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施管理制度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程实施管理制度(推荐9篇)

课程实施管理制度 篇1

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制度

(试行)

一、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1、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按照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途径和程序进行。

2、在开发前要进行前期调研工作,调查学校师生的课程开发趋向,调查主要采用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

3、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由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拟订校本课程,总体开发方案。

4、教师编写校本课程文本应该向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提交新的校本课程门类申报方案,并制定校本课程纲要,再进行课程文本的编写。

5、成立校本课程评审委员会,对校本课程文本进行审议。讨论确定该门类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及时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方法进行探究,对课程内容,教学时间和方法等进行调整。

6、校本课程各门类任课教师应该具备与该课程相关的专业素质,在自主推荐与学校统筹安排结合的基础上产生,分工到人,责任到位。力求课程实施顺利进行,确保校本课程的质量与数量。

二、校本课程备课管理制度

1、每学期第一周进行学校校本课程教学例会,由担任校本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并上交教务处。

2、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完成编写活动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等。

佐证材料

4、校本课程实施小组定期对评价方案进行研究,探讨,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实际不断修订完善评价方案。从学生、家长、社会、效益和学校规划及培养目标等多角度出发,对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开展提出改进方案。

5、学校对校本课程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价,每学期期末进行“校本课程优秀工作者评比”。

五、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1、注重校本课程成果收集,每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会,表彰先进并收集好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加以论证,推广。达到一定数量后形成校本课程集。每学年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已有校本课程进行积效评估,对校本课程文本进行修订、完善,使之最终成为正式教材。

2、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激励机制,对入选校本课程开发集的教师给予奖励,并作为评优、评先、晋级的依据。

课程实施管理制度 篇2

新课程改革《纲要》中, 强调了各个学校要积极开发与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也是三级管理体制中增强学校课程权利范围的一种体现。一方面, 只有从课程的角度开发校园闲暇资源, 才能将这些零散的、短暂的、低效的资源整合、提升, 形成系统的课程资源, 为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发挥长效的作用。另一方面, 要化零为整, 建构校园闲暇课程, 还需要一个系统规划、周密实施的过程。为了确保校园闲暇教育的顺利实施, 我们成立了组织管理机构。由三个小组组成:一是活动领导小组, 由校长任组长, 校中层干部是成员;二是具有指导能力的活动指导小组, 分管本校的副校长任组长, 教导处和教科室的人员, 大队辅导员都是指导小组成员;三是以班主任、项目指导老师为主要成员的活动实施小组, 由大队辅导员任组长。结构框架如下:

这一管理框架可以使各组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及在实施中的地位、功能和相互关系, 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校园闲暇课程的管理职责

1. 活动领导小组的职责。

总体规划和决策。领导小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调查了解学校有哪些可供开发的闲暇教育资源, 有哪些活动可以开展, 活动的开展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学校具备了哪些条件, 哪些条件可以通过努力而能做到的, 学校的师资配备是否具备了指导的相应要求等基础工作;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家长和社会的要求, 选择确定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项目;对各项工作, 进行详尽的分工, 做到人尽其材。监督与检查。活动领导小组要对活动进行不定期的监督与检查, 监控活动的开展情况, 对某些活动及活动的实施方案及时做出调整, 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的老师, 以便更好地开展活动。

2. 活动指导小组的职责。

指导各活动的开展和评价。根据教师的特长和爱好, 落实各项目的指导老师;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 搜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内心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活动需要, 并据此策划设计总体活动方案, 制定教师职责和活动规则;根据开展活动的场地条件和所需的活动器材等物质材料, 适宜哪些学生, 多少学生参加, 由哪些老师进行指导, 还应考虑场地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组织开展活动, 合理安排好活动时间;对活动开展情况, 活动效果及时进行评价, 同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活动领导小组和相关的教师, 并做好相关的档案整理。组织经验交流。活动之后, 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 对活动的成败得失进行反思、归纳、提炼、升华, 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探讨, 以取此活动之长, 补彼活动之短, 提炼活动中的精华部分, 以便升华到一个新的活动, 交流先进的活动经验, 加以推广。

3. 活动实施小组的职责。

项目指导老师的职责: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 设计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方案, 并能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对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与训练, 既有全体同学的方法性的基本知识训练, 也有针对个别学生的技巧、心理训练与辅导, 调查, 摸底, 了解清楚;严密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 适宜哪些学生, 多少学生参加, 由哪些老师进行指导, 每次活动的最后, 由指导教师稍作点评。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注意指导、训练、活动的有机结合, 活动时的指导更有成效;同时注意时间要合理, 强度要适度, 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往往是比较放任、有失自控的。班主任的职责:根据活动内容从组织人员开始, 做好活动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科学选择好活动地点、合理安排活动程序, 活动方式, 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 让学生自主进行活动;在组织活动时做到有序安排, 自主参与, 不强制统一, 以免框束学生的思维, 框束学生的活动, 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表现。在活动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本次的活动成效,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特长和潜能, 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新需求和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在学生活动时, 充分考虑开展活动的场地条件和所需的活动器材等物质材料。后勤、其他配合老师的职责。

三、校园闲暇课程的实施流程

校园闲暇课程的实施是一个不断创新、总结、改进的过程, 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四步:

