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庭暴力倡议书

2024-12-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反家庭暴力倡议书

反家庭暴力倡议书 篇1

反邪教进家庭倡议书篇一:

___: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庭,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但是,“”等邪教组织公然违背世界潮流,编造歪理邪说,实施精神控制,给无数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惨重灾难。目前,绝大多数受欺骗、被蒙蔽人员已经觉醒。但仍有极少数人员在邪教的精神控制下,痴迷不悟,备受折磨。当前,全市正在深入开展“家庭拒绝邪教”承诺活动,这是净化我们每个家庭成员思想心灵,增强防御邪教侵蚀意识的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活动。为此,我们倡议:

一、进一步认清邪教本质,切实增强家庭成员反邪教主动性。目前,“”邪教组织公开投靠西方反华势力,并与境外敌对势力紧密勾结,已完全沦为西方反华势力和“台独“分裂势力所豢养的、以邪教方式进行捣乱破坏活动的反动政治组织。同“”邪教组织的斗争,是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保证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开展“家庭拒绝邪教”承诺活动既是巩固和加强反邪教基础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呵护家庭幸福的重要举措。我们呼吁,全镇人民广泛参与“家庭拒绝邪教”承诺活动,擦亮双眼,筑牢防线,不断增强防范和抵制“”等邪教组织的主动性。

二、普及科学和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家庭成员抵御邪教能力。抵御“”等邪教,必须依靠科学的精神和法治的力量,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用文明去战胜愚昧,用法律去惩治邪恶。我们希望广大群众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掌握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破除伪科学、反科学的歪理邪说,正确对待生老病死,正确对待人生坎坷,增强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努力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和反邪教知识,看清“”等邪教的非法性、违法性,不断增强识别邪教的能力,遇到邪教煽动自觉做到不信、不看、不听、不传、不参与。当有人向你传递邪教经文、图片、光盘等资料物品或发现他人在从事邪教活动时,要勇敢地检举揭发,让邪教无处藏身。

三、关爱家庭和谐幸福,自觉投身“家庭拒绝邪教”活动。邪教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与违法性。近年来,我市除了极少数“”顽固分子外,呼喊派、门徒会、观音法门等邪教冒用宗教名义向我市渗透并暗中活动,它们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宣扬“末世来临”,在“修炼”、“圆满”、“成仙成佛”、“祷告治病”、“捐钱免灾”等幌子下,损害信众个人的生命财产和正常家庭生活,而且居心险恶地把信众诱向与社会、法律、政府对抗的歧途,祸国殃民,危害极大。我们呼吁,广大群众要积极参与“家庭拒绝邪教”承诺活动,充分发挥家庭第一道防线作用,决不允许邪教侵蚀我们和谐幸福的家园,决不容忍邪教歪理邪说影响我们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让我们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共同加入到反邪教的行列中来;让我们与文明同行、与正义同行、与科学同行,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稳定,我们的生活将更加幸福安康!

倡议人:___

时间:____年__月__日

反邪教进家庭倡议书篇二:

尊敬的各位家长: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但是,近年来邪教势力在世界范围内滋生蔓延,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为了防止邪教向学校渗透,也为了通过学生带动家庭识别邪教、远离邪教、反对邪教,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我校正在开展以“无邪教学校”为主要内容的反邪教“小手拉大手”工程。为了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增强识别邪教、自觉抵制邪教的能力,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不信邪教,抵制邪教。拒绝邪教的一切宣传活动,以我们文明进步的思想言行,塑造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不信邪教,拒绝邪教。向周围的同学、亲人和朋友宣传党和政府处理邪教问题的正确决策,深入揭批邪教的本质和社会危害,让更多的人加入抵制邪教的行列。

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带头实践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推动崇尚科学文明浓厚氛围的形成。家长们,行动起来,相信科学,崇尚科学,给孩子们作出表率;要向自己的亲戚、朋友、邻居作认真的宣传工作,以提高他们识别、抵制邪教的能力。对他们中那些参与邪教活动的人,要说服他们坚决同邪教决裂。

“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让我们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把反邪教斗争进行到底!

倡议人:___

时间:____年__月__日

反邪教进家庭倡议书篇三:

尊敬的学生家长:

您好!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每个家庭的希望。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学校、家庭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国上下大力倡导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今天,一些邪教组织却在暗中蔓延。他们披着合法宗教的外衣,通过散发张贴传单、反动书籍等形式,用歪理邪说蛊惑蒙骗群众,从事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社会秩序,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的邪教还把黑手伸向了纯洁的校园、盯上了可爱的孩子们。有的邪教组织甚至专门把中小学生作为培养对象举办青少年培训班,有预谋地拉拢欺骗学生参加邪教活动,致使我们可爱的孩子有的荒废了学业,有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甚至被夺去了花一样的生命,严重危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保护我们的孩子免受邪教侵害,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我们呼吁并倡议广大家长能够就反邪教工作自觉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自身做起,相信科学,坚决不信邪教、抑制邪教、拒绝“”等邪教组织的传单、邮件和一切反动宣传活动,拒绝邪教向我们家庭的渗透和侵蚀;

二、自觉增强保护孩子免受邪教危害的意识和能力,可和孩子一起登陆《凯风网》等民间反邪教网站,积极学习有关反邪教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多和孩子共读一些科学书籍,引导孩子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积极推进形成崇尚科学、共建文明的浓厚氛围;

四、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注意发现和掌握邪教向学校、向社会蔓延传播的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共同维护我们的和谐校园。

为荡清邪教的污浊、为维护校园的和谐安宁、保护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筑起全社会反对邪教、关爱家庭、珍爱生命的坚强阵地!

倡议人:___

反家庭暴力倡议书 篇2

“不放弃追诉”(No-Drop Prosecution Policy)政策起源于美国,指的是在有足够证据支持起诉时,案件的进程不受被害人的意志所左右②。其中又有“硬性(Hard)”和“软性(Soft)”之分,二者区别主要在于被害人是否享有公诉出庭作证的豁免权,实质上也是国家公权力干预家庭暴力案件的程度区分,区分的前提是将家庭暴力作为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2015年12月27日,我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通过,并于2016年3月开始实施。该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概念以及主体范围,对家庭暴力的预防、责任和救济作了具体规定。但对其实施前景的可行性和正当性,还需作进一步的分析。

一、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现状

自2001年修订《婚姻法》至今,全国性关于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文件共有6个③,立法速度呈现出缓慢而艰辛的特点。④截止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22个省市制定了有关反家庭暴力的地方性法规,5个省(市区)以多部门联合文件的形式下发了预防和制定反家庭暴力的政策文件。⑤

