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英语翻译毕业论文
内容提要: 指示语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话语和语境的联系就是通过指示语完成的。指示语是理解语言表达意思的关键。对法律法规中指示语的翻译是译者遇到的众多难题之一。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不同,反映在语言形式上的指示语肯定有明显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做一些调整以保证交流得以顺利进行。本文从 Šarčevi ć 关于法律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的理论出发,结合杜金榜所提出的法律交流的三个原则,即:语言从法原则,存异求同原则,比照补足原则,分别从人称指示语、时间指示语、地点指示语、语篇指示语四个角度阐述了对法律法规中指示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法律交流原则; 指示语; 语言从法原则; 存异求同原则; 比照补足原则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pragmatics, deixis plays the role of relating utterance with its context.Without deixis,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any stretch of language.In the transla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one of the many problems facing translators is the translation of deixis.Due to the different mode of thinking, deixis used in different languages differ greatly.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Šarčevi ć ’s theory that legal translation is a communicative act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ree legal exchange principles proposed by Du Jinbang, i.e.the principle of language deferring to law, the principle of tolerance for difference and pursuit of concord, and the principle of imitation and compliment, intends to search for the methods for translating deixis in legal text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person deixis, place deixis, time deixis, and discourse diexis.Keyword: principles of legal exchange;deixis;principle of language deferring to law;principle of tolerance for difference and pursuit of concord;principle of imitation and compliment
一、引 言
随着中外法律交流日益发展,中国法律翻译者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法律翻译不仅涉及到文化、传统意识等其他类翻译都会涉及到的东西,还会涉及到法律观念、体系等因素。另外,法律汉语和法律英语都有各自的特点。法律翻译者遇到的众多问题之一就是法律法规中指示语的翻译。
指示语是用来连接话语和语境的。任何话语都是和特定语境相联系的,没有语境任何话语都不可能表达清楚,理解指示语所表达语言结构和语境之间的指示信息是理解话语意思的关键。指示语按照其指代性质可分为五大类: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地点指示语(place deixis),时间指示语(time deixis),语篇指示语(discourse deixis)和社交指示语(social deixis)。对指示语的翻译并不是简单的翻译出源语指示语所指的时间、空间和人称对象,而是从源语作者所处的语境到目标语读者所处语境的映射。译者要从目的语读者的指示角度重建原信息同时避免源语的语言模式的影响。
法律法规中指示语的翻译,作为一种交际行为(Šarčevi ć 1997),应当关照到法律翻译的各个因素,如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原文承载的法律和译文承载的法律,原文和译文语言(杜金榜 张福 袁亮 2004)。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跳出语言的限制,提升到一定高度,充分理解源语言作者的意图并站在目标语读者的角度来进行指示语的翻译。
译者在翻译法律法规的指示语时,可以参照杜金榜提出的法律交流的三个原则:(1)语言从法原则;在法律翻译过程中,当需要从语言和法律中做出选择时,应选择遵守法律优先的原则。(2)求同存异原则;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采取目的法体系中的原有术语或概念,对于不可避免的差异可以保留。(3)比照补足原则。对于不同法律体系的观念差别,译者可以用目的法的既有成分进行比较,并使用注释、说明等方法进行补充。下文将分别从指示语的四个方面,结合这三个原则,阐述法律法规中指示语的翻译方法。
二、人称指示语
人称指示语,即话语传达信息的指代称呼,主要指言语行为的参与者,包括说话人,听话人,除说话人听话人之外话语所涉及到的其他人。语言中的代词是语用学中典型的指示语,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呼语,及其宾格和属格。语言是人的思维活动,表达同一思想的两种语言由于各自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不同,因而所选择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很大差别,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做一些语言形式上的转换,以便使人称指示语在特定的语境中表意明确。. a.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的人类遗传资源,加强人类基因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平等互利的合作与交流,制定本办法:
b.These measures are formulated for the purpose of effectively protecting and rationally utilizing human genetic resourcesin our country, strengthening human ge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学技术部、卫生部〖人类遗传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一章第一条)
在如上的翻译中,对于“我国的”这样的指示语就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为 “in our country” 而应站在目标语读者的角度上将此翻译成“ in China ”,以达到法律交流的目的。
在法律汉语中“它”“它的”等人称指示语的使用非常普遍,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使用和法律汉语具有同等效果的“ it ”“ its ”等物主代词。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指示语被译做“ thereof ”“ thereon ”等具有法律色彩的副词,那么在翻译过程中什么时候应该“求同”什么时候应该“存异”?笔者认为,在汉语中有些指示关系显而易见,因此并不需要明确指出,而在英译过程中,如果不加以强调就有可能引起歧义或指示不清,这时就要加上这些副词来加以限制。. a.办理涉及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项目的报批手续,须填写申请书,并附以以下附件:
b.An application form shall be filled in and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for completing formalities of reporting for approval of a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ject involving human genetic resources of our country shall be attached thereto: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学技术部、卫生部〖人类遗传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一章第一条)
在汉语中,“附以”就表达了以下材料必须附着在申请书上的关系,而在英语中需加“ thereto ”来表示这层指示关系。
另外一种要“存异”的情况是,在中文中动词涉及的宾语很含糊或所指内容过于丰富,在英文中不便明确指出,可用这些副词指出指示关系即可。. a.凡涉及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项目的,须有中方合作单位办理报批手续,中央所属单位按隶属关系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所属单位无上级主管部门或隶属关系的单位报该单位所在地的地方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向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正式签约:
b.Where human genetic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are involved in any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ject, the Chinese collaborative party shall go through the formalities of reporting for approval.Central subordinated units shallreport thereonto the relevant department of the State Council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of administrative subordination and local subordinate units or units without a specific supervisory department or without subordination shallreport thereonto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of the places where the units are located, and with their consent after examination, may apply to the Office of Human Genetic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China for examination and verification, and upon approval may enter into official agreement.(〘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学技术部、卫生部〖人类遗传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一章第一条)
在(3a)中“报”所指的对象很含糊,不便明确指出,而“报”所对应的英文“ report ”是及物动词,必须指出宾语,这时在前文已经说明情况的前提下(Where human genetic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are involved in any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ject)可以用“ thereon ”带过,如果用和中文相对应的英语物主代词不会引起歧义,我们完全可以用英语的物主代词来表示指示关系,实际上在很多国际条约中这些物主代词的使用也很频繁。
三、时间指示语
任何话语都包含有事件发生时间的信息。时间指示语所指的时间通常是以说话人说话时间为准。但时间指示语表达的指示信息却会因为语境的不同而不同,要理解这些时间指示语所指示的信息,或要用这些时间指示语来表达时间信息,就必须注意语境的配合。. a.WE THE PEOPL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DETERMINGED to save succeeding generations from the scourge of war, which twice in our lifetime has brought untold sorrow to mankind, and to reaffirm faith in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in the dignity and worth of the human person, in the equal rights of men and women and of nations large and small, and to establish conditions under which justice and respect for the obligations arising from treaties and other sources of international law can be maintained, and to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nd better standards of life in large freedom, b.我联合国人民
同兹决心
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联合国宪章〙序言)
(4b)对于(4a)的翻译完全忠实于原文的语言风格,这不仅体现在它在处理指示语方面而且表现在句法,词汇等方面,事实上“时代性”本身就体现了时间指示的特征。但对于现在的读者而言(4b)的语言不免有些晦涩难懂,像“俾克”“久而弗懈”这样的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非常少见,语言随着时间而演变,它所指示的时间,地点等参数也随着时间发生了改变,我们的目的是法律交流,所以就要跳出语言的限制,在充分体现源法宗旨的前提下,尽量按照目标语读者接受的方式去组织语言。鉴于此,笔者建议改变原文的时间参数,把文章放在现在读者所处的时间框架里,采用现代语言来进行翻译。
英语中有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一种是通过使用表示时间的词或短语加上相应的动词时态,一种是单独通过动词的时态来表达。由于汉语的动词没有时态标志,所以汉语只有通过表示时间的词或短语来表示时间,对于这些语法上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比照补足原则以达到法律交流的目的。5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实施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院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轻的,适用本法。
b.If an act committe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before the entry into force of this Law was not deemed a crime under the lawat the time, those law shall apply.If the act was deemed a crime under the lawat the timeand is subject to prosecution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Section 8, Chapter IV of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this Law,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shall be investigated in accordance withthose laws.However, if according to this Law the act is not deemed a crime or is subject to a lighter punishment, this Law shall apply.(〘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章第十二条)
(5b)在汉语中,根据上下文,读者完全可以判定“当时”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规定实施以前,但在翻译中,用“ at the time ”,“ those law ”来指代“当时的法律”可能会引起歧义,至少目标语读者要经过一番源语读者不需要的推敲,才能断定这些指示语指代的时间,这时译者就要根据目标语读者的习惯加以补充,以便使文章在目标语读者中达到同样的效果,根据比照补足原则,原文的译文可改为:
c.If an act committe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before the entry into force of this Law was not deemed a crime under the lawat the time when the crime was committed,that law shall apply.If the act was deemed a crime under the lawat the time when the crime was committedand is subject to prosecution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Section 8, Chapter IV of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this Law,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shall be investig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at the time when the crime was committed.However, if according to this Law the act is not deemed a crime or is subject to a lighter punishment, this Law shall apply.四、地点指示语 地点指示语又称空间指示语,涉及话语所谈事物在不同语境中远近所在。主要包括地点副词和指示代词,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近指示代词和远指示代词之分,例如汉语中的“这里”“那里”英语中的“ here ”“ there ”。在法律英语中,为了照顾语言的严谨性并避免歧义,指示代词的使用很有限,一般用多词重复或用比较完整的短语表达所指对象。. a.为了加强对本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的管理,维护法制统一,促进依法行政,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b.These Provisions are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Shantou Municipality, for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 normative documents theShantou Municipality’s administrative organs, maintaining the uniformity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administrative work in accordance with law.(〘汕头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第一章第一条)
在上例中,“本市”被翻译成了“ the Shantou Municipality ”而不是“ this Municipality ”是为了照顾语言的严谨。正是因为法律语言的严谨性,一部法律自身构成一张语义之网,网络中的各个概念之间能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说明。指示语也受整个法律网络中的各个因素的制约,在这种制约之下,指示语的使用可以在保证只有一个所指对象的前提下避免原词语的重复使用。例如,在上述例子所涉及到的法律中如果根据上下文已经可以判断出本法唯一涉及的市政府即为汕头市政府,那么,在以下的条款中,凡是提到“本市”的地方都可以翻译为“ this Municipality ”而不会引起歧义。
