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核算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统计核算(精选11篇)

统计核算 篇1

会计核算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而统计核算则是运用一系列统计指标对国民经济某方面或某部门进行集中、全面、综合地反映,主要是为各种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和决策服务的。

1.2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确认的差异

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生产经营成果,凡是属于本期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统计核算则按生产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如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都计算产值,会计核算则不计入销售收入。

1.3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配比的差异

会计核算要求在核算当期盈亏时,要依照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进行正确配比。这首先表现在因果配比,即收入是由于一定费用耗费而产生;其次是时间配比,即属于某期间的费用必须与相同受益期的收入相配比。统计核算在计算增加值时,强调要保持中间消耗和总产出相结合,中间消耗的计算范围要与总产出保持一致,以保证准确反映当期经济活动、成果。配比在统计核算是建立在生产基础上而不是销售基础上。

1.4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计价的差异

统计核算 篇2

一、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联系

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都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系统核算, 有关的核算资料可以互相转化与换算, 实现信息共享;另外, 对某些会计资料深加工必须应用某些科学统计方法, 从而将二者优势结合, 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 国民经济的核算内容包括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服务。从会计核算方面看, 国民经济核算是会计核算向宏观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统计核算的方面看, 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核算的最高层次, 统计核算的相当部分数据, 如财务指标、评价考核指标等均取自会计核算资料。

从企业来看, 企业的经营决策离不开统计、会计核算的资料, 同时, 会计和统计从量的变化都要借助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衡指标等主要经济指标来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方法, 也是反映社会经济信息的两个主渠道。在现代化管理的企业中, 既离不开会计, 又少不了统计, 它们对于企业的科学管理和经营者的科学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从核算方法来看, 两者相互借鉴和渗透, 会计工作中大量运用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工作中大量利用会计基础数据。会计核算所反映的期末余额和本期发生额分别是统计上所讲的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而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正是统计核算中最基本的指标, 是统计核算的起点。同时, 统计又为会计核算提供了许多专门方法。例如, 财务报表中关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赢利分析所涵盖的各类比率, 其基本原理是统计相对数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核算中存贷计量的移动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 其基本原理是统计上平均数所阐述的, 等等。

二、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区别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在核算的对象、目标、原则、方法、内容等诸多方面不一致。

(一) 核算原则不同

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共有的核算原则有客观真实性、横向可比性、纵向一致性、反映及时性等。而在记账基础、计价原则和收支划分方面, 两种核算表现很多的差异性。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 凡本期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者应承担的费用, 无论款项是否收付, 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如本期实现的收入可能是上期或上几期的生产成果, 本期分摊的费用不一定是本期发生的。而统计核算按生产和权责发生制来核算。如总产值是以本期劳动耗费所创造的产品来计算, 只要是本期生产的都要计入, 所以核算时要在期末、期初对产品、半产品进行调整, 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与耗费计算到产品生产过程结束为止。

(二) 核算目标不同

会计核算目标是通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为公众提供信息, 主要服务方向是企业所有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统计核算则是运用统计指标对国民经济某方面、某部门或其整体的规模、速度、效率进行反映、评价, 主要为各种宏观经济分析、宏观政策制定服务, 更多地体现在总体分析的功能上。

(三) 核算对象和任务不同

会计核算是反映微观经济现象, 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 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和财务状况, 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记录、计算、分析, 定期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一系列内部管理所需要的会计资料。其任务是及时、准确、完整地记载企业经济活动和结果, 分析检查财务计划执行情况, 监督资金运用和财务收支, 维护财经纪律, 保护企业财产。统计核算反映宏观经济现象, 进行微观和宏观的双重核算, 不仅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有时还用实物量和劳动量作为计量单位, 既包括实物核算又包括价值 (资金) 核算。统计核算比会计核算范围广。

(四) 核算方法不同

虽然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都需要经过资料的搜集、加工分析、对比分析、汇总整理、提供信息等一系列过程, 但会计核算是根据凭证和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方法, 对每笔业务加以登记、分类和汇总;而统计核算是通过对客观现象作大量观察, 运用科学推算的方法掌握事物的总体特征, 推断事物发展的总体概貌。

(五) 分类核算不同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 按企业性质和规模分类, 将企业分为一般企业 (国有、股份制) 、金融保险企业、小规模企业等。会计核算中, 负债按偿还期限长短分类, 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而在统计核算中, 主要按产业或产品分类, 把国民经济划分为两大部类、三次产业、十三大门类 (行业) , 负债是依据空间界限来划分的, 分为国内金融负债和国外金融负债。如果企业中有涉外经济业务活动, 对这部分内容的核算, 是以时间标志分类, 分别记录在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项目中。

三、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协调和彼此借鉴

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虽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两者属于不同的核算范畴, 有着根本差异, 在两者对象和目的的一致性基础上, 做好二者的协调统一, 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 运用统计分析手段搞好财务预测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企业竞争日益加剧, 企业经营管理面临全面的转轨变型, 企业的经营管理越来越精细, 越来越需要加以市场的预测与行为的决策, 从而做好会计的财务预测工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组成部分的统计管理也必须改变传统的统计管理方法体系, 向现代统计管理的方面转化, 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服务。因此,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企业在推行职能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的基础上, 进行财务预测, 必须吸收统计学中数量管理的一些专门方法, 对生产经营的一切活动加强事前规划和日常控制, 特别是为市场预测和决策服务。

