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题目(精选7篇)

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篇1

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跟地位、财富和处境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一个有钱人有可能一整天郁郁寡欢,而一个穷人可能神采飞扬;一位残疾人士可能豁达开朗,一位状况顺利的人可能会愁云满面,一位身处困境的人仍可能面带微笑......

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心情受处境的影响是很正常的,但你愁眉苦脸,一副血海深仇的样子,对当时的处境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相反,如果用微笑去面对生活,那样会增加自身的亲和力,陌生人也会更乐于与你交谈往来,能得到的机会也会更多。

心里有阳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明媚,如果连自己都经常板着脸,那生活该如何美好呢?生活就是一面镜子,照到的是我们的镜像,当我们哭泣时,生活也会下起雨;当我们微笑时,生活也会是晴朗无云。

微笑发自肺腑,不骄不躁,它既不是对弱者的戏弄,也不是对强者的阿谀奉承。讨好奉承的微笑是一种带着面具的假笑,而面具始终会有脱掉的一天。一旦有机会,他们便会脱下面具露出真实的面貌。

微笑是没有目的的,不论是对老师,同学,笑容都是一样的。微笑是对别人的尊敬,同时也是对他人以及自己生活的尊重。微笑是会“答谢”人的,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就像是力的平衡,你如何对待他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你对其他人的微笑越多,别人给你的微笑也会更多。

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篇2

阅读下面这首诗, 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 (三四) 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波浪, 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 读懂材料, 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 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 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往往托物言志, 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 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 主要的事物 (作者依托的对象) 的特征, 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 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 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 然后结合平时积累, 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 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 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 代表着一般、典型, 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 (三四) 》, 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 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 “滚滚”和“细小”, 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 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 或者说, 创造伟大事业的, 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 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 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 全面理解, 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 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造成审题失误, 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 全面理解诗歌材料, 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 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 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 自己确定话题, 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 其一, 波浪滚滚惊天动地, 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 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 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 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 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 波浪借风乘势奔涌, 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 波浪滚涌激情阵阵, 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 波浪是外在的现象, 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 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 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 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 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 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 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 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 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 善于缝合, 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 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 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 抛弃试题材料, 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 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 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 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 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 写几个排比的句子, 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 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 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 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 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 准确为文, 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 激励创新思维, 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 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 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 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 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 使文章生动活泼, 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 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 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 欲扬先抑, 注意安排情节, 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 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 则要角度换位, 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 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 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 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 染白, 一条小路。沿着小路, 我, 走回去, 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 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 “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 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 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的时候, 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 “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 “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 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摘要: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以题目为基点分析文言文 篇3

关键词:读题目,始得西山宴游记

【分类号】G633.3

一、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感悟自然”板块中第二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比照和映衬中写景、融情于景的手法。

2、带领学生理解作者寄情山水、孤标傲世的精神世界,体会人与自然间奇妙的生命关联与情感共鸣。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对比、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难点:学生体察到作者寄情山水、与万化冥合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法:

讲解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

计算机多媒体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五分钟)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疏通了《始得西山宴游记》字词句意,对柳宗元生平经历、本文创作背景也有了初步了解,用余秋雨先生的话来说,(多媒体展示)“他在永州呆了十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1]”为什么《永州八记》有如此高的艺术成就?柳宗元又是如何与自然会晤从而得到内心宁静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近西山、一起走入柳宗元的精神世界。

(二)新授(三十分钟)

1、分解题目(五分钟)

(1)同学们能不能回忆起初中学过八记中另一篇文章?(《小石潭记》)除此以外几篇老师也介绍给大家,希望作为一个文学常识来把它们牢牢记住。

(写板书)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谭记、钴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2)观察这些题目,有没有发现今天要学习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在命名上与其余七篇有什么不同?

(预设:回答出 “地点+记”命名方式)下面就来设想一下,如果为了统一而删去题目中的字眼,那这篇课文应该更名为什么呢?(预设:西山记)这样修改同学们觉得好不好?

(预设:没能归纳,说出正确但不具概括性的答案)我们可以发现,其余几篇都很简洁地用“地点+记”、说明是“去了哪里”的“记事”,本文则多了“始得”与“宴游”,若为统一而将其删去、更名“西山记”,同学们觉得好不好?

