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如何培养学习动机(精选11篇)

小学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篇1

培养学习动机,是使学生把社会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变成他们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是指导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

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不是自发产生的,加之社会上各种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有意识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1、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启发学生的自觉性

学习目的的教育,是老师的一项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要使学生正确想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崇高的社会主义事业和自己的远大理想联系起来的,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学习动机,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

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联系儿童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教育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有成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满足和愉快的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

为了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要使学生明确某科知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这是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比如:学习数学,学习感到枯燥,如果教师从多方面启发和通过演算题目,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日常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是他们感到学习数学的重要,就能产生学习兴趣,而正是这种兴趣,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生数学,另外,某一学科知识的积累是产生对该学科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学生牢固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是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无止境,才能激发学生不断探求新知的意向和兴趣,因此,教材过深获过浅都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介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书籍,指导他们单击有关课外活动等。还要创设一定的任务条件,使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中不断增长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学生认识到学科内容的社会意义,还不一定能产生学习兴趣,如果把学生组织的到实践活动中来,承担一定的任务,是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知识就是力量,同时感到自己的知识的不够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学习,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如:教师有意识的组织对阅读课外书不感兴趣的为班级选购图书并要他们向同学介绍这些书籍,收集有关书评等,这些学生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就能产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3、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是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或由于基础差,感到困难,活对学习的意义缺乏认识,或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因而学习动力缺乏,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学生对其他的活动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学生各有优点,各有爱好,比如,有的学生爱劳动,有的学习喜欢体育活动,有的学生爱看文艺书刊等,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组织到这些活动中来,并把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动机,引导到课业学习上来。

4、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有些学校请科学家文学家和先进人物向学生做报告,或组织学生访问他们;或介绍学生阅读伟大学者的传记,组织学生看《居里夫人》、李四光等杰出学者的电影,先进人物的生动事迹,为学生树立了具体的榜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自己对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态度,对学生经常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5、创设条件,以满足学习需要

创设满足各种学习需要的条件,对于正在形成中想学习需要的巩固与发展极为重要,事实证

明,学生对某学科的否定态度,同他们缺乏满足学习需要的知识,技能等条件有关,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不能在学习中取得成绩,因此,学习动机的培养不仅要注意确立各种学习需要,同时还要尽量创设满足这些学习需要的条件。

6、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好坏和应用所学知道的成效等,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强化有益的学习动机,产生进一步好好学习的愿望,实践证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的积极性要高,进步要快,从心里学生说,就是给予及时的强化,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多学生的课堂上的答题、作业、考卷等及时作出评价,使学生知道正误,以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篇2

一、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是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科的前提条件。实践证明: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造成学生语文学习动机障碍的主要原因, 因此,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另外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是能否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师生关系中, 教师的权威性影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适应教师角色的转换, 与学生做朋友, 与学生进行互动式的平等交流,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才会愿意上语文课, 才会对语文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动机。

二、使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小学生对自己的语文课学习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学习的盲目性使其容易丧失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就小学语文而言, 要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基础上, 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把自己的理想与语文课的学习结合起来, 形成学习的良好动机。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材中的名人事迹, 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自我奋斗的目标。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一个很好的课本案例, 让学生从小故事上受到教育和启迪, 让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学习的热情。

三、创设有效的课堂问题情境, 加强学生学习的动机

启发式教学是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方法, 因为启发式教学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的欲望。要很好地在课堂中实施启发式教学, 就要善于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引发出的的问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语文课堂问题情境创设时, 要把课本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这样学生会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东西是很有用的, 就会对语文产生正向学习动力。

四、进行积极有效的激励性教育

教学过程中, 许多教师都会对学生进行激励性教育, 从教学实践来看, 表扬和批评两种措施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通过效果对比来看表扬和鼓励更有激励作用, 尤其是对低年级或成绩差的同学效果更好。积极的鼓励和进行适当的表扬也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予以肯定的一种强化方式, 它可以使学生更有自信心和上进心。在表扬时, 要针对学生好的行为进行表扬, 教师要明确学生哪一种行为值得表扬。此外, 表扬要真诚, 要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要舍得表扬, 学生课文读得好, 回答问题时说得棒, 都应该进行表扬, 且可以发动全体同学对某一个同学的某一个行为做出鼓励。

总之, 当前小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呈下降趋势, 其原因在于没有长效的语文学习动机。所以教师要主动去激发、去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 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让学生自身形成内部动因;另一方面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学习内部动因和学生所处外部学习环境相结合, 让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圣梅, 谢爱梅.善于表扬, 激发学生课堂积极性[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2012 (02) .

