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大纲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大纲(精选9篇)

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大纲 篇1

1、研究高考大纲与试题,明确高考方向,有的放矢

对照《考试大纲》理清考点,每个考点的要求属于哪个层次;如何运用这些考点解题,为了理清联系,可以画出知识网络图。

2、仍旧注重基础

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知识的综合或变式。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吃透每一个基本概念,对于课本上给出的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重点掌握。

3、针对典型问题进行小专题复习

小专题复习要依据高考方向,研究近几年出题考点和题型,针对实际练习考试中出现的某一类问题,可在老师或者课外辅导的帮助下,总结类型并针对练习,这种方法一般时间短、效率高、针对性好、实用性强。

4、 注意方法总结、强化数学思想,强化通法通解

我们可以把数学思想方法分类,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学习。一是具体操作方法,解题直接用的,比如说常见的换元法,数列求和的裂项、错位相减法,特殊值法等;二是逻辑推理法,比如证明题所用的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等;三是宏观指导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转化等。我们把这些思想方法不断的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中和做题中,能力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的。

5、 针对实际情况,有效学习

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可以重点抓选择前8个、填空前2个、解答题前3个以及后面题的第一问;基础不错的,可以适当关注与高等数学相关的中学数学问题。

6、 培养应试技巧,提高得分能力

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大纲 篇2

《考试大纲》对知识的要求确定了三个层次:了解 (A) 、理解 (B) 、掌握, 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 (C) .我们通过细致研读《考试大纲》, 可以发现高考将会保持平稳过渡的命题思想不变, A级要求32个, B级要求36个, C级要求8个.

注意1C级分别是:①三角中的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③数列的等差数列;④数列的等比数列;⑤基本不等式;⑥一元二次不等式;⑦直线方程;⑧圆的标准与一般方程.并非C级要求就出大题, 大题是可能含有A级、B级、C级的相关知识点, 在2009年高考的六道大题中, 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数列、函数一般各有一题, 其余两题在三角、导数、概率与统计、新增内容里产生, 其中还有一道应用题.

注意2A级32个其中传统内容有11个, 新增内容有21个.对新增内容的考查依然是了解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不过在新高考进入第二年的时候, 部分新增内容可能会交汇命题.填空题不一定只在A级里考查, 好多C级要求的内容也会出现, 去年填空题预期45分实际是48分, 今年可能会加大一点难度, 具体做法是增加一道较难的填空题.

注意3 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能级要求大部分均为A级, 几何题特别是立体几何题高考的难度不会大, 位置在大题的前三题.应用题:三角应用题今年一般不会再考了, 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应该有大题, 一般也不会出, 尽管前几年在同一份试卷中有个重复, 但在许多内容还没考的情况下, 重复命题只能有损试卷的信度.今年的应用题可能在新增内容, 如概率统计、导数、算法.

注意4 加试难度同时会考虑语文难度, 在具体内容上, 选修系列4的内容肯定不会出难题, 不过矩阵去年较简单, 在五道题中显得尤为明显.这四题的匹配也需要考虑, 今年可能会加点难度.加试题有难题, 应该在系列2中.

首先, 《考试大纲》对函数、数列、不等式、平面向量、圆锥曲线、概率、导数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因而这些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高考将以这些内容为背景来命制试题, 所以这些内容应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尽力将这些内容分别建立起自己的网络.虽然数学知识千头万绪, 但只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就可达到层次分明, 纲目清楚.譬如:函数内容可分概念、性质、特殊函数三大主线, 每条主线又有若干支线, 一条支线又可分为若干分线, 最后形成网络.

其次, 在做好通性通法的同时, 还要逐一搞清解题的特殊方法技巧, 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应对策略.无论是对某个版块构建知识网络, 还是从整体角度构建网络, 都要主动将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重组, 找出某个或某些知识点会在哪系列题目中出现, 某种方法可以解决哪一类题目.分析时, 力求由原来的知识点, 渐渐向探寻解题思路、方法转变, 在“准确、系统、灵活”上下工夫, 对知识不断深化, 新知识应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特别是主要知识之间的关系, 逐步形成和扩充数学知识结构体系, 形成一个条理化、网络化、熟练化的有机体系.

二、强调以能力立意, 突出能力考查

2009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同2008年一样提出对数学能力的考查, 强调“以能力立意”, 这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从问题入手, 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 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 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 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数学基本能力包括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注意1 原有的数学思维能力分解为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这一变化对应新增内容“推理与证明”, 新增了考查数据处理能力, 这一变化对应着新增内容“统计”.