2015年8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2015年12月27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通过。纵观整部法律,其充分体现了民主和自由的法律精神,彰显了法律的保障机能。首先,这是一部公权力色彩极其浓厚的法律。反家庭暴力的责任主体从司法机关、政府行政部门等直接行使国家公权力的机关,到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间接受公权力支配的团体和组织,其做出的任何行为都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约。例如人身保护安全令是由公民向人民法院进行申请,再由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司法权保护其身体和精神利益或对侵害人的自由给予一定的限制。其次,《反家庭暴力法》并没有完全阻断公民通过自救行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途径。现代民法理论中存在“禁止私力救济”的原则,目的是防止个人私力对公民财产和人身造成不必要的侵害⑥,而代之以公权力规制以完成权利义务的统一。《反家庭暴力法》并没有禁止个人私力对家庭暴力行为的反抗,但也绝不鼓励过多的私力救济,同时加强了工会、共青团等社会团体和组织在反家庭暴力上的预防和缓冲作用。再次,《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七条明确将“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纳入该法的调整范围,即同居关系、前配偶关系中若出现本法规定的暴力行为,均可适用本法规定。这顺应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主流观点以及世界反家庭暴力的立法趋势,有利于全面的保障人权。最后,我国《反家庭暴力法》既不是一部单纯惩罚侵害人的“责任”法,也不单单是对被害人给予事后救济,而是建立了以预防、保护、责任等多元素为要件的保护体系,从根本上保障人权,打击家庭暴力行为。

“法律统一适用既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应有之义,也是司法公正的必要内涵”⑦。《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前,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存在零散化、碎片化的现象,基本法与特别法的规定相冲突,地方性立法与全国性立法协调性不强,此法的出台使令出多门的法律无序状态结束,对我国家庭暴力的概念、认定标准和救济措施予以了明确。

二、国外“不放弃追诉”政策研究

“不放弃追诉”政策是国家公权力介入个人私生活领域的代表之一。在这一政策下,当施暴者的行为达到公诉条件,而受害者在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施暴者并未实施家庭暴力行为时,公诉机关有权忽略受害者请求停止公诉的愿望而继续进行公诉。此项政策在美国受到了司法机关和警察系统的追捧,在美国圣地亚哥实行了“不放弃追诉”政策后,由家庭暴力引起的杀人案有1985年的13起减少到1994的7起;同时家庭暴力案件的起诉率上升,而相关的犯罪率有明显下降。

一方面,“不放弃追诉政策”有其优越性。“不放弃追诉”的前提是将家庭暴力作为一项社会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隐私范畴的家务事。传统法学理论认为,“婚姻家庭纯属私人自治领域,不受国家干预;公法领域则执行严格限制的公共职能……公法与私法领域之间界限分明”⑧。但随着现代法学理论的发展,“法的社会化”趋势已经不可阻挡,法律越来越倾向于牺牲或限制部分私权而保护公共利益。首先,受害者在遭受到家庭成员的侵害后往往抱有侥幸心理,出于感情和道德的考虑,容易宽恕施暴者而将自己再次置于一种危险的状态,受到二次侵害的可能性加大,部分受害者也并不希望施暴者受到过于严重的法律制裁。其次,国家对于自己辖区内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有保护的权力和义务,这是国家主权理论的基本要点,刑事司法体系是维护大多数公众的利益并实现社会正义,“不放弃追诉”政策有利于最终实现改变社会态度、预防犯罪和惩罚犯罪的刑法目的。

但“不放弃追诉”政策也受到广泛抨击。首先,该项政策是对受害者(一般是妇女)的自主选择权的严重侵犯。现代法律理论倡导民众本身的意志和行为自由,家庭暴力作为带有明显人身性的违法犯罪行为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例如我国刑法将虐待家庭成员罪规定为告诉才处理的亲告罪。受害者有权选择是通过诉讼或其他方式解决问题,国家公权力的强行介入带有暴力性、强制性的特点,违背了被害人的自主意愿。其次,家庭作为市民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由家庭成员的血缘和情感维系与法律的规制共同运作而存在的,是家庭成员的自治空间,强烈的人格色彩使得国家公权力的强行介入与保护公民权利的宪法精神背道而驰。最后,造成严重后果的家庭暴力行为往往已经被刑法所规制,所以家庭暴力案件的罪行往往较轻,施暴者受到的处罚也较轻,在施暴者刑满释放后,很难保证其不对受害者进行二次加害,那么“不追诉政策”将成为侵害被害人的“隐形刽子手”。

三、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可行性与正当性分析

《反家庭暴力法》出台前,我国对于家庭暴力的制裁办法虽然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中,但对于家庭暴力的定性和预防缺乏体系化的措施。当家庭暴力造成严重侵害时,施暴者可能受到《刑法》、《治安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裁,但是现实生活中造成严重侵害的案件少之又少,而家庭暴力案件逐渐增多。据研究,全国2.7亿个家庭中约有0.81亿个家庭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所以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工作有其时代必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家庭暴力与其他形式的暴力并无区别,故意伤害即行为人以暴力方式对被害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实际损害结果或者使被害人的身体健康处于危险状态,法律有权力也有义务对危害公民身体健康的行为进行处罚,家庭亲密关系并不能改变这一行为的性质从而阻挡法律对犯罪行为的制裁。

其次,从“不放弃追诉”的角度出发,我国将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案件更具有可行性。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为贵”、“家丑不外扬”等思想根植于民众的思想中,很多受害者在遭到家庭暴力侵害后选择了沉默,而这种沉默间接鼓励了施暴者进一步的加害。除对本人的侵害外,对于其他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都将造成严重的影响。有研究显示,成长在暴力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极易形成不良的人格,且在成年后他们自己的婚姻中也容易陷入暴力。同样地,在将“家庭和谐”视作一项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对于施暴者的“不放弃追诉”则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更多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保护被害人的权益,维护社会和稳定,公权力的介入此时就显得正义和必要。

最后,我们承认,国家公权力的强行介入不考虑被害人的意愿而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责任在某种方面可能侵害了被害人的自主选择权以及隐私权,也可能使被害人面临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压力。但此时,我们必须要做一个利益的评价与考量。一个案件如果忽略妇女的意愿而不追诉,岂不是纵容了违法犯罪的行为并损害了公共安全利益?家庭暴力现象的出现是男女不平等旧思想的余孽,国家公权力的介入是根治家庭暴力的最根本方法。由此看来,惩罚施暴者暴力行为所收获的社会公益效果也将远远大于违背被害人自主意愿带来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随着《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和实施,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有其合理性和正当性,在未来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应更加努力避免公权力介入带来的弊端,更好地发挥法律在规范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确保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摘要:2015年底颁布的《反家庭暴力法》明确了公权力干预家庭暴力的法律手段,表明了国家与社会对于家庭暴力的低容忍和强保护。本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出台的背景下,从著名的“不放弃追诉”视角出发,对我国目前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进行了梳理,着重分析了此次立法的特点,并对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和实施前景作了可行性分析。总体来说,《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有利于我国人权的保障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不放弃追诉,反家庭暴力法,前景分析

注释

1夏吟兰.论我国家庭暴力概念---以<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为分析对象[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5(2).