下面再来看一个关于“本”的地点指示语的翻译。7 . a.本规定所称的规范性文件是指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的针对不特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反复适用,规范行政管理事务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b.For the purpose these Provisions, the term “ normative documents ” refers to the documents that have general binding force on unspecific citizens, legal persons or other organizations, which are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laws, regulations and rules by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s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and powers, and are applicable repeatedly to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ffairs.c.The term “ normative documents ”in these Provisionsrefers to the documents that have general binding force on unspecific citizens, legal persons or other organizations, which are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laws ,regulations and rules by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s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and powers, and are applicable repeatedly to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ffairs.(〘汕头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第一章第二条)
在(7c)使用“ in this Provisions ”来表示“本规定”在语言上不会引起任何歧义,但在法律用语中,尤其是在阐述法律所涉及到的术语时,提到该法律时一般用“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law/regulation/provision ”。显然(7b)中的翻译方法更符合源法的精神。但在其他情况下,即不是在解释该法律所涉及术语意义时,用指示语“ this ”加中心词来表达汉语中的“本”“该”之类的指示语也是非常常见的。. a.The provisions of paragraph 1 ofthis Articleshall not require the elimination of any preferences in respect of important duties of charges which do not exceed the levels provided for in paragraph 4 ofthis Articleand which fall within the following descrīptions : b.任何有关进口关税或费用的优惠,如不超过本条第四款规定的水平并属下列描述的范围,则不需要本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取消。(〘关税于贸易总协定〙第一部分第一条)
同时,为了区别“本”和“其他”,在英文中涉及到“本”的概念之后的中心词最好用大写形式。在一段文字中出现和中心词相同的字眼时,这种区别显得尤为重要。. a.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参照市政府规章制定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行政机关内部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等,不适用本规定。
b.The formulation of the normative documents of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shall be conducted by reference to therelevant provisionsconcerning the procedures for formulating rules.These Provisionsshall not be applicable to the working systems, or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s.(〘汕头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第一章第二条)
五、语篇指示语
语篇指示语是用来指示语篇中某个部分,例如“前者”“后者”。有些语篇指示语就是从时间指示语和地点指示语中提取的,例如英语中的“ the following chapter” “the next chapter”。由于文化、传统、语言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中英两种语言在指示语方面有诸多不同,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在目的语中找不到与源语对等的概念,或者用对等的概念会使目的语读者产生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存异”才能达到法律交流的目的。对于中英文化相同的地方,我们可以采用“求同”的原则。. a.If any contracting party considers that a product is not receiving from another contracting party the treatment whichthe first contracting partybelieves to have been contemplated by a concession provided for in the appropriate Schedule annexed to this agreement it shall bring the matter directly to the attention of other contracting party.If the latter agrees that the treatment contemplated was that claimed by the first contracting party, but declares that such treatment cannot be accorded because a court or other proper authority has ruled to the effect that the product involved cannot be classified under the tariff laws of such contracting party so as to permit the treatment contemplated in this Agreement, the two contracting parties, together with any other contracting parties substantially interested, shall enter promptly into further negotiation with a view to compensatory adjustment of the matter.b.如果任何缔约方认为一产品未从另一缔约方获得其认为本协定所附有关减让表规定 的减让所预期的待遇,则前一缔约方应直接请后一缔约方注意该事项。如后者同意
预期的待遇是前一缔约方所要求的待遇,但申明由于法院后其他行政机关裁定,该
产品不能根据缔约方的关税法规进行分类而享受本协定预期的待遇,则以上两缔约
方及任何其他有实质厉害关系的缔约方应迅速进行进一步的谈判,以期就此事项达
成补偿性调整。(〘关税于贸易总协定〙第一部分第二条)
把(10a)中的 “ the first contracting party” 翻译成“前一缔约方”而没有按照原文翻译成 “ 第一缔约方 ” 是符合汉语思维习惯的。在汉语中序数词一般是用来表示时间上排列顺序的先后,这里如果按原文翻译成 “ 第一缔约方 ” 可能会产生该缔约国是第一个加入条约的国家的歧义,而实际上,原文所要表达的是两个缔约国在文章中出现次序的先后,而非加入条约次序的先后,在汉语中要表示在文章中出现次序的先后,“ 前者 ” 和 “ 后者 ” 是较为合适的用法。这里,译者通过 “ 存异 ” 达到了法律交流的目的。在原文中提到另一缔约方时,用了指示语 “the latter” 译者在处理时完全按照原文的意思照翻,因为在此点上中英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一致的。这里,法律交流的目的是通过 “ 求同 ” 达到的。6.结语
在语言交流中,说话人总是处于中心地位,一切时空关系,交际参加者的相互关系以及语言外各种事物现象的相互关系,均以讲话者为中心参照。交际语境中话语的基本参照是我 —— 这里 —— 现在。其中“这里”、“现在”又是以“我”为参照。指示语体现的正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的那些最基本的语境因素:交际双方,时间,地点,说话上下文。所以指示语构成语言交际中各种关系的最基本框架。任何人类语言都要以这种基本框架作为各种相互关系坐标,无此坐标,语言交际无法进行。对法律语言准确性的要求并不排除指示语的使用,有时指示语的使用是为了使文章表意更准确。什么时候选择重复原语句,什么时候选择使用指示语,译者要根据语境反复斟酌,既要避免歧义又要表意完备,以达到法律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 1 〕 Šarčevi ć , Susan.1997 New Approach to Legal Translation.The Hagu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 2 〕 Bill Richardson, 2001 Deitic Features and Translator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3 〕 Gibbons, John 2003 Forensic Linguistics: An Introducdion to Languange in the Justice System.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 4 〕何自然,2003,〘语用学讲稿〙,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5 〕何自然,1997,〘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6 〕杜金榜,法律交流原则与法律翻译 [Z] 第三届全国翻译理论研讨会提交论文 2002.10,广州 〔 7 〕杜金榜,张福,袁亮,2004,中国法律法规英译的问题和解决 [J], 〘中国翻译〙 第五期
