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只是个孩子作文

2025-03-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还只是个孩子作文(共8篇)

我还只是个孩子作文 篇1

耳边响起那首(我不想长大),站在度过了六个春秋的母校的土地上,脑袋中回放14年经历过的种种,其实我还只是一个孩子。

我还只是个孩子,数学课上,因为一道题而忽视了全部,因为做对而开心地扬起笑容,我还只是一个孩子。因为一根棒棒糖而很开心,因为吃了一颗糖而忘记全部的烦恼,因为一盒巧克力,不管看什么都觉得好,哪怕之前是多么地讨厌。我还只是一个孩子。因为下雪,而放肆地蹦蹦跳跳,哪怕地上有多么的滑。因为下雪,而不顾形象地玩耍,甚至不理会自己粉红色的衣服变成了怎么样,自己的靴子有多么脏。我还只是一个孩子。在平安节,向每个人索要苹果,哪怕我并不喜欢吃苹果,哪怕后来很辛苦地啃掉一个个苹果。我还只是个孩子。在圣诞节出去玩的时候,毫不客气地用他们鼓弄了半天才搞好的烤架暖手。烧烤的时候硬把放了太多油而变得不好吃的东西吃完,还不死心地继续烤。我还只是个孩子。每每听到放假总是高兴地欢呼,总是想着去玩。

只是个孩子 篇2

1967年,他们在布鲁克林偶遇。她是揣着对艺术的满腔热忱流浪在纽约街头的女孩,他是为了追求艺术而与父亲的期望背道相驰的男孩。同一个艺术梦把他们的生命紧紧联结在了一起。

从蜗居在霍尔街160号到穿梭于充满文艺味儿的切尔西酒店;从对“马克斯的堪萨斯城”里安迪·沃霍尔的著名圆桌满怀向往到在传奇的CBGB酒吧里占有一席之地;从两人分吃一个三明治到他为她的首张专辑、史上最伟大的100张唱片之一《Horses》拍下那幅极经典的封面照片……20年来,他们是爱人、挚友、灵魂伴侣和彼此的缪斯,相依相偎,不离不弃,相互拉扯着对方成长为艺术史上两颗闪亮的明星。她是帕蒂·史密斯——将诗歌和摇滚相结合的朋克摇滚女王;他是罗伯特·梅普尔索普——以风格大胆前卫著称的先锋摄影大师。

1989年,罗伯特因艾滋病离世。临终前,他请求帕蒂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2010年,《只是孩子》出版。

这本书以爱情故事开始,以挽歌终结。它是对六七十年代的纽约的致敬,是两位艺术家共同奋斗的真实写照,是成名前的一段序曲。在艺术面前,他们由始至终只是两个睁着好奇的眼睛孜孜求索的纯真孩子。

本期书屋的选段描述了帕蒂和罗伯特相识伊始的情形,由帕蒂·史密斯本人朗读。

We walked around until two in the morning and finally, almost 1)simultaneously, revealed that neither one of us had a place to go. We laughed about that. But it was late and we were both tired.

“I think I know somewhere we can stay,” he said. His last roommate was out of town. “I know where he hides his key; I don’t think he would mind.”

We got the subway out to Brooklyn. His friend lived in a little place on Waverly, near the 2)Pratt campus. We went through an alleyway where he found the key hidden beneath a loose brick, and let ourselves into the apartment.

We both fell shy when we entered, not so much because we were alone together as that it was someone else’s place. Robert busied himself making me comfortable and then, in spite of the late hour, asked if I would like to see his work that was stored in a back room.

Robert spread it out over the floor for me to see. There were drawings, 3)etchings, and he unrolled some paintings that reminded me of 4)Richard Pousette-Dart and 5)Henri Michaux. 6)Multifarious energies radiated through 7)interweaving words and 8)calligraphic line. Energy fields built with layers of word. Paintings and drawings that seemed to emerge from the subconscious.

There were a set of discs intertwining the words EGO LOVE GOD, merging them with his own name; they seemed to 9)recede and expand over his flat surfaces. As I stared at them, I was compelled to tell him of my nights as a child seeing circular patterns radiating on the ceiling.

He opened a book on 10)Tantric art.

“Like this?” he asked.