1. 配备师资。

我校拥有一批优质的师资队伍, 涵盖体育、艺术众多项目, 因此, 我们以校本培训为切入点, 利用现有资源, 通过教师论坛、讲座、技能培训等形式开展一系列的相关活动, 使每位教师都能掌握一至两种体艺活动技能。然后, 根据教师的特长和爱好进行分工, 确定各个项目的指导教师。

2. 设计项目。

在课程活动实施之前, 每个指导教师要对自己负责项目的内容、程序进行分解。例如“快乐体育”大项目下划分几个小项目, 每个小项目又涉及到人员组成、场地布置、教材器材等具体方面的规划。如排舞队的场地就放在教师宿舍前, 男女生各15名, 设组长1人。每学期学习5支适合学生练习的舞曲;需要学校配备电视机及简易音响设备一套;每天下午活动一次。

3. 组织指导。

指导教师在队伍组织和技术指导上的有机介入, 可以提高项目活动的质量。“快乐体育”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与, 主体项目轮流开展。每班两位教师既是组织者、指导者, 又是参与者, 再加上体育课的训练, 学生们不仅兴趣大增, 活动技能也飞速提高。

4. 总结调整。

在每次活动的最后, 由指导教师作总结点评, 对学生活动情况作一下分析, 给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小组以表扬和激励, 对发现存在问题的学生, 或开展活动不够理想的小组充分鼓励, 积极引导, 培养兴趣。并鼓励学生把自己喜爱的运动带到自己平时的生活中去。在每个项目实施过程中, 经常召开阶段性的反馈、交流会, 根据不同的情况或调整或跟进, 逐步完善, 不断提高。

四、校园闲暇课程的考核评价

为了保障校园闲暇课程的有效实施, 我们制订了相应的考核评价制度, 督促教师认真履行职责, 保证每一位学生参与闲暇活动的时间与质量。评价考核小组由校长任组长, 成员由学校中层和骨干教师组成, 负责对教师履行职责情况和学生在闲暇课程中的参与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1. 对教师履行闲暇课程职责的考核。

根据不同教师在校园闲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同分工, 我们建立了指导小组、实施小组两个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每学期考核一次, 按“教师自评→评价小组量化考核→结果公示”的程序进行。在学生中开展“我最喜欢的闲暇活动”和“最满意的指导老师”评选。被评上“我最喜欢的闲暇活动”的负责老师和被评为“最满意的指导老师”每人加考核分10分。评价得分加入教师年度考核, 并作为绩效工资、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评先评优、培养培训等工作的参考依据。

2. 对学生参与闲暇课程活动的评价。

对学生参与闲暇课程活动的评价是管理的重要环节, 对学生有很大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在欣赏激励的前提下, 具体的评价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项目灵活选择。

一是在活动中随机评价。例如“快乐体育”项目, 包括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跳绳、踢毽子、排舞等7个运动系列, 在每天下午两节课后的40分钟进行活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在指导中评价, 在评价中指导, 使学生能以积极有效的状态参与活动。

二是在竞赛中表彰评价。例如“校园吉尼斯”项目, 将各个项目成绩优异者载入“校园吉尼斯纪录”, 颁发证书, 制作图片宣传橱窗, 很受学生们欢迎。他们找到学习之外的更多被肯定的快乐, 同时也帮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树立了“我能行”的信心。此项活动现已在仙居西部板块各校得以推广, 并成功举行了第一届板块级的挑战活动。

三是在展示中交流评价。学校及时抓住活动过程中的优秀典型, 注意平时的积累, 把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活动照片、课外知识等, 以文字、图片的形式适时展示出来, 让全校师生以及家长在观赏的过程中参与评价。而这, 又成了“主题文化墙”的一项设计内容, 我们不仅在教室、办公室的外墙设计图文并茂的“文化框”, 还在操场边建了“魅力埠小, 群星璀璨”文化长廊, 每月调换一个主题, 营造悦目的文化环境, 让学生在“快乐欣赏”中受到教育。

浙江省仙居县头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38年,是省市绿色学校,近年来,闲暇教育活动,逐步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

课程实施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物流信息管理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物流信息管理是现代物流运作管理的重要基础,它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教师与学生都应当正确认识到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是提高现代物流组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物流企业及物流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掌握了本门课程的重难知识点,可以使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快速适应现代社会物流企业的运作和发展,提升自己在工作中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来讲,物流信息管理是一门理论、实践、技术、操作、过程、信息传递等知识兼具的课程,如何设计教学思路,如何更好的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信息传递、信息作用的理解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 有关课程设计思路

①对于这种走在知识技术前沿的课程,我们可以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单元)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相关能力。②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手-脑-心”全方位的学习。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传话”游戏来让学生体会信息准确传递的重要作用。③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融入到课堂,注重现代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比如,多媒体的应用,现代教具的应用。对于一些实训条件较好的院校,可以在授课时借助POS机、条码打印机、手持终端、物流软件等进行实地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同时可以改善教学效果。④合理组织课程内容,保证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现在的学生不会认真学习对自己今后来说没有帮助的知识,所以我们要以企业物流运作为基础,以物流人员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合理编排学生的学习单元和学习任务。⑤在完成一定阶段的教学任务后,可以带领学生去相关企业进行认识实习,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企业参观实习+理论教学+校内虚拟实训+实际操作”的教学过程,打造“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学习过程,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2 教学内容设计