注意2 五个能力要求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应用意识以及思维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三、重视知识横纵联系, 注意知识的交汇

“在知识的交汇处命制试题”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思路之一, 在复习中重视知识间存在的横向、纵向的有机联系, 我认为今年应该重点注意:

1.空间角和距离《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都不作要求, 但例题中有涉及, 注意在特殊几何图形中出现的可能.

2.函数、导数等重点、热点内容等级要求为B级, 有可能与其他考试内容结合升为C级要求, 可与数列、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内容交汇命题.即难度可能有擦边球.

3.加试部分考查的是除文理公共部分之外的数学内容, 对加试部分命题时公共部分的内容还可以作为载体再次出现,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在必试和加试部分均有所涉及.

4.一般函数的性质考查的是单调性和奇偶性, 对于周期性有可能涉及, 况且三解函数的周期性是用抽象函数的形式定义的.

5.教学要求对复合函数的性质不作要求, 但教材中在探究拓展中又有体现, 与之相关的复合函数的导数为B级考试要求.

6.立几中的距离为擦边球, 因为体积考查需要距离.

四、对知识和能力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1.高考主干知识八大块:①函数;②数列;③平面向量;④不等式 (解与证) ;⑤解析几何;⑥立体几何;⑦概率、统计;⑧导数及应用.要做到块块清楚, 不足之处如何弥补有招法, 并能自觉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函数是其中最核心的主干知识.

2.掌握四大数学思想方法.明确驾驭数学知识的理性思维方法, 其集中体现在四大数学思想方法上.四大数学思想方法是:①函数与方程的思想;②数形结合思想;③分类讨论思想;④化归或转化的思想.

3.学好数学要抓住“四个三”:①内容上要充分领悟三个方面:理论、方法、思维;②解题上要抓好三个字:数、式、形;③阅读、审题和表述上要实现数学的三种语言自如转化 (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 ;④学习中要驾驭好三条线:知识 (结构) 是明线 (要清晰) ;方法 (能力) 是暗线 (要领悟、要提炼) ;思维 (训练) 是主线 (思维能力是数学诸能力的核心, 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最强大的创新动力, 是检验自己大脑潜能开发好坏的试金石) .

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大纲 篇3

一、试卷结构

其中,27题为无机推断题(15分),28题为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题(15分),29题为无机化学实验题(15分),30题为有机题(15分)。试卷试题形式基本未变,不回避常规题、经典题,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没有出现偏题、难题,保证了学生考试心态的稳定性。另外,试题也在稳定中求变化,知识信息的呈现方式、提问的情景和角度都有了新的变化。

二、试题特点

1.立足基础,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稳中求变

试题围绕“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与“重点知识”展开,知识点覆盖面很广,涵盖了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化学实验这五大知识体系的所有内容。卷I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简单运用,卷II注重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基本理论和化学实验等有关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现将2011年试题考查的具体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与2010年试题对比统计于表1、表2。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第一卷选择题部分重点考查了考生对基础化学知识掌握的细致程度和准确程度,只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做到了认真细致,那在解答选择题部分时都不会太费事。但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如概念不清、原理理解不透彻、欠缺基本的计算方法技巧,也极易出现判断错误。选择题部分的知识点如电解质溶液、电化学、有机物的性质、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总在重复考,只不过小知识点和考查角度有所变化。第二卷非选择题部分,题型完全相同,常见的有无机推断题、化学原理题、化学实验题、有机推断题,只不过次序有变化,且化学原理题均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题,从内容到呈现方式高度一致。无机推断题和有机推断题比去年难度降低,而实验题则提高了对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的程度、抗干扰和应变能力的考查,学生得分明显偏低,增加了区分度。

总的来说,2011年试题中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考查力度不减,平衡理论、电离理论等得到充分重视,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重要的无机物知识、基本的化学实验原理依然是考查重点,该试题是一套平稳过渡的试题。虽说题型很稳定、考点也很基础,看似很容易,但要求学生知识掌握精准、审题细致缜密、表述规范科学、落笔果断。

2.体现学科特色,注重化学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的考查

理综化学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性的考查,而是在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的考查。试题的能力考查点统计见表3。

可以看出今年试题注重各种学科能力的考查,如规范使用化学用语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实验能力、图表分析能力、获取新信息和迁移运用能力、计算能力等,尤其是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试题较为全面地从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和评价能力这几个角度对考生进行了考查,由此体现了化学的学科特色。

三、几点启示

分析2011年试题可以得出:大纲版理综化学试题整体难度适中,考题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变通、应用和衍生能力,提高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从考查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角度来看与新课标版试题有着较好的衔接性,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和重视:

1.注重化学学科思想及学习方法的考查

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今年的试题中,如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气体性质决定收集和尾气处理方法、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分类与比较、定性与定量等化学学科思想在试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第30题为有机合成题,题目形式较常规。题目中不仅涉及烯烃、卤代烃、醛、羧酸等有机物的典型性质、反应类型、结构式等,而且还涉及烯烃的氧化、环戊二烯的合成等高中化学旧教材中没有的知识,但只要抓住“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规律,从所给反应信息进行类比迁移运用即可。第10题“电解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的物质”,第12题D项“1摩尔钠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失去的电子数”等问题,是典型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问题,只要理解了反应的本质,很快就可以作出与量有关的结果判断。第29题的第一问和第二问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对“气体性质决定收集和尾气处理方法”这个实验方法的准确把握。今年的试题启示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不断体会、总结学习化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提高自己通过学科素养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

2.注重对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的考查

试题创设了多种图形,通过对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试题提供的各种信息的阅读,获取有关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准确提取实质性内容,考查学生形成新知识并正确回答题设问题的能力。2010年的27题、2011年的28题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题目,从内容到形式高度相似,与以往的反应速率与平衡的题目相比,更注重对考生视图能力的考查,所有15分的填空题都是对视图能力的考查。这充分体现出了新课标对学生的原理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数形结合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第30题是有机推断题,重点考察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求从所给的反应中得到有机反应变化的实质,然后应用到题目的解答中,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这一点也明显地显示出旧大纲向新课标靠拢的迹象。

3.注重对表达能力的考查

试题要求考生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等予以表述。本卷非选择题均对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也成为学生失分的主要方面。如第27题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第28题中 “(4)采取的措施是……”“(5)判断的理由是……”“(6)绘出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29题中“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等。其中29题的最后一问“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现象”的答案为“反应开始时,A中铜表面出现无色小气泡,反应速率逐渐加快;A管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棕红色,随反应的进行又逐渐变为无色;A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B中的水面逐渐下降,B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C中”。可以看出考生不仅要明确描述对象,将“陆(固体铜片)”“海(溶液)”“空(气体)”现象描述全面,还要描述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装置中的情况,要求极高。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考查语言表达实际上就是考查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准确性。很多学生答题时随意性语言太多、化学语言不规范,导致得不到分或得不到高分。要想得高分,考生在平时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就要做到精益求精,不能浅尝辄止,养成答题严密完整的好习惯,不能随随便便提笔就写。

4.注重计算能力的考查

试题要求考生掌握典型问题的基本计算方法,善于从图表中提取数据计算结果,以及能够规范地写出计算过程。第8题是化学平衡的计算,首先要理解题目中提到的“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即是压强不变,再依据化学平衡计算“三步法”的思想,结合转化率数据找出“起始量、反应量、平衡量”,计算出结果。第13题考查有关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计算,综合性较强,只要掌握了元素守恒、电子转移守恒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就不难快速地得出结果。第27题的第(3)问是典型的依据化学方程式找关系式再计算的题型,但要列式清楚、单位准确、格式规范、过程完整。第28题是数形结合的原理题,要求熟知反应速率计算公式、转化率计算公式,且要善于从图表中准确提取数据,依据计算数据绘制曲线。这些试题提醒我们,我们不仅要熟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要掌握基本的分析和计算方法,规范表达计算过程。

5.强化对科学实验方法、实验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考查

实验题第29题的考查内容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及“在实验室预制取适量NO气体”,题目通过对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考查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实验设计、装置的选择、实验基本操作、实验评价、实验现象的描述等,落实对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要求。第(1)问呈现的制取适量氯气的装置是“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安全装置(防倒吸)——尾气处理装置”,改变了通常制氯气由“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的惯有模式,如果审题不仔细,凭印象做题,不能根据气体制备的基本原理、方法结合新情境及时理解并判断所呈现装置的设计意图,极易出现错误。回答第(2)问时,如果对用排水法收集NO气体的方法认识模糊,极易导致误判,并影响下一步的准确回答。最后一空“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现象”要求极高,如果平时没有做实验,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和表达习惯,很难回答全面、准确、完整。同时,此题用填表格的形式来表述对实验问题的理解,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训练学生有序思维、科学记录的重要理念,这也是我们复习时要注意的方面。从今年的试题中可以看出,要做好实验题,不仅要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而且要根据不同情境灵活地运用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我们思维的深刻性、全面性和敏捷性,所以我们平时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变式训练,提高应变能力。