召回制度是依法召回缺陷产品的一种制度, 即当某种产品由于设计或其他原因而存在缺陷, 有危害消费者安全与健康的可能时, 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应主动将此种产品收回, 消除产品缺陷, 以避免消费者权益遭受实际损害。召回制度最初起源于汽车制造业, 1966年, 美国的《国家交通与机动车安全法》首先创立了该制度。通过对召回汽车的返修、更换部件等形式, 重新以合格的产品来满足顾客需求, 体现了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 体现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此后, 美国逐步在多项关于产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立法中规定了召回制度, 比如《消费者产品安全法》、《儿童安全保护法》、《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和《交通召回增加责任与文件》等。依据美国《消费品者产品安全法》的规定, ……就消费品提起诉讼的地区法院有权宣告涉案产品为有急迫危险的产品, 并且准许采取一些临时性或者永久性的补救措施, 以保护公众免遭产品的危害。这样的补救措施包括一项强制性命令:要求被告将产品存在的危险通知此种产品的购买者, 告知公众, 并且召回此种产品, 对其予以修理、更换, 或者退回此种产品的货款。
由此可见, 召回制度是生产者对其出售的不合格或有缺陷的产品实行质量信誉保证的一种手段, 其核心是对有缺陷的产品予以补救。
笔者认为, 召回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实施召回的主体是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2) 召回的客体是物, 即有质量缺陷的产品;
(3) 召回的依据是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4) 对缺陷产品的召回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毕业生“召回”现象的出现及引发的争议
近年来, 本属于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中的召回制度, 被悄然移植到了毕业生就业、择业体制当中。一些高等院校针对毕业生就业后不能适应工作的情况, 仿效产品召回制度, 制定了将毕业生“召回”学校进行补充教育的毕业生“召回”制度。
长春师范学院在2005届毕业生招聘洽谈会上开始实施毕业生“召回”制度, 经一年试行后最终决定正式实施“召回”制。该校向各招聘单位分发的《召回承诺书》中写明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学校将召回毕业生: (1) 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存在某方面欠缺; (2) 毕业生本人发现自身不足愿回校充电。据该校就业指导处处长称“‘毕业生召回’是受汽车、冰箱等产品召回的启发。”该处长表示,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 推出“学生召回”之举, 为的是让“教育产品”更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实行“召回”制, 首先是为树立学校信誉;其次为用人单位解除后顾之忧;第三则为走出校门后实际能力一时无法胜任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个“调整、再出发”的机会。长春师范学院对实行毕业生“召回”的表述反映了某些高校推出毕业生“召回”制度的内在动因。
毕业生“召回”作为增强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新举措颇受各方关注, 也引起了一些争论。在一次您如何看待“毕业生召回”制度的调查中, 数据显示:对“毕业生召回”制度持赞成观点的占29.4%;不赞成的, 占22.8%;认为不能简单的一刀切的, 占43.6%;认为不好说的, 占3.8%;其他0.4%。法律界人士认为, 企业产品召回是一个法律概念, 需要界定立法主体、执法主体、召回标准、召回程序和法律责任等。缺陷是产品被召回的基础, 但“学生召回”难以界定标准。进一步的质疑在于:即便“召回”的对象确实“不够合格”, 那么, 为什么不合格的学生能毕业?从教书育人的角度看, 让不具备毕业条件的学生轻松过关, 将其推向社会, 这是学校不负责任的表现, 也暴露出部分高校在扩招背景下粗放式教育的弊端。
三、毕业生“召回”所面临的法律困境
一项制度得以制定并得到普遍适用的前提是具备相应的法理基础和制定依据。笔者认为, 作为一项制度, 毕业生“召回”在这方面存在先天的缺陷, 面临着法律困境。
1、毕业生“召回”没有法律依据
产品召回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权利义务等内容都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对毕业生“召回”制度作出相应的规制和许可, 毕业生“召回”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2、高校不是召回制度的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在毕业生“召回”这一法律关系中, 作为主体之一的高校, 其性质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从行政法的角度看, 高校是行政主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授权, 高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在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能时享有行政主体资格, 主要表现在招生权、学位授予权、职称评审权、奖励或处分权等方面。从民法的角度看, 高校是民事主体。2004年6月27日修订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事业单位, 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 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 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据此规定, 高校是事业法人。与事业法人相对的是企业法人, 企业法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 独立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法人。显然,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机构, 不论是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行政主体的职能, 还是作为事业法人从事民事行为, 都与独立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本质的不同。不能将高校等同于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因此, 高校不应成为毕业生“召回”的主体。
3、毕业生不能成为召回的客体
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是像生产者生产出的产品那样的“物”, 而是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活生生的人, 二者不能等同类比, 把毕业生当产品一样“召回”是不合适的。
四、实行毕业生“召回”所面临的难题
目前, 一些高校实行的毕业生“召回”由于缺乏法律依据, 导致毕业生“召回”没有严谨的程序规定和完备的内容。虽然推行者的主观动机是好的, 但实践中必然面临以下难题:
1、如何确定召回学生的标准
《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高等学历教育应当符合下列学业标准: (一) 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二) 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毕业生取得毕业证表明其已经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所在学科、所学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了所学专业所必备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 具有从事所学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达到上述学业标准, 即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标准, 应视为合格的毕业生, 否则, 就不能取得毕业证。那么取得了毕业证的毕业生就业以后如果不能胜任工作, 是不是就不合格或有缺陷呢?产品的缺陷, 可以根据法律对缺陷产品的界定和明确规定的标准来判断, 而对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其是否存在缺陷则很难判断。对高校而言, 应如何避免培养出“次品”或如何改造有“缺陷”的学生, 法律并无相关规定。
2、毕业生的权利保障问题
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高校有没有召回毕业生的权利。学生入学后和高校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合同关系。依据该合同, 学生的义务是向学校交纳一定的费用, 从而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而高校的权利是收取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 义务是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学生能够正常接受高等教育。学生毕业后, 其和高校的合同关系已经终止。同理, 学生毕业后, 高校不再享有对学生的行政管理权利,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也已终止。在学生与高校之间已经没有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情况下, 高校没有权利召回学生;二是毕业生有自我选择的权利。毕业生有权利决定提升自己专业技术的方式和途径, 比如以在职培训等方法提高自己。换句话说, 毕业生和高校的法律关系终止并走向工作岗位后, 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合同关系。而此时, 高校与用人单位并没有法律上的关系, 因而没有权利单方面宣布对毕业生“召回”。如果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不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完全可以调换毕业生的工作岗位, 甚至可以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与毕业生解除劳动合同;毕业生如果认为用人单位的工作不适合自己, 也可以通过辞职或解除劳动合同等途径, 寻求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高校把已经与高校没有法律关系的毕业生“召回”高校进行补充教育, 既没有法律依据, 也没有必要, 是一种越权行为。
