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期末数学试卷分析

2025-0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五年期末数学试卷分析(精选9篇)

小学五年期末数学试卷分析 篇1

1.A.friendB.deskC.chairD.board

2.A.studyB.bathroomC.chairD.kitchen

3.A.musicB.sportsC.chairD.science

4.A.notebookB.story-bookC.schoolD.Chinesebook

5.A.parentsB.farmerC.driverD.nurse

二、英汉互译

1.干得好

2.helpyourself

3.toomany

4.筷子

5.classmate

6.棒球运动员

7.fridge

8.面条

9.plate

10.窗户

三、选择正确的形式填空。

1.Thisis_____(our/we)newclassmate.

2.Howmang_____(book/books)?

3.He_____(have/has)shorthair.

4.Letme_____(show/showto)you.

5.Howmangpeople_____(is/are)thereinyourfamily?

四、按要求写一写

1.youare(缩写形式)

2.I’dlike(完整形式)

3.tall(反义词)

4.have(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5.four(同音词)

6.arenot(缩写形式)

7.friend(复数)

8.thin(反义词)

9.don’t(完整形式)

10.I(宾格)

五、按要求写句子。

1.would,what,like,you?(连词成句)

2.can,use,chopsticks,I(连词成句)

3.Thisishisphoto.(变为一般疑问句)

4.Mom’sinthelivingroom.(翻译成汉语)

5.晚饭吃什么?(翻译成英语)

六、判断正“T”误“F”

Hello!Comeandmeetmyfamily.Thisismyfather.Heisadoctor.Helikespainting.Thisismymother.Sheisadoctor,too.Shehaslongredhair.Thatwomanismyaunt.Shehasshorthairandbigeyes.Thebigboyismybrother.Helikesmusic.

1.Therearefourpeopleinmyfamily.

2.Myaunthaslongredhair.

3.Mymotherisadoctor.

4.Myfatherlikespainting.

小学五年期末数学试卷分析 篇2

一、数学课课末小结的主要形式

(一)总结式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一节课内所学生的知识和主要内容,作提纲挈领式的总结。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以后,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

(1)什么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有几条边?有几个角?

(3)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我们能够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呢?如果能,又应该怎样计算呢?

这样设计,既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教学重点,又巩固了新知识、强化了记忆。

(二)悬念式

这种小结是在教学本课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师设疑引出下节课要学的内容。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新授小数除以整数,除总结好本课内容外,还可提出:“21.45÷15,小数除以整数,如果把15缩小100倍,21.45÷15→21.45÷0.15,小数除以小数,又怎样计算呢?”这样小结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了铺垫,促使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主动建立新知结构。

(三)前呼后应式

这种小结需要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设疑置惑,小结时释疑解惑。前呼后应,形成对照,使学生豁然开朗。

例如:教学“三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在导入新课时设疑: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如遇到有余数的时候,余数也不变吗?讲完新课后教师结合出现的几对算式,引导学生小结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有余数,那么余数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这种前呼后应式的小结,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的主要知识。

(四)图表式

这种小结通常是通过图示或表格的方式,引导、归纳、总结出当堂课所学的知识,或揭示同以前所学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例如:学生在学习带分数乘法的解法时,由于受前面学过的带分数加减法的解法干扰,往往出现将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别相乘和把带分数部分先通分、再约分等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错误,为了帮助学生弄清两者之间计算过程中的异同点,可用图表小结。

(五)探求式

这种小结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步骤,安排教学内容时,把学生感到模糊的或容易引起意见分歧的问题有意识地留到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分析,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得出结论,统一认识。这样小结,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收为主动探索,以达到促进学生思维的锻炼、学会明辨是非能力的目的。

(六)对比式

有比较才有鉴别,对比式小结,就是在一节课教学的结束阶段从内容结构、形式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侧重地把本节课内容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对照,比较、分析、概括出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把握住特点,总结出规律,加深了解所学知识。

二、数学课课末小结的优化策略

(一)使知识生活化

例如教学《认识左右》一课后,可让学生到楼梯口当“小交警”,抓出不遵守交通秩序的同学。

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并非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必然学得兴趣盎然。相信这一幕将永远留在孩子的脑海中,教师还要去寻找什么结尾呢?

(二)知识的迁移

例如,在《九加几》的教学末尾,学生得出了这样的填法:9+6=8+7。老师可以问:你是怎样算8+7的?学生会说出用“凑十法”也可以算“8+7”。

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今天的知识,还尝试把今天的知识用于相似题的解决中,成功地对知识进行了迁移。

所教内容学完后,不是马上结束教学,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使之成为联系第二课堂的纽带。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又能使学生所阅读的课外读物与本课内容密切相连,拓展知识,扩大视野。

又如,教学《年、月、日》小结时,可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 在同一年里,有没有相邻的两个大月或两个小月?不在同一年里呢?

2. 小强今年12岁,可是他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出生的?

3. 一个坏人私自开了一张介绍信,日期是1999年2月29日,立即被机智的警察发现了,是什么原因?

(三)使知识融于游戏

这种方式是根据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把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

例如教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可以设计“找朋友,离教室”这样的结尾:

教师出示带有数字的卡片说:“你们可以为我出示的这些数字‘找朋友’。如果你的座位号是卡片上数的倍数,你就找到了‘朋友’并可以离开教室了。在离开以前,你要走上讲台,为你的座位号再找出两个‘朋友’并大声说出来,才能走出教室。这两个‘朋友’,都是它的倍数。”学生顿时兴趣倍增。

(1)教师出示卡片2,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学生一个个走上讲台,分别说出了自己座位号的倍数,然后离开了教室。

(2)教师出示卡片3、5时,座位号是3、5的倍数的学生,也用同样的方式走出了教室。

(3)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座位号是1、7、11、13、19、23、29、31、37、41、43、47的学生。

引出:当出1时,剩下的这些学生就都可以出去了。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柳向京

(乐清市城南第一小学,浙江乐清

摘要: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数学阅读不容忽视,只有掌握一定阅读数学语言的能力,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数学。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阅读是人类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类吸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后进生。”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基础阶段的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化、数字化”的社会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把阅读引进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以供探讨。

