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读后感三年级

2024-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题西林壁读后感三年级(通用10篇)

题西林壁读后感三年级 篇1

你是一个大气的诗人,充满睿智,假象不能迷惑你的眼睛,不能阻挡你的思维。

山脚下,你放眼望去,眼前的庐山横看是长满了绿葱的松树和柏树,树上的鸟儿唱着美妙的歌儿,地上的动物们真实演绎着大自然的美丽与纯朴。看着眼前的美景,你不禁心生感慨。不知不觉中,你又走到了庐山的另一边,本想再感受一次这怡然的景色,眼前的一切却让你大失所望:山的这一面竟然是悬崖,“一毛不拔”的崖壁上岩石突兀不平,不时还有石头滚落下来,天上的飞鸟似乎不敢靠近一步。这里的荒凉比戈壁还有过之而不及。眼前巨大的反差不禁让你产生了疑惑: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每个事物都有不同的两面吗?难道我心中的正义也有反面吗?那么我所追求的一切也是错误的吗?

万思不得其解的你已没有了游览的闲情,只能叹息着离开了庐山。在返回的路上,一轮斜阳正在你前行的路上向你含笑,你不经意间回头,却发现身后的庐山却已从两面变成了一个整体,你猛然间悟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有它本身的两面性,我们要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它,并且要放大我们智慧的目光,穿透一切假象,看到它最原始最真实的本质。

《题西林壁》读后感 篇2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世界地图引出的一课,这篇课文我受的启发最大。我认为课文中的魏格纳非常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因为教授都叫他不必为此事枉费心机了,可是他的心却毫不动摇,坚持不懈,不轻易改变自己想。后来他勤奋钻研,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又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证据。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哪!魏格纳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想法,并做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并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我要好好学习魏格纳这种永不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精神。

《题西林壁》四年级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 吟诗导入,引入课题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古诗读通顺,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画出诗的节奏,并读一读。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心境。

(3)抓住重点诗句,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义。(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至少约束8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读写生字词:疑。

2.我会用“疑”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读古诗。

4.我知道苏轼的生平(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5.我会自主完成课后思考题及每课一练的.题目等。

(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教师及时到学生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

1.我会读。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各”字要重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这两句时要用理智的口气、读出一个充满哲理的哲学家,读出深沉与智慧。 “真”字要重读。

2. 我会悟。

生1:我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是: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生2:“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是: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生3:“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是: “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要求:没有展示的同学可做补充、答疑、记录)

(三)创作性展示

1.展示个性感受

我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包含的哲理是: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我会读诗人苏轼写的其它诗。

3. 展示心得体会。

三、激发知识冲突(约5分钟)

“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了说说。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1.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2.《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更多《题西林壁》文章推荐阅读:

1.《题西林壁》参考教案及读书笔记

2.《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案例

3.《题西林壁》课堂教学实录

4.苏轼《题西林壁》说课稿

5.苏轼《题西林壁》阅读答案

6.《题西林壁》教学反思3篇

7.《题西林壁》ppt

8.《题西林壁》中的哲理及哲理句

9.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角度

题西林壁读后感三年级 篇4

教学目标

1、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在学习中渗透方法,可谓潜移默化。]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五、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汇报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根据诗意改诗,既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议一议: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三)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七、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配乐配像)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八、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九、默写古诗

1、引导学生发现本诗中容易写错的字,同时指导学生将这些字书写到黑板上的田字格里。

2、一名学生板前示范,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抄写,可默写。

既积累了语言,又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训练

十、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十一、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老师也收集了几首描写庐山的诗给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陶渊明的《饮酒》;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毛主席的《庐山仙人洞》)。

3、挑选一首觉得写得好的泳庐山诗抄下来背一背。

作业

(1)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份手抄报。可以写他的诗、词、散文,也可以收集他的轶闻趣事。

(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3)写一写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题西林壁读后感三年级 篇5

教学目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⒈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⒉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⒈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

