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共8篇)
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 编制日期:2016年9月
矿长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1、矿长对本矿的防治水安全生全面负责,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责任者。
2、负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安全生产的文件、决议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组织制定本企业防治水的安全生产制度。
3、组织编制矿井防治水规划和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确保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所需人员、材料、设备等。
4、负责贯彻实施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每月主持召开一次“一通三防”工作会,并在人、财、物方面优先保证。
5、负责对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贯彻实施,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矿井救灾演习。
6、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矿井防治水设施每季进行一次检查。
7、负责组织实施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防治水计划。
8、每周组织一次井下、地面安全大检查,对防治水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每周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研究解决防治水等安全生产中的问题。
9、凡发生重大事故,必须立即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10、组织制定并检查督促各级干部和职能部门防治水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11、负责抓好员工防治水安全技术培训、安全质量标准化等安全基础工作。
12、按照防治水隐患排查制度,对防治水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全面 负责。
13、对各单位进行防治水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并决定进行奖励和惩罚。
总工程师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1、总工程师对矿防治水安全工作负技术责任,全面负责防治水技术业务管理及防治水工作的安排落实。
2、协助总经理、矿长贯彻上级防治水技术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有关决定和规定。
3、负责组织制定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组织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每季末,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制定补充措施;组织编制防治水安全技术发展规划,制定和审批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检查督促实施情况。
4、对防治水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编制、审批实施、检查防治水工作规划、计划和措施。
5、总工程师在总经理、矿长领导下,对确保防治水安全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有权调动人员和物资进行抢险处理。
6、负责对防治水技术问题提出方案和措施,经经理审定或报班子会批准后组织实施。
7、负责组织审批防治水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定期组织复审。
8、按照防治水隐患排查制度,对分管范围内的防治水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
9、负责主持防治水技术标准、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作业规程、施工措施的制定修改、审批和执行情况的检查。
10、严格考核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情况,并提出奖励和惩罚意见。
11、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严格执行规定的审批权 限,履行职责。发生事故时,必须立即赶赴现场,协助经理采取措施,组织抢救。
生产副矿长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1、在总经理、矿长领导下,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对分管范围内的防治水相关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2、配合经理贯彻上级有关防治水方面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规定。
3、对分管单位防治水管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制定并实施防治水管理工作计划,落实防治水方面管理措施。
4、经常深入现场,加强现场管理,解决和处理防治水方面的问题,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
5、负责抓好分管范围内的防治水方面各项措施、方案的实施。
6、抓好分管范围内的质量标准化和文明生产工作。
7、抓好分管职能部门的防治水业务保安工作。
8、按照水害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对分管范围内的水害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
9、负责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雨季“三防”工作,并负责组织实施。
10、配合总工程师搞好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工程的实施。
机电副矿长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1、在总经理、矿长的领导下,对全矿防治水方面机电、排水等安全工作负责。
2、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防治水方面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落实防治水方面机电、运输业务保安责任制。
3、组织制定机电防治水方面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矿井防治水方面机电设备检修计划,并抓好落实。
4、负责每月召开一次机电、运输专题会,研究解决防治水方面机电设备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抓好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组织或参与分析防治水方面事故,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6、负责机电、运输质量标准化工作,每月组织一次机电、运输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
7、按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对分管范围内的防治水方面机电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定期组织防治水方面机电设备的安全检查。
8、负责防治水设备更新和改造方面的技术工作。
9、对矿井的排水、安全供电、电气失爆、设备完好率、井下通讯等管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10、对防治水工作中的机电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安全副矿长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1、严格执行党和国家防治水方面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承担安全综合管理责任。
2、参与每周一次的安全质量检查,对查出防治水方面的不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督促有关单位整改落实。
3、监督检查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编制、演习和执行;负责对防止重大水害事故的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4、参加公司有关防治水方面安全生产的各种会议,审查有关防治水方面文件、资料、图纸等,参与每月一次的防治水专题会。
5、监督检查安全经费的使用情况及防治水安全技措工程进度,制定并执行安全 奖惩制度。
6、参与组织有关部门编制防治水方面安全培训规划和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
7、参加审定作业规程及防治水方面安全技术措施,并督促贯彻实施。
8、经常深入现场,排查隐患,狠反“三违”,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负责组织追查分析“三违”现象及各类安全事故,并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9、对群监协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对防治水方面安全技术培训和持证上岗情况进行监督。
10、对防治水方面安全技术措施及实施负监督检查责任。
11、负责公司安检队伍的管理、安全监察人员的思想和政治教育、业务学习,调度安全情况,组织安全活动,总结安全工作。
通风副总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1、在矿长的领导下,对企业执行防治水方面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规程、条例进行监督检查和抓好安全综合管理工作。
2、协助总工程师抓好防治水方面管理。
3、参与每周一次的安全质量检查,对查出的防治水方面重大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有关单位整改落实。
4、参与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5、参加本企业有关防治水方面安全生产的各种会议和每月一次的防治水工作专题会。
6、协同有关部门编制防治水方面安全培训规划和培训计划,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7、参与编制、审批作业规程及防治水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检查落实情 况。
8、经常深入现场,排查隐患,狠反“三违”,参与组织追查分析防治水方面的安全事故,并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9、负责抓好安全监察人员瓦检员等人员的思想教育,搞好业务保安。
地测防治水科科长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1、按时编制本矿井防治水规划和防治水计划。在开采特殊地段含水煤层时要及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2、每年在雨季来临前对本矿井的防治水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解决,解决不了的向领导汇报,要及时处理水灾隐患,不得延误。
3、要及时了解本矿井水文地质情况及周边煤矿开采范围及老窑积水资料。
4、要及时封闭报废的钻孔,在井口附近和塌陷区内外的积水或雨水可能侵入井下时,必须修筑排水工程。
5、对防治水工程要及时上图,并及时作好防治水的有关台帐和报表。
6、要及时编制探水放水设计及方案。
生产技术科科长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1、在编制矿井开拓延深、采区设计、工作面设计时,要同时考虑到防治水技措工程和防治水方面安全技术措施,并承担其相应责任。
2、在安排开采顺序、采掘接续时,同时考虑到防治水方面工作,做到有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3、在布置、检查、落实生产任务的同时,必须同时布置、检查、落实防治水工作。
4、参加防治水技术方案、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的审定。
5、组织开展水害防治地质工作,努力掌握导水通道与开采方法、地质构造等因素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7、及时掌握防治水工程施工情况,协调有关单位及时处理防治水方面存在的问题。
8、在组织编制审定采掘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矿井水害预防及应急救援预案时,必须充分制定防治水的具体措施。
9、按时编制本矿井防治水规划和防治水计划。在开采特殊地段含水煤层时要及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10、每年在雨季来临前对本矿井的防治水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解决,解决不了的向领导汇报,要及时处理水灾隐患,不得延误。
11、要及时了解本矿井水文地质情况及周边煤矿开采范围及老窑积水资料。
12、要及时封闭报废的钻孔,在井口附近和塌陷区内外的积水或雨水可能侵入井下时,必须修筑排水工程。
13、对防治水工程要及时上图,并及时作好防治水的有关台帐和报表。
14、要及时编制探水放水设计及方案。
机电科长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1、在机电副矿长、总工程师领导下,对防治水机电安全负技术责任。
2、协助机电副矿长搞好防治水机电安全管理工作。
3、在机电副矿长、总工程师授权的情况下,负责组织编制、审批防治水方面机电设备安装、维护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并督促实施。
4、负责组织对矿井防治水设备及大型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测定、试验。
5、负责建立健全矿井防治水设备的技术档案,并审查验收。
6、协助机电副矿长编制、审批矿井防治水计划及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
7、每月召开一次机电、运输专题会,研究解决防治水安全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8、抓好防治水机电设备质量标准化、每月组织一次机电设备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
9、参与分析水害防治方面事故,制订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10、负责组织推广防治水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抓好防治水机电设备技术测定工作。
11、按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对分管范围内的防治水方面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
安全科科长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1、严格执行党和国家防治水方面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承担安全综合管理责任。
2、组织和参与每周一次的安全质量检查,对查出防治水方面的不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督促有关单位整改落实。
3、监督检查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编制、演习和执行;负责对防止重大水害事故的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4、参加公司有关防治水方面安全生产的各种会议,审查有关防治水方面文件、资料、图纸等,参与每月一次的防治水专题会。
5、参与组织有关部门编制防治水方面安全培训规划和培训计划,并监督实 施。
6、参加审定作业规程及防治水方面安全技术措施,并督促贯彻实施。