2李华.不放弃追诉政策---国家介入家庭暴力的价值选择[J].环球法律评论,2004(26).

3包括<婚姻法>、<婚姻法司法解释(一)>、<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最高人民法院涉及家庭暴力案件审理指南>、<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见>.

4夏吟兰.中国反对家庭暴力立法进程及发展分析[J].新视角(上),2010(8).

5刘延东.我国反对家庭暴力地方法规、政策比较研究[J].时代法学,2011(2).

6王慧.从复仇看: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的历史演变[J].人民论坛,2007(3).

7张洪林.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整合与趋势[J].法学,2012(2).

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 篇3

关键词:家庭暴力;反家庭暴力;法制观念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123-04

家庭暴力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问题(被称为“家庭癌症”),由此引发的相关各种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不利于社会和谐。关于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学术界、社会各界探讨较多。例如,人们往往强调传统文化的影响(历史原因)、心理疾病、社会救助不当等。但笔者认为,家庭暴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制观念的淡漠,而反家庭暴力及其成功也需要法制观念的强化。我们之所以将反家庭暴力纳入法制观念视域,是因为反家庭暴力相关主体——执法与司法人员、受害人或当事人等均缺乏对家庭暴力问题的法律认知,使家庭暴力游离于法制观念以外。不仅如此,相关法律法规缺位也在客观上增加了治理难度。建构必要的法制体系是必要的,但法制、法律体系的完善及其落实,需要人们以法制观念为基础。这里所说的法制观念培植;一方面,可以增强人们自觉运用法律手段捍卫自己权利的意识,另一方面,则有助于改变传统观念,加快营造根治家庭暴力这一社会顽疾的法制氛围。

在治理家庭暴力的过程中,提升人们的反家庭暴力法制观念能更有效地在源头上遏制家庭暴力,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略作分析。

(一)克服传统文化与传统法律的负面影响

在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法律中,不仅没有任何的反家庭暴力的概念,甚至对家庭暴力给予某些“鼓励”,许多国家法律给予丈夫殴打妻子的法定特权。例如,古老的英国普通法采用“拇指法则”,允许丈夫使用不超过拇指粗厚的棍子惩戒妻子[1]。中国古代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文化、法律文化造就了女性为男性附属物的事实。“夫为妻纲”不仅是封建的伦理纲常,也等于公开宣布了丈夫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的“合法性”。众所周知,前工业化时代女性卑微的社会地位具有世界性和普遍性。

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家庭模式从“男性专权”的传统家长制家庭向“两性平等”的现代民主制家庭转变[2]37。但是,制度的飞跃与变迁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观念的变革,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有利于男性家长制的消极因素依然根深蒂固。因此,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着家庭暴力问题,比如,在当代中国家庭暴力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家庭中男性的封建夫权、父权思想根深蒂固。此外,受“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习惯制约,人们往往不愿意通过公开的法律手段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当然,仅仅从传统文化负面影响角度考察,并不能够说明问题的实质,其深层次原因则是法制观念的缺失。

(二)促进反家庭暴力的相关法律出台

许多情况下,家庭暴力更像社會学、论理学等领域的问题。家庭暴力事件发生后,人们往往试图通过“道德法庭”解决问题。然而,道德法庭对人及其行为举止的约束只能是“软”约束,不可能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同时证明,反家庭暴力既需要道德上的自觉,更需要强化法制、法律体系的“硬”约束。结合我们所探讨的主题,立法的疏空是反家庭暴力法制观念淡漠的重要外在原因。

时下,我国现行各项法律中,关于家庭暴力的相关条款规定不健全,对家庭暴力事件的处理缺乏法律依据。《宪法》、《民法》、《刑法》、《婚姻法》、《治安处罚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太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例如,法律中缺乏“家庭暴力”的法律定义;刑法中没有“家庭暴力罪”的罪名,规定的虐待罪等具体罪定罪标准较高,并且不能完全涵括家庭暴力的犯罪态势,不能适应打击和预防家庭暴力的新情况;我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均规定家庭成员间造成轻伤的案件“告诉才处理”,而实际上许多被害人出于种种原因而不去告诉,致使伤害程度为轻伤的犯罪行为不能得到法律的应有惩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家庭暴力犯罪行为的恶性循环。另外,诉讼过程中,法官大多缺乏对家庭暴力的性质和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和危害后果的了解,不明白家庭暴力行为本身是不可能通过调解来解决的[3]。法律规定存在的“盲点”,造成了“有罪不罚”、“有罪难罚”等现象的存在,也使家庭暴力事件的施暴者逍遥法外,受害人有冤难伸。由于法律条文无具体指向性的清晰规定,绝大多数家庭暴力事件被视为“家庭纠纷”,致使很多家庭暴力案件游离于法律处罚之外,致使法律尤其是刑法在调控人们的行为、打击和预防家庭暴力犯罪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影响了法律导向和评价功能的发挥。不仅如此,由于法律惩治不力,不仅造成家庭暴力事件的恶性循环,而且可能导致家庭暴力事件升级为恶性刑事案件。因此,从法制观念视角关注反家庭暴力问题,立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后文专门涉及这一问题)。

(三)法制环境需要优化

法制环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中,既包括了我们前面论述的法律文化、社会文明程度等宏观环境,也包括家庭环境、个人修养等微观因素。所谓法制环境一定是由繁纷复杂的要素构成的。家庭暴力事件为现代文明所不齿,是落后陋俗文化的表现。对社会陋俗及陋俗文化的批判,有助于整个社会提升文明层次,但家庭暴力事件除了旧的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之外,还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法治相背离。由于法律规范上的缺位,通过法律手段打击家庭暴力困难重重的现实,已经说明了法制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之处,而且解决根治家庭暴力首先应侧重的是法制建设和法制观念的构建与普及。