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⒉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关键:边看注释,边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结合生活感悟哲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和能力,但他们大多还是觉得古诗文学习起来有些艰涩难懂,对诗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程度上,不能很好地体会到古诗独有的意境和韵味。本首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如何让学生学懂、学深,让古诗课堂充满趣味,还能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都是本堂课面临的挑战。

教学策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核心目标即培养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积累,培养语感以及本教材对阅读教学内容的要

求。所以我将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即按范读,默读,诵读,演读,美读的方法,以读代讲。在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时,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庐山不同角度的美,让学生在感受,想象中提出疑问,为什么作者已经从横侧远近高低的角度看到庐山的美景了还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提出质疑后,采用小组讨论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悟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真正做到把读书和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培养,用指导学生读得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⒉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

首古诗吧?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⒊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预习反馈,整体感知

⒈出示词语,读准字音,提醒读错的字音。

⒉解诗题,知作者

⒊正确朗读古诗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㈠解诗题,知作者

⒈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

⒉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

㈡抓字眼,明诗意

⒈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⒉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⒊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⒋师:你们能用语言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⒌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吗?

⒍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 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不识庐山真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只

题西林壁教案 篇6

寺头联校

邢朝阳

一、概述

课名是《题西林壁》,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首古诗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

《题西林壁》是一篇教学内容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生字“缘”,理解“识”“缘”`等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说出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人苏轼,懂得一些有关古诗的知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

4、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5、想象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学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通过自主诵读、教师检测、小组合作、朗读实践等多种形式,掌握古诗的诵读方法;

通过两两交流、听读互评等活动,让学生在读与评中理解体会,不仅理解课文,也体验到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在情境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自主、合作探究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2、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想象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学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历史、热爱中国悠久文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策略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最有灵性之美的语言。她传递着文明,印刻着人间的喜怒哀乐、书写着无限河山。笔者认为,古诗的教学,应基于吟诵,贵在于品悟,回归生活,切忌支解语言而忽略大意象的美。

《题西林壁》是古诗中写景抒情的典范,也是情理交融的诗文先河。在教学中,我立足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在诗的灵动意境中,引导学生和诗人及文本产生共鸣,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诗的强大生命力。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采用的教法主要为:情境教学法 学

法: 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先扶后放、“双主”教学法,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大量的语文“读”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从而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工具。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共有35人。经过了一年多的教学实践,班上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错,但对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能力还不够;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五、教学资源

供教师使用的资源:诵读配乐;自制ppt课件;网络下载flash课件。

供学生使用的资源:课本,课前搜集的关于庐山和作者苏轼的相关资料。

六、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复习导入情境,明确学习目标:(3分钟)导入:同学们,在三年级时,我们学了一篇庐山的文章,一首庐山的诗,还记得吗?《庐山的云雾》、《望庐山瀑布》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美丽迷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它有关的古诗,齐读课题。(放相关课件)——题西林壁。(板书:题西林壁---宋---苏轼)

(二)学习课文(约32分钟)1. 知诗人,解诗题

《题西林壁》作者苏轼。大家对苏轼了解吗?(介绍的不错,和老师找到的资料不谋而合。我们再来熟悉一下。老师这有一段介绍(播放作者简介课件),谁愿意来为我们读一下。)

知识要点: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歌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道理。

[简评]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是悠久中华文化之瑰宝。通过预习,你们一定都知道不少。学习就是要像他们一样勤动手、查资料。

请大家再来读一读题目,看看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一些问题我们理解完题目你就能知道,还有些问题要等我们学完全诗,我相信你会找到答案)师解释。西林就是西林寺,在江西庐山。这 “题”字就是书写,题写的意思。全题就是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的意思。

我们知道古人都爱游山玩水,看到祖国大好河山,常常诗性大发,一些名篇佳作也就由此诞生。他们常常走到哪写到哪,于是,山川上,寺庙的墙壁上,甚至岩洞中都留下了不少优秀的古诗,《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简介,初步感知古诗主题,从解题开始感悟诗意,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环节中学生课前所收集资料交流和信息技术作为了情境创设的工具。)