7、经常深入现场,排查隐患,狠反“三违”,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负责组织追查分析“三违”现象及各类安全事故,并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8、对群监协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对防治水方面安全技术培训和持证上岗情况进行监督。
9、对防治水方面安全技术措施及实施负监督检查责任。
10、负责公司安检队伍的管理、安全监察人员的思想和政治教育、业务学习,调度安全情况,组织安全活动,总结安全工作。
生产调度室主任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防治水方面的安全生产方针。
2、负责公司日常防治水方面安全生产的协调和调度指挥,随时掌握矿井安全生产动态,协助有关领导抓好防治水方面工作。
3、负责接收和传达公司领导和地方政府调度部门下达的有关防治水方面安全生产指令和布置的工作,并检查落实。
4、组织生产调度会,参加各种安全生产会议,对会议安排的工作负责督促检查落实,对不按期完成的单位组织分析追查原因,拿出处理意见。
5、按《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防治水规定》、《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等要求,做好调度指挥工作。
6、深入现场,熟悉矿井的通风系统和生产系统。
7、对危及矿井安全的水害问题及时协调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解决。
8、参加防治水方面事故的分析,追查和处理。
9、负责向上级调度部门和领导汇报防治水方面工作情况。
采煤队队长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1、队长是本队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管辖范围内的防治水方面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2、负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防治水方面的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组织职工学习煤矿,《煤矿防治水规定》及防治水方面安全技术措施,严格规程措施的落实。
3、对管辖范围内的防治水方面的工作负第一责任。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的制度和措施。
4、负责抓好采煤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管理。
5、负责抓好采煤工作面及所辖范围的防治水工程质量标准化、文明生产。
6、负责抓好管辖区域内的防治水方面机电设备管理。加强检查维护,杜绝电气设备失爆。
7、负责组织召开班前会和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会。
8、参加每周一次的安全检查、安全办公会、每月一次的防治水、顶板管理等专题会,对所辖范围的安全隐患负责整改。
9、按《公司事故追查分析处理制度》对本单位防治水方面的事故 进行追查分析,找出责任者,进行处理,制定防范措施。
10、配合安监、职教等部门抓好员工防治水方面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 技术素质和自保、互保、联保能力。
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1、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对矿井水害防治工作负具体的管理责任。
2、在矿总工程师、地测科长的领导下开展水文地质工作。
3、熟悉和掌握《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水害防治基础知识、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4、负责完善井下水文动态观测系统,定期对矿井分水平、分采区进行涌水量动态观测(在汛期应加密观测),为分析含水层富水特征,研究矿井突水规律和制定水害防治措施提供详实、可靠的技术依据。
5、负责对地表水体、河流、泉井的动态观测,研究开采条件下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途径,特别是对穿过煤系地层及顶、底板的河流,应设置观测堰进行漏失量观测。
6、负责对地表岩溶洼地、溶蚀漏斗、采动塌陷的调查工作,为制定地表防治水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7、负责编制各类水文地质基础台帐:除按地测标准化要求建立健全各类水文成果台帐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建立气象资料台帐、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帐、钻孔水位及井泉动态观测台帐、老空积水台帐;防水闸门管理台帐。
8、负责编制各类水文地质图纸:包括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水文地质柱状图、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9、负责收集、调查核实对本矿具有安全威胁的地方小矿、废弃老窑开采的 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确定探水警戒线,并将有关资料填绘在采掘交换 图和矿井充水性上。
10、负责对矿井防治水煤柱的管理,严禁进入防水煤柱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11、负责矿井的年、月和临时性的水害预测预报,并与采掘工程揭露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和评价预报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断提高预测预报水平。年未负责编制水文地质工作总结报告并报公司地测部门备案。
12、依据各采掘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探放水设计和探放水措施,对完成的防治水工程编制防治水工程总结报告。对现场探放水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13、随时了解探放水钻机的完好情况和设备动态。
14、负责汛期 “三防”中涉及防洪、防水方面的落实和检查工作。
15、负责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防治水计划和防治水工作总结,制定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水害隐患排查等防治水管理制度。
探放水工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1、作业前,必须对工作面附近10米范围内的顶板、支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定安全无误,再施工。
2、严格控制施钻工程质量,根据设计合理布局钻孔。
3、严格数据管理,钻孔过程中准确收集相关数据。
4、作业前,必须检查钻机主要系统和注油(风路、水路是否密封完好)。
5、严禁钻干眼。钻眼过程中打钻中必须随时掌握钻杆工作情况,严禁骑在钻杆上打眼,以防断杆伤人。
6、作业完毕后必须将钻机存放在距工作面60米以外,能避炮和较干 净的地方,并防止矸石、煤及杂物进入机内和风、水管内。
7、认真执行探放水施钻安全技术措施。
8、认真搞好钻机及风水管的详细交接班工作。
地测副总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1、按时编制本矿井防治水规划和防治水计划。在开采特殊地段含水煤层时要及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2、每年在雨季来临前对本矿井的防治水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解决,解决不了的向领导汇报,要及时处理水灾隐患,不得延误。
3、要及时了解本矿井水文地质情况及周边煤矿开采范围及老窑积水资料。
4、要及时封闭报废的钻孔,在井口附近和塌陷区内外的积水或雨水可能侵入井下时,必须修筑排水工程。
5、对防治水工程要及时上图,并及时作好防治水的有关台帐和报表。
矿井水害是制约煤炭安全生产的重大矿井灾害之一[1,2]。王台铺煤矿1958年建矿, 至今已有50 a多的历史, 矿井主采3号、9号、15号煤层。截止现在3号、9号煤层已回采结束, 目前主采15号煤层。在矿井采掘过程中受到地表水、上部3号、9号煤层采空区积水的渗透、周边小窑水等水害威胁。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防治水管理难度大。因此, 研究充水条件并给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1 矿井充水条件分析
矿井充水条件包括充水水源、充水通道、涌水量, 三者缺一不可, 三者决定矿井突水的程度和水害大小[3]。
1.1 矿井充水水源分析
矿井充水水源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空积水。针对于王台铺煤矿的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1.1 地表水
井田地表河流有2条, 即北部巴公河和南部刘家川河, 均属季节性河流, 水量小。根据资料, 井田内15号煤层埋藏深度为42.13 m~290.10 m, 井田内15号煤层顶板导水裂隙高度为20.59 m~79.33 m, 埋藏浅部 (北石店、临泽-丰安-下元庆即井田东南部) 导水裂隙可能通达地表, 使地表水沿顶板导水裂隙渗入矿井, 增加矿井涌水量。
1.1.2 上部3号、9号煤层采空区积水
井田内3号、9号煤层已全部采空, 3号煤层的采空区由于9号煤层的回采已全部融为一体, 所以15号煤层回采防治的上部采空区积水为3号、9号煤层采空区积水。9号煤层下距15号煤层30 m左右, 当15号煤层开采形成大片采空区后, 随着顶板的垮落, 将出现大量塌陷裂隙, 开采15号煤层最大导水裂隙高度为20.59 m~79.33 m, 因此15号煤层采空后, 3号、9号煤层采空积水就会沿塌陷裂隙等下渗, 加大15号煤层的涌水量。如XV2310工作面上部为IX2339、2340工作面采空区, 通过计算, 采空区积水量达8×104m3, 对工作面生产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1.1.3 15号煤层小矿 越层越界采空破坏区积水
小煤矿开采比王台铺煤矿开采较早, 井田内小矿越层、越界开采15号煤层所形成的采空区中有多处积水, 以及小煤窑本身的补给水, 犹如一个个封闭的“地下水库”, 一旦掘透, 势必会造成矿井水灾事故发生, 并且该涌水会形成长流水, 给矿井防治水工作带来很大被动。
1.2 矿井充水通道分析
王台铺煤矿的矿井充水通道主要有如下几种。
1.2.1 断裂构造
本井田地表未发现断层, 在井下采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小型断裂构造, 均属正断层, 落差最大3 m, 一般在1.0 m左右, 为层间断裂构造, 这些断层都属于张性断层, 具有一定的导水性。
1.2.2 顶板导水裂隙带
受煤层开采影响, 由下至上依次为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带3个部分, “三带”将沟通3号、9号煤采空区、岩层含水层, 甚至到地表, 成为矿井生产涌水的主要通道。
1.3 矿井涌水量分析
随着矿井的开采, 以及矿井水平延伸, 矿井涌水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建井初期涌水量200 m3/d~942m3/d, 开采3号煤层时, 矿井涌水量 (正常) 为1 918m3/d~4 056 m3/d, 包括对三号煤小煤窑水的疏放造成水量增大;开采3号、9号煤层时, 矿井涌水量 (正常) 为5 863 m3/d~11 865 m3/d, 包括对3号煤采空区水的疏放造成水量增大;当开采15号煤层时, 矿井涌水量 (正常) 为11 000 m3/d~20 000 m3/d, 包括对3号、9号煤采空区水的疏放以及对15号煤层小煤窑水的疏放造成水量增大。XV13102巷与小煤窑贯透出水, 自2010年1月出水水量为90 m3/h~130 m3/h, 最大为330 m3/h, 排放黄头、马沟等煤矿小煤窑水达180×104m3, 目前放的为补充水, 水量为100 m3/h~130 m3/h, 造成矿井涌水量某一时段增大。
2 防治措施
2.1 地面防治水管理
a) 加强地面现场调查, 矿井井口标高一定要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 并保证泄洪通道通畅;
b) 加强地面水体、河流水量、水位观测, 保证水体水位高度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 对于存在矸石和炉渣等固体废物堵塞河道, 要及时进行清理, 保证河道畅通;
c) 对于因采煤塌陷造成的地表塌陷裂缝, 要及时进行观测, 并登记造册。雨季前组织有关人员踏勘井田是否有采空塌陷裂隙、塌陷洞, 并及时用黄土、粘土、碎石填封, 并高出地表, 确保地表水不会顺塌陷裂缝灌入井下;
d) 加强地面小煤窑井筒的调查以及填埋工作。对于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小煤窑, 存在与矿井沟通的一定要全面调查 (尤其是古窑) , 并登记造册。并组织对小煤窑井筒进行填埋, 用水泥封盖, 若存在用作水源井或农作物灌溉使用的水井不能填埋的, 也要在井筒的四周砌墙围堵, 防止雨季地表水顺小煤窑井筒灌入井下。
2.2 井下防治水管理[4]
a) 必须按矿井设计留设矿界煤柱、地表水体保护煤柱以及邻矿破坏区保安煤柱, 加强对9号煤采空积水的动态观测及位置核实, 加强对井田内及周边煤矿采掘状况以及采空积水范围积水量与本矿的相关关系等的调查;
b) 完善排水系统, 提升系统保障能力。对于矿井主排水系统要通过增加水泵、施工直排孔等手段提升矿井排水系统能力, 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排水系统要求布设, 对于水文地质类型复杂的矿井, 应当在井筒底留设潜水泵窝, 老矿井也应当改建增设潜水泵窝;盘区 (主要排水点) 排水系统要根据盘区的预计涌水量和充水水源施工盘区 (主要排水点) 水仓、安设水泵铺设排水管路, 形成排水系统, 经常保持排水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确保矿井综合排水能力。
目前王台铺煤矿对原矿井主排水系统进行了改造, 补充施工了9个Φ311 mm直排井, 大大提升了系统能力, 另外在620水平重新施工了1个泵房, 安设了3台355 k W水泵, 提升了620水平的主排水系统能力。同时还利用矿井主皮带井底废弃巷道作为水仓, 施工直排井, 安设大功率潜水电泵, 增大了矿井抗灾能力。系统改造后, 矿井的主排水系统能力由原来的1 170.7 m3/h, 提升到2 347 m3/h, 是改造前的2倍;
c) 安装矿井水文监测系统, 实时监测矿井水变化。通过安装电子明渠流量计与电子管道流量计, 与井下安全监测系统并网, 形成井下水情监测子系统, 实时自动监测井下主排水系统以及各出水点的水量变化, 为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d) 严格执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和“探掘分离”制度, 做好探放水工作。井下探放水工作要严格按《煤矿防治水规定》编制钻探设计, 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 采用专用钻机进行钻谋的探放水工作;
e) 做好矿井水害评价, 保障矿井综合防治水系统能力。对矿井涌水量、排水系统能力、防治水工程以及地面塌陷调查、小煤窑井筒处理等进行月度评价, 发现隐患, 寻找差距, 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在工作面回采前要做工作面水情评估报告, 对工作面的涌水情况、防治水工程以及排水系统情况进行评估, 确保系统可靠, 涌水可控, 工作面安全生产。
3 结语
通过对矿井的充水因素分析, 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 分年度实施, 对矿井的排水系统进行完善, 保障排水系统能力, 并加强管理, 杜绝矿井水害事故的发生, 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摘要:通过对矿井的充水水源、涌水通道、涌水量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针对王台铺煤矿实际进行科学研究, 从地面以及井下防治水方面制定合理、可行的措施, 做到机构完善、制度健全、超前预防、措施得当、系统可靠、资金到位, 确保矿井防治水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关键词:水害,防治,煤矿
参考文献
[1]虎维岳.煤矿水害防治理论与方法[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5.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防治水规定[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9.
[3]刘一凡.矿井水灾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21 (4) :180-181.
