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活动策划(精选8篇)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校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加强宣传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每一次节日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主题活动的始终,使广大师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在校园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现将本年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活动总结如下:
一 体验民俗,热爱传统,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活跃节日期间未成年人文化氛围,我校结合自身实际,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读书活动为抓手,整合各方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验民俗,热爱传统,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的主题活动。
接上级通知后,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德育处迅速制定了活动方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宣传开展本次寒假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在放假当天组织各班认真学习本次主题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意义和具体活动内容。并结合“寒假生活倡议书”,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明确活动的意义,增强对此项活动的重视。告知家长们利用传统节日,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传统美德和感恩励志的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家长的支持力度,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顺利的推进此次活动,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在休学典礼上,德育处以“体验民俗,热爱传统,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为主题对全体师生进行了教育讲话,学生会、团支部向全体学生和全学校团员发出“阳光寒假”的倡议,号召同学们“小手拉大手”扎扎实实搞好活动。
2、体验民俗,热爱传统。我校围绕“除夕 春节 元宵”这些节日,要求学生参与有趣生动的年庆和民俗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进一步认同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学生们在假期中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我校还结合实际组织七年级学生在春节期间收集、整理他所看见的和在平时阅读过程中接触到的春联,八、九年级的学生开展“我为家里写春联”活动,并在开学第一节班会上展示自己收集或是编写的春联,引导学生学习欣赏春联、创作春联、书写春联。
3、以“我眼中的春节”为主题,学校在各班级进行作文、手抄报、书法等作品创作,开学初以班级为单位上交到学校德育处进行统一的评选和筹办以“体验民俗,热爱传统,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为主题的专刊,在校园文化墙栏进行集中展示。
4、开展“学会感恩 奉献温暖”美德实践活动,全校同学利用寒假休息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如记录父母的生日和年龄,为辛劳的父母洗一次脚,敲一次背,擦一次皮鞋,道一声“新年快乐”„„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粒米,合理使用我们的压岁钱,不乱花零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生懂得了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家长做些些家务,主动帮助老人做些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开展主题班会,深化活动。开学初,各班围绕“体验民俗,热爱传统,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才艺展示等方式汇报自己的寒假生活,在寒假里所见、所闻、所学,以及学校号召的“节日感恩活动”实施情况等。班主任老师根据学生们的汇报情况进行了活动总结,引导学生们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一些春节习俗,有判断的吸收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鼓励学生要长期主动参与公共场所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做好事、献爱心,宣传了节日文明礼仪和低碳生活知识,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此次活动意义显著,它丰富了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激励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了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更好地体现了传统节日的魅力和时代感。今后我们要继续做好这项活动,不断掀起活动的高潮。
二 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月5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我校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横幅等各种宣传途径和形式,开展了清明节祭奠革命先烈、网上祭拜英烈等纪念活动,宣传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对社区居民和我校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我校以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为主题,4月8日,组织学校部分党员、新团员、青少年学生共238人到韶山毛泽东故居和花明楼刘少奇故居为先烈敬献花圈、鞠躬默哀,共同缅怀革命先烈的英灵,重温入党誓词,新团员还在伟人故居庄严宣誓,参加入团仪式并追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寄托了大家对先辈的缅怀,进一步激励了同学们继承遗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增进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回到学校后又以国学教育为契机,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孝道经典美文诵读、仁义经典美文诵读等活动,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通过信息技术课,组织开展了“网上祭先烈活动”;利用主题班会、激励广大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组织开展了“祭先烈征文活动”,撰写心得体会,发表感言心声,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组织少先队员、青年志愿者为军烈属开展义务服务活动等,既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又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 端午节---我们的节日
端午节作为一个源起于我们本土的中华民族的一个富有特色影响深远的节日,为我校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教育机会,利用学生对过节的兴趣,不仅能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刺激他们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义感和爱国情,还灵活地激发每位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
端午节的活动我们侧重于参与和“溯”源,我们主要从四个环节展开
1、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号召,倾注大量人力物力,每年均派出600余师生,积极参加汨罗江国际龙舟赛的演出和安保工作,和政府、历史、社会形成互动。
2、师生互动墙报。(在七年级开展)通过教室整个的外墙布置,以小报、手工制作、绘画作品等形式反映师生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体会与成果。
3、师生互动演出。(在八年级年级开展主题班会)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再现了屈原投江的一段历史文化,师生们被屈原身上那股民族的正义感和浓浓的爱国情所折服,全场深情地吟颂起怀念屈原的诗词。我们尝试以时装表演和舞蹈的形式向师生展示了端午节的时令食物、物品文化和民间主要活动,在齐心协力擂鼓接龙、赛龙舟的演绎中师生们感悟昂扬向上、齐心协力的中国精神。
4、师生互动活动。端午节的活动室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单杠,有粽子制作室、时令饰品制作室等,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有的学会了制作粽子、有的会做香袋、有的会编蛋网、有的会做菱角,有的学会一段武术操、有的还知道了与一些节日习俗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从而较好的体现了我们的活动主旨:全员参与,共同体验、各有收获。
在实践中,我们欣喜的发现学校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校园生活生动起来了,教育内容丰富起来了,学生参与的意识强了,学生不仅对于节庆活动,倾注很高的热情,而且对于学校其他活动也予以一定的关注。在学校的许多活动中,都能看到有的学生主动收集资料,有的设计编排活动方案、有的动手操作„„,自然中体现出自信。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只是充分利用一部分传统文化对向进行教育,我们有责任去弘扬,而这个责任,就赋予我们下一代,让我们从传统节日教育做起,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四 中秋节---月团圆人也团圆