2.1 课程内容 单元一 物流信息管理概述;单元二 物流信息系统技术基础;单元三 物流信息系统实用技术;单元四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单元五 物流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单元六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分析;单元七 物流信息系统的运行与安全管理。

2.2 学习单元设计

3 教学实施建议

3.1 教学建议 ①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②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引入案例(具有典型作用的、较新的)或情境(可以是实际场地,也可以是虚拟的)以帮助学生学习、分析和运用。③强化学生在其他课程中对物流信息的认识(物流信息的使用贯穿于物流管理专业的诸多课程)。④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电子课件和物流现场的教学视频,把抽象的信息管理具体化,更加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⑤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⑥充分利用学校现在资源,如图书馆,校园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一体化教学,方便了学生自学。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实习软件,随着模拟软件的使用,使学生了解不同物流企业的职能及活动流程,今后在企业中工作能更快的适应。

3.2 考核评价建议 考核的具体方法:一是以成绩评定为主。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训考核成绩综合后按百分制进行评定。二是以赛代考或以实操代考。“赛”主要是指评估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校内外的职业技能比赛所取得的成绩,“实操”主要是指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物流设施设备、现代化工具的基本能力。

4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为了使《物流信息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紧随经济、科技、物流动态的发展而调整,教师也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和相关物流技能。

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课件一定不是照搬教材,文字叙述,而应当包括丰富的内容,开拓学生的思维,集声音、动画、影像于一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②构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模式,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景中进行学习,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教师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③积极利用实训室、微机室、图书馆、各大网站等资源,使教学方式从单一的课堂变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随工作过程及学生学习的逻辑顺序而调整。

参考文献:

[1]易灿,黎明,旷健玲,李炫林.高职院校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J].网络财富,2010年8月.

[2]宣玲玲,刘欲晓.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效果分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6月.

[3]黎晗.高职物流信息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11月.

[4]高丽娜.基于工作工程的物流信息管理模拟实训课程的开发[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年9月.

[5]梁雯,陈来,汪传雷,刘宏伟.《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实践与探索[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4月.

[6]章文燕.物流信息管理课程设计[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年5月.

[7]缪兴锋.试对职业能力导向《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教学的探讨[J].中国市场,2008年10月.

课程实施管理制度 篇4

一、实施原则

1.遵循《中小学课程方案》的精神及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标准的原则和要求,体现内容上的联系性和实施上的独立性。

2.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

3.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4.每学期每个学生开展1-2个综合主题的实践活动。

二、课程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学校教务处具体管理,教研组、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协助,对学生学习进行组织和指导,相互协调配合,使课程实施规范化、科学化。

(一)教务处职责:

1.成立课题甄选指导小组,负责学生课程学习指导。

2.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和教师选课、制定课题,安排课时和教学场所。

3.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

4.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定和最终认定。

(二)教研组职责:

1.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为教务处制订教学计划提供参与。

2.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向教务处提供修正建议。

3.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改进意见,与其他部门一起共同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定。

4.建立课程资源库,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

(三)年级组、班主任: 1.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日常管理,配合教务处做好协调教学的工作。

2.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非智力因素评定。

(四)科任教师:

1.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2.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日常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定。

3.编辑教学案例,提交给教导处,作为教学成果评定的重要参考。

三、课程实施

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具体管理由教务处负责。

(一)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

1、成立项目研究组。项目研究组由各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可以对已经形成的方案作进一步的探究,也可以另行开发一个新课题。由组长召集,主要讨论课程进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保证活动的有效实施。

2、定期举行相应的实践活动。要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现象精心设计,形式丰富,对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3、鼓励教师自主创新。有一定能力与经验的教师可以自主

4、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

课题研究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制定计划——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总结报告——答辩、交流——成果评定。

课题报告要有课题名称、成员和指导教师、课题调研成果、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研究计划、活动过程记录(包括原始材料)、形成性的小论文或作品、参考文献等内容。

(二)综合实践活动日常管理

1、开学初,拟订学期研究计划。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二周,教务处组织教师参加项目研究组,经审核后开展活动。每个学期每位学生只开展1-2个主题研究活动。

2、积极参加研究活动,完成研究任务。每学期每位教师或项目研究组至少要有一份完整的案例研究。

3、教务处定期发布学习文章供教师学习参考,各指导教师要将研究的方案、反思、论文和班级研究特色活动资料定期上交教务处。教务处将组织专人定期检查,及时公布。

四、活动评价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撰写要求做到纲目清楚,内容详实,便于实施。参加项目研究组的教师呈现的方案体现个人的研究思考,突出后续的研究方向。

2、研究过程扎实,能体现出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一个主题的研究结束后形成完整的案例。案例中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研究的步骤,包括学生的资料卡、调查表、问卷、采访记录、照片、日记、研究小报告等,在活动评比中受到好评。

具体要求:

1、研究过程解决的是我们想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的问题。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研究的步骤,包括学生的调查表、问卷、采访记录、日记、研究小报告等,2、下载的资料要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把研究中比较重要的资料留下来而不是资料的堆积。可以制作信息卡,提供信息查询途径。