“Yes.”

I recognized with amazement the 11)celestial circles of my childhood. A 12)mandala.

I was particularly moved by the drawing he had done on 13)Memorial Day. I had never seen anything like it. What also struck me was the date: 14)Joan of Arc’s feast day. The same day I had promised to make something of myself before her statue.

nlc202309051407

I told him this, and he responded that the drawing was symbolic of his own commitment to art, made on the same day. He gave it to me without hesitation and I understood that in this small space of time we had mutually surrendered our loneliness and replaced it with trust.

We looked at books on 15)Dada and 16)Surrealism and ended the night immersed in the slaves of 17)Michelangelo. Wordlessly we absorbed the thoughts of one another and just as dawn broke fell asleep in one another’s arms. When we awoke he greeted me with his 18)crooked smile, and I knew he was my knight.

As if it was the most natural thing in the world we stayed together, not leaving each other’s side save to go to work. Nothing was spoken; it was just mutually understood.

For the following weeks we relied on the generosity of Robert’s friends for shelter, notably Patrick and Margaret Kennedy, in whose apartment on Waverly Avenue we had spent our first night. Ours was an attic room with a mattress, Robert’s drawings 19)tacked on the wall and his paintings rolled in a corner and I with only my 20)plaid suitcase. I’m certain it was no small burden for this couple to harbor us, for we had 21)meager resources, and I was awkward socially. In the evenings we were lucky to share the Kennedys’ table. We pooled our money, every cent going toward our own place.

我们一直逛到凌晨两点,最后几乎同时坦白,原来我们都无处可去。我们不由得笑了出来。不过时间确实很晚了,我们也都累了。

“我知道有个可以过夜的地方,”他说,他的上一个室友出城了。“我知道他把钥匙藏在哪儿,我觉得他不会介意的。”

我们乘地铁去了布鲁克林。他朋友的蜗居在韦弗利大道,就在普拉特艺术学院附近。我们穿过一条窄巷,在一块松动的砖头底下找到了钥匙,进了那所公寓。

一进公寓门,我俩忽然都不好意思起来。倒不是因为孤男寡女独处一室,而更多是因为那是别人的屋子。为了让我能自在一点,罗伯特忙里忙外,然后,不顾时间已晚,他问我要不要看他存放在后面房间里的画。

罗伯特把画都铺在地板上给我看。有素描,有蚀刻版画,有些油画还让我想起了理查德·波赛-达特和亨利·米肖。各种各样的能量从交织的词语和书法线条中辐射而出,层叠的词语构筑成了能量场。那些油画和素描仿佛是从潜意识中浮现出来的。

有一套圆盘上面,“自我、爱、上帝”这几个字眼缠绕在一起,他自己的名字也融于其中,它们似乎在这些圆盘上面不断地消退、扩散。看着它们,我忍不住告诉他,我小时候曾在夜里看到天花板上有辐射状的圆形图案。

他翻开了一本关于密宗艺术的书。

“像这样的吗?”他问。

“对。”

我惊异地认出了那些童年记忆里的天体大圆。那是一种曼荼罗。

尤其触动我的,是他在阵亡将士纪念日画的那幅素描,我从没见过这样的画。同样令我震撼的是那个日期:圣女贞德节。正是同一天,我曾在她雕像前发誓要搞出自己的名堂。

我把这些告诉了他,而他告诉我,这幅画也象征着他自己对艺术的承诺,也是在这同一天里所作出的承诺。他二话没说就把画送给了我。我明白,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交付了彼此的孤独,又用信任填补了这孤独。

我们翻看着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画册,沉浸在米开朗基罗的奴隶像里,结束了这一夜。我们默默地吸收着彼此的思想,在破晓时分相拥而眠。醒来时,他用他那狡黠的笑容向我致意,我知道,他就是我的骑士。

我们就这样再自然不过地在一起了,除了去上班,彼此形影不离。什么也不用说,我们心心相印。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我们的栖身之处完全仰赖罗伯特朋友们的慷慨相助,尤其是帕特里克和玛格利特·肯尼迪,就是在他们韦弗利大道上的公寓里我们第一次一起过夜。我们住的是一间阁楼,里面有一张床垫,墙上钉着罗伯特的素描,墙角放着他卷起的油画,而我唯一的东西只有一个格子呢旅行箱。我敢说,对这对夫妇而言,收留我们肯定负担不小。要知道,我俩没什么钱,我也不擅长交际。我们很幸运,晚饭都是白吃肯尼迪夫妇的。我俩把钱攒起来,每一分钱都是为了日后能够租住自己的地方。