中秋节,我们赋予更多的是亲情教育和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教育。孩子们在了解传统节日的基础上感受到中秋节时人们盼望团圆、思念亲人的情怀。
八月十五——中秋节,为了欢庆我国这个古老的传统佳节,更为了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及感恩教育,我校成功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
中秋节后我们开展了以“感恩、团圆”为主题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上我校年级全体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活动过程中有专家,学者以感恩·爱为主体的大型演讲《感恩我们要行动》的激情演讲。之后,我们还将继续深化这一活动,巩固这一活动成果,我们将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来切实改正、提高学生们的认识,来改善家长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我们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通过算算亲情帐、讲讲亲情故事、学生从点滴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树立了关爱父母之心;通过《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感谢您,老师》演讲比赛,学生深刻理解老师的谆谆教诲、进而感恩老师;通过“同学如手足”作文比赛,学生回忆了同窗好友对自己的爱,进而萌发感恩朋友之情。
通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同学们逐渐明白平淡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的哲理。这些“感恩活动”从感性的品评,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灵的碰撞,使学生经历了深刻的体验过程,心中不禁蓄满了深深地感恩情结。这些活动释放了学生积蓄已久的感恩之心。中华经典诵读,中秋诗文朗诵会,中秋民俗故事会,每个年级都确定了一个主题,以班会课的形式开展活动。主题班会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向大家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还用古诗词诵读、歌、舞表演和吃月饼等多种形式,了解了中国节日,增强了我是中国人,说中国话,过中国节的爱国情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陶冶了同学们的文化素养。而主题班会的形式使更多人积极地参与了活动,给了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平台。
1 我国传统声乐起始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追溯其历史,上下远不止世人常说的5000年。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原始始祖便已经创造出了简陋的乐舞,譬如现代桂赣闽地区还保留的傩舞便是从上古巫傩之舞衍化而来,他们又借助简单的乐器,敲点节奏,以叶片树枝充当管弦乐器,吹奏单调的曲子用以庆祝宣泄或用以祈福致雨、驱赶邪灵等。于是如此进展到上古传说时期,神州大地便出现了较为完善的声乐系统。实际上,音乐本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来源于生活,故我国最早的声乐,其素材和曲律都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劳作,即使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想,都用声乐方式记录下来,在劳作时时歌时舞,在歇息时时唱时吟,这便印证了《乐记·乐本篇》中所说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一段话,《乐记》又说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由此便可知道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心灵是音乐诞生的两大重要元素。
西周时期崇尚礼乐,这在春秋文学作品《诗经》中便可得到印证,其中《风》的部分便是广泛收集各地民曲歌谣汇编而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由此言可推知,最初的乐,拥有正人心、引人言、保国礼的作用,使民风淳朴,上下等级严明,不致国家逆乱。后虽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但是音乐尤其是声乐却并未消亡,我们所学的成语“余音绕梁”,说的便是战国时期的歌者韩娥,她路过齐国之际,花光了盘缠,所以便在齐都临淄的雍门卖唱,她走了之后,歌声的余音还在房梁间缭绕,久久不去,其唱功可见一斑。
我们所熟知的《木兰诗》,便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民歌,亦被收录进乐府。唐朝国力强盛自不用说,此时无论是在声乐还是歌舞方面都大有进展,甚至还建设了戏曲专辖机构———梨园,后宋元明清承袭其旧制,声乐的进步的确就只在戏曲上得到展示。而近现代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新的音乐审美观也逐渐确立,五四运动推动了一切新潮流的发展,也为我国声乐的新生提供了新时机,如萧友梅大师以及其座下的高徒喻宜蓝、斯义桂等人,便是新一代声乐的领军人物。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因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艺术的地位也愈发得到重视,国家设立了许多专门的声乐学校和声乐机构,引进外国先进的乐理技术,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音乐人才。
本文将要重点阐述的传统声乐,便指的是从五四运动以来所确立的一系列完善体系,因其吸取融汇了古音乐的特点,故稍有提及。
2 我国传统声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因声乐无处不在,在许多表演活动中也少不了它的身影。而茶艺又是茶文化和艺术文学相结合的产物,换言之,茶艺便是在品茶饮茶过程中对茶叶品种的鉴别和鉴赏技能,煮茶配茶培茶技能和围绕这些环节与茶相关联文学艺术技能的统称。茶艺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对茶叶好坏的评判,有对煮茶之水的选择、茶具的挑选,还有对火候的掌握,对饮茶环境的布置陈设等。茶艺亦是艺术表演形式中特殊的一种,欲要淋漓尽致地展现茶艺的魅力,还需结合各种元素,如茶叶的品种、茶具、环境的布置编排、灯光的明暗、茶艺主角、人物穿着、场景情节穿插、人物动作和声乐等种种配合,才能构成完整的茶道艺术表演,才能真正给观众和看客带来视觉以致心灵上的震撼感动。而传统声乐又有不同的唱法和不同表演体裁,故而其在茶艺表演上起到的作用亦归于多样化。下文笔者就其中两方面进行浅述。
2.1 主导现场气氛
传统声乐按性别生理差异可分男高、中、低音和女高、中、低音六种。男高音一般多强劲有力,通常适用于较为激烈而磅礴的情景剧中,也亦有用男高音来直抒胸臆的,如伯恩斯坦的音乐剧《西区故事》;而女高音同男高音一样,女性音色相对男性来说更为尖锐,故而在舞台上,演员常用女高音来阐发自己的感想,亦十分明晰,兼之声调娓娓动人,容易引人入胜,如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的其中一段。若在茶艺表演活动的预备阶段,用女高音或者男高音唱出剧情前情提要,也实在是十分别致,能起到煽动观众情绪进而主导现场气氛的作用;而男中音和女中音音调介于高音和低音之间,正好充当了中间的角色,适用于一切表演的核心和主题部分,因而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男中音和女中音则可作为背景旁白,用民族或者美声唱法,以独唱或者对唱的方式将所进行之事平铺直叙,按序道来,更能为茶艺表演平添一种别致之感;最后便是男低音和女低音,此二者音调低沉稳重,若变动唱法和体裁,则又可流露出悲怆和凄然之感,在茶艺表演活动中可用于收尾,以体现其恋恋不舍,也可借它们表现出青稚男女说悄悄话的羞涩感。如此一来便可借助传统声乐,为茶艺表演锦上添花,起到主导现场气氛、引领观众情感流向的作用。
2.2 丰富表演内容
传统的茶艺表演,程序十分复杂,艺人不仅要熟识每一种茶叶的品质优劣,还要懂得根据不同的茶品配备不同的茶具、水源以及各异的培茗方法。一旦表演开始,艺人便端坐场景一隅,手执器具,专心操作,方能体现茶道之专、茶德之淡和茶品之高。茶艺表演过程中往往伴随意趣相类的背景音乐,一则可以“先发制人”,二则可以同增趣味。近年来随着音乐表演形式的丰富,声乐才开始渗透于各种艺术表演之中,而对于传统茶艺表演来说,声乐并不是其中常见的组成元素,因此,若能在茶艺表演中添加声乐成分,的确能极大的丰富茶艺表演内容,同时亦能稍增加茶艺表演的艺术难度。
上文提及,我国传统声乐的表演体裁繁多,有独唱、齐唱、合唱、领唱、对唱、重唱、轮唱、小组唱、表演唱、大联唱等,而茶艺表演通常讲求量少质精,因而3人以上的合唱体裁较少涉及。常见的主要有独唱、对唱两种。初始时可令艺人以独唱形式唱出前情,在后续操作过程中,可令协助之人在旁以美声相和,歌词可涉及茶文化相关事务,亦可自编自导,自创场景,也可令艺人间对唱,来往之间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由衷向往等。这实际上便在原始的基础上为茶艺表演增添了表演情节,故而能起到丰富茶艺表演内容的作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声乐有着十分绵长悠远的历史,它是一种特殊而又原始的艺术形式,既可阳春白雪,又可下里巴人,其身影无处不在,是我国文化瑰宝之一。茶艺表演又本是茶道和艺术的统一体,亦是我国绮丽文化的精粹,我国传统声乐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类,与茶艺表演活动息息相关。本文介绍了我国传统声乐的起始,再从主导气氛和丰富内容两个方面浅述了声乐之于茶艺表演活动的作用,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
摘要:声乐是一种特殊而又原始的艺术形式,它十分常见,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大型舞台表演都可觑其身影。我国声乐起源较早,经过多年的精雕细琢,已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近现代流行乐的盛行,又为传统声乐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茶艺表演即是茶道和艺术的统一体,它亦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我国传统声乐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类,与茶艺表演活动息息相关。本文将从传统声乐的起始、唱法组成和表演体裁等方面入手,再结合茶艺表演、茶道和艺术的关系,浅谈我国传统声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声乐,茶艺表演,作用
参考文献
[1]肖玲.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与借鉴——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2-148.