(二) 运用统计的方法搞好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 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会计监督的特点是利用货币计价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综合的监督, 包括事前监督、事中 (日常) 监督和事后监督。在利用价值指标进行货币监督的同时, 也要进行实物监督, 以保护单位公共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企业在进行会计监督时, 进行会计资料整理、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时要经常运用统计方法。比如:财务会计中的存货计量的移动平均法, 其原理是由统计平均数提供的;财务会计分析体系中, 引进了以统计指数为基础的因素分析法, 即连环替代法, 提高了会计核算的管理水平。

(三) 运用会计工作的规范、严谨促进统计工作的规范化

统计要依靠科技, 遵循法制, 要提高统计信息质量, 加强统计现代化信息系统建设和法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充分发挥统计整体功能。企业要实现统计工作的规范化, 就要充分运用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特点。企业要改进统计报表制度, 利用会计信息, 满足上报统计报表的需要, 使之在核算准则上向会计靠拢。首先, 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统计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设置是企业财务统计核算的关键, 也是进行财务分析、预测的基础。其次, 要统一指标口径。规范会计、统计核算指标, 应当采取求同存异的原则。对相同的指标要力求一致, 对不同的指标要力求协调, 能作出折算、换算、整合和分解。

(四) 运用会计的理论方法促进统计工作的发展

在统计领域, 会计学方法应用得相当广泛。在部门统计和微观统计中, 特别是在企业统计中, 有相当多的统计指标都要从会计核算中取得, 突出的是一些价值量指标。比如, 在企业统计核算中, 资本金的筹集与运用, 各类资产与负债的数额及其构成, 收入与成本费用, 利润分配等的核算, 均离不开会计资料。企业为经营决策的需要而进行的市场预测, 为管理需要而进行的经济效益评价, 也离不开会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另外, 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资产负债核算、流动资金核算及循环账户的设置都借鉴了大量会计符号及会计平衡式, 虽其含义与会计学中略有不同, 但其核算方法及原理是根据会计的复式记账的原理加以推广运用的。这些工作都需要在统计工作中充分运用会计的理论方法, 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

摘要: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两大部分, 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经济核算一体化的进程。文章着重分析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联系和区别, 以便协调两者的发展, 为会计工作者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关系分析

参考文献

[1]谭永生.对企业会计和统计相互协调的思考[J].财会通讯, 2004, (4) .

[2]张丽宏.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与协调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 2007, (26) .

[3]黄妍.谈统计与会计的相互渗透与协作[J].数字石油和化工, 2006, (3) .

统计核算 篇3

【关键词】医院管理  统计核算  会计核算

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属于不同的核算范畴,在研究方法、对策、内容上都有着根本差异,但是两种核算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许多方面,统计与会计都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会计核算离不开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必须利用会计数据,二者密不可分,水乳交融。在医院的综合管理体系里,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就如经营管理的左膀右臂,只有二者默契配合、相互促进,和谐统一地服务于医院的经营管理目标,才能推进医院综合管理的这架马车稳步向前。

一、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和谐统一的必要性

(一)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的和谐统一是医院经营管理的数据基础

统计核算通过收集医院的住院人数、门诊人数、住院平均天数、收入状况、费用支出等各种基础数据,运用统计的趋势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统计分组法、投入产出模型、因素分析法等多种统计原理和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进而计算出住院次均费用、门诊次均费用、药占比、次均住院床日、住院死亡率、感染率、成本费用率等统计指标信息;会计核算通过对医院资金的筹集、营运、投资和分配等各方面的经济活动进行计量和核算,生成资产负债表、收支结余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对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在医院管理体系中,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是最基础的信息资源,是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源头。医院大部分数据信息都源于统计和会计数据,或者是在其基础上进行开发提升,进而得出更丰富的更符合需求的衍生数据和结论。因此,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数据的准确与否严重影响着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决策的准确性,是医院经营管理重要的信息数据基础。

(二)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的和谐统一是医院科学管理的有效辅助

医院管理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运用统计方法对病人医疗需求、次均医疗费用、医药比重、门诊量、病床使用率、药品差价率等统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进而得出相应的统计数据。通过运用会计方法和理论,对医院的资金使用、收入支出等环节进行干预控制,对医疗收入、医疗成本等财务数据进行核算,得出相关财务信息。所得出的统计和会计信息为科学制定医院发展战略、业务计划提供参考依据,为经营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数据;为医院管理过程的潜在风险进行必要的预测预警、为医院管理的各项进程进行干预控制、为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言献策、为医院管理体系的事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进行监控评价。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只有做到互相协调、相互利用、和谐统一,医院管理者对信息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才能更加及时准确,进而才能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作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三)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的和谐统一是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依据