2、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 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设计意图: 抓住古诗关键字眼,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古诗意境,这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最基本、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探究,这不仅体现“双主”的教学模式,也为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

3、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配乐):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臵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3)想意境,悟诗情

让我们伴着优美的庐山风光,用心来体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千古名句蕴含的道理吧。(播放庐山风光课件)

(设计意图:感情诵读,深化感悟意境;展开想像,激发情感领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音乐与美景的交替,创设的这些情境能触动孩子的内心,启发学生的思维,而放手让学生质疑,更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目标的大幅度跨越,达到移情的目的,为探究性学习推波助澜。)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看山如此,看事和看人也一样。我们要明白读板书,所以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我们可不能犯了《盲人摸象》故事中,几个盲人的错误。他们错就错在把大象身体的各个部分当作了整体,好在我们的大诗人没有被各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不同风貌所迷惑,因为他清晰的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个道理。最后让我们带着感情,带着对诗句的理解,齐读全诗。听大家读诗真是种享受,我相信一定有同学已经能背出来了。背诗。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题西林壁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背景资料: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描写山的诗歌: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5.《望庐山瀑布》《大林寺桃花》

教学过程

一、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出示:宋苏轼)

1.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2.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 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纟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

┉┉

(4)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习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指导朗读。

4.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5.小结。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远近

高 低

全面地、客观地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加茂中心小学 王春南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三)、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背景图),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时留下了千古佳句。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古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题西林壁》。

二、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你知道这首古诗是写哪儿吗?来,同学们,看着手中的书,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1.指导学生读《题西林壁》题目,解题: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

三、学习《题西林壁》

一、二句:

1.让我们随着苏轼来游览一下美丽的庐山吧!(配乐课件)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2.诗人从哪几个角度来观察庐山,请大家在书上圈圈画画。3.“横看”是怎么看?(课件,横:①使物体成横向。

②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相对。③纵横杂乱。④汉字由左到右的笔形。)让学生判断选择。

4.从正面看,你看见了什么?“岭”是怎样的呢?

你能画一画吗?这是怎样的山岭?(课件显示连绵起伏的山岭)指导读“横看成岭”。

5.从侧面看,你看见了什么?(课件)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

(陡峭)指导读第一句。

6.那么,从远处看庐山是怎样的?(课件显示远近高低的图)

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是危崖险岩,从高处向低处俯瞰是 幽谷深涧,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以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7.(课件显示六张庐山图片)从不同的角度看,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看看你能把庐山的美读 出来吗?(个别读,集体读,配乐读)真是百看不厌,越看越美呀!

四、学习《题西林壁》

三、四句:

1.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

诗人究竟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他找到原因了吗?

2.是呀,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_____,视野受到局限。咱们还可以换个说法,因为_____,所以_____。3.是呀,作者为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而叹息,但他似乎又明白

了点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后两句诗。有的同学已经背出来了,谁来试一试?

4.看山如此,看事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地多方面地看,才能

看清事物的真面目,正应了那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五、配乐朗诵,感悟情境

同样的触景生情,同样的耐人寻味,让我们随着诗文再次来 赏景明理。

六、课外链接,拓展延伸

其实,还有很多诗像这样于写景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在课后把它找来,读一读,背一背。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七、板书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角度不 当局者迷

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察 旁观者清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的效果

不同。

5.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题西林壁》教学)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例如正确读哪些字?理解哪些词?

2、基本技能:能正确流利朗读古诗,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吟诵出什么样的意境?

3、能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逐步树立正确认识事物的观念。【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苏轼的生平资料。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关于庐山的风景图片、宣传片也可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苏轼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奇葩,它们有的格调清新, 有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在你们学过的古诗中,有叙述事的;也有描写景物的,描写景物的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还记得吗?