[2]顾娜.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中的地位和作用[J].福建茶叶,2016(2):107-108.
[3]杨加力.中西声乐艺术文化内涵新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59-66.
[4]冯效刚.从“土洋之争”到“三种唱法”——新中国的声乐表演艺术理论研究概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78-84.
[5]陈文贞.论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4):174-176.
[春节简介]
春节,指农历正月初一及以后的几天,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夜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j&n)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都驱赶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春节诗词]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同曈(tóng)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
[元宵节简介]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却经久不衰。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掉。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很久,才有位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焰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好,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避难,从此每到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焰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到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除掉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诗词]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清明节
[清明节简介]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而有趣的,人们会举行马球比赛、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丫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小朋友们所喜爱。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放风筝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诗词]
清明
(唐)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端午节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ku!)像、迎鬼船、躲午、贴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比武、给小孩儿涂雄黄、吃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的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起于三代夏至节;恶月恶日驱避,吴越民族图腾祭等等。以上各种说法,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儿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端午节诗词]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中秋节
[中秋节简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习俗]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水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月饼最初是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作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诗词]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文化大讲堂活动总结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并成为了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为了让我们的全体教职工通过冬至节来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我校在冬至节期间在全校开展了以“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大讲堂活动。
活动在我校会议室进行,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此次活动。通过开展此次活动,全体教职工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增进了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传统节日的有关知识,更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让我们从传统节日教育做起,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节系列
主题活动
策划书
理学院 2011年12月19日
中国传统文化节系列主题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劳动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灿烂的民族文化,丰富瑰丽的国粹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巨大财富。为了加强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进一步学习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理学院分团委组织学院学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促使同学在学习课余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我国的传统节日的深入了解。向同学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国粹,弘扬我国璀璨的精神文化,增强同学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展现我院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精神面貌。
二、活动主题
中国传统文化节系列活动
三、活动时间
2011年1月——2012年4月
回眸春节活动:2012年1月23日——3月1日 清明节活动:2012年3月25日——4月5日。粽阳端午活动:2012年6月15日——6月23日
四、组织领导小组机构
组 长: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周石其 副组长:理学院分团委负责人黄芳
引导监督员: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理学院分团委学生干部 成 员: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成员以及理学院各班团支部
五、活动内容
(一)活动宣传阶段
1、召开班长、团支书会议。发动各班团支部,布置相关工作和开展活动要求,通过主题教育,进一步增强理学院各班团支部的班级凝聚力和当前班级文化素质修养程度,对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作出初步规划与安排。时间:2011年12月30日
2、制作宣传海报,逐一拉开主题教育的序幕。通过主题教育,加强各班的对不同节日的进一步理解与认识。负责部门: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宣传部
(二)活动实施阶段