6.渗透了“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改教学理念

第13题设置了一个“废水处理”的情景,第30题的有机推断使用了“金刚烷合成”的情景。近几年新课标试题设计表现出“立足基础知识,突出必修内容,紧密联系实际”等高度体现新课改理念的特点。例如:与新材料有关的燃料问题、资源的回收利用、合成新型药材等,这些情景的创设极大地丰富了试题的内涵,赋予试题以积极的人文特色和教育意义,突出体现了化学科学在人类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方面的实践价值。这些正面的化学科学应用情景的呈现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提醒我们要多关心生活、生产中的化学常识;要能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尤其是与化学相关的新闻、科技、发明创造等;要特别关注日益突出的环保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学习时要多关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善于从问题情境中提取化学知识的原理和本质。

四、瞄准高考趋势,把握新课标高考复习方向

通过对高考大纲版试题和课改地区试卷的认真研读分析,可以看出试卷的整体设计注重将“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这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有机整合在真实的问题中,以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和科学素养立意,于平稳中呈现新课程特色、于平淡中突出学科能力考查。为此,对2012年新课标高考化学复习备考提出以下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1.明确复习方向,架构知识网络,总结化学学习方法

面对新课标的命题趋势和必修加选修模块的新格局,建议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采取“章节+专题”并以章节为主的复习策略。在学完整个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之后,按照高中课本必修内容,逐章进行复习,并将选修内容适当穿插进去,根据课本内容适当打乱章节顺序,集中专题复习,不能只单纯地按照课本内容简单地重复一遍,而是要牢牢紧扣课本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联想,搞清课本中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全面抓好知识点和考点。具体做法可以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按照高中课本的章次顺序,根据大纲和考纲以及历年的高考情况,将每一章的考点一一列出,并注明标记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和考点以及高考热点。这样做只需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以掌握本章的重要内容。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要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别是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如运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实验或运用同一方法完成不同的实验、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等),进行深入的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

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中学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网络,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学生往往死记硬背,不易掌握),复习时应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的运用作为穿插网线,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如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梳理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似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差异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等。同学们应熟练用“结构——位置——性质”“类比推理,迁移运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实验探究”“建模思想(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等量的关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等化学学习方法,掌握化学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方法,尽快形成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科能力。

2.注重基础,重视课本,落实主干知识。

目前湖北省没有公布2012年高考是采用理综卷(必考类)模式还是理综卷(必考+选考类)模式,但新课标化学高考依然遵循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重点还是放在典型的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上,进而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考查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试题一方面体现出考点要求的基础性;另一方面试题将学科内知识从多角度加以综合,加大了知识的覆盖面,加大了试题的思维容量,结合生产、生活和社会等具体实际问题的呈现情景,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回忆、整合、推理、应用的思维过程。

对不少优秀学生而言,追求的是高目标,但很多教训告诉我们,错误往往是由基础知识的缺陷和漏洞造成的。因此,高三复习切忌眼高手低,打好基础就是把课本上的知识一点一滴地落实到位。高三学生都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一进入复习阶段就把教材丢在一边,根本不看课本,就看手中所发的资料。由于资料中每章每节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并不是很全面,还存在很多遗漏,致使近几年高考中不少同学在诸如物质用途、物质性质、物质状态、实验仪器、实验现象等基础问题上因“卡壳”而丢分。例如2011年高考中关于一氧化氮的收集方法、2010年高考中的根据无色油状液体性状判别浓硫酸、2009年高考中的由高温结构陶瓷推断氮化硅、2008年高考中的叙述常见离子鉴定的结论与理由、2007年高考中的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乙烯的工业用途等等。因此,我们必须把课本和资料充分结合起来,这样第一轮复习下来才不会留知识死角。

化学新课程增加的核外电子排布、共价键的类型和极性、电负性、电离能、化学平衡常数、溶解平衡、新型电池等内容在2011年高考中都有体现。因此,在选修部分的复习中要突出重点,大胆取舍,不在边缘知识上作过多纠缠,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与此同时,还应适度重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常识介绍,它们往往是高考复习中的盲点。

3.专项突破,训练思维,强化能力

从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试题来看,化学试题能力考察方面的题量明显增加,更加注重考查理解、整合和选择运用化学信息的能力,注重考查分析推理、自主建构以及探究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准确表达观察结果、思维过程的能力,注重考查化学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逐步到位。第一轮复习应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多穿插一些小专题,侧重训练、提高某种单项能力,如: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无机元素化合物性质推导、化学计算基本方法、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设计、仪器设计、操作方法设计、有机同分异构体推导(限制条件与不限制条件)、有机分子式确定、有机官能团推导等等。对于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第一轮复习不必涉及过多,以免目标定得太高一时达不到,挫伤学习积极性。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是新课标能力考查的重点方向。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学生要能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要能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假说、建立模型、系统分析等方法对一些简单的科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要能够理解实验的原理与方法,理解实验的操作技能原理,学会实验条件控制的方法,分析或预测实验现象,归纳或理解实验数据,分析综合或解释评价得出的有关结论。