关键词:新汶矿区;防治水;地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TD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267-02
1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1.1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新汶、莱芜煤田分别位于蒙山、莲花山、泰山三大分水岭之间,为两个孤立的断陷盆地,各自呈一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新汶煤田位于蒙山和莲花山两大分水岭之间,为山间向斜半缓阶丘陵地形,呈东西带状分布,地形标高+158~+230m,东高西低,向斜中部地势较平坦,两翼起伏较大。莱芜矿区南北东三面环山,西面开阔,属泰山和莲花山环绕的山间盆地。两煤田南部均有地势较高而岩溶裂隙发育的奥陶系、寒武系石灰岩;北面为地势较高的第四系及太古界花岗片麻岩。
主要地表水系为大汶河和小汶河,而西流经两矿区浅部,汇人大汶河。在两河流所流经的裸露灰岩区,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综合入渗系数为0.23。区内年总降雨量历年平均为713.5mm,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1.2 矿区主要含水层及富水特征
区内主要充水含水层有第四系砂砾层、古近系砾岩、石炭系薄层灰岩和奥陶系灰岩等。
(1)第四系砂砾层:厚0-15m,分布于汶河两岸,覆盖于煤系地层之上,直接受大气降水和河水补给,含水充沛,可直接补给浅部煤系露头。q:1.20L/s·m以上。
(2)古近系砾岩:广泛分布于煤田内部,浅部岩溶发育,含水性强,深部岩溶发育差,含水微弱,q:0.09~1.29L/s·m。底部常有一层红色泥质粉砂岩,对煤系的水力联系有一定的阻隔。
(3)石炭系薄层灰岩:主要有四层(一灰、四灰、徐灰、草灰),并在煤田南部有出露。浅部岩溶裂隙发育,直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系或第四系含水层的补给,含水性强,是各矿井直接充水因素。向深部岩溶裂隙迅速减弱,垂深400m以下属微弱的裂隙含水层。其中,一灰厚2~7m,q:0.01~0.51L/s·m;四灰厚4~7m,q:0.01~5.50L/s·m;徐灰厚5~17m,草灰厚5~20m,q:0.04~2.24L/s·m。(4)奥陶系灰岩:出露于煤田南部,厚度大,岩溶发育,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含水性强,q:0.03~2.40L/s·m,深部也有一定程度的古岩溶发育。
2 矿区主要水害类型及分布
矿区存在的主要水害类型是地表水害、老窑、老空水害、小煤矿水害和顶底板含水层水害。
2.1 地表水害
新汶矿区地表水系发育,有大、小汶河及其支流十余条。
2.2 老窑水害
新汶矿区浅部古井及地方小煤窑多数开采不正规,采掘资料不清,开采范围不明,而这些古空、老窑往往又与地表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接受地表水的补给,成为地下水体,长期积水达到一定程度,突破隔离煤岩柱溃人矿井,造成灾害性事故。
2.3 小煤矿水害
新汶矿区浅部小煤矿密集,共分布生产小煤矿66处,有31处因资源枯竭相继关闭,目前生产小煤矿35处,其中新汶煤田29处,莱芜煤田6处。这些矿井一般与大矿或相互之间留有隔离煤柱,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水害。但由于部分小煤矿在历史上已形成相互联通的局面,与大矿无法永久隔离,或超层越界开采,破坏了矿井隔离煤柱,甚至盗采大矿资源。另外,部分小煤矿资源枯竭,擅自提高开采上限,违法开采露头保护煤柱,形成地表水下泄矿井的通道。这些小煤矿一旦发生突水事故,将直接威胁大矿的安全。违章开采的小煤矿,闭坑后的积水也会对大矿构成威胁。
2.4 老空水害
各生产矿井开采年限均较长,结束水平、采区多,采空区分布范围广,且不同程度的积水,当采掘工程接近或采动影响波及积水区时,对生产形成一定的水患威胁。
2.5 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水害
新汶矿区可采煤层层数多,有些可采煤层顶板有多层充水含水层,如山西组的2、4煤层。由于多煤层的重复采动和断层裂隙塌陷滑移程度不同,采动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和部位也常发生变化,使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中气些富水带中故水突然泄人采掘工作面,造成大的水害事故。矿区内的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太原组薄层灰岩含水层,局部富水区也可造成大的危害。
2.6 煤层底板承压充水含水层水害
本溪组徐家庄灰岩、草埠沟灰岩和煤系基底奥陶系灰岩,均为富水性较强的不均质岩溶裂隙含水层。当采掘工程接近、揭露与各含水层、含水体连通的断层、裂隙、陷落柱、岩浆岩、封闭不良钻孔等导水通道,或采动影响波及含水层、含水体时,含水层的水进入矿井。后组煤深部开采,在徐、奥灰原始导升较高或构造发育地带,隔水层厚度较薄地段,隐伏含水构造发育地段,含水层水在矿压、水压的综合作用下,通过导水裂隙进入采掘工作面,威胁工作面及矿井排水系统安全。
目前受徐、奥灰影响较为严重的是潘西矿;良庄、孙村等矿开采11煤也已显现出奥灰水威胁。
3 矿区水害防治技术研究
3.1 地表水害防治途径
对地表含水层露头区、小煤井古空范围地表塌陷积水区、煤层露头盗采坑、挖砂坑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图象、结合物探查明其分布范围、积水情况,进行治理。
治理途径:①结合矸石山的治理对积水坑采用矸石进行回填;②对渗漏水通道进行注浆封堵,从源头上根治地表水害;③对小汶河建立水文观测站,分析探测河道漏水情况,根据渗漏水情况和地段,采取铺河底、河流改道等措施。
3.2 古空与报废小煤矿水害防治途径
古空与报废的小煤矿,因开采范围不清,积水情况不明,治理难度较大,积水溃人矿井深部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对其治理,首先是探明其开采范围和积水情况,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利用高密度电法、探地雷达、EH4等先进仪器对矿区范围内浅部各类小煤矿、古空区开采范围、积水情况进行探测,查明其分布范围和积水情况。
治理途径:①粉煤灰、骨料、粘土等充填积水区;②注浆封堵可能的溃水通道;③疏通排水通道,井下排水;④存在隔水煤柱的地段,分析煤柱的隔水性能及强度,评价其阻水能力,采取注浆加固等措施,增强其抵御水压的能力;⑤建立古空、报废小煤矿水文观测系统,施工部分观测孔,对古空和报废小煤矿积水情况进行观测,使用自动水观测仪,实现水位的自动观测和预警。
3.3 小煤矿边界煤柱水害防治途径
小煤矿违规开采,超层越界开采是造成矿井水害隐患的主要原因。为防止小煤矿突水危及大矿及小煤矿闭坑后积水威胁大矿生产,须对小煤矿进行管理,对水害隐患进行调查,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治理途径:①加强对小煤矿的调查管理,严格执行《相邻煤矿调查办法》,对小煤矿的积水情况、开采上、下限、各类保护煤柱的完好情况进行调查,严防小煤矿超层越界、破坏隔离保护煤柱、擅自提高开采上限现象的发生;②加强水闸墙等防水设施和各类防水煤柱的巡查管理,搞好边界隔离工程的监测监控;③研究解决不完整开采边界煤柱加固技术,实现不同矿井之间的有效隔离;④构筑防水设施,实现矿井永久性隔离。
3.4 礦井老空水防治途径
各矿应定期对老空区积水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有可能影响生产的老空积水在生产前进行探放是治理老空水的根本途径。探测手段可采用井下施工探放水钻孔,有条件的地段采用电法探查老空积水区,再有针对性地施工井下放水钻孔。
3.5 煤层顶底板水害防治途径
新汶矿区侏罗系和第三系覆盖于煤系之上,对煤层顶底板水害的防治,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建立和完善矿井水文观测系统,对水害严重的区域重点布置,其他地段适当布置。水文观测孔的布置要井上下结合,有条件的矿井尽量布置在井下,既节省费用,也便于保护;
(2)在全矿区工作面投产前采用物探、钻探及放水试验等手段探查分析工作面顶、底板底板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开采安全性评价;
(3)开展含水层富水规律及突水机理进行研究,研究工作面开采临界安全水压、矿压、隔水层厚度和工作面布置方式推进速度之间的关系,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解决目前后组煤开采过程中防治水工作问题;
煤矿水害是与瓦斯、火灾、粉尘、顶板灾害并列的矿山建设与生产过程中的五大安全灾害之一。长期以来,因为煤矿水害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极为惨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煤炭资源开发生产的深度在不断加大,采煤工作面的空间尺度在不断增加,矿井采掘速度和机械化明显提高,这种高产高效的生产管理方式对矿井防治水害安全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最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频率在不断地增加,造成人员、经济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据统计在2005年以前的20多年里,全国煤矿共有250多个被水淹没,死亡1700多人,经济损失高达350多亿元人民币。仅在2005年,全国煤矿就发生水害事故就达109起,死亡605人,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 特大水害事故就有13起,死亡306人。特别是2005年8月7日,广东省梅州市大兴煤矿发生的重特大透水事故,造成6人死亡,117人至今下落不明。2010年3月28日,中煤集团一建公司王家岭项目部在建矿井时发生重大透水事故,153名矿工被困井下,经过艰苦不懈地努力,115人被救,48名工人遇难。这一次次水害事故的发生,告诫我们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这一次次警钟的鸣声告诫我们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的必要性。因此,做为煤矿的生产、建设者,掌握好、学习好煤矿的防治水知识,对于煤矿的生产和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在座的各位都很清楚,在井工煤矿的建设和生产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近,揭露或波及破坏一些含水层。只要这些工程的场所处于含水层(水体)的水位以下,水体就会因失去原有的平衡,在重力作用下,以各种形式向井巷和采场涌出。这种涌出的形式有一般性的滴、淋水,也可以是突破性的大量涌出,形成水害。是否能形成水害,这主要决定于作业场所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含水层(水体)的富水性,可能补给的水量和水压,以及各采掘工程对各含水层的揭露、贯穿或波及破坏的程度。因此,煤矿生产建设的整个过程,都存在着与地下水的斗争,矿井的生产与发展,都与这一斗争息息相关。
从目前的形势大家都知道,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严,力度也越来越大。例如公亡赔偿金,由于过去的几万元到现在的几十万元,对业主、企业主由过去的检讨、处分到现在的追究法律责任等等。这些举措的实
施告诫企业主、老板各行各业抓好安全、重视安全生产是“以人为本”的大事。安全生产这件事不是仅仅靠几个领导,几个人就能做好的事,它是需要从员工到领导,全员全方位的重视才能做好的事。今天矿领导让我给大家讲煤矿防治水方面的知识,其目的也就是想通过这种知识的传授,让大家掌握了解矿井防治水方面知识,从而在矿井的建设生产过程中,知道怎么样预防矿井水害的事故,知道怎么样防治矿井水害事故,从而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今天参加这个培训班的人员都是基层领导,我认为做为兵头将尾的区、队、班组长以及项目经理等这一个级别的领导,掌握好这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你们直接领导着一些干活员工,经常在现场遇到这样那样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你们现场拍板、确定。如果你们缺乏相应的知识,你就会无从下手解决这些问题,或者失去了战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例如: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的透水事故,当时中煤一建公司施工的20101工作面,在10点30分项目副经理曹奎兴就发现巷道的右帮有少量出水。他用手蘸上点凑到鼻子上闻闻,没什么味道,而且水很清,这是什么水,是普通渗水,还是井下透水的前兆?于是他操起了电话。一个小时之后,另一个项目部副经理被派到出水地点,在周边的区域里共发现了5个这样的出水点,出水量很小,无压力,水质清澈。到11时50分,这个消息被反馈到井上,项目经理与正在现场的西安煤科院技术人员商量推测,这是小构造出水,不会对施工生产构成威胁。一个在本应该得到重视的重要细节,就这样被忽略了。就在人们以为一切平安无事的时候,灭顶之灾突然降临,没过一会儿,井下那几个出水点的水量徒然增大,水很快从正在附近作业的工人脚下漫到了腰间。
从这一事故的发生,我们就不难看出掌握好这方面知识的重要性、必要性。因此,做为每一位员工、各级领导,学好、掌握好这方面知识,对国家、对企业,于人于己都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做为一个领导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乱指挥,瞎拍板,轻者造成淹工作面、停产,重者造成人员伤亡、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做为一个员工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发现了出水征兆,你认识不清,形成了事故,那时不仅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不幸,给企业、给国家同样也带来了损失,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在座的各位需要理解和认识到,举办这类培训班的目的意义。也就是说近年来为什么国家、企业花费如此大资金、精力将“培训”工作提到了如此高 的位置,其目的也就是体现了“以人为本”,让大家掌握、了解懂得煤矿的安全知识,在煤矿建设、生产过程中,认清哪些是不安全因素,如何去防治这些不安全因素。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讲一讲,矿井水害的常识。
什么是煤矿水害?煤矿水害的类型?
