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提升交际能力的方法

2024-1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种提升交际能力的方法(精选12篇)

五种提升交际能力的方法 篇1

组工部门作为干部队伍稳定发展的重要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作风好不好、服务跟上跟不上,对外关系到影响力,对内关系到凝聚力。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面临迎国检的艰巨任务。随着成品油税费改革、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实施,在困难和问题多、发展和稳定压力大的情况下,如何适应新情况、新任务,努力发挥组工干部的作用,扎实开展文明和谐创建工作,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实践证明,越是攻坚破难,越要强化组工干部素质建设。对此,笔者认为应增强“五种意识”,提升“五种能力”。五种意识:

一要增强大局意识。组工干部作为公路文明和谐创建暨四化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要以公路事业发展大局为重,胸怀全局、着眼长远,按照“三个服务”的要求,把公路事业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审视,放在社会全面工作的大格局中去谋划,自觉地把自身工作放到这个大局中去定位、去研究、去把握,围绕落实上级组织的思路举措,增强执行意识,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二要增强责任意识。责任心是干好工作的原动力。组工干部首先要强化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不仅对自己的工作要尽职尽责,确保不出问题,还要高标准、严要求,教育引导全体公路干部职工奋勇争先,争创一流业绩。干任何事情,做任何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矛盾和困难永远存在,要坚持在艰难中负重奋进,在坚持中勇往直前,不管形势多么复杂多变,不管前进的道路多么艰难曲折,只要坚定信心、科学应对、积极作为,就一定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公路事业实现新跨越。三要增强忧患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当前新形势下,一定要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常怀远虑,防患未然。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争创一流的精神,以更大的胆略和气魄,把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好更快。要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切实从严控制行政经费支出,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上出主意、想办法,充分发挥公路资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参与推动公路市场竞争,努力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四是要增强进取意识。要牢固树立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门心思干事业、聚精会神谋发展,时刻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保持攻坚破难的锐气,努力做到“三个保持,五个

永不”,即保持爬坡过坎的压力感、保持进位争先的使命感、保持干事创业的责任感;永不满足、永不停顿、永不保守、永不敷衍、永不懈怠。

五是要增强效能意识。要把岗位当成事业来看待,在其位谋其政,居其职尽其责,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勇于任事,高度负责,力戒松松垮垮,拖拖拉拉,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扎扎实实推进工作。要按照“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责任化”的要求,认真落实责任制,亲历亲为、坚定不移地抓好工作螺丝。要提高抓落实的标准,既讲效率又讲质量,既重过程又重结果。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当好抓落实的表率。

五种能力:

一是要善于学习。学习是党员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责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自我学习意识,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励志、学以增智、学以致用。要明确学习重点,突出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重点围绕推动公路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主题,以改革创新为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努力提高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要认真学习党纪国法、政策法规知识,做到谨慎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要切实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认真学习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和社会稳定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要认真开展向王伯祥、崔学选、文建明等先模人物学习活动,努力向典型看齐,争当先进。要把加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凝聚群众智慧,汲取实践经验,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突出矛盾的能力。

二是要独立思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大力倡导认真只能把工作干对,用心才能把工作干好的工作理念。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要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全面考虑工作程序和细节,及早制定应对预案,不能粗枝大叶、马马虎虎,不能得过且过、疲于应付。

三是要统筹协调。综合性、协调性是政工工作的重要特征。要达到环环相扣,统筹兼顾,必须加强上下级的沟通协调。重任拾柴火焰高。要始终坚持全局发展一盘棋,牢固树立团结、协作、配合意识,互相补台,密切协作,对组织上的决策部署,坚持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

四是要自主创新。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新形势、新任务层出不穷,单靠老一套,难以激发政工工作的活力。要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和阵地建设,运用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保持文明创建工作各项活动的灵活性,多样化,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开展工作。要鼓励探索、鼓励创新,大胆试、大胆闯,在干事创业中成就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五种提升交际能力的方法 篇2

一、“听”——注重听,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听与说, 密不可分。听是说的基础, 是获取信息、积累资料的重要途径。倾听是指一个人能够集中精神, 认真安静地听他人讲述的过程, 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缺少倾听的口语交际不能算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倾听, 是人与人交际的第一步, 倾听他人说话是一种礼貌的表现, 也是学习的开始。其次, 倾听, 是一个小学生素养的体现。倾听也是一种能力, 是小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也是一种提炼信息的能力, 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口语交流的有效开展。倾听是小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 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因此,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 我们要教会他们善于做“倾听者”, 当他人讲话时一定要静心、专心、耐心、虚心, 打断他人的讲语、误解或不理解他人表达的意思是不礼貌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听清楚、听明白, 才能理解他人所表述的具体内容, 才能有效的做出正确的高效的回应, 才能体现口语交际的质量, 达成思想的交流和感情的碰撞。

二、“创”——创情境, 培养口语交际兴趣

口语交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变而有区别地发展起来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的关键是创设一个学生需要、不怕、愿意、能够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的课堂教学环境。因此, 语言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环境的密切配合, 而环境是包括物与人两种因素的。教师不仅是学生活动的合作者, 更是课堂上学生语言学习环境的创设者, 要用适当的方式鼓励、吸引学生与教师、同伴进行交流, 在交流中学习组织语言、运用语言, 进行口语交际。

教师要善于凭借教材, 顺应儿童的心理,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巧妙创设各种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教学环境, 能够使学生在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中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使得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受到训练话题的感染, 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教师要创设巧妙有趣的生活教学情境, 要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识, 要把有效的课堂和社会串联起来, 让上课和社会实践拼接起来, 实现“活到老学到老”的生活理念。因此, 语言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环境的密切配合, 而环境包括物与人的两种因素。教师不仅是学生活动的合作者, 更是课堂上学生语言学习环境的创设者, 要用适当的方式鼓励、吸引学生与教师、同伴交流, 在交流中学习组织语言, 运用语言, 进行口语交际。

三、“开”——找话题, 让学生勇于开口

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不愿说和不敢说。针对不愿说的学生, 要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能简要叙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讨论, 能就感兴趣话题或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 结合课内外阅读, 共同讨论;鼓励学生与人交流, 对周围事物产生好奇心。对不敢说的学生, 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亲切、诚恳,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措施能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 并能站在学生的角度, 与学生一起说、一起想, 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增强师生之间的亲近感。