[2].张华, 张颖.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广西师范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S1) .

[3].钟秀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 (01) .

[4].张冰艳.教育的真谛是唤醒[J].才智2012 (04) .

浅议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篇3

【关键词】学习动机目标成就动机归因观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和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从事学习活动,除要有学习的需要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

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是使学生把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把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因此,教育在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时,要考虑选择有效的强化物即选择学生喜欢、想得到的物品或活动来强化其学习动机。如对希望得到获得四六级英语证书学生,教师可把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结合。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奋斗的方向。学生没有学习的目标,导致学习的盲目和被动状态是所有学习问题的潜在因素。因而,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使学习目标具体化,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做,而且学习目标的难度也适合学生的能力,通过其自身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更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要注意确立特殊的学习目标:即目标的近期性和缩小化。因为一个长期性的学习需要通过特殊目标的实现而得以落实。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持久化

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毅力的源泉,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永不枯竭。成就动机强的人,对成功感到骄傲,对失败却不那么沮丧。他们的情绪积极健康,对未来成功希望的估计比较高。而成就动机弱的人则相反,他们对成功没有多大的追求,却非常害怕失败,思想负担重,焦虑程度高,心情压抑,对未来成功的希望估计偏低。虽然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都能促进人去学习,但在心理上的作用却不同。追求成功使人振奋,积极进取,乐学好学,学习效果也好;回避失败使人焦虑压抑,消极被动,怕学厌学。同时,成就动机也是刻苦和自觉学习的动力。因此,应教育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成就动机。

三、培养学生因努力而成功的归因观

人们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以后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同样,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成败归因,对学习行为也会产生影响。学生的成功与否是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当学生完成更某一项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引导学生找出成败的真正原因。

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的方法很多。以我们英语教学为例,当学生连续几次成绩上升时,告诉学生这是努力的结果;而当他们成绩不稳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是因为努力还不够。当学生关注自己努力时,他成功了将归因于自己付出的努力,失败了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这种归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内在动机,形成认识失败,面对失败不会受环境影响的正确态度及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有着重要作用。

四、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作业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两类学习者,即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属于追求成功的学习者,因此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到达成功。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是去学习力不能及的过难的东西,学生都不会感兴趣。只有在学习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

五、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并进行合理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争活动,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也会有所增加。为了保证竞争对动机的激发产生积极作用,避免不良后果,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竞争内容应多样化,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使每个人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第二、在多种竞争形式中,应以团体竞赛为主,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又有利于集体精神的培养;第三竞赛活动要适量。竞赛不应过于频繁,竞赛题目也不宜过难;第四、按学生的能力等级进行多指标竞争,让每个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第五、对于结果导师要进行合理的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教师达成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充分利用好周围的学习条件,设计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为了学生将来的道路和发展机会,制定周全而科学的教学规划。