1.1什么是水害
在座的各位都清楚,在我们煤矿的生产建设作业过程中,经常会接近、揭露或波及破坏一些含水层,并以各形式向井巷和采场涌出,这种涌出的形式有一般性的滴、淋水,也可以是突破性的大量涌出,形成水害。那么什么叫煤矿的水害呢?煤矿的水害就是指影响或威胁采掘作业安全的、影响生产作业环境的水都称为水害。这些水害小的会恶化采掘作业的环境,给生产带来不便,增加了吨煤的成本;大一些的水害造成工作面停产、停掘或威胁人的生命。所以笼统的讲,凡是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不利因素或产生威胁、影响的水统称为水害。
1.2 煤矿水害的类型
矿井发生水害的因素很多,形成的矿井水害类型也很多。矿井是否有水害的存在,首先取决于以下三个基本因素。首先是在矿井的范围内有无充水的水源存在;二是矿井充水的途径是否存在;三是充水的强度如何。上述三个条件缺一都不会产生透水。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采煤大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地域分布辽阔,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国家除上海市外,全国其他34各省市、自治区都有煤矿矿床。因此,各地的煤矿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也不一。其突水、涌水机理也不一。
根据矿井水害发生的水源可分为(1)大气降水、(2)地表水、(3)地下水和老窑水等矿井水害。
根据矿井突水的地下水储水空隙特征可分为(1)孔隙水、(2)裂隙水和岩溶水等矿井水害。
根据我国煤矿发生水害案例的系统分析研究,按水源特征,矿井水害类型主要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老空积水透水水害
老窑积水是指年代久远且采掘范围不明的老窑积水,矿井周围缺乏准确测绘资料的乱采乱掘小窑积水、矿井本身自掘的废巷老塘水和煤层采空区积水。这种
积水水体的特点是:水体压力传递迅速,流动与地表水流相同,不同于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的渗透。矿井采掘工程活动一旦接近或破坏了采空区积水水体,水就会突然涌出,发生通常所说的“透水”事故。
(2)地表山洪水害
在地表分布着有长年有水的河流、湖泊、水库、塘坝、煤矿塌陷区水体等。由于煤矿井下采掘活动不当,如:防水煤柱留设、煤层顶底板煤及岩体发生抽冒、采掘范围内存在导水构造、超采防水煤柱等,使采掘工作面与地表水体产生水力联系,地表水将迅速灌入井下,发生突水事故。特别是在一些长期无水的干河沟或低洼聚水区,由于缺乏水文地质水害知识和防山洪灌入矿井的意识,当突然遇山洪暴发,洪水泛滥时,矿井范围内存在的早已隐没不留痕迹的古井筒、隐蔽的岩溶漏斗、浅部采空塌陷区裂缝和封闭不良的钻孔,在洪水的侵蚀渗流作用下,这些区域突然发生陷落而成为导水通道,地面洪水大量倒灌井下,造成矿井透水水害事故。另外,地表水体也沿某些强充水含水层的露头强烈渗漏,结果造成矿井透水水害事故,有些时候,当井口设计的低于洪水位或在特殊情况下,地表山洪直接冲毁工业广场,直接从生产井口灌入井下,使井下作业人员无法撤出造成毁灭性的矿井水害。
(3)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和第三系砂砾含水层水害
在开采煤系地层的上部,若覆盖着第四系和第三系的松散孔隙、砂砾含水层时,这些含水层往往易于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和展布其上的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的渗透补给。这些松散的孔隙、砂砾含水层水体可以不断地向下伏的煤系地层中的含水层及断裂带、裂隙带等进行渗透补给。其补给渗透的能量取决于彼此间的水力联系、接触联系、隔水层的厚度、分布的范围等。如遇封闭不良的钻孔、煤层开采中加大的冒落裂隙带对含水层的渗透性、隔水层阻水的破坏,都会造成突水淹井或水与流沙同时渗入矿井的恶性事故。
(4)煤层顶板含水层水害
在煤系地层中同时发育着很多充水的含水层,有强岩溶的含水层,也有砂岩的含水层等。由于煤系地层中一般含有多层可采煤层,因开采煤层中的重复活动、断层的裂隙、塌陷裂隙、顶板围岩结构等不同程度不同的发生变化,当煤层的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到与含水层沟通的情况下,就会诱发煤层顶板含水层及地下富水带的水突然导入采掘工作面,造成淹没工作面,产生矿井水害事故。
(5)煤层底板承压充水含水层水害
在我国很多的区域,开采的煤系地层中的基底沉积了巨厚的碳酸盐岩岩溶充水含水层,由于含水层的露头或隐伏地层与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接触补给面积,或碳酸盐岩岩溶面积出露大,易于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或孔隙地下水的强烈补给,当煤层的底板相对隔水层厚度或阻水岩层的岩性达不到一定的厚度或强度的时候,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延深,采掘工作面矿压作用于煤层底板的强度和煤层底板影响破坏的深度发生变化,当采掘活动超过了底板岩层或阻水岩层的强度时,由于底板下充水含水层的水头压力越来越大,就会发生底鼓、底裂,冲垮底板发生突水,造成水害。
(6)岩溶陷落柱水害
由于煤系地层在地质历史时期中不断向岩溶溶洞垮落,冒落的岩块不断充填形成了一个个地疏松岩溶陷落柱。当我们的采掘活动与这些疏松的岩溶陷落柱沟通时,若陷落柱的上下又赋存强的含水体时,往往造成大的水害事故。
(7)断层破碎带突水水害
断层破碎带突水水害,本身是矿井一大水害,也可与老窑水、煤层顶板含水层、底板承压含水层、地表水体等发生水力联系而引起突水水害,这类水害是煤矿水害类型中最普通的一类。断层破碎带可以沿断层走向很长一段范围内普便含(导)水而引发水害,也可以是局部的一段、一个点导水而诱发突水水害。有的断层破碎带原始状态是不含(导)水的,但由于采动条件下引起顶板导水裂隙提高了上限或底板岩体裂隙的存在,断层破碎带发生活化而转化为导水断层,发生矿井突水水害。矿井突水预兆
2.1 一般预兆
(1)矿井采掘工作面煤层变潮湿、松软。
(2)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由小变大。
(3)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
(4)矿井采掘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
(5)矿井采掘工作面有时可听到水的“嘶嘶”声。
(6)矿井采掘工作面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鼓。
2.2 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
(1)矿井采掘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鼓起。底鼓的程度与水的压力、隔水岩层或底板岩层的厚度有关。
(2)矿井采掘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
(3)矿井采掘工作面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加,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变浑浊,底板稳定时水色变清。
(4)矿井采掘工作面底板破裂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大量涌出,水色呈乳白或黄色。
(5)矿井采掘工作面底板破裂,沿裂隙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水声。
2.3 松散孔隙含水层突水预兆
(1)矿井采掘工作面突水部位发潮、滴水且滴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水中含有少量细砂。
(2)矿井采掘工作面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砂,流砂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混,总的趋势是水量、砂量增加,直至流砂大量涌出。
(3)顶板发生溃水、溃砂,这种现象可能影响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现塌陷坑。
上面矿井突水现象是矿井发生突水灾害典型的情况,在矿井实际的突水事故过程中,这些预兆不一定全部表现出来,所以在煤矿防治水工作中应该细心观察,全面分析、认真判断,对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4 矿井突水易发生的地段
(1)断层交叉或汇合处。
(2)断层尖灭或消失端一带。
(3)褶曲轴部裂隙密集带或小断裂密集带。
(4)背斜倾伏端一带。
(5)两条大断层相互对扭地带,即张扭性破碎带,导致小构造密集。
(6)与导水或富水大断裂成人字形连接的小断裂带。
(7)复合部位小断层与次级小褶曲轴在地层倾向急剧转折带上的复合部位,或小褶曲轴与地层倾向转折带的复合部位或平缓小轴曲翼部。
(8)压性断裂下盘、张性断裂上盘因富水性强,井巷通过或接近时(须切割强含水层)往往发生突水。
(9)新构造活动强烈的断裂带。
(10)不同力学性质的断裂组成的断裂带,富水性最强,易于发生突水。
矿井水害的防治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随着煤炭工业迅速发展,我国煤矿的矿井防治水工作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前进。如何预防和有效地遏制水害事故的发生,是我们每一个煤矿生产和建设者的重要工作。从目前的矿井水害防治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防水煤(岩)柱留设
煤矿在水体下、含水层下、承压含水层上或导水断层附近进行采掘工程时,为了防止地表或地下水突出、溃入工作面,需要合理留设一定宽度或高度的防水煤(岩)层不采动,这部分煤(岩)层称为防隔水煤(岩)柱或防水煤(岩)柱。
矿井防水煤(岩)柱类型有:
(1)断层防水煤(岩)柱
矿井存在导水或含水断层,或当断层使煤层与强含水层接触或接近时,为防止断层水溃入井下而在断层两侧留设的防水煤(岩)柱。
(2)井田边界煤柱
相邻两井田以技术边界分隔时,为防止一个矿井因为突水或报废引起的矿井淹没后影响威胁相邻矿井的安全生产,在两矿井之间留设的井田边界安全隔离煤柱。
(3)上、下水平(或相邻采区)防水煤(岩)柱
矿井在采掘工作面上、下两水平(或相邻两采区)之间留设的防水煤(岩)柱。煤矿采掘工作面上、下两水平之间的防水煤(岩)柱为暂时性的煤(岩)柱,在上、下两水平(或相邻两采区)开采末期或透水威胁消除后,煤(岩)柱中的煤仍可回收出来。
(4)水淹区防水煤(岩)柱
矿井为防止水淹区水溃入井下采掘工作面,在水淹采掘区(包括老窑积水区)四周及水淹采掘区上、下水平留设的煤(岩)柱。
(5)地表水体防水煤(岩)柱
矿井为防止地表水在采煤过程中或采煤后经塌陷裂缝溃入井下而留设的煤(岩)柱。
(6)冲积层防水煤(岩)柱
矿井为防止煤系地层上覆冲积层中的强含水层水在采煤过程中或采煤后溃入井下而留设的煤(岩)柱。
3.2 井上、下探放水技术
矿井井上、下探放水系指矿井在采矿过程中用超前勘探方法查明采掘工作面上部及四邻顶底板、侧帮和前方的含水构造、含水层、积水老窖等水体的位置。为消除水害隐患,要求在采掘过程中采用钻探探放水方法,探明工作面四邻的水情,在有水的情况下,根据水量大小有控制地将水放出,而后进行采掘工作,以保证安全生产。
探放水工程的布置是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为目的,矿井井下采掘活动必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采”的原则,施工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矿井必须井下探放水。
(1)采掘活动接近水淹的井巷、老空、老窑或小窑时。
(2)采掘活动接近或穿过含水层、导水断层、含水裂隙密集带、溶洞和陷落柱时。
(3)矿井打开隔离煤柱放水前。
(4)采掘活动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或有水力联系的断层破碎带或裂隙发育带时。
(5)采掘活动接近可能涌(突)水的钻孔时。
(6)采掘活动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灌浆区时。
(7)采掘活动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含水构造、或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隔水岩柱厚度不清,采掘活动可能导致突水时。
(8)采掘活动接近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采掘工作过程中有涌(突)水预兆,或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情况不明时。
(9)采掘活动接近其他可能涌(突)水地段时。
3.3 疏水降压技术
疏水降压是指煤层顶底板含水层或煤系地层含水层,通过疏干使煤层底板含水层水压降低至采煤安全水压。疏水降压能调节流入矿坑的正常涌水量和充水含水层水压(位)的动态特征,防止矿井因为含水层高水压而诱发矿井突水,与矿井一般的排水在概念上有区别的。疏干降压与矿井排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前者是
借助于专门的工程(如疏水巷道、抽水钻孔和吸水钻孔等)及相应的排水设备,积极有计划有步骤地疏干或局部疏干影响采掘安全的充水含水层;而后者只是消极被动地通过排水设备,将流入水仓的水直接排至地表。
