成一个互相依靠、彼此承托、良性循环的“钝角三角形”。来源于有形实相(图画和语言)的共读,其目的朝向不可触摸、不可言传的幻想王国:动作上源于身体活动,内容上反映内心思想与情绪的涂鸦,是从幻想王国折射而来的心象,二者之间发生着相关却并不直接的联系……

放弃孩子不喜欢的书

想象—下,你把孩子不喜欢的书台上,对孩子说:“如果这是你现在还不能接受的东西,我们就先放在一边吧。”这恰恰是父母开始学习放开自我权威,尊重孩子选择的契机。

绘本不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读了这本书,你家孩子就会喜欢洗澡、刷牙、理发、幼儿园。”“共读会让孩子成为人见人爱、聪明勇敢的天使。”之类的广告语,看上去是甜蜜的抚慰剂,但它的的确确不是真的……其读是借助美妙绘本,父母和孩子日复一日老老实实付出时间厮守,因此在人生途中相互“看见”对方的行为。

无字书的出现,对这场骑鲸之旅的意义是:话筒的出让。是一直因为认识字而占据话语权的父母主动放弃信息优势,听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说话,听真正的童心放声说话。

这不是一本亲子共读的秘笈,更像是一个妈妈对自己孩子爱的表达,看到那些柔软的语言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原来和孩子一起读绘本真的是一种很好的爱的表达方式,除了表达爱,绘本还能带给孩子那么多东西。虽然书里有的语言我会反复看几次才能理解,但正是这种语言带给了我阅读的美感。

——乐乐妈妈

我不喜欢那些“我的孩子很出色,所以你们要依循我的做法”的权威书籍……如果在读小文时让您有这样的感受,请千万包涵。——当看到书前面的这段话,我就知道,这本书,我得读!两本书读下来,真的让我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我恨不得立马带上我家那头小鲸鱼,在绘本的世界里开启我们家独特的骑鲸之旅。

——花生妈妈

亲子共读文章 篇11

龙 蕾

为什么提倡亲子共读?为什么推行儿童阅读运动?除了拉近亲子间的距离,建立亲密情感,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让他们籍由阅读增广见闻,获得乐趣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英国儿童文学家艾登·钱伯斯所强调的,帮助孩子们学习深度阅读的方法,彼此分享、体验作者在书中所欲传达的讯息和精神,进而启发思维,获得美善的影响。

这的确是阅读的目的,也是每一位耗费心思精力教导儿童阅读和陪读的师长们内心最深的渴望。我们都希望孩子们喜欢阅读,并且在阅读中得到一些美好的体验。其实,只要选对一本好书,仔细品味阅读,进入书中的世界,咀嚼内容,同时有适度的思考,这样的目的不难达成。但可惜的是,不管是家长或儿童,在阅读的功夫上只做了一半。

怎么说呢?想想看自己和孩子们平常阅读的习惯和情境就不难明了了。当你或孩子独自阅读,尤其是在看图很大、字很很少的图画书时,是不是急躁地一页翻过一页,然后翻完一整本书,就顺手一扔,宣告自己已经读完了?当孩子在睡前吵闹着要你说床边故事,你是不是随手检起一本图画书,有口无心地念读(甚至还因为疲劳而念得不知所云),念完后赶忙熄灯,催促孩子快快睡觉?或者,你根本就是一个只会为孩子买书,自己却从未看过那些书,也没有花时间陪孩子们一起阅读的家长呢?

阅读不是逐字念过,而是从一个层次进入另一个层次的过程

“阅读能力”需要花时间培养和练习,无法一蹴而成。这里所谓的阅读能力并非单指识字和理解语句逻辑的能力,而是一种深度阅读的能力。符号学者罗兰·巴特在论及阅读的概念时曾经指出“阅读不是逐字念过,而是从一个层次进入另一个层次的过程。”唯有透过这种进深式的阅读过程,阅读才能产生真正的功效。因此,如果你只是有口无心地为孩子念故事,而没有花点时间和他们分享彼此在阅读上的想法;或是任凭孩子随意翻阅一些不经筛选的书,那么,这种阅读方法无法对孩子(或自己)产生作用,因为就阅读的层次而论,这种阅读只停留在逐字看过的表面层次,并没有真正进入到书中的世界。

绝大多数的儿童都是从图画书展开自己的阅读活动,也是大多数家长为孩子们安排的阅读起步。在阅读能力的养成中,这是个美好的开始,不单是因为图画书的插画多、文字少,同时也是因为图画书的内容和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思维、认知和情感非常贴近,容易引起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不仅如此,好的图画书都会传达出美善的特质和精神,为读者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只不过,正因为图画书的插画多、文字少,所以常常会受到习惯阅读文字的成人忽视,许多家长在陪孩子们阅读时,也都只将焦点置于自己念读的文字上,而忽略图画的表现和重要性。再加上自己的疲惫与匆促,不但无法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享受到亲密的沟通和情感交流,也无法将书中的讯息和精神完整地传达给孩子。只做了一半的事,都算不上是做得完整、做得好。

其实,只要多花一点时间,就可以为亲子共读画下美好的句点。

一本好的图画书,为孩子们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往往出乎人意料之外

这几年在带领儿童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若是能够带领孩子们阅读一本好的图画书,让他们透过彼此的分享与讨论加深阅读的层次,让自己真正进入图画书的世界,体验作者与画者所欲传达的意涵,那么这本图画书为孩子们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往往会出人意料之外。