四、“动”——多互动, 注重学生交际实践

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是在教师示范的前提下, 指引学生, 规范学生的语言。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导者, 也是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的学习榜样。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起到引领示范、修正指导的重要作用。

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学生在生活实践的大环境中, 促进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相议论, 再全班反馈评议, 让学生在疑问、讲述、评论、商议、辩解中互动交流, 并在互动交流中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 指导文明的交际语言。

课堂小组和小组之间的互动, 是在教师教学的课堂环境中提高班级整体的交际能力, 主要是通过班级辩论会、演讲比赛、讲故事、主题班会等形式, 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互帮互助, 为自己的小组争荣誉,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评”——重评价, 激励学生交际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要关注过程, 积极评价, 以达到激励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信心。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应以表扬、欣赏和肯定为主, 用教师宽大的胸怀去鼓励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获得细微进步。“你观察得很细心”“你说得真棒”“你听得真认真”这样激励的语言, 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认可, 感受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 从而增强了学生交际的自信心。

教师要鼓励落后的学生,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这个教育教学过程中, 做到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 耐心引导每一个学生, 积极激励每一个开口难的学生, 使得学习口语交际活动能够顺利完成, 并展示他们在整个活动中的交际能力。

总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 争取多说话, 尤其是当众说话。树立提高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观念, 努力钻研教课书, 并研究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 努力创造各种契机, 提高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最终达到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春喜.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 2003.

五种提升交际能力的方法 篇3

关键词:小学校长;综合素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107-01

引言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主要领导者和负责人,校长自身素质的高低,对一所学校尤其是基础学校——小学的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当前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校长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在新课改的大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使得学校的全体工作正常运转。本文笔者结合校长综合素质的提升浅析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校长要有过硬的文化业务素质

一名文化业务素质过硬的校长,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前提。尤其是一名校长,其领导的是一群文化业务素质都很高的教育者们。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需要有一桶水”。校长如果只有半桶水,如何去管好這所学校呢?如何管好教职工、管好学生呢?因此,校长要具备过硬的文化素质,要把领导的表率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全校的师生作表率。比如说,校长要会教一两门功课,并且还是一名教学能手,还能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以及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也就是说,校长既要能够拿着粉笔从容地走上讲台,又能够对其他的教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要能够对从古代到现代,并且到未来世界,从宏观到微观等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才能。只要这样聚众家之所长,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校长工作。

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办校成功的保障

一个人,只有具备一个健全的身体,才会有健全的精神,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干一番大事业的基础。健康的身体是校长从事繁重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一个校长,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其他的素质再好也是很难发挥出来的,校长只有有了健康的身体,精力才能更充沛,心境也会更加的愉快,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更好地胜任校长的工作。因此,校长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顽强的毅力,而且还要具备适应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保障自己能够胜任繁重的工作。

三、要及时进行管理总结

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校长要善于积累经验,要能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及时更新、完善教育改革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校教育的含金量。校长既要学会总结经验,也要学会总结教训。好的经验要继续使用,教训则是对工作失误的积极反思,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校长在开展教改工作的时候,肯定会有成功、也会有挫折,当取得成功的时候,不要沾沾自喜,受挫时也不要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要积极思考,把成功的启示及时地总结记录出来,对今后的工作实践很有帮助,而且还会使得学校的工作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轨道上来。要清醒地认识到失败带来的沉痛教训,并将之作为今后工作的警示,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工作中一些好的经验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但是,也是很容易产生惯性思维,导致经验主义的。基于此,要建立与时俱进的意识,不断深入学习贯彻好的教育理念,对工作经验及时进行梳理,摒弃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以此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讲究民主,谦和大度

校长在管理学校的时候,要建立和畅通民主渠道,要深入到师生的队伍当中,和教师真心诚意去沟通、交流,并且还要善于主动接受、听取师生们好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以及管理举措,不断地警醒自己,完善自己;凡事都不要独断专行,不能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架势。在管理学校的时候,要从大局出发,时刻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全心全意地为全体师生服务,心胸要宽广,宽宏大量,心里时刻装着师生,多为教师办实事,时刻把师生的冷暖放在心里,尽自己所能为教育者们排忧解难。此外,要独具慧眼,要慧眼识英雄,大胆启用教师中的“能人高手”,并善于发现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信任他们。对一些有过错的师生要能理解、谅解他们。只有赢得全体师生的尊重,校长的工作也才能更顺利地进行下去。

五、要具有能适应环境变化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管理一所学校,需要一位业务能力强的校长,这也就要求校长本身需要具备较高的精神境界。校长要有自己丰富的情感,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自己的人生走向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与把握。其次,校长要十分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对在校的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都要负责,时刻为师生做好表率作用;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地献身于学校的教育、管理事业。另外,校长也需要有一颗健康的心理。一名意志力坚强的校长,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能做到坚韧、顽强,而且还能够锲而不舍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用自己的行动为全体教职员工、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得全体教职工都能够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与校长同心同德、并肩作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管理好一所学校,校长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校长要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要有灵敏的嗅觉,为顺应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面对素质教育提出来的新要求,学校的管理工作也需要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积极响应时代变化提出来的新要求。在管理上要创新,思想方面也要解放,在认识上要提高,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观念,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姗姗.创新型校长成长条件与途径(下转69页)(上接126页)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2010,5.

[2]陈万思.赵曙明.中国最佳雇主人力资源总监胜任力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10.9.