3.4 注浆堵水技术
注浆堵水的优点如下:
(1)减轻矿井排水负担;
(2)不破坏或少破坏地下水的动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
(3)改善采掘工程的劳动条件,创造打干井、打干巷的条件,提高工效和质量;
(4)加固薄弱地带,减少突水几率;
(5)避免地下水对工程设备的浸泡腐蚀,延长使用年限。
注浆堵水是防治水害的有效方法之一,注浆堵水技术是煤矿防治水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主要应用于井筒掘凿前的预注浆;成井后的壁后注浆;堵大突水点恢复被淹矿井;截源堵水减少矿井涌水;井巷堵水过含水层或导水断层。
3.5 带压开采技术
当煤层顶板以上或底板以下有承压含水层存在时,必须根据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防治水措施和开采方案,以有效地防止突然涌水。底板承压水临界隔水层(岩柱)厚度和临界水头通常根据斯列沙辽夫公式计算。
(1)当隔水底板的实际水压值大于计算值,实际的底板隔水层厚度大于计算值,则认为底板基本上是稳定的,但在岩石比较破碎的地段(如断层破碎带),要采取安全措施。
(2)若隔水底板的实际水压值大于计算值,实际的底板隔水层厚度小于计算值,则认为底板不稳定,要保证安全生产,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3.6 防水闸门和水闸墙
防水闸门、水闸墙的预防目标与设防位置如下:
(1)煤矿在需要堵截水的地点应设置水闸墙。
(2)煤矿在井下巷道掘进遇溶洞或断层突水时,为封堵矿井水或溶洞泄出的泥砂石块,可构筑水闸墙。
(3)根据预防目标的不同,水闸门(墙)设置的位置可以选在井底车场大巷、延伸水平大巷或石门、采区上下车场等三种不同的地段。矿井水害事故案例
前面就煤矿水害的类型和防治技术为大家做了简要介绍,接下来列举几例矿井水害的事故,以增进大家对煤矿水害的认识。
4.1 左云县新井煤矿“5.18”重大透水事故
2006年5月18日20时30分左右,大同市左云县张家场乡煤矿发生了一起重大透水事故,57人因此遇难。新井煤矿始建于1992年,批准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4号煤层。由于该矿违法超层越界开采14-1号煤层,作业放炮时将附近废弃矿井采空区隔离带震坏,造成采空区积水涌出,水量约为20万立方米。
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
(1)矿主违法越层越界开采;
(2)严重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
(3)矿方管理混乱、隐患严重、采掘中不执行“有疑必探,边探边掘”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4.2 云冈矿“12.14”透水事故
2006年12月14日云冈矿在11-1号煤层掘进21111巷时与小窑采空积水区打通造成4人遇难。事故发生的原因是该矿在开拓此工作面前曾委托西安院做了地面物探,发现该区有低阻异常区。矿方掘21109巷时,采取了由工作面1000米处(设计1300多米)边探边掘,但该巷掘到设计长度后没有发现采空区及积水。然后矿方掘21111巷时,同样计划从1000米开始边探边掘(两巷相邻),但当掘到约890米时与解放煤矿的采空积水区打通。由于掘进的巷道是上山,大量的积水迅速涌出,造成此次事故的发生。
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是:
(1)由于小煤窑超层越界乱采乱掘且无正规资料,导致其采空区无从预测;
(2)矿方对于三线(探水线、警戒线、积水线)判断基于21109巷的采掘情况,这种失误导致了误判。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采掘过程中,执行好边探边掘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4.3 燕子山矿掘进工作面与钻孔导通突水事故
1993年4月28日4点20分,燕子山矿机掘队在掘12号煤层2107巷到800米时,与一地面施工过的钻孔掘通,由于上层8号煤层采空区积存了大量水和该
钻孔封孔质量不佳,当与钻孔掘通时,造成了大量积水顺钻孔导下,影响了工作面的40天正常掘进。此事故的发生,告诫我们在采掘过程中遇到钻孔时,一定要谨慎行事且需制定预防措施。
4.4 永定庄矿15号煤层8916工作面放水
永定庄矿于2009年在掘15号煤层8916工作面过程中,由于上部为14层采空区,为了排除上部采空区积水,该矿在掘进中向上部采空积水施工了很多探水孔并实施了排放,共计排放积水30多万立方米。在2010年5月2日工作面开开始采前发现了顶板有水。矿方经过分析,又采取了补打钻孔排水,再次排放积水10余万立方米。这一情况告诫我们在采掘过程中,对于出水的原因,必须认真分析,要彻底排除积水方能进行生产。若永定庄在开采前对8916面出现的水情不予重视那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无论对于采掘过程中出现的何种水情,都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采取相应措施。
4.5 大兴煤矿特大水害事故
(1)大兴煤矿概况
① 地理位置
大兴煤矿位于梅州市的兴宁市高黄槐镇,在兴宁市和平远县交界处,南距兴宁市44公里,北距平远县22公里,东南距梅县64公里。
② 矿井地质情况
大兴煤矿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含煤地层,走向东西,倾向南,倾角55°~75°,平均65°,属急倾斜煤层,井田范围东以F16断层为界,西以F1断层为界,上以-180m隔水煤柱为界,下至-500m水平。
③ 水文地质情况
大兴煤矿井田内共有6个相对含水层和4个相对隔水层组,导水裂隙不发育,含水性较差,煤层本身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但上部水淹区估算积水体积为1500~2000万立方米,对矿井开采形成极大威胁。
④ 煤层情况
大兴煤矿井田主要有5个煤层,自下而上分别为七煤、六煤、五煤、四煤(9号煤)、三煤(10号煤),其中七煤和四煤为全井田可采,三煤为局部可采,六煤和五煤不可采。七煤厚度0~1.79m,平均0.91m,靠近F16断层附近煤层厚度变大。上距四煤平均距离为36.27m;四煤平均厚度为0.28~7.28m,平均厚度为
3.54m,中间夹两层火成岩侵蚀层,厚0.3~0.8m,上距三煤平均间距28.42m;三煤厚度为0.04~4.02m,平均厚度为1.11m。
⑤ 矿井开拓方式
大兴煤矿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主、副井和风井三条明斜井与暗斜井分三级延深至-480m水平。主斜井由地面+282m至-55m水平,第一级暗斜井由-55m水平至-290m水平,第二级暗斜井由-290m水平至-480m水平。副斜井由地面+356m至+42m水平,第一级暗斜井由+42m水平至-290m水平,第二级暗斜井从-290m水平至-480m水平。风井由地面+282m至+75m水平,第一级暗斜井+75m水平到-55m水平,第二级暗斜井-55m水平至-290m水平。
⑥ 采煤方法
大兴煤矿采用斜坡短壁采煤法,采用打眼爆破落煤工艺,自然垮落管理顶板,开采顺序为下行式。
⑦ 提升运输系统
大兴煤矿采用三级提升,井下平巷采用人力推车;-480m水平煤炭通过第二级暗斜井提升到-290m水平,由第一级暗斜井分别提升到-55m水平或+42m水平,再由主、副井分别提升到地面;材料和设备下放与煤炭运输方向相反。
⑧ 通风系统
大兴煤矿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由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
⑨ 排水系统
大兴煤矿深部正常涌水量150m3/h,最大涌水量200 m3/h;矿井分三级排水,-480m水平的水先排到-290m水平,再由-290m水平分别排到-55m水平和+42m水平,分别通过主、副斜井排至地面。
(2)水害事故发生的经过
2005年8月7日13时13分左右,大兴煤矿上部水淹区-290m标高防水煤岩柱被破坏,发生透水,透水发生后,主、副井井筒均有雾气冒出,出现反风现象。13时30分,副井调度室接到-290m水平西三暗斜井绞车房(-281m)电话,说“水很大,我跑不出去了,„„”,但话未说完电话就断了,说明此时水已涨至-283m绞车房。14时,水涨至离主井口80m(斜长),此时水位为+245m。透水后原四望嶂一矿明斜井水位从+262m降至+255.5m,下降6.5m,经专家估算,矿井总透水量约为25万立方米。
(3)事故原因分析
经调查和专家组技术鉴定,认定在主井东翼四煤-400m石门以东150m附近,由于煤层倾角大(75°左右)、厚度大(3~4m),小断层发育,煤质松散易塌落,-400m以上各水平在生产过程中煤层均发生过严重抽冒。在此抽冒严重的情况下,大量出煤,超强度开采,致使-180m水平至-290m水平防水煤柱抽冒导通了+262m水平-180m水平的水淹区,造成上部水淹区的积水大量溃入大兴煤矿,导致事故的发生。
(4)事故防范措施
① 对开采区域上部采空区有积水的矿井,必须先排空采空区积水,方可进行采掘活动,否则不许生产。
② 矿与矿之间要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留足矿界煤柱,矿井内设计的其他各类保安煤柱,一定要严格保护,如有煤柱垮塌都应及时维护,并停止出煤,更不能去偷采煤柱。
③ 对有水害危险的矿井,一定要配备相应的探放水设置,对工作面有疑点的,应采取“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十六字原则和“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④ 停产整顿煤矿在停产整顿期间,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整改方案进行整改,防止停而不改,利用整改之名违法出煤生产。
⑤ 煤矿必须依法生产,依法经营,要按照规定范围开采,没有“四证一照”的矿井不得开采。
⑥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煤矿企业的矿长及其他管理人员,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有事故隐患及主要危险源存在的矿井,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前。
⑦ 矿井要按核定的生产能力生产,不得超能力生产。
煤矿水害事故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
近些年我国煤矿为什么会发生如此频繁的突水、透水事故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1)近年来,井巷工程的掘进速度明显提高,煤矿开采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开采的深度和工作面开采空间尺度不断增大,这使水害产生的条件、水害威胁的
程度以及水害形成的机理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我们的矿井防治水技术手段落后,矿井水害条件预测的精度和广度满足不了大工作面快速机械化生产的要求。
(2)由于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山水害较为严重,生产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未能及时调整好快速增长的生产方式与安全配套的防治水技术措施之间的协调关系。这使矿井水害防治技术与水害安全预警措施难以满足矿井的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的生产要求。
(3)因前几年煤矿企业经济效益不好,造成有素质的水文地质人才流失,或因机构调整,减少了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加上规范化监管力度不够,致使现有的防治水技术和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应用,矿井水文地质基础工作严重不足。
(4)近些年,随着大量小煤矿的关闭和部分国有矿井因资源枯竭及其他原因而废弃,使得生产矿井周边形成了因废弃矿井而产生的新的水源和导水通道,由于对该类型矿井废弃和关闭过程中没有采取切实的水害监测和防范措施,没有进行矿井关闭后可能诱发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的研究与评价,缺乏关闭矿井相关工程和技术资料的系统整理与管理,对废弃矿井突水条件的认识防范技术准备不足。
(5)矿井水害条件的实时监控与预警装备落后,造成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对孕育和发展过程中的水害隐患未能超前发现和预警。
(6)对隐蔽型导水构造的精细探查技术与装备不足,造成了对矿井导水通道的位置、分布、性质等的先知性和预先防范措施不到位。
(7)矿井防治水知识的普及力度有待提高。
如何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