1、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布置相关工作和活动要求。活动时间:2011年12月30日 负责部门:理学院学生会办公室
2、通过班长团支书会议,布置“回眸春节”活动相关工作要求,主要有三个活动:
(a)回眸春节之晒晒欢乐照:主要是采集春节期间自己拍摄的欢乐照片,评选出阳光、欢乐和幽默的相关照片,如何制作用图片连成的“春节”字样展板进行展示。
(b)回眸春节之我爱记春联:主要是收集春节期间常用的春联,学生利用春节期间记忆每家每户所贴的喜庆春联,参加我爱记春联比赛,比赛评选一二三等奖。(c)回眸春节之欢乐事纪:学生把春节期间比较欢乐幽默的事情记录下来对外共享,并编写文档,字数在100——200字之间,由学习部进行采集评比,制作展板进行展示。
活动时间:2012年2月15日——2月25日 负责部门:理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及心育部
3、组织理学院各班团支部参加清明节手抄报作品比赛,每班至少5份作品,由科技部对相关作品进行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优秀作品展示。
活动时间:2012年3月15日—3月25日 负责部门: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科技部
4、组织理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前往革命烈士园扫墓,纪念革命烈士。活动时间:2012年4月5日 负责部门:理学院分团委组织部
5、召开部长级以上会议,布置相关工作安排,针对端午节开展相关活动,具体策划情况:
(a)在材化楼前摆放一张桌子,宣传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准备一些端午知识题目,吸引同学过来抽题解答,答对有小奖品,并发放关于“我想怎样过端午”的调查问卷。
(b)制作一些关于端午小常识和包粽子方法的小宣传单,向各团支部班级发放,并现场教人学包粽子,经过比赛,获胜者可以领取更多的粽子。
(c)组织关于纪念屈原的译诗活动,即熟悉背诵是人屈原的诗词歌赋,并翻译,组织每班至少3名参赛选手进行初赛,筛选出10名进入复赛,最后决出6名评出一二三等奖,并予以奖励。
(d)由理学院外联部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在端午节当天去赣江河附近观看龙舟比赛。
活动时间:2012年6月15日——6月23日 负责部门: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文艺部、外联部
(三)活动总结阶段
整个主题教育要求有总结,形成经验材料;总结成功做法和经验,形成工作总结材料,工作总结材料必须含有活动图片、宣传报道、实际效果等内容。负责部门: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办公室 总结时间:2012年6月25日
六、活动要求
1、各班结合学院实施方案,整合各类活动资源和力量,富有成效地开展好各时期相关主题教育。
2、以上活动纳入班级考评,学院将对本次活动中积极参与组织、策划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
3、各活动负责人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各分管主席指导监督所分管部门的开展活动。
活动主题产生背景
现在的小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中华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遗失。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在活动中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用学生们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身边的传统文化。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自己身边的传统文化,并收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特色,并在活动中受到热爱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教育。
活动目的1、围绕精美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风俗习惯、民间文学、民间建筑、名胜古迹、方言土语、名人逸事等主题,指导学生通过网上调查、社会考察、采访等方式和收集相关资料、图片等方式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引导学生通过对身边传统文化的调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特色,并在活动中受到热爱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教育。
3、利用地方的各种便利条件(如地方戏曲),对同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活动成果,互相学习,增进彼此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活动对象
屈冢学校三年级全体学生
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我的心中有目标
(一课时)
1、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
A精美的民间工艺(陶瓷、编织、笔、墨、纸、砚)
B
民间艺术(戏剧、剪纸、美术、音乐等等)
C风俗习惯(衣食住行、节日)
D民间文学(谜语、绕口令、故事、笑话、传说等等)
E民间建筑、名胜古迹、方言土语、名人逸事等等
相关方法
(1)了解民间的风俗习惯、精美的民间工艺(通过请长辈、伙伴讲故事,网上查询等方式);
(2)了解民间建筑、名胜古迹(通过网上收集,上街调查,向家长了解等方式收集关于传统文化的各类知识。)
2、这不是一般的家庭作业,而是很重要的一次独特尝试,要想千方百计完成好,但无论是查找、访问还是整理、汇报,重在过程的参与,我们不以查找的知识多少论成败,而是要看谁在研究的过程中最努力,最积极。
第二阶段(为期一周)活动中
我注意
1、当你明确了研究目标后,你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调查、研究,还可以把收集到了相关的资料转变成自己最拿手的绝活,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
2、注意事项
(1)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或居住位置自己成立小组共同完成。如果是小组合作就应该既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要合理又要注意整体协作,既要尽可能独立调查研究,但也要注意合作、交流,某些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形成资源共享;
(2)不会完成的事情可以请教老师、同学和家长,但不能出现家长包办代替的情况;
(3)调查、汇报的准备时间是节假日、双休日以及课余时间;
(4)需要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的可以与老师联系,不能擅自出入网吧;
(5)调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以邀请自己的父母共同参与调查研究和设计汇报形式。
小组安排如下:
屈东兴趣小组:这一小组的学生负责调查精美的民间工艺(包括陶瓷、编织、笔、墨、纸、砚
等)。
屈西兴趣小组:这一小组负责调查民间艺术(戏剧、剪纸、美术、音乐等等)。
良庄兴趣小组:民间文学(谜语、绕口令、故事、笑话、传说等等)。
沙沟兴趣小组:风俗习惯(衣食住行、节日、婚丧嫁娶)。重点放在传统节日的收集整理。
沁市、小官庄兴趣小组:负责调查民间建筑、名胜古迹等。
第三阶段七嘴八舌话传统(成果汇报)(一课时)
活动准备:
1、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分组收集与整理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
展示形式:图片、诗朗诵、语言汇报、小作文、手抄报等
2、教师准备相关的补充资料。
课堂活动流程预设: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要举行一个“七嘴八舌话传统”话题会。
3、研究小组汇报:同学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中华传统文化。
4、各小组展示。
5、互相评价。
一、花妖鬼怪等文学作品是新闻
“新闻”一词, 在中国虽古已有之, 但着眼强调新近或新异之事, 包括传闻或道听途说之事, 其内含与近现代新闻观念之新闻真实尚有较大距离 (见后文) 。作为西方新闻思想影响下创办的《申报》等早期中文报刊, 对新闻真实是有一定的认识和要求的, 如起到《申报》发刊词作用的《本馆告白》云:“足以新人听闻者, 靡不毕载, 务求其真实无妄。”[3]“真实无妄”即强调客观真实。但实际操作中的《申报》之新闻栏却大不然, 最显著的表现是将谈狐说鬼、街谈巷议的笔记体小说等文学作品作为社会新闻大量刊载。
