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旅行游记作文
坐邮轮几乎旅行的一半时间都在邮轮上,住得如何会影响到你整个旅行的心情,所以你住的地方很重要!那么今天来详细介绍一下处女星号邮轮的客房!
处女星号邮轮客房种类主要有五种,各种不同风格的餐饮设施分布在邮轮的不同楼层,共有客房935间,分别为露台行政套房、露台海景套房、方窗海景客房、圆窗海景客房、内舱房。
处女星号邮轮客房善用空间的设计理念,所有的客房与套房都装潢得宽裕亮丽,务求外观优雅豪华之余,给您全然的舒适感。
内舱房
内舱房在价格上比较经济实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内饰简约而又不失时尚,在航行过程中,室内也非常安静。面积:约14.8平方米
2张单人床(可并成双人大床)+1张下拉床+1张额外活动单人床 可容纳:4人
独立浴室及洗手间,遥控数码电视机,保险箱,电话,吹风机
舷窗海景客房
舷窗海景客房相比内舱房它多了一个圆形的窗户让你在房间也可以观赏到海上的风景。面积:约15平方米
2张单人床(可并成双人大床)+1张下拉床+1张沙发床 可容纳:4人
独立浴室及洗手间,遥控数码电视机,保险箱,电话,吹风机
窗户海景客房
窗户海景客房其实跟舷窗海景客房的差别是在于窗户,一个是圆形,另一个是方形,看到的视野可以更广阔。
面积:约15平方米
2张单人床(可并成双人大床)+1张下拉床+1张沙发床 可容纳:4人
独立浴室及洗手间,遥控数码电视机,保险箱,电话,吹风机
露台房,你可以感受外面的光线,而不用依靠时钟来分辨白天和夜晚。更何况海上日出和日落也都是美丽的风景,有露台房的话你就随时可以等待你最美的海上瞬间。面积:约20平方米
1张双人大床(或2张单人床,可并称双人大床)+1张双人沙发床 可容纳:2大2小或3大
独立阳台,独立浴室及洗手间,遥控数码电视机,保险箱,热水壶,电话,吹风机,可与阳台客房相连。
露台行政套房
露台行政套房你可以拥有独立的私人空间,例如他想睡觉,你不想睡,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你可以在客厅上休息,如果他想看电视你想看书,也是一样。为你们提供了两块空间而不是必须踢一个人出来。面积:约55-60平方米 一张特大双人床,可容纳2人
大阳台,特大客厅、饭厅,餐桌可改成麻将纸牌台,特定套房设有小酒吧,豪华睡房设有化妆台,睡房、客厅及浴室均有遥控数码电视机,豪华浴室设有按摩池,独立浴室及洗手间,激光唱机,录像机,两个保险箱,小冰箱,吹风机,浴袍及拖鞋。游轮上总有一间适合你的房型!
厌倦了平常旅行千篇一律的景色和行程,当踏上南极之旅时,兴奋便挥之不去。
从北京出发,经过20多个小时的飞行,终于抵达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作为阿根廷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南美洲巴黎”盛名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派绚烂繁华的景象。短暂停留,继续向着目的地——南极出发。
途径的地方中,小城乌斯怀亚是最有特色的一个。它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位于麦哲伦海峡和合恩角之间的火地岛上,是火地岛的首府,也是通过南极洲的大门,是距离南极最近的地方,被阿根廷人称作“世界之端”。