为了有效遏制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力气,曾先后颁布、发行了很多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方面的指导意见、文件等。200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监察局,根据我国煤矿现阶段的矿井防治水情况重新修订颁发了《煤矿防治水规定》,这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对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视。3.28王家岭透水事故发生后,山西省再次细化了矿井防治水的要求,“有掘必探,有采必探”都是为了有效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1)煤矿水害产生的三大因素是水源、水量、导水通道。要想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查明这三大因素是关键。其中水源、水量在这三大因素中起主导作用。
因此在煤矿的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查明矿井范围内的水源、水量及其存在的形式、范围、水源补给和排泄分布特点,其次就是查清贯通这些水源的通道。如果这三个因素工作做好了,我们的矿井防治水工作就能迎刃而解,有的放矢。那么这一工作如何做,就要求我们的矿井地质人员,要精细的探查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利用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技术、不同的装备搞清矿井范围的水源、水量、导水通道。
目前的手段主要有:1)钻探、物探方法。通过井上下的钻探、物探查清水源水量的分布。2)煤柱留设。对已清楚的水源区留设保安煤柱,隔离水源。3)疏放减压水源。
(2)矿井水害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特定的采矿条件和相应的控制与影响因素,矿井水害的形成和发生都有一个从孕育、发展到发生的变化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不同阶段都有其对应的征兆。因此在我们日常的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如果能有效地对控制和影响矿井水害的关键因素适时监控和分析,就可超前对水害发生进行预报和预警,从而避免突发事故的发生。
(3)加强矿井水害防治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加大防治水技术工作与人力投入。针对矿井水文地质基础工作薄弱环节,在人、财、物方面给予支持,保障矿井防治水工作有效开展。与此同时,做好相关人员矿井防治水知识的培训和普及。只有我们把上述几个方面工作做好了,我们的矿井防治水工作才能真正为煤矿的安全生产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局直各单位、全市各煤矿:
近几年,全国煤矿恶性水害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全市煤矿企业、国有煤矿管理科、和各煤管站及包站(队)科室要充分认识做好水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水害防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有效防止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98号)和《河南省煤矿水害防治工作若干规定(修订)》(豫关整[2004]18号)等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我市煤矿实际,现就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局成立水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由各煤管站站长和各包站科室(队)长担任,办公室设在局安监大队二科,***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水害防治工作的安排。各煤矿企业、国有煤矿管理科、各煤管站也应建立相应的组织。
二、设置专一办公场所,健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各煤矿企业必须成立水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领导小组成员由矿级领导、水情巡视员、探放水队队员、辅助救护队队员等人员组成,成员不少于9人,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要放大上墙;有专一办公场所,办公场所不得少于15平方米;防治水办公室应悬挂实测的《采掘工程平面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充水性图》、防治水责任制、雨季“三防”领导小组名单;防治水办公室还应做到“九有”:有专人值班,有对外联系电话,有符合煤矿实际、经有关矿级领导审批的中长期防治水计划和矿井防治水计划,有水害应急预案,有探放水记录,有水情巡视记录,有探放水报表,有水害隐患排查及处理记录,有防汛物资台帐等。
三、落实责任,加强监管
(一)认真落实矿井水害防治责任制 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是矿井水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对矿井水害防治负技术责任,安全矿长对矿井水害防治负领导责任,水害防治办公室领导对水害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办公室主任应及时主动向矿有关领导汇报本矿水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如果发生透水事故,要按规定逐级上报。
(二)加强煤矿水害防治监管工作
各煤管站(科)和包站科室(队)要认真履行对煤矿水害的日常监管工作,煤管站(科)要督促煤矿企业成立雨季“三防”领导机构、落实防汛物资、进行矿井联合排水试验;在雨季期间未落实水害防治措施的煤矿,要监督其停止生产,将井下人员全部撤到地面;对辖区内重大水害隐患要登记建档,重点跟踪落实隐患整治情况。
1、煤管站(科)包矿人应对受水害威胁严重的矿井隔日下井检查一次,包片副站(科)长每周下井一次,对查出的重大隐患要及时向辖区负责人汇报,辖区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使隐患及时整改到位,不能及时解决的,要及时向局防治水办公室汇报。
2、局包站科室(队)对受水害威胁严重的矿井,应不间断巡回检查,重大隐患及时向包站领导或局调度会汇报。
3、局防治水办公室的包矿人对2008年受水害威胁严重的29家矿井要定时下井检查,及时与站(科)包矿人沟通信息,掌握防治水动态,如有重大隐患要及时向包站领导汇报。
4、对我局未按受水害威胁严重管理的煤矿,在日常监管时如查出存在重大水患,也应逐级上报。
凡因工作失误没有及时处理或没有及时上报重大水患酿成事故的,依据局有关规定,逐级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由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凡煤矿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要责令企业停产整改,限期整改不合格的,报局后由局防治水办公室交执法队依法处理。
(1)存在《特别规定》第六项中5种严重水患之一的;(2)煤矿企业没有配备地质或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的;
(3)未按规定配备直流电法物探仪(受水害威胁严重的矿井)、75米以上大功率探水钻的;(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水害隐患严重的企业,没有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的;(5)防治水规划、计划资金不落实的;
(6)没有建立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制定水害防治应急预案的。
对发生事故的矿井要认真查清水害发生的原因,按局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事故责任。
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各类水害事故发生
1、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基础工作
煤矿企业要认真编制矿区水害防治规划、水害防治计划和水害应急预案,并由水害防治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保证水害防治的资金、设备仪器落实到位。要采用适合本地区的物探、钻探、化探等先进的综合探测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定期收集、调查核对本矿及相邻煤矿的废弃老窑情况,编制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充水性图》等基础图纸,建立健全矿区地下水动态观测网,为水害防治工作提供详实、可靠的技术依据。
2、强力推进大功率探水钻和物探仪购置工作
各煤矿企业必须购置大功率探水钻,探水距离不低于75米,不得用煤电钻或达不到探水距离的钻机替代;受水害威胁严重矿井同时要购买直流电法物探仪,并由专人学习,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受水威胁严重矿井无购置直流电法物探仪的节后一律不予复工验收。购置情况由局国有煤矿管理科、各煤管站统计后及时报安监大队二科备案。
3、强化培训工作
各煤矿企业要选派懂技术、责任心强的同志从事水害防治工作,同时,探水工、水情巡视员、物探仪使用工等要定期参加培训或复训,取得有效证件,持证上岗。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虚心学习别人经验,接受专家指导,为本企业水害防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4、建立健全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煤矿企业应建立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对矿井生产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水害类型等进行预测预报,提出预防处理水害的措施。受水威胁严重的矿井每月应定期开展水害隐患排查,其它矿井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水害隐患的排查。查出的水害隐患,要落实责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水害防治工程应编制设计、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工程结束后及时进行验收总结。
5、严格矿井防隔水煤柱的管理
井田内有与河流、湖泊、溶洞、强含水层等有水力联系的导水断层、裂隙(带)、导水陷落柱时,必须查清位置,并按规定留设防水煤(岩)柱。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设防水煤柱。已破坏的防隔水煤柱必须重新建立,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严禁在防隔水煤柱中进行采掘活动。
6、加强断层水、底板承压水、溶洞水的超前治理
巷道过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构造地带时,必须探水前进。如果含水丰富,应超前预注浆封堵加固。井筒工程穿过强含水层时,必须进行预注浆封堵加固。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的矿井,要进行疏水降压,保证安全开采;无法保证安全开采时,必须进行底板加固注浆。受溶洞水威胁的矿井,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落实防范措施后方可进行采掘活动。
7、严格控制水体下采煤
水体下采煤必须进行安全试采。试采前,要由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开采设计,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并严格落实“三同时”的有关规定;试采时,要设立观测站,观测地表移动与变形,查明垮落带和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等情况;试采结束后,要提出试采报告,报原审批部门审查,进一步完善安全防范措施。未按有关规程进行安全试采的矿井一律不得进行生产。
8、建立完善的井下排水系统
矿井排水系统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仓、水泵、输电线路等设施,确保矿井正常排水,并满足特殊情况下排水需要,雨季来临之前,要进行水泵联合试运转,试运转要有报告,试运转后报告要由安全矿长签字;涌水量大的矿井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井底车场或井下中央泵房应设置防水闸门等防水工程。
9、做好老空(窑)水的探放工作
老空(窑)水是煤矿的主要水害之一,必须高度重视老空(窑)水的探放工作,特别是参加资源整合的矿井,在探水前,要分析查明老窑水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探放水时,要撤出探放水点部位受水害威胁区域的所有人员;探放水孔必须打中老空水体,并要监视放水全过程,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探放水时,要认真检查瓦斯或其它有害气体,确保探放水安全进行。搞好防治矿井水害的培训教育,矿井有突水预兆时,应立即撤出井下所有人员。
