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猫作文一年级(共8篇)
我的小猫得救了小学一年级叙事作文400字
。小猫一不小心掉到水缸里。把水缸里的鱼弄死了。小猫也被淹了下去。我就朝着姐姐边哭边说:姐姐我们该怎么办,小猫掉到水缸里去,被淹到了,可妈妈刚买的小鱼就被弄死了,一定会被打的,呜呜呜呜呜!姐姐说:你别慌,妈妈刚出去了,他到中午12:00才回来,还有3个小时。我问姐姐:我们该怎么办呐?姐姐说:我有办法了,猫有九条生命,我们把水倒在水缸里,让水慢慢的升起来,或者是我去外面捡一些小石头放进水缸里,这样小猫就救到了!我对这姐姐难过的说:可是小鱼死了,妈妈会骂我们的!姐姐看着鱼说:不会的,只要你下次听话就不会打你,难道还有什么东西比自己的亲人还要重要吗?好了好了,快去救小猫吧,不然他失去一条生命多可惜呀?
我还清楚的记得,
我的脑海里迅速闪过一道画面:前几天,邻居吴阿姨的孩子,抱着你,一边逗你笑,一边和你一起玩。而吴阿姨在一旁铁青着脸,说你是不祥的黑猫&hllip;&hllip;
对呀,你说被邻居吴阿姨丢在这里的吧?我也许可以收养你呢,我轻轻的抱起你。这时,初春的桃花落在你乌亮的脸上,我感觉你在笑,你那模样就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和你相遇的这些日子里,我和你发生了好多趣事,
关键词:语文课程,语文素养,积极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中的三年级来说,可谓是学习语文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是第二学段的开始,因为有了“习作”这一内容,从而使“听”“说”“读”“写”更加完整俱全。如何巧妙用好“听”“说”“读”“写”,保护好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以“听”促“读”
优美范读,以“听”促“读”。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第二学段(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每一篇课文,我都做到课前充分读,力求在课堂上用饱满的感情、纯正的字音、恰当的节奏、最好的语气为学生范读,让学生在富有感染力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在“听”中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感和魅力,也激发学生“读”课文的欲望。除了为学生优美地范读课文,我还为学生范读一些古诗词、现代小诗、童话故事、经典名著中的片段等,让学生听得享受,听得入境,从而课后去积极阅读、拓展阅读,详细了解原文原著,并像老师这样去朗读。事实证明,一个语文老师优美地范读,积极引领,会让学生爱上语文、享受语文、探究语文。
认真倾听,以“听”促“读”。激发学生读的欲望后,多种形式让学生去读课文:自由读、全班读、角色读、个别读;小组读、男女读、接龙读;纠正读、比赛读、个性读(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的学生有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得有感情有语气,“听”的同学也有要求:眼看耳听手指,认真倾听,听字词有无差错、句段是否连贯、是否读得比自己好等等,发现差错立即指正,觉得自己比同学读得好,可以展示读。经过这样的训练,无论是听的同学还是读的同学都更加认真,课前预习时更加认真强化字词,多遍读文,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生预习语文的能力。
个性展读,以“听”促“读”。语文新课标提出“要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我将全班同学按座位排好顺序,课前学生自选课外读物中自己喜欢的诗句或精彩的段落句子,摘抄的名言、警句、谚语,一个成语的出处释义,积累的好词好句、词语成语,搜集到的拓展小资料、语文小知识,介绍一位作家的生平,为学生推荐一本好书的理由等等,每节语文课前一分钟,轮流由一名同学上台为大家展示朗读。这样,人人都有机会进行个性展读,人人都要做充分准备,人人都从中学到了很多语文知识。台上一分钟,课下大练功。短短一分钟,长期坚持下来,既提高了学生读的能力和听的水平,又引领学生大量课外阅读,搜集整理,使学习语文变成快乐有趣的事情。
大量的“听”和“读”,正如厚积而薄发,为学生的“说”和“写”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好了积淀。
二、以“说”促“写”
语文新课标对于第二学段中的“口语交际”提出:“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语文新课标对于第二学段中的“习作”提出:“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口语交际、口头作文等来以“说”促“写”。