《申报》创办期间, 美查曾派“与王韬相识的钱昕伯去香港, 向王韬学习经验。”[4]钱昕伯此次取经的主要对象是王韬及其主编的《香港近事汇编》。因此, 王韬的新闻观念直接影响了早期《申报》。王韬早期的新闻观念是中西合璧的, 虽然笔者目前未阅得《香港近事汇编》, 但通过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可知这份报纸“社会新闻则大量刊载, 且多谈狐说鬼之作。”[5]不仅《香港近事汇编》如此, 同时期的中文报刊《香港中外新报》也将搜奇志怪的新闻大量采编入报 (见下文) 。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本质区别是写实与虚构, “谈狐说鬼”作为社会新闻, 其新闻观念无疑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以来外人所办中文报刊所体现的近现代新闻观念相去甚远, 却与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的传统新闻观念接近。早期《申报》是传统新闻观念的直接继承者,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 直接从《香港中外新报》和《香港近事汇编》上摘录谈狐说鬼、街谈巷议的社会新闻。如1872年录自《香港中外新报》的有《刀笔孽报》 (第94号) 、《义马》 (第101号) 、《厕中遇鬼》 (第181号) 、《记李游戎遇魅事》 (第185号) 等。录自《香港近事汇编》的有《仙媪赠药》、《记徐生虔事吕祖灵感事》 (第184号) 等。
其二, 《申报》搜奇猎异的新闻观念。申报馆认为搜奇猎异是新闻纸的主要特征之一, 宣布《申报》宗旨的《本馆条例》言:“本馆新闻纸之设, 欲以辟新奇、广闻睹”, “传其新异”。第4号《申报》刊登《申江新报缘起》, 较集中阐发《申报》主旨:“凡国家之政治, 风俗之变迁, 中外交涉之要务, 商贾贸易之利弊, 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 足以新人听闻者, 靡不毕载。”众所周知, 可惊可愕可喜、足以新人听闻的内容并不一定真实。申报馆认为新闻纸的一项重要特点就是刊登“奇文异见”、“稀奇怪异”之事[6]。第6号《申报》登载《本馆自述》:“粤东旧有新闻纸馆之设, 所以网罗轶事, 采访奇闻, 论可解颐;如听说诗之鼎, 言足以志恍, 师作史之迁。”网罗轶事、奇闻解颐正是传统新闻观念和笔记小说的特色, 也就不奇怪申报馆征求稿件的内容旨趣及文体的要求向《搜神记》和《虞初新志》看齐:
博览鸿儒、通时硕彦, 或得之于阅历沿革参稽;或证之以史书、讲求切实;或事可资夫鉴戒, 不徒夸干宝搜神;或言实妙夫新奇, 竟可抵虞初作志。惠来杰构, 固篇幅之咸登;领到清谈, 亦语言之必录。[7]
在中国, 谈神说怪、搜奇志异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土壤, 况且, 笔记小说素材的来源一是来自作者的见闻, 二是来自他人提供的素材, 这也是早期新闻记访事采编新闻实际操作的两种主要途径。不难理解, 申报馆征求稿件形成的报刊格局——谈奇说怪充斥着早期《申报》的新闻版面。如《窃物雷击》 (第6号) 、《雷击不孝》 (第20号) 、《狐女报恩》 (第36号) 、《蛇异》 (第47号) 、《荫树神异》 (第59号) 、《杭州满城多鬼》 (第70号) 、《鬼讨房饭钱》 (第73号) 、《记卫某惑骷髅精事》 (第77号) 、《罗浮山白龟精》 (第83号) 、《宁波奇闻》 (第119号) 、《鹅代死》 (第120号) 、《牛报仇》 (第121号) 等, 这些只是1872年11月以前遴选出的部分篇目, 说早期《申报》上充满妖狐鬼魅之气并不过分。
正因为早期《申报》的新闻栏目是丰富的笔记小说、类小说之渊薮, 乃至后来有人直接从《申报》上摘录成书, 编成了赝本《夜雨秋灯录》。最典型是淞荫庵主编成《淞荫庵漫录》, 计笔记小说485则, 是从《申报》上摘录自1872年至1876年的新闻报道汇编而成的[8]。不少研究者认为申报馆搜奇志异的稿件征求是美查等扩大稿源、吸引读者、推广市场策略之需要, 也有的认为《循环日报》上刊登传奇志异之作是因为“消息不足, ”登载野语稗史以资补白[9], 这些都不为无见。但笔者认为, 考察该现象应当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以来外人所办中文报刊传播的新闻观念与本土传统新闻观念联系起来, 还应当把《申报》与《香港中外新闻》、《香港近事汇编》联系起来, 更应考虑到王韬、蒋芷湘、钱昕伯等早期秀才报人的传统文人背景。“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它反映的每件事、每个人都必须实有其事其人, 绝不允许有丝毫虚构和杜撰。”[10]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早期中文报刊的新闻采编是苛刻的, 但可明确传统新闻观念的演变方向。与同期外人所办报刊对新闻真实的态度和操作相比, 早期《申报》等秀才主笔主持的报刊在新闻真实上落伍许多。例如《万国公报》的主编林乐知说:“公报为何而作哉?选西国之新闻, 登中原之事实, 不假修饰, 务在率真, 奚事铺张, 惟求覈实。”[11]《万国公报》新闻栏目中采编的国内外新闻基本符合新闻真实的要求, 绝少狐媚鬼气之选。造成这种对比的原因, 是因为当时秀才主笔和读者对新闻纸的最初认识有偏颇。既然“新闻”一词在中国由来已久, 且在生活中普遍使用, 那么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的新异之事 (新闻) 登上新闻纸在常识上应该没有捍格;况且在强调“新近发生”上, 外来的新闻观念与传统的“新闻”概念是一致的。因而, 当《申报》因刊登狐鬼气的新闻遭到英文报刊的嘲讽时, 报馆为自己辩护云:
采集人言, 搜集众说, 遇有奇迹异谈, 但便事有可取, 为之登录, 如古之《夷坚志》、《太平广记》所载者, 篝灯读之, 举为谈助。[12]
总之, 《搜神记》、《虞初新志》、《夷坚志》、《太平广记》等笔记小说在近代第一批秀才主笔们看来应是报刊内容及文体之范本。笔记小说体也是秀才主笔们最擅长的文体之一, 如王韬有《淞滨琐话》、《后聊斋志异》、《淞隐漫录》、《甕牖余谈》、《瀛壖杂志》等洋洋大观的笔记小说之作, 而且传奇志怪之作当成新闻稿件, 与当时国人对新闻纸的认识也是一致的。1883年, 一位读者赞美《申报》云:
蜃楼海市谈非幻, 牛鬼蛇神载不妨。别有宦途千百变, 尽他纸上梦黄梁。[13]
有意思的是, 这位读者显然是用传统“新闻”一词的含义理解并赞扬《申报》刊载牛鬼蛇神一类作品。换言之, 笔记小说体的“新闻”是符合当时读者对新闻纸所刊内容的期待的。可见, 早期《申报》新闻观念与现代新闻真实如实地描述、解释现实生活真相的要求相去甚远。
二、1889年至1892年《申报》的反迷信活动
《申报》传奇志怪式的新闻采编方式持续了17年, 到了1889年1月8号刊登了一则《幻梦奇征》, 1月19日还登载了一则《志怪》, 但是接下来, 《申报》对狐鬼神异等迷信信仰采取批判的态度, 并用科学知识启蒙民众不可相信鬼神之谈, 其发轫之标志是1889年6月28日刊发的论说《论怪》一文。该文认为人心中有怪则怪生、心中无怪则魅去, 其结论曰:
是故男女老幼, 妍丑肥瘦之倏忽变幻者, 皆人心自为之颠倒耳, 仆何尝容心于其间哉?怪之为说如此可破, 从来狐魅鬼祟之陋习, 凡齐谐志怪之书, 干宝搜神之记, 悉一扫而空之。《左传》云:妖由人兴, 人无衅焉妖不自作, 人弃常则妖兴, 其斯之谓欤?由此推之, 天下可惊可骇之事, 实出于至平至常之理。
该文认为应该与狐鬼等迷信采取决绝的态度, 对搜神志怪之作予以摒弃。从1889年6月至1892年12月《申报》论说栏刊登26篇涉及解析常理和反对迷信的论说, 反迷信声调高涨 (详见文后附表) 。这些论说的观点可用《神仙说下》的一句话概括为:相信科学格致之理, “一切荒渺虚诞之说, 诚哉其不足信也已。”[14]当然, 曾经为报馆所钟爱不已的传神志怪之作也遭到质疑:“其他搜神志怪之书, 又乌足深信而不疑也哉?”[15]要知道, 《搜神记》等传奇志怪之书曾被申报馆视为报刊内容采编之圭臬, 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申报馆对怪异迷信的批判态度, 也使其新闻栏目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以神妖狐鬼为内容的社会新闻从版面上显著减少, 即便是涉及传异志怪类的新闻报道, 往往也从科学角度来解释, 试图澄清、消除其负面影响。如1891年2月27日《申报》新闻栏报道上海遭到了一次骇人的雷击, 该则新闻结尾云:“此皆误触电气所致, 一切谬悠之说何足信乎!”1891年6月2日《申报》一则“道士遇鬼”的新闻结尾亦曰:“衅由人作, 幻由心生, 君子于此可以悟道。”这些说明申报馆反迷信、对待狐鬼神怪的态度在它的记者中已产生影响, 因此, 我们不能把《申报》的这次转变仅看作报馆内部的变化, 它的范围较广, 至少它的一些记者的新闻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来自不同地区的新闻报道说明了这一点。如1891年7月21日新闻栏报道了一则苏州怪异的雷击人事件, 但记者对报道内容采取保留态度, “既非齐东野人, 固不敢以谰言罔为传述也。”1891年12月24日一则题为《楚语》、来自武汉、关于母寻子的新闻:“或曰茂才引妇至善堂请乩仙示方向, 遂得沿途寻觅, 母子重逢, 嘻!此则荒诞不经, 迹近惑众愚鲁者, 谁信以为实?明理之士一笑置之可也。”1892年6月14日一则上海“白昼见鬼”的新闻结尾评论道:“噫!天下将无作有, 以讹传讹者大率皆然耶?言思之可发一噱。”1892年8月4日来自船上的一则新闻“醉中见鬼”结尾云:“噫!其果醉眼朦胧耶?奈何竟效东坡之说鬼耶!”说明与以前相比, 此时《申报》的记者们对鬼怪新闻的态度已然改变。可见近代科学意识在申报馆的撰稿人中发生效用, 他们开始运用已获得的近代科学知识进行反迷信、倡科学的启蒙活动。