10、加强矿井的雨季“三防”工作
认真编制雨季“三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组织抢险队伍,储备足够数量的抢险物资;雨季前,要对矿井排水设备和供电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修,清挖水仓、水沟和沉淀池,开展一次联合排水试验。煤矿位于地表河流、山洪部位、水库等附近,井口、工业广场要修筑堤坝、开挖沟渠等截流措施,防止地表水体倒灌矿井。地表水体、采煤塌陷区、煤系地层露头等部位有漏水现象时,要对漏水的水体基底进行防漏加固处理。
11、加强水害应急救援工作
各煤矿企业要完善水害应急预案,配备能够满足抢险救灾的各种排水设备和专业抢险队伍;储备足够数量的抢险物资和设备,确保抢险救灾时能够及时到位,并发挥作用。
附件:受水威胁严重工作面
主排水泵联合试运转制度
1、坚持每年5月份以前进行一次主排水泵联合试运转制度,以检测矿井抗洪救灾能力。
2、联合试运转由矿机电、安全、通风、总调共同组织实施,单位由分管领导组织落实,技术、运转人员参与实施。
3、每年进行联合试运转前,单位必须组织人力物力将水仓清理完毕,矿有关部门验收认可。
4、水泵及起动设施保持完好状态。
5、每台水泵要求能在10分钟内起动完毕,除备用水泵外,其它水泵能全部起动起来。此时,要求排水设施无泄漏,水管无破裂,闸阀无失灵,排水正常为合格。
6、排水各数据记录,试验人员应签字认可。
7、单位写出试验报告,报送矿有关部门存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搞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技术管理,遏止和杜绝煤矿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结合公司矿井防治水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二条 组织机构
1、成立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领导组组长:韩志明 常务副组长:高俊峰
副 组 长:马洪兴 李 俊 徐 起 马 玉
成 员: 孙 涛 苏 儒 高等瑞 薛斌亮 李树国
尹良斌 杨育懋 张 彪 王者荣
2、领导组下设矿井防治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主 任:孙 涛 副 主 任:苏 儒
成 员:高等瑞 孟廷国 曹海银 李 强 李树国
杨育懋 张 彪 刘汉庚 朱俊宝 王者荣
第三条 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有关矿井防治水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等精神。
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
3、负责矿井重大水灾事故的抢险、指挥、协调。第四条 矿井防治水办公室职责
1、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日常管理,贯彻落实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的决定、决议,制定并落实《矿井防治水管理办法》和《重大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工作。
3、负责矿井水灾事故抢险时的技术工作。第五条 地质测量组职责
1、履行矿井防治水办公室职责,负责全矿的防治水技术业务管理、监督、考核工作。每年初编制下发《矿井防治水工作计划》,修编完善《矿井防治水管理办法》等有关防治水规章制度。
2、负责日常水文地质标准化工作,负责水文地质预报工作,提供矿井防治水相关技术资料。
3、编制《重大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参与《灾害预防和事故处理计划》中水害事故部分的修订工作,矿井发生水灾事故时协助制定抢险方案并进行相关技术指导。
4、负责编制探放水设计。30000m3以下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30000m3以上设计必须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并上报集团公司资源环境局审批后实施。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督促施工队组施工,并根据队组提供的钻探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5、负责编制掘进工作面超前钻探设计,督促并落实掘进队组编制措施实施超前钻探。
6、负责编制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方案,参与防治水工程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工作。
并根据探查情况安排队组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5、根据矿井衔接计划开展地面三维勘探、瞬变电磁或电法勘探,查清开采区域内的构造及富水性,保证矿井安全开采。
6、机电科要根据提供的最大涌水量进行设备选型、管路的配套。合理科学地布置各接力排水点的排水系统,必须在考虑排水距离、扬程、排水效率等情况下配泵及管路。
第十六条 探放水规定
(一)探放水范围
1、在掘进过程中,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2、采煤工作面或掘进巷道接近勘探钻孔时必须超前钻探,根据钻探情况进一步采取措施。
3、掘进工作面在顶板富水区掘进时应钻探疏放水后再掘进。
4、被贯通巷道有积水、淤泥或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时应超前探放水。
5、综采工作面回采前,根据顶、底板赋水情况有针对性探放水。
6、掘进巷道接近采空区时必须超前探放水。
7、其它如老空区、积水巷道、强含水层、相邻生产矿井开采区、导水构造、封闭不良钻孔等需探水地点,接近上述地点必须进行探放水。
(二)探放水要求
1、地质测量组负责确定钻探设计,设计中明确孔数、孔深、角度(方位角、倾角)、终孔孔径、超前探距及其它相关技术要求。
2、采掘队组根据钻探设计编制钻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措施中必须明确规定瓦斯突然涌出和涌水突然增大时的应急措施,并组织钻探施工资料收集工作,每月月底将全部原始记录报地质测量部。
3、探放水前,工作面必须安装满足最大排水能力要求的排水系统。
4、必须按照要求严格控制距离,保证足够的钻探超前距离,现场悬挂钻探施工牌板,严格管理,地质测量部要加强督促检查。
5、采掘工作面淋水、涌水增大影响生产需要探放水时,超前探放水量不得超过巷道内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
6、对采空区、积水巷道、导水构造、强含水层、封闭不良钻孔等需探放水的地点,地测组都必须准确地绘制在矿井充水性图上,要求标明积水范围、积水量积水外缘标高等,并外推60米用红色圈出积水区的警戒线。
第十七条 防隔水煤柱留设规定
(一)受水害威胁的下列区域之一,必须留设防水保安煤柱
1、受保护的通水钻孔。
2、在地表水体、含水冲积层下和水淹临近地带。
3、与强含水层有水力联系的断层或强导水断层接触的煤层。
4、有大量积水的老窑和老空区。
5、导水、充水的陷落柱、断层等地质构造。
(二)留设防水保安煤柱的要求
1、地质测量组按照有关规程要求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防隔水煤(岩)柱的设计,并报集团公司审批。
2、各类防隔水煤柱内严禁布设巷道及工作面。
第四章 井下排水管理规定
第十八条 井下排水管理
1、中央水泵房水泵必须保证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工作水泵的能力可以在20 h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目前中央水泵房有三台D85-45×5型水泵,额定流量为85m3/h,额定扬程为225m。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必须经常保证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完好。
2、中央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8小时的矿井正常涌水量。盘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4h的盘区正常涌水量。水仓的空仓容量必须经常保持总容量的50%。中央水仓有效长度213.28m,净断面6.2m2,有效容量1300 m3。
3、井下所有各排水点必须安排专人开泵、排水、清煤泥,保持管辖巷道内无积水或水仓水位处于最低位。
4、各排水点必须悬挂水仓警示牌及排水设备管理牌,管理牌内容包括水仓编号、队组名称、水泵编号、型号、排水量。
5、中央水泵、盘区水泵及综采工作面主要排水系统必须建立水泵运行日志,并要求存档1年。
6、地质测量组必须加强对井下各采掘开生产头面的排水管理,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第十九条 掘进工作面防治水管理
1、各掘进队组按本工作面防治水措施要求,在工作面安装排水系统,配足水泵及管路,加强排水设备、管路、供电的日常检修、维护,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保持巷道内无积水或水仓水位处于最低位,定期安排人员对水仓或水沟进行清淤。排水系统随工作面掘进必须向前延伸,距工作面不大于30米。
2、地质测量组对可能与采空区或密闭巷道贯通的掘进头面必须提前50米下发贯通通知书,生产技术部根据预报通知书提前安排施工队组制定专门的防治水措施,如巷道密闭拆开排水前,通风管理部要预先安排瓦斯排放工作。
3、在巷道工程移交时,由机电科牵头,有关单位配合将排水系统做为一项主要工作进行移交,无排水系统或排水系统不完善无法正常排水的巷道严禁移交,必须限期整改完后方可移交。
4、各开掘队组在巷道掘进期间,根据地质测量组提供的预测最大涌水量,必须安装排水系统,包括配备水泵及排水管路,及时在低洼处掘打标准水仓。标准水仓的规格设计和施工由生产部具体负责。
5、各掘进队组根据水文地质预报,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原则,杜绝冒险蛮干的行为。对过地质构造可能造成的涌水异常应超前备足水泵及管路,做到早准备、早预防。
6、掘进巷道顶板淋水、涌水影响人员通行和正常施工作业时,要采用雨布遮挡、接水器导流、挖沟引流等方式,加强水害治理,并严禁将淋、涌水引入皮带或刮板输送机,造成煤质水分超标或煤仓跑水煤等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条 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管理
1、生产技术科做好防治水工程设计、组织实施及验收工作,机电科做好水泵、管路选型及组织安装和业务管理工作。各有关单位按照综采工作面防排水方案,完成分管范围内防治水工程,并在工程完成后严格履行移交验收手续,相关业务部室及队组要在移交单上签字。综采队组要根据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及顺槽巷道实际底板起伏情况,再掘打临时水仓并安泵接管进行动态排水,随时将工作面及顺槽低洼处积水排出。
2、综采队在回采过程中必须注意观测老塘出水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调度室。
结合以往出现的矿井水害经历, 总结水害的具体发生状态及相关诱因、实施的防范措施、补救方法经验。改善其不足、吸取其教训、拓展有效的技术理念与合理的方案。积极改进、探索。通常其主要诱因包括:未勘测清楚具体的水文地质情况, 井巷靠近老空地积水区、充强含水层及水断层、陷落柱与敞开隔离煤柱, 单凭借经验主义而未能实施探放水的规章制度, 随意施工、方案不合理;地面的防洪、防水手段及管理方法不明确, 由于地表水的大量流入井下, 导致大体积水灾;井巷的施工质量不合规, 引起矿井的井巷出现大面积塌落、冒顶及跑砂出现透水或者工程的钻孔在固井发生止水前进入巷道, 致使顶板发生含水透水;井巷的位置设计不完善, 如设立井巷在地质较差的条件中或过于靠近强含水层等水源处, 引发施工过程中因地压及水压的共同作用引起顶、底板面透水;排水各方面的设备选取不合规;测量过程中出现误差, 引发巷道穿透积水区;排水的设备未能及时维护, 如水仓清挖不及时, 由于储水能力不足导致淹井;井下未设置防水闸门及技术管理与组织不合理, 出现透水时不能及时处理进而导致淹井现象。
2 煤矿井下水害重要特点
2.1 含水层水源
含水层水源作为矿井最重要的充水源头, 主要特征是水量教多, 但规律性强。一般情况下, 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均通过先补水至含水层水, 后流入矿井。所以, 需高度重视、认知含水层水的客观规律, 择取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
2.2 地表水水源
地表水水源是地面的大气降水透过地面的塌陷区、煤层的露头地域及岩石受风化破碎地带中不能整体胶结形成的各洞口及裂隙等通道流入井下, 进而形成井下水。其主要特点是涌入的流水量和四季的下雨量达成正比, 遇雨季时水量会较大, 而旱季时水量便随之减少。
2.3 地表的承压水及断层与岩溶水