就整个社会大的氛围而言,人们对家庭暴力事件无不口诛笔伐。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人们(包括各种媒体)对家庭暴力事件的关注、批判、抨击大多数还停留在道德、情感等感性层面,上升到法制观念理性层面的认知并不多,甚至包括许多家庭暴力事件的受害者也意识不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尊严、权益。卓有成效的几次“普法”,的确从整体上提升了公民懂法、用法的意识,但并没有降低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率。究其原委,不难发现,包括当事人和司法机关在内,家庭暴力事件似乎是“家庭内部事务”,不发生流血冲突、命案,他人不能介入。这说明,社会的法制观念,尤其是涉及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依然比较淡薄,进而直接影响到了法制环境的优化。

(一)反家庭暴力立法的意义

家庭暴力事件虽然属于家庭内部纠纷,但其社会危害性绝不仅限于家庭内部。从社会危害性上看,理应出台专门法律予以制止。鉴于我国的社会实践、司法实践和家庭暴力存在的普遍性,尽快出台《反家庭暴力法》(有学者称之为《家庭暴力防治法》)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关于制定、出台《反家庭暴力法》,国外已有成型的经验可资借鉴。目前,世界上有四十多个国家制定了专门的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我国的《反家庭暴力法》尚未出台,仅仅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法规,显然落后于其他国家。同时,我国反家庭暴力的法律体系已经滞后于司法实践,落后于社会法律需求。美国的限制令或保护令的实行、丹麦庇护所的普遍设立(33家)[4]136、英国的多机构间合作以应对家庭暴力等成功的经验,均值得我们借鉴。各国司法实践和社会经验表明,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的提升,有利于反家庭暴力体系的构建,并促进反家庭暴力体系的成熟和完善。

反家庭暴力法制观念对立法的活动表现为:评价所制定的反家庭暴力方面的法律是否体现了社会和法律的公正性要求,对法律规范是否具体、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及对法律规范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可实现性进行评价,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5]199。

我们应当根据家庭暴力的现状来制定相关的法律,完善诉讼程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改革司法机关、执法机关的工作体制,以有利于对家庭暴力的治理。在立法过程中,法律议案的提出,要求反家庭暴力立法层面的法制观念,即立法者及全体公民要有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积极提出切合实际的立法建议,以完善立法。

(二)关于《反家庭暴力法》的若干构想

1.立法的目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从根本上防治家庭暴力,引导人们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制止家庭暴力,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法律。《反家庭暴力法》制订的目的在于,适用依法治家,以德治家,保护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保障其人权,以维护家庭和谐、稳定。指导思想在于,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家庭暴力法的同时,以修正案的形式在《刑法》中界定家庭暴力罪;在诉讼法的司法解释中,规范家庭暴力案件的程序法。以实行关涉家庭暴力法律的系统化;确立预防与制裁相结合的原则、保护与救助相结合的原则、立法、司法、社会救济相结合的原则。

2.基本内容

面对家庭暴力立法空白,取证难、处罚难的问题。笔者建议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明确家庭暴力概念的同时,注意家庭暴力范围的确定。婚姻法中所称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但是疏忽了经济暴力。而且家庭暴力的范围仅限于家庭成员间,忽视了曾有配偶关系的人之间、同居关系的人之间。因为,据马鞍山妇联的统计,有20%的妇女在离婚后继续遭到前夫的暴力。同时,注意区分犯罪性家庭暴力与非犯罪性家庭暴力。

第二,关于“婚内强奸”的认定。由于刑法中没有明确承认“婚内强奸”,影响了对婚内性暴力的处罚根据。本法应明确“婚内强奸”的要件。将在特定的期间,丈夫违背妻子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妻子发生性交的行为认定为“婚内强奸”。在界定婚内强奸罪时规定其未自诉案件,这更有利于保护受害者,同时,更有利于取证;规定婚内强奸罪的追诉时效不应过长,以6个月为宜。如在这一时期内,妻子不告诉,就可以推定丈夫无强奸妻子的行为,这样可以敦促妻子及时揭露婚内强奸行为;此外,不能忽视婚内强奸的精神损害赔偿。

第三,关于家庭暴力损害赔偿问题。在婚姻法中已经规定了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制度。从理论上说,它符合民事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一般原则,从实践上讲,它将使婚姻侵权行为的受害人,主要是女性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全面保护。而且,这种损害赔偿与共同财产分割严格区别。公民应当对他的过错行为负责,其正当财产权益也应受到保护。但是,规定只有在离婚时,才能请求损害赔偿,是不科学的。如果不离婚,就要不停地忍受家庭暴力,而不能提起损害赔偿么?而且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不能因其已经受到刑事处罚就免于经济制裁。

第四,引進民事保护令制度。我国现行法律对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制定了相关的救济途径,如《婚姻法》规定了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基层组织“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予以行政处罚”等。但除治安拘留或刑事拘留外,其他方式均不能使受害人尽速远离施暴者。而民事保护令却可以解决此问题。民事保护令分为暂时保护令和通常保护令,暂时保护令由法院在受害人面临紧迫侵害危险时不经庭审尽速核发,事后据受害人或加害人举证判定是否驳回?鸦通常保护令法院经庭审后核发以较长时间地保护被害人。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法对此作出了界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我国应引进民事保护令制度。

第五,实行司法别居制度。合法夫妻享有同居权。同居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包括共同寝食、相互扶助和进行性生活。司法别居制度。是指在婚内免除夫妻同居义务的制度。这种制度,能有效保护被害人人身安全,它既是一种独立的保护手段也可作为民事保护令的辅助手段,可以给被害人一个安全的生存空间,同时通过隔离和心理辅导缓冲直至消灭暴力。对于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民事保护令、庇护等救助措施来解决,而那些有条件分居的受害人则可依法得到安全保障。

第六,实行非常财产制。家庭暴力发生后,法院应当事人申请宣告实行分别财产制。这能够保护受害者的经济权利,同时,使得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害人损害赔偿的请求具有了现实意义。依现行法,发生家庭暴力时,只要最终没有得到离婚判决,损害赔偿的请求就不予支持,而不起诉离婚就不能起诉要求损害赔偿。引进非常财产制,在发生家庭暴力时改定为宣告为分别财产制,分割共同财产以保护受害方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使家庭暴力受害人能够依法得到相应损害赔偿。

反家庭暴力工作是多方面的,仅依靠反家庭暴力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制,更需要人们加强反家庭暴力法制观念,同时,综合救助体系发挥强大作用至关重要。具体构想如下:

(一)与反家庭暴力相关的执法问题

1.建立家庭暴力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反家庭暴力法》在操作过程中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家庭暴力事件往往与个人隐私联系在一起,甚至无法公开举证。证据不足、取证难、认证难等已经成为是司法部门公认的难点。