一、以“疑”引人,激发阅读兴趣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一门基础科学,要想使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使之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本,促进思维发展。教学中教师应围绕知识要点,制造悬念,诱发学生迫切需要阅读的动机。

例如:讲乘数是11的时候,为什么老师能快速地知道答案?学生对此充满了好奇,并对这一知识产生了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认真阅读课本,寻求其中的奥秘。因此,“读”是理解的前提,“疑”是思维的开端。

二、针对学习内容,划分阅读层次

数学学习内容的精练性、数学语言的抽象性,决定了数学阅读不宜采用阅读小说的方法来简单地浏览课本,要避免学生无目的地“走马观花”或“囫囵吞枣”式的阅读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内容特点,划分阅读层次,使学生从愿读转变为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

1. 整体感知。

开始阅读时,可要求学生把教学的有关内容从头到尾认真地阅读一遍,大体了解教材内容,再提醒学生想一下,它与前面所学的内容有什么联系,从而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与建构。一位特级教师执教“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就是如此,课始他提了这几个问题:(1)今天学习的是分数,关于分数,我已经知道了什么?(已有知识)(2)关于分数,我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自学课本)(3)关于分数,自学课本后,我又知道了什么?(建构新知识)(4)我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质疑新知识)

2. 提纲导读。

由于学生的年龄及知识等因素的限制,为增强阅读效果,教师可以出示阅读提纲,学生对照提纲有目的地阅读教材,通过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意图,了解教材的内涵。

3. 解析难点。

在预习中难免回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或疑难问题,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把发现疑难的地方用点点、画线标注出来,可以请教他人,也可以在课堂上专注听老师讲解。

三、加强阅读指导,形成阅读策略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阅读对于理解、掌握知识来说其作用是明显的。数学阅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

在欢快的下课铃声中,同学们依次做完游戏走出教室,乘着游戏的余兴,投入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总之,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就

极的思考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那怎样才能有效地阅读数学课本呢?在阅读指导中,值得提醒学生注意的方面有:

1.阅读数学课本要认真细致。数学语言相当简洁、精练,稍不留心就会出现错误。比如:教梯形定义时,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如果漏掉“只”的话就会出错。

2.阅读数学课本要语意转换数学课本中的生活语言,但更多的是数学语言为了更通俗易懂,可以适当把数学语言转换成生活语言练习进行表述。

3.阅读数学课本要读写结合。阅读数学课本要时,适当动笔圈画,即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在此基础上把握阅读材料的中心和关键,又能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4.阅读数学课本要质疑知识。学贵知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阅读数学课本时,要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这样对知识的理解才会深刻。

当然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这些策略因人而异,但最终都是要引导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时有所思有所想。

四、培养预习习惯,重构教学模式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学生通过预习对一些容易的知识已基本掌握,教师则要引导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穿针引线,融会贯通。因此我们的“教”要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找准教学起点,把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重难点及知识的拓展运用上,重构教学模式。

例如,在教学《最大公约数》时,首先让学生举例说一下通过预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接着引导学生从大量的例子中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有三种基本情况:倍数关系、互质关系及一般关系。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着重探讨在什么情况下两个数肯定是互质数,什么情况下肯定不是互质数。学生通过相互争论,相互补充,思维相互碰撞,从而对互质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在预习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把零碎的知识点整理成块,形成知识网络。

五、适时拓展延伸,提升数学素养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实际上数学阅读不仅包括对数学教材的阅读,还包括对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阅读,因此可以在课后进行阅读延伸,采用“课内学一点,课外带几点”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应用,真正让学生“吃饱”、“吃好”,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学习数学更应当如此。只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掌握正确的方法,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让他们轻松地学好数学,并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当然,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精心指导,经常训练,才能促使学生爱读数学书,会读数学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雪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新课程(小学),

小学五年期末数学试卷分析 篇3

本文分析了近五年湖北省高考英语完成句子,分析考点如下。

2007年高考湖北卷:

第31题,with独立主格结构;第32题,what名词从句,现在进行时态;第33题,同位语结构,现在完成时;第34题,定语从句,过去完成时;第35题,情态动词、被动结构、不定式;第37题,whether…or not结构主语从句、现在完成时;第38题,形容词比较结构;第39题,倒装结构一般将来时和被动语态;第40题,情态动词+完成式结构。

2008年高考湖北卷:

第31题,比较结构;第32题,倒装结构;第33题,定语从句;第35题,wish后的否定结构;第36题,have/get sth.done结构;第37题,what名词从句;第38题,强调句结构;第39题,情态动词+完成式结构;第40题,被动结构。

2009年高考湖北卷:

第71题,非谓语动词结构;第72题,非谓语动词结构;第73题,宾补结构;第74题,非谓语动词(Ving 作主语);第75题,时态;第76题,比较结构;第77题,whatever名词从句;第78题,状语从句;第79题,虚拟语气;第80题,定语从句。

2010年高考湖北卷:

第71题,倒装结构;第72题,非谓语动词结构(过去分词);第73题,非谓语动词(Ving 作主语);第74题,名词性从句 同位语从句;第75题,不定式作后置定语;第76题,虚拟语气(should +V原);第77题,定语从句;第78题,时态语态(过去完成的被动语态);第79题,情态动词+完成式结构;第80题,as引导非限定从。

2011年高考湖北卷:

第71题,倒装结构;第72题,There be句型;第73题,非谓语动词结构;第74题,非谓语动词结构;第75题,虚拟语气;第76题,名词性从句;第77题,非谓语动词结构;第78题,it的用法;第79题,状语从句;第80题,祈使句+and 表示条件 。

从以上考点可以看出,近几年湖北高考英语完成句子命题有以下特点:

1.语法涵盖高中阶段重点语法接近20个知识点。

2.重难点反复出现,如非谓语动词结构,比较结构、倒装结构、名词性从句、时态语态、情态动词+完成式结构、虚拟语气等。

3.多个语法结合一起考,不单独考时态。

二、近五年反复出现的考点之归纳

1.非谓语动词

2.倒装

3.名词性从句

4.时态语态

5.情态动词+have done

6.虚拟语气

三、2007~2011年湖北高考卷之完成句子

2007年

31.They sat together around the table, with______?(门关着).(shut)