除此之外, 毕业生“召回”还涉及到被召回学生进行补充教育的费用问题、对教育资源的占用问题、对用人单位的赔偿问题等等。对上述问题, 法律并没有相应的规定, 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长春师范学院自2004年12月试行“召回制”以来, 到目前还没有学生返校接受“再造”。北京一项针对毕业生和在校生的调查显示, 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长春师范学院等154名在校生, 在“您是否愿意被召回”的选项中, 有139人选择“不愿意”, 占总调查人数的90.3%。这说明, 实行毕业生“召回”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法律思考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众化教育使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毕业生就业情势严峻,但频繁“跳槽”现象却比比皆是。这种与原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又去谋求新就业单位的做法,对毕业生自身来说,可能会发挥其更大的价值,但是,从法律层面上来讲,这种行为属于就业违约行为,其法律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 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现状及其原因
1.1 高校毕业生违约现状
1.1.1 见单位就签约,签约后再定夺
大学生毕业季,政府搭台、院校搭台,组织各类就业双选会,用人单位奔走于高校、各地就业双选会招贤纳士。毕业生亦登台应聘,但众多用人单位让他们眼花缭乱、举棋不定,因为怕失去就业机会,所以出现一人同时签几家单位现象。他们在签约后研判用人单位,进行取舍,造成对其他签约单位的违约。
1.1.2 先就业,后择业跳槽
有的毕业生以不至于失业为目的,先确定一个垫底的用人单位,与之草草签订就业协议,并计划找到理想的就业单位后即“踢开”前者、选择后者,构成对前一个签约单位的违约。
1.1.3 用人单位招聘宣讲欺诈,误导毕业生签约
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向毕业生虚构单位实力或职业岗位条件等信息,误导毕业生与之签约。毕业生到就业单位后,发现单位真实情况与招聘时所述不符,产生强烈的受骗感觉,毅然弃之而去,造成违约。
1.1.4 其他可能违约情形
如家庭或自身变故、先签约后联系出国、考研被录取、参军入伍等原因所造成的所签之协议不能完全履行。
1.2 高校毕业生违约的原因
1.2.1 职业生涯规划缺失。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职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所以求职随性、就职动摇、好高骛远、心态不定,总希望“跳槽”会有更多收获,在随性中就业违约不可避免。
1.2.2 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过程中,同学之间、老乡之间互相攀比现象存在,攀比心态导致大学生无法正视择业的严肃性。这种攀比心态造成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不断膨胀,使签好协议在“更好的”用人单位面前,失去了它既有约束力,造成了见到好用人单位就签、碰到更好单位就违约、再碰到再违约的现象。
1.2.3 法律意识淡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是确立双方正式劳动关系的契约,具相应法律约束力。协议一经签订,双方都要受到约束,任何一方非经他方同意不得擅自违约。然而,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具有法律意义的就业协议签订后所发生的法律事实不明确,或是本着无所谓态度,从不考虑违约产生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造成他们随意违约的思想误区。
1.2.4 用人单位意思表示瑕疵。用人单位虚假宣传、不实承诺,误导毕业生签约,签约后不能兑现承诺,达不到毕业生的期望值,造成“炒老板鱿鱼”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单位不重视人才,以招用短期实习工为手段,解决用工荒问题,实习期满故意提出苛刻条件,造成学生不得不离职,这也是违约的客观原因之一。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应当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共同签订的以建立劳动关系为目的的合同。可是,因为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加之大学生就业情况的不断变化,《就业协议书》之法律性质并无立法明确规定。毕业生就业择业,就是要在众多用人单位中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单位,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招纳人才,都要根据单位岗位需求挑选优秀毕业生,目标是为本单位谋求更大发展。在这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常态下,双方依法达成的就业协议,不受任何组织、单位和个人的干涉。也就是说,只要双方平等协商、意思表示一致,就业协议就依法成立,就应当具有相应的法律约束力,否则《就业协议书》就是一纸空文。笔者认为,就业协议既然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双方当事人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协商一致的结果,双方意思表示真实,签订协议的行为应属民事法律行为。所以,《就业协议书》就应当属于民事合同。
3 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的影响和法律思考
3.1 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的影响
毕业生就业违约的随意性往往会给其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带来不良影响。对其他毕业生来说,用人单位到院校招聘一般会有名额限制,经过选拔签订了就业协议,其他毕业生就失去了被录用机会。如果签约毕业生违约,其他毕业生无法递补,造成就业岗位信息浪费,其他毕业生就业签约受到影响。对用人单位来说,用人单位招聘、培训毕业生上岗等过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毕业生招聘有计划性和时间限制,如果集中在招聘季签约的毕业生违约流失,其招聘工作功败垂成,若另行招聘,人力、物力再次遭受损失。签约毕业生违约侵害了用人单位的直接利益,甚至影响到用人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 。
3.2 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的法律思考
3.2.1 就业违约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笔者认为,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利益势必会受到损失,守约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从法律意义上讲,谁损害他方权益,谁就应当承担责任。就业违约行为不应当游离于法律规范之外,任何一方不履行就业协议约定的义务,就应承担法律责任。就业协议书一经签订即应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非经他方同意或依法定情形不得擅自解除,否则违约方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2.2 强化毕业生契约意识和维权意识,避免因违约遭受损失
为维护毕业生切身利益,避免其因承担违约责任而遭受损失,应做好大学生法律意识提升工作。笔者认为,应当在就业教育中强化毕业生的契约意识。要让大学生理解民事责任能力的法律概念,清楚自己已经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要强化毕业生对协议重要性的认识,提示他们签约时要从法律角度考虑,慎重缔结就业合同。告知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经签订即具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否则要承担违约金等法律责任。针对毕业生遭遇用人单位误导签约、合法权益受损等现象,应当强化其法律维权意识,支持和帮助他们拿起法律武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法律论文的分类
法律论文分为民法、经济法、国际法、行政法、刑法、国家法、宪法、法律理论、司法制度
法律论文所包含的部分
一篇完整的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包含诸多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传达着作者的学术观点。一般而言,本科法学毕业论文的要求比法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的要求要远远来得低,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具体部分上,两者是一样的。做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必须首先明白其包含哪些部分,再开始写作也不迟。
我们总结本站的写作经验后,认为本科法学毕业论文一般包含以下几部分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其中第十项:英文参考资料及其汉译,并非必要项目,很多学校都是不要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各大高校均要求学生能够提供英文参考资料及其汉译,以表明文章的学术性。
第一、论文题目
第二、论文摘要(中英文)
第三、目录
第四、前言(绪论)
第五、正文
第六、结语(结论)
第七、注释
第八、参考文献
第九、致谢
第十、英文参考资料及其汉译(各高校要求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电大、函授、专升本、党校的法学本科毕业论文一般要求没有这么严格,但是也基本包含:论文题目、中文摘要、前言、正文、结语(结论)、致谢等项目,因此也必须谨慎对待,不可疏忽。
法律论文选题和内容
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引起注意:
第一、格式正确。在自考的论文答辩中,每年都有好多的考生所写论文格式错误;
第二、观点前后一致。不能前后观点冲突;
第三、自圆其说。
富可敌国的悲哀在于:光有枪,却没子弹.被金钱蒙蔽了眼睛,你还有的救。被金钱蒙蔽了心,你就彻底完蛋。
成功的基础:不失败。不失败的基础:有一双会发现受骗的眼睛。
道德底线与法律底线一样,你突破了前者,你就触犯了后者.高高在上的时候,多回忆回忆自己曾低低在下时的模样.顾客不是上帝,顾客也不是上当。别把他当神,也别把他当傻子,当然,更别把自个当神或傻子。
ABSTRACT 4
目录 5-8