生:记得。师:大家来一起背诵。日照香炉升紫烟,齐!

生:“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这首诗是李白游庐山,看到庐山瀑布时发出的感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好像是银河之水从天而降,间接说明了庐山之高峻。

那么在古诗中可以揭示一些哲理的,你们听说过么? 生:没有。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描写庐山的诗,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他的特色就是在描写景物中给我们揭示了一条认识的哲理。

板书:《题西林壁》

师:请同学们看①②注释,想一想题目的含义。生1:书写西林壁。

生2:题写庐山的西林寺壁。

生3:题写庐山的西林寺墙壁。

师:题是书写、题写,西林是庐山上的西林寺,壁是墙壁。“题西林壁”的意思就是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因为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所以叫做《题西林壁》。

(二)认识苏轼

师:理解了诗的题目,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出示课件:苏轼两字)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

生:宋代诗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课件出示苏轼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二、整体感知古诗

(一)自读古诗,整体感知

师:了解了苏轼的生平,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仔细的读读这首诗,看看作者通过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一幅景象。开始读吧。

生:读诗

师:谁愿意来读读看?注意诗的节奏和感情。生1:横看成岭侧成峰……

师:很好,声音响亮,朗诵流畅。但是要注意把握吟诗的节奏。生2:横看成岭侧成峰……

师:恩,读的很优美。看来大家预习任务完成的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播放课件:诗朗诵)

师:这是著名诗人苏轼在他四十九岁游览庐山时所作。他在庐山游玩了十几天,共写了十余首描写庐山的诗,如《初入庐山五言绝句》、《瀑布亭》、《庐山二胜》、《赠总长老》等。这首《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览庐山的西林寺时所写的,也是在庐山所写的最后一首诗。他把自己游览庐山的总体感受和认识通过这首诗表现出来。好,请大家集体来读这首诗。题西林壁,苏轼,一二……

生:(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

师:恩,好,读了这么多遍了,谁来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生:山岭和山峰

师:对,描写庐山高大的山脉和险峰。

三、品味诗意,感悟哲理

(一)学习前两句诗

师:好,通过课文里的插图,老师知道大家心里已经有了一幅庐山的大致景象。但是具体用语言来表达,似乎就不那么容易了。现在请同学们来看诗的前两句。找出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

生:横、侧、远、近、高、低

师:找的很正确,很好。在第一句中,“横”和“侧”分别指什么? 生:“横”是横着,“侧”是侧着。

师:恩,很好。“横看”是横着看,也就是从正面看。“侧”是从侧面看(这两个字以学生的座位作解释)。那么“岭”和“峰”分别又是什么意思?

生:岭是山脉,峰是山头。

师:对,岭是高大的山脉,峰是高而尖的山头。(在黑板上以画作辅助理解)那么你能用“岭”和“峰”组词语么?

生:山岭,崇山峻岭,高峰,山峰,奇峰

师:你的积累真丰富,不错。你能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生:从正面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高峻的山峰。

师:你的语言流畅,解释很正确,老师很欣赏你。谁能把连绵起伏和高峻的感觉读出来?

生1:横看成岭侧成峰 生2:横看成岭侧成峰 ……

师:好,现在看诗的第二句。“远近高低各不同”中“远近高低”是该怎么理解呢?

生:远看、近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

师:说的很正确。从这一句看,你们似乎看到了怎样的庐山? 生1:高耸入云的庐山 生2:悬崖陡坡的庐山 ……

师:说的很好,用词也恰当。你能试着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生1: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景色各不相同。生2:……

师:说的很好,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显出各不相同的姿态:从远处看是遮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威崖陡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好,我们理解了诗的意思,谁能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要把庐山的这种特色读出来。

生:(读)……

师:读的很好,老师似乎看到了一座连绵起伏而高峻的大山。(课件出示后两句)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后两句。注意看加点的词语。“识”该如何理解? 生:认识。师:对,“识”是认识,“不识”就是不认识,不清楚。整句话的意思就是……

生:不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

师:很聪明,请坐。没有认清庐山的真实面目。那么为什么没有认清其真面目呢?