乌斯怀亚依山面海,夏季的时候鲜花盛开,不过清冷的空气和远处白雪皑皑的山峰,提醒人们这里是南极。
登船
对乌斯怀亚来说,阴沉是天气的主色调,导游说前几天还飘过雪花。我们将从这里登船,穿越著名的德雷克海峡,最终抵达南极。
大家都在为登船做准备,主要是中方导游和外方探险队交流,整理各项探险流程。
下午4点,近百位中国队员开始登船,每个人的脸上都抑制不住兴奋,因为前方迎接我们的,不仅有南极的美景,还有德雷克海峡的风浪考验。船前合影、交护照、入住“漂浮酒店”……一派忙碌的景象。
晚上6点,“海精灵号”邮轮准时起航,驶入比格尔水道,向着德雷克海峡进发。趁着水道中风浪较小,船上还进行了安全逃生演习,让每个人都熟悉救生艇的位置和逃生路线。
晚饭时刻,我们被提醒可以服用晕船药了,但不少队友都表示,要依靠自己的体力和意志抗住大浪。晚餐结束后,开始发放探险外套、登陆靴和救生衣等物品,而后赶紧回舱休息,准备积蓄迎接风浪的体力和精力。
海精灵号
作为此次航行的主船,“海精灵号”是我们接下来将要生活的主要地方,对于它的高档设施,很出乎我的意料。
据说“海精灵号”是最豪华的南极探险船之一,是一艘高级客船,2010年12月首度航向南极三岛:福克兰岛、南乔治亚岛、南极半岛,从此一举成名。
“海精灵号”就像一座移动的豪华酒店,不但有会议室、酒吧、私人浴室等设施,而且所有的客舱都有大型观景窗,据说豪华舱及套房还有独立的阳台。让人想不到的是,每间客舱里都有Wifi,不过要收费。
德雷克海峡
进入德雷克海峡后,我们终于领教了它的风浪。船外阴云密布、浊浪滔天,“海精灵号”变成了一个不停晃动的巨大摇篮。这里一直保持着多云到阴天的天气,西北风5级,浪涌非常厉害,有时海浪会—直拍到二层的舷窗上。如果不扶着栏杆,想走直线都很困难。
第二天早上,百余人的队伍,能爬起来吃早饭的只有30多人,一整天的时间,其他乘客都选择了“宅”在舱房中。
船上还有一景,就是到处都插着呕吐袋,以防有人忽然晕船。那些不吃晕船药,还能在船上四处转悠的队友,受到了大家崇敬的目光。
驾驶舱给乘客的信息显示,我们的航速是平均12.76节,方向基本正南,预计会在当地时间晚上7点接近南设得兰群岛。到那时,应该就能见到风平浪静的南极美景了。
天堂湾
今天“海精灵”终于越过“德雷克”,挺进南极地区,我们的主要线路是沿着Errera Channel前进,其间登陆库弗维尔岛,之后还要在天堂湾巡游,还能登陆。连续两天无限痛苦的晕船,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但那种脚一沾地就冲向卫生间然后抱着马桶吐的回忆还历历在目。
库弗维尔岛是巴布亚企鹅在南极半岛上最大的栖息地,两天来的晕船气氛在登岛的瞬间一扫而光。满眼都是白色世界里移动的黑色小精灵——巴布亚企鹅。
到南极一定要看企鹅,但到南极不仅只为了看企鹅,“海精灵号”上的外方探险队队长的一番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船上,你们乘客是第一位的:下了船,南极的生灵是第一位的,你们得靠后。”
午后的天阴着,天堂湾收起了纯美气息,在一波又一波的风浪袭击中,冲锋艇在风浪中颠簸前进。时而有冰冷的海浪拍打在小艇底部,而后四散开来,溅得大家满身。虽然很冷但当艇长问大家是继续还是返回船上时,大家依然选择加速前进,于是听到一片叫好声。
抵达
又是一个早晨到来,明晃晃的太阳悬挂在天空,仿佛也带来了好心情。