课堂敢说,以“说”促“写”。课堂中总有一些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或不自信自己的答案,或不善表达。为了整体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敢于表达、敢于说话,我采取了很多激励办法,如:先小组讨论再指名发言,让提出问题的学生自己找同学回答、同一个问题让多个同学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回答、本组同学向他组同学提问发言等。在学生敢于发言、能普遍发言的基础上,比比哪位同学哪个小组的发言正确流畅、简洁凝练、生动形象;还展开比赛,说说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并写会,复述课文内容并续写、仿写,精炼总结全文、简单评价人物等。如此,在语文课堂中,争先恐后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发言的质量也逐步提高。在提高了“说”的能力后再去“写”,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大大提高。
口语交际,以“说”促“写”。我将语文课中的口语交际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首先从自身做起,注意各种时机、场合下与学生说话的语句、措辞、语气,为学生做好典范。细心搜集整理学生平时说话中的精彩之处、语言口误、搭配不当、逻辑错误等,为口语交际课中的案例,具体分析、指导、点评,让学生说好每一句话,让学生体会到口语交际在生活中的大作用,让学生说好我们的母语,传承好我们的母语。会说还要会写,平常有学生请假,及时指导学生写请假条;有学生借书,及时指导学生写借书条;元旦联欢会,指导学生写节目串词;六一运动会,指导学生写为运动员加油的小稿件;还指导学生写班级好人好事、小新闻等。在口语交际和生活实践中,学生的“说”和“写”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口头作文,以“说”促“写”。一说起作文,对于三年级初学作文的学生来说,别提有多难了,不是无话可写,就是记流水账……针对这种情况,我不急于让学生先“写”作文,而是大胆让学生先“说”作文。比如,第一阶段,先让学生简单描述人或物:口头描述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的外貌,描述小动物的外形,描述生活物品、学习用品的样子等,因为很熟悉,学生大都能口头描述清楚,老师只要加以引导描述的顺序即可。第二阶段,让学生口头讲述人或物的特征:讲述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的性格特征,讲述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讲述一件物品的作用等,若加举例更好。第三阶段,让学生口头描述场景:如描述同学们做大扫除卫生时的场景,描述同学们开运动会时的场景,描述自己过生日时的场景等等,若能描述出心理活动、情绪变化更好。第四阶段,让学生口头简要评价,概括对一件事一个场景的看法和想法。经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层层训练,学生不再胆怯写作文,不再苦于无话可说,也不再写流水账式的作文,因为有话可说,也就有话可写,顺畅地实现了写好作文的巧妙过渡。
琪拉一对尖尖的耳朵,非常机灵,像是一个顺风耳;一对绿绿的眼睛,可以在黑夜里看清楚东西;它还长着一对长长的胡须,像一个成熟的男人;一张大大的嘴巴,吃东西的时候,大口大口的;一身黑白相间的毛摸起来很柔软,两条短腿,跑起来敏捷,我还为它写了一首诗《短腿》:
短腿很敏捷,
一下穿过你,
神不知鬼不觉,
跑到主人身旁。
别嘲笑它小短腿,
比赛中才叫见高低。
只要听见起跑枪声鸣响,
便快速冲出起跑线,
快得像刘翔,
飞腾像火箭!
琪拉的爪子很锋利,只要见到敌人便“喵喵”的叫起来,并露出锋利的爪子,似乎在说:“来吧,快来啊!我们决一死战!”
有一次我带琪拉晨跑,我对它说:“我们来跑步吧!”话没落音,它就像骏马一样冲了出去。
一天早晨,琪拉在餐厅里突然大声而凶恶地“喵喵”叫起来,尾巴竖得高高的,伸出锋利的爪子,只听见“啪”的一声,原来是我妈妈端出了一盘鱼和一盘水果放在了桌子上,琪拉忍不住就跳上桌开吃了。
小猫是白色的,全身没有一根杂毛。它刚到我家时,就像一只白色的球到处乱窜,一会儿窜到床底下,一会儿窜到桌子下面,所以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雪球”。当我抓住它时,“雪球”便“喵,喵”地叫着,四只爪子在空中乱抓,好像在找它的救命稻草——当然,它是找不到的。最后没力气了,只能乖乖地被我当玩具玩,没多久,它便和我熟了。
相处的时间长了,“雪球”好像知道我每天要干什么,便像个管家似的管着我:每天早上它就像一个定时闹钟,准时跳到我的床上,一边叫一边捣鼓我的被子,一直要等我起床之后才会停止。当然,双休日也不例外,每到周末我想好好睡一觉时,它便来搅我的美梦。如果它真是个闹钟就好了,我可以把它关掉——可惜它不是,所以我只好起床,无可奈何地瞪它一眼,以此来发泄我心中的怒气。我做作业时,它就从地上跳到椅子上,再从椅子上一跃到我的书桌上,然后便趴在那里一动不动。有时我从书堆中抬起头来想看看远处大街上的车水马龙,它便会机警的起身“喵、喵”长叫几声,好像在提醒:“认真做作业,不要分心。”又似在警告:“再开小差,我就把你妈叫来了。”面对这位“老师”,我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知趣地继续一头扎进书堆里。“‘雪球’可能是我妈派来的间谍。”——偶尔我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每当我带它去玩时,“雪球”又从一个“管家”、一位“老师”变成了一个“小顽童”,兴奋地跑来跑去,闻闻路边的野花,探探地上的积水,扑扑草丛里的胡蝶……有时遇到别的猫,它还会没事找事地“打一架”,要不是我催促它走,也许还要和那猫再战三百回合呢。“雪球”最喜欢和我追着跑,它总是跑得很快,我在后面追得气喘吁吁,它便回过头来得意地看着我,从它那足以翘到天上的尾巴就可以知道它心中在想:“怎么样,我厉害吧?”现在想起来,也许我现在跑步的优秀成绩有大半归功于它呢。