32.I haven’t the slightest idea __________(他正在说什么).(talk)

34.Last night, John was answering the letters that_____________(寄给他的) during the past two weeks.(arrive)

35.He believes that children____________(应允许……学习) at their own pace.(allow)

36.She has an excellent ____________(对名字的记忆力), which helps her quite a lot in her work.(memory)

37.__________(他是否出过国)doesn’t make much difference.(he, abroad)

38.The factory’s output of cars this year is ___________(大约是去年的三倍).(as, great)

39.Not only_________(要帮助)the disabled to find jobs, but also medical treatment will be provided for those who need it.(give)

40.It is possible that the King of Stonehenge was linked to the stones: he_______________(可能参与) in planning the monument, or in helping transport and pull up the stones.(hand)

答案:

31.the door shut (考查独立主格结构)

32.(of) what he’s talking about(考查宾语从句、现在进行时和动词短语)

33.that he has failed (for) several times(考查同位语从句和现在完成时)

34.had arrived for him(考查过去完成时)

35.should(ought to/must)be allowed to learn/study(考查情态动词、被动语态和不定式)

36.memory for names(考查名词和介词搭配)

37.Whether he has been abroad or not(考查主语从句和现在完成时)

38.about three times as great as that of last year(考查形容词比较级)

39.will help be given(考查倒装句、一般将来时和被动语态)

40.may/might/could have had a hand (考查情态动词+完成时和动词短语搭配)

2008年

31. __________(最长的三条河流) in the world are the Niles, the Amazon, and the Changjiang River. (long)

32.Seldom _____________(他们玩) video games ever since they entered college. (play)

33.The city ___________(我成长的) is very hot and damp in summer. (grow)

34.___________(我花了) one thousand dollars to buy the painting last week. (cost)

35.I feel so sick. I wish Mum ____________(没有逼我) to eat so much. (force)

36.- You'd better go and ______________(把你的轿车洗洗)。

- No, I'll do it myself. (wash)

37.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 can't imagine ____________(我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in ten yeas. (what)

38.It is your efforts, not your intelligence________(决定) your success. (determine)

39.He looks sleepy. He must ___________(熬夜了) last night, writing the essay. (stay)

40.At present, lots of food, water, tents, and medicine _____(正在运往) from all over China and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to the earthquake-stricken areas. (transport)

答案:

31.The three longest rivers

32.have they played

33.in which /where I grew up

34.It cost me

35.hadn't forced me

36.have/get your car washed

37.what my hometown will be/look like

38.that determine

39.have stayed up

40.are being transported

2009年

71.______(多亏了)her assistance ,we succeeded in starting the engine.(owe)

72.When you are finished with the electric iron, don’t forget_____(关掉它).(turn)

73.During his last lecture, the scientist______(觉得)easier to explain the theory to those with some background knowledge.(find)

74._____(获得奖学金) gave Martin the chance to go to a college in one of the northern states.(win)

75.If times______(变了),have our ways of thinking changed too?(change)

76.At the award ceremony, Mr. Jackson said,” for me ,there has been______(没有更大的回报)than your support.”(great)

77.______(任何计划了的事)is sure to change as one puts it into practice.(whatever)

78.Such knowledge is still useful ______(当应用) to similar situations in other countries.(when)

79.After circling around the earth for three days, Shenzhou Spaceship received the command from the ground that _____(它着陆)as scheduled the next day.(land)

80.Learning strategies, to _________(老师们认为) importance, have not yet drawn enough attention of students.(attach)

答案:

71. Owing to

72 to turn it off

73. found it/found (that) it was

74. Winning a scholarship

75. have changed

76. no greater reward/no reward greater

77. Whatever one has planned/ whatever has been planned

78. when (it is) applied

79. it (should) land

80. which (the) teachers attach/have attached

2010年

71.Only if people of all the countries are united ________(我们才能解决)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world.(solve)

72. ________(油漆成)red,the building stands out among the rest and looks very attractive.(paint)

73. ________(不会用)a computer makes it more difficult for him to do his academic research.(use)

74.The news ________(房价将要下跌)has caused many people to sell their houses at lower prices.(fall)

75.After she completes the project, she’ll have ________(没什么要担心的).(worry)

76.Mr.Johnson insisted that the problem worthy of attention ________(讨论)at the meeting.(discuss)

77.My mother was so proud of all ________(我所做的)that she rewarded me with a trip to Beijing.(do)

78.Last night’s TV news said that by then the death of the missing people ________(未证实)yet.(prove)

79.It’s said that they have swum to the island from the continent,but they ________(不可能做到)because the ocean in between is too wide.(do)

80. ________(正如我们强调的那样)many times ,“serve the people” is our first policy.(stress)

答案:

71.can we solve/ will we be able to solve only +状语置于句首,部分倒装。状语部分可以是副词,介词短语,或者从句。

only+名词 作主语或者宾语,不倒装。

72.Painted/ Having been painted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过去分词、过去分词作状语,动宾。

73.Not being able to use/Being unable to use/Not knowing how to use

非谓语动词Ving 作主语,否定式。情态动词 be able to

74.that house prices will fall/that the housing price will fall

考查名词性从句、同位语从句

75. nothing to worry about/no more worries

不定式作后置定语,动词worry与被修饰的名词nothing构成动宾关系,worry是不及物动词,后面须加上介词about。

76. (should) be discussed考查虚拟语气

77. (that) I had done

考查定语从句的用法。当先行词为all时,关系代词只能用that。关系代词作宾语时可省略。

78. had not been proved

考查时态语态的用法。消息被证实应在said之前,用过去完成的被动语态

79. can’t/couldn’t have done it/so/that/this

考查情态动词的用法。否定推测要用can或could,且表示过去的推测,应用can或could+完成式。

80. As we have stressed/ As has been stressed

as可引导非限制性从句。定语从句的用法。As引导定语从句时,在从句做一个成分,此处做从句中的宾语或主语。

2011年

71.Not until two days after the earthquake________

(她发现)her mother alive.(find)