【参考文献】

英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篇4

小学生无所顾忌,敢想敢说,活泼 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教师 在英语教学中不能盲目追求课堂纪律而使 学生畏首畏尾,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上课时,教 师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首先,良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英语课堂教学 中,教师首先要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 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比如,唱一些 英语歌曲,开展“Let me guess.”或 “Follow me.”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 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 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教学,还要鼓 励学生大胆用英语发言,积极思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产生学习英 语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 内容,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生活 情境,适当地把教室变成学生的活动场 所,让学生自由地施展个性,从而激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思维以形象思维为 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的情境,多让学生看图、听录音、表演、游戏等,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 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从而使学 生能够掌握和运用英语。首先,教师可以 创设生活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 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能够缩 短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给学生提供更 多的用英语交际的机会。例如,在教医生 给病人看病的一段对话时,教师可以扮演 医生,然后让一名学生扮演病人,用英语 进行对话。这种对话的内容、形式都十分 贴近生活,所以学生愿意参与,兴趣盎然 地用英语进行对话练习。这样不仅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在特定场 合用英语对话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礼貌 用语的好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并结合一些其他的直观教具,将教学内容 融入其中,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使 学生不再感到学习英语枯燥乏味,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课文时,教师可先从网上下载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制成课件,然后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将资料呈现出来,还 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动 的形象、真实的画面、动人的音乐,丰富 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 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 果。例如,在教“Do you like bananas” 时,教师可以用实物展示,用多媒体课件 辅助教学,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水果 进行英语对话练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 语的兴趣。

三、充分使用游戏教学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参与游戏活 动。因此,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将 知识融入游戏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 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情趣盎然地做 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知识,给学生提供 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 到活动中去,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 活动;还要尽量安排集体游戏,特别是那 种需要集体配合体现合作精神的游戏,这 样既可操练语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 精神和合作能力。例如,词汇游戏易于组 织,操作简便,灵活机动,适合在各种课 中应用。教师可把单词以图片、头饰、动 作、卡片等各种不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一起说出该单词。又如,游戏连锁 问答,指定一些句型作为要传下去的问句 和答句。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之后, 必须点出下一个学生并向他提问,一个连 一个,连锁问和答,谁回答错了就表演一 个节目。此外,还有听音做动作、找朋 友、画一画、涂一涂等游戏。在英语课堂 教学中开展这些有趣的游戏,能够使课堂 气氛活跃又有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从而使学生快速熟悉所学的词汇, 提高教学效率。

四、科学合理地进行鼓励性评价,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学习动机的培养 篇5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的关键在于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的不仅是学生的个体差异,还有教师多方面的不足,为了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期间有所成就,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教学知识、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妙趣横生的教学方法,紧接着为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动机;数学教学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正处于形成阶段,然而许多小学生却多处于迷茫的状态,其一学习动机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不明白学习究竟有什么意义;其二是小学生目光很短浅,多局限于当前,多定位于父母的目标,缺少正确的引导;其三许多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很现实,多是为了上一个好的中学,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只把学习当作一个过渡的平台。然而小学数学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思维的锻炼、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更为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做了很好的基础铺垫,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不可忽略,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一、明确数学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学习目的是学生不断学习、探索的结果,而学习动机是学生不断学习、探索的原动力。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养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并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数学生活化、实用化、具体化,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体现生活,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应该明确告诉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是为今后的生活做保障、是为国家建设出力量等等,让学生逐步养成对数学的热爱,从而为学生学习动机的养成提供基础。

二、问题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当学生在认知上存在冲突时便会有所注意,有所关心,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需求,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展。问题引导式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认知冲突,通过教师对疑问的提出,学生产生强烈的迫切的期待心理,从而促使学生燃起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欲,让学生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如,在进行“倍数运算”这一教学课程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同一个数字的递加,然后再进行下一个数字的递加,并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或是提出一个规律探索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得出答案。

三、重视学习收益成果,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成果,包括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包括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正确与错误之分,包括学生学习成绩的起伏等等。通过对学习成果的展示,其一可以让学生看见自己的成功,从而促进学生下一次成功学习动机的养成,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不断改进、完善,促使学生本身逐步学好。其二也可以让学生看见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从而使学生养成不断学习的学习动机。比如在一次单元考试过后,教师引导学生做一次单元总结,并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其间分析出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并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形成,激励学生更有信心地学习。

四、多项动机迁移,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学生多项动机的迁移进行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其一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小游戏对教学知识进行补充、巩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并从中能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其二是教师组织多种实践活动,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可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这一教学内容设定一个测量计算比赛的小游戏,让学生自己用卡片制作长方体并测量、计算,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r巩固所学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动机。