三、结语
学界一般认为“新闻”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隐逸传》:“孙处玄, 长安中征为左拾遗。颇善属文, 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文。”[16]“新文”即“新闻”, 指见闻、消息。唐人诗句中也有使用“新闻”, 如李贤用的诗句“旧业久抛耕钓侣, 新闻多说战争功。”[17]此处新闻指新近的消息。陈陶的诗句:“新闻赤帝种, 子落毛人谷。”[18]此处新闻指传闻。古代还有一些以“新闻”为书名的著作, 如唐代尉迟枢《南楚新闻》、明代沈周《客坐新闻》、清代彭孙贻《客舍新闻》, 这些著作皆为笔记体。如《南楚新闻》在《新唐书》和《宋史》中列于“小说家类”;《客坐新闻》在《明史》亦列于“小说家类”;《客舍新闻》在《清史稿》中列为“杂家杂著之属。”“新闻”在这类著作中是指传闻异事、逸闻趣谈, 属于笔记小说的范畴。此外, 古代小说中也常出现“新闻”一词, 亦不外乎新鲜之事或最新奇异之事的含义, 下面以《红楼梦》为例可见:
第1回:当下贾雨村见了士隐, 忙施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 敢街上有甚新闻么? (此处新闻指新奇、新鲜事——引者按) ……当下哄动街坊, 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此处新闻指新奇事——引者按)
第2回:雨村因问:“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子兴道:“倒没有什么新闻, 倒是老先生的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 (此处新闻指新奇事——引者按)
第57回: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 真是新闻。” (此处新闻指新鲜事——引者按)
第80回:于是, 众人当作新闻, 先报与薛姨妈。 (此处新闻指奇异的事——引者按)
“新闻”与报刊联系始见于宋代小报, 宋人赵升《朝野类要》载:“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 皆衷私小报, 率有漏洩之禁, 故隐而号之曰新闻。”小报的新闻指的是朝廷邸报所未录、类似于小道消息的独家消息, 其主要来源于街谈巷议、道听途说, “比年事之疑似者, 中外未知, 邸吏必竟以小报书之, 飞报远近, 谓之小报。……往往以虚为实, 以无为有。”[19]小报刊载的“新闻”不求真实, 捕风捉影, 但因为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颇受欢迎, “人情喜新而好奇, 皆以小报为先。”[20]又因之以妄传事端的罪名而遭到禁毁。概言之, 小报之“新闻”指的是不一定真实的秘闻、传说。
由上所见, 新闻一词虽然在我国使用的历史悠久, 但与近现代新闻学上的新闻观念差别较大, 近现代新闻的定义纷纭, 但“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作为其内核上得到普遍的认同, 而古代的“新闻”不一定是事实, 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皆可, 其来源与《汉书·艺文志》所解释的小说概念有重合之处, 故一些笔记小说可以冠以“新闻”之名。一言蔽之, 古代新闻可以指新奇事儿、秘事传闻、传说故事。由于传统新闻概念可以是以虚为实、新奇怪异之谈, 所以与近现代新闻观念相比, 其文学真实性远远大于新闻真实性。
所谓科学理性精神, 简而言之, 就是反对盲从和迷信, 坚持在实验和逻辑推理的基础之上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自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声光化电等近代科学器物及知识渐次涌入中国, 在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传播中, 近代科学理性精神在国人中逐步增长, 崇实证、祛迷信的科学理性精神开始影响国人的审美意识, 也促进了客观真实新闻观念的发展。1889年开始, 近代科学理性精神促使当时中国第一大报——《申报》在新闻观念上有了摒虚妄、崇真实的更高要求, 《申报》新闻在去“文学化”、向客观真实的发展上前进了一大步。申报馆对新闻真实性和科学性的追求反映了近现代新闻观念正逐步走向成熟, 也说明历经数十年的西学传播后, 一些具备初步近代科学知识的近代报人开始在报刊采编中流露出一定的科学理性精神。例如, 王韬就是1890年前后申报馆反迷信活动的参入者, 他特为来稿《妖火说》作按语, 解释所谓的妖火“即磷火之类也。……妖火又何足云。”[21]正是这种初步的近代科学理性精神促使1889年至1892年间《申报》上的反迷信、倡科学的话语大增, 使申报馆及其新闻采编人员开始摒弃曾津津以求的鬼狐迷信等不经之谈。因此, 本文以1890年前后《申报》反迷信活动为个案说明, 1890年前后是传统新闻观念向近现代新闻观念转型的可注意的重要时期, 近代科学理性精神是推动近现代新闻真实思想在中国确立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摘要:自1872年创刊始, 《申报》就开始刊登大量以妖狐鬼怪为内容的社会新闻, 1889年至1892年间《, 申报》所刊以反迷信、倡科学为主题的论说数量陡增, 相应地, 《申报》开始排斥或纠正以妖狐鬼怪等迷信为内容的社会新闻, 这种转变意味着经过数十年西学浪潮的浸洗之后, 近代科学理性精神开始影响近代报人, 他们开始对新闻真实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而促使新闻采编向追求客观真实的方向发展, 这一转变是中国传统新闻观念向近现代新闻观念转型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传统节日资源 开发价值 电视媒体 创新
传统节日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日益“式微”,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日渐淡薄,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和功能不断淡化。
电视作为一种以高科技为依托的现代大众媒介形态,在民族文化的传播中占有很大优势,而当今我国电视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在这一背景下,充分挖掘传统节日资源成为电视媒体创新的又一路径。
一、中国传统节日资源的媒介开发价值
节日是指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或由人们所特别规定的、具有特定风俗活动内容、以年为周期周而复始的专门时日。[1]在我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通常涵盖饮食、娱乐、传说等众多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对大众传播媒体来说有很大的报道价值。
(一)节日资源自身体现出极大的开发价值
首先,传统节日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是电视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
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一种仪式化的呈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文化渊源,留存着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是历代民众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的积淀。它的内涵涵盖各个方面:
1、饮食娱乐文化
饮食方面,传统节日源于古代的原始宗教信仰,大多在祭祀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为祭祀神灵或祖先,每逢节日,人们都会准备各种各样的美食。那些源于祭神、祭祖的节日大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春节吃年糕、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青团……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至少一种特定的食品。这些节日食品不仅味美,而且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年夜饭、年糕、元宵等都含有吉祥的寓意。