从海图上看,我们已经快接近陆地,不少队员都守在甲板上,希望第一眼看到陆地。在焦急的等待中,南极半岛终于在5点30分左右出现在地平线上。洁白的冰川、蔚蓝的海水,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两种颜色,但层次的变化却丰富异常。
领队召开了南极半岛登陆说明会,介绍了南极公约和我们必须遵守的原则。例如不能带走任何东西,不能留下任何垃圾,每名队员还要签署南极环境保护协议,并把各种背包、外套拿出来,让工作人员帮忙清理任何可能导致外来物种入侵的角落。
明天的行程安排的满满的:上午是登陆南极,观赏金图企鹅;下午登陆和乘坐冲锋艇巡游;晚上如果想体验南极露营的感觉,还有机会体验。睡觉前,安全带、高山靴、冰爪、冰镐、头盔都被收拾好,放在了床前。
极地之美
到了南极半岛就是不一样,各种登陆、登山、滑雪活动。下子蜂拥而至,我们这个探险队忙得不亦乐乎。大家虽然有些疲惫,但也觉得很值得。毕竟飞行了30多小时、在海上颠簸两天,就是为了能充分感受这片陆地的神奇。
我们是全船最早登陆的一批,登陆点上只有几只畅游的威德尔海豹在欢迎我们。离开小艇,抬头看眼前的山峰,还真是让人振奋。从这个角度看上去,有厚雪、陡坡、乱石、雪檐、亮冰面……山虽然不高,但路线还真是丰富。
在第一个平台穿上冰爪,我们正式开始爬坡。雪面很硬,踢进雪面的感觉很酷。很快,我们到达山脊,这也是帽带企鹅的家园。经验丰富的外方向导踩出一条不打扰企鹅的路线,远远地从它们身边经过。不过这些喜欢在岩石上筑巢的小家伙胆子很大,基本不拿正眼看我们。
过了企鹅群,就开始比较陡的上升了,而且不知何时,风卷着雪花和冰粒开始肆虐,风力估计可以达到7级,而且风向难以预测。最后的一段攀登路线相当暴露,一旦滑坠很难制动,而且也不能让刚刚开始登山的队员们结组,那样只会增加风险。于是向导们用雪锥做保护点开始搭建路绳,队员们推着安全带上的摩擦结前进。经过4个绳段的攀登,前前后后近2个小时的跋涉,终于登顶了。
大家在顶峰上各种摆pose,各种合影欢呼。而这里的风景也对得起大家的辛苦攀登——墨绿色的海水、陡峭的雪峰、破碎的冰川和幽蓝的裂缝,还有远处的“海精灵号”,这种鸟瞰的机会不登山是无法实现的。
下山的路上,风依然肆虐,依然是4个绳段的下降,大家明显已经习惯了高山靴和冰爪的步法。下山的登船点在山的另一侧,攀下一个巨大的硬雪陡坡,我们就到了海边。如果不是到处漂浮的冰山,你会把这当做美丽的热代海滨,海边礁石上有一些藻类,随着海水深浅不同,岸边呈现出各种炫目的蓝色。几只金图企鹅正在海滩的岩石上溜达,丝毫不把我们当外人。
回到船上,登陆另外一个岛的队友也已经回来,看着他们的兴奋劲儿,看来收获也不错。
极地摄影要点
这是我第一次踏上北极,虽然行前看了不少资料,但亲身感觉还是刻骨铭心。首先是荒凉和广袤,在每天围着我们转圈的太阳下面,极目望去,一小队人在没有任何地标的冰原上前行;其次是寒冷,虽然温度计显示徒步两天时的最低气温是零下26度,大部分时间是零下22度,但那种彻骨的寒冷,没有地方可以躲避。
为了御寒,每个人都穿得严严实实,背上装有应急用品的小背包,背后用绳子拖着几十公斤重的雪橇。雪橇是极地徒步中必不可少的装备,包括帐篷、视频、炉具、睡袋在内的大量物资都装在雪橇上。基本的动作就是踩着雪板、拖着雪橇、拄着雪杖,在极地破碎的冰面上行走。基本只有休息时,或是自己跨过冰墙或冰缝等待同伴时,才有机会放开雪杖,掏出相机。