3、照片作为重要的研究过程资料的记录,要有文字说明,并加以挑选;同时作为电子文本加以保存。

4、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教师、家长、社会的评价能适时进行。

5、资料记录比较清晰,以学生记录为主,色彩美观大方。用笔大致相同,以钢笔为主;用纸比较规范,以16K纸为主。

6、对优秀资料包学校将给予一定奖励,并留存学校档案室。

五、奖励机制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奖励

1、指导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研究过程扎实,能完成教研组布置的工作,每学期由学校负责发放一定的活动经费。

2、以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能力和效果为标准,对指导教师进行个人或团体的奖励。

3、凡在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案例、论文撰写、展示课、资料包等评比中获奖或发表的教师,学校给予相应的奖励。

六、队伍建设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做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予以表彰和奖励。

成立研究性学习学校指导教师小组。确定专门负责教师,统筹安排指导教师、课时;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学期研究性学习指导并对学生学习情况给予等级评定。学校组织教师针对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开展专题性的研讨,提出解决的方案。开展推进研究性学习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设计能力。加强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研究是顺利实施综合实践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设置的课程,教师的教学以及学校对这门课程的管理都比较生疏,缺乏经验。为了尽快完善这门课程的建设,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研究予以充分的重视。

课程实施管理制度 篇5

一、合作内容

1、北京至效长远教育研究院依托国内外教育管理方面的科研优势和专家资源,围绕田秋成博士创立的“我本管理”理论成果为核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合作共同研发地方德育特色课程,在合作期间完成地方德育特色课程的编写任务。

2、北京至效长远教育研究院负责为合作单位(主编)提供地方德育特色课程的编写提纲,组织编写人员,实施编写计划,完成编写任务。

3、合作期间,结合当地的德育教育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德育案例,让学生学会我本管理,加强自我管理,树立远大目标,养成良好习惯,形成优秀品质,带动区域性的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扎实的开展。

二、合作期限

每个合作周期一年。

三、课程编写内容

第一课:对于你什么最重要?

第二课:为什么要学习我本管理?

第三课:为什么骡子会获新生?

第四课:真正的成功法宝是什么?

第五课:先要做哪三件事?

第六课:什么让我爱的死去活来?

第七课:怎样成功一博?

第八课:什么是三思二行?

第九课:怎么得?

第十课:进行我本管理要哪些步骤?

第十一课:怎样达到四个成长境界?

第十二课:学习怎么变得如此美好?

四、编写计划

第一阶段:在合作协议签定后的三十个工作日内安排以下工作:

1、确定专家到合作方的指导时间和编写日程;

2、确定合作方主编及编写人员;

第二阶段:

1、专家与主编共同给编写人员分配写作任务,提出写作要求,制定写作标准;

第三阶段:

1、专家统一审稿

2、主编提出修改意见

3、研发出课程成果,完成教材

五、保障与配合1、合作方负责专家到合作单位的差旅及食宿费用;

课程实施管理制度 篇6

————岫岩县教育局普教科白云发

一、学习新课程感知新理念

(一)熟知新课程的八大理念有哪些?

1、新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2、教学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3、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让学生参与教学时新课程实施的核心。

5、新课程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教师是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

7、教师是新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

8、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发展。

(二)熟记新课程的十个知识点有哪些?

1、实施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2、树立六种意识:(1)新课程意识(2)过程意识(3)导学意识(4)开发意识(5)整合意识(6)

创新意识

3、新课程的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4、自主学习的“四个表现形式”和“三大特征”:

四个表现形式:(1)学习目标自我确定(2)学习方法自我选择(3)学习过程自我调控(4)学习结果自我反馈。三大特征:(1)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2)独立性——表现为我能学(3)规划性——表现为我会学

5、合作学习的有效性(1)异质分组(2)角色分工(3)定学习主题(4)强化组间评价

6、探究性学习的四个条件:(1)要有探究问题的欲望(2)要有探究问题的空间(3)要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

间(4)要有多维互动交流的平台

7、新课程要培养学生四种能力:(1)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获取新知识的能力(3)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4)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8、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要把学生看成“三种人”:(1)还学生以自尊,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2)还

学生以自信,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的人。(3)尊重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人。

9、“学以论教”评价课堂的四种状态:(1)学生参与状态(2)交往状态(3)思维状态(4)情绪状态

10、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熟用新课程的十个佳句:

1、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2、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

3、宁可少

学一点知识,也要把创新凸显出来。(4)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5)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6)学习的过程是自我构建和自我生成的过程。(7)学生参与教学要体现的“活动、民主、自由”理念。(8)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10)给每个学生以平等课堂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

(四)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教学的区别:

1、师生位置发生了变化,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2、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独立学习转向合作学习。

3、学生学习状态发生了变化,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学习。

二、运用新理念 强化新管理

掌握育人艺术技巧,提升班主任工作策略

1、学会情感教育艺术法(1)慈爱是情感教育的基础。(2)信任是情感教育的动力。(3)疏导是情感教育的桥梁。

2、掌握班主任工作的“五心五点”技巧

“五心”:爱心、公心、信心、细心、耐心。“五点”:(1)针对优生的自傲心理找出醒悟点。(2)针对后

进生的自卑心理挖掘“闪光点”(3)针对中等生的无为心理开启“动力点”。(4)针对犯错误的同学自卑心理激发“内燃点”(5)针对普遍性的消极心理抓住“兴奋点”。

3、探究转化后进生十种策略:

(1)至爱结友法(2)耐心疏导法(3)表扬诱导法(4)信任勉励法(5)晓之以理法(6)寻找契

机法(7)渐进转变法(8)防微杜渐法(9)协调同步法(10)家访报喜法

三探索新思路 总结新经验

(一)构建新模式 运用新评价

1、构建“3333”新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上,要强调“三动”——动口、动手、动脑。

问题讨论上,要突出“三论”——讨论、争论、评论。

创新点探究上,要提倡“三允许”——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七嘴八舌。

学习方式上。要体现“三性”——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依据总模式可以分述各科教学模式如下:

(1)语文提倡“四自教学法”即自读、自悟、自疑、自赏。

(2)数学提倡“四想教学法”即营造问题的情境猜想法、创设探究空间去推想、激发多项思维去异想、巧

设达标训练去多想

(3)英语提倡“情景教学法”即温故知新导入、兴趣教学引路、师生合作探究、实践演示识记。

(4)科学提倡“目标实践法”即审题猜想目标、自学探究目标、实践揭示目标、训练深化目标

(5)品德与生活(社会)提倡“自主活动法”即激情引入 提出观点、讲述故事 探究观点、搜集资料 充实

观点、演练辨析 牢记观点

(6)体育倡导“三个一快乐法”即讲授新知、形象示范与合作交流融为一体,身体素质、技能训练与兴趣

活动融为一体,音乐、舞蹈与游戏融为一体。

(7)音乐倡导“五要教学法”即引入教学要“巧”、学唱新曲要“活”、自编舞姿要“美”、伴奏乐器要“齐”、欣赏乐曲要“新”。

(8)美术倡导“自主创作法”即欣赏作品引入、提示要领指导、独立创作试画、作品赏析交流。

2、运用“4444”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课堂教学设计要反映教师“四种意识”即创新意识、导学意识、情感意识、整合意识。

(2)课堂教学学生表现要符合“四性要求”即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实践性。

(3)课堂教学教师素质要达到“四要标准”即知识要准、教态要亲、板书要精、语言要当。

(4)课堂教学效果要实现“四个到位”即参与程度到位、个性化学习到位、知识掌握到位、能力培养到位。

(二)经验在实践积累,教法靠大家领悟

经验看点之一:小学教学的引兴、激兴、处兴。即导入新课要以“奇”引兴,讲解新知要以“异”激兴,练习题

设计要以“巧”处兴。

经验看点之二:小学数学教学“八让”教学法

1、引入新知,让学生自己去想;

2、出示例题,让学生自己

去读;

3、提示思路,让学生自己去学;

4、不同讲解,让学生自己去讲;

5、“两点一关”,让学生自己去议;

6、共性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找;

7、疑点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提;

8、练习设计,让学生自己去做。经验看点之三:语文重点段落的讲读法

1、串讲发

2、理层法

3、遵入法

4、质疑法

5、图示发

6、自理法

7、联想发

8、找逻辑关系发

9、理解修辞法

10、抓住描写法

11、探究标点符号法

12、分析重点词句法 经验看点之四:朗读的五种技巧

1、读好关键处,抓住疑点。

2、读好重点段,把握重点。

3、读好重点句,突

破难点。读好中心句,弄清分点。

5、读好描写句,掌握特点。

经验看点之五:谈古诗“五读法”的教学艺术

1、范读,整体入手、设题引路

2、初读,自学内容、据词

定义

3、精读,咬文嚼字、连句成篇

4、品读,品味诗意、入情入境

5、朗读,广泛参与、有感背诵

经验看点之六:谈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插图,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2、利用插图,有利

于打开习作教学方便之门

3、利用插图,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4、利用插图,有利于对学生无意识的审美教育。

经验看点之七:小学习作教学“七让教学法”

1、习作要求,让学生自己去读

2、习作材料,让学生自己去

3、习作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拟

4、习作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想

5、习作提纲,让学生自己去编

6、习作修改,让学生自己去做

7、习作评语,让学生自己去写。

经验看点之八:再谈小学习作教学

1、对新课标习作要求理解

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具体明确指的是思想内容方面,要做到内容具体,言之有物,观点清楚,意图明确,感情真实。文从字顺指的是语

言表达方面,要做到条理清楚,顺序连贯,没有语病。小学只提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标准》在写作目标里分了“四个阶段”:

1、一、二年称第一学段,为“写话段”;三~~六年称二、三学段,为

“习作段”;七~~九年称第四学段,为“写作段”。

2、习作教学应坚持原则:即(1)兴趣优先,避免反感(2)顺势而为,避免拔高(3)形式活泼,避免刻板(4)

发展个性,避免统一

3、习作教学策略与方法:(1)从写话入手钟兴趣多鼓励。(2)从内容入手重观察多思考。(3)从阅读入手重积

累多想象

4、习作教学各年段的要求、标准和方法

一年级上学期适时进行说话或图画形式的表达练习;一年级下学期可以进行简单的写句子练习。二年级上学期正式进入“习作阶段”,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此时习作不受文体和篇章束缚,鼓励自由表达,不设过多的条条框框限制,让学生放开手脑敢于表达。