生:是因为在山中。

师:“不识庐山真面目”,作者向我们先道出了结果,然后笔锋一转,又对我们说明了原因:只缘身在此山中。“只缘”是——看注解。一起说——

生:只是因为

师:只是因为“我”置身于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而不能看到全貌的缘故啊!好,谁能把这两句的因果关系读出来。

生:不识庐山……山中。师:读的不错。(出示整首诗)

师:好,整首诗我们有了个大概的认识。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读一读,比一比,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生:前两句写景色,后两句写原因 师:还有不同意见么?

生: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师:很正确!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游览景色后的感受,抒发看庐山后的

感慨。那么你对作者的感慨有疑问吗?

生:没有。

师:可是老师有疑问。诗人已经多角度、全方位的游览了庐山,又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生1:庐山太高了。生2:庐山太大了。……

师:说的很有道理。庐山是那样的雄奇,壮丽,险峻,相比之下,作者又是那么的渺小,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那片景象,视野就变得狭窄,一时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了。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1:从各个角度看 生2:多角度看 ……

师:大家都说的很对。要想看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就得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诸认识而对庐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才能悟出“身在山中”、即在山的某一局部时反而不认识其真面目的事理。

从苏轼的这首诗中,我们得到了真理启示(出示课件):要想真正了解事物,就要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事物。我们既要深入到事物之中去,又要跳出来纵观全局,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深刻体会诗歌

师:在我们平时的说话、写作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我们还没有这样类似的词语、故事?

生1:盲人摸象。生2: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生3:身当临绝顶,一览众山晓。……

师:恩,你们说的都对。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应该综合事物的各个方面,对事物有整体的认识。

题西林壁作文 篇8

不到一个时辰,我来到了庐山,朋友已经恭侯多时了。我栓好我的马,就跟朋友一起走了。

我们先来到了庐山大瀑布,巨大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正如李白所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我不禁感概道:“此乃天下奇观庐山大瀑布也!”可朋友却说:“好戏还在后头呢,先吃点东西,等下我们要去庐山顶上的西林寺。”吃饱喝足后,我们就出发了。

题西林壁课件 篇9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 学会“莫、腊、浑、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

2、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2.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板书课题,读诗题。

2、理解诗题。

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成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联系,本课两首诗就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发现万物的奥秘,写出的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苏轼游庐山时在西林寺墙壁上写的一首诗)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1)分组合作学习,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理解诗句时,既要借助注释,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又要补充诗中没有的一些词句,才能正确理解诗句意思,这是理解诗句的一般方法,让学生明确方法后各自试着理解诗句大意,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探讨。

(2)全班交流

在全班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拔、启发、小结等,并与朗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情感。

4、理解前两句。

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横”、“侧”、“远”、“近”、“高”、“低”)。再出示“岭”和“峰”。给它们组成不同的词语:山岭、峻岭、高峰、奇峰、山峰……读读前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看说一说。

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着说一说。

师归纳: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却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山的形状、姿态却不一样。

5、理解后两句。

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却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6、品读悟意境

(1)启发谈话悟意境: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心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庐山,却有不同的面目呢?经过思考,作者发现其中的奥秘: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2)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题西林壁课例 篇10

湖北省通山县厦铺小学

杨梅芳

[教学内容的选择] 确定核心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3、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确定支撑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

1、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知诗人,解诗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在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庐山风光!