医院管理体系是一项参与人数众多,部门职能众横交错的复杂工程,涉及医生、护士、行政、导诊、收费、管理等多方人力;涉及仪器、设备、药品、物资、器械等多种资源;涉及医技、住院、门诊、管理、服务等多个部门;涉及筹集、投资、运营、分配等多项资金配置过程。通过合理充分利用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可以有效地对医院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医院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有机结合,提升医院资源的配置能力。

(四)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的和谐统一是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必要工具

当前,医疗卫生单位的成本负担相当繁重,不仅面临着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同时内部繁重的人员成本、运行成本、基建成本、设备成本等等无不沉重地拖拽着医院这架马车的前进速度。进而医院如何做好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是当前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就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必要工具,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两个工具,运用科学的统计指标和会计分析数据,对成本数据进行必要的统计加工,对成本运行进行必要的会计核算,才能真正做好成本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升经营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促进统计和会计和諧统一的具体举措

(一)思想重视,着力支持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工作

在医院管理中,财务管理工作是经营管理的核心,而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工作,所以医院管理者必须从思想上和认识上真正重视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工作,同时还要在实际工作中给予必要的制度与行动支持,建立相对独立的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制度,支持统计和会计职能部门的工作地位,充分发挥和利用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的工作成果,让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独立化,促进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长足发展。

(二)学习培训,提高统计与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为了确保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有效结合,需要进一步提高统计和会计工作人员和的职业修养和业务素质。要结合医院财务管理实际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财务、病案等职能部门学习相关的医院会计和统计的理论知识,更新专业知识体系;创造条件去其他医疗单位借鉴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拓展专业技术人员的视野,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培养一支职业情操高尚、业务能力强硬、工作经验丰富的统计和会计人才队伍,注重发挥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工作能力,是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

(三)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医院信息共享平台

医院信息系统在提高医院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可及性,推动医疗资源整合等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如果能做好医院统计信息的资源共享平台,设计较为齐全有效的统计分析模型和功能,定能提升医院会计信息和统计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利用效率,对于统计与会计工作的融合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这最终将极大地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还能满足政府部门对医疗数据的需求。要加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必须选择较为成熟的医院通用软件系统,同时,各职能科室、各职能部门需要共同创建和完善基础单据的录入和更新,准确及时地反映医院的耗材领用,收入分类、住院费用情况、医技工作量、病人收费项目等数据的变动和维护,只有保证了这些基础数据准确无误,接下来的开发利用网络数据资源才会有意义。逐步建成数字化图书馆、网络化多媒体医学影像系统、库房管理系统、全成本核算系统、数据质量监控系统、收入核算分类系统等数据系统,实现医疗网络数据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更积极主动地适应和满足医院管理的各种数据需求,促进医院科学管理能力的提升。

(四)担当责任,发挥自身重要作用

在当前医疗管理体系普遍重视会计统计工作的大环境下,会计、统计部门必须充分抓住当前的契机,打铁自身硬,充分展现出专业优势,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才能确保有所作为、有为有位。要充分利用统计核算的加工对比能力和会计核算的财务分析能力,对战略前景建言献策,对计划方案测算论证,对成本控制精细把控,对收入费用对比分析,对运行目标监控调整,对经营成果监督检验。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

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作为医院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核算体系,已经渗透到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只有实现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和谐统一,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出预测预警、分析控制、建言献策、预防监控等功能,才能更好地为医院经营决策服务,着力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强化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9(08).

[2]方学功.医院会计核算中几个问题的看法[J].经济研究,2004(6):55.

[3]周艳.医院会计核算对于统计学的运用分析[J].财经界,2014(21).

[4]陈慷.新形势下构建企业会计与统计核算体系一体化之我见[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年01期.

公司统计、核算报表考核制度 篇4

一、目的为了规范本厂信息管理,保证各类计划、统计、核算工作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避免过时或失真信息给决策造成误导,特建立本制度,公司统计、核算报表考核制度。

二、范围

统计、核算报表以xx年本厂发布的《财务部上交报表清单》、《调度处上交报表清单》、以及质检、供销部门的报表清单为准,各环节原始票据以xx年5月发布的《各环节票据说明及对帐时间安排》为准,还包括各部门临时要求的,有正式书面形式规定要求提供的信息资料,管理制度《公司统计、核算报表考核制度》。

三、报表要求

1、报表及时,按规定进度完成,以接受签注时间为准。

2、数据真实,不故意满报或虚报数据。

3、项目齐全,不遗漏统计项目。

4、数据符合部门间的进出平衡关系。

5、对分管的物资严格按实物状态和统计要求报表。

6、报表签批、审核手续齐全。

四、考核

1、报表及时性:延迟1天扣罚5元。

2、数据错、漏:一次扣罚5元。

3、故意满报或虚报致使数据不真实:一次扣罚10元。

4、统计员非主观故意隐瞒,造成漏报,次月主动纠正者,按数据错、漏一次扣罚;故意隐瞒,二个会计月度仍未纠正的,直接责任人就地下岗,并承担不低于10%的直接经济损失。

5、报表签批、审核手续不全的,接受部门可拒收,按报表延迟进行考核至收到合格报表为止;接受部门也可签收,但按报表数据错、漏一次考核。

6、考核结果由生产科综合统计和财务科每月6日定时提供,其他对口部门可在6日以前书面形式向综合统计举报报表(票据)质量。

信息产业的统计核算问题研究 篇5

信息产业的统计核算问题研究

知识经济的到来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结果,而信息产业在高技术产业中占绝大部分,因此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了更好地认识知识经济,必须要认识信息产业.本文就信息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及其统计核算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构建了一套信息产业的统计核算体系;对定量描述信息产业和综合评价进行了探讨.