72.________(没有必要)call me when you arrive. Just come up to me house. I’ll be at home all day.(there)

73.It was cold and dumpty the man pulled up his coat and put his hands to his_____(冻僵了的脸).(freeze)

74.________(把钥匙握在手上),he looked for them everywhere.(hold)

75.If_________(我没有喝)alcohol last night. I could have driven my car home.(drink)

76. ___________令球迷欣喜的)was that the young player performed exteriorly well in the table

tennis tournament.(delight)

77. A number of paintings in this castle are believed ________ (被毁掉)in a fire in 2009.(destroy)

78._____________(他突然想到) that he had an important conference to attend the next morning.(occur)

79.Be careful! The machine starts _______(你一按)the button.(moment)

80.____________(比较这两把牙刷) and you’ll find the purple one is softer.(compare)

答案:

71.did she find 考查Not until 句首倒装。

72.There is/will be no need to 考查There be 句型。

73.frozen face 考查分词做定语。

74.Holding the/his keys in the/his hand

With the keys held in the/his hand

The keys held in the/his hand

考查非谓语、with复合结构、独立主格结构。

75.I had not/hadn’t drunk 考查虚拟语气。

76.What delighted the fans/made the fans delighted

考查主语从句。

77.to have been destroyed 考查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完成式。

78.It (suddenly) occurred to him 考查it固定句型。

79.the moment you press 考查特殊词引导状语从句。

80.Compare the/these toothbrushes 考查祈使句与and连用的句式。

年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篇4

我执教的是四年级一班的数学和五年级一班的数学,从这次的期末检测成绩中,可以看出成绩并不理想,比我预想的还要差一些。通过观察学生的试卷,分析学生做题的情况,很容易从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下面我针对四年级和五年级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是四年级一班的数学,通过这次的成绩来看,成绩属于一般,与四年级二班和四年级三班的成绩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四年级的这次试题题量稍微有点大,通过查看学生的试题,我们班的作图题失分比较多,普遍现象是做图不规范,画角、作高,都画的不是很规范,导致失分比较集中,这与我有责任,平时练习时没有严格要求,所以学生没有养成严谨细致的做题态度,导致最后减分比较严重。其次,通过分析学生的试卷,能够发现很多学生在做题时不能很好的分析题意,让你求什么都没弄清楚就开始做题,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分析题意。能够发现学生做题时太粗心,不认真,做题态度不端正,很多简单易做的题目还是出现了错误,这种现象是不应该出现的。

而五年级一班的数学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和期中考试的成绩相比较,这次的数学成绩比上一次有进步,但还不是非常明显。五年级的这次试题,总体上来讲不是非常简单,个别的题有点难度,并且很多地方非常容易出现错误,特别是对于小数的乘除法,稍不细心就会出现错误。但是这些都不是理由,只要你平时学好了,就不会有太大问题。通过检测可以看出,学生平时学的还是不扎实,只是浮在表面上,很多一遍遍讲过的内容还是有很多的同学依然出错,学生做题时很不细心,很多的细节问题都不放在心上,这可能和我平时的要求太松有关系,所以下学期的时候我会注意到这一点,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这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了,下一学期我也将针对以上问题做出自己的工作调整。首先,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消除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件乐事,让激励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让提高学业成绩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其次要充分利用好基础训练和学科单元测试,加强单元考试成绩的监控,强化过程管理,让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还有就是上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难点,深入钻研教材,做到教学堂堂清,不上无备课的课,克服惰性和随意性。作业设置要符合教学实际,精心设计,多种题形结合出现,及时批改反馈矫正、面批辅导与集中讲评相结合,做到作业日日清。对学生要从严要求,让学生把心思真正放在学习上,争取在下一学期让学生都能有自己的进步。

小学五年期末数学试卷分析 篇5

本次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准确反映课改的实施情况、实验教材的使用情况,力求体现基础性、全面性和趣味性的命题原则,全面考查四年级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加强了对基本运算能力、用简单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空间观念能力的考查。现根据本次考试情况作如下具体的分析:

一、试题分析

四年级数学试题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1、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六个大题。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占85%,稍难题占15%。

2、取材比较贴近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素材应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本试卷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空间思维。

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的过程。本卷精心选材,考查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能力。

如:让学生动手画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

这样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空间思维。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组织实施课堂教学中重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

二、质量分析

1、填空

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做得较好,对基本的知识掌握得较扎实。少数学生由于做题不认真导致失分,主要失分在大数的改写和读写上,有的即使改写正确,也没带单位。最后一题根据规律填数有难度,对中差生不易得分。

2、选择

总体情况良好。少数学生十分的原因是概念不清。

3、计算。

这题分两部分:笔算和估算,多数学生对估算掌握不佳,不能灵活运用,导致失分。笔算题做的较好,少数学生不能按要求验算,还需在以后教学多指导。

4、动手操作

做的比较好,但学生在做图形的高时,没标出直角符号,也许是复习的时候教师指导不够到位。

6、活用知识,解决问题。

此题有少数学生对第3、4题的题意不理解,有个别学生读题不认真,粗心,造成了对题意的错误理解。

三、对今后教学措施: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鉴于此,教学中我们应当做到以下:

1、多一些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少一些知识转移、搬迁。数学思想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数学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是数学中的智慧和灵魂。所以,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要钻研教材,把握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传授知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思考问题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学习了数学知识的同时,更能领悟到数学思想和方法,能熟练的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应用,真正达到活学活用,使教学理念转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数学知识探索有效途径。

2、多一些过程探究,少一些知识陈列。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是从实际应用中逐渐抽象、概括、演算、推理而形成的系统的、严密的学科体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开放的思路,就要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数学知识生长的基础,对知识的生成,讲授

多一些过程性探究,通过学生主动性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最终定义,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实际教学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浅、简单、枯燥的诵读、机械式的演练教学不注重数学理性的、深层次的内涵,使数学教学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面对新理念指导下的检测,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学生数学方面的发展。