(1)写好一句话的方法句子要完整——句子要通顺——句子要生动——句子要简洁——句子表达得要准确

(2)写好几句话的方法写好自然段中的每一句话——要从不同的方面着眼——为自然段安排好顺序。

(3)习作应让学生交好“五个朋友”:眼、耳、口、鼻、手。

课程实施管理制度 篇7

课堂是实施轻负高质的主阵地。当前追求教学程式化, 缺乏生气和乐趣, 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求知欲的激发。因此,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课程实施调研和管理, 致力于构建轻负高质课堂, 让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 探究的欲望得以激活, 知识的社会价值得以体现。

二、构建运行模式, 播撒生命种子

1.激发兴趣 。

实践中, 以创设“自信与兴趣、尊重与欣赏”的课堂意境为核心, 在学生情感世界中传递强烈的“自信、兴趣、尊重、欣赏”的信息, 有意识地既挖掘教材中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兴趣的内容, 又预想到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产生的心理反应,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 通过运用一切可行的方法和手段, 尤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 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以最佳应激状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唤起兴趣—稳定兴趣—发展兴趣—持续兴趣, 取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如问题枯燥是学生顺利学习的一大障碍, 实现枯燥问题趣味化的转变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依据教材特点为学生创设快乐学习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综合能力和满足个人表现欲的舞台。这种实践活动比单纯枯燥的对话操练有趣得多。

2.引导探究。

轻负高质课堂模式之所以将“引导探究”作为其核心要素, 是基于对智慧的本质解读。智慧并不是抽象的, 它总是同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可以说, 没有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 就谈不上智慧。正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彰显人类的智慧价值。因此, 教师要善于用教材做诱饵, 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课型和不同年龄的学生, 智慧地选择教学方法, 诱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要求诱导问题层次化:在不同情景中分设层次不同的问题;要求诱导问题开放化:激活开发性问题和活动方式, 灵活解决多元性问题; 要求诱导问题生活化: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自觉性,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求诱导问题操作化:“玩中学、做中学”, 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3.重视实践。

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 可以使信息不断地刺激细胞, 促使思维活跃, 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 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在轻负高质课堂里, 我们重视操作活动, 用操作活动启迪学生思维, 使思维在操作中得到发展。越是教学的关键点, 越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建构。在学生实践过程中, 教师不要做过多的干预, 更不能喋喋不休或指手画脚地干扰学生的活动和思维。教师要重点扶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给予他们适当指导和帮助, 或者与他们共同实践。在学生实践过程中, 提倡生生相互帮助、共同合作。在学生进行独立实践后, 教师要适时组织好学生的各种交流, 包括学生与教材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习题的交流等。在交流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善于分析、发表不同的观点, 在交流中反思, 使自己的理解更丰富与全面, 并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4.注重发展。

轻负高质课堂的价值定位就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这种“发展”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现在, 而且包括学生的未来, 是让学生“学一生有用的东西”。因此, 轻负高质课堂要从各个可能的环节落实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课堂上, 教师应密切注意学生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 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建构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更要关注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只有这样, 学生的创新火花、灵光一现的思维碰撞才会无比完美地表现出来。注重以学生的心智或智慧的发展作为教与学的直接目的, 通过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心智培育、启发和唤醒的特殊学习情境, 主动参与课堂阅读、体悟、实验、探究等活动, 追求学习有效知识量的增长和学生灵性与智慧的发展为正相关。

三、构建评价要素, 润泽师生课堂

1.课堂环境 和谐 , 让学生学有 兴趣。

轻负高质课堂一定是“学有兴趣”的课堂。这种“兴趣”的指向是多方面的。对学科教师感兴趣———他们从心底里接纳学科教师, 在低学段表现为视老师为权威, 在高学段则视为可以平等交流的学科知己;对学科感兴趣———如语文课, 表现出对祖国语文的强烈自豪感, 喜欢阅读, 喜欢作文; 对课堂感兴趣———最直接的表现就是, “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小嘴争张”。“学有兴趣”最核心的考量指标就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状态。在时间上表现为全程参与;在广度上表现为全员参与;在深度上表现为深入思考, 进入情境, 呈现出多种参与方式;在效度上, 自主、积极地学习, 遇到困难时努力克服。

2.目标设定科学, 让学生主动发展。

轻负高质课堂是知识与智慧共生的课堂———既要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又要让学生体验到智慧生成、思想沟通的愉悦;轻负高质课堂是能力与人格提升的课堂。目标设定着力体现“二细”, 即细化、细致。细化就是根据新课程标准, 着力理清各学科教学的学年、单元、课时目标的层级关系, 准确定位;设计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 并以可观察、可测量的方式加以陈述。细致就是从学生全面发展出发, 具体落实“三维目标”, 以显性目标“知识与技能”为主线, 夯实基础, 挖掘、渗透隐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知识形成过程和有效学习方法运用的“过程与方法”之中, 体现目标设定的学生的参与性、层次的挑战性、动态的生成性。