建立家庭暴力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势在必行。面对家庭暴力,不能实行一般民事责任“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家庭暴力通常发生在家庭内部,受害人除了可以进行伤情的鉴定外,往往很难提出非常充足的证据。因此,要求原告负全部举证责任,将使受害人出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但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又没有现行法律可资依据,这势必造成处理相关问题的困难以及司法审判的尴尬。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家庭暴力案件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也就是原告起诉后,被告人主张自己没有人身侵权行为的,应当举出证据加以证明。只有如此,才符合家庭暴力案件的实际。

另外,家庭暴力事件往往后果严重,给被害人造成重伤害时有发生。司法部门应对及时对受害人进行司法医学鉴定,尽快获得相关证据。成立家庭暴力鉴定中心,解决取证难的问题。

2.加大警察的警务改革力度

对家庭暴力案件的报警,警察不仅仅是应当赶赴现场,及时制止正在发生的暴力行为,或对已构成犯罪的家庭暴力现场运用传统的技侦手段去搜集证据,或从目击证人处得到证词等。最关键的是,家庭暴力会在警察离开后再度发生,因此,24小时之内回访行动和“重复到场”,以避免家庭暴力的重复与恶化。同时,警方还要考虑受害者是否还具有危险性,是否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等。故警察的介入,是遏制家庭暴力的最直接的手段。

3.关于对家庭暴力犯罪的追诉权及法定刑问题

现行《刑法》对“虐待罪”公诉条件的规定相当苛刻,如果没有造成被害人重伤以上的极严重后果,国家不主动追究。这种规定的本意在于尊重受害人的意愿,自主处理自己的诉权,但实际上并不利于防止严重的家庭暴力行为,特别是不利于切实保障受害妇女的合法权益。这种对国家追诉权的削弱,甚至会造成纵容某些加害人的不良后果。因此,应当对刑法的有关条款加以修正,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为虐待家庭成员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侦查,提起公诉。效仿韩国,任何发现家庭暴力的人都有权报案。另外,虐待罪的法定刑只有5年。而一般大陆法系的国家将其定为20年。显然,我国的这种侵害生命权的暴力犯罪处罚过轻。

(二)促进反家庭暴力执法与司法公正

要做到执法、司法公正,公安、司法人员的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具有关键的作用。因为,公安、司法人员的法制观念的状况与法律实施的社会效果具有直接的联系。首先,法律适用者的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直接影响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和解释,运用于法律推理的过程之中,对于贯彻立法者的立法意图,使我国的法律符合现代法律精神的要求,推动法律的正确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公安、司法人员正确的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能有效遏制司法和执法腐败现象,有利于实现执法、司法公正。法律工作者的法制观念往往能起到一种“拾遗补缺”的作用,即“补白功能”。法律适用者的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能在较大程度上弥补我国现行社会转型时期法律制度不健全,减少立法的缺陷和立法不公所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

(三)培植人们的法律信仰和提高社会法律意识

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的树立可以培植人们的法律信仰。对公民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的培植,是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即法律信仰。而只有公民认识并切身感受到法律确实是维护、保障其权利的基本工具和手段,才会对法律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这样才能保证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的培植虽然是针对家庭暴力,但对于没有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来说,同样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此观念的培植涉及到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承担,相关的实体法、程序法,甚至涉及到法律的精神,这不但使公民了解了法律知识,还会激发人们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另外,在公民遇到法律事务、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出于对法律的信仰,人们就会积极的运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四)构建完善反家庭暴力体系的思想基础

反家庭暴力体系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既有立法的健全完善,也有司法上的保障,同时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这一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中,无处不渗透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而且需要具备很强的反家庭暴力法律意识才能使这一系统稳步运行。因此,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是构建完备的反家庭暴力体系的思想基础。如,医生需要具备很强的法制观念,当家庭暴力发生后,医生可以提供第一手证据,同时告知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警察应当具备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以便能及时立案调查,必要时对施暴者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并为受害妇女提供伤情鉴定,依据派出所便于深入基层的特点,发挥其作用,而不是将家庭暴力当作家务事不予受理;法律援助机构的人员更应当具备反家庭暴力法制观念,因为他们要及时为受暴妇女提供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使之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權益;心理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只有具备反家庭暴力法制观念才能及时提供心理咨询,抚平受暴者的心理伤痛,帮助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避免对其造成二次伤害;庇护所和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更应当具备反家庭暴力法制观念,以更好地为受害人提供法律服务。妇联的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了很强的反家庭暴力法制观念,才能在社区宣传和教育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6]122这一社会支持网络的救助,不仅可以使受暴妇女及时获得医生和警察的帮助,减少暴力造成的伤害并及时制止暴力,而且可以帮助受暴妇女解决长期受暴造成的心理问题及经济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我国需要建立一个以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为基础的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由政府、医疗、鉴定、警察、检察院、法院、妇联、民政、法律援助、心理治疗、庇护所及社会服务机构联合组成,旨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以及身心健康,谴责并追究家庭暴力行为。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的反家庭暴力的工作网络和救助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禹芳琴.家庭暴力的伦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

[2] 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 吴美娜.我国现阶段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及防止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2003,(4).

[4] [丹麦]安尼•林德哈特.丹麦的庇护所[A].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国际视角与实证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5]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6] 张李玺,刘梦.中国家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反家庭暴力法 篇4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家庭暴力的预防

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四章 人身安全保护令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条 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反家庭暴力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

第五条 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原则。

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保护当事人隐私。

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第二章 家庭暴力的预防

第六条 国家开展家庭美德宣传教育,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识,增强公民反家庭暴力意识。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在各自工作范围内,组织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

学校、幼儿园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教育。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妇女联合会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纳入业务培训和统计工作。

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家庭暴力受害人的诊疗记录。

第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家庭暴力预防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协助。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家庭关系指导、家庭暴力预防知识教育等服务。

第十条 人民调解组织应当依法调解家庭纠纷,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发现本单位人员有家庭暴力情况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做好家庭矛盾的调解、化解工作。

第十二条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十三条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第十四条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第十五条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第十六条 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

告诫书应当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等内容。

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将告诫书送交加害人、受害人,并通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应当对收到告诫书的加害人、受害人进行查访,监督加害人不再实施家庭暴力。

第十八条 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可以单独或者依托救助管理机构设立临时庇护场所,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临时生活帮助。

第十九条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缓收、减收或者免收诉讼费用。

第二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据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等证据,认定家庭暴力事实。

第二十一条 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第二十二条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对实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进行法治教育,必要时可以对加害人、受害人进行心理辅导。

第四章 人身安全保护令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第二十四条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

第二十五条 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由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居住地、家庭暴力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六条 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以裁定形式作出。

第二十七条 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二)有具体的请求;

(三)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情形。

第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在七十二小时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驳回申请;情况紧急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作出。

第二十九条 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括下列措施:

(一)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三)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

(四)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条 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不超过六个月,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人身安全保护令失效前,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撤销、变更或者延长。

第三十一条 申请人对驳回申请不服或者被申请人对人身安全保护令不服的,可以自裁定生效之日起五日内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复议期间不停止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

第三十二条 人民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后,应当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组织。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执行,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三十五条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第十四条规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六条 负有反家庭暴力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反家庭暴力法问答 篇5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婚姻法》第三十二条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因此,如果有证据证明男方存在家庭暴力,您可以起诉离婚并要求损害赔偿。如果需要法律帮助,可以电话联系。

2、家庭暴力形式有哪些?