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在复习中同学们要注重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化学思维。比如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化学问题来启发自己的积极思维;尽量按知识结构的框架独立完成对知识的梳理、归纳、总结;对待例题上应不吝精力、充分思考,通过分析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提炼解答不同题型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就应开始强化解题能力的培养。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作为典型题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提炼和总结,加大练习力度,严格答题要求,及时反馈、矫正,同时注意精练、巧练,防止低层次的重复练习,使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高落实到位。

4.重视习惯,重视规范表达

纵观近几年高考,不少平常成绩较好的同学在高考时却得分不高,这主要是由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如不重视审题,审题时粗心大意,抓不住关键条件,挖不出隐含信息;不能在众多信息中排除干扰,未能抓住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对题设情境不能进行转化、重组,欠缺找出解题关键点的能力。顺应能力立意的新课标试题,尤其是客观题,它们越来越多地以各种不同方式体现着学生的表达能力——书写化学式和反应方程式、描述化学事实、陈述化学原理……而同学们普遍反映的一个共性问题,则是对结论“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即难以清楚表达思维过程。“能看、能想、能记只是一种智力因素,还必须学会怎样看、怎样想、怎样记、怎样表达,才能成为能力。”

化学高考主要是用规范的化学用语表达结果,因此养成良好的规范答题的习惯是取得高分的关键。很多同学经常犯的错误是: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不准确、不合题目要求,包括元素符号分子式(大小写不分)、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方程式(条件、配平);书面表达随意,文字表达不科学、不准确、错别字多,甚至词不达意,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涵义不清,随意使用导致结果出错。

为此,要注意加强化学用语的落实训练,同学们应充分利用课堂学习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强化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时不漏写小分子;强化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等等。总之,在一轮复习结束之前,有些好的习惯必须要养成,例如用化学语言(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准确、完整、简洁的表述;化学计算的步骤严格、运算准确,有效数字表示规范;实验现象描述有序、准确、完整等等。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小到一个化学式、反应方程式,大到原理的解释、现象的描述,直至一些表达逻辑推理的说理题、论证题,必须时刻渗透表达能力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准确表达,促进自己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既是为了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社交基础。

高考数学高效复习计划 篇4

一般来说,数学学科要进行三轮复习,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十分有效的复习策略。即一轮进行基础知识复习,目的是系统地回顾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全面系统地对知识进行梳理,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对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在应用中理解其本质,形成能力,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跨越。一轮复习的时间要长一些,要做到细致入微、面面俱到。一轮复习的时间一般为9月初到次年的3月中旬。二轮进行专题(即模块)复习,目的是加强对数学知识与方法的整合,也就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打破章节界限,以专题、板块的形式对重点内容和热点题型进行复习,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二轮复习要针对高考的热点进行专题选择、专项训练。二轮复习的时间一般从3月中旬到4月底。三轮进行模拟训练,目的是训练应试技能、技巧,查漏补缺。在这一复习阶段,学校一般要每周组织一次模拟高考的训练。三轮复习的时间一般从5月初到5月底,历时4周左右。

要紧紧抓住课堂

课堂是复习的主阵地,课堂抓住了、利用好了,复习的效率必然会提高。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同学们需要在课前先做好预习,对疑难点做好标记或整理成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听课就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疑难点集中精力听、记,必要时可以向老师提问。这样复习时才能做到不留疑点、不留盲点、不留死角、不留尾巴。

要做好课后训练

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大纲 篇5

一、学情分析:

暑假过后,文科及艺体班和理科班开始高考第一轮复习复习,体育理科班尚有部分选修没有结束。由于今年我省规范办学,教学时间略显紧张,特别是学理科的学生。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积极组织教学,决胜高考特制定如下方案。

二、指导思想

以校领导、年级组精神为指导,集思广益踏踏实实搞好集体备课;

2、以新的高考方案为指导,稳扎稳打钻研《考试说明》备好每一节课;

3、以重读课本例题、重做课本练习,做实基础为指导,步步为营上好每一节课,不留死角、盲点,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

三、文、理科班复习方案

带领学生重读教材,重做练习。重点例题重点研究,多做变式探讨;重点习题反复做,变式做。每周集中时间做一份12题左右的综合题试卷。

2、精心编写学案。在上课前认真做好每一题,做到上课时决不照本宣科;对基础知识梳理部分,要做到查漏补缺形成知识系统;对例题习题尽量做到一题多解,又要注重通法的总结;适当补充最新考试信息题,以便紧跟形势;认真组织单元练习,要限定时间认真监考,仔细批阅按标准量分,力争准确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3、密切关注最新高考信息,随时调整复习方案。