地层承压水即填充两个隔水层间的重力水。因承压水填充在两个隔水层内, 其隔水的岩层顶底板均遭受静水压力。通常普遍形成承压水构成的地质结构显示单斜或向斜。
断层水是地层表面因断层结构制约, 透过断层面形成含水层及巷道峒室等, 引发含水层水及地面等相关水源流入井下。主要是以断层及裂隙为基础, 其受损程度与受断层面的切割部位显示的岩性、破碎程度与充填胶结现象的差异显示不同的结果。
岩溶水即埋藏于白云岩及石灰岩等可溶性强的岩石裂隙溶洞地下水。其出现过程中需有几个基础条件, 如水在地下岩层中需保持流动性且水含有一定的侵蚀性;可溶性的岩层普遍存在;岩层内部出现裂隙导致透水现象的发生;碳酸的岩石均不涵括空隙, 未经溶蚀阶段, 其主要透水性均直接影响到裂隙的发育范围, 裂隙的发育首先是由于地下水得流通至通道, 通过腐蚀, 形成岩溶水。溶洞的平均分布和地质的结构线相符, 一般沿断层带的扩展成为成排的溶斗及落水洞等。
3 水害防治措施
3.1 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活动, 充分认识隐患排查对于避免水害
事故的重要性, 努力找到水害事故隐患的蛛丝马迹, 认真加以治理, 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3.2 加强雨季期间调度和值班工作。在雨季, 煤矿主要负责人要在岗在位, 不能远离。
3.3 要主动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联系, 建立灾害性天气预
警和联合预防机制, 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掌握可能危及煤矿安全生产的暴雨洪水灾害信息, 及时主动采取措施。与周边相邻矿井沟通信息, 当矿井出现异常情况时, 立即向周边相邻矿井进行预警。
3.4 建立雨季巡视制度。煤矿企业在雨季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本
井田范围内的可能威胁矿井安全的废弃老窑、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以及湖泊、河流、涵闸、堤防工程等部位进行巡视检查, 特别是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 要实施24h不间断巡视。矿区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 必须派专业人员及时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
3.5 建立重大水害应急预案和及时撤人制度, 并授予调度值班
人员紧急处置权, 明确撤人的指挥部门和人员以及撤人的程序等, 24h降雨量超过50mm, 以及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 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3.6 准确、及时地将矿井的采、掘工程绘制到采掘工程平面图等
图纸上, 定期收集相邻煤矿和关闭废弃的老窑情况, 及时与相邻矿井交换图纸, 并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口位置、井田开采范围、开采年限和地表水情况, 准确掌握矿井受水患危险的情况。
3.7 对地表采动裂缝及塌陷坑要及时进行治理;对关闭废弃的
煤矿井简要充实填死;煤系地层露头部位有漏水时, 要及时注浆加固处理。凡可能和井下有水力联系的低洼地点, 设置防洪站, 保证随时排除积水。同时对排水沟及时巡查维护, 保证河道畅通, 防止河水倒灌。
3.8 安装和完善井下职工的“三条生命线”, 保证“三条生命线”
安全可靠。在矿井生产水平水仓入口、可能的突水地点、可能的过水通道等处安设摄像头, 保证安全监测系统能够对水情变化进行实时监控。
3.9 开采下部层位煤层受上部采空区积水威胁的矿井, 要认真
核对上层煤巷道和采空区的低洼地点, 把可能的积水范围和积水量, 标绘在上层煤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在开采下层煤之前实行探放水, 将上层煤的积水放净。
3.1 0 生产和在建矿井完善排水系统, 坚持正常排水, 严禁有任何
超层越界违法开采行为, 相邻矿井之间要及时互通信息, 建立联合预警机制;加强对井下各防水闸门、墙的日常管理, 水闸门要确保备件齐全、开启便捷, 定期作关闭试验, 做好涌水观测工作。
3.1 1 对于生产区域上部存在高压积水的, 一方面要增设挡水
墙;另一方面要对周围环境进行随时监测, 且在挡水墙周围不能进行采掘工作。
3.1 2 对于存在复采活动的矿井, 实行有采掘必探。采用正规采
煤法, 有计划的逐步退出复采区域的采掘活动, 消除复采区域水害、顶板等灾害的威胁。
3.1 3 对于开采下组煤的矿井, 要开展对承压水水文地质的探查
和研究, 弄清承压含水层的水压、富水性、隔水层的厚度和完整性等水文地质情况, 要采用疏水降压的办法, 将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值降到安全范围, 再行开采。对强含水层, 在掘进时应加强探放水工作, 在巷道过这些含水层时, 必要时采用预注浆方式。
4 结语
矿井防治水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长期性工作, 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等手段对矿井水害进行预测和治理, 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水措施, 是保障矿井生存和安全生产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闫以朋.矿井水害的防治[J].煤炭技术.2010 (03) .[1]闫以朋.矿井水害的防治[J].煤炭技术.2010 (03) .
[2]郑纪峰.浅谈矿井水害防治[J].装备制造.2010 (01) .[2]郑纪峰.浅谈矿井水害防治[J].装备制造.2010 (01) .
引言
随着我国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煤矿突水问题已成为制约煤矿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各大煤矿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对煤矿突水的分析研究,并对其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报,对煤矿 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矿井水害类型
矿井水害按水源特征一般分为地表水、老空水、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五大类型,其中岩溶水又按含水层厚度分为薄层灰岩水水害和厚层灰岩水水害两类。
(1)地表水水害
其水源是大气降水、地表水体。水源通过井口、采后冒裂带、岩溶塌陷坑、断层带或封闭不良钻孔充水或导水进入矿井。
(2)老空水水害
其水源是老窑、小窑、废巷及采空区积水。当采掘共组面接近或遇到老空水区时,往往在短时间内涌出大量老空水,来势凶猛,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常造成恶性事故。
(3)孔隙水水害
其水源是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层中的孔隙水。当煤层被第四系松散含水的流砂层、砂层、砂砾层、卵石层、粘土层所覆盖,在开采时,煤岩柱留设不足,往往造成冒裂带直接进入松散层;或松散层底部存在富水含水层,开采前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没有按含水层下回采条件留设煤柱,回采后水、砂或泥溃入井下。
(4)裂隙水水害
其水源为砂岩、砾岩等裂隙含水层的水。这种水害发生在开采北方二叠纪山西组煤层和侏罗纪煤层以及开采南方侏罗纪的煤层中。这些煤层顶部常含有厚层砂岩和砾岩,且裂隙发育,如与上覆第四纪冲积层或下覆奥陶系含水层有水力联系时,可导致严重突水事故。
(5)灰岩岩溶水水害
厚层灰岩岩溶水水害分为南方型和北方型。南方型厚层灰岩赋存与主采煤层顶、底板,几乎无隔水保护层可利用,故一旦发生突水,往往来势凶猛;北方型煤田厚层灰岩主要是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主采煤层与厚层灰岩含水层常有不同的煤系隔水保护层,此类奥灰突水与构造成岩溶陷落柱有关。
2.矿井突水预兆
矿井在各种水害发生之前都有一定的预兆,一般会出现如下现象。
(1)向导迎头空气温度降低,感到发凉。
(2)迎头空气潮湿,温度异常增大。
(3)迎头壁帮渗水,且逐渐增大。
(4)煤壁或迎头,两帮岩层潮湿,有水锈。
(5)有时可听见"嘶嘶"水流声或"底爆"响声。这是由于井下高压积水向煤岩裂隙强烈挤压与煤岩壁摩擦而发生的声响,说明离水体不远即将突水,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6)矿压增大,煤岩破碎,裂隙发育,出现片帮、冒顶及底鼓等现象。
(7)局部冒顶,有涌水或淋水,且逐渐增大并浑浊含泥砂等。一旦发现上述现象就是可能发生水害的征兆,应该及时报告,查清原因,采取措施,预防水害于未然。
3.矿井突水的主要原因
据煤矿区水文地质特征、构造特征和开采情况等综合分析研究,造成突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3.1煤矿区的地质条件
矿区的地质条件一般都比较复杂,地下水源补偿丰富,随着开采水平的不断延深和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水压逐渐升高,突水威胁愈加严重,最终酿成突水。
3.2工作人员的意识水平不高
对于突水以前出现的预兆现象(挂红、挂汗、煤壁变冷、顶板淋水加大、裂隙出现渗水等)不了解,遇到上述情况后没有及时停止工作,最终导致水灾的发生。对断层的性质、落差、上下盘煤层含水层空间关系不清,盲目掘进,不重视突水预防而造成突水。井田与其周围的钻孔质量或管理不善造成突水。井田内各类小煤矿乱采乱掘造成突水。
3.3防治水工程投资力度不够
必要的防治水工程不做,或偷工减料,擅自修改设计,忽视工程质量要求等造成突水。预测方法不够先进,野外采集和数据处理存在一定的局限。防治措施不够完善,对于一些突发的现象不能及时判断和处理。
4.矿井突水灾害的防治
矿井突水灾害的防治可以从矿井防水和矿井排水两个方面考虑。前者主要考虑采取措施防止水流入矿井,或者控制流入量。这种方法可以直接降低矿井涌水量,节约排水费用,降低煤炭生产成本,从源头上制止水害的发生,是比较积极的防治水害措施。而另外一种矿井排 水措施则是利用矿井巷道中的排水沟、水仓、水泵等排水管路来排除矿井水,这种措施是对矿井水的消极处理,当矿井涌水过大时,可能失效,从而发生灾害,因此,这种消极措施不可取,只能作为辅助措施存在。防治矿井水灾的原则,是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本文从矿井水的来源考虑实行积极的防治水,具体措施如下所述:
4.1地表防治水
地表防治水是指在地面修筑一些防排水工程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以限制大气降水和地表补给含水层或直接渗入井下,从而减少矿井涌水量,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它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对于以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涌水来源的矿井尤为重要。
4.2井下防治水
地表防治水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而井下防治水则是第二道防线,一般可采用先探放,后截堵的措施进行。
(1)井下探放水。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有突水危险区域时,就存在突水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此时,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基本原则,这是预防井下水害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则。采用探放水方法,查明采区前方的水情,并将水有控制地放出,它是消除矿井水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以本质保证采掘工作面生产的安全。根据不同类型的水源,可采取不同的疏放水方法和措施。
(2)井下截堵水。井下截堵水是利用设置防水煤(岩)柱、水闸墙、水闸门等堵水设施,临时或永久地截堵住涌水,在矿井突水灾害发生时,隔离巷道或者封闭采区,使某一地点突水不致危及整个矿井,减轻突水灾害的影响。
4.3注浆堵水
注浆堵水就是利用注浆技术将制成的浆液压入地下预定地点,使之扩散、凝固、硬化,达到堵截补给水源和加固地层的作用。
结束语:
【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推荐阅读:
井下水害防治措施10-26
水害岗位责任制10-09
矿井水害事故应急方案07-06
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07-19
小河煤矿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05-27
5、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汇报09-11
防治水宣传资料06-03
虫害防治方案06-11
防治禽流感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