(一)肉体摧残式。

如对家庭成员用推挤、拳击、扭臂、掐脖子、扇耳光、咬、掐、开水烫、火烧、用刀等手段及器械伤害,故意杀害、伤害、重度殴打、冻饿、性摧残等使受害人身体受到严重损害。

(二)精神迫害式。

用威胁、恐吓、辱骂、猜疑、恶意贬低、故意刁难等手段干涉配偶行动自由,尤其不得与其他异性来往,怠慢对方的感受及需要;捏造事实强加给家庭成员或四处宣扬,将第三者带及家中同居或发生性行为,使受害人精神极度伤害;实施冷暴力等。

(三)性虐待式。

违背配偶意愿强迫进行性行为,或强迫其进行难以接受的性行为方式,损伤其性器官,强迫拍摄淫秽照片或录相。

(四)虐待体罚式。

如经常对家庭成员进行打骂,有病不给治疗等,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如对家庭成员罚跪、强迫过度劳动、禁闭、限制行动自由等。

(五)经济虐待式。

剥夺生活必需品,遗弃家庭成员,限制配偶花钱,夺走工资,扣留身份证件,禁止外出工作,禁止求医,在外赌博欠债,变卖家产。

3、家庭暴力的特点?

一是广泛性。家庭暴力是不分社会阶层、民族、地区、职业、文化水平的普遍的社会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都普遍存在,是人类社会的陋习和悲哀,而且,并没有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而在根本上发生改变。

二是隐蔽性。家庭暴力多发生在家庭内部或私密空间,外界不容易看到,受害者往往出于隐私,碍面子或者害怕带来更坏的处境等原因,不愿曝光或不敢曝光。城市的家庭暴力比农村更隐蔽,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越高,家庭暴力的隐蔽性越强。另外一方面,公众对身边发生的家庭暴力的漠视和习以为常,使人们对家庭暴力现象也常常视而不见。

三是习惯性。实施家庭暴力并非男性与生俱来的天性和本能,而是在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慢慢被教化出来的结果,是很多男性在社会教化的过程中,在男子汉气质的养成中形成的,与伴侣沟通的方式和控制伴侣的手段。不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制度和习惯,在社会教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潜在地教化了男性使用暴力对待自己的伴侣,对已发生的暴力行为的纵容,则进一步助长了施暴者的暴力倾向。一般来说,从小目睹或遭受家庭暴力,使一些男性更容易学会使用暴力处理与伴侣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同时,使一些女性对家庭暴力习以为常,更能忍受暴力,所见所闻所感所受使她认为这就是女人的“命”。

4、发生家庭暴力的原因?

(1)没有经济地位是产生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一方没有了经济地位,就成为另一方的附属,一旦在家庭中就有了绝对的权威,这种没有制约的权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膨胀,为金钱而困惑,而把更多的不快发泄给对方。因为女人没有为其直接创造价值,而女人在社会生活中为孩子,为丈夫,为家庭同样也尽到了抚养,赡养的义务,女人也感觉不公平,于是处理不好两者的矛盾就会发生家庭暴力。

(2)大男子主义加上女人的软弱是产生家庭暴力的重要原因。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男人是一家之主,封建的“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男人不可动摇的地位滋长了男人的霸气。女人的软弱,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在家庭中缺少决策意识;二是封建的男尊女卑意识;三是整天忙于家务不愿参与社会的意识;四是对男人的错误经常采取迁就的方法。久而久之,男人的大男子意识加上女人的软弱给家庭暴力提供了一个滋生的土壤。

(3)社会环境的污染是产生家庭暴力的外部原因。一些人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而失去道德伦理,贪图享乐,追求金钱和美色,在外包“二奶”,养情妇,对婚姻和家庭毫无责任感,最终导致夫妻关系恶化,反目成仇。

(4)基层社会防范控制乏力。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庭内部的私事,他人不好干预也难以解决,即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致使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很少得到制裁,从而助长了家庭暴力事件的增长。

(5)施暴者的文化教育水平低,素质差。一些人存在错误认识和生活陋习,形成不把施暴“当回事儿”的心理疾病以及性格缺陷。

5、如何做好预防家暴的措施?

一是应对家庭暴力的方法——充分利用法律维权。我国现有关于维护妇女、老人、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中,要消除家庭暴力就是要逐步完善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受害者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济手段。二是应对家庭暴力的方法——寻求社会支持。充分发挥基层居委会等组织的调解作用;强调执法机关及时介入,有效制止的职责。

三是应对家庭暴力的方法——自立自强,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形式加强国民的道德教育,促进社会道水准,制止、减少甚至消除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妇女要树立起“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信心。四是应对家庭暴力的方法——争取司法援助。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缓收、减收或者免收诉讼费用。

6、发生家暴应如何报警?

一是第一时间拨打110,对110言简意赅说明被打情况,并且明确告知自己所感受到的强烈威胁和恐惧,是非常必要的;二是接听派出所警察电话,到你家来之前,警察同志通常会打电话给你,询问最新进展,也会劝慰您几句;三是与上门警察进行沟通;四是到派出所开报警回执、做笔录、开委托鉴定书;五是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处理。

7、遭遇家暴时,受害者应该怎么办?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8、人身安全保护令事前预防作用如何?

(一)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二)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三)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

(四)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不超过六个月,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人身安全保护令失效前,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撤销、变更或者延长。

9、哪些有效处置措施来进行反家暴?