四、体育理班复习方案

尽快结束选修课的教学,争取在8月中旬开始进入第一轮复习。

2、深入研究《考试说明》,不补充难度大的例题习题,以完成书本内容为主。

3、每周做一次10题的小测试,以促进学生学习并检测学习效果。

五、复习计划

具体安排

(一)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八月初到二月底),基础知识复习阶段。在这一阶段,老师将带领同学科重温高中阶段所学的课程,但这绝不只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旧知识产生全新认识的重要过程。因为在第一次学习时,老师是以知识点为主线索,依次传授讲解的,由于后面的相关知识还没有学到,不能进行纵向联系,所以,大家学到的往往是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而在第一轮复习时,老师的主线索是知识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相结合,以章节为单位,将那些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将它们系统化、综合化,侧重点在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所以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应做到:

1.立足课本,迅速激活已学过的各个知识点,首先针对学过的概念,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下一个定义,再和书上的定义进行比较,以加深对其的了

解,其次要把书上的例题、习题再做一遍,因为很多数学高考题就是由这些题目演变而来的。我们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熟练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提高解题速度。

2.注意所做题目知识点覆盖范围的变化,有意识地思考、研究这些知识点在课本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3.明确课本从前到后的知识结构,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

4.经常将使用最多的知识点总结起来,研究重点知识所在章节,并了解各章节在课本中的地位和作用。

5.适当选取高考题以周侧形式出现.资料选取以《谋行天下》和课本为主,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为辅。

(二)、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三月初到五月初),综合能力与应该技巧提高阶段,。在这一阶段,老师将以“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策略和应该技巧为主线。老师的讲解,不再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要着重提高考生采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数学模型”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第三轮复习。

第三轮复习,即考前冲刺复习阶段,具体安排由学校统一组织,我们组的目标主要是查漏补缺和模拟训练,突出适应性训练、应试技巧;梳理试卷,回归课本;加强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备课组教师共同研究出3套试题作为高

考前的最后阶段检测,试题的难度一套偏难,后两套适中.6月1日至6月6日,学生整理,考前辅导。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时期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流思想,发现学生的问题要及时疏导,同时要求学生注意饮食的清淡,睡眠的保证,思想的愉悦。

特长班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安排;如有特殊变化以学校安排为主。

以上就是我们高三数学组的教学计划。

高三数学教学进度详细安排:

8月1日-----10日

集合与简易逻辑、8月11日----9月6日函数概念和解析式

函数最值与值域 反函数、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函数的奇偶性、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9月10日——-9月17日

导数

9月19日——-9月30日

数列的概念 等差和等比数列 通项

前n项和

数列的极限 函数的极限

10月1日— 10月15日

三角函数

10月16— 10月30日

平面向量

11月1—

11月25日

立体

11月27— 12月7日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12月9日— 12月19日

概率与统计

12月20日— 12月30 日

直线和圆的方程

1月 1日——1月26日

圆锥曲线方程

期末考试

2月11日----2月27日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计划书 篇6

函数的性质:着重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这些性质通常会综合起来一起考察,并且有时会考察具体函数的这些性质,有时会考察抽象函数的这些性质。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是贯穿中学阶段的一大函数,初中阶段主要对它的一些基础性质进行了了解,高中阶段更多的是将它与导数进行衔接,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x轴的交点位置,进而讨论与定义域在x轴上的摆放顺序,这样可以判断导数的正负,最终达到求出单调区间的目的,求出极值及最值。

不等式:这一类问题常常出现在恒成立,或存在性问题中,其实质是求函数的最值。当然关于不等式的解法,均值不等式,这些不等式的基础知识点需掌握,还有一类较难的综合性问题为不等式与数列的结合问题,掌握几种不等式的放缩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专题二:数列。以等差等比数列为载体,考察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关系,求通项公式的几种常用方法,求前n项和的几种常用方法,这些知识点需要掌握。

专题三:三角函数,平面向量,解三角形。三角函数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难度较小,选择,填空,解答题中都有涉及,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的公式之间的互相转化,进而求单调区间或值域;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向量的综合性问题,当然正弦,余弦定理是很好的工具。向量可以很好得实现数与形的转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衔接点,它还可以和数学的一大难点解析几何整合。

专题四:立体几何。立体几何中,三视图是每年必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填空题中。大题中的立体几何主要考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向量这一手段求空间距离,线面角,二面角等。

另外,需要掌握棱锥,棱柱的性质,在棱锥中,着重掌握三棱锥,四棱锥,棱柱中,应该掌握三棱柱,长方体。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应以证明垂直为重点,当然常考察的方法为间接证明。