[3]程振响.论中小学校长的专业标准及专业化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温恒福.教育领导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五种提升交际能力的方法 篇4

为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和工

作水平我们认为应注重增强五种意识,提高五种能力。

(一)增强学习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学习是提升干部素质、提高实践能力的最基本的方法和途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不断适应环境,必须不断改善内部知识结构,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素质和能力。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方针和政策。在政治上保持清醒和坚定,增强政治洞察力、鉴别力,特别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做到界限清楚、心中有数。二是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反腐倡廉工作涉及范围广,政策性、业务性强,因此纪检监察干部既要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还要熟悉经济、法律、金融、科技等相关知识,更需要系统地学习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特别是要积极参加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举办的业务培训,熟练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本职工作的方法和程序。三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学习。要学以致用,不仅要勤于学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而且还要善于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用以指导新一轮的实践,切实做到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老同志学,提升素质、增强能力、促进工作。

(二)增强纪律意识,提升免疫能力。作为党的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机关,纪检监察干部的纪律意识关系着能否正确履行职责,关系着党的事业,因此,我们应始终坚持“五严守、五禁止”,不断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一是严守政治纪律。就是要把好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立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政治敏锐性、鉴别力,在各种风浪面前经得起考验,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二是严守工作纪律。就是要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倾听群众的心声,关心群众的疾苦,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着力纠正各种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三是严守办案纪律。就是要严格按照党纪党规的要求认真办理各类案件,不以案谋私,违纪违法办案。四是严守保密纪律。就是要严格恪守政治操守和从政道德,立场坚定、是非分明,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对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做坚决斗争、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关心爱护、对自己和亲属严格要求,不私自泄露信访举报内容、案件情况等秘密。五是严守廉政纪律。就是要在工作中尤其是办案中,严格要求自己,带头秉公执纪、廉洁自律,坦坦荡荡做事,严格做到自慎、自重、自警、自醒、自律,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增强效能意识,提升执行能力。要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其关键在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提高工作效能,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机关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工作规范、财务管理、学习、保密、考勤、请销假、车辆管理、公务接待办法等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充分调动纪检监察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有奔头、有盼头。同时,实行纪检监察干部思想情况定期分析和谈心谈话制度,对出现的思想懒散、责任心不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及时谈话提醒,及时纠正。其次要狠抓工作贯彻落实。要继续深入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领导干部要在推动工作落实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工作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毫不回避,敢于面对,认真负责地协调解决。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要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所承担的工作上,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要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不等不靠,哪个阶段要办什么事,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目标;谁来办,怎样办;办成怎么奖,办不成又怎么罚,一项一项落实清楚,切实使每个人在工作落实

中,有目标、有责任,有压力、有动力,确保总体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

(四)增强大局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是纪检监察机关担当的重要责任。一是要强化大局意识,紧紧围绕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问题、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加自觉地研究和把握反腐倡廉建设对全局工作的影响,更加自觉地为干事者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二是要加强监督检查,推动中央和省、州、市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突出抓好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加强对经济结构调整、价格监督、土地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等政策落实情况,以及社保、扶贫、救灾、强农惠农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和处理违纪违规行为。三是要抓住关键环节,协助党委、政府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就是要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检验反腐败成效的最高标准,始终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作为反腐倡廉的重点。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开展“三万”活动,认真受理和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

(五)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发展能力。创新是上台阶、求突破的内在动力,是把握新方法、掌握新规律、创造新经验的具体行

五种提升交际能力的方法 篇5

着力提升班主任五种能力

环湖中学齐树稳

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之间心灵勾通的一种有效形式,经常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有益于班主任掌握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和思想情绪。通过组织班会活动,既能教育和团结全班学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激发学生心灵的正能量,又能锻炼和提高班主任的能力素养。如何利用班会才能提升班主任的能力素养,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准确定位班会主题,着力提升班主任筹划决策能力 开好主题班会,首先要确立与策划好主题。主题的策划,具有导向性作用。因此,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东讲一点,西扯一点,切忌弄成“大杂烩”式的班会课,每次班会只需确定一个目的,解决一个问题已经足够,太多的目的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班会的主题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现象,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容易引起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讨论、思考、辩论的热情。初中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成熟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初步形成。选择健康、积极向上的主题,对于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紧紧把握教育性、针对性和计划性这三个方面的原则,确立与策划好班会的主题。

二、不断创新活动内容,着力提升班主任开拓思维能力

主题班会通常有主题报告会、演讲和竞赛、座谈和辩论、野外活动、社会调查成果汇报、文艺表演、经验介绍等形式。初中阶段的班会要符合青少年的特点,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又要不拘一格、丰富多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班会的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统一起来,溶为一体。初中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阶段,他们思想活跃,乐于思考,对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喜欢参加新颖活泼、知识性强、富于幻想的活动,而对抽象的、空洞的说教不怎么感兴趣。因此,主题班会应该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发挥最佳效果的形式,把思想教育渗透在活动之中,从而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智慧的启迪、人生道路的选择进行正确引导。

三、严密把握衔接环节,着力提升班主任组织指挥能力 俗语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成功的主题班会就象一台进行现场直播的综合性电视节目,具有一些不可预见性。班会活动通常由几个部分的内容组成,特别是文艺表演类的主题班会,要提前设计好每个环节的衔接问题,要求班主任具有组织者、管理者的才能,既要善于组织班会活动展开,又要善于指挥每个内容转换环节的衔接。活动中,班主任应充当幕后指挥的“总导演”角色,充分发挥主持人这个“执行导演”的作用,尽量让学生自由演出,使学生在自由设计的节目中吸取教训,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班会活动上的组织管理,要做到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每个环节要考虑周密,活动开展才能做到井井有条,井然有序。班主任如果缺少这种组织管理和指挥能力,班会活动就可能出现乱堂现象。在每一次班会活动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自主、自治、自理的能力和精神,及时渗透思想教育,变“管”为“育”,使学生发挥班级主人翁的作用。

四、灵活处理意外情况,着力提升班主任机智应变能力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生动活泼的学生。几十名学生的思想、情绪、个性等千差万别,构成了班主任工作的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因此,应变能力是班主任应当具备的一种教育能力。要想保证每次班会都顺利举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要多积累经验,具备机智应变的能力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当举行班会活动出现意外情况时,班主任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应对,可以临时变换主题或活动方式,尽量将突发情况对班会造成的冲击降至最低。恰如其分地采取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最高境界的教育艺术,也是教师能力和素养的综合体现,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个性特点也大不相同,对教师的应变能力要求更高,在班级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班主任不能仅凭过去的经验办事,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机智灵活地应对新情况、新问题,这对新时期的班主任来说十分重要。

五、幽默风趣总结讲评,着力提升班主任语言表达能力 班主任要利用总结来启发、诱导和点拨,使同学们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认识到召开班会的目的、认识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要针对学生的认识给以集中、分辨、提炼和升华,使学生的认识有提高,行动有准则,前进有方向。在主题班会当中,学生的认识有时并不是一致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时还有分