五、注重兴趣培养,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学习动机的催化剂,那么这就意味着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树立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动机逐步形成。在低年级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数学小故事、数学小游戏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起小学生对数学的注意与关心,在中高年级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数学家的故事,介绍数学在多个生产领域的应用,开设趣味数学课堂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活泼、开放的学习氛围,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对数学的探索心理,扩大数学的知识面,从而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教师应该加以重视,注重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致力于学习之中,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小学生如何培养学习习惯 篇6

(二)制订学习计划,严格执行。学习计划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应注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最好让孩子自己制订,家长监督执行。

(三)密切联系老师,耐心说服教育。多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如果表现良好,可以要求他在家也如此做;如果在校表现不算好,要与老师一块儿教育孩子,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自觉改正自己不良的学习习惯。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篇7

一、通过“新旧对比”的主题班会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把学习与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这一远大理想联系起来, 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是非常重要的。比如, 以“新旧对比”的主题班会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回忆《珍贵的教科书》这一课内容: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 延安小学的条件非常艰苦, 没有一块黑板, 没有一根粉笔, 最困难的是没有一本书。当时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为使小学生能有一本珍贵的教科书, 在取书的路上指导员光荣地牺牲了。牺牲前两眼望着教科书, 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从中使学生懂得书本来得不容易, 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为继承革命先烈而学习的目的和动机。

二、通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从内心产生改进学习的需求, 举行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 同样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活动的内容与学习文化课要紧密联系起来, 比如, 游戏“丢手帕”, 学生围成一个大圈子, 一个学生拿着手帕围绕圈子转, 一边背诵学过的课文或故事, 接着把手帕丢到另一个学生的背后, 这个学生也按照第一个学生的办法去做。当手帕丢到学习特别差的学生时, 他总是低着头转着圈子嘟嘟哝哝背不出来。这正是激发差生的好时机, 教师可低声说:“唱支歌也可以”。唱后, 教师对大家说“刚才这位同学唱得很好, 不足之处是没有熟练地背课文, 下次应该怎样?”同学们热烈地鼓掌“背课文!”连续几次丢手帕活动, 我发现差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高涨。这充分说明:有目的的课外活动, 使学生能产生竞争心理, 竞争心理成为内在的学习动机。就可以使学生由对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变成对学习有一种强烈的需要。

三、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明朝教育学家王阳明曾经说过:“今教童子, 必使其趋向鼓舞, 中心喜悦, 则其进自不能已。”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就要激发这种奋进的情趣, 因此, 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感到新奇觉得出乎意外, 体验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比如, 教学习作例文《一次科技活动》时, 鼓励学生模仿课文内容自制大小不同的纸飞机, 并在机翼上写上不同的标语:“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学好文化科, 当个科学家”等。以放风筝活动在室外进行分组表演, 风筝飞起时学生齐声朗读标语, 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将来驾驶飞机在浩瀚的天空飞翔, 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繁荣景象等。“要实现这一理想, 现在应该怎样?”通过课外教学活动, 学生领会了知识的重要, 认识到不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就不能当飞行员, 活动的兴趣成功地转移到学习文化课上来, 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好科学文化的愿望和动机。

四、适当的表扬和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适当的表扬与批评也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集体主义感。一般来说表扬的作用大于批评。比如:个别学生平时作业潦草,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 发现作业有进步, 应用鼓励的批语, 并在全班进行表扬、鼓励。慢慢地这些学生各科作业都能认真、细致、整齐地完成。

实践证明, 表扬与批评如果使用得法, 可以发掘学生的积极因素, 及时表扬, 在表扬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他们产生要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小学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 分析