译文参考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本,有改动刘奕 译

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1946-),美国创作歌手、诗人、视觉艺术家。她在20世纪70年代创造性地将诗歌和摇滚这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发行于1975年的首张专辑《Horses》对纽约的朋克摇滚运动有重要影响,她因此被誉为“朋克摇滚桂冠诗人”(Punk’s Poet Laureate)和“朋克教母”(Godmother of Punk)。同时她中性的公众形象和非女性的语言风格也挑战着传统。

史密斯最广为传播的歌曲是她与布鲁斯·斯普林斯廷(Bruce Springsteen)合作的《因为这夜》(Because the Night),该歌曲在1978年的“Billboard Hot 100”中排名第13位。2004年,《滚石杂志》颁布的百位摇滚重要人物名单中,史密斯名列第47位。2005年,她被法国文化部授予艺术与文学勋章,这是法国授予一名艺术家的最高荣誉。2007年,史密斯入选摇滚名人堂。她还获得过两项格莱美奖提名。2010年,她的回忆录《只是孩子》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

她只是个孩子读后感作文精选 篇3

早期的社会因为生活艰苦,许多人把生下来却养不起的孩子卖给别人,而这些被卖的孩子遭遇较惨的就是预见心狠的养父母,将买来的孩子当仆人差役,粗重的物品在弱不禁风的肩头上显得庞大,谁又懂得这样的痛?这些父母起码是有苦衷才会卖掉孩子,要不然疼都来不及了,怎么会舍得把心头上的一块肉割下来送给别人?

而现在更是不知道怎么说!孩子,不过是个不懂事孩子。为什么总是有许多大人不去关心他们,甚至会虐待他们更过分的是使换他们去做一些违法的是呢!搞不太懂?

我想这世上一定也有像席拉一样有残缺的小孩,不只是小孩,连一般的人也有可能生理或心理上有残缺。这个时候,你不该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这样只会使他们内心更加自卑而已。取而代之的是,你应该用包容、温暖的眼神去看待他们,人都是要将心比心的嘛!这样一来,那些人可能因为你而更佳的美好。

我还只是个孩子作文 篇4

可是你不会知道,最不怕伤的人是因为他伤得最重,越能无视痛苦的人其实越是痛苦。所谓努力,正如呼吸,是再正常不过的行径,何必叫喊。辛苦是涅槃的基础,来自义务,只能承受,更何况他让你能够看清自身一直存在且挥之不去的那太多太多的弱项。这样的朋友,你拿什么去厌恶他?

你说你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身上背负的是听起来很时尚很值得炫耀的梦想,若干理由中有一个是:为了家庭。所以你必须追求奔波的生活,好让自己看起来不荒废光阴。只是在夜深人静独处的时候,你才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千疮百孔的希望,任凭哭笑,演绎悲伤的心情。你喜欢守候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憧憬着无法想象的未来,默数孤单。你不愿意被世界打扰,却希望去打扰世界。

呵呵,这样做了,你足够光荣了吧?事实上,远远不够,其实你根本就不值一提。肤浅阅历下平庸的汗水,总是被风吹散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在萧索中消逝。你自以为精彩的.呐喊和斗志,是别人耳朵里的笑话和噪音,越来越可怜。你的故事,空洞乏味,到头来只能感动自己。拿这些资历去对抗命运,根本就不堪一击。

我还只是个孩子作文 篇5

分班了以后,我终于“如愿以偿”地从重点班被贬到三班。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原来的我叛逆自暴自弃考试成绩倒数,在班里很荣幸的列入“八班十大差生”。

在新的班级里我不知道为什么每个老师看我的目光多多少少带点鄙夷的深色,语文老师第一节课告诉大家我是曾经语文成绩考过几次全年级第一并说了一句让我记忆犹新的话“你在重点班奋斗了两年就奋斗到三班来了?”面对这样充满讽刺的话,我只能低头不语。