(3)(预设:没有原来好)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删一删”后,题目似乎少了些内容?如果我们再“换一换”、将题目更为“访西山游记”、“游西山记”呢?(预设:不好)那我们现在就来具体分析,这篇古文的题目究竟蕴含了哪些信息。

2、搜索信息、细读文本(二十五分钟)

(1)首先请同学们在字词意思基础上、将题目中要素分组。这个题目应分解为这四个部分——

(板书)始得 西山 宴游 记

看来有些同学对于为什么这样划分还有疑问,老师对于这四个部分各提出了一个问题,也许在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能解开你们的疑惑。

(2)“始得”:既然将西山之游看作游之始,那在之前出游中,作者有何所见所感?(——表格对应第一次出游所见之景与感受)

“西山”:西山有何特点? (——表格对应第二次出游所见之景)

“宴游”:以“宴”字形容西山之游,究竟是怎样心理(——表格对应第二次出游感受)

“记”:游记应包含哪些内容?(——对应表格几个板块)

(3)为帮助同学们回答这些问题,老师设计了简单的表格,请带着问题再次细读文章,圈圈划划,完成填空,也许答案将慢慢浮现。(多媒体课件上显示)

(4)同学们都找出了空格处应填写的文字,可以发现无论游玩过程、见到景色、还是心理状态,西山之游与以往游玩都有明显的差别。现在就回过头来看看,是否能解开关于题目的四个问题——

(a)作者用“始得”来表示他将西山之游看作游玩开始,那之前出游中做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所见所感呢?

(根据表格“以往之游”横列)大家设身处地想像一下,若你是柳宗元、贬谪永州,望着深林、幽泉怪石,会是什么感觉?(凄凉,恐怖……)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作者心情是“恒惴栗”——始终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b)相比之下,“西山”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根据“西山之游”的“所见之景”)这样“四望如一”的风景能给你什么感觉?(开阔,平和……)用作者的话来说,感到了“悠悠”“洋洋”“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讲到此我们就来想想,作者真正想写的是哪里?(西山)但却从以往写起,这样是否偏题?

(预设:不偏题,反而写出西山特别)两相比较,我们才更感受到西山之独特,更能体会作者得到以往未有的快乐。

(预设:偏题)我们来想想,如果去掉之前经历感受,直接写西山之行,同学们还能感受到心境变化吗?在当时处境下,突如其来的快乐是不是不合时、也不像原文中那么强烈呢?

正是与以往比较,才更衬得西山特别、更显出心境变化——这就是对比的效果。

(c)如此心情作者用一个字来形容,“宴”。这看似简单的字,其实蕴含着无尽心绪——豁然开朗、心旷神怡、山水有灵与我共情的慰藉……

(d)统观文章,思考柳宗元是通过哪些内容交代出游的?(根据表格,“游玩过程”、“所见之景”、“心理状态”),从中可以总结,要写好一篇“记”,应该注意什么?不能仅是流水账叙述过程,更应描述过程中人物动作、将景色情感融合,这样才使文章饱满动人、使读者感同身受。这样的写作手法,就是“融情于景”,我们将在下节写作课上进一步巩固。

(三)总结拓展(五分钟)

(多媒体展示》[2])“永州,受难之所;永州,亦升华之所。无永州,安有“永州八记”?……故柳公于永州,别有一番感激恩爱在焉。而永州山水之得遇柳公如椽巨笔,不亦绝代之奇缘!山水胜绝,人物卓绝,因缘奇绝!”

(四)布置作业(五分钟)

游记写作:以小作文形式,运用本课所学对比、融情于景,写作一篇游记。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1992

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 篇4

走掉的是万一无人问津的人迹

留下的是充满你笑容的回忆

与你的相遇是上天的恩赐

和你相处的日子有着美好的回忆

短暂的时光转瞬即逝

你我将要各奔东西

心中仍然挂念着你

没有太多的怨意

只有在背后默默地关注着你

相处时说出的那些心思

我都会深深地铭记在心里

在以后的日子里

慢慢的送给你

脑海里有喜欢你笑容的记忆

有时候偶然的遇见你

一个笑容一个眼神透过镜子

渐渐的醉在梦里

送给你的那些言辞

只是希望你能好好的照顾好自己

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陪你

只能陪你的是那些暖心的言辞

好好的照顾好自己

本站发布的部分作文转载于互联网,旨在提供给网民参考、阅读与学习。若版权所有者不同意本站转载您的作品,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收到您的反馈后,我们会尽快对相关稿件作出处理。

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 篇5

长大后,和妹妹在秋千上看星。镇里的夜空很深,深入我内心的小宝库。妹妹说:”姐姐,我以后要作那颗亮亮的星!“我笑了,调皮地逗她玩:奶奶说,只有漂亮的人,才能是亮亮的星。”妹妹一下子愣住了,扭过头来,水汪汪地看着我,一下子哭了出来。我不知所措,上前抱着她,安慰她说:“妹妹是天下最漂亮的,你星最亮!”她哭得更厉害了,依偎在我怀中,哽咽地说:“我的脸上有痘痘,眼睛又不大,一点都不漂亮,你骗我。”我心一痛,又赶忙说:“没关系,我妹妹笑的时候最漂亮,微微一笑就就最漂亮。好妹妹不哭。”我心中从此对我有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要微笑,我要点亮我的星!