在这种环境下,小相机的优势就充分显现出来了:单手就可从兜里掏出来,迅速开始拍摄,出发时迅速关机,揣进口袋即可。如果使用单反的话,则要“隆重”很多。我把佳能7D加EF-S18-135mm的镜头挂在脖子上,直接放进冲锋衣的胸前,但每次掏出来都很费劲。更为可怕的是,由于每次通过目镜取景,以至于鼻子都要和液晶屏亲密接触,3天徒步下来,我的鼻头都黑了(一直到回京后褪了层皮才好)。与我同行的德国摄影师就没我这么幸运了,由于他比我用单反频繁,在极点时鼻头甚至已经被冻流血。因此,除非是在营地或是正式坐下休息,我一般很少动用单反,反而是小巧的卡片相机一直陪伴着我。
因为有前辈摄像机一下飞机就被冻坏的教训,我把摄像任务也分配给了相机。特别是小卡片相机有高清拍摄功能,启动相当轻松,只要在触摸屏上点击记录图标就可以。由于机身小巧,用它拍摄视频相当灵活,在宿营地,伸出帐篷门也可以狂拍一气。
在南极拍照时,御寒是最大的问题。持续的低温和无所不在的风意味着冻伤的威胁,在寒风中裸露双手是被严格禁止的。拍照时,我通常摘下并指的大手套,带着分指厚抓绒手套操作。在这种环境下,想仔细调整拍摄参数非常困难,因此最好把相机设置到“标准”状态,把大量的调整工作留给后期。同样,冰天雪地、瑟瑟发抖时频繁更换镜头也不太可能,在单反上装一只高变焦比的镜头会比较方便。我为了轻便,选择了EF-S18-135mm的镜头,基本可以满足行走中的拍摄需求。如果有条件的话,用涵盖广角到长焦的“一镜走天下”镜头更为适宜。
——题记
那年学校办了十岁季,老师说,要用实际行动说明自己长大了,于是,我说服爸爸妈妈,只身一人奔向汽车站。
汽车站人来人往,我推开门,怀着忐忑的心情,一步一步的走了进去,我迷茫的站在大地上,一个个背着包。拖着行李箱的人从我眼前走过,我有些紧张地走向咨询服务处,结结巴巴地问前台的工作人员:“叔……叔叔,我……应该先……先去哪里?”那个叔叔温和地笑了笑说:C小朋友是自己一个人来的吧!你先去安检,再去候车大厅,广播会提醒,只要照着票上的看就好了。”我面红耳赤,心想:“哎呀!就是这样,竟然忘了!”我到了谢,过了安检,来到候车大厅,我找了个位置坐下,拿出一本书。奇怪,平时不管在哪里都可以静心看书的我,今天却一个字都没看进去,我只好放下书,深吸了一口气,紧张兮兮地坐在座位上,终于等到了车,我反复核对了一番,确认无误后才如释重负地坐在座位上。
到了站,我下了车,到旅馆安顿好行李后带上帐篷和面包、水,打车去了山上。
我一步步走在山路上,路边有野生的绿茵茵的草,草头开满了蓝色的小花,五彩的蝴蝶在花丛中舞蹈,满树的白花开得正艳,鸟儿在森林中鸣唱。纵使一路美景,也还是没能缓解夏天带来的炎热,汗水滴在青石板上,那一瞬间,我有一种想要放弃的念头。我下意识地回头,想要向家人求助,可身后没有一个人,这时我才突然想起,这次,是我一个人的旅程。终于,我登上山顶,扎好帐篷,第二天一早,只太阳从云海中升起,天空被染红了大片,给远方的山峦画上金边,这一刻,我仿佛忘记了路上的一切艰辛。
两天的旅程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吹走了我的帽子,一场暴雨让我不得不在山下的宾馆休息……
这一个个磨难让我更加坚强,勇敢,我用省下来的钱,我用省下来的钱买了一串手串和一顶帽子送给爸爸妈妈。在回程时去汽车站,我脱胎换骨一般,仰着自信的头,微笑着走上汽车。回到杭州,回到这个熟悉的地方,我被太阳晒得有些发红的脸上荡漾在自豪骄傲的笑。
首先,我们来到了有台湾后花园之称的花莲。想想看,花莲的什么风景最有名呢?非太鲁阁莫属了!太鲁阁是一个一立雾溪长期侵蚀所形成的U字形峡谷,看着滚滚的立雾溪水,彷彿看到了携剑带戟的军队迎面而来!还有一个地方叫「落帽」,它有一个有趣的典故,因为峡谷里的风景要抬头才看得到,结果帽子就掉了,所以被称为「落帽」。我们一走过去,看到有些游客的帽子纷纷掉落,好像在跟这一片山林美景致敬,真是一个奇妙的经历!