小学五年期末数学试卷分析 篇6

本次语文试卷题量适中,考查的知识点全,涉及面广,题目灵活多变,在考查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重了理解能力、运用能力的考核,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全面检测。具体地说,注重积累、注重感悟和运用是本次试题的重头戏,也是本次试题的一大亮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了解半学期以来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进步,进一步促进自已的教学工作,在本次期中考试之后我对此次考试进行如下分析:

一、年级成绩

本次考试知识考察100分,包括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习作共三大部分。学生试卷卷面清晰,书写认真端正,我校三个班整体平均分:81分,优秀率:19.5%,达标率:73%,及格率:89%,成绩不太满意。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一题、听记。这种类型的题平时练习较少,孩子们的听记能力较差,比如第一小题的四个原因写不全,会有丢落。

第二、三题、本题既考查学生对要求会写的字和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的书写习惯。得分率在96%以上。错误多在“漂泊”“严惩”“挽起”、“捏鼻”这些词,学习中还要多查漏补缺,加强训练。

第四题、选词填空都能选对。但是再让写一个和动物本领有关的成语、诗句或谚语时,有些学生审题不认真,题意理解不清楚,只写了和动物有关的,却不是和本领有关的,很多孩子因此丢分。

2、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第五题、课内阅读。正确率高,丢分的是第四小题,孩子们能推荐出寓言故事,但是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写不出来或表达不准确,丢分严重。

第六题、默写古诗。孩子们都能背诵古诗,但是默写,仍有错别字,比如:疑、低、峰等字;还有写拼音现象,以后的学中让孩子们对易错字多进行练习。

第七题、课外阅读。同音字,祝(住)贺混淆;另加标点错误较多,逗号、句号能正确使用,引号使用引得位置不正确,不能把人物的语言引全。

第八题、安徒生和他的童话。填表的前两项正确率高,最后一项对作家或对作品的评价过于简单,因此失分。

3、第三部分

习作

这道题对于小学三年级刚刚接触作文的孩子们来说,有一些难度。作文要求看爸爸的“百睡图”素描漫画,勾起了你的那些回忆,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小于250字的文章。第一,学生不明白图意,题目不准确。第二,不知道从哪方面组织素材去写,还有点手足无措,没有写与爸爸的美好回忆。所以在写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毛病。第三,习作的格式不正确。还有好一部分学生在自然段的开头没有空两格。第四,标点符号的运用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不会正确使用标点,有的学生只是在每一段的结尾处用上一个句号,除此之外,就再也找不到了其它的标点啦;标点的位置不正确,一般情况下,标点符号占一个汉字的单位格,可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使用的标点只是紧缩在汉字的右下角;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出现在行首的情况相当普遍。

三、、反思与建议 这次测试,无论是对突出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还是教学质量的监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经过反思,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深化课改,学得扎实。

在每一堂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要注重精讲精练,夯实语文基础,只有强化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学生能力的形成、素养的提升才有依托。

2、加强标点符号的训练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教给他们正确运用标点的方法,通过练习题和习作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使用标点符号的方法。

3、关注生活,重视体验。

从这次试卷来看,对学生来说阅读理解题和写作依然是最难的部分,是学生语文能力中的薄弱环节。应明确的是,知识目标是否实现,不单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重要的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因此,教学前的设计和实际的课堂教学都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引导学生多读书,养成积累好词好句、做摘抄的习惯。

5、倡导紧贴“地面”的习作。

小学五年期末数学试卷分析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7月, 我院对2005级中医学专业本科 (100名学生) 、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 (45名学生) 、中医学专业骨伤科学方向 (53名学生) 3个专业学生使用同一套试题同时进行中医妇科学期末闭卷考试, 共收回试卷198份。该试卷共56道题, 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病案分析共7种题型。满分100分, 60分为及格。试卷题型分配见表1, 命题双向细目见表2。阅卷工作采取集体阅卷、流水作业方式, 每题由专人评阅, 以减少主观性阅卷的差异。

1.2 教学方法

3个专业均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 (新世纪第2版) 作为教材, 以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其中理论授课54学时, 实践授课18学时, 共计72学时。

1.3 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学生的中医妇科学期末考试成绩建立数据库, 使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各专业学生每道题的平均分、总分平均分、标准差以及试卷的难度 (P) 、区分度 (D) 和信度。

2 结果

分别用中本、针本、骨本代指中医学专业本科、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中医学专业骨伤科学方向。

2.1 考试成绩

3个专业总平均成绩为67.8分, 最低分为18分, 最高分为92分, 及格率为81%。平均总成绩呈近似正态分布, 分数多集中在60~80分之间。3个专业学生中医妇科学期末考试总成绩见表3, 各题得分见表4, 考试及格率及各分数段人数分布见表5。

2.2 试卷难度与区分度

经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 3个专业同一套试卷的各类题难度、区分度见表6。

2.3 试卷信度

经分析, 中本、针本、骨本的试卷信度分别为0.805、0.771、0.804。

3 讨论

3.1 试卷质量

试卷分析是检验教与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分析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 可以了解试卷的质量, 还可以反馈教学信息, 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试卷分析, 教师可以找出自身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 从而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可以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和个别性问题, 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有效地因材施教, 完成教学任务。在试卷分析工作中, 要运用考试理论和教学理论, 对考试结果进行研究, 以促进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进而找到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考试结果可以反馈出大量的信息, 可以反映出整个教学过程的得失。试卷分析是一个辛苦而且复杂的过程, 任课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做好试卷分析。试卷分析的重要指标包括试卷内容、信度、难度、区分度。

本套试题的题型共有7种, 其中客观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识掌握和理解的程度, 主观题考核学生归纳、总结、分析、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一般来说, 试卷中客观题和主观题数量比例应为 (6~7) ∶ (3~4) [1]。本试卷中客观题和主观题数量比例为2.5∶1, 了解、熟悉、掌握内容的分值分别为9.5、18.5、72.0, 其比值为1∶1.947∶7.579;基础知识与概念分值占65分, 应用技能分值占35分;共涉及29个章节, 题量分布与课时有一定的关系, 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总体而言, 这份试卷知识点覆盖合理, 能紧密围绕教学大纲, 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符合命题要求。