五种提升交际能力的方法 篇6

一、借助朗读,“说”得有感情

由于生活阅历和感情经历所限,部分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不是很到位。语文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特点编写的具有权威性的教学材料,因此,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朗读,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使得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情感描述,以此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比如,讲解《奶奶的白发》这一课时,要求学生先熟悉并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仔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读完文章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学生轮番朗读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发音等进行矫正,然后亲自朗读一遍。教师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把语言中的情感尽可能放大,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体会到文章中的情感变化。教师朗读完后,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方式重新对文章进行朗读。学生通过不断练习,对文章中的停顿和情境表达掌握得更加准确。学过这篇文章之后,要求学生以本文为依据,说一说自己的家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采用朗读课文的练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发音的准确性和阅读的流畅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表达,以此提高口语教学有效性。

二、利用插图,“说”得有条理

语文课本中除了文字内容,还有许多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也可以成为口语教学的良好资源。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很容易被色彩鲜明的插图所吸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插图,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引发学生的交流兴趣,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讲解《升国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课文下面的插图,然后说说自己从插图中看到的内容。学生认真研究插图之后,都积极地表示想要谈谈自己的认识。有的学生从插图中的人物表情特征入手,说“这些朋友都很开心,而且看起来特别认真”;有的学生从插图的色彩入手,说“他们的衣服和花朵的颜色很像,都很漂亮”;还有的学生观察到插图的环境,说“图上有白鸽,有花朵,还有树木”。根据学生的回答,要求学生回忆升旗时的场景,并描述从自己出发到升旗仪式完毕的整个过程。在描述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有条理地对整个过程进行划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找到学生的关注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和描述,善于组织语言,培养学生利用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撷取素材,“说”得较完整

与人交流时,有些学生经常出现意思表达不完整的情况。这是因为学生对于语言的完整性把握得不是很到位,语言的组织能力也有待提高。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语言,并且能够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比如,讲解《三亚落日》这一课时,要求学生先浏览文章。当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大致了解后,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下“落日、海面、天空、白鸥、树木和沙滩”,要求学生不看课本,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词语组织起来,描述“三亚落日”。于是,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进行尝试。在描述的过程中,学生也尽可能地对每一种景物进行细致说明。比如,三亚的落日照耀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从远处看海面与天空交相辉映。海面上的海鸥愉快地飞翔着,享受着这样的美景;近处的行人坐在细白的沙滩上,欣赏这一片美丽的风景。大部分学生的描述都较好,但总感觉像是没有说完。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描写手法进行学习。要求学生借鉴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对自己的校园落日进行描述。有了课文作为依据,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针对学生口语交际中的缺陷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善于利用课文素材,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把话“说”得较完整。要组织学生积极讨论、自由发言,并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加以引导,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方式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口语交流时出现的误区进行及时纠正,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和交流,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人交流,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苏生.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04).

[2]于杰,左晓丽.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03).

怎样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088-02

说起口语交际,人们耳熟能详且津津乐道,往往是“交际话题”“情境创设”“双向互动”这三个元素。的确,成功的口语交际课,“话题”是前提,“情境”是关键,“互动”是保汪,但是选择合适的话题,创设生动的情景,展开有效的互动都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在总则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具有口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口语交际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怎样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呢?下面是我校近几年来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几条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加强口语说话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交际方法

处于小学低年级年龄阶段的儿童,模仿力强,可塑性大,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有扩大人际交往,特别是与小伙伴交流的需求,有表现欲,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故而这一年龄阶段是儿童发展口头语言极为有利的时期。同时,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贫乏,抽象思维能力薄弱,要他们将一件事发生的经过表述清楚很困难,甚至对单个事物的特征往往也把握不准,因此,他们的口头表达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常常变得无话可说,或者勉强说了,但说得不着边际,语无伦次,不合情理等。我们分析了学生的这些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加强了口语交际指导,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交际的方法,以减少表达的困难,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运用直观的图和物,使口语交际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做到“言之有物”

口语交际课上,有些学生站起来无话可说,其实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好。指导学生说话,先要帮助他们解决说话的内容问题,使他们觉得有话可说。鉴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在指导说话时,大量运用直观的图和物,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观察和表达的兴趣,又使表达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减少学生的表达困难,使他们有话可说,言之有物。

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我们的画》时,教师先展示一幅学生的画,指导学生观察,说说画上画了些什么,然后评价哪些地方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一改,怎么改?然后学生自由组合,将自己的画介绍给小伙伴,再一起评评谁画得好,谁说得好。学生觉得有话可说,说话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连一些比较胆小的学生也介绍了自己的画。

2.通过演示实验、小品表演、童话贴图等手段,展示事情发展的经过,帮助学生做到“言之有序”

说话言之有序,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所要达到的一项基本要求,而低年级的学生往往由于思维的简单、紊乱,不能有条理地、连贯地说。针对学生这一情况,我们就通过表演、演示等方法,把事情的发展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指导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达,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帮助他们做到了言之有序。

如教《小兔运南瓜》时,教师先出示背景图,再按照小兔运南瓜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贴图,学生观察时兴趣盎然。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到他们感兴趣的地方,而把握不住观察要求和顺序,这样在表达时就主次不分、语无伦次。我们用动画贴图的方法,将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发展逐步展现,使学生犹如看电影的分镜头和慢镜头。经过这样由部分到整体、从分部到综合的指导,学生描述画面就能做到主次分明,叙述事物发展过程就有层次。

3.加强朗读学习,指导学生学好课文,帮助学生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固然是先学口头语言,再学书面语言,而当他们开始接触书面语言后,两者便相互促进、互相影响了;并且由于学生的语文课所选教材都是最适合学生懂事明理、学习语言的规范性文章,其书面语言准确生动,完整连贯,富有情感,指导学生学好课文,能帮助学生掌握语法,丰富词汇,提高口语的规范性,使口头语言更富于表现力。我们在教学中,加强了朗读指导的训练,让学生熟记课文,从中吸取营养,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口头语言。

二、加强说话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讲多练。为了增加学生的说话练习的机会,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提高口语交际课的训练效率

口语交际课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阵地。但是一堂课40分钟,平均分到每个学生身上,就连一分钟都不到了,再除去教师指导所需要的时间,学生实际练习交际的时间是很少的,常常是一堂课上,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得到练习的机会。为了使每个学生在每堂课上都有练习说话的时间,我们采用让每个学生自言自语试着讲、同桌之间互相讲、四人小组轮流讲、上讲台当着全班讲等多种联系方式,增加了训练密度,提高了口语交际课的效率。