作 者:张珍花 路正南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 刊 名: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1 3(1) 分类号:F221 关键词:信息产业   统计   核算  

统计局综合核算工作职责及目标 篇6

1、负责对全市国民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统计监测、预测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宏观调控咨询建议;

2、为党政部门及社会公众提供统计咨询服务;

3、对统计数据的使用和提供进行管理、审查;

4、负责统计信息发布;

5、汇总整理及编印全市以及各专业的经济、科技、社会综合性统计资料;

6、负责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统计监测考核工作;

7、组织、指导、协调有关专业贯彻执行国家、省及市局统计制度方法,研究制订和组织实施全市各类统计调查制度;审核全市及有关部门的统计调查计划和调查方案。

二、综合工作目标

1、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根据《综合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及考核办法》组织、指导、督促各专业分工协作搞好综合统计基础工作,确保综合数据统计年报按时完成,综合统计工作。

2、按时按质完成各项资料的整理和编撰。5月初完成《统计公报》;5月底前完成《侯马市情概览》。《侯马市经济运行监测》于月后12日前完成;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所处位置于月后18日前完成。

3、负责制订《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统计监测考核方案》,按季度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通报;组织和实施经济目标考核与评比。

4、努力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当前经济发展中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开展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专题性调研及信息发布。确保全股完成1篇课题、4篇统计报告(采用1篇以上)、编写10条统计信息并在新闻媒体和市委、市政府两办信息刊物发表。

5、积极开展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与创新;积极开展关联协作单位的跟踪监测;同时,积极组织完成各类专项调查及一次性调查任务。

6、组织好各项业务协调工作。认真组织协调分专业统计工作的综合考核及资料上报,组织协调分专业基础数据及分析报告两种方式(电子和纸介质)的汇总与整理,并在月后和季后18日前作出表格通报。

7、积极完成与本股室有关的文件、总结材料、工作动态的起草和撰写,统计资料的整理、归档。

8、积极参加全市和全局组织的各类政治和业务学习。

9、积极、主动完成局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核算工作职责

1、组织实施省、市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

2、制定核算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搜集、整理、核算、编制核算年报和定期报表;提供全市和季度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总消费资料。

四、核算工作目标

1、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根据《核算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及考核办法》组织、指导、督促各专业分工协作搞好核算统计基础工作,确保核算数据及核算年报按时按质完成,促进核算工作上台阶。

2、以专业和部门数据经评估后作为核算依据,严格推行国家核算方案和市局核算制度规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搞好全市国民经济核算季报和年报,并及时上报。核算报表严格“下算一级”原则。

3、建立、健全各项原始记录。农业、工业、建筑业、批零业、城市和农调队做到均有专业统计报表,尽量做到财政、工商、银行、邮政、电讯等部门的统计、会计报表齐全。

4、月后5日前组织协调分专业基础数据两种方式(电子和纸介质)的汇总与整理,并在月后和季后18日前作出表格通报。

5、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核算方法和研究绿色GDp核算方法,建立部门联系定期回访制度,与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并建立和推行新的部门核算报表联系制度,逐步规范部门报表方式,确保资料渠道畅通。

6、及时整理出设置全面的台帐,并做到数据详实准确,符合实际,年、季报数据保持衔接。月后、季后20日内整理出当月、当季全部台帐。

7、在核算档案中保持各项资料的完整连续,并在电脑中建立核算数据库及相关备份;部门和专业资料整理及时,按装订成册,并妥善保存;对存档资料进行科学分类,方便相关人员查询。

8、坚持深入基层单位调查研究,抓住社会经济中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透彻分析,做到月月有分析,季季有报告。积极开展对县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监测预警,充分扩大核算工作的社会影响。

9、积极参加全市和全局组织的各类政治和业务学习。

统计核算 篇7

关键词:统计服务,基础核算,企业统计,合理,能力,企业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中现在对于经济都进行基础核算, 由此加强企业统计服务能力。有效的控制基础核算服务能力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因此, 企业中应采用相应的基础核算相关技术手段, 有效的提高统计服务能力。下面我们就对如何加强统计基础核算和提高企业服务质量进行相关介绍。

一、统计基础核算的概念和意义

1.统计基础核算的概念。在企业中的经济核算的工作是由“业务核算、会计核算、统计核算”构成的, 下面我们主要分析统计基础核算方式。

统计基础核算是指在企业中进行经济预算时, 采用测量相关大量的企业产品数量或者是特别产品的数量进行统计处理, 通过这些数据处理给企业提供相关统计资料。例如是在企业开展活动时, 对产品的数据搜集, 整理, 分析, 以及活动时间, 工资水平做好相关的记录。