专题五:解析几何。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动点轨迹的探讨,求定值,定点,最值这些为近年来考的热点问题。解析几何是考生所公认的难点,它的难点不是对题目无思路,不是不知道如何化解所给已知条件,难点在于如何巧妙地破解已知条件,如何巧妙地将复杂的运算量进行化简。当然这里边包含了一些常用方法,常用技巧,需要学生去记忆,体会。

专题六:概率统计,算法,复数。算发与复数一般会出现在选择题中,难度较小,概率与统计问题着重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学生需学会能有效得提取信息,翻译信息。做到这一点时,题目也就不攻自破了。

专题七: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几何证明。这部分所考察的题目比较简单,主要出现在选择,填空题中,学生需要熟记公式。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高考数学复习计划书

2.20高三高考数学复习计划

3.高考冲刺复习计划书:数学

4.高考数学学习计划书及方法

5.最新数学高考冲刺复习计划书

提高复习效果应对高考数学 篇7

一、合理进行复习教学计划

复习时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 教师是复习课堂的引领者.因此, 教师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带领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 牢固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帮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结合多方面的情况设计出合理的复习计划, 从而更好地开展复习教学工作.此外, 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主体, 在课堂中及时了解学情, 进行教学设计, 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开展复习.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好复习的进度, 更好地开展fixing教学.如学生在复习课后练习中遇到这样一道题:把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起, 使平面ABD⊥平面CBD, 点E是CD的中点, 则∠AED的大小为多少?如果学生并不能很快地把这道题解出来, 那么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立体感不强、角度认识不清楚”等进行分析, 然后在进行新的复习课之前及时地进行补救.力求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 从而完善好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工作.

二、抓住复习中的要点与难点

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很困惑我们的问题.大家都知道,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让学生有新鲜感, 也不像练习课那样让人得心应手, 总之没有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结构.“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进行这样的尝试: (1) 首先帮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 抓准复习的知识点, 避免搞题海战.抓知识点时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课前认真钻研教材, 突出课本中最基本的概念、法则与原理. (2) 帮助理解学过的知识.数学是最体现思维的学科, 必须把学过的知识纳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体系中, 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接受知识. (3) 培养数学能力是复习的最终目的.复习中不仅要让学生牢固掌握以前学过的知识, 还要让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教师需要开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具有深刻性、灵活性.

三、适当降低难度以提高双基能力

数学复习首先要侧重基础, 摒弃那些繁难的技巧, 努力在学生的读题能力、解题准确性、画图能力上狠下功夫.让学生动脑动手是基础, 动脑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我们发现, 在高考中三角函数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中删减、变化最大的内容之一.因此, 教师应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和研究方法, 进一步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三角式的化简求值、求角、求最值问题是易考题型, 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跟不上, 所以在复习中还是要注重基础知识, 练习基本的化简求值.在三角形中建立三角函数关系, 求值域、求最值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之一, 在作业中要多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 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 训练基本能力, 而对那些较难的化简技巧要摒弃.高考越来越突出对“双基”的考查, 强化数学思想方法.从内容来看, 填空题中对于新增内容考查也较多, 如复数、概率、统计、推理方法等进行深入的考查.解答题中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与运用.因此, 复习就要从基础开始, 从基础讲起, 从基础做起, 复习才会有实效.

四、探求解题思路时数学思维方法

解数学题的过程就是在个体的大脑思维下提取相关的知识, 运用一定数学方法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并逐步地缩小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距离的过程, 也就是化归思想的过程, 因而解题的过程自然而然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 在求解二面角大小时最常用的方法是:先根据已知条件, 在二面角内作一条过一个面内一点到另一个面的垂线, 然后过这点再作二面角的棱的垂线, 最后连接这两个垂足.这样, 平面角就是所得的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这个方法是在化立体问题为平面问题后求得的, 那么三垂线定理在其中的运用, 就是分析、联想等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 从而得出结果.运用数学思想指导学习的灵活运用, 开展“一题多解”练习,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可以对习题进行变通,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与抽象性.这样不断优化的思维品质, 让数学思想自觉地运用在学习中, 那么我们运算时思维就会变得敏捷, 从而使解题的速度与正确性大大提升.

五、优化讲评试卷的方法与技巧

数学复习总要用大量的试卷练习, 但我们不能搞“题海战术”, 而应在做题的质量上下功夫.教师应掌握试卷评讲的方法与技巧, 首先要照顾大多数, 突出试卷考查内容的重点.在讲评试卷过程中, 有些试题教师只要点到为止即可, 有些试题则需要进行详细的剖析, 那些涉及重点与难点知识且对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突出地讲解;对那些错误率较高的题目, 则要重点讲解, 并对学生的得分率进行统计.然后对其错误原因进行认真的总结, 对每道题的评讲思路精心地设计, 努力做到评讲前心中有数, 评讲中有的放矢.其次, 评讲试卷贵在方法, 重在数学思维的培养.渗透科学的解题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试卷评讲的核心.通过对试卷的评讲, 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化归问题的意识得到加强, 学会“一题多解”.评讲试卷的目的在于思路的清晰和解法的提高, 从而找出最简或最佳的解题方法.