2.开展信息交流

让学生自己从广播、电视、书刊及口常生活中去收集信息,利用空余时间举行信息交流,既具有德育意义,又能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舞台,有利于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实践表明,学生对这一活动是很感兴趣的。

五种提升交际能力的方法 篇8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内阅读教学是主渠道,但这还不够,课外阅读活动的补充及大量的语言实践,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扎实利用课内阅读,有效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阅读课在语文教学中占的课时是最多的,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应该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课前三分钟讲演

内容要求和语文课学习同步。学习散文、诗歌单元,让学生朗诵优美的诗歌、散文。学习说明文单元让学生观察某种实物,讲一讲外貌、结构、用途等。学习记叙文,让学生讲故事。在讲演、朗诵之后都由师生作评论。

2.分角色表演

对人物角色多的文章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指导学生注意语气、神态、动作等。

3.复述课文

要求学生根据不同文章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复述方式,既可详细复述,也可概括复述。要复述得准确、完整,有中心,有条理,用普通话,声音清楚响亮,表情丰富。同时还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想象、联想展开多角度多方位的创造性复述。

4.课堂讨论

教师在课堂中应设计好讨论题让学生在自由融洽的气氛中有目地展开口语交际训练。如《将相和》《田忌赛马》《草船借箭》等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认识说说自己欣赏的人物及欣赏的理由,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个人见解。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能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创造丰富多彩的回答,出现更多的精彩,在师生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适当增加课外阅读,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爱阅读,广泛地阅读课外书,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

1.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课文《草船借箭》时,我发现学生对诸葛亮这个人物特别佩服,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收集、阅读有关诸葛亮的文章以及名著《三国演义》。学习了《女娲补天》后,我又让学生收集如《开天辟地》《嫦娥奔月》等许多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这样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能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班级读书会也是小学生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氛围的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让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师生共同对该读物自由讨论,也可以交流一些读后感,让阅读如游戏般轻松快乐。

2.为学生精选读物,挖掘课外阅读资源

读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的身心发展和知识积累的基础,选择适合各阶段学生的读物,让学生能理解,能接受,学生才会对书感兴趣。必须选择有益于身心,有益于智力开发、语言发展的读物。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如《寓言故事》《365夜故事》《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等;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如我国四大名著以及《白马可心》《绿山墙的安妮》《男生贾里》《女生贾梅》《郑渊洁童话》《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3.重视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种读书方法。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使用。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量会大大的提高,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同时要教会学生作读书笔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到“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阶段目标中提到“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做读书笔记是搜集和积累信息资料最基本的方法。

三、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形成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养成了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心中储存了大量的好素材,那么,在各种形式的口语交际课上,他们就可以畅所欲言了。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如,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新闻发布会、商品展销会等。让学生把日积月累的好素材讲给全班同学听,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在课外书中看到的好故事讲给同学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讲得好会得到老师的赞赏和同学的羡慕。在他们讲、听、评的语言实践中,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听、评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都更爱看课外书了,也更会讲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口语交际训练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口语交际训练应贯穿到全部课内阅读教学活动和课外阅读活动中,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在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习、提高,使学生想说、敢说、能说、会说,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注:此论文为省级规划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双向互动”策略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为:GS【2013】GHB0405。

五种提升交际能力的方法 篇9

为了让口语交际教学更有效, 更能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重点对口语交际教学进行了研究, 探寻更适合学生在一起交际的形式, 以便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面, 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实践, 谈一谈如何优化口语交际教学形式, 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不同于学生写作文。写作文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思考, 来酝酿, 所以即使是反应不快的学生也可以在慢慢思考过程中写好作文。而口语交际靠的是学生的即时反应, 需要学生随机应变能力。当学生的脑筋反应慢一点时, 就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流了。学生在平时的口语交际课堂上, 之所以不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 除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之外, 更重要的我们的课堂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所以, 在教学口语交际时, 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课堂上营造浓浓的生活气息,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这样, 学生就可以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放心、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 (注:本篇文章中所选用的课例均来自于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比如在教学《聊聊春节》这一次口语交际时, 也许学生经过一个月的时间, 他们对于怎样过春节, 在过春节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事情已经记不清了, 所以我让每一位学生回家把自己在家过春节时拍的一些电子照片带来。学生所拍的照片可生动了, 有在家人怀里撒娇的, 有一家人在吃年夜饭的, 还有走亲戚拍下的照片。我再利用多媒体投影出来, 让学生对照照片来说一说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抓取而拍摄的。学生看着自己的照片, 马上就沉浸在过春节的情境当中, 勾起他们春节的记忆, 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诉说自己是如何过春节的, 是如何拍这些照片的。然后, 我再让学生分组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过春节的。由于学生的兴趣点已经被激发出来了, 所以他们在交际时, 都能说得小脸发红, 小脖子发粗。试想, 如果我不事先利用照片来营造氛围, 不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 那是不可能起到这么好的效果的。

所以, 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 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交际兴趣, 让学生主动唤醒自己的记忆, 让口语交际教学不再是零起点, 让学生能够迅速融入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渗透在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 无论他们学习什么都需要与别人交流。所以, 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 我们不能仅局限于每一单元的口语交际课, 不能为了完成口语交际教学任务而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而要结合平时的阅读教学, 活用教材中的课文, 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自觉进行口语交际。这样的口语交际训练才能更扎实, 更有效。因此,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时, 我们要学会渗透口语交际训练, 让学生边理解课文内容, 边进行口语交际,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编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 在课后习题中都会有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方面的内容。比如, 第一单元中的第1课《长城和运河》课后练习第5题是“你知道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 分别说说他们的奇异景象”, 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课后练习第5题是“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南沙群岛, 再根据课文内容向别人作介绍”等等, 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最佳机会。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些题型, 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样, 一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知识, 强化阅读学习效果, 二来又可以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多维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

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语文活动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学生练习口语交际的重要平台。学生在活动中必然会产生语言交流, 那么这个交流的过程, 就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 是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同时, 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学生喜欢各种活动, 我们就要充分激发他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让他们进行口语交际。

比如, 在教学第26课《剪枝的学问》一课后, 我让学生走进社会, 了解自己身边的一些能人, 并与他们进行口语交流。通过交流, 学生了解一些产品的制作工艺或者植物的种植技巧, 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在学习完第25课《争论的故事》一课后, 我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辩论比赛和演讲比赛, 辩论比赛的主题是“大雁是煮着吃还是烤着吃好”, 而演讲比赛的主题是“如何才能抓住时机”。这样, 通过不同的语文活动, 较好地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与别人交流的勇气。

总之, 口语交际训练要不断更新形式。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在各种形式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当然, 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 作为教师, 更要关注的是那些平时不爱说话, 不喜欢与别人交流的学生,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来, 让更多的学生品尝到口语交际带给自己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费蔚.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与示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2]李莉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选粹[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8.