2.统计基础核算的意义。通过上文可知, 统计基础核算能够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 但是前提保证产品量与相关统计的一致性, 这是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基础。如果出现差距, 那么说明企业在管理问题中出现了漏洞, 要进行紧急处理, 以防止企业中发生风险或者损失。

二、企业统计服务能力的相关内容

企业统计服务能力的概念及其意义。统计服务是国家统计局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统计新概念。它是指企业通过将产品资料进行统计, 通过以咨询, 讲座, 建议等信息将它以公开的形式面对大众、政府等相关检查机构的监督。这是一种可以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性活动, 一方面保证了企业产品的公开性, 另一方面使消费者等群众了解企业产品。这是一种企业统计服务, 从另一方面加大了企业能够扩大发展经济。

三、企业统计服务的特征

1.企业统计服务具有社会性。由于企业统计服务是存在社会中的, 它本身存在很多的社会因素, 针对不同的服务者, 统计方式也是不同的。它是一种企业与社会的结合体, 首先体现在统计资料的生成和统计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上。由于它是由统计数据组成的, 其来源也是企业中各种数据汇聚产生的, 是需要社会的各种资源来支持。在进行企业统计服务中需要进行方方面面的了解情况, 从而加工企业产品在社会中使用。因此企业统计服务具有社会性。

2.企业统计服务具有知识性。所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无论进行什么统计都需要对专业知识的把握, 因此企业统计服务也需要具有知识性,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统计服务概念的基础, 只要科学在不断进步, 企业统计也需要按照科学的方式对大众进行服务性原则。

3.企业统计服务具有变化性。由于社会不断进步, 企业发展模式也不断改变, 因此针对企业统计服务模式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对相关工作人员, 要不断进行统计队伍的素质, 改革着企业统计生产方式。针对不同对象, 采用不同的统计服务方式。

4.企业统计服务具有伸缩性。事实上, 在企业统计中服务是可大可小的, 它不仅是指针对企业产品进行统计, 还包含对一些统计人员的责任心、思想意识、人员心理素质进行统计, 针对不同统计对象, 服务也是可大可小的。

四、正视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 许多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经济长足发展, 就开始对自身的统计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不过, 这些信息的统计管理体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就使得企业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企业内部统计管理基础设施薄弱。随着经济发展, 各种针对企业经济统的新型设施逐渐被开发, 但是这些设施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有些公司为了节约资金, 在购买基础设施中偷工减料, 从中贪取利益, 因此导致企业无法正确统计工作中的缺陷。另外, 针对设施配备较高的软件, 工作人员对这些设施操作不是十分了解。因此给企业内部统计管理造成相关困难。

2.企业内部统计工作管理制度落后。由于企业在不断改革, 单独一套企业内部统计工作管理制度是适应不了企业改革步伐。因此, 企业内部统计工作管理制度的老化是会导致企业内部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 这就会影响企业经济实力, 给企业管理带来巨大困难。

3.企业内部的统计队伍结构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现在的很多企业中对统计员工的要求不是很严格, 很多企业中还出现员工“走后门”的现象。还有一些企业中统计队伍人员对相关的统计知识不是十分了解。这些问题不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严重的经济影响, 还阻碍着企业的发展。

4.企业内部统计的支持环境不适应。现在的很多企业中会出现与统计的支持环境不适应, 这种支持环境主要有部分公众对统计工作不配合, 不重视统计的工作, 或者是对统计人员不当回事, 认为都是员工, 为什么要将数据交给统计人员处理。还有的人担心自己作假的数据被统计人员查出, 自己承担责任, 就会向统计人员示好。还有一些领导对企业内部统计不重视, 不设立相关的单位, 也不设置相关设施, 导致企业内部不重视统计工作, 从而引发企业频频出现问题。

可见, 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统计工作中, 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严重的影响, 还阻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加强统计基础核算, 提高企业统计服务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为此我们就要采用新型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 来对当前企业统计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统计基础核算, 提高企业统计服务能力

目前, 在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统计工作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有效的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还能够进一步保障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在对统计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对其相关的制度和规范进行严格的要求, 以确保工作人员在对统计数据管理的可靠性、真实性以及准确性。

1.在企业中需要加强统计基础核算, 首先, 要对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让他们加强对统计基础核算的认识。其次, 在他们在对数据进行整理时需要按照相关的法律, 严格的执行操作程序, 加强企业化管理。对待企业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时, 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企业管理中, 设置与企业模式相适应的模式来要求工作人员。每段时间, 对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进行业务考核, 从而保证企业中数据的真实性。

2.企业在进行统计管理中, 对相关的程序需要做出规范性操作, 这样得到的数据统计就更加有说服性和一定的保证, 这是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中起到加快作用, 在进行统计管理时, 要按照相应的的法律, 操作要合格。从而正确面对企业中的工作方式。在各个工作方面严格要求, 制度企业统计管理制度, 让每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按照这套制度进行统计管理。加强统计人员对数据的深刻理解, 对相关数据进行合理可能性猜测, 制定相应措施, 在企业中认真执行, 从而加强企业统计工作质量, 进而提高企业经济。