一般来说,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那么就要使学生对该门课程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要让学生在主观上形成问问题的意识,正所谓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还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换句话说,对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从英语课堂的角度来说,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在以往的初中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都不是很重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只是一味的将英语的发音教给学生,并且只要求学生对英语单词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只要见到会读就行,这样虽然给英语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方便,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却给学生一种不重视的感觉,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对英语不重视的意识,从而也就不会在根本上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下面,本文将重点从培养学生学习动机这一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首先,从老师的角度来看,英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感情,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的思考并提出经过思考所发现的问题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情感就是人对一件事情的专注度的内在的一种动力。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对英语有高涨的情感的话,就会更加的激发他们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热情。而这种现象在初中学生中就会表现的更加明显,因为初中的学生思想意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集中的,一般对事情的判断都是由一定的思维进行主导的,所以,对于喜欢的事情,他们往往会投入更大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但是,还需要教师以一个适合于他们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引导,使他们自觉的逐渐的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从而激起对学习的热情和参与意愿。但是这样的情景是有前提的,是在一个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氛围比较轻松愉快的基础上才可能发生的。所以说,在这一点上英语教师是有义务将学生带入一个轻松、快让、理解和相互尊重的课堂氛围的,这样,英语课堂就会充满微笑,也就达到一个轻松的氛围了。除此之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面带微笑,始终保持一个好的状态,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的与之亲近,也就减少了心中的疑虑,进而在此基础上的学生更加容易与老师进行情感的交流。但是,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可能会有些幼稚,老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来鼓励学生,而且对于那些在课堂上很少发言的同学,老师应该加以鼓励并进行表扬。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信,为他们在以后的课堂上积极地提问发言奠定基础。

二、老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度,使他们自觉的思考并进行提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课堂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英语的学习增加了小学生的压力。但是就英语本身来说,它对初中生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在此基础上,学生的主要任务就不再是单纯的解决问题了更多的是对英语课堂上的知识进行思考,当然这也需要英语教师进行细心的辅导。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于大多数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英语这一门语言的认识还不够深,对英语思考的重要性还没有认识到,所以也就对英语的思考并没有很大的积极性,这就致使他们就不会或很少主动参与对英语问题的思考。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应该对学生的有所了解,包括其思维的习惯、对事物认知的特点、以及对问题的思考能力的思考,这样教师才能够在问题上掌握好对于学生的空间并对其进行引导,是他们逐渐的走进对问题的敏感空间中,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而激发他们对问题提问的热情。

三、培养学生对于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对英语进行主动思考的热情

在前文,我们已经知道了要怎样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兴趣,除此之外,英语教师应该对那些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然后再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并且可以使得同学们的思维在解决的问题中得到拓展。所谓“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值得就是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是没有一个规范的框框架架的,老师只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以使得学生自然的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因为在培养学生提问的过程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教师首先要注重的,在有效性和科学性中对学生加以引导,才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而为学生在英语课堂的主动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这个素质教育的社会,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所以英语教师应该对于学生的“自主”精神进行重点的培养,所以,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对问题的思考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对学生发现问题的培养,还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教师首先要注重的,在有效性和科学性中对学生加以引导,才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而为英语课堂的课堂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海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听说写技能[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05:159-160.

小学语文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9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时期,同时也是智能开发和各种习惯养成的时期,这时期如果能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无疑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有利。教师在教书的同时,更重要的任务是育人,育人除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引导培养外,各种习惯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内容。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对于语文教学及学生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习惯;培养

一、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主要方面

(一)提前预习的习惯

提前预习也就是做好提前的准备工作,这既包括内容的准备同时也包括心理的准备,对于老师要讲解的课程提前进行预习,能够了解所讲内容,通过对教材的提前阅读,能够知道哪里是难点,哪里不懂,这样在老师讲解时才能有所侧重,对重点、难点进行加强,能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避免“眼前一片黑”情况。教师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时,可以根据课程安排给学生制定学期预习、周预习、日预习的分步计划,对于预习内容及预习多少都有所安排,根据学生的基本能力,不能过多,但也不要过少,取得预习的最佳效果。

(二)细心观察的习惯

这时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是经过细心观察后才做到的,大自然是十分神奇的,远远不止十万个为什么,所以要培养学习在语文学习中的观察的习惯。语文教材中所列的文章、诗词以至于一些名言词句,很多都涉及到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要结合语文的学习,培养学习的观察习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对周围的事物多加留心,从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细心观察,学生思维活跃,感情才会丰富,在写作方面才会有所提高。比如,看到鸭子,可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然后同鹅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区别,然后再回顾一下《咏鹅》那首诗,这样从形象、声音形成对比,加深对相似但不同的动物的区别的理解,同时也巩固对诗词的学习。