五种提升交际能力的方法 篇10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初中英语,提升交际能力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而进行学习,从而获得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近年来,任务型语言学习已经深入英语课堂。但是,很多教师并未深刻理解任务教学的深层次含义,仅简单结合教材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因而课堂效果收效甚微。在本论文中,教师将关注点放在如何以任务推动学生,提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一、设计英语问题,激发学生交际兴趣

从目前来看,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的很大原因在于缺乏环境,兴趣未被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并不是自然地被激发的,而是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去唤醒。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以问题任务带动学生去交际。为了成功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考虑问题任务能否符合初中生兴趣需要、交际需要。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8B中的Unit3 Travelling这一单元时,教师先以图文形式展示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再设计与单元主题相关的问题,成功将学生的交际兴趣激发。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著名的旅游景点:The Statue of Liberty, Mount Fuji,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The Little Mermaid, The Tower Bridge, The Great Wall等。教师利用这些景点,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其次,设计几个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与其他同学进行交际。1.What places have you visite? 2. What’s your feeling when you goon a trip? 3. What things will you prepare for a trip? 学生根据问题,与他人进行交际。最后,教师随堂提问学生,抽查学生的交际任务完成情况。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学生在接到问题时,能够积极参与练习,大胆交际,以应对教师的抽查。总体而言,利用学生熟悉的问题能够最大化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二、设计说话任务,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1.看图说话,营造交际氛围

设计看图说话任务不失为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良好途径。一般而言,图片能够引发学生联想,刺激学生说话,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7B中的Unit4 Finding your way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了看图说话任务,成功营造交际氛围。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幅简单明了的本市地图,并在地图中标注位置:library, school, bus station,subway, park等等。其次,学生两两合作,利用句型:If I am atschool, how can I get to the park? 提问交际。在这个句型中,两个地点是可以任意切换的,其关键在于学生如何正确表述出路径。这就需要学生看地图,利用句型:go straight thisstreet/turn light/turn left/walk along the road/cross the bridge/等进行回答。这一灵活、直观的看图说话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交际激情,学生主动找搭档,融入交际任务中。几分钟过后,学生随机抽查几组学生进行交际练习。教师给出两个地点:From bus station to subway,学生则需要根据这一信息进行交际对话。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看本市地图进行对话交际,是一种有意义的交际,生活上能运用得到的交际,因而学生非常感兴趣。只要学生能够运用句型正确指路,教师再切换成学校地图、小区地图等,学生再操练,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主题说话,培养交际能力

主题说话任务的设计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另一种方法。在设计主题时,教师要思考什么样的主题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7A中的Unit5 Let’s celebrate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了以“My favorite festival”为主题的说话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本单元以学习节日为主,每个节日的庆祝方式都有所不同,因而不同的学生喜欢的节日也会有不同。此次的主题说话任务以小组交际为主,五六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围绕主题进行交际探讨,有效互动交流。当然,在交际时,学生不是一味地听学生讲My favorite festival is…,而是不时互动交流。如利用问题深化交际,why do you like this festival best? Do you know how to celebrate this festival?Do you know the origin of this festival?等等。这样的主题交际任务彻底将课堂点燃,学生学习得更快乐、更有滋味。而在教师抽查提问时,学生都能从容面对,利用英文表达已经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因此,教师可以多设计主题说话任务,引导学生发散主题,主动互动交际,促进自身交际能力的提升。

三、设计开放活动,提升学生交际能力

1.设计调查类活动,提升交际能力

初中生喜欢各类实践任务,因为实践任务不同于课堂上中规中矩的任务,而是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教师可以设计调查类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英文进行调查,再结合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阐述,以此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7A中的Unit2 Let’s play sports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了调查类任务,学生都能出色完成,并且交际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调查任务要求:请调查班上6名学生喜欢的运动,他们为什么喜欢这项运动,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来。从调查结果中分析,最受学生欢迎的球类运动是什么,并总结我们为什么要参加各类运动。调查中,学生需要运用英文调查:What sports do you like? Why do you like this sport?When do you play this sport? 等等。而调查者则根据被调查者回答的信息,进行记录,最后填入表格,再具体分析。这样的任务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完成,同时促进交际能力的提升,因而值得倡导使用。

2.设计辩论赛活动,提升交际能力

五种提升交际能力的方法 篇11

非语言表达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非语言表达的自然性,可创设和谐的交流情境,让人们的沟通更加自如;非语言表达的辅助性,可增强沟通效果,作为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通过动态的、直观的形象传递各种信息,使口语表达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得以增强。

一、 非语言表达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缺位

1.非语言表达目标达成度不高

(1)非语言表达的欠缺反映学生内在修养有待提高。口语交际教学中,如果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而对非语言表达重视不够,学生便会将精力集中于言说,而忽略了非语言表达在表达中的运用。有的在面向观众表达时自信心不足,容易紧张、怯场,有的只顾语言讲述,不会倾听或与听众进行言语外的交流。如介绍“我家的一张照片”,有的学生在进行语言描述时,能注意运用肢体语言与台下同学进行一定交流,如指点背景,与大家作眼神交流,表达自己的心情,有的学生却一直侧对观众,自己看着照片,自说自话。因平时的非语言表达训练少之又少,因而有的学生与听众、观众的互动性不强,显得无动于衷甚至麻木不仁,给人感觉他们对眼下的活动漠不关心,或者傲气十足不屑于参与,这使得他们很难融入活动的始终,也就很难得到交流的快乐。

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会自然而然地外化于一个人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中,恰当得体地运用非语言表达可体现出一个人的风度和气质。教师应高度重视非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在口语交际时注意面部表情恰当、姿态自然得体大方、眼神传情达意准确、外表修饰端庄,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表达效果。