一是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二是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三是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反家庭暴力宣传活动总结 篇6

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妇女反家暴意识,倡导全社会共同树立反对家庭暴力理念,近日,XX社区妇联开展“11·25国际反家暴日”系列活动。

此次活动围绕“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预防家庭暴力,遇到家庭暴力如何求助”等问题现场发放了反家庭暴力手册、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宣传手册、妇女维权手册及各类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资料。活动中,工作人员接待妇女的咨询,对有需求的妇女进行心理疏导和法律方面的援助,并就家庭暴力发生后妇女自救的方法、途径进行讲解说明,以便提高广大妇女对反家暴知识的认知程度,增强妇女对于家庭暴力的自觉意识和抵抗能力。

通过反家庭暴力宣传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社会各界对家庭暴力危害的认识,教育引导广大妇女群众知法、懂法、依法寻求帮助,为保护妇女群众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权益,争创和谐家庭、平安家庭营造了良好氛围。

反家庭暴力倡议书 篇7

家庭暴力, 可以说是我国历史原因所导致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受到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潜移默化, “君为父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影响, 丈夫打老婆、父亲打儿子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根本与法律不沾边; 全国妇女联合会曾做过相关社会调查发现, 超过25% 的妇女曾受过家庭暴力, 年均10 万个家庭由于家庭暴力而支离破碎, 90% 以上的被访问者支持《反家庭暴力法》尽快出台。《反家暴法 ( 征求意见稿) 》 ( 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于11 月25 日在众望所归下的开始征集各方意见, 笔者仔细研究了征求意见稿以及我国学者的相关文献, 欲对不足之处提出个人建议。

二、公共利益的界限

征求意见稿的19 条规定: “家庭暴力尚未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犯罪的, 公安机关可以书面告诫加害人不得再次实施家庭暴力, 并将告诫书抄送受害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妇女联合会。”本人认为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其一, 公共机关是“应该”而非“可以”书面告诫加害人不得再次实施家庭暴力。在现实生活中, 一方面, 当地派出所承担的任务其实是相当繁重的, 需要进行治安巡逻、犯罪预防、户口管理、侦破等等; 另一方面, 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 人都会选择更利于自己的行为。因此, 倘若是提倡性条款, 实务中很可能就不会走书面告诫这个较为麻烦的程序。

其二, 应该在“征得受害人同意”之后, 才可以把告诫书抄送到当地的自治组织和妇联。由于告诫书以书面的形式阐述被害人受到家庭暴力的情况, 这关系到隐私权的问题, 根据我国主流学者对隐私权的看法, 告诫书属于受害人隐私中生活秘密的一部分, 在制定反家暴法时理应要考虑到对其进行保护; 这还涉及到公权力介入与个人隐私如何协调, 也就是“公共利益”界限问题, 即把告诫书抄送受害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妇女联合会时, 一方面应由相关部门进行统计我国家暴的具体情况, 这对立法、司法、执法的完善起到指导性作用; 另一方面, 随着法治程度不断深入, 私权的保护范围必将有所扩张, 告诫书需征得受害人同意才能抄送到当地基层组织。因此, 对于公权力介入与隐私权协调的结果, 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采用兼顾当事人隐私的形式, 由公安机关对于那些不同意抄送告诫书的案件进行匿名、化名统计, 送至相关部门进行整理。“明确”公共利益的界限, 协调当事人和公共利益的矛盾, 使得此款显得更合理化和人性化。

三、举证责任配置问题

征求意见稿23 条第一款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民事案件, 应当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应改为“应当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为原则, 其他为例外的责任分配形式”。

在民诉证据规则中, 所谓的举证责任, 是以双方证据均不足或无法举证为前提, 如果一方证据充分的, 法院会据此直接判决。换言之, 举证责任是诉讼上无法确定某种具有一定法律效果的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所必须的事实存在时, 由一方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虽然, “受害人身上留下的痕迹是很容易举证的, 例如他们会向法院提交医院的病历、司法部门的伤情鉴定等, 以此来证明自己遭受到的家庭暴力的侵害”, 但事实上往往是不够的。最终得到法院的支持还需要证明伤害是由对方造成的, 即因果关系, 这往往是相当困难的。一般情况下, 被施暴者往往不会考虑到预防问题, 即在家里安装摄像头、录音笔等设备的; 而对于精神暴力, 主要表现为夫妻之间冷漠对方, 以及语言情感交流方面发生隔断、用肢体或语言侮辱对方, 甚至在无性生活或对方进行精神折磨等, 要证明自身由于对方的精神暴力造成精神损害, 这更是一个难上加难的证明责任。

因此, 我认为“应当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为原则, 其他为例外的责任分配形式”, 其目的是为法官审案和日后的司法解释出台进行原则性指导。仅仅规定为“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在反家暴法颁布后、相关司考解释出台前,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的结果往往可能会出现一些被施暴者无法通过诉讼来达到接济效果, 这是与反家暴法保护弱势群体的立法宗旨相违背的。

四、小结

综上, 笔者认为, 公共利益的界限是做到尊重被施暴者隐私的前提下收集相关数据; 针对家暴本身的特殊性和立法宗旨, 反家暴法理应把举证责任倒置作为原则性指导。如此而来, 能为日后具体司法解释和法官审判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草案) 》的颁布是我国亲属法在保护弱势群体的新突破, 但却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本文节选其中的19条和23条进行分析, 认为应明确公共利益的界限, 兼顾公权力介入与隐私权的利益协调;而针对家暴本身的特点, 反家暴法需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关键词:家庭暴力,公共利益,隐私权,举证责任倒置

参考文献

[1]王利明.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J].法学家, 2012, 01:108-120+178.

[2]张文春, 田科.寻求私权与公权的和谐[J].人民论坛, 2009, 05:38

我国反家庭暴力的地方立法分析 篇8

关键词:家庭暴力;地方立法;分析

一、我国反家庭暴力地方立法概况

我国反家庭暴力的地方立法活动早于国家立法。家庭暴力进入国家立法层面,始于2001 年4 月28 日所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而在地方立法层面,自上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法律文件。综观反家庭暴力的地方立法,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反家庭暴力地方立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1995 年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为契机,开启了反家庭暴力地方立法的先河。反家庭暴力是该次会议的一个重要主题,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强化了政府在反家庭暴力中的职责。1996年1 月湖南省长沙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通过《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规定》,是我国第一部反家庭暴力的地方性规章。此后,一些地方陆续开始制定防治家庭暴力的规范性文件。

第二阶段,以2001 年4 月28 日通过的《婚姻法》修正案为契机,新的《婚姻法》在国家立法中首次规定了家庭暴力,但较为笼统。在上位法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各省针对日益突出的家庭暴力问题,先行制定了反家庭暴力的专项立法。

第三阶段,2005 年8 月28 日新修改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为贯彻和落实新法,许多省份都结合本地实际,纷纷加强了反家庭暴力的地方立法力度。