(三)勤于动笔的习惯 人的本性天生就是懒惰的,所以才要培养好的习惯来克服懒惰的问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动笔习惯的培养,因为语文的学习很多是需要记忆的,需要不断的强化,不断的日积月累才能见到效果,虽然许多知识很容易懂,当时一听就会,但也很容易忘,所以要培养学习动手记动手写的习惯。课堂上及时记录教师讲授内容,课后要及时记录所阅读的精彩内容,有选择地进行摘抄,同时进行批注,记录下当时自己的想法、观点,外出时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感想,把动笔形成一种习惯,这样长时间日积月累,会大大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容。

(四)质疑发问的习惯

有了疑问要先自己独立思考寻求解答,如果三思而不得其究,则要进行发问,小学生由于年纪尚小,对老师存在畏惧心理,有问题时往往羞于开口,不敢提高,很多时候对于不懂的问题则是得过且过,这样问题压在心里,始终得不到解决。教师要和学生拉近距离,和学生打成一片,消除师生之间的障碍,对于不敢问、不善问的学生,要多地鼓励他进行发言和提问,同时也锻炼这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敢于在人前讲话的能力,不仅仅是向老师提问,也要向同学提问,这样在问答之间,能够共同促进,共同成长。

(五)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查工具书和动笔记一样,都体现一个“勤”字,主要都是克服学生的懒惰心理,有问题立刻解决,好内容要马上记录,工具书是一个非常方便的不说话的老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问题通过工具书能够得到圆满解决,这时教师在讲解时,不要急于一下公布答案,要有所控制,正讲解时马上进行暂停,让学生亲自动手查阅工具书进行解决,这样慢慢培养学生查工具书的习惯。这是“授之以渔”的一种方法,让工具书成为学生必备的良师益友。学生对工具书查阅形成习惯,会对工具书的巨大威力产生兴趣,经常查阅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快速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六)背诵的习惯

背诵并非要求死记硬背,而是要多读、熟读,书读千遍,其义自见,也正是这个道理,通过多读,对文中字句都了然于心,自然便会明白文章的中心意思,特别是对于中国的古典诗文,很多都是古文字结构,对于小学生来讲,一时难以理解,通过诵记,慢慢积累,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及积累,终有一天会突然明白,受益终生,特别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的记忆黄金时期,教师要有目标的培养学生的背诵习惯,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七)定期复习整理的习惯

温故而知新,对于学过的知识定期进行复习,能起到加强巩固的作用,同时也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另外经过复习,能够形成有机的知识结构体系,形成网络,使知识相互贯通,这样才能触类旁通,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特别语文知识的学习,本身需要积累才能完成,知识相对零散,及时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也是重新消化理解的过程。

(八)广泛阅读的习惯

语文的学习离不积累,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增加知识积累量,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小语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习阅读习惯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智力开发、逻辑思维培养、理解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明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他广泛阅读的习惯,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耐心引导,循序渐进

小学生由于身体、心理都没有发育完全,思想也不成熟,在语文科目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先制定一些短期的小目标,慢慢实现后,再一点一点增加,循序渐进进行,特别要注重每一个小的行动和小的目标的实现,要耐心引导,多加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感觉,这样久而久之,但会慢慢形成习惯。

(二)设置场景,约束控制

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自制力相对较弱,还不能够完全有意识的约束自己的行为,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时,要巧妙设置一些场景教学,创新教学形式,对于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意识的控制,但不是强迫命令,利用情景因素达到控制效果,以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三)要及时调整一些偏离情况