第一章 绪论 8-12
1.1 论文背景和意义 8-10
1.1.1 本论文的背景 8-9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9-10
1.2 论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 10-11
1.2.1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10-11
1.2.2 论文研究实施方案 11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1-12
第二章 网络消费侵权概述 12-25
2.1 网络消费界定 12-18
2.1.1 网络消费的概念 12
2.1.2 网络消费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12-13
2.1.3 网络消费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3-15
2.1.4 网络消费者消费者权利内容及其保护原则 15-18
2.2 网络消费侵权的基本原理 18-22
2.2.1 网络消费侵权的概念 18
2.2.2 网络消费侵权的分类 18-20
2.2.3 网络消费侵权有关主体类别 20
2.2.4 网络消费侵权的特点 20-22
2.3 网络消费中的侵权表现 22-23
2.3.1 网络消费中侵犯财产权表现 22
2.3.2 网络消费中侵犯人身权表现 22-23
2.3.3 网络消费中侵犯精神权益表现 23
2.4 网络消费者权利救济维护的法律意义 23-25
2.4.1 实现了网络消费者与传统消费者的平等、公平的`保护 24
2.4.2 有效维护网络消费者与网络经营者间的利益平衡 24
2.4.3 实现网络消费主体权利的基本价值 24-25
第三章 国外网络消费权利侵害的法律救济经验 25-28
3.1 美国网络消费强调经营者自律,依托法律规范维护消费者权益 25-26
3.2 欧盟网络消费维权有所侧重,注重保护处于弱势的消费者权利 26
3.3 日本网络消费者权益维护以对旧有法律的完善为主,注重交易各方权责的明晰界定 26-28
第四章 我国网络消费中的权利侵害与侵权救济现状 28-33
4.1 我国网络消费中权利侵害现状 28-29
4.2 我国网络消费中权益损害救济现状 29-30
4.2.1 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救济体系建设发展现状 29
4.2.2 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损害维护救济现状 29-30
4.3 我国网络消费中的侵权与损害救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0-33
4.3.1 网络消费侵权救济法律的缺位 30
4.3.2 网络交易的虚拟性使责任主体逃脱制裁 30-31
4.3.3 网络交易合同问题成为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温床 31
4.3.4 网络交易的特殊性使网络消费者维权成本高 31
4.3.5 网络交易争议中消费者举证成本高 31
4.3.6 网络交易的安全性难以保障,侵害个人隐私权 31-32
4.3.7 网络消费支付方式面临财产安全风险 32-33
第五章 我国网络消费侵权损害救济制度的具体思考 33-42
5.1 我国网络消费侵权损害责任的承担 33-36
5.1.1 网络消费侵权的归责原则 33-34
5.1.2 网络消费侵权的构成要件 34-35
5.1.3 网络消费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和损害认定的具体计算依据 35-36
5.2 完善《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中网络消费者的权益内容与保护措施 36-37
5.3 建构良好的网络消费平台,促进网络消费经济良性循环 37-39
5.3.1 网络消费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37-38
5.3.2 网络消费平台建设的路径选择 38-39
5.4 我国网络消费侵权的损害救济程序的适用 39-42
5.4.1 网络消费侵权事件中双方协议和解救济路径 39
5.4.2 网络消费侵权事件中消费者协会解救济路径 39-40
5.4.3 网络消费侵权事件中行政申诉救济路径 40
5.4.4 网络消费侵权事件中消费者仲裁机构救济路径 40-41
5.4.5 网络消费侵权事件中司法救济路径 41
5.4.6 网络消费侵权事件事件中其他救济路径 41-42
第六章 结束语 42-44
参考文献 44-47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7-48
跨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法律翻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在法律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总结可以发现,法律翻译具体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六种:1)拼写和语法错误;2)省译、增译和望文生义;3)术语翻译不妥;4)译文文体不当;5)对原文理解不透;6)语言修养欠佳;7.法律文化差异引起的错误。(金朝武,胡爱萍,2000)要避免这些错误,译者应该多学习法律知识,熟悉中外法律文化,充分把握法律语言特点。
下文通过实例分析简要介绍英语法律语言的用词特点,以及英汉法律翻译的基本原则。
1 法律英语的用词特点
近义词或同义词连用:法律配对词和三联词是指连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相近或者相同意思的词表达法律上本来只需一个词就能表达的意思。近义词在法律语言中的并列使用,体现了法律语言的严肃性和法律文体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有时候近义词的并用是为了表达一个含义,但有时是为了区别近义词之间的不同含义。
例:...hereby unconditionally and irrevocably guarantee(“Guarantee”)the due and punctual payment or discharge to IBM of all moneys,now or at any time hereafter due,owing or payable by the Debtor to IBM whether on any account or otherwise and whether as principal or surety under the Agreement
参考译文:...以此无条件地保证(“保证”)借方根据协议规定的时间,通过账户,或者作为本人或保证人,及时、准确向IBM支付规定的款项。原文中的unconditionally and irrevocably就体现了近义词并用的特点,这是为了表达一个含义,其他相同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sole and exclusive(单一)、each and every(各自)、null and void(无效)等。
古旧词汇的使用:法律文本中很多固定的词经常出现,如hereby,hereinafter,hereafter,whereas等,这些是古旧词汇。法律英语词汇经常出现古旧词汇。这是为了使法律文件的句子更简练、严谨,更好地反映法律的语言特征。在长期的使用中已形成人们所公认的特定含义,这些古旧词汇在其他领域很少出现和应用。主要是由here,there,where和介词合成的。
例:In consideration of IBM China/Hong Kong Limited(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IBM”),whose registered office is situated at10/F.,PCCW Tower,Taikoo Place,979 King’s Road,Quarry Bay,Hong Kong,agreeing to continue to grant time and/or credit facilities to:
Guomai Zhong Xun Networks Ltd.whose registered office is situated at No.116 Jiang Bin East Avenue,Mawei District,Fuzhou350015,China(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Debtor”)
参考译文:考虑到IBM中国/香港有限公司(下称“IBM”),(注册地为香港鲗鱼涌英皇道979号太古广场电讯盈科中心10楼),同意继续给予国脉中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为中国福州马尾区江滨东大道116号)(下称“借方”)时间和信用便利。
在日常用语中whereas为连词,表示转折我们通常将它翻译为“而、却、反之”等,而在合同中通常翻译为“鉴于”,如下列例句:
Whereas to ensure the smooth functioning of the internal market in live animals and animal products,Member States should be able to rely completely on the integrity of certification at the places of production and dispatch.
参考译文:鉴于,为了保护共同体内动物和动物产品贸易的顺利进行,成员国应完全依赖于原产地或发送地所签发的证明的可靠性;
模糊词语的使用:某些法律条文在语义上不能确指,或者无法一一列举。模糊是表达模糊语义的语言,一般用于涉及法律事实的性质、范围、数量等无法明确或无法一一说明的情况。
例:Matters or other substantial cooperation programs not covered by this LOI should be settled through mutual consultation of the two parties.
参考译文:本意向书未尽事宜或实质性合作项目,由双方协商解决。该例句中Matters or other substantial cooperation programs not covered by this LOI就是模糊的表达,翻译为未尽事宜或实质性合作项目,因为没有具体例子说明究竟是何具体事宜,这些也不好说明。
普通词汇表示特殊法律含义:许多法律专门术语是从日常生活转用至法律方面,其法律含义一般也与其生活中使用的含义不尽相同,即在原有一般词义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法律意义。法律语言中有不少词汇是由普通词汇转换而来,这类词汇看似熟悉,在法律语境中却有专业的含义,与其常用含义大不相同,比如construction of law乍看之下,是“法学的建设”或“法律建设”之意,但在法律用语中应译成“法律解释”。所以在实际进行法律翻译时译者不能望文生义,而要借助语境正确理解。
大量使用命令词和情态动词:由于法律规定的强制性,法律英语用词通常带有命令语气,如表示“承担”的英语词汇are borne by和is liable for都带有强制、命令的语气。
例:No organizations or individual may appropriate,buy,sell,or otherwise engage in the transfer of land by unlawful means.