3.在企业中开展统计调查, 针对企业经营中的统计数据进行检测。统计调查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经营成果进行具体化的分析研究, 通过改善经营方式, 扩大生产量来增大企业经济。在企业中每隔一周期就会对经济进行统计调查制度, 对每个部门的都开展相应的统计调查工作。在调查工作进行完毕后, 及时向相关领导进行汇报工作, 等待领导的下一步工作计划的实行。每隔一段时间开展企业的会议, 针对统计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化分析, 最后以经济利益为目标, 突出经济发展重点, 对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探究以及工作措施。

4.加强企业内部队伍建设, 端正企业管理内部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 增强责任心,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提高理论学习能力, 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增加自己的使命感, 进而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 让他们恪守职业, 不断提高他们身心的教育工作。加强统计人员对待企业中统计数据的基础核算认识。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提高统计人员整体素质:统计事业是一项智力型事业, 高智力型事业与低整体素质的矛盾是阻碍统计工作大踏步前进的主要障碍。要冲破这一障碍, 就必须大力发展统计教育, 建立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掌握现代科学和多方面技能的统计队伍。在统计人员的培训上, 要坚持国家与地方并举,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 时间上以业余为主, 方法上以参加培训班为主, 内容上以更新提高为主。如:每位统计人员均需取得统计上岗证并保证年检制度;参加各种统计普法培训;参加国家统计学会及电力学会举办的培训班等, 进行多层次、多类型、多方位地教育培训, 大大提高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统计工作的优质服务奠定基础。

六、结束语

目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期, 各个企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的重要来源。因此, 企业的统计管理作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一方面, 统计核算不仅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在企业管理中, 通过相应的统计核算进而推测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由此提出解决措施, 为推动企业扩大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另一方面, 它也是公正的保证, 通过企业服务统计将企业全面细致的面向大众, 因此保证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本文通过对这两方面细致的介绍, 确保企业将真实可靠的数据提供大众, 从而推动企业建设。所以, 我们要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 增大企业经济, 扩大国民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米冬云, 刘海燕, 李春静.树立正确的统计科学发展观, 做好基层统计工作[J].统计与管理.2013 (04) .

统计核算 篇8

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从2007年1月开始实施新的会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确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新会计准则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提高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使会计准则更具趋同性,减少了中国投资人了解境外上市公司以及境外投资人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成本,消除了相互之间理解会计政策与会计信息的隔阂,必将促进国际间的贸易与投资活动。

二、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统计核算工作的影响

第一、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概念对财务统计核算的影响。新会计准则中对传统的会计核算原则进行了改革,不在以历史成本作为核算的唯一标准。在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国际上通用的公允价值的概念,这种会计模式主要用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等几个方面。例如:就非货币交易来来讲,传统的非货币交易产生的收益,只能计入资本公积金。而在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下,非货币性交易在满足商业实质和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要求后应当采用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就可能影响到交易当期的利润。

第二、新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对财务统计核算的影响。传统的投资性房地产,是分别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列报,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显示。对于大量投资性房地产在存货中的核算,运用传统的核算方式,就影响了企业的资产结构。推行新会计准则后,就会有力的减少企业的流动资产,降低流动比例,有利于企业资产结构的构建。

第三、新会计准则中借款费用准则对财务统计核算的影响。传统的借款费用准则中资本化的范围有限,仅仅限定于使用专门借款构建的固定资产。新会计准则对资本化的范围进行了重新的界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包括购建的固定资产、需要长时间购建或生产的存货和投资性房产等;并且允许一般借款以平均利率进行资本化;也就是可资本化的资产不再限于使用专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

三、对新会计准则影响的防范措施

新会计准则的推行,不仅对中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变化,更重要是将对其生产、经营、业绩、价值评估体系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运用新会计准则时,要关注其带来的影响,并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第一、注意新会计准则带来的影响,不断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每个企业在发展中所面的的问题都不相同,这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节企业的经营策略,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对企业合并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在不改变原有经营策略的下,企业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第二、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对投资性房地产可选择公允价值计量,要确定新的会计方针;非货币性交易需要确定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金融工具中交易性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作不同处理。

第三、不断加深新会计准则的理解,将新会计准则纳入财务报告流程。新会计准则采纳了许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因此就要求企业不断的加深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财务报告工作。

四、结束语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使用是中国会计发展的里程碑,是中国会计发展的一记重拳。虽然新会计准则的一些改动会给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方面带来一定的产生影响,给企业的实施带来相当的难度,但是这样的情况只是暂时的,企业经过不断的学习、理解新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不断的从多个角度考察研究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在短时间内新会计准则将发挥作用,给企业带来机遇。

参考文献:

[1]曾建文.浅谈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響.经营管理者.2010(04).

[2]张晶.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应用的分析.经营管理者.2010(18).

[3]薛海刚.新会计准则下财务管理的创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9).

[4]郑玉玲.浅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及其执行.现代商业.2008(30).