学生的行为就像一杯水,放在杯中是杯子形状,放在桶中是桶的形状,如果倒在地上就会四处流淌,没有规则形状。对于一些自制力相对较差的学习,肯定平时会有很多坏习惯,在好的习惯形成过程中,常会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发生一些偏离,这时教师要及时发现这种苗头,及时做出调整和纠正,使学生的行为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四)培养意志,激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意志和兴趣的培养,因为这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习惯的形成需要得反复的训练,要不断的重复,学生需要克服语文学习中的一些松懈、疲沓、漫不经心、索然寡味、教材难度大等心理问题,所以培养意志和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意志培养方面要让学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借鉴一些名人的方法和习惯,同时要能够自我检查,找出差距,形成好习惯。同时要努力培养各方面的兴趣爱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不断地满足并不断地引起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教师应致力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篇10

【摘 要】本文就对美术在生活中的教学角度来分析,教育学生联系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美术;陶冶情操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是临摹,主要是看画得像不像,缺乏创新,一般学生画出来的作品都是千篇一律,结论是学生的个性被抹杀,创造力被压制。然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小学美术的教学没有观察生活,没有生活经验,作品就会缺乏个性,流于形式,缺乏让人感动的元素,只有让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才能培养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

通过生活化美术教学,激发学生各方面能力共同发展,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和综合能力,以及智力、非智力因素的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

一、培养和开发学生多种能力

(一)观察思考身边的事物

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力培养;画同学们常见的物品,如蔬菜类;水果类;器具等,这些物品由造型简单的到稍复杂的。带领学生观察学校的每个角落,然后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培养学生欣赏能力

如凡高的《向日葵》《夜咖啡馆》、马蒂斯的《红色的和谐》、蒙德里安的《红、蓝、黄构图》和国内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这些作品贴近生活、构图简单,利于学生一眼能看懂画的蕴含意义。随后介绍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大师的作品,又拉近了孩子们与大师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绘画兴趣。

(三)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在每个班级的学习园地中为学生留下了一席创作之地,来展示学生对班级的美化能力,使得学生作品及能力有了用武之地。这样不仅使班级得到了美化,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激情;不仅给予了有美术天赋特长的学生一定的表现机会,还让他们体会到了能为班集体做些事情的自豪感。

二、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一)巧用多媒体,化难为易

在给学生上《飞天》这一欣赏课时,由于学生对古代历史的理解比较模糊,光是按书讲解,就无法给学生以直观感受。目前,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等形式把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通过创作壁画反映出来,然后再把之与现代人们的生活进行比较,以此得出劳动人民为什么要在墙壁上进行创作的道理。

通过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将对这墙壁作画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学生学习画画的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并且有部分学生还对劳动人民有一种敬仰和佩服的情感,开始有一种想去现场参观想法。当达到这个境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关于壁画的画面,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记忆印象,促使他们对壁画的进一步认识,让学生在大脑中有一个壁画的场景:一个个飞天的画面浮现在眼前,……规模宏大的场面引起了学生翩翩的想象力。通过实体图画的播放,提高了学生对壁画的学习兴趣,同时这种方式也让学生在理解和欣赏上降低了难度。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有针对性进行施教,教者不难、学者容易。

(二)播放歌曲陶冶学生情操

录音机是美术教学中一种辅助工具。一般来说,画画是用眼和手,但在教学中,要加点音乐,这让学生跟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画画,通过其感官听觉,让学生享受到了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更加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在播放音乐中,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使用不同的乐曲。如是低年级,播放儿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作画;高年级学生要选择放悠扬的乐器演,这可以在画画在水墨画时播放。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及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这不断激发了学生学习画画的激情,同时还能把学生的优秀特长给充分的发挥出来,这对教师来说,不仅在教学中得到学生的喜欢,教学质量也随之提高。这样,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等画画的综合素质有了极大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一)启发创造性思维的美术人文课

美术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叫做:“我们的太阳”。作业布置下去后,很多学生就开始画画,他们就把从观察到的,或者是充分发挥想象的,有的画成五彩缤纷的太阳,有的画成天真可爱的笑脸,有的画是老爷爷眯缝着笑脸……学生的画画里充满了光明和快乐。