(2)语言表达的表面繁荣并非教学成果的标志。在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指导主要落实在语言表达上,忽略了对非语言表达的引导。学生在交流时一味地说,忘记了用非语言手段与听众、观众沟通。在文明礼貌方面也有所欠缺,有的学生不管别人在说什么,自己在底下随口附和或大声议论。说的学生也不善于根据现场气氛调节自己的表达方式,因而课堂教学给人感觉表面热闹,而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交际能力并未得到明显提升,特别是非语言表达能力目标达成度不高。

2.非语言表达训练与生活脱节

(1)生活中的非语言表达不尽如人意。在处理学生之间的一些矛盾冲突时,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说得头头是道,在现实生活中却不知不觉暴露了口语交际素养的不足,如课间闹出一点小冲突,老师调解后,做错的一方道歉时,或面无表情地说一声“对不起”,或恶声恶气地嚷一声“对不起”便扬长而去,从他们的表情、语气、动作、目光中看不到一点儿真诚,他们口中说的是文明礼貌用语,可他们的非语言表达方式却抵消了语言的表达效果,甚至起到的是反作用。

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学到的知识让他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怎么说、说什么,但是因对非语言表达方式方法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学生说起来一套一套的,但做起来却不尽如人意,他们不知道电话那头的听众完全可以“看到”他们的表情,非语言表达的欠缺使交流效果大打折扣。

(2)语言表达的知识传授并非至关重要。有的教师备课时非常重视口语交际知识的讲授,却忽视了非语言表达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学会解释”的教学,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小结交际方法:在被别人误会的时候要冷静;态度要诚恳,使对方愿意听自己的解释;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心平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向对方说清楚;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有的教师还让学生读读板书,然后再模拟情境,体验角色,双向互动。但还是有学生表达起来比较生硬,特别是动作表情等非语言表达不够得体、恰当,但因讲授部分费时较多,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非语言表达能力未能得到充分训练。

3.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小学口语交际的考查主要依赖考试卷上的口语交际测试题,大部分试题忽视了考查学生的非语言表达能力,重在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评价方式单一,只重视终结性评价,不注重形成性评价,未能从时间、空间角度全面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评价主体一元,只有批改试卷的教师一人而已。这样的测试基本上无法对学生的非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考查。

二、 教学实践中非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策略

1.在课堂中提高非语言表达目标的达成度

(1)专项训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专项训练,如学习手势、目光、表情的含义。可结合电影、电视中的精彩镜头、明星表演片断进行生动讲解,如肢体语言代表的意义、惯用动作的含义、眼神交流的注意事项、人际距离及个人空间的重要性、倾听时的表情与态度等。还可以展示经典图片如《蒙娜丽莎的微笑》等,请学生谈感受,加深理解。再用竞赛(如自我介绍、命题演讲、辩论等)的方式强化学习效果。

了解物品语言的特点及作用。让学生通过查阅书刊、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或请教生活中的老师,了解物品语言的特点及作用,如礼物的用途、花的语言、服饰色彩的含义等,课堂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及生活当中的实际运用效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非语言表达有时会起“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效果。

(2)课堂演练。学生的生活空间较狭小,再加上性格方面的某些原因,使他们缺少一些特定的口语交际机会,如有的学生很少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不敢参加采访、演讲、讲故事等活动。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特定的生活化情境触发学生的言语动机,有效地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交际的积极性,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在口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演绎生活、互动点评,使学生习得交际方法与技巧。

2.在生活中增强非语言表达的实践机会

我们要鼓励学生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并与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增加语言与非语言表达的机会,学会与人自然得体地交流。

(1)与课堂生活加强链接。口语交际课堂是学生训练交际能力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非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分小组根据自己所选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然后进行集体交流。在生生、师生互动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要注意姿态得体大方,注意口头语言与面部表情、目光的结合,必要时可辅以动作、物品等加强表达效果。

(2)与日常生活自然衔接。口语交际重在参与、实践。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交际活动,如讲述、转述、通知、即席讲话、主题演讲和问题讨论等,要引导学生回忆这些活动,回归生活,采取多种方式,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实践非语言表达,充分认识非语言表达的交际手段具有出现频率高、信息量大的特点和优势,是信息交流和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提高非语言表达的水平,在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口语交际素养。

3.在多元评价中提高非语言表达能力

(1)主体多元。参与评价的不仅是任课教师,还可以是其他学科教师、学生自己、学生同伴、学生家长等,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实现家校的立体互动,提高评价的真实性、过程性、有效性。

(2)形式多样。书面测试与口语测试相结合。在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同时,注重非语言表达潜移默化的渗透指导。如: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已经学习了不少名言。相互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句名言?这句名言给了你哪些启发?把你喜欢的名言做成小书签送给你的朋友。这就重视了非语言表达中物品语言的表达作用。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和反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渗透三个维度,不仅要关注语言,也要关注非语言的因素。在语言方面,不仅要借助评价激活学生的语言储备,规范学生口头用语,还要借助评价培养学生言语的得体性和应变性;在非语言因素方面,要把交往态度、习惯、方法、沟通能力、处事能力等也置于评价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面提高。

成长档案袋。可让学生自己、小组同学、科任教师、家长以日记或片断记录、反思、小结等方式记录学生口语交际活动中的表现情况,除了对语言表达作评价外,还可以简短鲜活的语言记录其情感态度及非语言表达方面的优点或不足,记录的是真实情境中的真实片断,印象最深的那一次,如是否有主动参与的意识、非语言表达是否得体恰当等。

非语言表达为语言表达锦上添花,为情感凸现推波助澜,在交际双方之间架设一座心灵的桥梁,与语言表达一起共同创造倾听、表达、交流过程中的和谐之美。

参考文献

[1] 张鸿苓.中国当代听说理论与听说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志凯,王荣生编著.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3] 陈倩.被忽略的非言语交际手段:沉默、物体语言及审美观[J].武汉: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五种提升交际能力的方法 篇12

随着现代社会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 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英语越来越成为全球化的语言, 对语言的学习不能脱离文化意识的培养。虽然学术界早已注意到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 但是真正系统地研究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是在应用语言学形成之后, 应用语言学要求重视语言的应用性,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用来沟通和交流的, 因此提升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是时代所需。本文通过对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分析, 剖析了当今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必然要求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的转变, 在加强语言知识学习个同时, 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 以适应日益频繁的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二、应用语言学理论分析视角