后来呵,我与知己在陽台看星,城市的星分外亮,亮到一下子就让我想起我那个傻傻的渴望。我伏在她耳旁,讲述了那个单纯的小心愿。她没有嘲笑,而是一个甜美的微笑,我打开了内心的小宝库,放它进去。这是我渴求的一种表情,我又想起小时候奶奶的话,我指给奶奶的星,其实那是我呀,依偎在奶奶怀中。知己的微笑,我望见了最美的人,那将是最亮的星。我也笑了,嘴角淡淡地上起,眼中只留下知己与微笑。

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 篇6

微笑,永远是我们生活中的阳光雨露,它能够让你魅力四射,闪现出美丽的光芒。要学会自己微笑,它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和世界。记住一点:微笑不仅仅是为了别人,更为了自己。面对生活,我们应该微笑。面对挫折,我们也应该微笑。

当我们遇到失败,挫折,不愉快,痛苦和折磨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微笑。对自己说:这一切都会过去的,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善待自己。人生只有一次,不会再重来的。给自己一个微笑,善待自己!人生只有一次,无可取代,为什么要因为身外之物而烦恼,无辜气坏了自己的身体呢?当自己不愉快时,应该想想开心的事,当自己感觉累的时候就放松自己的心情。不论外在环境是否狂风暴雨,只要心中有阳光,人生就会永远充满希望。记住:微笑是对自己的回报。

微笑,一种自然的美,一种给人无穷力量的源泉,一种让人充满激情,充满自信,用来鼓励别人的‘武器’。当身边朋友失意时,我们微笑的对朋友说:抬起头,擦干泪,重拾心情,展现笑容,给自己一个微笑,相信自己会成功。

朋友们,人生如一叶方舟,勇敢扬起生活的风帆,微笑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吧!

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篇7

一、“后现代主义”释义

“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 原指一种以背离和批判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 后来被移用于指称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向的思潮。1在欧洲, “后现代主义”是范围宽泛、内涵复杂的概念, 它可以是艺术风格, 也可以是哲学思潮, 还可以是运动或精神, 但无论何种解释, “后现代主义”仍有共同之处, “那就是, 它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任何共同的教条, 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2因此, 凡是具反对、否定、超越“现代性”的后现代特征的理论和实践都能被看作是“后现代主义”。

显然,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性”、“后现代性”这些术语密切相关。一般地说, “现代性” (modernity) 指自启蒙运动以来的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及其基本原则, 它通过新的技术、新的运输方式和交往方式、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形式、现代艺术和意识形态而散布到日常生活中去。它既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整个社会制度、思考和行为模式及生活方式紧密相连, 又体现理性和启蒙的精神, 因而是孕育着批判和背叛其自身的文化力量。“后现代性” (postmodernity) 脱胎于“现代性”, 包涵“非现代”与“高度现代”双重特征, 一方面反叛先前“现代性”产生的诸多弊端, 一方面是依赖、继续和强化现代社会。3“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都是与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高度发展的工业、信息、技术、消费等文化形态相适应, 尤其在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社会日益显现, 不仅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 也促进人们对知识、道德、权力的新思考。

二、女性理想里的后现代性

《蒙》聚焦被誉为“没有男子的常青藤”的卫斯理女子学院, 讲述了女师生们摆脱传统束缚、寻求自我解放的故事。女性是《蒙》的主要角色, 按故事结局大致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凯瑟琳为代表的女教师, 她们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与众不同的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二类是以贝蒂为代表的女学生, 她们接受传统婚姻观念, 憧憬并努力追求圆满安定的家庭。

女教师是从二战中走来的人, 战争的创伤早打破了她们的梦想, 她们或者自我沉醉, 走向偏执的极端, 如教授礼仪的女教师满足于精神癔想, 再如因发放避孕套而被开除的女教师陷入悲伤无法自拔;或者开启了自我意识, 为独立的人格做勇敢的尝试。典型代表是主人公凯瑟琳, 影片浓墨重彩地刻画了她对真实的追求, 她不愿屈从男性的直率表现。

女学生则在投奔婚姻的道路上义无返顾, 她们观念中的价值体系还是和男性联系在一起。一旦她们的信念被证明只是美丽的泡沫, 挫折感让她们时刻准备着从男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贝蒂是她们中间真正觉醒的第一人。

影片中这两类女性实则是一类, 她们有意无意中都反对普遍化, 统一化的规范, 如尼科尔森所说, 她们“向现代主义的‘上帝的视角’提出了挑战”。4她们先后重新认识了生活, 拒绝成为男性的附属品, 重新产生了关于自身, 关于两性关系的理想。这种理想首先是实现女性个体的价值。这种女性理想与女权主义者们提出的“社会性别” (gender) 概念不谋而合。19世纪80年代以来, 支持男女平等地位与政治权利的呼声不断高涨, 至20世纪50年代, 女权主义运动及其造就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无疑为美国社会涌动的反传统思潮添砖加瓦。当时更激进的女权主义政治计划甚至宣称“让妇女们持久地、沉默地反抗。”5