娱乐方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强调喜庆、祥和,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成为营造节日气氛必不可少的方式。元宵舞龙、舞狮、猜灯谜,清明踏青,端午赛龙舟、挂香包等节日娱乐活动,既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又体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2、仪式礼仪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祭祀,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都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
中国传统节日既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礼仪,如春节时,晚辈要给长辈送礼物、祝福新年,长辈也要关爱晚辈,给晚辈压岁钱,又注重节日期间的集体仪式,如每年清明节,各地政府都会组织清明祭祖活动。传统节日的礼仪文化强调尊长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友好团结等,这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都有重要意义。
3、道德伦理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是祭祀日、庆祝日与亲情日的复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传统节日的伦理意识特别浓厚。传统节日往往注重家庭成员间的团聚与交流,每年春节或中秋等传统节日里,都有大批在异乡打工或上班的人长途奔波赶回家过节;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节日期间的互访、送礼等活动则演变为通过短信、电话或网络送祝福;清明节原本是祭祀祖先,后来发展到祭祀先烈等,这都是中国传统节日注重伦理文化的重要反映。
其次,传统节日资源有巨大的广告开发价值。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家将各种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给节日消费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能量,节日经济热潮日益高涨。在节日期间,越来越多的商家利用消费者集中消费的习惯和节日消费心理,通过广告等各类营销手段来促进销售、提升企业形象。同时,大众传播媒介也不断通过各类报道推动节日经济的发展。由于媒介同质化竞争的白热化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文化消费主义特性,大众传媒热衷于借助节日进行策划报道,报道的核心则是社会的消费行为,包括大量生活消费的行情、趋势、热点、时尚与流行等。这实际上对受众是一种物质生活消费的诱导,并可以通过节日期间的广告来实现商家与媒体利益的双赢。
(二)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需要传播传统节日文化
首先,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文化政策发生变化。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挑战,这在节日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近年来,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始“式微”,而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却呈现出“喧宾夺主”之势。
这不仅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文化反思,而且推动了我国文化政策的变化。2006年,国务院把春节、清明、端午等节日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文化遗产。2007年,国务院把清明、端午、中秋、春节作为法定假日,标志着我国政府对传统文化态度积极而重大的变化。2010年10月底面世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以罕见大篇幅着力论述文化规划,足见国家已经把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中的重要部分,理应引起电视媒体的足够重视。
其次,传统节日文化能满足社会大众的深层文化需求。
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行为,也是文化行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由对经济发展的关切上升到对文化发展的关切……通过大众传媒,大众文化突破时空,有利于优秀文化产品的传播及普及,但是它追求商业价值,注重娱乐,突出流行性,又造成文化消费的媚俗、低级等倾向。[3]
另外,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物质相对富足的同时,大众的精神生活却比较匮乏。一方面,高压力、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缺失,另一方面,在传媒异常发达的泛传播时代,人们面对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信息产生出各种精神层面的困惑,大众迫切需要一个精神文化的“引导者”来释放情绪,引导选择。[4]大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对传统文化的渴求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传统节日文化可以作为大众了解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因此,电视媒体应主动承担起文化引导的功能,积极传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以此使转型期的文化发展走上正确轨道,为大众解决精神层面的各种困惑。
(三)传统节日作为媒介资源能吸引相关受众群体
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分化加速,社会结构变动异常活跃,在这种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受众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也多样化,不同的受众群体产生了具有各自特点的文化需求。
1、中老年受众群体对传统节日文化有独特的需求
现在的中年一代都是受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长大的,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感悟比较深刻。另外,中年群体往往忙于事业和家庭,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他们既要吸取传统文化的养分来促进事业的发展,也需要用传统文化来教育下一代。
在传播领域里,老年人因不参加社会劳动,每周至少可增加40个小时的闲暇时间,接触媒介便成了他们休闲的主要方式,看电视是其首选的休闲方式。目前,以老年人为目标受众的电视节目却很少。对电视媒体来说,老年受众是很有发掘潜力的一个受众群体,电视节目如能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就能减少隔阂感,增强对他们的吸引力,培养出一个稳定、忠诚的收视群体。
2、80、90后等青少年受众群体需要通过传统节日文化来培养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作为一种文化心理现象,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依据它所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与文化系统,直接或间接地对自身所属文化的认可、归属等。作为一个多层次、多重结构的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文化历史、生活方式及其思维路线的理解、接受和坚守。[5]
以80、90后为代表的青少年群体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极强的社会群体,强烈的自我实现欲和逆反心理导致他们对传统的节日文化不屑一顾,加上传统节日的很多风俗娱乐等内容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使之更容易产生文化叛逆。
同时,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照搬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的现象。青少年群体的文化心理尚未成熟,缺乏文化上的辨识和选择能力,对更能满足个人欲望的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不能有效地选择和辨别。