太鲁阁是难得一见的U字形峡谷,听说它在欧洲人举办的「一生不可不去的地方」票选活动中,荣获第五名,而近来中国人也认为它是「台湾非去不可的旅游胜地」,可见太鲁阁是一个多有价值的地方啊!
参观完太鲁阁,我们继续往南方前进,到了台东之后,就搭船去绿岛。绿岛是台湾的离岛之一,也是原始生态保持最完整的世外桃源,这个地方,对于喜爱大自然的我来说,实在是太棒了!我们先吃了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之后,就到旅馆休养生息,准备迎接第二天的精采行程。
第二天天一亮,导游就邀集大家去浮潜,我当然高兴叫好,可是妈妈看中了「台湾野生鹿类复育区」,她说因为绿岛又叫鹿岛,可见鹿曾是这个岛屿的主人,到绿岛没去看鹿,就等于入宝山而空手归,真是太可惜了!最后由爸爸和姐姐投下关键性的两票,我们去了「台湾野生鹿类复育区」。这个园区依据鹿类生长的习性依山而建,沿途可以看到山茶花、抱树蕨、象牙树、林投树等原生种的植物在向我们招手,而受保育的小鹿、山猪及老山羊等悠游其中,我们坐着环保的游园电动车,好像穿梭在一座世外桃源之中,登上山丘,面向海洋,烈日高照,热浪袭人,但我们的心情变得开阔极了!
看来你还是不懂我,那且听我慢慢来说。
爱,是什么?
爱是一缕阳光,自己则是整个太阳。只有深爱自己,才能让太阳产生无限的光和热,辐射到无穷的天空和海洋。
爱是一滴甘露,自己则是一片汪洋。只有深爱自己,才能让甘露绵延不断的倾洒,滋养无尽的良田和沃壤。
爱是自尊。因为爱自己,我懂得自尊是上进的动力源泉。我会认真的听懂老师讲的每一节课,我会用心的做每一道习题,我会全力解开心里的每一个疑问,我会珍惜每一个机会,让自己逐渐成长成熟,让自己今天的羽翼日渐丰满,让自己的明朝能够振翅高飞。当我学会用自己的实力去为自己打开一片天空时,当父母和老师为我的进步,而骄傲的展露出明媚的微笑时,我已经渐渐地学会了爱自己。因为自尊,让我相信,我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让我的未来充满阳光。我不仅学会了爱自己,还学会了自尊。
爱是理解。因为爱自己,我懂得理解是沟通的最好桥梁。当父母在我耳边“唠叨”:过马路要小心啊,我会认真的答复他们,让他们放心。我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我会在回家后报以真心的笑脸,让他们看到安全快乐的我而欣慰。父母上了一天班,回家心情有些不大好时,他对我抱怨抱怨,我也尽量听他说因为他累了想找个人聊聊天,我就是最好的人选。我不仅学会了爱自己,还学会了理解。
爱是分享。因为爱自己,我懂得分享是生命中最美的阳光。
有了苦恼,我不会独自饮痛,而是在真心朋友的关怀下落下释怀的眼泪。有了快乐,我不会暗自窃喜,我会大方的与朋友共享生活的阳光。我爱自己,所以,在朋友面前我心无芥蒂的释放我自己。我不仅学会了爱自己,还学会了分享。
爱是奉献。因为爱自己,我懂得奉献是爱的永恒真谛。当我走在马路上帮助一位老人过马路,在你心里也许会说都什么时代了,还扶人家过马路呐!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也许已经改变我的人生。让我学会了用爱去感动冷漠的心灵。我不仅学会了爱自己,还学会了奉献。
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父母,我爱我的老师,我爱我的朋友,我爱每一个阳光下绽放的生命,所以,我会好好爱我自己。
南沙终于到了,我像一只身手敏捷的兔子直奔到沙滩。
来到沙滩,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就是碧蓝色的大海,海水是多么的湛蓝,像一块璀璨的蓝宝石,又仿佛是一块刚熨烫过的蓝丝绒,平整的铺在那里。浪花打在我的脸上,冰冰的,凉凉的,就仿佛是浪花在给我洗脸呢!一阵风吹来,海浪像一个长发飘飘的少女舞动着一条玉带。