男性是《蒙》里的配角, 但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 恰恰相反, 关注他们有助于考察后现代的两性社会。影片中的男性几乎都被贴上了欺骗, 纵欲的标签, 他们不诚实, 他们贪慕占有。从向凯瑟琳求婚的邓巴到所谓的意大利教授, 从贝蒂的丈夫到爱上康妮的看似痴情的眼镜男, 无一逃脱得了头上虚伪专横的帽子。《蒙》中有好几个聚会场景, 极具挑逗意味的歌曲, 飞快旋转的舞步舞姿, 暧昧的眼神举止, 意大利教授和女学生、凯瑟琳玩的爱情游戏集中呈现了这一时期迷狂的男性理想。《蒙》批判男性的强权和不忠。而男性所表现出的放浪形骸的根源在于现代性的弊端之一, 即道德的崩塌。理论家们都不曾怀疑过现代性的成就, 现代性最主要的标志是主体自由。6但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 主体自由导致宗教信仰瓦解, 人类的丑陋面不断被挖掘出来, 城市表面整洁繁华的背后充满了悖谬的主题。7后现代主义批判男权社会混乱的金钱、道德、权力关系, 批判把他们推向渲泄和释放的浪尖的现代性。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女性不是为取悦男性而存在的”十分鲜明地扬起女性独立的大旗。女性反抗男权并试图进入男性中心文化的努力从一个侧面体现人否定先前主体, 重新呵护自我的愿望。

三、走向多元的后现代

如果电影有性别之分, 那么显而易见, 《蒙》属于女性电影。由于《蒙》演绎的也是“突破世俗”的主题, 它被戏谑为女性版的《死亡诗社》, 但《蒙》的女性主义视角的真正意义却在于将现代美国社会的前沿论争以细致入微的体察考量当下的价值观。

《蒙》依稀向观众展现了后现代图景的一部分, 性别领域出现的非范式观念不仅是女性脑中的革命, 更是社会变化的深刻反映。前述女性理想里的自我救赎和自我解放总言之是一种解构, 是用女权主义眼光打量和修正的社会理想。美国理想主义的全部目标是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也是美国现代文化的核心。宗教个人主义随之发展起来, 宗教失去了团结美国人民的作用, 四处是不和谐的声音。8美国文化的多元趋向鼓励后现代理论家们运用后现代话语打破现代性的“宏大叙事结构” (利奥塔语) , 后现代社会那“以一种长期的、专注的、清醒的眼光反观它自身、它的状况以及它过往工作, 并不完全喜欢它所见到的东西, 感受到变迁要求的现代精神”9在此空间已经启蒙, 它象征着静态和保守的现代社会向激进的后现代文明的过渡。

然而, 在影片描绘的那个年代, 不管是开始了追求个人价值的历险的女性, 还是内心萌生了对独立的渴望的女性都只是做了小小的试探, 后现代的女权主义在当时仅仅初见端倪, 但她们的这一小步已是对衰落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自我呼唤, 是超越性别的重大突破。就算是最后选择退学步入婚姻家庭的琼也清楚地认识到“家庭主妇不全是没有内涵”, 她选择她最想要的而非盲从主流。从这个意义上说, 琼已经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后现代主义是高度复杂和充满矛盾的, 大多数社会学家认为它是多元的, 并且自身也充满了矛盾。在最富影响的后现代主义批评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看来, 后现代主义不过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关于后现代性是否只是现代性棋盘上的最新一步, 或者它是否是一种新范式, 存在着大量的冲突的意见。10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就极力为现代性辩护, 认为所谓后现代性只是现代性未竟的事业。后现代与现代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 要思考后现代而不重复现代的逻辑, 看来不可思议。后现代主义学者利奥塔在其著名的《后现代状况》里写道:“后现代是现代的组成部分……后现代主义因此不是处于终结状态的现代主义, 而是处于诞生状态的现代主义, 这一状态是复现的。”11我国学者王治河则撰文指出, 任何简单的理解都是不得要领的, 后现代主义应该有三种形态, 集否定性、建设性、庸俗性于一身, 当它摧毁一切的时候也暗含建设一切的意思。12因此, 后现代社会是差异性与多样化的社会, 后现代主义是一项“重构”的工程。

《蒙》像是向后现代主义小心翼翼探出的触角, 它以包容的姿态融合现代社会的异质, 用后现代主义拷问美国社会, 因而, 它不是对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简单复制, 而是带着21世纪批判印记的追溯。

上一篇:教师试用期自我鉴 定下一篇:挽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