随着科学的发达,由于人类不爱护环境,河水被污染了,河里的鱼大量死亡,成群结对地逃跑,数量越来越来少。
一天,小猫肚子饿,于是去河边钓鱼,可是钓了半天也没有钓上一条鱼。忽然,小猫想出了一个好注意。它回家搬来一个塑料桶,放在河边,里面装满了净水。自己就躲到草丛里睡觉去了。许多小鱼看见岸上有净水,都争先恐后地往桶里跳,顿时塑料桶里开起了一朵朵美丽的水花。小猫一觉醒了,伸了个懒腰,向河边走去。小猫看见河边的桶里全是鱼,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一定要爱护它。
我家有一只小猫,它的名字叫“雪儿”,我特别喜欢它。雪儿身穿白绒衣,脚蹬黑皮鞋,一张圆脸上嵌着一双蓝宝石般的眼睛,几根长长的胡须翘着,毛茸茸的尾巴悠然自得的样子很神奇。
平时,每当我放学的时候,雪儿只要听到有开门的声响,它就像箭一样跑过来,看看是不是我回来了,再用它那小巧的鼻子嗅嗅,看看是不是给它带好吃的回来了。它会一边“喵喵”地叫着,一边蹭着我的脚,或舔舔我的手来讨好我。当我写作业的时候,它就会轻轻地跳上桌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你可要认真啊,千万不要做错了哦!”空闲之余,我常把雪儿带到楼下花园里去玩一会儿。它会爬到树上去玩,从树上跳下来后,又伸长脖子撒娇似的趴在我身边,好像在说:“痒死了,快给我挠一挠吧!”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小猫,很可爱吧?听了我的介绍,我想你们一定会喜欢上它的!
小白可是个吃货。有一天我在吃饭,它跑过来拿着盘子,“喵——喵——”地叫,仿佛在说:“我也想吃!”我叹了口气,只好给他一点猫粮。看他吃得津津有味,狼吞虎咽的模样,真让我发笑。两条腿夹着,生怕被拿走,左一口右一口地吃着,尾巴一摇一摆的.,好像在显示自己的满意呢。看着它傻傻的幸福模样,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它可真够逗的!
小白的脾气可古怪了。小白高兴的时候能比谁都温柔,在你的面前转呢转,你都要腻得吐了。它就跳上桌子,伸出脖子让你给他抓痒,还在你的文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如果它不高兴啊,那你怎么安慰它,它也不说话。
教学目标:
1、借助情景,感知“0”的真实含义,知道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
2、会正确书写“0”
3、知道生活中0所表示的几种常见的意义。教学重、难点:理解“0”的含义。教学手段:数字卡、多媒体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示范、探究体验、交流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1)多媒体出示小猫钓鱼图,讲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第1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2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再来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 一条都没有怎么来表示呢?
2、自主探索,体验0的含义
(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来表示“一条都没有“(2)同桌交流(3)集体反馈。
得出: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0是一个数,比1、2、3、4„„要小。
(4)指导“0”的书写。教师一边示范,一边提醒学生,要写好“0”应注意什么?
学生书写,再在书本上描写“0”。
3、实践体验(1)学生“分铅笔”
师:老师手中现在一共有几枝铅笔?(3枝)
老师把手中的铅笔全部放入文具盒中,问:现在老师手里还有铅笔吗?用几表示?
生:没有,用0表示。
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请学生利用学具两人一组模仿老师进行的猜数游戏。
4、说一说,哪里还有“0”?
同桌交流,全班反馈。(电话上有0,开关上有0,温度计上有0,尺子上有0)
4、拓展巩固
(1)数一数有几朵花,并写下来。(2)读一读,写一写。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0”
5、小结: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6、作业:练一练1、2、3题 板书设计:
小猫钓鱼
【我的小猫作文一年级】推荐阅读:
我的动物朋友小猫四年级作文06-28
可爱的小猫一年级作文100字02-15
我的好帮手小猫笔袋四年级作文350字09-21
小猫眼镜小学一年级叙事作文100字07-11
小猫的小作文一年级350字01-28
描写我的小猫作文12-02
我的小猫优秀作文450字02-24
我的动物朋友小猫作文400字左右06-23
小学三年级作文:小猫10-07
作文小猫五年级300左右07-21