统计核算 篇9

1、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及相关方有关HSE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度和规定,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公司HSE管理体系文件、规章制度和上级指示。熟记HSE方针和目标,积极参与HSE管理和监督工作,履行自己的HSE岗位职责,对本岗位的HSE工作负直接责任;

2、严格执行 HSE 管理规定,监督班组落实 HSE 岗位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穿戴好劳动防 护用品;遵守 HSE 管理规定,做好现场监督指挥,督促、检查班组落实好作业前五分钟安全隐患排查、作业票证、安全防范措施工作,实施安全作业。

3、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搞好文明生产。积极参加各种HSE活动,岗位技术练兵和应急演练。

4、妥善保管好各类人员档案、管理资料,严格档案借阅程序。管理好单位图章,做好使用登记。

5、做好本单位的统计核算工作,监督保障重要安全技措项目费用的落实。监督保障本单位员工劳动保护等费用的落实。

6、监督保障HSE措施计划的实施,对出现的偏差,及时上报领导予以调整计划。

7、贯彻劳动纪律管理规定,负责对企业职工劳动纪律的教育和检查。

8、在办理用工合同或协议前,应明确有关HSE管理方面的条款,并会同有关管理人员执行,对新入厂人员(包括实习、代培人员)进行包括HSE教育在内的入厂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签订用工合同或协议。

9、负责人力资源统计和员工工资档案的HSE管理,负责员工岗位类别的审核、上报、审批等工作。做好员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汇缴工作,做好退休人员的社会统筹工作,做好员工退养、辞职、解除劳动合同的薪酬处理与待遇结算。

统计核算 篇10

一、信息报送的目的意义

编发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是搞好统计服务,加强对外交流,提升统计品位,树立统计形象的有效载体,是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单位)了解掌握原州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之一,搜集、撰写、编发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是统计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的编发报送工作,切实加强对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报送工作的领导,及时反映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行趋势,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为各级领导进行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统计数据和分析资料,为社会各界提供较为广泛的统计信息与咨询服务,努力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当好参谋。

二、信息报送的主要内容

(一)对市统计局以及区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及在贯彻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统计工作中的主要情况,重要举措和重大活动。

(三)及时反映我区工业、农业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建筑业、贸易、法制、能源、人口及社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

(四)分析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建议等。

(五)围绕各级党政领导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撰写统计信息和分析。

三、信息的编辑及审签

(一)编发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应做到主题明确,数据真实可信,文字精炼,表述确切。

(二)统计信息撰写应以标题为开篇导语,选题要准确,立意要新颖,语言要朴实,计量单位、标点符号等要规范。

(三)统计分析要能反映全区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要有数据,有分析、有措施和办法,分析建议要有力度,产生的社会经济效果好。

(四)统计信息要求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内容要体现真实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五)撰写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观点要正确,层次要清晰,结构要严谨,文字要简练。

(六)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起草人起草信息和分析要附原州区统计信息或统计分析底稿签发单并署名,初稿完成后报经主管领导修改审定签字同意后,送局长签发。

四、信息报送要求

(一)撰写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不得有明显的逻辑错误、事理错误和语法错误,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的布局谋篇要符合写作规范和要求,内容要符合工作实际。

(二)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撰写人要树立质量第一、数量第二的意识,围绕本专业职责,体现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内容的宽广性和思想的深刻性,要注意对原州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层规律的挖掘、总结和深化。

(三)各专业人员在自治区统计局数据反馈后3日内,要 完成统计信息及统计分析的撰写、签发和发送工作。有特殊情况的,需由主管局长报请局长批准,方可延缓编发。

(四)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撰写人应将经局长签发的文稿打印并存盘,通过电子信箱、区、市统计局内网、信件三种方式进行报送。报送范围为:自治区、固原市统计局,区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宣传部、政研室,区委各书记、人大各主任、政府各区长、政协各主席。

五、信息报送任务

(一)统计分析:各专业人员全年撰写统计分析6篇,区统计局内网至少采用2篇。

(二)统计信息(包括政务信息):各专业人员全年撰写统计信息20篇,区统计局内网至少采用6篇。

(三)各专业所撰写统计信息或者理论文章全年至少在《固原日报》、《新原州报》各登载1篇。

六、信息报送奖惩

(一)统计分析及信息的编发奖励

凡统计分析在完成下达任务的基础上,多写一篇奖励50元,多采用一篇奖励100元;统计信息(包括政务信息)在完成下达任务的基础上,多写一篇奖励10元,多采用一篇奖励20元;凡统计信息(包括政务信息)以两人或两人以上合写的均按署名作者分摊计奖。

(二)统计分析及统计信息刊登奖励

凡撰写的统计分析被中国信息报、宁夏日报、固原日报、新原州报刊登的分别奖励400元、300元、200元,100元;统计信息(包括政务信息)被中国信息报、宁夏日报、固原日报、新原州报刊登的分别奖励300元、200元、100元,50元;撰 写的统计分析被区统计局评为《优秀统计分析》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励600元、500元、400元;被市统计局评为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励500、400、300元;被自治区统计局各处室评为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励400、300、200元,被宁夏《统计与经济》杂志刊登的统计分析和理论文章奖励400元,一般信息奖励150元;被各种报刊头版刊登的加倍奖励。同一篇作品分别被市、区评为优秀分析的取最高奖励,不重复记奖。