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大纲 篇8

北京教育考试院教育考试指导中心有关人士表示,成人高考没有指定教材,考试复习要依据考试复习大纲进行。但是,目前2007年新大纲还没有出版发行,已经开始复习的考生最好参考大纲。记者查阅教育部考试中心、人教出版社和高教出版社共同出版的20大纲时发现,大纲中注明是供“年10月参加成人高考2007年入学的考生使用”。那么,2007年考生使用旧大纲是否会造成复习方向错误呢?

据考试指导中心教研员孙宗沆介绍,近两年大纲的修订原则基本是“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总体来说,难度在下降,考查的知识点及复习点在减少,但突出了对重点章节的要求,加强了对基本能力、基本知识的考查要求,大纲的基本精神在2007年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考生在新大纲出版之前可以先参考2006年大纲复习。按旧大纲复习的内容有可能多但不会少,基本可保证考生不漏掉复习内容,不偏离主要方向。待新大纲出版发行后,考生也要及时根据新大纲调整复习方向和内容。

高考数学大纲总结 篇9

全国新课标数学学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文理科和对比,在内容、能力要求、时间、分值(含选修比例)、题型题量等几个方面都没有发生变化。注重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体现数学的基础、应用和工具性的学科特色,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地考查数学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

一、稳定性

20高考数学将继续保持稳定,特别是在能力与意识方面。

1.坚持对五种能力的考查:

(1)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这一能力的考查在试卷中主要以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得以体现,且难度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2)抽象概括能力: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

(3)推理论证能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推理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

(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2.两个意识的考查:

(1)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

(2)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

二、创新性创新性

1.2016年的高考数学将继续在难度方面有微小调整

20高考理科数学据统计数据表明,作为难题的数量达到6个,比上一年有提高,因此,2016年的高考数学仍将延续这种趋势。

2.2016年的高考数学将继续在题型上有所创新

年的高考数学表现出了数学文化的溶入、线性归划向非线性归划的过度、线性回归向非线性回归的转变等题型的变化特点,2016年的高考数学将继续延续这种表现。

三、2016年高考主客观题考察特点

1.理科必考知识点

(即近三年高考每年都考的知识点,主要针对客观题):复数、常用逻辑用语、程序框图、三视图、球的组合体、概率、函数与导数、圆锥曲线、三角函数等。

2.理科高频考点

(即近几年高考隔三差五就考的知识点,主要针对客观题):集合、线性规划、数列、平面向量、二项式、排列组合、解三角形、定积分、直线与圆等。

3.文科必考考点

(即近三年高考每年都考的知识点,主要针对客观题):集合、复数、线性规划、平面向量、程序框图、三视图、球的组合体、概率、函数与导数、圆锥曲线、三角函数等。

4.文科高频考点

(即近几年高考隔三差五就考的知识点,主要针对客观题):数列、解三角形、直线与圆等。备受关注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近日出炉。名师对考纲进行解读,并提出后一阶段的复习建议,以期让考生的复习方向更加明确,提高效率。(注:本篇内容适用于2016年采用全国卷的各省市考生)

数学考纲解读

2016年全国新课标数学学科大纲和2015年对比没有变化。

复习建议

1。研究考纲―找准方向用力。考试大纲对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2。研课本―立足基础强化。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是高考复习的起点。从高考的要求出发,把课本熟化,概念能脱口而出,公式定理能信手拈来,基本方法能左右逢源。基本题型能借题发挥,从而以扎实的基础为基点,向更深、更活的目标前进。

3。解题思维―要“优化”。高考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限定的内容,解题思路要优化选择,解题方法要简捷途径,解题过程要最佳方案,解题失误要最小化,尤其是选择填空题的解答要防止“小题大做”、“一算到底”,这就要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注意通过一题多解找最优解,使解题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深刻性。

后期复习:

1、又很重要又可能记不得的结论,每次写几个在练习题前,开设”记一记”栏目。

2、平行班围绕前四个大题为主设计练习,但给少数优生配好料,辅导好,搞好提升工作,培养其自主学习和钻研的意识。

3、选择题、填空题的解法的灵活性,足够重视地培养,防止学生小题大做,一算到底。

上一篇:地方政府平台评级方法下一篇:爱心在班级管理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