以上各种因素导致青少年群体对传统节日缺乏期待感,缺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电视媒体创新的路径:开发传统节日资源
目前,我国电视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很多电视台陷入“娱乐至上”的怪圈,电视节目不仅不能提升大众的文化精神和品位,而且面对知识型观众显出了自身文化内涵的贫乏,造成了很多知识型观众的“离席”。
传统节日有巨大的媒介开发价值,开发传统节日资源有利于电视媒体争取受众、走出一条差异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电视媒体创新的重要路径和方法。
(一)深入挖掘与升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蕴含着饮食娱乐、仪式礼仪、道德礼仪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电视媒体开发传统节日资源,首要的就是挖掘与升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1、策划为以节日知识报道为主的节日电视节目
例如,电视媒体可以策划栏目《话说中国节》,首先,内容方面应侧重于向观众传递节日知识,包括节日相关的发展历史、传说、习俗等。具体内容选取应尽量突出“文化”,在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适当地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如《话说中国节》首先从举国瞩目的春节开始报道,不仅要挖掘春节的来源、春节期间的习俗及其演变过程,还要分析当今春节与以前相比所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等。
其次,在节目包装上,应统一包装风格,在场景布置、现场采访、音乐音响效果及主持人着装等方面尽量使用传统文化元素,如主持人着唐装、汉服,直播室用香包、中国结等传统元素布置,音乐音响则选择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传统乐曲。
第三,节目时长以30-40分钟为宜,播出时间一周一到两次。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较为大型的节日,可以分为几期制作播出,力求做出高品质的节目。
2、节日晚会类节目突出文化特色
晚会类节目有助于烘托节日气氛,但也不能全是现代歌舞,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皮影戏、走高跷等都应有所涉及。在具体节目中,应在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融入现代元素,使其与时俱进、保持活力。央视从2004年开始推出的中华情系列中秋晚会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无论晚会舞美设计,还是演唱曲目、演出服装等,都以传统的中国古典美学意境为主,并大量使用极具中国风的标志性符号:古典的亭台楼阁、水中的莲叶等。2009年的《宜春月·中华情》中秋晚会中,演唱曲目大多与月亮有关,充分表现出中国人中秋赏月、吟月的传统;走秀节目的服装设计融入了江西景德镇瓷器文化,惟妙惟肖。整场晚会可谓诗情画意,实现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表演形式的完美结合。
(二)为节日电视广告注入文化血液
在现代消费社会,消费在符号的操纵之下, 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而不是在物质层面来进行, 消费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理满足,更重要的是消费商品的符号意义。[6]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福文化、礼仪文化等,这些文化内涵可以用符合的形式表现出来。电视媒体广告可通过意义的嫁接将其赋予在商品上,使商品成为传统节日文化一种新的载体,满足人们已然变化的消费需求。
金六福酒,充分理解了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人民对福文化的重视,从产品的名称到包装以及广告推广始终紧紧围绕“福”字做文章。金六福酒以“福”的吉庆形象定位,其名称金六福的“金”代表权力富贵和地位,“六”为六六大顺,“福”为福气多多。包装设计新颖,其开盒时“开门见福”,取酒时“揭福”,酒瓶如古钱袋,寓意吉祥,处处让人心情开朗。[7]金六福几乎所有广告都突出金六福是“福酒”,广告里也大量使用传统的节日文化元素,如金六福《春节回家父子篇》,囊括了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放鞭炮、吃饺子等几乎所有的春节元素,整个广告温馨感人,令人回味无穷。2004年以来,金六福借助一系列主题传播——“中秋团圆·金六福酒”、“春节回家·金六福酒”、“我有喜事·金六福酒”等,更使金六福酒“福”的形象深入到中国人民心里,在竞争激烈的白酒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功。
(三)在节日电视传播中融入时尚元素以吸引青少年受众
青少年受众由于其固有的求新、求异和逆反心理,喜欢颠覆传统形式的东西,追求新鲜刺激,更注重时尚和娱乐。对于青少年受众,不能单纯灌输节日蕴含的文化,而要在民族节日文化活动中加入一些与现代生活联系紧密的文化活动内容和文化元素,更多地融入一些时尚元素。
首先,电视媒体可以尝试开发一些庆祝传统节日的新方式。西方的情人节流行用玫瑰花、巧克力等来表达爱意,营造浪漫的气氛。我国的“情人节”七夕虽有着鹊桥相会的浪漫爱情故事和穿针乞巧等习俗,但故事和传说只停留在历史中,穿针乞巧等风俗也早已过时,现代的年轻人即使想过七夕,也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方式。电视媒体可以根据传统的七夕习俗设计出一些新的方式,如倡导年轻女子用十字绣绣钱包、卡包、抱枕等小物品来向男子表达爱意,既符合现在年轻人喜欢DIY的心理,又为七夕找到了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的方式。
其次,节日电视传播中使用的音乐应注重传统和流行的结合。在音乐上,年轻人喜欢流行音乐,喜欢RAP和嘻哈等音乐风格,而传统的唢呐、锣鼓等乐器演奏效果太喧闹,黄梅戏、京剧的许多曲目已被唱遍。电视媒体可尝试在音乐中将传统和现代、古典和流行进行对接。近年来,周杰伦的《青花瓷》、SHE的《中国话》等“中国风”系列音乐在青少年中广泛流行,使节日电视传播的音乐创新成为可能。
结语
电视作为重要的传统媒体,充分开发传统节日资源的价值,做好节日电视节目的创意和策划,不仅有助于传播和发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传统节日,更有利于电视媒体在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保持其自身优势,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宗友,曹荣:论节日的文化功能[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11月,第21卷第6期
[2]肖琴: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船山学刊.2009年第1期
[3]吕萌:媒介形态变化与电视文化传播[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4]陈鹏:当代电视媒体中的传统文化传播[J].山东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5]姜丹,邱琳: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探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月第11卷第6期
[6]陈振旺:消费社会的广告符号解读[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7月,第25卷第4期
[7]金六福[OL].百度百科,2010-06-01.
http://baike.baidu.com/view/2315868.htm
作者:王惠,湖北大学文学院传播学院2009级研究生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策划】推荐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活动策划07-11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07-05
中国传统村落06-17
中国文化传统11-05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介绍09-27
中国传统节日英文简介10-16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11-27
中国传统节日的练习12-11
中国传统文化之节日07-17
中国传统农业民俗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