在这次作业中,多数学生画的太阳是红色的或者是金黄色的,但有一位学生把画画成了黑色,太阳是黑色,那么就没有阳光,也就是没有了光明,没有了生命,很明显就是失去了快乐。当其他学生看到了很是惊异,都说是乱画画,不按照规律写画,可是那个学生仍然说:太阳是黑色的。

对于这种情况,作为教师不应该立马就批评,应该请该学生出来说说,为什么太阳是黑色的。当那个学生说出了一段故事,全班学生都惊呆了。那学生说:“太阳是黑的,是因为它被污染了,是大家不关心它,让它变成这个样子的……我让全体同学为他热烈鼓掌,表现出了我的赞赏与允许,“同学们,他说的对,平常的太阳是红的;如果我们精心美化我们的家园,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那么太阳会是绿的;如果像很多人乱砍乱伐,刮起了沙尘暴,像很多工厂高耸的大烟囱里冒着股股黑烟,那么太阳又怎能不是黑色的呢?美术课堂中,鸦雀无声,这仅仅是一节美术课,更是一堂人文教育课。

(二)渗透社会生活意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般来说都是以最直接的方式进行教学,很多情感与道德的认识大多数是在课本里无法学到的,所以,教师应当除了对课本教学外,还更多涉及到课外的知识,结合身边的人或事默默的融入到学生的心田。如教学《我最崇敬的人》一课,为了让学生懂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父母的尊敬和热爱,要求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爸爸、妈妈的头型和五官的特征并出示照片,同时通过挂图、投影、录像等媒体创设爸爸和妈妈对子女嘘寒问暖、端茶送饭等无微不至地照顾的具体生动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体验身为父母的一片爱心,让学生产生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并鼓励学生大胆地用硬笔线描或蜡笔水彩的形式给爸爸或妈妈画一张像。这样,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学生以父母为榜样学着关心他人,亲近他人,提高学生的亲社会生活行为的意识。

参考文献:

小学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篇11

教学中以丰富、有趣、逻辑性强、系统性强的内容及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动机。新异事物容易引起学生探究反映,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变化,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新的教学内容不难寻求,因为教材中几乎每课都有新的内容,然而新的教学方法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究和尝试。在英语课堂上小组讨论和自编对话并分角色表演都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如在学习how do you go to school ?即谈论交通方式这一单元时,在操练后,让学生自编对话(要充分的让学生想像,自由的发挥)。有同学说I flyrockets to school.也有同学说 I stayat home,I don't go to school. Because I study on the computer.一段很简单而有趣的小对话将新句型溶入其中,既联系了新句子,又同时复习了旧知识,还使课堂气氛变的轻松愉快。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教新知识前提出一定有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能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旧的知识去解决,这时就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此时进入新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英语教学中有效的方法。

三、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强大内部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将学习的结果信息提供给学生。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解学习结果积极性高,并且进步较快,这是因为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一方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及时强化,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另一方面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激起克服缺点和不足的信心和决心,并较快地得到改正和弥补。

五、充分的鼓励和表扬:

中学生都有在同龄人中表现的欲望和有要求,所以只要教师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他们就愿意付出努力。他们还非常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如果教师能经常鼓励学生和肯定学生,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增强。教师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六、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功:

在一个班上学生的学习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符合个体的实际情况。比如,对一些基础较好,头脑反映较快,成绩较优秀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不满足于现状,要设立更新的目标,更上一层楼,教师在教学时也应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给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不妨为他们定一个实际可行、只要略加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并对他们达到目标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助于他们保持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可以把握成功。

七、恰当运用竞争和合作:

在课堂中竞争体制确实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一定作用,它能促进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并且,在竞争中学生们会看到山外有山,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更高。

合作是指在团体中不同个体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合作所创设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学习动机能够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约翰逊(Johnson DoW)指出,合作方式的学习使小组成员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使成员之间相互支持、鼓励、帮助,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些过去成绩不好、在竞争环境下很难取得成功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会使他们感到小组的成功也有自己的一份努力,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竞争和合作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习动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运用这些方法,同时在平常教学中进行实际研究探索更多符合实际的方法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学好英语。

上一篇:财务分析通用方案下一篇:单片机编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