往右走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精美的沙雕,沙雕们雕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比如巨型海洋梦,梦的开始中的《一家人在沙滩上制作沙雕城堡》,这个沙雕把里面的人雕刻的像真人一般模样,充分流露出一家人在一起堆沙雕的快乐;黑暗深海,梦魇中的《海绵宝宝、派大星、章鱼哥、蟹阿金》这个沙雕作品在雕刻的时候一定花了不少心思,瞧!海绵宝宝……雕刻的十分可爱,海绵宝宝……房子也像真的一样。这些沙雕有的壮观雄伟,有的可爱极致,有的……看了大师们的沙雕作品情不自禁不禁也想来试试,我左推推右拍拍,忙活了半天总算堆好了一个小杰作——房子,可是不一会儿,就被浪花朋友们夷为平地了。
――2月4日,我和嘉佑同学两家人相约一起去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度假,那是一个岛国,属执带海洋性气候,每年有雨季和旱季之分,常年温度都较高,平均气温在28℃,比起中国最近的寒冷,到了这儿很热,一下子从冬天跳跃到了夏天,身上觉得轻了许多。这儿的天空很蓝,海水也很蓝。这儿的房子一般不高过三层,因为当地人信仰印度教,印度教认为房子的.高度不能超过椰子树的高度,否则就是对神的不尊敬。一路上到处是嫩绿色的,夹着红顶的房子,还有美丽的鲜花,好像是一个大花园,太美了!我最喜欢这儿的海滩了,在海边我和嘉佑同学玩得可开心了,玩香蕉船,堆沙子,游泳……
这是我参加过的最精彩的一次田径比赛,不一样的你,同一样的精彩。
在赛道旁和同学一起呐喊助威的我突然愣住了——他怎么动作慢下来了,可是只剩下一圈了?我绕过人群跑到了他的身边,焦急地喊:“速度怎么慢下来了,只有一圈了,坚持一下。”我感觉自己的语气中增添了一丝责备。他没有任何回应,只是自顾自地继续慢跑着,我也只好陪着跑,刚想责骂他一番,话到了嘴边,却发现,他的手一直不自觉得靠着腿,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问道:“是不是身体不舒服,需不需要换一个人上场?”他摆了摆头,渐渐停了下来,半蹲着,手紧紧的握着膝盖。这时又有跑来几个同学嘘寒问暖,都劝他休息,换别人上场,但都被他拒绝了,只是勉强的伸出一只手,作拳头状,示意我们——他能行。
看着他一个人远去的.背影,我的心也悬了起来,他会不会是最后一名,他继续下去会不会因为身体的原因而昏倒。他只是咬着牙关,向前挪移着,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团队意识在此刻被发掘,是团队意识支撑着他。
我们默默地注视着他,注视着他早已被汗水浸湿的衬衣,注视着他前后摆动的手臂,注视着他移动的脚步。我们都相信他能跑完全程,他执着的背影更给了我们信心
看着他跑入终点的人群中,许多双手拿着水和毛巾的人拥了上去,大家都站了起来,高举着双手,呐喊着。都为这位归来的勇士欢呼。
海滩边,天空是湛蓝湛蓝的,海鸟成群结队地飞来飞去,好像是一朵朵漂浮的白云。远处的海面上,可见几条船影在浮动。大海现在这么温柔,海浪轻轻地吻着岸边的细沙,侧耳倾听,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临水面。
站在沙滩边,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我突然感到自己多么渺小,就像大海的一滴水。转念又想,滴水尽管微不足道,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七彩光芒,也正是亿万滴水的聚集,才有这波涛汹涌的大海。随着思绪的飘忽,忽然想起曾经读到的一句话:比大海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心。“过来游泳啊”,爸爸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解掉身上的纱裙,“扑通”一声,跳进海里。