经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 同一套试卷对于3个不同专业, 其信度接近, 三者分别为0.805、0.771、0.804。信度是指测得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 是测量考试结果一致性的指标, 稳定性越高, 意味着测评结果越可靠。常用的提高试卷信度的方法有: (1) 试卷中题目的数量应适当, 不能太少; (2) 应紧密围绕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命题; (3) 考核内容应全面, 并能有效代表学生应掌握的知识领域; (4) 试卷的整体难度适当, 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目应保持恰当比例。美国全国医学考试委员会曾规定:信度<0.70, 则该考试所得分数价值不大, 不用于评价个人和集体;信度只有≥0.70才可以被接受。由此可见本试卷信度良好。

试题P值表示试题的难易程度。客观性试题的难度计算通常用通过率来衡量, 公式为:P=R/N×100% (P为通过率, R为答对或通过该题目的人, N为全体学生数) 。主观性试题的难度计算为:P=X/W×100% (P为通过率, X为被试在某一试题上的平均分, W为该题的满分) 。

一般将P值<0.4的试题列为较难, 0.40~0.70列为适中, =0.50为最适当, >0.70列为容易[2]。选拔性考试常设置若干偏难的试题, 以利于选拔;通过性考试、学业考试则注重学生掌握了什么, 不注重学生的名次。因此, 各种难度的试题都应该应用, 而试题平均难度以0.65左右为宜[3]。3个专业试题平均难度中本为0.659、针本为0.733、骨本为0.672, 总体属于适中, 从中也可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 而在易混淆的知识点及知识的综合应用方面有所欠缺。

试卷区分度则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学生的能力, 属试卷分析的常规测量项目, 一般用某测题的得分与测验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表示, 其值范围可为-1.00~1.00。区分度数值越大, 则该试卷区分度越高, 数值越小则区分度越低。客观性试题的区分度计算:D=Ph-Pl (D为区分度, Ph为高分组通过率, Pl为低分组通过率。将被试依照总分从高到低排列, 然后将总分排名前27%和排名后27%的被试分别定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主观性试题的区分度计算:D= (XH-XL) /N (H-L) (XH为高分组总分, XL为低分组总分, H为该题最高分, L为该题最低分, N为学生总人数的25%) 。整个试卷的区分度计算:试卷的区分度是指一份试卷总体对学生的区分程度, 其计算办法为, 将每道题目的区分度与满分值相乘的积相加, 然后将其总和除以试卷的满分值, 所得的商即为整个试卷的区分度。

一般认为D≥0.40为区分度好, 属优良题;D=0.30~0.39为区分度良好, 属于良好题;D=0.20~0.29为区分度尚可, 属于中等题;D≤0.19为无区分性, 属于差题[2]。这一标准并非绝对, 可根据考试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般考试的平均区分度应以≥0.20为好[3]。通过对3个专业成绩的分析发现, 本套试卷的区分度除名词解释外均>0.40, 名词解释虽区分度小, 但因其试题科学且为必考内容所以不必摒弃。整个试卷的区分度分别为:中本0.617、针本0.631、骨本0.576, 所以, 本套试卷区分度良好, 属于良好题。

3.2 学习效果

通过试卷分析还可以发现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并改进教学方式。3个专业中医妇科学期末考试的总平均成绩为67.8分, 其中针本平均成绩最高 (73分) , 及格率为95.6%, 平均成绩最低的是中本 (66分) , 及格率为76.0%。其中中本的填空题、多选题、病案分析题的平均成绩、最高分、最低分都低于针本。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中本共有100名学生, 平时上课均为大教室, 学生座位比较分散, 不便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而大教室往往影响教师声音的传导, 导致学生无法及时、清晰地接受到教师所讲授的知识, 这些均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乃至其成绩。加之中本的部分学生本身对中医学缺乏兴趣, 其中有4名学生因成绩较差已经留级, 更导致此班平均成绩较低。 (2) 中本、骨本中医妇科学教学的前半学期为多媒体教学, 后半学期为板书教学;而针本整学期均为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性刺激信息, 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同时, 精彩的多媒体课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能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 使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还有利于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这可能也是造成中本、骨本、针本3个专业学生成绩差异的一个原因。

从以上试卷分析结果来看, 我们以后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试卷质量及学生的成绩: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方法, 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 使学生在快乐中将学习落到实处;及时与学生沟通, 加强章节测验, 使学生逐步积累专业知识;重视课后辅导, 创造机会并鼓励学生临床见习以强化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继续进行试卷分析以及早发现问题, 修订题库, 淘汰区分度差、不科学的题目;建议校方安排同一专业以小班形式 (50人左右) 授课, 以便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关键词:中医妇科学,试卷分析,期末考试

参考文献

[1]张凤, 张巧俊.神经病学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 2003, 11 (4) :329.

[2]王孝琳.教育测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小学五年期末数学试卷分析 篇8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14日,收集了2009年7月至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考试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800字。

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他为什么会表现出“精神胜利法”?并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分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2014年1月试题] 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他为什么会表现出“精神胜利法”?并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分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2019年1月试题] 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他为什么会表现出“精神胜利法”?并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分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

[2019年7月试题] 答:A.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为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自我陶醉或妄自尊大等种种形式。

B.阿Q是一个生活在江南小镇上的农村流浪汉,没有土地和家庭,也不知道自己的姓名和籍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却不敢正视现实,不愿承认失败,只能采用“精神胜利法”来求得精神上的胜利。

C.“精神胜利法”主要存在于没落的统治阶级身上,但受统治阶级思想影响,在被统治者的精神中,也有普遍的严重的存在,是一种人类普遍的共同特征。

D.举例具体、恰当。

E.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

结合《孤独者》的具体内容,并通过与《在酒楼上》的比较,分析魏连殳的形象。[2011年7月试题] 结合《孤独者》的具体内容,并通过与《在酒楼上》的比较,分析魏连殳的形象。[2012年1月试题] 结合《孤独者》的具体内容,并通过与《在酒楼上》的比较,分析魏连殳的形象。[2015年1月试题] 结合《孤独者》的具体内容,并通过与《在酒楼上》的比较,分析魏连殳的形象。[2018年7月试题] 请结合《孤独者》的具体内容,并通过与《在酒楼上》的比较,分析魏连殳的形象。[2017年1月试题] 答:A.魏连殳以前曾是吃“洋教”的“新党”,常常遭到学界和舆论的攻击。但当他被辞退后,便无以为生,最后不得已只好“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做了杜师长的顾问”。他的变化深刻地表现了觉醒的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B.《孤独者》是《在酒楼上》的姊妹篇,但气氛更为阴冷和压抑。魏连殳的变化与吕纬甫是相同的,但魏连殳的个性特点更为鲜明,是鲁迅对“孤独者谱系”的最后总结。