说到成绩,两年前我以优秀的成绩考进重点班,小学里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后来的时候因为青春期的叛逆是我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坏学生,老师们给我讲过很多很多的道理,我冥顽不灵我屡教不改,没有人相信我是正大光明地考进重点班。

暑假的时候我整天整夜的泡在网上。上网确实很轻松,但它不会给我带来任何好处,我一直搞不清楚是什么让我坚持这么久看着屏幕都不累,但是学习真的很累。我一直知道,不学习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像我的爸爸妈妈这样靠体力挣钱艰难的养活着一家。我不愿意让我的爸爸妈妈养了这么多年却没有一点出息。我要证明自己,证明给曾经那些连看我都不屑看一眼的人。

我知道学习对我来说难度不大,只要用心了就可以学得懂,时间还很长,我有足够的时候去学习。开学已经两天了,我坚持每天按时完成了自己的作业,上课我打起精神认真记着笔记。我已经不是十一二岁叛逆的小女孩了,我努力使自己变得像普通的学生那样平凡,我努力使自己不再是众矢之的。我想我终于清清楚楚知道我现在应该干什么,不是去盲目的攀比去模仿去注重自己的外表而是去静下心来好好学习。

这不只是说说而已,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帆风顺轻轻松松的完成,什么事情想要达到都有一定的过程。从现在开始,我让学习成为我的一种习惯,让成绩证明一切。就算是晚点睡背几个单词,就算是是早起来一小会背一首诗,就算是课余时间不去玩而是写写作业。聚沙成塔,我相信总会有收获的。

态度决定一切。我希望随着时间的改变随之改变的还有我的成绩,只要我努力了,收获的一定要比付出的要多。新的一学期,我要磨平我的棱角,收起我的锋芒,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学习上。加油吧!只要努力了,就会收获的。

尽管那时我只是个孩子 篇6

爷爷很爱惜这些海棠。他每天早早起床,用淡蓝色的脸盆打满清水,有时候均匀地浇在泥土里,有时候用手轻轻扬起,洒在叶子上。我央求爷爷单独为我养一株海棠,养在花盆里。爷爷同意了,他用剪刀剪下一小枝,又找来一个罐头瓶子,倒上半瓶水,把海棠插在水里。我小心冀翼地捧着瓶子,如获至宝。

爷爷笑眯眯地望着我,他说,“含玉,好好养着你的花,咱俩比一比,谁的花长得好!”我想都没想就欢快地同意了。我给我的海棠起名叫“盈盈”,谐音“赢赢”,我告诉爷爷,我肯定能赢他。我让爷爷也给他的花起个名字,爷爷淡淡地说,“你叫‘赢赢’,我就叫‘输输’吧”我知道爷爷在逗我,嘟起小嘴”哼”了一声,不依不饶地说,“不行不行,爷爷重起,爷爷重起,起个好听的!”爷爷笑着想了好久,说,“那就叫‘亲亲’。吧,‘亲圪垯’的‘亲’。”我一边拍着手叫好,一边在心里暗暗地想,我一定要赢了爷爷。

从那天起,我很少再赖床,天蒙蒙亮的时候,只要一听见爷爷卧室里有动静,我就一轱辘爬起来。爷爷拿着脸盆给他的海棠浇水,我打开水龙头给我的海棠换水。换好水,我就把“盈盈”端到院子里晒太阳,心中鼓胀着憧憬,希望它快快长大,超过爷爷的花。妈妈只允许我把花放在窗台上晒太阳,可窗台被爷爷的海棠遮得严严实实,根本照不到阳光。我失望地想,要是爷爷的海棠死掉就好了。

几天后,我的海棠终于不负众望,长出了毛茸茸的根。它们细细长长的,像蝉翼一样微微地颤动,又像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伸向未知的世界,可爱极了。爷爷找来一个小瓦盆,添上土,小心地把它栽进去。爷爷一直笑着,笑出了满脸的褶子,他时不时抬起头看看我,说,“含玉的海棠马上就长大了,长高了,开花了,和爷爷的一样了……”我一言不发,瞪大眼睛凝视着爷爷颤颤巍巍的手,生怕他不小心碰断了幼小的根芽,生怕他“暗害”我的海棠。