情态动词中must与“必须”对应的翻译毫无争议,may在翻译过程中与“可”对应,shall是法律英语中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情态动词,在汉语中有很多译法。通常被译成“须”、“应”,有时被译成“应当”,也有时译成“要”“将”“可”,还有被译成“必须”,甚至被忽略不译的。
例1:Quantity:unless otherwise arranged,shall be subject to a variation of 5%plus or minus at Setters,option.
参考译文:除非另作安排,量可由卖方选择作加或减5%的变动。
例2:Both parties shall conduct cooper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es which may cover the joint application for research programs and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 researches.
参考译文:乙方与甲方开展科研合作,共同开展课题申报和合作科研。
在例2中shall就被忽略不译。
2 英汉法律翻译的原则
法律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上的转换,也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转换。法律翻译与其他文本的翻译有一定的差别,但所有文体的翻译都始终不能脱离“忠实”和“通顺”的标准。以下简要介绍英汉法律翻译的基本原则:
准确严谨性原则:法律是由国家行使立法权的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语言作为法律的载体或其表现形式,必须体现法律的这种社会职能。法律语言中特定的术语是用来准确表达特有的法律概念的专门用语,具有明确的、特定的法律含义,其他词汇无法替代,这些特定的法律术语是法律英语的精髓。在英汉法律翻译的时候,要准确识别并且翻译出这些特定的法律术语,准确严谨性是法律文本翻译的根本。
例:This LOI is made in quintuplicate with each party holding two copies,and one copy filed with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All the five copies shall have the same legal effect.
参考译文:本意向书文本一式五份,双方各执两份,福建江夏学院备案一份。各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在翻译时,要力求准确无误,并且做到简明严谨。源文中的All the five copies shall have the same legal effect被译为“各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十分准确严谨,强调了五份中的每一份的法律效力相同,准确无误,没有歧义。
简明清晰原则:法律语言的简明规范是其保证实施的前提,法律语言作为最规范的语言之一,其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是用清晰简明的词语表达法律概念。法律翻译亦然,法律条文若翻译得模棱两可晰,这些法律条文将无法执行。
例:PROVIDED ALWAYS THAT the total amount recoverable by IBM under the Guarantee shall at any time and from time to time throughout the terms of this Guarantee be subject to the Maximum Guaranteed Indebtedness stipulated in Clause 3 below.
参考译文:前提是根据保证协议规定,由IBM可重获的总数在任何时候且在保证书期间不超过以下条款3规定的最大保证负债。Provided always that译为“前提是”十分简明清晰。
前后一致原则:指的是,法律中同一术语的翻译在翻译文本中要保持一致,在法律翻译的过程中用同一法律术语表示同一法律概念,并且在文本中再次出现该法律概念时,要将其翻译成相同的法律术语,即与上文做到一致。如agreement一词通常有两种译法,即“协定”和“协议”。agreement作为具体法律文本的名称一律译成“协定”。
例:Whereas this objective cannot be achieved by Member States individually;whereas,therefore,common rules should be adopted on the obligations of competent authorities and certifying officers and with respect to the certification of animal and animals products in accordance with Community legislation;
Whereas it is appropriate to ensure that the rules and principles applied by third-country certifying officers provide guarantees which are at least equivalent to those laid down in this Directive;
在文本中certifying officers第一次出现时翻译为“签字官员”,那么接下来每次出现都要遵循第一次的译法,不能再改成其他,如“证明官员”等,否则将引起不必要的歧义。
语言规范原则:除了要求语言功能的对等之外,法律英语翻译还应照顾到法律功能的对等。所谓法律功能的对等就是说源语和目标语在法律上所起的作用和效果的对等。要达到法律语言规范化,就必须准确翻译法律专业术语。
例如join in this letter of intent这个动词短语译为“达成如下合作意向”则能体现出法律用语专业性的特征。如This LOI is made in quintuplicate,译为“本意向书文本一式五份”为规范性译法。
3 总结
本文简要介绍了英语法律语言用词特点及英汉法律翻译基本原则,做好法律翻译,关键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翻译时,要理解原文。理解法律英语中的专门用语以及法律英语的固定表达句型,做好法律翻译,还要研究目的语,也就是汉语法律文本用语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按照源语的不同用词,相应地使用中文中的法律用词。在实践中积累,以使译文更加准确规范。
参考文献
[1]顾海根.法律英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金朝武,胡爱萍.试论我国当前法律翻译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翻译,2000(3).
[3]孙懿华,周广然.法律语言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4]张思洁.法律英语翻译读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张法连.法律问题翻译基本原则探究[J].中国翻译,2009.