3.内容把握准确, 让学生乐于探究。

轻负高质课堂把教学过程看做师生为实现教育和教学目的, 围绕优化的教学内容, 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 产生交互影响, 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因此, 教学内容注重体现“两适”。适合就是教师根据课时教学主题的要求, 在准确了解学情的基础上, 找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的生成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渗透的育人点、合作的讨论点等, 引入“生活化”课程内容, 使得学生在与生活的沟通中体验。适度就是要进一步拓展学科资源、师生资源, 力求把各种教学资源信息转化为自己可用的具体、生动和形象的内容, 同时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验, 激发学生的悟性, 开阔学生的思维。在自主合作探究中, 学生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 自主解决问题, 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体系。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轻负高质课堂参与状态应该是学生全员、全程、自觉、主动参与教学各环节, “思”中参与、“说”中参与、“读”中参与、“悟”中参与, 实现参与“面”和参与“量”的最大化。还应该积极参与 , 积极主动地探究, 潜心文本, 情动意发, 情绪饱满, 流露真情。

4.学习方式多元, 让学生勤于实践。

轻负高质课堂通过优化学生参与、科学组织、启发引领、动态生成、精致讲练、即时评价等教学过程, 积极倡导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精神与有意义“接受”相结合的有效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有效实现互动、策动。互动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 有效设计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 精心组织合作学习, 使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帮助, 引导学生负责地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 使小组成员相互尊重与信任, 有效解决冲突, 完成合作任务, 分享互动成果, 实现共同发展。策动就是根据学习目标, 策划、鼓励、驱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 激发学生积极的探究心向, 指导探究策略, 鼓励探究思维求变、求异、求新, 关注探究过程, 积极评价探究结论, 支持并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元认知。

在轻负高质课堂中, 学生的兴趣会得到激发, 探究的欲望会得到激活, 会体验到求索的愉悦和求真的快乐;在轻负高质课堂里, 教师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和实践智慧的提炼, 享受生命智慧和个人价值的快乐。

摘要:课堂是实施轻负高质的主阵地。有效构建轻负高质课堂, 通过师生共同活动经历, 可以分享彼此的知识、方法, 交流彼此的情感、理念, 提高彼此的智慧、修养, 实现彼此的成长, 并且使师生双方皆生成更新的自我, 生命得以满足并持久发展。本文结合教研工作实际, 探讨加强课程实施管理, 构建轻负高质课堂, 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问题。

关键词:轻负高质课堂,运行模式,评价要素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学一生有用的东西:发展性课堂教学的价值定位及其追求[J].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版) , 2009 (9) .

课程实施管理制度 篇8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174-01

当前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对人才需求逐渐增多,同时对人才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的现状催促着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用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教育管理即是对学校的教学活动教学方式教学结构包括教学主体的管理。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都是主体,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在以前的教学工作中,大多都将学生和教师的作用分离开来,师生缺少交流和互动,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学校实施教育管理课程,将教育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科学管理,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教育管理课程这一措施的提出,对学校甚至是整个教学工作都有十分积极重要的影响。

一、有利于培养全方面高素质人才

学生是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主体,在学校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学校实施教育管理课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各方面提高素质,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学习课程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和融入现代生活中,更不能满足国家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教育管理课程的实施中,学校改变以前将学习成绩作为唯一发展方向的教育方针,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其他技能,注重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校知识的学习,可单一的课程学习只是理论形式上的学习,如果没有亲身的实践,学生仍然不能很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教育管理课程实施后,学校为学生充分提供了课程学习以外的课余时间,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习任务负担,让学生能自主愉悦的投入到社会实践学习中去。社会实践学习即是课堂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是知识的二次学习和升华。对于学生来说,社会实践学习的途径和方式繁多杂乱,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公司带薪实习、校内勤工助学、社区义务家教等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形式,倡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以另一种方式收获知识,让他们在无形之中锻炼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管理,教育和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实践途径。

二、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优质完成教学工作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过程的一线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因素。学校实施教育管理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全方面发展,教师首先应注重自身的进步与发展。教育管理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将教育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育和管理共同作用下的双重教学效果,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轻松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在学校中,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管理着学生。以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过于注重对学生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管理。造成了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的局面,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收教师讲解的知识以外,都没有与教师进行其他的交流与接触,学生即使遇到学习上的问题也不会主动地请教教师,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说明了管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实施教育管理课程,即帮助教师向学生教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管理,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师生的交流密切了,教师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更为了解,从而制定出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作为被管理者,在教育管理课程的实施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师生的互动学习是教育课程管理实施的重要前提。只有师生相处和谐,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教师才能清晰地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并为此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保持师生互动学习的良性循环。从而保障教育管理课程的有效实施,优质完成教学工作。

三、有利于学校完善课程建设,增强学校竞争力

当今世界的竞争主要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也即是人才的竞争。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把教育看得越来越重。学校是教育的摇篮,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由于教育的地位逐渐升高,学校的数量逐渐增多,学校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各式各类的学校开始涌现,形成了百花斗艳的教育盛况。而在这众多学校中不被淘汰,关键在于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育管理课程是根据教育发展状况,为了改善和发展教育教学工作而提出的,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学校的课程种类繁多,不易安排,要想完善各个种类的课程就需要对其进行管理。管理是每个组织都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缺乏管理的组织往往杂乱无章、运行低效,而管理有序的组织往往能更快速有效地达到目标。学校也是一种组织,要想使学校的教学活动有序高效的进行,管理的作用不容忽视。教育管理课程的实施,使学校的教育人员更加明确了管理的重要性,在课程建设的时候更加注重对课程安排的管理,使学生和教师都能更加轻松地学习。同时,教育管理课程的先进性使得学校在实施的过程中辨别了不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对教学工作毫无意义的一些课程,完善了先进的课程建设,使学校更具活力与竞争力。