我的海棠在泥土中长得极快,叶子由微红变成嫩绿,又变成墨绿,精致得像一块翠色的玉。可我并不满足,每次透过窗户看到爷爷的海棠那样郁郁葱葱,我的心就陷入巨大的失望之中。我无数次幻想,一场狂风,一阵暴雨,把爷爷的花打得七零八落:或者有小偷有强盗,把爷爷的花砍得七倒八歪;再或者花上生了虫子,红色的带刺的毛毛虫,把花啃得乱七八糟。

夏天的夜晚,爷爷喜欢搬着老藤椅坐在院子中,我喜欢窝在他的怀里听他讲故事,看月亮淡淡地爬上树梢。从前,这是我最惬意的一段时光,而那个夏天,我幼小的心竞生出嫉妒。我对爷爷嚷着,“不许爷爷的海棠听故事,不许听,不许昕!”爷爷无奈地笑了,问我,“那该怎么办?”我眼睛滴溜溜地转,“爷爷要堵上海棠的耳朵!用布堵上海棠的耳朵!”我马上跑回屋子里,抱出了五六块大黑布。爷爷笑着叹了口气,唉,含玉真淘气……”但还是轻轻地把黑布盖在海棠花上了。看着黑洞洞的花池,我得意极了,又跑回屋子,端出了我的小海棠。我抱着花盆躺在爷爷身上,扬起头,撒娇地说,“爷爷只许给含玉一个人讲故事,还有含玉的海棠。”

我每天早晨给我的“盈盈”浇水,小孩子不懂得分寸,我总是浇得太多。爷爷每天趁我不注意,把我花盆里的积水倒掉。我看见了会特别生气,在我心里,爷爷那是“暗害”我的花呢。

好几次,爷爷坚持要给我的花换土,他说要是不换土,根就沤烂了,花就死了。可我不相信,好好的花怎么会死呢?它都长出花苞了!我知道爷爷不想让我的花长大,我知道他要“谋害”我的“盈盈”。我很伤心,但看着爷爷执拗的样子,我不敢说什么,只是暗暗期盼,他的“亲亲”也死掉,至少要死在我的“盈盈”前面。

那段时间爷爷咳嗽很厉害,有一次在给我的海棠换土时竟然咳出血来,血沾在他手上,又搅到泥土里。我吓哭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血,鲜红的血。我哭着扑倒在爷爷身上,他愣了愣,夸张地展开沾了土的双臂,把我搂在怀里。他笑着说:“孩子,爷爷没事儿,你别这样,我身上到处是土,把你衣服都弄脏了。”我满眼泪花,抬起头看他,他却调皮地眨眨眼,突然飞快地用手在我脸上抹了一把,抹了我一脸的泥。我呆了几秒钟,晃晃脑袋,也立刻蘸着泥在他脸上抓了一把。爷爷笑了起来,像个泥猴儿,我看着他狼狈的样子,竞也含着泪笑了。那时候,我根本不懂得疼痛,不懂得爱,不懂得死亡。

那年秋天,爷爷去世了。因为我太小,他去世前的那几天爸爸妈妈没有让我见他,告诉我他回老家办事。幼小的我并不知道,其实爷爷根本哪儿都没有去,他就在隔壁的屋子里,虚弱地躺着,等他的小孙女见他最后一面。

那段日子连着下了很多天的雨,天地间湿湿的。我把我的“盈盈”搬回家里,不让它经受风雨,同时看着爷爷满池的海棠,幻想它们因为阴冷突然间死掉。

在爷爷盼望着见我最后一面的时候,我正站在他的海棠前面;在爷爷盼望着我能健康快乐地长大的时候,我在盼望着他的海棠早点死掉。

当我知道爷爷已经去世了,当我终于明白什么是死亡,昏黄的秋天正飘着漫山遍野的雨。

连天的大雨让花池里积满了水,有水洼的地方,灯光一闪一闪。妈妈把爷爷的海棠从花池里拔起来,它们的根还连着,紧紧地扒着土,但叶子蔫蔫的,显然已经死掉了。妈妈说,海棠很耐活的,突然问死掉,是因为爷爷走了,它们也懂得悲伤呢。