2、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诗兴,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板书:题西林壁 ‘宋 苏轼)

3、释题。“题”是什么意思? “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4、师:大家对苏轼了解吗?哪位同学来说说。

出示有关苏轼的资料,那你们能背出一两首苏轼写的诗吗?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完后可以读给同桌听。

2、指名学生读,评价

3、师:同学们朗读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通读古诗,仅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那如何理解诗意呢? 课件出示:词语的注释。

1、学生根据注释,再读诗文,理解诗意。

2、小组讨论。

3、交流对诗的理解情况。

四、吟诵品诗,感悟哲理

1、品读前两句。

课件出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从这两句诗看,作者站在哪些角度看庐山呢?(2)从正面和侧面看,作者分别看到了什么?

(3)你觉得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吗?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岭和峰吗?

(4)学生想象,此时我们就身在庐山之中,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呢?

(5)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并交流。出示课件:庐山图片,学生欣赏。

(6)此时庐山的景色美不美呀?让学生把这两句诗美美地读出来。(7)问: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的景色一样吗?(8)学生带着这种理解再读读这两句诗。

庐山真正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诗人看出来没有,从哪句诗表示诗人没看出来?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为什么身处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

2、品读后两句。

课件出示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么美的庐山,诗人为什么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慨呢?让学生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2)先让学生用上“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3)再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4)请学生说说从这两句诗中知道了什么?

3、课件出示庐山的录象,让学生观察庐山的姿态。

(1)你们都看到了怎样的庐山?

(2)为什么你们看到的庐山各不一样呢?

(3)你们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4、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告诉我们“站得高,才能望得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十四个字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5、引导学生明理: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事物应全面分析,不能片面理解。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6、揭示诗中蕴含的道理:

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最后两句也因此成为千古佳句,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读最后两句------生接读。

7、课件出示资料:元丰七年四月,苏轼与友人同游庐山西林寺,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才写下《题西林壁》。苏轼一生仕途很不得意,被一贬再贬。这首诗就是他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所写。在他人生低谷的时候,游览庐山让他豁然开朗。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自己的感想。

五、指导背诵古诗

写庐山诗,大都从不同角度赞美庐山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得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是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妙招。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像这样富含哲理的诗句,你还知道有哪些?选择自己喜欢的背下来。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 侧

远近各不同 客观全面

高 低

不识 只缘 认识事物(果)(因)

[精彩部分回放] “关于理解古诗”部分回放

师:学好了吗?好,现在我们不检查哪个字、词或哪句诗什么意思,只要讨论一个问题(课件出示),作者都站在哪几个地方看庐山? 生:作者横看庐山。

师:(歪头)你能告诉我们横着怎么看吗? 生:不对横着看就是正面看,是连绵不断的山岭。

师:说在这些地方看到的景色一样吗?

师:刚才我们讲的横、侧、远近高低总的来说是按什么顺序看。生:方位顺序

(课件出示各个角度、各个季节不同时间的图片)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

生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我们理解了前面两句的意思,再来看下面两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师:谁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生:我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

师:读到这里大家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师: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生:有,我们下象棋,自己下的时候,走错了也不知道,在旁边的人却一目了然。

师:有时候我们分不清楚人、事的好坏,只因我们是当事人。

[教后说教]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平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诗歌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我先出示庐山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喜欢上庐山,再对苏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宋大苏轼写的一首有关庐山的诗。”这样,学生就急切地想知道大诗人笔下的庐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由吟诵,走进文本

教学中,我一般采用“读”、“诵”、“吟”的方法。在《题西林壁》的教学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诗,要求做到通顺、流利,能认真、正确地读下来。然后,在学生慢慢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吟诵诗歌,在反复地吟诵中走进文本。

三、自主理解,体验情感

学生熟读后,让学生先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具体的方法有三:

1、借助注释

2、查阅字典、词典

3、联系整首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做是让学生真正地自己动脑,避免了老师泛泛地讲,学生晕晕地听,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地基础上,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首诗本来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联系实际,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含义。因为我们的教室在三楼,课堂上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整个学校,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是一楼的景色根本看不到,学生操场的景色也看不全等。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句诗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的道理。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古诗,此时学生吟起诗来有滋有味。[教后点评]

上一篇: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下一篇:网页效果图的制作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