不知道玩了多久,竟然已近傍晚。绚丽的彩霞映在辽阔的海面,像仙女剪下的丝绸,把大海装扮得格外艳丽。我依依不舍地走回酒店。
很快降临,站在窗台,一缕轻柔的月光透过窗户,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一层白银。我把目光转向月亮,月亮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撩开面纱,露出她的娇容,整个世界都被浸成了梦幻般的银色。
我急切地进入那扇门,也开始了我这次不一样的学习。我在博物馆中不停走着,不停地观看着身边的事物
终于我停下来了,停在了老舍书房的还原场景边上,那书房在展厅的一角默默陈设着,那些书房中的布景摆设并不引人驻足:全是木质的家具,墙上挂着些许书画,这对于作家来说再平常不过了。
可当我走进去看时,场景变得有意思起来。书柜在书房中占了不少位置,那书柜木质格外好,透过有些泛黄的书柜玻璃,能看见里面有几沓认真摆放过的英镑,像是为谁准备的一样。他为什么会有英镑?又为什么会这样摆放?书柜的左侧,有一张人民艺术家称号的奖状显得格外突兀,被相框框住,端端正正的挂在墙上,奖状比边上的家具擦得都更干净一些,老舍不是个注重名利的人,按理说更不会在日常的书房中摆上奖状,那么为何偏偏是这张奖状被老舍郑重地挂在了书房之中呢?
我低下头,查阅简介,却无从获得我要的答案。于是我向老师和讲解员询问,最终,我才明白那些细节摆放的用意。
当我再去看书房的场景时,眼前便不止是那些摆件,而是一幅幅片段闪过。我似乎看见了老舍领回了不菲英镑时,数过后小心翼翼放好的场景。与场景一同出现的还有我耳边的声音,那是老舍的心声:这些个钱我可不能多用,要留着,去帮助别人呐。他的一生过得都很朴素,他所获得的稿费几乎全数都捐了出去,那是愿意付出与贡献的精神,是他对有价值的生命地追求。我似乎还看见一个受奖无数的文学家,却偏偏对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十分看重,将奖状端正地挂在书房中,细细地端详。老舍一生的文学作品都在写百姓,写普通的人民生活,我尝试着去读懂他这样写作的目的,我想,他那颗善良且关注人民的心,就是他对于他笔下的文学最好地诠释了吧。
每逢中国年,年糕是必不可少的美食,因为年糕寓意着美好的祝愿――年年高。我们宁波的年糕更以“软、香、糯”名扬海内外。白蟹炒年糕、雪菜年糕汤、大头菜烤年糕……光听菜名就让人垂涎三尺。
妈妈说她小时候还吃过“煨年糕”。煨年糕,那是怎么一个吃法?我缠着妈妈一定要尝一尝。元旦,我们来到天童外婆家。外婆家有一台老灶,妈妈决定煨上一根年糕,让我尝尝她小时候的年味。等外婆在大灶烧了一桌的菜后,灶台底下积攒了一堆柴火棍。妈妈把一根擦干的年糕丢到柴火棍里,借助柴火棍的热量,慢慢地把年糕煨熟。大约过了十几分钟,灶台间飘来一阵香味,这种香味是我未曾嗅到过的,直抵我的心底,把馋虫都勾出来了。
“儿子,可以来吃啦!”听到妈妈的召唤,我立刻跑进厨房,呀,煨好的年糕金黄发亮。我张开嘴巴咬了一口,啊,好烫,不过外酥里嫩,口感软糯,唇齿留香,味道好极了。煨年糕真好吃啊,我的嘴巴里充满了满满的米香味,令人回味无穷。
【不一样的旅行游记作文】推荐阅读:
一样的青春,不一样的你作文12-04
不一样的你,同一样的精彩叙事作文11-20
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精彩小学四年级作文06-09
不一样的雨伞作文09-23
不一样的天空作文03-05
不一样的表哥作文04-16
不一样的开学典礼作文07-18
不一样的湖作文09-27
旅途不一样的遇见作文12-13
不一样的课堂初三作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