学校有效实施教育管理课程,相当于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一股新的先进的能量,符合学校发展的需求,是时代发展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国家需要的是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只知道学习学校课程知识的书呆子。教育管理课程在学校的实施,既能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又能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国家对人才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学校课程建设的多样性,愈发繁多的课程受到学校陈旧教学制度的制约不能得到合理安排,阻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教育管理课程的提出与实施,使得学校对课程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完善了之前欠缺的课程建设,重新梳理了教学安排与任务,恢复了学校发展的生机活力,也增强了学校在教育事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径言.教师课程领导学校场域与专业基质的个案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石雷.论课程传播[D].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4]杜建群.实践哲学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

课程实施管理制度 篇9

提纲:

一、理念创新

二、方法创新

三、评价方式创新

内容摘要:

一、理念创新

1、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班级管理理念。

2、树立“人人都是好学生”的观念。

3、发展有个性的班级。

二、方法创新

1、民主管理

2、班主任班务管理中要让爱溢全班,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对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学生,给他们施以爱心

3、发展有个性的班级

三、评价方式创新

1、评价内容要全面

2、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关键词:新课程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新课程的实施给班主任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课改班主任要从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及评价方式等方面予以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班级管理。

一、理念创新

1、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班级管理理念。班主任一切工作都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并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爱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发展的平台,促进学生健康地有个性地发展。因此班主任在开展活动时,首先要问问自己,是否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是否有利于学各方面的发展,对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我们就认真去做好;对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我们就坚决不做。

2、树立“人人都是好学生”的观念。学生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有智力方面的,有基础方面的,但每一个学生的本质是好的,有的是存在暂时发展时间上的差异,有的是特长发展方向上的差异,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只要给他们以自尊、自信、给他们创造一定的发展空间,他们总有某些方面的是突出的,是优秀的,甚至可成为某一方面的能人。千万不要因为他们暂时学习方面的后进,而忽视他们身上存在的其它方面潜能,将他位棍子打死。相信你的学生个个都是优秀的,有发展潜质的。

3、发展有个性的班级。班主任要认真了解班级学生情况,根据本班实际,制定班级计划、目标、制度。每一个班级都有不同的特点,班主任要善于抓住班级特点,培养有个性的班级,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潜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的班级才会有特色,这

样班级里的学生发展得才更快。

二、方法创新

1、民主管理

班主任要在班级中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班级的管理,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小主任,班级管理中干部让学生选目标让学生定,制度站学生议,评议让学生下,效果让学生说,过程让学生做,得失让学生思,把班级的管理权交给学生。

2、班主任班务管理中要让爱溢全班,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对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学生,给他们施以爱心。班主任要经常和学生交流,及时了解班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思想障碍的学生经常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给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以物质上的资助,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习功课,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包括学心较差的学生,有缺点的学生,有身理缺陷的学生,并且要把这种爱的思想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懂得爱人,学会爱人,关心他人,让每一个学生都处于班级爱的包围之中。

3、用好干部

班级管理离不开班干部,班干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成效,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选好干部,要选那些思想素质好,管理能力强的同学做干部,平时要注意教给他们方法,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干部观,要充分信任他们,放权让他们大胆干,同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给他们树立威信,让同学们信服他,愿意听他指挥,对他们的过失及时予以纠正,让他们快速地成长起来,成为班主任得力助手,成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

4、目标激励

班级管理中要能根据班级实际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来激励全班同学的斗志,任何事情没有目标动力就不强,有了适当的目标,就象快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应给班级确定的一个长远目标,一个中期目标,一个近期目标,并且要求每一个学生也要有自己的长远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并且每一近期目标实现后,都要迅速进行总结,激励,确定下一个近期目标,这样滚动前进,就促进了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实现。

5、开展活动

活动是班级的生命,没有活动的班级将死气沉沉,不会有活力。因此,班级管理中要结合实际,结合目标,组织一系列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去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培养能力,为班级做出个人的贡献,列如:在开展学习达标活动中,让学生确定奋斗目标,确定竞争对手,确定兴趣小组,确定帮扶对象,开展学习方法交流会等,全面促进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达标。

三、评价方式创新

班级中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关系学生的发展,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内容要全面,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考了多少分,应注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即要看他们学习成绩提高程度,更要看他们平时学习参与程度,学习兴趣浓淡,学习方法是否合理;即要看他们思维能力,理解 能力提高的程度。更要看他们非智力品质如毅力,心理承受能力,认识社会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即要看他们在学校表现状况,更要看他们在学校以外的表面状况,总之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发展评价。

2、评价的方式要多样,新课程要求班主任在给学生评价时要有自己的评价

还要兼顾其他科任教师的评价,即注重教师的评价,还要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的互相评价,学生家长的评价,全面地、积极地、客观地、发展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成为学生人生成长的前进动力。

上一篇:多媒体会议室建设方案下一篇:你微笑的样子很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