应用语言学的发展一直指导着语言的教学, 特别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上。那么什么是应用语言学? 学术界很难有统一的界定。英语语言学家定义如下: 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言学分支, 它研究语言如何能够得到最佳利用的问题。另外, 有学者指出, 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意义上。广义上意味着语言学理论应用到其他领域; 狭义上指具体语言教学, 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和外语教学。通过对诸位学者的界定, 我们了解到应用语言学的重要性。而交际理论是应用语言学基本理论里居于总纲地位的理论, 它也是本体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交际理论, 是本体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高层次结合的纽带, 是本体语言学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理论相互促进的纽带。

基于应用语言学的分析视角, 要想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能力, 就应该发挥语言的基本作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 不同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之中, 所以要想在多元的语言中顺利进行交流, 就应该提升个人的实践语言交际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

( 一) 概念界定

诸多学者通过不同视角的研究,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产生不同的认识, 但是本文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进行清晰的界定, 并说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能力简而言之, 就是指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前提下, 个体能够排除文化的干扰与对方顺畅地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情感能力和理解能力, 即哈贝马斯的四个有效性要求。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不仅仅能够使双方清楚分析障碍, 更能相互理解和学习, 扩大自己的视野。

( 二)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应用语言学理论中, 已经提及语言的应用性以及文化的关系。语言是人们用以沟通的一种工具。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 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诸如语言、风俗习惯、道德等。语言与文化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语言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是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东西, 不存在没有文化意义的语言。而语言的产生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语言使得人们相互之间更加的了解, 从而能够相互借鉴, 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总之。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语言的学习更是离不开文化知识的掌握。

四、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英语越来越成为全球化的语言, 高校更加重视英语课程的教学。英语类的考试要求严格, 并在学生升学考试中, 英语分量很重。在这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英语教学产生了很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一) 重语言教学, 轻文化教学

大多数英语教学中, 都以基本语言知识的教学为主,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教师和学生都较为重视日常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 而没有真正考虑到语言的应用性与价值所在, 这就导致忽视了对语言背后文化知识的教学, 不能对不同文化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 只是硬性的语言记忆。这就造成学生知识面的狭窄和被动地英语学习, 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交际能力, 是一种盲目的教学。

( 二) 重课堂教学, 轻课外实践

当前英语教学比较重视课堂学习, 但是由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较少, 而且又忽视了课外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不可能仅仅从课堂学习来掌握真正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课外实践意义重大,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英语竞赛、提供更多与留学生交流机会等不仅仅能够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和锻炼语言交流能力, 更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 三) 传统教学方式, 忽视学生学习兴趣

大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以教师为主, 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满堂灌”的教学, 这是一种单向的教师“讲”和学生被动“学”的过程, 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阻碍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同时, 枯燥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更别说能够理解各国文化, 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了。

五、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路径探索

( 一) 融入应用语言学理论, 指导教学

长期以来, 外语教学的重点都是基本语言结构, 人们只重视语言内部的研究而忽视了对语言运用的研究。近年来, 学术界越来越重视语言与文化、语言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 但是这些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高。应用语言学理论对第二语言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该理论提出应重视语言的实践性、注重语言的交际实用价值和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然要求。

( 二) 完善课程体系, 优化教学内容

1. 语言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应试教育背景下, 英语教学忽视了对语言背后文化知识的教学, 这样既不能使学生掌握语言, 更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该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转变传统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以语言运用为目的, 教师在教授基本语言知识的同时, 还应向学生解释相关的语境、文化背景、价值观、风俗习惯等, 不同文化产生不同的语言, 熟知他国文化, 更容易使学生掌握他国语言。

2. 注重课外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课外教学, 在课外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使学生对异国文化产生自觉和潜在的认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关于英美文学、西方文化知识的课外专题讨论, 同时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并在相互交流中, 对中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进行深层次地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更能迅速地掌握文化的不同所在。另外, 可以举行文化知识竞赛、中西方交流会等活动, 为学生创造不同文化环境, 提升学生兴趣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 三) 创新教学方式, 提升学习兴趣

1. 多媒体教学

现代科技的发展, 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高校应该利用科技发展的契机, 完善教学设备, 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比如, 课堂上投影仪的运用以及语音教室、电影片段的播放等, 都是很好的教学方式; 课外可以用网络课程、网络资源等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相关影片的摘选和播放, 不仅仅使得学生掌握语言的发音、词汇等的知识, 而且更容易让学生对影片背后的文化知识产生直观的认识;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播放影片的讨论, 最后作出系统的不同角度的影评, 来挖掘影片背后的文化因素。

2. 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是说反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主张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作为引导性的角色, 进行师生间或者学生之间关于相关课程主题的探讨研究学习方式, 这是一种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动态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的过程, 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针对某部影片、某种文化、某个主题进行个性化的多角度的探讨, 最终归纳总结, 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中, 不仅有助于对语言和文化知识的掌握, 也能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3. 角色扮演

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对学生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重要, 但是大多数中国学生都是在汉语和中国文化环境中进行的英语学习。所以, 教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模拟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交流就很有必要。首先, 需要教师选择一些合适的剧本, 能够很好锻炼口语和模仿角色的剧本; 其次, 教师指导学生熟悉剧本中的不同角色特点、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场景等; 最后, 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剧本主旨和表达意图, 通过不同角色的特征演示来体会西方文化的内涵, 深刻理解与中国文化的不同, 此外, 学生还可以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

4. 比较学习

比较学习方法是在熟知西方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前提下, 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 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更能理解语言的构成因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不同民族和国家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历史文化背景, 这就使得它们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语言结构。通过比较不同语言潜在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体系的差异来对语言有更深层的理解, 这样长期的比较文化学习, 能使学生形成一种隐性的文化认知, 在不经意间, 就能够融入西方的文化环境中进行顺利的沟通与学习。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全球化的发展, 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 更要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基于应用语言学的视角, 通过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界定和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 试图创新性地提出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路径, 以期能够对外语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Corder S.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Applied Linguistics[C].Applied Linguistics Problems and Solutions.Heidelberg, 1974.3-23

[2]刘涌泉.应用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

[3]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J].语言文字应用, 2002, (01) .

[4]戴明忠.浅谈跨文化交际教学及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 2010, (04) .

上一篇:支部换届工作报告下一篇:广东中考英语听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