(二)反家庭暴力地方立法的形式

从法的形式上分析,我国反家庭暴力的地方立法既有实施性地方法规,也有创制性地方法规。

1.省级人大常委会所通过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中关于家庭暴力的规定

省级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实施办法中关于家庭暴力的规定,属于实施性地方法规。截至2008 年2 月,按时间顺序排列,已有新疆、湖南、黑龙江、江西、贵州、上海、安徽、宁夏、广东、天津、浙江、湖北、四川、甘肃、吉林、山西、江苏1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新的实施办法。

2.省级人大常委会所通过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专项决议(决定、规定、条例等,以下简称专项决议)

省级人大常委会所通过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专项决议,属于创制性地方法规。2000 年3 月,湖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议》,这是我国第一部反对家庭暴力的地方性法规。截至2007 年2月,湖南、四川、宁夏、江西、陕西、黑龙江、湖北、山西、安徽、山东、河北、辽宁、广西、贵州、海南、青海、河南、内蒙古、重庆、吉林等2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地方性法规,还有一些省份正在审议中。

3.有立法权的市级人大常委会和政府所通过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专项规定(意见、办法、条例等)

有立法权的市级人大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所通过规范性法律文件,属于地方性法规;有立法权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属于地方性规章。1996年1月中共长沙市委办公厅、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制定的《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规定》,是我国第一部反家庭暴力的地方性规章。

实践中,还有一些地方以综治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和妇联等部门联合发文的形式,出台了反家庭暴力的规范性文件,对防治家庭暴力起也到了积极作用。

二、反家庭暴力地方立法的积极成果

(一)为国家立法奠定基础

到2000 年为止,全世界已有44 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立法。[3] 我国反家庭暴力的国家专门立法的缺失,使得地方立法显得紧迫与必要。

现有反家庭暴力的地方立法,是对国家立法的积极推动。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经验。一系列防治家庭暴力的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地方立法正成为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支持的主动力,也为制定反家庭暴力的国家立法积累了经验。

2008 年7 月31 日,全国妇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见》,正是将地方性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国家规范性文件的具体体现。其中许多规定都借鉴了地方立法的成功实践,如加强对公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将家庭暴力报警纳入110 出警工作范围、对当事人隐私权的保障、为符合条件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等规定,都吸取了现有地方立法的积极成果。

(二)突出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人权保障理念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家庭暴力受害者人权保护运动兴起,反家庭暴力成为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我国现行法律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保护和救助缺失,地方立法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1.尊重、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和人身权

司法实践中,加强对当事人隐私权的保障,是落实人权保障的具体体现。2005 年5 月通过的辽宁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规定》第11 条规定,处理家庭暴力的有关人员,应当对当事人隐私予以保密。此后,海南、青海、内蒙古、重庆、吉林等省的专项立法都做出了相应规定,体现了对受害人的救助,彰显人权保障理念。同时,自2002 年以来,先后有江西、山西、广西、湖北等省的专项立法规定,家庭暴力行为人在诉讼期间,继续施暴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妨碍诉讼正常进行的,司法机关应依法及时采取强制措施;构成犯罪的,由有关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上述规定可以保护受害人远离伤害,是强化司法干预的具体措施。

2.为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提供紧急避难所

我国已有的反家庭暴力立法,社会救助薄弱,对此地方立法先行:在专项立法层面,2003 年6 月黑龙江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定》第12 条规定,有条件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家庭暴力受害人救助场所,为受害人提供帮助。之后,山西、河北、辽宁、广西、海南、青海、内蒙古、重庆、吉林等省的都有相关规定。在实施办法层面,安徽、宁夏、广东、浙江、山西、江苏等省规定,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设立妇女救助站,为家庭暴力受害妇女提供紧急救助。

3.为受害者提供心理救助

以人为本,加强对受害人的心理救助和人性化服务,为受害者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是地方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又一个亮点。2007 年4 月通过的上海市的实施办法规定,各级妇联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应当为受侵害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帮助。随后,宁夏、天津、浙江、江苏等省的实施办法都规定妇女组织应当为受害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等,体现出立法的人文关怀,符合现代法治发展的趋势。

(三)创新综合治理机制

1.以预防为主,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

我国目前的反家庭暴力立法主要以事后救助为主,事前预防不足。开展宣传教育,可以强化事前干预,突出预防为主。在20 个省份所通过的反家庭暴力的专项决议中,都规定了加强法制教育的条款:广西提出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内蒙古提出政府应当将预防家庭暴力纳入普法范围;江西提出增强家庭成员防范家庭暴力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此外,上海、天津、浙江、山西等省的实施办法也都有相应的规定。这对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形成预防制止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2.将防治家庭暴力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治理家庭暴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2000 年湖南省的专项决议首次提出,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畴。之后,江西、湖北、山西、安徽、河北、广西、贵州、海南、青海、内蒙古、重庆、吉林等12 个省的专项决议以及湖南、上海、宁夏、天津、浙江、湖北、四川等7 个省份的实施办法也都做出了相应规定。

(四)强化反家庭暴力的司法力度

1.加强警察干预力度

针对目前公安机关在遇到家庭暴力时出警不及时、处置不积极的现状,山西、广西、河南3 省的专项立法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将家庭暴力报警纳入110 受理范围,接到报警时,应迅速出警,并做好出警记录和调查取证工作。在实施办法层面,上海市规定公安部门应将家庭暴力案件纳入接警受理范围,并做好调查取证工作。上述规定,增强了警察在处理家庭暴力案件的责任意识、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为保障受害人的权益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2.健全证据制度

家庭暴力举证难,制约着反家庭暴力工作的推进。在完善证据制度上,地方立法做了有益的尝试:江西、湖北、山西、河北、广西、海南、青海、河南、内蒙古、吉林等10省的专项立法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对家庭暴力被害人要求进行司法鉴定的,应当依法提供客观、真实的鉴定,出具司法鉴定书,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可酌情减免司法鉴定费用;山西、陕西、广西、内蒙古等4 省的专项立法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自诉家庭暴力案件时,对自诉人因客观原因不能提供有关证据的,应当依法搜集证据;青海、内蒙古、吉林等3 省的专项立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对因家庭暴力伤害需要治疗的人员应当给予及时治疗,做好诊断、治疗记录,有关机关调查取证时,应当据实出具证明。

3.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我国法律援助机构初步形成,但家庭暴力案件并不包含在法律援助的范围之中。针对该情况,在专项立法层面,20 个省都先后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也要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帮助。

参考文献:

[1]莫文秀.论中国保障妇女权益法律理念的变迁[J]. 妇女研究论丛,2008,(5).

[2]任凤莲.关于家庭暴力立法的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2004,(5).

[3]莫文秀.我国反家庭暴力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4).

[4]刘余香.家庭暴力与法律规制[J]. 时代法学, 2004,(5).

上一篇:论十大关系读后感下一篇:通风区安全月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