C.举例具体、恰当。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

请结合《狂人日记》或《阿Q正传》等具体作品的内容,说明鲁迅小说之所以既是现代小说的开端,又是现代小说的成熟的标志。[2011年1月试题] 答:A.鲁迅小说以足够的思想分量抨击了封建传统的本质,表现了“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启蒙精神,体现了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时代要求。

B.鲁迅小说将西方小说的手法技巧与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题材、构思、心理描写,以及小说的体式和语言等方面,都对传统小说进行了革命性的突破,几乎一篇一种形式,每篇都是对现代小说形式的新创造,实现了中国小说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C.举例具体、恰当。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

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狂人日记》既体现了新文学运动的实质,也显示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2012年7月试题] 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狂人日记》既体现了新文学运动的实质,也显示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2013年7月试题] 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狂人日记》既体现了新文学运动的实质,也显示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2015年7月试题] 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狂人日记》既体现了新文学运动的实质,也显示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2017年6月试题] 答:A.《狂人日记》通过“狂人”从发病到痊愈的过程,象征地表现了叛逆者在封建传统压制下的挣扎过程和被吃掉的命运,暴露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以足够的思想分量抨击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表现了“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启蒙精神。

B.作品借鉴俄国作家果戈里《狂人日记》的表现手法,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了一个具有象征意象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具有心理分析特点的日记体小说形式。

C.举例具体、恰当。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

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示众》在小说艺术上的创新。[2009年7月试题] 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示众》在小说艺术上的创新。[2016年7月试题] 答:A.《示众》既没有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也没有主要人物和人物的生活经历,甚至没有作者的评论和抒情,只有一个场面、一个环境,却造成了悬念,并始终没有消除这些悬念。

B.《示众》仅仅通过北京街头的一个示众场面,就深刻地展示了中国人总是充当看客的劣根性,这几乎是在鲁迅之前的中国所有的小说、戏剧、散文作品里所没有的。

C.举例具体、恰当。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

为什么说鲁迅小说是现代小说的成熟的标志?请结合《狂人日记》或《阿Q正传》等具体作品的内容加以说明。[2014年7月试题] 答:A.鲁迅小说以足够的思想分量抨击了封建传统的本质,表现了“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启蒙精神,体现了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时代要求。

B.鲁迅小说将西方小说的手法技巧与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题材、构思、心理描写,以及小说的体式和语言等方面,都对传统小说进行了革命性的突破,几乎一篇一种形式,每篇都是对现代小说形式的新创造,实现了中国小说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C.举例具体、恰当。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

为什么说周朴园是曹禺的一个艺术发现?请以周朴园对侍萍和蘩漪态度为例加以说明。[2013年1月试题] 为什么说周朴园是曹禺的一个艺术发现?请以周朴园对侍萍和蘩漪态度为例加以说明。[2016年1月试题] 为什么说周朴园是曹禺的一个艺术发现?请以周朴园对侍萍和蘩漪态度为例加以说明。[2018年1月试题] 为什么说周朴园是曹禺的一个艺术发现?请以周朴园对侍萍和蘩漪态度为例加以说明。[2020年1月试题] 答:A.周朴园对侍萍的态度似乎是真诚的,他一直在“忏悔”,甚至保留着她过去的生活习惯,这一切都并非故作虚伪。但是,当侍萍又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突然又变了一副面孔,十分真实地刻画出他的丑恶的灵魂。

B.周朴园为蘩漪治病本是一种关怀,但是他要治的仅仅是“病”,并把治病作为他的意志强加到蘩漪身上,强制她看大夫,强制她喝药。他的精神威慑和虐杀,在他看来是自,然的,根本没有察觉和懂得她的被抑压的反常的情态,这足以证明他的非人道的态度。

C.按照世俗来看,周朴园是一个“社会上的好人物”,但却发现他是一个“魔鬼”,是一个浸透着令人寒栗的暴君。在他身上体现着天地间的“冷酷”和“残忍”。他对侍萍和蘩漪都表现了极端的冷酷和专制。

D.举例具体、恰当。

E.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

以《雷雨》中的具体内容为例,说明繁漪为什么会爱上周萍?又为什么要破坏周萍和四凤的爱情?[2010年1月试题] 以《雷雨》中的具体内容为例,说明繁漪为什么会爱上周萍?又为什么要破坏周萍和四凤的爱情?[2011年7月试题] 以《雷雨》中的具体内容为例,说明繁漪为什么会爱上周萍?又为什么要破坏周萍和四凤的爱情?[2012年1月试题] 以《雷雨》中的具体内容为例,说明繁漪为什么会爱上周萍?又为什么要破坏周萍和四凤的爱情?[2015年1月试题] 答:A.当蘩漪在剧中出现时,她已经来到周家18年了。18年来,她看透了周朴园的伪君子 的道德面孔,也尝够了周家充满罪恶的空气。她已经绝望了,在“安安静静地等死”。但是,周萍却燃起了她的希望。

B.蘩漪对周萍的爱是大胆的真诚的,但也是扭曲的。她明知道这是乱伦,却把她的心、她的生命和希望,都押到了周萍身上。但是,周萍又厌恶了这种关系,偏偏又追求起四凤来,这就使蘩漪走向极端。表面看来,是她在施尽手段破坏周萍和四凤的爱情,而驱动她的力量是想逃出这“残酷的井”。