(三)未完成统计分析及信息的惩罚

根据目标任务,对未完成统计分析及统计信息(包括政务信息)任务的责任人,不得参与当年优秀公务员及目标考核先进个人的评选,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1、凡未完成统计分析目标任务的,每少写一篇罚50元,少采用一篇罚100元。

2、凡未完成统计信息(包括政务信息)目标任务的,每少写一篇罚10元,少采用一篇罚20元。

化工企业成本统计核算与控制探讨 篇11

一、化工企业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包括班组成本分析、车间成本分析和厂级成本分析三部分。

(一) 班组成本分析:

主要实现如下的功能。1、相同的生产班组在不同的生产时间成本分析比较。2、相同的生产班组在不同的工艺条件成本分析比较。3、同一车间内不同的生产班组之间的生产成本横向比较分析。

(二) 车间成本分析采用方便直观的表格形式组织车间的成本统计数据:

为用户提供按班组、装置、产品分类的成本分析结果。

(三) 厂级成本分析:

可以按照年度、季度或者月度来分析, 同时也可以对某产品的不同的加工流程的生产成本进行分析比较。这些数据都是以表格或图形的方式来表现。

根据用户对定义的产品结构, 选择的成本核算方法和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 自动对从其他系统读取的数据或用户手工录入的数据进行汇总计算, 输出用户需要的成本核算结果及其他统计资料。它包括班组成本统计、车间成本统计和厂级成本统计三部分。

二、化工成本统计核算概述

(一) 统计核算

统计核算是以化工生产的投入产出的实物量为核算内容。准确的计量、先进的定额、完整的原始记录和定期的存货盘点制度, 是做好统计核算的基础。1、加强计量管理工作。各项材料领用和消耗要认真办理验收、计量、入库、出库手续。各种计量设备、仪表和工具必须配备齐全、手段先进, 要经常进行维修校正, 确保灵敏准确。2、加强定额管理工作。根据装置实际情况, 制定各种原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的消耗定额, 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及时修订、补充和完善。3、定期进行财产盘查。必须建立健全财产的盘存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有财产进行清查, 及时报批各种财产的盘盈、盘亏、毁损及报废, 经股份公司批准后作出账务处理, 做到账证、账账、账实、账表相符。

(二) 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以统计核算为依据, 并与物资供应、生产技术、产品销售部门的数据核对一致, 通过准确的计量对企业的成本耗费进行真实的确认, 使每种产品单位成本及构成单位成本的物耗、能耗、人工和费用能准确地反映出作业单位的生产技术及管理水平。

(三) 班组成本核算

班组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做好班组成本核算, 使生产管理与成本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于调动全员理财的积极性, 实现财务管理向末端延伸, 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做好班组成本核算工作, 要着力增强核算的可操作性, 将定性管理的指标定量化, 定量管理的指标精细化, 要剔除员工不可控因素, 把成本控制指标转化为可控制的、操作性强地物耗、能耗等实物量指标, 落实到班组和个人, 并进行严考核、硬兑现, 调动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三、化工企业成本统计核算的控制

(一) 化工成本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正确使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 划清产品制造成本与期问费用的界限;划清本期产品与下期产品应负担费用的界限;划清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划清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2、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收入和费用在同一期间进行配合, 以确定各期损益。3、准确一致原则。成本数据应当与计划统计部门数据一致, 准确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消耗, 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凭证、账册以及统计资料等, 内容必须翔实、完整, 记载和编报必须及时。

(二) 化工生产成本核算对象

化工产品生产成本包括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是指直接将化工原材料加工为化工产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 其成本核算对象为产成品、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1、产成品。产成品, 指已经完成生产过程, 并已经验收合格入库可供出售的产品。2、在产品。在产品, 指月终尚未完成或虽已完工但尚需等待检验等原因, 不具备入库条件的各种形态制品。3、自制半成品。自制半成品, 指企业的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已经加工完毕, 待转入下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继续加工或暂时入库的自制半成品, 包括可供出售的自制半成品。

(三) 控制方法

根据计划统计部门提供的资料, 确定各种产品的生产量, 包括入库量、自制半成品产量、产品盘存量;确定各车间原料、辅助材料、燃料、水、电、蒸汽、氮气、风的消耗量。1、成本费用的归集按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项目归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2、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按辅助生产车间所归集的成本费用及产品产量, 计算其产品成本。按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 按实际成本分配成本费用。

四、结论

根据计划成本和历史期间的实际成本数据, 运用一定的分析算法, 来分析目的期间的部门成本数据或目标产品的成本数据, 监控成本的高低变化情况, 以达到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考核, 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丽华.基于价值链视角:中小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与管理[J].价值工程.2011 (01) :89-90

[2]张淑英.浅谈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若干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 (03) :45-46

[3]陈星辉.中小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构建研究[J].企业家天地 (理论版) .2011 (01) :90-92

上一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下一篇:工程项目管理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