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菩萨蛮(精选2篇)
编写人:
审核
: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2、深入感受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美在何处?)。
3、理解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与思乡之情之间的关系。
二、预习指导
作者简介
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属陕西长安县)人,唐诗人韦应物四世孙,昭宗乾宁元年进士。他生活在唐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年轻时生活放荡,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帮助王建创建“前蜀”小朝廷。王建称帝,韦庄被任命为丞相。他的诗词都很有名,著有《浣花集》。反映黄巢军攻入长安的叙事长诗《秦妇吟》描写了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被称为“秦妇吟秀才”。他所作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凝词中,读之始化,以至弥漫充溢于脏腑。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代表词人。
韦庄生活在唐王朝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早年为实现其“平生志业匡尧舜”(《关河道中》)的抱负,始终“强亲文墨事儒丘”(《惊秋》),但也曾游历江南。在黄巢起义以后,藩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达十年之久。这首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所作(一说早年浪游江南时所作)。
三、自主学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还乡须断肠
.
2、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四、合作探究
3、如何理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句诗?
4、白居易也曾写过脍炙人口的《忆江南》词三首(参见P35“相关链接”),试着比较白词与韦庄此章在意境上有什么异同。
五、拓展延伸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毡,爱杀江南。
(1)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
(2)古典诗歌的意境,有“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你认为此曲属何种意境,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五、拓展阅读
阅读韦庄的其余四首《菩萨蛮》
菩萨蛮
韦庄
一
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三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四
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五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菩萨蛮》(其二)学案答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⑴游人只合江南老
应该
⑵春水碧于天
比
..⑶垆边人似月
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
..⑷皓腕凝霜雪
洁白
⑸还乡须断肠
一定,应当
...
2、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色)“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
3、如何理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句诗?
理解一: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却说,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理解二:诗人生活在唐朝末年,因藩镇割据,曾在江南避乱达十年之久。此词就是避乱江南时所作。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此诗表达的正是诗人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感情。(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可另设一问: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与他对家乡的思念又有什么关系?
答案:碧水阳春,美酒佳人,最终仍然难以消除根深蒂固的“还乡”之意,正如王粲《登楼赋》所言“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国还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词人以乐景写哀情,更觉沉郁深挚。)
4、白居易也曾写过脍炙人口的《忆江南》词三首(参见P35“相关链接”),试着比较白词与韦庄此章在意境上有什么异同。
明确:韦庄的《菩萨蛮》显然顺承了白居易的《忆江南》。两人的词都用了简洁清新的语言勾勒了江南风光秀丽的图画,并融进了深深热爱、依恋江南的感情。不同的是,韦庄的词在表现依恋江南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情。白居易的词是用清丽淡稚的语言匀勒江南山水,而韦词则把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纳入其中,“护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更有了一种冶艳的意味。可以说,白词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幅“江南山水图”,而韦词则是一幅“江南仕女图”。拓展延伸
1、(1)空间转换,时远时近:作者的眼睛和画笔起始于了望大江远山,然后写两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又放纵开去,极目天际之画船,倏地又收回至村落酒帘。于是一片江南秀丽风光,便一览无余了。动静结合:流水生烟,山岚耸翠,此为一动一静;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驰来,酒旗在风中招展,又于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
主备人:周连星
审核人:夏良兵
邵华
《菩萨蛮》学案
—— 温庭筠
【学习目标】
1.了解花间词。
2.学习这首词的描写技巧。3.准确把握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学习重点】本首词的表达技巧与思想情感。
一、课前预习1.关于词人
温庭筠(约812—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人,唐代诗人、词人。温庭筠才思敏捷,然性喜讥刺权贵,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而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在朝廷不得志,自然整日闷闷不乐,所以他在写作那首《菩萨蛮》时,自然抒发心中的郁闷。温庭筠诗词兼工,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其诗与李商隐齐名(“温李”),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名作如《商山早行》;其词与韦庄齐名(“温韦”),多写闺情,词风以浓丽绵密为主,多用比兴,以景寓情,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被称为“花间鼻祖”,名作如《菩萨蛮》《梦江南》等。2.关于花间词
“花间词”是一种早期的词,得名于我国最早的词集——《花间集》。
陈洵《海绡说词》云:“词兴于唐,李白肇基,温岐受命,五代瓒绪,韦庄为首。”五代后蜀广政三年(941年)赵崇祚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人之词作凡五百首辑成十卷《花间集》(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蝴蝶儿》之词句“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因词风大体相近,故其作家与作品被称“花间词人”、“花间词”。
花间词题材狭窄、情致单调,以表现闺情宫怨,离别相思为主,词风香软秾艳。花间词多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女性之容貌、服饰,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
《花间集》是代表中国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十一世纪四十年代百余年间新兴起来的一种抒情诗歌的总集。北宋词人奉《花间集》为词之正宗,将其作品称为“本色词”。
词以字数多少分长调、中调、小令(“长调”又称“慢词”,字数超九十;“中调”为五十九至九十字,“小令”则在五十九字之内)。因当时长调尚未发展出来,因而《花间集》所收之词均为小令和中调,其中收录作品最多的作家是温庭筠,共录六十六首。3.文中字词
鬓 腮 襦 帖 鹧 弄
二、结合注释,试译本词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学案
主备人:周连星
审核人:夏良兵
邵华
三、课堂赏析探究
1.“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分析“懒”、“迟”、“弄”三字之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燕瑾《唐宋词选析》:《菩萨蛮》不仅称物芳美,也具有“其文约,其词微”的特点,富有暗示性,容易使人产生种种联想。说说你从词人“约文微词”中所体会到的女主人公情怀?其中是否有所寄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闺中女子形象,试分析其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绮丽香艳、婉约柔媚”这一风格的认识。试由学生自由分析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结
上片刻画女主人公醒后娇慵之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全词通过描写闺中女子懒起后梳洗、画眉、籫花、照镜、穿衣等系列动作,并成功运用反衬、比喻、借代等手法,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女子形象。
五、课堂小练习(10分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蝶恋花 暮春 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①。我思君处君思 [注]①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 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