C.举例具体、恰当。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2013年1月试题]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2014年7月试题]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2016年1月试题]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2016年7月试题]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2017年1月试题]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2017年6月试题]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2019年7月试题]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2020年1月试题] 答:A.艾青对土地、家乡、穷苦人,总是充满同情。《我爱这土地》诗意含蓄、深沉、内敛,情感的抒发显得庄严神圣,犹如杜鹃啼血,凝重深沉,铭感肺腑,忧愤深广。

B.《我爱这土地》的格调格外的悲愤,蕴涵着忧郁的情感。他把自己比作一只鸟,即使是死了,羽毛也要腐烂在故土上面。

C.举例具体、恰当。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诗歌的“忧郁”特点。[2012年7月试题]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诗歌的“忧郁”特点。[2018年1月试题]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诗歌的“忧郁”特点。[2019年1月试题] 答:A.诗人总是用忧郁的目光注视着“土地”,而这种忧郁的灵魂源于对多灾多难的土地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的深情厚爱。《我爱这土地》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旷野》等许多诗歌,其实都是对“土地”的不同表达。

B.《我爱这土地》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旷野》等许多诗歌都以土地、乡村、旷野、道路、河流为中心意象,凝聚着对祖国的爱,流露出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与土地合为一体的农民的命运给予深切关注。

C.举例具体、恰当。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

有人说,陈白露是一个“完全堕落的交际花”,作者曹禺是怎么看的,又是怎么表现这个人物的?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2010年7月试题] 有人说,陈白露是一个“完全堕落的交际花”,作者曹禺是怎么看的,又是怎么表现这个人物的?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2011年1月试题] 有人说,陈白露是一个“完全堕落的交际花”,作者曹禺是怎么看的,又是怎么表现这个人物的?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2014年1月试题] 有人说,陈白露是一个“完全堕落的交际花”,作者曹禺是怎么看的,又是怎么表现这个人物的?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2015年7月试题] 有人说,陈白露是一个“完全堕落的交际花”,作者曹禺是怎么看的,又是怎么表现这个人物的?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2018年7月试题] 答:A.在作家看来,陈白露这个年轻的女子有着纯洁美好的心灵,她忍受着非人的精神戕害和精神折磨,内心深处是一个极度痛苦的世界,她的心“苦的很”。因此,作家通过她的嬉笑怒骂、逢场作戏,写尽了她灵魂的痛苦和屈辱。

B.与方达生的重逢,勾起的是她失去竹筠时代的难言痛苦,救小东西是对被污辱的积怨与痛苦的一种发泄;

与潘月亭的厮混嬉笑和打情骂俏,本身就是一种厌恶了尝够了被玩弄的痛苦的表现。

C.举例具体、恰当。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

周朴园看似一个“社会上的好人物”,但曹禺为什么却发现他是一个“魔鬼”?请结合他对蘩漪和侍萍的态度,加以说明。[2013年7月试题] 答:A.在周朴园的心目中,蘩漪是有病的。他根本没有察觉和懂得她的反常和苦闷是由他一手造成的。他为她治病本是一种关怀,但是他要治的仅仅是“病”,他把他的意志强加到蘩漪身上,强制她看大夫,强制她喝药。他的精神威慑和虐杀,在他看来是自然的,但却令人感到“恐惧的寒栗”。

B.他对侍萍的态度似乎是真诚的,他一直在“忏悔”、“内疚”,记念着“死者”,甚至把侍萍的照片放在桌案上,保留着她过去的生活习惯,这一切并非故作虚伪。但当侍萍真的出现在他的面前,他的虚幻就为严酷的现实所打破,感到侍萍是对他现实地位、名誉的威胁。

C.举例具体、恰当。

又是一年期末时 篇9

在2012年的严寒中,迎来了又一次的期末考试。这也许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吧!结束了期末考试,孩子们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玩了。作为农村的孩子,补课这种事,是极少发生的。关于考试结果如何是老师最关心的事了。不过我说,无论成绩如何都不必在意了,孩子们在一学期的表现是最值得关注的。当看到他们又长大了一岁,又学到了新的知识,又变得懂事了,分数又算得了什么呢?

细想本学期我的学生们,他们变了很多?原来马虎的岳子童不是有了进步,成绩提高了很多!原来最不爱完成作业的安国正不是很少犯这样的错误了吗?原来成绩一直不及格的安明智不是每次考试成绩都及格了,还有上升吗?原来爱犯错误的符凯捷不是收敛了吗?一个又一个原来……这种种变化都源于学生的付出呀!理解了孩子,心也就宽了。分数的多少就不值一提了。

爱助我前行

当心中有了对学生的爱,你就不会为学生的错误而生气动怒。把错误看成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时,你就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不经历错误怎知是非呢?不跌跟头就不知如何爬起来?为了孩子将来少走弯路,我们常常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该怎样走。可是,有些经历,人必须得是亲自经历才会明白的。所以,当学生犯错误时请用宽容之心包容他吧!等到他懂得时,一定会改的。也许他会付出代价,那又何妨呢?这样会使他记忆更深刻。

静下心来,细细回想,这一学期我变了很多。把事情慢下来做,心中就不会有气了。对于学生也是如此。以前我的脾气比较急,对于学生不会的题,常想一下子讲明白,总是集中解决许多问题;对于犯错误的同学,以为必须马上解决;对于完不成作业的学生,总是要求他们及时完成。而这样做自己会生气,感觉工作也很累。现在,我放慢节奏。对于不会的题,一步一步讲、一点一点练,小火慢炖;对于犯错误的同学用冷处理,先让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认识,当他们冷静下来之后在解决;对于不完成作业的学生,适当减少、分批定时完成,让他们觉得老师给他们留的作业少,还不爱发脾气,不挨批评。这一学期下来,我真的做到了爱学生,心中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少批评、多表扬,少指责、多鼓励,学生快乐了,我也快乐了;学生进步了,我也进步了。

班主任的工作就像一团乱麻,每天都会有理不清的事情发生。班主任的工作又像是一锅炖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要因人而异,才能恰到火候。

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在不断学习,又不断反思总结中略有感悟。总觉得“爱”是从教者的永恒主题,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也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书育人的基础。

上一篇:长城教学设计 教案下一篇:笑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