我却愣愣地想,是不是爷爷升入天堂就读懂了我的心思,就知道他最疼爱的小孙女一直盼着他的海棠死掉,是不是,为了我,他才这么做。

望着空空的花池,想到那里曾经的繁华富丽,我突然问痛哭不止。我使劲儿抱住妈妈的腿,不许她把海棠扔掉。我哭着找来剪刀,一枝一枝地剪下海棠的枝茎,把它们泡在瓶子里,学着爷爷当年的样子。

那时候我才明白,爷爷的海棠和我的海棠是一样的:那时候我才明白,我应该爱它们。

很多年过去了,爷爷的海棠和我的海棠都长大了,它们的根与叶紧紧地连在一起,分不清彼此。每次望着它们,我心里都有一种怅然的痛。我爱爷爷,却不曾亲口对他说出,我甚至曾那么真切地盼着爷爷的海棠死掉。花落坠地,年华流水,当年的那个念想注定将折磨我一辈子,我永远无法原谅自己,尽管那时候,我只是个孩子。

编辑:梁宇清

我还只是个孩子作文 篇7

如果我会七十二变,在考试的时候我再不用苦思冥想、焦头烂额了,我只要在脑海里变出答案来,这样门门功课都能得满分,家长和老师们一定会喜笑颜开,对我刮目相看。

如果我会七十二变,我会变出琳琅满目的美味佳肴:有色泽鲜嫩的北京烤鸭、汁香汤浓的蟹黄汤包、还有那麻辣爽口的四川火锅,每天我都能大快朵颐,尝尽天下美味。这时,我突然想到:“我的偶像孙悟空他正直勇敢、降妖除魔。如果他知道了我的做法,一定会对我大失所望吧!”顿时,我羞愧万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脑海里的画面宛如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看到了山区里因贫困而辍学的孩子们,我要变出宽阔平坦的马路、明亮温暖的教室、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让他们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看到交警们在恶劣的.天气下依然坚守岗位,我要变成他们头顶那朵奇特的云彩,它可以阻挡夏天炎热的阳光,转变成清凉的风,为交警们解暑;它可以阻隔冬天冰冷的严寒,带来和煦的暖阳,让交警们觉得温暖如春。看到医院里因疾病而痛苦不堪的病人,我要变出一种万能的药,病人吃了立刻恢复健康,再也没有生离死别!我还想变成雄伟的潜水艇,到海洋深处探测更多的奥秘;想变成一个奇妙的眼镜,让失明的人,重见蓝天白云……

你不只是个玩具五年级作文 篇8

从小到大,我换过无数个毛绒玩具、芭比娃娃、布偶、木制玩具……可他,直到现在,我从未换过。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一处纪念品商店里。他毛绒绒的身体还闪闪发亮,脸上镶嵌的塑料眼珠晶莹剔透,绒布缝制的爪子完美无缺,只不过脑袋一直往左边扭,却也是呆萌的很可爱。我一眼就选中了他,更是因为被他那圆圆的小瓜子鼻和白白的大耳朵所深深地吸引,我如愿地把他抱回家。

小的.时候,我特别爱替他说话(配音),就好像他是活的,有生命的小动物。白天,我们一起玩耍,夜里我们一起入睡,我把他当作了自己的好朋友。渐渐地,他旧了,身上的毛结成了一撮一撮的,两只大大的瞳孔中间白花花地破了几道口子,绒布的爪子也磨损、残缺了。但他仍旧睁着水盈盈的大眼睛望着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和他疏远了。白天我去上课,他靠在床头;夜里我在台灯下写作业,他依然靠在床头。周末我会偶尔管他一下,但也要去上兴趣班,一到上学的日子,他往往会一连几天几夜地待在我用旧阳帽给他做的小摇篮里,一动不动。虽然我没有时间和他玩,没有时间照顾他,和他疏远了,但我的心却一直牵挂着他。

小时候,我喜爱他萌萌的外表,长大了,我想象他的心灵,我总是想象他会像《玩具骑兵》中的迷你虎一样保护我,想象他对我深厚的感情,想象他心中的我……而他,始终待在我的身旁。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一篇: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心得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