就拿《小恩的秘密花园》(格林版)来说吧,这是一本我非常喜欢和孩子们分享的图画书,书中的主角小恩是一个不论在任何环境都会“发光”的孩子,即使是面临阴沉负面的生活处境,她也能在当中散发自己的光芒。她喜欢种花,籍着种花,她为原本黯淡的周遭添注鲜丽的光彩、开启了封锁的心灵,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感染她所散发的光和温暖。

有一回和教会主日学的孩子们读完这本书以后,几个孩子兴高采烈地谈起自己种花的经验,以及花带给他们的感受。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花朵可以让人的心情开朗起来,尤其是手上捧着一束美丽的鲜花时,脸上也会不自觉地散发光彩。那天散会前,我突然兴起一个念头,鼓励在场的每一个孩子当个“会发光的小恩”,将我们心中美丽的花朵分送给身旁的人,让他们也能感染到这份光和温暖。

这样的期许,我并未放在心上,随口说说的成份居多,可是没想到,几个月后,却发生了一件令我惊喜诧异的事。

一位约十岁大的小女孩在散会后留下来找我,偷偷地在我耳边说:“老师,我跟你说一个秘密!”“秘密”谁不爱听呢?我喜滋滋地坐下来听她娓娓道出自己的秘密:“前几天我爸妈吵架,吵得好凶好凶,爸爸甚至还被妈妈赶到客房去睡”,小女孩瞪着骨碌碌的眼睛对我说。“我本来很生气,气爸爸惹妈妈不高兴;也很难过,不晓得该怎么办?可是晚上睡觉时,我忽然想起小恩„„”

隔天放学回家时,她便到花店用一块钱买了一朵玫瑰花,趁着晚上睡觉前偷偷放在妈妈的枕头上。情况未见改善,爸爸依然睡在客房里,她不气馁,接下来的两天又如法炮制。结果第三天晚上,爸爸终于被批准可以回房睡觉了。

“妈妈知道那些花是你放的吗?”我好奇地问。小女孩非常得意地摇摇头。

《小恩的秘密花园》不仅改变了这个小女孩,同时也因着她充满爱的行动,改变了自己的父母。这正是这本图画书最重要的讯息和精神。小女孩在阅读故事的时候,真的走进了小恩的秘密花园,也感受到小恩的光和温暖,并且将这份光和温暖散发出来。

延伸活动,帮助孩子进入书中的世界

除了分享和讨论,也可以透过一些经由图画书内容所引申的活动,帮助孩子们进入书中的世界。

我很喜欢用《因为我爱你》这本图画书和孩子们谈父母“限制性的爱”。父母经常会限制孩子很多行为,不许他们做这个,不准他们做那个,但是在严厉的规范或斥责的同时,却没有让孩子们体会到行为限制背后属于爱的出发点,导致孩子们对父母的限制产生诸多埋怨,忿忿不平。

在《因为我爱你》这本书中,薛老爹为他所爱的孩子们建造了一座乐园,而且为了保护他们的缘故,特别在乐园的四周筑了一道高墙,告诫孩子们不可出去。偏偏就有那么一个好奇的小男孩在墙边发现了一个洞,偷偷地爬了出去,走进黑漆漆的森林。当他害怕得赶紧回头时,却发现墙上的洞竟然消失了,小男孩无助地蹲在墙边哭泣,他不知道,其实薛老爹已经出来找他了。

我籍由这本书和孩子们讨论父母对子女行为限制的目的,在交谈和分享中,孩子们渐渐地明白了父母的心情,也愿意学习并尽量听从父母的话,只有一位小男孩高兴地举手说,“有时候,我们也是因为爱的缘故,不希望爸妈做一些事,可是他们不听。”

小男生的问题让我大吃一惊。“例如什么样的事?”我问他。“我希望爸爸不要再抽烟了。”他的声音怯懦,却言之有理。

那天下午,我和他一起完成了一张大海报,海报上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红心,上面写着“因为我爱你,所以„„”,接着,我们又做了许多个粉色和蓝色的心形纸片,我向他提议,蓝色的心留给自己,粉色的交给爸妈。当你们以爱为出发点,不希望对方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就把它写在心形的纸上,贴在那张大海报的红心上作为提醒。

几个星期后,那个小男生笑容满面地来找我,高兴地对我说:“我爸爸戒烟了,而且,他也不再一天到晚参加应酬了。”

还有一年圣诞节,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我们的树》这本书,书中小男孩一家人每年到了圣诞节的时候,都会带着自己准备的水果彩球和爆米花串成的彩带,到森林里布置那棵属于他们的圣诞树,然后将满蓝的水果和爆米花留下来,和森林里的动物们分享。

这本书清楚地传达出圣诞节的真正的意义——爱和分享。因此,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决定以实际的行为来落实圣诞节的真意。有个孩子提议去探访孤儿院,另一个孩子建议加入大人的义务服务活动。最后,我们决定到邻近的那家医院,探望住院的病童。孩子们各自准备三份小礼物,带着小饼干,一起到病房为那些生病小朋友唱歌祝福,并且将礼物送给他们。

那天在病房里,一个躺在病床上,手上吊着点滴的小女孩被这群探望她的小天使们感动得流下眼泪。我相信,这一滴滴的眼泪,也会在这群以行动实践圣诞真谛的孩子们心中,化作一颗颗闪闪发亮的珍珠。

阅读的孩子,各方面都能表现正面特质

和孩子们共读图书,就像在他们的心田植入一株株花苗,只要付出心力灌溉,透过彼此的分享、讨论,甚或是一些能够落实书中精神的活动,带领他们进入图画书的世界,有朝一日,这些心田中的小花苗自然就会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花,为他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光彩。

上一篇:能源安全论文下一篇:因为有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