关键词:
毕业生;法律保护意识;就业
收稿日期:2010-03-1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年天津教委调研项目《大学毕业生就业中法律保护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文章,(编号:Jwdy-091021)。
作者简介:包姝妹(1978-),女,辽宁朝阳人,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法学、法律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教育目标定位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种转变让更多的学生进入高等学府学习,但连年的扩招也产生了其他负面效应。大学生就业群体逐年大幅递增,毕业生由2001年的115万发展到2008年的559万。而与之对应的大学生就业率却呈波浪递减趋势。大学毕业生就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此背景下,个别公司企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漠,利用毕业生对获得工作的迫切性需求对毕业生设置诸多就业陷阱,随意侵害大学毕业生的合法就业权益。
大学毕业生遭遇侵害,从自身来讲,主要是由于缺乏就业法律保护意识所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法律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关于就业问题的法律心理、思想、观点、知识和理论的总称。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态度、评价和信仰等内心体验和外在行为。[1] (P.228)它左右和决定着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判断,既能让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能约束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在中国民航大学对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2分,剔出回答少于3/4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9份,有效回收率为87.6%。其中男生126人,占57.5%,女生93人,占42.5%。回收问卷中,文科学生占20.5%,理科学生占9.1%,工科学生占42.0 %,管理专业学生占18.7%,法学专业学生占9.6%。党员占40.2%,入党积极分子占0.5%,团员占56.6%,群众占2.7%。通过调查了解当前毕业生就业求职过程中是否遭遇就业侵权,是否具备相应的法律保护意识,以及能否通过具备法律保护意识来保障自己的合法就业权益,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构建大学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培养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中国民航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的访谈、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毕业生在就业法律保护意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就业欺诈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意识
1.26.9%的同学对于在无薪实习期间缴纳押金是否合法表示不清楚;甚至还有7.3%的同学认为是合法的。
2.对于就业实习要缴纳培训费,41.6%的同学不清楚是否违法,10.5%的同学甚至认为是合法的。
(二)对就业歧视缺乏明显的法律保护意识
调查问卷:某单位在招聘会上列出“职位:打字员,条件:身高165cm以上,女,未婚,应届毕业生,本科学历”。对这一问题是否存在就业歧视?24.7%的同学认为不存在,38.8%的同学表示不清楚。
用人单位将求职门槛和歧视条件并列,容易让毕业生忽视其中隐藏的就业歧视,导致多数学生没有意识到这是对自己权益的的明显侵犯。
(三)对求职中介资质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意识
在对“到民办职业介绍所求职,是否会先问清楚该中介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收费许可证等”的调查中发现,46.6%的同学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11.0%的同学表示不会主动去查询中介机构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是否为合法机构。
正是由于部分学生自我法律保护意识的欠缺,才造成一些中介结构利用毕业生迫切找工作的心理提供虚假就业信息,进行信息欺诈或设置就业陷阱。这不仅可能使毕业生在财产上受到侵害,甚至还可能遭遇传销禁锢等人身侵害。
(四)对自身隐私安全缺乏法律保护意识
经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当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向毕业生索要毕业证、身份证及涉及自身的重要信息,或将上述证件借给用人单位办理工商登记、信息登记时,有5.5%的同学表示会这样做,27.9%的同学表示不确定如何去做,6.8%的毕业生则表示咨询后再说。
身份证、毕业证以及个人信息等都属于毕业生的隐私信息,涉及信息安全和隐私安全。如果不能妥善保管,一旦被泄露或非法利用,有可能使毕业生成为欠费、欠税、担保人等各种形式的债务人,甚至可能成为被敲诈勒索的对象。
(五)对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条件缺乏法律保护意识
调查对用人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职业危害等工作条件是否在求职中考虑,35.2%的同学表示没有想过,9.1%的同学则表示不会考虑。
工作环境的劳动安全生产条件对毕业生今后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从事的是危险性或特殊职业,法律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应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一旦因工作环境或职业性质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予以赔偿。而多数毕业生却缺乏或忽视了这方面的法律保护意识,有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引发劳动权益纠纷。
(六)對试用期的法律规定了解模糊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新录用的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进行了解的期限。试用期的长短与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相关,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提供与正式工作后不同的劳动报酬和工作待遇
1.调查发现有60.7%的同学知道有试用期的规定,但仍有37.9%的同学不知道有试用期规定。对试用期的具体时间掌握上,如试用期的最长法律规定,45.6%的同学不能准确回答。
2.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只要履行了相关告知程序即可解除劳动合同。但在问及合同约定“试用期内不允许辞职,辞职需缴纳3000元违约金”的条款是否合法时,认为合法的同学占18.7%,不清楚是否合法的占35.6%。
三、对策探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培养与提高,使其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就业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的就业权益。具体措施如下:
(一)指导毕业生了解、掌握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提高其法律的认知水平与能力
各高校应在今后的教学、就业指导工作中对毕业生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就业促进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让其充分认识和把握就业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法律权益:平等就业权、知情权、隐私权、财产权、救济权等。
(二)引导毕业生从自身生活入手,加强对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自我认知与形成,逐步培养运用法律思维进行思考的意识,真正做到懂法、守法、用法
就业法律保护意识培养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这样才会促使毕业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就业法律保护意识培养的实效性。
(三)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毕业生的就业法律保护意识
普及与提高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应注意方式方法。应充分利用各种舆论载体,大力宣传提高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调查问卷问及喜欢哪些教育宣传方式时,选择就业法律案例的占54.3%,选择专门讲座的占37.4%。
调查还发现,尽管选择就业网方式的只占13.7%,但大部分毕业生表示对于通过学校就业网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保护意识是有一定需求的,只是由于就业网的设置及其内容涵盖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导致毕业生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网络这一途径。通过网络服务传播信息是当前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网络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其他媒体的宣传作用。尤其是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而言,借助网络途径进行沟通、学习和了解法律知识是非常有效、便捷的方式。因此有必要对就业网的服务工作进行改善:将涉及就业权益法律保护的内容以专栏形式凸显出来;在内容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与重点相结合。既要有与大学生就业法律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要有针对就业较多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地方规章;设置典型案例来教育和提醒广大毕业生注意就业中的侵权行为。可以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包括以flash或动漫的方式来演示,激发学生的关注热情,使学生有深刻的理解。
(四)改善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涉及企业安全環境、就业歧视、试用期、就业欺诈等问题与就业指导之间存在相关。说明在加强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工作中,就业指导占据一定重要地位。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内容,即使是国内一流大学也仍局限于落实就业政策、树立择业观念、求职技巧培训等方面。而对于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仍处于相对较弱地位。对此,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做到以下三方面:
1.树立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本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9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这是法律赋予高校的职责。高校就业服务应当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就业服务理念,坚持从权利维护的角度系统全面的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法律指导。[2] (P.71)
2.改变目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定位。[3] (P.43)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多侧重于学生就业思想定位和求职技巧,如教育学生降低就业期望值,如何着装、写简历、应对面试等,忽视了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在今后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应着重加强这一方面。
3.成立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障服务中心等专门机构。通过对毕业生提供就业权益保护课程、个案咨询、法律指导、就业维权等服务,把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提高纳入到高校正常的教学轨道,最终保障毕业生在就业中获得必要的法律保障。
总而言之,通过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法律保护意识,可以使毕业生保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稳定毕业生就业市场,而且还增强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塑造其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使其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同时也对创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一定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邹开亮.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法律教育之我见[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12).
[2]鲍冠艺.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的新视野(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赤峰学院学报,2009,(3).
[3]戴伶俐,章毓林.分析大学生就业法律盲点加强就业指导中法律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17).
【法律英语翻译毕业论文】推荐阅读:
法律英语求职信06-03
《法律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大纲11-26
法律毕业论文题目11-21
法律生活论文06-24
法律解释论文07-03
法律道德论文10-01
法律案件论文11-01
法律诉讼论文12-13
法律本科自考毕业论文05-27
道德法律论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